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0:1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成本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远程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远程教育成本构成、目前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远程教育成本控制策略三方面,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远程教育;成本构成;成本控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它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为追求高质量、快节奏和个性发展的现代人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远程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地、科学地把握远程教育成本信息,就无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投入量;对于政策制定者,在开发新的教育项目时,面对不同的教育模式选择,不探讨教育成本问题,就不能做出明智的、合理的决策;对于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如果不了解远程教育的成本结构特点,不了解远程教育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势必不会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来分析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远程教育成本构成
远程教育成本的定义,目前有多种表述,但具体含义基本一致。郝源、张华(2007)提出远程教育成本是按照教育经济学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量。简言之,远程教育成本即提供或接受远程教育服务时所耗费的资源价值量。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远程教育成本的构成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根据远程教育成本支出的时间,可分为资本成本和经常成本;②根据远程教育总成本中各项投入资金按其与教育产出数量的关系性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③根据远程教育成本的系统管理要求,其管理的涵盖面将涉及教育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市场拓展成本、课程资源开发成本、技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控制评价成本、教学过程管理成本、学习材料的发送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本文主要根据远程教育成本支出用途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资源开发成本
教学开发成本指远程教育活动中用于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成本,又分为自制成本和外购成本。自制教学资源成本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人员、内容开发人员、程序设计人员、多媒体素材制作人员、内容整合人员、测试评估人员等人力成本;服务器、计算机及外设、网络、网络课程材料的印刷复制等材料成本;日常耗材、差旅费、公务费的维护及修订成本。外购成本主要指版权费、使用购买的教学资源的相关培训费、购买教学资源的维护与升级成本。
(二)教学资源传送成本
教学传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①教学资源传送过程中涉及的全部人力资源成本。②培训费用、邮寄费用、电话传真费、租用卫星信道费、接入Internet费、其他通信联络费等构成的维护成本。③卫星传送及相关设备、计算机及外设、有线电视传送设备及配套硬件、传送的相关软件的设备成本。
(三)教学与支持成本
主要包括教学人员(主讲教师及助教、辅导教师等)和支持人员(教学过程中技术、服务、资源环节,实验室人员,图书、电子资源工作人员等)的人力成本;教学支持设备成本(服务器、计算机及设备、教学支持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电话机和传真机等硬件设备,支持教学的电子图书和相关资源购买、收集、整理费用,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其他教学支持成本(电话费、传真费、联网费等通讯费用,面授环节教学集中辅导的场地费、组织费等)。
(四)日常管理和基础设施成本
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成本、日常管理成本、办公所用建筑及配套设施成本、办公局域网成本四项内容。①网络平台成本。主要是参与平台开发的所有人力资源成本,购买计算机,相关设备,服务器,相关软件的版权购买及升级费用,站点运行费用,域名申请费用及联网费用,站点内容的编辑、维护、修订、更新所需费用。②日常管理成本。主要是教务人员,市场宣传人员,财务人员等人力成本;市场宣传费用;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等日常运行费用;其他日常办公耗材费用等。③办公所用建筑及配套设施成本。主要包括自己筹资建造、购买已建成或租赁建筑物的费用,办公桌等相应设备的费用,以及维持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日常运营的水、电、暖等能源支出费用及房屋修缮费用、物业管理费用等。④办公局域网成本。主要包括设计咨询费、室内布线费、技术支持费、初始培训费等初始人力资本费用,技术维护人员、后续培训人员等持续投入的人力资本;计算机、服务器、各种应用软件等局域网硬软件成本;局域网的升级、联网费用等其他各种费用。
二、目前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远程教育成本控制手段,成本控制观念有待深入
远程教育本身具有市场属性,自20世纪末我国大力开办远程教育以来,大多远程教育机构在经济上都是独立核算的。但是很多远程教育机构在成本控制中往往只注重技术、课程开发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其他远程教育成本的内容,忽视其成本控制的系统性,成本控制手段较少,成本控制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重复建设远程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目前各远程教育机构是各自为政,各远程教育机构所开发出来的平台系统,功能大同小异,但各平台、支持系统之间互不兼容,远程教育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同时各远程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他们并不是每门课程都擅长,因而常常出现课堂搬家、传统教案网页化等做法,使得大部分远程教育机构建设的网络课程耗费大量有限的资源,教学资源建设重复且没有任何特色。
(三)片面强调“低成本”,导致远程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目前有些远程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片面强调低成本的管理。例如片面减少教育资源开发费用而使教育产品创新难以实现、片面节约管理费用而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等现象。一方面会挫伤为使远程教育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不断投入的积极性,以至于加大本已存在的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的矛盾,同时会影响远程教育技术创新和远程教育产品的更新;另一方面还会因过分顾及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
三、远程教育成本控制策略
(一)正确认识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处理好成本增减的关系
远程教育成本控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教育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尽可能完善的教育服务,力求使远程教育事业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应从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及教育服务经验,开展教学咨询、学术交流和课程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因为这种投入将会使远程教育服务品质大幅度的提高,尽管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在短期内需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教育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会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论文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就业形势;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的会计人员,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让职业教育顺应就业形势,让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专业教学者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差
众所周知,在目前学历普遍较高的时代,成绩好的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而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年龄小就业太早,过早步入社会家长不忍心,中职教育成为了这些难圆大学梦的学子的首选。这些学生大多数几乎从不看书,在厌学情绪非常浓厚的环境下,学生不愿学习,也不知该如何学习。
(二)教育教学观念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检验,注重老师讲、学生听,忽视老师走、学生扔的现象,许多学生反映老师讲的时候懂了,老师走了,又忘了,课堂教学没有实现应有的目标,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不相适应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讲、写,学生听、记,教材一章一节地编,老师一章一节地讲,学生面无表情地听,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疲惫,从而失去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与现代教育技术不相适应。
