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供用电技术论文

供用电技术论文

时间:2022-07-04 21:1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用电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供用电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背景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电力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服务理念已由计划用电向开拓市场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电力工业从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高自动化阶段,进入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阶段。由于本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1)了解供用电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的就业岗位类型。

(2)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的建议。

(3)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

(4)了解往届学生对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5)与去台交流的教师进行座谈,探讨台湾教育教学模式。

(6)协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本专业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

(7)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探讨“配电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得到专业服务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单位岗位类型。就业单位类型有: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备修造企业,社会各行业自备供、配电系统,电力用户等单位。就业单位岗位类型有:配电设计,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及检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力负荷控制,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配网自动化等岗位。

三、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原有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比较接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经企业调研和课题组教师对就业职业岗位类型的深入探索和分析,现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结合对电力企业的调研情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作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客户服务、配电维护、电能计量与计费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家的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三上三下”,即“上学历、上职称、上水平”和“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认证工作,以支撑学院职前职后“互为加强、互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安排其到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到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主持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名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具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本专业已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离岗研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计划每年继续派出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互动,体现“产学研一体化”。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进校3年以内的教师分阶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申报工程和技能系列职称,将专任教师培养成懂理论、会操作、能培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于1~2年内在福建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聘请6名兼职教师,形成1:1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另外,积极开展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互助活动,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授课技巧,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特别是担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协助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技术岗位(群)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能力、配电运行能力、线路设计运行与检修能力、配电系统设计能力等。

2.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如支撑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能力的课程:“电工技术”(由原来设置的电路、电机、电子合为一门课程)、“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气工作安全规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规程”、“配网自动化”、“电气运行”、“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线路带电作业实训”等。

3.创新课程设置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按“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素质教育教学包”要求设置能力素质式课程体系。

文化基础教学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包括电力应用文和科技文写作)、“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教学包:“电工技术i”(含实训)、“电工技术ii”(含实训)、“钳工实习”(含实训)。

专业技术教学包(一体化教学):“供用电系统”、“配电设备”(含实训)、“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含实训)、“安全用电与安规”(含实训)、“装表接电与内线安装”(含实训)、“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含实训)、“配网自动化”(含实训)、“用电管理”(含实训)、“电力市场营销”(含实训)、“电气制图与cad”(含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专业拓展教学包:“建筑配电与设计”(含实训)、“电力工程预决算”、“电气运行”(含实训)、“带电作业”(含实训)。

素质教育教学包:“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准军事化与电力企业文化”、“职业口才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电力办公应用软件”。

六、初步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为了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融入了职业岗位群的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以职业内容为主线。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均实现一体化教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教学实现职业能力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

2.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了“四层次、三培养”集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培养”是指培养工程素质、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构成了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开展电工技术、继电保护试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进行电能表接线、检查、错接线查找,低压排故,配网自动化调度,带电作业,杆上作业实训等,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室、配电站、开闭站、开闭所等毕业设计,电气运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性设计、实训和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专业教学改革的牵动下,已形成了“装表接电”实训室、“低压排故”实训室、“电气运行”实训室及“配电设计研究所”等,计划在3年内,建立“配网调度实训室”、“电力负荷控制实训室”等。逐步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一体化教学建设

(1)教师一体化建设。任课教师负责本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并负责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即大纲、教材、备课、讲课、实验实训指导等一体化。

(2)教室一体化建设。包含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三合一。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边讲理论边示范,学生边练习,突出技能培训功能。

(3)教材一体化。包含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指导及考核、技能训练指导及考核等内容,即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一体化。

对主要专业课程如“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等10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七、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深入,是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

(1)探索建立“讲、演、练”一体化的教室,如配线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装表接地与内线安装、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配电运行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边讲边练,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2)变实验指导书为实验任务书的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实验教学。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用电检查;题库;考核

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在电源建设、电网建设和用电客户的增长上,都向前迈了一大步。用电检查作为用电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电网经营企业依法行使对用电客户受电装置进行检查的企业行为,是国家电力法律赋予电网经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近些年来,大部分地方用电容量和客户量比以前增长一倍还要多,而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增加,在人员数量配备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现实条件下,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为了大力实施国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提高国网用电检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由国家电网公司策划,吴琦同志担任主编的生产技术培训专用教材——《用电检查》,目前已在国网内部全面推广开来。为公正客观评价用电检查人员的职业能力,改进培训考核的方式及效果,帮助受训人员把握培训教材要点,根据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统一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开发一套与《用电检查》相配套的能力考核标准题库,对用电检查人员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用电检查背景

1.用电检查概念

用电检查就是电力企业为了保障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和公共安全而从事的检查、监督、指导、帮助用户进行安全、经济、合理用电的行为。

2.用电检查现状

目前用电检查主要呈现以下特性:

(1)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力安全管理缺失,用电检查管理职能基本消失。由于客户用电安全长期缺乏监督管理,客户用电安全形势恶化严重,导致客户用电设备故障比例逐年增加,已经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社会舆论导向片面强调供电企业服务社会的义务,却忽略了电网安全需要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共同维护的事实,影响了供电企业维护电网安全和用电秩序,导致电力设施破坏和窃电事件逐渐增多。

(3)用电检查人员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提出的安全用电合理要求与客户自身经济利益以及电力优质服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检查协调工作的难度,使电力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满足客户要求,则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如果不满足客户要求而以安全为先对客户施加压力,则带来了客户对电力优质服务工作的不满,影响供电服务形象。

3.做好用电检查对供电企业的要求

目前,违章用电、窃电方法繁多、并呈高技术化倾向,而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相关检测设备难以满足要求,致使一些隐蔽性的、高技术性的违章用电、窃电行为难以被查到,这就需要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日常的用电检查工作中,部分用电检查人员往往只注重检查结果而忽略检查程序,致使客户怀疑检查的合法性,反告供电企业侵权。用电检查人员在开展用电检查过程中,对用户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应及时帮助用户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服务广大用户的能力。

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已经取得相应的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一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一级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二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二级及以上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三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三级及以上用电检查资格。经过法律知识培训,熟悉与供用电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以及供用电管理规章制度。

二、用电检查题库开发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从当前用电检查的现状可以看出,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综合素质,对提高供电检查工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用电检查》教材的推广,针对用电检查人员对自身职业能力水平的考核也成为目前给予解决的重要问题。怎样能够公正客观评价用电检查人员的职业能力,改进培训考核的方式及效果,帮助受训人员把握培训教材要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小组根据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统一人才培养的工作要点,针对《用电检查》培训教材开发了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能力考核标准题库。根据这套标准题库对用电检查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设立考核标准,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争取做到通过制定标准的考核体制来有效的考核,评价用电检查人员从而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

1.用电检查题库开发的目标

建立覆盖用电检查应具备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职业素养、相关法规和条例等知识;涵盖用电检查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专业和相关操作技能;以培训教材为依据、以培训模块为基础的考核题库。题量和难度将满足对用电检查人员不同等级员工进行能力评价和各类培训项目考核的需要。对各网省公司考核题库的开发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型的研究。命题思维方式实现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技术规范型的转变。

2.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

在制定题库开发大纲时,考虑到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责有所不同,针对不同职责的用电检查人员进行不同考点的考核,因此对其按配电与营销两部分制定考核模块与考核标准。

为了考核尽可能的全面,因此,用电检查题库应做到涵盖面尽可能广,因此,用电检查题库的开发主要包含以下题目类型:实操题、识图题、计算题、综合分析、案例题汇总、以及理论知识五部分。

