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7:4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届毕业生实习自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过XX年的学习,准备我的毕业之际,为了更好地巩固已有知识,学习技能,我到*有限公司办事处进行实习,在办公室担任助理的工作,在此我对我的实习工作做一个自我鉴定。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一些办公用品,如传真机、碎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掌握了这些机器的基本操作,了解了公司办公的基本情况。同时在此期间我也学到了许多更有用的东西。
开始实习时,刚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同事们友善的微笑缓解我的尴尬。大家都很有礼貌,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说声谢谢。对于我这个很少跟生人打交道的学生来说,是给我上了一堂礼仪课。
做助理,任务比较琐碎繁杂,指导我的老师教我,做事情要分主次、有条理。说着容易,做着难。每天要发传真、收信件、整理废旧纸张在利用等,手头有多件事情需要完成。当然这时候就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把所有事情的主次顺序排好。这样就不会乱。正好最近公司要进行培训,需要复印资料。一共17份,每份里又有十余份不同的资料共百余页,这时候就需要有条理,每份资料分别印刷,清点数量,一张都不能错漏。这时候就要慢慢来,一点点完成。保证每份资料的完整和质量。
“分主次,有条理”是做好事情的关键,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所在的部门是这家公司的数据处理中心,全部资料、文件、电脑软件均是英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外籍员工。在这里的工作让我认识的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加强自己的能力。在此期间,我也旁听了几次面试。让我了解了面试官需要了解得东西,和我欠缺的地方,为我以后的面试做好准备。这些就是我实习最宝贵的收获。
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通过实习,我有信心,未来的路我能更好地走下去!
关键词: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毕业生属于高技能人才,但是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学历较低,学历上无明显优势,在目前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相对较低。[1]在心理、个性、态度等因素的缺陷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资本,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途径。心理资本即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2]。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升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可以通过加强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的积累来实现。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笔者对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应届毕业生共15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8份,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4 人;独生子女23 人,非独生子女115人;来自城市19人,来自县镇27人,来自农村92人。
(二)研究工具
一是选用张阔等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3], 该问卷采用Likert 5 点计分。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共26个项目。二是参考朱慧自编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查问卷》包括六个维度: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我发展、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共52道题,从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采用5级计分方法[4]。
(三)数据处理本次研究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三、高职毕业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及各因子均值、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差异分析、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差异分析
本研究采用心理资本的总体均值表示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用各构成因子的均值表示各因子水平。就业能力的总体均值表示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总体水平,用各构成因子的均值表示各因子水平。统计分析发现,心理资本总体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于理论中值3)。四个构成因子中希望得分最高,韧性得分最低。就业能力总体均分及各构成因子的均分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于理论中值3)。在就业能力的各项因子中,自我发展能力得分最高,专业能力得分最低。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心理资本、就业能力及其各因子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获得过奖学金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上,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均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其中,在自我效能差异显著(P
(二)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因子、希望因子、乐观因子与就业能力相关显著(p
(三)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坚韧性、乐观为自变量,以就业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心理资本的哪些维度可以有效预测就业能力。结果参见表3。结果表明,自我效能进入回归方程,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
四、高职应届毕I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讨论分析
(一)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的讨论分析
经研究发现,高职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总体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高职毕业生的心理资本具备基本的储备,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希望水平最高,乐观次之,自我效能第三,韧性水平最低。具体表现为:在遇到实习、就业中遇到挫折时,高职应届毕业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预定目标,并对现在和未来持积极态度,拥有胜任任务的自信。但相对而言,面对挫折、失败时,恢复能力较缓慢,成长和进步较小。
在自我效能因子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上差异显著。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拥有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5]。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经常帮助老师和同学处理各项事务,在组织、沟通、领导等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使他们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比较自信。此外,在自我效能、希望因子上,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差异显著。获得过奖学金的同学成绩较优异,综合素质较高,这些同学往往具备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且遇到挫折时能更好的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预定目标。
(二)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讨论分析
研究分析发现,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总体均分及各个因子的均分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就业能力的构成因子中,自我发展能力最高,然后是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应聘能力、思维能力,专业能力最低。这说明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强,专业能力相对较弱。表明高职应届毕业生有较强的成功欲望,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但相对来说,存在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不足,职业适应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较差的问题,尤其在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方面表现突出。
在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有显著差异。在总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上,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新的技能,有较好沟通、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此外,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因子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未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成绩优异,有较好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三)心理资本对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心理资本能够影响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维度对就业能力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高职应届毕业生会更加努力的追求自己设定的求职目标。在通过不断努力达到设定目标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具有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自信,所以才使得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五、结论
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因子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心理资本来提高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高职应届毕业生即将踏入职场,这就要求他们在校期间,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一方面要多积累学生干部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做好自我评估,积极培养自我效能感,设置合理求职目标,及时调整求职方案,在遇到挫折时,正确看待挫折,进行积极自我暗示,保持良好情绪,增强韧性,使得他们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对学校而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希望品质、抗压能力和乐观精神,使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京.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5]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1):65-71.
[3]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01):58-64.