(四)课程设置不太适应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以中专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不能很快成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为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中所设置的《财务管理》等,让中专学生比较难以接受,从而容易对学好会计知识失去信心。规划教材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而财经知识近来年来的变化很多,比如:2006年和2009年我国两次对消费税政策做了较大的变动,2007年对多个地方税种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2008年对所得税进行了改革,但对口升学的指定教材依然是2002年的版本。
(五)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动手能力不强
很多会计老师只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中专学校任教,没有一天的实际操作经验,比如:对银行存款的对账教学,老师并没有实际见过或登记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也没有见过银行对账单,他也就没有办法教学生如何核对、如何查找未达账项,可想而知,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不知从何处入手,束手无策。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对策
面对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困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应对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专业理论较多,初中毕业的学生没有什么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对会计理论知识感到晦涩难解,因此,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程,必须先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比如:我在讲会计的概念的时候,不是先说书上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知道在《孟子正义》中的这句话:“零星之算为计,总合之算为会”,告诉学生会和计都是算,但我们没有把会计叫做算算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算是两种不同的算法。逐步引入会计的完整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解决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要适应甚至领导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脚步,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回顾我们实际用到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走出校门以后,通过自学得来的。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为学生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随着中专学生招生环境的变化,中专生的入学门槛变得较低,中专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太相符,比如《财务管理》等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很吃力,而且,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存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的现象。
随就业形势的变化,会计人员就业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学生不到毕业就提前就业,为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和能力,我们建议中专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年能参加当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考前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任务;为增强学生就业后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在学生离校前的一学期,完成初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任务。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但现行会计专业教材是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这类教材具有普遍性而缺少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的影响,造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不满意,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我建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现代企业中出现的新岗位和原有岗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要求,以会计专业发展和从业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时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但从总体上看,中专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各校可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培训措施和制度,鼓励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提高专业素质;启动名师工程,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动手能力,或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收集教学案例素材,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也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为兼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尊重学生个性,开展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办学
鉴于职业中专在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强弱不同,对未来的规划纷呈各异的情况下,我建议应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设计,采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办学。
1.开设自考班。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专毕业证书较难适应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需要,老师应该尽到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把学历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宣传到位。然后,让他们选择成人教育开展的学历教育,或是选择自学考试。对于选择参加自考的,我们可以开设自考班,助他们一臂之力,让学生在校期间,中专毕业证和大专毕业证一起拿,增强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2.理论+实践班。对于学生中,成绩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我们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手段,组成理论+实践班,用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更深地理解、掌握理论,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3.初级理论+实践班。对于基础较差又愿意学习的学生,我们从实践着手,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寓初级理论教学于实践中,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操作型人才。对于这类班级,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压缩培养时间,成熟一批推向社会一批,这样,既可以缩短学生成长期,又可以压缩教育成本,提高效益。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高校;专业设置
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然而当时并没有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第一次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并且将新制度经济学和旧的经济学理论做了如下区分:1、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以“交易”研究经济问题的理论。埃格特森对新制度经济学又进一步做出了如下解释: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模型引入经济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价格和数量两大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维度;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推进了古典经济学大众化的愿望[1]。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芮切特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分支:(1)产权分析;(2)交易费用经济学;(3)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4)经济历史的新制度分析;(5)经济学;(6)合约经济理论[1]。芮切特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已经非常成熟。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引入制度领域,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制度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研究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主要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分析、合约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中,制度的变迁往往由交易费用引起,因此本论文主要论述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委托理论即合约经济理论的相关理论。
