时间:2022-09-08 08: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 创新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应用化学是将化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因此结合地方特色,各个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也不同。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我国经济结构、人才市场需要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重点高校;二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一些地方高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学院而言,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特点,应用化学专业的两个方向――工业分析与检验和环境两个方向――与锦州本地的石化企业相适应,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教改成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1、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教学执行力的体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优化了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综合素质”四大模块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
1.1基础实验,包括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应每一门实验课程,应总结出一些实验经验,学生考核过程必须严格把关。
1.2专业实验,包括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无机分析实验、有机分析实验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并巩固基础实验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和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验的习惯。
1.3综合实验,包括水泥分析实验等一系列综合实验等,以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为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审查修改后进入实验室操作,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1.4综合素质则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各种竞赛和创新性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的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难点。而贯穿整个大学,各种竞赛(包括“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化学检验工竞赛、职业技能鉴定考证、暑期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都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5大力鼓励并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中一些合适的技术方法等子项目引入到综合实验和综合素质等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实验研究。
二、 完善实践教学设备体系
校内,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化学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校外,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即加强与本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根据应用化学新的专业定位,可以与锦州石化公司分析测验中心、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能力建设
鼓励和支持教师向“双师型”和“双证型”教师方向发展,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市场亲身实践并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和指导水平,引导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基础实践教学中。
2、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及产学研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为产学研项目及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提供良好平台。实验室与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项目协议书,甲乙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原则,高校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含 Ln-W-Zn 光催化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在环保中应用”项目的合作。该项目开发成功将为公司废水的处理开辟新途径,并促使污染物降解以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该项目将在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推广应用,进行技术转让、中试、工业化生产。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效益。总体说来这种做法构建了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及产学研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体系。
3、 利用共建开放实验室进行化工实训,提高学生工程动手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例如与大连泰瑞海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开放实验室《应用型研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动手能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到该企业拜工程师、技师为兼职导师,让学生参与实践基地教学、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前熟悉该单位现状和未来职业技术岗位要求,促进精神内涵与知识水平同步提高。并且,将该实验室作为化工实训基地,以便培养学生的化工工程能力,全面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该实验室是我院实践实习教学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在科研上是化工生产中试系统,由 2 × 100 L 的反应釜及产品性能分析测试仪组成; 又是化工反应放大设备系统,由系列反应放大设备组成,可对化工产品和材料进行工程放大,具备在不同放大倍数研究过程规律和工艺参数变化功能; 在实践教学方面具备应用化学专业专科生完成设计综合实验、实习、科学训练等学习功能。该实训基地具有全面、灵活、充分动手的优势。学生在该基地可以进行实验装置拆装、化工生产实际操作,从而构建了利用共建开放实验室进行化工实训,提高学生工程动手能力的新体系。
4 、通过生产实习和各类创新大奖赛,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充分利用 8 周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去锦州酒厂实际锻炼,让学生虚心向工人学习,通过实习掌握白酒发哮、酿造工艺,玻璃配料、融化、铸造工艺条件、生产流程以及所有设备的名称和作用,并按照事物画出工艺流程图; 我们鼓励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交谈,提倡学生用自己学过的化学、化工等方面理论知识及实验知识帮助工厂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快速在线检测白酒中杂醇含量? 如何除去杂醇? 如何快速在线检测白酒中重金属含量?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资料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并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其他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掌握应用化学工业化的各种技能,有效培养了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依托开放实验室及省级特色专业构建了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创新体系: 依托共建开放实验室,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结合产学研项目,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依托共建开放实验室作为实训基地进行化工实训方面的训练,提高其工程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振龙.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建[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9.
[2]胡扬剑. 应用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12,20.
关键词: 应用化学实验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泰山学院从200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发展迅速,学科专业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对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系于2005年开始增设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为促进学科发展、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了应用化学实验室,并对该专业学生开设了《应用化学实验》课程。在没有现存模式可利用、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我们承担了这门新课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于2005年开始筹划建立实验室,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至今已向四届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开课之初,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一些实验条件允许的课题来开课,这样做课程是开出来了,但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系统性不强、课程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搞好本课程的建设及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几年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案。
1.课程结构和内容
《应用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涉及化学领域中四大化学、工业化学等基础学科,也涉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市场经济的问题,它是以化学原理、化工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实验课,具有“广泛性、实用性”的显著特征[1―3]。针对课程特点科学地选择实验项目,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是课建中一项重要的工作[4]。为此,我们以“服务地方”的理念为指导,紧扣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培养计划,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以应用性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考虑课程结构和内容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总结过去的经验,确立了应遵循“体现广泛性、突出实用性、强化综合性、兼顾区域性”的原则来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实验课题,逐步形成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三结合的课程结构。
1.1体现广泛性。
就是要立足于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实验课题要遍及工农业化工产品、日用化工产品、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面。但由于受到课时数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仅实验教学还不能足以体现广泛性的要求,可增设课外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进行社会调研、播放专题科普录像片等措施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拓宽知识面,充分体现广泛性。为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各方面都要有一定代表性的实验。在表面活性剂方面,选择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洗洁精的配制”;在防腐剂方面,选择了“尼泊金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在在食品及天然化合物提取方面,选择了“从牛奶制取酪蛋白和乳糖”、“黄精多糖的微波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和“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在环保方面,选择了“活性炭吸附实验”;在日用化学品方面,选择了“固体酒精的制备”;在工业催化方面,选择了“沸石催化剂的制备与成型”和“丙烯腈和乙酸乙烯酯的乳液共聚合”;在分析测试方面,选择了“柱层析分离甲基橙与亚甲基蓝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茶碱的浓度”,等等。在工业化工方面,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主要采取结合我系化工专业实习的办法来弥补,几年来组织学生分别到泰安周边的双丰化肥厂、兰德染化、泰山染化、泰安联合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1.2突出实用性。
就是要与化学基础实验课相区别,把重点放在实用上,而不是对理论的验证,突出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产品可以直接用于生活,如“固体酒精的制备”、“洗洁精的配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等实验。二是学习和掌握一些必需的实验技术和测试手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我们选择了“活性炭吸附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茶碱的浓度”、“柱层析分离甲基橙与亚甲基蓝实验”、“沸石催化剂的制备与成型”、“尼泊金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等实验,通过选择小化工产品的合成实验和必需的测试技术的训练来突出实用性。
1.3强化综合性。
就是提高实验的学科交互性,使实验中有多个学科的内容,体现出应用化学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尼泊金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中既设计有机催化合成,又有化合物的提纯及表征,还涉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综合了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大学科;“活性炭吸附实验”中既有吸附实验(物理化学)又有COD值的测定(环境化学),而其又有很大的环境保护的意义。实验的综合性、学科交互性非常强,使同学们把几个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兼顾区域性。
就是要结合泰安地区的实际,使实验课题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泰安有蒙牛、亚奥特等奶制品企业,我们选择了“从牛奶制取酪蛋白和乳糖”实验;泰山四大名药举世闻名,泰山黄精产量丰富,我们选择了“黄精多糖的微波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泰安周边精细化工厂家较多、品种繁多,我们选择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丙烯腈和乙酸乙烯酯的乳液共聚合”、“尼泊金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等实验,使之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实际。
2.课程实施
为了保障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达到课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
在课程建设中,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实践和探索,通过查阅文献,按文献进行实验研究,把文献资料转化为实验课题,不断吸收科技新成果,研究新问题,锤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5―6]。
2.2编写实验讲义,搞好教材建设。
对一门新课来说,教材建设是课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8],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根据应用化学专业方向和课程目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学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再创造,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了自编教材《应用化学实验》。教材中包括相应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及原料、测试方法、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思考题等;教材中还编入了部分文献实验,作为学生选做用;同时对于一些测试方法和重要仪器的操作规程列于附件中,努力做到讲义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2.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
我们的教学不能仅限于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科学、技术、社会”这一新的教学思想,把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实验中“照方抓药”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置于一种探索、研究的情景之中。例如,“沸石催化剂的制备与成型”的产品沸石催化剂是性能优异的酸性催化剂,而在“尼泊金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中所用催化剂也为酸性催化剂,因此将沸石和杂多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对照试验,这样将不同实验联系起来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拓宽了同学们的科研思路。在“固体酒精的制备”实验中,事先不给出具体的配方,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应用化学原理来选择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及其比例。学生们通过认真思考后,能正确地选出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经反复试验,也能找到较为恰当的比例。对于部分选作实验,教师给出课题,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并写出实验结果分析报告。通过以上几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3.目前的困难及对策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虽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不尽如人意,各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比如现代化实验仪器和表征设备非常匮乏,实验药品量不足,实验学时数较少,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培养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今后要争取加大投入,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手段,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先进的测试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以适应课程建设现代化的要求,从各方面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尊本.综合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曾坤伟,何锡辉,徐克等.应用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6):118-120.