[4]朱慧.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合肥会展业;设计类毕业生;就业
1 合肥市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跟着会展行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合肥的会展业发展也取得可观的进步,既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之后,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承办了许多大型博览会,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更是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增长、彰显了安徽资源和产业优势、快速推动了区域会展市场的起步和发展。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设计类人才缺口递增、需要有较强的会展营销手段、协调能力的会展策划及会展经营的应用型人才,以及会展管理、会展设计与布置、展接待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也需要大量的事件策划、管理运作人才。使得会展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会展业吸纳就业人数增加,职工薪酬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会展业活动企业,从业人员数为949人,同比增长33%。
2 关于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调查
2.1 调查案例(如表1)
2.2 案例分析
(1)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接触社会,在外实习寻求工作机会,积攒工作经验,因此部分2016年毕业生毕业后相对较早适应社会,及时调整找到对口工作。而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应聘的公司有难熬的3~6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间没有任何工资补贴,不乏坚持不下,频繁跳槽,重新求职,对工作方向迷茫,最后转向其他行业。原因:此类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对比,在于在校就读期间是否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2)工作2~3年的设计类毕业生,与社会有一定的接轨磨合、比较明确地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找到对口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适应,能够较好的胜任,生活相对较为稳定。
(3)工作5年以上的设计类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和市场,在公司里有一定的工作地位,工资稳定,但提升空间有限。此类毕业生有一部分被公司自身发展所局限。
3 合肥高校设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
3.1 设计毕业生就业心态需要调整
高校应届毕业生存在着自身职业定位过高,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又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就业心态,导致有岗难就。
3.2 设计类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岗位期望过高
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经过了长期的艺术方面的学习,教育投入远远高于其他普通类专业的毕业生。这导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期望通过就业得到更好的回报。
3.3 设计类应届毕业生很难达到岗位要求
艺术设计类工作有其鲜明的特点,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仅体现在设计方案画面是否优美,更为重要的是看功能定位是否准确,有无鲜明的艺术个性,材料工艺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科学技术的含量,绿色环保的要求,投资理念的实施等等。
4 会展设计类本科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人才供求不对称,降低了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在会展企业看来,会展人才可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人才,其中会展核心人才可从事发展战略、高层策划、市场营销、业务管理等工作,这类人才的需求量有限,而且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会展辅助人才主要从事会展物流运输、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器材生产与销售等工作,会展支持人才则主要为会展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和产品。
第三,目前会展企业招聘的多为招商专员、销售专员等岗位,而学校培养的会展专业人才侧重于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与搭建等。
5 结语
对于学会展的毕业生最大的困扰就是书上的理论知识拿到工作上很难运用。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的会展业,所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小,但是上海等大城市会相对较好点,因为会展业相对比较成熟。所以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往往用人单位要的不是学历多高,而更看重的工作经验。而企业嫌弃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接地气,专业性不高,不能招之即用,不能吃苦。高校方面自我感觉良好,扩招政策之下,教学成果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就业导向以及对业界缺乏了解导致无法甄别优质劣质企业。而毕业生恰恰就成了市场角力的最终“受害者”,两边不讨好,就业形势堪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拓宽 高校毕业生 就业门路
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生活幸福,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在于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只有就业门路拓宽了,毕业生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其择业行为才有可能实现。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存在的问题
1、就业市场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在社会新增岗位难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同时,就业市场中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就业取向因学科专业、地域地区、单位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取向,与此同时,就业门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缩窄。
2、毕业生就业观念仍与现实有差距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择业趋于务实,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学生主动拓宽就业门路有着直接的作用。
3、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弱,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的缺陷,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在就业市场中,除科研型单位外,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倾向于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的欠缺,使用人单位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持观望态度。因此,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拓宽就业门路的根本。
4、创业教育开展不成熟
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培训缺乏,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种种优惠条件,但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多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因此,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有效途径。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改革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培养的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于其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呈现出相对过剩的现象,根源于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体制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之间的不协调。高校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就业市场的发展,及时革新办学理念,科学设置办学层次,合理安排招生,优化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教学体系,实施课程改革,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质量,促进其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拓宽其就业门路。
2、大力开展就业指导
大多数高校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眼光亦不长远。为使同学们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自觉提高职业素养,应从学生一入学起,就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还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聘请相关单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有关就业指导专家,讲授企业的用人要求、求职策略、行业发展前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便于主动拓宽就业门路。
3、实施创业教育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再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以所谓“适应性”来抢占现成的就业岗位,路就会越来越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是十分必要的。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若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就会得以拓宽,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实施创业教育,一是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加强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培养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构建;二是要加强自主创业教育,应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积极进行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三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程,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四是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因此需打破那些认为去大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才是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大学生运用理论于实践,并将理论知识继续升华的重要阶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继续。实习也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体验,只有亲身经历后方能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目标职业。让用人单位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拓宽就业门路,而高校毕业生实习是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的最佳途径。一方面通过近1年时间的实习,实习单位可对实习生进行长期、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挑选出符合本单位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因存在就业机会,可增强实习生实习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实习的质量。因此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拓宽。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实习基地建设,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另一方面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实习平台,一是要加强固定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毕业生获得较为稳定的就业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就业资源,及时建立临时实习基地,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对一些有大量招聘计划的单位,建立临时的实习基地,占领就业的有利时机;三是根据毕业生自身需求,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就业提供质量保证。
