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03:3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化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常州;城市化;影响;对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的,涉及到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空间扩张、观念转变等诸多方面,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历史上不少经济学家曾对城市化进行定义,虽然对城市化的定义表述不一,但其基本涵义都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即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二是人口的迁移,即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三是人的观念及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城市化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一、常州城市化现状及其影响
常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2006年,常州全市的人均GDP达37210元,约折合5150美元。从国民收入来看,常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为16649元,约合2310多美元。加上各种人群都有统计口径之外的收入,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上远大于2310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则常州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达4000多美元。按照经济学家钱纳里建立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化阶段的关系,常州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根据国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当人均GNP达到1500美元后,就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1.城市化优化常州产业结构
城市化促进常州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化是随着产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工业发展要求资源和人口在一定的自然空间上聚集,工业生产和工业品消费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工业生产可以集中在固定的空间区域内,从而带动人口集中居住,这就产生了城市。在工业化的推动下,资源和人口的聚集达到一定规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就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生产和消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性,因而只有工业发展导致人口聚集达到规模要求后,第三产业才有发展的空间,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将促使人口和资源更进一步地在空间上聚集。
城市化繁荣城市商业。2006年,常州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03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297元,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518元,增长14.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085元,增长27%。其次,城市化带动了常州市中心商务的繁荣。许多来自周边地区甚至国内外的知名企业看好常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纷纷把总部、地区总部、营销中心等搬到常州,同时,城市的扩大也促进了现代物流、旅游、保险、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2.城市化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化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常州市在市政道路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宁常、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主线实现贯通,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录安洲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长江路、青洋路延伸段和常焦路、常金路工程建成通车,基本实现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总投资2亿余元,完成了一期工程8条河道的污水截流任务。按照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要求,顺利进行了市区城乡公交资源整合,先后完成了原武进公交与越城巴士的整合、横山桥线和东安线67辆个体中巴车的收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至2006年末,城市电话用户达98.8万户,增长0.7%;农村电话用户24.3万户,增长5%;无线市话用户80.6万户,新增7.9万户,增长10.9%;移动电话用户255万户,增长22.9%。
城市化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特大城市对常州市市容、市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州市注重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将市政道路建设与市河整治、园林绿化、历史文物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目标,我市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提升和美化城市形象,实施了以“八路八口”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敞开扩建了红梅公园、蔷薇生态湿地公园、新北区中心公园;新建了市民广场绿地、毓秀园、椿桂园等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856.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252.8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1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6%,上升1.8个百分点;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平方米;拥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32个,省级园林式单位55个。
3.城市化集聚市区财富
中心城市在把人们引向城市的同时,也吸引了财富。随着进入城市门槛的降低,购房置业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和外地居民落户常州市市区的主要途径,由于这一部分人群大都是事业有成人士,他们有稳定的职业,有较好的收入,随着他们进城落户,也把相当数量的财富带进城市,使市区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从而城市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形成滚动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其他富裕居民迁入城市。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市的消费额比重不断上升,县以下的消费额不断下降。消费的日益向城市集中,也使财富进一步集中到市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
4.城市化提高城市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一是随着城市规模、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被城市建成区所代替。2002年常州市有4万多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市民,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6万。政府在征地过程今,为了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往往要求用地企业优先录用被征用土地的部分农民,使他们的身份和职业都城市化了。二是随着各开发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资、民资企业进入开发区,带动了当地和附近农民非农化的进程。2006年,常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接近三分之二。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达5.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12.0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2.6%、9%,其中当年净增加注册私营企业5674家、个体工商户9866户。
城市化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通过高考、购房、创业等途径进入城市,这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的绝对减少,农民人均生产资料有所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步减少,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从而也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改善;第三方面,城市的扩大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肉蛋奶、花卉、苗木等城郊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常州市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在l990年是61.6%,96年首次下降到50%,2002年仅为36.8%,2006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0.4%,均已达到或初步达到全面小康水平(40%)。
二、常州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遍地开花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使湖荡水体富营养化十分明显,有些河流甚至常年恶臭,城镇的环境质量每况愈下,令人担忧。如太湖现已经常蓝藻爆发,影响周边城市的饮水安全。常州作为太湖流域的组成部分,又位于太湖的上游方向,保护太湖和洮、湖水资源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环境污染问题业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也颁布了一些环保措施,但在利益驱动下,某些企业排污仍屡禁不止。
城市规划欠科学。科学性是保证城市规划严肃性和长期指导作用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以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目前城市规划体系缺少对城市、区域缺乏深入研究,对城市的特色把握不准,使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失误。虽然常州由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所和大学等陆续展开了一些发展规划研究,但偏重技术层面,与城市发展战略的综合性要求有一定差距,不符合战略和规划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要求。
三、加快常州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常州城市化进程,应从常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城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思考外来人口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布局紧凑的原则,把市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统一,把城从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向外延伸,渐次成网,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加强对市区和市域内的空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和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公共绿地保护等,做出总体安排,促进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
加快常州城市化进程,应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为一时一地的利益而损害将来和全局的利益。通过加强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和垃圾处理等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等产业,通过打破条块等各种行政壁垒,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开放和国际化来提高城市化水平,变工业型城市为贸易型、服务型城市等措施,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平衡。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
关键词:准城市化;农民;二元结构;政府主导
一、引言
城市化,即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规模及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的三大标志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几经起伏。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从1979年的4062.6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340507亿元,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城市化建设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我国自有的特色。在诸多特色中,第一个当然要算举世无双的户籍制度,这就造就了所谓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准城市化”现象,这一现象应得到学术界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其表现和成因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措施,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结构分析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个数由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8年的45.68%。本文提供了1978年以来的城市率变动情况来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
