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01:1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媒体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移动应用开发者近半亏损
6月16日,由数据研究机构艾媒咨询主办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应用与数字娱乐大会暨2011-2012中国最佳移动应用产品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艾媒咨询的《2012Q1中国移动应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2Q1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2.52亿人,环比增长13.0%。终端厂商、游戏厂商、传统互联网、运营商等巨头纷纷转战移动互联市场。在移动应用软件领域中,作为连接APP与用户的渠道,国内第三方APP分类应用市场已大量涌现,并呈井喷式增长。
随着软件数量的不断增多,移动应用市场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然而开发者的生存状况却遭受着考验。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2Q1中国移动应用开发者中仍然有48.7%的开发者处于亏损状态;实现盈利的开发者比例有所升高,但也只有19.9%。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当前移动开发者盈利不佳主要原因是产品缺乏创新,与用户付费习惯、付费渠道和付费模式无关,创新才是未来营销的制高点。(陈晶晶)
湖北广电网络借壳上市获批
6月12日,湖北广电网络借壳武汉塑料重组A股市场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此次重组上市交易方案由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股份转让三部分组成,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股本3.89亿股,净资产24亿元。湖北省楚天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湖北楚天金纬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楚天襄阳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合并持有上市公司37.56%的股份;武汉广电持有上市公司14.4%的股份;中信国安持有上市公司12.76%的股份。上市公司将更名为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湖北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的市场主体。
同洲电子1500万美元投资柬埔寨数字电视业务
同洲电子(002052)6月11日公告,拟投资15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参与建设柬埔寨数字电视全国“一张网”,同洲电子未来九年内预计可获益约4876亿美元。
同洲电子计划与CAF(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UT国际投资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国际通信传媒有限公司。国际传媒公司将与柬埔寨最大的电视台巴戎电视台合资成立柬埔寨至高通讯传媒有限公司,并将得到经营电视频道、宽带接入、移动电视、IPTV、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等业务的经营牌照和经营授权。在至高传媒中,国际传媒控股65%,以现金入股;巴戎电视台持股35%,以牌照、频点使用权及运营权入股。
合资公司将建设柬埔寨惟一的以数字电视业务为基础的综合信息平台,无线与有线业务共同发展,逐渐收并各地有线电视小网,形成全国“一张网”,提供标清、高清、立体数字电视、互动点播、家庭娱乐、网络电话、视频通讯、智能家居等服务。
该项目将采用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标准(DTMB标准),DTMB标准于2011年12月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风行网携手百视通
微电影大赛7月启动
6月14日,百视通与风行网在沪宣布将共同主办“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大赛于7月正式启动。
自今年4月,百视通注资3000万美金,成为风行网的第一大股东后,双方便启动了一系列战略合作。风行网CEO罗江春强调,台网融合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视频不同基因重组的融合,其中包含内容联合策划、制播和推广的融合。微电影作为时下最亲民和热门的影视表现形式,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百视通方面表示,此次由百视通携手风行网联合主办的“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意在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微电影创作,在互联网时代掀起一股来自东方的微电影新浪潮,同时这也是百视通在新媒体内容建设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6家网站授权播放欧洲杯
盗播网站被勒令下线
近日,新传宽频、糖豆网等网站因无许可播放欧洲杯视频被北京市版权局和北京广电局联合约谈,并依规下线了有关视频。
截至6月15日,除版权所有人CNTV外,国内网站中腾讯、PPTV、新浪获得了欧洲杯视频的网络直播、点播节目播放权,搜狐、网易购买了点播权,只有这6家网站具有在互联网上部分或全部播出欧洲杯视频的权利。
中电信与华谊合作
“微电影微剧”发行平台
6月18日,华谊兄弟与中国电信旗下天翼视讯宣布将在 “微电影”产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据悉,双方将依托中国电信1.2亿天翼手机用户和8000万宽带用户资源,打造国内最大的付费 “微电影微剧”发行平台。天翼视讯此举被视为向娱乐产业链上游的延伸。
腾讯今年播过50部微电影
6月12日,腾讯公司在线视频总经理刘春宁在腾讯智慧上海峰会上表示,腾讯视频除有原创大型的节目,还有优秀微电影,今年大约将播放50部到80部微电影。刘春宁称,这些微电影主要反映当前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及生活价值观。
人人公司与浙江卫视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舞台美术;应用1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在探讨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之前,需要对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解。新媒体技术是近些年来诞生的一个名词,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作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是网络经济与传媒产业实现对接的最佳选择。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新媒体既负有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又有盈利的需要。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传统多媒体技术的多向转变。例如,以图文为主向以视频为主的转变;从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变;从PC单终端向PC、手机、IP电视、车载电视多终端转变;从探索性经营向大规模正规经营转变;从覆盖国内为主向覆盖全球转变,新媒体发展模式需要从网络资源整合、多终端传播联盟以及经营战略空间拓展等多个层面来进行探讨。从新媒体技术的起源上来看,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利用电子器具来制作影像作品,到60、70年代,计算机图形媒介等在抽象和具象艺术中的运用,开辟出了新的艺术空间。新媒体艺术自从诞生以来,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出现,同时也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着创新和启迪,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新媒体技术的身影,如新媒体同戏剧以及绘画的结合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艺术对形式的过分注重,现实同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舞台美术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是一个重要问题。
2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技术,它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还在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以及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络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如人民日报的电子版;另一个是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媒体”,如新浪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视、3D电影、数字杂志以及数字广播等。这些新媒体在现代舞台美术作品中随处可见,下面主要以视频显示技术为例来探讨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2.1视频显示技术
在传统的舞台美术中,多媒体技术主要有荧幕,灯光,投影等,这些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美术的造型、语言以及表达方式等。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视频显示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视频显示技术中,电视墙技术、LED技术以及数字等,在舞台演出中应用的也越来越多。这些视频显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舞台美术的发展。1)LED面板。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经常使用大量的LED面板。例如,近几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美效果就是通过超大型的LED面板来实现的,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同样是通过LED面板来完成,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通过大量或者大型LED面板的使用,基于互联网控制,能够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台美术效果。这样,舞台表演也更加的视觉化,剧情也更加具有内涵。2)视频投影设备。在一些晚会以及体育盛会的开闭幕式过程中,一些高亮度的视频投影设备被广泛采用。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主会场鸟巢的碗边投影以及各种场地投影,还有南非世界杯闭幕式中展现的中心球场投影,都是对高亮度视频投影机以及数字灯的使用,这些新式媒体设备都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的指挥下完成。让观众更加真切地融入到整个演出中,呈现给观众更加美妙的舞台艺术。3)媒体服务器。各种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都是通过媒体服务器来完成的。媒体服务器主要进行的是视频播放以及设备控制工作,通过媒体服务器以及视频显示设备,多姿多彩的舞台美术效果就展现出来了。通过媒体服务器,能够对视频显示画面进行多种处理,产生分割、叠加等各项特技效果,还能够根据舞台需要,对舞台画面进行融合、矫正、色彩调节以及抠像等处理。同时,在舞台演出时,还能够加速或者减速对正在播放的视频影像。从这种角度来看,媒体服务器的这种处理和修正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在舞台美术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4)数字灯。在新媒体技术中,对灯光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常规灯具,数字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字灯、LED屏幕以及投影机等显示设备的共同运用,能够创造出更加唯美的舞台画面。灯光师作为整个舞台美术的视觉设计师,凭借自己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利用数字灯等工具,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场景,呈现出新颖、动态的舞台视觉画面。同时,数字灯同投影机的结合,能够映射出无缝、无颗粒的完整画面,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载体进行投影。因此,在未来舞台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也拥有比较好的应用空间。
2.2其他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台美术中应用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如激光技术、虚拟显示技术以及柔型LED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舞台表现形式,增加了舞台美感。例如,在湖南卫视的2011年跨年晚会上面,当歌手演唱邓丽君的歌曲时,利用虚拟成像技术投射出邓丽君的影像,就仿佛是邓丽君穿越时空而来,与歌手对视,深情款款的演唱歌曲,这种舞台美术表现形式,带给观众的震撼和视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还有全息投影技术,一些演唱会的举办就利用的是该项技术,通过全息投影来进行演唱,全息投影突破了传统多媒体技术中的各项局限,打破了声、光传统,呈现给现场观众带美轮美奂的成像画面,带给他们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的双重感官体验,还能够将历史和现实放在同一个舞台上面进行展现,这些舞台美术表现形式都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控制,将好的技术同艺术相融合,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舞台美术艺术,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3结语
舞台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由多种媒介复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各种媒介的发展都能够给舞台美术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运用不同的媒介,舞台艺术能够呈现出全新的视觉形态以及视听感受。同时,新媒体技术在引起传统舞台美术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舞台美术的审美观念。因此,新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是对现代生活的“虚拟”和“再现”,最可贵的,是提供给舞台一个“不可能的”空间,极大的迎合了舞台视觉审美的需求,促进了舞台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进步。参考文献:
[1] 杨巧.浅谈舞台美术中的多媒体影像现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7).