3.考核题库开发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考核项目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保证所选考核项目的典型性与代表行。做到全面反映用电检查标准的各个等级的技能水平。二是保证所选考核项目的涵盖面尽可能广。在命题时,尽可能的将用电检查的主要内容全部涵盖其中。三是坚持统一性与针对性想结合。考核项目的开发上,对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要规定统一的内容和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型用电检查人员在考核内容上侧重点有所区别。这样既统一了基本考核的标准,又适应了不同类型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能所在。

三、考核模块的设定

用电检查题库从考核方式上主要分为机考题与实际操作题两部分。机考题主要考核用电检查人员对用电检查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机型考核。实际操作题,则对用电检查人员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考核。用电检查题库从考核题目类型上分为单选,多选,识图、判断、计算、案例分析以及技能操作这几种类型。

1.配电部分考核模块设置

配电部分考核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低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低压配电设计知识;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知识;配电变压器;高压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接地装置;配电线路的基本知识;配电线路常用材料及选择;配电线路常用设备及选择;电杆基础;电杆组装和立杆;拉线及其安装;导线连接;导线架设;弧垂观测;接地装置的安装;接户线、进户线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选择及电气元件的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后用户负荷的确定;10kV配电所主接线方式;导线直接连接方法;导线接续管连接方法;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灭火器的使用;电气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的使用;绝缘电阻表的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使用;单臂、双臂电桥的使用;登高工具的使用;脚扣、登高板登杆操作方法和步骤;工程常用十个绳扣的打法;拉线制作、安装;接户线安装;架空导线紧线、放线操作;导线在绝缘子上的绑扎、线夹上的安装操作;服务程序和行为规范;营销服务礼仪;动力箱(盘)安装;低压成套装置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接地装置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选用、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和维护及调试;低压设备运行、维护;低压设备检修、更换;低压设备常见故障处理;低压电气控制原理图;低压电气接线图;照明施工图的识读;动力供电系统图;高、低压配电所系统图;配电线路路径图;配电线路杆型图;杆塔组装图和施工图;配电线路地形图;电力用户功率因数要求;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在配电网中的任务和作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主保护、后备保护与辅助保护;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0kV配电网中线路保护配置;电力变压器保护配置;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低压开关电器安装;低压电器选择;低压供电设备验收;导线的选择;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安装;电动机几种较复杂控制电路安装;电动机无功补偿及补偿容量计算;10kV配电变压器及台架安装;10kV配电设备安装;10kV配电设备常规电气试验项目及方法;编制配电设备安装方案、验收方案;10kV配电设备巡视检查项目及技术要求;10kV配电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10kV配电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10kV开关站的运行维护;10kV箱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农网配电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室内照明、动力线路安装;照明器具的选用和安装;照明、动路回路验收及技术规范;电杆基坑开挖要求;电杆组装工艺要求;起立电杆工器具的选用;起立电杆操作方法;杆塔组立施工方案的编写;10kV配电线路施工方案的编写;10kV配电线路竣工验收;10kV配电线路导线架设;10kV绝缘配电线路导线架设;10kV配电线路导线拆除;配电室、配电箱、箱式变电站电气接线;配电线路巡视检查;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配电线路缺陷管理;配电线路事故抢修;经纬仪的使用;经纬仪在配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电力电缆基本知识;电力电缆的敷设施工;10kv电缆头的制作;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

2.营销部分考核模块设置

营销部分考核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供电所营销管理;供电所生产运行管理;供电所安全管理;供电所经济活动分析;培训授课技巧;制定并编制培训方案、计划;《农村安全用电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与统计规定》;配电线路线损知识;低压配电线路线损计算方法;10kV配电线路线损计算方法;配电网基础知识;配电网络运行与管理;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无功补偿的原理;服务技巧基本知识;利用服务技巧与客户沟通;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业务扩充的内容;供电方案的确定;低压用电工程验收项目及标准;供电可行性审查论证;10kV电力客户供电方案;10kV电力客户配电线路方案;高压用户新装的设计审核与现场竣工检验;高压用户新装接电前应履行完毕的工作内容;单相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直接接入式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装表接电工作结束后竣工检查;经TA接入式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单相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直接接入式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方法;日常营业工作;变更用电的内容;低压电力客户业务办理;10kV电力客户申请;10kV电力客户业扩流程;合同的基本知识;供用电合同的种类;供用电合同范本的条款内容;居民用户供用电合同的主要内容;供用电合同文本的规范格式;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履行;供用电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用户计量方式的选择原则;用户计量方式的技术要求;电能计量装置选配;用户计算负荷的确定;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要求;电压互感器的选择要求;运行中用电设备的检查方法和异常情况处理;用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编写事故报告;窃电及违约用电;窃电查处规定;违约用电处理规定;防止窃电的技术措施;抄表器的使用;抄表器的维护;电能表电量异常现象;电量异常分析处理;电能表基本知识;电能表电量抄读方法;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计量装置的抄读;三相多功能电能表的抄读;照明抄表卡、电费通知单的规范填写;动力抄表卡的填写要求及规范格式;负荷控制表计抄读;电费核算的内容;单一制电价客户电费计算方法;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管理办法;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两部制电价客户电费计算方法;线损电量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电费违约金相关规定和计算方法;异常用电的电费计算标准与方法;平均电价的计算和综合电价的确定方法;电费收取的主要方式;电费回收率的统计相关规定;实收日报的填写要求;居民客户拖欠电费情况的处理方法与相关规定;客户的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电费发票管理;托收电费的方法与规定;银行转帐电费的处理;预购电售电操作方法;大工业客户拖欠电费情况的处置;应收日报的填写;电能表实抄率、差错率与电费回收率指标应用;电力销售状况的分析;用电行业分类;电费资料保管的相关规定;电力销售状况的分析;影响平均电价的因素的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安装;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辅助端子接线;直接式、间接式电能表的带电调换;相位伏安表的使用;经TA的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直流法判断TA、TV极性;经TA、TV接入的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情况下退补电量计算;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第3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模式,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电力企业电力赢下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自动化,促进电力营销业的发展,同时,建立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还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电力服务,规范电力市场的电力营销环境,促使电力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占据竞争中的主导地位,不至于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我国在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晚,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设计思想和原则,这对于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决策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需要在这个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促进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电力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没有形成能够从企业的高度进行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的战略设计

我国电力企业的业务处理以及基本工作的流程不是很规范,水平不高。并且很多的系统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硬件的问题和软件的问题。这就造成在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对电力客户提供电力服务等方面不够精湛顺利的情况。

2.上级部门对于各个下级的电力营销点的基本情况包括生产、营销、相关的经营数据等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实时监控和,这就造成电力营销点的报表数据含水分高,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还会存在对电费的截留等问题。

3.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供电和配电分开,他们分别属于两个部门,这就造成我国的供配电出现脱节,不能够很好的形成一个整体,以至于也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全程的周到服务。

4.我国电力企业在自动系统建设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很多的电力企业仅仅具备局域网范围内的用电安装、电费计算、电力计量等这些较小的系统,但是对于电力营销的方式、电力营销的理念、以及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等都还是空白,没有接触过。

三、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的对策分析

要想建立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就必须要要转变思维,将电力的生产转向电力的服务,这就是说,电力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为客户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上。

1.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对外

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就将所有的电力服务指挥系统放在这个中心,由其进行全面调度指挥,客户服务中心主要有网络服务、营业大厅服务、客户现场服务等这些子项目。

2.要实行营销合一

实行营销合一,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的影响,提高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的效率和水平。以前将负荷管理、配电调度自动化管理、客户服务、电力咨询等方面其次是实现“营销合一”,减少中间联络环节,提放在很多个部门,如今应该将这些分散的部分合并起来,由客户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指挥,全面提高营销的效率。

