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浮力教案

浮力教案

时间:2022-06-09 03:1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浮力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浮力教案

第1篇

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思考: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第2篇

摘要:由于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加强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形象思维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把物理知识与形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37-01

物理形象思维是运用物理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材料,通过事物的形象特征认识事物的物理内容和本质,并作出某种判断的科学思维,是通过表象、直观、想象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基本上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构想理想化的形象,有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便于对物理问题的整体把握和定性分析。如果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里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现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教学表达式和物理过程有机的联系起来,也就难以进行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初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分析推理能力不强,对一些抽象物理知识的掌握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而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巨大的能力和效益在这方面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两点做法。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物质的微观现象

在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有不少知识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现象,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电流、分子运动等,这些关于物质微观现象的知识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即使教师采用图片、模型、文字等静态教具进行教学,也难以形成各种微观现象的动态表象而进行思维,学生也就难以理解这些认识。但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这些微观现象模拟出来,就能变静为动,创设一个虚拟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接触一个形象的物理世界,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就呈现在课堂上。结合声音、动画、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刺激,因而激发学生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抽象为形象,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初三物理《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一节中,先利用“氯化铜溶于水”具体事实启发学生形象思维,形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抽象物理规律。然而利用电脑动画向学生展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结构图,这些物理图景生动展示出物质的原子核的核外电子是围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的,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得到事物的信息和形象,在形成正确形象的基础上就易于总结出物质的原子结构特点。接着,向学生展示“物质得失电子过程”电脑动画:画面一:在通常情况下,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围绕各自的原子核高速旋转。画面二:在一定条件下,氢原子最外层一个电子会转移到氧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画面三: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电脑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获得了生动清晰的感性知识和材料,得到了具体的直接经验,形成物质得失电子的物理图景表象,并利用生动、具体、形象的物质得失电子图景进行思维,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有效突破节课的难点。由于本节课运用计算机教学,充分启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效果良好,因而在“一九九七年度惠城区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本节课的CAI课件获得“一九九七年度惠州市电教仪器实验研究年会”电脑软件三等奖;本节课教案得“一九九八年度惠州市中小学多媒体优化组合教案设计”优秀奖。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物理变化

初中物理中,有些物理变化比较复杂,而且难以用实验、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学向学生展示。例如,物体露出水面时,浮力的变化;凸透镜成像中,物距改变时,像的变化;杠杆中作用力方向改变时,力臂的变化等。这些内容单靠教师传统讲解难以阐述清楚,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这些变化过程,生动形象模拟出来,可以启迪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这些物理变化中各物理量的动态联系,并自然地向抽象思维过渡,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例如,在浮力教学中,物体从水中上浮至漂浮在水面的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误以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教师可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小球露出水面时,浮力大小的变化,使学生观察到:在水中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重力,但当小球露出水面时,浮力逐渐减少,最后当浮力减小到和重力相等时,小球不再上浮,静止在水面上,处在漂浮状态。通过电脑动画具体生动地模拟出物体在上浮过程中浮力的变化,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物体上浮时浮力变化的正确形象,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物理图景,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又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掌握物距和像的变化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棘手问题。虽然可以利用学生实验,进行分析和研究,但实验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电脑动画把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出来,使学生观察到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少,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当物距为两倍焦距时,像和物体等大,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当物距改变时像的变化规律的正确形象,并自然的应用形象思维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把这个规律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第3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思想。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照本宣科的传统式教学早已不适应这个时代,传统式教学也禁锢着学生的思维方式。《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激活思维,强化记忆。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如:“浮力”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并提问: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的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事实证明,问题设置得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从已知知识的情境进入更新知识的情境,学生随着设置得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首先,交流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次,合作学习,探究疑难。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教师要做到:⑴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⑵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⑶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是:学生能主动地、自愿地参与整个探究过程,而且积极思维。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维呢?第一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好问的天性,探究教学应当围绕如何满足学生的好奇而开展,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动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被动进行。第二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在探究中获得的现象等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学生要对证据做出合理解释,在探究过程中就必须积极思维。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做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后,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将比乒乓球小的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沉入水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很自然地猜想出了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然后做让学生做以下四组实验:⑴将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铅球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得到的浮力;⑵将不同体积的铁块浸入水中,测量其受到的浮力;⑶将同样大小橡皮泥做成实心和空心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状态;⑷将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成球形和方形放入水中,测出其受到的浮力。当学生发现实验现象与假设不符合时,就会产生想知道真实结果的迫切愿望,从而去积极主动地思考。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也更能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求知识,对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4篇