实际上,我们这里所提的城市化率,是指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化率要比这个数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算成了城市化人口,被统计进去。实际上,这部分人群的工作是不稳定的,可以说是飘忽不定,今天在这个城市工作,明天说不定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还有可能返乡种田。这种把农民工都算成城市人的城市化率实在是不靠谱。重庆市长黄奇帆近期在“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演讲时说:“现在我们常说的城市化率是指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尽管它是科学的,但是容易掩盖矛盾。因为10多年前,我国以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是25%,而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是30%多,现在全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40%多,但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26%,仅增加了1%。重庆也一样,直辖初期,户籍城市化率25%,常住人口城市化率28%,现在户籍城市化率27%,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于2010年达到53%,其中相差的20多个百分点,就代表了没有户籍的进城农民。”如果按照这一说法,实际上我国城市中农民工的数量占了20%。对于这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承认自己是城市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是农民,身份是改变不了的,他们像侯鸟一样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种地已经不是主业,相当一部分放弃了种地,成了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城市人,这一部分人群,我们称之为准城市人,这样的城市化,我们称之为准城市化现象。
三、准城市化现象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准城市化现象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化现象,它根源于我国户口政策的设计。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需要,计算我国的城市化率时把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算进去,而不谈这部分人群应享受的权利,更何况我国的准备城市化率实际上比这个数还要大。准城市化问题是我国解决城市化绕不过去的一个弯。
(一)准城市化存在的原因
1958年,我国出台了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主要目标的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划分城乡居民身份并使市民和农民身份相对固化,形成了农民和市民两种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身份制度体系。这种举世罕见的城乡隔离制度,直接造成了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形成了市民和农民两种身份迥异的不同公民,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循环并缺乏共享机制的独立系统,促使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和加剧。改变户籍性质最主要的就是两条路:把户口买到城里去的,还有就是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的。
(二)二元结构下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及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党的以来,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同国民经济一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展开,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对经济资源聚集作用明显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释放出来,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成为必然。多年来的城乡分割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渐渐被市民化。城市规模逐步扩大而且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市区总人口100万以上人口城市达122个,占18.6%;50万-100万人口城市达118个,占18%;50万以下人口城市达415个,占63.4%,城市化率提高到45.68%,如表1所示。
虽然城市化率达到了45.68%,到农村走走,可以发现,留守在农村的农民不多了,城市化率实际比例很可能比这个数字要大,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统计。准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大中城市。户口在农村的准城市人群中,一部分在工作所在地购置房产,有一部分是在户口所在地的农村自建小产权房,还有一部分人群大部分把房子买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城里,而不是买在乡镇里,乡镇城市化水平在弱化。怎样解决准城市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身份转变?怎么布局东西部城市及各级城市?怎么设计城市建设规模?也就是怎么设计省、市、县及乡镇各需容纳多少城市人口,这些人口占本地区多大的比例?大量农田抛荒怎么办?怎么保持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到沿海地区参观,给人感觉是: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过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许多地方,城市是拆了建,建了拆,时常发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城市群,每个地带中心城市的人口均逾千万,靠房地产发展起来的大城市显得浮肿,而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相对较少。
放眼世界,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截至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更进一步考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从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历程看,我们能否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是否不重复别人的老路,防止建了拆、拆了建这一现象发生,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困难。在区域经济二元和部门二元化显著差异的条件下,我国城市化建设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复杂性。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为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户籍人口城市化率
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让为数众多的农民排斥在城市之外,没有资格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实惠,其制度本身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准城市人群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聚集者,可得到的是政策的变相歧视,是不公平的。我们可以考虑重庆的做法,也可以一次性废除,把准城市人群转为城市市民,享受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关于个人保险,属于个人的部分由个人缴纳,其余部分由政府代为征收;对农村老人实行能保尽保政策。这样做有利于城市人口的稳定增长和城市的发展,久拖不决不是个办法。地方政府不能以农民的身份转变作为寻租的条件而不作为,更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改革成就上,裹足不前。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城市情结,期望摆脱农民身份而出现大面积的空村现象。
(二)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不能改变
我国城市化过程既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不相吻合,也不同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化。政府以行政力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等手段,对城市化进程加以推动、引导和调控。政府在人口向城市迁移、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以及城乡关系调整等方面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我国城市化不能搞市场,先大规模的城市化,而后又是郊区化,建了拆,拆了建,劳民伤财。
(三)城市规模与布局要规划在前
目前,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市化战略存在许多争议,单一政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建设。我国城市发展应该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主要是因为作为动力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成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缺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则刚刚起步。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尤其是江浙一带,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空间分布均衡,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完全具备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的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城市化的巨大推力已经形成,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促使农村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强烈的转移需求。其次,拉力来自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东部沿海地区是小城镇聚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要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制定优惠的投资建设政策、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推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加快城市化步伐。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是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科学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符合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以小城镇为重点,并不是说不重视大中城市的建设,恰恰相反,应注意发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依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差异,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选择适应不同城市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城市化道路,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要提高区域首位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体系,由此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英国的工业化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到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英国城市化是以发展轻工业为先导,进而带动能源、工矿、交通工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机器运转速度的加快、工厂制度的逐步建立,促进煤炭、冶金工业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变革,则促进了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则是英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9世纪中期,随着“圈地运动”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改进,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城市迅速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需要补充新的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英国的城市化为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模式,但是,其中也有沉重的教训,那就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粮食自给有余,还可以出口,到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贵族通过著名的“圈地运动”,以暴力形式强制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停滞不前,国内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不得不依赖从国外进口,农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城市化的推进。
二、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约的城市化——美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城市化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在不断调整中前进。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工业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某些城市一跃成为较大规模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在美国五大湖周围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有机联系而完整的城市体系,并形成了制造业带。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缺、犯罪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富有家庭离开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到郊区居住,建造属于自己的独立院落式低层住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广大中产阶级和普通居民也追随其后移居到郊区。在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上就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也超过了非都市区的人口。郊区化给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不断融合。但是美国也为过度郊区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面对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以及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带来的种种问题,美国学者开始倡导“紧凑型”城市和城市理性增长(或称精明增长)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混合功能利用土地,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鼓励公共参与,通过限制、保护和协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理性增长是一种精心、科学规划过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保护农地、复兴城市已有社区、保持住房的可支付性、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它具有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的特点。