3.要实现电力营销的电子商务化,通过采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加快建立电力营销的网络平台,按照电子商务流程的方式进行电力营销,从而就可以在新技术背景下,实现电力企业营销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改变过去单一的方式。

四、系统结构

1.系统层次结构

如下图

图1 系统层次结构图

1.客户服务层负责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并与客户进行沟通。客户服务系统主要通过呼叫中心、Internet、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电力法规、用电政策等信息查询服务,实时接受客户通过各种方式提交的紧急服务及投诉举报等业务。

2.营销业务层负责对客户服务层传来的业务需求信息以及所采集的客户信息进行大量的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服务层。

3.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通过对业务层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各管理部门所需的管理信息,帮助其对客户服务层和营销业务层的工作质量和流程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

4.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提炼电力营销和发展所需的辅助决策信息,通过对营销和客户服务的综合管理与分析,在数据完整、详实的基础上,准确地掌握电力消费行为和市场动态,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并将决策信息下达给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营销业务层和客户服务层。

2.网络层次结构

如下图所示

图2 网络层次结构图

五、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

1.用电需求预测

(一)根据预测对象和预测期的长短,确定预测的内容、范围和时间,选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和模型。

(二)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校核,对用数学模型求得的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算出误差,对误差值较大的找出原因并修正。

2.营销分析

(一)销售分析

主要包括分类电价售电量及平均电价分析j电费回收分析、实时电价分析、行业用电分析、电力负荷情况分析、大用户负荷电量分析和居民用户负荷电量分析等内容。

(二)市场分析

根据市场调查、客户咨询和现场服务了解掌握的情况,分析市场容量的潜力所在、市场占有率情况、经营环境状况,分析未来市场状况和竞争的发展趋势等,及时跟踪掌握竞争对手的营销动向及各阶段应采取的策略。

(三)客户分析

(1)客户查询、咨询和投诉情况分析。根据客户查询、咨询业务内容和客户投诉数量的统计,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

(2)客户调查分析。分行业抽样收集、分析客户生产计划和产品市场变化情况,政策变动对行业用电的影响。居民用电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家用电器用电情况变化。

(3)客户信用分析。根据合同执行情况、费用缴纳情况及与其他相关单位经济往来的信用情况,逐步形成信用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结果影响客户申请处理及应享受的服务。

(4)用户用电异常分析。包括抄核收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违约用电情况分析、电能计量分析、配网供电能力分析、电价核定分析和机构设置定员分析等内容。

六、结束语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会更好的促进电力服务,转变电力企业的营销模式和思维。

参考文献:

[1]龙建雄. 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20.

[2]赵庆波,李存斌,张艳红,陈鹏,曾鸣. 山东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3-10-01.

[3]强彦,付跃华,谢红薇. 基于OLAP的电力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

[4]刘继春,李凯,刘俊勇,郑华. 大型水电企业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功能规划.中国电力.2007-03-05.

[5]汤祖旭,冯庆东,赵利涛.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分析.东北电力技术.2002-04-30.

[6]王斌,李保栋. 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查询方法.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2004-10-14.

第4篇

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在街心花园举办“江南绣业上高特校刺绣艺术培训中心”一周年庆典暨赣绣作品义卖活动。活动展出残疾孩子30多幅赣绣作品,包括花鸟、虫鱼、风景、字画等,并且还有孩子们精彩的现场刺绣表演,让过往行人惊叹不已。活动开始不久即售出作品过半,孩子们“绣”出了一片新天地。该培训中心加盟江南绣业——江西省第一家正规的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传统手工刺绣艺术品公司,聘请公司赣绣专业人员来校传授技术。(刘薇)

铜鼓县举办了首届全县教研组长培训班,参加此次培训的有各中、小学及村完小教研组长,其中有的是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教研组长职能及教研策划、新课标解读、如何听评课及案例点评、如何命题、如何做课题、写论文等专题讲座。(刘茶英)

在宜春市举行的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比赛中,新余市新钢中学分别获得初中组男子团体、初中组女子团体桂冠,并获得学校团体总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还获得多个单打前五名。(周新华)

7月10日,来自素有“粮仓、橘乡、林海、盐田、药邑、青铜王国”之美誉的新干县教育考察团,深入樟树市樟树中学、市幼儿园、实验小学和樟树三中,重点围绕教育投入、学前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出的举措等内容进行考察。考察团对樟树市“促均衡,高效率优化教育资源;创特色,高规格丰富发展教育内涵;炼内力,高标准打造教师队伍;抓投入,高品位建设一流校园”的“四高”措施表示赞赏。(李友元)

婺源县紫阳一小《家校简报》数字报正式上线了,读者可在网上看《家校简报》。数字报纸的推出,继承了传统纸质媒体方便阅读的特点,又克服了纸质媒体的局限性,同时具备了传播不受时间、地域影响的特性。(张军民)

樟树市临江小学六(1)班收到来自北京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寄来的回信,信中感谢该校学生周毅等同学为教材纠错。今年4月份,六年级(1)班在上科学课《探索宇宙》时,周毅对航天器中的“空气站”提出质疑,认为没有“空气站”一说,应该为“空间站”。接着,科学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当堂讨论,还利用“班班通”网络设备当场查阅资料,一致认为教材确实有误。统一意见后,课后给出版社寄信反映情况。(陈燕如)

5月30日,余江县杨溪中心学校在多媒体报告厅举行“最美丽女教师张丽莉——我们与你同行”演讲比赛,来自全乡村小的10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演讲比赛。在比赛中,各选手热情讴歌了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大家表示一定要以张丽莉老师为学习榜样,埋头苦干,像她一样具有热爱学生的大爱情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徐海燕、吴小街)

5月27日,丰城市小港中心小学与《赣西晚报》联合组织的小记者团来到市供电公司,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小记者看电力”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电网发展及供电优质服务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小记者们的所见所闻,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知识传递到更多的家庭,营造良好、和谐的供用电环境。供电公司为每一位小记者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常用知识手册》,并详细作了讲解。(阙芳)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但如果只增加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不进行节能。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近10年来。负荷的增长速度大于电量的增长。使得电网的负荷率下降。峰谷差加大,为电网调峰及经济运行带来困难。并且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从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系统资源利用最优出发,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开发。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

1 引言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重点,运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随着以厂网分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为特征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电力供应紧张形势趋缓、负荷率将越来越低、峰谷差越来越大,以同时提高用户用电效益和电网经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DSM已成为国际上先进的能源管理活动和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法国、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实施,并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能源署(IEA)2004年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自石油危机以来,通过实施DSM等多种措施,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约50%。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实施DSM项目。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内供电公司坚持改革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深入探讨。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国内电力公司中的主要应用方面有:

(1) 移峰填谷。通过对工商业用户实行分时计量电量,实行尖峰、峰谷平分时电价措施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转移高峰时刻的用电负荷,降低高峰用电需求,提高电网供电设备的负荷率和利用率,缓和高峰时刻的供用电矛盾。

(2) 无功补偿。对配变变压器就地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电网无功损耗。

(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5000KW以上的大用电用户进行24小时的动态监控,在供电紧张时,根据电网负荷的情况,有序的控制用户的用电负荷。

(4) 节能。对终端用电户,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改造配电系统。

(5) 落实有序用电方案动态管理。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需要对供电用户实行拉闸限电时,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定落实有序用电方案,结合负荷的动态变化,实行方案动态管理。

3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

供电企业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各发、供电企业建立可靠的电力事故应急机制,落实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各项组织措施。严防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同时,深入开展依法治电,依法护电,严厉打击盗窃电能和破坏电力设施犯罪,遏制违章建筑,违章作业等各类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加快电网建设,解决电网供应瓶颈现象,对今年在建的电网建设工程加强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协调所在地区范围内的企业自备电厂、地方电厂多发、满发’充分发挥这些电厂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地方电力供应。