2009年手机WAP域名有50万个,WAP网页已经超过15.6亿个;手机上网人数达2.3亿,广东手机网民保持全国第一,用户数达到4500万,其中广州、深圳已经超过1000万,是中国手机上网最普及的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大幅下调手机上网资费和实施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另一方面,手机应用服务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一些定制手机植入了最新版的手机客户端程序,用户可以一键进入电子商务、SNS等应用服务。
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重要部分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如图1所示。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拥有互联网上所有的应用服务,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转移,互联网网站也在向移动化转变。但移动互联网绝非简单的互联网的移动延伸。手机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和便携性使得其能够提供泛在服务和地理位置相关服务。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空间更大,更精彩。而手机和移动终端相对小的屏幕和弱的处理能力使用户具有和电脑不同的使用体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正在被移动互联网吸收,但移动互联网很多应用的商业模式还在发展中。3G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改变竞争、合作格局,形成新的产业链。
在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中,新媒体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从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电视、手机阅读、移动搜索到SNS和微博,形式多样且极具个性化,影响越来越大。
手机浏览器的兴起
手机由于屏幕小、计算能力弱,普通功能手机不能使用浏览器访问WWW网站,为此专门发展了简单的WAP协议和相应的WAP浏览器和WAP网站。我国注册WAP域名虽然50万个,但WAP网站数量远不到此数字,而WWW网站则有300万个,如果手机不能访问WWW网站,其应用将大大受限制。虽然Iphone等高档智能手机支持HTTP协议可以访问WWW网站,但由于屏幕小,需采用滑窗方式,选择收看使用不便,效果并不理想。
“门户加客户端”模式的“手机浏览器”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门户网站”具有导航、协议和格式转换能力,只要下载安装“手机浏览器”客户端软件,不仅可以用手机浏览WAP网站,还可以登陆访问WWW网站(WWW网页被转换成为便于手机收看的格式),并可以支持各种Web2.0应用。基本克服了此前手机上网的主要问题。UCWEB是我国最成功的手机浏览器“门户网站”,通过安装激活客户端“UCWEB浏览器”,可以方便流畅地访问WWW网站。手机浏览器拥有用户上亿,活跃用户5000万。UCWEB手机浏览器的成功引发了激烈的竞争,OPERA MINI、3G门户和QQ等都推出了手机浏览器。
应用为王
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是以WWW网站为基础,网站提供内容和服务,用户通过搜索找到可以提供所需内容的网站,用浏览器访问该网站获取所需要的内容。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在网上冲浪。过去十多年来,这是主要模式。近年来情况在发生变化,正在进入一个以应用为主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从web网站获取内容,而是正在使用从社交网络、网络游戏到电子商务等各种应用服务。人们不满足只是搜索冲浪,人们开始定制使用个性化的应用服务,便捷地一键接入应用。浏览器是为浏览网页设计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应用服务的需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将成为满足这种应用需求的主要模式。
在终端上安装客户端软件,一键接入应用的模式正在迅速发展,大有超过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之势。
终端厂商苹果公司以一款性能优异的手机Iphone,开放的应用软件设计环境,通过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上建立了“封闭”苹果王国,取得巨大成功。电信运营商AT&T只是为苹果卖Iphone收流量费,但Iphone对用户的巨大吸引力为AT&T带来大量用户。苹果应用商店的成功使得一些厂商运营商竞相效法,诺基亚推出了OVI商店,中国移动推出了手机Ophone和MM商店等,但是都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谷歌则推出了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鼓励第三方发展应用软件,建立了开放的应用软件商店。结果大量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和移动终端涌现并快速进入市场,目前已经出现了与Iphone分庭抗礼的局面。
微件和中间件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效率很高,问题是对于每一种应用都要开发一种客户端软件和相应的服务器侧的应用软件程序。而客户端软件又因手机终端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软件开发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很不方便。
最早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微件Widget。微件可以被看做是运行于浏览器界面之外的定制Web页面。每一个微件都是面向具体的轻量级的任务。一个微件可以简单地用HTML和级联样式表(CSS)编写,但是要达到真正的可用性往往需要用到逻辑运算,所以大多数微件还会使用JavaScript和XML。基于Web技术的特征使得微件具有小巧轻便、易于开发、与操作系统耦合度低和功能完整等特点。微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网页”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访问方式,用户访问网络不再需要依赖于浏览器,而是靠这些小工具就可以实现Web功能。微件还向用户提供了全新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微件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随意个性化自己的桌面。
移动微件指运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微件。移动微件具有小巧轻便、开发成本低、潜在开发者众多、与操作系统耦合度低和功能完整的特点,可以独立于浏览器运行,给手机用户带来良好的呈现方式和互联网体验。移动微件特别适合手机应用:它可以实现个性化的用户界面、适合移动场景的应用,如与环境相关、与位置相关的网络应用。特定的服务和内容再混搭Mashup功能,使得用户更加容易获得有用信息,减少流量,避免冗余的数据传输带来的额外流量。
目前流行的微件有:WRT Widget、Iphone Widget、Andriod Widget、Yahoo Go Widget、JIL Widget、Samsung mobile widget。其中Web Run-Time(WRT)扩展了S60
Web浏览器,使之能支持微件。基于S60 V3.2平台的手机都支持WRT微件,目前应用成为Nokia OVI商店上一种重要的应用形式,有70多种。与此同时,Nokia也在大力积极推广WRT Widget应用。中国移动、Softbank Mobile和Vodafone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JIL),旨在通过这一创新平台,迅速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可商用化产品。JIL Widget被选为该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中国移动、沃达丰、软银将推出基于Ophone、S60平台的JIL Widget引擎,另外,数款支持JIL Widget引擎的商用机型也将同时上市。
微件基于Web技术,主要适用于轻量级小应用程序的开发,对于较大的应用程序就需要更一般的中间件技术。中间件可以屏蔽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应用软件开发者使用一种中间件开发工具开发应用软件可以适用于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硬件平台的手机,中间件开发平台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苹果公司基于Iphone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封闭系统,开放开发工具给第三方开发者,通过应用商店有偿分发,因而聚集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获得巨大成功。谷歌则走开放的道路,提出开源免费操作系统android,在此基础上发展应用商店,同样聚集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也获得迅速发展。与此类似,开发一种高性能的中间件,开放开发工具,建立与之配套的应用软件同样可以“黏住”用户群。主导者可以是电信运营商也可以是终端厂商或其他服务商。
和互联网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应用是以OTT(over the top)模式运营在3G网络上,和网络的运营并不直接发生关系。电信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这就使得手机/移动终端制造商和互联网服务商能够以各自的模式参与移动互联网的竞争。
云计算支撑平台
手机新媒体的很多应用需要有云计算支撑平台的支持,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大量电视内容的数字化、海量存储、检索与挖掘问题;二是提供用于分发内容的CDN和P2P支持环境;三是手机的硬件计算能力有限,需要在网络侧有庞大的计算能力提供协议和格式转换等能力(类似UCWEB浏览器)。上述服务需要强大的计算力和海量的存储能力,依靠传统的网站在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器的模式难以支持。目前数据中心向绿色、虚拟化发展,并进一步向公用设施化演进,这就出现了云计算。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教学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92-01
一、新媒体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新媒体首先是一种相对“新”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技术和规模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更新的媒体模式不断涌现。它基于数字基础,以比特为信息载体,利用数字语言,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互联性和交互性,通过非线性传播扩大传播规模,实现服务个性化、功能复制化。
而新媒体技术,则是在新媒体时代,借助科技水平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性、现代化,新媒体所能利用或运用的科技,并将科技转化为自身发展、传播依托的媒介与载体。新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既可以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新媒体技术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与双向性;便利了人们收集、处理和传输信息,提高传播活动质量与效率;扭转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现状,丰富了传播资源的多样性;扩大人类传播的全球范围;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使得新媒体逐渐向技术型转变;其使用功能派生出消费、休闲和娱乐趋势,使用受众更加年轻化。
二、教学传播与新媒体
1.教学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关系
教学传播与新媒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一方面教学传播过程需要新媒体辅助,教学传播内容需要新媒体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教学传播的过程有助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演变并且不断地升级和进行结构调整。
2.新媒体技术带来传播模式创新
从最初的单向传递到如今的双向循环,反馈机制作用凸显。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角色逐渐模糊化、统一化:教学同时收到学生反馈,以便及时更新自身信息储备与知识结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培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知识领域,建立求知兴趣和培养信息甄别接受的灵敏性。这种新的教学传播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和师生关系,扩展了教学传播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3.新媒体技术带给教师的创新与便利