5、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首先,加大信息收集和的力度。在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就业市场上,信息量充足与及时准确对于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是不言而喻的。每年就业工作开始前夕,应提前做好生源分布及专业介绍,利用学校的用人单位信息库,通过信函、网络、电话、传真等途径向用人单位,对于收到的招聘信息,仔细甄别并及时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学校和院(系)的宣传栏予以,时一般把用人单位的原文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单位的具体情况,提高其就业的积极性及就业信息的利用率。
其次,精心组织校园招聘会,积极培育校内就业市场。与社会上举办的招聘会相比,校园招聘会针对性较强,在社会上举办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而在校园招聘会上,来的用人单位招聘的就是应届毕业生,招聘目标明确,毕业生也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校园招聘会环境宽松,可以增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了解,毕业生在熟悉的校园中没有压力,心情较为放松,更能充分发挥自己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才能,易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第三,通过升学分流和缓解就业压力。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升学并不是就业,但是它可以使一部分毕业生暂时不就业,从而缓解当前就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同时选择升学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发奋学习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毕竟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自身配置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也就有了显著和增强。
三、结束语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通过采取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力措施可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从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采.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和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10
[2]刘涛.以创业教育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教育与职业.2008,36(12):97-99
[3]杨长永.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拓宽护理专业毕业生渠道.中华护理教育.2010(12):555-557
【关键词】 管理培训生;制度;大学毕业生;就业;必要性;注意问题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加之高校的不断扩招政策,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近几年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年大学毕业生以惊人的数字不断飙升,累计未就业人数逐年递增,致使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稀缺程度逐步下降。目前,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已经由多年以前的单一市场转入现在的买方市场。加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三高心理”(薪水高、起点高、职位高),一味的把自己定位在某某高度之上,缺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在面试过程中缺少理性的认识。如图[1]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总数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而累计未就业毕业生总数却大幅度增加;2010年之前大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下滑趋势,虽然之后有所回升,但大学生就业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管理培训生制度的含义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1、含义
管理培训生制度(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简称MTP)是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才长远规划的需求而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通常是企业运用其优势资源对有领导管理潜质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若干年的系统全面的管理培训,经过漫长课程培训、轮岗、表现评估等环节后,经过一轮轮竞争选拔,最后有望成为可以独挡一面的管理人才。MTP一般是面对毕业3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
2、运行模式
管理培训生(简称MT)计划在国际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国外非常普遍。世界500 强企业, 如汇丰、联合利华,马士基等很早就实施了MTP, 并把“管理培训生”制度作为培养未来管理人才的战略措施来实施,定期安排在校学生实习和培训,从中挑选出优秀者进入公司。管理培训生的实战性更强, 而且其真实的工作环境也会增加学员的压力, 近而提升工作积极性。
造就全球经理人的GE(通用电器)公司,管理培训生制度已经成为公司整个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培训生招募和培养体系为GE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据GE部门人事经理孙经理介绍,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管理培训生制度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配置、员工发展、业绩评估、薪酬管理等职能。其中包括有效的招聘甄选机制、定期的专题培训、工作轮调、专案管理、导师辅导以及表现评估机制等。要使整个制度的顺利推行,这些机制必须相互配合。
3、存在的必要性
据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对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需求量较高,对一般员工的需求量呈上升平稳趋势,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缺乏实践经验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的致命弱点。但是管理培训生制度的推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这是因为管理培训生制度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采用轮岗制使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在基层进行充分的锻炼,最后在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工作方向,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1-3年的时间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最后成为在某个领域里的高级专业人才,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学生钟情管理培训生的原因
1、管理培训生没有专业歧视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受办学经济利益的驱使,开设了很多不实用的专业,加之学生自身所学专业的局限性,致使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阻力。
如果说管理培训生为热门专业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增加了专业以外的选择性,那么对很多冷门专业或是专业不对口的优秀毕业生来说,管理培训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使得就业前景更加宽广。虽然MTP对专业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却比较高。通过搜集近年管培生的资料,不难看出,管理培训生有着极大的共性: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佳,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愿,乐于改变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敢于迎接挑战。
2、管理培训生可以帮助学生缓冲职业选择迷茫期
经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不难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自我分析,职业定位很模糊,陷入了职业选择迷茫期。而且经过社会调研机构对大学生的研究报告,发现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
(1)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2)报志愿靠拍(家长定);(3)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4)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5)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
管理培训生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MTP的工作采用轮岗制,使培训生熟悉销售、市场、生产、财务、供应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流程,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和组织,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有很多实践机会,大学毕业生可以在轮岗的这些工作中明确自己的优点和兴趣点,并结合自己的能力合理的进行个人职业发展定位,缩短迷茫期的时间,也就避免选择职业的盲目性了。
3、管理培训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个人职业快速发展的捷径
传统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下,培养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至少需要6~10年的时间,而培训生依托企业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实力只要经过培训实习3~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一个中高层管理者。企业为培训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个人职业快速发展的捷径。
4、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带来的职业转型成就感,缓冲转职期
每一个优秀的毕业生都是满怀希望和热情,渴望迎接挑战,敢于创新,善于抓住机遇。管理培训生是个极具挑战的工作,首先要经过漫长的实习阶段,然后层层筛选,不断学习新知识,最后才会成为一名合格培训生。由于管理培训生的周期长,初期需要边学习边工作,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管理培训生拥有较长的转职期,有效缓解初入职场的茫然期。
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管理培训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自身特点合理择业,避免盲目跟风
