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称晋级论文

职称晋级论文

时间:2022-03-30 06:0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称晋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称晋级论文

第1篇

【新闻事件】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3月21日召开,据悉,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重点开展4项新闻报刊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开展教辅类报刊专项治理,规范报刊出版秩序;开展教辅类报刊专项治理,规范报刊出版秩序;开展学术期刊违规刊发质量低劣论文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质量;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报刊广告监管等。【新闻出版总署将治理新闻敲诈、违法广告等问题】

中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对于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专项治理行动,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岳运生对来评论。

岳运生: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表示今年将着重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开展学术期刊违规开发质量低廉论文专项治理工作。将通过开发并且推广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监控软件,制定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有关规定,分期开展学术期刊综合质量评估,推进学术期刊精品建设等等这些方式来杜绝部分学术期刊靠收取版面费谋利,以及产业化等等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国别的学术期刊卖版面发论文的问题确实十分的突出,有一次我去北京的大学,发现校园里面都是这种发论文的小广告,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学校科研单位对学术成果的要求都比较高,无论是保送研究生还是教师评定职称晋级一,般都是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有的单位甚至是要求要在特定级别,也就是核心期刊上来。有些人没什么学术成果或者他的学术成果不够好,写不出来论文怎么办?一般很多就会上网花钱找写,写了之后发不了怎么办,就花钱在期刊买版面发表,这样花钱发表的论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无论是学校也好还是科研单位也好强调学术成果的重要性这个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如果流于形势,只看论文数不看论文质量抄袭、剽窃、找、买版面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就就不足为奇了。如今新闻总署已经决定了对于不注重学术质量,刊载拼凑剽窃学术文章的学术期刊给予严重处理,不过我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肯定不是有关行政机关发几个文件就能够奏效了,除了这些行政机关要抓好进一步落实不要只是一阵风以外,学校和研究机构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将以往保研、评职称晋级等论文的形式审查,最好专门为对论文质量的实质审查,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学术界的科研风气。

第2篇

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发表快的有哪些?想必对于很多的作者在进行发表核心论文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为了能够帮助顺利晋级职称的吧,一般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能影响到晋级的成功率。那么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发表快的有哪些?下面学术参考网的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番。

第一:论文能不能发表成功跟文章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命题,命题新颖有可考究性是留给评委的印象分,作者一定要把握住。

第二:很多研博的小伙伴都是跨专业考上来的,在进行新专业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原专业,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将原先专业知识和新专业知识相结合,寻找一个契合点,不同专业知识点的结合本身就是选题创新,而且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趋势。

下面小编推荐两本医学核心期刊好发:

1、《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广大中、西临床医师、药师及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推广交流北京地区与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

2、《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

如果大家对发表快的医学核心期刊还有疑问,都可以咨询我们,学术参考网专注医学期刊服务已有11年,实时更新各类期刊信息,有任何疑问我们都可以免费解答。

第3篇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竞职演讲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也很有信心参加这次的竞争上岗活动,因为,我相信自己,相信有能力胜任我所竞争的岗位——**科长。

81年7月,我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89年被任命为儿科护士长,98年调入外科任二病区护士长,2000年3月被调到院政工科担任科长。20多年来,无任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我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忘我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向人们证明我是一名较为优秀的护士、管理规范的护士长、实绩较为突出的政工科长。

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期间,我以自己优质的服务、严以律已的工作作风、规范的管理赢得了广大病员的赞誉、同事的信任和领导的好评。

两年前,因工作需要,我告别了护理岗位,来到政工科。我院的政工科负责医院人事、宣传、行风建设等多项重要工作。新的岗位,新的要求,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凭着我的勤奋和天资,很快便得心应手,适应了工作。

人事工作政策性强,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比如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为使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职工能按时晋升晋级,我对下发的文件反复学习,吃透文件精神,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二年来,没有因我的失误而影响职工的利益。

宣传工作的成效来自于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不只有行动就行,还需要让群众知晓,二年来,政工科在医院内新制作了各种醒目的指示标牌,新颖的宣传橱窗、灯箱;制作了各科室专科名片,专科特色介绍展版;去年院庆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画册,这一切,无不展示着医院新的形象、新的风貌。

面向社会的宣传工作更为重要。两年来,政工科通过向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不断投稿、举办专题讲座、策划制作广告,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在百姓中的知名度、信任度。