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更能适应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扩展速度,将最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节约备课、板书时间,高效利用有限课堂时间;通过网络,在课外与学生继续探讨问题,在启发自身的同时达到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培养。
4.新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创新与便利
作为信息的接受方,学生能够更加自由选择学习模式与学习内容,高效地通过各种形式获取、整理、保存与分享信息,参与信息知识创造。各种互联网终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其学习与接收信息的时间。
三、教学传播中的新媒体技术
1.教学传播中的学生与新媒体技术
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分析(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收回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无效问卷20份),笔者获取一线信息并加以整理,以求得出更具说服力和全面客观性的结论。
新媒体技术给高校学生带来众多便利:⑴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⑵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两个层面,丰富充实大学生生活,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但降低了其社交机会与能力。⑶新媒体免费高效地提供大量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极大地扩展学生知识面,打破接受知识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储备体系,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途径。
但是,也存在消极影响:⑴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心态的培养。⑵很多学生一旦离开新媒体,往往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产生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空虚与无奈,如不加以规劝改正,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意识。⑶对于一部分自主性较差的学生而言,互联网成了他们不劳而获、抄袭投机的工具,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或约束机制。
2.教学传播中的教师与新媒体技术
笔者对高校教师运用新媒体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整理得出:
(1)教师利用新媒体节约了上课时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打击,出现走神、犯困等情况。
(2)学校教室中配备的设备一般是统一的,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老师的需要。
(3)部分教师反映,在课堂中反复调试设备非常浪费时间,操作熟练与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运用新媒体技术会限制教师自身授课风格的发挥。
(4)学生之间差距非常大,求知进取的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新媒体技术,而慎独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将新媒体技术作为他们荒废宝贵时光和打发无聊生活的调剂。
(5)行政管理类老师普遍反映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高效的帮助他们进行教学管理。
(6)新媒体技术成本较高,在高校中的普及使用与维护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很多教师因为操作不熟练,在应用中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坏也是普遍现象。
四、建议与对策
1.对教师而言
(1)打破传统观念
在新媒体技术时代,教师一直以来权威的形象与传播知识的威信受到挑战,很多教师难以适应学生对自己传播知识提出质疑甚至反对声音,并因此产生尊师重道的传统伦理受到轻视与抹杀的思想倾向。教师应摒弃传统守旧的观念,积极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创新的思维,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转化为自身学识的一部分,才是新媒体真正的意义所在与体现之一。
(2)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
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发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检验课堂内外学习效果,及时了解把握学生对问题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在某一领域产生的思想上、态度上的偏差并及时给予纠正。另外,新媒体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扩展学生知识面与深度,打破时空限制,并使得远程连线国外相关学校,专业的课堂,将不同文化背景,教学理念的课堂融合并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可能。教师不能以操作障碍将新媒体技术拒之门外,要用积极地态度了解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技术并在教学传播的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其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应有的价值。
2.对学生而言
学生应加强自律,培养慎独的思想意识,在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各种学习机会与便利的良好契机下,合理、高效、科学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其成为拓宽视野,走出自己狭窄的天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新鲜信息与知识的有力工具,而非消磨光阴,排遣无聊的网游设备或休闲娱乐工具。
五、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在辅助教学工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等方面强有力的优势使其成为创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合理、科学、客观并全面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技术,从而将其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培养出更多有道德,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强.《新传媒技术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罗时进主编.《信息学概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广播 中国之声 新媒体观察员 职能
传媒领域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媒体网站、留言板、论坛、博客、微博、手机报……各种形态的媒介技术创新,都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平台和不断革新的操作理念。
为应对新技术的冲击与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积极推进多媒体发展战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资讯整合、新闻盘点、动态直播等,日渐成为广播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样态。许多电台的职能部门设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部(工作室),专门从事新媒体动态观察的编播工作,并逐步专业化。“新媒体观察员”,在这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应运而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综合频率,较早建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工作室,并在其全天的新闻节目中不断插播新媒体资讯服务,由相对固定的编辑、记者形成了日渐成熟的“新媒体观察”采编播团队。对于其目前的工作状况,大致可做以下梳理:
职能界定
狭义的“新媒体观察员”由本台特定的记者、编辑担任,他们可能同时承担其他采编播业务工作。据收听统计,中国之声日常播报的专职“新媒体观察员”约有7人左右。
中国之声的“多媒体编辑部”,其“新媒体观察员”的职能,与其它媒体中的经济观察员、时事观察员、气象观察员等的“专职观察”相似,跟踪新媒体动态,如各大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的资讯要闻、滚动头条、热门搜索、点击排行,以及网友言论、博客、微博,“中国之声”官方网站、论坛、微博留言,编辑、记者、主持人的博客、微博、个人主页,还有各类手机报、网络热词新语等,内容涵盖整个互联网。
除了搜集、整合、梳理,“新媒体观察员”还需对部分新闻资讯做初步核实、分析及简要评论,并负责电台频率的插播、连线,因而同时承担着记者、编辑、评论员、播音员的多重角色。
广义的“新媒体观察员”职能范围较广,有时由本台特约评论员,甚至特约合作媒体(如新浪科技、新华每日电讯)的记者、编辑担任。例如“中国之声”虽然拥有自己的“新媒体观察员”编播团队,但由于广播工作的交互性特点,“新媒体观察员”的工作与电台几乎所有节目都有密切联系,甚至职能重叠。
内容样态
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所连线播报的新媒体内容,虽然琐碎繁多、有所重叠,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内容样态:
1、新闻观察类
及时跟进播报新媒体滚动资讯。如中国之声早间“新闻纵横”中“新浪科技追前沿”,梳理新浪网最新科技新闻;“此时此刻”新闻播报,也涵盖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的即时资讯;最典型的莫过于“央广新闻”关注各大网站头条、滚动新闻;还有百度“热搜词排行榜”、酷狗音乐“今日推荐歌曲”、时光网“热门电影排行榜”等等。
新闻观察类的内容,涵盖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娱等各领域新闻资讯。央广新闻“新媒体观察员”只需直接编播,不多做阐释。取材新媒体新闻资源,紧密结合时下最新动态资讯,既节省了采编成本,也为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信息。
2、解读盘点类
对于新媒体资讯内容进行二次整合与解读。各大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等当天设置的新闻议题或热门资讯,除了新媒体及网友已有的讨论,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对其进行二次整合,并进一步解读、评论。如“央广新闻晚高峰”的“新闻事中新闻人”;盘点今日“新闻面孔”;“晚高峰新闻调查”等,由“新媒体观察员”今日“网友关注热门话题”,并与主持人、特约评论员在线讨论。
此外还有“央广夜新闻”中“手机报封面秀”,盘点当日各手机报重点资讯内容;还有周末“央广新闻”中插播的“每周新语文”,盘点一周以来网络新词、新语及其反响。与“新闻观察类”盘点不同,这种内容样态的编播,除了要求“新媒体观察员”不断跟进,还需加以梳理、整合、点评,必须有取舍、有观点、有深度。
3、互动反馈类
在特定节目,如盘点今日“新闻面孔”或者重大会议、庆典、事故的专题报道中,“新媒体观察员”需要承担网友、听众互动反馈的桥梁作用――即时观察短信、微博平台的网友、听众留言,实时跟进网络舆情,并加以整合、梳理,反馈到节目播报中,一方面作为节目内容资源,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
比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等重大活动,中国之声不仅有特派记者一线采访、特约评论员即时点评、直播车开赴现场报道,同时也离不开“新媒体观察员”随时跟进网络言论,将更广泛的受众意见实时反馈到节目中去,如传达建议,抒发感受、传递祝福,通过直播和在线交流及时答疑解惑、上情下达、沟通民意,有效发挥广播的便捷性与服务功能。
中国之声除了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短信平台,每位主持人、编辑、记者也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微博甚至个人主页,为电台搜集新闻线索、互动交流反馈、及时更新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这些也是“新媒体观察员”每日关注视野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插播时段
中国之声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报的综合性新闻频率,每天分早、中、晚三大黄金时段滚动播报新闻,而新媒体资讯播报与内容盘点就穿插在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中(插播不完全固定):
6:30―7:00新闻和报纸摘要:
各大主流网站评论头条等
