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循环农业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时间:2022-10-18 04:0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循环农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循环农业论文

第1篇

一是加快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没有计算资源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互助县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率先内付诸实施。二是完善和实行绿色GDP考核体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与消费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把循环经济和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在农牧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政策引导

1.政策支持

循环农业经济是政府导向经济,而不是市场导向经济,为此政府要倡导和推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方向发展。强化政府政策引导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环境。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促进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

(1)农业投入政策

政府要安排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对一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

(2)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承包政策应继续稳定,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3)社会保障政策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互助县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后盾。二是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政府要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农牧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农牧民对环境保护得到更多的效益,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二要设立各种奖励政策,对于进行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金鼓励,对超标施用化肥或者农药等相关农牧业生产资料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从而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农牧民发展循环经济。三要设立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以鼓励农牧户、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和再生资源。四要制定各种收费政策,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如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居民水费中污水治理收费等。五要制定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以引导社会绿色消费行为,各级政府要使得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

2.法律支撑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节约型农业是一个新的领域,政府除了在政策、财政上给予支持外,还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给予保障。目前,我国己颁布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包含发展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各地也有一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实践和探索。互助县也应该研究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为各领域、各行业开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提供具体的法规依据。

3.健全社会中介机构

依靠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农牧区专业协会是按农牧民自主、自愿为原则,是以自组织机制构建的“中介组织”,具有“信息咨询与传播、技术指导与培训、为农服务”的多种功能。其组织成员来源于农牧民,服务贴近于农牧民,与农牧民具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组织化优势,所以发动农牧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依靠农村牧区专业协会可以得到有效组织化推进。

三、发挥经济手段在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中的作用

1.构建农牧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几乎所有农牧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都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各类农牧业资源的定价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合理的价格机制才是保护资源、降低监督成本的重要手段。首先,进一步明晰农村牧区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权收益、财产抵押权等。尤其是针对目前仍然十分霸道的土地征用制度,要切实提高征用补偿费用、真正落实失地农牧民保障、培训等,真实反映农村牧区土地价值,有效地防止农牧业重要生产资源的非正常减少;第二,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和用水价格。任何淡水资源开发都应支付相应的水资源价格;任何用水价格都应当包括水资源价格+水工程价格+污水排放价格,而目前仅支付了水工程价格。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水资源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鼓励区域间水使用权转让,充分运用“无形之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三,着手评估自然环境价值和实施环境使用付费制度。一般地讲,自然环境的价格等于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业、农牧户、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环境都必然付费,如果其行为对环境可能产生“负效应”,应采取事前评估、达标排放、污染付费等措施,环环控制,实现资源、环境的源头治理。

2.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以农牧业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是实现互助县循环农业经济的现实途径。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在农牧业内部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要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产”的原则,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形成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以实现全面、多层次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清洁生产以及人类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从总体上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靠山养山、靠地养地、靠水养水”,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发展绿色农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要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形成工农商、产学研、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融通的整个社会的产业大循环,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发展循环农牧业经济,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一是继续增加财政农业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投入。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牧区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适当安排生态农牧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农牧业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活动的补助。对规划建设的项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银行应在资金上有选择地给予支持。二是加快农牧业金融制度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如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含量较高和发展前景较好的循环农牧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政府发展循环农牧业专项担保基金等。三是创造条件,降低风险,吸引工商资本和私人资本投资发展循环农牧业。

四、加强科技创新,为循环农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1.循环农业经济是对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现代化的循环农业经济已不仅是建设几个沼气池、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等简单的技术创新,还应充分考虑到在农牧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牧业精品名牌的创新等问题。提高循环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大力建设一批先进的绿色技术科研基地,努力培养农牧业科技人才,积极建立农牧业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链等绿色循环技术体系。把政府、生产、高校、科研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搞好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撑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形成投入———开发———应用———增值———回收———再投入———再增值的良性循环体系。二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农牧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网络体系,并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励技术人员创新,激励农牧民采用生态农牧业技术。鼓励、引导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村(户)的带动作用,加快农牧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全面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