三、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德国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时,往往是大城市得到优先发展,但随着大城市发展带来“城市病”,政府又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小城市的发展,甚至会限制人口和资金继续向大城市聚集。但是政府的这种事后干预往往收效甚微,而德国则是城市化一开始就注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代表。德国城市化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全国各地。二是城市布局相对合理,全境内城市分布均衡,形成了一种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三是城乡差距小,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在德国既没有过度拥挤、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也没有破旧不堪的农村地区。除了柏林比较特殊,拥有340万人口以外,第二位的汉堡只有170万人口,第三位的慕尼黑只有119.46万人口。德国全国8200万人口中,几乎有1/3的居民生活在84个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里,而近4930万人生活在人口为2000至10万的小城镇里。
四、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过度城市化——拉美国家
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与西方国家接近,但经济发展水平是西方国家的1/10—1/20,城市发展质量很低,是典型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商业贸易来推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城市贫民大量存在,上世纪90年代末,拉美地区每10个贫困人口就有6个住在城市;城市失业严重,2003年,城市公开失业率创10.7%的历史新高,城市失业总人数达到1670万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种社会问题凸现。城市管理无序,人口过度膨胀,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在此背景下,拉美国家出现了特殊的“逆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选择不同,拉美国家的逆城市化是一种低收入阶层被社会边缘化的无奈。由于移民数量不断增加和城市地价及生活费用的上涨,数量越来越多的低收入阶层从原来相对靠近市中心的简陋住所向城市周边地带转移,逐渐形成环绕城市的大片贫民区,造成“贫民窟包围城市”的特殊现象。
五、政府主导的快速城市化——日本和韩国
作为后起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在短短的三、五十年内完成,其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日本一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处处可见政府的影子,特别是战后以来的半个世纪更为明显。首先,政府通过向工业部门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其次,政府通过对国土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土规划部门—国土厅,根据国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对国土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保证全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使城市化的发展平稳推进。最后,日本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条例来保证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在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诸如《国土综合开发法》等全国性的法律政策来引导国民对土地,特别是对城市中的土地进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另外,政府还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制定了一些如《九州地方开发法》和《四国地方开发法》等地方性的法律政策。在政府干预下,日本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日本的十大城市中有七个位于三大都市圈内,这里汇聚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
韩国也是典型的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在其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区域经济开发和规划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政府行政计划综合框架之内运行的。
日本、韩国的快速城市化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是,政府过度干预的城市化造成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并引发交通拥堵、工业污染、地价飞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日本、韩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引导人口向都市圈、首都圈外分流,但是至今收效甚微。
六、经验总结及启示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要相协调
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既有同步城市化,也有过度城市化,还有滞后城市化。先行工业化国家如英法德大都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拉美、非洲国家则是过度城市化,而我国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为动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进程的城市化是畸形的,同样,滞后的城市化也是违背规律的。今天,我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同时我国也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一般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特殊体制转型交织在一起的“双重转型”过程。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相联系,而且同市场化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不仅要实现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实现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要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也要协调发展。
(二)土地要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和集约型城市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过了由集中到分散,并到集约的过程。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选择了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是约60%的国土面积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开发。而且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可耕地少、人口分布不均匀、生态环境脆弱等国情条件下,必须吸取美国式的分散型城市化的教训。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三)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非均衡的城镇化模式
按照区域布局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有非均衡城市化和均衡城市化两种模式。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非均衡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由非均衡走向均衡则是各国城市化追求的目标。美国的城市化就是经历了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过程。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我国区域差距明显,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城镇化进程也不同。同时,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人口承载力也不同,决定了其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可能相同。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四类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人口状况,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非均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四)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来看,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各国城市化所追求的目标,只不过从发展历程来看,有的国家经过了优先发展大城市,再鼓励发展中小城市的曲折过程,有的国家则从城市化进程一开始就追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不同,在区域经济中是不能替代的。大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其影响可能是跨区域的或者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中等城市服务于整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小城镇的功能则是服务广大农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各自的服务功能,且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避免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五)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要相结合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是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其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功能演进和城市产业分工多为市场选择和作用的结果。但是完全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政府应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引导,否则就会失控。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速度较快,甚至可以跳跃式进行,战后日本、韩国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城市化,均是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但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容易造成城市化偏差。因此,我国应当更多地借鉴西欧国家的政府调控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成功经验,既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注重政府的调控作用,尤其要重视规划的作用,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六)完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发展
摘 要: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乡村移向城市,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总之,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 劳动力
一、农村在城市化发展中的推力
城市化进程的本身, 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过程。它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分工完善, 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 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因此, 农业的发展, 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城市非农业人口需要提供口粮。可以说, 一个国家农业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多少, 是决定该国城市人口数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非通过贸易等手段从国外获取) 。商品粮越多, 则城市居民的食物来源越有保障, 城市的吸引力越强, 城市化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 反之,则势必大大滞缓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劳动率的高低, 就表明了农业给予城市化的动力之强弱。 第二, 农业( 村) 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向城市的转移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它们需要成千上万, 源源不断的劳动大军补充进来, 这些人力资源只能来自农村, 即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第三, 农业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城市化是以大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主要标志的,而许多工业生产都是建立在农业原料的稳定供给之上的, 如许多工业化国家都是从轻纺工业开始工业化的起步, 轻纺工业所需的棉、麻、丝、皮毛、烟草、木材等无不取之于农业。否则工业发展只能是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同时, 农村不仅担负着原料供给者的重任, 也是城市大工业产品的消费者。离开了农村这个广袤的大市场, 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将变得极为局促和狭小, 城市化的发展也将举步艰难。
二、第二、三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拉力