7:00―9:00新闻纵横:
新浪科技追前沿,此时此刻正在发生新闻等
9:00―9:30新闻和报纸摘要:
各大主流网站评论头条等
9:30―12:00央广新闻:
各大网站头条、滚动新闻
12:00―13:00全球华语广播网:
今日新媒体,今日酷评等
13:00―16:30央广新闻:
百度热搜词排行榜,时光网网友推荐电影等
16:30―18:30央广新闻(晚高峰):
晚高峰新闻调查,(每周新语文)等
(18:30―19:00全国新闻联播)
19:00―20:00央广新闻:
新闻事中新闻人,今日新闻面孔等
(20:00―20:30小喇叭少儿广播)
20:30―21:00直播中国:
网友关注热门话题等
21:00―24:00央广新闻(夜间版):
新浪微博今日盘点,酷狗音乐热门推荐,手机报封面秀,(有声博客)等
0:00―2:00千里共良宵
短信平台、微博留言
风格特点
鉴于广播媒体的灵活性、便携性,新闻频率的权威性、导向性,以及听觉传播的亲和力等特点,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也应具备相应的风格素养。
1、快速整合的新闻敏感
作为国内24小时滚动直播的第一大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每天接触、编播的新闻量可谓庞大繁多,“新媒体观察员”所要整合、梳理、盘点的新媒体资讯、网友评论、热门话题,也随着海量信息的、更新,不断增多。所以“新媒体观察员”必须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快速搜集、提炼信息精华,设置议程,随时接受电台频率的连线,及时编播。
这样的高强度脑力劳动,除了需要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能,更需要敏锐的新闻选择能力和独特的新闻观察视角。尤其是“今日新媒体观点”、“网友关注热门话题”、“手机报封面秀”等,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梳理出当天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点,并在短短的连线中播报梳理结果。本质上说,就是为媒体设置议程,因而其言论、观点代表媒体,承担把关的责任。
2、深入浅出的理性思维
全媒体时代,获取信息十分便捷。对于媒体而言,比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作为广播媒体,中国之声如果单纯提供“新闻观察类”新媒体资讯,受众不如直接查阅相关网站,除了基本的整合功能,“新媒体观察员”必须做出适当的信息解读,才能具有独家的新闻价值,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之声的特约评论员,有时承担着“新媒体观察”的任务。如正午的全球华语广播网“今日酷评”的素材取自新媒体及网友言论,评论员需在网络舆情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评论,结合广播听觉元素传播的特点,解读与评论(“盘点”)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一听就能记住。这种解读的分寸感与分析的深入精当,离不开“新媒体观察员”自身的社会认知水平,尤其是理性思考能力――透过层层现象看到新闻背后的内在逻辑与价值。
3、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言论毕竟良莠不齐,网友关注焦点也未必就有新闻价值,所以“新媒体观察员”必须有所把关,这里就涉及媒体自身定位与新闻职业准则。诸如有些娱乐焦点、奇闻轶事就不宜作为中国之声的关注话题。此外,具有争议的新闻事件,“新媒体观察员”在如实反映网络舆情的同时,还应坚持主流价值观,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做倾向性评点。
4、温和亲切的人文关怀
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都具有朴实清新、温和细腻的风格,不仅播报中颇具亲和力,也令听众时常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如更加口语化、平民化的语言表达,在一贯严肃的听觉感受中添加了生动、新鲜的听觉元素,与正统的新闻播报相比,无疑更体现了新闻媒体的服务功能,成为中国之声节目内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品牌增色不少。
关键词: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88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兴艺术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比如典型的数字化多媒体艺术就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下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艺术,这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传统的新媒体艺术因为没有现代的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所以会显得落后单一,只是与观念艺术相结合来呈现,而随着技计算机的出现、普及,新媒体艺术开始出现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为新媒体艺术注入了先潮的新鲜活力,使得它的发展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多彩性,发展速度也随之变得更快,甚至可以说数字化技术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技术,这足以见得数字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为了促进新媒体艺术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对两者的重力力度,使两者能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在新媒体艺术发展过程中可能经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此,我们不是逃避放弃,而是应该积极去克服,这样在细节上我们才不会有疏漏,新媒体艺术才会走得更远。
1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艺术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这就是数字化的一个表现,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影视多媒体等等都和数字化技术密不可分。数字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用数字来实现多种功能的一项技术,这里主要指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就是数字化,所以如果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如今的计算机,更没有信息化时代。
新媒体艺术简单来说就是新媒体和艺术的结合,它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初的传统媒体艺术到现在的数字化新媒体艺术也是经历了很久远的时间。其实大多数新媒体艺术都与影视挂钩,在早期,新媒体艺术主要用于表演、录像以及摄影等方面,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但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不断把数字化技术渗透到新媒体艺术当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应用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录像、光盘、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等都有新媒体艺术的影子。数字化新媒体艺术不仅体现了思想艺术的升华,更加彰显了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步。
2 计算机发展对媒体艺术的影响简介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九十年代,不断出现一批批优秀的新媒体艺术家。到了20世纪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快速发展,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也是艺术升华的阶段,因为在科学的推动下,媒体艺术活力四射,发展空间愈加广阔。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娴熟,逐渐被应用于艺术领域,所以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出现也就显得理所当然,在影视中或者各种平面艺术中见到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影子也就司空见惯,这对于媒体艺术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冲击和发展。因为其实计算机和艺术两者并没有任何有关联的地方,但是数字化技术却把两者独特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把这当作是一次图像革命并不为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领域额也愈加广泛起来,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方法也越来越娴熟,我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来说,还显得有所不足和落后,所以,在全球经济都在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加快脚步,不断赶超。在当今科技不断进步,媒体艺术不断更新的形势下,数字化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上面的应用也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数字化新媒体艺术一直处于进步之中。
3 数字化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3.1 成为一种独特全新的艺术形式
说到艺术,更多的人想到的是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人对画作、音乐和书法都有自己的审美,这不仅是对美的看法,还是对艺术的传承,其实这主要体现的是人主观上的思想,传统的艺术主要是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来进行艺术方面的延伸和发展的。上面我们提到图像革命,这次革命正是由于结合了数字化技术才显得更加有意义,它不再仅是局限在人类的思想观念中,还结合了毫无关系的数字化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艺术形式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在数字化技术下,新媒体艺术更是一种独特的全新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面咱们来看一则实例来使这种艺术形式更具说服力,在外国的新媒体教学当中,把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艺术运用的淋漓尽致,在传统摄影和动画等教学中可能只会让学生去欣赏艺术,并不会去动手,而在数字化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国外课堂在艺术教学中有自己全新的方法,开始要先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让学生去领悟其中所隐含的思想,去发现其中的摄影技巧并去学习;其次是学生动手环节,第一步现在纸上对摄影作品进行手动绘制,完成之后再角色扮演,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或事物的动作姿态通过小组共同描绘出草图;然后就是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亲自去拍摄,这个阶段不仅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遇到问题积极去解决;最后就是和数字化相关的电脑制作,怎样通过电脑来把艺术作品更好的表现出来。所以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不单单是一幅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出来的精华。
3.2 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不是单纯的让人们去欣赏,更深的意义在于有所价值,能够给人类带来满足感,如果新媒体艺术不能满足人类的功能性需求,尽管数字技术与媒体艺术结合的再完美,新媒体艺术进步再大也是没有意义的。新媒体艺术由于是一种独特全新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比较多,所以相比于传统的媒体艺术来说,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先进,时代性更强。传统的媒体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设计理念有很多优秀的,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在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在不忘本、融合传统观念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功能性需求之后,再结合艺术和数字化技术去全面发展,这样这个全新的新媒体艺术才能够走得更远更稳。因为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社会,也是数字化时代,结合了数字化技术的新媒体艺术也就很好的体现了时代特征,这也是数字化技术对新媒体艺术很大的影响。