3.2 电价手段

电价制度的确定,要考虑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两个方面。在电价结构方面,主要是制定一个面向电力用户多种可供选择的激励性电价,如容量电价、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其目的主要是激发电力用户在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方面的主动性。

建立多种结构有选择性的电价制度,为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它增强了电力用户在削减电网负荷尖峰、增加填谷电量、进行移峰填谷和减少用电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调节需求侧管理效益在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合理分配时的一种手段。

3.3 针对大用户采用可中断负荷管理

根据国外的经验,对可中断负荷容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大工业用户,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是最具成效的。因此,在当前很多城市缺电严重,峰谷电价影响存在滞后现象的情况下,对大用户实施可中断负荷就成为了必要手段。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指电力公司与用户签订可中断负荷协议,在电力公司需要时,中断和削弱用户的电力供应的一种负荷管理的技术手段。对可中断负荷管理中,电价的折扣率和相关优惠措施是该办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3.4 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号召人民群众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节约用电,随时关闭不必要的用电设备,适当提高空调的制冷温度,最终使广大市民深刻意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供电形势给予理解和支持。

印制大量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彩页分发到社区、企业和街头,以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推广蓄能、节能技术为核心的展板放置于各营业所的显着位置,大力推广使用绿色节能照明和蓄冰制冷等新技术节电措施,提高用电负荷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大力推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网低谷时段多用电。

3.5 节电设备使用优惠

(1)免费安装激励。免费安装激励被视为需求侧管理相当成功的一个激励工具。由于电力用户不必或仅支付少许费用。减轻了电力用户节电的投资风险和资金筹措的困难,因此很受电力用户的欢迎。

(2)借贷优惠激励。供电企业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使节电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提供贷款而减少的利息收入。

4 结论

需求侧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整个社会、每个领域,涉及国家电价政策和各种管理体制。以往各供电公司进行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充分说明了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它可以把缺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到最小,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促进社会有序用电。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苏宁.电力价格政策的实施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华北电力技术,2005(10):33—35.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销策略

以河南省供电企业为例,通过全面梳理当前电力营销现状,深入分析目前电力营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电力营销策略建议。

一、当前电力营销现状分析

由于供电企业具有的市场垄断和电力客户的不可选择等商品特性,长期以来,使电力企业员工形成不重视客户需求的传统习惯,存在着以生产电能为导向的滞后电力营销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市场营销的基本定义为: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它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实现在产品价值交换中获取利润。同理,电力营销应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满足电力客户需求为目的,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及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实现电能使用价值的交换,最终获取利润。因此,电力企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最终都要取决于电力消费者是否购买电能和增大电能的使用量,所以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应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增加市场客户为中心。

而目前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意识较为淡薄,各部门工作目标、员工岗位职责仅限于做好本部门、本岗位工作,而忽略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卖电”,忽略了客户需求,缺少围绕更好地销售电力的工作主线,形成电力营销仅是营销部门职责的企业潜在的普遍共识,缺少企业上下为营销的大棋局意识,使得电力市场开拓效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较不理想。

2.市场营销滞后于客户的需求

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负荷特性、用电习惯、用电趋势等需求侧特性及需求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影响营销决策的准确、有效,造成为客户提供的电力商品及售前、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不高,形成了电力营销滞后于客户需求的矛盾,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3.社会责任与商品特性制约,加大了电力营销成本

一是电能具有不可储存的商品特性,增大了电能输送、线路维护、输电损耗等必要的输电成本;二是供电企业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的国企社会责任,必须保障在电力紧缺、重要时期,满足重要客户、百姓生活的可靠供电与用电需求,相应供电成本较高,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盈利能力。

4.市场开发手段乏力

由于电力企业不能对电力销售价格、辅助业务自行定价,就不能为客户提供优惠产品、开展促销活动等优惠销售策略,以帮助扩大市场份额。且固有的垄断行业观念及营销绩效激励机制不够健全,造成电力企业对客户需求、用电市场变化、用电潜力等市场细化分析深度不够,使得对电力市场开发和用电潜力挖掘的层度和广度不够。

5.优质服务停留于表面

垄断行业特性使得电力企业营销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对优质服务的认识多停留于上街宣传、微笑服务、营业场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而便捷高效服务、加快办电速度、提升电能质量、减少客户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依然存在。

6.客户满意度有待提高

客户满意度顾名思义就是客户对电力商品的满意程度,包括电能质量及满足客户电力需求的服务。目前电力营销管理还没有真正实现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仍表现出重生产轻营销的企业定位,企业发展策略、电网建设规划、检修停电等生产运行环节,还不能首要考虑客户需求,不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延伸服务,造成客户停电损失。不能保障居民、偏远地区等客户供电质量,引起客户对电力产品的不信任,影响客户用电的积极性。

二、适应新形势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建议

当前河南省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表明,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若营销策略不力,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问题应重新审视电力营销工作,以电能优质、市场稳固、营销先进、客户满意等优质企业的标准,不断创新经营管理,及时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

1.树立优质的企业品牌

树立诚信、负责的国企品牌形象,包括提供优质的电能和满足电力需求的服务。首选应保障向客户提供可靠、持续的优质电能,以客户用电需求为导向,适度超前发展电网、减少停电、减少客户用电成本等,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用电服务的要求,兑现服务承诺;同时应强化品牌宣传,企业品牌是优质的市场竞争力,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的大营销意识观念。形成每个员工都是品牌代言人的供电企业文化,使优质服务成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供用电关系,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赢与持续发展。

2.创新市场营销策略

应根据客户用电需求,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1)深入研究用电需求特点,推出适合的电能产品,如高效办理用电业务,提供优质电能、提升各项用电服务及延伸服务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2)细分市场,稳固与开拓市场。根据不同的用电市场需求,实施高效的售后服务策略,稳固存量市场;宣传清洁、高效、快捷的电能产品优势,培养客户用电习惯,培育新型用电市场,开挖潜在电力市场。(3)大力开展用电需求预测与需求侧管理技术研究,实施超前服务,引导客户合理用电,积极推广有利于环保、节能的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客户用电效率,不断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4)灵活运用与积极争取国家电价政策,助推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应深入测算成本电价与积极向国家价格部门沟通,争取出台满足各类用电客户需求的合理电能产品价格,如季节性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性电价、负荷率电价、居民分时电价、阶梯电价等;另一方面灵活运用现行电价政策,如利用价格杠杆(拉大分时电价差)扩大分时用电市场,为客户提供合理经济的供电、计费方案等,实现双赢。(5)有效降低客户用电成本,让利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满足客户需求,有效降低客户用电成本,对城乡居民、农村客户尽可能直供到户,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开展趸售大客户直接售电,减少环节购电成本,同时扩大直供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经营效益。(6)健全市场开拓激励机制,鼓励全员积极开拓市场。

3.依法经营、从严治企、规范用电市场

(1)贯彻执行国家各类电价、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公开、透明相关收费项目,规范收取各类营业费用,依法实施电费催收策略,树立良好国企形象。(2)对外依法遏制违章、违约用电行为,对内严格查处不规范营销服务行为,规范用电市场秩序,创建良好售电环境。(3)健全工作质量监察与考核机制,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保障企业经营效益。(4)从严治企,健全各类经营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经营风险防范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4.实行差别服务,培养诚信客户

