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8:4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识更新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认真抓好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管理
今年以来,通过各项努力,我科申报和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痰认钅浚争取项目资金?0万元。
1、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13个街镇乡实施,落实示范户1000户,示范面积5000亩,以Q优6号、合优3号为主推品种,以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半旱式规范化栽培技术、杂中稻间栽糯稻技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平衡施肥,推广专用肥技术、杂交中稻穗粒肥技术、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为主推技术,确保示范户的水稻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实施当中。
2、组织实施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项目。已组织二批街镇乡农技人员参加市级片区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技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下半年,将组织100名街镇乡农技人员参加粮油、水产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3、已做好新型农民培训的准备工作,确保全年培训XX名技术骨干农民的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科技教育与宣传
结合科技宣传月活动、科技活动周和《农业科技下乡百镇千村示范活动》,组织相关农业科技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活动,印发各种农业技术资料2万余份,及时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三、认真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
1、及时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填写专业技术考核登记表。
2、组织需要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参加各种资格考试。
3、完成了2名高级农艺师的评聘工作和4名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因中级职务岗位缺名额,目前正积极申请增设中级职务岗位,尽早做好4名中级职称人员的聘用工作。
4、认真准确统计了我局专业技术人员设置情况和人员花名册,并及时上报我局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申报表。
5、及时上报了我局新一届中级职称评审委员的推荐材料。
四、完成了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XX年下半年打算
一、继续抓好项目的实施、监督、协助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加以完善,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完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续聘工作。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河南 安阳 455133)
【摘 要】在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企业困难加剧的大形势下,拟就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如何通过内部挖潜,积极培养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努力打造职业化师资队伍,提高煤矿安全培训效率,提出了对策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师资建设;深挖潜力;做法初探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目前是永煤集团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唯一的三级培训机构,主要承担该公司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近两年随着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该校以打造职业化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深挖内部师资潜力抓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技能训练,建立新型的培训模式,努力建设一支“高尚、卓越、受人尊敬”的掌握高新技术、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本文从该校三级培训机构师资建设的角度,提出在现有形势下提高煤矿安全培训师资建设水平的对策。
1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专业课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目前,随着煤炭企业效益的下滑,安全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足、引进渠道不畅等老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培训机构专业课教师的缺口日益加大。
1.2 师资队伍质量需要提高
当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师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是高校毕业生。其中大多数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二是“半路出家”的专业课教师,即根据教学需要从基层单位选拔部分技术较好的人员来承担专业的教学任务,系统的理论知识较薄弱。
1.3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严重不足
该校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但其数量与安全培训的发展规模相比较,明显不足,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则更少。
1.4 培训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
授课教师虽然具备极其丰富的现场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但受工作性质和条件影响,有些“知识更新”没有及时跟上,在授课时难以取得培训实效。在授课过程中,只凭“老教案”进行讲解,达不到“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目的。
1.5 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
要提高培训质量,就要做好对培训者的培训。企业现在对生产一线员工的培训十分重视,但对培训机构师资的培训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
2 现形势下关于安全培训师资建设的做法
2.1 筹建高级培训师工作室,深挖内部师资潜力
该校在师资建设方面深挖内部师资潜力,选拔了四名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的资深教师组建了高级培训师工作室,其目的是结合矿区生产实际,对安全培训进行“问诊把脉”,高效整合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授课方式,分析、总结现有教学经验,提出培训管理与课程完善的合理化建议;根据培训要求和对象特点编制培训讲义、课件,进行培训课程研发,并通过积极听课、评课、调研等,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帮教、指导,大幅度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授课技能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2.2 强化“三个师团”建设,打造职业化教师团队
近两年来,该校持续深耕安全知识教师团、技能提升导师团和潜能开发讲师团“三个师团”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打造职业化师资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尤以技能提升导师团建设为重点,从鑫龙煤业现有的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中选拔了249人担任技能导师,使其有任务、有目标,并通过创新“4321”实操考核办法,强化实操培训效果,使职工的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3 成立专业化教研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为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安全生产各专业工作需要,该校统筹鑫龙煤业现有专业技术资源,成立了采掘专业、机电专业、通风安全专业等11个专业教研组,让各专业化教研组成员在传统课堂理论PPT教学方法方式的基础上,重点采用视频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现身说法、动画播放、图纸会审等方式方法,发挥自身专业和现场经验丰富的优势,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用解读员工身边事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学员,既提高了员工学习的兴趣,还达到与技校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优势互补,巩固理论教学效果目的。不仅使授课形式实现了的多样化,还扩充了师资队伍规模。
2.4 走出去请进来,确保教师全员持证和知识更新
在“走出去”方面,该校一是严格按照“承担安全培训的教师100%参加每年的知识更新培训”的要求,分批次安排教师参加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师资再培训和取证培训,确保安全培训教师全部持证上岗,以满足安全培训的需求;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到外部单位考察学习培训工作,引进好的培训经验。在“请进来”方面,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其他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前来开班专题讲座,让教师与其进行交流、互动,实现提升授课技能和授课水平的目的。