勤奋好学是我最大的优点,因为我知道,我不更新知识,便是新的知识将我淘汰。为此,我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学习成了我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96年取得了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为提高管理水平,参加了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取得了《管理心理学》、《行政法学》、《市政学》、《法学概论》、《形式逻辑》、《人力资源管理》等十二门单科合格证,年内将获得第二专业大专学历证书。今年9月,为更好地适应政工科工作需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报名参加了南京电大中文本科班学习。

曾经参加县组织部举办的县中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期间所写论文《社区医疗服务初探》获溧水县调研论文三等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落实院务公开》一文在二ОО二年度南京市“实践‘三个代表’、加强与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中获提名奖。

成绩是竞争的资本,成绩却不能代表未来。如果这次竞职成功,我会更努力地工作,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意识,积极为临床一线服务,为实施医院的“三名”战略出谋划策。我设想,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策划编辑医院的院报。尽管,这是一项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但我坚信,有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有了两年宣传工作的经验,再加上全院职工的配合,这一新的宣传方式定会受到医院广大员工的欢迎,也更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政工科是医院的一个职能部门。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不断提高政治涵养、文化素质,事事处处作群众的表率将是我工作的准则。

第4篇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竞职演讲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也很有信心参加这次的竞争上岗活动,因为,我相信自己,相信有能力胜任我所竞争的岗位——政工科长。

81年7月,我从丹阳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89年被任命为儿科护士长,98年调入外科任二病区护士长,XX年3月被调到院政工科担任科长。20多年来,无任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我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忘我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向人们证明我是一名较为优秀的护士、管理规范的护士长、实绩较为突出的政工科长。

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期间,我以自己优质的服务、严以律已的工作作风、规范的管理赢得了广大病员的赞誉、同事的信任和领导的好评。

两年前,因工作需要,我告别了护理岗位,来到政工科。我院的政工科负责医院人事、宣传、行风建设等多项重要工作。新的岗位,新的要求,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凭着我的勤奋和天资,很快便得心应手,适应了工作。

人事工作政策性强,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比如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为使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职工能按时晋升晋级,我对下发的文件反复学习,吃透文件精神,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二年来,没有因我的失误而影响职工的利益。

宣传工作的成效来自于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不只有行动就行,还需要让群众知晓,二年来,政工科在医院内新制作了各种醒目的指示标牌,新颖的宣传橱窗、灯箱;制作了各科室专科名片,专科特色介绍展版;去年院庆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画册,这一切,无不展示着医院新的形象、新的风貌。

面向社会的宣传工作更为重要。两年来,政工科通过向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不断投稿、举办专题讲座、策划制作广告,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在百姓中的知名度、信任度。

勤奋好学是我最大的优点,因为我知道,我不更新知识,便是新的知识将我淘汰。为此,我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学习成了我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96年取得了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为提高管理水平,参加了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取得了《管理心理学》、《行政法学》、《市政学》、《法学概论》、《形式逻辑》、《人力资源管理》等十二门单科合格证,年内将获得第二专业大专学历证书。今年9月,为更好地适应政工科工作需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报名参加了南京电大中文本科班学习。

曾经参加县组织部举办的县中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期间所写论文《社区医疗服务初探》获溧水县调研论文三等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落实院务公开》一文在二оо二年度南京市“实践‘三个代表’、加强与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中获提名奖。

成绩是竞争的资本,成绩却不能代表未来。如果这次竞职成功,我会更努力地工作,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意识,积极为临床一线服务,为实施医院的“三名”战略出谋划策。我设想,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策划编辑医院的院报。尽管,这是一项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但我坚信,有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有了两年宣传工作的经验,再加上全院职工的配合,这一新的宣传方式定会受到医院广大员工的欢迎,也更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政工科是医院的一个职能部门。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不断提高政治涵养、文化素质,事事处处作群众的表率将是我工作的准则。

第5篇

一、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尴尬现状

教育装备队伍由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组成。本文所述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是指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不被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重视,形成当前的被动局面:

1.被边缘化的人群,缺乏归属感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属于哪支队伍?归谁管理?全国、各省及各市、州情况各不相同。教育部没有条件装备司,由基础教育二司管理,也没有教育装备所(仅有教学仪器研究所),从1999年至今,国家也没有出台一个教育装备工作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接收不到来自国家高层管理机关指挥的文件和声音。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各省及直辖市的情况也不相同,有的设立教育装备处,有的设立教育装备中心,有的与后勤产业处合并,有的与电教馆合并,其名称有的带有“装备”二字,有的不带“装备”二字。在四川省,虽然省内设有教育装备处指导装备业务工作,但各市、州大多与电教馆合并,只有少数几个市的教育装备机构没有与电教馆合并。在同一个地市内,同样的装备机构,其职能职责也不相同。在学校,有的管理人员由教务部门管理,有的由后勤部门管理。正是由于管理的混乱,造成装备队伍和管理职责的混乱,从客观上造成了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找不到自己组织的问题,从而缺乏归属感。