供电企业不能自定产品价格的国企特性使得实施产品优惠策略乏力,为提高客户用电的积极性,并培养诚信客户,降低普遍服务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需要积极研究替代优惠、激励营销策略,建议实行差异服务。即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系统(统计有无违章、违约用电记录、有无电费拖欠记录、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价,根据客户信用评价等级实施相应的差别服务,如为信用等级高的客户提供优先故障报修,无偿提供用电设备安全测试、无偿提供节能新技术等延伸服务,培养客户争相成为高星级诚信客户,有效降低电费催收、故障停电等经营、维护成本,并对提高客户用电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第7篇

关键词: 功率转换插座 学生寝室 智能限电 功率因数 单片机

学生寝室目前为保障学生用电安全,限制学生在寝室使用大功率纯电阻电器,如暖手宝,热得快等装置。目前学生寝室配电箱中安装已编程的单片机,采用限制电压和电流最小相位角的限电机制,即当功率较大(>400W)且功率因数接近1(电压电流相位角偏小)时,单片机会切断电源电路[1]。但是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功率转换插座的装置,利用电容产生无功功率,以减小大功率纯电阻电器使用时的功率因数,从而将纯电阻电器伪装成非纯电阻电器,避开单片机的限电控制。本项目的目的在于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装置,从根本上解决限制学生寝室使用大功率纯电阻电器的目的。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保障学生用电安全。根据之前对于多种功率转换器的研究,了解到部分功率转换器内部没有熔断电阻,容易发生危险,且功率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在于产生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在线路中不断传递,会加重学校电路的负担,加快线路老化[2],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埋下了安全隐患。对于使用功率转换器是否会造成电器的寿命缩短,加快内部线路老化,还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1.功率转换插座的研究

1.1功率转换插座的内部结构

通过对不同功率转换器内部结构的研究以及元件参数的测量,不同功率转换器内部构造不同。但是通过对内部电路分析,画出电路图,其内部电路分布一致,图1为XW-03B型号的功率转换器内部电路及其元件参数。

图1 XW-03B型号的功率转换器内部电路

1.2功率转换插座的工作原理

功率转换插座利用并联在电阻上的电容产生无功功率,补偿线路中接入大功率纯电阻电器后电流和电压相位角的减小,从而减小了功率因数,因而在原有的限电机制下,大功率纯电阻电器与功率转换插座配合使用,不会造成断电。图中双向二极管的作用在于稳压,保证用电器在此电路中,置于额定电压下工作。熔断电阻的作用是在发生短路等情况下切断电路。

2.实地调研

通过电话网络及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区不同高校的限电机制,以及功率转换器的使用情况,并且了解学生宿舍日常使用的电器,做成明细表。如表1,表2所示。

通过以上调研数据可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a.各个高校宿舍均采取限电措施保障学生安全,限电额度稍高于学生宿舍用电总额,为800W~1000W。

b.以上高校学生群体中均存在使用功率转换器的现象。

c.以上可推知,各高校配电箱均采用同一机制限制大功率纯电阻电器的使用。

3.实验过程

由于当前限电机制是在宿舍配电箱处,添加了已编程的单片机。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寝室配电箱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故将探究的着手点确定为宿舍端口,并采用同配电箱相同的限电方式,即在宿舍用电总线入口处添加已编程的单片机对电路的开闭实行控制。

本文采用智能限电理念[4],即通过单片机对用电负荷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运算和判断,从而对用户使用了违章电器进行监控。如果单片机没有检测到符合违章电器特征的负荷且总负荷小于规定的负荷,说明该用户用电是安全的电闸导通,绿灯一直亮,数码管显示当前的负荷大小;反之,单片机将输出关断信号,将电闸关闭,同时数码管显示HH,蜂鸣器报警,10秒后,单片机自动检测负荷情况,若违章电器仍然存在,单片机继续关闭电闸;若违章电器被撤去,则单片机发出导通信号,控制晶闸管恢复供电,数码管恢复显示负荷大小。

综合以上各种理论,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路线:通过分析对比正常用电情况下的参数和违章用电(大功率纯电阻电器和功率转换器配合使用)情况下的参数的不同,来使单片机分析检测线路中是否存在违章用电情况。

正常用电情况:

a.所有用电器共同工作(包括四台电脑,四盏台灯,一台饮水机,四部手机充电器)。

b.四台电脑同时工作。

c.四部手机充电器共同工作。

违章用电情况:

a.XW-03B型功率转换器,500W暖手宝共同使用。

b.PZD001型功率转换器,500W暖手宝共同使用。

通过以上几种用电情况的参数,总结出正常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范围和违章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范围。找出其中的不同,用以指导确定新装置的限电机制。

针对以上几种用电情况的实验计算过程如下:

正常用电情况:

a.所有用电器共同工作(包括四台电脑,四盏台灯,一台饮水机,四部手机充电器)。

b.四台电脑同时工作。

功率因数=360.24W/1320W=0.273

c.四部手机充电器共同工作。

功率因数=20W/176W=0.114

违章用电情况:

4.结论

在正常用电情况下功率因数可以为1,比如单独使用台灯或者饮水机的情况。但是当功率较大时(P>300W)功率因数接近1时会断电,而违章用电情况为大功率用电,所以正常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仅考虑功率较大时的功率因数范围。故将功率因数的范围的上限定为0.40。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a.正常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范围在0.114~0.40。违章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范围在0.142~0.228。违规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范围在正常用电情况下的功率因数的范围之间。

b.正常用电情况下总线的电流在0A~8.44A,即0A

由此确定了新装置的研究的最终技术路线:在宿舍电路入口处安装单片机,用以判断线路电流是否大于9A。当总线电流大于或等于9A,切断电源,蜂鸣器发出警报,10秒后自动恢复供电。若依旧大于9A,则再次瞬间断电,直至违章电器在线路中移除,方可恢复供电。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限电流程图

参考文献:

[1]王新河,许建新.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源中的应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J].治黄科技信息,2006,(03).

[2]张文亮,汤广福,查鲲鹏,贺之渊.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04).

[3]滕乐天,何维国,刘隽,包海龙.电力电子技术对上海电网发展的革新与挑战[J].供用电,2009,(07).

[4]张炳武.固态继电器电参数测试技术研究和测试系统软件设计[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8).

第8篇

[论文摘要]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电力营销系统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分析应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与开发建设。

一、应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影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通道问题是导致各供电营业所单机独立运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各供电营业所地理位置分布较广,在全区范围内铺设光缆到各供电营业所,成本和维护费用太大,而传统的电话拨号连接又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带宽要求。(2)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在地域上分布非常不均,一般也只是在城市或相对较大的城镇,而供电营业所广泛分布在小城镇,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处理。

随着全社会通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电信、网通、广电的基础通讯设施已经相当完善,网络的连接可以解决由于操作人员应用计算机水平低引起的系统维护难的问题。在应用工作站安装远程控制软件,通过远程控制可以维护一些简单计算机操作的问题。操作员可以运用本地自动更新模块来自动更新维护;信息系统数据库集中存放,这样系统管理员只需维护数据库就可以了,而操作员只要客户端网络通畅,应用系统就没有问题。

二、系统设计原则

(一)开放的系统设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电力企业资源的统一规划,可以与其他相关的开放的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办公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的无缝连接。

(二)灵活性。不同的供电企业或同一供电企业的不同时期,其业务处理过程、方式可能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的目标就是适应电力企业快速转型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情况迅速制定不同的企业解决方案。

(三)先进的技术。建议采用当前流行的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软件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分布式、模块化的组件开发,可提供各种专业接口,为系统问的互联和系统的扩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安全性。通过客户权限管理、用户加密、数据备份、分布式应用服务以及系统出错处理等各种方法来保证系统的数据与网络安全性。其中用户权限设置应将系统用户的工作权 限定义到具体功能,保证数据的访问与处理安全性。应用服务通过负载平衡算法保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三、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

