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11 14:0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大班教育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大班教育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扩大招生;大班额问题;学前教育实习;院园沟通

作为基础教育的学前教育事业,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正大步伐前进着。为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紧接着又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法规、条例来规范学前期教育。目前,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普惠性的幼儿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加大。此时,多数高校也纷纷抓住这一契机,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扩大招生。然而,由于多数高校不断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量,从而出现了班级规模过大的现象。2012年,有研究者曾对某省7个高校进行统计调查发现,60人以上的班级规模占所有调查班级的43.16%,而仅仅只有56.84%的班级属于正常规模[1]。以沈阳市一所师范高校为例,该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如《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就有四个行政班同时、同班上课,上课人数多在120-140人之间。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班级规模过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在关注大班额教学为高校教师增加负担、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大班额问题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2],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大班额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出现了实习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不通畅、实习效果无保障等一些问题。

一、大班额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困境

大班,是指规模过大的班级[3],班级规模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产生一定影响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范围[4],但是班级的具体学生人数还没有作统一规定。《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提到,在我国的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超大班额”比例较高。教育部曾在2006年对中小学的班额数进行了规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定,指出36-45人的班级为正常班额,46-55人班级就为偏大班额,56-66人为大班额,66人以上班级就已经达到超大班额的标准。然而,国家对高校的班级规模却未做出具体的规定,有学者在对高校班级规模进行调查时界定高校班级规模1-30人为小班,31-60人为正常班,61人为大班[1]。本研究将高校学校中学生人数超过60人以上的班级称为大班额。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教育实践困难重重[5]。(一)“高校口”困境:实习前期准备不充分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打下良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实习生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性支持,其专业能力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专业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其从事相应职业工作时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可见,高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能够及时地跟进,从而出现了专业课学班额的状况,大班额问题下教师对班级的掌控力开始降低,进而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质量。首先,教师无法像之前小班授课一样能够通过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问答、眼神交流等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大班额背景下,学生的考核评价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从而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再者,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考虑到任课教师组织管理学生的困难,以及大量学生的涌入会给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影响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机会更少。因此,探索出大班额背景下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习得的理论性知识向应用型实践知识转化的支持性环境,才能保障后续学前教育实习生实习的有效进行。(二)“实习口”困境:实习过程不通畅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实习生数量骤然增多,造成了实习基地选择不轻松,实习生管理、指导过程不通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增多,使得实习基地的选择更加困难。一方面,大量的实习生需要更多的幼儿园来承接,此时,就会出现一些承接实习生的幼儿园之前从未带过实习生的现象。公办幼儿园以及部分私立幼儿园因其具有较好的管理制度、声誉以及师资力量等备受高校的认可,长期承担着接受实习生的任务。然而,一些办园质量、园所师资等并不十分完善的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就有可能是初次承接实习生,这些从未承接过实习生的幼儿园因其实习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实习指导教师业务不熟悉、师资力量薄弱、幼儿园办园理念落后等原因必然会导致对实习生的培养出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另一方面,实践———指导———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是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经,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指导,解决其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知识问题、教学技巧问题以及心理偏差等问题。然而,在大班额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指导显得非常困难。实习指导教师需要针对实习生的个体情况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随着实习生数量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均分给实习生的指导时间越来越少,不能够针对实习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全面的反馈以及指导,从而降低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效能。另外,为了顺应实习生增多的趋势,实习指导教师也相应地小规模增加,然而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新手实习指导教师以及能力素质较弱的实习指导教师就会出现指导意识弱、专业能力差、缺少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等现实性状况。指导意识弱导致指导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发现指导契机,专业能力差致使实习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同时,由于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实习生出现的心理偏差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发现与得到解决,也会影响到实习指导的质量。由此可见,在当前实习生骤然增多的状况下找出能够促进实习生在园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法是非常迫切的。(三)“院园对接口”困境:沟通内容、主体不明确院园沟通是学前教育实习有效开展的必然前提。处于“封闭”或者“被封闭”的教育体制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由于其在院园沟通内容、渠道以及沟通主体方面存在不明确从而极易出现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错位[6]。在实习生任务与内容信息沟通方面,随着实习生的增多,实习生接收单位也相应地呈现增多趋势,从而增加了高校学院与幼儿园沟通的任务量,出现了院园之间不能及时有效沟通的现象,导致高校不能完全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进度等。同时院园沟通的不畅通,也会出现幼儿园无法了解实习生的实习任务与目标等实习相关内容,造成了教育实习的“跑偏”。如在河南省的某一幼儿园曾发生过幼儿园无视实习生的实习任务与目标,让实习生从事整理杂物、搬运书籍以及打扫卫生等一些与专业实习无关的工作,最终导致实习生忍无可忍,愤然离去的尴尬局面。在院园双方实习指导教师沟通方面,幼儿园方指导教师与高校方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幼儿园指导教师与高校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时出现指导内容、指导理念等方面的偏差,导致实习生实习时出现理念性偏差,从而会影响实习生实习的效果。同时,院园之间沟通主体的不明确性也会增加院园沟通的难度,学院在院园沟通层面缺乏明确的二一六年第一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规定,导致幼儿园、实习生以及指导教师等实习主体无法确认“谁来沟通”“如何沟通”等问题,致使出现附带性实习难题。例如,沈阳市某高校实习生向其所在学校反映其所在实习幼儿园环境差、教育理念落后以及缺乏对实习生的重视等问题,于是,学校紧急决定撤回所在园的所有实习生,导致该幼儿园无法紧急应对出现的实习生撤离状况,从而影响了该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秩序,实习生所在高校的社会声誉也因此严重下降。案例中沟通主体出现不明确性,校级实习生负责人认为此事的沟通是实习带队教师的责任,实习带队老师认为园校沟通应是实习管理层的职责,从而导致高校与幼儿园缺乏及时的沟通。由此可见,明确院园沟通主体、渠道以及园校沟通内容,建立相应的院园沟通责任机制是保障实习效果的必经之路。