2.来去自由的人群,缺乏专业感

由于现在的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大多是由过去的教学仪器设备供应机构翻牌而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职能是教学仪器设备的收发运转,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工作责任也相对较小,工作任务也较轻松,并且由于掌握着物资大权,因此其便成了解决领导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和安置照顾对象的场所,没有从业资格要求,所进人员大多没有正规院校的学历文凭,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行上岗资格考核。相反,一些个人素质较好的人员,则常常被调出或安排去从事其他工作。因此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极不稳定,且整体素质较差,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3.没有任职条件的人群,缺乏职业责任感

在四川省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文件中,没有教育装备管理序列,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只能评聘实验师系列职称(尽管他们中许多人并没有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但即使是参加评聘实验师职称,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师的任职条件。在评聘实验师职称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对实验人员的要求极低,从而造成职称评聘也不能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提高起任何促进作用,给人们的感觉是评实验师系列职称任职条件低,评不上教师职称的人员才评实验师职称,进而给人以实验师系列人员低人一等的感觉。

4.待遇低下的人群,缺乏荣誉感

在《教师法》第九章四十条中明确指出“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教研、电教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而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则没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在其他文件中,也都找不到教育装备机构属教育机构的文字。在重庆等个别省市有关于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但在四川等省市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中,只有青少年宫、勤工俭学机构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从而造成装备管理机构人员虽然评的是实验师职称,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装备管理人员不能享受教师的待遇。在大多数学校,装备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装备管理人员地位低下,在评先评优、奖金发放等方面往往被遗忘,不能被同等对待或享受同等待遇,从而造成许多人不愿评实验师职称,不愿从事装备管理工作。

二、建设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几点建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严入口关和把紧出口关,让有一定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进入到装备队伍来,使进入到装备队伍的人爱岗敬业。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切实发挥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

教育部应设立中央教育装备管理所或装备管理司,省教育装备处要突出管理职能,市、县都应设立独立的装备管理所或站,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装备管理处。通过理顺管理机构,明确装备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装备队伍的建设。

2.明确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逐步实行资格证书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首先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在认定的基础上给予任职资格证书,同时对从事某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实行全省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不具备上岗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不得评聘实验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对评聘装备管理的专业技术职称,要制定明确具体的任职标准或条件,坚决制止把体弱多病或并无专业技术的人员照顾进装备队伍。也可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实行计划单列,人事部门按专业技术岗位编制单独调配。对不适合从事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人员要调离装备工作岗位;学校要把懂技术、精应用的年轻人充实到装备队伍中来,促进教育装备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3.建立职称评聘立交桥,享受平等的教师待遇

由于教育装备管理的复杂性,应允许装备管理人员评聘多种技术职称。如物理实验管理员可评实验师序列的职称,也可评物理教师的初中高级教师职称,图书管理人员可评图书馆序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也可评有关的教师职称,关键是把他们的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对待。在管理人员评了实验师等职称后,还可允许其在达到条件的基础上评聘相应的教师职称,消除一些条件较好人员担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后在评职上的顾虑,让其安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保持队伍的稳定。

4.建立平等的管理机制,将教育装备研究成果纳入相应的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四川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成果)认定范围的试行意见》的通知(川教〔2007〕81号) ,列出了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成果评审参考范围的主要类型,其中在“省教科所、市(州)教科所、省电教馆、市(州)电教馆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和在县(区)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均列其中,但却没有包括教育装备部门组织的自制教具、装备论文等评选的成果,从而影响了教育装备部门的形象,打击了广大教师和装备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等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装备工作的开展。建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将教育装备部门开展的有关活动成果列入教师及相关人员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5.享受同等的教师待遇

