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29 08:4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环境 环境管理 煤炭企业

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背景下,煤炭企业作为污染主体,其环境管理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有学者指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是指煤炭企业把对环境的关注结合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把因环境问题造成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使环境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措施。

一、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现状分析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要求在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煤炭加工技术,掌握合理的开发速度,使煤炭企业获得最大综合效益。就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现状而言,有其取得的成绩亦有其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取得的成绩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多家煤炭企业公开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出了对环境管理的重视。本文对同煤集团、中煤集团、安泰集团等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部分给予如下概括:

同煤集团将其环境管理方式从过去单一的煤炭生产、传统粗放式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成了全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为煤炭行业塑造了典范和样本;建立了环境管理工作系统,发展和推广了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并朝着产业生态化、经济低碳化的目标迈进。

中煤集团的环境管理坚持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排放总量的大幅下降。

安泰集团的环境管理以高科技为先导,以焦化为龙头,以治理“三废”为方向,形成了初具生态工业雏形的、完善的安泰环保产业链,并且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今天的安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废渣、废气、废水得到了有效治理。

从以上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对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对循环经济进行大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极推行了清洁生产,全面推广了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等,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局面。

(二)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煤炭企业在环境管理实践方面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得不到合理实施。

第一,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大部分煤炭企业至今仍没有制订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整体规划和标准,虽普遍设有环保部或环境管理机构,但多数只不过是企业机构设置中的附属部门,环境管理的职能存在弱化或表面化现象,许多具体环境管理工作形式化;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的配备亦不齐全,没有专职环境管理的工作人员,而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兼职。这就导致了环境管理实践工作很难具体实施和开展。

第二,书面政策不合理。虽然几乎所有煤炭企业都制定了环境目标、环保策略等书面政策,但多数环境目标、策略服从于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具体的管理内容也没有以环保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了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减少罚款;二是为了应付各级环保部门的检查;三是没有以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进行指导;四是多数煤炭企业偏重于末端治理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实现全程规划与管理,其书面政策为的只是“达标”。

第三,培训不足导致环境管理实践工作难于开展。很多煤炭企业虽然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却没有专门针对环境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些企业往往只重视当前利益,将环境管理的培训看成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浪费行为。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煤炭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环境保护的科技动态。另外,也使得企业员工对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处理的相关措施不能熟练掌握;对本岗位的环保职责范围不够明确;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了解。

第四,环境审计工作不到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实施环境管理审计工作的相关依据也存在着很大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管理实践的资金运用界限不明,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煤炭企业制定的各项环境会计政策和财务处理,以及相应的环境规范不健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工作的效果不易界定,特别是一些非货币计量的事项,其成果和损失光从会计信息中无从披露,导致煤炭企业不能客观地取得审计依据对照一定标准作出结论,使得审计工作不易开展。

2.煤炭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环境管理文化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必须要全员树立和强化环保意识才能顺利进行。然而部分煤炭企业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环境管理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意识淡薄,大多数人只关心自身物质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对环境管理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形式,过于表层化,忽视了实质性内容。二是对环境管理实践活动不总结、不升华,使其只停留在零散的状态,没有制定科学化、系统化、便于宣传的环境管理传播文件。三是对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宣传,使环境管理文化很难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

3.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机制,要有行之有效的体制、制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保持环境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管理体制、制度尚未健全,所以环境管理机制的建设基本上为空白。

二、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对策

(一) 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从现状出发,通过完善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炭企业环境的监督与管理。

第一,完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建立专门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主管部门,落实企业环境管理具体负责人员,使各自明确各自的任务,以便出现问题时有专人负责。各岗位的职责与职权间也应该存在对应性,即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应该赋予其什么样的权力。另外,在环境管理过程中,配备、选拔和培训人员时,要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使环境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规范书面政策。书面政策的制定应该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使环境问题得到积极的研究和解决。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以环保及煤炭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不是被动地服从于煤炭企业的经济目标;要注重全程管理,通过直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源头上做到污染消减与预防,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要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各项政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协调配套;要对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制定出来的书面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考虑到与原有政策的衔接,又要随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动。

第三,建立环境管理培训制度。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创建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因此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环境管理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紧密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步骤,并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透彻了解,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对员工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使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意识;对同行业的环境管理实践工作给予关注,借鉴其他煤炭企业的有效措施。

第四,增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内部审计职能。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煤炭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审计组织,设定审计准则及其程序,客观地取得充分、可靠、相关、有效的依据,并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结论。具体做法如下:

在制定审计方案阶段,要查阅相关环境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舆论反映、政府通报、环境管理报告、相关会计报告与会议记录等,评价环境管理控制系统,衡量环境管理风险。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实施环境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在环境管理审计方案实施阶段,要对有关环境管理资产、负债的真实、合规、效益性进行评价;审查环保管理系统和有关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并反映其薄弱环节和失控问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并对照审计依据和环保指标、标准,加以分析、鉴定、综合形成审计结论。这样才能对环境管理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独立性监督和评价。最后形成环境管理审计报告和改进环境管理建设书。

(二) 增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环境管理的成功与否,除了依靠管理者和环境职能部门对环境事务进行监管外,更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管理,煤炭企业应该将环境管理渗入到企业文化中,使环境管理成为其内在物质,形成企业环境管理文化。这样才会使煤炭企业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会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应采用PDCA的发展模式, 使之不断前进、更新、提高、完善,以确保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更加有效。

第一,制定环境管理计划。这是整个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这项计划要致力于组织各项环境目标的达成,使其成为组织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过程中要明确环境管理的目标、管理重点,按照各项活动在组织中的轻重缓急来具体鉴别,并建立管理机构,组织管理人员,规定所要运用的工作指令与控制。另外,环境管理计划在设计时应该有弹性,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反映组织各项目标和对策的变化。

第二,明确职责权限,各负其责。这是环境管理执行的关键。煤炭企业应将环境职责划分给各有关职能部门,使不同层级之间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授予各职能部门相应的权限,提供资源保障,以确保他们能够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另外,将履行环境职责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使得所有员工都认识到履行环境职责、执行环境管理程序是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可以将环境管理系统检查分为三类:基层部门的日常自查,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基层部门的日常检查主要是对本部门的环境指标和方案的进展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件内容缺失或可行性差,可按文件控制程序及时修改并完善文件,从而增加文件的可行性。环境管理委员会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排污情况、各部门的执行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对有重要环境职责的部门安排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企业的内审程序组织、实施内审。内审人员不仅应发现环境管理系统文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应从方针、目标、指标的进展与完成状况等方面检查环境管理系统是否存在深层次问题,最后再从较高角度审核企业建立的环境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第四,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者要定期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评审。要充分重视内审部门提出的意见,分析不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状况,掌握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依据企业的环境政策,对照企业的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充分考虑相关的要求,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提出相应修正建议,更新目标、指标,制定新的环境管理方案,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把系统运行推向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康虎彪,刘传庚,谭玲玲,丛威,史志斌.能源产业基地综合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为例[J].中国能源,2010(3).

[2]项晶.浅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中国矿业, 2009(2).

[3]孙淑敏.加强煤矿环境管理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6).

[4]吴志斌.浅析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山西科技, 2010(1).

第2篇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所组织的资源以及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比较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方法包含了: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良生产、按类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等内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也愈发突显了信息化和知识的重要性,并将这两方面内容融入到自身的管理模式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

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在我国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对于工作人员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的培养,并将这种观念长期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展现了系统整合的观念系统整合是指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环节、层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要加强每个个体人员对于整体的作用,强调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要以企业的利益为重,系统地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树立了战略管理的思想,一个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的优化以及管理措施上的制定都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最终目标,通过树立战略上的管理思想来为企业获得更加健康化的发展。

一、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现状

1、企业经营理念落后

企业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等,污染企业大部分是工业企业。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经营理念大多以经济利益为重心,将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对立起来,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仍以粗放型为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提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部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短时期内无法转变观念,没有树立环保观念,在资源开采、利用和生产过程中没有强化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意识。

2、企业缺乏明确的环境目标和组织机构

在企业目标方面,部分企业在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牺牲环境目标,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企业仍没有明确的环境目标。因此,企业也就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对企业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管理,无法将环境管理职能落到实处。组织管理机构和环境目标的缺失是目前污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企业环境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污染企业的环境管理方式仍是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而且治理的目标也只是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就可,对污染物排放达标之后的环境质量问题漠不关心。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重视生产末端的治理,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完成后的污染问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较低。此外,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环保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很难实现环保目标。