2.现代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有力支撑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有了先进可行的农牧业技术才能使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得以创建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发展相关的农牧业技术体系,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发展滴灌技术。在引进滴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例如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把与肥融合后的灌溉水滴滴均匀、定时、定量地输入到作物根系。二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地表残茬覆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程序,比如可以使用“免耕直播”法、免耕和少耕相结合的方法等。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的实质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蚀、水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性状;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相关部门组织创建示范区,强化技术推广;

(2)狠抓配套物资服务;

(3)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建立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第2篇

本文作者:黄雄壮 蒋友斌 作者单位:桐城市畜牧兽医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发展循环农业带来了重要机遇,也对发展循环农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当站在更高层次来审视和谋划循环农业,以更大力度去推动循环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有可为。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选择循环农业项目,应从全局和长远着眼,不能急功近利。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电、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当前,农村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仍较突出,农业资源相对短缺和可再生资源利用能力相对薄弱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的生产模式。在我市农村,实现各类资源可再生循环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循环农业是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将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新型产业,也是一个包括生物质生产、加工与转化,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与应用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得到延伸,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站在我市农业发展新的起点上,如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强、环境污染少的内涵型农业发展的路子,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循环农业又是美化村容整洁的环保产业。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摒弃人畜混居的落后生产模式,推行小区饲养模式,可加快秸秆转化,走生态循环发展道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逐步实现农村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卫生化、村容村貌整洁化。饲养农户建小型户用沼气池、规模养殖场建大中型沼气池,处理粪便,生产能源,既发展畜牧经济,又不污染环境。“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就是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牲畜生产畜产品,养畜过程中排泄的废弃物(粪便)作为再生资源进入沼气池,经厌氧发酵生成再生能源沼气,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又是种植农作物和追施牧草的优质肥料。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畜牧业发展,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原则,政府,思路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其次,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再次,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专家认为,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着不断认知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奥妙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三、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要重视政府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来讲,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条件:

1.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对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要切实加大研究、创新力度,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大力宣传,着力培训。一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兴事业中。二要加强培训。推广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必须对农户进行培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切实掌握要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部门联动,同心协力。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工业、林业、科技、国土、环保、财政、金融、工商、司法等国家整个循环经济中的各个主体系统,各系统内均需资源输入、产品输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各系统(部门)必须联动,全力以赴,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整体推动,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唯有如此,各部门才能实现共赢,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既然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那么,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一是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进入空气中。二是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领域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运用工程项目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可以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的理想状态。具体建议包括:

1.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促使农业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

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要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第4篇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三结论

第5篇

1、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利用农业循环模式养殖业发展带动了沼气建设,沼气建设促进了多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目前,泽州县已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加良性循环农业经济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1)“猪-沼-粮”循环农业模式高都镇保福村康鑫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存栏生猪1万余头,为处理养殖粪便污染,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2×6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解决了1000余户的生活用能,年产沼渣4300余吨、沼液4.5万吨。为充分发挥沼液的作用,结合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村里新修了6000立方米沼液贮蓄池一个,配套了自动喷灌等设施,使全村1800余亩小麦能够利用沼液进行喷浇。沼渣沼液的使用,培肥了地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品质,形成了“猪-沼-粮”的循环农业示范区。(2)“猪-沼-肥-粮”循环农业模式晋城市晋宏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南庄坪,公司内下设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沼气制造站、有机肥制造厂等。公司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长远,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全力实施沼气建设,使养殖场粪便污水进行了资源化利用。2007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投资900余万元建起了3×6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每年可处理猪粪12373吨,尿污水16388吨,产沼气100万立方米、沼液16000万吨。2012年公司承担了省级“三沼”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沼气站生产的沼气解决了公司、大南庄等村2700余户的生活用气;生产的沼渣、沼液除直接用于发展无公害农作物300亩粮田、200亩菜地,100亩果园外,还用作了公司万吨有机肥厂的生产原料,形成了集“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为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生产基地。(3)“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李寨中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位于泽州县李寨乡李寨中学校园内。循环农业示范区内有100头规模养猪场、食用菌厂、120余亩科技示范基地。为了解决厕所粪便和猪场养殖等污染,建成了一个150立方米的小型沼气工程。小型沼气工程利用人畜粪便和食用菌加工厂的下脚料,变废为宝,生产的沼气满足了学生大灶和老师们的生活用能,沼渣和沼液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产的砍瓜、新西兰菠菜、补肾菜、人生菜、平菇、鸡腿菇等品质好、口感好,无病虫害,形成了“猪—沼—菜”三位一体循环模式。后掌洼村户用沼气循环农业示范区,后掌洼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在2007年开展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后,目前已有38户农民用上了户用沼气,村民利用自家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主要用于西瓜生产,生产的西瓜口感好、味道甜、无病虫害,形成了“猪-沼—菜”的循环模式。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1)“种植-食用菌-养殖-种植”循环农业模式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南村镇成庄村,主要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灵芝、北虫草等产品。该公司年可利用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12000余吨,生产食用菌5000余吨、鲜羊肉500余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安排劳动就业240余人。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制作菌棒生产食用菌,食用菌生产所产生的废弃菌棒一部分用于锅炉取暖,一部分制作饲料进行肉羊养殖,养殖产生的粪便经堆沤后再施入农田,形成了“种植-食用菌-养殖-种植”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内部间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种植-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泽州县北义城镇岸则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2010年省级新农村项目,也是泽州县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发展大型沼气工程的试点项目。该工程总投资280余万元,建成了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供气370余户,年处理农作物秸秆500余吨,生产沼渣、沼液8760吨。为减少气站建成的运行成本,使沼气工程效益最大化,北义城镇岸则村在年初复垦的200亩土地上全部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用于气站作发酵原料,气站生产的沼渣、沼液用于玉米种植,形成了“种植-沼气-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同时,还鼓励农民以农作物秸秆换购沼气,减少了农业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为泽州县农业循环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循环农业的认识上存在局限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泽州县的循环农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民还没有摒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盲目追求高产,有些农民还存在着过量播种,过量施化肥的现象,对循环农业的认识还需进行科学的引导。