4 数字化技术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会越来越多,两者结合起来的新媒体艺术会更加强大。
在未来的媒体艺术发展道路上我们要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中,同时涉及到更多的方面,不要再只是局限在单一或者很小的某方面,我们要使更多的作品中融合更多更独特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艺术家是艺术的创作者,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要停在自己陈旧的观念上止步不前,要善于去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去激发自己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更新潮的艺术作品,这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数字化技术在媒体艺术中的应用是一项很大的突破,就动画制作方面来说,在数字化技术未出现之前,主要是靠大量的人物来进行手绘制作,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会浪费大量的钱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简单快捷的制作出很多复杂人物甚至是影视作品。所以这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物力和钱财,更重要的是使得动画制作快速方便,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
数字化技术将会不断应用到更多的媒体艺术领域,艺术表现形式也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对于艺术发展来说是很好的前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去鼓足勇气迎接挑战,不断去进行创新、完善和进步,相信在数字化技术下的新媒体艺术会大放光彩的。
5 总结
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技术下的新媒体艺术进行了介绍,我们了解到新媒体艺术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有活力,开始由最初传统落后的形式经过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以一种独特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尽管快速发展,它也没有失去时代性的特征,而是紧跟社会潮流,把社会时代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只看到进步,还要注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躲避,要勇于去挑战和创新,尽管很多媒体艺术中的很多方面不能用数字化技术来解决,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在社会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之路将会越来越平坦。
参考文献
一、数字技术背景下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策略
(一)要重视新媒体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价值
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观念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设计虽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设计者更关注这种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设计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忽略了这种艺术本身应经具有的审美价值。新媒体艺术设计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商业性与功利性,但由于其缺乏对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思考,没有进行艺术性创新,这种艺术设计带给人们的审美震撼并不强烈,设计者要考虑如何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不仅要考虑利用新媒体手段,更要重视艺术设计规律的应用,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审美功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很多艺术家只认可传统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他们很排斥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种艺术设计不符合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是不合格的艺术设计作品。他们认为这种高新技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态度就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其实,任何形式的艺术设计只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符合时展的需要,能够带给人们身体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够获得大众喜爱都应该是审美艺术产品,都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重视,况且,新媒体艺术一经产生就得到广泛的流传,是一种很时尚的艺术产品,艺术设计与高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的新思路,能够不断拓宽艺术设计的新领域,更应该得到艺术设计者的认可。作为艺术设计者,要重视这种艺术设计形式,能够积极面对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问题,站在艺术的高度不断完善新媒体艺术,这样,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的时尚的艺术设计形式,这种艺术设计形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解决。而现在,我国很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很多艺术家缺乏对新媒体艺术的全面了解,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只是对新媒体艺术有个笼统的了解,就一味地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设计,这种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不高,缺乏深厚的思想内涵,导致新媒体艺术设计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当今,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通过引导设计者进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内容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在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软件,同时,也需要对设计人员进行艺术设计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规律和技巧,能够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使新媒体艺术设计者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新,不断提高新媒体艺术设计品的品味。这样,通过有效培养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
二、结语
总之,在数字媒体视野下,新媒体艺术设计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艺术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足够的审美内涵,缺乏很多的设计人才,很多艺术设计者对这种新的艺术设计形式不够重视等等,我们要认真解决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不断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认识,能够利用新技术创造出更多更好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设计作品,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才能不断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使数字技术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作者:洪世勇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摄影行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摄影中去。新媒体技术的兴起让更多的普通人进入了摄影行业,相较于传统的摄影技术而言,新媒体摄影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给多的改变,让每一个可以摄影的人都能够成为媒体传播的一份子,形成了全民摄影、全民传播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支持下摄影的特征,来分析基于全民摄影环境下摄影记者的机遇与转型。
关键词:全民摄影;新媒体技术;摄影记者;转型分析
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媒体技术逐渐登上摄影行业的舞台。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摄影,改变了传统摄影的桎梏。新媒体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全民摄影状况。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挑战,促使摄影记者开始转型。摄影记者的转型,可以为摄影行业带来巨大改变,让摄影行业可以更上一个台阶[1]。
一、新媒体环境下摄影的特征
1、传播者不再具有中心地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传播者不再具有中心化地位。在全民摄影的环境下,每一位摄影者不仅能够成为摄影人员,还可以承担传播者的身份。摄影信息的传播决定权通常会在传播者的手中。在传统的摄影媒体中,传播者通常会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传播,具有集中化、中心化的特征。而在当下,手机及互联网络的应用,让传播途径变得多样化,传播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摄氧信息传播的门槛,让信息传播成为大众化传播,让摄影技术成为大众化技术,大大降低了传统传播者的中心地位。2、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趋向融合化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已经能够将纸质、广播、电视等多种传媒方式融合在一起进行传播。在传统的传媒环境中,通常不允许各个传媒渠道进行信息分享和沟通、协作[2]。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则有明显不同,传媒中介的融合性是当代传媒行业的重要特点。其中,在传媒行业中担当先锋的摄影记者也受到影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摄影记者在进行采访或其他工作时,可以采用多样的渠道进行摄影信息传播,将视频、图片、文字有序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是摄影行业中的重大进步。
二、全民摄影环境下摄影记者的转型分析
1、摄影记者专业技术的转型在传统摄影记者工作中,摄影设备通常只能由公司提供,都是统一配备的,而在全民摄影背景下,摄影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摄影需求,选择更加专业的摄影设备。采用适当的摄影设备显著提升摄影记者的摄影水平[3]。对于过去难以拍摄或者危险系数过大的摄影场景,可以利用无人机设备进行拍摄,改变传统的摄影方法。如: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拍摄,让观众能够光看到更加全面的的开幕仪式。尤其是当节目展现出造型时,从空中进行俯视拍摄能更好的将节目展现出来,达到预期的表演目的。当摄影记者完成现代化摄影方式转型,提升摄影技术时,可以让摄影内容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2、摄影记者应当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传统摄影记者只能通过电视、广播或者报纸媒介进行摄影信息传播,极大的局限了摄影信息的传播地位。在全民摄影环境中,摄影记者可以摆脱传统摄影媒介的束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中,可供选择的传播媒介很多,可以根据大众喜好进行传播,提升传播效率。新媒体技术平台为摄影记者进行摄影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一种优质转型。如,王天定采用微博平台将未发行的摄影作品进行传播,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在2014年12月,王天定还曾以“微博@河南”为主题进行了巡回展出,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由此可见,采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成为摄影记者转型的一种新模式,大大降低了传统模式对摄影记者的约束。3、进行视觉化图片拍摄摄影记者在进行拍摄时,与普通民众的摄影不同,转型为视觉化图片拍摄。在拍摄工作中,不仅能够拍摄出视频、照片,还能够将图表、文字等内容添加进去。摄影记者的这一转变,让观众可以接收到更多视觉化图片信息,切身感受到图片所带给观众的内容。如:2015年8月,澎湃新闻招聘信息,其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将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团队需要的是全能型的“影像新闻记者”或“视觉记者”,要求新成员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能力。可见,摄影记者只有完成转型工作,才能保障摄影工作的质量,确保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摄影内容的需求。