二、大班额背景下学前教育实习的新路径

学前教育实习活动不只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问题,教育过程是一个全面立体开放的实践活动,需要幼儿园与高校相互协作。首先,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场”,从而在特定的模拟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实习激情“、预演”实习生实习身份,使其能够了解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与多变,而不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其次,大班额问题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使用使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以往经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后,院园的实习沟通机制的建立为学前教育实习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一)“实习场”:文化境脉下高校学生实习身份的“预演”文化静脉即是指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呈现个人的行为,这一情景脉络包含了文化建构的意义,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即是强调真实环境的互动而不是局部情境的具体学习[7]。由上可以看出,学习过程是情境性的过程,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专业技能知识需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牢固的知识。然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少有机会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中,“实习场”作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把习得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的一种特殊环境,就具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实习场”是高校教师在高校资源的依托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建起来的模拟幼儿园的场景,其作为一种拟真的情境,为高校学生实习身份的预演提供了便利。首先,高校教育实习必须以幼儿园为依托,幼儿园为实习生的实习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实习场”解决了在大班额问题下学生学习过程中见习机会较少的困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仿真的世界,切实了解幼儿园教学一线的真实状况;其次,“实习场”中的问题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它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挖掘出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动态性问题,作为实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实习提供预设性建议。(二)“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由消极“单打独斗”向积极“合作成长”的转变学习共同体既是合作的一种理念,也是作为“合作体”存在的一种实体形式,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实现协作成员的共同成长与进步[8]。在大班额问题下,仅仅通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来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能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实习生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加,指导教师很难完成对每个学生逐一的指导。此时“,学习共同体”的提出能够为实习生的实习能力提供帮助。“学习共同体”是以“生生—师生”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实现协作成员的共同发展。在实习过程中“生生—师生”相互协作学习,实习生把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呈现出来,通过大家相互研讨、查阅资料、咨询相关教师等方式获得解决性方案。基于实习场域的“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结构模型如下图:如此这样,“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实习生—实习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既能有效解决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也能调动实习生的实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得大班额背景下的实习生的实习更加有意义,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下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迫切问题,实现由消极“单打独斗”向积极的“合作成长”的转变。(三)“院园深入对接”:构建“幼儿园、高校、院园”三位一体沟通模式为解决当前实习生管理混乱问题,通过构建“幼儿园、高校、院园”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实现稳固长效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合作机制。高校主体方面,构建成熟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具体明确实习领导者的任务与职责,分配任务到个人,实现实习生管理的责任制以保障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实习生以及承接实习生的幼儿园能够熟知“向谁反映”“如何反映”,避免“踢皮球”现象的发生。幼儿园主体方面,抛下实习生累赘论的偏见,转向关注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生能够为幼儿园带来新理念、新思路的新认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生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相对较薄弱。然而实习生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却是很多幼儿园教师缺乏的。因此,幼儿园方面应“取长补短”,善于运用实习生的优势,同时,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帮助实习生在其“劣势”上有所进步,构建幼儿园—实习生利益共同体。院园主体沟通方面,首先,建立高校—幼儿园实习沟通机制,使得院园各方主体明确双方沟通的具体内容、途径、时间以及相关沟通负责人等,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其次,为幼儿园—高校双方实习指导教师提供沟通渠道,从而有效避免其在实习指导过程中“跑偏”。最后,双师型教师应发挥其沟通桥梁作用。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既能培养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又能指导幼儿园教师的复合型人才,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能够熟知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育教学活动进程等内容。同时,双师型教师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师也能够熟知高校学前教育学生的情况,达到了“知彼知己”,进而能够为院园之间的沟通提供有力的支持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实习生—幼儿园的有效配对。

作者:秦旭芳 刘慧娟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静,姚利民.关于高校班级规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7):86-93.

[2]李玲.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0(2):64-65.

[3]陈洪青.小学英语大班额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4]陶青.班级规模与生师比的混用、辨析及其政策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17.

[5]尹忠泽.教育的现实困境和教育的选择—关于中小学班级规模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4-5.

[6]史金联,李霞.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局校协同机制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25-129.

第2篇

    

    本学期,我们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着重提升我园的保教质量,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动力,通过多种手段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园的教学水平及保教质量。

    一、重视环境创设,优化育人环境

    一个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对幼儿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成长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体现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注重硬件的更新完善之外,更注重人文的修饰,使幼儿园环境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使幼儿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美的情感。各班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主题、季节、节日等,将教学内容渗透在环境中,让环境成为教学的手段之一,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在创设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不忘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力求民主、平等而又轻松。我园教师一贯坚持注重环保和再利用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利用平时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多种创作手段与幼儿共同装点、修饰环境,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我园重视幼儿游戏,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班游戏区域的特色,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的游戏材料,数量充足,便于幼儿取用,并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更换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入到区域活动中,使幼儿在宽松、自由、充分的自主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一次次的互相观摩研讨中,教师们在游戏、区角活动的创设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我们始终牢记创设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环境创设方面凸显“特色和出色”,努力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游戏的花园、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园。

    二、重视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提供业务进修、培训、参观观摩的学习机会:如安排教师参加“区域活动培训”、“奥夫音乐培训”,本学期还参加了总园组织的园本教研、安阳市幼儿园优质课评比活动等;让教师走出幼儿园,看一看,学一学,学习外省市幼儿园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改理念,开阔思路,着力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定期开展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以教学活动观摩展示、游戏展示研讨及领域组的“一课三研”活动为主,让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也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学中、游戏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策略,加强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分别采用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公开教学等形式促进教师的成长。给予青年教师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对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为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激励青年教师坚持技能技巧训练,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本学期初举行了青年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说课比赛,通过比赛活动的开展,幼儿园营造了学知识、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准确、科学地研读教材的能力,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自身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

    4、教师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本学期以“主题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区角游戏”为教研内容,积极探索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最佳结合点,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的基础上,预设或生成游戏内容,使主题活动与区角游戏有效结合,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各年级组围绕园部的教研内容,确定研究侧重点,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再通过现场观摩和研讨的形式相互学习,互相汲取游戏区域开展中的有效经验。

    三、重视日常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和过程随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孩子的发展,捕捉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组织教学活动。

    2、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各班能保证幼儿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和1小时的体育活动,坚持一天一操。根据全园草地运动器械、下午花色操及户外活动的场地和时间安排,定场地、定时间地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锻炼身体的条件。其次,重视保教并重,悉心照顾幼儿盥洗、进餐、午睡等生活环节,重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一个明亮、舒适、整洁的环境,帮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格。我们鼓励大班幼儿练习跳绳,大班小朋友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每天认真地练习跳绳,通过一次次的进步,使他们懂得了只有辛勤地付出,才能换来收获,充分体验了跳绳活动带来的快乐。

    3、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丰富幼儿的在园生活:三八妇女节,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精彩的节目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以歌曲、儿歌、舞蹈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四月我园组织了清明节主题教育,引导幼儿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六一我园组织了环保时装秀活动、水枪大战活动,让幼儿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4、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全面合理地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并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克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四、重视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我们深知,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们注意做到家长工作多样化、制度化、经常化。

    1、在新学期之前,为增进家园沟通,让新入园的幼儿家长尽快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我园召开了托班和小班的新生家长会,开设亲子适应班。在全体新生家长会后,每班又召开了班级家长会,老师们与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对近期幼儿来园需要进行的一些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等又作了进一步的指导。

    2、在全体中大班家长会上,针对中大班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卫生保健、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交往能力”等内容与各位家长做了分享交流。在随后各班组织的家长会上,老师向家长们介绍了新学期“教学内容、教育重点及特色活动” 等内容,我们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在自信、成功、快乐中得到发展。

    3、各班定期刊出“家长园地”,通过各班的家长园地,以清晰的字迹,图文并茂的版面,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内容,吸引家长关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共育上达成共识。

    4、每班通过班级微信群,架起了各班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让家长了解各班的一些教育教学动态,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从而获得他们更多的支持。

    总结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感触颇深,有收获,也有今后努力的方面。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边思考边实践,边实践边调整,衷心希望随着这过程的延续,本园能与时俱进,迈入更美好更灿烂的明天。

