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05:2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医结合门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疗; 以患者为中心; 可及性
New Thinking of Patient-centered Integrated Medicine/ZHANG Qiu,LI Da-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8):096-099
【Abstract】 As the birthpl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bout integrated medicine is much lower than expected.Debates on integrated medicine have been present,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encourages that man is not just an organism,the patients’ interests and autonomy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mos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plement and perfect the concept,existing ques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n “patient-centered”.
【Key words】 Integrated medicine; Patient-centered; Accessi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8.035
在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进步奖6项,其中5项都是关于中国传统中药的理论方法创新和研发技术突破,如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进步奖一等),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步奖二等)和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进步奖二等)等,这说明国家对于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视和支持。在这些项目当中,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思维对于研究方法的建立和新药品的研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国内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争论和质疑一直都存在。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整体,所以更强调病患的利益和自,笔者就尝试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主题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概念,就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新的补充和完善。
1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争论
WHO在2002年发表《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疗及替代医疗全球策略》,建议各国将传统医疗纳入现有的医疗服务之中。至目前为止,全球应用中医药的国家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余个。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都已成为当前全球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作为传统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应用还远低于预期,多数情况属于“中西医的并存”而非“中西医的结合或者融合”。而且在国内,关于“是否废除中医”的网络讨论及中西医打赌“论战”的新闻却时有发生。参考国内文章,我国学者和公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争论主要在于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还是“中学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否会消融传统中医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哪一种该观点,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是为谁服务的,是满足谁的需求为前提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460-377 B.C.)誓言: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能力及判断力来医治和扶持患者……且永远不会伤害他们。中国的“医圣”张仲景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下以救贫贱之厄[1]。由此看见,医道的本质无论中西都是相同的,医师尽己所能来医治患者。所以,只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很多的争论和研究就会更有建设性。
2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概念新解
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从被提出来,就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这期间,有的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临床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教学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管理西医的方法照搬到中医管理上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近年来有的更把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2]。
2.1 WHO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定义 定义为:结合科学知识和方法融合传统医药和西方医学的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定义中包含了三个部分:(1)这是传统中医持续发展的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未来的方向;(2)方法上,涉及到现代科学知识和测量方法;(3)中西医结合是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重要交融结果。
2.2 国内的代表性观点 在20世纪40年代即提出主张: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提倡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药。这是官方首次界定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陈士奎[3]在“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一文中,对“中西医结合”定义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王振瑞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则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这两种提法,都是以新医学体系为目标。李致重[4]的定义是:中、西医工作者相互合作,中、西医学术相互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实践过程,谓之中西医结合。这一观点强调了临床疗效的重要性。杨云松博士在总结各家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类科学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为人类科学医学增添新的内容,包括新的理论认识、新的治疗观念和操作措施,此观点认识到了人类医学的目标导向。
2.3 笔者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概念之见解 上述定义,都强调科学方法和合作,就是中医、西医、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一起合作,发掘中医和西医的新内容,最后形成新医学,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统一中西医的新医学或者人类医学。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虽然网络偶有争论或者民间医者偶有论战,但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两种医学的融合,对传统医学的新发展,虽然到现在,由于临床、研发、教学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新的医学体系并未形成,但由于中西医的结合,在新药的研制、疾病的控制、临床的疗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绝大的进步[5]。例如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贡献在于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发现肝在糖脂代谢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研制出兼具降糖、降脂、抗炎、保护内皮等综合调控作用且成分与机制明确的创新中药,并构建国际先进的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发平台,打开了防治糖脂代谢病研究通路,改善了人类的健康,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医疗代表性的成效之一。
所以笔者认为,中西结合的定义应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存在基础和研究的前提;(2)多层次人才和医疗机构的合作,这是中西医结合可行的必备基础,如果没有通晓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及两者兼备的人才通过交流和尝试,没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平台,新的药品及治疗方法则不可能产生;(3)科学方法的建立,主要在于两者融合成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常态模式和转化途径;(4)以增进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这是中西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满足人们健康改善和提升的需要,两者的结合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市场基础。
3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现存关键问题分析
3.1 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就诊可及性差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差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诊的医疗机构比其他西医门诊或者中医门诊相对较少且地处偏远,国内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大多由综合性医院或中医医院翻牌而来,以广州市及周边为例,有三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花都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佛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广州),数量少,就医偏远等都影响了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选择;(2)现实中,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缺乏领军的名老中医和知名的西医高级专家,高端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是难得和匮乏。从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资格准入工作看,虽然现在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这一类别,但这是附属在中医师大类下的。从上海出台的规定看,只有属于中医师类别的人员,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资格,如果一名医师原来的执业资格是临床西医,就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资格,同样,如果是中医职业资格,则不能申请西医的临床职业资格。这样就剥夺了许多已取得西医执业证书、长期以来学习研究中医并在西医科室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员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资格[6]。同时因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晋升渠道,以广东省为例,大部分的优秀毕业生都愿意留在广州及周边城市的三甲医院。缺乏竞争力的领军人物和青黄不接的人才梯队使中西医结合医院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3)可获得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信息比较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报纸新闻对中医药新闻的报导内容多是养生、保健、美容、医疗常识性等议题,对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方面的报导相对较少,即便有,也存在中医药新闻报导的范式,诸如强调西医的科学优越性,西医的诊断非常必要;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平衡报导;或是用边缘化及琐碎化来处理中医药新闻。大众媒体处理中医药新闻所偏重的角度,无形中便会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公众自然而然地将中医药定位在养生、食补及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疗照顾,即便中医已发展到临床治疗重大疾病的阶段,一般对中医陌生的民众对中医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刻版印象,将中医视为较不科学,另类的治疗,对中医抱持不信任且怀疑的态度,唯有在西医宣布弃守的疾病领域,其他范型的医疗照顾始有机会介入[7]。
