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17:35: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管理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管理;制度;项目;关系
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侧。无疑企业管理制度就是用来约束企业办事规程和企业员工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制度与管理是一种彼此制约又彼此推进的关系,企业制度如何形成、如何更新完善、如何发挥作用都是来源于企业管理,又作用于企业管理的。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诞生,发展及演变
企业在发展初期,因为职工素质、人员结构、发展水平、规模、效益等因素影响,只能依靠简单的人管人、领导管职工、领导说了算的“人治”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但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人力资源与日充实、生产结构调整变更等一些发展的要求,领导一个人的智慧已经无法周全的为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考虑,顾此失彼或错误的决策都会把企业带入深渊,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便随之走上了“法治”管理的道路。“法治”管理阶段也就是科学管理阶段,其最大的管理特点就是制度大于一切,任何人任何领导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领导的权威可以去影响他人,但不能制裁他人。这种依靠制度的管理,对制度本身有着严格的要求,制度首先是来自于工作实践,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科学的经验总结,用文字把这些经验概况起来形成制度条文去约束其他人,这就是依靠制度管理的“法治”管理。
“法治”管理也就是科学管理的最高阶段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符合外部标准(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规定)和内部标准(即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可以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各个方面,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作用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根据世界各国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要实现标准化管理,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标准,以占据市场优势;其次是建立起以产品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使产品以一种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态势发展下去;最后则是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市场是多变的,企业的发展必须迎合市场的需求及变化,生产多元产品来扩大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生产、效益、人员素质、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达不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但标准化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重视。以延长石油集团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延长石油集团确定了“一元主导、多元支撑”、“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将产业构架从单一的石油探采加工转变为以油气探采加工为基础、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发展,这样的调整正是延长石油以标准化管理为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
二、制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需要把好的管理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上升为制度,然后再用制度来保证管理,制度来源于工作实践,在通过管理作用于实际工作,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就是管理,这就是二者的关系。任何一个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上的规范化企业,都应当通过内部规章制度来体现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以此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有效培育企业自身文化。从不同类型的企业角度看,其规章制度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将规章制度既包含企业发展方向及宗旨,又包含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行为准则,通常既有激励内容也有管理内容,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只是将规章制度视为员工劳动纪律的内部强制性规定。所以说企业的制度建设成果与该企业的管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制度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成效,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经营效益才能得到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企业规章制度存在问题因而导致败诉的,占所有败诉案件的28%,所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企业员工提供工作导向
引导和指导员工行为,以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去完成,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个人素质、工作方式及性格差异等,致使相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上存在相互协调和制约的关系,业务往来通过授权的方式来鉴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职权和职责。把工作中的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来规范同一工作岗位的职工,等同于为工作找到了捷径,与此同时,用制度来划分工作职责与职权,各部门就可以各司其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请示和报告环节,也就避免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目标
企业在其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制定各种管理方针和经营目标,作为处理日常经营活动的准绳。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将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目标反映在管理制度中,可以确保信息的畅通传递,同时将一些执行中遇到的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有助于管理阶层及时调整,进而推进实现目标。
3、有利于营造平等、互利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护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防止或减少贪污盗窃行为的发生。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凌驾于领导职权之上的管理形式,这就给职工一个心理上的保障,职工的行为只要是制度范围内的,就可以不必根据领导的主观偏好来行事,这样便于职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等于给予了职工相应的工作职权。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依据制度来行使职责和权力,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习惯,可以杜绝个人主义及私欲的滋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良好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
只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可能建立起相对规范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也就是说拥有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的企业一定是基础管理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组织。一个拥有规范制度体系的企业,其制度严格执行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企业高效管理的形象,相应的社会评价也就提高了。
三、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
1、成立机构、明确责任
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各个部门共同的职责,制度是由下而上,源自于各个工作岗位上的管理经验,但是必须有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度的规范、审查、考核、评价及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管理部门除了要负责统筹各部门间的管理制度,把握好制度的协调性、系统性,对制度进行统一的梳理外,还要负责企业内部的制度培训及宣传贯彻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工作的人员要熟悉企业各项工作流程、权责范围及管理现状,并且善于总结与表达,能够将好的管理经验用文字表述出来,上升为制度。
2、明确制定和执行制度的原则
制定制度的首要原则就是“不违规”、“行得通”,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标准,盲目套用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全不顾本企业实际,或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违反质量或技术标准。只有符合企业现状和发展要求的制度,才能被执行,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制定制度必须是“低标准、严要求”,只有行得通的制度,才能执行下去,然而既然已经是“低标准”了,就必须严格去执行,认真落实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执行制度是制定制度的目的,也是保障。
3、将规范的制度形成流程及格式体例
任何部门在出台制度之前必须是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征求各方面意见以后形成草案提交制度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主要从制度内容和格式着手,是否违法违规,是否与现行制度冲突、重复,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方针等要求,审查合格后由主管领导会签并上会研究,会议通过的草案由办公室发文公告,上升为制度。制度文本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事项清晰,一般包括目的依据、使用范围、具体规范、解释部门和实施日期等内容,格式分为总则、分则(可根据具体内容命名)、罚则、附则四部分。
4、构建完善更新制度机制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技术、新要求、新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制度需要不断更新,所以规范的制度管理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还要有健全的制度更新机制。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动态跟踪每项执行中的制度来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总结―上升―提高”的良性循环,并把这一过程规范化,使制度可以不断适应新的要求。
5、加强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及监督指导工作
近年来,中铁五局六公司党委坚持用理论升华思想,在理论学习上牢牢把握“学理论、转观念、重调研、助发展”的总体思路,用先进思想助推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出成效、企业管理上台阶、技术创新有成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量身订制学习内容
公司在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上,除了坚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外,还有针对性地把市场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作为学习内容,以丰富头脑开阔视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公司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到理论学习与调研之中,使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如:公司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上,于2010底和2011年初分别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把握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科学判断行业发展形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企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最终提出了“4321”发展战略。2011年二季度,公司面对铁路建设市场出现的一些微妙变化,率先提出铁路建设市场可能发生新变化的课题,在会上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形成了初步共识和应对变化可以采取的措施,避免了后期铁路建设市场急速换挡、减速造成的经济动荡。
纵深推进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集中学习上,公司坚持“封闭式”学习环境、“开放式”学习氛围、“多媒体式”学习形式,实现了精力集中、学风民主、手段现代的学习目标。公司还针对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实际,要求中心组成员在参加集中学习前开展自学,并对自学行为作出规范,对自学时间、内容、思考题目、学习体会、笔记字数均作出明确要求,增大了学习的含金量,缓解了工学矛盾。
二是坚持撰写学习心得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公司党委要求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要结合理论撰写学习心得、调研文章、经验总结等,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总结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2011年,公司领导撰写的《乘势而上谋发展 八个坚持促跨越》《把脉开方谋新篇》《廉生威而颓于废》等5篇调研论文分别发表于《企业文明》及《探讨与交流》等媒体杂志,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启迪作用。
三是坚持中心组学习与项目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相结合。公司党委在抓好中心组成员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资料、研讨课题等都要适时发放到项目党工委,作为项目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公司还将项目理论学习和课题调研纳入精神文明年度考核范畴。今年,公司还特别将项目上报理论调研文章数量纳入项目文化建设和宣传报道目标责任,单独列项进行考核。
四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公司一方面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讲座,提高学习层次。今年工作会期间,公司邀请了重庆市检察院领导对参会的全公司170多名中层以上人员进行了预防职务犯罪理论学习辅导。另一方面,公司还不定期地组织领导干部到知名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其先进思想和经验。
科学调研谋求发展
为充分发挥政研会的组织功能,公司审时度势,定期组织开展大型理论调研成果展示会,极大地推动了全公司理论调研工作。
开展党建政研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重大转折。在1997年铁路建设进入低潮时,公司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公司党委一班人审时度势,在1998年初召开的党建政研会上迅速掀起了以学(报告)、拓(思路)、思(改革)、求(发展)的“二次创业”大讨论活动,确定了实现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即主业精、线下强,并于当年首次进入株六复线线下工程施工,2000年初又趁势进入我国首条客运专线秦沈铁路箱梁预制架设领域,实现了线下、制梁零的突破。2001年初,为谋求公司更大发展,公司党委又迅速发起第二次“学、拓、思、求”大讨论活动,提出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五大创新”手段,为谋求公司再次振兴指明了方向。近十年的实践证明,“五大创新”为公司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扩大理论调研范畴,推升公司发展竞争力。在政研会活动持续开展中,公司逐步认识到要想使活动得到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就必须为政研会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生机。为此,从2008年起,每当政研会开展党建政研活动,都主动将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课题纳入到活动中来,在下发调研课题时,将企业管理的热难点问题、经济技术发展创新、QC课题攻关等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课题一并下发;按党建思想政治类、企业管理类、技术创新类等分别展开论文征集、课题研究和攻关,使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展示发展为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企业管理经验研究成果、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位一体”的集中展示活动。
加强理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题调研上公司坚持针对企业存在的思想、管理、技术等问题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展开调研。针对公司同一区域、同一板块、不同项目在管理上存在的争人力、争设备、争资源的现状,公司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区域内同板块统一管理思路,先后成立了上海、广东、重庆等分公司,统一协调解决在该区域的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广东分公司在责任成本方面取得的较好效益,公司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项目,对分公司开展“两精”管理模式展开调研,撰写出了《精细管理上水平 精益管理创效益》调研文章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交流。针对兰新项目部在加强物资管控方面跳出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大打成本控制牌的经验,公司及时进行总结梳理,撰写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的责任成本拐点》,并在今年公司物资管理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成果转化助推发展
为避免理论调研形成的成果被束之高阁,公司注重成果转化,坚持从成果汇编、成果宣传、成果申报、成果指导、具体实施等方面入手,推动理论调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企业发展。今年,公司政研会就组织力量对收集的60多篇各类论文进行评审,并将获得一、二、三等奖的20多篇论文汇总编辑成《绽放》一书,在政研会上发放,获得了公司上下的好评。
【关键词】 财务分析 分析主体 企业管理 作用 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对外对内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即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与评价。财务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全面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企业财务分析活动首先要明确企业分析主体,不同的分析主体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各不相同。财务分析主体按照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为外部分析主体和内部分析主体。