第3篇

一、教育教学

    1、中、小班两个年龄段继续学习新幼儿英语教材。大班继续学习《幼儿英语》教材。其中将各年龄班英语活动目标制定如下:

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为固定英语教学时间。

       小班: 学习新幼儿英语系列教材。

       要求:通过儿歌和歌曲正确的运用所学单词;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并会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班: 学习新幼儿英语系列教材。

       要求:能够用学过的短句主动问候他人并回答问题,重点培养幼儿的对话能力,提高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大班:继续学习《幼儿英语》系列教材。

       要求:提高幼儿运用英语进行相互交流的能力。

2、中、大班继续坚持每周的外教英语活动,培养幼儿用英语交流的主动性及增强幼儿对英语语感的把握。

3、进一步提高下午英语活动的质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提高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

4、认真地开展英语观摩课活动,及早制定出节目与游戏的方案,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练习。

二、师资培训

每周六上午进行:

(1)8:30——9:30为全体教师英语培训时间并请外聘教师来园授课,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英语水平。

 (2)9:30——10:30英语观摩课时间。

 (3)10:30——11:30 进行选材教研。

三、测评与调查

    1、幼儿:期末在调查问卷中体现英语调查内容,并注重平时互相观摩与学习。

    2、教师:把教师参与培训的考勤、发言、考试成绩、观摩课及执教班级幼儿英语发展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集中考核和奖励。

 

第4篇

九月,这个忙碌而又丰收的月份,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能让新生老生安定情绪,通过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生活情况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老师的关爱和亲切,平时加强班级常规、稳定幼儿情绪、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大班的集体生活,现在我将本月工作总结如下;

本月中,孩子们学习了新的早操,孩子们学习的非常认真, 简单、可爱的动作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亲自恰恰恰》这个舞蹈,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能很好的和自己的舞伴配合,虽然刚开始做的有点乱,但每个孩子都在很女里的参与,很快便掌握了动作。

1、教育教学

教学中,我们以亲切的姿态对幼儿进行教育,建立起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教学活动中,发挥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锻炼幼儿自主操作、自由想象力,加强师生互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幼儿来园时间让幼儿读书,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鼓励个别幼儿给小朋友当小老师,为幼儿领读,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领导能力,还引起了幼儿的高度兴趣,为幼儿营造愉快的阅读气氛。

2、常规工作以及保育工作

一日活动中,我们逐渐对幼儿提出各种常规要求,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化的常规教育和个别化常规教育。尤其是加强了课堂学习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大班幼儿运动量大,特别是天热容易出汗,所以我们教育幼儿懂得适时休息,口渴及时喝水,每天做好班里的卫生工作,对幼儿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幼儿园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字啊我们两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自己本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下月中,我们定会再接再厉、取长补短、更好的工作,信心百倍的迎接下月的挑战。

第5篇

关键词:大班;绘本阅读;创造性阅读

在幼儿教育中,素质教育是重点,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成为幼儿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对幼儿来说,绘本阅读是重要的阅读形式,是故事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对绘本的创造性阅读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绘本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就是用创造性思维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中进行复述、推测、假设等,通过讨论图画文本内容、分享人物观点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主动阅读,主动理解。在创造性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阅读,比如书面符号、游戏或者标签等,引导幼儿自己复述故事,或者创作故事,成为文字和图画的创作者。我国在对幼儿园教育的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对幼儿能力的培养目标,鼓励运用绘画、图书等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对文字符号的兴趣,以及书写的技能等。大班孩子基本上是五岁或者六岁,他们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大班幼儿的头脑中,通常有许多的疑问,在绘本阅读中,可以选择有挑战性的内容,引导幼儿深入挖掘绘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在大班绘本阅读中引导幼儿创造性阅读的策略

1.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比起中班和小班的幼儿提高了许多,他们能够坐下来,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学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大班幼儿对文字和图片都有浓厚的兴趣,绘本阅读是他们重要的阅读工具。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阅读知识和阅读经验,也喜欢创造。教师要合理引导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的联想能力,让幼儿进行故事的创编和改编,也可以配上相应的儿歌或者自己手工制作。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知识的积累程度,设置合理的疑问,让幼儿敢于猜测,敢于预测和质疑,并且能够主动学习,主动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比如,绘本图书《小猪变形记》,在阅读之前,可以让幼儿根据封面图画,对书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编写或者画图。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成绘本中的一个角色,在阅读中不止局限于绘本自身,而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参与,创造性阅读,使绘本阅读更加丰富多彩。

2.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明显提高,能够生动地描述事物,他们能够想象绘本中角色的心理活动,并且能够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寻找小朋友沟通交流,进行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绘本阅读,为大班幼儿开辟一些语言游戏,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绘本中,除了图片,有许多有意思的语言故事,通常这些语言包含了许多句式,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语言,开展语言游戏。要营造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使幼儿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敢于说出自己的语言。比如,绘本阅读《为什么我不能》,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幼儿根据这个句式进行语言接龙,幼儿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任何角色,对绘本进行创造性阅读,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体会绘本阅读的乐趣。

3.开展讨论活动

大班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并且每个孩子都有奇特的问题和想象,他们积极活动,积极阅读,而且能够应对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也不一样。教师可以使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合作交流。在绘本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在自由交流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比如,绘本《太阳的颜色》,幼儿可以不断地思考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得到新的阅读体会,教师要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开拓自己的思维。

总之,绘本阅读充满了艺术性和文学性,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形式。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分析各种阅读元素,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开展趣味性游戏,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性阅读。通过创造性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孟丽.谈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第6篇

九月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总结2021

⒈教学工作:

本月中,孩子们学习了新的早操《世界真美好》,孩子们学习得非常认真,幽默可爱的动作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我们还学习了大班的韵律操《精忠报国》,虽然动作比较难,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快地掌握了,一个个做起动作来有模有样的,像一群小武术家。在9月份中,开展了《你变我变大家变》和《中国娃》主题活动。在第一个主题中,幼儿看到了同伴身上的变化、幼儿园中的变化,幼儿能够积极用语言来描述出自己的发现。在《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幼儿知道了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幼儿还知道了我国的首都,认识了首都的一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和其它一些著名的风景区。

⒉常规工作及保育工作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逐渐对幼儿提出各种常规要求,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性的常规学习和个别化地常规教育。尤其是加强了课堂学习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大班幼儿运动量比较大,特别是天热容易出汗,所以,我们教育幼儿懂得适时休息,及时擦汗,口渴了要及时喝水。每天检查幼儿的卫生情况和带手帕情况。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幼儿园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⒊家长工作:

开学工作很纷繁复杂,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很多支持:自然角里的花草又丰富了;大卖场里的商品也增多了。月底我们还召开了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传达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希望我们的家园合作越来越密切。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开学以来,发现班级中个别小朋友的自律能力比较差,有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容易分散注意力,还需要老师经常反复提醒、关注。以后要加强教育、督促。

大班开始我们使用筷子吃饭,但是在进餐时发现很多幼儿都不会拿筷子,在园内培养的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家 也多练习。

随着园内户外体育运动区域的火火开展,孩子们能更多地选择器械进行运动,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器械安全隐患(如滑板车)。继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运动教育。