2、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循环农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资金回收困难,尤其是在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满足中后期资金的投入,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扶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较少,循环农业发展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步伐缓慢。

3、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利用不充分2007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泽州县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产生的沼气用作了清洁能源,大量的沼渣、沼液得不到充分利用,表现为沼液的利用目前仅限于部分农户的自发行为(仅晋城市康鑫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沼渣用于全村的小麦浇灌,在浇灌时,与不加沼液喷灌相比每亩多收取5元的费用),利用量小,利用模式单一,沼气项目效益不明显。

4、循环农业发展点多面少我县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小规模的种养和种养加模式、立体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示范村有所发展,遍布在全县的各个乡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全县循环农业的发展缺少科学的规划和规模化发展,还局限于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用自有条件、自有资源、自发地在探索和摸索阶段。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利用媒体的传播方式,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发展循环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把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渗透到农民的思想中,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认识,转变生产观念,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典型引路,科学规划在全县现有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上,通过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途径,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做好典型引路,同时要分析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典型经验,加快制定全县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合泽州县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

3、加大对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沼气的后续投入,比如在用气价格上能给予一些补贴,或发展“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加大沼液利用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带道,典型引路,让农户认识到沼渣、沼液的好处,逐步使农户的自发利用行为变为自觉利用或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的效益,使建成的沼气能维持下来,在循环农业中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循环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大对循环农业建设的直接投入,以减轻农户的负担,加快循环农业建设。

第6篇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省,有着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主要代表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其特色是多元化种养、多模式栽培。农业主要包括的产业发展模式有粮食、畜禽、蔬菜、林业、瓜果、观光旅游农业、花卉等块状农业发展模式。浙江省是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省份之一。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结合浙江省实情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也已基本成型,相关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1农业资源得到节约集约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断推进

2005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开展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面,如宁波市将畜禽粪便与其他物质混合发酵,生产出无味、高效的有机肥料,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嘉兴市,农机部门一改往日农作物收获季节里焚烧秸秆、污染生态环境的处理方法,结合嘉兴实际开展过腹还田、压块利用、秸秆沼气气化等新技术试点工作,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也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在规模化养殖企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方面,随着近年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大量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台州市及时限定禁养、限养区,提倡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沼气集中工程、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和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治理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带来的污染。