1、外部分析主体。(1)债权人:分析贷款的报酬和风险,以便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分析其流动状况,以便了解债务人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以便了解债务人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评价企业的价值,以便决定是否出让债权。(2)主要往来客户: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企业稳定经营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与企业惊醒长期合作。(3)政府部门: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了解企业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了解企业职工收入和就业状况。(4)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财务分析师为各类报告使用者提供各种专业咨询。(5)投资者:分析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以便决定是否投资;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股价变动和发展前景,以便决定是否转让股权;分析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以便考察企业经营业绩;分析融资状况,以便决定鼓励分配政策。
2、内部分析主体。(1)职工和工会: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判断企业盈利与职工收入、保险、福利之间是否相适应。(2)经理人员:为改善企业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设计的内容最为广泛,几乎包括外部使用者和内部职工关心的所有问题。
综合起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财务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不仅是对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的一种总结,而且它还为财务的预测打下前提,在这个企业财务的循环管理过程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要随着企业生产发展、业务量大小的变化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按规律办事,才能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经营的过去有清晰的认识和总结,使我们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及时客观地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逐步由认识规律到掌握和应用财务管理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经营预测中的作用,为企业经营决策者全面了解财务信息,分析历史业绩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最终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来体现企业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对于财务管理者了解某一时点各类资产、负债的规模、结构以及数量对应关系,明确责任者受托责任义务关系,做出基于优化结构、降低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判断和决策。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通过利润表可以考察企业收益实现情况,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收益增减变化的原因,预测企业收益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当局等提供相关财务信息。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对经济决策有重要的作用:提供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信息,以现金基础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帮助人们辨析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关利润品质方面的信息;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及财务适应性;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3、财务分析有利于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财务综合实力状况。企业的生产规模、科技人员的数量、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支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从财务报表分析中反映出来。通过分析财务收入及来源可以判断并预测企业收益的稳定性及发展前景;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可以判断企业的成本支出情况,从而制定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的有利决策;通过分析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以及成本,以资产负债率、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等基本财务指标可以更好的制定筹资决策,以减少财务风险;通过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和销售及成本费用盈利能力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当局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4、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使企业的决策者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者通过财务报表对日常财务情况作出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优势,发现其不足,从而可以及时更改企业的经营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决策者更应该对企业拟发生的重大事项,例如或有事项、对外投资、企业购并、调整事项等,做出客观、合理的分析,及时对企业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5、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检测财务运行成果。企业财务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考核,对企业财务运行效果进行全面的考察,企业的财务运行效果既包括企业发展潜力、产品研发水平,又包含资金筹集的能力及成本水平、资产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等。企业财务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运营资金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状况和发展趋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资本的积累,形成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资产的安全性越好、资产的增值率越高,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率越高。同时,企业社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认同感,这是企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后劲,由此形成的商誉和品牌效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比率分析
现代公司财务分析工作应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对反映在报表中的财务数据作出不同层次的分析,以满足不同角色人的需求。那么,在财务报表众多的财务数据中,如何准确地获取所要的数据?又如何有效地做出评价?本文现以2006年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例来加以说明,突出强调财务报表中的几个重要财务比率,以综合反映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的分析指标,体现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弱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流动负债需要流动资产来偿付,通常它需要现金来直接偿还。因此,通过考查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即变现能力,分析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云南公司2006年年末的流动比率为1.40,低于流动比率2:1的标准,并不能说明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速动比率只有0.13,按照西方的管理经验,应该不属于正常范围;现金比率为0.09,也低于西方的管理经验;现金流量比率需要考虑未来一个会计期间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变动的因素,然后才能进行具体分析应用;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为0.77,表明云南公司本年度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不能足额偿付本年度到期的债务本息。这些指标只是光从自身来比较的,并不能真实反映该公司的真实偿债能力,还需要结合公司的其他指标来统一反映。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对于企业的长期债权人和所有者来说,不仅关心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同时,还必须进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
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债务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从债权人角度看,他们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越低越好,以确保借出资本的安全性;从股东角度看,在企业能够承受财务风险且财务风险得到了合理控制时,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债务资本利息率时,负债资本比例越大越好;从经营者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水平很低,说明企业管理者当局比较保守或对企业的经营前景信心不足,举债经营能力很差,当然,如果企业的负债比率过高,并非能够说明企业就充满活力,相反,企业此时的财务风险相当大,不符合企业稳定经营的原则(具体数据如表1)。
3、盈利能力比率分析。从分析主体看,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者,都非常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当局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资产报酬率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经营效益越好;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指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资产净利率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本费用净利率指标越大,说明企业为取得经历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小,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就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具体数据如表2)。
通过上例各种具体的财务指标可以显示出企业具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整的判断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和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管理活动成为与生产、销售并重的企业三大活动之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活动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要及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做好预算,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涛:财务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权责;执行力;下放权力;发展;监督
一、管理发展历史
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人类在长期实践、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到目前为止,管理学的历史发展经过了史前的积累、古典管理理论、近代管理的发展、当代管理理论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1.史前的积累
今天是历史的继续和延伸,在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出现之前,人类已经有了漫长的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智慧。
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日益积累,发端于人类生存和组织生活的现实需要。概而言之,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解决生存需要的大规模集体活动实践,政治控制、社会管理实践,战争过程,以及宗教过程。
中国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累积形成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智慧,都江堰、万里长城的建造,孔、孟、老、庄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的著作等,都是中国管理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2.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时期有三个主要代表人物,为管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近代科学管理方法,开管理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之先河。法约尔明确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基本活动,其过程和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为研究管理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同时揭示了管理的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这一时期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为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3.近代管理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管理学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是以巴纳德的近代组织管理理论和梅奥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为代表。
(1)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4.当代管理的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对这个阶段也有“管理理论的丛林”之称。
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有:
(1)管理过程流派,一直致力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其代表人物有法约尔、孔茨和罗宾斯。
(2)管理科学流派,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该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由于运筹学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后来电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使组织管理过程在深层次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3)组织管理流派,通过揭示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的流派,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德、西蒙、马奇、赛尔特。
(4)行为科学流派,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和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激励和领导方式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利克特。
(5)经验管理流派,是以大企业成功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经验借鉴、重视案例分析,强调行为过程中的学习和提高。其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
5.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管理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最为突出的方面是兴起企业文化的热潮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首先提出的是美国管理学者,却由日本企业发扬光大。目前,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
(2)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随着90年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工作和生产过程,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者的工作,企业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由于战争、内乱的原因,在西方国家努力发展科学、经济的时候,中国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倒退,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才开始重新踏上发展的道路。西方国家花费100年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只有加快脚步,花费尽量短的时间来赶上世界大趋势的脚步,由于中国的国家体制不同,在发展管理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和挑战,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我们不能直接照搬,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成为摆在整个国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从管理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各个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说中国的企业属于什么阶段,因为从实际来看中国的企业处于各种阶段都有,而且也没有哪种能称其为主要阶段,所以我们将面对更复杂的问题。下面我就将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简单归纳一下,中国企业以下就简称为企业。
1.权责不明确
企业分为两大类型,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但在这一点上这两种企业都有。中国没有规范的职位说明,人才市场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企业或者行业有自己的标准,但是仅在内部使用,到了别的企业就不再适用。于是也就造成不同企业的相同岗位要求不同、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等,甚至很多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权责的划分,事情最开始由谁做就让谁负责,员工该拥有的权利和责任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2.缺乏执行力
这个问题是很致命的,企业为了保证对市场一定的敏锐度,对成本的控制,会出现一个人负责好几项工作的情况。另外随着市场变化,可能公司需要调整工作方向,于是就会遗留半拉子的工作,员工也会因此不努力完成,怀疑本来就不可能做到最后,领导说一,员工只做到一半。如果一级级这样打折扣下去,这样的企业还有战斗力吗?