2.5 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学水平提升
近年来,该校积极鼓励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各种教学比赛,相继有多名教师的课件、论文和教案在国家、省级大赛上获得奖项,他们在为个人争取荣誉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2.6 开展授课技能大赛,促教师技能整体提升
每年举办一次“内部培训师授课技能大赛”。为使比赛赛出成绩、水平,要求专兼职教师全员参与说课,并相互之间进行评课,同时聘请师范院校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指导,最终以先初赛再决赛的形式选出年度优胜者。全体专、兼职教师通过评课、说课、培训、课件和教案反复修改和现场比赛,可有力促进教师授课技能的整体提升。
2.7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队伍活力。执行“管理、技术、技能”“W”型通道制度,对于在安全培训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敢于打破常规,破格重用;二是落实专、兼职教师课时费制度,按标准发放授课酬金,兑现教师奖惩,保证教师收入稳步增长;对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创新,按照市场化原则给予收购;三是在重大节日,对家庭困难的教师进行走访慰问,在教师节期间召开座谈会、表彰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四是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五是投入资金,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以不同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不定期地组织站内人员开展学习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搞好服务工作。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3)金稻龙药肥的推广。金稻龙药肥是集追肥和除草于一体的一项新产品,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重点扶持,中央电视台上榜推广的科技成果。继去年从县植保站引进推广后,得到了使用农户的普遍认可。根据县局领导在“金稻龙“推广会上的要求,为使这项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今年,我们狠抓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全镇推广了900余亩,较去年增加了400亩,主要分布在池***等村。插秧后5---10天施用,经田间观察,表现为返青快(3---5天)分蘖好,节位低,成穗率高;杀草谱广,除草干净、后期叶青籽黄杆亮,结实率高。经对使用农户的调查,每亩增产都在30—60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
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结合今年的推广工作,共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中稻浸种育秧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柑桔培管技术”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450人次,印发资料200份,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利用墙报经营服务点等积极开展技术宣传、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今年共出墙报4期,刊出技术资料14篇,利用经营服务点开展技术讲座17期,接受咨询服务1700余人次。积极完成《**农业》的征订发行任务。这些工作的开展,既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帮助一些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碰到的难题。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开展服务上门入户活动,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力争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3、认真开展病虫测报,切实搞好病虫防治工作。
[1] [2]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同时,我们还根据县局的安排,对全镇因旱灾失收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上报,全镇因旱失收面积为109亩。
4、积极开展科技联帮活动。
继续开展科技联帮活动,做到人人有联帮对象,户户有发展项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一方经济发展。如***等,在当地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自身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5、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搞好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守法经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6、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联系。
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工作安排。搞好与局属各股站的工作联系,及时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材料、报表和数据。
7、积极参加镇里的中心工作,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单一,影响了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质量。
2、留守人员的现状(老、少、好、弱),给技术推广带来了新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农业产业发展大计。
3、小农经济意识,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服务等都是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四、工作思路。
1、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工作要求,扎实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
3、坚持走“稳粮、调经、开发特色产业”的路子,筑巢引凤,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并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Key words: electric enterprise staff cross train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时展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后,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在这样一个以知识资本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时代,任何人都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也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知识不可能满足终生需求。有人对大学毕业生做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基于此,教育与培训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过程,终生学习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人理所当然要采取的行动。
电力行业同样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革中,近年来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汹涌澎湃之势涌进电力行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大力兴建的智能坚强电网,其中的科技含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在电力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客观要求,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企业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一定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是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竞争潜力。
二、现今电企员工培训中所遇的问题
1.电企领导对培训观念存在误区。员工成长受限于电企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积极性和潜能得不到开发,无法得到自身设定的职业目标,因此员工流失量大。对员工培训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却无法挽留人才,成为一些电企领导忽视员工培训的重要原因。
2.师资力量薄弱,激励机制不完善。电企决策层、管理层对企业培训缺乏认识,故在开展培训时多会流于形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使培训与实际生产脱节。电企员工培训上理论课内容专业性强,实用性差。
3.缺乏效果反馈和评估,评估制度不健全。及时反馈培训效果和评估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培训体系的有效运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继续追踪,或即使有培训效果测评,但方法单一和评估指标与重点停留在初级层面,也都致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电企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1.培训实施过程要加强管理。在培训中要不断总结,及时反馈培训效果评估并随之应用。兼职培训师队伍的建设有赖于反馈的培训信息促进,在丰富培训手段时要注意修订培训考核目标,改进和完善培训教材的编写时要注意结合培训需求分析电企发展状况。在培训安排上要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要兼顾员工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合理要求,对专业技术带头人在薪资、住房等方面的待遇进行倾斜.