创新过程,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创新思维过程,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

一、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思维的驱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讲“重力”这一节时,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的一小球,速度越来越小,这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一是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提问二是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通过设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情景中,层层迭进,波澜起伏,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善于利用,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又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站不稳脚跟,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通过一个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使无数初入物理学殿堂大门的学生如痴如醉;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电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力线的形状,使学生惊叹不已;如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蛋置于瓶口,可观察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瓶中。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物理概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因而它建立往往需要足够的感性经验,需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在建立“惯性”概念时,事先演示两个小实验,“打蛋入杯和杯底抽纸”。提醒学生观察,当塑料片在棒击下飞出,而鸡蛋掉入杯中。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放在讲桌边缘,而杯底压一条纸将其突然抽出,杯子不落地,这时兴趣盎然,教师自然导入惯性概念教学。

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

爱因斯坦在探索的动机中写道:“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过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科学的原理总是先猜测到,然后通过探索性的演绎加上验证;科学的发现常常是先猜测结论,然后给予逻辑或实验的证明。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重新发现”,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学习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我对教材作了创造性的处理。如在“直流电动机”这一节演示实验处理中,共进行了4个实验贯穿全课。首先演示设疑,使学生觉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会有力的作用,激起探究的兴趣,接下来用第二、三个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第四个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是有条件的。最后通过分析,用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三者的关系,并提问:如果把通电直导线换成通电线圈放在磁场中它又将如何呢?这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从演示设疑,分步研究,加深体验者去安排一系列实验,丝丝入扣,强烈地吸引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发挥想象,当最后完整地得出结论时,学生心中洋溢的是发现者的自豪感,而不是被动吸收的厌倦情绪。

不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将许多物理课移到实验室去上,也可将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发挥想象的强大动力。如教师在上“比热”课时,启发学习提出“猜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水、煤油同时加热,对温度升高有三种预测:水比煤油升得快或慢或相同。到底如何?请大家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将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调活动的探索性实验。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学习实验归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习用自身力量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导思想是教师用科学方法教育意识,按照学生认知模式设计认识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研究问题: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为解决问题所建立的假设:围绕着“决定浮力大小因素”进行科学猜想。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如在水中游泳,井里提水等基础上,让学生提出:①浮力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②浮力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③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④浮力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⑤浮力是否跟物体形状有关等等。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一一归纳,充分让学生猜想不作任何评价,但有时还需启发进一步猜想如⑥浮力是否跟排开液体重量有关呢?

实验方案:根据学生猜想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首先,怎样测定浮力大小?多数学生知道弹簧秤测浮力。第二,怎样测出被排开液体重力?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设计,用量筒先倒入水后记下放入物体前,后的水位差,经过实验探索研究得出实验结论:F浮=G排液。第三,教师介绍阿基米德巧妙的溢水法设计方案,并演示让学生观察。第四,教师引导学生对“错误”的猜想设计方案,用实验纠正。如:重量相等的铁块和石块,用弹簧秤测出浮力不相等;在量筒的不同深处,同一物体浮力相等。从而使学生否定了①、②、⑤猜想;接着让学生设计并测得水和盐水不同密度液体中浮力(同一块铁),得出与密度有关,验证猜想是正确的。探索性实验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

泰勒认为: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联想和独到见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典型题的分析、研究,从多方位,各个角度加以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加以综合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学生创新思想的养成,在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开拓视野,发挥想象能力和实际综合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大有益处。