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从以农业为主转入以机械化和工业化为主, 这时第二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从而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工业化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 由此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革命引起了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据测算, 发达国家1820- 1950 年间,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不但第二产业继续发展, 争取更大的规模效益, 而且, 商业、贸易、金融、流通等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并逐渐取代工业而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当然,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配套的需求。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 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性设施。如企业生产要求有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 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 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越高, 就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另一方面是生活消费项目的需求。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 如住房、购物、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法律诉讼、社会福利等。以上的各种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 但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 又有显著不同。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 即主要是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 而第三产业则促进了城市软硬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它使城市化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为发展农村经济培育了人才, 有利于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剩余对社会的压力, 减少了农村不安定因素。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的大量农民跳出落后文化的“堡垒”- 农村, 使他们受到现代化的熏陶, 学到了技术和管理知识, 开阔了视野, 树立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观念, 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增强了适应市场需求, 自我创业、就业的能力, 造就了新的产业劳动者。同时, 随着新型平等观、财富观的树立, 必将提高其法制意识、民主意识, 这将对农村的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另外,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人口流动的加剧, 人们“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改变, 因此, 农村必将加大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进而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以上这些, 都将有利于丰富农村城市化的内涵,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质量水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促进了各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大量的民工春节前返乡、春节后又涌入城市, 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民工流”现象, 民工流在给交通部门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 也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13年春运3月6日落幕,全国道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了34亿人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4047万人,日均601万人,同比增长12.1%,创历年春运之最。其中,各铁路局(公司)跨局中长途直通旅客发送量达到9227万人,同比增长6.5%;管内短途旅客发送量14658.9万人,增长16.2%。在巨大的春运客流中, “民工流”占了将近70%。滚滚而来的民工流是铁路春运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份额,是铁路春运的主要收入来源。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引起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水平比较低,也无法吸收过多的劳动力。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水平很大。
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寻常,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政策。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表示将在2010年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落户问题。
我国当前有1.4~2亿进城务工人员;可以预见,一旦具体政策形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速。如果最终导致户口政策的改变,2009年的政策改变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里主要想谈谈城市化加速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出口为特点,在2001-2008年期间,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占全部增长的30%以上。在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大背景下,这种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有其必然性,是中国巨大的人口潜力的必然结果。但是,面对这个增长模式的负作用,特别是国际收支长期盈余造成的储蓄浪费,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最终,我们必须找到提高国内消费需求或投资的办法。
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终究是要受到其收入制约的,在收入增长速度有限的情况下,目前从总量上提升消费的政策将不可能取得显著效果。事实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就曾大力提倡启动国内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但结果却是,消费占GDP的比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过去的12年间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出口导向增长模式是长期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放弃在短期内改变这个模式的想法,而把注意力转移到结构性调整这样的长期措施上面来。城市化就是长期措施中重要的一项。
以常住人口(即包括当年在城市居住超过半年的农村移民)的口径计算,中国当前的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而世界平均水平是50%。一个可以比较的例子是菲律宾。菲律宾的人均GDP略高于1600美元,是中国的一半,但菲律宾的城市化率达到48%。如果以农业产出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则我国的城市化率水平就显得更低了。尽管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5%,但农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1%。假设农村人口全部从事农业,但人均收入水平保持不变,则我们只需要29%的人生活在农村,即城市化率应该达到71%。当然,农民可以兼业,从事非农工作,创造全国GDP的11%就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口,因此,71%的城市化率是一个估计高限。
提高城市化率的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一个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之后,不用很多的培训或学习,他的收入就会提高,这是因为,在农村他的收入增长受到土地这个固定要素的制约,而到了城市之后,他主要使用资本进行生产,而资本是可以增长的。也就是说,城市化可以“无成本地”提高进城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也提高全国的人均收入。目前,城市人均消费额是农村人均消费额的2.57倍,因此,城市化将带动全国消费水平的提高。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城市化所带来的消费增长是一个无成本的增长,既不需要国家的投入,也不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二是我们还要考虑城市化对国内消费的间接贡献。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两者本身又会创造消费需求。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城市化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增长,而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比制造业强,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长,从而也带动消费的增长。
然而,国内反对加速城市化的声音也很高。除了一些是出于偏见以外,更多的反对声音是针对城市化所带来的对环境、公共服务、教育以及公共秩序的压力。这些反对声音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它们的出发点首先就是错误的。它们错在把公民的迁徙权放在与环境、公共服务、教育以及公共秩序同一层面上进行考量和取舍,但迁徙权本来应该是公民的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主要是靠“破”来取得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进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破”的法则是功利主义,即社会总体效率或福利的提升。但是,今天我们是否到了应该“立”的时候了?如果抛开效率和福利标准,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道德的、政治的、抑或社会的――我们都无法拒绝,迁徙权是公民的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如果我们承认这个权利,则环境、公共服务、教育和公共秩序就只能居于从属地位,政府只能想办法降低城市化的负面作用,而不是限制公民的自由迁徙。
加速城市化之所以困难重重,原因是我们在过去50年里积累了大量的存量问题。户口如同修筑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座大坝,在农村一端,水位已经非常高,在短时间里废除户口,就会产生溃坝的效果,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估计会瘫痪。自2003年之后,各级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态度有了很大改观,户口在限制人口自由流动方面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到目前,子女教育和升学是户口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内容。无论是否拥有城市户口,只要一对夫妇不在户口所在省份居住,他们的子女就不能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在有些地方,他们甚至不能升入高中。北京和上海的大学生入学率已经达到50%以上,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全国的比例刚过20%。如果北京和上海开放户口,如此之大的差距将吸引数以万计的家庭搬到这两个城市去。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 发展模式
我国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划,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一定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从区位优势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城市群带动型、中心城市带动型、交通要道带动型;从主导产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专业市场带动型、现代农业发展型、工业主导型、旅游带动型等;从城市化发展的资金来源角度可以划分为外资推动型、内资发展型、混合资金带动型等;从城市化发展的形态来讲,可以把县域城市化分为县城中心带动的城市化、县域小城镇带动的城市化、县域县城和小城镇共同推动的城市化等模式。从山东实际情况来看,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种模式。
山城企区一体化的“南山模式”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行政区划为南山村)的前身是前宋村,改革开放前全村共260多户,总共8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如今,南山已发展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农民新城,整个南山集团拥有4万多职工,南山集团内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等,村民就地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第一动力,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发动机。南山集团城市化正是通过“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而推动的,南山城市化与产业的集群化、链条化密不可分。所谓集群化是指南山的产业不是单一产业,而是由40多家企业构成的涉及精纺、铝业、建材等领域的10多个产业集群。所谓链条化是指南山把主导产业向前后延伸,形成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南山集团通过产业的集群化和链式化发展,促进了南山集团的经济发展。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使村庄与企业合二为一,农业变成工业,村民成为居民,劳动力成为员工,都在集体企业就业。企业联合村庄,使产业化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农村依托企业,使农村享受到了企业的发展成果,构建起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企共赢。南山链式化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促进了城镇功能的提升;而城镇功能的增强又为城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王格芳、王成新,2007)。
政府与产业园区推动的“邹平模式”
邹平是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模式。邹平县域经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县域内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就业的不多,大部分人以就地城市化为主。而且,通过工业化和政府的推动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就业和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制度投入和产业园区推动是两个主要的城市化动力要素。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通过“工业强县”战略、撤乡并镇、迁村并点、就业政策的制定、城镇建设的投融资、城镇与乡村的规划、新农村建设等路径,推动了县域城市化的发展。另外,城市规划制度与政策的实施也影响城市化的进程。高新街道办事处为适应县开发区建设的需要,加大了村庄整体搬迁力度,七里、鲍家两个村整体搬迁,东石、祉房等村部分搬迁,采用旧房补偿+自筹资金+政府补贴等方式确保群众搬入新居,通过这一做法,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居民点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集聚。从产业园区的角度来讲,截至到2007年,邹平县域内的产业园区数达到了14个,园区内的企业个数达到4168个。在魏桥镇,魏桥工业园拥有职工6万余人,其中农民工5万多人。2007年实现产值260亿元,税收13亿元。
农业主导型的“寿光模式”
佩鲁在《略论增长极概念》(1955)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88)。这个增长极可以是工业,也可以是农业。山东寿光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表明:农业产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城市化不仅有“工业主导型”,还有“农业主导型”。