(一)系统功能划分。根据营销系统各项业务要求,系统功能可划分为:用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模块、管理功能模块)和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两部分,核心业务模块包括业扩管理、抄表管理、电量电费管理、收费与账务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管理功能模块是辅助决策等,系统接口包括银电联网、客服系统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电能计量系统及各类电能采集装置的接口、OA接口、触摸屏查询等。

(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应有业扩报装、电费计算、档案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部分,实行数据集中管理,各供电营业所通过广电网络建立广域网实行数据共享。业扩流程纳入计算机管理并加以业扩监控,逐步达到单轨制无纸化流程。利用广电网络作为数据库通道建立供电局与各供电营业所之间的物理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放置在供电局大楼信息中心统一管理。数据库采用Oracle,系统开发工具采用Delphi。由于系统数据统一集中管理,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唯一性、合法性、一致性,系统软件的升级只要将文件写入相应的数据表,操作员运行一下本地的自动更新程序即可。

(三)系统功能要求。

1.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要求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性能灵活(包括对历史数据的转储及处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追忆性、可恢复性、可操作性、共享性和安全性,方便查询及分类统计。 转贴于

2.在报表功能方面,应能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按要求灵活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提供灵活的报表格式。

3.在图形功能方面,应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进行动态分析,能以棒图、饼图和条形图、曲线等示之,并能按A4纸打印;图形要求美观、比例恰当、布局合理。在统计功能方面,对系统所要求的各类数据库进行一般性统计和按某种需求进行统计;统计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统计结果可以按自定义的格式用A4纸打印。

4.在保密及授权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授权机制,访问权限具有足够的授权设置级别和严密的控制管理。

5.在系统维护方面,要求方便、快捷、可靠、安全。

(四)业扩报装。

1.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为新装增容用电和用电变更一口对外管理部门。

2.低压客户(综合配变供电的客户)的报装等相应事宜在所属供电所办理,各供电所应建立相应的客户档案,并及时向客户服务中心备案。

3.10kV及以上客户的报装业务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心。

4.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客户建档、组织竣工验收、签订供用电合同等,生技科专责人负责现场勘察、确定供电方案等方面的工作,营销部负责计量等方面的工作,实业总公司负责客户施工等工作,生技科负责方案审核。

5.客户业扩工程竣工后,由客户中心组织生技科、营销部、供电所及实业总公司等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接到验收通知后要按时参加,及时为客户验收送电。

6.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对外业务服务,对内负责有关业务流程的调度,按时完成各环节工作。

(五)电费计算。通过设立综合变用户和公用变用户这两种只计量不计费的关口表用户,来统计线损。主要功能有:读数录入,电费计算,电价字典维护,电费台账生成与打印,电量电费报表汇总,银行数据接口(委托银行代开发票、代收费的,按一定格式生成银行所需数据)。

(六)档案管理。提供模糊查询功能,输入相应的参数,能够在数据库中调出数据,供查询用户文件、表计文件、农村综合变、小城镇公用变、表库文件等资料。

(七)物资管理。实行进、销、存操作,对各供电营业所的物资进行计算机管理,统一编码,实时统计库存量,便于物资合理利用。包括:材料编码、材料进仓、材料核价、材料销售,材料结存。

四、结语

通过对各类业务模块的细分,满足供电企业营销各级管理群体的需要,既减轻了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又方便了各供电营业所相互之间的应用交流,满足数据结构统一、编码统一、运行模式统一的设计目标。全面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决策水平,促进电力营销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9篇

通过对微处理器控制的不同深度的了解,在经过用电检查的深度检测后,产生了对双电源的一定认识,从而通过对双电源用户的一定相关规范,产生出一定的分析及措施。

关键词:双电源;用电检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一、双电源简述

经查阅权威资料系统得知,双电源是一种由微处理器控制,称作ATS也称ATSE,是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的英文缩写,近年来,双电源的使用普及到大众老百姓家中。其还主要分为PC级双电源和CB级双电源。如今看来,各类双电源的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例如:各大公共场所的照明应急箱中,使用的就是接触器类双电源的转换及切换。简化来说,就是常用电设备突发故障时或突发停电时,就可以通过双电源的开关进行切换,从而可自动的转换进备用电源设备上来,使供电设备仍能照常运行。其保证了供电系统发生状况的情况下还可持续使用的得重要组成部分。

二、用电检查的重要性

用电检查是一项具有专业性质的重要用电检查,是各大电力行业以及其相联系的组织、个人依据规则、规范的标准、又或者事例经验对消费者使用电力对象的情况进行质量、安全、计量、隐患、设施性能、营销各方面的检查、评估、测定的行为。是对今后专业用电工作的最基础的重要依据,重点包含:使用电源前的检查和使用电期中的检查和使用电源后的一系列的检查。

三、用电检查中双电源用户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双电源用户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才能被称双电源用户。以下为现存的双电源用户现状分析:

从供电局中转出两个不同的电路来源并可共同使用电的用户;

从供电局转出的一电源路线供电,但是自备发电设备来做为长性备用的电源用户;从供电局转出一条主要供出电源的线路,然而又从不相同的电路来源处供用电源的另一用电用户中取得长性备用的电源。

经分析得知双电源的使用用户当中,政府建设的公共设备占有较大的比例,例如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对其的应用还有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当然操作用户是否具有专人负责用电管理,配电室作业电工作人员和电气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电力部门监办颁发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工作人员是否熟知《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都是重要考察项目。

其次为大中小型商业用户,产品利益促使商户不可以断电,断电的话会使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矿产业必须具备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等。经过上述得出,双电源的应用对煤矿业的重要性相当重要,当然重要电力用户的自备电源是否定期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其是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对自备电源进行启动和测验是相关部门当下要重视的重要部分。

最后为最为百姓的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电梯,应急灯,小区监控等,最常见的就是老百姓家中的电视设备也具有双电源的加入。当然用户选用的自备应急电源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消防、安全、环保、节能等一系列技术的要求和标准的规范。配置的绝对容量是否达标到安全负荷的百分之一百二;以及其实否能够满足四大系统的相对负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经过相关部门进行认证。

四、双电源用户存在用电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双电源用户的安全使用问题是当前双电源用户最大问题,当然,相关部门已对双电源用户出具了相关的条例法案进行安全性教育,以下便是安全条例中的一部分:

未经许可两个电源不得并列运行,对联销装置应定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双电源并列必须按相关协议执行,并且还应该考虑有关电保护及其定值的可靠性。对其相关它设备进行检测、检修时,应确保与原来的相位达到一致。凡是经过批准的双电源用电的用户,其两路电路不得自主转达给其他用户用电。凡是两路电源都是由供电局专线供的电路的十KV 或十KV 以上的双电源用户,就由有关部门签订的调管协议,从而存入相关部门的调度管理。

电源机发动之前,用户应该断开与电力相关系统相连的开关,应该有相对明眼的断开处,来确保不会使供电线路倒送电源。

当然加强对双电源用户的用电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加强了对其的管理,才能维持正常的用电秩序,从而维护双电源用户的权益,不可排除的是用电管理就涉及到用电检查这一专业性操作。定期对各类双电源用户进行检测,排除安全隐患等问题,对用电户和相关单位都是双赢的,当然还要排除一些偷电的行为,电力作为人类公共资源,偷电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这种行为时一定要排除的,偷电对用户本身也是一种非常不安全的行为,会发生漏电、泄电这一些类安全问题,从而引发人身安全。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不难得出,当今的双电源用户的比例成分,及在对双电源用户进行用电分析中得出相关的事项及问题。这篇论文虽然分析的并不够深入,但还是可以突出双电源的利益性,从而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当然也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渗透。

参考文献:

[1]谢铿.有效开展用电检查,提高用电管理水平[J].商品与质量,2011(S2):23-24.