2.改进培训方式。在电企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上使用集中授课、现场讲解等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既可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等,也可有电企文化、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以往填鸭式呆板的灌输式培训,让多媒体教学、开放式讨论、培训课上与电企高层交流等方式将其取而代之。电企必须要拥有真正熟悉岗位工作的人员负责培训。不定期安排技术讲座,针对电企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让相关员工接受有针对性、明确性强的培训。与此同时也可将培训内容修订成资料,有针对性地让参加培训的员工使用不同的培训资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让员工学以致用。电企要将培训内容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对培训内容深入研究和实践,深刻理解关键部分,找到诱发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第三,交叉培训。企业的交叉培训即指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以外,依据企业总体战略要求,结合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计划,到该企业其他部门接受短期的培训。
3.培训效果评估。培训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培训目标设定的可行性、培训效果的反馈等都是审视培训工作的内容。只有经过全方位的审视,电企管理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培训效果达到提升才是成功的。
【关键词】 船员培训 专项技能培训 非专项技能培训 培训质量
一、船员培训质量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海运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船舶数量的增加,吨位也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急速增长,船舶航行速度的加快和种类的多样化,致使海上事故发生率也快速提高,对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海洋环境和受害地区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实际的损失。而各种事故的统计、调查和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在各种事故中发生的概率占80%,即大量事故都涉及到船舶管理和人员操作错误等人为因素。因此提高船员的技能和素质是航运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船员培训质量的提高,对现代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航运企业来说,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船员队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持续和有效地实施各项船员培训,是船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船员培训是船舶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从宏观而言,是适应船舶科技水平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人命及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并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影响的需要;从微观着眼,则是为提高船员素质、为企业输入大量可用船员的重要途径。不断地加强与改善船员培训工作对航运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适应现代航海技术的必然要求,船员培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清醒认识。船员培训机构肩负着船员培训监督管理的工作,对提高船员培训质量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船员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提高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是全面提升我国船员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有船员专业培训机构几十家,按照海事主管部门的要求,各培训机构相继开展了各类船员专项技能培训,为海运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STCW78 /95公约”在我国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也已生效,船员培训、考试和评估已经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目前,船员所进行的培训基本都是履约强制培训,其中包括:船员专项、特殊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及职务晋升考前培训等。船员培训机构均在执行经主管机关审核通过的“船员培训和教育质量体系”,培训的各个环节在体系的连续控制下运行,主管机关对培训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培训使船员在整体素质,尤其在技术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成效是令人瞩目的。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对船员培训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教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培训机构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的因素,在船员培训方面也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1.师资方面的问题
师资是船员专项技能培训必备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影响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船员培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航海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满足要求的海上实船操作经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有些船员培训机构平时缺少注重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成了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教师数量偏少;有的教师虽持有船员适任证书,但在船上担任实职的资历太浅;有的教师甚至脱离船舶工作多年,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化过时,对现代科学技术在航海中的应用缺乏跟踪掌握,对先进的航海技术不能熟练使用和清楚地讲解;个别教师虽具有海上资历,但教学手段生硬死板,缺乏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船员培训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的培训机构师资缺乏,有的教师甚至超强度工作,因此不能充分备课和有效教学,授课效率下降,对培训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船员专项培训具有知识专业化、系统化、专项技能操作训练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因此,专项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和专项技能的优劣对船员专项技能培训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2.培训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
培训设施和设备是船员专项培训必备的硬件条件。船员专项技能培训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但供船员实操训练用的训练设备和设施普遍成本较高,消耗也大,一些高端仪器更新也快,需要培训机构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有的培训机构只注重培训的效益,而忽视对培训设施、设备资金方面的投入,造成了船员专项训练器材不能满足培训的要求。培训机构设备、设施数量上的不足,就会导致学员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或实际操作的学时未满足大纲规定的时间,训练效果差,学员动手能力较弱,达不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影响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培训设施、设备由于磨损、老化及频繁使用等原因,又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保养,致使有的设施设备勉强使用或不能使用,有的年久失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3.培训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的培训机构管理制度不到位或未能严格执行,开展培训的计划性也不强,处于一种盲目的被动应付状态,平时疏于对学员的管理。学员特别是从社会上招工入学的社会青年,一旦失去有效管理,上课迟到、缺课现象严重。由于培训机构管理不严,学员在进行专项训练时就不能正确去操作,从而影响整体专项培训质量。各船员培训机构都建立并运行了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培训机构未能按质量体系去运作,文件规定与实际操作不一致,质量体系未能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使得船员专项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船员非专项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在国际上,有关船员的业务素质、技能和健康标准在STCW78 /95公约和各国船员的适任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关于海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标准和评估方法,尽管很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有些国家还有相应的培训方法,但考核方法和标准并不具体,很难操作和实施。
