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时间:2022-06-27 15:4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01-02

引言: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拟用10年时间,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

我校石油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针对我校石油化工特色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为了适应“卓越计划”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我校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从培养思路、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校企联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1.培养方案修订。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调整与修订:

针对教育部“专业认证”中对学生12项能力的要求,学院组织了专家组对化工15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对照学生12项能力要求,划分课程群,针对每门课程,划分知识点,优化整合每门课程的知识点,从而形成了特色更加鲜明的课程群。全面启动了教学文档的改革,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试大纲及试卷”、“学生课堂随堂记录”、“学生成绩评价”、“教学反思”等到“课堂形式组织”,全部围绕学生12项能力要求,重新进行修订与调整,让学生更加受益,期望使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成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改革。教育部提出的“专业认证”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而就《化工设计》这门课程,分别聘请了“瑞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雷云周、副总工程师吴伯明讲授了“换热器设计”、“配管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反应器设计”等模块的知识点,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仿真实习》两周在“中石化茂石化分公司培训中心”、“中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研究院”进行仿真课程练习,其中包括“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丙烷脱沥青”、“实沸点蒸馏”等装置仿真练习。得到学生一致好评,反馈效果良好!

二、校企联合培养

近两年我校依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和广州石化公司等企业,获批三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使得化工认识实习、仿真实习及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得到保障。充分利用可共享资源,培养工程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的应用型人才。取得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效果,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在企业学习情况,由专家组采用现场考察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检查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

我校已制定完成“企业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细则,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的有关制度,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学生、企业的权责,制定培训费用、兼课人员的酬金发放、学生的实习生活补助等事项。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协议”等。完善各种配套管理机制,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

三、教学团队建设

1.学习交流,提高水平。近年来,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几乎每位教师都会参加各类专题研讨会,学院支持教师多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加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发挥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外,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以科技专家特派员、生产单位挂职或定期调研培训等形式到石油化工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技术状况及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加强学术交流和联合科技攻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外聘专家,提升实力。聘请国内石油化工领域著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指导学科专业的建设。充分利用茂名石化公司人才资源,聘请优秀专家及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进行生产实习指导、生产技术专题讲座、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并加强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聘请参与人才培养企业的各层次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进行石油化工工程能力、生产技术、实际操作等的指导。从而,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工程技术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炼制工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已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有良好的教学网站资源。《石油化工工艺学》为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另外,2015年,《化工设计》、《化工热力学》等申报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丰富教学手段。另外,本专业还建立了“油类”课程群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教师可通过校园网提供教学资料、实验资料,并进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等。利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积极开展教师网络培训。

3.推进教材建设。联合国内石油化工高校编写出版高水平、适用的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如《认识、生产实习指南》、《石油产品应用技术》、《石油化工专业英语》等。与企业技术人员合编更结合生产实际的《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等特色教材。

五、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课堂建设与改革。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三类有特色的“第二课堂”竞赛训练:“石油产品分析检测竞赛”、“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化工原理实验技能操作竞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反映理论与实践得到完美融合!

2.科研促进教学,师生课外科技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学校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提供了良好的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平台,以课外科技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导师成长计划”等课外科技活动,项目进展顺利。

3.生产促进教学,课堂实践促进教学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各类课程均进行了课堂实践改革,同时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利用企业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另外通过采取项目教学,改革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其次是强化增加毕业环节设计类题目的比例。如《化工设计》、《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石油化工工艺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形式完成课程项目,同时在课堂中鼓励师生交流项目成果及心得。对表现好的团队或学生给予肯定与奖励。锻炼学生文献调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完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湛江石油化工公司、广州石油化工公司)及相关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平台建设,推进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石油化工工程中心、石油化工工业中心建设。

2.有效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实施“企业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时间增加到1年以上,大部分专业实践教学在企业进行。聘请参与人才培养企业的各层次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进行石油化工工程能力、生产技术、实际操作等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

3.充实实验教学内涵。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增加实验教学内涵,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意识培养。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四个相结合”:(1)实验技术研究与理论教学研究相结合;(2)实验内容与教师科研(教研)成果相结合;(3)专业技能竞赛与实验教学相结合;(4)创新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第2篇

关键词: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期刊部;信息;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是高校两个重要任务[1]。办学特色靠特色专业体现,是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设重点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这两项是我校"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重要特征[2]。图书馆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出围绕石油化工特色办学,支持石油化工类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计划。许多高校图书馆在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方面提供了大量宏观性的经验,但就地方高校图书馆期刊部如何围绕特色办学,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考和做法则鲜见报道。作者根据在图书馆期刊部的工作实践,从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如何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1 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有特色的期刊服务是地方高校建设重点学科,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团队和学科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支撑能力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任何一个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能够从众多专业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都离不开作为推动和支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基础--信息资源,当前主要体现在期刊信息资源。

期刊部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富有石油化工特色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特色馆藏资源,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应把本校长期办学形成的石油化工特色馆藏的中外文期刊、与石化高校和企业交换的技术情报资料、师生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成果、设计图纸等资料进行整理,为石油化工重点学科重点配置信息资源,保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和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相关课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信息,正确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从而推动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期刊部及时提供信息支持,这也反过来促进期刊部的发展。

2 求真务实,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2.1充分了解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对期刊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要求

期刊部要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在信息服务方面体现出面向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以我校为例,"石化装备故障诊断"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石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与信息控制" 两个为省级高校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化学工艺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四个学科为申硕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三个专业为国家、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在期刊订阅及其它信息采集过程中,期刊部对这些事关石油化工特色办学和石油化工重点学科群的建设发展要有预见性、前瞻性,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动态和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与特色专业负责人、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等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方法。

2.2 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

(1)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确立期刊部的特色信息资源

根据我校"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2],期刊部应努力建设和学校的特色办学、学科体系相适应的以理工为主,兼顾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信息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

在特色信息资源的构建中,就必须对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对所涉及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信息采购,多方面听取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的建议与意见,甚至不定期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团队、专业团队座谈会,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用定订定藏,确定石油化工特色信息的订购和收藏重点、范围及发展方向。在做好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信息需求,确立特色信息的采购原则、重点、方向、方法、步骤等,制定以石油化工特色信息为主的采购计划。尤其是要加强石油化工特色原始资料的征订,对年鉴、核心期刊等连续出版物必须收集齐全,保证其系统性和权威性,使特色办学信息资源在同类高校中占优势地位,成为区别于其它高校图书馆的独特资源。

(2)围绕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建设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

外文期刊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是特色专业跟踪国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要根据图书馆采购外文书刊的情况,结合各特色(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的建设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在1000多种期刊中,涉及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外文期刊数目的比重逐年增大,从而满足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团队对国内外信息日益增加的需求。

(3)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深加工,主动做好信息报道服务

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用户的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多,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他们当中,校领导、二级院院长、系部主任和中老年专家教授占很大比例。这部分用户因平时行政和业务工作繁忙,到馆次数和时间较少。期刊部应利用自己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将比较分散零乱,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用户又比较关心的教学动态、科研信息(如教改发展、评估信息、最新专业刊物目次、各种学术会议信息、会议论文、同行专家研究成果、国内外学科研究动态、同行专家的学术报告等)进行广泛搜集,分类筛选,专题整理,并通过多种有效渠道(导航平台、新期刊简介、新信息)提供给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团队,主动向他们通报新到馆的中外文期刊信息,定期提供世界三大科技核心期刊和某专业学科核心期刊的现刊目次。

(4)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我校从2009年以来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特别是与国有特大型企业茂名石化公司签订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3],希望通过"无障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

茂名石化公司技术资料室收藏的期刊,除了部分是公开出版的中外权威刊物外,更大一部分是企业系统内各单位(如中石化属下各地的分公司)主办的内部刊物,如《石化技术》、《石油商技》、《炼油》等。这些刊物都是报道企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针对性强,工业数据最真实,只要是在工业条件范围内,重现性好,最具借鉴参考价值。此外,企业技术资料室还收集了众多国外专题技术会议的论文集、专题技术调研报告或新标准、新专利等,如每年的NPRA Meeting(美国的石油学会年会论文集)、ASTM(美国机械工程材料学会标准)等。这些资料都是非常有用和非常新的。企业收藏期刊以技术工程信息为主,反映的是应用技术成功运用的最新成果,解决生产问题,推动应用技术进步。但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防止同行企业恶意竞争,企业收藏的期刊信息一般不对外开放,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对外借出任何资料。

企业资料室的技术情报信息对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不言自明。这些技术信息对我校专业教师科学选题、技术开发服务也可提供宝贵的情报信息源;对我校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我们应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做到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5)主动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相关的灰色信息

期刊部应主动、广泛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相关的"灰色信息"。"灰色信息"是指一些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而非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主要有预印本、会议录、产品样本、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内部刊物等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反映的是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态,对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6)与技术部合作建设石油化工特色信息数据库

与图书馆技术部合作,将本馆的中外文科技期刊目次数据库、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办学学者文库、各种专利及技术成果等构建石油化工特色数据库,以满足特色办学相关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信息需求,让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找到相关的科研信息。请求技术部支持,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特色专业站点导航"、"重点学科站点导航"栏目,介绍与我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发展相关的国外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等信息。

3期刊部在为特色办学和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提高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位置相当重要,但国内高校往往把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近几年进入图书馆工作的人员,相当部分是跟随引进人才进来的配偶家属,还有相当部分是临时工,期刊部情况也如此。而期刊部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期刊部的工作质量。在为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时,需要对学校的各个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历史、现状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要掌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目标、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目前,期刊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要提高期刊部人员的综合素质难度较大。首先是领导者要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敢于在人事制度上大动手术。对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年龄、资历、性别、专业、知识结构要科学安排,使其各得其位,各尽其能,宁缺勿滥,不可乱塞滥充。其次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对现有人员要进行职业继续教育。再次是设立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的兼职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采用岗位培训、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4]。

3.2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并重发展

过去期刊部都是纸质期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期刊、特别是网络期刊以其检索方便、占据空间小等诸多优越性飞速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界正掀起一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数字资源的优越性被片面地夸大,似乎建了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和传统资源就可以不要了。《规程》的第10条规定:"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 [5],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就要到来之际,《规程》的这个规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却是必要的。原因在于: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的期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难以胜数的革新发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已在同时代读者中取得认可,社会对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已深信无疑[6];纸质期刊购买和保存的成本低廉;购买后经过简单加工,往架子上一放,即可提供给读者利用,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投入;纸质期刊无须特别的阅读设备,使用成本低廉;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技术成熟,成本也不高,一旦需要可随时进行;尽早掌握信息非常重要,纸质期刊与读者见面要比数字期刊大约要早半年,对于申请发明专利或申报科技成果查新,往往成败就在一两天之间[8]。因此,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中,期刊部的信息资源建设对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要并重发展、相互补充。

3.3拓宽采集信息渠道,丰富期刊部的信息资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推动了期刊出版发行事业的迅猛发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期刊出版发行体制,使多年来形成的期刊订阅邮寄的原则及采购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校期刊订购虽然采用了招投标制度,但由于地处偏僻,订阅采集渠道仍较为单一,以致部分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所需的期刊信息经常采集不到,造成特色专业、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保障率不高,进而影响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期刊部在采集信息资源时既要采集期刊等正式出版物,又要采集预印本、会议录、科技报告和内部刊物等非正式出版物;既要采集中文方面的信息,又要采集外文方面的信息。要全面订阅、收藏特色办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仅靠新华书店或个体书商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拓展原有的采集渠道,例如,通过公开发行的新书目进行订购;直接与专业期刊编辑部联系,并向它们订购或索取,包括补齐以往由于各种原因缺失的期刊; 定期从网上浏览北京图书馆和国内同类型重点大学图书馆的书目,寻找有关新的中外文期刊出版信息,并向相关出版单位订购;直接从网上采购;与本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负责人保持联系,了解该专业、学科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订阅和收藏。此外,利用学校与茂名石化公司建立的战略联盟,通过学校图书馆与企业技术处建立馆企合作,开展石油化工技术信息的资源共享,无偿或有偿使用。

3.4全面采集各类信息,保障落实外文期刊

经费不足是所有部门的共同困难,偏又遇上中、外文期刊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一般的外文科技期刊价格已涨到1500~2000元/(年册)。使外文期刊的订阅受到影响,一些重点学科的外文期刊、国际新标准(或规范)、会议资料等必需的信息因经费原因时订时停,使得馆藏缺乏特色和连续性,大大影响了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掌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只有加大外文期刊的订阅收藏力度,才能满足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外文信息的收藏是否齐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外文期刊信息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与国内期刊登载的论文相比,它每篇文章的篇幅要长四分之一以上)、参考价值高等特点,是最新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应该努力争取图书馆多安排经费订阅外文期刊外,还要积极发动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负责人以及教授博士们,通过他们与外界联系,争取国外学术机构免费赠阅(如颇有影响力的烃加工、油气等期刊都可以免费索取),从而保障落实订阅收藏外文期刊的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期刊部作为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部分,必须按照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围绕学校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两大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只要明确期刊部参与特色办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理顺关系,并主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就一定大有文章可做。尽管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但通过提高我们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自身工作的不懈努力,完全可以提高图书馆期刊部在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Z].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Z].2011年12月31日

