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数学总结

中考数学总结

时间:2022-12-16 03:0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考数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考数学总结

第1篇

怎样才可以学好数学呢?

第一点,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

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

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

我将在后面的三点中和大家一同探讨。

第二点,多看一些例题。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

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

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

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着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这样可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这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学好数学,看例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点,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

掌握方法,切实做到以下三点,才能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

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

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

2、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的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

数学是思维的世界,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思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多做综合题。

综合题,由于用到的知识点较多,颇受命题人青睐。

做综合题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效的有力工具,通过做综合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

最后一点,我要说一说如何对待考试的问题。

学数学并非为了单纯的考试,但考试成绩基本上还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数学素质的好坏的,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功夫用在平时,考前不搞突击,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应该在平时就掌握好,考试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劳战,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考试时还要放下包袱,驱除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认真分析,严密推理。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89-01

中考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都是考察考验自己初中阶段学习水平和效果的一次重要考试。中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考察方式,能否做好中考数学总复习,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高低,关系着学生最终能否将数学这一门课程复习好,关系着教师教学任务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做好中考数学的总复习,能够使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中考数学的总复习,是系统的完善和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下面笔者来探讨一下做好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几点方法。

一、立足基础,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如今的中考复习,普遍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也叫“四轮复习”。各阶段训练目的不同,训练角度和方法也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第二轮复习则是能力形成训练,这两轮复习也可以同步进行。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提高,强化冲刺。第四轮复习是模拟考试,增加学生实战经验。四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在制定数学中考复习计划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做好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二是有一套能够准确地归纳课本知识要点,突破知识难点的与课本相搭配的复习资料;三是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系统整理,发挥典型例题功效

在进行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工作中,要注意系统整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老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数学学习规律。讲解例题时,要以教材中章节综合练习为主;在知识点复习时,以系统知识为主干的综合练习为主。教师还要及时讲评学生的易错题,查漏补缺,巩固学生复习效果。

还要避免题海战术,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发挥以例代类的效果。在例题时要注意以下六点:一是易题精讲,二是陈题新讲,三是小题大讲,四是多题一讲,五是一题多变,六是深题浅讲。例如这样的一道试题:K取何值时,方程 -2х2+(4K+1)х-2K2+1=0没有实数根。解完此题后可引导学生反思,在你能解过的题目中与此题解法相同,但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吗?请举出几个例子,学生举出如下几个例子:

(1)K取何值时,二次函数次y=-2х2+(4K+1)х-2K2+1的图像始终在х轴的下方:

(2)K取何值时,二次函数y=-2х2+(4k+1)х-2K2+1的图像与х轴无交点。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一些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散在教材和例题之中,教师应该总结整合起来,把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系统的交给学生,这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近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一般解题方法灵活,解题方法多样,技巧性也很强,学生应该根据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的放矢,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能在解题时节省时间和精力。例如在画一次函数y=kx+b(k≠0,b≠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时,可首先画出正比例函数y=kx(k≠0)和二次函数y=ax2 (a≠0) 的图象,然后再画出几个给定系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了“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

四、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不良倾向,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教学时间,以便腾出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这种做法使得知识过程遭到压缩,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教师的灌输所代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知识的阶段复习受到削减,结果是基础不实,反而欲速不达。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效率;计划;梳理;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89-01

学生到了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不少数学知识。为了迎接中考,老师要组织学生复习三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复习这个环节既要归纳、整理所有的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难点。这个环节如果抓得严、抓得细、抓得实、抓得紧,就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一、根据《考试说明》,认真制订复习计划

徐州市中考《考试说明(数学)》每年都要进行修订,但改动幅度不大。我们数学老师要以初三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根据《考试说明》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复习计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学生的计划要尽可能地跟老师的计划保持同步。老师制订的复习计划要详细,最好分阶段制订复习内容。如第一轮复习从什么时间开始复习课内知识,第二轮从什么时间开始按《考试说明》中的专题组织复习,第三轮从什么时间开始进行模拟训练。在每一轮复习中,复习的重点、难点都要交待清楚。每一轮复习结束后,最好来一个阶段性的检测。不管是老师的复习计划还是学生的复习计划,都要切实可行,不能搞假、大、空。计划一旦制订好,就要严格按计划复习,防止制订计划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复习计划是复习的指针,制订复习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防止复习的盲目性或随意性。