变换思维角度,加强立体思维。在习题教学中,经常编排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求解,或者通过改变提问题角度,改变问题条件等方式把一个总是变化成多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经过从扩散到集中,再从集中思维到扩散思维,多次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三、竞争是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竞争,可以明确思维的动机,提高思维的力度和速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创造因子的能量,提高思维效率。竞争,还可以刺激信息交流与反馈,促进信息尽快地系统化,网络化,简化和优化,从而刺激灵感的出现,顿悟的产生。如在课堂教学中讲到“摩擦”这一节中,提问:“在水平地面上骑自行车时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分别属于摩擦中的哪一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大致分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自行车后轮胎受到地面给它向前的静摩擦力,前轮胎受到地面向后的滚动摩擦力;第二种认为自行车两轮胎都受到地面的向后的滚动摩擦力。将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已见,争论得十分热烈。教师给予引导,启发,问题在争论竞赛中圆满解决。不过,教师在表扬思考总是快而正确的同学的同时,不训斥那些思维不十分敏捷的同学,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相反要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猜想,养成善于提问题,敢干发表见解,能思善辩的好习惯。提倡学生争辩,竞争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快速决策的可行措施。在教学单元小结后,还可进行相关知识竞赛的各种测试和训练,还可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只要我们根据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查有梁等着《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6

第5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

活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有趣的新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人的思维是活跃的。如在讲“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看到那惊天动地、一泻千里的壮观飞瀑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而发电的情景,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了解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利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保护水力资源的重要性。可见,把多媒体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优化了教学氛围,还可以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物理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物理模型,突破难点

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突破,如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浮力”的教学,如果教师对学生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时若使用文字和语言,向学生解释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真正理解起来是比较抽象的,甚至造成混乱。所以,我下载一些相关的课件,解决了此难题。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同时小木块保持不动,而在演示小木块上下表面压力、压强作用时,慢慢地向上移动,与此同时显示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直观活泼的动画效果和图形,迅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比较轻易地就攻破了这一难点,同时也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了较好的铺垫。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快检测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检测反馈能改进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物理隶属于理科,应该做适量的习题,可是订购的习题集却又存在着题型偏旧、偏难等缺点,这对于学生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很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网络资源,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检测,这样就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即时的判断,及时矫正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多媒体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的时候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

总之,我们教师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正面对着一种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们不仅要从理论上接受多种媒体手段教学的优势,而且要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体会每一种设备的特点和优点,设计教案的同时要精心设计好每一部分所需采用的多媒体手段,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第6篇

现在教材中按学生的特点对探究实验做了精心的安排,而作为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引导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对教学起实际的指导作用。根据我这些年探究课教学的经验,我认为一定要做好如下几点:

1 重视实验探究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些教师,误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们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老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引导好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有目的地去研究,否则不是脑子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干什么,就是按老师的要求去验证实验,根本就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会研究方法的目的。所以上实验课也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

2 耐心引导、激发兴趣

在科学探究实施中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课堂难于调控,在实验室完成探究要远比在班级中上课秩序上要随意性强一些,甚至有的教师说是乱了,或者由于学生们只注重于对实验器材的关注与周围环境的新鲜感而来的玩耍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与本实验并不相关的地方去,摆弄器材,在课堂中随意说笑,顾左右而言他,嘻嘻哈哈,教师为维护秩序担搁了过多时间,因而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遇到这种问题时,更应显出教师的功力与人格修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引领他们,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等他们领悟以后就会在课上认真地听课思考了,记住一定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只有善于提问才能有所发现。所以老师一定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例如再讲阿基米德原理时,我这样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前面我们讲了用测量法和上下表面压力差法可求浮力,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是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排开的水越多,感觉受到的浮力越大,从而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提出了问题,再现了科学家思考的过程,学生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了只要勤于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4 勤于思考、合理设计实验