目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相比,其地位和待遇偏低,职称评定到中级后大多不能再评高级职称,其评先评优、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机会也较少,导致装备管理人员不稳定,甚至产生埋怨情绪,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跳出装备管理岗位,难以提高一些能力较强且愿长期从事装备工作的同志的素质。要建设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必须将高素质的人才吸引进和留在装备管理队伍,且让其享受与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所谓享受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就是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要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机会均等。首先,要确定其教师名誉。只有承认其是教师,才能名正言顺享受教师待遇。其次,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工作的评价体系,定期对装备队伍的工作成绩、科研成果进行评估检查和认定,对成绩突出者及时给予表彰宣传,晋升提级,促进装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第三,学校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等方面要兼顾甚至照顾装备管理人员,使其机会均等。第四,要根据学校规模、当地教育规模和装备工作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减轻其过重的工作量。第五,切实关心和改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除了落实兑现现行的劳保待遇外,还应修订或制定更加科学和适应现时环境条件的劳保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6.提供培训机会

国家和省市教育装备机构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要制定好培训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培训,可以采取在岗轮训、短期集训和脱产进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参观学习,或请专家开设讲座,还可以培训重点骨干,然后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从而形成一种层层抓培训,一级抓一级的培训网络;同时要提供信息交流的机会,经常组织专题经验介绍和工作研讨会,以提高装备队伍整体水平;省级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培训政策,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这是提高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物质保证。

第6篇

1有计划、有目标的进修学习

为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利用每年年底疗养淡季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派护士进修培训,1~2年内全院军人护士达到全部外出进修学习一遍。并拟将优秀的非现役文职护士和合同护士作为奖励机制派出进修学习,提高了我院护士的整体素质。

2新毕业分配、新调入来院护士轮转制度

新毕业分配、新调入护士实行全院各科室轮转一年制度,以使她们尽快熟悉疗养工作环境、内容、性质、各班次工作程序,全面熟练掌握疗养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3非现役文职护士、合同护士岗前培训制度

聘用非现役文职护士、合同护士实行严格考核、择优录取、岗前集中统一培训制度,重点培训其军事素质、作风纪律、组织观念、团结协作、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文化与优质服务、常用技术操作、各班次工作程序,奠定她们良好的军事素质、思想素质、技术素质。

4 全院护理大课制度

护理部针对“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卫勤准备要求,年初制定全年度业务大课计划,每月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上业务大课2次,到课率85%以上,并要求做好笔记。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活动,如针对特殊病例组织全院教学查房,一是督促护理人员带着问题看书学习,二是科室护士人人参与、互相讨论,这种学习方法印象深刻,效果好。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护理前沿知识和新业务、新技术,拓宽了知识面。

5 科室业务学习制度

各科室年初制定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每月2次以上,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由护士长组织,每名护士轮流讲课,督促护士查阅资料、认真备课,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讲出来、给别人讲明白,提高了护士语言表达、综合判断能力,锻炼护士个个都是小教员,在开展科室体疗娱乐、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活动方面益处颇大。

6 大力营造学术氛围

外请科研专家讲课,培养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提高科研论文、项目在晋职、晋级中的分值,全额报销论文版面费,鼓励护理人员多写论文,多开展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科室每年要申报一项护理科研课题,无课题的科室和未按职称完成目标的个人年底实施扣罚。

7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活动

结合我院护理工作特点,科室每月组织全体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一次,护理部跟踪检查指导,全院每年组织两次业务技术考核,进行技术比武,选拔技术能手,评选“年度训练先进科室”,调动个人及科室的练兵积极性。

第7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出版周期:周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8918

国内刊号:22-1381/G4

邮发代号:12-5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考试周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主管主办、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重点指导的教育类优秀期刊和教学类名刊,每周出版二期,全年104期。是全国教育类唯一的周二刊,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

在《考试周刊》上发表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论文),是作为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晋级、年度考核的硬性材料和指标,是全国各地人事部门作为技术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刊物;《考试周刊》还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考试周刊》与全国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教研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及时提供一流有用的中、高考信息和最新题型库。本刊网站kszk.com.cn每天有数万人点击率,是全国教育类影响最大的门户网之一。《考试周刊》是倡导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期刊之一。

第8篇

有荷盈香,盛夏送爽。三合镇双江小学综合教研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研任务,各项教研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在特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度双江小学有教师10名,分别承担小学一至六年级各科教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师资水平不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以此推动教学工作上新台阶。在学年度开学之初,教研组便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既按上级要求,又结合本校实际校情,学情。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二、本学年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教研工作,专门开会研究教研计划。上下学期各开展全校性教研活动四至五次,上学期开展了“作文描写指导”、“小学分数运算教学”、“科学课如何上”、“品德课的实践性”、“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等专题教研活动。下学期教研组开展了“语文课背诵”、“小学数学小数运算法则”、“品德课与学生言行教育的关系”、“重视小学音美课教学”等专题教研活动。各位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有的老师还撰写了小论文,教研心得等文章。大家教研热情很高,渴求知识,渴求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愉快,一边教学,一边教研。这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也大有帮助。