三、结束语
在全民摄影的背景之下,摄影记者能够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转变,从传统的摄影工作中转变为更为高级的摄影工作[4]。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摄影记者可以进行视觉化图片拍摄、高像素拍摄等不同方式拍摄。而目前,由于我国的普通群众已经能够进行自由拍摄与拍摄信息传播,为了图像出专业摄影记者的不同之处,转型已经成为摄影记者的重要任务。在全民摄影环境中,充分完成转型的摄影记者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成为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摄影人员。当摄影记者完成转型后,就可以提升摄影技术,拍摄出更多更精致的视频与图片,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李忠
1《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1版于1998年定稿2000年8月出版,第2版于2001年定稿,2002年9月出版,共印刷20次,曾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图书(科技类)”,2005年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被列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302-17780-7)。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在2001年定稿时,许多新技术还没有出现或正在开发之中,如MPEG-4AVC/H.264(2003年)和XML 1.1(2006年);有些当时认为比较有前途的技术,现在已有更新的技术,如普遍认为2002年公布的SIP(RFC 3261)比1 996年公布的H.323更简单。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科研、教学和观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适合当前使用,因此确定第3版教材的修改方针是保留第2版的体系结构,更新部分章节内容并增加新内容。
1.1教材的组织结构
为保持多媒体技术基础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第3版教材仍由多媒体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多媒体传输和多媒体内容处理语言共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1)多媒体压缩编码(第2~13章),主要介绍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的基本知识、压缩与编码方法;
(2)多媒体存储(第14~16章),主要介绍CD,DVD,HD-DVD和BD(Blu-ray Disc)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多媒体在光盘上的存放格式;
(3)多媒体传输(第17~20章),主要介绍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质量(QoS)、因特网、TCP/IP协议和多媒体传输的基础知识;
(4)多媒体内容处理语言(第21~22章),主要介绍HTML和XML的基础知识。
为帮助读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章后面都有练习和思考题,另有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但这些题目没有难度,教师可增加一些有一定深度的练习和思考题。
每章后面都有参考文献和站点,列出它们有两个目的:(1)表示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访问过这些站点,参考或引用了它们的内容;(2)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南,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上网查阅。虽然到本书截稿时每个网址都有效,但以后可能会有变化。
1.2教材修改的内容
在第2版教材基础上,第3版教材作了如下修改:
(1)考虑到视像压缩技术在多媒体产品和各种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一章专门用来介绍MPEG-4AVC/H.264。此外,考虑到光盘存储器在多媒体存储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HD DVD和Blu-ray Disc的内容。
(2)考虑到网上多媒体应用如火如荼,如IP电视、IP电话、即时通信和多媒体会议,因此重写了第三部分(第17~20章),突出了多媒体传输或称多媒体通信技术。
(3)考虑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展的内容处理已成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在第22章(XML语言)中增加了XML新版本的内容。HTML和XML等标准已经并将继续对日益增长的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多媒体网络应用和多媒体电子出版业等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4)为降低教材篇幅,第2版中的部分内容没有保留,如MIDI系统。
(5)XHTML是用XML重写的HTML版本,2008年1月介绍的HTML5(也称XHTML 5)也是用XML编写的。因此本版教材没有保留第2版中的第23章(XHML语言)。
1.3教材的使用建议
国内许多大学开设多媒体技术课程已有多年,在网上看到许多兄弟院校在教材建设和课程教学方面已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在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使用或打算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有所教有所不教
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国外有些信息技术学院从入大学到研究生毕业,每个年级都开设内容不同、深浅不同的多媒体课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考虑到我们目前的多媒体课程教学计划只安排一个学期,学时也不多,因此教师可采用有所教有所不教和有所学有所不学的策略。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学生已有的基础和专业方向,有的放矢地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对于不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如果有需要,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钻研。
(2)教材作为参考书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来说,写进书面教材的内容通常是比较成熟的,即使刚刚出版的教材,其内容也不见得新。据我观察,许多大学的多媒体课程内容是当前最新的技术,教师都有自己编写的教学提纲和材料,而把正式出版的教科书列为必要的参考材料加以推荐。这不是说书面教材不重要,而是通过教授新技术来带动基本原理的学习。其结果是学的内容先进,学的基础扎实。
本教材共22章,比较系统地介绍多媒体技术。笔者有意使本教材覆盖多方面的重要技术,努力选取相对比较新的和实用的技术,力图对多媒体技术原理解释清楚和准确。因此可把本教材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教授最新的技术。
(3)用课程设计驱动
凡任课教师都很清楚,教一本书不等于开设一门课程。为配合我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经过多年使用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辅助教材。学生对课程设计反映强烈,由于严格实施“允许参考不许抄袭”的措施,学生普遍认为真正学到了东西。
辅助教材拟了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设计题目,每个题目都有原理介绍和示例。为便于学生撰写和教师评估课程设计报告,规范了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由于设计题目的难度不大,任课教师可根据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也可在辅助教 材所列的“参考选题”或其他参考选题中增加或更改设计题目。课程设计要求使用MATLAB语言来实现,因为MATLAB是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欧美的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普及。
(4)用评估系统引导
评估系统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授本教材是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部分,而课程设计是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的课程评估采用了“基础知识书面开卷考试约占50%,课程设计约占50%”的方法,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评估标准或在所占分数的比例上加以调整。
1.4关于中文术语
信息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新术语不断涌现,同时也给一些老术语赋予新的含义,使用准确的术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为使本教材中的中文术语尽量准确,笔者查阅了许多著名的英文词典、阅读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和技术文献、参考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
在本教材中,有几个常用术语有必要在此说明:(1)用“视频”作为video的释义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Video的真实含义是由一系列图像组成的(电)视(图)像,确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视像”。“视频(video frequency)”是电视信号频率的简称,在ITU-R BT.601标准中,频率范围是0~6.75 MHz。(2)不论什么场合,用“音频”作为audio的释义也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Audio是指人的听觉系统可感知的声音,是sound(声音)的同义词,作名词时的确切中文术语应该是“声音”。“音频(audio frequency)”是声音信号频率的简称,频率范围通常认为是15~20 000 Hz。(3)“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是一个不确切的中文术语。“packet”的含义是一个有收、发送地址和实际数据组成的“数据包”,确切的术语应该是“包交换”。(4)“组播(multicast)”是一个容易被误认为“收发关系颠倒”的术语,本教材使用“多目标广播”。尽管我们习惯使用2~3个字构成的术语,但“多目标广播”是顾名就可思义的术语,即一个发送者向多个接收者(多目标)传送(广播)数据的意思。
2《多媒体技术教程》是第3版教材的缩减版
使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的许多教师和同学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此外,笔者也意识到其中的有些章节更适合大学高年级的学生或研究生使用。从对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最低教学要求出发,编写了《多媒体技术教程》,它是《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的缩减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302―18401-0)。
《多媒体技术教程》由多媒体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和多媒体传输三部分组成,内容取自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前三个部分的大部分章节,包括:(1)多媒体压缩编码(第2~11章),主要介绍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的基本知识、压缩和编码方法;(2)多媒体存储(第12~13章),主要介绍CD,DVD,HD-DVD和BD(Blu-ray Disc)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多媒体在光盘上的存放格式;(3)多媒体传输(第14~17章),主要介绍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质量(QOS)、因特网、TCP/IP协议和多媒体传输的基础知识。为帮助读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章后面都有练习和思考题,另有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