3.不愿下放权力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财富的增长、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企业也面临着各种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不可能通过老板几个人的能力就把企业上下全部都管理到,所以适当的下放权力就是最佳的选择,可是企业,特别是私企,老板们都不愿意把手里的权力放出去,哪怕他的精力已经无法顾及,疲于应付。
4.不重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都说21世纪的竞争是信息和人才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才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如果我们的企业是刚起步,如果我们的企业是中小企业,那我们就有很好的机会与员工共同发展。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是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讲的正是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通过员工的成长增强公司的软实力,公司成长也能增加员工的成就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老板们只想着将挣到的每一分钱尽量多的装进自己的口袋。殊不知,如果老板愿意在公司发展好的时候给员工适当多的报酬,员工也很愿意在企业困难的时候与其共患难。
5.不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几年各大媒体报道的种种,正显示着中国企业的短视,污染环境、毒奶粉、皮鞋胶囊等等,这些中国企业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中国企业的信任危机相当严重。我不禁要问,我们的企业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究竟要追求的是怎样一种发展方式?归根到底就是中国企业不重视长远发展,只看重眼前巨大的利益诱惑。在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日本企业,很多日本企业规模并不大,一直只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但是一定会做到最好,不追求扩张、大利润,只想长久做下去,一百年、两百年……
6.管理过程缺乏监督
中国引进各种管理系统,近些年也买入国际上很先进的管理软件来帮助各企业规范管理,可到了实践却变为另一种样子,说起来也是缺乏执行力的又一体现。企业在真正使用时只关注结果,对于过程是忽视的,很多的过程文件有可能是缺失的,有可能是后来补上的,这都违背了管理的原意。另外我们基本上对过程不进行监督,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只能通过最后的结果显现出来,很多时候为时已晚,而且无法查出具体原因,只能是个糊涂账。
三、小结
中国的现代企业在管理上发展的时间至今才有30多年,比起西方上百年的发展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我们也拥有很好的机遇,现在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时代,我们可以和很多发展一流的企业直接取经。但是我们的企业不应该揠苗助长,为了尽快缩小和世界一流企业的物理差距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只能是昙花一现,曾经的辉煌而已。希望总有一天中国企业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昂首挺胸说我们是世界500强,不是靠能源的垄断而达到 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市场危机管理 浅谈QC活动小组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的,而是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企业与员工共赢发展,企业承担起它应有的社会责任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王利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年度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作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生产运作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企业管理各领域中,生产运作其涉及的面最广,牵涉的部门最多,是最复杂的领域,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必须先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才能管理好一个企业。
《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世界各国大学里的管理学院/商学院都将本课程列为三大支柱性核心课程之一,由此可见本门课程在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重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课程建设实践,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以便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教学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内容广泛而庞杂的课程,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和实际紧密联系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根据本校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考虑北京市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有关服务运作管理的内容;突出各种方法与模型的讲授,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管理科学专业教学需要的32课时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目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以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采用了其他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教师课堂讲授是本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要讲得好、让学生喜欢也不容易,因为本科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许多概念或者术语都是陌生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基本的概念讲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大量的多媒体(照片、电影片断和视频资料等)资料来加深学生对生产管理认识和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照片和视频,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和设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经验,为本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应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目前已被许多高校的管理类专业教学所采用,但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恰当的教学案例,为此作者根据生产运作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大量收集、精心选择了典型的生产运作案例供本课程教学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
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决定了实验教学环节的地位与重要性。为了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门课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引入WITNESS仿真实验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由于WITNESS软件为生产系统中各种类型的资源设计了相应的可视化元素,可以实时地显示出建模的可视化效果,逼真形象地模拟实际生产系统,使得在教学中的许多生产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的过程更加简洁易懂,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生产系统设计的问题所在,以及应该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可视化建模方式可以激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窗口式设计又使同学极易上手,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能体会到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理念。
因此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利用WITNESS 软件进行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当前的建模工作和实际生产系统的运作规律,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和规划生产系统的能力。
为了使实验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者设计并完善了符合管理科学专业培养要求的WITNESS仿真实验项目以及相应的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供教学使用。
4、作业与考试
作业与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并给出每次作业的成绩,成绩满分为10分,一般很少能够获得满分,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学生反映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他们都说这门课程学习收获很多。
本科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要更多体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需要考察一些基本概念与理论。考试的内容可以包括概念(比如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或小案例分析等几个方面。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建设,使得《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更加贴近管理科学专业的需要,学生增加了对课程的兴趣,学到的理论能够有效的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2-66.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一)管理会计定义
管理会计主要利用一系列专业的方法,整理财务会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计算、对比和分析,企业管理者在各级别的过程中策划了日常的发生和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控制企业的干部和控制企业的干部各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要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首先应明确企业管理循环与管理会计循环的关系,由于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因而企业管理一切步骤都是会计处理应相应的措施和合作,形成会计循环。财务管理没有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企业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
正因为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服务的,管理当局是怎样的信息,管理会计及时提供,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分析分析,论证,故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和专门方法就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不需要一刀切。
对企业管理进行企业管理的预测的将来,决策和计划的未来服务的未来服务的预测和。它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以及责任会计中将全面预算分解为责任预算的部分。
以上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的各项资源能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使用,以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管理会计的目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好决定的信息,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财务会计内,对外都是企业的最基本的财务、成本信息,为企业提供了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的服务。
管理会计的重点,反映过去,反映这些信息可以根据未来和控制的事和未来控制。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反映过去,单纯地提供和解释会计信息。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
管理会计学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与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广泛应用现代的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收集各种相关的会计及其他相关信息,根据加工、分析的说明,根据企业的管理者,各级的规划和控制系统的经济活动,充分地增强了x的管理功能,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欧美管理会计发展沿革
记录交易信息的会计报告系统,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但产生汇总和报告组织内部交易信息从而满足管理者的需求,源自近代大工业的发展。由于19世纪以前的交易交换活动大多发生在单业主企业与个人之间,而单业主企业不存在管理的层次问题,企业主只是关心更多地交易中取得现金,一切活动都可以通过直接交易来进行,当然就不存在长期决策问题。生产产品转换过程的内部化,要求企业在缺乏市场的条件下组织“定价”,从而产生了近代的管理会计。
最初的管理会计很满足的企业管理的需求,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世界的市场扩大,管理会计也逐渐加入一些成本计算和管理以外的内容,比如导入ROE(净资产收益率),ROI(投资收益率)等衡量指标体系,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的效益。这一点在总体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不仅可以提供成本管理的及时,真实的信息还在发展的一种双向交流系统,企业内的规划、控制、交流、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但是20世纪的30世纪,几乎所有管理会计关系的技术的方法都会出现,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发展就停了下来。管理会计系统的大型企业公司的成功,小型企业范例,追求创新和改善不说这样的事。而实际的情况是,产品的多样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新的需求。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对管理会计产生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学者杨时展教授、余绪缨教授、李天民教授等先后编写管理会计教材,比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西方国家流行的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才算正式登陆中国,并逐渐为中国会计界所了解、接受、认识和重视。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正处于体制的转轨初期,无论从认识和实践上,给予管理会计的还基本只是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上。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管理会计并未在整个国内会计界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管理会计在引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体制的原因――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外部关系”,并没有根本动力促使企业管理者去真正关心内部管理问题,所以引入管理会计只能局限在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方面,尤其是与计划成本貌合神离的冲突,可以说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并无意义。这种引进上先天的局限性,使得管理会计对当时的企业而言并无显著价值,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十针灸十年代以后,到21世纪的今天,是改革开放企业脱离了以前的限制的状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重视的变化、企业内的会计的局限,尽管吗成本管理,出现了一些学术上的新动向,例如大力推广国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国家的实践中的成功的做法推广,体现出一种会计研究与会计实务密切结合、互通有无的特点。