在我国,航运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培训机构都致力于船员技术技能培训,相当一部分船公司和培训单位把重点放在了证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对于船员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协调能力等非航海技能方面的培训则不够重视。
从最近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船员的最大弱点不是在技术能力方面,而是在上述几项非技术能力等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船员心理素质培训亟待提高
根据对历年来的多起船舶事故分析,发现有高达40%的事故是由各种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是船员中管理操作人员情绪低落和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海损事故。情绪低落、心绪烦躁、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造成操作失常,是不能够保证航行安全的。培训机构应培养船员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对接受培训的船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诸如放松、减压等技能,令船员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
2. 船员安全意识的培训不够,有利于安全的文化氛围不浓。
很多企业对船员证书获取十分重视,而对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投入较少。很少有船公司与培训机构在培训协议上列有专门针对安全意识方面要求的条款。船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主要包括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方针、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正反典型教育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态度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只有在懂得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平时训练和反复灌输才能养成。船员这方面素质提高幅度的关键,在于主管机关、船公司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环境氛围对船员自身素质培养的需求与方法的掌握。
3. 船员协调能力的培训
培训机构应注意培养船员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等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控制、激励和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的能力,建立具有高度合作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团队以应对复杂的航海环境,尤其是应急情况。
因此,为了降低我国海上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提高船员素质和船员培训质量,增加船员非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三、提高船员培训质量的对策
1.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特别是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教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各培训机构一方面可从海运企业中引进具有高级船员职务的船员,一方面也可安排教师定期上船担任实职,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航海专业教师积极晋升船员职务,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的质量。
2.培训过程中要做好监管工作,对本次开班的专项设备、设施、器材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器材充足可用,并对培训消耗的器材实际消耗量进行检查,确保专项技能实操训练的效果。
3.从培训机构的角度出发,加强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机构要对在培训中形成的好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下期培训借鉴,特别对各方面反馈过来的问题和缺陷,要及时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源头上进行整改,并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中要有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及时到位,以确保此后的船员专项技能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考试和评估是检验船员专项培训质量的手段,负责考试和评估的主管部门也要把好考核关,通过控制培训质量来引起培训机构对船员专项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船员的专项技能培训质量,让学员将来走上船员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
4.加强船员的非技能培训,提高船员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协调能力。非技能教育应该贯穿于船员知识更新和适任考试的全过程之中。船员管理应把思想教育纳入有关部门的适任考试中,包括非技能培训中各项能力的鉴定和评估。
综上所述,船员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研究影响船员培训质量的因素,制定出提高船员培训质量的新方法、新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努力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提高船员培训质量,为我国航运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育军.进一步提高船员培训质量之我见.南通航运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2003(09).
关键词 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 重构 层次大纲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16
Applie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s Based on
Reverse Building and 11N-level Outline Model
――Take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System as an example
YU Puyong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discusse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experienc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rain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urriculum proposed re-organization and re-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proposed the use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multi-level outline model, flexible and practical universality stro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actic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Keywords: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rebuilding; level outline model
1 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大量高等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为此进行了相应的建设,但是近几年来,这类院校都普遍面临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的不协调问题,这种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的不协调。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在“厚基础”的指导下制订的,所谓“厚基础”即课程体系中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这类课程都是缺少动手能力的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际方案中该类课程要占据课程体系的1/2课时,在缺乏合适的教学方式时,该类课程学习效果也比较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懂理论,会干事,能创新”,但显然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企业需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显著的不协调。
(2)知识更新的不协调。部分高校注意到了上述的问题,在大三学期开始大量增设了以动手和实践为主的课程,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知识更新机制,导致许多课程讲授的技术落后,在知识更新上与企业需求相比严重落后,导致了知识更新的不协调。