三、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是事先布置,让老师们作好充分准备,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认真作好会议记录。因为大家忙于教育教学,即使是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也不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由于忙,大家更没时间撰写教学论文,而现在不管是评职称,晋级等,都要求要有专业论文,所以我们坚持作好教研活动记录,为老师们保留下教育教学经验体会以备以后急时之需。本学期全校老师有5人撰写了教学经验文章。

四、我们教研活动还坚持老师们互相听课的制度。同学科老师互听,并在听课后交流。年长的听年轻教师的课,下课后向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年轻老师主动虚心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大家都觉得这种办法简便实用,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好的教学方法看得见,学得到,也掌握得牢。

回顾过去,我们作了一些事情,对小学各科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倍感欣慰;放眼未来,我们更加有信心一定会在下学年把我校教研工作搞得更好。

第9篇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职能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当前,很多高校每年都要引进大批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新教师,以笔者所在高校的最新招聘为例,招聘条件不仅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本科阶段的要求也有着一定的硬性条件。因此相对于中老年教师而言,青年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青年教师大都拥有博士学位,甚至拥有博士后或国外学习经历,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对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关注较多,大大减缓了知识的老化,能够紧跟学术前沿,较好地弥补新旧知识的断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从学术魅力上吸引、影响、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教、研相长的良好氛围。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既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系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也没有参加过教育见习或实习,同时又缺乏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学仅凭个人摸索,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既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又对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也给学校整体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当前,很多高校为了自身发展需要,正在向教学科研型或者是科研型转变,这就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支撑。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只能分解为教师的岗位任务和职称晋升、晋级条件。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和教师往往看重的是研究的课题、获取的经费、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等科研指标,而忽视了无法指标化的一线教学。笔者认为,相对于科研院所而言,高等学校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培养,科学研究倒是其次。大学肩负着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的使命,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欣慰的是,相关教育部门和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从政策支持、职称评定等方面已经开始向教学倾斜。如何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学科优势和知识优势,消除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是每个青年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什么,如何教,都是需要教学理论支持并进行系统设计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首要任务与基本目标就是胜任教学,上好一门课,这同时也是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教学质量的保证。

2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聚类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笔者所在高校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反映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工作量的测评方法。从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来看,我们主要从社会、个人和学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引导,经费支持等;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和个人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学校因素主要包括考评机制、奖惩机制、扶持政策、教学督导等。从社会因素来看,在参与问卷的27人中,有21人(占比77.8%)的青年教师认为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导向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的宏观因素。学校的五年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出台都是建立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基础之上的,而学校的五年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又是学校各项措施例如考评机制、经费支持、奖惩机制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因素具有很强的指导效应。从学校因素来看,学校的考评机制是最主要的直接因素,从问卷的情况来看,有26名教师(占比达到了96.3%)认为考评机制会对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关联效应,其中职称晋升、晋级条件和岗位任务会直接左右青年教师对教学、科研的精力投入。另外,只有55.6%的青年教师认为学生的评价(学评教)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激励作用。从个人因素来看,有70.4%的青年教师认为个人客观原因也是影响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因素。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住房问题、孩子的抚养问题以及子女入学问题导致了青年教师经济压力较大,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如图1所示,关于青年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方面,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量化,即课堂授课和教学研究,其中课堂授课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教授课程的门数、出勤率、学生评价(学评教)等;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主持或参与的教学项目、出版的教材、发表的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毕业论文等。在合理选取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加权方法进行汇总,给出教师的年度“教学分”,其中质量越高,权重越大。教学分与科研积分可以等同互换,只要总分达到一定要求,即可完成岗位任务。这种考核机制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教学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获取教学分,而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科研,这样既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

3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从问卷情况来看,学校的考评机制是影响青年教师提升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学校职能部门应该出台合理的考评政策,以有效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由于青年教师大都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势必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如何帮助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1改革考评机制,促进教学良序发展

从高校的职能定位来看,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应该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学是其基本职能,高校承担着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的社会责任。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社会职能的定位有所不同,培养高素质人才与发表高质量论文孰优孰劣,无从比较。如果高校都片面的追求科研的数量与质量,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会得不偿失。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考核机制,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采用加权方法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合理量化,测算出教学分和科研分,且教学分与科研分可以等量互换,这样既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