3.2 中医药医保政策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有限 国家政策规定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1版)中纳入诊疗项目9574项,其中中医医疗服务327项,仅占3.41%。许多安全有效、费用适宜、易于推广、符合国家纳入标准的中医诊疗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增加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及治疗,并导致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延续。而且目前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基本上套用西医诊疗收费价格,其定价未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收费价格过低,无法体现中医技术价值[8]。而且药品收入占中医医疗机构门诊业务收入的比重过高,属于中医诊疗项目较少,同时使得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没有得到相应体现。不仅范围有限,而且能够报销的比例也受限制,比如山西省医保政策中有这样的规定:参保患者单次住院费用中物理治疗与康复,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费用占住院患者比例,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15%,对于定点中医专科医院,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20%,这给患者增加了很大负担,都不利于发挥中西医结合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单病种、次均费用,提高参保人群健康水平,和降低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额度的优势作用[9]。
3.3 传统医疗疗效评估与质量保证的工作尚未制度化 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和因地”,以疾病反应为情报,是不脱离现场和具体的患者个体进行的治疗,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就是随机性治疗的典型案例。但随机性冶疗存在局限性,如治疗手段和技术比较落后,治疗过程上中医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等。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10]。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性的证候模型。而且中医药实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异联系,否则结论就难以说明问题。这就造成中医药的使用很难有一个规范的用药标准和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使用和发展[11]。
3.4 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支持力度不足 中西医在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除了文章之前讲过的一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得到的扶植力度不足,以2008年和2012年为例,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的立项课题经费只有0.5万元,在201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清单中,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项目所占的总数比重和资金资助比重都非常少,而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所涉及到的项目都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很多,这都不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研究成果的发现和转化。
4 中西医结合医疗未来发展建议――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发展前提
4.1 从人才培养、多种资本参与和信息宣传等方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 为方便患者就医,更多的享受到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治疗优势,国家应当从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建立和评价,资本的参与以及信息的宣传方面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方面,加强部门的协调,促进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学历教育,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培养;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审批和监督方面,要考虑到传统中医药同西医的不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同时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设置中西医结合门诊,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为预算不足而导致的优秀人才不到位和流失的现象,而且民营医院的管理更具有弹性和科学性,可以为现在发展缓慢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提供新的模式。
4.2 将中西医结合医疗手段更多纳入全面医保范围 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为了降低患者就医的医疗成本,国家应将中医适宜技术和合适的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医疗卫生机构对部分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和适宜技术进行研究论证和筛选,将已发展为临床诊疗必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有关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支付范围。同时实行中医诊疗项目登记制度,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转。
4.3 科研方面的大力支持 要想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手段,中医学结合医疗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掘,但是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项目进程转化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是很多,这就需要政府及科研部门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项目在评审方面以及资金资助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中医药局的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攻关课题等。
4.4 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推广和疾病末期的安宁治疗 无论在疾病的哪个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增进住院病患的舒适感都是护理工作的重心所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医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实践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标准化与客观化。中、西医学是风格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整体、立体思维基础上,强调从宏观整体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辨证、宏观、定性、自然疗法为特点。西医学是建立在直观、线性思维基础上,注重探析人体微观结构和功能,以辨病、定位、定量、对抗性治疗为特点。所以中医护理更侧重于以“证”为中心,西医护理则侧重于以“病”为重点。两者有机结合,使护理发展更趋完善[12]。
尤其在疾病末期阶段,积极地侵入性地治疗已不能改变生命的结束进程,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痛,降低其生活质量,此时辅以温和的中医料理,反而能缓和其情绪,增加其舒适感,例如:恶性肿瘤的末期病患,可以采用安宁治疗,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14]。中医药安宁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中期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
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采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但是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远低于预期[15]。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考虑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和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所在,希望可以为国家的新医学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云松.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陆金国.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3]陈士奎.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5,26(l):5-10.
[4]李致重.再论“中西医结合”的定义[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3-4.
[5]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1-5.
[6]王旭,陈天明,杨大锁,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况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9(4):30-32.
[7]陈可冀,吕爱平,陈士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485-488.
[8]刘兴方,韩学杰,信富荣,等.中医药在医保医疗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8):36-38.
[9]蔡晓丽,张捷,杨发明,等.中医药特色技术医保地位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02,27(9):412-413.
[10]马家忠,张洪雷.融贯论视域下的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2012,7(33):65-66.
[11]彭静.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30-132.
[12]王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137.
[13]许成贵.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抗肿瘤中药的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41-142.
[14]宋军.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54-356.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
带状疱疹是因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此病毒一般隐匿在脊髓后的根神经元中。若生气上火,感冒高烧,感染,过度劳累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则会再次生长繁殖,且沿着神经纤维发展到皮肤,使受损的皮肤及神经出现炎症[1]-[2]。其疼痛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至2年,长则多达10年之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1例带状疱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入选的41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及随访患者。并把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1例)和西药组(20例)。西药组:其中女性患者共11例,男性患者共9例;年龄29到80岁;病程为4个月到11年不等。中西医结合组:其中女性患者共12例,男性患者共9例;年龄32到81岁;病程3个月到10年不等。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有可比性。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如下:(1)疱疹消退后仍然疼痛且疼痛明显,甚至是无法忍受的剧痛。(2)在皮损出现之前,全身感觉不适,皮肤有烧灼感或刺痛感,有时伴有疲乏无力或发热。(3)皮损严重的患者出现坏死,糜烂或血疱等。(4)丘疹、水泡皮损呈单侧分布,带状排列及基底色红。
1.2方法:西药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0.5mg,肌注、每日一次;维生素B1、0.1mg肌注、每日一次。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口服),连续服用六日。干扰素100万单位、肌注、一日一次,连用六天。患处外用扑粉或喷昔乐韦乳膏,每日三次。对于局部出现感染患者给予头孢拉定0.5g(口服),每日3次;疼痛剧烈者加用芬必得0.3g(口服),每日两次。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方法同西医组)给予中药予龙胆泻肝汤(内服)。基本配方为:地龙9g,柴胡9g,栀子11g,黄芩11g,龙胆草11g,牡丹皮14g,车前子14g,泽泻16g,生地黄14g,蜈蚣1条,甘草7g。疼痛剧烈者加用五灵脂,乳香及延胡索等。便秘重者加用大黄。热毒旺盛加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及金银花等。水煎服,1剂/日。
1.3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优:疼痛症状消失,疱疹彻底消退或者全部结痂。良:无新增疱疹且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疱疹基本上结痂。可:有少量新发疱疹或只是轻微疼痛,疱疹基本上消退。无效:疼痛症状没有减轻且出现新发疱疹。
2 结果
一个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临床上老年体弱者较为多见。中医学里有也称之为缠腰火丹。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神经节内隐藏的病毒被激发导致受损神经节坏死、发炎,以致出现神经痛[3]。针对带状疱疹疾病特症,中西医结合组诸药并用,疗效明确。止痛,抗炎和消肿药物能迅速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疾病症状,减轻其痛苦;杀抑病毒药物使病毒失去了生存及复制的环境,控制了疾病进一步恶化。患者皮肤及神经组织得以被保护,从而耐受力增加,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本组研究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且差异性显著。这表明应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方法,这表明中西医相结合方法临床疗效满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应仙清.3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15):130-131.