[3]茂名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前身).茂名学院与茂名石化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Z].广东教育,2009年6月2日

[4]赖道秀. 创新高校期刊工作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0):173-174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Z]. 2002年2月21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Z]. 2002年2月21日

第3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现状;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63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企业,石油企业决定着能源生产和消耗,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所以,了解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质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1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1.1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比较落后

与国外的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逐渐形成了炼化污水回用、生态环境保护、稠油污水回用锅炉等减排技术、油气管道能源消耗数据采集与应用调控中心以及井下作业及钻井作业清洁生产等的能耗水平分析和解释技术逐渐完善,并且我国石化也研发了和使用了一些提高能源利用率、处理污染排放物的节能减排技术,使得我国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节能减排技术在我国石油企业中的研究时间较短,在早期只重视产量,忽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从而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我国的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大,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1]。

1.2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近年来,根据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要求,国内的石油企业加大了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已经大量降低,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石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仍然在不断增加。

1.3油田开发条件改变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与过去相比,虽然石油企业的一些项目的消耗指标出现下降,但是,大体而言其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高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油田开采能耗的增长指标逐渐放缓,但是,总体上的开采耗能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一些老油田的地下油田的含水量逐渐增加,使得生产用水增多,增加了开发成本,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一些老油田在中新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能源消耗增加,而新油田中通常会产生丰度低、品味低、含有密度低等缺点,造成油田开发难度增加,开发成本增加的问题。

1.4石油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较低

许多石油企业内部没有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管理者缺乏石油开发技术的掌握和管理经验,没有引进和培养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缺少强大的节能减排管理队伍,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再加上少数石油企业不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当作浪费资金,没有效益的工作,只是敷衍和应付国家的检查工作,致使节能减排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2]。

2解决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现状的对策

2.1规划生产规模和总体产量

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石油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生产规模和产量,以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该制定统一的节能减排标准,控制石油企业的规模和数目。同时,石油企业需要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深化节能减排方面的改革,贯彻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2.2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为了满足新时期的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取得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石油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和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石油的生产水平,优化石油企业的资源配置,处理好污染工作,以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质量。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对石油生产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设置专门的部门,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石油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石油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另外,在石油生产过程中,石油企业要大力开发新的石油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利用温室气体捕捉技术或者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升石油生产的水平,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大对石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目前,一些石油企业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操作、弄虚作假的现象,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审核机制,严格处理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以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条例,杜绝徇私枉法、等问题,充分发挥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监管作用,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2.4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方案

节能减排工作是石油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石油企业应该节能减排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方案,以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油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经济、行政、科技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保证措施,协调有关方面,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3]。

3总结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变油田开发条件,提高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英存,张敏霞.中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3(08):61-62+119.

[2]付玉.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5:4.

第4篇

1 聚乙烯泡沫材料的发泡方法及特点

聚乙烯泡沫材料是采用聚乙烯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通过与发泡剂、交联剂等助剂,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交联发泡环节而产生的。经过交联处理后的聚乙烯发泡材料,它具有如下特性:机械强度高,抗蠕变性,耐应力开裂,耐热和耐低温。聚乙烯树脂系结晶型高聚物,呈线型结构,发泡较困难。为了改善聚乙烯发泡材料存在的不足,在发泡工艺方面应该提高聚乙烯中形成的熔融物的粘弹性,使之达到适宜的发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条件,必须对它进行交联处理,以利于下一步的发泡工艺。

聚乙烯泡沫发泡分为交联和无交联两种,交联又分为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最早由美国于1941年研制成功,其生产方法是非连续的。辐射交联聚乙烯泡沫由日本于1965年首先实现工业化。在聚乙烯泡沫材料的制备中,影响聚乙烯泡沫材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气泡的生成和成长,良好的质量是形成细小均匀又相互独立的泡孔结果。其生产过程对于物理发泡剂、发泡助剂、抗缩剂、成核剂的选择和温度控制要求相对严格。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发泡剂的用量,物料在料筒内滞留时间,各种助剂的用量等。

2 聚乙烯发泡材料的生产工艺

现有聚乙烯泡沫材料多采用溶液发泡或模压发泡法来制备,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聚乙烯泡沫材料的交联工艺,通常有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两种:

2.1 化学交联法

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发泡剂和发泡助剂?陴计量、捏合、混炼?陴一次发泡?陴二次发泡。

2.2 辐射交联法

聚乙烯树脂、发泡剂和发泡助剂?陴计量、捏合、混炼 切粒挤片?陴辐照?陴发泡。

鉴于辐射交联必须配备电子加速器,设备投资较大,因此在目前的工业大生产中多数采用化学交联的办法。IXPE泡棉材料全称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普通的XPE一般采用水平炉发泡而IXPE可以采用水平炉发泡也可以通过水平炉预热垂直炉发泡,但是无论是XPE或者IXPE前道和后道工艺基本相同,现在最常见的生产方式主要如图1所示。

常用的造粒方式有四种方式,具体如图2(a)、(b)、(c)、(d)所示,本公司采用(d)图的线路。

3 制备聚乙烯泡沫材料的辐射交联工艺

聚乙烯通过辐射交联制备的基本原理是:高能粒子将聚乙烯分子激发,使之形成激发的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相互彼此结合,从而产生交联键,导致聚乙烯分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形成,如图3所示。

IXPE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棉材料的全称是: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它以聚乙烯为主要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以几种辅料,先将它们混合,然后挤塑成型,依靠辐照加工技术,该技术具有绿色健康的特性,它利用电离子辐射作用于聚乙烯,形成的交联作用从而改变了聚乙烯原有的结构,形成网状的、独立的、闭孔的、泡孔结构,生产出闭孔泡沫材料。其产品特征为:产品发泡倍率分别为5,10,15,20,25,30,35倍,常规宽度为1 m,1.04 m,1.05 m,1.1 m,最宽做到2.4 m,2.5 m,单层厚度为0.2~8 mm,其它厚度如50 mm等需要复合。我公司采用辐射交联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它的工艺过程是在双螺杆上造好5 mm大小的颗粒等各种母料(发泡母料、敏化母料等)然后根据用户需要在PE中添加不同母料,挤出不同倍率、不同要求全配方粒料,再由挤出机挤出成片,通过辐照传送装置进行辐照,最后在水平预热垂直发泡炉上进行发泡。此工艺在生产实际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有4个,即:混合物的配方、挤片、辐射交联作用、发泡专用设备等。

①混合物配方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决定产品质量指标的好坏,同时也对产品加工的难易程度、成品率的高低、成本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影响。

②挤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孔的大小、物料的均匀性及成品的尺寸精度。

③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材料的加工时,母片必须进行连续的、均匀的辐照加工。因此辐照加速器一些参数控制产品质量,如辐照能量、束流、扫描宽度、传送速度、照射方式等。为了使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材料的生产运行满足工艺要求,辐照加速器的能量、束流、扫描宽度等参数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它可以通过纠偏、控制张力等措施,解决发泡材料的辐射生产工艺。

④加热发泡是辐射交联发泡材料生产中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材料的制备中,发泡工艺需要控制的主要参数有3个,即:加热温度、预热时间、发泡时间。发泡时的加热温度要高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确保发泡剂分解完整,确保产品质量。

辐射交联与化学交联发泡工艺相比较,它具有如下优点:①辐射交联发泡工艺由于不采用化学交联剂,因此它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②辐射交联发泡工艺更容易控制反应进程,而且原材料如基础树脂或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发泡剂选择更简单、方便。③化学交联工艺的交联剂通过加热,它会在较宽温度范围进行分解,导致产品的均匀性出现缺陷。而辐射交联工艺是不存在这一问题的,因为它在同一温度下实现产品交联。④辐射工艺可在任意温度的条件下,使产品实现预定的交联,然后再进行发泡,因此它的发泡速度比化学交联发泡速度快1倍。⑤能够生产多种型号的产品,交联度控制方便,可得到孔径大小各异,发泡率相差很大的泡沫材料。⑥生产规模扩大, 辐射交联发泡工艺成本明显越低,而化学交联发泡工艺成本则不随生产规模而改变。

4 结 语

通过分析可知,采用电子辐射交联工艺生产聚乙烯发泡材料具有比化学法更环保,更经济。一是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可制备发泡倍率高达30倍的聚乙烯泡沫。二是利用辐射技术能够显著地缩短发泡时间,降低发泡温度,为此工艺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宏斌,张玉宝,王强,等.辐射交联聚乙烯泡沫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4,(6).

[2] 李学锋,彭少贤,王妮娜,等.改性低密度聚乙烯发泡材料的配方和生产技术[J].塑料科技,2001,(1).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背景;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个案

在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中提到“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要求“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笔者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的: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有过硬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另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创新、松动、改革人事制度,允许从企业聘请生产一线的技能专家来校任教,可以聘任为专职教师,也可以聘用为兼职教师。对这段话反复思考之余,笔者才猛然发现,原来正在调研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践行这一政策要求了,这一点可以从本文研究的个案——C老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而兼备16年企业背景的C老师在调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任教6年后便成长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这无疑给了我们坚决执行这一政策的坚定信念。

一、C老师介绍

(一)出身平凡

C老师于1964年出生在一个父母均是教师的家庭中,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从小便开始接受严格的“正统”教育,性格内向,不张扬,人前不擅言语,但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事风格。爱人在商贸公司工作,有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儿子,家庭平凡又普通。

(二)从企业到学校

1987年9月~1992年4月,C老师一直在宁波橡胶二厂的生产技术科负责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1992年4月调到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任科研技术部主管,从事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及新产品开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引进一名具有企业经历的化学教师,且优先录用高层次人才,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他从小便对教师职业保有美好的憧憬。出于学院需要与个人意愿的双向选择,2003年9月,C老师正式从企业调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结束了他16年的企业员工角色,成为该学院应用化工系的一名教师,开始了一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生涯。

(三)从高级工程师到教学名师

刚到教师岗位,可能是还没适应的关系,C老师觉得做教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轻松与自在,尤其是他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有教学任务,同时兼任班主任,还要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工作量,压力还是不小的。但作为企业曾经的一名“打工者”,C老师心中明白,在事业单位学校拥有一个稳定的教师岗位,是珍贵的。在教师业务上奋起直追,抓紧时间进行培训和充电,2004年6月参加了全国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一级培训;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2007年5月~6月参加示范建设中德师资培训,并赴德国参加职业教育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学习考察;2007年7月~8月参加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司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师培训班;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宁波大学访学。基于不懈的努力,他的努力和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荣获2009年度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二、教学:C老师成功的敲门砖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在学校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被认可的佼佼者,应该靠什么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还是要靠教学,这是体现教师实力的根本。一名教师的教学成长轨迹通常是这样的,随着教师生活序幕的拉开,首先是取得教师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在其日复一日的教学积累中,经验变得丰富起来,一方面对教学法的应用日益娴熟,在课堂上表现不俗,既能教给学生精湛的技艺和广博的知识,又能教给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些许的点拨就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启发并让学生受益匪浅,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和赞许;另一方面对专业的发展见解更深刻,对教学内容即课程的把握更准确,并随着专业的发展同步成长。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C老师身上。

(一)教师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具备

C老师作为一名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企业职工,自然没有教学经历,如果非要找点心理安慰给自己壮胆的话,仅仅是1995年9月~12月在浙江腈纶厂(后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负责过新员工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培训。2003年9月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之后,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教学成了C老师的工作核心,每日走进课堂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但16年的企业经历和39岁的年龄使C老师对学以致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很快便得心应手。既然做了教师,取得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有的相关资历和职称便成了当务之急,C老师先后取得了化学检验工(高级工)和职业指导师(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转评了副教授。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由于始终以感恩的心对待一切,C老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这一点是从与他同事的访谈中得知的。工作再多、再烦,他也能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不抱怨、不发火,可能是多年的企业生涯磨练的结果。C老师卯足了劲往教学上使,进校当年便被选为该院的专业教学骨干,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该院教学优秀奖。以下便是C老师个人以及作为专业负责人在教学上的一些极致探索,使其迅速在教学上取得了突破。

1.分类教学。C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分类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基础条件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保证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鼓励有所侧重的提高;在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中,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质量生源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2)因岗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并根据行业特点,大量引用企业实际生产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角色意识,结合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教学。(3)因需施教。逐步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实训室、工厂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把学生置于一个“由产品生产或检验引出问题查找原因实际动手得出结论”的学习情景中,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分类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毕业生较早地进入了职业角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专业学生年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学生的职业岗位中级工证书连续多年获取率保持在100%。

2.“教、做、学”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素质为基础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以“教、做、学”一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强调“工厂是重点”,即强调所讲内容的实用性与岗位的适应性,以工作项目为线索,针对应用展开课程。形成一套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岗位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将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相结合,加大了“双证书”与课程体系融合的力度。

3.教学评价方法及内容的全面改革。改革了项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考核力度。把课程的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考核结合起来,以此来评定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做法如下:(1)考试的项目及比重上,增加技能项目的考核,减少理论课考核的比重。(2)考试内容上,以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应用、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为主。(3)考试方法上,提倡考试形式的多样化。(4)成绩评定上,注重形成性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职业意识,从而引导其职业习惯的养成。(5)命题和试卷的评阅标准上,提倡多种方法答题,有些试题试行无标准答案的命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有创新内容的答题进行加分。