[3]吕彤,吴赞敏.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7,(3):22-24.
[4]李水清,梅平,罗跃.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2):78-80.
[5]于文惠,徐丽芳,张春颖等.农业高职教育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3):41-42.
[6]周艳,丁正学,叶楚平等.优化应用化学实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28-130.
[7]卿大咏,严思明.油田应用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26-28.
制药工程:搭建健康的防火墙
湖南理工学院 石绘敏
主干课程:化学、生物工程
化学,so easy!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由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在大学期间,你能学到的专业课涉及四大基础化学、药学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基础实验,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制药工程、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等课程,以及化学基础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等。大家可不要先被这么多陌生的名称吓倒,因为他们将伴随你大学四年的光阴。
想必大家从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能看出化学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制药工程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与实验都是基于化学之上的,若你在高中时已对化学学习兴趣缺缺,那么高考后执意选择制药工程专业的话,将会使你的大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并且举步维艰。当然,也不排除你的化学成绩不出众,却对于学习化学兴致极高,那么你不必担心自己化学功底不好而不能学习制药工程专业,只要你感兴趣,大学有大把的时间让你去弥补自己的缺陷,毕竟兴趣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动力之源嘛。
体验自己动手的奇妙
初、高中时,我学习化学的动力仅止于万般奇妙的化学实验,不过由于实验设施有限,那时做实验的次数屈指可数。上大学以后就不一样了,毕竟制药工程专业的重点在于“制药”,它对我们的动手能力当然要求极高!因此,我们专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验台、实验服。进入实验室时都要穿戴整齐,统一着装。在我们学校大一第一学期时,老师会教我们基本的实验常识、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仪器使用方法等。大三时,学校开设了专业课实验,比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的制作等。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机化学的试验可能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去药厂亲身体验制药的过程,去药厂的实习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企业化大生产。当然进入制剂车间时每个人都要全面“武装”(高度洁净,整体消毒),车间的仪器基本上都是全自动或半自动高速运转的,每个厂房也都有自己的净化处理系统,这些都是为提供车间内洁净的环境而设置的。
找到自己的Mr.Right!
制药工程专业的就业面是很广的,如果你天生心思细腻,可以成为一名药品质检化验人员;倘若你非常健谈,乐于与大家交流,那么可以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它也许比研究工作适合你;如果你天生具有领导能力,那以后逐步走上药物生产技术管理的岗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科学研究的人,也可以和我一样选择继续读研,以后就有机会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食疗保健越采越重视,因此,新兴的职业如营养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这些只是蒸蒸日上的制药工程专业就业范围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结束了本科学习后希望进入其他领域进行深造,还可以选择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怎么样,找到你的“Mr.Right”了吗?
拥有制药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辽宁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大学、石家庄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材”生的美丽人生
西安工程大学 张晓娟
主干课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迷茫到成长
凭借高三时,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恋恋不舍之情,高考后我选择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材生”。大一时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迷茫而没有方向,最重要的是学校的安排竟迟迟不让我和化学见面,更多地是学习一些公共课程与高数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反倒接触很少。熬到了大二,终于得到了专业课程的“青睐”。不得不慨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家族的无比庞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是最基本的,最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子头痛的是高分子化学课和高分子物理课,好一个有机、物理、化学、大分子的大杂烩j在这些大杂烩中我几度茫茫然不知所谓,不过凭借着自己在高中时深厚的化学功底,我还是挺过了最初的“入门难”。
大三、大四忙碌过后,我选择了考研,这不是盲目的抉择,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一个准考研族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如果你喜欢科研、喜欢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理论创新、喜欢搞学术、愿意去深造自己,那么你可以考虑。并且你要做好备考期间每天都得披星戴月的准备,做好同一切不利于学习的诱惑说拜拜的准备,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好攻克高数、英语这两大难关的准备。而我身边的人,也都常穿着实验服(容许我叫它白大褂)与正装。奔波于实验室和招聘会之间,乐此不疲。
作出人生的抉择
提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可谓天地广阔,可以在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企业从事设计、新成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质量检测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由于专业的择业面比较宽,适应性强,所以本专业男生也更倾向于在石油化工、勘探设计、生物医药等领域工作,就业单位也遍及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站在大四毕业的边沿,除了知道本专业的水有多深之外,我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会有多灿烂。不是浮夸,这些都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赋予我的,无论是以后从事热门材料研究、开发,或是从事材料采购,还是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复合。探索科学在生活中的奥秘。这些都离不开本专业的学子。
拥有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服装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
药学:用良心度量价值
兰州大学 安小丽
主干课程:化学、药学
人才好,药才好!