二、复习要系统梳理基础知识

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多,也很零乱,它们分布在六本书中。在第一轮复习期间,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重新组合,使这些知识系统化,这样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和运用。“如代数可归纳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初步统计’三大部分;几何可归纳为4块13线……”需要强调的是,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最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只起辅导作用。在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最好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这样不仅显得直观、形象,而且也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另外,梳理、归纳数学知识点,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不能为了梳理而梳理,而应该在梳理完毕后,对数学知识进行习题化。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如复习绝对值的定义,可以用式子表示:a=a(a>0)

-a(a

0(a=0)

要注重关于绝对值的练习训练。

例(1)化简|x(x-2)|;(2)解方程|x|+|x-2|=6。

解:(1)当x=0,x=2时,|x(x-2)|=0;当x2时,|x(x-2)|=x(x-2)=x2-2x;当0

三、复习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初三数学复习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恰当的方法,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脑力劳动素质;而笨拙的复习方法只能使学生复习效率低效甚至无效,在原有的基础上踏步不前,致使他们永远在知识大门之外徘徊。如果说勤奋刻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那么科学的复习方法则是他们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初中数学复习不是简单地“烫剩饭”,而是要能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方法,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方法来解答数学题。用哲学原理来表示,即:实践――理论――实践。

传统复习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下被动记忆所学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他们理解知识、攫取知识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想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老师就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最好选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中考试题或模拟题。比如,复习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1)y=13-x.(2)y=3x+2x-1.(3)y=1x+1-1.(4)y=x+2x-2。复习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后,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1)解方程|x|=3;(2)解不等式|x|3。如下图:

在复习期间,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为了达到复习的目的,我们对练习一定做到“四精”。在“精评”这个环节上,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并适当拓展、延伸和总结规律、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解题方法,再反复运用,他们解答数学题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总之,中考前的数学复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一定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梳理、归纳基本知识,总结规律、方法。如此复习,学生不仅能够猎取各种知识,发展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整体素质,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取得好成绩,因为我考试前一个星期没上学生病在家.不过妈妈对我说考试时不要紧张,要认真看题不能落题.

上午第一节课考数学,数学对我来说轻而易举,第二节考英语我最害怕也是最担心的一门课程,老师发下卷子说:“广播播放听力部分的题目,”广播开始了,让我听不过来觉的有点快,接下来第三节考语文……。

总之,我决定在期末考试之前一定把听力练好,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四年级学生期中考试后心得体会范文总结

学生期末考试心得体会例文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心得体会

期中考试感想

公务员考试培训心得体会

计算机考试实训心得体会

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我让学生写“考试分析”

期中考试的总结和反思

期中考试反思

最新入党培训的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

期末考试前的感言

第5篇

关键词:数学中考复习能力

教书育人,复习考试,时常进行。它不仅仅是用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反映了教育者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事业心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有苦干的敬业精神,即在“如何组织好总复习,去迎接每次考试”的问题上下功夫。其中,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点多,计算量大,方法灵活,难于归纳总结”的特点及多年来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总结以下几点复习方法:

一、熟悉教材,摸清知识结构

总复习是把全部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纲目化和综合化,并且进一步归纳总结的一种复习方法。于是,在组织总复习之前必须摸清全部知识结构,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够保证做到“多而不散,快而不漏,繁而不难。”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组织复习。根据《大纲》的要求,中考数学考查的知识结构大致如下:

数与式

代数部分方程与方程组

函数及其图像

统计初步

数学相交直线与平行线

直线形三角形

四边形

几何部分相似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

二、结合教研通迅,抓住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

由于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纳入到了基础知识范畴,因此,近年来的中考知识特别注重对数学方法的考查。诸如方程、数形结合、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转化、运动变化、分类讨论、函数等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渗透在上述几个方面,事实上,它渗透到了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自觉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抓住考试要求,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

考试要求根据《大纲》的教学要求和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并把考试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的具体要求一致起来。考试要求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掌握:一般而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灵活应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程度,从而形成能力。

四、进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分析

中考数学考试,有史以来都是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但全卷分值和结构不断有所改变,自2001年以来,全卷满分改为120分,试卷结构由二卷合为一卷,考试时间恒为120分钟。全卷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理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它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30%,填空题30%,解答题40%。试题按其难度分为易、中、难三个档次,其中,难度为0.7以上的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之间的题为中等题;难度为0.4以下的题为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5:3:2,全卷难度为0.60左右。所以,复习时应该是狠抓基础,不偏重繁难题目,不钻牛角尖。