管理培训生要求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对专业没有太多要求,但是需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管理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2、杜绝“三高”思想,敢于吃苦
管理培训生制度的要求决定了MT一开始必须要从基层进行轮岗,进行漫长的轮岗培训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要杜绝“三高”(薪水高、起点高、职位高)思想,不能被“管理培训生”这个名字冲昏了头脑,从思想上认清,无论哪种工作,都需要从基层做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慎重选择招收管理培训生的企业
在求职管理培训生之前,大学毕业生最好事先做足功课,例如调查企业有无管培生计划,实施的具体流程和培训生之后在企业的就职情况。大学毕业生应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目标慎重选择管理培训生的企业,尽可能的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5硕士论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 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34-01
1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1.1高职高专院校自身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1)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指导思想有些模糊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科教育为主,忽视高职高专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压缩型,过分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没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大多数是跟着感觉走,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2)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现在我国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有同质化的趋向,失去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的和特色,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迷惑和误区,分不清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导致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上得不到满足。
1.2物流相关企业对物流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过高
“物流企业缺才不缺人,真正懂物流的实战性人才太少,毕业生难以很快达到实战要求。”。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在大学学习的几年中掌握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的工作经历缺乏。这样,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遇到的种种问题,就业后就显得无所适从。
1.3学生就业选择与自身定位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模糊,如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以为读完大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开始自己的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但是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现今的企业更看中就业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这往往是当今大学生缺失的重要一项。
其次,就业不只是看大学的程度,更重要是个人素质。许多大学生觉得自己上过大学,就应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不愿意去从事一些基层工作,而且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选择和定位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2 解决方法
2.1学校层面
(1)建立科学的物流学科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进行社会调研、论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应有求大求全的思想作祟,否则样样不精,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什么都略知,什么都不熟知。为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譬如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地方性城市主办的高等院校,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应该有着很明确的“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向,避免都涌入某一个领域。最后,是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原有的大纲中没有实践技能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要求,而且教学方法还是沿用旧有的课堂讲授。这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物流专业的学生,就更难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
(2)强调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一是多方调研其他同类院校软件配套情况,可以购置一系列实习模拟软件进行各门相关课程的实训,如物流中心模拟经营实训、配送优化计算管理实训、报关模拟专业实训、物流大赛模拟实训、国际货运实训专业实训、第三方物流实训、物流管理综合实训等等。这些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二是依托周边地区或省级实践示范基地。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为地区培养培训紧缺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作用也是十分可观的。
临床毕业生简历模板基本信息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5-1-12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医生·医师,医疗管理人员,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应聘行业: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英语水平:
英语具有优良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一般,能在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能独立完成初级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翻译。
主修课程: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科学等。
实习经历:
20XX.9-20XX.7 XXX医院实习。
实习期间,先后在心内科、消化、儿科、内分泌、呼吸、肾内、普外、脑外、骨外、妇产、血液科及心电图等科室实习。经过近一年的认真实习,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分管病人,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基本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一些小手术,如脓肿切开引流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全程式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但是受经济下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此情境下高校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高校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临时抱佛脚。有学者指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施以全程式一体化教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大学生大三下学期甚至是大四上学期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为时已晚。因此,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前的观念日渐受到重视。本文提出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使之贯穿在大学四年的教育当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试图为高校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针对大一新生的就业指导
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笔者曾开展一项调研:关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新生最想了解什么问题、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帮助。在“如何平衡学业和学生活动”、“是否选择第二专业”和“大学课程少,课外自由时间多,如何安排课外时间”等问题之外,另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是“大学毕业后,我能从事哪些工作”或者“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因此,针对大一新生,辅导员应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利用年级会、主题班会等场合向新生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
笔者所在高校,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探索,从行业、企业、职业三个方面进行工作世界探索,在新生心中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以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为契机,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三、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大二学生,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在夯实专业知识和提升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针对大三学生,辅导员应引导学生通过扎实的专业训练,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和综合素质。
(一)鼓励学生参加就业比赛与讲座
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以及“大学生职场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通过参加此类与职业规划、就业和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创新和求职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各场讲座和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企业的宣讲会,特别是学校举办的大型双选会,一是使学生提前感受求职的气氛,二是使学生尽早地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要求来调整个人的求职目标和规划。
(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本科毕业生就业白皮书》指出,有26.2%的用人单位筛选简历时最看重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而有46.9%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对就业帮助最大的因素为社会活动和实践。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和专业实习,例如参与重庆市大学生暑期带薪实习、担任口笔译翻译志愿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为例,学院搭建了实训实践平台。该平台由成都译采翻译有限公司等9家校内外翻译实践基地、外研社-川外翻译基地、环球网川外翻译工作站、“语言桥”翻译大赛等四部分组成。学院充分利用实训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翻译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训,做到课堂“学”与课外“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意向普查