三、企业环境管理对策

1、制订完善的企业环境管理计划

企业应该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和环保情况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纳入企业的管理计划当中,并制订明确的环保计划,包括近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两方面,并将近期计划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当中。同时,企业需制订明确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相关部门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和结果,并指导和督促环境管理人员工作的贯彻落实。此外,不同的污染企业要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和产品情况,综合考虑各项环保指标,制订环境管理制度和规定,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做好维护工作,推广先进的技术,借鉴成功的经验,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将企业环境管理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

企业的环境管理应该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这一对策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2.1准备阶段

确定企业生产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排放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环保部门的要求,预测污染物排放水平,然后综合考虑经济、生态效益,选择合适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在这一阶段,需要明确环境管理的目标,树立长期双赢的思想。

2.2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单位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配备专门的环境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保证工程施工符合国家环保准则。同时,企业应合理规划施工进程,制订有效的环保措施,将建设工作和环保工作同时进行。此外,施工队伍也应加强环境管理,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采取降尘、降噪措施,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恢复施工现场,以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3运行阶段

这一阶段针对的是生产企业,例如造纸企业、皮革企业、化工企业等。根据治理工艺对运行、处理的技术要求,将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指标分解至各生产程序,生产部门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生产漏洞,并严格控制各生产部门排放污染物的指标。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制订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治理工艺的有效运用,同时确立信息公开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2.4监测阶段

环境监测是指对企业污染源进行监测,跟踪环境质量变化,为污染源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企业要根据自身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监测项目。环境监测主要由环境管理部门针对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治理效果配备监测仪器,并建立污染监测档案。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企业要及时上报处理并分析原因,为以后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3、改变环境管理模式

国家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环境管理思想的转变,部分企业已意识到传统的污染处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末端处理为主的环境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因此要改变管理模式,将预防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从源头减少污染。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内容包括改造生产技术和设备、重新对产品进行设计、寻找新型原材料、改进内务管理和库存控制;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尽量做到污染“低排放”“零排放”,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管理工作。

4、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企业不仅要确立长远的经济目标、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将生态效益纳入企业整体效益当中。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该培养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增加他们的环保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此外,企业应加强对环境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和教育,结合相关管理知识,使他们熟悉环境管理流程和措施,并结合实际岗位职能,通过完善的评价审核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污染企业要强化自身环境管理工作,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环保工作,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严格把控防治污染工作,做好环保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同时还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金华,谢雄标.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模式探讨[J].江汉论坛,2004,(02).

第3篇

煤炭在我国基础原料以及基础能源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同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煤炭企业逐渐往可持续方向发展,获得的进步较为明显,但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使可持续发展道路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煤炭企业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坚定往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对煤炭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指导,使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得到全面协调。

2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合理的书面策划

目前,大部分的煤炭企业均将环境策略、环境目标等书面政策良好的制定,但大部分的环境策略、环境目标等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互相符合,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内容没有基于环保的基础下进行。通常企业制定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满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使罚款有所减少。其次,煤炭企业无法基于长时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指导环境管理工作。进而,煤炭企业制定书面策划,仅是为了对付环保部门对煤炭企业的检查工作。最后,大部分煤炭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对末端治理给予重视,无法使制定的书面政策将管理、全程规划全面实现。

2.2 没有到位的环境审计工作

目前,国内多数的煤炭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机构缺乏完善,将环境管理审计工作全面执行时,缺乏针对性的依据。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在实际运用环境管理资金方面没有清晰的界限,导致无法满足专款专用的需求;其次,煤矿企业在处理相关财务、环境规范制定、环境政策制定等方面缺乏完善;最后,煤炭企业实际的环境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效果,尤其是在非货币计量方面,单单是从会计信息中则无法全面披露企业的损失以及获得的成果,造成煤炭企业无法真正的从审计结果中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2.3 环境管理文化无法以系统化呈现

由于煤炭企业实际的环境管理工作需要以系统化呈现,因此,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构建良好环保意识才能够确保完好的执行环境管理工作。目前,少数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文化无法以系统化呈现。在环境管理方面有着较为淡薄的意识,大部分工作人员仅是在确保维护自身物质利益的基础下进行工作,在构建环境管理文化方面仅是重视形式,以表层化呈现,对于实质性的内容没有给予重视的态度。另外,煤炭企业没有全面升华、总结实践活动,只是在零散的情况下停留,无法以系统化、科学化呈现,给传播环境管理文件的宣传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旦环境管理工作缺少了针对性的宣传,那么要想在工作人员的思想中渗透环境管理文化则有一定的难度。

3 加强煤矿环境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采取各方面实施、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的方式,煤矿企业应该加大管理、监督环境的力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确保人员配备、组织机构呈现完善的状态,构建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机构,将主管部门明确,使企业环境管理相关人员得到落实,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一旦发展过程中发生问题,则立即找到专人承担责任。同时,煤炭企业在培训、选拔、配备环境管理人员时,应该对工作人员的潜力全面挖掘,使工作任务、人员之间实现匹配协调,尽可能满足才尽其用、人尽其才等需求,从根本上发挥环境管理部门真正职能。其次,对书面政策进行全面规范,基于社会效益的的基础下,制定书面政策,确保能够全面研究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具体要求体现如下:煤炭企业应该将环保作为长时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禁止出现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被动服从的情况;重视全过程的管理,采用直接的方式控制煤矿生产的相关环节,从根本上预防以及削减污染的源头,使成本得到降低,将资源节约;重视相关政策相互间的制约、影响以及联系,确保相关书面政策能够以有机整体呈现,支持环境管理工作;全面分析环境管理环节的相关工作,确保书面政策的制定能够以稳定性、连续性呈现,在衔接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改变合理的变动以及调整。图1为煤矿环境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

3.2 制定以及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政策以及法律

根据煤矿环境管理的需求,针对性的制定排污收费、土地复垦、评价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制度。对环境保护设施、煤矿建设的投产、设计以及施工等严格执行,确保能够加快开展煤矿环境保护的工作,同时还应该全面分析煤矿开采工作对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产生的影响,对环境采用生态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或者降低破坏海洋、森林、草原、耕地、水、大气等工作。另外,还应该加大管理、监督治理煤矿废水、废弃物的力度,根据我国下发的相关标准规定,对排放废气进行控制,重视查处、监督治理煤矿生产污染物、有毒有害废水的工作。

3.3 制定投入保护煤矿环境的机制

采用技术进步以及结构调整等措施,使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基于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下,逐渐构建治理投资的制度。加大社会资金投入的力度,并且重视恢复治理传统煤矿、废弃煤矿环境的工作,确保能够处于谁制造污染,谁负责治理的基础下工作,使煤炭企业能够完善土地复垦工作,让煤炭企业的上游产业以及下游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煤炭企业应加大环境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

内部审计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良好的发挥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因此,煤炭企业应该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构建针对性的审计机构,对审计程序、审计准则进行设定,确保获得的依据满足有效、相关、可靠、充分等需求,根据针对性的标准得到相关结论。煤炭企业应该在遵守规章制度、环境法规的基础下制定内部审计方案,确保能够将会议记录、会计报告、环境管理报告、政府通报、舆论反映等全面掌握,对控制环境的系统做出评价,对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衡量。实施环境管理内部审计方案过程中,应该全面评价环境管理负债、资产的效益型、合规性以及真实性;确保环境管理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处于完善的状态,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失控、薄弱等现象进行反映。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检查环境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根据环保标准、指标以及审计依据,对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鉴定。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下,才可以全面评价以及独立性监督煤矿环境管理工作获得的成果,根据环境管理审计报告的文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加快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第4篇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重点围绕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这一诚信建设制度,对比国内外环境信用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我国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公众参与、指标体系和制度构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履行政府环保承诺,树立政府环境信用。

关键词 环境行为;信用评级;企业

TheOverviewofSettingEnvironmentalCreditEstimateSystem

LENGXue-fei

(Liaoning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ShenyangLiaoning110161)

【Abstract】Basedontheoverviewoftheenvironmentalcreditdevelopmentathomeandabroad,thispaperfocusesonthesystemestablishmentoftheenterpriseenvironmentalbehaviorandanalysesthemainprobleminChina,givestheadviceonpublicparticipant,indexselectionandsystemestablishmentforthegovernmentmanagementoftheenvironmentalcredit.