寿光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生产经营体系,集生产、加工、运输、中介、服务、科技等多个环节,通过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整体产业链条,从而带动城市就业。目前,寿光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有“中华之最”之称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亩,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可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格芳、王成新,2007)。
市场体系的发展促进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和3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上游的种子产业、机械产业、塑料产业、化肥产业,带动了下游的蔬菜加工、销售、运输等产业,还带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各类购销公司、经纪公司、运销专业户等中介组织达到1.7万个,蔬菜流通产业链中的人员发展到近10万人。
寿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县域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寿光农业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寿光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进城工作、投资创业、居住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增强了农民个人的城市化能力。第二,寿光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加工、配送、处理、销售以及各种中介、信息服务机构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产业的集聚促进了人员的集聚,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农民变市民的“城阳模式”
城阳是山东青岛市的一个近郊区,1994年由城阳县改为城阳区,那时城市化水平只有5%,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3%。城阳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注重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通过旧村改造和相邻村庄的合并,实现农村区域的就地城市化,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阳城市化的产业基础。城阳积极承接青岛市区制造业的转移,工业化速度较快;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突破口,建设了中韩国际小商品城、宝龙城市广场、青岛国际服装城、青岛国际工艺品城、青岛棉花交易市场、青岛钢材批发市场等一大批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城阳服务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由1994年建区时的25∶60∶15调整为2007年的2.6∶64.4∶33.0。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创造了机会,目前全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
实现了农民向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后,城阳政府开始实施以旧村改造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将全区230个村庄统一规划为46个居住组团,相邻的村庄集中建设居住社区。几年来,城阳区累计实施了52个社区的旧村改造,22个社区完成整村改造,3.4万户村民住上了楼房,腾出产业用地6000亩,相当于原占土地的55%,全部发展第二、三产业。城阳区在旧村改造的同时,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旧村改造使农民的居住城市化,还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城阳区和街道两级财政每年投入8000万元,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2005年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有6.2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7000万元,每人每月领取的金额达到104元,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9000多人获得了医药费补偿,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180元。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王格芳、王成新,2007)。
以园区带动城市化的“乳山模式”
乳山地处山东半岛南端,1993年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全市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多,占全市人口的91%,城市化水平较低。近年来,乳山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更广空间统筹谋划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和谐律动的发展格局。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48%。
乳山市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以建设园区为抓手,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乳山以高标准建设“两区八园”为载体,吸纳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拉动县域城市化进程。为推进县域城市化进程,采取以区建园、区中建园、园中建区的形式对市区和两个开发区实施了“三区”对接工程。依托区位优势,先后规划建起了韩国工业园、银海工业园和金海湾工业园。目前,三个园区累计引进国内外项目54个,总投资达3.6亿元,项目已开工面积9.6万平方米,解决就业人员3200余人。
在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坚持制度创新,畅通农民进城渠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实行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放宽中心城市的户口迁入条件,将在市区购房面积75平方米的落户标准调整为安居工程的最低标准52平方米。加快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覆盖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对转入城镇户口后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要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乳山市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初步构建起了市区四周以园区搭接的子城区合拢发展的县域城市化新格局,成为县域城市化的“助推器”,推动了县域城市化的进程。
结论
山东县域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在于政府如何推动城市的发展,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还在于清除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发展县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促进经济要素和人口要素向县域城镇集聚,推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未来县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县城的场域功能与结构升级。县域城市化应重点发展县城,抓住县城这一核心和增长极带动边缘区的发展。其次,实现城镇生活方式与品质再造。县域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城镇生活方式重构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县域城镇延伸辐射的过程。中国未来的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将有可能集中中国最多的城市居民,城镇将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空间载体。城镇的发展目标就是加速县域城市化的进程,就是要把农民变为市民,实现农民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并实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再次,构建乡村建设与新田园生活样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重点建设一批中心村,实现乡村城市化,创造一种新田园生活样态。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存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居民点的城市化,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等达到或接近城市水平。最后,实现产业集聚与提升城市就业。县域城市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必须以集聚在城镇的乡镇企业为支撑。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空间,还是一种社会结构空间,具有独特的城市化价值。另外,还要注重制度投入与社会结构创新。城市化作为社会结构变迁过程的载体,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制度性投入,实现社会结构的创新与再造。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综合制度进行改革才能推动新一轮城市化的发展浪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需求 城市地下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9F270 文献标识码:A
苏州地区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毗邻我国经济发展核心——上海市,该地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城市化进程最为快速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城市功能与空间已经彻底被两个重要的主题——市场与开放所重构,转型期的快速城市化进程鲜明且典型 。
作为资源限制型城市,同时又是旅游城市,古城区的保护也为苏州市城市化发展提出了难题,所以在苏州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尖锐的人地矛盾。研究苏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用地问题,思考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一、苏州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的涵义应该是多维的,包含经济发展、人口迁移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
从城市化的涵义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化发展涉及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州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笔者通过经济、人口和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经济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后,苏州市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乡镇企业改造镇阶段(1979—1990年)、开发区改造阶段(1991—2000年)和市域城市群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这是个从就地发展,到大面积向外扩张,最后到在控制的基础上平衡发展的过程。
(二)人口城市化。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苏州市常住人口为1046.6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91.68万人相比,共增加354.93万人,增长51.31%,年平均增长率为4.23%。而到201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已增长到1051.87万人。
(三)生活城市化。
2010年前三季度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2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激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不断增多。
二、苏州市土地利用分析
从苏州市2010年土地的供给量可以分析看出土地的市场需求量是巨大的。
从土地性质来看,2010年第三季度的土地供应中商品房用地5宗,面积达34.5万平方米,占总供地面积的25.0%;工业用地25宗,面积达87.4万平方米,占总供地面积的63.4%;其他性质的用地5宗,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占总供地面积的11.6%。
可以看出,苏州市主要的土地供给还是集中在工业用地上。工业用地基本是成片开发占用的,面积需求量大。有些工业用地成交之后,长时间闲置浪费,造成土地利用率的低下。而土地的供给主要分布在周边辖区,相比之下,古城区的土地发展成为挑战。
三、对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思考
城市土地是城市发展的载体 ,城市化快速发展及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而且加剧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社会经济需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 。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表以下,通过人工开挖或者自然形成的空间和洞穴。而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注重和运用,则是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依据苏州市情况,现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朝四个方向发展。
(一)地下交通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轨道交通、地下人行交通、隧道和地下停车场。自2012年五月以来,苏州轻轨1号线的投入使用开始,就大大缓解了苏州市区,尤其是古城区的交通压力。而轨道交通2号线到4号线,也逐一在开工设计中,这将大大缓解苏州路面的交通压力。与此同时,隧道的发展也是拥有着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城市的地下空间,在需求量大的地段形成大型停车场,也是苏州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地下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在苏州市大力推动“退二进三”的策略发展下,第三产业将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日益蓬勃发展起来。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将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现在的星海生活广场,它就是一个以轻轨站点为核心的地下商城,这无疑为苏州城市化发展指明了一个新思路。
(三)地下工业。
地下空间可以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仓库的储物功能,同时,现在的许多商业中心都已经向地下纵向发展了,工业发展也可以借以参照,将对彩光要求不高的操作厂房等,在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地下建造、发展,从而达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四)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综合管廊