总体上,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中,以下的特征:一是管理会计应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财务分析,车次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方法等。企业的信息系统仍然是财务会计的设计,真正的企业管理的需求的分析的严重不足。二是管理会计理论的方法完美的部分,例如成本差异分析等。在理论的模型的设计上(例如单一产品,单一工资),实际,适用,不适用。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发展慢。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环境来看,企业机制的改变又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这主要是因为有关企业产权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传统的企业体制必将被打破,形成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法人治理体制。在面向市场的经营条件下,企业管理者一定会更加关心企业内部事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一旦被日益加剧的外部市场竞争激活,管理会计就必然为企业所重视。从而提高管理会计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三、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
(一)管理会计的创新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企业,从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原企业出发,以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原动力,目前,立足到了我国的国情,从根本突破管理会计请求信息系统,关注管理会计管理本质,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信息管理,管理会计的立场处理信息,访问提高的品质管理会计信息。。中国经营会计系统的管理会计系统改善和改善准则和管理制度等,案例加强了研究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推进有利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且管理计划的运用和发展。实现管理会计软件开发、规范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转换意识,提高认识。企业主要包括领域的人的管理会计负责人、财务会计的人,企业主要对领域管理会计意识和素质的培养是重要的,著名的管理会计学者,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heechow联谊会教授博士说:“中国是现在最需要的是其实管理会计非财务会计”。会计管理会计,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重要。企业管理者的协议也在。执行证,一个企业的指导者决定管理会计的重视的程度直接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的前途,决定了企业兴衰成败与生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管理会计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解决途径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基本因素。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多重压力,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和抗风险能力。如果能合理利用成本控制带来的福利,企业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收获企业价值。成本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和间接的费用;广义的成本含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了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其他支出。成本控制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目标生产调节实际成本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达到提高利润、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企业成本控制暴露的问题就愈加明显,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企业成本控制呈现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观念落后
首先,我国多数企业把重点放在项目经营收益上,没有将投入与产出放在相同高度衡量。大多数企业会将产出能力视为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因素,但忽视了产出能力并不能与企业盈利水平混为一谈。盈利(这里指毛利)=收入-成本,对企业而言控制成本是增加利润更省力而有效的手段。如果意识不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性,企业就会错过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将固定成本简单按照短期期间来进行处理,掩盖了战略性信息。其次,企业对成本控制理解过于狭隘。还局限于传统的生产领域,把“控制”简单理解为节省开支,这样就会使生产者目光局限于直接生产加工过程及其各项费用支出,压榨劳动力剩余价值,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维持市场份额。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节省观念会影响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同样不利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投入。再者,成本观念缺乏整体性。资本运行是一个完整周期的反复循环,生产过程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实际中无论是生产前的设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规划配置,还是生产后的运输配送供应环节和销售过程,都缺乏控制力度。如果管理人员只关注对实际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控制,财务人员只重视账面的成本管理,就会形成对销售等环节成本的整体性忽视,损害企业整体目标。
(二)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执行能力不强
一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松散落后,未形成科学管理体系,十分不利于对企业宏观决策和执行。首先体现在部门分工不够明确、权责不一致,在执行成本控制时相互推卸责任,或者权力泛滥分工过细导致相互意见不一致,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其次体现在企业在制度制定上侧重于生产成本控制制度,很少涉及生产前设计、采购和生产后运输、销售环节的制度制定。采购成本过高或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视了原材料质量,这样就十分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销售费用控制力度缺失同样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再者,企业整体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反馈机制。企业的运营活动是完整的整体,在项目结束后或一个固定期间对该时期成本控制结果缺少客观总结,对成本控制中的得与失、企业人员的成效与不足缺乏公示,对超出目标预算的成本资源浪费缺少相应的惩罚制度,对做到有效控制成本的人员缺少应有的奖励,不利于提高员工成本控制积极性。最后,有制度制定的企业往往在实施的时候流于表面,根本无法落实。
(三)成本会计核算失真
一方面,成本控制本应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得到实践,然而企业缺少对现代成本理论的掌握,没有意识到控制成本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仅仅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企业缺少自身的制度规定。尤其一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处理,虚高盈利或者压缩利润进行不正当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约束不规范,成本信息的透明度太差,也会影响成本信息的真实度。会计成本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企业对下一项目成本控制的事前预测,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四)目标不够科学,缺乏长远规划
随着科技进步和先进技术的使用,生产环节的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下降,开发和销售的成本上升,忽视这些环节成本控制的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损失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有的企业缺乏对市场的长远考虑,一味压低成本扩大产量,导致大量产品找不到市场,产品积压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浪费。长远考虑的缺失还体现在企业往往意识不到品牌和口碑带来的效益,只关注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最终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部分企业的战略定位错误,对市场的错误预测也会使整体生产出现偏差,造成资源浪费。
(五)采用方法落后
传统方法有责任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等。在大量调查和经验总结后可以发现,责任成本法将成本控制划分给不同部门负责,对于一些交叉的领域易造成责任推卸的后果;定额成本法是企业为了加强定额管理的成本计算方法,重点在监督成本差异因而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成本信息。多数企业有成本核算的基础制度,类似成本原始记录、材料物资验收等,但是缺乏实际层面的规范实施,因为基础数据不够真实、可靠的,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多数企业设备更新为高科技产品后,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会使得产品生产耗费的直接成本占比降低,间接成本占比提高。而企业对间接成本的可控性低,原始方法得到的数据准确性和规范性都较低,影响企业决策结果。
二、相应解决对策
企业成本项目繁杂混乱,实现有效控制的难度系数较大,而现代企业管理则要求企业密切关注成本效益,根据上文对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这里提出几方面的解决策略以供企业结合自身问题选择。
(一)事前预测,制定目标
企业在制定成本目标之前必须对市场形势和竞争对手进行战略性预测,从而合理选择产品组合及组织形式,使战略布局完整后的各项进程都有章可循,成本控制有合理依据。
成本控制最终服务于企业长期经营,制定成本目标是管理成本使用规模的基础,将总成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标准可依。目标必须具有长远性,与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相结合,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尤其不能忽视成本效益原则追求短期低成本使用低质量原材料。目标也应具有全面性,包括环节的全面和内容的全面,目标制定贯穿准备、生产、销售阶段,包括原料、各项费用的资金预算。目标还要动态化,不能过于死板,企业应及时根据项目动态分析结果调整目标。
(二)成本理念“破旧立新”
企业处于经济全球化加深、外部冲击压力严峻的形势下,必须树立战略性成本观念。首先要把企业成本控制作为一项系统系工程加以重视,对各项成本控制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最终成品销售都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对各项费用实施严格控制,注重资金运行的整
体性。
其次要将成本控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对全体企业职员进行培训,加强全体成本意识,在工作中自觉提高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将员工绩效与成本合理控制挂钩,激发员工成本控制积极性。同时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密切根据市场走向调整成本规划。
(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完善以成本分析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成本信息,重点反馈实际成本支出与目标值的差距和实际问题。在实施期间按期对重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并将多个成本阶段进行系统控制。加强对非物质成本的控制,管理战略上重视人力成本、资本成本、环境成本等潜在支出。健全物资核实标准,对资源的计件、审理实行标准化管理。
其次,进一步对成本考核与奖惩制度进行完善。这有利于将成本控制与管理人员和职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发挥各方潜力。相关考核制度应包括直接制造成本、间接费用成本、各部门职能、奖惩标准明细等。实施该考核制度将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约束工作行为,降低隐性成本。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原则,尊重人才与创造、知识与技能,人是成本控制环节的重要因素,企业建立公平竞争晋升机制,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理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加强审计工作
这里的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各流程的成本控制展开不定期的审计,以外部视角审视成本管理的不当之处,减少隐患,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请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展开对企业管理体系的分析,以专业视角指明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企业可以将其作为经验积累更好的完善成本体系。
同时应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成本控制,健全原始记录,确保原始凭证的准确性。规范企业的定额管理,采用先进科学的手段制定额度可以加强对材料消耗、工时统计、费用统计的控制力度。必须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延伸成本管理覆盖范围。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大数额成本的决策负责机制,根据书面流程把具体责任导向负责人,建立资料备档便于日后查找。在实践中注重管理创新,多尝试借鉴良好的管理经验。
(五)更改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结合本身的经营特点选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和控制方法。可以采用现论的作业成本法,该方法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普遍适用,它以价值链为中心,与各项作业同步开始,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从财务和经营两方面实现精确化统计。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来源,有利于产品科学定价优化产品组合。使用自动化软件,将产品开发、采购、生产、销售集中在一个管理系统中综合评估。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实现对复杂指标的精准化管理,并降低人力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资源使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合理调整管理方向,提高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善于利于EXCEL表格,对原始票据信息无误收集的基础上采用电算化软件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便于末期审核。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本竞争力作为新的竞争力必将在未来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必须舍弃不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应该根据自身产业性质和经营特点选择各具优势的成本控制方法,积极学习吸收成本管理的先进理论,寻求发展新思路,使企业经营向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永勤.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途径探讨[J].管理研究,2015(3).