3.2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学校归属感

青年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是其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内在动力,培养青年教师的集体荣誉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策支持和人文关怀。学校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帮扶政策,尽可能地解除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以强化青年教师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

3.3完善培养机制,多层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浮躁现象;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85-02

当前,浮躁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能承受之重。具体表现就是教育腐败、目标短视、学术道德缺失、“假、大、空”满天飞。这不仅导致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偏离,直接危害他们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也是我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的要素之一,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等功能的基础,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对高校的正常运行有直接的作用。行政管理的浮躁,催生了浮躁的管理制度,直接激化了高校内部矛盾,助长了高校发展、学术、科研等一系列浮躁。

一、高校行政管理浮躁的主要表现

1.高校发展浮躁

在学校定位上不顾本校实际,片面追求高层次、大发展,在急功近利、式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升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千人大学变成万人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几何级数增长。大学盲目升级、疯狂扩招,学位点泛滥后的结果是国内遍布万人大学,公务员考场扎堆硕士、博士。一边是大学生大量积压,找不到工作而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另一边公司找不到有用的技术技能工人。所谓“政绩”的受益者只有高校领导和地方官员。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多年的苦心经营,靠政策一夜间不可能蜕变成一流大学。实际上,大量天赋各异、才华出众的学生经过大学这个熔炉锻炼出来就是规格统一、批量出产的“庸才”。

2.学术浮躁

学术研究上片面追求“短、平、快”,把量化的统计评估指标作为衡量学术成效的唯一方法,刺激了学术的浮躁。学术需要长期积累、潜心钻研,不可能总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学术要创新,但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前人的学术成果。也不是“标新立异”。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淀下来的,学术的发展也只能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每年发表的论文、专著、申请的专利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然单篇论文被引数只排126位[1],我国科研能力的世界排名也在后退。

3.教师浮躁

现行高校的教学管理执行“棒压”政策,科研管理走“吹捧”路线。教学不仅要备课、上课、考试、改作业,还有各种各样的评估、检查,五花八门的教学事故认定等。科研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有项目有论文,就什么都会有,即使造假也没人追究。高校的分配体制更倾向于科研工作,科研工作量的计算远远超过教学工作量。此外,埋头教学,不去挖空心思写论文,东奔西跑拿项目,职称上不去,收入不增加。虽然,高校教师大都既搞教学又搞科研,但大部分的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是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基本上不给本科生上课,带研究生的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4.学生浮躁

浮躁的校园、浮躁的教师培养出的大学生必然是浮躁的,主要表现为:学习上不求甚解,只求考试及格,不愿意深入钻研、更畏惧开拓创新;工作上好高骛远,不愿意从事艰苦基础的工作,事事想走捷径,总梦想一夜成功;人际交流中以自我为中心,功利意识强,虚荣心强,对别人要求多,对自己要求少,对周围的诱惑抵御能力差、享受思想严重[2]。

二、产生浮躁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高校生存在社会中,高校管理的浮躁现象必然和历史文化、传统观念以及社会大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改革开放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以后,发现我国的物质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异时,便产生了急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心态。当一夜成名、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时尚时,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便成了只有在文件上、会议中才能找到的文字,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部门一心想着凭借快速发展使学校发展的客观地位赢得社会人的承认和尊重,那么,走捷径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2.高校管理职能定位存在问题

由于高校管理层缺少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正确认识,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上也就缺乏十分有效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并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需要,因而造成了导向方面的失误,助长了浮躁情绪[3]。

目前,大部分高校管理机关的管理职能定位于“领导+服务”,领导就是制定发展规划,服务就是保证教学和科研的有序进行。然而,当前管理体制下高校管理部门的政绩和人才、项目、论文、奖项等指标“荣辱与共”。只有学校成了一流高校、教师成了著名学者,国家级科研项目增多、成果署上了国际领先、论文被SCI、EI收录,管理部门才有了成绩,管理干部才有了晋升的希望。

3.管理领导自身的浮躁

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各个相互隔离的学科领域走出来的教师[4],领导则是相应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专业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师凤毛麟角。学术水平并不等于领导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强并不等于管理能力强。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中上到校长、下到处长个个“双肩挑”。管理领导每天须在天上和马路上穿梭,开会、做报告、跑课题、写论文、带研究生。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很多智者穷其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情,管理、学术两座大山重压下的教师能够做出多少成绩,实在让人怀疑。