笔者所在高校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讲解、招聘信息获取、中英文简历制作、面试策略与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三下学期结束时,学院召开就业动员会,普查每位学生的就业意向(出国留学、国内升学、求职或自主创业),针对不同的就业类型提供相应的指导。
四、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大四学生,辅导员应在就业信息、困难帮扶、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不断更进就业进展,帮助学生尽快就业、就好业。
(一)设立就业委员,及时招聘信息,跟进就业情况
在班级里设立就业委员一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就业委员主要有以下三项职责:从学校就业信息网,同城其他高校就业信息网,应届生、大街网等网站搜集招聘信息,及时给同学;宣传基层就业政策,解说就业协议签订、派遣注意事项;收取就业材料。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动态。建立应届毕业生就业档案,记录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并积极地更新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近况,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档案。
(二)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
辅导员应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帮扶。一方面,针对积极投递简历、参加笔试和面试而未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辅导员一方面帮助学生寻找原因,找到失败的原因之后,再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在求职的开始阶段,学生可能会因为简历无回音、面试被拒等原因而遭受沉重的打击,产生消极情绪。这时,辅导员应关心学生的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宽慰学生求职的过程是不断加深自我认识、不断接受挑战、并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重点在于不断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三)加强就业心理引导,开展择业观、就业观教育
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开展择业观、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择业、就业观念。针对被用人单位录用却仍持观望态度的学生,辅导员应向学生说明就业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建议毕业生不宜好高骛远,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针对抱有“啃老”思想的学生,辅导员应向其解释“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性。在实际求职中,不少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采用狭义的概念,不考虑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社会舆论普遍会对大学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学生持怀疑态度,质疑其不够优秀、不具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提前,贯穿在大学生本科四年的教育当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
应届毕业生自荐信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当您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成功的第一扇大门。感谢您能在我即将踏上人生又一崭新征程的时候,给我一次宝贝的机会。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我是韶关学院医学院09届学生xxx,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贵医院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能够很快胜任临床护理的相关工作。怀着一颗真诚的、热切的、朝生蓬勃的 我是韶关学院医学院09届学生xxx,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贵医院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能够很快胜任临床护理的相关工作。怀着一颗真诚的、热切的、朝生蓬勃的心和对护理事业执着的追求向您毛遂自荐。我渴望加入贵单位,希望能为贵单位的明天添砖加瓦,更愿为单位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敬业是我的态度,诚信是我的人格基点,真诚是我的做人原则,爱心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严谨求实是我的性格。父母的期望,社会的竞争是我学习的动力。我十分珍惜在校的学习,在校的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虚度。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培养了我严谨务实,求索创新的个人素养。
实习期间,我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使自己在护理技术方面有了丰硕的收获,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专业功底更加扎实。学习中,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脑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熟练的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我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吃苦耐劳的人,工作热心主动,脚踏实地,勤奋诚实,能独立工作是我对工作的本分。独立思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我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这里让我收获更多,让我从生命里爱上“白衣天使”这神至的使命!我很喜欢护理,看着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慢慢的减轻痛苦,快乐的康复,心里莫名的开心!他们充满欣慰而温暖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
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水流湍急,人才济济。现实社会竞争激烈,人才才不例外。古有毛遂自荐,今有伯乐点将,愿借您的伯乐慧眼,开始我的千里之行。面对新的人生选择和挑战,我充满信心。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面貌,书写新的人生记录,创造新的成绩。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然很有自信。“怀赤诚以待明主,持经论以待明君。”我不乞求信任,但愿有行动来谋求信任。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愈战愈强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如果把您的信任和希望给我,让我能施展潜能,我一定会尽心尽责,尽我所能,让贵单位满足。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怀着自信的心上台,如果能与你携手同行,我将深感荣幸,纵使无缘合作,您让我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我也不甚感激,定会再接再励,让自己变得更强!
随信附个人履历表,盼面谈!最后衷心的祝贵院宏图事业蒸蒸日上,前程似锦!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应届毕业生自荐信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在20xx年7月毕业于xx大学的学生。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在即将进入社会之际,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对事业的渴求,真诚真实真心的向您推荐自我。
诚实做人,刻苦学习,不畏困难,奋勇拼搏是我的不悔的追求。在大学里培养了我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拥有了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及相关知识,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学习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我也不放过任何实践的机会。四年来的寒暑假让我成熟了许多。
多年的学习生活铸就了我勤奋、踏实、职责心强的性格,培养了我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了自我确定与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本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因为年轻而有缺点与不足,但同样是因为年轻而拥有活力与热情。因为不足,我懂得要不断的努力与学习,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的人,仅有不够努力的人,而努力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时候,我毛遂自荐,企盼着以满腔的真诚和热情加入贵公司,领略您公司文化之魅力,一倾文思韬略,才赋禀质为您效力。再次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日期:
应届毕业生自荐信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光来阅读我的求职申请。
我叫xxx,是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毕业生。今年22岁,男,团员。在精彩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一己之力。
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和各种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锻炼,如今已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不断充实自我,锻炼自我扩大自我的知识面,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实践潜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我们是夹缝里求生存的大学生,可在这夹缝中却培养了我诸多潜力,三年来优异的成绩能够说明我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平时实践锻炼中,我不怕吃苦,用心奋进,细心谨慎,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已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动手潜力与实际潜力,我有强烈的职责心,富有创新意识,愿从事具有挑战的工作。对未知领域充满热情,自信,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以求不断完善自我。
同时,我也利用课余时光加强对自我实践潜力的培养,用心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全方位充实自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怀着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性格,勤奋的态度,十分渴望这次机会,为单位尽自我绵薄之力。最后,我热烈地恭祝贵公司能够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关键词:毕业生;职场;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09-02
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一个相对放松闲适的阶段,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还未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当进入大四阶段时,人生的转折点铺就于眼前。学生们忽然意识到,自己无忧的学生时期即将结束,但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并未准备好。这种心态上的骤然转变,加之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受到新闻舆论中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感与焦虑感。据观察,相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四学生往往处于低迷状态,情绪波动较大。这种负面的情绪对于处在人生转折阶段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实际,通过实践经验就大四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调整不良心态,使学生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笔者通过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