五、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中考数学试题内容体现了对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图能力、综合运用代数与几何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的要求。根据考生实际,还设计一些联系实际问题和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试题,不出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

5.1、培养运算能力。在中考数学试题中,绝大多数的代数试题、几何试题中的计算题代数几何综合题,都要涉及运算。所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时,不仅要求学生要熟记并掌握运算法则、公式及一定的程序、步骤、技巧,而且要求学生要理解运算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能够根据题目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最终能够掌握运算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各种类型题的一般规律。诸如多年来的考题中的“解答题”部分——化简和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就是考查学生的就应算能力,难度在0.4—0.7之间,因此,复习时应作重点训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拿到相应的高分。

5.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考数学试题中,无论是几何中的证明题,还是几何中的计算题及代数中的解答题,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特别是几何中的证明题更为突出,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所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等,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推理,思维不容紊乱。几何证明题是数学中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题型,其难度也是在0.4—0.7之间,所以,复习时必须加以强化练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掌握其解题思路及方法。

5.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的意识。”在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考察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题目逐年明显增加。(在6.2中给予逐一加以说明。)

5.4、培养学生作图或画图的能力。作图的试题,虽然在中考试题中不一定专题出现,但它却是中考试题解答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的一种能力。此类题型主要体现在“添辅助线”、“设计”等方面。

5.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的试题上。一般而言,考查这种能力的试题,往往题目较长,条件也比较多。解答时,首先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次是提醒学生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沟通结论与条件的内在联系,寻求可行的解题思路,将思路组织、归纳后,清晰、明确、规范地表达出来。此类题型分值较高,难度属于中上,并且在每年中考的“解答题”中都要有1-2题,所以,在复习时要让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生都加以强化训练。

5.6、培养学生解答探究型等灵活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及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中考试题中探究型等灵活试题不断涌现。这种题型具有开放性,条件复杂隐蔽,结论多样,解题思路无现成模式可套,因此,解题时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开放探究,引导发现创新,并要求学生做到:在动中求静,变中求恒,学会对基本图形的剖析,提高识图能力,要立足课本,灵活变通。此类题目属于压逐题,难度较大,是为中上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在复习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加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从而形成解答探究型等灵活试题的能力。

以上各方面能力,都是中考试题内容中所考查的范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组织学生多训练,并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最终,才能在实战中正常灵合发挥。

六、安排好阶段性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安排,即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综合创新复习阶段,题组训练复习阶段和模拟训练复习阶段。

6.1、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从中考试题结构来看,基础知识的分值占50%以上,所以,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复习阶段,一定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顺序可与教材知识体系相一致,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熟悉常见题型,掌握一般解法。选用的题目要以教材上典型例子和习题为主,适当配备一些课外题目。并且要求每个学生对于不掌握的题目一定要反复练习,最终人人都应该拿到基础分。

6.2、专题复习阶段。此阶段是把所学知识按内容进行分类,分成若干个知识块,使知识条理化、纲目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至于所划分的知识块,可因人而异:可结合教材分块,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划定知识类别分块,或是结合《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数学(下面简称《中考考试说明》)一书中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提要”分块。这个阶段的复习非常关键,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点非常多,要抓住各知识点间的链接关系很困难,所以这个阶段选用的题目一定要突出每个知识间的小综合,认真归纳总结常见题型及解法。

下面主要谈谈应用型问题这个知识块。常见的应用型问题主要有四类:利用数与式解决应用型;利用方程(组)及不等式(组)解决应用型;利用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应用型;几何中的应用型。

(1)利用数与式解决应用型问题。此类问题主要用来解决储蓄、贷款、税收等实际问题。解决时可以参阅某些关于储蓄、贷款、税收等专业书籍,当某些问题看似玄妙时,不妨列代数式试一试,另一方面掌握相关的公式或会找出各量间的相等关系。

例题(2003,玉溪)张大妈参加了2003年4月18日经中国保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人保理财——金牛投资保障型(3年期)家庭财产保险。她一次投资金2000,投保3年,每年须交保险费12元,期满后,保险公司从收益金中扣除每年须交的保险费,连同保险投资金张大妈一共能领到2096元,试问:(1)张大妈投保3年期的年收益率是多少(收益金=投资金×年收益率×保险年数)?