与商服业、工业等设施一样,市政基础设施同样具备“向下”发展的可能,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苏州城市化格局沿着密集化、组织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统一的地下城市。
注释:
宁登.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0(3):41
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2
姚士谋,朱振国.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求大—谈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中国土地,2001(3):27
关键词:健康城市; 城市化; 战略
Abstract: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one hand to the human development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an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as brought a lot of negative human health effects. The basic purpose of urban space is to protect people's health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pport to correctly guide the healthy city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Qingdao City,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guidance, the principle of steady advance, in the metastatic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speed up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al urbanizatio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from a traditional to a modern-type changes, take the "new city" of the road.
Key words:health city urbaniz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研究背景
1.1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
2006年12月,《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获批准实施。根据这一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将致力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青岛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副省级城市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而青岛在其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与作用,更应该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更好地引导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
1.2健康城市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的迅速城市化及城市的卫生状况,从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出发而提出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
由此,城市本质认识的深化逐渐唤回了城市应该具备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健康城市的概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1.3健康城市的具体标准规
1)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
2)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
3)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
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
5)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
6)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7)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期种族或)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
8)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力。
9)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
10)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通过这些具体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健康城市不光是是城市的环境健康发展,而且更重视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
1.4健康城市的发展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项目。它追求的目标是把健康问题列入城市决策者的议事日程,促使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健康规划,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
每个健康城市都应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①创建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③满足居民基本的卫生需求;
④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1.5城市化与城市健康
急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为人类经济和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和严峻挑战。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与社会、卫生、生态相关的问题相伴而生;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亚健康或慢性病病例也越累越多,同时,人类还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城市不仅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存在,而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类赖以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
2. 青岛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分析及问题剖析
近年来,青岛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也愈演愈烈。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2.1城市化滞后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
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证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即:凡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和国家,其人均GDP 也高,反之亦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一般变动模式”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的合理范围是:1.4—2.5,而2000年、2005年、2006年青岛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09、1.12、1.2 均小于1.4,可见,青岛的城市化率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率。
2.2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日益提高,但产业发展不均衡
青岛市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4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786.5亿元,增长28.4倍,近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约达到16%,全市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
但青岛市产业发展并不均衡,产业结构呈现普遍典型的二三一型结构。第三产业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但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为主,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大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环节,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产品附加值较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产业、知识型产业所占比例较低。
2.3中心城市集中性模式主导城市化进程,但区域辐射能力并不强大
从人口变化趋势来看,青岛市人口向大众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持续集聚,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日益增大。
城市的扩大与城郊农业的存在着许多矛盾,而这些矛盾主
要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操作的不规范带来的。本文针对城郊
农业发展,分别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基层民主组织
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城郊农业 城市化进程
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沿海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地处内陆的吉林省的城市化进程也已悄然展开。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这种扩张的直接结果就是将大量的农地纳入城建规划,将城市边缘的农村变为城市的一分子。但在城市化初期,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了城郊农业的发展,损害了城郊农民的利益。如何解决城市化给城郊农业带来的问题,更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完成城郊农村向城市的平稳过渡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给城郊农业带来的问题
城郊农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牵着农村,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经济上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在生产方式上仍属于农村。农民大多拥有自己的土地,以经营农地为生,而且生产手段上仍承袭农村的传统;另一方面在生产服务对象上又明显的受城市的影响。城郊的农民大都利用离城市比较近的便利条件,根据城市需要进行生产。在我们问访的农户中有68%的农民将粮地改为菜地,有条件的甚至采用大棚温室技术,将蔬菜销往城市。城郊农民在信息掌握,技术运用和销售渠道上都比偏远的农村便利,而且也有比较强的市场观念。但也正由于地处城市边缘,城郊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受到冲击,出现了很多问题。
土地被征,失地农民没保障。在城郊农业中,征地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本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但在征地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制度的不完善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首先是变相征地。在四间村,村民指着一条马路告诉我们那条马路所在地原先是他们的耕地,但上面(指政府)要修路,就被占用了。但政府没有按规定给与他们补偿,而是以重新分地为名将土地收回重新承包,却把要修路的地段划分在分地范围之外,这样就使原属于农民的耕地变成了公家所有,再修路就不需要给农民补偿金了。农民的耕地就这样被变相占用了。其次,被正当占用的耕地也没有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在城郊,耕地本来就少,问访的农户中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许多农民都把它当作“保命田”。但为了城建的需要,土地只能被征用,但补偿金却很少。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对
我们说她只有一亩多地,现在也要被征了。政府的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20.5元,合计一亩只有2000千元左右,而且只是一次性补偿,也就是说这两千元买走了农民十几年的承包期。可是这位老太太年纪已经很大了,打工做生意都是不可能的,失去了保命田,只能靠着两千多元的补偿金解决以后十余年的生活需要。而且农民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和保障,他们正在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分”的“三无”游民。再者,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还有意无意的隐瞒了国家的征地法规和补偿办法。信息闭塞的农民没有政府的传达,他们是无法了解国家政府文件的。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享有的权利,更别说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了。而且土地多是被政府征用后拍卖给公司,却没有给农民市场价格的知情权,只是用行政手段定个地价一次性的给予农民补偿。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补偿,无法享受到自己土地的价值增值。
在城郊农村的问访中我们还发现农村的土地承包制实施的并不完善。在分地过程中,有的农民因为种种限制分不到田,而有的农民却能分到几份田。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他1982年从军队转业回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把户口落在他亲戚那里,而当时承包土地时,村里以他的户口不在此地为由没有分地给他,而户口地却因为他不在本地居住也没有给他土地,在承包期的二十年里,他只能靠租种别人的田地来生活。到2002年再次承包时他又没有分到田,理由是他转户口时没有农田,办的是自理口粮户,所以不能参与分田。可是同时村里有一些人出外打工,不愿意种田,都不接受分田,那些土地便归队里所有。他几次找负责人问询也都毫无结果。问访中其他农民也反映在承包分田的过程中生产队有吃喝现象,不少都靠拉关系,走后门来承包土地。村民也只能是听之任之,毫无办法。