2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型,农业技术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浙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立体农业模式、生态链接与转换模式、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农业生产资料减量化模式等逐步成型[9]。例如,宁海县在浙东海岸农业循环示范园构建了“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合肥—农作物”、“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鱼虾-贝藻”等立体化的农业模式;淳安县“桑枝-食用菌-废弃菌棒-沼气-稻田”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用废弃菌棒生产沼气,用沼气作辅料来灭菌,也控制了反季秀珍菇房内的温度,其中沼液、沼渣还可还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种植业上,培育优良的设施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肥水同灌、喷灌滴灌等技术[8]。尽量消耗更少的资源,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既对农业投入品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三品”农业的发展。2011年全省推广设施栽培面积达21.62万hm2,比2005年增长126.42%。畜牧业上,根据不同畜禽养殖地区和规模大小,采取畜禽粪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处理技术、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等清洁技术,利用污水净化沼气池,沉淀过滤、融污水厌氧消化等设备,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8]。另外,各地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运作方式和适合当地实情的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化发展技术。如嘉兴新竹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了一套高效处理农用有机废弃物专用设备,为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3“两区”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集聚优势比较明显。如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浙北-浙东南沿海蔬菜和加工、出口产业带。块状农业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余杭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特色村项目、西湖龙井产业区、诸暨珍珠产业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据统计,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到2009年,全省创建销售收入210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5965多家。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支持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呼吁民间资本投资农业产业,最终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产品品牌化、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产业化的发展[8]。浙江省全面启动“两区”建设的工作,按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集聚优势资源,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重点围绕土地流转、资金流动、高新技术、品牌效应4个方面,破解了制约“两区”发展的体制障碍。至今,已有25个国有农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点,规划建设总面积达3826.67万hm2,占园区规划总面积的10.43%,如渔米之乡湖州、产量大市金华、柑橘王国衢州等。

4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逐渐健全,“自上而下”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浙江省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了“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如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10]、《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11]、《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12]和《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13],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了《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4],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规划保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的通知》[15]、《关于促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意见》[16];省财政厅每年安排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与利用、农村沼气建设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一些地方政府结合省政府推行相关政策,如湖州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扶持市本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全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1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源短缺

浙江省人多地少,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供需紧张[17]。2005~2011年,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从1014.35亿m3降至749.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7]。同时,由于水库设施老化,灌溉方式落后,节水灌溉覆盖面小,水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另外,水土流失依然存在,水土保持能力弱,区域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不高。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损失了大量的氮、磷、钾等无机肥和有机质,也破坏了土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消耗了大量耕地资源,建设用地扩大,退耕还林。因此,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又一瓶颈。据统计,浙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3.4倍,人均耕地不及全国一半。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资源、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发展与资源贮存、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如嘉兴市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畜禽粪便倾倒入河道、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和废弃农膜等现象,对农村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也产生了难降解的白色污染。

2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滞后

浙江省缺少易推广、低成本的实用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缺乏具体操作和专业技术指导。许多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成本很高,其技术水平还足以维持较高的运行成本,无法利用生态循环农业产生经济效益。如建设秸秆气化工程、农业废弃物处理项目大多由政府出资,但市场推广难度较大[17]。此外,浙江省农业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掌握高新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较少。

3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

当前,浙江农业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绊脚石,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投资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推广能力不够,银行不愿投资农业产业,大多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扶持[17]。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多元化的投资,但浙江省后续的运行管理缺乏资金支持,长期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环境维护资金投入不足,节地、节能、节水、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也未能大规模推广。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浙江省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8],相关的发展对策措施必须进一步明确,为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发展的保驾护航。尤其要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的模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提升生态技术,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创新农作制度。

1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根据浙江省内各地区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条件及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可分为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和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19]。各区域应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靠近上海都市圈,应抓住上海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的契机,发挥高新技术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并且利用该区域民营资本雄厚、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优势,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链延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及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直接破坏了该区域的水环境。因此,该区域应采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治理、沼气利用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来治理农业与农村环境[19]。西南丘陵山地区域是浙江省欠发达地区。针对该区域拥有的农业产业基础,该区应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绿色农产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9]。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的发展重点应围绕海洋资源展开,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渔业循环经济模式。其中,水产养殖向着优质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水产加工向着品牌化、外向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水产品向着无害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19]。