(2)若张大妈把这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又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请你为张大妈算一算,上述两种投资,哪种更合算(利息=本金×年利率×储存年数。3年期年利率是2.52%,利息税是20%)?

此题中已经给出了公式,只要加以分析就能解决了。但是考试时不一定给出公试,所以,平时一定要牢记公试(解法从略)。

(2)利用方程(组)及不等式(组)解决应用型问题。此类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方程思想,大部分应用题基本都是靠列方程(组)来解决,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有关计算公式,同时,掌握写出等量关系的常用方法——译式法和列表法;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常用技巧——逆推求解、整体思考、设参数、利用比例关系等。

例题(1999,昆明)甲乙二人相距8千米,二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2.5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二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此题的解法,只要熟悉公式s=vt,再通过画图和列表分析,就能轻松解决了(解法从略)。

(3)利用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应用型问题。此类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正确识别图表和图像,因此,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作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图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题(2001,云南)某商店试销一种成本单价为100元/件的运动服,规定试销时的销售价不低于成本单价,又不高于180元/件。经市场调查,发现销售量为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之间的关系满足一次函数y=kx+b(k≠0),共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求一次函数y=kx+b的解析式;

(2)当销售单位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销售

量y不低于80件。

此题着重是要结合实际找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据相关的函数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解法从略)。

(4)几何中的应用型问题。此类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此类题型较多,通过练习,归纳总结一些基本型,如“架管饮水”,“航海”问题等。

例题(2001,昆明)建设中的昆明高速公路,在某施工地段沿AC方向开山修路,为加快施工速度,要在山坡的另一边同时施工,如图所示,从AC上的一点B取∠ABC=150度,BD=380米,∠D=60度,那么开挖点E离D多远,正好使A、C、E成一直线?ABCE

此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特殊值及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只要添加辅助线

把图补全,问题就解决了(解法从略)。D

6.3、综合创新复习阶段。此类题目,在最近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并且题量多,分值大。常见的题型有:条件探究型;设计方案型;观察归纳型;阅读理解型;跨学科型。其特点是:题目较长,条件多(包括隐藏条件),问题多,难于归纳总结。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各分支的内在联系,解决时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所以此阶段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中考应试能力的重要阶段。训练的着眼点应放在解题思路上,训练的方法应以独立思考、互相研究为主,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具体介绍各自的解题思路。

(1)条件探究型问题。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分类、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探究问题方法。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拓展综合运用能力。例如,2003年的省中考题第21、24、26三个小题都是条件探究型问题。此类题型属于“新题型选编”内容,这正是新课改命题的趋向。

(2)设计方案型问题。目的是要求学生要发掘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主要通过动脑分析,动手实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例如,2004年的省中考题第18小题的第(1)题“花圃设计”。随着新课改的走向,我相信,此类题型将会在考题中明显增多。所以,要要加以防范。

(3)观察归纳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思维特点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处理、概括的方法,拓展思维能力。例如,2003年的省中考题第17小题,就是典型的观察归纳型问题。

(4)阅读理解型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阅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的解题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挖掘所给材料提供的信息,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题。例如,2004年的省中考题第19小题,其特点是:题目较长,所涉及的量较多,难以理解。平时要多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5)跨学科型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之前,要求学生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从而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题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与电阻R成正比例。当电阻R=3Ω时,电流I=1A。(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电流I=0.2A时,求电阻R的值。

此题涉及到物理学科的内容,如果不理解“殴姆定理”的内容,不知道殴姆公式R=U/I,就无法完成这两个小题。

6.4、题组训练复习阶段。此阶段的复习特别关键,主要是按学科常见题型进行强化训练,以培养学生形成解答各种题型的能力。中考数学题组中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大类。其中,解答题还可以分为计算题、证明题、问答题、作图题等。至于这些题组的来源,主要是靠教师通过《中考考试说明》,《大纲》要求及教研通迅的一些可靠信息,从而结合教材和有关资料进行研究编制而成。数学题组的一般顺序为:

代数题组

节题组章题组综合题组。

几何题组

事实上,在《中考考试说明》一书中安排的“题型示例”和“练习题”及《招生考试标准》一书中安排的“典型例题”和“模拟练习”都是节题组。这些例题和练都习都是通过教研专家们的认真研究而编排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无论题目的难度,还是解答的要求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复习时一定加以特别训练。同时,不要忽视教科书中的典型例题、习题及重要定理,因为,这些例题和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定的,不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中考题的主要出处,例如,在1998年的省中考试题22小题就是初三几何教P27中的例4,另一方面还是编拟中考题的重要材料;对于一些重要定理一定要掌握其推理过程,例如,在2001年的省中考试题第23小题和2002年的省中考试题第25小题就是分别对“三角形中位定理”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过程的直接考查。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在每个题组的各大题型中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教师应要求各层次的学生作重点训练。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知识块中各个知识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应用。对于基础知识,应熟练到见到题目就立即想到有关知识,并且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块形成了,按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知识串也就形成了,就构成了知识系统,从而形成了应有的数学能力,这就是中考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

6.5、模拟训练复习阶段。一般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复习阶段,主要是选择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作为模拟试题,这些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们的认真磨合,题目的难度、编排顺序、解答要求、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试题尽管不同,但各份试卷都是以《大纲》和《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都体现了中考改革的精神。

做模拟训练时,要像正式参加中考一样,要努力防止差错,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模拟考试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重犯的错误,特别要加以注意,认真反思。

模拟训练也是一次心理训练,有利于考生把稳定的情绪带进考场,进入最佳状态。如果从模拟训练中逐步把握这些要求,相信学生会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在各个复习阶段,教师都要正确评价学生,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要引导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目前,中考复习资料发行的套数很多,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实情,选择某套含金量较高的资料作为参考组织复习。总之,教书育人,教无定法,复习也无定法,但是,只要每位教育者都忠诚于国家的教育事业,怀有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精神和愿望,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并着眼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出发点,我相信,最终一定会是棋开得胜,如我所愿。

参考文献:[1]、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2]、邓宗福和吴晓燕著:《中考数学专项练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页至第6页和第165页。

第6篇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数学命题,是以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所以研读课标、分析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知识点、题型特点、命题趋势,发现中考数学的必考点、易考点是中考复习的前奏曲.通过对近年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中考数学考查的内容依据课标、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应用的联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综合实践四部分知识点各有侧重;实数、代数式的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认识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全等的证明、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证明、图形变换、统计、概率都是必考内容.解答题的试题类型和考查知识点保持稳定.命题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点的综合性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考查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压轴题的命题趋势是以图形(三角形和特殊四边形)为基础,进行图形变换,通过对简单情况或特殊情况的分析,进一步归纳出一般性、较复杂情况的规律,并结合证明推理说明理由.分析清楚中考数学的考点、题型和考查目的,师生在教学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二、强化双基,突出学生个性化的

查漏补缺

中考数学试题凸显综合性,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是前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弱点都一样,要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知识点漏洞的分析查找的过程中.我们在教研中,可采取让学生写学习日记和作业反思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能力.特别是每次测试后,都要求学生对自己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从知识点、思路上作分析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下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克服疏漏之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学情分析和指导,加强学生的共性的查漏补缺,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学生要重视个性化的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自己的疏漏和不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就会突出.

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易混、易错点精讲多练,教师要分析学生对知识点易混、易错的原因,抓住问题的本质,让学生理解透彻、思路清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巩固,做到人人会做、题题做对.

三、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学习过

程的体验,专题训练攻克中考难点

中考数学各个题型的压轴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题目体现出知识的综合性和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分析清楚题目所牵涉的知识点和思考方法.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的反应有以下几方面:1.没有思路,讲解能听懂,但自己想不起来;2.有思路,但算不对.过程易错或者做不全面;3.能算对,花时间太多,就是慢.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及对策:第一种情况是相关基础知识点不熟练,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第二种情况是综合能力欠缺,需要对此种题型加强专题训练,把“条件”“思路”的思维过程模式化,达到思路自动化.第三种情况是解题思路不熟练或者解题过程书写不熟练,应加强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解题过程的书写.针对各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试题,找出条件和思路的联系,让学生去分析试题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小组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试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分析、综合、概括的数学能力.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提高运用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四、教师要积累教学资源,实现优

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对数学教育教

学的课题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区域教研团队,与本地教研团队成员、与全国各地名师交流研讨,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把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写下来,积极为报刊杂志撰稿,加强对中考试题的把握和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应积累数学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要参与数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建高效课堂,在数学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为学生的高效复习奠定基础.