(三)课程和专业建设的提升

1.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要建设者,C老师在教学内容即课程上取得了突破,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10月,作为课程第一主讲教师,《应用有机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10月,作为课程负责人,《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11月,作为课程负责人,《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对课程建设有了较深的领悟,并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

2.C老师在化工、高分子材料专业兼任科研、教学、课程改革及专业建设工作,先后做过专业教师、教研室主任、专业主任。2007年6月任华丰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2008年9月至今任应用化工系副主任及党总支书记。2006年10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功申报并被列为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获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支持1050万元。2007年,C老师被选为浙江省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并于同年带领团队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宁波市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三、校企合作:C老师成功的助推剂

作为专业课教师,便利之一便是可以将所教专业很好地与行业相结合,较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学校和个人的三方共赢。在校企合作这一点上,专业课教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在企业工作多年,了解企业流通程序且具有广泛行业人脉的专业课教师,则更有用武之地。C老师进入学校后,正是利用了这个特长,与企业紧密联系,积极而充分地开展校企合作,同时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并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团队,学校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一)校企合作的探路人

1.搭建培训平台,参与社会服务。(1)C老师带领团队,利用自身优势,为区域化工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培训。以人才的合作交流,促进有效资源的优化利用,累计为企业培训高级管理人才及企业员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近千人次,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2)2006年至今,C老师受聘担任宁波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并参与了2009年宁波市北仑区石油化工产业振兴规划报告书的编写。

2.融入化工行业,参与企业服务。2005年10月,C老师被选为校企合作研究所成员之一,进入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任兼职技术工程师,参与校企合作产品开发及技术支持。与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紧密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差别化腈纶纤维开发领域、合成材料及助剂研发和技术改造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取得多项成果,服务效果显著。 转贴于

3.把握行业需要,建立订单培养。C老师凭借多年企业实践的经验,针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围绕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引入岗位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开发课程标准,完成课程整合;将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岗位工艺控制与操作紧密结合,按照就业工作岗位设置实训实习项目,强化实训实习项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工厂岗位为基础,强调应用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并通过岗位工艺控制与操作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能力上与工作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到目前为止,先后为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8个,并建立了校企合作互通联络机制,提高了企业对该院学生的认同度。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者

在C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国家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相互配合,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建设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建成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近千万元的校内实训基地。拥有国内较先进的分析测试、模拟实训设备,如工业分析检测实训室、化工基本过程实训车间、化工管道拆装与设备维护实训室,改建了化工DCS仿真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完善了融生产性与学习性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与韩国LG化学、日本大安化学、德国德泰化学、甬华树脂、科元塑胶等10家知名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采用校内实验、实训(仿真)与合作企业实际生产实践过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核心课程化工技能的训练实现校内模拟与校外真实生产过程相衔接。通过实训、实习条件的建设,完成了“宁波市石油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石油与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之“应用化工实训基地”、“分析检测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三)“双师”团队的领头羊

作为专业带头人,C老师近年来积极开展“双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培养、竞争与激励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育人氛围;从提高团队协作和个人专业水平入手,通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任务的完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依靠团队的中青年教师,专兼职师资结合,发挥传、帮、带及相互协助作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应用化工系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2008年,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C老师带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团队获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8年12月,该团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案例被选为宁波市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案例。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是该团队的下一步目标。

(四)学校对其校企合作的评价

以下是学校在“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申报表”中给C老师在校企合作贡献方面的评价节选,对其贡献的肯定和赞许可窥一斑。

1.该同志作为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水平及实践指导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在大型化工企业生产技术岗位长期任职的优势,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和规律,注重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规划和课程改革的结合,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积极开展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持续性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学生好评。

2.该同志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与浙江省、宁波市化工企业多方合作,整合企业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聘请一批化工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指导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合作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合作推进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落实与管理。

3.该同志目前是国家示范建设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负责人,是2007年浙江省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资助对象,其所在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案例入选教育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两周年案例集。

四、C老师成功归因

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想在众多教师中冒尖,犹如文中的个案C老师,仅用6年时间便成长为了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其成功轨迹值得探寻。笔者在着重分析了教学和校企合作在C老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后,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总体上对其成功进行归因。

(一)内因:对卓越的孜孜追求

C老师39周岁便在企业评上了高级工程师职称,可谓年轻有为,而且在科研上又有突出贡献,这为日后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奠定了基础。进入学校后,续写着对卓越的追求,不畏艰难,迅速取得了教师的相关资历,并转评了职称。正是C老师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对卓越不断的追求,才使其迅速冒头,在他的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他对事业的执着和不甘人后的精神。这种积极的心态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机缘:企业经历弥足珍贵

16年的企业经历为C老师积攒了丰富的企业行业经验,对化工行业的一线生产和具体岗位要求了如指掌,才有了后来的厚积薄发,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经验和能力显得尤其珍贵。事实证明,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C老师在企业积累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人脉关系,为他在学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社会服务的成绩取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这些成绩如果没有先前在企业的16年蛰伏,恐怕也是很难实现的。可见从企业引入更多的高级职称人员进入学校任教,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将会是职业院校优化师资结构的一个突破口。

(三)外因:学院人事制度宽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浙江省这一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很多制度表现得比较灵活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在教师引进上敢于突破和创新。其人事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改变,一改目前众多学校恪守的只引进博士、教授等专门教育人才,转而引进一定比例的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如C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引进的兼备企业背景的教师,进入学校后,非但没有因为是从企业来的、不是教育专业的行家而受到领导的轻视和同事的歧视,相反却得到了更多的关照和重用。岗位编制的限制也仅囿于一时,长期看来,领进企业优秀人才应该是一条优化师资结构的康庄大道。而政府和职业院校在这期间应该而且可以推动这种教师聘用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步走上正规化、常态化。一个发展非凡的学校,必定具有超乎寻常的气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便是具有这种超凡气度的学校之一,率先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包容。

(四)平台:学院改革如火如荼

第6篇

关键词:理工融合;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

应用化学是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跨学科、跨领域、具有活力的学科,在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国有300余所学校设置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既有综合性理科院校或师范院校利用理科优势建立的与化学专业并存的理科应用化学专业,也有工科或单科性院校利用工科优势设立的工科应用化学专业。然而,应用化学专业缺乏大家公认的基本特征,在培养机制方面理工融合不足,由此引起的学生能力和优势单一的倾向已明显制约学生全面发挥创新思维,限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彰显应用化学专业内涵,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理工科教育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86年,是多科性大学中的理科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一条理工融合的应用化学专业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了显著的理工融合专业特色,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成为北京市、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以理工同强的优势学科推进专业建设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同时考虑学术培养和社会需求。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目前国内企业少有正规的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人员缺乏,人才缺口较大。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以“大化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支撑应用化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国家发展重大需要和企业创新对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确立了为学科发展及“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培养理工融合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

培养理工融合的人才需要理工融合的“土壤”和条件。我校具有理工同校、化学化工同强的优势,拥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国家发改委基础研究实验室、“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依托强势的工科和迅速崛起的理科进行建设,以国家、北京市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和“十一五”期间各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调整专业方向、规划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群、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理工兼备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1.建设亦理亦工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育人的保障。我们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理工融合、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的毕业院校既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综合性较强的院校,也有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工科背景较强的学校,具有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1/3。同时,注重从国内外企业和研究院所引进具有工程技术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采用引进海外知名学者和输送优秀在职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28%。

2.在理工融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践中培养师资队伍。应用化学专业教师以国家重大项目为引导,遵循“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模式开展科研工作,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同时,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理工融合的研究思想不仅造就了一支理工融合的师资队伍,也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氛围。

3.多种方式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能力。通过聘请企业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邀请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和讲学交流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力量。通过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去大庆石化、辽化、吉化等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培训和暑期科技服务及社会实践学习团,为青年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走进基层的实践机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到与企业结合的科研方向和课题。教师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示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匪浅。

师资队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6人。“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的插层组装”团队被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三、构建理工融合的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理工融合、理论与技术结合、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强化理论基础的化学课程群,强化工程意识和培养工程能力的课程群,体现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群,拓展性的第二课堂。如图所示。

其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计算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等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物理化学等被评为校级双语示范课程。

依据专业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趋势,凝练出具有鲜明理工融合特色的分析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有机合成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四个专业方向。其中,分析科学与技术方向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传统特色专业,教师队伍具有优秀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该专业方向特色专业课程有分离科学与技术、复杂物质剖析、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商品检验基础等,教学内容既包含分析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也包含专业技术、技能,还有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技术进展报告等。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方向骨干教师主要来源于“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这些教师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无机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已形成了无铅热稳定剂、耐老化沥青紫外阻隔剂、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等工业化生产技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成为具有理工融合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沃土。

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1.构建理科化学基础精品课程平台,强化理科基础。依托首批国家级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多名教学名师,建设化学基础理论必修课群和选修课群,加强化学基础理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工业实例,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依托校内工科教学平台,强化工程意识。依托化工原理、电工电子和机械工程三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应用电工学、电子电工实习、金工实习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使学生具有进行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工程能力基础。

第7篇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生态经济学,自主创新能力

 

新疆是中国自然资源的密集储藏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论文参考网。资源型企业己经是新疆企业群体的主流,新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培育资源型企业,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企业,推动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企业发展遇到了管理、政策、资金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长效机制,创新成为了企业后期发展的最大动力。

一、新疆资源型企业的现状

1、新疆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新疆资源型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然而,由于传统资源型企业成长道路是在当时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统筹好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走了一条高消耗、高污染、外延性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状况可以概括为生态普遍脆弱,生态保护能力低下,局部有改善,总体在恶化,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环境问题突出,污染治理水平较差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对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论文参考网。

2、新疆资源型企业污染严重。

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新疆工业企业主体—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企业为主,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企业,大都是耗水耗能大户,污染密集型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从而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加之新疆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强度很高。

3、新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新疆有相当一批矿床共生、伴生多种有益成分。但是,目前由于矿产资源型企业采、选、冶等工艺技术落后,或者开发方向不合理,共生和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新疆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一般只有30%一40%。矿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发挥,部分综合性矿产反而成了难以利用的“呆矿”。这种低水平的开采不仅使很大一部分矿产价值得不到利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4、新疆水源污染严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新疆资源型企业用水存在着相当大的浪费,由于技术设备老化,尤其缺乏净化污水、循环回水系统,资源型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除少数企业超过50%外,一般只在30%左右,许多资源型企业还不到。而全国平均大致在40%左右。近年来,由于新疆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污水排放量和农药、化肥使用量等显著增加,使不少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同样相当严重,不少地区地下水己受到砷、酚、汞等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

二、资源型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是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如何协调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新疆资源型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资源型企业要实现成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为主的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国有资源型企业仍然是新疆企业的主体,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速度较慢,新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80%左右。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依然沉重,企业活力不足。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机制远没有形成,导致新疆总体上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这种局面造成新疆资源型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来推动,没有形成资源型企业在市场调节下自觉发展的机制。

2、资源型企业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区域产业布局不协调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旧有集中调控体制被逐步打破,但相应的统一市场体系远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区域内资源型企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地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盲目追求资源型企业的综合发展,优势资源型企业发展雷同,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这种现象既影响了新疆资源型企业优势的发挥,也影响了地区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论文参考网。

3、资金短缺是制约新疆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能够用于提高资源型企业的资金相对短缺,要达到使新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宏伟目标,需要完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大量工程建设,尽管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投资的,但无疑会加剧新疆资源型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资金紧张程度,尤其是对相对资金密集型的资源型企业影响会更大。

4、新疆大中型工业企业人员及经费投入、新产品生产销售、专利申请和拥有量、获取技术的经费支出等都很低。现阶段只有个别企业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左右,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基本为零,企业中有设立研发部门的更少,资源型企业尽管在研发经费总量上不断增长,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新疆企业投入更低,国家针对资源型企业直接投资不足,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

三、新疆资源型企业创新实现路径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动和激励机制。

首先,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和协调,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力量制订生态技术创新计划和规划,将自主创新战略纳入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结构,将技术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植,发挥其整合,带动传统企业的作用,建立以技术为基础的新疆资源型企业发展的研发、创新、服务体系。

2、实行贷款优惠政策以筹集资金。

资金的匮乏是新疆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又一瓶颈。政府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如建立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用、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对企业和相应科研机构直接拨款,使其专心致力于生态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行信贷优惠政策,对企业从研究发展生态化技术到商业应用的各个环节提供低息或无息的优惠贷款。

3、确立资源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开展自主技术创新。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使新疆资源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所以要确立新疆资源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4、资源控制的高技术化。

新疆资源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源供应来源。如果拥有了资源的生产经营权或控制了资源的来源,那么就等于拥有了未来的资源市场,同时也就达到了排挤和控制其它资源型企业竞争实力的目的。可以说,资源型企业成长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生产经营权的多少或范围的大小,而资源控制能否实现高技术化就决定了资源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资源控制高技术化是新疆资源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是资源型企业规模扩张、范围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和排挤竞争对手的战略。