[2]曾玲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45-1246.
【关键词】急诊留观;护理;中西医结合;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86-01
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带有中医整体护理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可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知识,从而增加患者知识,提高康复效率。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院根据急诊科患者多,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建立了具有中西医结合急诊护理特点的保健教育模式,使原有的模式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更切合实际,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现将2012年8~11月对114例急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4例,其中,男77例,女34例,年龄16~83岁,平均住院时间3天。其中,发热待查31例,腹痛待查26例,头外伤30例,四肢外伤27例。
1.2实施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订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教育计划,确定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指导。比如常规教育、科普教育、随机性教育等,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内容,并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见性指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2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的特点
2.1 专业语言通俗化
由于急诊科收治的留观患者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患者较多,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不同,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内容应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1]如必须使用医学术语,应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2 随机教育个性化
由于急诊科收治的留观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有随机性,所以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注意因人而异,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2.3 反复强化有耐心
急诊观察期较短,这就需要护士合理安排,既不影响治疗,又不延误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工作。针对急诊留观患者中年龄相对老龄化、突发事件多、病情变化快、家属比较多的特点,采取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注意与患者耐心沟通和交流。
3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的实施内容与措施
3.1常见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知识
根据急诊不同科室收治的患者,全面系统地介绍对应科室常见疾病的有关防治及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实验室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例如:肝脏术后患者的饮食,是在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间寻找一种平衡,其目的是减轻肝脏负担,使肝脏组织与功能恢复,预防脂肪肝、肝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其饮食原则:供给充足的热量、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脂蛋白且产氨少,并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禁用酒类咸腌制品及引起腹胀的油腻食物,可多用乳、蛋、鱼、瘦肉、脏腑及豆类、新鲜水果等[2]。
3.2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
3.2.1 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因此,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
3.2.2 注意调摄患者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做好急诊留观患者的情志护理,对提高其正气,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3 因人制宜实施保健护理教育。根据急诊留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其护理原则。如在年龄方面,老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行动不便和咀嚼不利,病多虚证等特点,护理上重在补虚扶正,搞好生活护理为原则。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机体功能均较脆弱,且易饥易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疾病抵抗能力较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故护理上重在调护其饮食起居,应以薄衣淡食为宜,并加强病情观察。体质方面,有强弱和寒热之偏,阳虚、阴虚之体。要求护理上在安排病室,调节温、湿度,饮食、起居等方面均应有别。
4结果
经过整理分析后,结果显示,患者的家属对在留观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指导是他们所希望的。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使急诊留观患者加深了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饮食营养调节、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的能力[4]。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减少了患者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质量,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缩短了留观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属的陪护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祝艳梅.急诊留观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特点[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29.
[2] 朱新青,薛焕芬.腹部外科手术的饮食营养指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1):94.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小儿
[中图分类号] R725.6[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207-02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率约占小儿肺炎的20%~30%[1]。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共10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其中男66例,女34例;伴发热者45例,咽病者30例,头痛者19例,关节酸痛者12例,皮疹者17例,肺部听诊有音者28例。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血清MPIgM阳性,胸片肺部有片状或点片状阴影,伴肺不张者4例。血常规和CRP在正常范围,少数患儿稍增高。
1.2研究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10~15mg/(kg・d),疗程5~7d,同时给予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根据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①痰热闭肺型。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6g。②湿热郁肺型。二陈汤加减:半夏、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生姜七片,乌梅一个。③肺脾两虚型。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各9g,陈皮6g,黄芪、生扁豆、山药各9g,沙参、麦冬、生地、黄精、石斛、乌梅、生山楂、甘草各6g。④肺肾两虚型。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30g、熟地45g、麦冬25g、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甘草各15g、玄参、桔梗各10g。在随证加减基础上,同时分别选用川芎、莪术、桃仁等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选用虎杖、贯众、金银花、连翘。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
2结果
2.1疗效比较
采用以下标准[2],显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症状减轻,肺部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比较见表1。
2.2症状改善
两组比较结果见表2。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纳差等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有1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50)和3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临床一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其副作用较小、疗程较短、安全有效。但治疗后,血液中的抗体依然呈阳性,临床症状不会很快消失。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比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音消失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既缓解患儿的痛苦也能够稳定家长情绪。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50)和30%(15/50),可以看出配合中药使用可有效降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支原体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的范畴,病机为外邪袭肺,肺气郁闭,郁而生热,灼津成痰,痰阻肺络,壅塞气机,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或邪入肺络,引动内饮[3]。川芎等活血化瘀的中药不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肺微循环、抗自由基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4]。中药中有很多有效成分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以改善肺循环,促进肺血液循环,可同时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起到抗支原体感染[5,6]、促进肺部感染的炎性病变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是肯定的,不但可以直接抗肺炎支原体,同时具有抗自由基、改善肺微循环、调节免疫而有利于组织修复的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 -120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3] 徐浩,张洪振. 序贯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88.