鉴于《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教材的内容更丰富,介绍更深入,知识更系统,因此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3《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是辅助教材
课程设计是综合性比较强和比较复杂的作业(assignment),通常需要比较宽的知识面、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具备比较高的能力以及要付出比较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家庭作业。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课程设计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复杂的概念、促进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培养思想素养和激发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简称为《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是《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和《多媒体技术教程》的辅导教材,由课程设计和学习辅导两部分组成。
3.1辅助教材的结构
课程设计部分共6章。第1章介绍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第2~6章设计了5个方面的设计题目,分别是Matlab入门、数字图像基础、图形用户界面、图像滤波与边缘检测和小波变换。课程设计要求使用Matlab,因为它是科学研究和工业中的标准软件工具,已被广泛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Matlab是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学习辅导部分共2章。第7章对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做了归纳,是按“内容提要一例题一练习题”的结构编写的,其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是在作者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考试题和收集的考试题,对它们作了分析和解答,对收集的部分考题还作了点评;第8章给出了《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和《多媒体技术教程》中的练习与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3.2辅助教材的用法
(1)课程设计选题:可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设计题目非常多,在本书的第1章中列出了范围广泛的参考选题。本书设计的五个题目基本上都是围绕图像设计的,主要考虑到图像是多媒体中非常重要的媒体,是数字电视的基础,而且处理图像要求掌握的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也相当多,更具挑战性。具体选择什么题目完全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并兼顾同学的兴趣来确定。笔者的实践表明,学生对第6章的小波变换有浓厚的兴趣,实际效果也相当满意。此外,选择这个设计题目还可带动第1、2和3章的学习。
(3)基本题与选做题:在本书提供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编写了基本题和选做题,这两种选题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用户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和培养要求来决定,可把两种选题都作为基本要求,也可以只做基本题。课程设计的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
4《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第2版
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术语不断涌现,常用术语则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为适应这种形势和广大读者的要求,《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简称《辞典》)第1版于1998年开始 编写,2003年3月出版。从2003年5月开始《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第2版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前后共花费五年时间,于200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302-16360-2)。《辞典》第2版共选编了大约10670条术语,其中约7 000条选自《辞典》第1版,新术语约有3670条。
《辞典》第2版保留了《辞典》第1版的框架结构,收词范围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多媒体的表示和计算,包括文字、图像、电视、声音和常用软件等;(2)多媒体存储,包括光盘、磁盘、磁带和各种文件存储格式等;(3)多媒体传输,包括因特网、万维网、电话网和电视广播网,不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数字传输网络;(4)多媒体应用,包括因特网上的广播、点播、电视会议等:(5)重要的标准、协议、学术组织和机构等。
《辞典》第2版的编撰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任务:
4.1删除词条
(1)删除了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的硬件和程序设计方面的一些术语;(2)删除了不受计算机控制的传统语音通信硬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术语;(3)删除了用文字可以表述清楚的插图;(4)删除了一些不常见的多媒体工具软件术语。
4.2修改词条
(1)审定了所有英文术语的中文释义,对大部分术语的释义进行了改写或补充;(2)完善了编撰《辞典》第1版时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术语的释义:(3)添加了在释义中用文字不易表述清楚的插图;(4)减少了同一英文术语的中英译名。
4.3添加新词条
(1)由于最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已经从多媒体数据处理发展到了多媒体信息处理,因此添加了最基本的信息处理方面的术语,如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内容的描述和处理方面的术语;(2)添加了最近几年在多媒体领域出现的新术语,如超级音乐光盘(SACD)、小波变换、H.264标准和无线多媒体等方面的术语;(3)适当选择并添加了已经进入和将要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传统媒体的术语,如视像镜头(shot)方面的术语。
新媒体在教育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教育传播学已经在教学研究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然而,学科关系模糊与学科深度不足依旧是它存在的重点问题,这也使得教育传播学在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同在。《教育传播学(第2版)》基于已具备的文献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以及教育传播学的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新媒体技术对于教育传播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教育传播学的发展研究,同时,也明确了新媒体技术视野之下对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价值。
正如《教育传播学(第2版)》所述,新媒体技术为教育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就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教育技术学可以称之为教育传播学的“同根兄弟”,1988年前,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而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在此时期之后,二者开始分道扬镳,朝着各自的方向单独发展,美国的标志性刊物合并便是这一事件的具体表现。也正是从此开始,教育技术走上了一条被新技术指导发展的道路。而教育传播学则继续坚持其自身的理论发展研究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二者虽然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分歧,但是,在学科目标上依旧存在着许多共同点。细读《教育传播学(第2版)》,不难看出,书中对于教育传播有着十分明确的定义,它认为教育传播是教育者依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与信息对知识、技能以及思想进行特定教育对象输送的过程。《教育传播学(第2版)》中的这一定义包含了教育传播者、教育对象、新媒体以及教育信息等许多要素,而依托于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教育传播恰恰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这也对新媒体技术崛起并更好地应用于教育传播学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大的社会事件,教育传播的渠道与媒体也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拓展,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媒体选择更加复杂。因此,加强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迫在眉睫。此外,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也是《教育传播学(第2版)》谈到的重点问题,作为一个功能多样的概念,“传播”不仅具有生活功能、交流功能,同时还具备教育功能,将其在教育传播领域应用,它的接收与知识传递功能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可以使传播的许多功能更加便捷地体现出来。《教育传播学(第2版)》中的研究表明,新媒体教育传播具有负面与正面双重影响,首先,它为教育传播带来了自由的交流空间,为教师的知识传授提供了十分有效的传播工具,师生的交流空间也得到扩大,传播速度得到提升。然而,新媒体的过度使用也会使许多弊端凸显出来,学习与工作的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功能被削弱。此外,新媒体还具有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他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其重要价值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新媒体技术视野之下,新媒体如何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呢?《教育传播学(第2版)》也给此问题提供了答案: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新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传播机制来说,缺乏生机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导致此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教育土壤”的缺失。理论是教育技术的支撑,在教育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实践的价值依旧不容忽视,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此学科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转变,让许多教育研究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传播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媒体综合、交互、合一、开放”这些名词成了传播学研究的全新发展趋势,而教育研究者也开始关注教育传播效果、全球化视野以及实践研究与教育理论架构体系的结合问题。《教育传播学(第2版)》为新媒体技术下的教育传播研究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参考,不仅分析了新媒体视野下教育传播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同时还指出了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对于教育传播学造成的影响,这对于教育传播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教育工作者对此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张彩霞/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系教授)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创新能力 思维教育