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困难,为社会和电力企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电力立法滞后于体制改革,造成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受制于上位法致使地方电力立法难以突破电力行政执法的基础——执法队伍构建及执行力。因此,电力行政执法需从立法层面予以突破,从中央层面明确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在立法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应对之策。

引 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事件频频发生,窃电现象也呈频发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电力建设项目进程,危急供电安全,而且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使国家和供电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刑法》等法律法规对于电力设施和电能的法律保护远不能涵盖实践中所存在的相关行为,对现实中存在着的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及盗窃电能、侵犯社会公众和电力企业利益的涉电违法行为,其中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需要通过行政执法予以制裁和规范。但由于我国电力立法滞后于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与政企分开后的电力体制不相适应,存在着电力行政执法体制始终没有理顺、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无法形成一支有力的电力行政执法队伍等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电力行政执法体系及实践情况的分析,探讨形成这一难题的原因和解决之策。

1.当前我国电力行政执法面临严峻形势

破坏电力设施和偷窃电能现象,不仅使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严重侵害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严重侵害了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破坏电力设施和窃电行为还扰乱了供用电秩序,造成许多危害电力运行安全、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2007年,在全国“三电”(指加强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专项斗争中,查处“三电”治安案件2.5万余起。涉电案件剧增,严重危害了电网安全运行,无法保证电网正常供电和电力用户正常用电,还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电力执法力度的不足,涉电违法行为得不到追究和惩处,无法保证电力执法部门公信力和电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2.电力行政执法内容分析

电力行政执法是指电力行政执法主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是保证电力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直接性的、管理性的行为。

按照行政执法行为对相对****利义务所引起的直接效果,电力行政执法主要有以下方式:电力行政处理、电力行政处罚、电力行政检查、电力行政处置。

3.导致我国电力行政执法难题的原因

电力行政执法出现的严峻形势,固然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执法保护力度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力立法滞后于电力改革,现行电力法律法规中许多方面不适应我国当前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的现状。

3.1 执法主体事实上的缺位是电力行政执法难的根本原因

3.1.1我国现行法律中对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规定不明确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既可以自己的名义在法定权限内从事电力行政执法活动,承担法律后果,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法定权限内再委托符合法律规定的其它社会组织行使电力行政执法权。受委托的组织并非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它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相应的行政执法后果即法律责任应由委托机关承担。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于1998年1月7日修订后,诸如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四川、新疆等地都纷纷出台了有关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及反窃电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但在电力设施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方面,无一例外地沿袭了上位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即明确了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相应的行政执法主体。如此看来,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似乎并不存在缺位情况,但事实上,现行法律的规定并未明确由哪一个政府组织具体来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有的电力行政事务有多个部门在具体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3.1.2 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变迁导致执法效能弱化

1996年4月1日《电力法》实施后,国务院国[1996]48号《关于组建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指出,为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电力公司。按照这一决定,新成立的国家电力公司负责原电力工业部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不再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国家经贸委作为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与监督。由此,改制后的电力行政执法职能完全由政府部门承担。

3.1.3 政府部门作为电力行政执法主体能力不足

通过考察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前后的变化差异,不难看出: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力局不仅具有行政执法权,而且具有与之相配套的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验。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地方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虽然取得行政执法权,但其限于人力、物力、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行使行政执法权,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使得无法形成一支与其所在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和电能安全保护相匹配的行政执法队伍。

由此看来,执法主体执法能力的欠缺是导致电力执法难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因为执法主体的能力不足使得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的缺位,并直接导致了电力行政执法之难。

3.2电力立法难以突破导致难题持续

3.2.1电力相关法律规定与其他法律衔接不到位

我国《电力法》的修订与完善滞后于电力体制改革,面对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发电与电网企业的技术配合问题、预购电、欠费停电期限、用电检查权等方面的新问题,《电力法》及其配套法律规定与相关行政法的规定没有衔接,与《刑法》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罪、盗窃罪等罪名条款没有相衔接,法律的适用出现了许多真空。

3.2.2 相关电力法律法规缺少可操作性

涉电案件在进入行政执法程序后,由于相关电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使得行政执法主体无法对许多案件进行行政执法处理。如在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所涉及的电力设备范围的具体指向、盗窃和破坏电力及设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计算等等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与电力企业和公检法部门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2.3 上位法的限制使地方立法难以突破

基于法律效力等级理论,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效力。《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都规定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也就无一例外地沿袭了这一规定,即明确了由各自省(市)的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相应的行政执法主体,而无法形成新的突破,因此在地方立法中很难解决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的问题。

4.现行体制下破解电力行政执法困难的对策

4.1 修改与完善电力法律体系,加强行政执法保护内容

《电力法》修改要与《民法通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合同法》、《农业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公路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协调。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也应根据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和电力行业的特殊情况,在制定与《电力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时,要对窃电等违法行为的违法金额的认定、处理等具体问题作出明文规定。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也应随之建立一套有机的电力法律、法规框架,其中应更多地体现对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内容,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和完整的行政执法保护制度。

4.2 开展电力行政执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立法层面尚难有较大突破之前,在地方实践中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力行政执法模式,不失为在当前解决和破解电力行政执法难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如《宁夏电力设施安全保护处罚条例》的出台,就是一种良好而有益的探索。

电力体制的改革对电力行政执法资源提出了重新配置的要求,能否将有关资源再行配置与组合,在符合经济性的同时也具备操作性,是探索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行政执法模式的原则。

4.3 深入宣传电力法律法规

相对于电力主管部门,就电力法律宣传工作来说,电力企业在人力、物力、经验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在有关宣传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更容易把握实际、灵活机动、贴近生活,使宣传工作不至于流于形式。当然,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的电力主管部门,也应就电力行政执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切实提高群众遵守电力法律法规的意识,才能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减少涉电案件的发生。

第11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电力部门近年来的网损统计10~220kV电力系统的网损率达10%,其中10kV配电网的网损占60%左右而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低网损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10kV配电网。为此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相关技术的理论提供基础。

1无功功率

凡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就要消除因电磁场引起的无功功率。在10kV配电网中所需的无功功率,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的励磁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O、配电变压器绕组电抗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T、线路电抗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L及感性用电设备损耗的无功功率QF。即Q=QO+QT+QL+QF。

所产生的无功功率,对供电和用电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

1)由于输送无功功率将引起有功功率损耗,当用电客户需要有功功率P为一定时,无功功率Q越大则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就越大;

2)无功功率将造成电压损失增大;

3)降低了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4)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5)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使电气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从以上影响看出,不论是从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还是从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而言,都必须对供用电电网和设备进行无功补偿,以便改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使供用电系统在经济合理状态下运行。

2无功功率补偿原理及原则

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元件中负载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纯电感负载中电流滞后电压90度,纯电容负载中电流超前电压90度,也就是说纯电容中电流与纯电感中的电流相位差为180度,可以相互抵消,即当电源向外供电时,感性负载向外释放的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交换,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就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实现了无功功率就地解决,达到补偿的目的。

无功功率补偿原则有:

1)为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上流动造成的有功损耗,无功功率补偿应就近就地进行。

2)对于配变励磁无功损耗宜采用固定方式补偿,但考虑到运行维护及电容器本身的性能等因素,沿线各配变的无功补偿点不应超过三处,以二处为宜。对线路感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应在配变无功补偿时统筹考虑。

3)对感性负荷用户,应在用户处进行无功补偿,以补偿感性负荷及变压器绕组的无功损耗,并随无功负荷的变化而自动投切电容器组。,10kV配电网。从电网长期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只要不出现过补偿,功率因素补偿得愈高愈好。