[4] 胡香玉,李君.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医儿科杂志,2007,3(5):21-23.
[5] 李俊才. 儿童支原体肺炎139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62.
方法:收集5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25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92-01
前列腺增生症(Prostatic Hyperplasia)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体内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另有研究认为感染、炎症、遗传及生活习惯等也是导致前列腺增生发生因素。其临床常常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给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十分的不便。目前临床上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或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往往因为无效、复发影响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多伴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增大从而限制了手术治疗。近年来一些研究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本文对5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中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60岁以下26例,60岁以上24例,平均63.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5.1年。临床表现为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滴沥不尽等下尿路症状;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西医诊断标准;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12分; 最大尿流量(Qmax) 25mL; 膀胱残余尿量(mL)
1.2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西医治疗组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非那雄胺5mg,每日1 次; 盐酸坦洛新0.2mg,每日1 次。对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合并尿潴留者及时留置导尿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血府清瘀汤进行治疗。汤剂主要成分: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茯苓12克。尿少淋漓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合并湿热重,尿灼、尿色黄者加黄芩、茯苓;肾气虚、肾阳虚者加枸杞、黄芪、菟丝子、肉桂、附子。每日1剂,分两次煎。将两次所取药液混匀早晚分2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方法。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7.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两组间的相互比较用q检验,以P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1例(44%),有效9例(28%),无效2例(8%),总有效率为92%;西医治疗组显效6例(24%),有效8例(52%),无效7例(28%),总的有效率为72%,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西医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主要对症治疗和激素、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降低血清及前列腺内的双氢睾酮含量,从面抑制前列腺增生,他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一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选药。但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已增生组织缩小不理想,因此复发率较高。而雌激素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也存在阳痿、丧失等副作用,影响治疗[1]。
前列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的癃闭范畴。 “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阐明了本病与三焦、膀胱有关。因此,治疗应审视病机病理,从癃闭论治[2]。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以益气补肾为辅。血府清瘀汤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破结散积的作用。方中当归通络活血,既逐瘀而又不伤其阴,桃仁、红花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与当归同为君药;茯苓固本利水,且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能促进纤维组织吸收,使增生的前列隙变软变小。生地黄凉血清热,滋肾阴[3]。诸药合用有活血瘀、行气利水之功效。与西医合用,可取长补短,弥补不足,提高疗效。本实验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疗效,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弥补西医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不足,能达到标本兼治,从而提高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春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8):747-749
[2]夏忠诚,余国英,徐剑刚.温宣通淋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0 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7): 44-4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IgA肾病
【中图分类号】R2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214-0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可解释为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有大量颗粒状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严重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肾活检为IgA肾病患者(排除继发性因素)84例,年龄16岁至36岁,平均年龄26.3岁。其中男41例,女43例。尿蛋白定量在1.0~3.0g/24h,血肌酐在3mg/dl以下,有高血压者48例,面部或全身水肿者56例,有血尿或蛋白尿者84例。
1.2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2例,年龄17岁至36岁,平均年龄26.7岁。其中男24例,女18例。有高血压者7例,面部或全身水肿者23例,有血尿或蛋白尿者42例。单纯西药治疗组42例,年龄16岁至36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男23例,女19例。有高血压者5例,面部或全身水肿者25例,有血尿或蛋白尿者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
1.3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口服强的松加潘生丁,限盐及调节蛋白饮食,卧床休息。其中治疗组以中药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以雷公藤 6g 白花蛇舌草15g 败酱草15g,加水400毫升文火缓煎1小时,热毒壅盛者酌加金银花、板蓝根、仙鹤草、茜草、白茅根以清热解毒,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党参、茯苓、白术、陈皮、黄芪以益气健脾利湿,上药水煎后均以三七粉3-5克冲服,连续治疗两个月。
1.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尿液检查采用LabuMat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2 结果
由上表可知,治疗后治疗组的尿红细胞、尿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脏病,仍然是我国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位原发病,探索有效延缓IgA肾病的恶化,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病属中医学“尿血”、“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中医辩证为本虚标实,本虚证的气虚、阴虚及标实证中的湿热、血瘀是 IgAN的主要临床证候[1]。雷公藤控制蛋白尿和血尿疗效较好,临床多有报道,加以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金银花、板蓝根、仙鹤草、茜草、白茅根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王钢[2]对脾虚湿盛者从脾论治,宜健脾化湿,清利和中,以参苓白术散(薏苡仁、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加减;三七有活血祛瘀之效,IgAN病程较长,久病多瘀,故以三七粉冲服,疗效更好。
总之中医认为 IgAN 为本虚标实之证, 其病位在脾肾,涉及肝肺,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为外感、湿热、瘀血。益气养阴、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是常用的治则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月经紊乱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71.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89-02