4.管理队伍缺少能动性

高校普通管理人员在学校的地位和待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工作待遇问题给管理教师带来了比较重的压力,降低了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情。职位的限制和竞争的激烈使得他们通过职务的晋升实现自我价值的希望又成了泡影,这便扼杀了普通管理教师在本岗位上实现成功的愿望。于是,他们随时要考虑升职无望后的转岗问题,为了成功转岗,只能拼命学习、充电、读博士,提高学历,写论文、拿项目,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转到待遇较好的教辅和教师系列岗位上去。一部分教师在转岗无望后,千方百计过兼职、兼课、挣工作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三、克服浮躁,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1.稳定管理队伍,层次化满足管理人员需要

首先,必须保障管理人员基本收入。当前,高校侧重教学科研工作,相应的校内收入和各项激励措施也向教师系列领域。行政管理人员收入和教学科、研教师差距很大。他们的收入主要因职务而异,也有部分高校实行“职称、职务双轨制”,职务低的按照技术职称来定。但由于职位有限,行政人员职务晋升十分困难,再加上工作性质的原因,专业技术职称晋级也很困难,导致管理人员收入长期得不到改善。

其次,努力畅通多样化晋升渠道。充分考虑行政人员的请求,给出薪酬和晋升空间,为行政人员设计好跑道[5]。针对职员平均晋升机会少的实际,可考虑适当增加上下级职务之间级别重叠部分,以满足职员正常晋升级别的激励需要,缩短职员级别晋升时间,使级别的晋升获得较为充分的弹性空间。在此基础上,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领导职务应享受的各种待遇和行使权力的范围,以弱化领导职务的附加权益。

最后,建立明晰的考核标准,完善全方位的考核机制。结合高校教育职员管理工作的特点,为职员合理的奖惩、升降与培训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职员应该参与本人的绩效考核,其他考核者可由其上级、同事、下级和管理服务对象组成,考核内容应根据职员的工作岗位特点,包括待人接物、工作态度、责任感、创新思维、工作实绩等方面,尽可能多角度、更全面地去评价。

2.完善职员制度

目前,大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进行了职员制度改革,并在全国高校逐步推开。虽然,在职员制度下高校管理人员不再设行政级别,薪酬待遇根据职员级别和考核成绩来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制度下高校管理部门“政府化”倾向和职员聘任中所遇到的“双肩挑”问题。但是,教育职员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建立一整套适合本校管理工作特点的管理新机制。要在高校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不像教学、科研工作那么单纯,高校中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较完整的管理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队伍专业化但并不排斥高校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管理人才。

3.废除急功近利的科研评估机制

高校浮躁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科研浮躁现象的源头却是现行的科研评估体系。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都要以特定任职期间的科研成果为依据,科技人员只能以几年为周期安排自己的科研计划。而科研出成果的平均周期为10年以上,“速度快、效率高”的科研成果只能是数量巨大,而质量低劣。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科研管理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要求,制定新的指标体系。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创新、提高质量,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引导而不是“逼迫”科研人员早出、快出创新成果,摆脱“急功近利”的纠缠。

4.建立宽松、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

大学处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交汇点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以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研究环境为依托,科研成果,特别是原创性成果的诞生必须要有一个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只有让失败和成功都变成科研的常态,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很难在科学上有重大突破,也难以在国际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个人的成就也与其工作团队和发展环境紧密相连,个人必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才能创造社会价值。建设和谐大学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术的繁荣,更有利于驱除浮躁,凝聚力量,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大学之大,在于其精神之大,高校之高在于其学问、品行之高。这种精神既表现为大学应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刻苦钻研、笃志求学的拼搏之气,又表现为一种纯洁、严谨、科学、务实的学术之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长远规划,不可急功近利。大学必须远离世俗的影响,去功利、戒浮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以深邃的文化、厚重的积淀闻名于世。

参考文献:

[1]徐光木.急功的制度和近利的科研[J].学习月刊,2007,(1):36-37.

[2]唐国战.论大学生浮躁与教育引导[J].教育与职业,2005,(26):62-63.

[3]杨志红.试析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的浮躁现象[J].湖南社会科学,2007(6):179-181.