药学是一门基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科学,并且对化学的要求较高。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新药的设计与开发、适宜的用药途径和形式,以及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药学专业的课程主要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因为是西药,药物的研发设计阶段都与化学息息相关,所以如果对化学感兴趣、擅长化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专业。
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在药品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与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方向多,找准定位才是极好的
药学专业的方向很多,具体可以分为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制药等方面。中国药科大学在大三就开始分方向,而像我们兰州大学在大学期间不分方向,在考研时才选择方向。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大一样,但我认为还是细分方向较好,毕竟专于一门才会精于一门。
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不做主治医生,但也有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很强的责任心和道德感。本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十分广阔的,与药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像药品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营销及使用部门,都需要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具体来说,毕业生遍布高校、科研院所、药厂、医药公司、国家药品管理机关、医院等单位,因而,社会对药学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就业范围广,所以工作性质也就千差万别,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身条件、外界条件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但是客观来说,药学本科毕业生刚出校门,收入状况不是非常好,不过如果有了一定的经验,好薪酬也会随之而来。
自己的路,只选对的
药学本科毕业后,也有许多人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考研是大多数继续深造者的选择,但是现在出现了考研盲从性。研究生除了在第一年上课,后两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每天就是查文献、做实验,反反复复。有些人并不喜欢这样的实验室生活,但身边的人考研。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就随波逐流了。我认为要准备考研,首先得喜欢研究性的工作,有创新思维,细心耐心。所以在大学,就该对自己做出评价,大三,就是做出决定的一年了。
在医学类专业中,药学不是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但现在的状况还是有所改善。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逐步推进和医药分家的实行,私营药房增多,这对药房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懂得卖药,更要懂得药理。医药行业中激烈的竞争使得医药公司、药厂必须聘用专业的药学人才去开拓市场。这使得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朝着医药公司和私营药房等方向转移。
拥有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药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徐州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贵阳医学院、大连学院等。
应用化学:从实验到实现
湖南理工学院 陈韬
主干课程:化学
烧杯里的世界
从初中三年级起就开始接触化学,经历了高中,跨入大学,印象中的化学是一门既简单又十分有趣味的学科。从记元素周期表开始到写化学方程式,从烧杯里液体五颜六色的变化到实验室里的“喷泉实验”,再到工厂里生产品种繁多、功能多样的生活用品,无不体现了化学的魅力。化学是一门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应用化学则是将化学渗透到其他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而形成的一类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具有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利用各类资源
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四大基础化学即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它们既是各个化学专业的基础,又是学习的重点,可以说学好了四大基础化学,其他专业课程都是“小菜一碟”。专业课程还包括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生物化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过程开发、精细化工概论、天然产物学、专业英语、工程制图与CAD和专业实验等。该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动手做实验,要善于观察,归纳总结,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并且能够利用各种仪器完成系列的物质检验,产品分析等常规处理方法。在闲暇之余我们可以去逛逛网上的论坛,比如“小木虫”“化工707”等,都是关于化学化工方面的论坛,如果能够好好利用里面的资源,相信对你将来大有益处哦!
无论怎么走,努力就好
一、环境工程专业遥感课程应用能力培养
1.遥感基础应用能力培养目前,蚌埠学院本科生毕业后从事本环境工程专业或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别是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主要体现在强调学生对ENVI软件的熟练操作。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操作ENVI软件,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都制作了电脑屏幕录像,方便学生参考学习。学生通过对蚌埠学院周边的野外实践,培养学生对不同地物光谱差异的正确认识。遥感课程基础应用的能力培养主要开展如下基础实验项目,
2.遥感技术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GIS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先于“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开设的,在教学实践中遥感和GIS交叉应用,使学生在这个方面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专业课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与“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同步开设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课程的课程设计可以与遥感课程的实验相结合。通过这些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的能力,弥补课堂实习课时、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不足,对巩固学生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解决具体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现实意义。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开展如下实验项目进行知识巩固,
3.学生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环境工程专业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的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应用性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选择遥感技术在专业综合方面的应用上,主要选择基础性、容易实现的实验项目,部分学生选择了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实验,还有部分同学以合作方式共同完成某一专业综合实验(评定成绩时是做主要工作的学生给予优秀成绩,参与了的同学给予良好成绩)。另外,年间毕业论文中涉及了遥感技术方面内容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主要取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和遥感技术的相关性。因此,遥感和GIS技术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在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很难定量评价,本文只做了定性评估。
二、结束语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服务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工程化教学理念,从实践教学总结情况分析,学生的遥感技术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支撑性有所提高,实践教学的改革总体上是良好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综合性实践时存在偏向于基础性和简单综合实验的情况。下一步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优化,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生的工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戚晓明 朱兰保 徐善健 盛蒂 单位: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加强不同学科专业实验的联系,增加综合性专业实验的比例
环境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决定了环境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交叉科学,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需借助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作用。环境工程专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增加综合性专业实验比例的必要性。我院目前设置了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这些学科开设的部分课程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同时这些学科的基础实验课程也比较完善。因此,可以将环境工程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如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重金属含量测定放到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中,可以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掌握基本的环境化学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奠定好实验工作基础。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还体现了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四大化学实验按照内容优化整合,统一安排、统一要求、严格考核。按照循序渐近、突出技能训练、创新发展的原则,组织教学。各课程按16~20人标准班教学,每门课程至少开出一个综合实验或研究设计实验。加强设计性课程。
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噪音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分别安排课程见习一天。选修课程的见习安排列入每学期教学计划。由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各专业实验均附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上述专业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偏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中,适当增大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目前采用的实验课教材提供多个综合性实验可供参考,如水处理实验设置了离子交换实验,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活性污泥法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设置了微生物的染色,培养菌的制备和灭菌,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环境监测实验设置了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污水和废水中油的测定,废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测定,校园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等综合性实验。以上综合性实验结合了分析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生物技术实验,水处理工程实验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课程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综合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实验设备的操作技术,在以后工作中能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这种综合性实验也对指导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但要了解相关知识,还要根据我院各个专业已有的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或对教材已有的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确保学生的实验课顺利进行。
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完成实验过程还不够普及。尽管在技术以及软件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但在教学观念、人员培训及课时安排等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制约了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我院在搬迁到新校区后,实验场地及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上每个专业实验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多媒体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软件条件,通过购买,下载免费共享,自主开发等方式制作虚拟实验课件,建立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照成的结果,针对某一环境问题的工程设计方案由多个步骤和环节组成。例如废水脱氮除磷常用的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Anaerobic/Anoxic/Oxic)是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废水需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三个步骤的处理,这三个步骤中每一个处理单元都有不同的形式可供选择,此外A/A/O工艺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出现了一大批改良型的A/A/O工艺,如倒置A/A/O、UCT、MUCT、VIP、OWASA、JHB等等。一个综合性实验方案无法将这些步骤和环节全部包括进来,而且涉及到的处理设备也不可能全部购买。
为了解决上述的制约实践教学环节的矛盾,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部分高校的虚拟实验室制作方案,逐步构建环境工程仿真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将一些在实验室中做不到的,或由于设备不透明而无法观察实验整个过程的问题,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来解决。以上特点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很有帮助。由于仿真实验不需要实际建造设备,不受实际运行周期影响,能迅速取得结果,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专业实验进行仿真实验学习,弥补实作实验的不足。这种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设计实验线路及步骤等。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实验活动的主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模拟实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宽阔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使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放性、互动性的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实践教学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建设虚拟实验室就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研究方向。环境工程许多专业知识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多媒体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可以很方便地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验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采用综合设计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把科学研究引入实验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题,学生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在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训练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多渠道和多元化,开阔他们的眼界,使其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指导老师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科研实验装置和科研成果,向学生传授技术,并尽可能地利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解决实验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的相关讲座,以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可采用学生从大二开始参与老师科研活动的方式。学生自主报名,老师选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跟随老师参与科研。通过系统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习专业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一些有大量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老师,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接受系统的训练,承担起一些助教和助研的任务。这些训练包括做实验、写报告,明确教学要求和重点,如何解决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评分等。#p#分页标题#e#