一个实验是否能更成功,更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关键是在实验的设计上,如果设计的不够好,对结论的得出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需要我们老师要多进行换位思考,想象我们设计的实验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设计实验时还不要局限于仪器站给我们配备好的实验器材,也许它并不适合学生们,我们可以给他们进行改进和创新,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我们要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仪器站给配备的半圆形的玻璃砖固定到了立着的上面有角度的类似半圆仪的木板上,学生在实验时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把半圆形的玻璃砖拿了下来,把它放到白纸上,白纸上已画好界线,入射点,介质和3条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的入射光线,学生斜射向玻璃砖,把看到的现象都画到纸上,现象非常明显,学生把三条折射光线再画到纸上,学生分析结论非常快,尤其对于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这一难点的处理上更好,引导学生不用多画光线,只要利用以上实验画的图想一个办法就可以探究得出,学生们几乎都能想出只要把一条折射光线当入射光线射向玻璃砖就可以了。这样改进以后,实验非常成功,而且这个实验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都能自己说出该如何做,让他们也有了成就感。所以一节探究课,老师设计好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机制;动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97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可以诞生在浴池之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问世于苹果树之下,贾岛在庙门前推敲,韩愈吟诗于马背……名家的发现或创作,]有时间地点的严格要求。而课堂教学不仅受到严格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地点(教室)、情景(课堂氛围)等条件的限制,还要受到课堂上几十位学生的监督和制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23年的教学生涯,使笔者认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其中存在许多可变的因素,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妥善处理。

几年前,笔者上《我与地坛》的公开课。由于备课较充分,学生配合也较积极,教学在顺利进行中。在探讨本文“母爱”这个主题时,笔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感受亲情的氛围中:“那口甜甜的乳汁,扶我们姗姗学步的双手,深夜替我们掖被的温暖,凝视我们时深情的目光,这柔肠百转的就是母爱,下面,笔者请学生想想在你们出门上学前,妈妈对你们说的一句话。”稍作思考后,笔者指定一行的学生顺次和大家分享母爱。

“路上带把伞,可能要下雨”

“吃个鸡蛋再走”

“骑车小心点”

“……”

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回忆了母爱朴实而真挚的话语,轮到第五个学生时,却不见起立,只见她趴在课桌上,静静的教室中传出了低低的抽泣声,旁边的学生轻声说道:“老师,她妈妈……”,哦!笔者恍然大悟,这位女同学的母亲去年才病逝。霎那间,教室里几十双眼睛一下聚集到笔者身上,笔者静静地做了几秒的思索,然后走下讲台,走到那位同学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背,用低沉凝重的语气对大家说道:“有一句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本文主人公史铁生在遭遇到人生的打击后不理解母爱的那份执着,但他把过后的愧疚用语言传达给我们,现在,我们每天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要使自己的心麻木,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及时回报。另外,笔者想化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这位同学,“真的强者,将更奋然而前行”挺直腰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妈妈会更放心的,好吗?同学们,让我们把友爱之情给予给她,化悲痛为力量,可以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可以!”……

直到现在,那堂课的情形笔者还记忆犹新。笔者认为,那堂课是笔者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堂课。在课后的评议中也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笔者对那堂课作了如下反思:

首先,课堂上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注意保持心情的镇静,举止的从容,不要心慌意乱,窘迫失态,应始终自信地对自己说:笔者的教学对象是学生,笔者有办法处理好,课堂上,笔者是临危不乱,方显大将风度。

其次,教师一定要有关怀爱护学生的热情,那堂课以“母亲”为主题。当时,笔者听到那位学生的抽泣,心为所动,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应该给这位学生以真诚的关怀和安慰,而不应该责备她在课堂上的不理智。当笔者的手放在那位同学身上时,笔者相信,笔者已经把教师的爱与宽容传递给了她,这份爱,无声胜有声。

再次,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有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才能在“疑无路”之时,出现“又一村”的局面。那堂课上,笔者在关键时刻引用了两句名言,恰到好处地和那堂课的主题相连接,不仅使“母爱”的主题得以深化,并且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达到了育人的效果。难道这不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境界吗?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教学机制充满着灵活性,尽管教师在课前钻研了教材,制定了教案,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一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得接受课堂动态的检验,教师应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学生违纪的情况,有时学生会提出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有时教师会出现错误而毫无知觉,学生或许会当面指出……面对如此众多的偶发事件,教师应灵活而迅速地做出反应,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做出正确的处理。

无论是冷静沉着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的热情,还是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当你的智慧之树常青时,它会转化为一种灵魂的感化力量深入学生心田,这样,便会在“细无声”的“润物”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8篇