2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

以点线面结合开阔思路,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家庭农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农技人才的作用,多层面、多渠道推广示范,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全省重点创建20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5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18]。并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年度计划。

3提升生态技术

整合农业技术的教育资源,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加强高新农业技术、新型农作制度、病虫综合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环境控制[19]等研究。其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清洁生产理念与生态技术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村沼气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科学施肥用药技术[19]等。大力推广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方实情的农业技术政策,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传统农业技术范式[20]。

4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虽然浙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展“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着力强调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沟渠排灌系统,集约利用水资源并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通过改造种植制度来集约利用土地;用创新传统农作制度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绿色、无污染、有机农产品的比例;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逐步淘汰耗能大、产量低、质量差的小厂,达到节煤、节电、节水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型城镇

 

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在农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高效的产业、科学协调的管理体制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现代城镇。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续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要取得更大的、更稳定的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倡导绿色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形式引导小城镇向着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并通过产业之间及内部关联性的增强,从而推进小城镇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使小城镇向着高效性、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镇化对于各类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产要素的集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但多数还是按传统观念从过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绿化、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等措施上,并没有探及城市系统的内核。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促进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的关键。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要走以往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第三,农村循环型城镇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兼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设农村循环型城镇符合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环经济型城镇建设,要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进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生活品质是发展农村城镇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生活品质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环境的质量,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文化体系等。而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基本出发点,与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向往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因此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农村循环型城镇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的重要方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废气物排放、节约利用资源的目的。我国在现阶段推行循环经济城镇建设,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从发达国家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都将面临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多样化,对教育、卫生、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竞争优势。随着环境资源大量消耗和劳动力工资的提高,这一竞争优势将在未来10―20年内逐渐丧失。因而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不失为一个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多数是在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无法继续承受工业化的后果而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良性循环之路。

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不仅能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提升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投入的“脱钩”,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型城镇的生态化转型,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第8篇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虽然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公众参与热情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现有法律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营耕作长期采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资源高投入、污染高排放、农业循环利用效率低,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增长,忽视农业质量提高。农业资源遭到掠夺式损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立“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所以,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概况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以农业法为基本法,涵盖促进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要素资源、加强农业各方面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在我国全面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法》确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原则,增强节约农业资源意识,促农业消费合理化;《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要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农业要素资源方面,颁布《农业法》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循环再利用等做出详尽规定,宣传教育、奖惩结合;颁布《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土地管理规定,对土地保护问题专门做规定;颁布《森林法》、《草原法》,为保护森林和草地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污染防治方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监管问题及公众参与等作出详细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水污染防治法》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明确规定,农业生产者应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

二、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制定专门法,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方面虽有法律规定,但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的法律体系,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法。现有规定刚性实施机制规定少,法律不系统,各方面规定零星散布在多部法律法规中,立法滞后性严重法律空白多,致使一些法律不接地气、“落地难”。

(二)法律规定宏观,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可操作性差现有立法规定宏观抽象,违法制裁规定模糊,只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违反法律规定,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无明确相应的操作程序,对违法者惩罚规定也不具体。原则化、理念化的法律规定势必会造成难以适用、难以操作、难以量化、难以执行等诸多问题,农业从业人员相应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畅通的维权途径,没有方便操作的法律。

(三)公众参与不足,政府主体之外主体权力配置匮乏现有立法局限于对政府主体的权力配置,赋予政府主体规划权、执法权,对政府主体之外的公众主体、社会主体、经济主体权利较少,其自主经营、参与决策、结社等权利不能及时有效予以保障,难以发挥治理主体的作用,多元主体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此外,还有农业循环经济思想意识缺失、核心保障制度缺失、法律手段单一、执法检查不严格、法律宣传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完善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制定适合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借鉴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具体配套细则。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基本考核制度,农业循环经济减排、量化制度、循环利用制度,并通过政府公共支持、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扶持、金融机构扶持等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形成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

(二)细化规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法律落地实施将宏观的指导性规定详细化,以具体的制度规定,可操作的方式手段,立法明确,授权具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农业循环经济活动中法律“悬空”状态,保护农业生产从业者发展循环经济应有的保障,使农业污染者、浪费资源者、违反法律者受到应有惩罚。

(三)公众参与,多权利多手段激发各主体参与热情赋予公众在社会生态化管理中进行参与和决策的资格,明确农民、社会组织、经济主体依法参与农业循环经济事务的主体地位,畅通意见表达、技术服务、公益诉讼渠道,为公众参与权行使提供法制并据此享有和承担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全面深刻剖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有法律不足,扬长避短,完善法律、细化规定、公众参与,努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的法律支撑。

[参考文献]

[1]樊明亚.经济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7-98.