(3)能力要求的不协调。由于知识结构和更新的不协调,导致在能力培养上也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都是动手能力,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和技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做事时的方法和过程是不同的,学生必须还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上述问题普遍认为是学校封闭办学和师资力量不足所引起的,所以近年来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开放式办学,其中校企共建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校企共建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2010年,我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此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我国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校企共建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面向应用的开发课程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这种变化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开发技能,快速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同时也对培养方案中的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冲击,旧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资源建设也严重滞后,这一现状凸显了教育领域中学校机制的僵化和技术需求快速变革的矛盾。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解决上述不协调问题与矛盾是亟需研究的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有一套灵活的实用的普适性强的应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从知网检索“培养模式”相关文献达到90多万,检索“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相关文献都达到100多万,而检索“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文献仅有13条,这些文献中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仅仅是立足于某专业应用方向进行探讨,没有提出在技术快速变革下构建课程的策略,也没有阐述相关资源的建设方式,可见现有的我国高校应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缺少一套普适性强的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11N层次大纲模型的,能快速响应变化的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解决快速变化的知识如何在高校进行传播教授提供强力的支持,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总结分析各高校校企共建的过程和经验会发现,在校企合作共建中,企业方给出的一般都是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他们不会强调学生的长期发展,只是关注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立即为社会接受,快速为企业创造利润,这种要求与高校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是矛盾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校企共建也是一种博弈,但是只有做到了使培养的学生在离校时能立即满足企业需求,同时又有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这种合作博弈才是双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合作中不应只是关注表面上双方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设备等资源,更应该关注双方深层次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高等人才培养回到学校培养、企业聘用的轨道上来。
通过分析校企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逆向构建方法更恰当,该方法采用四步来进行:首先,企业方给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技术类课程大纲,校企共同分析这些课程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阐述企业的需求,特别是能力需求解决“会干事”的问题,确保学生一毕业就能工作,填平学校与企业的鸿沟。其次,以第一步分析的结果为参考,确定必需的理论支持课程、素质支持课程,解决“懂理论”的需求。然后,结合专业特点,增加适当课程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为“能创新”提供支撑。最后,对课时和课程次序进行微调,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采取这种方式建设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的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长期发展,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知识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311N层次大纲模型
知识结构的完整只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落实确定的知识结构,涉及到具体课程的具体内容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在IT相关专业,应用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的一个课程一个教学大纲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它难以适应知识与课程的快速更新,更应该从课程体系建设的层面进行课程大纲的建设,采用11N层次大纲模型,即明确应用知识是理论的实践这一观点,打破理论课程与应用开发课程的界限,对应用开发课程的知识进行知识点分析,建立应用知识点和相关理论关联矩阵,放弃以具体应用技术课程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式,转而采用以理论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应用课程设计,明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具体授课内容随需而变,灵活变化而不随意,使授课内容可控可评价测量,建立一套课程体系一套课程大纲多套授课大纲的11N模式,课程大纲描述关联矩阵中的理论知识点,它是稳定的,授课大纲是课程大纲在具体应用技术上的实现,它是灵活的易变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为追逐新技术而随意设置课程,导致课程繁多但难以真实开设,也体现了不同应用技术的相同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技术上的自学能力。
4软件工程应用课程的实践应用
以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方向人才培养为例,由于IT技术变化快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在校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还需要进入培训机构进行再次学习。按照上述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按照调研确定应用课程确定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支持课程完善体系调整课时的活动路径完成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的建设。并按照11N层次大纲的思想进行课程大纲和授课大纲建设,如该课程体系中数据库原理没有单独开设,而是建设一个课程大纲明确理论知识点,在应用课程中进行更生动的讲解,建设三个授课大纲分别规范SQL Base、SQL Server和Oracle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其中SQL Server和Oracle在同一个课程大纲的规范下,明显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师和学生更能清晰理论的不同应用实现,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课程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发挥社会化网络和用户提供内容的网络技术,通过在线支持,采取教师提供大纲和核心内容,学生网络补充的方式快速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避免教师陷于技术细节的解决。
5总结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趋势,部分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首要的就是一个灵活的合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了需求导向的从企业需求到理论基础的逆向构建方法,以及课程实施中的11N层次大纲模型,这些方法满足了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和开设,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国浚,刘德强.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潍坊高等教育,2006(4).
[2]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 陈群辉,肖旭.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2).