5、资源开采的高技术化。

对于新疆资源型企业的成长,资源状况的好坏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资源型企业资源开采高技术化就是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一方面,明确资源可开采数量的多寡,其决定了资源型企业是否拥有充足的资源可供给,是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可开采资源质量的贫富会直接影响对其产品质量的好坏,进而决定了资源型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也就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形成。所以,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开采高技术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资源的乱开采,防止资源的浪费、流失,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第8篇

[关键词]高职 焊接 教学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出现的新情况之一,就是高校录取率大幅度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大幅度下降,生源的质量也就区别于以往。

首先,扩招后,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知识结构缺乏完整性。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质量低于往届,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不同程度上偏低。其次,学生的学习意识普遍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感觉及社会看法的差异。因录取批次靠后,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短时间内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部分学生在入学后有一定的自卑情绪,对所在院校及高职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及时明确学习目标,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性,以及相应的生源质量的变化——是“降低”,还是“层次多样”,需要我们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树立与之相应的教育质量观,摸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更应探索新的培养方式,真正符合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企业的焊接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岗工人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八十年代末期的技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焊接操作,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力不从心。我院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不仅能操作,还应读懂图纸、制定工艺参数、安排生产工序、分析工件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确定修复工艺、熟悉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等。

据中国焊接学会与焊接协会统计,在焊接结构生产一线的技术员仅占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17%;焊接技术工人队伍中,焊接技师与焊工的比例是1∶14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焊接生产一线严重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主要归结为“五少”:①掌握高新焊接设备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少;②熟悉高新焊接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技术人才少;③熟悉焊接结构生产,能合理制定生产工艺的技术人才少;④懂得焊接结构生产管理特点的人才少;⑤焊接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的专业人才少。因此以突出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需要,是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机械制造业、机械装备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一)尊重个人发展需要的职业指导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生源考分的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意味其能力的偏低。我们着力于帮助学生及家长确定科学的学业成绩观念,淡化学生不良的自我感觉和社会对他们的偏见或负面期望,积极开展入学教育和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爱好,过去只用一个模式培养,扼制了某些人的个性,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适应了个人价值及兴趣的多样性特点。这一教育过程把目光从注重理论及研究转向了注重职业能力、实际操作等个人实际问题上,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考虑老师的分析及学生认真的选择之后的专业调整要求,力求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其全面的职业自我观念,形成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开辟的多种教育类型能促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二)专业能力培养

高职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是万能的,而是对某一能力有所侧重。焊接专业的能力大致可分为焊接操作能力、焊接工艺编制能力和焊接设备维护与销售能力。

1.焊接操作能力。焊接操作人员要动脑,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不仅要会操作,还要会读懂图纸;要熟悉操作各种焊接设备,选择焊接材料,使用工具、夹具、量具、掌握安全常识。按照国家焊工行业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毕业生应达到焊工高级技能(国家三级),使学生毕业就能顶岗。

2.焊接工艺编制能力。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矿山冶金、铁道车辆、锅炉容器、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都急需焊接工艺人员。我国焊接结构生产技术总体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落后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焊接技术结构不合理,焊接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②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缓慢,而且应用面不广,焊接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速度缓慢。

我国高校焊接专业毕业生从事科研开发的相对较多,真正从事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编制,现场解决焊接问题的人员不多,技工学校毕业生从事工艺编制又会有许多困难。而高职学院的学生在学完标准、规范、规程及一些相关知识后,再经过企业训练,就可初步具备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这也就是遵循培养目标的“错位”原则。转贴于

3.焊接设备维修与销售能力。随着焊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相应出现许多先进的焊接设备,对这些先进设备的维修和销售也需要既会维修又懂销售的人才。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

二是改革课程内容,在重点主干专业课程《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生产》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际应用,组织编写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

三是改革考核方法,在考核中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重点放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四是改革实践教学指导方法,生产实习、综合实训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主要来源于生产实际,做到“真刀真枪”,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实训基地非常必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不具备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充足的校内实训场室,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实训教学一般分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大部分。校外实训一般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是认识和参观实习,包括现场聆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讲解,现场观摩生产过程,在生产现场顶岗实习等。因此,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很有必要。校内实训主要以培养基本工程能力和专业专项能力为主,一般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应的专业实训室进行,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应的专业实训室必须具备培训现场应用型技术人员的条件,应能体现出工程应用性、综合性的特色。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投资建成了焊接实验楼,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大大地改善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譬如焊接实训,我们就根据要求对学生安排了如下课题:水平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立焊位置单面双面成型、管—管对接水平固定全位置焊(单面焊双面形成型)等。通过这些强化训练,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焊接的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4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按新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毕业。2006年和2007年,本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了95%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良好。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有实质性进展的。但是,虽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可以预计的,但它的真正实现却并非轻而易举。他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出发,从市场的要求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影响。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如何以省情为出发点,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顺利推动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型,这已是摆在河南人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这项战略任务的完成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突出,这是由于:一方面,职业教育根据区域内产业调整方向、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潜能,培养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劳动力群体,并在协调区域内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极发挥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又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河南全省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创造了河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与辉煌。从改革开放之初全省GDP总量162.92亿元到1991年跨上千亿元台阶,从2000年突破5000亿元再到2005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2010年则有望进一步突破2万亿元大关。在全国各省市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5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30年来全省GDP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以下是近五年来河南省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表12005-2009年河南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统计

年份

GDP

增长率(%)

人均GDP

2005

10535.20亿元

14.1%

11236元

2006

12464.09亿元

14.1%

13279元

2007

15058.07亿元

14.4%

16060元

2008

18407.78亿元

12.1%

19593元

2009

19367.28亿元

10.7%

20477元

从1980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刚刚起步时试办的农职学校60所、招生4700人,到2008年河南职业院校已达1232所,在校生241.58万人。2002年至2008年,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39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在95%以上。

根据2008年12月5日河南省政府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就实施2008-2012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包括教育规模、办学条件、改革创新、办学水平在内的四项职业教育攻坚主要目标。计划到2012年,全省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规模达到26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72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人才、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培训任务。

2009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关于河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关于河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和“关于河南省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等4个实施意见,将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中等职业学校、计划2008年至2012年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11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支持建设200个左右职业教育专业性实训基地、支持100所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含技工学校),从而力促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

三、河南省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令人欢欣鼓舞的远景目标,对河南省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就需要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1)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农”问题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也是农业第一大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全省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一方面,为实现“科教兴豫”的战略,促进河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扭转非人才资源强省和经济强省的不利地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并造就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这就要求注重教育的发展,尤其需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高达2000多万人、城镇每年有140万名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和100多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学的现实情况,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开辟一条符合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民生产技术的水平,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释放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更是河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说法,指出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从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而是属于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并存的阶段,区域内既存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也存在原始落后的生产力技术和传统农业生产力技术,差异化特征显著。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也曾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并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振兴经济、增强经济实力的战略选择。

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各类技能型人才,但河南省技能型人才还明显短缺,每万人中拥有的人才数和专业技术人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河南省城镇职工队伍中,中级工和高级工所占比例也明显不足。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技术整体水平,特别是提高全社会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需要。

(3)加快城镇化建设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向城镇不断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体现了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乡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的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城镇化率相对也较高。2008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49.9%,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7.7%,中等收入国家为48.1%,低收入国家为28.7%。我国2009年城镇化率为46.6%,相较2000年的36.2%已有大幅提高,但仍与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而2009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37.7%,比全国低8.9个百分点。

城镇化的根本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河南省省情来看,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现实情况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按照河南省“十一五”规划,在此期间将有7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无疑增加了城镇化建设的难度。另外,我省目前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仅为6年,很多进城寻求职业的农民大多只接受过普通初中教育,除了能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外没有多少劳动技能,这又为城镇化建设增加了难题。

教育部曾为此提出了“农村转移人口教育培训工程”,河南省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大对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灵活多样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用性的教育培训项目,为农村进城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在城镇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可以说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促进就业再就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和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期和经济结构战略性结构调整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数量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失业,河南省也不例外。另外,河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本身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亟需就业,就业和再就业任务尤其繁重。

当前河南省正面临新增劳动力就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同时并存的局面。全省每年有100多万名初、高中毕业生和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走向社会,同时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实现再就业,另外农村还有13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是要靠发展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劳动者转岗、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意义重大。

(5)协调区域内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另外各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使用要求也有明显差别,从而导致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现象。

首先,要根据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协调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系,对目前河南省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萌芽状态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不同经济形态对人才层次、规格和类型的不同要求,协调好中职、高职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其次,职教布局和专业设置要同地域经济发展要求内涵相一致。职教布局主要是指职业教育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职教布局与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紧紧结合地域经济特点来进行安排。从河南省内区域经济特征来看,在郑州以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及今后几年内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仪表电子、机电,以及商业、金融、外贸、信息通讯、建筑等,加强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的建设,同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和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此,郑州职教结构布局和专业设置就应当考虑覆盖这些行业。而黄淮地区的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等市,由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重视劳务培训,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再如豫北地区的安阳、鹤壁、濮阳三市,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所以该地区的职教结构布局和专业设置就要充分考虑煤、油、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发展的需求。

四、河南省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议

1.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总体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布局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布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不同经济区域的职业教育,要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布局相适应。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职业教育应在省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布局下,根据全省划分的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影响、自然资源、地域分布、优势产业等各种因素,制定职业教育分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能优先发展的地区优先发展,能快速发展的地区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必强求统一的发展速度和模式。

2.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科学确定职业教育体系和层次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高经济技术梯度区应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与较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其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教育形式,其中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力求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占较大比重;中、低经济技术梯度区不主张追求体系的完善,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求完整,但求适用,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灵活设置职业教育专业

世界人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人才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保持同步趋势,作为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应有与之相配套的专业结构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确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确立在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主要受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影响,相比传统学科性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拘泥于学科门类和学科体系,更不能仅从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偏好出发,而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市场为导向,通过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型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参考文献

1 崔炳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1):10-17.

2 朱利平.高等职业教育区位定位[J].江苏大学学报,2004(1):45-48.

3 杨来舜.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33-34.

4 唐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总裁,2008(8):142.

第10篇

第一节 农耕文明时期的生态演变

华夏大地生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农业革命以前。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转折。这次大转折的标志是能够利用“制造工具用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火的发明与使用。据科学家考证,我国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炭屑、烧骨等遗迹。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火的证明。也就是说,大约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火。由于火的使用人类结束了自然奴隶的历史,由被动适应环境转向主动改造环境,开始了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

一、人类古文明的兴衰与生态演变

伴随着火的使用和工具的制造,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依存关系更加密切。在农业革命以前,地球上人口一直很少,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只占地球表面的极小部分。从总体上讲,那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还很小,只能依赖自然环境,以采集和猎取天然动、植物为生。此时,虽已出现了环境问题,但并不明显,地球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能力自行恢复和保持平衡。

农业革命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是人口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迅速增长,由距今10 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全球约530多万人增加到距今2 000年前后的1.33亿人。人口的大量增加,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二是人们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有目的地耕种和驯养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使人类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随着农耕作业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力量与作用越来越大,而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突出。从那时起,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与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

1.古埃及文明的兴衰

古埃及文明可以说是“尼罗河的赐予”。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尼罗河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总要给下游留下一层肥沃的有机沉积物,其数量既不堵塞河流与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又可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作物的需要,从而使这片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众多的人口。历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及漫长而富于生命力的文明,并由此兴盛了将近100代人。后来虽然古埃及的统治者几经变动,但那块古老的土地作为丰裕的粮仓,依然帮助那些征服者们渡过了2 000多年的富足生活。尼罗河流域的土地所以能使文明繁荣达数千年之久,主要取决于尼罗河河谷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特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遭到砍伐,以及过度垦荒、放牧等,导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尼罗河中的泥沙急剧增加,大片的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昔日的“地中海粮仓”从此失去了辉煌的光芒,最终成为地球上生态与环境严重恶化、经济贫困的地区之一。

2.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衰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块广袤肥美的平原,由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幼发拉底河高于底格里斯河,人们很容易用幼发拉底河的水灌溉农田,然后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发达的农业,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了繁荣昌盛,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宏伟的城邦。从公元前500多年开始,巴比伦文明逐渐走向毁灭并被埋藏在沙漠下将近2 000年,变成了历史遗迹。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是一个秘密,而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人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高大的神庙和美丽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们被迫离开家园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已是满目荒凉。

3.古地中海文明的演变

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曾呈现出一种进步而又生气勃勃的文明。如今,除了很少几个国家还比较发达外,其他都沦为20世纪世界上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其中有些国家现在的人口也仅有先前人口的1/2或者1/3。地中海地区多数国家的文明兴衰过程非常相似:起初,文明在大自然的漫长年代造就的肥沃土地上兴起,持续进步达几个世纪,随着开垦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森林和草原植被遭到毁坏,富于生产力的表土也随之遭到侵蚀、剥离和流失,损耗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有机质营养,于是农业生产日趋下降。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古文明也逐渐衰落。