1.1产权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强调产权的重要性,因为产权明确是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科斯对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具有重要贡献,科斯关于产权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中,产权对于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在定义产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德姆塞斯是对产权理论做出较大贡献的另一位经济学家,他对产权理论的贡献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说明了产权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内在机理,产权通过引导人们使外部性内部化来引导资源配置;2、产权的归属有两个极端,即公有制和私有制,私有制天然具有较高的效率;3、产权的界定有无限性和相对性,产权包含无限的潜能;4、产权迁移发生的原因是新产权带来的收益,大于改变旧产权所造成的损失[1]。在以上两者的论述中都谈到了产权的意义、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等,但是都没有指出产权应当配置给什么人。波斯纳指出:“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其抑制了交易,产权应当赋予最珍视它的人。”科斯强调了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优势,但是其并没有说明国家和产权界定之间的联系,诺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1、国家作为经济人,其对产权进行原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2、国家对产权的界定具有天然的规模优势;3、国家的权利过大时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可能损害产权主体的利益。
1.2交易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来源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康芒斯将“交易”定义为和“生产”相对应的经济活动,“生产”是人与自然的活动,“交易”是人与人的活动,“生产”和“交易”构成了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他认为交易分为平等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科斯在康芒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交易理论,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交易费用。研究交易费用的视角主要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在此也只对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交易费用的微观层面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前费用,主要是指交易发生之前的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的费用;二是,事后费用,即为确保交易完成所产生的费用[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决定了制度的变迁。诺斯认为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2)制度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的变迁变的有利了。制度的变迁受到成本、收益、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虽然交易费用对制度的变迁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都存在时滞。
1.3委托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们因不满足于阿布德布鲁体系中的“黑箱”理论,开始研究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理论随之产生。委托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基础:(1)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2)委托人和人都是“经纪人”。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拥有较少相关信息,人拥有较多相关信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解决委托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治理机制问题,也就是激励和约束问题。
2高校专业设置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关系的机理分析
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的发展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的问题就是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也就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人能否满足委托人政府要求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经说过:“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出:“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也在于制度因素。”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产权和交易,产权的安排对于保证公平的前提下确保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2]。
2.1专业设置与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的含义是“经济主体对财产的权利,更严格地说是一组权利,是各个相关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权利的总和”。具体到教育产权也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应当明确财产所有者的权利边界,确保财产所有者的权利的实现;第二应当明确出资者和学校法人之间的权利边界;第三教育产权的各个权利主体是有边界的。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作为主导者时,有其边界效应。当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运营时,其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在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下会产生“搭便车”等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产权的界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3]。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制度安排上,政府即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中央-地方-高校的三级管理体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在高等教育的举办中,存在政府或公众和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之间的-委托关系[3]。政府、公众、高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人”,都有趋利避害,追求最大利益的倾向。高校作为人一定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不可能把保证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也就不能把保障专业设置的质量作为自己的追求。产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产权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但产权的明确并不能确保高等教育运行的高效。因此除了明确高等教育的产权,还需要有必要的激励,必要的激励就是剩余价值的索取。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产权设计中,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所有者,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因此剩余价值所有权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和高校就丧失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因为政府和高校也是“经济人”,“经济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各个层面,各个参与主体,都存在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获取好处的欲望和动机。权利和责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剩余价值的所有权才会对产权所有者形成反向激励。当前我国的高校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财政和学生收入,而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基数,也就是说学生的基数决定了高校的收入。在这种拨款模式下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设置的质量不会影响到高校主体的收入,也不会影响到委托关系末端教师的收入。而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并没有产权或是剩余价值索取权,这种权利的缺失又导致了责任的缺失。
2.2专业设置与交易成本