这种参与助教和助研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环境工程是一个实践性与工程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手段防止、控制和解决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供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各种除尘设备与装置、垃圾处理场等的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这也要求我们在校期间就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运行管理能力。通过学生参与老师研究项目,形成以工程为导向的新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得到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将专业实验课与实际工程密切联系以后,学生能较早地接触工程实际,了解和熟悉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从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参与研究项目的教学方式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规划研究方案,申请项目,与企业联系等,促使老师在科研、工程开发工作中提高水平,同时其自身实践经验反过来有助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韩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何志霞(1976-),女,甘肃泾川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国高校设立新能源专业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为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些国家在相关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国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领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尽管国家已经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缺少成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这些难题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所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3]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人才要有宽的知识面、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求,进而要求高校做好优化人才培养层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国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专业,用于培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并于2000年开设了光伏与太阳能本科专业,2003年又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其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此外,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都开办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专业。美国的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办有关新能源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担开设任务,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
1.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因此,找准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支持,并结合新能源产业的特点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物理、化学及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能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陆续已有许多高校正式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资格。但总体来看,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处于探索阶段。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孙根年有关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给出了系统思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由图1可以看出,在层次上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课程类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组织上前五学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还安排了金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第六、七学期组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核心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以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为理念,强调扎实的物理、化学和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
课程建设时,首先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增加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强调物理、化学基础的同时,通过减少“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时数来弱化机械类课程。再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在热流体理论方面除了开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外,还开设了“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热流体理论与技术”两门专业特色课程。目的是提升专业内涵,强化特色,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2.强调实践教学及新能源工程训练
首先,增加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其次,增加了实习环节的学时数,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变为第四学期末的一周认知实习和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目的是增加实践教学,先认知实习,后生产实习,使实习环节更为科学和合理。再次,还增加了项目设计,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的两周课程设计修订为第六学期末的两周课程设计和第七学期末的两周项目设计。目的是先开展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后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设置更为科学和合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训练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后,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在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这个环节是在第七学期前完成,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明确的学分要求保证学业导师制的落实。指导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前后的培养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最后,为了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及已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课内及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要求基础上还增加大于等于六个学分的课外实践要求(社会实践、竞技活动)。
3.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
在课程设置时,除开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外,还增开了物理、化学方面的课以及“新能源材料”、“现代生物学导论”、“能源与环境”、“新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交叉。
4.重视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学校开设了全英文及双语课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及双语的“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质燃烧及混燃技术”课程。其次,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评价”课程。此外,还增设“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听取学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讲座7次以上。专题可以是合作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也可以是本专业教师科研最新进展的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5.以太阳能为主,兼顾生物质能和风能,提供其他种类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定位
首先,在太阳能方面,学校设置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技术”专业课;在生物质能方面,开设有“现代生物学导论”和“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而在风能方面,设置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和“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专业课。其次,还提供了广泛的新能源相关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比如“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水力发电与水电站”、“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生物质燃烧与混燃技术”、“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经济学概论”等课程。
四、结束语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供参考。笔者相信江苏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3]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
2010,(8).
【关键词】材料研究方法 ; 教学改革 ; 研究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39-01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发展性和前沿性的课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包含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材料研究方法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专业等的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可见,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日益受到重视。
关于材料研究方法的教学改革措施各个学校都在认真考虑和研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并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和研究中应用自如,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先后有不少人提出了关于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如采用项目实例进行仪器讲解的创新课堂教学与设计型实验和虚拟型实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1];在教学内容中穿插科研工作(即项目实例)的思路[2];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3],等等。总之,“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即具有“创新思维”或“研究性思维”。
1.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出版了很多[4-5],每本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纵观各校的材料研究方法课程及出版的教材,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基本一致,均以仪器为主,以讲解各种仪器的原理、用途及仪器实验课程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本人从事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7年,带领材料化学专业和材料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近10年,以及担任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工作2年、项目合作公司研发部研究人员辅助培训2年,在这些专门的课程教学和工作经历中,遇到了很多关于材料研究方法的问题。具体体现在:①单纯的理论授课和单纯的实验课,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有限,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②课程考试或考核完全合格,但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依然不知道如何开展一个课题,如果进行材料的设计、研究和分析;③公司的研发部门所招人员均为国内不同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已修过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但真正从事材料研究工作的时候缺乏研究性思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材料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从理论教学内容、大型仪器上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的综合实验及分析三个方面研究和改进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以“培养研究性思维”为目标,以“材料分析为中心、仪器为依托、引入材料设计与分析的研究性课题相结合的课堂讲授、仪器实践、研究性课题贯穿始终”为教学模式,构建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框架,通过拓宽理论教学内容、引入材料设计及分析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材料研究设计能力,最终实现研究性思维的培养。
(1)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①加深理论基础教学
作为一个材料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能、形态的理解不能仅仅浮于表面,各自孤立起来理解,材料的性能是与其结构、成分、形态等密切联系的,这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遇到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时学习和复习。
②以理论为基础,拓宽应用
每种检测仪器附带的附件可有几类,因此检测信息也有多种。
③以项目为实例,贯穿整个材料研究方法课程
材料研究方法虽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单纯的把教学与实践分开来,可能更有利于培养检测人员,而不利于培养具有“研究性思维”的人才。
(2)课程的实践探索
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开
本次教学改革中,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完全分开,即单独开设纯粹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而且实验课以专门的实验教师为主讲授,理论授课教师为辅助。
②辅助课题
在理论课程开始前,每个学生或者每组学生设计一个课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样品检测、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的过程,到课程全部结束,完成该课题。这样的课题更有助于加深对材料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研究性”思维。能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材料研究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或工作打好基础。
3.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实践的初步成效
2013年上半年,我们在本校化学专业的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中部分实施了新的教改内容。其中将理论课与实习课完全分开,课程教学结束后,由专门的实验教师进行实践课程教学。
4.结论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对于材料学科的学生至关重要,是一门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因为,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其学科特点,尤为重要。本次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后可进一步加强和贯彻。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资源不足,老师的工作量加大。因此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培养出具有“研究性”思维的人才,学校需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吕春菊,舒康颖,司平占等,《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11(16): 109.
[2]雷彩虹,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改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7-128.
[3]曾鸣,严蕾,潘勇军等,“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10): 185-187.
【关键词】护理实习;带教;肿瘤科;临床带教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63-01肿瘤护理是社会、心里及环境相关性的疾病需要的多角度护理[1],如何让护生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肿瘤科的护理工作基本流程与实践要求,是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的严峻而特殊的要求。结合肿瘤外科临床带教,在带教的几年总结以下带教问题和管理对策:
1 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1.1 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缺乏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由于目前护理实习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来自家庭的呵护,社会的影响及独生子女自身的优越感,造就了他们的被动生活,过分依赖别人的共性,缺乏勤劳、主动、耐劳、无私的精神。在进入医院护理实习时,"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主动关心、理解、同情患者理念使他们内心产生不平衡性矛盾。另一方面对刚进入临床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对操作的不熟练,还有患者对实习生的不信任,大大挫败了护生的积极性。
管理对策: 带教老师帮助护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 临床带教老师友好、善解人意、热情的态度迎接实习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带教老师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可帮助护生在最短时间里进入实习状态。对护理操作做得好的护生要积极表扬,同时对做得不好的护生,注意及时纠正策略和方式,对这些护生尤其应多鼓励其大胆地进行各种护理实践操作.