[2]冯之俊.循环经济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

[3]孙军工.循环经济法治化探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80.

[4]韩苗苗.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第9篇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内容由土壤学(soil science)、植物营养(plant nutrition)和肥料与环境(fertilizers and environment)三部分组成。土壤学部分包括土壤形成与发育、土壤胶体、土壤有机质和离子交换;植物营养部分包括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肥料来源、养分的迁移途径与植物吸收、作物养分需求、肥料施用、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肥料与环境部分包括养分循环与损失控制、农地磷素的径流损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内容,基本涵盖农业土壤资源、养分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特点,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翻译技巧及英文科技写作要点,培养阅读专业英文期刊或书籍、进行文献资料翻译及简单的专业对话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英文资料,了解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读写听说译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的几点改进

笔者通过近几年该课程的授课与探索,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选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没有现成的教材课本,本课程的教材选自国外原版专业书籍的部分内容、难易程度中等。为了逐步、顺利地完成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初期选用专业英语短文,配以若干练习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并对容易产生歧义的专业词汇或模糊性的语篇进行分析,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科技文章的通篇结构,为英文写作打下基础[1]。此阶段可选用教材中较容易的部分进行。随着学生的逐步适应,难度逐渐增加,重点集中在扩大阅读范围和提高英译汉能力,逐步转到专业性外刊阅读。

专业英语的学习依旧需要大量使用适当的英汉、汉英和英文词典,常用的词典有《牛津英汉百科大辞典》、《当代汉英词典》、《现代高级牛津双解辞典》等。专业词典采用谢建昌主编的《土壤・植物营养・环境词汇》。该词典收录的内容包括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生态、资源、环境污染与防治和农业技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农资环专业英语工具书。

从农资环专业文章选择到外刊选用是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难点,此时学生虽初具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但接触没有注释和教师讲解的英文原文心理压力大[2]。在专业英语阅读初期,中文期刊的中英文摘要、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可作为外刊阅读过渡性阅读对象,然后进入专业刊物。专业英语刊物主要有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Plant and Soil,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hnology等。

(二)能力培养

大学基础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体现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但农资环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能力培养必须是基于学情分析的能力培养,需要因材施教,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我校农资环专业中,除了极个别以其他外国语种(如俄语)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会选修该门课程;选修人数众多,有时可多达一百多人,并且专业课程水平和大学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阅读理解和英译汉能力相对稍强,听力理解和汉译英次之,英语口语交流很弱。即使是其余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往往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基于这种现状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我们将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作为重点进行训练,继续强化阅读和英译汉,兼顾听力和口语锻炼。

(三)教学方法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之后,教学方法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结合英译汉,进行口语和听力锻炼。

每次两节课的课时里,安排一节课进行口语、听力和英译汉的统一练习。随意选取数个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其余学生尽量合书聆听;再选取另一些学生就听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或者提问;然后选取别的学生就前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就阅读内容进行翻译;最后根据学生归纳、提问、回答和翻译的情况,进行评说、纠正与改善。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的英译汉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兼顾阅读、听与说的锻炼,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提升汉译英能力。

学生汉译英能力较弱,而这种能力对计划考研和将来在职场上发展良好、有机会进行国际交流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很多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基础薄弱,或者认为毕业参加工作后应用英语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因而对英语学习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不重视[3]。针对这种状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划一,可以分层次要求。

对于后者,要求他们至少要掌握基础的专业词汇和汉译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应对后续的学习需求。因为在本课程完成后,他们很快就进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论文包括英文摘要;而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基于中文摘要的篇幅比较小的专业英语论文,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词汇,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译英能力,独立完成自己论文的英文摘要。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为了消除距离感,选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翻译蓝本,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并对本学院的科研领域有所了解。