专业设置问题的实质就是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是改变当前的高校专业设置的动机,其实质是促进新的专业设置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节约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率,也就是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一种收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这种制度的变迁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导性变迁都涉及到旧制度的去除和新制度的维护,无论是旧制度的去除还是新制度的维护,都要确保费用或交易成本的降低,并形成有效的激励,使人享受到交易费用降低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因此如果要确保高校提高专业设置的质量,就必须降低交易费用,并使高校主体享受到其带来的剩余价值。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种:(1)买卖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服务;(2)管理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3)限额的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政府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包含:(1)信息搜集的费用,即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为了搜寻和教育有关的特性所花费的成本;(2)签订契约、谈判、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费用;(3)履行契约和收回教育成本的费用;(4)排他的费用,即防止其他不付费者享有教育的费用;(5)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6)避免违约的费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或家长和高校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学生和家长难以对高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时,人作为信息的拥有方为牟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必然会使委托人的利益受损使的质量持续下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缺少必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导致我国的高校质量参数没有准确的获取渠道,以致个别低质量的培养单位滥竽充数。因此在合理的产权安排下,高校能够获取剩余价值,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3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因素及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
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教育具有经济的属性,因此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体制;另一方面,教育的功能包含人本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教育体制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无论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中介,二两者之间的中介就是教育资源[4]。教育资源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资源,它从属与社会资源,其配置方式必然会受到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然而教育资源又不同于其它领域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教育不仅仅有社会化的功能,还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因此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其母体制即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还应当尊重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4]。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追求的是办学规模,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张和经费短缺之间的矛盾。我国在这一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一、多渠道筹集资金;二、努力挖掘高校的办学潜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问题,其实质是高校的办学效率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运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得出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影响生均成本和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这一理论密切相关。上述理论的实质是运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决教育问题,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综合+专项”的基本拨款模型。这一拨款制度不仅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宏观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微观影响也已经深入骨髓。在这一拨款模式和高校资源来源渠道的影响下,生源量成为影响高校资源获取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因此导致了学校的盲目扩招和师生比例失调等问题。高校扩招的过程,实质上是用经济的规律来指导教育发展的过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子领域,其不仅要尊重其母系统的运行规律,其还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其自身运行规律必然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资源配置是连接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桥梁,因此,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实质是:“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用怎样的方式和模式将资源配置给人的问题。
3.2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首先我们假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是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高校具有真正独立的法人地位的,这种真正的法人地位,确保高校拥有高校自身的部分产权,这一部分产权可能包含了人事权、专业设置权、财权等。产权的拥有者是具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的,而剩余价值是建立在所获资源的基础之上。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下,资源的获取量是建立在委托人对人成果评价的基础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专业的设置没有充分的考证、不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决定了委托人对人的评价,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下,我国大部分高校作为独立产权主体或是人是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的,更不可能取得剩余价值的。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假设下的高校,其作为经济人是不可能忽视自身的经济因素,而忽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政府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委托-”关系中,充当了主要委托人的角色。与其他“委托-”关系并无区别,作为人的高校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多,而作为主要委托人的政府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少,因此在我国用专业目录来约束高校的办学具有某种合理性。然而在合理的“委托-”关系中,第三方评价以及由评价决定的资源配置水平,才是约束人的主要力量。制定专业目录的管理方式,虽然某种意义上推动了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却约束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广度。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在现今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下,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或是拨款,他们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中,有强烈的违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委托人意愿的倾向。因此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3.3学生或是家长的选择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学生或是家长选择高校或是专业的过程中,信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信息的获取难度也决定了高等教育举办的交易费用。在高等教育的委托关系中,学生或是家长是最终委托人,委托人往往是信息掌握的较少者。学生或是家长往往只能通过高考志愿书、学校网站、亲朋好友的介绍等有限的渠道来了解高校或是专业,这种信息的取得方式比较容易导致选择的盲目性,如果学生或是家长想要取得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追求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委托效率,促进人和委托人的意愿一致,在信息获取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很难解决提高委托效率等问题。学生或是家长不仅是最终委托人,还是教育资源的需求方,也是信息获取的较少方,因此为促进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生或家长选择的一致性,信息的交流就十分必要,而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就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5]。
作者:张文杰 卓翔芝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谢作诗,杨克瑞.教育制度经济学刍议[J].教育与经济,2007,(01):18-22.