[4] 陈炳森,刘棣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内审转型工作的实践中有经验值得总结,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客观上反映了内审转型工作的难度和需要思考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现行的风险评估标准框架,规划了对象、专业和指标,但还不够细化。目前,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对发现问题风险级别的界定,虽然可以参照《人民银行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进行评判,但各项具体指标的确认和对相关因素的分析,仍取决于个人对审计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的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部门业务状况的熟悉程度、工作态度及工作责任心、政策水平、对局部乃至整体情况的综合判断和把握能力来完成和实现,存在主观局限性,也潜在着一定的审计风险。二是审计报告中定性分析比重较大,定量分析相对较少。目前,在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问题的分析大多仍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既不严谨,又缺少说服力。三是审计分析中存在说不清说不透现象。如:被审计单位及部门的风险控制程度、各项业务审计绩效性评估量化标准、信息技术审计中投资项目的绩效性审计分析评价的具体指标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考量,才能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结论和方案。
二、基层央行内审工作转型的几点思考
(一)加快审计成果的推广运用,达到资源共享
总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的重点审计项目,对典型的审计项目集中组织专家和抽调业务骨干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具备指导性的审计成果,及时提供给基层内审部门,实现审计成果的推广运用,引导和推动基层央行内审转型工作的开展。目前,在内审工作转型方面,各分支行内审部门已经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体现在不同方面,相对比较零散,有待综合与细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二)审计与调研相结合
审计调研在审计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审计调研的效果和潜力尚未完全得到认知与开发,内审部门可通过下发审前调查表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审计涉及到的问题及想要了解的情况,一并事先由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提供并确认。这样一个审计项目结束,既完成了预定审计方案内容要求的工作,又获得了大量审计方案以外的信息,为审计分析提供了依据。进而丰富了审计报告的内容,使其更加充实,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为审计转型的理论研讨和审计实践增加了案例,通过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助推内审转型工作的发展进程。把探索内审转型变成每个内审人的事,达到每个人都在工作中想转型,把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转型联系起来,想法多了就有新思路出来,转型工作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就会有所改变。
(三)加快审计标准的制定
根据国际上内部审计的有关准则,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央行内部审计标准。“标准”的内容易细不易粗,应尽量涵盖央行所有业务。“标准”在形式上应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突出风险控制的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目前,央行信息技术审计标准框架正在酝酿之中,如果央行的其他业务审计标准全部形成,将推动和提高央行内审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四)推进审计辅助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就基层行人员状况和审计工作的实效性而言,开发审计辅助软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是有利于提高内审工作效率,缩短现场审计时间。审计人员可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原因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途径上,以便更好地开展审计调研等深层次工作。二是有效降低审计人员对新业务掌握的局限性。目前,央行业务发展较快,以科技网络安全管理尤为突出。一方面内审部门充实的新人较多,对新业务的熟悉和掌握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现有内审人员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状况所限,知识更新及对新业务的接受相对较慢,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工作滞后情况。审计辅助软件及时更新审计内容,在审计转型中建立了刚性标准,使审计结果更趋于科学、规范、合理。那么,央行内审工作就会更具有公信力。
(五)加强内审队伍建设
1.选拔高学历、高素质人员充实内审岗位。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内审部门配备高学历、高素质人员从事内审工作。一方面,内审部门要安排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老内审”以老带新,使他们高标准、高起点走上内审岗位,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在现有内审人员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解决内审人员知识更新和转变工作理念的问题。可在审计档期允许的情况下,就近在省内及分行内组织学习交流及调研访问,把相同的理论问题及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情况,通过工作研讨和交流加以解决。
【关键词】护士培训;单项操作积分结业; 培训模式
护士队伍建设是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1]。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院都实行护士在职培训,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还实行了护士分层分级培训、多媒体教学、示教训练等多种形势的培训模式[2]。我院以往护士在职培训采取分层分级培训模式,即每年按护士工作年限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经过近两年经验总结,感觉未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2011年我院护理部借鉴国内外大医院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原有培训模式,采取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模式,解决了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不贴切、培训项目重复等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传统培训法培训的护士600人,均为女性,具体情况见表1;2011年单项操作积分结业培训的护士766人,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3分析, 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法培训效果在培训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提升。
3 讨论
3.1 加强了护士培训的针对性 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法使护士可以自由选择对自己更贴切的操作项目完成培训,本法以护士个体为中心,可针对每个护士的薄弱项目进行培训,避免了吃大锅饭、重复培训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3.2 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从知识、技能到临床应用的培训模式设计让培训系统更加全面[3]。在培训项目选择上力求贴近临床需求,描准护理前沿新技术,使护士渴望学习,更好的理解培训目的[4],同时有一系列完善的奖罚措施,较好的激发了护士培训的积极性,97.8%的护士认为单项操作积分结业法培训效果比效好。
3.3 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具有较强技术性、服务性与人密切接触的医疗工作,高质量的护理对保障患者的安全,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1]。要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具有独立的护理实践、思考能力,通过多轮次的规范化培训,促进了全体护士的进步成长,掌握了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了解护理前沿知识,使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全院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马小伟.立足国情加强建设开创我国护理工作新局面.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01-806.
[2] 李葆华,张洪君,王群,等.改革临床护理教学管理 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1.