月经紊乱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脏气受损,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而发。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改变以及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月经紊乱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延长、月经周期不规则或经期不定等诸证,可伴随腹痛、腹胀、胀痛、头痛、头晕、泄泻、情志异常等症状[1]。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笔者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月经紊乱4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期间内蒙古兴安盟结核病防治所门诊临床收治的经明确诊断的各种类型的月经紊乱的42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年龄14~53岁。病程4~12个月。
1.2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临床分型如下:月经过多15例;月经过少16例;月经周期缩短10例;月经周期延长14例;周期不规则或经量不定6例。(部分证型有交叉)中医临床辩证分型:肝郁气滞10例;脾虚不固4例;气血两虚3例;气滞血瘀5例;肝肾阴虚7例;阳虚血寒2例;脾肾两虚6例;血热妄行2例;脾虚湿盛3例。
1.3 治疗方法
1.3.1 西医治疗 激素治疗:炔诺酮5~7mg口服,每日4次,停止出血后改为每日3次,同时递减药量至每日1次,连服20天后停药。月经周期不正常者可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方法,在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用乙烯雌酚,0.25~0.125mg每次,每日3次,连用20天,并于第11天起加用黄体酮10mg肌内注射共10天,两药同时停用,并于下一周期序贯治疗,共持续3周期。如有导致月经紊乱的原发病,宜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1.3.2 中医治疗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根据辩证论治结果,对症下药,所用具体方药如下 :肝郁血热,柴胡疏肝散,经量多时去当归加地榆、槐花;经血中有血块加郁金、红花;脾虚不固,补中益气汤,月经量多者加棕榈炭;色淡者加艾叶、炮姜,小腹隐痛者加白芍、甘草;气血两虚,举元煎,经量多加阿胶、乌贼骨、牡蛎;血瘀者加益母草、炒蒲黄;心悸者加酸枣仁、珍珠母;气滞血瘀,加味乌药汤和失笑散,疼痛者加郁金、柴胡;量少者加鸡血藤、丹参;血块较多者加三七、蒲黄;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腰痛者加杜仲、牛膝;头晕者加钩藤、羚羊角;阳虚血寒,温经汤,量少加鸡血藤、侧柏叶;腹痛者加蒲黄、延胡索、炮姜;脾肾两虚,温胞饮,加炮姜、当归、川芎;阳热亢盛,固经丸,口干者加麦冬、玄参、天花粉;潮热者加青蒿、白薇、地骨皮;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带下量多加苍术、扁豆;痰多者加半夏、竹茹。
2 治疗结果
42例患者中有34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患者月经周期得到很大改善,3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85%。
3 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月经紊乱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辩证论治准确,合理运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加之患者积极配合,便能有效地治疗月经紊乱,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4 讨论
月经失调为现阶段妇科的常见病,其中月经周期不定或行经血量异常为本病的常见临床症状,除此之外,也会出现月经前/经期时的小腹疼痛等全身症状。本病病因多样,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失调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一些女性工作者常会因巨大的精神压力而表现出月经的紊乱,因此有效地调护和治疗月经紊乱,是当今妇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中医辩证论治在这一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通过临床实践,对女性月经紊乱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希望可以为治疗月经紊乱者提供参考[2-3]。
参考文献
[1]罗颂平.主编. 中医妇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关键词】临床研究;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dthemainissuesincurrentclinicalstudyofintegrativemedicineintreatmentofrenaldiseases,andproposedthetargetorientedstrategyforclinicalstudyofdifferentrenaldiseases,emphasizingtheimportanceofmethodimprovementforacademicinnovation.
Keywords:clinicalresearch;nephrosi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herapy
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在临床、科研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大成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分析总结以往的工作成果既能看到中西医结合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同时也不难发现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例,以往的临床研究大多将其视为一独立因素处理,基本采用以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进而对不同干预措施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到原发病种的不同和病理分型的差异等因素所带来的偏倚与误差,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免疫球蛋白A型(immunoglobulinA,IgA)肾病等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均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如将其混为一谈则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亦不利于中医疗效的评价。因此建议按照原发疾病,逐个深入研究,加强对单病种疾病的认识,总结其治疗规律,从而逐渐达成单病种疾病的诊治共识。
又如IgA肾病,其被临床认识已有30余年,据近年的文献报告,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认为它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单纯以某一方案进行治疗,难免出现顾此失彼、力穷效微的局面。因此对于此类复杂疾病,在临证中既要重视中医传统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更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结合理念。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在寻求疾病治疗的普遍规律——辨病论治的前提下,再加以辨证论治以寻求疾病治疗的复杂规律,两者有机结合可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治法和方药,方能更为准确而有效。
再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为例,目前临床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但其存在毒副作用大的缺点,有时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或不良后果,导致患者中途退出治疗;当激素减量时还会复发,存在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等诸多棘手问题。中医药在减毒增效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能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激素使用的阶段、剂量及反应的不同规律,加以中医辨证用药,以降低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帮助顺利撤减激素,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此类西医已有明确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较大局限的疾病,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中西合璧、扬长避短,才有望在难治性肾病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学术创新是亮点,临床疗效是关键,机制探讨是根本。如何才能出现学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之新局面,我个人认为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1要重视临床资料采集和管理
目前各大医院肾科门诊业务都十分繁忙,许多医院肾科年门诊量达8万~10万人次。大量的临床病例是我国肾病医生研究肾病特别优越的条件,也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及时将这些病例的原始资料详细收集,如何能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以及它对疾病的预后影响也拿不出确凿的依据。由于病人多、工作量大,可以先从科研病人和疑难病例做起,建立电子病历,设计切实可行的数据库,希望我们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忽视了临床资料的收集和保存。