[2]海因兹-迪特迈尔,布莱恩罗万.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01):15-25.
[3]王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经济,2007,(08):54-61.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观念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45-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中国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其别提出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以正确引导的同时,更能够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价值观取向问题
1.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加之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理解深度不够,并不会从综合的角度衡量,而多为单方面接受,就会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引导下让自己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却没有将自身融入到群体和社会环境中,导致自身独立于社会之外[1]。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大学校园中蔓延的范围扩大,就会使得这种思想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对更多的大学生起到了错误引导作用,污染了大学的道德环境。从个人主义的角度出发理解道德评判标准,导致道德评判标准落实到行为中更多地强调主观意识,而客观性缺失。大学生群体中这种观念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利益而无视集体利益,就会引发校园不正之风。这也是当代的大学生前途迷茫的主要原因。
2.当代大学生过于追求效用最大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多会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目前的经济运行模式,却对人们的思想以错误的引导,也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虽然较少接触社会环境,但是,这种社会思想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逐渐地传播到大学校园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从功利的角度,以期做事情能够获得最大利益,而对问题的思考缺乏系统性[2]。大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延伸到学习活动中,使大学生更强调学习的实用性,更多地考虑高薪职业,而没有长远地思考自己的未来。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文化教育,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对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由于思想上的误导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悖。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以在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正确引导。针对价值观已经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则可以通过价值观教育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纠正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中国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应用主流价值观以引导,可以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愿意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以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可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可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策略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其一,高校文化建设是围绕着教育制度而展开的。将校园文化与价值观教育提升到教育制度层面,包括高校的团委、学生社团组织以及学生管理办公室等等,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要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还要从制度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校园文化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高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情绪。其二,高校文化建设中有必要将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起来,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地成为高校学风中的重要衡量标准,两者的充分结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一种精神并落实到行为中,使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其三,高校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推进高校走上品牌建设的战略发展道路。为了促使高校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就要力求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展开,且教育内容要丰富,以使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化充分融合,形成浓重的价值观教育氛围。
2.价值观教育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教育方式。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将是主力,这是富有知识的青年群体,要使他们能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发挥自己的智慧,应用自己的才能,就要针对目前的价值观多元化取向问题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认同教育,结合学生的特点强调价值观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具有极大的融合度的价值观,只有自身的思想观念符合主流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在价值观教育中,还要强调民族精神,与学生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随着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升,就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以正确认识,使得价值观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3.价值观教育实践环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采用课堂教育或者宣讲的方式,将相关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且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就要积极地探询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做到教育理论通过实践活动而传递给学生,以制度规范行为,以理论引导思想,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提高。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要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通过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起来,使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以满腔的热情将教育内化为行动,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意识。
4.价值观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主渠道充分利用起来。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平台而展开的,这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要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性,就要将民族精神融入到价值观教育教育中,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而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性,并自觉地践行,从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所以,价值观教育中,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地利用起来,将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为丰富,且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正确引导,有助于大学生客观性地认同道德评价标准并身体力行。
随着高校网络教育的推进,价值观教育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迎合了大学生现行摄取知识的习惯,而且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主动地与大学生建立沟通,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认可度。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大学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使得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确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挥时效性,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以此为主导思想引领大学生走上成才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01):30-34.