对于前者,则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汉译英水平;而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因为自身的需求,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英语,并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他们翻译本专业专家学者的中文科研论文。这样安排一可以锻炼专业英语的汉译英的能力,二可以了解本专业的研究者们在哪些研究领域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自己将来毕业实习可能会做哪些方面的试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一举两得。

通过探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一娣.法律专业英语的教与学[J].现代法学,1993,67(3):76-78.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低碳作物生产;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38

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焦点。而低碳农业产业的构建于发展是建立在低碳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将推行低碳作物生产作为重要战略内容。本文作者积极对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产业概念与意义,探讨低碳作物生产有关的技术,有些观点可能不具体,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正,使本篇文章更加完整。

1 低碳经济

1.1 内涵

对低碳经济进行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大体上是从社会资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应用等方向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而实际上,低碳经济就是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在发展进程中结合的产物,在物质循环与碳平衡理念的辅佐下,对人类碳排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以后,提出标准,那么在低碳经济的约束下,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取得的情况,而且极关注“环境―社会―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1.2 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气候,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号角吹得愈发响亮,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控气候变化的趋势,改善地球生存面貌;使产业结构发生转型,践行“科学发展观”路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结目标;维护生态平衡,降低能耗量,最终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工作,为社会、人类创造财富。

例如,浙江省杭州华辰国际酒店,其在经营方面践行了“低碳”的路线,例如变频器在每个机房中都有安装,保证了酒店时刻处于恒温的模式中。这样的经营达到了低碳经济的效果,不仅仅使华辰国际酒店省电率高达30%,同时也给客人带去了舒适的感觉。目前浙江省绿色饭店有328家,在全国居于首位,达到了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尤其是华辰旅业中水泵变频节电、照明智能节电、太阳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

在2008年,《中国农业信息》(第8期)有“低碳农业经济略论”,该论文也因此成为“低碳农业”产生的源头。此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一文中也做出这样的表示:只有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多变气候的能力,这样农业总产值才不会受到影响,也会落实持久、平稳发展的战略计划。其实无论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还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还是普通刊物上,“低碳农业”的论文占有很高的比例,可见“低碳农业”一词的提出是广泛性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衍生出的产物,实质上就是在农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在多样化高端技术的辅助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量,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谋福造利。其特征可以总结为,低能损、低物耗、低排出、低污染、高效率、大效益。

低碳农业模式并非单一化的,立体、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较为常见且有较高的应用率。对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在多变的气候面前也不会慌乱,有效的解决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保护生态平衡;使农产品安全性能更高,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此外使人体健康水平与素养水平综合提升。

3 低碳作物生产

目前研发出的“低排品种”Disang与Liut可以达到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CH4排放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研究资料显示,后者比前者降低30%的CH4。对Disang品种特征进行描述,叶面积指数高、根系体积大,而Liut自身具有高产量植株的形态特点。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存在差异性,内在原因是其基因存在差别。此外绿色超级水稻品种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三节”的功效,即节约氮肥、节约水资源、节约农药。

低碳栽培技术,主要用于填间管理进程中,其应用原理就是田间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为了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可行手段。实践表明,间接灌溉应用于水稻生长阶段,使CH4排放量为20.04g/m2,比长期淹灌降低45%,N2O排放量也比长期增加四成有余。通过计算,CH4与N2O产生温室效应的总量为4651.70kg/hm2(CO2),比长期淹灌降低43%左右。低碳栽培技术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缓解了温室效应,而且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第11篇

初中作文网权威初一议论文 :关爱生命的源泉_550字,更多初一议论文 :关爱生命的源泉_550字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作文网。 关爱生命的源泉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重要的水资源不予重视。使“生命的源泉”走向干旱,使生命之花无法受到水的滋润,面临萎缩的命运。为拯救生命之花,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关爱生命的源泉。”

水——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是各生物的必需品。每天每人都要摄入大约两升的水。不单这些、人洗菜、洗衣、拖地等要水。工业排放少不了水。可见水对我们的重要性。就说我国,近年来,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中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中稠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有在消失。就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专爱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要是我们照现状继续发展,生命之花终究会枯萎。

所以,我们要一、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一水多用;二、农业、城市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三、加强废水资源化与回用,四、发展节水农业,五海水淡化,六建设节水型社会。

作业初中生的我们,也要关爱水资源,关爱生命的源泉,从不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并告诫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为拯救生命源泉作出贡献,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光彩!