2寻找合理的研究切入点
如何发挥中西医各自特色,形成有机结合以期达到最大的整合优势?以下列举几个不同特点的中西医结合类型加以说明。
2.1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如对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中医药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较好,但在降血尿酸和降血压等方面就没有西药快。因此,在对痛风性肾病治疗时常用中药改善肾功能,西药碳酸氢钠、别嘌呤醇或痛风利仙来降尿酸。我科以益肾活血泻浊汤(生黄芪、红花、狗脊、土茯苓、制大黄等)治疗48例痛风性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结果显示,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4例,稳定4例,无效2例,显效率58.33%,总有效率达87.5%。
2.2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如重症IgA肾病病理有增生硬化者,如未得到积极治疗很可能在短期内就发展到肾功能减退,而且进展十分迅速。在治疗这类病例时,凡见血肌酐上升迅速、24h尿蛋白定量大于2g者,笔者常在中医治疗的同时配合小剂量(30mg)激素加骁悉(0.75g/次,2次/d)。经观察,大多数患者肾功能能稳定或改善,尿蛋白量也有下降。临床观察发现单纯西药治疗方案易导致合并感染,如带状疱疹,甚至重症肺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很少合并感染。
2.3中西医结合各有侧重例如,狼疮性肾炎在急性活动期,当以西药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配以中药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可以减少激素副作用,对细胞毒性药物的肝损伤和骨髓抑制也可用中药来保护;如处于稳定期,则以中药调理为主以改善症状,调节免疫紊乱,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蛋白尿,可起到较好作用。
2.4对于临床出现的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发掘中西医结合优势例如,腹膜透析中由于腹膜高转运而引起超滤衰竭是影响腹膜透析疗效的常见难题。江苏省中医院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观察含黄芪腹透液对高腹膜转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患者腹膜超滤功能的影响[1]。该研究观察了治疗组(含黄芪腹透液)与对照组(市售腹透液)各17例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在治疗前后透析超滤量、腹膜溶质转运性能及葡萄糖吸收率的变化。观察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透析周期超滤量和24h总超滤量明显增加,治疗观察期高糖透析液使用量减少,葡萄糖吸收率有降低趋势,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腹膜对溶质的转运,总有效率76.5%,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得出结论: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地提高透析超滤量,对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腹膜的超滤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3中西医结合疗效也要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
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要沉下心来。任何一项循证医学研究结果都有其特定的研究人群(适应证范围)、具体用药的选择和有限的观察期限。根据肾病的特点,其疗程不可太短,有些疾病治疗在短期看不出疗效,但延长疗程,疗效就显示出来了。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半年至一年为1个疗程较妥。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2],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资助了慢性肾脏病及膜性肾病的研究,其中,“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试图建立被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优化并制定能反映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最高水平的治疗方案;“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试图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明确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膜性肾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从而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信这些研究项目的完成,必将使中西医结合肾病的临床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有巨大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在此领域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学科是一个开放性、多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同样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代人完成不了,还要由下一代人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ShengMX,SunW,JiangY,etal.EffectsofAstragalusonperitonealdialysisultrafiltrationfailureinhypertransportCAPDpatients.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7;8(4):20520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盛梅笑,孙伟,江燕,等.含黄芪腹透液对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超滤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4):20520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宫颈炎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76
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海陵妇科医院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炎症,其多由于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一般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导致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末内部逐渐形成了慢性炎症。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是直接发生的慢性宫颈炎。中医则认为是由于湿热蕴滞引起的。本病的一般表现为带下量多,腰腹不适,痛以及接触性出血。我院使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中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364病例。其中随访半年以上的有145例。年龄21~52岁。平均39.74岁。按其治疗方法不同,挑选出其中106例病例,将其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各53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七版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
2 治疗方法
各组通过妇科检查及TCT来区分宫颈炎的种类,月经净后3~7 d开始治疗,术后送病理。
2.1 单纯西医治疗组 若发生宫颈糜烂则可用LEEP刀(高频电波刀)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3 d。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于LEEP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中药:
①湿热伴血瘀者。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用下方:土伏苓30 g,败酱草15 g,鸡血藤15 g,益母草15 g,泽泻10 g,地榆10 g,萆解10 g,生薏仁20 g,川楝子10 g,柴胡10 g,水蛭3 g,淮山20 g,党参15 g,甘草8 g,水煎服,每日一剂,煎两次服。连服15 d;②脾虚带下,无明显湿热者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拟方如下:党参、白术、茯苓各 20 g,薏仁30 g,桔梗 12 g,陈皮 10 g,淮山、泽泻、赤芍、丹皮各 15 g,炙没药 9 g,甘草 6 g。加减:伴湿热带下秽臭者加鱼腥草 30 g、败酱 20 g;如出现下腹疼痛者,可加川楝子10 g、元胡 15 g;赤白带下者加炒地榆、乌贼骨各15 g。上方加水浸泡 30 min后煎煮。水煎服,每日一剂,煎两次服。连服15 d。
3 疗效判定