[2]王云霞.企业成本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经管空间,2014(11).
[3]王彩红.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金融,2013(2).
(一)传统模式
我国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模式是以国家的指令为指导,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发展模式。因此,传统模式具有以下三种特点:首先,企业管理者没有自,所有重大问题都需交给国家进行决策,企业只需执行命令;其次,企业不需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若是盈利,那么企业所获利润全部上缴国家。若是亏损,那么则由国家进行财政上的补贴;最后,企业不需考虑市场需求,不用为产品的销路发愁,它的任务只是完成国家计划指标。这种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我国百废俱兴的发展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这种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它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不能为保障企业的发展前景。
(二)现代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我国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也逐渐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企业经营权交付企业自身,以企业经营为中心。因此,现代模式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企业管理从单一的生产领域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自己来解决,它们有了自主决策权;其次,企业开始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最后,企业将市场需求作为产品生产的重要前提,以满足市场需求来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否规范便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虽然,企业在面对现代经济剧烈变革的时候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甚至有些企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全球化面前,通过对比我们便会发现我国企业在经济管理上还有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组织机构上的不足
企业是以追求利益为宗旨,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管理者只顾快速盈利,过于看重企业短期利益,忽视了企业机构的建设,因而导致企业机构不是过于冗杂,就是过于单一,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企业经营无法看到市场的变化,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二)经济管理制度上的不足
虽然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身经济管理,并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大多只是对其他成熟企业的初级模仿,有些甚至是直接移用,根本没有以企业自身为立足点,没有考虑自己所建立的制度是否与企业相匹配,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相适应。同时,有许多企业并没有将这些制度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检验,而是将它们束之高阁,因此,企业所建立的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阻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经济管理模式上的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转变了自身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因此,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还会残留一些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比如,以前企业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生产上,因此,经济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忽视了产品宣传,也没有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追踪调查,更没有塑造品牌的意识,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与质量水平都比较低。长此以往,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并不能被更多消费者了解,因此,企业发展前景便受到制约。
(四)人才管理上的不足
现代企业已经开始关注经济管理,但是在人才的选用上,企业却忽视了对专业人才聘用,也不想将太多财力投入到对自己员工专业素养的培养,他们普遍认为这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层的专业水平较低。同时,企业内部也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评审制度,因此,企业无法激发出员工为企业积极奉献的精神,甚至有些员工出现一些不良表现也不会受到惩罚,而这不仅不能让员工为企业长远发展出谋献策,还可能导致大量员工流失,影响企业稳定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模式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出现的这些经济管理中的不足,在这里,我简要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与制度
首先,我国制定的经济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建立自己管理机构与制管理制度的准绳,因此,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定要对它们烂熟于心,同时也要各个管理层甚至是普通员工也能做到这样。其次,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与企业的发展宗旨相一致的经济管理模式和方针,并且确保这些方针制度得到彻底的落实,若有条件,企业还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定、落实、评估以及反馈进行负责。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
有效的经济管理相关文件是一个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石。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文件包括形成文字体系的文件也包括未形成文字体系的。就形成文字体系的文件而言,大致上有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过程规划书、活动执行手册以及活动程序完整记录等。就未形成文字体系的而言,大体上有企业发展的目标、理念、方针政策等宏观上的指导。因此,要想企业有稳定的发展,那么,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文件的处理就具有重要意义。
(三)形成严格的奖惩体系
企业管理者要想自己员工能够忠心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就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奖惩体系。具体来说,对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奖励(包括物质上或是职称上),这样,企业才能激发出员工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对那些工作消极、偷懒、不遵守规则的员工,尤其是对那些最先表现出不良影响的人,应该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处罚,将他们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最终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四)规划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依据,合理的目标规划,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其次,企业应该提供充足的资源,来确保企业目标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对其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出经验总结;最后,企业应定时进行内部审核,选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员进行公正独立的内审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五)建立科学评定体系
所谓的科学评定体系,是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方针、经营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进而使企业最高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他们做出及时的反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正,最终促进企业发展不偏离正确轨道。因此,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评定体系,以确保企业的经济管理是适合企业发展的,是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
(六)增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动力,只有企业中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员工,企业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品质,才有不断创新的资本。因此,企业最高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高级人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引进一批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并对他们委以重任;其次,企业可以从内部选拔一些平时表现很好,并且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逐步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专业管理人才;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一些优厚的条件,留下高素质人才,并让他们能够以主人翁心态为企业全心全意服务。这样,企业才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无穷的发展潜力。
四、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行道;路缘石;人行横道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化是当前构建全面小康进程中主要的社会趋势,随着城市面积和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市对交通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的交通和路面状况客观反映着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作为城市道路施工和改造技术人员应该对这样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知。市政道路由于使用年限过长、负荷量过大、人为损坏等原因会造成路面情况恶化,道路承载能力下降等问题,这时需要对施工道路进行改造。当前的改造一般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具有高效、低耗、使用性好和便于维修等一系列优势,是城市道路建设单位必须切实掌握的重要基本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现实中一般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和强化,实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提升整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效果。做好市政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应该从认知市政道路改造重要性的基础上入手,通过对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三个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强化,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又好又快地进行,为城市发展服务。
1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的技术
1.1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准备
首先,施工前应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建筑物和人文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详细了解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市政道路的土质进行塑性指数、颗粒性质分析、含水量、相对密度、强度等试验,确定土壤性质。最后,做好市政道路改造现场的排水工作,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措施,保证改造过程中地基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1.2沥青混凝土车行道的路基施工
首先,填方用土必须先送检,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路基土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路基挖土时由边到中,分层循序进行。及时检测路基的含水量。其次,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缝两接头上下错开成台阶状,然后进行碾压密实。为保证路基两侧密实度,在路基两侧各加30cm超宽碾压。其三,土路基压实度采用环刀法检验。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必须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最后,路基压实后应按照设计标高碾压整型,养生采用洒水养生法,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1.3沥青混凝土车行道的施工
首先,做好沥青混凝土的备料工作,所有材料在进入加工地前应该接受必要的检验,水泥,注意标号和类型;砾石,注意质地、级配和含泥量。其次,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作,配料要准确,含水量尽可能接近最佳值,沥青混凝土原料拌和要均匀。其三,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混合料要及时摊铺,使用自动找平的摊铺机摊铺配以人工整平,按松铺系数(1.2~1.4)控制好松铺厚度,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其四,做好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作,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规模、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压实机械效率等要求,在碾压前对填料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进行检测,控制碾压的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小于等于4km/h),施工时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最后,做好沥青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施工的14d范围内,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保持湿润,一般不可开放交通。
2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缘石施工的技术
路缘石施工应该严格做好半成品、成品检查后,确定合格才可用于使用。
2.1路缘石的施工
首先,做好路缘石的测量放线工作,在路面边缘石交界处放出侧缘石线,直线部位10m桩。其次,做好路缘石的刨槽工作,一般为一平铣宽(约30cm),刨槽深度可以设计加深1—2cm。其三,做好路缘石的安装工作,按线码砌路缘石,算好路口间的侧石块数,注意外形圆滑。最后,做好路缘石的勾缝工作,勾缝前必须找平,用1:2水泥砂浆灌缝填实勾平,养护期不得少于3d。
2.2路缘石的养护:
待侧石勾缝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证侧石与缝内砂浆形成统一整体。
3沥青混凝土人行道施工的技术
人行道基础必须夯实,在必要时应该导入C15的沥青混凝土。人行步道板铺砌时应该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找平,不得损伤边角。铺设人行步道板时应及时检查稳固程度,重点检查步道板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施工期间应严禁行人、车辆等的走动。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市政道路改造的主要形式和重点技术,在公路建设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施工单位更应该在牢固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高品质施工和管理,完成对市政道路的改造任务,从建设上促进城市的发展。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关乎整个施工质量和城市道路改造效果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标志。作为道路施工单位应该将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三个施工项目当做技术和管理的突破口,通过经验总结、管理创新和技术强化,提高三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顺利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目的,提升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和发展潜力,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企业长期目标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本文由于时间和角度的原因,研究面集中于技术领域,对于管理、协调等其他环节涉及较少,希望同行能吸取本文的优长,在扩大视野和提高各项工作协调的前提下,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推向更科学、更集约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旭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1(02)
[2]张红雨.“白改黑”城市道路改造技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04)
[3]刘志远,李迎春.城市道路的改造和加铺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关键词]创业投资;外资模式;创业企业
一、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内涵
创业投资外资模式主要是指国内创业投资与国外资本合作,共同组建创业投资机构或共同投资于国内的创业企业,或者政府引入国外创业资本直接投资于我国创业企业的合作模式。
与国外资本进行合作,共同展开创业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并不充裕,投入到创业企业中的资金就更加少,所以,在创业投资中引进国外资金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我国的创业投资公司和基金的管理经验不足,在一些十分专业的创业投资项目上显得无法驾驭,因此,有时会丧失一些绝佳的投资良机。第三,引入国外资本的同时也能将国外创业投资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内,为今后我国创业投资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创业投资的外资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创业企业吸引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而且还有中外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投资国内的创业行业。
二、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有利条件
(一)拓宽创业资本的来源。现阶段我国创业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由于很多资本不熟悉创业投资而不敢贸然介入,所以创业投资的资金缺口很大,许多好的创业项目因为无法获得创业投资而夭折。国际创业投资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创业投资资本——主要包括个人资本以及养老金、大公司或金融集团资本和共同基金等,它们在全世界游走寻找着有最好回报的创业项目。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新兴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一个成功的创业企业能给创业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等待国际创业资本的进入,而是应该积极地将国际资金引入急需创业资金的创业行业,拓宽创业资本的来源。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业投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比较成熟。而在我国创业投资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发达国家有很多的管理投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创业投资有五大环节:第一,资本募集与组织架构的建立;第二,项目筛选与尽职调查;第三,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第四,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第五,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在这五大环节中有很多具体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是国外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在引进和学习管理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学习与国外创业投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降低创业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利益的有效制度环境。