4.玛雅文明的灭亡与古印度文明的演变

在中美洲热带低地森林中发展起来的玛雅文明,也同样是由于生态恶化导致地力衰竭而走向衰亡的。19世纪中叶,探险家们在中美洲热带森林里,发现了用巨大石块建造的雄伟壮观的神殿庙宇,至此才知道这里曾经诞生过一种伟大的文明。那么,玛雅文明为什么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就由兴盛走向衰落呢?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在公元750—950年,玛雅文明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旱季,中间发生过三次持续时间3~9年的大旱灾,这些灾害使那里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玛雅人的主食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饮用淡水枯竭,食物、水资源的持续短缺使得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走向了毁灭。

印度文明被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端与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温德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印度平原地区面积远远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面积的总和。在这广阔的平畴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北印度平原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上产生的。北印度平原被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个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为印度河所灌溉,以东的平原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将高原上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地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生态与环境,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可是,近代以来,森林的急剧破坏导致这个处于热带地区的文明古国的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不仅许多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化,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坝调节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荒漠化的势头,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上述古文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变幻说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生态破坏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并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农业的发展,而在于农业发展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进行。如果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不仅是农业,其他产业的发展也都会对生态与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以至衰败消亡。

恩格斯在考察古代文明的衰落之后,针对人类破坏生态与环境的恶果,曾经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恩格斯又如此告诫人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二、中国先秦时期以来的生态演变

在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变迁中,自然和人为的两大因素有时是相互叠加、制约和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时而发生变化,但是共生共存的交替作用是始终存在的。

自然生态的演变进程,总体来说是缓慢的。追溯历史,越是上古时期,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变迁也越复杂多样。亘古至今,可谓沧海桑田。几千年来,夏商朝代的自然生态与今天的自然生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论及这种变化,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生态状态做简单的推测,应当注重探讨发生这种变化和变迁的背景及其规律性。揭示某一区域的生态变迁,需要具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判断其间的生态演变特征和根源。

1.气象生态与气候资源的演变

大量历史文献证明,我国古人已经注意到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有不少物候记载。记载表明,天气或短期的气候变化是频繁的,正是这种天气或短期气候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突发性、交替性与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生态系统的丰富多彩性,以及与气候变化基本相适应的特点。《吕氏春秋》记录了不少当时的物候资料,如“冬至后五旬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也。”而现在的菖蒲生长时间,季节要晚,说明秦时的气温较现在要高。《汉书》记载,约4月末或5月上旬,河湟地区的牧草就已返青,可以在上面大量放牧了。如今的河湟地区,牧草返青期显然比西汉时迟得多。牧草返青时节的早晚,与气候的冷暖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史记》记载:“渭川千亩竹。”竹子为亚热带植物,适宜温润气候,竹子生长地域的分布变化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气候变动状况。通过这一记载可知,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有些地区的气候适合竹子生长。竹子的生长不仅对温度有要求,对湿度也有要求,要求多年平均降水量必须达到1200~1400毫米。

以竺可桢为代表的气象学家,对我国气候学研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根据对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的系统研究,证明我国近5 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的交替变化,而且在每一个温暖期或寒冷期内,又有若干个长短或大小不一的冷暖阶段或年代的交替波动。其中,气候变迁过程不论是大的周期,还是小的循环,所反映出的冷暖交替现象都是相当明显的。

根据竺可桢先生对我国近5 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我国气候变化可以分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图2-1)。

(1)第一温暖期。这个温暖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大体上相当于欧洲气候适宜期(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和气候副适宜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可以证明这一时期气候温暖的考古发现有: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的炭化竹节和河南安阳殷墟的竹鼠、水牛和野猪的甲骨和动物化石。这些动、植物现在只见于热带和亚热带,说明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是相当温暖的。

(2)第一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它相当于欧洲的气候副寒期(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年)。证明这个寒冷期的史料是《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期间,长江一大支流——汉水,于公元前903年和前897年分别发生两次结冰,而且结冰之后紧接着是大旱。这表明,公元前10世纪是寒冷的。

(3)第二温暖期。这个温暖期约开始于公元前770年持续到公元初。在欧洲这个时期仍然是气候副寒期。周朝早期的寒冷情况大约维持了1~2个世纪,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81年)气候又暖和了。《左传》记载,鲁国(今山东)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前590和前545年尤其如此。此外,像竹子和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多有记载。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80年至前222年)温暖气候依然继续。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3年)气候继续暖和。《史记》记载:“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田漆,齐鲁千亩麻,渭川千亩竹。”当时这些亚热带植物繁殖的地方现在成了它们分布的北界或超出北界的地方。这证明当时的黄河、长江流域的气候是温暖的。

(4)第二寒冷期。这个寒冷期约从公元初期持续到公元600年,包括我国东汉、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东汉时代,即公元初,我国气候又趋寒冷,有几次严冬,甚至到晚春洛阳还下雪。三国时代曹操(公元155—220年)在孔雀台种橘,只开花不结果,说明气候开始变冷。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军事演习,由于严寒,淮河突然封冻,演习不得不停止。这种寒冷气候持续到公元3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90年的10年间达到极点,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1~2°C。北朝的贾思勰(约533—644年)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我国6世纪的农业百科全书,记载了许多当时物候情况。如关于石榴的栽培,“十月中以蒲藁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二月初乃解放”。现在河南、山东一带,石榴树可在室外生长,冬天无需盖缠。这表明6世纪上半叶,河南、山东一带的气候比现在冷。

(5)第三温暖期。这个温暖期为公元600—1000年,包括隋唐时代(公元589—907年),比欧洲世纪早期的温暖时期要早400年左右。我国气候在7世纪中期变得暖和,公元650、669和678年冬季的长安无冰雪。8世纪初期梅树生长于皇宫。9世纪初期西安还种有梅花、柑橘。现在西安梅树长不好,柑橘更不用说了。这说明隋唐时代气候比现在温暖。

(6)第三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在公元1000—1200年,相当于宋代,对应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温暖时期。11世纪初华北已没有野生梅树,其情况与现在相似。12世纪初,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不但全部冻结,而且冰坚实得可以走车马。太湖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冻死。12世纪寒冷气候也流行于华南和西南。福州是我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12世纪中那里大规模种植的荔枝曾两次全部冻死,一次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公元1178年。荔枝在四川种植地区的变迁是:唐代在成都;北宋南移到眉山;南宋时眉山也不能生长荔枝,要到其南的乐山、宜宾、泸州才能种植。目前,眉山还能生长荔枝,说明北宋气候比较接近现在,而南宋气候则比现在寒冷。

(7)第四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在公元1200一1300年。12世纪刚结束时,杭州冬天的气温开始回升。在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和1220年杭州没有冰雪。到元代(1268—1292年)初期,西安和博爱(今河南)又重新设立竹监司管理竹子生产。这显然表明13世纪中叶气候明显转暖。

(8)第四寒冷期。这个寒冷期约从公元14世纪到工9世纪结束,相当于欧洲的小冰期。我国13世纪初期和中期的回暖是比较短暂的,不久冬季又严寒了。根据江苏丹阳人郭天锡的日记,公元1309年正月初乘船回家,途中运河结冰,只好离船上岸。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数尺,橘尽冻死。可见14世纪比13世纪和现时都冷。

到了明代(1368—1644年),各省、县编修的地方志为各地区的气候情况提供了许多可靠的历史资料。从14世纪到19世纪这500年中,亦即相当于欧洲小冰期中,我国气候经历了三次变冷和两次变暖。

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和波动,我国历史上不仅自然环境、生态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气候变迁所表现出来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森林、灌木、花草、农作物等生长与分布,而且影响着水系、地貌、土壤、矿物等多种自然要素,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如气候变迁影响着人口的分布与迁徙,影响和决定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布局。

2.水域生态及水资源的演变

我国地域辽阔,水系纵横。据考古证明,最早的古代人都依水而居,离水域以远15千米以外的旱地不适宜人的居住和生存。考古发现,在洛水、颍水、汝水、浍水、涑水沿岸都有夏代人居的踪迹。传说夏代人先后以阳翟、阳城为都,阳翟在河南嵩山以南,有颍水东南流,今属于禹县境。在登封告成镇以北发现阳城,东北有古阳城山,有洧水河。黄河、长江、珠江、辽河以及它们的分支水系汉水、汾水、渭水等,都是我国文明发祥地,多元的文化构建了中华文明大文化。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生态知识和生态状况的档案。例如,从地名文化可以考证历史上水资源的变迁情况。根据有关资料对山西省地名的研究,统计表明山西省古今县名88个是以河川为名,21个是以水泉为名,4个是以山水为名。山西省的县名,可以反映出古代山西曾经有过湿润多水、植被厚密的历史,这与近代以来山西水资源紧缺、林木稀疏形成鲜明对照。

根据文献资料和学者史念海先生考证,在远古时期,“由太行山东到淮河以北,到处都有湖泊,大小相杂,数以百计”。其中较大的有山东西部的巨野泽,南北15O千米,东西5O千米,但“那时巨野泽并不是黄河流域的惟一的大湖,太行山东有大陆泽(今河北境内)应与巨野不相上下”。可见,当时黄河中下游气候总体上是湿润多雨,水系发达,湖泽众多,土地植被覆盖良好。阮籍的咏怀诗写道:“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横驰,飞鸟相随翔。”表明当时的蓬池是一个水波浩淼、野兽出没、飞鸟聚集的地方。

历史上我国湖泊面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开始在湖泊的浅滩上围田开垦,与水争地,致使湖泊资源衰减和湮废。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围垦外,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和流域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淤垫湖泊区域,为围湖造田创造了条件,由此造成了湖泊数量减少,湖面缩小,湖水深度变浅。

西北干旱区的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湖泊湿地退化的影响尤为突出。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大于1千米2的湖泊150多个,湖泊总面积约9 000千米2。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使大量河水消耗在支流和上中游地区,造成下游水量剧减或断流,致使终端湖泊发生了很大变化。罗布泊的干涸是最典型的一例。从罗布泊的湖相沉积和湖岸线来看,推测历史上湖水面积最大时曾达到5 350千米2,入湖水量约有84冬3亿米3。汉代塔里木盆地人口约23万,虽有一定的农业生产,但从河流中引水灌溉有限(约占1.5%),维持84.3亿米3的入湖水量完全可能。《汉书》记载,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唐代,塔里木盆地灌溉面积扩大,入湖水量相应减少。塔里木湖下游水量大幅度减少,是清代中期以后发生的。《河源纪略》(清乾隆47年)记述罗布泊“淖尔东西二百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缩”。但到清末,罗布泊仅“水涨时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可见湖泊面积缩小明显加剧。20世纪初塔里木盆地人口增至15O万,耕地面积60万千米2。当时的毛灌定额若按目前的水平,引用量可达132亿米3,占塔里木盆地水资源总量(392.6亿米3)的33.6%。由于进入的水资源处于临界利用状态,罗布泊的面积急剧缩小。1930—1931年实测罗布泊的面积为1900千米2,较史前最大面积缩小64%。1962年,罗布泊面积又缩小为660千米2,只相当于最大面积的12.3%。至1972年,罗布泊最终全部干涸。

中国湖区围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不过那时只限于在荒洲上播种。《越绝书》记载:“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战国和秦汉时期,围田进一步发展。三国时期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太湖流域为农业中心,围垦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唐代则由分散围垦的初级阶段发展到较高阶段,典型的工程方式是圩田。宋代圩田进一步发展,堤长几十公里的有多处。《明史》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朝廷一次清出围湖造田数目达8O万顷。由此明代出现最著名的和州铜城堰。清代以后,垦殖活动更为盛行。乾隆年间湖北巡抚彭树葵指出,“人与水争地为利,以致水与人争地为殃。”盲目围垦,与水争地,虽然开辟了大量肥沃的农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对生态平衡带来了有害的影响。据记载,江汉平原在清代道光以前水灾频率不高,而道光以后灾害突增。严重水灾出现频率与时俱增,平均每20年增加2~3次大水灾。

3.森林生态与森林资源的演变 在我国森林生态与森林资源的变化过程中,人口的持续增长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樊宝敏、董源在对我国历代人口与森林资源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见表2-1。

据历史文献证实,夏商开始后的较长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速度有限,人口自然增长相对缓慢,人类的农耕与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所造成的森林植被减少在千余年的历程中并不十分明显。当时我国疆域范围内除冰川、荒漠、草原外,绝大部分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据考古发现,约在3 000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植被覆盖茂密,发育良好,森林和草原面积十分广阔,从东南向西北,大致是森林、草原与荒漠三个地带。其中,森林、草原占国土面积比例很大,最高区域达70%以上。自大兴安岭北部起,沿嫩江向东南,从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一直到的东南部基本上都是森林分布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很高,在我国古代天然植被中占了最大的面积。

《后汉书》等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当时除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外,仍有面积相当广阔的森林覆盖。即使是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32%~42%。