九月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总结2021

九月,这个忙碌而又丰收的月份,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能让新生老生安定情绪,通过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生活情况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老师的关爱和亲切,平时加强班级常规、稳定幼儿情绪、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大班的集体生活,现在我将本月工作总结如下;

本月中,孩子们学习了新的早操,孩子们学习的非常认真, 简单、可爱的动作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亲自恰恰恰》这个舞蹈,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能很好的和自己的舞伴配合,虽然刚开始做的有点乱,但每个孩子都在很女里的参与,很快便掌握了动作。

1、教育教学

教学中,我们以亲切的姿态对幼儿进行教育,建立起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教学活动中,发挥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锻炼幼儿自主操作、自由想象力,加强师生互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幼儿来园时间让幼儿读书,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鼓励个别幼儿给小朋友当小老师,为幼儿领读,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领导能力,还引起了幼儿的高度兴趣,为幼儿营造愉快的阅读气氛。

2、常规工作以及保育工作

一日活动中,我们逐渐对幼儿提出各种常规要求,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化的常规教育和个别化常规教育。尤其是加强了课堂学习常规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大班幼儿运动量大,特别是天热容易出汗,所以我们教育幼儿懂得适时休息,口渴及时喝水,每天做好班里的卫生工作,对幼儿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幼儿园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字啊我们两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自己本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下月中,我们定会再接再厉、取长补短、更好的工作,信心百倍的迎接下月的挑战。

九月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总结2021

九月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像更像春天,新的轮回从这里开始。新的年级,新的教材,新的气象,新的思路,我们国泰街小学信心满满地走在希望的春天。

首先,反思以往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找症结,开处方。学期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时,我们主要针对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重点、有目的的确定各项活动计划。9月末,在新华区教研室举行的质量分析会上,我们又发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回校后,立即召开了我校的质量分析会。从校长到普通老师,每层面都认真反思,每个人都立足本位,找症结,开处方。在新的起点上,这样的反思分析会为我们找准了前进的方向。

其次,各项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1。巡回听课。

这是我们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每个星期我们都要有重点的听2到4名教师的常态课。一个月下来我们听了语文、数学、英语共13节课。这学期我们听课的侧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围绕这样的主题,每一节课我们都做了深入的课后研讨,帮助老师们发现课堂中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40分钟的效率。正如李瑞霞老师在课后反思中所言“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多学习、多研讨,才会有收获、有提高。”

2。抓学生作业。

我校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较为复杂。多数老师反应,学生在校期间作业相对工整,家庭作业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顽症。但是我们不能光靠家长来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还是要从自身找问题,想办法。张校长亲自过问每个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与学困生进行沟通,并在全体教师会上指导老师们如何留家庭作业,如何落实检查。经过一个月的关注,学生作业问题已初显成效。老师们留作业的时间、契机,留作业的层次、内容都精心设计。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再把完成作业当成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接下来我们的关注点将转移到学生作业的书写规范上。

3。锤炼教师基本功。

教师时刻要进行基本功的练习,我们学校还是延续每月教师“三笔一画”的基本功练习。9月,结合第十三届推普周活动,我们举行了“展粉笔字风韵,扬推普之精神。”教师现场粉笔字大赛。此次比赛旨在增强教师写好粉笔字的意识,提高教师粉笔字书写水平,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进一步促进教师基本功训练。

比赛以书写规范、结构准确、运笔流畅、版面整洁为评判依据。比赛中,每一位教师现场在黑板上尽情地挥洒着,个个神情专注,一笔一划地写着,有的还不时端详一下整体效果。不一会儿,一条条规范流畅、富有个性的普通话宣传标语便呈现在眼前。有的委婉流畅,行云流水;有的刚健挺拔,遒劲有力;有的规范入体,独具魅力……老师们的作品各有特色,赏心悦目。

赛后,查找不规范字的互动激起了每一位老师的热情。大家像小学生一样认真的查找有误的笔画,商榷着怎样书写更规范。

此次比赛,展示了国泰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折射出了教师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增强了教师规范书写的意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每位教师只要从一撇一捺写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学基本功定会有更大的提高,学生的书写也会有新的变化。

4。加强业务学习。

9月18、19日,全国名师教学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学校选派业务领导和3名语文教师参会。我们有幸聆听了支玉恒、吉春亚、赵景瑞等专家的现场授课和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的时间,但老师们表示收获是丰硕的。专家的指引给我们今后教学之路以方向。尤其是赵景瑞老师提供的“和阅读分析式教学说再见”的信息,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回校后,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日,专门找到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进行学习、研讨。对语文教学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九月教师工作总结2021

第7篇

【关键字】升班焦虑 教育资源 解决方法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学龄前儿童的“入托难”形式越演越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家长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希望在“名园”为自己的孩子争当一席之地,其中就不乏提早入园年龄,这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孩子升班年龄的提早,于是升班焦虑的问题便随之而来。

一、升班焦虑

2~3岁幼儿因为年龄偏小,亲子依恋情感表现明显,因此幼儿在入园以后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期,引发“分离焦虑”。幼儿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一个集体以后,幼儿的社会情感萌发。随着时间的增加,幼儿在对环境熟悉后,投入了更多信任和情感,对与其一起生活的教师和同伴也产生了依赖。幼儿在三半岁以后,社会经验和意识情感上都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面临升入中班的形势。此时的幼儿虽然已经适应了在小托班的集体生活,但幼儿的心理只是把对家长的情感依恋分散转移到对老师的情感依恋。在幼儿面临升班的时候,部分家长和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陌生焦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班级环境新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新的班级还会不会有老师像现在一样爱他,这就产生了“升班焦虑”。升班焦虑是孩子在面对不同于熟悉的集体环境以后所产生的躁动不安、哭闹、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异常反应。它不同于“分离焦虑”的是孩子在有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以后所产生的对新环境的恐惧,它是一个较短于“分离焦虑期”的心理适应过程。

二、升班焦虑的原因

(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升班以后,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中大班的教室环境创设与托小班的教室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教室环境的创设具有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幼儿参与性、内容针对性等原则。根据这一系列特点,托小班的教室环境注重审美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童趣性、亲切感较强,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多考虑的是孩子的新鲜感、亲切感,让孩子能够理解并喜欢这个环境;而中大班的教室环境知识性、开放性较强且根据幼儿能力的提升要求幼儿自主参与环境的创设。其次,中大班的学习环境有异于托小班。托小班的教学多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游戏。中大班对于幼儿秩序感要求要高于托小班,一日课程安排异于托小班的游戏时间为主以各种特色常规课程为主。最后,托小班幼儿在升入中大班以后日常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中大班时期,教师将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归入目标。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中大班时期教师要求幼儿学会独立完成一日生活流程,包括洗手、用餐、如厕、更衣等。幼儿在托小班时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但众多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刚刚从托小班改变角色的幼儿一时无法适应新的形式。