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思维方式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它是基于人脑功能和人类行为模式研究所获得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模式。其机理源自大脑活动的两个方面:首先,人类最自然的思考方式是发散性思维,文字、图像、节奏、气味、颜色等外来信息进入大脑形成一个中心触点,并由此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新节点,再由此依次向外辐射呈现出立体式放射性结构;其次,根据斯佩里博士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人脑分为左右半脑,左半脑主管语言文字、逻辑分析等抽象逻辑思维,右半脑主管图像、色彩、空间等具体形象思维,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右脑则是高速记忆。

基于以上两大研究,英国的东尼・伯赞创造性地提出了思维导图,他把这些无意识的图像、符号等与文字进行组合,变成一种有意识、有一定规则方式的组合模式,思维导图实质上是发散性思维的外部表现。

物理抽象的学科知识和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强烈对比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困扰,物理就像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挡在学生心里。因此要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多角度思考和收放自如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

2思维导图的基本特点和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有哪些特点?基于这些特性该如何来绘制思维导图?笔者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采用电脑软件,也可以进行手工绘制,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绘图。

首先,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也就是“声现象”。一般选用横放的A4纸,这是由于人眼在同一时间能够关注到的视觉范围是一个椭圆形,在纸的正中央用一个彩色图像、符号或者文字来代表中心。

其次,各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声现象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分类、声音的基本特征以及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如图一)。接着由声现象再发展第二分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如图二)。分类方式并不唯一,在这个过程鼓励学生多思考,深入解读知识,从而绘制拥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在绘制分支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对称美,由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分支5-7个为宜。

再次,分支以关键词或图像的形式呈现。(如图二)不宜把一完整的句子直接放在思维导图上,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关键词,抓住重点。

最后,更细化的分支按合乎逻辑的方式以此类推向外拓展,整体上呈现树状结构。不同的层级之间要具备逻辑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思维导图在备课中的应用

备课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备课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差异、教材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从全局观念出发,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 问题。

图3是关于《运动的快慢》的备课,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学生分析(如图四),包括学生已有的基础、学生理解的容易点和难点、学生的典型误解;第二、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内容及内部结构、横纵向联系;第三、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一张思维导图,把所有内容融入其中,就好比一张作战地图,相应的策略可以在图上淋漓尽致的表现,无论是决策还是具体的执行都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反思,在这张图上标注课堂的执行情况,不断地修改、执行、检查、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2思维导图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大脑的思维方式,每个人从出生开始本能地在内心形成思维导图,从每个发散中心开始,发展出一个个网络。在新授课中充分利用学生大脑的思维方式,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构建,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

首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初步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然后画出本节内容的知识导图,并在导图上标注理解的疑难点以及自己对知识的拓展点;接着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和障碍点以及学生的预习导图。同时还可以针对部分问题进行集体思维大碰撞,在黑板上绘制集体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

另外,在教学中板书可以不再采用逐行记录的方式,而是采用中心-主题-关键点的树状结构展开,层次分明地将物理概念和规律有逻辑地呈现,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同化、顺应和重组,将所学的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改变学生的记笔记方式,又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乐趣。避免了传统的线性笔记的既耗费时间,又不能把握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的弊端。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出发,包括:问题来源、问题猜想、实验模拟、产生质疑、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并绘制包含这五大分支的思维导图,从而得到科学结论。以“浮力”的一个探究实验为例:(如图5)

问题来源:放入水中木块上浮而铁块却下沉

提出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密度有关

实验模拟:包括三方面,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器材――两块外观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3实验现象――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利用称重法测浮力,两个物体浮力大小相同,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产生质疑:为什么都是铁,铁块下沉,而船却可以浮在水面上呢?