五、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

的指导和学习激情的激励

第7篇

关键词 中考数学 复习 方法

初三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无一例外的都要经过统一考试,初中数学内容较多,涉及面宽,应用性强,且初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复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进行初中数学的总复习呢?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全部知识点,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复习内容及要求

专题复习既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走向。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切入点,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选取近两年各地的典型试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精讲精练,常见的专题有:开放探究性问题;实验,操作问题;方案决策,设计问题;归纳,猜想问题;动点问题。

二、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专题为单位组织复习,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围绕近两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难点,对重点题要狠下功夫,不惜一节课练一至两道习题。

(2)注重题后的总结,做了一道典型的习题后,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升分析总结能力。

(3)选择的专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目的,但要注意选取的难易度,难度适宜,坡度适当。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揭示解题方法,切记不能让学生搞题海战术,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否则达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复习策略

1.习题概述

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以三角形、四边形为基础图形,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等)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互相依赖,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一般”与“特殊”的互相转化思想。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以压轴题出现,考查学生的操作(画图)能力,利用函数、方程、相似等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启示与建议

首先,运用多媒体软件,使图形真正运动起来。授课前制作运动问题的课件,使点、线、图形动起来,让学生经历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对动点问题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清除对动点问题的畏惧,树立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信心。其次,点拨观察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动点问题是中考的压轴题,涉及知识面广,但笔者认为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也有共性可循,所以要求学生解完每个动点问题后,都归纳总结,此类问题总的来说有三个步骤: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结合图形用初始变量表示图形中其他变量;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方程或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解决动点问题,不应通过题海战术式的机械训练,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而是利用图形运动过程,让学生辨别图形中的特殊位置和一般位置,并且能动手画出特殊位置和几个一般位置的图形,运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提高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的效率

提高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的效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1.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数学概念的两个重要方面,数学概念的内涵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应的对象的全体。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不够重视,导致在复习时效率不高。如有些教师不分析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到时会用就行,但是学生一忘记公式,就没办法解决了。事实上,掌握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使学生忘了公式,也会解决问题。

3.注重解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转化和化归思想(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都是每年中考必考的数学思想方法。纵观我们的教学,学生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考试,问题总还是出在对常规方法的掌握上。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巧解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

4.创设思维情境

第8篇

关键词:中考复习;减负;策略;优化方法;效率

初中数学内容多、学习周期长,同时中考命题由知识考察正向能力考察转变,而中考复习时间紧、学生的负担重,题海加苦海的复习方式学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提高,达到“减负”和“优质”的最佳效果,成为众多学生和教师关心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笔者就初三数学复习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安排,做好计划

要搞好中考前的复习,就要对复习进行精心的安排,首先认真“三研究”。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考说明和现用教材,把握中考命题的立足之本,不滥用资料、不搞“题海”战术;认真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和中考质量分析,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有的放矢,不走弯路、不浪费时间;认真研究自己的学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二、注重策略,讲求实效

1.精讲多练,巩固提高。复习课应当把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以反复练习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当然,教师应该慎重地思考“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2.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觉得,可以在复习一部分知识之前,提前一两天就在作业中布置一些对应的作业,从而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到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找准重点、难点,找准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地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并能补“缺漏”和纠正错误,达到不断提高的效果。

3.能力培养,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但是能力的提高,不是搞一些又繁又偏的题目去难学生,而是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复习中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4.试题训练,注重指导。初中数学复习,不仅要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总结,以培养和提高解题的能力。在复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方法的复习、训练和指导。初中涉及的数学方法主要有:分类讨论法、整体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未知为已知法。当然数学的复习方法还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知识复习,优化方法

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回顾,使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知识点复习——善于归纳对比。复习中应该重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笔者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知识点联系对比法,即先让学生回顾知识,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对比。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到了把知识点由量到质的飞跃。其实,初中数学许多知识点如:几何中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各种方程的概念,各种函数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分类等都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

2.例题讲解——善于条件变化。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条件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从而提高能力的目的,使复习效果更加明显。例如习题中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

3.解题思路——善于优化。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同样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笔者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4.习题归纳——善于类化。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四、把握方向,注意误区

1.切勿眼高手低,每道题仔细计算结果,甚至写出主要的验算步骤,无论解答题、填空题、选择题都必须如此。有时候同学看一道题,一看会了,就一扫而过,这是不可取的。要认识到,不光要会做,还要做对,这是最关键的。

2.避免就题论题,要学会总结。很多知识点是融会贯通的,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要通过总结才能发现。

第9篇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后面的大题虽“高于教材”,但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认识,形成知识体系,并能综合运用。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复习时应设计几道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出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第二阶段:打破章节界限,实行大单元、小综合、专题式复习