1.2 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每年来的实习生有护理中专,大专,本科文凭的,各个护生对肿瘤外科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差异,在实践过程当中各个护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也有不同。
管理对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带教老师也要因人施教育。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层次,根据实习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制定出肿瘤外科岗前培训计划,并告知教学目标和任务,入科实习时,科室总带教老师应首先对所有护生进行实习阶段的岗前培训,介绍必须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等;其次,介绍肿瘤外科特色、工作程序及相关肿瘤方面的专科知识等;再者,介绍科室各位带教老师的性格、工作和教学能力,并告知该科室教学目标和任务,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在肿瘤外科病房,患者的病情及情绪变化较大,带教老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在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应用,有意识地培养护生观察病情的能力,让护生针对性带着问题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协助带教老师及时处理,为护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处理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带教老师需要培养护生不断学习的理念。
1.3 护生在临床实践当中缺乏人文关怀
肿瘤外科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消沉、孤僻、自杀等心理障碍。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与这类患者接触,受这种环境的影响,易使护生产生"患者治疗的失败"意味着"护理工作的无价值"的观念。
管理对策:实习阶段是护生职业道德初步形成时期,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护生的人文素质及未来的护士行为起着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2]。因此,肿瘤科的带教老师要特别注意尊重护生,言语应以"请"字开头,"谢"字结尾,多倾听护生的心声,引导并帮助其克服困难,让护生真实体会到带教老师对她们的关怀和关爱。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在倡导优质护理的今天,一批批优秀的实习护生的培养是基础。所以在肿瘤外科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很重要。
1.4 护生在临床实践当中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既要学医也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生刚入社会阶段,对法律意识的淡薄,对患者言语上还有在行为上的不规范,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护理投诉。
管理对策:带教老师要严格带教,积极组织护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列》、《护理文件书写制度》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通过典型案例讲解,让护生明白法律法规立法目的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保护医务人员的有力武器。培养护生法律法规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1.5 护生在临床实践当中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首先,我们肿瘤外科不仅仅有手术还包括了术后化疗,研究显示使用抗肿瘤药物可诱发两种癌,尤其是烷化剂的癌诱发作用和致癌作用最强[3]。这些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等途经导致染色体畸变,从而致癌、致畸以致造成肝肾系统等脏器受损害。还有一些侵入性的操作,护生操作的不规范性,锐器伤也是肿瘤外科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管理对策:在护士入科室前给护生进行一堂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讲座,带教老师要向护生讲解一些肿瘤化疗的配药、注药、用药注意事项和安全处理废弃物的方法等;其次,一些侵入性操作前带教老师要尽可能将发生的危险现象进行告知,讲解正确处理的方法,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培养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是肿瘤科带教老师带教的一项重要内容。
1.6 带教老师对护生实纲的不了解,对护生带教不负责任
带教老师本身工作繁忙,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完成带教的计划和任务,有些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纲不熟悉,没有一个系统的带教计划,自己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学习没有计划性,导致实习结束后护生对肿瘤外科专业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还有的带教老师完全把护生当成一个劳动力,分配护生的一些无关紧要,跑腿的活,有时候导致护生对自我价值的缺失。
管理对策:带教老师要进行一月一次的带教总结,评价带教质量,总结不足,对新来的护生熟悉他的实纲的要求,结合科室的实习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带教的任务。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继续护理学的学习,在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努力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4]。护生在肿瘤科实习结束前,带教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帮助其找出不足;同时带教老师要虚心接受护生反馈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评关系,注意信息的反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5]。严格出科考试,带教老师应根据科室制定的计划对护生严格出科考试,对照标准严格综合考评,并将成绩填入护生实习鉴定表。
2 总结
严格、规范的带教管理及周密的带教计划安排对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有至关总要作用[5],大多数的护生在肿瘤外科实习后,在出科时护理技术操作、床边综合能力、人文关怀素质、学习态度等均有了进一步提高。我相信,只要认真带教,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一定会为临床护理事业培养出适用型的肿瘤科护士。
参考文献
[1]胡雁,陆箴琦主编. 实用肿瘤护理,2007-10-1.
[2]李秋萍,陈佩珍,蒋玉宇,等.护理教师行为与护生行为相关性的调查与分享.护理研究,2006,20(11b):2931-2933.
[3]王丽华.肿瘤科护士在应用化学治疗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职业与健康,2003,19(9):33.
[4]孙铮,宁蕾,武江华.医院在职护士继续护理学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b):68-69.
“三学期制”实施背景
“三学期制”是国外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所谓三学期,即在原有2个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1个短学期。在新增设的短学期内,学生将把学习重心放在社会实践和跨专业选修上。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实行了“三学期制”。实行“三学期制”后的高校在新增夏季学期内以研究性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以交叉学科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实践课程、强化课程为重点,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缩小基础理论与前沿领域间的知识差距,增强对前沿领域的判断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课学习后能够更快地融入科研工作。教学重点主要面向前沿,面向学科发展,面向交叉领域,面向科研实践。
“三学期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化工大学于2010年开始推行“三学期制”。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给师生提供更多学习、研究和交流的条件与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三学期制”实施的内容
学校“三学期制”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不同年级所处的学业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大一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的原则。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力学、计算机、人文等基础打实拓宽。大二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进行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创新性实验等安排。大三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突出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着重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向,同时在各年级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暑期学校的结合,邀请国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学,以提高学生眼界,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1.夯实基础,提高综合素质
由于新生刚进入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需要逐渐适应课上信息量大、课业压力大、自我主动学习的大学学习生活。因而造成了他们第一年理论学习不扎实,更多是在应付考试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三学期制”为低年级学生重点开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重修学习,以巩固他们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校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差异,设计了各类强化班,如面向英语程度好,并对口语能力提高有迫切要求的学生,开设了“英语高级口语”。通过小班教学,强化学生对英语使用语境及其语用文化含义的深层次理解,并通过大量的训练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其英语表达的自信心。而“数学建模”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面向数学基础深厚并且对数学应用感兴趣的学生,对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建模,最终由实验、上课、论文、参赛等几项内容综合进行考核。这些基础课程的强化教学活动,满足了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能力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学校还充分利用小学期独立灵活的教学空间,聘请校内外在人文社科、体育、艺术、管理、科技等领域有造诣的学者、专家开设校级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未来人生做准备。
2.强调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人才个性化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三学期制”中为学生开设各种研究性实验和研究性课程,旨在培养和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目的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学院以培养学生高素质、宽专业、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依托国家—北京—学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以及国家和北京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专门创新实验场所,不断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创新项目中,3名~7名学生为一组,自主选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实验、跨学科学术交流、师生研讨等创新活动。各学院还把学生的个人爱好与学院的特色结合起来,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各类竞赛培训和基本技能、工程能力、专业设计、创新性等能力训练。
3.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实习环节
学校利用“三学期制”积极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法学专业利用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朝阳区人民法院”,学生不仅在法院旁听案件的开庭与审判,同时依据真实法庭的设置与案件审理的流程,模拟民事庭和刑事庭的法庭审判。设计专业2009级开设的基础摄影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彻底放弃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全部移到上海世博园进行。而国贸专业开设的企业资源管理沙盘模拟,通过管理团队开展合作,运用理论知识模拟企业实际运作。这些校外实践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为了让学生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各学院在“三学期制”实践安排中,组织百名学生,结合其各自的专业组成代表团深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企业实践单位不仅有吉林石化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化工项目基地,而且也有东软集团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康龙化成新药技术有限公司等信息 、医药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践期间,学生通过座谈 、参观 、动手实践等方式了解企业文化 、企业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要求 、工作环境等,充分感受企业氛围。实践结束后,各实践团队进行认真总结,通过座谈 、宣讲等形式向全校学生展示实践成果 。
4.感受多样化教学模式,拓展国际视野
为了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教学空间,更好地发挥其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各学院召集学科方向带头人和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为学生安排近200学时的各类学术前沿讲座。学院还大力邀请国际、国内、企业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研讨类、前沿讲座等特色教学课程,以达到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拓宽国际视野的目的。例如,化工学院邀请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堤奥博士(Dr.Teoh)为学生开展了为期4天的小学期暑期课程(Summer school)特色班国际课程教学。通过课堂学习、分小组实验设计、竞赛过程等环节对化工热力学中的相关内容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验设计的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英文能力,感受了国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动手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基础理论指导实际的相关性。
学校为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了解社会,收获在国内所无法收获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好“三学期制“,与国外大学联合设立海外学习项目—“北化—海外名校暑期学校”。 学校选派60名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等5所知名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学习和交流。根据参加暑期学校学生的专业组成,暑期学校的课程涉及了相关的特色学科理论,剑桥多个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室参观和仪器操作,分组实验和演示,小型的课题报告等。暑期学校量身定做了多个分组实验和多样活跃的授课模式,学生在以讨论促思考、以竞争促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愉快而又紧张地完成学习内容。