(二)人际关系和角色的变化。

幼儿在从托小班转入中大班以后,同伴从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转换成哥哥姐姐,他们需要用哥哥姐姐的交流方式去适应中大班的生活,他们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寻找情感依靠。社会性发展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比较强,在升班以后他们能够比其他幼儿更快的熟悉老师和同伴,他们更容易与老师、同伴相处融洽;与此同时社会性较好的幼儿自信心比较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而相性发展不好的幼儿在适应新的老师、同伴的过程中不仅仅适应的过渡期比社会性好的幼儿要长,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会产生消极的心理。 另外幼儿从托小班转入中大班,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角色上发生了改变,他们从托小班受到照顾的弟弟妹妹转变成了中大班照顾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家长和教师也会植入性的提醒幼儿规范行为,做好榜样,间接的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

(三)学习方式和侧重点的变化。

幼儿的学习具有活动性、游戏性、多样性、综合性等特点。即教师在为幼儿安排教学活动时按照大多数幼儿的年龄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托小班的幼儿动作发展比较自如,模仿性比较强,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语言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托小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认识活动必须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因此托小班幼儿的教学方式以游戏法和操作法 为主,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和交流,在微型课程中培养行为习惯。中大班的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在进一步的发展,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步表现出一个独立的思维主体。故而,中大班的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多以游戏法、操作法为主体,直观法口授法为辅。同时,托小班的教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社会情感和行为习惯为主导,而中大班以后,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压力,幼儿在培养情感的同时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会技能。

三、升班焦虑的具体表现

升班焦虑具体表现分为心理表现和行为表现。

(一)心理上的表现是指幼儿在无法完全适应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心理异常行为,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退缩:指幼儿在无法转变自身的角色后受到挫折所产生的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行为。如在与人交往时的胆小、冷漠、封闭等、在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退缩、逃避等。

2.焦虑:指幼儿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恐惧或忧虑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如幼儿与同伴和老师间的关系紧张、幼儿在参加某项活动没有成功、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成人的批评或打击等。

3.恐怖:指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受到强烈的负面刺激或长期受到不当的外界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早晨拒绝上幼儿园、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敢与同伴和老师交往、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等。

4.幻想:指幼儿因长期不适应生活现状和环境的改变,将头脑中理想的意象理解成现实。长期存在的幻想会不仅会直接导致幼儿与外界的沟通障碍同时对幼儿个性心理的养成有很大影响。

(二)行为表现是指幼儿在受到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刺激后产生的过激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1.攻击:指幼儿在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变化的差异后所产生的异于正常行为的过激行为。在家庭中表现为:向父母出气或无理取闹甚至于顶撞父母、与父母产生争执等;在学校表现为:违反正常的行为规范、破坏公共秩序、顶撞老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矛盾并且激化矛盾等。

2.说谎:幼儿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将幻想通过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异于现实状况产生的效果。

3.破坏教学设施:幼儿在升班以后,对于陌生环境及陌生的师生产生排斥的心理,为发泄心理上的压抑而进行的毁坏班级设施、园所设施的行为。

四、升班焦虑的解决方法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幼儿自身的能动性为幼儿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幼儿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升班焦虑的解决方法。

(一)学校因素。

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幼幼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有重要作用。幼儿升班之初因新环境产生的“陌生焦虑”使教师成为师幼关系的主导。教师在幼儿升班之前可提前向班级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幼儿升班初期的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幼幼关系,塑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2.注重幼儿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对幼儿心理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幼儿在3~5岁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发展迅速,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气质、性格、需求、自我意识及亲社会行为能力,以便幼儿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自我调节和宣泄。

3.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适合的环境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渗透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心,在探索新环境过程中适应并热爱新的环境。

4.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都是幼儿学习并为之努力的目标。教师要通过开朗的性格、优雅的气质、广泛的兴趣、教学的热情吸引并感染幼儿,让幼儿萌发对教师的喜爱 。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中的自主能力培养。幼儿在升班初期对于新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适应是导致幼儿“升班焦虑”的一大因素,因此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缓解幼儿“升班焦虑”有很大作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自主能力培养包括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锻炼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端正教育态度,杜绝“四过现象”(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渡保护)的产生,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我意识。

2.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对子女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调查显示,民主型家庭教育背景下的亲子关系使幼儿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会化程度明显高于放任型和专制型 。幼儿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升班以后适应新环境的速度越快。

3.家园共育。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是幼儿适应新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直接的,幼儿园是幼儿走入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社会集体,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不可替代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可就幼儿在家庭和园所的发展状况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让幼儿接受新的集体生活。

(三)社会教育。

社会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和教师应当有效的利用社会环境。3~4岁的幼儿模仿能力呈上升趋势,社会环境中的同伴会对幼儿有直接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年龄段的同伴的榜样作用使幼儿能够从心理上自我暗示,自我调节,最终接受新环境。

第8篇

摘要: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很快,他们已不满足于使用简单句说一段话,而转向为词汇的丰富和会说一定的合成句,要理解掌握并且运用都需要经过一定场合的练习。而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活动,通过对字、词、句等方面的倾听与表达,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言语、智力和社会认知、交往能力,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听说游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当前幼儿园大班听说游戏的内容、特点、分类和结构,分析了听说游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选材及创新性运用。最后总结出听说游戏对大班幼儿的教育价值及发展意义。

关键词:听说游戏;大班幼儿;教育价值;发展意义

引言:

《纲要》在语言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游戏的环境则是一种无压力的、轻松愉快的环境,而听说游戏又为儿童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所以可以说听说游戏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既可以依据语言教育的目标和不同年龄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特点,选择现成的语言教学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又可以根据本地区和本班儿童语言的实际水平自编语言教学游戏,使语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因此需要我们研究听说游戏对大班幼儿的价值,决定老师应该创设怎样的语言表达环境以达到发展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目标。

目录

一、当前幼儿园中大班听说游戏的内容、特点、分类、结构 3

(一) 听说游戏的内容 3

(二) 听说游戏的特点 3

(三)听说游戏的分类 3

(四)听说游戏的组织结构 3

二、幼儿园大班听说游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

(一)听说游戏的趣味性和机智性功能不足 4

(二)听说游戏倾听和表达目标不够完善 5

(三)听说游戏的知识经验准备不足 5

(四)听说游戏不够生活化 6

三、大班听说游戏的选材及创新性运用 6

(一)游戏目标设计要科学、保证目标的完整性和渗透性 6

(二)游戏功能要多样化,提升游戏的趣味性、机智性的功能 6

(三)游戏材料准备要充分合理,材料价值与知识价值要对接 7

(四)游戏玩法清晰具体、简洁明了化、生活化 7

(五)游戏规则要合宜合理,便于游戏有序开展 8

四、听说游戏对大班大班幼儿的教育价值及意义 8

参考文献: 10

 

一、当前幼儿园中大班听说游戏的内容、特点、分类、结构(一)听说游戏的内容当前大班听说游戏的内容主要是一些通过诗歌、故事等方式实现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自主游戏、练习按一定规则为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在听说游戏过程中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句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听说游戏的主要教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

(二)听说游戏的特点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它侧重于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听说游戏的特点主要有:

1.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蕴含语言教育任务

听说游戏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包含了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幼儿愉快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时,将具体的、带有练习意味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2]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具体、练习、含蓄三个特点:具体是指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的感觉;练习使教师根据近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需求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内容,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真正获得这一方面的语言内容。含蓄指的是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可能是竞赛性质的,也可以是非竞赛性质的。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听说能力。[3]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份

听说游戏活动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从活动入手来安排内容,逐步扩大游戏的成份,最后随着幼儿熟悉水平的提高变成自主进行的游戏。因此,在活动中,存在着由自由活动向游戏过渡的三种转换:即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听说游戏刚开始时,有教师主导创设情景,交待游戏规则,幼儿大多被动观察听讲、思考,当他们产生兴趣时会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参与游戏,在掌握规则之后,尝试自己游戏,最终完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这一过程就是由外部控制转换为内部控制的过程。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在听说游戏刚开始,幼儿所处的是真实情景,随着幼儿自己参与游戏,他们开始扮演某一角色,并想象可能有的情节、动作、物品、语言,于是幼儿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成为假想的情景,听说游戏活动因此发生由真实情景向假象情景的转换。

(三)听说游戏的分类在《学前儿童语言活动指导》一书中,作者按语言教学游戏对儿童语言发展作用的主要方面讲语言游戏氛围:语音游戏(主要在小班)、词汇游戏、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主要在中大班)、描述性游戏(训练有二运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的游戏(例如通过一位幼儿的描述让其他幼儿猜她描述的物品)、故事表演游戏。[4]

(四)听说游戏的组织结构

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其独特的规律。[5]我们发现按照下列思路去设计组织活动,可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步骤,设置游戏情景。在听说游戏刚开始时,教师需要调动一些手段去设计游戏的情景。如用物品、用动作,或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向幼儿展示听说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第二步骤,交代游戏规则。这一步骤实际上是教师向幼儿布置任务,讲解要求,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二是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三是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三步骤,教师引导游戏。继交代游戏规则之后,教师担任主角来带领幼儿开展游戏,目的在于更为有效地指导幼儿的游戏。此时,幼儿可部分地参与游戏过程,让一部分幼儿参与游戏,实行轮换,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完全参加游戏。

第四步骤,幼儿自主游戏。在准备状态充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领导者的身份中退出,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这一环节中,教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解决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从而促使幼儿更加主动积极地活动,圆满完成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任务。

二、幼儿园大班听说游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在幼儿园的见闻感受结合在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献期刊和一些网站上的资料中查阅最终总结出幼儿园听说游戏在实际运用中的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听说游戏的趣味性和机智性功能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幼儿园运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语言倾听与表达能力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听说游戏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由老师预设的,而非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来设置教学内容,由于语言教学的特殊性,在幼儿园里可以看见由老师预设的成分很多,幼儿是被动参与者而非积极参与者,这样不仅缺乏趣味性,也不能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思维的发散性就不强。而且很多老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吸引不了幼儿的兴趣,不会真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6]会造成幼儿表达能力的缺失,错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

(二)听说游戏倾听和表达目标不够完善听说游戏倾听和表达目标不够完善、重表达轻倾听、渗透性目标欠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倾听与表达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幼儿“能认真听并能够听懂常用语言”而对于大班幼儿细化来说有三个目标: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但是在实际学习运用可以发现,大多人所理解的倾听与表达就只是“倾听与表达”,意思就是能听懂、会说。对于大班幼儿的三个目标只是做到了第一点和第三点甚至第一点都是不完善的。而对于其中的第二个目标“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很少有人真正的去落实,培养 幼儿敢于提问和质疑的品质。

同样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倾听与表达的第二个目标是“愿意讲话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对大班幼儿细化来说分为四个小目标: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2. 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3. 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对大班幼儿来说,第一个是大多幼儿能够做到的,只有极个别幼儿由于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第二点,从小的语言环境很重要,而第四点要求幼儿的语言要生动、词汇丰富,难度较大,只有极少数的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可能完成。大多幼儿都是只能完整较为清楚的描述一件事情。

    “倾听与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素养。虽然倾听与表达是语言领域的内容,但是这更是涉及到一个人的社会知识与情感,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很多人没有把社会性目标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去,只看到了语言教学价值。

(三)听说游戏的知识经验准备不足平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安排中幼儿的游戏时间较多,集体性的语言教育活动相对较少,再加上在当前的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和以前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文化差异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幼儿的行为、价值观产生影响。而且当前幼儿的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储备较少,对于一些句子和现象描述起来比较困难。下面是一个实例:一天上午我在线说玩了一个听说游戏,让幼儿用喜欢说一句话。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每个孩子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让胆小的孩子可以大胆表达,我的想法非常好,可是实施起来却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7]在课上我随机拿了一个喜洋洋的棒棒糖说:我喜欢喜洋洋的棒棒糖。我一说完,大家踊跃举手,我一看,小朋友都争着说:首先,我叫了宋毅航小朋友,他说:我喜欢美洋洋形状的棒棒糖。我说;:很好,小朋友热烈的掌声鼓励。我又叫了一个小朋友,让他用喜欢说一句话,可是这个小朋友还是以洋洋为题目,喜欢什么样的棒棒糖。我一听,可以。可是一连叫了好几个人都是这样。我又加以引导说:可以喜欢爸爸、妈妈等。喜欢吃得东西。孩子们还是极限于我说的话题。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重复,机械的模仿。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想象,也失去听说游戏的目的。

(四)听说游戏不够生活化    大班幼儿的听说游戏是以完整的诗歌和情节性丰富的故事为主。诗歌的特点是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 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 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 结构形式的美。[8]虽然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生活,但是诗歌的语言太过于精炼,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白话,大班幼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有人说:“小说是写的,故事是编的”,虽然是夸张了点,但是故事以叙述为主侧重于事件过程叙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故事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故事的内容会有一些很夸张的修饰的词语,或者一些为了故事的情节丰富二对某个形象进行夸大或夸小,这和平时说话是不一样的,甚至和幼儿的生活见闻不同,超出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用听说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是不切实际的。

三、大班听说游戏的选材及创新性运用(一)游戏目标设计要科学、保证目标的完整性和渗透性    大班的幼儿各方面能力较中小班幼儿较强,因此在设立大班听说游戏的目标时中我们可以不用再局限于对发音,对简单词语的运用而要提高目标的渗透性转向于对大班幼儿所说句子的要求,例如:要求大班幼儿通过某个听说游戏学会运用连词:因为…所以…说出连贯完整的因果句,能运用某种句型描述某个事物并将其运用到游戏中去,能运用词汇丰富的合成句去描述一个事物;渗透性也不仅表现在对句子的要求高这一点上,还包括幼儿在中小班就开始训练的幼儿的敏捷性和注意力的集中,要让他们注意听同伴的描述并及时做出反应提高听说能力。[9]除了目标的渗透性之外,目标的完整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目标中不仅要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听说能力进行训练,更要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加以训练,愿意与同伴一起参加听说游戏,提高与同伴友好合作开展游戏的水平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对他们的知识技能方面也要有所要求,例如:在生活情境中能正确感知、说出游戏要求的词汇或句子,并掌握其中含义。按照事物逻辑关系归纳自己的语言经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等 。