关键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89-1
1 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对推广的机械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机技术推广不仅要推广机械数量,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然而,由于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基础设施较弱,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只能保证增长机械数量,而没有精力顾及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售后服务没有到位,因此,无法及时总结推广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而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效益分析,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没有指导性建议。同时,由于推广工作人员对于各种机型的使用效率及效益等数据掌握较少,就很难回答农民的咨询,例如:某些想购买农机的用户,到农机部门咨询哪种机型适于投资、哪种机型适于家用、某种机型的效益如何、某种机型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什么等问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就很难给出满意的回答,久而久之,农民对农机推广部门的信任度就开始降低了。
1.2 基层农机组织功能不够完善
很多乡镇农机推广工作都是由乡镇行政人员兼职做,由于行政人员的工作繁忙,使他们无法重视起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着应付的思想。同时,目前的基层农机组织各自为战,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合力,过分注重效益,弱化了服务意识。很多农机专业合作社或者农机大户都是几台农机具配套一台拖拉机,很少承担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主要从事一些成熟的农机作业。由于乡镇级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着断层,因此,主要还是靠县级农机推广部门完成推广工作,然而,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了解的信息比较少,只能凭借工作经验开展工作,这样局限性就很大,很多新技术、新机具已经在农业市场中应用了,但是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还不清楚,导致工作落后,服务无法更上发展。
1.3 农机推广的观念和技术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1.3.1 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丰富、更新速度慢 目前,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基本都是机械专业、农机专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及将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将是具有各种先进技术的产品,因此,推广农业机械将需要各种知识信息,包括信息技术、农业技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等方面的配套和辅佐。然而,由于目前条件及经费问题,现有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无法有效丰富知识结构。另外,由于编制、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很多年都没有毕业生的进入。因此,农机推广工作中的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已经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1.3.2 技术培训的内容手段单调落后 由于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简单,只能单调的培训一些农机的维护保养等,而对于较先进的机械设备,只能根据机械设备本身提供的资料进行口头上的培训,或者通过发放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由于受训人员大多数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领悟能力较低,对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不能及时找到相关人员咨询,因此,会出现想当然的使用机械,机械的使用效率及效益当然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
2 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找准农机推广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能起到过去的乡镇农机站的作用,所以,在某些政策的执行上应给予倾斜,例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从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发展规划,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推广示范职能最大化发挥出来;二是发展农机大户。利用农机大户会管理、懂经营、技术水平高、影响面广等优势,发挥其带动辐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机推广使用的示范户,引导一方农民购买及使用农业机械。农机大户的辐射力、拉动力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都较强,因此,应该利用好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将某一地区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开展起来;三是与其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包括畜牧、水产、农业等推广机构,承担起这些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作业部分,将更加有利于农业机械向更广泛的方面发展。
2.2 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投入专项资金,选派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包括到农机生产大企业、大专院校等地方进修学习,鼓励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面向农业、食品、环保、市场营销等专业延伸,掌握沟通交流技巧,提高自身的素质。
2.3 争取政府支持力度,创造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
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掌握农机工作动态,了解农机发展态势,了解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具体要求,掌握最前沿、最基础的材料和数据,总结出农机推广工作经验、困难和问题,以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领导做出决策,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2.4 建立科研、企业、用户为一体的农机新产品推广机制
把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用户、农机推广部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对那些开发难度较大的农机产品进行联合开发、攻关,共同研制。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产品进入市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者仍置身事外的局面,使农机推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要重视推广机械的使用效率及效益情况分析,积极搜集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好用户实用信息数据库,在企业的产品改进和研发中反馈意见和建议,确立农民对农机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从被动接受、被动消费为主动需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洪震.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长江.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3] 杨贵,蔡公民.强化农机推广工作刍议.农机化研究.1998
关键词:农机; 培训; 操作人员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52-1
农机培训工作,就能够造就大量的农机操作型人才,这也是农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创造服务于农业机械化的,涉及更多领域、更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以适应发展需要。农机培训工作一定要强化工作重点,以抓补贴机具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以抓农民素质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农机培训方式,使其掌握必要的农机使用、操作、维修、保养、经营、管理等实用技术,提高服务能力。以推进平安农机为重点,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
1强化培训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在飞速发展以及全面的推广。在农机培训当中,是否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只有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达标的队伍,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相关人员一定要切实提高对农机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相互支持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工作激励机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做实,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内部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镇(街)一级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和县局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积极组织教学人员参加相关知识更新培训,为教师及时充电,学习农机新技术、新知识,强化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提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班,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积极整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2 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
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培养一批以农机手为主体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操作机械的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教学计划,按照申报不同驾驶车型的学时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与驾驶操作等实践训练相结合,直接让学员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培训,扎实练好基本功。同时,突出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等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促使机手由“单一作业”向“多面手”转变。
为使购机户掌握新购机具的操作维护技术,农机局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切实对新购机农民加强技术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农机具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确保为每户购机户培训1~2名能熟练操作的农机手。
以农机驾驶员培训为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农机法律法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推广现代高效适用农机具,指导农机手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助耕。
方便机手学习,培训工作均安排在农闲时节进行。农忙季节,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进行短线培训,这一做法深受广大农机手欢迎。
3 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农机局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以该网站为平台,通过听、看、议、讲等形式,组织党员学、学党的十、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自由投稿,相互了解信息,交流思想,使网站真正成为大家畅所欲言,互通有无的信息平台。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真正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同时,也方便农民上网查询相关政策及技术知识。
4改善办学条件
农机局根据培训科目和培训重点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培训环境,并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培训计划和省统编教材开展培训。
5 加强档案管理
为了反映农机驾驶员在农机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以利于培训管理。每期培训都建立统一的学员档案,做到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并保持内容完整、摆放整齐。对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并提供培训记录。
6 农机推广与农机培训相结合
在推广农机的时候,结合培训一起进行,可以将培训与推广的活动举办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演示、培训。这样能够使农民直观地了解到使用农机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打消农民不会使用、不会维修的顾虑,从而激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这样既达到了推广农机的目的,同时也为农民了解和交流农机技术提供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六华.农机培训工作存在问题与建议[J].江苏农机化,1994年01期.