论文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造力。
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并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核心的问题是要注重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他们所能接触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计算机能满足人们处理多种形式信息的需求。能灵活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之在不同媒体间能够建立起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包括:
(一)多样性。多样性是多媒体技术的最基本特性。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处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形式丰富多样,表达生动自然,表现灵活。
(二)集成性。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将多种媒体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并能进行多种媒体信息的获取、编辑、存储、检索、展示、传输和合成等。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
(三)交互性。多媒体的交互性是指人可以和计算机的多种媒体信息进行交互操作,从而给用户提供更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特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创新中的应用
创新的难点是思维教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的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三种思维:基础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突破创新的难点,是下面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基础性思维的培养。依赖于从课堂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能获得的。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中后,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培养基础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利用有声有色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通俗易懂的解说等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展示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感知、想象和理解,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加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对拓宽思路、解决某些难题、开创新的方向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比如我们可以专门建一个BBS,学生可随时在BBS发表自已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引发讨论,讨论范围可以涉及各个学科。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提出几种不同观点,得到几种不同的答案,使思维缜密,灵活,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独到见解,扩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热线向外辐射,以培养思维的广度。从课内到课外,从规定性课程到选择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获取间接经验到积累直接经验。总之,要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境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依靠基础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为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知识。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片面强调繁琐练习,过多背诵以及死记硬背的考试,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础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整和形成复合思维过程,具备较大的创造才能。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协调、促进作用,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三、展望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学生学什么,何时学,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媒体 游戏创新 具体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带动了游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游戏的创新,更好的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游戏设计开发者要积极利用这一先M技术,并将其有效运用到游戏制作当中,充分体现当代游戏的创新力,从而实现我国游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在国际游戏领域中的影响力,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同时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受。
1 数字媒体技术对游戏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游戏品质
在游戏领域当中,数字媒体技术对游戏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合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能有效达到游戏领域对其质量的具体标准。传统的游戏当中,许多游戏的主题、战斗模式、玩家任务以及人物的设计上都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游戏关卡上的设计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科学。但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之后,游戏领域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游戏,比如冒险、古侠、智力以及赛车等丰富种类供人们选择,同时在游戏的内容上以及关卡上都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整体质量具有明显提高。
1.2 推动游戏发展
当前时代下,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活动,就目前我国发展形势来看,游戏产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数字媒体技术有效运用在游戏当中,可以对游戏各个环节设计与制作上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提升游戏整体品质,让游戏更加具有新时代的创新性,不仅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周边领域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经济。
2 关于数字媒体技术在游戏中的创新运用
2.1 游戏更具艺术性
游戏由于种类、理念以及难易度的不同,因此每款游戏都有自身的主题与内容,相应的在进入游戏后,会出现不同的虚拟情景,而这些情景要充分与其内容保持一致性。数字媒体技术利用自身优势能将不同游戏制作与宣传在同一个系统中展现出来,能将游戏的情景与内容相结合,无论是从首页开始还是进入到游戏当中,都能形成统一性,互相具有紧密联系,让内容融于游戏各个环节情景中,让每一关卡的情景与内容更与主题相呼应,增强游戏的艺术性,环环相扣的游戏设计让人更有兴趣,体现着游戏的创新模式。
2.2 游戏更具想象力
游戏之所以会让很多人产生依赖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主要是它存在网络世界当中,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让人在游戏当中,通过虚拟的世界满足心理的美好向往,再加上游戏特有的内容将人完全带入到情景当中,但却存在一定的想象力,并不能将这种虚拟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也不能保证游戏对人吸引的持久性。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能有效增强游戏的想象力,让玩家被各种逼真的场景、特效、声音以及画面细节等方面更为震撼,将玩家置身于具体角色当中,感受游戏带来的强大魔力。比如在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大型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当中,这是目前玩家最多的一款大型竞技类游戏,通过多媒体技术,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玩家可以在线形成团队进行战斗,玩家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在游戏当中进行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在里面有多种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有着明确任务,每个角色的衣着、表情、武器都极其逼真,同时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背景音乐,同时使用武器时还有具体震撼的特效,这些都是在数字媒体技术之下才能实现的创新,也使游戏更具有想象力,让人真正融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并且整体场景的画面颜色与画质都高清流畅,增强了玩家体验。
2.3 游戏更具挑战性
数字媒体技术在游戏当中还有其重要的一点创新运用就是游戏的挑战性,挑战性确切的说指的让玩家对游戏产生想要挑战的欲望,因此,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游戏的在关卡设计上增设了许多难度与以及很多的任务,提升了游戏的质量。比如在游戏当中,想要将玩家等级提高,就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原有游戏当中,无法进行场景切换,或是人物战斗工具以及形象改变,但有了数字媒体技术,更多游戏出现了多种奖励工具与多样性的人物外观,运用技术后这些人物场景随意进行切换,可以切换到相应的夜晚场景进行任务,闯关也更加困难,但多功能的设置以及多场景的随意切换,这种创新的动画场景形式,让玩家即使在做任务时也不会感到无聊,反而更想要进入下一关卡,想要看到新的关卡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画面。此外,数字媒体技术让更多游戏不仅局限于电脑使用,同时开发出了同款游戏不同手机系统、不同移动智能设备所兼容的具体对应版本,拓展了游戏的发展市场,增加了游戏传播途径,为游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媒体技术的作用下,我国游戏产业提升了整体质量,开创了游戏产业的新时代。数字媒体技术在原有游戏基础上,提升游戏的画面清晰度,拓展了游戏的多种类别,使游戏的相关主题更加具有艺术性,场景更加逼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所有游戏的创新的前提都是数字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才得以实现的。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对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宁.浅析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制作发展中的技术应用[J].艺术科技,2015(03):36-37.
[2]吴志广.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制作发展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5(03):25-26.
作者简介
刘云志(1995-),男,四川省西昌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