唐宋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对森林的砍伐、破坏加重,除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以外,长江、珠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区的森林面积也迅速减少。尽管如此,清代康乾时期,我国东北、西南地区以及许多山区仍保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当时,从大、小兴安岭至长白山、鸭绿江一线的广阔的东北原野,仍以森林分布为主体。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东北地区大面积的森林由于内外等多种因素,尤其是日、俄帝国主义的肆意破坏而大量减少。这一时期,以川西、滇中部以北、以西至青藏高原东南部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其森林面积仍然十分广阔。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整个西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云南地区更高一些。华北、西北、中南、东南的许多山区,尤其是长江中游、闽江流域与台湾、海南岛的山区,仍有大量的呈片状或块状、带状的森林分布。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现在这样的荒山秃岭,稀见绿意。1920年我国科学家杨仲健,赴陕西考察的结果和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是森林和稀树草原。《汉书》记载,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民“以射猎为先”。畜牧业发达是以草原为基础,射猎野兽则必是林草繁茂之地。陕北靠近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生态系统曾经非常良好。向北是辽阔的草原,南部为郁郁森林。陕南、甘南、陇南的汉江、嘉陵江及黄河上游地区,也都是林木遍地。据推算,隋唐时期陇南森林约占总面积的70%。20世纪50年代前后陇南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达50%左右。据甘南藏区1943年记载,凡山岭溪谷,皆系苍茫林海,沿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曾有“十林区”,是青藏高原森林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史记》记载,祁连山有松柏五木,秀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地方志记载,祁连山西段部“南山松百里”,“参天拔地如虬龙,合抱岂止数十围”。祁连山中段森林更加茂密,“在高山纵深地带,松林葱郁”,“微风飘拂,水声与松声,天籁自然,引人人胜”。祁连山东段,有关原始森林的记载不绝于史,“西大河流域,森林郁郁葱葱,万树苍劲挺拔,层林滴翠”。另外,在河西三大内陆河下游有成片的胡杨林、红柳林和梭梭林,是天然绿洲、抗击风沙的屏障。

在历史上,新疆境内也曾生长着茂盛的森林。《史记》记载,2 000年前的塔里木河下游“多葭苇、柽树、梧桐、白草”。现在的楼兰古城遗址周围原来生长着大面积的胡杨林,至今仍能发现直径达50厘米以上的枯木,有的树干甚至要有多人才能合围。据测算,当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至少在40%以上。塔里木盆地南缘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地带,也有大片枯死的胡杨林,许多胡杨树也要多人方能合抱。叶城周围有四山,山上多松柏,“山下多桑、榆、杨、柳、桃、苹果、石榴等”,树木果实丰盈。瑞典一探险家曾记录艰辛穿越叶尔羌流域的茂密森林的经历,并称它们是真正的古森林。直到20世纪5O年代,塔里木河两岸仍然有大片胡杨林。北疆地区,森林植被更盛于南疆,延绵1000余千米,冈峦断续,森林以松柏为主,郁郁葱葱,广阔而壮观。

青海境内的古代森林资源曾十分丰富。根据史料记载,“以柏、杨为大宗”,“绵亘数十里”,“青海王可可贝勒之地,松柏亦蕃”。如今一些红色的山冈上寸草不生,但是从人们挖掘出掩埋很久的粗大松木,可以推知这里曾经拥有山川秀美、树木成荫的自然风光。

据有关的考古发现,距今500年以前,甘肃、陕西、山西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很高,有的地区高达80%。黄河下游许多地区也是如此。史载,今河南中牟、荥阳一带在原始社会至文明社会初期,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自夏商至周初,这里是“草木畅茂”。近、现代殷墟出土的包括大象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骨骼,和郑州商代遗址出土的木炭等,都证明了当时中原地区森林资源状况良好。历史文献也有印证,位于河南灵宝与陕西潼关之间的函谷关一带,深林密障,行人难于通过,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柏林荫谷,殆不见日,荀卿谓之松柏之寨”。战国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森林破坏较早和较彻底的地区。自秦汉至隋唐时期,这里平原地区的大片森林基本上砍伐殆尽,剩下的多是零星散布在村落、地头的树木或次生林,很少有成片的原始森林。相对而言,这里山区的森林还存在了较长的时期,历经不同的历史阶段才被砍伐、毁灭。

据学者们研究,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变迁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西周至战国、秦汉至北朝、唐至宋元和明清以来的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之初,这里原始森林基本上得以保存。到了后期,伊洛河下游、泌阳盆地、汾涑流域的平原地区,“都已基本上没有森林了”,只是泾渭流域平原边缘的“森林尚有部分遗存”。第二个时期,关中平原四周山地的森林仍然比较完好,但平原地区很难看到成片的林木存在。第三个时期,这里城乡附近的山地林木受到严重破坏,远离人群的山区的一些地方虽然还树茂林密,但边缘的森林也开始受到破坏性砍伐。第四个时期,尤其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这一地区包括边远山区的森林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至清末这里的森林破坏更加严重,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荒山秃岭。虽然黄河下游地区的森林变化与黄河中游地区稍有差异,但特点大体一致,只是这里山地相对较少,森林被砍伐破坏的时间更早。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森林资源,自我更新能力较强,隋唐五代之前植被的破坏不明显。隋唐时,森林资源虽有减少,但山区的森林仍然相当茂盛。《全唐文》记载,江西鄱阳“有千樟之材”,浙江吴兴(三国时期的郡名)“出巨木”。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各种动物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时南方地区大象和老虎等动物数量不少。一些地方虎患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捕杀老虎的历史记载也较多。唐玄宗时,曾专门派钦差去江南传授捕虎法。明代以后,森林资源数量递减,许多动物“多出东、西粤”,并且“养之不甚驯,亦不能久存”。这一记载表明,一些物种栖息地已遭到破坏,生态状况日趋恶化。当然,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森林破坏的时间,较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要晚,其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

4.地理生态与土地资源的演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上下几千年,正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种,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珍视土地,把土地的重要性与国富民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土地资源演变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农业文明和农牧业的发展开垦了大量耕地,耕地资源日益扩大;另一方面,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又造成水土流失,在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沙化、荒漠化,但同时也给下游地区冲积形成了土壤肥沃的三角洲。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历史上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至1949年猛增至5亿多,到20世纪末接近13亿。这么多人口要靠农业和畜牧业养活,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都要占用土地,因此就发生了农作物与天然植被相互争占土地的矛盾。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利用大量的自然资源,过度扩张必然造成天然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土地生态与环境的恶化。

林地、草地转化为耕地,并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采伐量长期大于林木的自然生长量,是导致土地生态恶化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结果把许多林地草地变成了濯濯童山,甚至荒山秃岭,导致林地草地失去或降低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优化环境等方面的功能,以致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统。原始植被的大量减少、土地重用轻养轻维护,是我国土地生态从总体平衡到渐趋失衡,出现并加剧生态恶化趋势的根本原因。

战国中期之后,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因农业的发展破坏了天然森林和草原,出现了“宋无长木”的情况。当时,这里“地小人众”,甚至少数地方开始出现缺乏薪柴的现象。《管子》记载:“五沃之土,若在丘、在山、在陵、在岗,若在陬、陵之阳,其左其右,宜彼群木;桐、柞、扶、檀及彼白梓、其梅、其杏、其桃、其李,秀生茎起;其棘、其棠、其槐、其杨、其榆、其桑、其杞、其柿,群木数大,条直以长……是谓沃土。其阴则生之楂、藜,其阳则树之五麻。”这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中原一带的“沃土”上,有多种人工再生林及次生植被。《史记》也记载:当时这里已“膏壤千里,宜桑麻”。这一时期,除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外,其他地区仍以原生植被覆盖为主。

秦汉以后,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栽培植被分布越来越多。当时的栽培植物品种在北方主要有粟、麦、枣、槐、桑、榆、柳等。在南方主要有稻、麻、桃、李、茶、桑、杨、柳等。其中,农作物栽培的品种如粟、麦、稻等所占面积较多,范围较广,然而,相比较而言,这些栽培的农作物有时远不如原生植被所具有的生态保护功能。而且土地在耕作或抛荒之际,都会给生态平衡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唐宋之际,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除山区外,其原生植被分布越来越少;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与成都平原及岭南部分地区的栽培植被分布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宋代,随着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把北方旱地农作物品种——小麦及其生产技术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各地人口迅速增加,并导致开垦面积种植的扩大。当平原水田面积的承载力不能满足需要时,人们自然把目光转向了丘陵、山地。小麦的种植恰好对水源条件要求较低,当小麦在南方大面积种植逐渐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时,许多一直被原生植被覆盖的丘陵、岗阜、山岭等却变成了光山秃岭,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南方良好的生态系统。

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大,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当时,土地扩展的主要途径是砍伐森林、开垦山地。尤其是旱地高产作物番薯与玉米传人中国,为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大量山丘地被开垦,使不少区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灭顶之灾。我国一些学者指出:明代时玉米由西北、番薯自东南分别传人中国后,其大规模的种植,引起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当时,南方西部山地玉米集中产区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区、大巴山、巫山山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及贵州高原。番薯集中产区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浙、闽、粤以及湘、鄂等丘陵地带。历史记载,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陕西汉中许多县均以苞谷杂粮为种植作物,一些县则是“遍山漫谷皆苞谷矣”;贵州等地也是“苞谷宜山,故种之者较稻谷为多”。广西地区的苞谷“有早晚二种,山峒尤多”,“向惟天保县山野遍种”。湘西山地草木繁茂,“凡土司新辟者,省民率挈人居,垦山为陇,列植相望”;种植玉米,“辰州旧邑新厅,居民相率垦山为陇,争种之以代米。”在东南地区闽、浙、粤、赣等地,“所种山薯……深山之中,几于旷土,谓之山薯厂”;湖南“永州山民皆以甘薯为粮”;湖北东南山区“民仰食者十之五六”。这一时期,南方山地、丘陵大面积伐林开垦种植玉米、番薯等旱地作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山丘地坡度大,被开垦后,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系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演变态势。

5.动物生态与动物资源的演变

我国动物生态与动物资源演变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人类的活动加速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和活动地区的变化,许多野生动物数量递减,有些珍稀动物明显减少,有的种群已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

我国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决定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据调查,全国鸟类超过1 000种,兽类超过400多种。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鸟类种数和兽类种数占世界的1O%以上。由于我国的生态系统分布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系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的分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迁徙。如历史时期野生象群的分布,就有一个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至长江流域地区、珠江流域地区、滇西南地区不断南迁的过程。从地质时代的第四纪以来,与中国处于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都有大陆冰川覆盖,以致寒冷的气候使许多野生动物相继灭绝。然而,中国的高山冰川很少,受寒冷的影响较小,所以一些具有“活化石”之称的野生动物如大熊猫、扬子鳄等能残存到现在,从而增加了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在野生动物的分布与变迁中,比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历史时期生态演变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野马、大象、犀牛、竹鼠、长臂猿等兽类和孔雀、鹦鹉等鸟类。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物种。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马为人类所驯服和利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野马被驯化了,野马本身却日益稀少,目前野马种群已罕见踪影。这一种群的变化,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某些物种的影响之大、之烈。

藏羚羊在自然界是一种优势物种,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寂静苍茫的高原地平线上奔跳,快速而优美的跑姿,展示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在雪域高原条件下的成功进化。它们能够在这片原本属于它们的土地上生活数千万年,从物种自身的角度看,难以存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但是在盗猎分子大批量残杀下,藏羚羊遭受到灭顶之灾,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

根据调查,从自然界每捕捉一只鸟,就有1O只鸟作为陪衬,在捕捉、贩运和饲养中死亡。因此,那种吃鸟、捕鸟、赏笼中鸟的所谓“鸟文化”,是建立在成千上万只鸟的尸骨之上,堪称对自然界的暴行和对生命的蹂躏。

中国古代大象的分布地区较为广泛,南方、北方皆有。距今3 00O多年前,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还有野象分布。甲骨文中有较多猎获大象的记载。殷商时期,中原一带不仅野象较多,而且还进行人工驯养,成为作战的工具。在殷墟遗址中,考古发现有象、獐、水牛、竹鼠等亚热带动物骨骼遗骸。《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代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这时,黄河流域地区的象群虽然少见,但仍有野象活动的记载。北周时,在兖州(今属山东)发现大象。南北朝至宋代,大象在黄河一线以南、以长江流域一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活动,屡见于史书。南北朝时,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北宋初(公元962年),“有象至黄陂县(今属武汉市境内)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今湖北境内)、复(今湖北境内)、襄(今湖北境内)、唐州(今河南境内)践民田”;乾德年间(公元967年),“有象自至京师(今河南境内)”;开宝年间(公元976年),“己酉,吴越王献驯象”。史实表明:宋时,长江流域一线还有不少的象群活动。至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当时象群活动的记载很多,《宋史》记载可数的就达几十处。宋元以后,长江流域大象活动的记载至今未有发现,可见,元、明、清时大象的主要活动地区已转移到岭南、广西等地。史载:洪武年间,“广东雷州卫进象一百三十二”,“驯象卫进象。先是诏思明、太平、田州、龙州诸土官领兵会驯象卫官军往钦、廉、藤、蓠、澳等山捕象,豢养驯押,至是以进。”当时,岭南象群时常出没破坏庄稼,为此,“率兵二万驱捕”。万历年间(公元1587年),横州仍“有象出北乡,害稼”;钦州亦多象群“践踏田禾,触害百姓”。直至清乾隆年间,广西灵山一带之象,“每秋熟,辄成群出食,民甚苦之”。道光年间(公元1833年),史载“大廉山群象践民稼,逐之不去”,至当时已变为“象间有”。这一地区的大象至19世纪20年代以后已渐趋稀少,不久即难觅其踪迹。现今仅云南西南部才有残存象群分布。