[2] 王春平.农机培训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J].山东农机化,1994年06期.
[3] 王东.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机,2004年02期.
[4] 马振江.如何开展农机培训教学[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3年02期.
[5] 周春霞.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2期.
1、按照总经理室的安排,组织召开了3次员工大会,传达了酒店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目标。
2、出台了《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物资领用制度》、《员工活动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且完成了《员工手册》初稿。
3、组建了员工活动室,为员工提供阅读休憩的场所,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
4、2月初,组织召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员工联欢会,加强员工间的团结,丰富了员工的生活。
5、在总经理室的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2012年的人事招聘工作,并组织员工对酒店服务意识、消防安全知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操作水平。
6、从开业至今酒店营业额达到了300万,每月平均在80万左右,财务科负责资金的收付和财务报帐、记账。
7、酒店自3月14日开始对经理进行绩效考核,实行营业额与工资挂钩,真正做到了奖罚分明。
8、采保室2012年配合各部门顺利完成了采购任务保证了物资和食品的及时供应。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
1、财务科、办公室整条线的工作人员都是新手,对业务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从而导致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出现问题后处理力度不够等问题。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贯彻实施的力度也不够。
为确保2012年的工作顺利的开展,财办部全体员工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办好领导安排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工作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二、现将财办部2012年的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1、结合评星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
2、加强酒店文书档案管理和重要文件的处理,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4、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并制定好每月的培训计划。
5、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工作。
6、加强酒店报告、表单式管理。
7、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8、落实相关营业点及部门的奖罚制度。
9、统计各营业点的低值易耗品及接待中心移交的固定资产实存数。
10、做好各项费用的开支节流工作。
11、采保方面要把好质量关,做好物资食品的供应工作。
摘要: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成长的需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能力已成为体现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 职业能力 培养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关注的热点。而教师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
1、知识更新能力。教师的知识应该具有时代特点,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只有这样,传授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让学生很快与社会接轨。主要体现为:一是基础知识要厚与实,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融会贯通;二是有知识含量,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有宽于教科书的知识能力;三是业务深与新,能够将科技发展与知识教育完美结合。
2、教育能力。教育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古人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教育准则。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再次,应科学评价学生,不因学生无为而不予理睬,不因学生有为而重点照顾,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能力。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发挥,就变成了“茶壶里煮饺子”,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备课能力。要有制定教学目标、处理教学材料、组织教学方案的能力。其次,要有教学实施的能力,即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的能力。要有讲授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应用教学语言技能、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技能、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总结结束课程技能等。
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通过理论学习,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育理念的先进性直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执行效果上。因此,培育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应从多渠道、多方面向教师宣传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争取从“教书匠”转变成“教育家”。
另外,在宣传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所选内容必须从高职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
2、加强教师培训。首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特色化的培训系统,多参照普通高校的培训内容。因此,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本学院的职业特色选择培训内容,争取做到培训内容对每个职业教师具有专一性和有效性。其次,切勿按部就班。在培训形式上,一定要突出能力目标,可采取学术交流、特色讲座等形式。培训要有目标、有效率,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取得最佳效果。最后,培训效果评价要与教师的考核挂钩。争取做到先培训后评价,用培训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用评价方法来提升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走互惠双赢之路。为打造高素质“双师”队伍,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第一,校方可将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企业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能力。第二,校方在企业聘用实践型高级技能人才,重点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术。第三,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可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不仅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还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第四,对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校方可与企业沟通,让他们入驻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程了解企业,以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4、从内因上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第一,从内因上强化教学意识。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平淡,没有像初中、高中时的那份情感。究其原因,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级别的职称而无暇顾及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课题虽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但更多的是应付任务、照本宣科,违背了教师的基本准则。因此,在内因上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从内因上看待教师间的竞争。教师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进行评比,评上的教师感到光荣,而未评上的教师则显得沮丧,影响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此,校方应建立新的、人性化的评估体系。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主要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评估模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总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成了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高职教师的管理正在向“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岗位管理模式发展。这些新情况的出现,急需国家和各个学校加大研究力度,制定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框架和内涵,才能使高职学校拥有和保持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