政府占用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但由于政府没有给农民足够的知情权,没有妥善的安排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使农民在被征地时有很大的不满情绪。许多失地农民无力讨个说法,就只能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这导致了大量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存在,不仅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同时也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城市化过程不仅使农民失去了土地,而且在其他资源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损害。城市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扩张的过程。城郊农田的征用大都用来引进企业,建立工厂,而且许多在城市里不宜建立的重污染企业也都建在城郊。在问访中我们看到四间村附近的一个化肥厂巨大的烟囱正不断的向外吐着浓烟。据村民介绍,那个化肥厂污染很严重,冒出的烟特别呛人,化肥厂附近的农作物大都被熏死了。经过农民的上访请求,化肥厂才同意对厂区周围的农户进行补偿,而对稍远处但同样深受其害的农户不予理睬。化肥厂的污染不仅使农民经济上遭受损失而且也使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另外,由于周边工厂的建立,大量的抽取地下水用于工业生产,使得附近的村民不仅没水灌溉农田,甚至连生活用水都有困难。虽然政府已经给他们通了自来水,但并没有兑现免费用水的承诺,只过了一年就开始向农民收取水费了,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另外,城郊农村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也是由闭塞走向开放,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一方面城郊农村改变了以“产粮为主,只等收购”的传统经营方式,开始针对城市的需要进行生产;但另一方面城市并没有为他们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体系,城郊农村处于市场秩序混乱的状态。在问访中有63.7%的农户反映市场管理混乱,服务态度不好,收费严重。目前长春市公有的蔬菜批发市场只有光复路一个,而在农村附近的小市场大多很零散,归个人承包,收费很不规范。在公有的市场里只凭自产证和1元市场管理费就可以进去卖菜,可是公有市场挤得人太多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压级压价现象,而且离农户相对较远,上也不便利;附近的小市场个人说了算,收费很高,有的一天要20元,如果不交甚至还砸摊抢东西,菜农们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城市化进程中对城郊农村偏重了索取而忽视了给予。城市化本应是将城郊农村纳入城市,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是城市化文明化的扩展和延伸。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却没有重视城郊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在问访中发现城郊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依然很单一落后 。72%的农户还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68.2%的农户不识字。城郊农村的这种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直接束缚了农民向城市转移,使他们在失去土地之后,不能及时的转变角色从事其他职业。这同时也阻碍了城市文明的扩张和延伸,使城市化进程不能顺利的进行。
原因及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造成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究其根源仍然在于制度问题。
首先是土地制度问题。我国现行与土地有关的宪法、土地法、土地管理法、 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5部均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这种“集体所有”实际上是很笼统的。所谓的集体所有在某种意义上是把土地当作一种公共物品来看待,不具有排他性,即谁都可以从土地上分得自己的利益。产权不明晰,就无法产生市场主体,这就使得在征地过程中,无法明确到底谁应有控制权,谁应享受到最大利益,只能通过货币安置来简单解决。“货币安置”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征地农民的安置包括就业安置,农民在失地之后,可以很快转变成国企的工人。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用工方式也逐渐市场化,政府无法再利用行政手段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于是货币化安置便成为大多数政府的选择。货币安置一来可以减轻国土部门和用地单位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二来货币安置是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表面上很符合市场规则,容易被农民接受。实际上“一次性货币安置”是用短期有限的资金收益买断了农民的长期使用经营权,将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外,而且有限的货币安置费用无法解决大多数失地农民的长期的生活出路问题。笔者认为在所有权方面应明确规定土地公有即最终所有权归属国家,而农民享有使用权,现实中承包二十年就是指农民拥有二十年的使用权。政府或公司要征地用地就必须以合理公平的资金赎买农民的使用权,如果要永久占用则必须按照农民的承包期限来赎买使用权,就是说如果一个农民的土地还有15年承包期满,那么征地方必须支付与农户15年经营土地所获收入相当的补偿金。而且一旦明确农民的使用权,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就有了发言权,他们可以与公司政府进行议价,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出卖还是出租,使农民真正参与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中,避免了“一次性货币安置”的弊端。另外要强调政府在土地上享有的只是所有权,一旦农民承包了土地,农民就有了土地使用权。农民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不能依仗行政手段强行的征用土地,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毁约,侵害了农民的使用权。即使政府用于公益性设施建设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民的社保基金,使农民能长期的受益。
其次,在对农民进行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有的户籍制度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设立的,并沿用至今。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严格划分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村出现了许多失地农民,他们虽然脱离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但他们的身份依旧是农民,因而始终不能被城市所接纳。笔者认为既然农民已经脱离了土地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而应称之为“自由劳动者”。但户籍制度的存在却使他们并不自由。他们进城打工依然要顶着“农民工”的称号,忍受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就使他们的就业成本很大,不利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而农民就不愿失去土地,对征地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旧的户籍制度的存在也使农民不能得到公平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与城乡居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农民拥有“保命田” ,他们即使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还有土地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保证自给自足,土地在某种意义上是农民手中的一种资本。一旦失去了这种资本,就相当于城市中下岗工人一般,生活上没有依靠。但农民身份使他们不能象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城市居民社会生活最低保障金。而社会养老保险也不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只有改变现有的僵化的户籍制度才能有效的保证农民的利益。有人提出“一证一卡”走天下(一证指身份证,一卡指社会保障卡)① 这种“一证一卡”制度既保证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平等,又使城郊失地农民有了社会保障。一旦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就必须要享有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金,即使农民没有失去土地,只要其生活水平在社会最低生活线之下也要给予他们必要的补助。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村依然不能放松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完善。村委、生产队等基层组织是农民集体组织的代表,应充分做到为农民服务,维护农民的利益。首先,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在征地中出现的许多违规现象都是由于某些村干部的暗中操作导致的,使农民在出售土地时遭受很大损失。只有加强民主监督力度,将所有的操作都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农民监督才能最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利益,杜绝违规操作和不法现象。其次,在城市扩张中不能弱化基层组织的作用。基层组织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更好的起到维护农民利益的屏障作用,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征地以及在其他方面上要代表农民去谈判,为农民争利益,而不应与公司站在一起强占农民的利益。再者,基层组织也要起到带头作用,为农民增收做贡献。城郊农业由于受城市化影响,已经不同于传统的粮食农业。应积极利用城郊的地理条件,进行特色农业经营,如种花、种菜等。而完成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单靠农民的个人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基层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农民组织起来,给农民以政策方向上的引导和技术信息上的支持,增强农民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城郊农民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益。
除了农村自身的制度建设之外,在城市化建设中,城市方面不能只将城郊农村作为工业扩张的“殖民地”。城市化进程要在更大程度上做到现代化和文明化的扩展和延伸。既然城市化进程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应将城郊农村看作城市的一部分进行规划。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减少污染严重的企业,多建立一些农产品加工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城郊,虽然减轻了城市居民的环境压力,却损害了城郊农民的利益。这种不顾农民利益而进行恶性工业扩张不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区域经济中,选择企业厂址很重要的一条是要考虑企业离原料地和产品销售地的距离,以达到运输成本最优。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原料地在农村,而最终产品是销往城市的。在城郊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工业正好处于原料产地和销售地的过渡地带,便于农村和城市的物资交流,形成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城市的市场链条。这样既为农村的农产品销售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城郊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从生态经济角度看,在城郊建立农产品加工工业也不会给城郊农业带来太大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要积极的接纳农民进城打工,要给农民以必要的技能培训。在这方面浙江省绍兴县的“三单制”培训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三单制”是指由用工企业出订单,由培训机构出培训菜单,最后由政府买单。②这样可以给农民多项选择的余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接受培训。既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为城市用工企业提供了大批有技术的打工者。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还要加强对城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使城郊农村成为城市的一分子,首先就要在设施建设上跟上城市的步伐。政府应划出专用资金用于提高城郊农村的电话和闭路电视普及率,加强乡村公路的建设以及在城郊农村附近设立小型图书馆和阅览室,方便农民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还要加强城郊农村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清理不规范的小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方便。 一个成功的范例
长春市二道区宏伟村是一个典型的市中村,村里的许多土地被征用,村民也曾因为土地赔偿款的集体上访。原来12家,靠集体经营,不但不赚钱,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经过近几年的,村里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上访村变为有名的先进村。宏伟村集体资产由1997年的13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宏伟村实现了全村无闲置人员,现在退休金最高的村民每月可拿到459元,村民的医疗费也由原来的120元增加到240元。宏伟村一跃进入长春市乡镇企业50强村。从宏伟村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书记张德柏是远近闻名的好村官,他上任以后首先解决拖了6年的上访问题。他组织精干力量,先后跑了5个城区、19个派出所、24个粮食所,耗时半年时间,为706名村民办理农转非户口,解决了村民睡觉都惦记的问题;接着又四处奔走,为农民解决了拖欠6年的土地补偿费问题。
其次,村里适时顺势的改变经营方式,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千中心,万中心,建设是中心;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村书记张德柏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表现了村领导班子对经济的重视程度。村里首先搞企业转制,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将企业改为个人租赁经营,村里每年都稳稳当当地收入160多万元,打工的村民还能按时开支。而且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用。宏伟村在经济开发区有5.3公顷土地,开发区原准备征用。但张德柏认为“卖地不是路子”,他们引进资金1.2亿元,与有关方面联合兴建了“宏伟商城”和住宅楼,村集体资产仅此就增加了5200万元,是卖地的17倍,而且商城每年可收回承租金200多万元。他们在村内半闲置的8公顷低洼地上投入400万元,建起了100栋高标准的日光温室,正式命名为“宏伟农业示范园”,主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和效益好的高效作物,承包给村民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③
结语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做贡献,是农民降低了城市化的成本,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重视农民的利益。政府要不断的调整政策,健全制度,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城郊也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多出现一些像宏伟村那样的先进集体。城市化对农民来讲,应该是阳光而不是阴影,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让农民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需要制度创新》来源于深圳中农网