(三)通过海外市场完成创业投资的退出。我国创业投资市场当今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创业投资没有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即在创业企业发展到成熟期时,创业投资没有方便的退出变现渠道。“投资投到最后变成董事长”——这是创业投资行业中最无奈的一句笑话,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所在。中外合作创业投资的好处是:在国内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善之前,通过国外合作方借道海外市场完成退出。国外创业投资机构通常具有较好的全球证券市场营销网络,他们能够帮助国内创业企业改善公司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达到海外上市的要求,从而实现创业投资的退出。国外证券市场大多都设立了二板市场,但是,国际投资者对于我国的创业企业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投资。此时,外国合作者就可以凭借其在海外的影响力,向海外投资者宣传我国的创业企业,以实现创业企业在海外的成功上市,进而完成创业投资的退出。
(四)政府推动。中外合作创业投资也是政府积极推动和利用FDI的一种方式,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制定各项政策以吸引国外创业投资基金来我国进行创业投资。2001年8月28日,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工商管理总局就联合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我国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开展创业投资业务。2003年2月18日,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等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颁布了《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使外资进入国内创业投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在设立创业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上增加了非法人制组织形式,为外资创业投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另外,依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创业投资机构也可以在初期以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展开投资合作。这些有关有利于外资创业投资机构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外资创业投资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国家商务部于2004年2月18日了经修订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规定》明确表示创业投资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创业投资活动不受公司注册地点的限制。
三、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创业企业直接引入国外创业投资。创业企业直接引入国外创业投资,是指创业企业自身可以通过中介机构的介绍或直接与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联系引进国外创业投资资本。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一般来说都是创业企业发展到成长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由于缺乏资金,所以引入创业投资;2.创业企业所在行业大多都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这些产业在国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并且培育出多个快速成长的优秀企业;3.创业企业的创始者拥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具有远见卓识和企业家的战斗精神,能够用自己的企业业绩和个人的分析能力说服国外创业投资者;4.这种合作形式由于创业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大大降低了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所以比较成功。
(二)中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中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是指国内创业投资机构与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合作的方式比较灵活、松散,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而结成战略性投资伙伴,各自主要依据对项目风险的把握程度来决定投资量的大小;2.双方合作的程度比较低,只是在项目公司董事会层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没有共同组织一个投资管理团队来进行深入的合作;3.这种合作比较简便,相对容易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展合作;4.由于海外创业投资的股权退出基本上来自海外资本市场,同时国内创业投资机构大部分都有国有股份,这种合作办法往往会带来退出操作上的不便利。
(三)合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合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中外双方共同出资在国内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并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来共同管理这个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双方等额出资成立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再等额出资在境内发起设立一只创业投资基金,由这家管理公司来负责投资管理,具体管理人员由双方委派;2.项目投资决策由双方共同来完成,每个项目投资都必须征得双方同时认可;具体以哪一方的名义实际对外出资,根据项目公司的具体需要而定,但各自的对外投资总额以各自在基金中的承诺出资额为上限;3.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按投资比例收取项目管理费,项目增值退出时还可收取额外收益分成;4.这种合作办法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项目公司的国际化或本土化。
(四)中方将资金委托给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管理。中方将资金委托给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管理,是指国内某一创业投资机构(通常是国有创业投资机构)通过专业选择,选定一个国外优秀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并与之签订协议,将资金全部委托其进行管理。不过这种形式通常会要求委托方只能将资金投入到国内的创业投资市场。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中资创业投资机构一般为政府独资,由政府出面进行谈判,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由政府来承担;2.这种合作模式是在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投资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激励机制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目的是提高创业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创业投资资金的最大效能;3.投资决策和管理全部由合作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负责,中方只是通过外资管理团队的配套投资资金进行约束;4.中方在合作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中方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借鉴。
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国外借鉴
以色列创业资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业资本大部分来自以美国为主的境外。以PWC公司的调查数据为例,在2000年第4季度注册的创业投资单位中62%注册地是以色列;到2001年第1季度注册地为以色列的比例则下降为56%,境外注册地主要为美国;到2001年第2季度注册地为以色列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为51%。由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国外。目前,在以色列的国外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中,大约有56%来自美国,33%来自欧洲,11%来自亚洲。
英国政府对国外投资者在英国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国外资本纷纷投资于英国的创业投资基金,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外国资本在1994、1995、1996年分别占英国创业投资基金资产总额的41%、45%和43%,到1998年这个比例增加到73%。美国有着全世界监管最严厉的证券市场,因此,其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也是十分健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信息产业的领头羊地位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本投资于美国信息产业的创业企业。
新加坡政府与美国和欧洲很多成功的创业投资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并且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他们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为了更进一步地放开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新加坡政府还帮助本地创业投资机构与国际著名的创业投资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推动他们共同在新加坡进行创业投资。1999年,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球创业投资13.5亿新元,其中有将近30%的创业资金投向了新加坡本地。
五、推动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建国以来,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发展模式,采用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国家认识到单一计划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开始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观念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沉淀已久,一些政府官员总是带有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些市场可以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有些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等各种目的需要,往往会运用行政权力对现实经济进行干预。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在创业投资领域只要为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环境条件即可。然而,个别地方政府官员总要行政干预创业投资机构,影响了创业投资绩效。鉴于此,一些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望而却步。为了促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当减少对创业投资领域的行政干预,为创业投资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二)健全创业投资法律法规体系。一些专家认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导致了创业投资在具体操作上无章可循,更难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习惯于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环境中运行,当他们在我国从事创业投资时,发现我国的创业投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时总是心存顾虑,或是驻足不前,不愿冒然进入中国市场。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有利于我国创业投资市场的规范发展,而且还能吸引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进入我国,通过外资模式促进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
(三)加强创业投资信用体系建设。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经济体系良性运行的剂,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保障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创业投资领域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创业投资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在不确定性面前,创业投资机构可能会理性地选择不投资。这样,来自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资金对于中国的情况更加缺乏了解。如果我们有一个完备的信用体系,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就会减少很多信息的不对称,由此才能促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有力发展。
(四)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创业投资的目的在于创业投资机构能够将创业资本从创业企业中成功地退出,以达到其投资收益回收的目的。创业投资的成功退出,对创业投资行业的持续发展是必需的,唯有这样,才能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投资浪潮,实现资本增值。2004年“中小板”推出,为一些创业企业的退出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由于种种资格审批依据很严格,数量也严格控制,目前“中小板”仍然不能满足创业企业退出的需求。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在中国的创业投资也面临着在中国当地市场退出难的问题。虽然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资金拥有丰富的创业投资退出经验,可以让中国的创业企业在海外上市,达到退出的目的,然而,这还是增加了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退出的交易成本,影响其在中国的创业投资收益。所以,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可以推进我国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发展,达到全面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松奇,王元.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5)[J].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刘健均.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高正平.政府在风险投资中作用的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王立国.创业投资发展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应收账款 信用政策
一、国内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应用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90%以上,其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58%,所实现的利税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总和的47%和59%。
然而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全国四千多万家中小企业中能够生存10年以上的仅占13%左右,五年之内倒闭的中小企业占比高达68%。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与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财务规范性差、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资金链断裂等特点有关。在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失败的众多原因中资金实力有限和资金链断裂日渐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倒闭最重要原因的原因之一,以上现象可以从融资和赊销两个角度解释。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当企业规模发展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的规模时,股权融资将会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然而,在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很多,相应的融资渠道也较窄,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而获得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都需要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为担保,目前我国信用评级相对落后,银行在贷款时也倾向于选择有资信状况记录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较低的信誉度往往导致了企业负债筹资的结构安排不合理。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赊账状况
由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在销售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往往采取赊销的形式销售。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回收款项,将会加重企业的资金压力。而我国中小企业往往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意识浅薄,信用机制不健全,疏于应收账款的资信调查。这些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果被夸大,真正的现金流流入少于账面,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控制和长远发展。
二、国外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经验借鉴
(一)信用管理与融资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商业银行贷款、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贷款占所有资金的 30%。由此可见不论从债务融资规模和资金结构来看,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优于我国中小企业,这主要得益于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鉴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的周期长且所需资金投入量大,因此本文在从宏观上研究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建设时主要分析美国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从而为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提出建议。
由于美国的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非常发达,加上美国信奉自由经济的理念,故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中直接给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数量较少,而以给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为主。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经过数年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三级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级也是最重要的一级是中央政府提供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53年美国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SBA:White House: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作为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直接提供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在美国已经有超过7000家商业银行成为这个体系的协作银行。SBA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时,主要通过联合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为中小企业贷款进行信用担保分散风险,并向承包项目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承包额的2%)。