(二)游戏功能要多样化,提升游戏的趣味性、机智性的功能就目前而言听说游戏的社会性功能和强化性功能较好,但是趣味性功能和机智性功能不足。因为大班幼儿已进入词语饱和状态,如不通过兴趣激发他们去运用词语,枯燥的方式并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词语积累。比如在学说绕口令《学捏梨》,在游戏中练习发音“花、画、鼓、布、虎、补”。可通过教师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图片提供的线索,记忆儿歌内容。在越说越快的游戏过程中,幼儿能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说相反的听说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词汇量与生活经验更好的对接。同时大班幼儿社会性增强,要逐步适应迅速领悟交往要求的场合,所以要增强听说游戏机智性功能,比如引导幼儿能迅速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能力。由于听说游戏将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换为游戏规则贯穿活动始终,那么幼儿掌握游戏规则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便意味着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在听说游戏中,幼儿需要迅速领悟游戏规则,否则便会落伍,就无法实现参与游戏的愿望。这种激励的结果,使幼儿逐步适应迅速领悟交往要求的场合。迅速调动幼儿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听说游戏是一种活动的进程,幼儿在参与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进行编码。这种场合不允许幼儿慢慢想,细细思考,如果速度太慢,游戏便要受到影响,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训练。[9]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方式的表达能力。在领悟编码的同时,幼儿也获得快速反馈信息的机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范方式说话,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幼儿仔细斟酌讲话,所以,一切都是在短暂的直感的状态下说出来的,这里便有一个语言快速应答能力的培养。总之,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某些特别的机会。教师应当抓住这种机会去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为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游戏材料准备要充分合理,材料价值与知识价值要对接每一个听说游戏都包含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将近阶段根据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听说游戏材料准备便成了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心不过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10]材料准备恰当,能促进教师进一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促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幼儿对教学活动的理解与认知,推动整个教育活动朝着预期化的目标发展。听说游戏材料有诸方面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材料的价值与与知识价值的对接上,即听说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在幼儿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游戏材料的使用价值。

(四)游戏玩法清晰具体、简洁明了化、生活化大班幼儿的听说游戏多以完整性的诗歌和故事为主,文字性的游戏容易让幼儿产生疲倦甚至排斥的情绪,这就需要游戏的玩法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玩法。首先,听说游戏的玩法要清晰具体,一眼能让幼儿在第一时间内明白游戏的规则及其玩法,获得游戏的关键内容,在游戏玩法中要尽量减少干扰性的内容。让幼儿知道“怎么玩?怎么玩的好?”是很关键的。其次,游戏玩法要简洁明了,不应复杂化,例如游戏情境的设置,教师可以用动作表演或者简单的语言描述,也可以用图夹文的方式呈现。最后,听说游戏的玩法要生活化。幼儿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经验,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选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相关游戏,幼儿对自己知道的事情容易找到兴趣点,更容易参与到游戏中来。 [11]

(五)游戏规则要合宜合理,便于游戏有序开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游戏开展。[12]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教班级的水平,根据皮亚杰的最近发展区理念为幼儿设计游戏,确定适宜的游戏规则,做到“教学相长”,让幼儿在不同的听说游戏中有不同的收获。

游戏设计和实施中,考虑主体、照顾个别。孔子说“因材施教”是千百年来作为教师的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毕竟每个幼儿的发展程度有所差别,所以在游戏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对于语言能力或是听力、敏捷度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也能有所发展。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既然是游戏就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探索,让他们在学会听说游戏的基础上精于听说游戏,通过时间的推移能更加熟练的运用某听说游戏让他们掌握的内容。

游戏开展中,字、词、句匹配相应的动作。听说游戏中某些句子较艰涩或内容难以掌握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给新学的字词句配上相应的动作便于幼儿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让幼儿发展的效果。

四、听说游戏对大班大班幼儿的教育价值及意义大班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大班幼儿都热爱游戏,而且听说游戏对于大班幼儿的身体、语言、智力、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大班幼儿教育中要让听说游戏渗透到大班幼儿生活、学习中,充分发挥听说游戏在大班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般的生活,热爱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本性,大班幼儿可以在听说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大班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生活科学知识的积累可在听说游戏中获得的。因此,在大班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听说游戏是与之紧密相关的。听说游戏对于大班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听说游戏既能促进大班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13]首先,大班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领会老师的意思;其次,大班幼儿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大班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大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比如一些语言游戏、复述故事、故事接龙、模仿声音表演、根据声音找物等游戏,更是能够直接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知道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在大班幼儿阶段,因此我们要好好发挥听说游戏对于大班幼儿发展的作用。大班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是愉快的、是投入的、是放松的。任何让大班幼儿感到束缚压抑的活动绝对不能称之为游戏,因此,听说游戏带给大班幼儿的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于大班幼儿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在听说游戏中,大班幼儿要学会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听说游戏锻炼了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判断能力。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听说游戏是培养大班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大班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大班幼儿的这种需要。[14]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是游戏发展的动力,同样听说游戏能调动大班幼儿的创造力。

因此听说游戏既促进大班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智力的提高又能够有能力来顺利进行游戏。大班幼儿在听说游戏中必然要与其他伙伴发生关系,特别是一些合作游戏和集体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大班幼儿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和合作,如何相互适应和理解别人。[15]

参考文献:

[1]田婷婷. 幼儿园听说游戏选材与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2] 杨倩.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 刘淑慧.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类型调查及训练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 于洋.4-5岁幼儿的时间标记心理理论任务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 苏琬婷.小教大专英语专业的跨文化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8 

[6] 彭荔.论朗读对高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 李精.大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8 

[8] 赵昆仑.一项对学生在听力和阅读测试中应试策略使用的个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9] 韩洪臣.交际法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0]刘敏.儿童语言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 

[11]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2]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 

[13]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 

第9篇

    金鸡报晓,我们迎来了XX年,转眼我来吉的堡幼儿园已三月有余;回首时,刚有斯人独醉之感,即看今朝,顿觉仍需努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是的,我爱孩子,我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有了爱,还必须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学者的睿智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新时期引导学生对人类文明产生深深的吸引,从而滋生创造的欲望。

   我是十月份到吉的堡大班的,起初对幼儿比较陌生;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幼儿,也让幼儿能尽快地适应我,我一有时间就和幼儿玩游戏、聊天,以此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我产生安全感、亲切感。我们为幼儿创立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并针对幼儿情况进行了家访,以达到家、园教育一致的效果。

   一英文教学方面

   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我都认真对待,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更好、更快、更开心地接受我所讲授的内容,我总是不断的尝试、探索、创新。针对大班幼儿心理情况,以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思维、大方、开朗的性格为目标,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英文活动,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制作精图文并茂的教具。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乐趣,让幼儿玩得尽兴,学得开心。

   之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大班幼儿在常规方面比较乱;我们在11月初即按照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有计划地制定、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快速、有效地改变以前常规混乱的不良局面。