得出结论: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可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引入下一个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同时实验设计也是有理有据地进行,另外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地质疑并进行进一步探究,而不仅仅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另外,利用思维导图也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使教师能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

3.3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学习的物理体系内化成自己的认识,不仅要求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理解,更要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重新整合和变通。如果能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巧妙地运用到复习课中,在理解知识和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将物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理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课要切忌教师一手包办,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建构知识网络。

首先,学生主动回忆相关内容,自主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要注意把握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存在的疑难之处。

其次,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教师主导,在黑板正中心画核心主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按顺时针的次序列出几个初级分支,再由每位学生共同完成次级各分支的知识点建构,学生最后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以同学的思维导图为教学资源,全班同学进行补缺补漏,以共同完成知识的系统化;也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同学们根据讨论意见以及教师建议绘制出思维导图并不断进行完善以形成小组思维导图。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 体性。

下面这张图是关于光的章节总结思维导图。

光学这一章知识对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普遍反映本章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且很多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以及颜色等知识(如图6)。

最后,复习课除了注重知识结构构建,还要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要精心挑选习题,既要关注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知识,也要关注学生差异,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中有一个明显特质: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不会。这是因为学生只是记住当前题目的解决方式,未掌握习题的解决思路,所以一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在讲授习题时教给学生方法显得尤为关键。在某些情况下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解题辅助工具,既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也可以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一道例题为例,分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题。

例:有一个质量是178g的铜球,体积是30cm3,请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ρ=8.9g/cm3)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利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的知识。学生可以很直接通过测量密度来判断小球是否是空心。但是对于利用体积和质量来判断,学生存在一定困难。利用以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引导学生分析要判断是否是空心可以把球的密度与铜的密度比较;同时密度与质量和体积也有一定的关系,假设小球是实心,利用铜的密度通过计算小球的质量和体积与小球实际质量和体积相比较。

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可视化,既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出现的障碍点,也有利于学生觉察自己的漏洞和思维破绽。

4 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教学设计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进行引导、启发,创建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1.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有:①直觉层面的兴趣,容易被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所吸引,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不会探索其现象的内在原因;②初中多数男生具有较强的操作兴趣,但实验结束,兴趣也就随之消失;③部分学生有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④少部分学生能够概括认识,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喜欢做一些难度大的综合性习题。同时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具有思维定势、思维片面和形象思维的特点。

2.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改革又着眼于课堂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物理教学的任务和建构主义的物理学习观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应遵守以下四条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育核心的职能是要促进个体的人的发展,教育改革亦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即“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而新课程提侣“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教育家杜威侣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中和深入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2.2 整体建构的原则。这里的建构原则包括课堂内容的建构与结构的建构。

2.2.1 课堂内容的建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将每个知识点与技能孤立、分割开,而是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嵌入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要求物理教师应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明确该知识点在整体中的地位,明确该知识点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前后知识相互连贯,使学生学得明白、学得主动。

2.2.2课堂结构的建构。物理课堂结构的建构不等同于若干个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或者将四十分钟作简单的划分和确定,而应对教这一具有特殊性的活动过程加以考察和确定。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原则,其次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不同的教学思想,一堂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将物理课堂的四十分钟划分为0.5+2.5+1结构。即课前五分钟通过听写、提问、练习等手段回顾与木节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或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中2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板书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结合学生活动、实验等等,完成木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后10分钟将通过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本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2.3 及时反馈补偿的原则。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惑、会提到的问题,即课堂信息的反馈,并要做好补偿措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教学进程正常进行,避免错误的思维模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例如,讲过浮力后,教师说:“既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有的物体却沉到水底呢?”很多同学都做出了正确解释,个别学生转不过弯来,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物体能否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不是由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受到的合力决定,即虽然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同时也受到重力作用。同时也为学习浮沉条件做好准备。认知规律是客观的,个性差异也是难免的,整体调查和个案处理在所难免,故教学设计中反馈补偿是非常重要的。

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3.1 解读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内容是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它既具有基础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让不同潜质和能力倾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必须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工与处理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转化成学生易接受的信息。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本课时哪些教学内容应达成,哪些内容应删除,哪些内容应从略,哪些物理知识应补充,木节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以及通过哪些方式和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哪些内容落实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何处理好联系中的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质与量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被教材束缚,并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3.2 改进备课方式,创新教学设计。采用共性教案与个性教案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智慧汇集的基础上,既减少了劳动的重复,又彰显了个人教学特色和教学风貌,同时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也起着促进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者的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教师的成长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反思。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增加“课后反思”这个环节,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审视和分析其教学行为。通过理论分析与反思,不断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第10篇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例如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体教学软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青鸟师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再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老师的欢迎。以上四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的体现了“积件”思想。