“三学期制”实施的成效
“三学期制”的实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各种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三学期制”所开设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在正常学期增加教学周所能起到的有限作用。第三学期的独立教学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包括教师、教室、实验室等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缓解教学资源的紧张程度;有利于均衡学生学业负担和教师工作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绝对有效实践教学时间;有利于保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三学期制”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实施“三学期制”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收获了很多其他课堂所无法代替的东西,如文献查阅、分析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演讲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沟通的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得以提升。应用化学专业一位学生说:“我很喜欢老师常说的一句话‘Give me a possible way’,研究性学习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应用学到的知识。”而开设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引领学生走出实习中的“眼高手低”状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校企合作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和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起到了指引作用。
3.“三学期制”大胆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了本科生创新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实现了拓宽国际视野的目的。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可使学生有机会在校内接触到很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他们的观点、理念,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学术氛围。科研一线教师的学术讲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本专业领域中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和学术研究动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育了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和择业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指明了方向。学生通过国外交流合作,有机会参与国外启发式研讨教学过程,切身感受国外本科教学课程中的常用的授课模式,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实验成果,提升了沟通能力,培养了协作能力,拓展了国际视野。
“三学期制”实施中的问题和措施
“三学期制”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和经费投入的原因,一些项目只能选拔少数学生直接参与,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学生虽然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时间紧张,知识储备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完成质量难以达到要求。第三,学校以工为主,但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和产业化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差距。
面对问题,学校积极探索,逐步完善“三学期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充分挖掘和拓展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出优质课程和项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使更多学生受益。
二是各部门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三学期制”精髓,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务处协同各学院统筹规划,大力完善和修订每个学期培养内容,实现长学期理论和短学期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合理安排和设计各类实验项目。通过校内外培训、教学沙龙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和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制定适合的传授式、启发式、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创新考试形式和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采用有利于评价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考试方式。
三是学校通过教师集中业务培训,加强教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学校是一所行业特点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大力推进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活动,教师们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感受企业文化,学习生产工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方向,使个人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在思想境界、社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教学、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历程。通过这次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充实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选摘几篇我比较印象深刻的实习日记作为报告。
第一天:线切割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由于没有经验,我们也没有充分准备。听完了老师的讲话,我们便到了车间,领到了自己的工号,各就各位去了。我们今天做的是线切割,也就是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加工。
这是一种特种加工方法,设备比较贵重,操作方法也较为复杂,万一操作不当,在进行切割加工用的电极丝会断掉,甚至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所以今天老师在开始前给我们详细介绍机床的四大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数控装置、机床部分、运丝机构、、丝架、、拖板(x、y方向)在计算机控制下,作协调的成型运动、床身(固定各机械、传动系统)组成;高频冲电源,作用有二个(提供时间极短的脉冲放电)、工作液系统(.绝缘作用;排屑和冷却作用)。
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是要利用编写好的程序、靠电极丝放电来切割各种小工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用软件设计工件,并把工件放置好,对好刀,其他事情就交给电脑完成了。准确度高,不过速度比较慢。按照安排,我们设计完图形,就可以到车床上操作了。但是因为有极个别同学的工作进度太慢,导致最后时间不够,所以只由老师演示了一次给我们看。没能拿到自己设计的作品,这也是今天实习的一个小小遗憾。
第二天:锻压
今天的工作是锻压,通俗一点也叫打铁。说到打铁,我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古代铁匠在火炉边挥汗如雨,一手拿着钳子,一手用铁锤敲打的画面。但是在我们的实习中,取而代之的是高大明亮的厂房,大功率的风扇,先进的电阻炉,还有可以提供一吨力的空气锤。想象中那酷热难耐的情景没有出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些先进设备,我们的工作也变得异常轻松。
我们今天的工作是把一个圆柱体状的铁块打造成一个正六棱柱。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电阻炉把铁块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然后用钳子将其取出,放到空气锤的砧垫上,由两个同学用铁钳固定住,另外一个同学操纵空气锤对其进行打击。唯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就是防止被烫伤和被空气锤砸到,不过只要用心一点,都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
打击时要注意力度,力度太小的话,会形成细腰形或夹层,力度太大,又会使工件形状出现偏差。在我们三人的完美配合下,我们很快就打造出了要求的产品。
第三天:塑料加工
第四天:钳工
这天的实习因为是星期四,所以按照安排有半天的假期,但是是所有实习工种中最辛苦的,因为我们要把一块圆柱体用手工加工为一块六角螺母,并且钻孔。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第一道工序便是把圆柱体的一面用锉刀锉削成光滑,然后用钢锯将量好长度的一段圆柱体锯割下来,再把截面也用锉刀磨光。接下来是最辛苦的工序,我们要先在圆柱的顶面上划线,然后用锉刀将圆柱体硬生生锉成六棱柱!有好多同学都在这一关出现了问题,不是做出来的不是正六棱柱,就是大小不符合要求,即使成功做出来的同学,也累得汗流浃背,双手酸痛。时维五月,序属初夏,虽然我们已是又累又热,但我们毫无怨言。最后的工序就是打孔和攻螺纹了,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工序,如果工件是正六棱柱的话,打出来的孔便是在圆心。攻螺纹做好之后,整个作品就算完成了。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不是正六棱柱,有的孔打歪了,但毕竟这是我们用手亲手打造出来的作品,而且我们是用半天的时间做完了别人一天做的活,我们都感到无比的成就感。
钳工的实习确实很枯燥,很需要体力,整个上午都是在那重复着锉、锯的动作,到了最后脚也站麻了,手也酸痛了,女生们更是快支持不住,但却没有一人中途放弃。钳工的实习也让我知道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螺母,也是要通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做出来的,就是这些一个个的零件,才组成了能工作的机器,我们不能小看了一个小小的零件。雷锋说过:“机器由于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结和固定,才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只有甘愿当螺丝钉的人,才能有正常运作的机器。
第五天:快速成型
第六天:热处理
第七天:汽车
第八天:车工
今天的任务是据说最难的车工,车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
首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教学视频,让我们初步认识了车床的主要构造,然后又亲手操作了一遍给我们看。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
车工对精确性的要求很高,差之毫厘,就将失之千里。如果是把工件车的太大,那还可以继续车到合适大小,如果车小了,那整个工件就报废了,只能从头再来一次。我们这组很不幸的出现了一次这样的状况,大大耽误我们的工作进度。
操作中若有不慎,比如进刀过快,或者退刀的时候转错方向变成进刀,就会出现崩刀的事故。我们这组由于一开始不熟练,加上不够细心,居然崩坏了三把刀!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渐渐走上了正轨,并最终把产品做了出来。虽然是我们整个组里进度最慢的,但毕竟车出了自己的产品。
今天是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一天!由于不够细心、耐心,太过急躁,导致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我要好好反省。
第九天:加工控制
第十天:工业控制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就要与两周的实习说再见。因此同学们也仿佛特别留恋这最后一天,今天早早地就来到了实习的地方,准备为实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早上我们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就开始设计自己的图案。这次可不是用电脑软件设计了,而是要自己手工画图,这对我们的画画功底有一定的要求,当然更重要的是创意。最后我设计的作品被老师评为第二,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满足了。
下午我们先进行了上机理论考试,作为这次实习的成绩之一。题目是60道选择题,开卷考试。我很容易地就过了。考试之后我们继续回到实习室工作。
今天的时钟仿佛走得比往常快很多,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下午五点半了。当老师说出下课的时候,我们是多么不情愿啊!这意味着我们的实习就此结束了!陪伴我们劳动、工作两周的所有所有,和蔼可亲,诲人不倦老师们,朴实无华却功能强大的机器设备,让我再多看看你们一眼吧,这段时光,将是我生命中一段美丽的回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培训楼,回头望去,培训楼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明天,又一批莘莘学子又将会从这里成才。
总结
为期两周的实习结束了,我们仍在回味着实习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忘不了,线切割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眼神;忘不了,做钳工时我们滴下的汗水;忘不了,钢材在砂轮上擦出的灿烂火花;忘不了,我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安装好汽车发动机时的喜悦心情;忘不了,忘不了……
由于我们的专业是应用化学,实习只有短短两周,想从这两周里学得多么专业的技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学到一点皮毛,甚至以后的工作中都不会应用到。但我认为,我们锻炼学习的,不仅仅是学习这些表层的技能,而是为了通过这两周的实习,工作,让我们在劳动中体会,觉悟,得到认识上的提升,这才是我们真正得到的。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在实习后,我得到的不只是技能:
在工厂里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却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如果没有了工人们辛苦的工作,那再宏伟的计划也只能是空谈,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广大工人们致敬!
看似许多简单的零件、配件,其实在生产中也是要通过很多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任何一道工序出错,产品就会报废,所以每一道工序都要我们细心去做,这也培养了我们严谨细实的做事风格。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完善和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开创“一个思维”、“两个技能”、“六个能力”的药物化学专业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本研究创新了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了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 药物化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a)-0145-04
Studies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YANG Xiaohong ZHOU Xiaoping SUN Wei WANG Guangshu LIU Yinyan