(二)信用管理与赊销
在采取赊销扩大销售时,国外中小企业会谨慎的选取客户,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客户的信用打分以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率,本文分别选取了较为成熟的两种信用评价方法,代表主观和客观的两种不同的角度介绍国外信用评价经验。
1、主观信用评估法―5C评估法
“5C原则”是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总结得出用以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的方法。所谓“5C”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5C”评估法的优点是全方位的考虑了客户的信用状况,既能满足信用决策的需要,也能满足信用追踪和控制的需要;既有反映宏观政策、行业环境以及企业信誉状况的非财务信息。但“5C”评估法的不足在于个别指标难以获得,除此之外在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建立时间较短的中小企业的历史数据缺失的问题。
2、客观信用评估法―信用评分法
信用评分法是先对一系列财务比率进行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顾客综合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估的一种方法。进行信用评分的基本公式为:
其中,y代表某客户信用得分,表示事件拟定的对第i种财务比率进行加权的权数();表示第i种财务比率的得分。在选取财务比率时,可从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三个方面考虑选取适合的财务指标。
信用评分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我国不少银行比较欣赏这种不掺杂个人主观意见的方法。但由于我国财务信息真实性问题和财务报的规范问题,在实际中使用容易产生偏差。
三、建议
(一)融资状况改善
1、提供信用担保
目前在我国负责中小企业管理的结构时中小企业司,由于中小企业司只是隶属于国家发改委的一个下属机构,而不是直属中央政府的机关部门,其管辖范围、管辖权限以及财政资金都受到上级部门的限制。鉴于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重要作用,故建议我国效仿美国SBA建立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专门执行担保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同时为了保证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资金来源,应在财政预算中专列此项费用,同时也可通过向所担保企业收取担保费用、与银行共同担保分担风险等途径确保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充。
2、完善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偏见”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的角度看,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良性发展,健全金融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第一,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二,改革国有银行产权结构、治理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第三,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比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制度安排等,在稳健基础上发展风险投资。
3、专业化信用评级服务
当前中国缺少专业的评级机构。外部评级机构由于其独立的身份和公开性,使得其公信力强于银行内部评级。而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信用度量。同时,如果像日本一样引入定量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信用进行科学的计算,那么在统一的标准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工作会更加快捷,这对于数量众多但是贷款额却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因为现阶段,银行对不同企业的信用评估步骤繁琐,在同等工作量下当然会优先选择贷款额较大的大型国企。
(二)赊账状况改善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全程管理
从上文介绍的国外中小企业控制应收账款的经验,信用管理主要应用于事前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如上文提到的5C评估法和信用评分法)。而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将信用管理应用于应收账款产生的全过程,不仅能降低坏账的出现,更能及时调整企业赊销的信用政策,系统的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从如下几个环节考虑(如图):
1、事前管理
事前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制定合理的信用销售政策、选取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可以有效的防止坏账的产生,具体应做到:第一,做好客户资信的售前调查。鉴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时可不专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而采取聘请专业的信用机构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指导并辅助其进行调查。第二,科学的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后应制定合适的信用评价标准,在此建议综合参考国外不同的客户信用评价方法,综合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第三,选取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制定信用政策应该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管理费用,选择宽严适度的信用标准,力求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使应收账款的总成本最小。
2、事中管理
事中管理是指对信用销售方式从发货到收款阶段的控制管理。通过事中控制,能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调整信用政策从而达到降低应收账款坏账率的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及时检查企业信用额度。对单个客户进行信用管理时应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可从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客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和客户信用情况的变化等角度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第二,及时修改企业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的总额,通过与企业同期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和平均收款期,查看资金流动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当应收账款总额超过警戒线时,应检查企业信用政策是否过于宽松并及时修改赊销的信用政策,以控制应收账款总额进一步攀升。
3、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是指企业在应收账款己经形成的情况下,为保证款项按时、足额收回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事后控制主要针对已经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是对欠款的追收。事后可注重反思信用审批制度,通过反复修正中小企业赊销的信用管理体系,从而长远的角度降低坏账率。
在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企业良好持续运营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规模,把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一个体系来逐渐完善,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应收账款质量,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控制,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周转能力,确保实现的收入及时足额流入企业,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2]林钧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世界经济》2000年第4期
[3]李峰、王全弟《美国应收账款担保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关键词]管理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述评及引言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学发展的研究,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传统的阶段划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学发展,如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1999年);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展示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路径,如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1979年);三是以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为主线,如魏文斌的《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2006年),挖掘管理学由经济人、社会人向复杂人转变的管理学演进路径。
第一种研究方法最为常见,这种对管理学进行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划分得到了管理学界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讲述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最为复杂,有点类似于历史学,甚至可以是世界历史的编年史,从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文艺复兴时的管理思想讲到现代管理思想丛林,有利于学者对管理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三种研究方法最有创建性,可以只研究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的发展,挖掘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对整个管理学的影响,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本文依从第三种研究方法,尝试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译作“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研究针对从科学管理开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如此。
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也可以据此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例如我国学者罗珉所说:“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主导着它的发展,或者说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个侧翼,这就是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1]。但是,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特立独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天骥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对立或平分秋色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仅就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来说,情况是相当复杂的。”[2]而不论现代西方哲学如何发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是一个公认的划时代的理论标志,并直接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学者李醒民更进一步论证说:“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3]。因此直到今天,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可以从中探索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二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两次分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他认为如果管理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4]。随着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5],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丛林越来越茂盛。但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管理。因此,考察不同管理学派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关系,就为对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提供了哲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管理学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近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前者中还可以将马勒伯朗士等后笛卡尔主义者包括进来,后者中还可以将培根、霍布斯包括进来[6]。在现代,一般认为罗素、艾耶尔、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等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当然,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相比,上述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却又都成了“理性”的代表人物了。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三点:认识论、方法论和可靠性。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认识论,焦点在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一般地说,经验主义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但是,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各自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学者邹化政在《〈人类理解论〉研究》中指出:“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7]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即产生了不同的方法论。近代经验主义的拓展者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与经验主义相反,近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演绎逻辑。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
对于知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确信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唯理论者斯宾诺莎极力否认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他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第二类是推理知识即逻辑演绎;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8]而罗
素则说:“……在针尖似的逻辑原则上按倒金字塔式竖立起一个演绎巨厦,但是这个建筑不牢稳,哪里微有一点裂疵,就会使它坍倒瓦解”;“经验性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观测事实的大地上,什么地方出个裂口可以修缮而不至于全盘遭殃。”[9]认为理性主义体系一旦某一原则或原理被证伪,则整个体系化为乌有,而经验主义体系即使有些东西被否定,但就像金字塔抽去几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列出表1。表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性直观经验知识方法论理性演绎法经验归纳法可靠性原则证伪则不可靠相对可靠和易调整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导入到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进而分析和判断不同管理理论的不同倾向。那么,如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引入管理学中呢?这就需要分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过程。我国学者扬义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又决定了研究模式和方法,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最终反馈到对本体论前提的认识[10]。
对应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可靠性,可以考察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现方法论)、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创建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论基础,是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来源;分析建立管理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立场;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则可通过考察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辅助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以上划分的难点在于研究方法。根据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11]。自从管理学诞生之日起,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甚至后实证主义方法、解释或诠释方法、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方法等后现代哲学方法都已经出现。同时,不同视角和准则又会得出不同的分类。例如,按论证方法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按研究功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目的分为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规范型研究[12]。不少人将实证研究对应规范研究、将理论研究对应基础研究,都是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误解所致。
对于管理学研究而言,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演绎法和归纳法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做包括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但有些情况下是重点做研究循环中的一部分工作。将华莱士模型按照水平轴线上下剖开得到的结果,是常见的区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
按照演绎与归纳为一维、理论与实证为另一维的划分,可以发现学术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13]。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化了的华莱士模型(表2)。
本文根据管理学研究者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这一角度,将华莱士模型按照垂直轴线左右剖开,可以称之为理性研究和经验研究。