痊愈:官颈糜烂面由鳞状上皮覆盖,涂碘液全部着色,临床症状消失,阴道清洁度由Ⅲ度转为I度;有效:宫颈糜烂面较治疗前缩1/3~2/3,深度变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阴道清洁度由Ⅲ度转为I度;无效:宫颈糜烂面无明显改变,临床症状未减轻,阴道清洁度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①单纯西医组: 痊愈有效率为67.85%,有效率为:16.11%,无效率为26.04%;②中西医结合组:痊愈有效率为87.24%,有效率为:10.54%,无效率为2.22%;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单纯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3.96%,中西医结合组则为97.78%。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4.2 两组患者宫颈修复的平均时间比较 ①单纯西医组: 症状明显改善为(15.7±5.1)d, 宫颈恢复为45.0±6.8(d);②中西医结合组:症状明显改善为(11.0±5.3)d, 宫颈恢复为(31.2±3.7)d;明显看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预后的时间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且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由多种细菌以及病毒感染导致。子宫颈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外口 处的宫颈阴道部表面鳞状上皮因炎症而丧失,被颈管的柱状上皮 所覆盖形成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病变为子宫颈癌。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带下”病范畴,其病因为脾运失常,肾气不固或外感湿热邪毒,伤及任带二脉所致。中医辨证论治宫颈炎分析病因病机又包括肝经湿热下注、热毒蕴蒸、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等,分型多为湿热、肝郁、肾虚、虚寒等几种类型。
西医治疗方法中的LEEP刀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优势明显,但由于该技术是一种宫颈锥切性质的手术,需要切除一部分宫颈组织,因此会对生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建议未育女性采用。单纯使用中医中药的特点是疗程长,见效慢。
故我院将两者合用,互补不足。 此法不但效果确切,而且更好的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加速宫颈糜烂面的愈合;同时健脾利湿防止了湿盛郁久化热湿热下注,以及其他病变,以及带下过久,伤及阴津。更可以减少阴道排液,预防感染以及复发。从而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前人总结的知识和我院的临床实践,将中西医二者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取长补短疗效满意,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清金化痰汤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自愿分为单纯西药组50人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人,均符合《内科学》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排除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严重肺部感染和肺部肿瘤等疾病导致的咳喘。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7.6±2.5岁;病史最短者2.5年,最长者22年,平均4.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为主,采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黄芩、桑白皮、知母各12克,茯苓、贝母、瓜蒌仁各15克,麦冬、橘红、栀子、桔梗各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化痰;痰热伤津,酌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胸满咳逆,痰涌配葶苈子泻肺祛痰;喘促加地龙、白果清肺热平喘;便秘加火麻仁、制大黄润肠通便。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服。西医治疗:口服西药罗红霉素,每次0.3g,每日2次;或者阿莫西林0.5g,每日3-4次;复方甘草合剂10ml,每日3次;或溴已新片16mg,每日3次;若有气喘加氨茶碱0.1g,每日3次。
单纯西医治疗组:同上述西医治疗。
两组以5天为1疗程,服药1-2个疗程。
1.2.2 疗效判断 治疗1-2个疗程,症状消失为治愈;治疗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为有效;否则为无效。2 结 果
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X2=6.30,p<0.05)和总有效率(X2=4.74,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n=60) 西医组(n=50)
人数 率/s% 人数 率/s%
治愈 45 75%* * 26 52%
有效 12 20% 15 30%
无效 3 5% 9 18%
总有效 57 95%* * 41 82%
注:与西医组比较,* * p<0.05。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急性发作多由下呼吸道感染所诱发。长期反复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某些理化因素长期刺激,如寒冷、烟雾、灰尘等,过度疲劳、过敏以及身体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也可诱发本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各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中老年人多见,并且在秋冬季气候变化时尤为显著。临床表现以“咳、痰、喘”为主要特点,经久不愈,易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症”、“痰饮”等范畴,病变多在肺脾肾三脏[2]。由于慢支炎患者肺脾肾三脏素亏,急性期外邪犯肺后,正虚无力抗邪,致使外邪羁留不退,痰浊内生,病情迁延不愈。外邪羁留、痰浊贮肺、肺脾肾虚为慢支迁延期的主要病机,三者互为因果。本虚标实,宜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补益肺脾肾以治本,化痰逐邪以治标。清金化痰汤出自《杂病广要》引《医学统旨》。方中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利湿,湿去则痰自消;瓜蒌仁、贝母、桔梗清热涤痰,宽胸开结;麦冬、知母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黄芩、栀子、桑白皮清泻肺火,甘草补土而和中。全方有化痰止咳,清热润肺之功,适用于痰热郁肺之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清金化痰汤有祛痰、镇咳、抑菌、抗病毒功效。其中黄芩、桑白皮、知母、贝母、瓜蒌仁、麦冬、橘红、栀子有抗炎抑菌作用,黄芩、橘红、甘草有抗病毒作用,知母、贝母、瓜蒌仁、橘红、桔梗、甘草有止咳化痰功效[3]。中药清金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能缩短病程,减轻咳喘症状,提高治愈率。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支炎急性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0-62.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益肾固表糖浆;酮替芬;氨茶碱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又称过敏性哮喘、咳性哮喘、隐匿性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常用抗过敏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对症治疗,用药后症状可迅速缓解,停药后咳嗽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最终转变成典型的哮喘。我们根据本病发作特点和病因病机,急性发作期用西药治其标,缓解期服自制益肾固表糖浆治其本,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对象
88例患儿均为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4例和西药组44例。中西医结合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2.5~16.5岁,平均(10.58±5.54)岁;病程0.5~7.8年,平均(6.7±3.2)年;有个人过敏史17例,家族过敏史24例。西药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6~16.7岁,平均(10.79±5.35)岁;病程0.5~8.3年,平均(6.4±3.7)年;有个人过敏史15例,家族过敏史26例。治疗依从性差、随访不便、支气管炎、咽炎、喉炎、鼻炎、胸腺增大等患儿不列为观察对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CVA诊断标准[1] 。(1)持续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少痰,运动后、遇冷空气、嗅到特异气味后咳嗽加重。(2)无感染征象,经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缓解。(4)有个人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气道呈高反应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1.3 方法
1.3.1 中西医结合组
咳嗽急性发作期口服酮替芬和氨茶碱片。酮替芬:年龄<3岁,1 mg/d,分2次口服;年龄>3岁,2 mg/d,分2次口服,连续用药1月。氨茶碱片:5 mg/(kg·d),分3次口服。同时服用自制益肾固表糖浆。咳嗽缓解期停用酮替芬,继续用小剂量氨茶碱维持治疗,3 mg/(kg·d),分2次口服,共6月;继续服用自制益肾固表糖浆。药物组成:生地黄20 g、山药15 g、山茱萸15 g、泽泻12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黄芪g、白术15 g、防风12 g、炙麻黄12 g、杏仁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诸药按照以上比例,按照药典规定,由我院制剂室制成浓缩液100 mL,按1 mL/kg给药,每日2次,连用6月。
1.3.2 西药组
单用酮替芬和氨茶碱片治疗,用法、用量及疗程同上。
1.4 观察项目和疗效标准(自拟)
(1)在急性发作期介入治疗开始,记录咳嗽消失时间,以此评定近期疗效。(2)随访2年,询问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此评定远期疗效。远期疗效标准:2年内无发作为治愈;2年内仍有发作,但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2年内发作时症状和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无改善为无效。(3)肺通气功能测定。测定前1周停用一切舒张气管药物,清除药物残留效应,根据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计算预测值。然后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