【Keywords】Environmentalbehavior;Creditestimate;Enterprise

信用评级(CreditRating),又称资信评级,一般说法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专门为社会其他主体提供企业、市场等方面的即时信息,为其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从而获取一定报酬的社会行为。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机构及组织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随着各种行政许可的取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将充分发挥“倒逼机制”成为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必要补充[1]。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是环保部门将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有关主体共享公开的环境管理手段。而今我国正面临环境管理制度缺陷和具体国情不匹配的两难境地,如何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增强企业的环境守法和社会责任意识,化解因污染问题引发的环境纠纷,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是调整政府环保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企业)之间关系的不可替代的手段[2]。

1国外环境信用制度发展现状

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下,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下的信用制度和环境经济政策,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联手,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投资、市场等经济杠杆影响企业经营生产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这种“内在约束”性的行政手段既促进社会增强环保意识,也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变粗放、简单的生产方式。

自从1989年挪威的NORSKHYDRO公司了全球第一份环境报告,美国CERES投资集团发表并启动了对地球环境负责的伯尔第斯原则以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至今已近20年,世界各国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环境信用评价标准,2003年,国际主要商业银行发起“赤道原则”。“伯尔第斯原则”和“赤道原则”成为国际投资业和银行业提供投资和金融服务的操作指南,环境评价开始进入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视野。

国外的企业环境绩效的机构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德国准则协会、日本环境省、欧盟等机构,涉及的评价标准包括UNEP、WBCSD、GERES、EMAS、ISO、GRI等,涉及原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废气污水和废物、产品服务、法律、成本、运输、环保投资共9大方面的17个核心指标和13个附加指标。其中,美国环保总局于2002年开展了国家环境绩效跟踪计划,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企业是自愿应用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实施了激励和开除机制[3];印尼环境影响管理局于1995年建立了“污染控制、评价和评级计划”,该计划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建立的环境绩效评价工作;2001年欧盟委员会开展了“工业环境绩效测量项目”,这个项目涉及6个国家,包括英、德、意、比等,在多家工厂的生产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分为物理指标、商业/管理指标、影响指标三大类。

日本企业高度重视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其内容包括组建环境对策部、将环境管理的优劣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推行绿色采购、实施环境会计等。环境省1999年颁布的《有关环保全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指南》表明日本环境会计框架初步建立,该指南以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比较为主线,重点规划环境会计中环境保全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日本政策优先指数(JEPIX)是评估企业整体环境绩效的方法,它采用“相对于目标的差距”的原则,利用生态因子和单评分指数“环境影响点”来衡量环境影响,内容包括温室气体、臭氧消耗气体有毒物质、光化学氧化剂、氮氧化物、飘尘、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氮、磷、开垦荒地和道路噪声等12个方面。目前,日本超过50%的上市公司都环境会计报告,日本超大型企业环境报告的比重已局世界第一位,涉及行业包括煤气业、建筑业、石油业、橡胶业、电力业等高染行业。

2国内环境信用制度发展现状

2005年1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意见》,如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企业环境行为做出综合、客观、方便大众理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综合运用于环境管理和企业市场经济活动中去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2006年,广东省率先颁布了《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办法选择了十二个环保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分为绿牌、黄牌和红牌三档,分别代表“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警示企业”、“环保严管企业”,并采取“一票否决制”的评价方法,并对不同评级结果的企业采取不同的鼓励或惩罚措施。随后,国内许多省、市先后开展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并制定了各具特色实施办法,对建立适应当前环保工作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06年1月,《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2007年8月,《浙江省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实施方案(试行)》;2008年5月,《河北省重点监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实施方案(试行)》;2009年7月,苏、浙、沪《长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价标准》(暂行);2010年9月,《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2011年3月,《深圳市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信用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4月,《重庆市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信用等级评价暂行办法(修订)》;2011年9月,《沈阳市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2年9月,《江苏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7月,《湖北省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13年12月,国家环保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旨在积极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促进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快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办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应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办法》要求纳入的企业包括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监控企业;火电、钢铁等16类重污染行业内的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企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上一年度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上一年度被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挂牌督办的企业[6-8]。

3我国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环境信用评价理念急需转变

企业环境行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环境标准和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5]。因此,环境信用评价应该是企业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约定的情况,以及为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规范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努力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倾向,体现企业履行对社会的承诺。目前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的设计仍主要停留在企业的污染控制程度、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等环境行为,信用的真正涵义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3.2信息公开及共享机制还不完善

实施信息公开化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保障,因而不具强制性。现有的参评工业企业的范围主要为重点污染源企业及自愿参与的企业,而如果环境保护行为欠佳的重点源企业为照顾“脸面”而拒绝参评,环保部门则对其缺乏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4]。另外,由于目前企业环境信用的评价主体是环保主管部门,公众参与环境信用的渠道主要是向环保部门投诉,环保部门再将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投诉作为评价指标内容。因此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全过程中,公众及社会组织的直接参与度不够。

3.3评价指标的设计仍需改进

整个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的实施最先需要做的工作是设置评判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的指标,原则上首先应当细化污染防治类、生态保护类、环境管理类、社会监督类的评级指标,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其次,要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特点把握指标设置的侧重点,比如评价重污染行业要将指标权重向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倾斜,而高耗能行业就应该将指标权重向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倾斜,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企业环境信用。如何处理好指标选择、权重确定和指标交叉关联问题解决各行业指标设计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是评价指标设定中的难题。

3.4评价成果社会化程度不高

评价成果应用的社会化是指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不仅作为环境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还要将企业环境信用的评价结果与政府其他部门、金融机构、媒体等组织的工作相互联动,将环境信用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使其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物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的环境威慑力,形成对企业环境行为激励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自律性。

4建议

4.1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化

一项新制度的试点和推广,既要有完备的组织机构保障,还要有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来规范具体操作。环境信用评价体系要想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就必须依靠政府通过行政上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来保证其权威性。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达到保证结果的权威性目的:一种是政府直接公布评级结果,另一种则是通过授权、认可的方式确认企业环境信用评级的结果。

4.2环境信用信息公开化

信息公开的方式选择要保证结果传播的广泛性,可以选择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评级结果,通过新闻、专题报道、专栏等具体形式将结果最广泛地传播出去,使公众得到最多最有效的信息,提高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企业的热情。

4.3环境信用管理动态化

在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公布后,跟踪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评价结论的反应,监督存在问题的企业加强整改,促进企业提升环境守法意识。企业环境信用的动态管理以支持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为原则,重点加强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坚决限制对“两高一资”产业的信贷投放,并辅以实行企业环境信用修复制度,支持企业更好发展。

4.4环境信用评级第三方化

加强环境信用第三方服务市场培育,推动政府部门在重点领域带头使用环境信用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充分利用信用产品和服务防范信用风险。加快培育引进和规范发展一批专业环境信用服务机构,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环境信用服务市场体系。

4.5环境信用评级联动化

通过绿色财政和绿色税收来实现环境信用与财政、税收部门的联动;通过将企业绿色信用加入到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中,促使企业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主动的做出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实现环境信用与金融部门的联动;将环保信用结果在系统内共享,通过资金支持、环保行政许可、总量指标、督查频次、监测频次等支持鼓励诚信企业,倒逼不良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实现环境信用在环保系统内外部联动。

参考文献

[1]李连甲.上海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4(05).

[2]郑卓雅.基于政府环境信用的环保产业化路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03).

[3]刘嘉,秦虎.美国环保产业政策分析及经验借鉴[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

[4]张劲松.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5]吴丹.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3(06).

[6]OzenS,KuskuF.CorporaleEnvironmentalCitizenshipVaria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AnInstitutionalFramework[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9,89(2):297-313.

[7]梁嘉琳,李静.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将推向全国[N].经济参考报,2012-6-25(007).

[8]时炎.关于建立工业企业对环境行为信息化制度的几个问题[J].环境导报,2000(05):1-4.

[9]周斌泉.我国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03).