(一)恐惧、焦虑心态。据研究调查表明,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50万人,比去年的630万多20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令原本就因就业问题焦虑的学子们压力倍增,许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就前途尽毁的灰暗心理,恐惧感油然而生。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反映在茶饭不思、意志消沉沮丧、失眠等行为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二)自卑畏难心态。大四时,许多学生会通过网络进行简历的投递。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往往难以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强烈地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如若此时身边的同学因能力优秀而提早获得了工作机会,强烈的对比更会令许多学生滋生了自卑心态,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自己各方面都难比他人、运气差等负面情绪,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产生了畏难心理,出现了行动力差、心理怯懦、无决断力等行为。这种心态往往对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滞作用。
(三)依赖心态。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滋长了他们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这一问题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点难题。当此种心态出现在大四学生身上时,往往造成了他们在应该独立去寻找就业机会时毫无行动力,认为只要依靠家人安排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的严重现象。这类大四学生就如同一个超龄的婴儿,生理上已是成人,而心理上还未曾“断奶”,往往意识不到独立的重要性,这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四)厌世、逃避心态。当大多数大四学生正在为前途担忧,疲于上网投递简历或参加实习工作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类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聚会等娱乐休闲活动中。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些冷门专业或家境较差的学生当中。他们认为自己先天不足,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劳无功,对于人生选择了逆来顺受的负面心态。害怕面对挑战与改变,从而选择了逃避,还经常性地会对家庭条件好或者已找到工作的同学产生嫉恨心理。这种极端的厌世逃避心态,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解决方法
面对以上所述关于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归纳了以下三点解决方法:
(一)勤读勤思。勤读书、大有益,是为历史和实践所证实的真理。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直接知识,靠在实践中积累;一为间接知识,前人和他人实践的总结,通过书来传播和流传。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既勇于实践,又注重读书。他们因书而得益,也因书而名垂青史。而“勤思”,则是经过对书中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捕捉,从而进行挖掘和汲取,使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大四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四学生除要完成学业与积极求职外,更应通过勤读勤思来拓宽视野,掌握真知,完善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面对即将步入的职场生涯。
1.温故过往所学。大四时期,学生们往往疲于应对毕业论文及投递简历,从而忽视了对前三年所学知识的巩固。某些学生甚至认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此时已不重要。他们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过往书本所学的知识才是他们应对职场所有挑战的核心武器。在大四时期,学生们更应合理安排时间,将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巩固记忆。完善的知识储备,将能为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增添成功的筹码。
2.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大四学生往往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及职业规划一无所知,这不仅对寻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于将来的工作及生活也同样百害而无一利。大四时期,学生们可选择性地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这类书籍往往以现实为依据,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现实的职场生活。大四学生通过阅读,再加以自我的深入思考及对书中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虽是管中窥豹,但已从侧面对职场及社会现状略知一二,做到胸中有丘壑,对于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涯,便能从容面对。
3.阅读《劳动法》等法律书籍。大学校园素有“小型社会”之称,但与真正的现实社会还相距甚远。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涉世未深,往往不懂得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对自己拥有的《宪法》与《劳动法》中规定的合法权利知之甚少。据研究调查表明,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在求职过程中被欺诈骗工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大多高校都会针对此问题对应届毕业生开展法律讲座。大四学生应积极参与,并及早阅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书籍,了解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劳动者和作为劳动者在我国的法律中具有哪些基本的权利,掌握这些权利是选择就业的前提保障。
(二)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个人修身不仅包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这里所提的“修身”,则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分析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等途径,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效果,最终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转折阶段。
1.学会分析自我,找准定位。分析自我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强自我认知的过程。大四学生之所以会对未来茫然无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也就难以对自己的未来采取合理的规划。在此,笔者建议大学生可通过“SWOT自我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分析,此方法对于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规划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个人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其中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则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条件。总而言之,所谓SWOT分析,指的是在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矩阵式交叉的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基本策略。
运用这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学生们便能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更进一步了解和改进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劣势的分析,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应对挑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及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提前做好自我分析定位,可掌握个人的竞争态势,寻求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哪怕未来从事的是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因自我定位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清晰而无畏挑战。
2.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日趋激烈,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仅只局限于学历及工作经验,个人的自身综合能力也是求职成功的重要砝码。构成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素包括:独立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与策划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创新能力等。上述8大能力在大四期间,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大四学生必须清晰认识到,光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乐观的心态是远达不到职场的用人标准,必须从自身的综合能力上进行严格培养,并上升到一定的水准,才能提升就业能力,迈过就业困难这座大山。
3.坚持体育锻炼,培养阳光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完成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在大四期间,大学生由于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生活抑郁,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阶段,为了能够以乐观心态面对职场挑战、保证健康体魄,学生们应该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据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因此,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践行。践行指的是实行、实践,另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按既定计划实行的意思。此处所提到的践行,指的是大四毕业生应合理安排学习与实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行,再者是通过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工作来提升自我就业的能力。
1.践行学习、工作计划。大四期间,学生除要应对学业外,还要应对实习工作或兼职工作。这是一个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过程,许多学生都因工作课业并重的繁忙产生了不适应的心态。此时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到,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一个人往往不只是专注于一件事,而是需要同时进行多项工作事宜。所以,在大四期间,应该尽早调整好心态,对工作与学习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合理的工作学习安排能有效缓解不适心态。做出计划后,要严格督促自己完成,要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要求自己,完成所定计划,切勿拖延。
2.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匮乏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前三年由于学业繁重,大多数学生无法兼职工作。大四期间,随着课程量的减少,大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多参与实践工作,积累经验。在实践工作当中,学生将能挖掘自身潜能,改善缺点,为未来的职场生活做好充足准备。与此同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是降低就业难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霞.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2).