College of Pharmacy, Jili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 to study and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was improved in the teaching work. "One thinking", "Two skills" and "Six abilities" medicinal chemistry professional research talents training mode was built. This study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当前,我国正处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人才竞争的胜负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而培养高等人才的重大使命,就落在教育的肩上。可以说,教育是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动力,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石。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转型期,提高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1]。我国近代高等药学教育已有103年的发展历史[2]。21世纪以来,举办药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已由传统的医学背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药学本科专业也以远高于我国高校扩招人数的平均增长率迅猛发展[3]。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药学专业高等教育高层次的主体,肩负着培养高层次药业人才的使命。而对新时期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配套政策, 加快国际接轨步伐[4],构建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体系,培养更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5]。
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6]。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中的龙头学科,药物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能否在新世纪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时期所受的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吉林大学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本研究组积极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积极努力进行摸索和探讨,初步形成自己的培养模式。
1 修订和完善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封闭性,一直难与国际接轨,这与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计不合理有很大关系[7]。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大规模的调整,已经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世界接轨培养出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部分之一,其中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很好途径。本专业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修订和完善了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学院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去全国著名药学院校学习和考察的机会,对著名药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也进行了调研,受益匪浅。回来后,对药物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加大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药学实验技术等课程,使研究生及时地了解药学实验仪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新修订和完善本专业的课程计划,加大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我院以人才市场需求和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层次为基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设计了适合我院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模式。
2 建立“一个思维”、“六个能力”药物化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院坚持加强创新能力和“六个基本能力”的培养,即:按照学校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突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不懈,开创“一个思维”、“两个技能”药物化学专业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一个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两个技能”——药学基本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培养;科研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六个能力”的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讨,笔者感觉到规范的实验技能和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发展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所以必须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类研究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8]。本研究组还借鉴我院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学成果,探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新模式[9-11]。由于近几年研究生的生源很复杂,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往届生毕业生;既有本校的学生,也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同时学生攻读研究生的目的也不相同,这些就导致生源的学术水平岑差不齐,实践能力差异很大,使我院不得不重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研究组在对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科研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因人而异的培养模式,而且将摸索出的“六个能力”培养方式应用到药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培训中,即计算机使用、文献检索、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归纳整理、论文写作六个综合科研能力。为了保证创新性能力培养的质量,我院还开设了许多相关的课程及讲座,致力于解决国内学生不注重的文献检索能力培养,无法跟上国外新的研究成果及发现,以及研究生普遍跨文化沟通能力弱,很难培养出国际化的学者的不足等问题。
2.1 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化和知识创新,利用文献信息是人们开展各种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文献检索是这种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而文献检索贯穿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更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13]。
为了配合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我院教授为新入学研究生开设了文献检索等讲座,并且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课堂上采取教授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药学文献检索的方法,然后邀请新入学的研究生参与课堂互动,研究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讲述自己在查找文献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为同学展示自己怎样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实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药学文献检索,为其查找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参加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学生制订了国内外研究热点的课题,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最终完成国内外研究等综述性论文,并由导师出资,研究生为第一著者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提高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文献检索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论文撰写能力,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
2.2 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组在教学计划中还为研究生开设了“药物设计学”等课程,即开阔了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创新思维,也指导研究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我院在研究生设计实验能力培养的同时,也给研究生创造条件,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培养研究生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让他们独立承担课题,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最终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能力,使研究生毕业之后,在用人单位很快能够独挡一面,发挥自己的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3 实验实施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路线是否合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必须掌握过硬的实验技能,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院在实验实施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遵循李岩[14]论文中所说的紧紧抓住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整合并合理配置药学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药学院实习就业基地较多的综合优势和学科特色,使药学类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我院在实验设备及条件上,给研究生创造机会,充分利用我院实验教学中心是“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在完成本科生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为研究生开放。充分利用这些仪器设备,为研究生实验实施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作用,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本研究组从本科生开始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就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15-16],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中。在实践中,同样也严格要求研究生必须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实验,规范操作规程,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总结实验结果的良好习惯,并把这良好的工作作风带到用人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2.4 数据归纳整理能力(波谱解析能力)的培养
无论实验做得成功与否,研究生都应该掌握对实验数据归纳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我院为研究生开设了“波谱解析”等课程,这门课程在药学专业本科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我院在研究生阶段以实践为主。这门课程也是学生平时最不喜欢学的课程,但是科学研究应是严谨的,例如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必须通过光谱数据推测证明是否正确。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另外,这项能力的培养,我院也紧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多训练、多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解谱和鉴定化合物的能力。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我院还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改革,提倡创新性教学在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17],为学生创造练习解谱的机会,并在期末考试中,要求研究生自己上讲台举例解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教授根据解析结果和研究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程度,以及研究生的现场表现给出成绩。这种培养及考试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波谱解析的积极性,改革了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波谱解析能力大大地提高,受到导师的好评。
2.5 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科技论文写作是培养研究生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18]。论文写作能力决定研究生能否快速准确地将成果表达出来、发表出去,因为一个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之后,才能被社会认可,所以论文的质量是实验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学生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科研成果水平的大事,所以必须重视。药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一入学就由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学生讲述药学科技论文写作等内容,并且与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使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对毕业论文的撰写、科研项目的申报、结题总结、论文写作与发表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6 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在大学时代已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药学研究中还涉及许多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所以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例如,化学结构式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我院也是在学生一入学,有高年级讲师进行培训,要求学生一周之后要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基本功的训练完全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基本功过硬的学生,才能尽早的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院还经常利用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之际,尽量安排外国专家学者和药学专业研究生座谈,使学生直接与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对话,及时了解国际药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尽快与国际接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非常有益。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院的培养模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也收到了较好效果,研究生反馈意见也好。总之,推进教学改革、创建有利于研究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院成立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将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培养药物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1-5.