大象的分布及变迁,大体上也反映了我国同类别的热带或亚热带动物如犀牛、长臂猿等以及适宜温暖环境的动物如竹鼠、野生水牛等分布及变迁情况。尽管它们的分布及变迁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南迁的方向、地域生态分布与时间变化趋势等,却是基本一致或大同小异的。

历史时期野生动物的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构成我国古代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描绘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的生态自然景观或人文生态现象,可谓丰富多彩。漫长的自然界演化历程表明,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延续,相反,物种的减少则会直接影响地域性乃至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

第二节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演变

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的范围、内涵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传统的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其直接后果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场灾难。也正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警示人类社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生态资源的加剧消耗

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法国于20世纪初期完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德国于2O世纪30年代、前苏联和日本等国也于2O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传统工业化过程。尽管不同国家完成传统工业化的时间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经历了能源和矿产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

1.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耗加剧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人类社会已经消耗了巨大的矿产资源,同时积累了巨大数量的社会物质财富。1800—1900年,全球GDP增长了7倍,相应的粗钢消费增长了10倍,金属铜消费增长了1.15倍,金属铝消费增长了2.27倍,主要能源煤炭消费增长了57倍,石油消费增长了26倍,天然气消费增长近1倍。1900—2000年,人类社会的财富积累明显加快,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与此相应,粗钢消费增长了30倍,金属铜消费增长了28倍,金属铝消费增长了3 600倍,主要能源煤炭消费增长了5倍,石油消费增长了178倍,天然气消费增长了362倍。迄今为止,人类已经铺设了120万千米的铁路,138万千米的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运输管道,修筑了2 860万千米的公路,建设了46 500座飞机场,生产了无数的汽车、飞机、轮船和各类消费品,消耗了数量惊人的矿产资源。

近百年来,化石能源产量呈指数式快速增长。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例,1900年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560万吨油当量,1950年分别增长到5.3亿吨和1.7亿吨油当量,2000年分别迅猛增至35.7亿吨和21.8亿吨油当量。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00年间,化石能源结构经历了两次标志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1965年,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煤炭消费量,人类能源消费由“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第二次发生在2000年,天然气产量与煤炭产量持平,天然气生产呈快速增长之势,人类社会进入天然气与石油并重的时代。到200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生产结构中,石油占39%,煤炭占25%,天然气占25%。

全球石油生产历史大致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7—1900年,石油生产和消费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极其有限,但平均增长速率很高;第二阶段为1901—1945年,汽车、坦克等大量耗油装置的发明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石油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74年,其时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石油工业呈蓬勃发展之势,石油生产和消费达到了顶峰;第四阶段为1975年以后,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生产和消费进入波动增长期。由此可见,1945年以来,是全球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累计采掘的石油近l 200亿吨,占人类历史全部采掘量的95%。

人类开采煤炭的历史久远。主要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对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1760年前后全球开始了大规模的煤炭采掘。到目前为止,已采掘煤炭约2 400亿吨煤炭,其中20世纪的100年间采掘煤炭2 282亿吨,占人类历史采掘量的99.2%。20世纪全球煤炭产量变化也大致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OO—1913年,是煤炭产量稳步上升阶段,年均增长率4.32%,这一阶段是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黄金期;第二阶段为1914—1945年,全球煤炭生产波动大,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经济危机,导致煤炭产量大幅度下滑;第三阶段为1946—1989年,煤炭产量稳步上升,年均增长率为2.93%,这一阶段是全球煤炭生产稳定持续增长最长的时期,同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第四阶段为1990—2000年,全球煤炭产量震荡下降,年均增长率为一O.73%。

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不足60年。此前生产规模非常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然气生产规模才逐渐扩大。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球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呈快速增长之势,逐渐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一次性能源。天然气产量的迅速增长得益于4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飚升,促使石油消费大国开始调整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为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天然气开采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产量的增长,特别是海上采气量不断增加和开采成本的降低,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天然气奠定了基础;三是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为其加速利用创造了条件。截至2000年全球累计铺设各类天然气管道80万千米,可以绕地球20圈,为天然气的消费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四是天然气探测储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天然气消费的信心。

2.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荒漠化大致有4类:一是在风力作用下出现风蚀地、粗化地表和流动沙丘为标志性形态。二是在流水作用下出现劣质地和石质坡地为标志性形态。三是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出现土壤板结、细颗粒减少、土壤水分蓄积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土壤干化脱水和土壤有机质的显著下降,出现土壤养分锐减和土壤盐渍化。四是工业矿山开发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损毁和土壤严重污染,致使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甚至绝产。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3次系统评估了全球荒漠化状况。1991年底为联合国环发大会所准备报告的评估结果说明,全球荒漠化面积由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的35.92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已影响到了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测算,在全球35.92亿公顷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土地中,旱地1.73亿公顷,牧场3O.7l亿公顷,水浇地2 700万公顷。全球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已有2 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

非洲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旱地,约为20亿公顷,占非洲陆地总面积的65%。整个非洲干旱地区经常出现严重旱灾。目前非洲36个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和荒漠化影响,有近5 000万公顷土地半退化或严重退化,占全大陆农业耕地和永久草原的1/3。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在撒哈拉南侧每年有15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在1958—1975年,仅苏丹撒哈拉沙漠就向南蔓延了9O~100千米。亚太地区也是荒漠化非常突出的区域,共有8 600万公顷的干旱地、半干旱地和半湿润地,7 000万公顷的雨水灌溉作物地和l 600万公顷灌溉作物地受到荒漠化影响。这意味着亚洲有35%的生产用地受到荒漠化影响。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林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加快风蚀或雨蚀。就全球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表2-2、2-3)。

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材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危害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恶果。在1984—1985年的非洲中,至少有3 000万人处于极度饥饿状态,l 000万人成了难民。据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估算,荒漠化在生产能力方面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6O亿美元。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一步估算了防止干旱土地退化工作失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当时估计到2000年总共将损失5 200亿美元。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由于全球土地退化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23亿美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如果在下一个2O年里在防止土地退化方面继续无所作为,损失总共将高达8 500亿美元。从各大洲的损失看,亚洲损失最大,其次是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欧洲。从土地类型看,放牧土地退化面积最大,损失也最大;灌溉土地和雨浇地受损失情况大致相同。从1980年和1990年所作估算的比较看,由于世界各国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进展甚微,在1978—1991年,全世界的直接损失约为3 000亿~6 000亿美元。这尚不包括荒漠化地区以外的影响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3.森林资源退化

从全球来看,森林减少仍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由此造成的一系列环境恶果。

1990年,全球森林及稀疏的丛林和灌木林覆盖面积为51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40%,其中34亿公顷属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的“森林”(在发达国家树冠覆盖率至少为2O%,在发展中国家为10%)。从联合国粮农组织90年代初所进行的评估看,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2O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1990年,全球乎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韩国的国土面积(表2-4)。

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看,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地,约有热带森林18亿公顷,包括雨林和湿润落叶林等。20世纪80年代期间,这些地区森林砍伐总面积和木材总砍伐量持续增长,平均每年砍伐590万公顷,其中490万公顷是原始森林。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北美、欧洲、亚洲等地的温带森林共有16亿公顷,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尽管过去半个世纪里温带森林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甚至还有增加,但森林质量总体上退化了,大量原始森林已被人工林所取代,通常只是同龄的、单一品种的林木,远不像天然林有比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作用,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干扰的能力也比较差。

热带森林有着丰富的物种和巨大的调节气候功能。热带森林减少一直是世界的热点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1960一1990年期间,全球丧失了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亚洲同期损失了大约 l/3的热带森林,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损失了大约18%的热带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第一,乱砍滥伐林木。温带森林的砍伐历史比较长,在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北美等地的温带森林有l/3被砍伐掉了。而热带森林的大规模开发只有30多年的历史。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日本进入东南亚,寻求热带林木资源。这一期间,发达国家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占世界木材和纸浆总供给量的10%左右。近年来,为了保护热带森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禁止出口原木。

第二,开垦林地为农田。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烧荒耕作,刀耕火种,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据估算,热带地区半数以上的森林采伐是烧荒开垦造成的。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农民在耕作一段时间后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垦,原来耕作过的林地肥力和森林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刀耕火种尚不对森林构成很大的危害。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从而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第三,采集薪炭。全世界约有50%的人口用薪柴作为主要燃料,每年约有l亿多米3的林木被消耗掉。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的林木也越来越多。

第四,大规模毁林放牧。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对牛肉的需求,中南美地区、特别是南美亚马逊地区,砍伐和烧毁了大片森林,林地变为牧场。这使得具有地球“肺”功能的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温室效应加大。

第五,空气污染。欧美等工业化国家,空气污染对森林退化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据1994年欧洲委员会对32个国家的调查,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欧洲大陆26.4%的森林有中等或严重的落叶现象。

4.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

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总体积约为15亿千米3。这些水如果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地球海洋的水深平均约3 000米。但其中只有约3%是淡水,淡水的90%又被封冻在两极及高山的冰层和冰川中,难以利用。这些资源的时空分布又不均,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淡水资源短缺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在过去3个世纪里,人类提取的淡水资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达到了3 500千米;。2O世纪后半叶,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占了增长的主要部分(表2—5),特别是20世纪7。年代“绿色革命”期间,灌溉用水翻了一番。

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1000米3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可能会经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目前,世界上有20个左右的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大部分位于西亚和非洲。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生活在缺水国家的人口将从1990年的1.32亿增加到2025年的6.53亿(按照低人口增长预测)和9.O4亿(按照高人口增长预测)之间。到2050年,预测生活在缺水国家中的人口将增加到1O.6亿和24.3亿之间,占全球预测人口的13%~20%。这尚不包括中国西北部、印度西部和南部、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美国和南美西海岸的干旱缺水地区。全世界实际受水资源短缺影响的人口要比上述预测数字多得多。

与淡水资源短缺相对应的是水资源的浪费。农业消耗了全球用水量的70%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普遍比较低,许多灌溉系统60%以上的水在浇灌庄稼前就渗漏和蒸发掉了,并带来土壤盐渍化。

淡水污染 水污染有三个主要来源,即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业污染物的地表径流。另外,固体废物渗漏和大气污染物沉降也造成对水体的交叉污染。水体污染大大减少了淡水的可供量,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估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随着对淡水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在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淡水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争夺淡水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即使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不同功能用途之间的争水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

过去,农业是用水增长最快的部门,灌溉用水往往优先保证。随着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不断增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在同农业争夺有限的水源。美国西部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和城市较集中的地区,这种矛盾已非常明显。

世界上许多重要河流由两个或多个国家所有。全世界约有200多条国际河流或湖泊,其流域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全球跨国的水资源管理是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领域。在西亚和北非等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贵如油,各国在跨国河流和地下蓄水层开发利用上的争执十分尖锐,有时甚至引发军事上的对峙,成为国际冲突的导火索。

5.海洋资源受到污染

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气候稳定和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海洋生物资源及海洋鱼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约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近几十年来,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海洋污染加剧,正在导致全球范围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产力的退化。

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世界渔业生产由海洋捕捞、内陆捕捞和水产养殖(包括淡水和海水养殖)所组成。1993年,在全世界捕获的1.O1亿吨鱼类中,海洋捕捞占77.7%,内陆捕捞占6.8%,水产养殖占工5.5%。在1950—1990年,海洋捕捞量差不多翻了5番,达到8 600万吨,而到1993年下降到了8 400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从世界各主要捕捞区的情况看,大西洋和太平洋11个重要捕捞区中的6个捕捞区(占所有商业渔业资源的60%强),不是已经枯竭,就是捕捞超过了极限。

海洋鱼类过度捕捞不仅使海洋捕捞量陷于停滞,也使捕捞结构发生变化,高价值鱼类减少,处于食物链低层的低价值鱼类增多。20世纪7。年代以来,正是这些低价值鱼类维持着渔业生产的增长。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弃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人海洋;河流每年有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人沿海水域。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空气污染、船舶、倾倒垃圾等。从总体上看,海洋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沿海水域大部分已遭受污染,公海则相对清洁。

·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污染源是排放的污水和土地开垦及侵蚀的沉积物。

·污染和沿海开发对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沙丘的破坏,危及沿海生态系统,使许多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毁坏,威胁到鱼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生存。

·船舶、钻井平台原油泄漏和农药等有机合成物的注入,造成海洋区域性污染。

·海洋垃圾中的塑料、废弃渔网和石油泄漏形成的焦油团等对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造成很大危害。

世界各国,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处理了部分排人海洋的污水。但从全球看,大量的污水经河流、港口直接排人了海洋,造成世界许多沿海水域、特别是一些封闭和半封闭的海湾和港湾出现富营养化,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造成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迅速生长,极易发生由有毒藻类构成的赤潮。赤潮往往急剧蔓延,造成鱼类死亡、贝类中毒,给沿海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灾害。