第5篇

关键词:企业;环境绩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016-05

近年来,国内各地严重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作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面临着改善环境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条例来引导企业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环境绩效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潜在因素。本文以2011年中国制造业三百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环境绩效的研究比较早,1989 年 Pearce 等人发表了《绿色经济的蓝图》,首次提出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经营决策的问题,探讨了对环境资源进行实物核算,为企业环境绩效考核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公告,将环境绩效指标分为经营绩效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本标准为组织内部设计和实施环境绩效审核提供了一个“环境绩效指标库”。WBCSD(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于 2000 年 8 月提出了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主要用于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帮助管理者制定目标,提出供内部管理使用改善方案[1]。Bansal和Roth采用英国和日本的企业作为样本,对企业生态责任(环境管理)的动因做了调查研究。他们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企业生态敏感的动因模型,模型表明企业担负生态责任是服从环境管制的要求,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经济收益和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保持生态平衡的综合结果[2]。LopeZ-Gamero等以西班牙208家受IPPC约束的公司为对象展开调查,通过方程建模研究发现自愿计划、企业规模、企业管理者的环境观念对环境管理的推动有显著性的影响[3]。

相对于国外而言,中国有关环境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略有涉及。秦颖等在研究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综合效应的因素时发现,企业环境管理是规则因素、市场因素及企业自身属性综合作用的结果[4]。刘蓓蓓等通过对江苏常熟地区企业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投资者、竞争者、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政府虽然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但并不是造成企业环境绩效差异的原因;媒体和非政府环保组织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作用尚不明显[5]。吴玫玫认为,政府环境规制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是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最重要推动因素,社区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未有显著影响;环境业绩越佳的企业更倾向开展充分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贡献最大[6]。陈雯指出,从整体上看,工业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研究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等仍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偶尔有分析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环境绩效的关系,但是研究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归纳,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某些因素作了调整,本文总结出了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属性、规则因素和市场因素三个方面。

(一)企业属性

以往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实力越雄厚,对社会的影响就越大,相应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就越高,因此通常面临较大的压力采取更多的环境保护行为[8]。另一方面,大公司比小公司能够从环境投资中获取更多的财务效益[9]。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规模与环境绩效呈正相关。

一般认为,经济绩效是企业采取环境管理措施,改善环境问题的原动力。“资金提供假说”认为,企业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们能否实现这个愿望以及实际所能采取的行动受到企业资源的约束,所以只有财务状况好的企业才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企业盈利能力与环境绩效呈正相关。

(二)规则因素

早期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绩效受到政府部门的监察和执法力度的影响,企业对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努力会随规制作用的增加而增强[10]。姚圣[11]指出,在目前的中国背景下,政府环境控制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主要力量。

一般认为,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环境污染或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居民造成损害,则极易面临罚款、诉讼及勒令对污染进行治理甚至停产、关闭等处罚风险,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规则因素的压力对企业环境绩效提出了直接的要求,这种要求促使企业去调整环境管理活动,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环境绩效成正相关。

(三)市场因素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经济水平不同也会导致企业外部市场条件的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和企业所在社区公众的环境意识一般较高,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的时间较长,通常已经发生了一些环境污染事件,并严重影响了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环保政策和法规也较欠发达地区更加完善和严格。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和环境绩效的表现。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市场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监督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提供强激励,有时甚至比罚款更为有效[12]。投资者从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产品市场等方面因素考虑,开始致力于推动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使企业环境管理趋向透明化,并试图以“信息疗法”促进经济绩效[13]。资本市场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关注使得企业开始积极改善环境绩效。

鉴于来自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为了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企业不得不披露相应的环境信息,然而,环境信息中所披露的环境绩效必须是对企业有利才能吸引投资者,因此,只有良好的环境绩效才能使环境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企业形象。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与环境绩效成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1年中国制造业三百强企业中62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样本来源于各公司网站、深证证券交易所网站等,相关财务数据来源于色诺芬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以及《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2》,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

(二)变量定义

1.环境绩效评分标准

企业环境绩效的度量方法较多,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综合考虑了政府规定的企业基本环境绩效和企业可能从事的积极环境管理行为产生的环境绩效,选取了十一项指标,采用赋值打分的方法来衡量企业环境绩效。具体评分方法(如表1所示):

2.变量定义

本文涉及的变量(如表2所示):

(三)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企业环境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企业所处经济区位以及环境信息的披露程度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EPi=α+β1SIZEi+β2ROEi+β3ERIi+β4AREAi+β5DISCi+ε

四、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环境绩效在1~10分之间变动,平均得分偏低(平均值为5.69分),未有企业达到满分12分,说明目前企业环境绩效总体水平不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净资产收益率最小值为0.32%,最大值为45.11%,标准差为9.9514%,各公司盈利水平有较大差异。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平均值为100.3528,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制造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政府规制总体上较为严格。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较多为定性的描述,披露内容的充实性有待提高。

(二)多变量回归检验

表4显示了整体回归方程的显著性状况,从表4可以看出,F值为7.230,P=0.000

(三)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与环境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影响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政府管制机构、环保团体、媒体等的关注,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会受到了较大压力,表现出了较好的环境绩效。这与假设1相符。因此,本文接受假设1。

企业盈利能力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未通过检验,即企业盈利能力与环境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假设2不相符,笔者认为,得出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企业环境绩效与盈利能力相比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企业盈利能力好,才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上,但是并不一定能立即得到好的环境绩效,尤其是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的改善通常需要大规模的环境治理投资和长期的研发投入等。因此,根据检验结果,本文拒绝假设2。

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目前在中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强度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较强,政府环境规制越严格,企业受到监管力度就越强,从而促使企业去调整环境管理活动,企业环境绩效就越好。因此,本文接受假设3。

企业所处的地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与企业的环境绩效有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消费者和社区公众的环保意识一般较高,地方环保政策和法规更加完善和严格,促使企业注重环境管理行为和环境绩效表现,企业环境绩效较好。因此,本文接受假设4。

环境信息的披露程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当企业受到投资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压力越大,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程度越高,企业环境绩效表现就越好。因此,本文接受假设5。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制造业企业环境绩效水平总体不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有待充实。企业规模、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企业所在的经济区位以及环境信息的披露程度都与企业环境绩效的好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因类施策

经济发达地区,环保政策和法规较为完善,政府可以尝试以多种渠道赋予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如媒体、环保非政府组织)以权力,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受消费者和社区公众的压力较小,政府可以利用环保政策和法规来提高企业环境绩效。规模较大的企业,在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政府可以引导这类企业实施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例如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以及ISO14001等认证规定定性要求,并且根据完成情况制定奖罚政策,树立示范和典型 ;对于中小企业,政府政策应专注于污染物排放达标等方面,例如对“三废”的排放达标或者从事“三废”循环再利用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和信贷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等。

(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2008年5月1日起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但是,其中规定的主要是原则性问题,可操作性不强,且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没有固定内容和格式的详细要求,难以有效地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基于此,政府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全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例如,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的披露内容有一定的质和量的要求,增强企业间环境信息的可比性。

(三)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建设,制定环保相关的技术指标

除了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外,相关权威机构应进一步制定相应的环保技术指标以辅助政府政策的执行,例如制定工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和评价标准,完善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明确污染物排放限制指标等。

(四)企业根据其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规模大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应进行积极主动的环境管理行为,如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及宣传等。有一定基础条件的企业(如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已完成ISO14001认证的企业、上市公司等)可以考虑实施专门的环境会计,把企业活动的环境影响核算和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核算从原有的财务系统中分离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独立的环境报告书、与财务报告相结合的环境财务报告)对外披露,既能满足这些外部投资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还能先期取得实施环境会计的经验,为改善环境绩效提供数据支持。而中小企业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可以侧重于基本环境绩效的改善,如着力进行“三废”的减少,环保技术的研发等。

参考文献:

[1] 李郁明.企业环境业绩考核体系研究现状及启示[J].会计之友,2010,(2):22-24.

[2] Bansal P,Roth K.Why Companies Go Green:A Model of Ecological Responsiven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

43(4),717-736.

[3] María D.López-Gamero,José F.Molina-Azorín,Enrique Claver-Cortés.The Potential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Change Managerial

Percept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

963-974.

[4] 秦颖,曹景山,武春友.企业环境管理综合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1):105-111.

[5] 刘蓓蓓,俞钦钦,毕军,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环境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80-84.

[6] 吴玫玫.基于信息公开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66.

[7] 陈雯.工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11),14-18.

[8] 何丽梅,侯涛.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99-104.

[9] 陈文婕.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4):97-100.

[10] Gray W B,Deily M pliance and Enforcement :Air Pollution Regulation in the U.S.Steel Industr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1):96-111.

[11] 姚圣.环境会计控制与企业环境业绩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0,(8).

[12] Foulon J,Lanoie P.Incentives for Pollution Control:Regulation or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2,(44):169-187.