今年以来,*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市区的发展思路,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年,我们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并壮大了执法队伍,添配了执法装备,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得到加强。为规范执法行为,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逐街逐路,定员定岗定责,严格奖惩兑现,使执法队员的责任心加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城市顽疾得到规范和遏制,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按照“建养分离,事权分离”的原则,对园林处、环卫处进行了作业方式改革,将环卫道路保洁、园林养护管理任务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做的模式转变。环卫处对*以来老城区以外新增城市道路共计50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进行了分段招标。园林处对老城区和产业区起步区段*万平方米的绿化管理进行了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提高了道路保洁质量和园林养护管理水平。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
*区加大了对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今年,我们主要投资建设了以下工程: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工程。(1)*路翻新工程。由*设计院设计,全长2300米,宽9米,共拆除原涵洞2300米,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暗渠翻新工程已完工。路面造面工程春节后马上进行。(2)*路整体改造工程。由*城建设计院根据清华大学对*路及**路两侧整体改造的总体规划进行设计。道路工程全长*米,主路宽*米,双向八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全用花岗岩铺设,两侧路灯采用国内先进的灯光设施,所有管线全部入地,工程总投资*万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是园林绿化工程。(1)*广场及*绿化带工程。*广场及南北延伸绿化带总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由*园林设计院设计。目前,已完成广场绿化和绿化带建设,广场硬化、铺装及广场、绿地内的景观、管理房基本完工。主体雕塑、草坪灯、喷泉正在抓紧设计、施工。(2)南、北工业区绿化工程。*区绿化是今年绿化工程的重点。对*区的*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植各类乔灌木*万株,绿化面积达*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万元。同时,对起步区出现的残树断垄,缺土少苗部分,进行回填、补植常绿树、撒播草种,进一步巩固了绿化效果。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热电厂及供热工程。热电厂由*投资建设,总投资*元人民币,年发电*度,提供*万平方米的供暖热源。目前,已完成土建投资*万元,其中主厂房投资*万元。化水车间、加压泵站、水塔、烟囱、破碎车间和干煤棚主体工程已完工。供热工程由*设计院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供热能力为*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需敷设主管道*公里,建设*个分配站。目前,主管线已全部敷设完毕,占地*亩的首站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二级管线改造基本结束;*分配站,已完成*个,各分配站锅炉房已经确定,居民室内设施改造正在进行之中。(2)天然气管网工程。天然气工程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投资,*区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并协调地上附着物补偿及拆迁工作。我区段工程总投资*万元,需敷设主管道*公里,需挖掘回填土石方*万立方米,现已基本完成。四是工业、生活污水管网敷设工程。(1*工业区一期污水管网和两次穿越*工程。将南区的污水经自来水厂和东关两次穿河底送到工商分局门前,沿*河绿化带直穿*小山和*高速至*总排污管网,目前,工程已完工。(2)*发展区排污工程。该工程自*向北至*厂北侧,向东穿高压走廊绿化带,再过*路,接入*区总排污管,该工程已完工。(3)*河城区段河床污水截流工程。该工程从*河到*街东端敷设一条长*米,直径为500—800cm的水泥管,将5处长期向内夹河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全部接入主管道送到总排污管网,彻底结束老城区雨污混流、污水排放至*河的历史。该工程已经施工完毕。(4)全长3500米的南区污水二期工程。该工程经*区沿*路到*河东岸沿河向北至*以北段,已开工建设。
三、加快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在给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及便利的出行条件的同时,为彻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年,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村整体改造工程。我们在*年将芝阳村整体拆迁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改造。重点建设了*万平方米的回迁房,用于安置*村回迁户*和连城路改造涉及的回迁户*户。目前,*万平方米回迁房已基本完工。二是吸引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年,我区主要是进行了*小区等开发建设,总开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通过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城市住宅档次都有了较大提高,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四、积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为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好小城镇建设。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心镇典型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心镇“四个一”活动,主要抓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区四个镇两个办事处共投资*万元,硬化路面*万平方米;投资*元改造自来水,以改善农村农民用水问题;投资534万元,建设桥梁6座;投资510万元,绿化面积42.78万平方米。二是加大园区建设。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今年8个工业园区共落实项目65个,投资8.33亿元,建成区面积24.75万平方米。三是严肃规划纲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项目的制度。根据我区发展现代化生态河滨城市的战略思想,对*办事处镇驻地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全区总体规划思路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对部分镇、办事处的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
总之,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省市的要求,跟兄弟县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城市化工作搞好。
二、整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筹建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抓好人民路、万寿路传统业态改造。完成九龙湖商圈详规编制。加快九龙大酒店、农贸城、装饰城、温西工量刃具市场等商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举办中国水泵、空压机展和中国工量刃具展等各类展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做好铁路站场物流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加速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景区设施,完成*书院、千年曙光园建设。不断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国家有机食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产值70亿元,力争规范化合作社占比达90%以上。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年粮食产量14.6万吨。继续抓好小流域治理和生态景观林建设。加快推进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和担屿围涂工程,启动*中心渔港建设。鼓励发展优势水产养殖业,新增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5个。积极扶持远洋捕捞,引导近海捕捞向节能高效型转变。因地制宜实施“十百”工程,建成达标村80个、示范村12个。巩固提高“两片两线”整治成果,推进村庄成片连线整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污水无害化处理。建立市级部门一对一联村制度,加强村企结对工作,启动合作项目150个,落实合作资金1500万元。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渔)家乐,加快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四、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狠抓招商选资,整合招商资源,充实招商项目库,开展各种形式项目推介活动。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招商联络处作用,深化“总部经济”招商模式,抓好“回归工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专业展会,设立*产品境外展销中心。争取设立商检办事处,申办保税仓库,建立海关快速通关机制。引导企业积极申办进出口经营权,新增获权企业50家、实绩出口企业50家。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开展与韩国*区等城市的友好交流。
五、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完善九龙汇、铁路站场等规划,基本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工建设西环路四期和双南路,续建工业园区六条主干道路、肖浦路城区段、万昌路北延、九龙大道东延。启动开元山庄建设。改造楼山入城口。做好九龙汇滞洪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住房建设,新建商品房5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4万平方米。启动坊下街旧城改造。完成锦屏公园二、三期绿化和湖心公园建设,开工建设下保山公园和五龙山风景区,实现人均增绿1平方米。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抓好车辆和户外广告管理。扎实推进小街小巷整治,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规范固废拆解业,启动再生资源园区建设,基本建成省级生态市。
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甬台温铁路*段、石松一级公路、76省道复线城南段建设,开工建设104国道复线泽国段、81省道松门过境段、新客运中心。继续实施坦龙线、吴坑线等县道和民间危桥改造。建成110KV浦头变、琛山变、文峰变和东林变,全力争取开工建设220KV温峤变、东海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完成长潭引水*配水工程。抓好海水淡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湖漫水库库区改造。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扩大城区截污工程三级管网建设范围,确保污水处理率达65%。加快电信、邮政、移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七、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完善校网布局,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小学二级管理模式。启动第二职教中心建设,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创办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联合艺术学校。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12项服务,切实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严防霍乱、流感、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高度重视职业病、结核病及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设立卫生监督分所,完善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积极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市。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设博物馆、王伯敏艺术馆。大力发展社区、企业、村落等群众性文化,举办文化艺术节。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数字电视建设试点,完成第二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大力推进“生育文明百村新”工程,实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免费体检,建成村(社区)计生服务室600家。加大人口计生依法管理和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改善人口结构。
八、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健全社保、救济、福利、优扶安置、再就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扩面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大力推进“新民之家”建设。切实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大力抓好“三合一”企业、出租私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普查整治,开展全民安全教育培训,努力实现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秩序,解决一批积案,确保总量和“三访”发生率继续下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网上监督和无纸化办公。整合现有资源,强化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扩大政务公开,实现信息互动。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并联审批,缩减审批环节,逐步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审批,“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深化“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行政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着力打造节约型政府。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十、继续为民办好实事。不断深化执政为民理念,把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全市行政村通车率达97%以上。
2、开通长潭引水*配水工程松门、石塘段,建设新河、滨海引水工程。
3、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参保农民免费健康体检40万人,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
4、实施城区“天网工程”,试行农村家庭联防报警系统,强化社会治安管理。
5、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环卫处理体系。
6、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高水稻、大棚蔬菜(瓜果)、生猪、鸡、鸭5个农业品种参保率;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争取参保面达80%以上。
7、加强食品安全工作,60%以上农村“放心店”纳入统一配送体系。
8、继续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完成河道、溪堤整治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