   二幼儿生活方面

   本学期对于孩子来说,生活方面大部分孩子能够自理,但保教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以培养幼儿各项生活习惯为重点,做到“三教一体”,配合本班老师一起抓好幼儿在园生活习惯,照顾好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培养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等良好卫生习惯,对大、小便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照顾;对出汗过多的幼儿,提醒孩子多饮水,保证幼儿体内的水分充足;及时更换衣服,以防感冒,对体弱多病的幼儿给予特别照顾。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园期间多锻炼孩子,午睡时在我们的监督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穿衣穿裤等。在集体教育孩子时结合个别教育,使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共同进步。

   三家长工作方面

   我深知,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家长工作方面,我始终坚持做到“三心”,即精心、细心、耐心,与家长建立彼此理解、信任和支持的人际关系,能灵活应用电话、《家园手册》及家访,与家长保持持续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让家长感到把孩子交给我很放心、很安心、有定心。

   此外,在校园生活美语及后勤生活美语方面,我坚持每日早晨给全体教师培训一日生活美语,并进行考核;在十一月末制定了《后勤生活美语》,并定期给后勤生活老师进行培训。

   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新学期。在迈向新学期的征途中,我更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勃勃雄心,一种对更大成功的渴望。我将总结经验教训,对不足之处找到补足的途径,把握新时代的机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让每一个孩子在我的言传身教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吸取更多的收益,得到更多的关爱!

第10篇

关键词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人格教育

一、我园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小班:(1)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喜欢上幼儿园,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初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既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又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的人格特质;(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5)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中班:(1)能积极愉快地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表现自我;(2)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调节行为的能力;(3)会简单评价别人;(4)做事有信心、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5)能当众表演,不胆怯;(6)有较强的求知欲;(7)能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于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大班:(1)能理解别人的情感,会主动关心别人,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爱护小朋友;(2)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定的责任感;(3)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去解决;(4)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中乐观、自信、友好、谦让、合作、协商;(5)能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分清好坏,克服缺点,有坚持性;(6)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幼儿的个性、社会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来源于教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帮助其找朋友,建立良好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

2.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的社会交往对他们的个性、社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注意为同年龄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每个班都创设计算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表演区、科学区、娃娃家、商店、医院、餐厅等多种区域。幼儿每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各区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其次,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通过角色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一起活动。活动中,增强了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培养了幼儿间的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目的。

3.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随着幼儿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周围,并对许多事物产生极大的好奇与兴趣。教师有责任保持并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为此,我们在各班创设了养殖角、种植角,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购置了许多声、光、电、热等科学操作材料,创办了科学游戏室,各班定期到科学游戏室活动。幼儿在科学游戏室接触到了许多未知的领域,获得了多种感性经验,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

三、我园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1.学理论、促观念、变行为

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理论,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组织搞心理科研的教师到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学习、探索、实践,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很大改变。她们把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日常教育教学中,她们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用微笑赢得孩子的欢心,用尊重获得孩子的信任,用赞赏鼓励孩子成功。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激发了教师们探索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决心。

2.将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蕴藏着许多心理教育因素。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有一个责任心培养问题。每次活动前,教师都提出具体要求,有的孩子能够把玩过的东西整整齐齐放回原处,但有的孩子还没收拾完就走了,有的孩子干脆不收拾。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能够整齐收好玩具的幼儿要及时表扬与鼓励,教育那些收不完或不收玩具的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把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3.组织专题研究活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把幼儿心理健康及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各年龄班进行了专题研究活动,如:在大班搞了“通过大带小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的实验;在中班搞了“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培养”的实验;在小班搞了“两性化人格培养初探”的实验。这些实验内容此略,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4.家园密切配合,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化 游戏 幼小衔接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办园环境在不断地改善,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与良好的发展态势不相应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却开始凸现出来,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宗旨,在时间安排上,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教师直接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有幼儿分散的自主游戏。

1切实转变教师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在一日活动中,强调教育教学手段的游戏化,强调教育教学内容的游戏性、趣味性,强调游戏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比如在生活活动中,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法组织活动。可以用音乐,手指游戏或者一首儿歌来贯穿整个生活活动,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将教学活动游戏化,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体验愉快的情绪。在游戏时间里,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他们的表现,察觉他们的需要,发现挖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及时适当作出应答,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

2合理设置幼儿园教育活动,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目标为依据,合理地设置幼儿园教育活动。如: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班级环境布置上,为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墙,区角“我上小学了”,这里有孩子们的绘画、折纸、剪纸作品,反映了孩子们梦想的学校,还用稚嫩的小手表现出小学生的一些活动的画面。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第一,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如轮流担任值日生,帮助教师分发餐具等,让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得到培养;第二,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例如: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对人有礼貌;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如帮助教师和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第四,培养幼儿规则意思,形成良好地生活、学习习惯,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整理文具等,为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打下基础。

3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我园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户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尽情地享受户外游戏的乐趣,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1为幼儿投放丰富的体育活动材料

几年来,我园教师运用废旧的毛毯、袜子、海绵、布块、易拉罐等材料制作了户外体育玩具,如:“小脚印串”、“小尾巴”、“袋鼠跳袋”、“飞盘”、“沙包”、“高跷”、“爬网”、“趣味钻圈”、“纸棍”、“套圈”等,这些材料不仅色彩鲜艳,安全卫生,而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些材料的投放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运用材料尽情的游戏。

第12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教师 家长 幼儿园

一、大班教师该做什么

1.正确认识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幼儿园和小学虽然同属基础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环境设置、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小学和幼儿园都要在教学形式上逐步靠拢。

2.要和小学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小学教改情况。要熟悉幼儿到小学生的过程应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熟悉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的基本精神和新课程各科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帮助小学老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衔接方面的探讨和探究。

3.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选派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邀请小学老师与大班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

二、家长该做什么

1.激发幼儿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要先让孩子爱上学校,带孩子“观赏”将来要就读的小学,讲尽可能多的学校的事情(地点、方位、历史等等),让孩子感觉到新奇与渴望。

2.加强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学后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范围比以前更大,因此,在入学前应巩固和加强对孩子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如教育他们听老师的话,有礼貌、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讲道理、明是非等。

3.培养一定的生活习惯。孩子入学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如定时睡觉,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一人单独睡小床;自觉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饭后收拾干净;定时大小便,便后自己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学会正确地握笔,端正写字、看书的姿势等。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此外,幼儿园第二学期,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有事情要向老师请假,不允许像小班一样来去自由。

三、幼儿园该做什么

1.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在教育教学上,要从孩子兴趣入手,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教学结合在游戏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常规,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2.创设情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3.让学科教育融合在主题活动中。在大班后阶段可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并带孩子们参观小学,进行学做小学生、模拟小学生课堂等系列游戏活动,重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与环境的适应,从主题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任务意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为家庭搭建与学校互通的平台。首先,可邀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讲座,并给他们提供解答困惑、排解焦虑的机会。在讲座前,与学校做好沟通,使得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其次,邀请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促进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聘请学校教师成为幼儿园大班学前课程的辅导员,这支坚实的学校团队会成为大班教学的指导者和完成幼小衔接的参与者,真正使学校与幼儿园的衔接达到立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