[13] Lanoie P,Laplante B.Can capital markets create incentives for pollution control?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6):31-4.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AN Na,LI Yu-p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710129,China)

第6篇

4月21日,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达纸业”)董事长张健从江门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手中领到广东省第一张具有全国统一编码的“一证式”排污许可证,成为广东省首家获得国家版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这也标志着江门全面启动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工作。

顺应时代的电子化证照

为什么首张国家版排污许可证能由维达纸业获得呢?张健说,维达纸业的领导层非常重视这次排污许可申报工作。为了配合国家排污许可管理,公司建立并完善了相关自行监测、台账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了公司环保部门的人力,积极参加市环保局组织的培训,并指定专人牵头组织申报工作。网上填报期间,公司得到了国家、省和江门市环保局有关领导、专家的耐心指导,经过数次修改,终于首先通过了环保部的审核,取得了广东第一张“国版”排污许可证。

新版国家排污许可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分为正证和副证。正证印有证书编号、地址等信息,副证的记录则非常全面,比如维达纸业排污许可证的副本就多达46页,除了对生产设备、治理设施信息有更加详尽的记录外,还增加了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台账管理、守法承诺等内容。

为了顺应网络化、电子化的潮流,正证上还印有一个企业专属的二维码,纸质副本所载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后全部储存在这个二维码中。扫描二维码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平台,在上面可以查看同纸质副本中显示的完全一致的内容,非常便捷、高效。

势在必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运营期接受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监管的重要法律文书,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企事业单位必须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按证排污,自证守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在各地陆续试点排污许可制,总计向约24万家企事业单位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看,此前排污许可制在环境管理制度中核心基础地位不明确,在推动企事业单位落实治污主体责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突出,环保部门依证监管不到位,各地要求不统一。

2015年12月4日,在“排污许可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陈吉宁表示,环保部正着手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并强调要将排污许可建设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一证式”管理。

所谓“一证式”管理,是一种旨在扭转此前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多龙治水”局面的管理模式,意味着针对排污单位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由排污许可证集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重点排污单位环境监测、环境监管、排污权交易等多个领域的环境管理要求,将排污许可证管理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领域的唯一数据来源,明确将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生产运营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

相比原有的排污许可制实践,新的排污许可制有机衔接环评制度,整合总量控制制度,强化了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不仅覆盖了环境管理要求和生产经营信息,而且将生产经营信息、排污许可事项、环境管理要求三者相互关联、紧密衔接,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国家将在2017年基本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将排污许可证申领、核发、监管执法等工作流程及信息纳入平台,对排污许可证和企业的主要产污设施、排放口进行统一编码,逐步完善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数据。

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还将公开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企业依证开展环境管理和自行监测的结果、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信息等。

环保部门也将公布无证和不按证排污的企事业单位名单,将违法排污行为纳入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表示,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大约80%的中国环境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稳步有序的换证核发工作

从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实施,是国内较早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的省份,但此前的排污许可更加注重产排污环节,重在排放限值管理。而这次国家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将实现环保“一证式”管理,是一个崭新的突破。

江门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谭永强告诉记者:“基于企事业单位守法承诺,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依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是‘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家版排污许可证实现环保“一证式”管理,可以为排污收费、环境统计、排污权交易等工作提供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减少重复申报,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同时,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国家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系统上查阅企业申报信息和排污许可信息。”谭永强介绍说,排污许可证申领、核发、监管流程将进行全过程公开,为推动企业守法、部门联动、社会监督创造条件。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和环境保护部门监管执法信息都会及时公布,通过精准监管推动企业由“要我守法”变为“我要守法”。

第7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经济效益;决定因素

目前企业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为了其长远发展,不得不将环境污染治理纳入成本分析的行列。经济的过快发展一方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符合现代人的观念;一方面,由于资源的稀缺及经济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又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小觑的损失。平衡好企业经营效益与环境污染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企业经营者所纠结的问题。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收益因素并不明显,然而成本因素却占据极大比重,同时,环境问题往往具有负面的外部效应,可能会间接的给其他企业带来风险。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协调好企业间的发展,就要考虑经济效益这一决定因素,以达到环境污染的最优化治理。

一、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抓紧环境污染治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措施从成本分析的角度看更具现实意义。但实际分析中,环境污染治理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未突破传统模式

现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仍是以钢铁、电力、水泥、煤炭、电解铝等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尽管产品产量增加较快,但对环境的破坏力也相当严重。以2011年的工业污染源投资治理为例,其中,废水治理资金157.7亿元,比上年增加21.2%;废气治理资金211.7亿元,比上年增加12.1%。其中工业废气脱硫治理项目投资112.7亿元,工业废气脱硝治理项目投资12.7亿元;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资金3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0%;噪声治理资金2.2亿元,比上年增加42.3%。所以,我国重工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要想在环境治理中取得新的突破,需要改变现今的产业结构。

2.环境成本受限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

一般对环境污染、破坏越严重的行业,环境成本支出就越大。像化工、造纸、矿山等行业的环境成本就比其他的行业超出很多,此外,一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扩大环境成本,手工艺落后会使得一部分有害的副产品不能回收利用,能耗加大,环境破坏严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使得生产环节中的有害产品得不到处理。

3.环境污染收费制度不完善

为了更好地降低企业环境污染态势,政府部门在采取措施的同时,也要按照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排污收费,这样可以将环境治理问题从政府的责任转移到企业本身,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污染治理意识,经过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排污收费不仅调动了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也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奠定了财政基础,使得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可以投资进行城市绿化建设。但由于我国相关排污法律的制定不完善,造成排污收费范围小、标准低,没有起到好的规范作用。

4.企业环境管理机构的资金投入去向不明

环境成本投入还包括对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及其他环境管理费用。一方面,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政府为提升自身形象,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不断增多,相应的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一方面,一些环境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员却投机取巧,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私吞,使得环境治理不达标,配套的治理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

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部分人认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其实建立在理想的静态假设的基础之上,前提是企业的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需求都是固定的,环境治理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长期会树立企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收益将会增加。一部分人则认为二者成负相关,静态假设毕竟是不存在的,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必然会增加企业内部成本,降低企业的效益与竞争力。而在动态的经济模型中,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有:

1.企业的创新型发展

社会处于不断进步的动态变化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会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弥补了企业在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节约了一大笔资金用于生产环节中有害物质的处理。这样,环境管理成本因创新行为而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得到了补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的经济发展类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同,从而对环境成本的支付也存在差异。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工等行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污染程度远高于轻工业,但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标准却是标准的,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环境管理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收益对环境支出成本的补偿程度。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定自己的发展类型,以获得合理的经济收益。

3.企业对环境规章措施的敏感度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对环境的保护不断加大,相应的规章措施也在不时的座谈会中制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保护措施,若企业经营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政府制定的环境制度,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付费必然导致企业环境遵循成本的增加,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下降;相反,如果企业在政府的激励性制度下采取了创新,便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弥补环境成本的支出。

4.企业排污权的标准化

目前的企业排污市场的交易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政府收取排污费是想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激起企业经营者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意识,但在排污权的争取中,一些企业采取特殊手段,违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政府制定统一的排污权规划造成了阻碍。出现了一些企业花钱买排污权,努力提高生产效益而不是减少污染,造成了污染物的持续增加,是一种隐性的污染转嫁,不符合现今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排污权的标准化、排污费的合理化、排污权交易的公平性将加大程度的改变排污权的交易市场环境,使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益最大化。

三、针对经济效益决定因素环境治理的改进措施

环境保护作为当今时代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每一个企业的立足的基础,而作为影响环境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效益是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做相关的环境治理决策时,要根据成本分析,及政府的相关制度措施,制定合理的经济模型。面对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的创新水平,将极大程度的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环境污染治理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所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生产工艺方面不断创新,缩短产品生产的周期,加快对生产中污染物的处理,将可以明显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补偿,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实现“环境、效益”的双赢。

2.加大政府对环境规制的预见性

政府的职能不仅是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命令企业部门执行,还要有一定的建设性,时刻留意国外环境的保护趋势,一味地提高环境的规制标准与国际脱节,可能会严重打击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在联系我国市场经济实际,制定出与国际环境规制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引导国内企业生产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以扩大我国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

3.提高企业对政府环境规制的敏感度

绝大部分企业对于政府下达的指令,多是简单了解,真正认真执行的少之又少。同时,企业管理者总会对政府的环境治理补贴的优惠政策总会十分敏感,但对于相应的税收政策则是了解的很少,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干扰,使得企业获得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大部分企业面对突发状况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即使政府的环境规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但无人遵循,就无法占领国际市场的先动优势。所以,要加大对企业的考查力度,使经营者意识到政府环境规制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遵循程度。

4.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组织能力

对于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人员,他们无法清楚的认识到环境治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会对领导下发的指示产生散漫的心理,更有一些人钻空子,私吞环境治理的投入资金,而领导层对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极容易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所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的业绩考核,制定高效的环境管理战略,相信将会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人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这一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争取将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为企业争取效益最大化,开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从平:论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决定因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2).