在多媒体资源处理方面,物理作为一门信息技术邻近学科,物理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许多物理教师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并把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Internet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它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物理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广东教育资源网()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

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所以我通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学科课件库网站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中国物理教育网()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在和学科教学中整合中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互动式教学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生兴趣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应用互动式教学就显得极有针对性。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来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是班内学生众多,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程度之间的差异,因此,应用互动式教学就显得极为必要。互动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向教师传达更多的有效信息,以便教师调控课堂。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主要是通过参与教学的程度和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来体现。因此,教学中,应用讨论、问答等多种互动方式,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这种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互动式教学所创造的亲近和谐气氛,能够密切师生联系,借助多种教学媒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二、如何提高互动式教学的效率

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参与其中,利用问题提出悬念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巧妙性,避免过于简单,而让学生丧失兴趣。利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要凭借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展开积极的合作讨论,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以便下一阶段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物理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适当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的口、脑相互协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合理设计问题,加强实验操作

物理学科是一门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和模型制作的学科,需要手脑并用的活动很多,而这些活动很容易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时,可通过合理安排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重力》教学中,可通过演示实验来提出问题:为何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会往下坠?受何力作用?把金属块放在桌子上的话,会产生什么力?放入水中的话,又会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在《浮力》教学中,可通过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上浮下沉的变化,引出对密度的探究和观察。通过这些问题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并且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答疑惑,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如果涉及的实验较为复杂,可建立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这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优化演示实验,生动、直观、有趣,又能强烈刺激学生感观的演示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参与意识,使演示实验取得最佳效果。

2.建立积极的评价反馈机制

第12篇

一、“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微课”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提出的建议,他认为:微教学是教学视频的主要载体,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对某些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的要求。微内核是微视频的核心,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包括各种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馈等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清晰的、动态的教学环境。

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中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官方文件中指出,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结合体。

从专家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课是一种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而且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其特点就是“短、小、精、活”:

1.教学时间短。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的视频最合适的时长应该为5至10分钟,非常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他们在5至10分钟之内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视频。

2.资源容量小。由于微课的核心资源就是微视频,而微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为主流的网络媒体格式,压缩率高,因此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容量较少。微点评、微反馈、微教案等部分多为文本,因此整个微课资源包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教师与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线学习与交流,甚至可以轻松地在移动终端上保存观看。

3.教学内容精。微课教学时长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内容虽短,但主题突出,问题集中,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是对传统课题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4.资源组合活。微课可以将重点、难点打碎,分成一个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教学环节,形成系列化的专题微课程。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还未掌握好的知识微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梳理,促进个性化成长;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环节进行观摩、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微课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

1.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幼儿的认知过程以具体的形象和非自愿为主要形式,逐步开始自觉与微强加视听结合,说明教学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孩子都可以通过观看小课的视频,自主学习。例如:开展的科学活动《鸡蛋的沉浮》,利用盐水的浮力使鸡蛋浮在水面,通过一点点的加盐水,看着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以此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质地的纸花在水中的不同状态,语言简洁,图像生动,动静结合的画面,激发孩子在观看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从而引发孩子们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微课对不同孩子学习的促进作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能力也有各不相同,集体教学中很难全面照顾到所有的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而微课的形式可解决幼儿个体差异问题,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强弱,加盐的速度有快有慢,观察鸡蛋浮上来的过程会因为其他幼儿的状况而产生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集体做鸡蛋的沉浮游戏会导致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不充分、观察思考的过程不充分。通过微课形式,幼儿可以在成人的引导下,在自主的空间学习和反复操作试验,根据接受知识的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于是就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3.微课促进家园合作的优势。现在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关系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能力发展,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玩玩就好了,每天开开心心,安全没有问题就可以。殊不知,幼儿期正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例如:语言的发展,动手能力的发展,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等,都是从幼儿期慢慢培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