第二轮复习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条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第三阶段:这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

1.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了,但总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思路不清晰,因此要督促学生进行自查,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决不要轻易放弃。

2.战前练兵,模拟中考

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中考,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练习。

3.总结反思

对于每次的检测结果,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将反思的内容写在试卷上,不懂的题或重点题标注上记号。教师在评讲试卷时可自己精讲,也可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张试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哪怕是差生也可试试,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最好途径。

第四阶段:此阶段是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回味训练,以提高效率

1.回味训练

在中考前1~2周,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味练习,特别是历年来中考中出现的常规题(如计算题),让学生扫清盲点,加强记忆。

2.复习策略

教师应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把握“培养优生,抓中等生,不弃差生”这一策略。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3.心理战术

第10篇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方法谈点看法.

一、抓住双基和通性通法

从近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来看,基础题仍是主流题型,其中不乏课本上出现的原题或在课本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得的改编题;后面的“难题”虽然高于教材,不过仍然可以从教材的例题或习题中找到本源,是基本知识和方法的重组.因此,我们的中考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必须立足于双基,具体操作上应当重拾课本,通过对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深度挖掘,包括“读一读”、“想一想”等,引导学生再度思考和分析,将书本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整理,连成网络结构.

二、把好例题和训练题选择关

例题是组织中考复习的重要载体,好的例题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章节中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从习题的解决中总结出科学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到类似的情境之中.实践经验表明,例题和练习题的设置一定要很好地控制难度,简单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难以调动;过难了,学生又无法着手.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例题及习题,让学生在经历思考后将难题解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转化为更强的求知欲.

例如,在复习“函数概念”时,笔者设置复习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含有多个坐标点的表格(略),引导学生通过如下具体活动完成函数概念的复习.(1)描点:在直角坐标系内将笔者提供的坐标点描出来.(2)判断:借助于三角板对描出的点位置进行判断,看各点是否分布于同一直线上,如果在同一直线上,作出直线.(3)求解:如果直线上选择两个靠的不太近的两个点,读出他们的横纵坐标,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笔者选择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实现概念的复习,而活动中函数图象的画法和函数表达式求解的方法等知识都得到了有效的回顾.

三、习题讲评注重策略

1.重视构建反思型讲评课

中考数学复习离不开练习,如此一来习题讲评课就成为中考复习较为重要的课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大多是通过作业的批阅,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习题,然后正面教授、一讲到底,学生在老师讲评时能够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不过正确的解法和思路仅仅是听了一遍和抄了一遍,很快就会遗忘,高耗低效.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发现错误并纠错的过程应该让学生自主体验,正确的解法最好能让学生自我发现,将习题讲评课上成反思型复习课.

在教学中,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技能,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方法是怎样运用的,运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反思题目中所给的情境有哪些基本的构建(图形、图像和符号等),能不能与原有的解题经验相联系;反思出错的思维过程,尝试着再走一遍思维过程,实现错误的自我发现,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改正的方向.

2.师生互动探究型讲评课

除了课外完成的作业、课堂上进行反思型讲评以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定量的习题用于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方式直接地呈现出来.

第11篇

我作为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线老师,在大家面前,谈我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真诚地希望各位能见仁见智从中汲取于己有用的东西,做到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本人带的两个班级学生数学成绩显著,2012年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础,抓实效,实现大面积的收获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满分 120 分,其中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是 7∶2∶1, 其中较易试题和大部分中等试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值约 84 分左右,如果把这部分分值全部拿到,中考数学得分就不会太低。 所以在教学中我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运用等能力的培养。

首先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把内容归纳成十个单元:①数与式;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③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④锐角三角形函数;⑤三角形;⑥四边形;⑦圆;⑧统计与概率;⑨图形与变换;⑩视图与投影。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7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我的做法是回归课本,多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的目的.同时我还特别关心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我要求每位学生一定要配合老师进行复习,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时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要求学生对于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几乎不做套题,参考资料多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尽量做到细致不能粗。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我要求尖子生多看多做一些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试题,了解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在复习中加以借鉴。我们学校,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相差比较大,所以分有快班和慢班,因而快班按计划进行,慢班延长了第一轮复习的时间,而基本舍去了第二轮复习时间,把第二轮涉及的一些思想、方法、专题等穿插到第一轮复习中。所以,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帮助学生做一个总结,内容配上典型题,这些总结包括:数学思想方面,选择题、填空题的解题方法,如数学中的双解问题,切线和圆的关系,一题多解等,只要能认真听课,这本身也是一个把所学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第三轮,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后,还提醒学生抓住每次考试,比如月考、模拟考试,加上平时测试综合性的也有十多次,学会在考试中积累考试经验,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同时,在临近中考的几次考试中练就学生沉着应试的心态,不慌不忙的心理,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发挥失常,造成丢分。