第8篇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污染对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给环境、生态、健康等方面带来了区域性的、迅猛的冲击和压力,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领域、新的课题。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探讨切实可行、有效的区域、综合防治对策。

1乡镇企业污染现状及特点

1.1污染量大,增长迅速

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9.1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3.9%;固体废物产生量3.8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即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1/3。

1.2造成的污染损失严重

从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与全国工业污染总损失值之比看,1978年为0.06,1985年为0.1,1988年为0.2,至2000年达0.32以上;从乡镇企业生态破坏损失值与全国生态损失值之比看,1978年为0.11,1983年为0.14,1988年达0.37,2000年将0.50以上。至2000年全国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环境经济损失中约有近一半是乡镇工业造成的。

1.3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很大比重

由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有很大比重,使乡镇工业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1.4中西部乡镇企业污染程度较重

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起点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如东部地区,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高。资料显示,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到60.3%。

2乡镇企业环境治理对策及建议

2.1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

目前,乡镇企业污染源中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冶炼、小电镀、土焦、土硫磺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这些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控制住这些企业污染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乡镇企业的污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抑制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这要作为有效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2.2加强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

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是降低企业效益、扩大污染危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和适当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企业污染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周围建立有污染的企业。

2.3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

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

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应与城市企业同样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环境标准;对中部地区,重点控制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认真抓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对西部地区,重点引导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意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注意避免对水源的污染。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乡镇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3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环境信息,污染严重企业,上市公司,强制性公开

 

2007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进行了全面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规定。4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进一步、比较全面和具体的规范。该《办法》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有关部委的第一个配套信息公开法规,它明确了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程序和责任,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在职责范围公开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办法》将环境信息公开分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并且设立专章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规范,提出了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即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如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国家强制要求公开包括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对非污染严重的企业,国家则不作强制性要求,但鼓励自愿公开。

该《办法》是依据企业的污染程度来决定是强制公开还是自愿公开。这种方法对提高企业降低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公众的有效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需要对数量众多的企业进行鉴别判断是否属于污染严重企业,所以相对成本较高,可操作性相对差些。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用于环境保护的人力和财力非常有限,因此,笔者尝试从企业性质的不同来分类,认为当前我国应该对上市公司提出强制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的要求。免费论文参考网。

一、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 ----上市公司

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应当限于上市公司。因为:

1、我国上市公司涉及的行业众多,但以环境敏感型行业居多,如能源、化工、食品、制药、造纸、汽车制造、电器、高科技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也往往是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抓住了上市公司也就抓住了绝大多数污染严重的企业。随着环境标准的提高和环境监管的加强,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受环境法规和环境政策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环境风险日趋增加。据调查,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的潜在的环境负债,而企业一般倾向于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1]这表明,企业环境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一般公众的意义越来越大。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它必须首先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2、上市公司作为企业当中较为先进和发达的组织,对公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影响尤其突出,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更多。

3、推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企业的污染程度和经济实力加以区别对待。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同时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如果不加以区分,要求所有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不但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也是一种符合科学的办事方法。

4、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上司公司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为上市公司进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提供了操作性的保障。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6条提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中国证监会1997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 》的通知”和1999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 》的通知”也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了要求。

二、上市公司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上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对象是环境管理机构、投资者与债权人和公众。因此,公开的环境信息必须能满足管理机构、投资者与债权人和公众的要求,为此,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应主要包括:

(1)满足环境管理机构要求的环境信息。免费论文参考网。这方面的环境信息主要有:①有关于企业的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和环境质量情况。环境质量信息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质量指标的达标率、发生的污染事故情况、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情况、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对厂区绿化率等。②治理和污染利用方面的信息,包括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情况、污染处理能力、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企业的环境方针、企业制定的环保规定、职工环保培训情况等。

(2)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要求的信息。这部分的信息侧重于经济方面,主要指企业环境活动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方面的信息,包括环境收益、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收益是指企业在治理环境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利用“三废”生产产品的净收益,转让排污权的收益,以及因有效治理污染而少征的税费和环境改善奖励等。环境负债主要是指企业各种环境行为造成的现实的或潜在的重大债务,如因为环境损害而承担的赔偿等。环境成本与费用是指为维护和改善企业环境行为而支出的各种成本与费用,主要包括环境治理费用、环保资本性支出金额、环保营运费用和补偿费用等。

(3)满足公众要求的环境信息。这部分的信息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如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环境质量指标的达标率、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情况以及发生危害时采取的相对应措施、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等。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上市公司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模式

为增强企业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利用性,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模式作规定。一般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可以分为补充报告式和独立报告式。

(1)补充报告模式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因此,补充报告模式可以起到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作用,使现行财务报告日益完善。补充报告模式可以在财务报告的以下三部分中对公司环境信息进行公开:对于可以以价值形式体现的环境信息可在报表中公开;对于无法以价值形式体现的环境信息可以在报表的附注中公开或在情况说明书中公开。①在报表中体现。可以以价值形式表现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在相关的财务报表中公开,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累计折耗”,“固定资产”帐户中设置“环境治理设备”明细帐,“待摊费用”下设“待摊环境费用”等科目专门核算。在负债方,“环境负债”帐户中设置“应付环境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在“实收资本”下分设“环境资本”帐户,提取“环保基金”做为“盈余公积”的一部分。另外,“未分配利润”中也应设立“未分配环境利润”。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之后,非常项目之前,可综合列示一项“环境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环保设施的折旧费用,环境机构及人员的常规性费用,排污费等与本期相关的费用和收益。[2]②在附注中体现。对于无法用价值形式表现的环境信息应当在报表附注中体现,这类信息主要包括:重要环境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收益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改变等。在企业根本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的金额时,上市公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无法估计的理由,并公开导致无法估计环境负债的事实。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说明因环境预防和治理而造成的本年度的现金支出净额。③在情况说明书中体现。在附注说明中公开的是有上市公司非价值形式的环境信息,其余的环境信息可以在情况说明书中体现。主要应包括: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环保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企业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废弃物的利用情况,员工的环保教育与环保制度的建立情况。

(2)独立报告模式是上市公司以相对独立的报告形式全面公开环境行为及其影响的模式。它是独立于公司财务报告之外的一种信息公开方式。它比补充报告模式要完整、综合、全面。独立环境报告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环境业绩信息(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等)、环境审计报告。[3]可以编制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收支明细表、环境损益表、环境质量表、污染物排放和治理一览表等,详细公开公司环境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和环境活动的收支情况,全面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等的环境知情需要。

相比较而言,前者更要依靠环境会计准则进行规制,但是,我国目前缺乏环境会计的具体准则,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中规定上市公司统一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报告环境信息,以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当前,由于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主要还得依靠政府,政府环境管理在宏观环境管理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环境信息除了向政府部门报告以外,还应当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一部分,一年一度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公开。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网页上将企业环境信息连同财务报告一起公开。

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

为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履行义务,确保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了要运用《办法》中责任方式之外,还应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的两个方面着手:

(1)应加强国家环保部门和证监部门的合作监管力度。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主要由证监部门监督,而环境信息的公开主要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进行监管。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较复杂,涉及到较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需要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和证监部门的通力合作。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方面的经验,首先由国家环保总局根据现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结合现场检查确定重点污染企业名单、重大环境违规企业名单,然后定期向中国证监部门公报,由中国证监会对列入名单的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监督,并对没有进行按要求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必要的处罚。

(2)实行企业环境信息的审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管是采用补充模式还是采用独立报告模式都含有环境会计信息。为了对企业的公开行为进行监督,保证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对它进行审计、监督。环境信息审计是一种对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验证、核实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向环境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公众公开的过程。[4]

参考文献:

[1]王华,曹东等. 环境信息公开: 理念与实践[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周汉华. 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李亚群,蒋昕.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J]. 四川会计, 1998,(11)

[4]李奇伟,王超. 略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J]. 巢湖学院学报, 2004,(2)

[5]安庆钊. 环境信息披漏模式探析[J]. 经济经纬, 2004,(2)

注释:

[*]潘书宏(1977-),男,福建龙岩人,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宪法和环境法学教学与研究

[1]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4):46

[2] 牛冬梅,陈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34

[3] 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4):50

[4] 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4):50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环境风险;风险防范;南京地区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16-04

[基金项目]南京市2009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面向公众参与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及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200903069)

[作者简介]胡佳丽,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环境会计;王建明,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会计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环境会计。(江苏南京211816)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面I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以环保优化经济增长、创建生态文明,就是目前重要的发展思路。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多种多样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开展环境风险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同时,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信息,作出正确决策,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转型,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目标。