第11篇

一、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着较强的意志品质、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合作能力,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

(2)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灵活应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

(3)专业理论知识。精通本岗位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并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4)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具备所从事专业顶岗任职所需要的实用技能,熟悉生产实践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工具应用,能从事相关的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5)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动手示范、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胜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二、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

目前,在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上,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概括起来,在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上,主要有以下一些标准或条件:①具有高职院校的教师任职资格,并取得相应的教师系列的职称或职务。②具有所授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取得相应的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职务。③具有一定年限的实际教学工作经历,以及一定年限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任职工作经历。④研发能力:主持或参加过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项目、工程项目或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具有组织或实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⑤研发成果:获得过一定级别的科研成果奖或技术成果奖;取得过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应用技术成果的转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⑥学术水平:在一定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⑦实用技能:参加过国家、部委或行业组织认可的实用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根据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和成果多寡,双师型教师一般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以上三个职称(职务)层次。上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中,前三项一般为必要条件,每个级别的认定均需具备;其他各项为可选条件或扩展条件,视各个院校的具体规定,每个级别需要具备一项或多项。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高职院校而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认真筹划和安排,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落实和完成。

(1)重视校内既有专任教师的进修和培训。选送教师到本科高等院校进修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安排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挂职锻炼、顶岗工作,以提高其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

(2)引进外部专业人才。拓宽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从校外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在职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第12篇

症状:因晋职称需要而千方百计加入骨干教师队伍,以此通过上公开课、研究课题或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证书加分。骨干教师的光环效应,为这些教师争了名夺了利。等到职称评定完成后,一些骨干教师便自动放弃,全然不顾学校多年的培养和挽留。

病因:此类骨干教师是把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当成了晋升职称的“敲门砖”,为名利所诱,他们眼中盯的是晋级加分,有“分”则做,无“分”便置之不理。这种功利主义思想阻碍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提高和发展。

医治:学校对于骨干教师的选拔要严格执行评选条件和考核程序,吸收那些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参加骨干教师队伍。重视过程管理,多让他们校内结对子,走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各类竞赛,给他们加担子,搭台子,培养骨干教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怪病之二:拈轻怕重,清闲自由型

症状:面对学校布置给骨干教师的各类任务,总是找借口、搪塞,得过且过,不主动,甚至应付了事;针对有关骨干教师的过程书写材料,偷工减料,以假乱真,蒙混过关。对于结对子活动,拈轻怕重,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病因: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各村小和年纪稍大的骨干教师身上,他们工作热情不高,再加上学校对他们培养措施和过程管理放松,鞭长莫及,自己惰所致。内心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助长了此类现象的蔓延,阻碍了骨干教师队伍的健康运行。

医治: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骨干教师考核制度,减少工作漏洞,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让一个骨干教师掉队。学校还要做好跟踪考核工作,督促骨干教师成长。

怪病之三:弄虚作假,花拳绣腿型

症状:一些骨干教师迎接检查考核时,临时抱佛脚,抄写教案,补写各种记录,还有课题研究材料。一些骨干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竟多次组织学生演练,从每句话设计到整个答题学生安排,都预设好。还有一些课题报告和论文、反思,都从网络上下载,改头换面,乐此不疲。

病因:骨干教师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倦怠平庸,把骨干教师工作当成负担或累赘。再有就是有的骨干教师淡化了其责任和使命,与普通教师混为一谈,从众效应滋长了他们的虚假风气。

医治:学校要制定骨干教师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不合格的教师,坚决清出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要能上能下,防止一劳永逸的做法。学校更要培养骨干教师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怪病之四:啃食老本,不求上进型

症状:有的农村骨干教师几乎每学期没有阅读过一本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依靠经验和陈旧理念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改日新月异的形势。骨干教师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他们教学效率低下,缺少教育智慧和技巧,减负工作落不到实处。

病因: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虽然已经过“普九”验收合格,但名不副实,徒有虚名。还有农村骨干教师待遇问题迟迟早不能兑现,每逢检查或公开课,骨干教师首当其冲,至于谈其他待遇则纸上谈兵。不可否认,骨干教师的惰性心理和职业倦怠也加剧了他们不求上进的进程。

医治:学校要把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常态化,注重培训效果;学校要多为骨干教师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供阅读参考,提升业务水平;骨干教师还要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汲取教育营养。

怪病之五:帮带随意,蜻蜓点水型

症状:农村骨干教师帮带新教师或落后教师时,随意性强,有的一学期一调整。帮带形式仅停留在“协议书”和“师徒结对子”等名目上,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病因: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帮带还处在摸索阶段,无一套规范操作程序,全凭骨干教师自主进行。各校对帮带效果考核缺少统一标准,有许多地方还存在盲点,如送教下乡或做讲座等。此外,被帮带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应付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