初一:茉百灵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 热点 述评

[分类号]S126

1 引言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活动也几乎同步展开,近几年来研究日渐风行,相关论文越来越多。为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次梳理和总结。鉴于“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同质性以及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并在全文统一采用“农业(村)信息化”这一描述形式。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1979~2009年作为检索时间段,采用“农业”、“农村”、“林业”、“牧业”、“渔业”、“养殖”、“种植”、“农作物”和“农产品”9个关键词分别组配“信息”这一关键词(组配逻辑为“与”)的方式进行检索,删去重复和非信息化内容的文章后获得文献9 330篇,将这些文献按照主题归类(见表1)。不难看出,自2003年“金农工程”实施以来,论文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接近历年论文总数的2/3,笔者以“金农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起点,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2 关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农业(村)的资源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等。从其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农业信息本身,广义还包括与农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这进一步拓展了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内涵。

农业(村)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难度。高秀英指出,农业(村)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践已走出一条先“修路”、后“造车”、最后出台“交通规则”的道路,即第一阶段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但目前三个环节都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观点有: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发展的需要,数据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②农业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深度、广度及其管理上处在一个低水平运作状态;③农业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处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现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指标体系不健全,标准化严重滞后,法律建设薄弱等。笔者认为,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投入、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环境三个环节并行发展,鉴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户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特殊性,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以农业(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新瓶颈。关于整合内容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李道亮从数据库与涉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务业务与服务队伍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设涉农网站和信息平台是被广泛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很少,发展与应用研究居多。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历程、现状、障碍、对策以及应用类型、应用领域等是前述统计文献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90年代国际互联网出现后,“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同时引进了世界四大数据库并加强了自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金农工程”实施以后,研究及应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s技术成为热点,精准农业被普遍关注。另外,随“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光技术、生物技术也崭露头角。目前,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都得以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等诸多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显提高,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农业信息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不明。②因为既有研究成果转化成本较高,使得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宽广,研究很难形成系统性。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体系已迫在眉睫;农业信息技术将呈现“应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将成为新型农业(村)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将丰富农业(村)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升其水平。

4 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农业(村)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更为全面,涉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最终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信息服务模式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认为,农业(村)信息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者们总结出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模式类型较多,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务站、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之家、网上

展厅和网上劳务咨询等模式;我们比较赞同、王文生等归纳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导推动、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批发市场辐射扩散、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络有偿服务、科技大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国际合作扶贫等模式。

信息服务是农业(村)信息化的归宿,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建设意义、目标,总结和分析其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对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必须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探讨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作用的长效机制。

5 关于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渗透到农业(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村)的必然结果。张兰英、尚杰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农业信息产业指以农业信息作为基本资源,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化则是形成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具体过程,反映农业(村)信息产业的规模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张峭指出,农业技术产业化分为商品化和产业化两个阶段,商品化阶段是将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即走向市场;产业化阶段是将商品经营成巨大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如何发展农业(村)信息产业?较有代表性的对策如:要“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发展龙头”,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业信息产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体制”,着实提高我国农业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是农业(村)信息产业的核心,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其发展对策,认为应当走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两个战略性转移”,即从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依靠竞争为主的转移以及从资源向管理、从重硬向重软的转移,同时要把“管理创新”当作未来优势竞争力来培育。

笔者认为,鉴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农业(村)信息化的特殊性,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道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村)信息产业服务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6 关于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的研究

该主题下的文献所研究的区域范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经济区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第二层次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行政区划分;第三层次按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分,包括县(市、区)、乡(镇)乃至村。从各层次区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第一层次有95篇,第二层次有733篇,第三层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层次的论文,将第三层次的论文归并到第二层次,得到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结合表2分析,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32个省(市、区)都已开展农业(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研究特点,即研究东部地区的多,研究西部地区的少。刘世洪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水平差异做过定量分析,认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宁夏、贵州、青海、,其中上海农村信息化指数为259.15,是的971倍;东、中、西部地区总指数分别为143.80、84.92、59.28,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