[2]王国维,叶玉平.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要求[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田永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对策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9,(3).
【关键词】国贸;就业;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对人才培养,以及外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如今对人才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要持有相关资格证书,要熟悉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
本文通过对本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让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生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
二、研究思路
1.从网上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制定了一个具体详细的调查方案。
2.用电话访问法联系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07级和06级国贸专业的数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且用普查的方法对07级和06级国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加工。
3.用个别发送和集中填写的方式发放并收集问卷对08级国贸学生的求职情况做一个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发放100张。
4.实地走访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调研:银行,外企,外贸公司和一些金融机构,了解他们现在对国贸专业的毕业大学生的职业要求。
三、调查结果
第一类(调查访问结果):通过电话访问,得知2011年毕业的国贸专业132人中,有91人选择就业,占比68.93%,其中出国21人,占比15.9%,有19人选择升学,其中考研6人,保研13人,另有一人自主创业。2009年国贸专业139人,其中113人选择就业,剩下的10人升学,其中考研2人,保研8人,另有16人选择出国。
08级的国贸学长、学姐中,有52.5%的人已经找到工作并签约,有30%的人选择考研、出国等升学方向;有52.5%以上的学长、学姐参加过三次以上招聘求职,参加过2次或3次的均为15%,还有12.5%的人参加过一次的招聘面试;有47.5%的人选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17.5%的人选择外贸公司,7.5%的人选择外企;08级学长学姐在求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有87.5%);87.5%的同学认为所学知识在实际中有点作用。但需要更多的运用;学长、学姐给我们国贸专业学生的建议是:在校时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学长学姐认为在新形势下企业更应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占57.5%,注重科技创新能力(45%);在选择职业时,学长学姐考虑更多的是企业员工的成长机制占到82.5%,其次是企业的地理位置和相关的福利情况(37.5%);学长学姐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52.5%的人认为市场对国贸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较为冷淡。
学长、学姐还对国贸专业学生提出了以下建议:1.学生应多给自己充电,充分利用实习的机会。2.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发扬并培养自己的优势,增加实践和自己的社会经历。3.国贸专业较宽泛,所以细分选择好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强化自己在细分的专业领域利于的实践技能。若选择做外贸出口,就应学好外贸专业知识,多在外贸公司做一些实习工作,积累相关经验,若读金融,就学好经济学相关专业知识,去金融机构实习锻炼。
第三类(实际调研工作单位结果):外贸公司近几年出口受阻,招收的国贸专业学生不多,但有很强实践业务能力的毕业生则较受欢迎;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近几年遇到较多国贸专业毕业生求职,竞争相对激烈。相比于金融专业出身的学生,国贸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但是金融机构更看重实际业务能力,不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知识。
四、结果分析
近几年国贸专业学生自国际金融危机后就业的总体环境有所恶化。由于就业环境的不利,近两年内选择升学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从十增加到了十九)。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外贸公司出口受阻,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变窄,趋向去金融机构就业。
国贸学生就业时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决策。对人生做个合理的规划,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大学生的选择,又可以分保守型决策人、进取型决策人和中间型决策人。
1.保守型决策人。他们对于利益反应比较迟缓,而对损失比较敏感。这些大学生往往会因为不需要太多利益而选择继续升学。
2.进取型决策人。他们对于损失反应迟缓,而对利益反应比较敏感,这些大学生会更多的选择自主创业去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
3.中间型决策人。他们认为损益值的效用值大小与期望损益值本身的大小成正比,此类决策人完全根据期望损益值的高低选择方案。这类大学生会理性的进行权衡,会有各自的选择。
五、调查结论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和实地调研,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短期内的就业情况做出如下的预测:
1.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升学继续深造的同学比例会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社会市场要求,应届毕业生都选择给自己多充电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2.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金融机构方向就业的人数会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的日益火爆也会使得就业情景更加严峻,对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有更多的要求
3.大学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需要自己去决定,出国、就业、创业、升学、选调生。各个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不同的不可复制人生道路,合理做出自己最有利的决策尤为重要。
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的适应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不适现象,深入研究了这些不适应现状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调适体系。
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尽快完成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懂得作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要求。但是在转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问题,所以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调适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1.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主要问题
1.1社会角色转变前对自身角色认识和定位的偏差
一些大学生习惯了十几年来校园生活的简单和宁静,没有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局限于学校赋予自己的角色认识,对自己角色的定位缺乏理性的认识,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对未来工作环境规划不合理,没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有偏差。
1.2社会角色转变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失意苦闷
一些大学生在构想自己未来的职业时大都具有丰富的理想色彩,而一旦觉得现实不如理想那样美好,失落感便油然而生,甚至悲观失望。同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及各种职业需求的足够了解,在择业取向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往往脱离现实。
1.3职业适应不良造成的挫折感和失衡感
毕业生在校时所处的是相对清静、单纯的校园,在社会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正确地分析,往往带着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个社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发现在学校里所学的有些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上或不够用,总是进入不了工作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习惯用学生时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待工作,从而更加无法适应目前的角色和职业。
2.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原因分析
2.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复杂心理
2.1.1焦虑心理。
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心理压力较过去明显增大,担心工作是否最佳,担心求职是否被拒,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烦躁。
2.1.2抑郁、畏难心理。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而出现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以及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1.3自卑抱怨心理。
极少部分大学生一旦受到择业挫折,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大大减弱,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感到一种空前的失败和愧疚,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面对竞争。
2.2大学毕业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2.2.1知识转化率低。