1.5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远期疗效采用Ridit检验。
2 结果
2.1 肺通气功能测定
两组治疗前后FVC、FEV1实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明显(P>0.05),PEF治疗后两组均升高。中西医结合组PEF实测值/预测值由治疗前的66.36 %上升到93.21 %,接近正常值;西药组PEF实测值/预测值由治疗前的67.41 %提高到81.96 %,以中西医结合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 (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西药组比较# P<0.01
2.2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表2近期疗效比较 (略)
2.3 远期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2年,中西医结合组随访40例,失访4例;西药组随访38例,失访6例。经Ridit检验,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见表3。表3两组远期疗效比较例(%)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气道过敏反应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儿往往以夜间咳嗽为主要表现或唯一表现。因为小儿支气管平滑肌发育未完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气道阻力增加不及成人明显,所以多数情况下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只咳而不喘,致使CVA患儿漏诊、误诊、误治,加上滥用抗生素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缺乏规范治疗,往往发展为严重而典型的哮喘,有报道9 %~75 %患者在6~96月可变为典型支气管哮喘。
由于CVA患儿的症状不典型,所以肺通气功能测定对CVA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组显示:反映大气道阻力变化的FVC、FEV1实测值和预测值无统计意义,而反映小气道阻力变化的PEF在治疗前实测值显著低于预测值,提示CVA患儿主要表现为小气道痉挛,大气道痉挛引起的阻力改变不明显,所以咳嗽往往先于哮喘出现。
氨茶碱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肥大细胞内cAMP分解,抑制腺苷促进肥大细胞分解炎症介质,加速Ca2+内流,抑制兴奋收缩偶联,同时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减弱噬酸性粒细胞活性和自由聚集,从而减少过敏原诱发的一系列过敏反应,阻断迟发相气道高反应,成为唯一抗炎和舒张支气管双重疗效的抗哮喘药物[2]。 酮替芬为H1受体阻断剂,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上调β2受体,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肺肾娇嫩,易使邪反复袭表,肺失宣降,气道挛急发为咳嗽,咳嗽日久伤肾,肾不纳气,终必致喘,咳为喘之初,喘为咳之甚,CVA虽无明显喘息症状,但和典型哮喘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益肾固表糖浆是从肾气丸和玉屏风散化裁而来。方中麻黄中有效成分麻黄碱为β2受体激动剂[2],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黄芪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肾气丸通过调节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增加机体的应激反应功能,有类似肾上腺素能样作用。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CVA虽然急性期咳嗽缓解时间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异,但在改善肺功能和远期疗效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CVA能降低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时症状,延缓咳嗽变异性哮喘向典型哮喘的进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婴幼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7-02
腹泻是小儿常见多发病,严重地威胁小儿的健康。婴幼儿腹泻[1]是以腹泻为主的胃肠消化功能紊乱综合症。发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大于4岁者少见。从2007年开始,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液体疗法及西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大地缩短了病程,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记录完整的72例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者3岁半。其中1岁以内发病10例, 占13.9%;1~2岁发病30例,占41.6%;2-3岁发病26例, 占36.1%;3岁以上发病6例, 占8.3%。男孩42例,女孩30例, 男女发病之比为1.4∶1。农村病例58例,占80.6%; 城镇病例14倒,占19.4%。住院病例28例,占38.9%;门诊病例44例, 占61.1%。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38-40摄氏度)和呕吐腹泻症状,半数病例伴咳嗽,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严重脱水酸中毒者较重; 呕吐为胃纳物或干呕,每日10次左右,少数无呕吐;腹泻每日6~ 10次,严重病例每日超过20次,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镜检大量脂肪滴和少量白细胞;住院病例脱水酸中毒在中度以上,严重者有明显的缺钾症状。诊断主要根据喂养史、病史、饮食卫生情况、临床表现、大便镜检等区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同时考虑发病季节。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配合小儿液体疗法及西药对症处理。
2.1 中药治疗:以朴脾健胃,清热利湿为主, 进行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党参、五昧子、黄芩各3~6g,菌陈、连翘、板蓝根各6- 12g,甘草3g。呕吐不甚并发热者加黄连3g,去半夏、陈皮、党参;腹胀,加木香3~6g,砂仁3g;食饮下降明显,加焦三仙,鸡内金各3~6g;若有呼吸衰竭症状,将党参改用红参;遇四肢冰冷、体温不升,加红参3-6g,附片3g(先煎), 肉桂3g,去半夏、黄芩;水泻不止,则加肉豆蔻、金樱子、诃子各3~6g。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中药针剂穿心莲针或黄连素针每日2次肌肉注射。
2.2 西药治疗:采用液体疗法预防和纠正脱水[3]。补液量:按轻度脱水80~120rnl/kg、中度脱水12-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根据年龄大小,24小时补给。根据脱水性质确定补液种类:等渗性脱水用3:2:1液, 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少数病例给予助消化药和止泻药口服。门诊病例有脱水者给口服补液盐(WHO推荐ORS配方: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氯钠7.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1)频频口服。肌肉注射和口服治疗同住院病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991年版)[2]拟定。痊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好转: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偶见脂肪球和红白细胞。无效:大便次数及水份不减少或症状加重。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短者1天,最长6天, 多数在2~3天治愈。其中1天治愈者14例,占19.4%;2天治愈者28例, 占38.3%;3天治愈者24 例. 占33.3%;4 天治愈者4例, 占5.5%;6天治愈者2例, 占2.7%。随访48例,一周内未见反复。
4 治疗体会
婴幼儿腹泻虽是自限性疾病,数日内呕吐渐停,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但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发展较快,必须积极治疗。采用抗生素和西药治疗多不奏效, 单纯用中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优势互补,既可防止因腹泻严重造成的脱水酸中毒,循环衰竭,又可调节胃肠功能,从而使炎症消除,吐泻停止,身体康复。
中医认为,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变在于脾胃,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即易实易虚,其脏腑柔弱,形气未足,腠理疏松,脾胃虚弱,若饮食失节、寒湿不调,易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化之气不能输化,并走大肠致滑泄不止而泄泻频作,耗伤津液。因为脾乃太阴湿土,喜燥恶湿,健脾当以温运为本。《名医方论》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病毒为主药; 黄芩清热燥湿; 白术、陈皮、半夏、健脾和胃,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辅药;党参补中益气;五味子补气涩肠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减轻燥性,为使药。综观全方,有清热除湿,补脾健胃作用。对于由脾胃虚弱、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用本方加减治疗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消炎、止吐止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孝礼,周尚仁.小儿消化系统疾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