一、企业环境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风险无处不在。有关认知性的说法如“风险即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是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在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中,其表征为“一定时期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后果的乘积”。

环境风险,通常较为准确的理解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其产生原因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但从管理的研究角度来说,自然条件难以把握,一般从规范人类活动方面着手。

学术界倾向于从环境管制、环境污染等角度研究企业的环境问题。已有的成果及相关热点包括环境管制、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的现状、技术手段以及此类行为对技术创新、股价、投资决策、国际间贸易等各方面的影响研究等,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而以“企业环境风险”为概念开展研究的尚不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的,如杜敏的《企业环境风险浅议》,也不多。该文探讨了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对策。

(二)企业环境风险的界定和内涵

结合对环境风险的认识,我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环境风险”定义为: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引发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因为危害生态、人体健康和社会财富等不良影响而最终导致损害企业利益的不确定性事件。从产生原因来看,企业环境风险总体上源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在外部环境信息中,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的限制以及绿色消费的推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在《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下,《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日趋完善,另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提出,都对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考核和管辖范围的扩大、各项指标和要求的提高以及违规处罚的日渐严厉,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并且,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大行其道,为满足市场供求中的这项新要求,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生产环节各方面不断改进,避免因市场抵制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来看,环保法规、环境管制、绿色消费等限制都极有可能成为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因素,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在企业内部,其所属行业的特点及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是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生产设备、排放物差异悬殊,当企业属于污染产业时,众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使各环节都有可能引发环境问题,潜在环境风险也就成了可能。除此之外,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技术水平或管理能力的限制,企业无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上的疏忽,将大大提升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往往这一类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能力较弱,面临着花费高额污染治理费甚至违法处罚的难题。由这些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也构成了企业环境风险的一个方面。

二、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

南京作为区域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部分重点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为支柱产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南京市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具体又以石化、塑胶、金属、非金属、机械行业居多。特别是沿江地区化工企业密集,很容易引发爆炸、毒物泄漏等危害事件,因此,开展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

为了充分了解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状况,我们设计了一份专门的调查问卷。通过课题小组的反复探讨及有关专家的修改,我们结合企业环境风险的内涵,将问卷设定为四大部分,即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绿色资源与绿色能力、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其中第二部分针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展开调查,包括7小题;而第三、第四部分是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的考查,共9小题。为使被调查企业积极准确地作出答复,我们以正面考查的方式设置问题,对企业是否具备抵抗内部风险因素的各项条件提问。具体调查项目如表1。

该问卷委托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向该地区各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发放,共258份,实际收回174份,回收率为67.44%,为可信赖反馈意见。因部分问卷未对主要调查项目作出回答或回答不完全,将他们从样本中剔出。所以,实际选用样本数为114份。样本行业分布如图1。此数据根据问卷的第一部分,即对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得到。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信息的调查

表2中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基本处于中等级(3分)以上,只有极少数企业选择压力偏弱,说明源自企业外部的环境风险总体较大。

具体到各项而言,“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区域的环境管制”对企业产生的压力最为明显,尤其是后者。它表明在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宏观条件下,相关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环境风险因素,而南京地区各部门对相关要求的特别重视和严格,又使

得该地区企业受到的限制尤其大。近年来,南京市实行主城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或关闭破产;综合整治沿江地区环境,持续整顿与取缔对水源地产生污染危害的企业与设施;采用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产品的环保标准等,使得该地区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到强有力的限制,违者,则遭受经济利益、企业形象、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损害。

相对而言,“绿色壁垒”和“供应商的绿色要求”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较小。前者与产品是否进出口有关。南京地区的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受到WEEE和ROHS指令的限制,波及的企业不仅有电子信息产品整机制造商,还包括原材料、化工及包装物料等上下游企业。而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的实施,又对我国化工产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制成品的出口形成限制。南京作为全国的化工基地,相关企业对应的环境风险较高。而“供应商的绿色要求”不强烈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产业链的整体环境压力不强,相互间的制约还不明显。

另外,我们还对不同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作了比较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图中数据显示,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区域管制给各行业带来的环境风险都较大;而化工行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最为显著,纺织服装业最弱;在顾客和供应商的环保要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建筑、建材、金属、非金属行业受到的影响最明显。综观各项,化工、石化、建材及建筑行业的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相对较大,对于南京地区的支柱产业,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2.企业绿色资源、绿色能力的调查

表3的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拥有的绿色资源、绿色能力总体形势较好。具体而言,各企业均保证有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说明企业的环保意识和主动性较强,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环境风险;而在获取环保认证、推行清洁生产方面,企业的表现不如前两者,部分原因可以理解为这两项要求较高、并非强制实施。但这方面的薄弱对应着生产技术限制引起的企业环境风险,又处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同行业竞争中,若不加强这方面的实施力度,企业就将处于销售等的竞争弱势。

分行业比较结果见图3。可以看到,金属、非金属行业缺少绿色资源、绿色能力最为严重,而“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各行业普遍较差,其中,尤以制药、生物制品、金属及非金属行业最为明显;化工、石化和建筑、建材行业在环保资金及相关设施运用方面作出的努力较大。结合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分析,说明这些行业在外部压力下对环境风险问题提高了认识,并采取了相关措施来克服自身的弱势。

3.对企业管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表4的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总体较好。在建立内部环保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近半数的企业能很好地保证“三废”稳定、持续的达标排放,并在废弃物的利用和资源、能源的节约方面表现良好。但企业在通过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力度较弱。虽然这项制度目前并非强制性,但随着各界人士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它的缺失已日渐发展为企业的一项环境风险因素。

调查结果还表明,不同行业在实施绿色管理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图4。总体上,各行业的表现在一般到较好之间。其中,金属、非金属行业在建立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方面最为薄弱;化工、石化以及纺织服装行业制度建设较好。但是,化工、石化行业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明显不如其他项目,制药、生物制品行业也是如此。关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能源节约方面,各行业表现相仿,均呈较好的态势。因此,企业缺乏绿色管理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环境风险相对较小。

4.问卷分析总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全部现实情况,为尽量减少误差,我们选取了南京地区各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近300家企业为调查对象,并涵盖多个行业,据此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南京地区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综合各项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较大,尤其是相关法律制度、行政法规的限制,而对企业内部的环境风险因素控制得相对较好,但在获取环保认证、通过和实施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等具有强有力证明作用的考评方面表现欠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说服力。

三、对企业防范环境风险的建议

(一)针对外部因素的环境风险防范

企业在规划自身发展的同时,须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环境问题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或变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环保方针政策。面对各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企业应积极创新环保技术,努力开发环保产品,减少企业受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限制的可能。

对于日益高涨的绿色消费浪潮和不断抬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活动等形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其次,应尽可能地实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关环保技术认证、产品认证;第三,企业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做法,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实现“自我规制”和控制社会指责、提高社会信赖度的双重功效。

(二)针对内部因素的环境风险防范

首先,企业应从加强环保意识做起,从根本上确保对环境风险问题的高度重视,把实现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在企业管理层中体现这种思想,还可以通过开展环境风险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将它传达给每一个员工,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以实现降低环境风险和节能增效的目的。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控制重大环境风险因素:在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充分开展对环境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工作,避免因规模或其他因素选择错误而造成的环境风险;在工艺设计或设备选择中,实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慎重选择先进的环保技术方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污染防治工程,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防止发生化学物质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当确实发生事故时,努力将污染所造成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1]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 陆雍森.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杜敏.企业环境风险浅议[J].中国环境管理,2002,(2).