表2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简化的华莱士模型)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发现假说(h)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对现有管理思想或理论的考察可知,某些杰出学者完全可以连上述半个华莱士循环都不做,仅仅凭借超强的洞察力和思辨分析,直接构建管理思想体系,而不去或没有条件加以检验,本文称之为纯粹理性研究;对应的,某些咨询类管理学者却仅仅进行经验观测,主要通过案例的收集概括来指导管理实践,本文称之为纯粹经验研究(表3)。表3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增加理性研究、经验研究)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理性研究)发现假说(h)——纯粹理性研究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研究)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纯粹经验研究本文这种研究方法的划分着重于认识论到方法论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分析其研究方法。例如,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江怡的观点使用“逻辑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强调以逻辑分析为工具,但和经验主义有着以经验为根据的相同认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根本上把现代经验主义与以前的、更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了。”“是在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14]因此,逻辑分析或推理既是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验主义尤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只不过,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分析并不是某种理性演绎法,而是基于经验研究的逻辑分析,其认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
在明确了体现方法论的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后,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划分,不再详述。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见表4,研究方法有些部分参考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对演绎式与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探讨[15]:表4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经验主义的管理学创建原则确立基本原则或观念然后理性构建来自实践经验然后加以总结证实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推理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感悟思辨、数理建模等方法经验研究:经验归纳、基于经验的逻辑分析(逻辑经验主义)、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实验分析等方法评估和应用多数无法证实;新的原则取代大多可以证实;可以不断调整在考察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时,其创建原则是基础,辅以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就能大体确认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的倾向。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就基本可以确定某种管理理论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在必要情况下,本文才会分析具体管理学派和理论的评估和应用,即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为其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性进行佐证。
虽然确立了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方法,但当我们考察具体的管理学派或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像是非判断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一些交叉和共同的东西。这正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合理性。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会采取比较分析等方法;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例如逻辑分析。当然,在基本认识论的层面上,双方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
某些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抑或是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的半循环,都会和理性研究或经验研究发生交叉,就必须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合理分析其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针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只是试图说明管理学各学派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倾向,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供方便。
三、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自从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开创直至成熟以来,各种管理思想、理论、学派层出不穷,尤其是二战后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更为复杂,不少学派还发生了研究方法的巨大转变,对这一阶段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对于管理学发展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本文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主义起源阶段、理性主义发展阶段、
经验主义回归阶段。
1.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虽然从历史上看管理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就离不开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才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现代管理学的开端。泰罗于1911年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出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大综合,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的心血和经验。”[16]而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总结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者因素的变化,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行为科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主持的西屋电器霍桑工厂试验。行为科学的研究,无疑是经验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奠定了初期管理学研究中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可见,管理学起源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无论是泰罗、法约尔还是梅奥,初期的管理理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得以创建。
从研究方法来看,泰罗的铲铁试验、梅奥的霍桑试验,都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法约尔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五种管理职能看上去像是某种理性体系的建构。但法约尔长期任职于企业,他的理论创建原则仍然是实践经验,基本研究方法还是经验归纳和分析,仍然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通过对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认定管理学的经验主义起源。
2.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二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管理学者,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企业家甚至数学家都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的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十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种门派之争为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众多的术语,如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由于用法及含义不同,加上本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语义学丛林”;第二,学术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17]。孔茨的门派划分,一般被管理学界看作经典,影响力超过了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人。不过,孔茨毕竟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传人,有意无意会存在一些偏见。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每天都可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只可能越来越茂盛。作为经验论者的孔茨对管理理论丛林的梳理,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管理问题、研究管理理论。从这一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尽可能地抛开门派之争,更为清晰地展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阶段存在的管理丛林的梳理,限于篇幅,仅分析孔茨第一次划分的六个主要学派,也能够清晰地展现这一阶段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这一阶段,一方面管理学继续依靠经验主义的指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德鲁克、戴尔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无疑,经理主义学派创建原则是基于实践经验,而研究方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一脉相承。从这点来看,经理主义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学派或经验管理学派并不为过,从事比较典型的纯粹经验研究。另外,孔茨根据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重新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前人的经验,他继承的不仅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有法约尔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巴纳德在二战前后开创了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独创性的观念。巴纳德和法约尔类似,长期任职于企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他的认识论有深刻的影响,其理论的创建原则大多来自实践经验。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巴纳德除了经验总结,应用了体系建构、思辨分析等较多理性主义方法,这和法约尔完全不同。可以认为,社会系统学派是现代管理学从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过渡,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到了后期,巴纳德甚至具有纯粹理性研究的兴趣了。
巴纳德之后,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决策理论拓展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西蒙热衷于纯粹理性研究,通过透彻的演绎分析方法创建决策理论学派,并在管理学界最早提出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大力倡导理性对于管理的重要,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理性主义者。因此,基于经验主义的管理过程学派成为了西蒙的批评对象。在《管理行为》中,西蒙对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内在的逻辑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些原则缺乏相应的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所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18]。随后,孔茨在评价管理学各学派的分歧原因时,许多都是冲着西蒙而来的,如“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行为科学学派在霍桑试验后,经过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这一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也从经验研究转向了理性研究。例如,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所证实。
另外,伯法通过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将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推向极致。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数学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推导,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的人士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唯理论倾向曾经让不少管理学者感到反感。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的理论,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管理学。他们成功地通过理性原则构建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使管理学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初期管理学经验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理性原则、体系构建、模型推导甚至唯理论成为了这个阶段管理学的主要思潮。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了以孔茨为传人的管理过程学派,经理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都存在
着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行为科学学派得鼻祖,梅奥的霍桑试验奠定的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他的后辈们纷纷抛弃。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战略管理之父波特。波特开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无疑将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推上了理性主义的顶峰。波特基于个人洞察力和理性思辨,创建了里程碑式的战略管理理论,“五力模型”、“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价值链”等,构成了非常完整宏大的管理思想体系。
3.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学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理论和趋势,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非理性主义倾向、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论的管理思想而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有:批判原有管理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可见,非理性主义倾向依托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人本精神,但大量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如比较法和经验归纳法,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本质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威廉·大内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是在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后写成的。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指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维持竞争力。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出身的迈克尔·哈默在总结企业案例研究后,首先提出了“再造”,并于1993年出版《再造企业》,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这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总结创建,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表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前一阶段管理学思想的发展,经验研究又卷土重来。
美国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在2005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办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发表演讲,她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1500篇文章,认为调查研究、二手数据研究、定性与案例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5种管理研究方法[19]。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当代国际管理学的研究现状,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主义方法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这一阶段,理性思辨、体系洞见等理性主义方法渐渐陷入低潮,尤其是唯理论受到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强烈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新成为主流。不少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必须有数据或实证的文章才是理论贡献。我们还应注意到,自从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后,管理学界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思想体系。
四、结束语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也必将对今后管理学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通过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划分和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末出现的科学计划管理开始,直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并在梅奥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推动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发展,代表人物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波特出版《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时期达到高峰,其他管理学派纷纷倾向理性主义;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经验主义的回归以《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和《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年)等为标志,《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年)、《再造企业》(1993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基于经验研究的方法重新成为管理学界的主流。
在不同的阶段,管理学发展呈现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某一方面主导、另一方面趋淡的状态,并与其对立面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因此,正如李醒民对整个科学史的论证,管理学的发展也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张力关系中开拓前行。
我国学者李怀祖在《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敏锐地指出,科学研究将不断地蚕食思辨研究的内容,但管理领域的思辨研究将永远存在,管理领域中总有科学研究无法完成的内容[20]。管理学发展的经验主义回归,使得研究方法过于注重经验研究,当代管理学基本没有出现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伟大思想体系,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也许,某种杰出的思想体系正在孕育之中,管理学又将迎来理性主义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