3无功功率补偿技术要求

1)为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可靠率,使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安全、经济。通过城、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对10kV配电线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系统,能使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客户端电压质量明显改善、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2)国家电力公司下发关于电力行业创一流的文件中,要求10kV功率因数不小于0.9,线损不大于5%,及电压质量和无功补偿的运行管理等内容,其主要解决的问题关键之一,是在10kV线路中投入一定的电容器,采用固定或自动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实现无功补偿。如果在一条供电线路中投入固定的电容器组,一般是按线路低负荷进行计算,而自动补偿量是在线路满负荷时计算出来的值,一条线路有固定和自动补偿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3)无功补偿的原则是就地平衡,根据农网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所以要采用分散和集中、固定和自动相结合的方法,分三步进行:一是变电所内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5%左右安装固定补偿电容器组。二是在线路负荷中心或某处按低负荷时的无功需求量安装固定补偿电容器组。,10kV配电网。三是在线路负荷中心的上侧安装自动补偿电容器组。

4)对于农网主要使用的10kV配网系统,完整的无功补偿应该包括变电站集中补偿、10kV线路补偿和用户端低压补偿,再加上随机补偿,即“3级补偿+随机补偿”。

5)考虑到兼顾降低线损、提高力率与电压的效果,线路补偿原则是通过在线路电杆上安装电容器实行单点或多点电容器补偿,单点补偿地点选在离线路首端2/3处,补偿的容量应为无功负荷的2/3;两点补偿分别装设在距首端2/5和4/5处;若线路较长,负荷较大,实施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相结合、在线路上三点进行分散补偿:第一组装设在该线路2/7处为固定补偿;第二组为自动补偿,装设在该线路的4/7处,也是负荷较为集中地段;第三组为固定补偿,装设在该线路的6/7处;多点补偿是采用分支线分段补偿方式,对分支较大或线路较长负载自然功率因数低的线路进行补偿。根据农村实际状况,农网线路补偿的补偿点不宜过多;控制方式应从简;保护方式可采用熔断器和避雷器作为过电流和过电压简单保护。

6)确定某一条配电线路的补偿容量,应根据该线路的平均无功负荷和最小无功负荷计算,当线路的最小无功负荷小于平均无功负荷的2/3时,考虑到无功不应倒送,可安装固定的补偿装置,但应按最小无功负荷确定补偿容量。当线路中有较大无功负荷点时,除应考虑与线路始端的距离外,也应考虑大的无功负荷点。实际装设补偿装置每组以100~200kvar为宜。

4无功补偿方式

4.1负荷的无功功率补偿

负荷的无功补偿应在配变二次侧,即在电力用户处进行补偿。无功补偿主要是按提高功率因素的要求来计算补偿电容器的补偿容量。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应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能自动投切一部分电容器组,以达到最佳无功补偿的目的。

4.2配变无功功率补偿

配变的无功损耗由QO和QT两部分组成。QO场是用来建立磁场的励磁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无关,QT场是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漏磁无功损耗,已在负荷处进行补偿。,10kV配电网。配变固定无功损耗的补偿,应该根据配变的固定无功损耗和线路无功损耗来研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

5.无功自动补偿的控制策略

按电压无功综合控制,采取的控制策略如图1所示:

(1)运行点在0区,即电压合格,无功也合格,不动作。

(2)运行点在1区,即电压越上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

(3)运行点在2区,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上限,与电压上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上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

(4)运行点在3区,即电压合格且远离电压上限,无功越上限,此时应进一步考虑功率因数的值,如果功率因数小于功率因数下限(无功越大,则功率因数越小),则投电容,否则,不动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负荷较大时投切频繁,类似于按无功和功率因数综合控制。

(5)运行点在4区,即电压越下限,控制策略为投电容。

(6)运行点在5区,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下限,与电压下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下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

(7)运行点在6区,即电压合格且远离下限,无功越下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10kV配电网。

图1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

6.保护功能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故障、电容器本身的制造质量及其控制与保护装置的配置、电网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等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影响到电力企业及社会的经济效益。为此,10kV柱上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设置了完善的保护功能,以控制各种故障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失、减少设备损坏,提高电网的可靠性。,10kV配电网。

结束语

目前,在配电网特别是工农业配电网中,用电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低,无功消耗大,对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益影响较大,因此搞好配网无功补偿,有益于改善系统电压和用户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减少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提高社会效益。

第12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素质 操作管理

0 引言

电网调度是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使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一个机构。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调度事故所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调度班组做为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最直接的指挥者,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总结多年来在调度安全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并谈谈对调度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几点看法。

1 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

1.1 调度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是搞好调度工作的必备前提。实际工作中就有少数调度员缺乏责任心,习惯性违章现象不断出现,存在着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靠主观判断,造成误下令。

1.2 调度人员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差。调度员不熟悉电网设备的有关参数、母线结线形式、电网运行方式、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等,以致误调度。特别是处理事故时,不能做到忙而不乱,惊而不慌,不能正确判断,果断处理,造成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使事故扩大,延误送电。

1.3 对调度操作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不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在实际调度工作中,存在对调度操作指令票马虎应付或操作完毕后有空再补填的现象,有的工作票的工作许可及工作终结手续不清,易造成误下令、误送电事故。

1.4 交接班制度执行不认真。调度人员未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班人员未把电网的运行状态、设备的缺陷交待清楚,接班人员在接班后也没有认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缺陷,特别在一些大型操作时最容易交接班不清,极易造成误下令。

1.5 调度人员与变电站运行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因当值调度员与运行人员之间的联系基本上为单渠道联系,随着当前电网网架的不断复杂、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在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运行操作人员与调度员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容易发生运行人员对调度员所下的令不理解就盲目操作,继而引起误操作的严重后果。

1.6 班组安全活动没有定期开展或流于形式。高质量的班组安全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安全生产,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它不仅是对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的学习过程,也是调度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的好途径,对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1.7 有关电网技术资料管理不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存在漏洞,新设备的技术资料、继电保护定值单、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联系单、以及有关设备的一、二次图纸资料等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提供给调度员学习参考,使调度员在调度工作中缺乏依据。

2 做好调度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调度技术资料管理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1 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抓人员的安全素质要三管齐下。

2.1.1 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在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的同时,也应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要求调度员始终牢记“精心调度,精心运行,超前发现,快速反应”的十六字精神,养成重视电压等级较高的主电网操作,也不轻视电压等级较低的小电网操作;既重视复杂的操作,也不轻视简单操作的良好习惯。

2.1.2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细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能更好地提高调度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2.1.3 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务实安全基础,班组的安全活动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手段。调度班组要从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着手,使安全活动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流于形式,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 加强调度运行操作管理。是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关键,要把好调度安全关,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2.1 调度工作要流程化、规范化。并严把“五关”。即:申请单各项内容填写的规范关:一、二次设备运行方式安排的合理关;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的完备关;调度指令票拟写的审核关;调度下令的监护关。把住了这五关就把住了调度安全操作的基础关。

2.2.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特别是“两票”制度,杜绝调度“三误” 的发生。应做到调度命令三坚挣坚持调度命令的预发制、坚持调度术语的规范化、坚持调度命令复诵制。

2.2.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调度班组是集电网各专业的综合班组,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2.4 熟悉各种反事故预案、做好事故预想。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随着近两年地区电网负荷跳跃式的增加,季节性、结构性的缺电使电力供应严重不足,面对这种形势,调度员要十分熟悉并掌握在电网出现严重故障时处理方案,避免地区电网全面瓦解、崩溃。

3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主旋律,是调度班组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笔者认为在当前调度班组的工作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做好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一华.电网风险控制方法[M].2003.23(5).8~11.

[2]胡卫.电网预警管理.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1992.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