二、重度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

西方国家首先步人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一6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患公害病,不少的人在“公害事件”中丧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被称为“世界公害事件”,从中可以看到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的气温发生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积聚。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一周内,6O多人死亡,还有许多家畜死亡。造成这次事件的原因是几种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综合作用导致的严重大气污染。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毫克/米3。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弥漫的大雾致使全镇5 911人相继发病,发病率占全镇人口的43%,其中17人死亡。大雾的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硫气体组成,二氧化硫又与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导致这次事故的发生。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O.5~2.O毫克/米3,并发现有尘粒。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突然有许多人患起呼吸系统病,并有4 000多人相继死亡。此后2个月内,又有8 000多人死亡。导致这次大气严重污染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尘粒浓度高达4.46毫克/米3,是平时的1O倍;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34毫克/米3,是平时的6倍。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36年在洛杉矶开采出石油后,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气化率低,每天有大量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尾气排人大气中。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汽车尾气转化为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这座本来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的滨海城市,成为“美国的雾城”。在光化学烟雾刺激下,当地居民的眼、喉、鼻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同时,又使远在百里之外的柑橘减产、松树枯萎。

水俣事件 从1908年起,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在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入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发现“自杀猫”,后又发现有人生怪病,此病无法医治,直至死亡。医生无法确诊病因,故称之为“水俣病”。经多年调查发现,水俣湾被大量甲基汞化合物污染,并在鱼的体内形成高浓度的富集,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中毒生病。其富集链为:甲基汞化合物一海水微生物一鱼一猫,或鱼一人,最终导致“水俣病”的发生。

富山事件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富山平原的神通川上游开设炼锌厂,该厂排入神通川的废水中含有金属镉,这种含镉的水又被用来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人们因食用含镉的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中毒,全身疼痛,故称“骨痛症”。据统计,1963—1968年5月,共确诊患者258人,死亡128人。

四日事件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东部沿海的四日市设立了多家石油化工厂,这些工厂排出的含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使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工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患者达500多人。

米糠油事件 工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酸苯,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中毒者猛增到5 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作为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

近些年来,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污染病的情况,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与环境的双重压力。

造成重度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工业社会燃烧大量化石能源,成为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与土地生态破坏的源头。在工业革命初期,能源主要是煤,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作为能源才开始进入工业生产体系中,使工业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十年,尽管水能等新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但工业社会的能源依然以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等能源为主,且其消耗量急剧增加。这种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问题。例如,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包括钢铁、化工、冶金、纺织等在内的工业体系,促使煤的生产量、消耗量猛增,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也随之突出。早在19世纪末,英国伦敦就曾发生过多次以煤作燃料造成的毒雾事件。

其次是工业制成品原料、主要是矿产资源,伴随着采矿量的直线上升,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例如,日本足尾铜矿采掘量在1877年只有不足39吨,10年后猛增到2 515吨,翻了60多倍。19世纪末,将欧美的冶炼法引入日本足尾铜矿场,以黄铜矿为原料提取“纯铜”。由于黄铜矿含硫、剧毒的砷化物和有色金属粉尘,致使矿区附近的整片山林和庄稼被毁坏,矿山周围24千米2的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受害中心的一个村庄被迫全部转移。同时,由于冶炼铜矿的有毒废水、废屑被排人了渡良濑川的河系,1890年洪水泛滥,污染的河水漫溢,使附近4县数万公顷土地受害,造成田园荒芜,鱼虾死亡,沿岸数10万人流离失所。

三是环境污染的加剧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在工业化初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缺乏知识,往往严重忽视环境问题,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当环境污染发展到相当严重并引起人们重视时,又常常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资金短缺而难以治理。

三、工业化初期的全球生态演变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传统的工业化经济模式带来的环境变化,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污染以及核污染、沙尘暴等。围绕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技术、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复杂的抗御或合作关系,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环境条约体系,正在越来越影响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未来走向。

1.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2O世纪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了出来。80年代,随着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关系认识的深化,随着近百年来“最热”天气的出现,这一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议题。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通过并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问题直接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利用的结构与数量,正在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性问题。

近50多年来,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表2-6)。

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图2-2)。

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20世纪以来所进行的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17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280毫升/升。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工.8毫升/升(约O.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360毫升/升。从测量的结果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的一半。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1996年发表了新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温室气体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根据各种计算机模型的预狈0,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毫升/升增加到560毫升/升,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4°C。

(2)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同时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截至1992年,15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列在表2—7中。从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

注。但以人均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表2—7)。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景况,预测、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认为在经济增长平缓,对化石燃料使用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到2O1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世界商品能源的3/4左右,其消费量可能超过目前水平的35%,同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30%~40%。到21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采取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出现不同的前景(表2-8)。

(3)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千米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OO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入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退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和供水排水系统。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一些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难以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从而遭受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范围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增加疾病危险,特别是传染病的流行。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上升。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传染性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

(4)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从中外专家的研究结果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暴发频率会提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大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作物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对农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造成经济和社会的重大损失。

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1)臭氧层破坏及其成因。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但在离地面2O~30千米的平流层中,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却具有很强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于臭氧层有效地阻挡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到工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 400万千米2;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

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 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氟利昂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当其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受到强烈紫外线的作用而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2)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有害紫外线的增加,会产生以下一些危害:

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 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据估计,臭氧减少1%,皮肤癌的发病率将提高2%一4%,白内障的患者将增加0.3%一O.6%。一些初步的证据表明,人体暴露于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的环境中,会使各种肤色的人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对农作物的研究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辐射也使处于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的生产力下降,从而损害整个水体生态系统。有报告指出,由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南极海域的藻类生长已受到很大影响。紫外线辐射还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基因或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的显著不同的种群(如水稻的不同品种)和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目前,国际上讨论最多的是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l 400万种物种,其中已有170万种经过科学描述。对研究较多的生物类群来说,从极地到赤道,物种的丰富程度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雨林几乎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种。

表2-9列出了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多样的价值,其潜在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从长远看,它对人类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为人类提供适应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各种机会。

从当前来看,人类从野生的和驯化的生物物种中,得到了几乎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与产品。就食物而言,据统计,地球上有7万~8万种植物可以食用,其中可供大规模栽培的约有150多种,迄今被人类广泛利用的只有20多种,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9O%。已驯化的动植物物种基本上构成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基础。主要以野生物种为基础的渔业,1989年向全世界提供了1亿吨食物。实际上,野生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人们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药物而言,近代化学制药业产生前,差不多所有的药品都来自动、植物,至今直接以生物为原料的药物仍保持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以动、植物为主的传统医药仍然是80%的人口维持基本健康的基础。至于现代药品,在美国,所有处方中工/4的药品含有取自植物的有效成分,超过3 000种抗生素都源于微生物。美国2。种最畅销的药品中,都含有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就工业生产而言,纤维、木材、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来自生物的产品仍然是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生物资源同样构成娱乐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在单个作物和牲畜种内发现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在作物、牲畜与其害虫和疾病之间持续进行的斗争中,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维持物种活力的基础。目前,生物育种学家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但还需要不断在野生物种中寻找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种,提高和恢复其活力。杂交育种者和农场主都在依靠作物和牲畜的多样性,增加产量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1930年到1980年,美国近1/2的农业收入应归功于植物杂交育种。遗传工程学将进一步增加遗传多样性,创造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机会。

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多种原因。据专家们检测,从恐龙灭绝以来,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在1600—1950年,已知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增加了4倍,约有113种鸟类和83种哺乳动物已经消失。在1850—1950年,鸟类和哺乳动物平均每年灭绝工种。20世纪9O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O%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表2-10)。

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其中包括许多人们尚未调查和命名的物种。热带雨林占地球物种的5O%以上。据科学家预测,按照每年砍伐森林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3O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雨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手里,5%—10%的热带雨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大面积森林被采伐、火烧和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的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毁灭性影响;

·大面积的湿地消失,使许多种类的生物失去栖息地;

·对动物捕猎和植物的采集等过度活动,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并造成环境污染;

· 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无节制的旅游,使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既危害了森林,又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难以适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尤其严重的是,各种破坏和干扰累积起来,会对生物物种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表2一11)。

4.酸雨问题凸显. 酸雨问题首先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近期又出现在亚太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欧洲和北美开始采取防止酸雨跨界污染的国际行动。在东亚地区,酸雨的跨界污染已成为一个敏感的外交问题。

(1)酸雨及其分布。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湿沉降是指酸性物质以雨、雪形式降落地面,干沉降是指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微粒碰撞和气体吸附等形式由大气转移到地面。

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主要排放源来自西北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排出的二氧化硫,相当一部分传输到了其他国家。受影响最重的是工业化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即从波兰、捷克经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到英国和北欧,其酸性沉降负荷高于欧洲极限负荷值的6O%,其中中欧部分地区超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水平。

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消费了全世界近1/4的能源,每年燃烧矿物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占世界各国首位。从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中部工业心脏地带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定期落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农村及开发相对较少或较为原始的地区,其中加拿大1/2的酸雨来自美国。

亚洲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

(2)酸雨的成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来源。二氧化硫的自然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和火山活动,含盐的海水飞沫也增加大气中的硫。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全部二氧化硫的1/2,但是按照自然循环过程,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平衡的。人为排放的硫大部分来自贮存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硫,在燃烧时以二氧化硫形态释放出来,其他一部分来自金属冶炼和硫酸生产过程。随着化石燃料消费量的增长,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在不断增加,其排放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产生了全部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的90%。天然和人为来源排放了几乎同样多的氮氧化物。天然来源主要包括闪电、林火、火山活动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全球,对某一地区的浓度不发生什么影响。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人口密集的地区,而机动车排放和电站燃烧化石燃料约占氮氧化物人为排放量的75%。

欧美一些国家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最多的国家(表2一12)。但近些年来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加,使这一地区的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排放大国之一。

(3)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 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得不到中和,可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湖水或河水的pH降到5以下时,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土壤和底泥中的金属可被溶解到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可能改变水生生态系统。

导致土壤贫瘠化 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土壤中钙、镁、钾等营养因素,使土壤贫瘠化。酸雨损害植物的新生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并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 酸雨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等。一些以大理石和石灰石为材料的历史建筑物和艺术品,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腐蚀、引起变色。

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危害的范围比较大。全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据报道,1980年前后,欧洲以德国为中心,森林受害面积迅速扩大,树木出现早枯和生长衰退现象。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湖泊和河流也遭受着酸化危害。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43%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工4 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湖泊酸化会导致鱼:类灭绝。

第三节 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态文明发展

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使人类社会付出了过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沉重代价。如果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地球将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也将难以为继。面对全球?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世界上不少国家致力于发展新型工业文明,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的目标。

一、从自然资源开发转向知识资源增值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发展的总趋势,就是从注重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知识资源,使知识要素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环境建设和社会文明共?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一大特征。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下降了。据世界银行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差异分析发现,物质资产投入只能解释这些差异的不到30%,其余的70%以上直接或间接归因于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等无形资本。从国际上看,资源开发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缓慢,而知识开发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则要快得多。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西欧一些国家,它们自然资源极其匮乏,都是靠人力与知识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物质产品需求弹性低,易受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冲击的影响,造成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而知识发达地区则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开发知识资源,关键在于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三种能力,即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三种能力建设将带动三大产业的发展,即教育产业、信息产业和科技产业。

第一,知识吸收能力决定于人力资本状况,它反映一个地区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人口的智力水平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否利用知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良好。知识吸收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即人口已经接受教育的状况(以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的人力资本的创造,即人口正在接受教育的状况(以每万人在校学生人数或入学率来衡量)。

第二,知识交流能力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传播知识的能力,决定该地区人口在其需要信息时是否有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以及知识传播的效率。其衡量指标包括:第一代纸质信息传播工具(人.均报纸订阅量),第二代电信交流工具(电话普及率),第三代网络交流工具(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第三,知识创新能力反映一个地区知识生产的能力。知识生产能力是一个地区的核心能力,特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当前和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大强化这种能力。其衡量指标包括:人均国内专利授权数和人均国际检索收录论文数。

开发知识资源主要措施在于:加速发展各类教育,增强公众吸收知识的能力;加快电信设施建设,扩大公众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提高全社会信息化程度;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从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向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后工业化时期的又一特征,也是2O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种新型工业生产方式。清洁生产对污染的控制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和源头治理,这使环境保护发生重大的战略转变。清洁生产要求工业企业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储运、服务和产品消费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同时,要求政府为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帮助和资金补贴,清除影响清洁生产推行的各种障碍,并且通过绿色标志等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责任感,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清洁生产有五项基本原则,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以及原料和产品无害化原则。其主要技术路线包括源头削减、生产过程控制和回收利用。

清洁生产意义重大。企业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各种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和排污费用,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提高效益和企业竞争力。政府可以节省行政监督、公共环境管理开支,增加对民众的转移支付,使公众享受更多的物质、精神、生态福利和优越的生存环境。

三、从单向不可逆生产走向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与后工业化社会的又一大趋势。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先进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使物流、能流、资本流、人力流、知识流与信息流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型生态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通过“再生资源—产品—绿色消费—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物质无限循环、转化、增殖带动经济发展,以消除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