[4] 王建明,马佳轶.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完善设计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9).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侵权 社会化救济 环境责任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企业环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沿用以往的民事救济方式无法同时实现对受害人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双重保护。因此,全新的救济模式—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模式应运而生。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模式对于化解当前中国环境立法的滞后与现实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极具可行性。因此,本文对于企业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的研究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概述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我国环境权是受到宪法保护的,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环境侵权就是对公民环境权的侵害,具体来说是指施害人排放污物或者从事其他开发利用环境的活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相当地区自然人的财产和人身的损害,抑或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并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

所谓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是指将因为环境侵权所造成的赔偿责任视同为社会赔偿责任,即将个人行为社会化,并且通过行政补偿制度、责任保险制度、财务担保或保证制度等将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转为让社会上大多数人来承担,从而转移赔偿责任,使其不再是单独由侵权行为人来承担的措施。环境侵权救济的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环境侵权行为过程中受害人的权利在受到侵权损害后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充分的救济,分担和消减因为环境侵权损害而造成的巨额损害赔偿成本。然而,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模式的核心思想依旧是“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因环境赔偿责任导致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失效,将施害人原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督促企业在控制环境污染成本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不至于因为一次环境污染赔偿而破产。该制度的优点在于保护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兼顾施害人的合法权益,分散风险,将企业或个人的赔偿责任社会化,让社会共同来承担。

我国企业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相关环境制度存在明显缺陷。2009年陕西省凤翔县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凤翔县政府公布的最后检测结果显示,受检儿童731名,615名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据了解,儿童遭受铅污染的原因是因为当地铅锌冶炼企业的不合理排污所引起的。在这个真实的案例中,为何企业的排污对村民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正是因为我国的环境权力监管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立法尚处于空白状态。政府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相关环境制度体系以控制企业的排污量,约束企业的环境侵权行为,并且其救济制度依旧是以补偿性赔偿为主要原则,责任的承担仍是以传统的“谁污染谁承担责任”为主要形式,这样的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区域保护主义严重,对企业监管不力。在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而资源的保护则是由各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权力设置的交叉重叠使得在处理环境侵权问题时时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在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环境保护部门。然而由于环境保护部门所处的行政级别比较低,导致其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率低下;没有高效率的执法机构与之配合,缺乏执法的权威性,不利于通过法律法规有效约束企业的相关行为。与此同时,我国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地方之间相互分离,缺乏协调,各自为政,区域保护主义盛行,在企业环境侵权问题的处理上也不例外。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政府往往会偏重保护本区域内的企业,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对于一些跨地区环境侵权问题,因为各地规定的污染排放标准的不同,无法统一地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加上缺乏协商沟通,许多污染事件不了了之。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我国继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原始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很多企业逐渐地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但对于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依旧不够重视。尽管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环保管理制度,但对企业应承担的环境污染责任仍流于形式。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对于环境保护的管理会导致企业自身成本的增加,降低其行业内的竞争力,因此,很多企业大多选择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其实,这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对资源造成破坏,使其丧失可持续、可再生性,反过来将制约企业自身发展。此外,企业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无形中强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明显不足。虽然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在制定与修改时已经开始重视公众的参与,但并没能够建立起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相关办法与机制。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对环保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导致社会舆论监督与公众参与明显不足。我国虽然已经涌现了大批自发的民间社会环保人士,但是因为组织的不完备以及人员的分散性,无法对企业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

企业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建议

明确环境权力,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权是在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企业是否能够履行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已经成为公民和其他行为主体行使并实现环境权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环境权的地位,使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存在。

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理解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排污许可标准,并根据不同企业的特征分配其排污量的指标,而企业自身因为指标总量的限制可以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与工艺来节约排污指标,也可以将排污指标在企业之间自由流通、有偿转让。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主旨在于使排污权的问题明确化,并且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以此达到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

加强环保机构的监督审查职责,建立环境行政补偿制度。环境侵权救济难以实现,是因为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权力较小,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督与审查。所以,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来设置具有各地地方特色的环境管理部门,并赋予地方相关环保部门独立的执法权,以避免其他行政机构干扰。此外,统一国家环境管理机构,加大环境管理职能机构对于企业的排污情况的审查,并着重对跨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环境侵害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政府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负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立环境行政补偿制度,有利于弥补传统的民事补偿制度的不足。它包括:第一,可利用发行彩票方式筹集补偿基金。第二,补偿范围必须有限制,建议限定在对生命、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方面的救济。第三,补偿范围不应涵盖过多,应当仅包括突发以及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第四,补偿成立要件的确定。

促使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建立企业环境责任制度。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让企业认识到环境责任与企业利润的密不可分性,要求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囊括对于环境责任的重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要素需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核算之中,并作为核定企业的生产管理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完善自身的工艺与技术,逐步淘汰污染环境的或是落后的技术和工艺,创新绿色科技与开发绿色产品,树立企业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绿色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努力实现企业产值的绿色可持续增长。此外,应当建立企业环境责任制度,对存在潜在环境侵权可能的企业提供专门的资金,以便能对环境污染受害人进行及时、有效地救助。

第12篇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管理;企业价值;驱动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且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环境政策,由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等问题,排污税、许可证交易等以激励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巨大的行政压力等实施困难,导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得污染问题屡禁不止,政府虽投入较大,收效却未能如意。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和欧盟的EMAS等。自愿性环境管理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通过形成绿色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以追求更大的经济绩效,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自愿性环境管理所具有的价值驱动效应,会使更多的企业在利益机制的引导下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也就是说,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属性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环境管理战略的决策。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契约扩展的价值效应

Freeman(2001)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广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客户、竞争者、行业、供应商及股东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单位,其对环境行为作出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改善环境问题最显著的压力,是驱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政府会给予特殊的待遇,比如在认证过程中给予相关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在相关法规处罚上给予优惠,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政府的要求。第二,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要求产品是安全、环保的。如Elkingdon(1994)的调查结果显示,22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所以客户的选择偏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消费者会有绿色购买意愿,选择对自身和环境都有益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有自愿环境管理的意愿。企业通过参与认证,把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异环境绩效向客户进行宣传,从而达到价值的获得。第三,从竞争者及行业角度来看。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想要与同行业保持一致,它会模仿成功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而行业协会会促使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行业中的少数成员采取了不当环境责任的行为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环境声誉。第四,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和国内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供应方的环境评估,这就迫使供应商要采取主动的环境管理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又进一步推进了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企业会意识到加强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会减少后期的环保投入,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五,从股东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股东而言,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会想到环境问题,认为环境绩效低的企业其风险更高,需要较高的风险收益。而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企业,在一系列认证后,会大大提升自身的环境价值,稳定股东的心态,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成本的补偿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经济学中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实质在于私人成本的社会化。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外部不经济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纯收益和社会纯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而社会纯收益是私人纯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差额,所以为使社会纯收益达到最大化,应该想方法来降低外部成本,这样也就达到了社会成本的减少,完成“最优污染水平”目标。而社会成本最小化就是“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这也正是环境管理手段作用于排污企业的结果。环境管理就是要将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重新进入私人成本的过程,在降低外部成本中社会成本也在降低,直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样就把外部影响内部化。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自愿性环境管理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

四、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施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形成国家的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保护自然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传统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持续,不管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任何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都是与企业动机相联系的,企业的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也不例外。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因可以通过图1的一个基本框架来说明。根据图中所示,企业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社会责任。政府的环境管制和市场机会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外部动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内部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消耗资源,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源废弃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必然要以资源消耗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大化为代价换取。所以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就会出现资源使用过度的情况,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受破坏,形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现象,而最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遭受破坏。可见,企业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长期价值提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逐渐青睐于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过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风险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Knoepfel,2001)。

自愿性环境管理要求在企业现有稀缺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优化企业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测和评价,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做到合理配置和结构平衡。在自愿性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克服惰性,投资于创新活动。达到监管要求的新工艺或新产品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新补偿,提升企业的资源生产率和竞争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自愿性环境管理与信息经济:对价值的传导

信息在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而且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成为市场的准确信号。绿色厂商不能将自己与非绿色竞争厂商区分开来;规制者不能细察厂商的环境污染情况;消费者也不能作出理性化的购买决策。因此,在发达国家,很多客户都把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把自己与非环保企业区分开。当然,这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把自身的有利信息传递出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通过环境认证来节约交易成本。以ISO14000认证为例,通过环境认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信息识别和显示而增加的交易费用。认证机构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信用)为抵押,对企业进行审核、认证,使信息交换更加顺畅,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转化(传递)。因此,认证的信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认证,建立中介信用系统,帮助生产者和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交互信用关系,促使标准化和信用机制间的内在激励反馈循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争取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偏好,争取消费者更多的货币投票,最终获得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提升。基于目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自愿性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进行参与,或是企业与政府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协商与谈判来寻求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策略,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优势。

在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而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能否获得充分信息是自愿性环境管理实施的关键。通过信号传递,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样才能保证自愿性环境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而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升公众认可度,为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或技术支持,关键在于其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自愿性环境管理所提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边际利润,这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更加强烈,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对于我国实行自愿性环境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经验,笔者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驱动机理的分析得知,企业对于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规制付出的成本越多,或者说预测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惩治更严厉,那么企业就越会有动力进行自愿性的环境管理,而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市场、效率、社会及道德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从社会经济效益看,自愿性环境管理使企业拥有跨出国门的“护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避免强制管理造成的矛盾,对促进世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波.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M].黑龙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N].中国环境报,2003-5-23.

[3] 任曙明.企业价值导向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6-48.

[4] 胡美琴.在华跨国公司生态环境管理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