[2] 毛正强,王翊.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1):36-37.
[3] 王欣然,姚文兵,樊陈琳.我国药学本科专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38-40.
[4] 郭锐.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13-117.
[5] 甄良,康君,英爽.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4-18.
[6] 刘静欣,姚文锐,王知彩.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 108-109.
[7] 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3:74-75.
[8] 王青霞,赵会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6-139.
[9] 丁志英,杨晓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模式[M].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2
[10] 丁志英,杨晓虹,周余来.基于问题的研究生药动学课程教改实践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145-147.
[11] 管清香,杨晓虹.成人药剂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53-154.
[12] 姚忠平,孙丽,宋英,等.浅谈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139-141.
[13] 王庆国,牛成群.文献检索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3):116-119.
[14] 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123-125.
[15] 杨晓虹,刘银燕,周小平,等.自主设计性实验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M].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3.
[16] 周小平,张沐新,杨晓虹,等.“设计性”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J].吉林粮食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23-25.
[17] 尹建元,杨晓虹,张.研讨创新性教学在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若干思考[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1999, 4:7.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116-03
为加强高职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建设,根据全国农业职业示范院校教学资源协作组的要求,湖南生物机电学院与澧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及本省3所职业院校(2所涉农高职、1所涉农中专)联合于2012年3月对全省近50家农业单位(包括澧县等3个县级农业局、隆平高科等28家农业企业及部分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式采取发放调查表格和现场采访的方式,其中调查表格现场发放并收回的份数为62份,采用电子邮件填寄方式的为31份,共调查农业类专业毕业生93人,采访涉农企事业管理人员24人。根据调查情况,现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进行简要的总结与阐述。
1 湖南省种植业的基本概况及人才需求趋势
湖南省现有耕地约386.67万hm2,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达466.67万hm2,2009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80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20万hm2,湖南稻米年产量约300亿kg,每年为国家输送粮食50多亿kg;湖南的杂交稻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隆平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制种量近1亿kg,年产值达10亿元,省内还有31家中小型公司从事杂交稻等农作物种子生产与销售;近2a来,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速度的加快,一批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类休闲企业等不断涌现,他们对新种子、新农药和化肥的需求显著增多,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对具有一定种植技术和农资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近5a作物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中,多数在植物保护和化肥类公司及其服务点工作,其次是在种子公司等企业工作(见表1);据调查,我省农业院校作物类专业毕业生平均每年约900人(本科、高职、中专),全省作物类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大约在2 200人左右,人才需求缺口大。以上数字说明;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加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社会对专业综合素质和主要就业能力的要求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毕业生培养提出3点重要建议:一是加强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二是突出加强营销、植物保护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企业的顶岗实习。根据企业的建议和对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我们对湖南区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主要岗位能力进行了初步归纳(见表2,表3)。
表2 作物生产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调研
[就业岗位\&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职业道德、态度\&主要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农资店(化肥农药种子)营销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农药与肥料主要成分的鉴定能力
2.种子质量检测能力
3.主要作物病虫害鉴别与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市场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
3.自驾车能力\&种子(专业种子公司)营销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水稻等主要作物的肥水、去杂等管理能力
2.花期调节与预测能力
3.病虫害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 市场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
3.较强的法纪法规意识\&种子繁育技术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制订具体的繁育计划能力
2.花期调节与预测能力
3.病虫害预测与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不断释疑的学习能力\&休闲型农业企业
综合管理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常见农作物与园艺作物(花卉)的
栽植与管理能力
2.主要畜禽的饲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人群聚集的妥善分散能力
3.单位形象的维护能力\&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农药有效成分与肥料的鉴定能力
2.种子质量检测能力
3.主要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预报能力
4.拟订作物种植计划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1.良好的社交能力
2.政策学习与宣传能力
3.应急事态处置能力\&]
3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措施
3.1 全面引入农业企业主要岗位任职标准,推进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制修订了农业国家标准
1 356项,行业标准3 396项,地方标准8 194项,这些标准已被相关农业类企业广泛采用。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引入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将原有专业课程整合成5门专业核心项目课程。将应用化学、土壤与肥料、气象基础、微生物技术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生长环境技术检测项目课程;将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药学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生产技术项目课程;将遗传学、作物育种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组织培养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品种选育技术项目课程;将种子加工技术、种子机械、种子贮藏保管、种子包衣技术等课程整合为标准化种子加工技术项目课程;将生物产品营销、企业经营管理、公关礼仪等课程整合成农资营销项目课程。
将项目课程分成若干项教学任务,分别在“校中厂”、“厂中校”中完成。工作任务分为学习性工作任务与生产性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任务载体可以是企业的真实案例、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摸拟的工作任务,以校内专任教师指导为主,在“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生产性工作任务是种子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以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进行实践操作,在校企合作基地(厂中校)完成,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学生互评,个人撰写工作总结,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点评,综合评定成绩。
根据近2a在澧县农业局张公庙示范基地、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大方农化公司益阳基地、浏阳北盛镇水稻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亚华种业公司种子加工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情况,学生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越冬后大田虫害调查技术、机械育秧和插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田间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动手技能显著增强,毕业生被选聘到农业企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受到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好评。
3.2 建立功能比较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 因作物生长处于自然环境,同时又受到生态区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校内建立种植、管理、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实训基地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注重校内基本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通过借灶生火的方式,着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点或厂中校)的建设,尽量将专业所需主要岗位能力的培养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
目前,已建立栽培管理(醴陵农业局泗汾镇、浏阳北盛镇)、选种与制种(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农资营销(大方农化公司益阳基地)、种子加工(亚华种业公司种子加工厂)等4个具有一定教学条件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有1/3左右的学生可以到以上合作单位的农业合作企业或农资服务网点等不同单位就业。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以规模化为起点,以企业化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田园化、水利化、良种化、机械化建设,形成保障有力、产业带动、服务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今后将在2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是通过省农业厅土肥站的支持与关心,在常德建立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教学服务基地;二是增加栽培管理、种子、农资营销服务等合作企业的数量,使本专业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20家,确保本专业2/3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