目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普遍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后显得很被动。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作了一个信息反馈,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即使是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也不足40%;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
2.2.2就业理念滞后。
毕业生就业理念因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2.2.2.1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大压力。
2.2.2.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首选有招牌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则兴趣不大。但是最后,民营的、中小企业却成了毕业生最大的雇主。
2.2.2.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2.3就业的客观因素
2.3.1全国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而2011年将达到66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3.2对薪酬有所期望。
薪酬问题向来是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调查的企业吸引力分析,薪酬与福利一直是吸引大学生选择该企业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1500元是多数大学生的薪酬底线。2009届毕业生的月薪底线有大幅度上升,比2008届上升了约500元。由于性别不同,在薪酬期望方面,男生的期望值要明显高于女生。
2.3.3就业的趋向发生改变。
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来临和全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向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由大城市向基层乡镇转移的要求,如果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即使就业也无法适应。
3.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的调适体系研究
3.1心理适应模式
研究者认为,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及基本目标,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张大均等将心理适应看做是个体在基本的心理素质成分(认知)和人格潜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在自己的特定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它与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一起同为心理素质
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下面就谈谈心理适应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的影响。
3.1.1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个人特质(气质、性格)、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等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又要理性看待自我的不足。
3.1.2有助于客观认识当前社会。
大学毕业生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客观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状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等。对这些社会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在社会无法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时,必须接受客观现实。
3.1.3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
毕业生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就业目标相一致,尽最大的努力。要从长远目标着手,积极谋划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理想职业,学会调整心态和目标。
3.2就业新模式
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我也对已经毕业的2008届毕业生作了一个问卷调查:
1.您认为对所学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
A.基础理论 B.专业知识
C.实践环节 D.自我总结经验
2.您认为在学校最需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
A.培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B.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C.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D.提高综合素质
3.您认为学校在课程设计哪些方面应该特别加强?( )可多选
A.专业课程 B.专业基础课程
C.外语课程 D.计算机课程
E.人文艺术课程 F.人生指导课程
G.社会实践活动 H.体育课程
4.对已经走上社会的您来说,大学的过渡阶段对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
A.很大,不可缺少 B.一般,稍有作用
C.不需要,浪费时间
5.在过渡阶段,您觉得最重要的是补充什么?( )限选三项
A.交际能力 B.组织能力
C.口才 D.协调能力
E.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F.创业意识和能力 G.都不需要
根据问卷调查,凡是有关实践的选项比例都很高,9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很重要。虽然学校有社会实践课,学校在就业之前有实习,但是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个实习显然是不够的,时间上也过于紧张。跟真正工作相比,显得作用甚微。社会实践应在同学们专业明确的情况下开设。所以,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
3.2.1建立产学合作运行的长效就业机制。
所谓产学合作,即产业与学习相结合,学院对专业建设与产学合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院成立产学合作与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全院产学合作和专业建设的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产学合作方案”。各系按专业(群)聘请行业知名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各专业产学合作、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就业机制。然后,拓建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学生可在实训基地学习技能,增加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拓展学院的社会影响,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以职业为导向,准确定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转贴于
3.2.2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院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每学期企业都定期派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我校学生授课,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性教学资源问题,也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3.3开设应届毕业生公务员适应培训课程。
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公务员”一类的职业已成为一种时尚。“公务员”考试培训已开展得相当成熟,但入门以后的适应性培训还是所见不多。所以,学校应当开设“公务员”类的机关事业单位适应性的培训,一方面使毕业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思考“公务员”等一类职业是否适合他们,避免盲目追风。第一,就需要加强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熟悉公务员等类的工作的特殊性和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加强应届毕业生公务员的职业认知。高校针对应届毕业生存在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定向不清的情况,在他们上岗前每人分发一份关于他们自身工作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清楚界定和详细规定他们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等,使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对岗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3.2.4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开辟学校“创业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即是让你明白毕业后你适合去做哪些事情。在此基础下,学校可以考虑开辟一些场地作为学生的“创业园”。让毕业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所长,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创业”。如温州城市学院创业园就是在学院提供场所等优惠政策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生成立了计算机、音乐、服装、手工等工作室,除了面向学院内部外,还面向社会,从而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而且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后的适应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中的心理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147-149.
[2]姚庆斌.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首都医药,2008:13-14.
[3]邓碧会,邓维.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67.
[4]周春开.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J].教育与职业,200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