其次,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检测,我觉得要出成绩,多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基本上做到了两天检测一次。通过检测,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不足,使老师上课时更能注意到某些细节,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实现大面积的收获。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融洽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四、发扬团队精神,齐心合力打整体仗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没有同其他老师的合作是无法使整体成绩提高的。我校现任初三数学教学的教师还有三位老师,我们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经常一起研究学生,研究习题,研究教法,研究大纲,研究中考形式,一起制定中考复习计划,一起编制复习试卷,一起转化后进生,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学习状况,我们对学生中谁能达到优秀,谁能达到合格,谁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作到心中有数,并为不同的学生从代数几何的掌握情况布置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并监督落实。

五、高效复习应坚持的五个原则:

影响考试成绩最主要有三个因素:1.知识因素 2.速度因素 3.心理因素。要克服这三个因素我们必须坚持这五个原则:

第一,基础性原则:复习应立足于基础,这是复习的根本所在,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在复习时,必须要有下面一系列环节:梳理知识,以形成知识网络的环节;精选典例,以巩固知识的环节;针对练习,以提高能力的环节;重点纠错,以求升华的环节。坚持做到环环相扣,使整个复习工作有条不紊。切忌急躁,舍不得在基础环节上投入时间。更有甚者,热衷于中考压轴题的讲解员,自以为以题带面,结果压轴题讲了不少,时间耽误了,收获甚微。实际上,拉分的地方,往往不是大题,而是小题。只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认识的基本规律。事实上,能力提高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知识沉淀于大脑的过程。前面的没有掌握好,后面的又如何提高呢?所以说,像知识梳理这样的基本环节,不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时间投入到基本环节上,不等于效率就降低了。整个复习中,都要自始至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学生原则:要面向差生,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12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了几年初等数学的九年级毕业生来说,如何在两三个月时间内疏理以前所知识,为自己构建“胸中有丘壑”形成知识树体系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归纳知识单元专题网,构建成知识体系树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做好基本题,捞足基本分(80%)”是中考成功的秘诀。“基础题零失分,中档题不失分,爬坡题夺高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考中真正拉开考生档次的不是难题,而是中低档题;难题对所有的考生一视同仁,容易题丢分多造成了差距,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规律。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树是战胜中考的不二法门。其内容包括:1.三年来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2.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3.各专题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注意点、考点和热点;4.比对知识树看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二、教会学生学会“考试”,以考试为检验复习的平台,查漏补缺,学会从考试中提高,不断完善自我

进入九年级总复习后,考试变得异常频繁。但对考试的态度往往决定中考成绩的高低。每次考试后,指导学生在了解分数与名次的同时,更要关注试卷上的失分点。因为找到了失分点,我们也就抓住了得分点,抓住了提高成绩的关键。然后,依据失分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查遗补漏,发现学习中的死角与不足之处;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针对失分点进行认真、细致、深入地分析,找出失分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专项强化练习,逐个击破。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三、引导学生学会揣摩例题、精练习题的能力,实现沉着应战,考试不留遗憾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很多考生常犯“忽视错题归类”的错误:不少考生由于复习任务重,往往不太重视每次训练或阶段性测试的错题的整理,错题归类不及时,出现“屡做屡错”,“讲过的还错”现象,未能处理好“懂和会,对而不全,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分”四个关系。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要善于在解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根源,加以充实;要善于在解题中总结解题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四、指导学生在复习时摒弃陋习,在考试中避免低级错误产生而丢失应得的分数

因长期的备战,越临近考试,可能很多毕业生已身心疲惫,此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一鼓作气进行最后的冲刺。考生在第一轮复习计划后,觉得很多内容是学习过的,存在上课“不想听”“只看不写”“只想不做”等不良习惯,复习效率偏低,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再一次学习。书写潦草、字体大小不统一,答题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计算不愿计算到底,不能计算完整或计算出错;爱用计算器,笔算的主动性不够。这些都是此时需要矫正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