[2]刘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06):73-75.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YANG Qiu- lian,ZHU Man
(College of Xingzhi,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Shaanxi 710038,China)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逐步转向对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配置等相关问题的强调。国内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多属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成果较少。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20世纪5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和“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模型面对“增长余值困惑”无能为力,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开创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异军突起,刷新了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随着该理论的兴起、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这一术语已被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以此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对其概念、理论和计量方法作简要梳理。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舒尔茨,1962)。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本的获得途径,指出人力的投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障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而MM麦塔(1976)的定义较为宽泛: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定义落脚于人力资本的实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我国的人力资本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在早期一般借用西方学者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功效为核心,如“人力资本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李忠民,1999)有的以内容为核心,如“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1999)王金营(2001)将这两种观点综合为“由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朱舟(1999)的说法较为详细,“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消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这些界定进行清理。朱必祥(2005)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以知识、技能及健康因素体现的价值。”他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俞荣建(2005)则将各类说法概括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和“资本论”,并提出新的定义:对具有能动性人格特征与自然遗传禀赋的人,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投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并表现为知识、技能、健康和经验等具体形态的依附于人体的特殊资本。他主张将人的天然遗传禀赋和能动性人格特征纳入其中。付一辉(2007)的归纳是“人力资本人力观”、“人力资本形成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他从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及情感意志力等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说法将人力资本局限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者身上,满足了论者的研究兴趣,却难以作为一般的学术概念。但他将情感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学界始终难以形成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人力资本概念,但对于人力资本的特征,学者们却逐步形成了共识,如收益递增性、生命周期性、意志性等。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学者对概念的定义多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故而首先要确认的是人力资本所“属”。显然,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是“种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表现为物质形态,社会资本附着在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定义需要回答“它与其他两类资本的差别之处何在?”。此外,许多定义中也涉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学者们普遍的观点仍是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的投资说。具体而言,俞荣建(2005)的“教育、培训、卫生保健、迁移以及‘干中学’等”说法相对全面。
而对人力资本的实体形态的认可则是诸多定义的分歧所在。其中,部分学者仍停留在“知识、技能、健康”这一较为狭窄的研究视野之上。而有学者却将其扩展到了“人的信誉、社会关系、社会知名度及个人魅力”(吴震棚、韩文秀,2004)。但这种倾向同样有失偏颇——论者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混成一谈了。但是,思想观念和意志力等实体类型是不容忽视的。这类因素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并无违背之处,且在现代劳动市场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MM麦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指出了人体能动性因素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在近年的研究中将这些要素纳入人力资本概念的呼声也日渐增多。(阙祥才,2004;付一辉,2007)因此,界定人力资本的难点最终落在对人力资本实体的类别划分上。在劳动社会学中,对劳动者的讨论包含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和劳动观念三个方面。(林勇,2006)对于劳动者素质,可概括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劳动者的人格包括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和自我控制等。劳动者的观念包括效率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等。
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扩充。我们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性和观念统称为劳动者的思想观念。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中劳动迁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力资本泛化的危险,将劳动者的人格纳入迁移能力来考察。于是,人力资本类型便可以概括为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五个部分。这种类型划分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渠道。综合看来,人力资本便可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迁移能力、思想观念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对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二战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中总产业增长率大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率增长之和的特征,德、日两战败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奇迹超越了原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以及古典经济学家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视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舒尔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表的系列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而同在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研究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人力资本》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把人力资本研究的框架扩展到家庭经济学,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他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则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对教育在美国经济中作用的研究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和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归。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其“知识效应”,并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给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该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罗伯特·卢卡斯和保罗·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并将其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知识产生要素递增效益。两种效益的结合使人力资本要素收益递增,并促使物质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随之递增,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继而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由“两时期模式”和“两商品模式”组成,以强调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的差异。他将劳动力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为“技能”的劳动,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两时期模式”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反映内部效应。“两商品模式”是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反映外部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之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仅仅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罗默尔和卢卡斯的模型使人力资本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另一方面,该理论从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从而使此项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世纪末以来,人力资本的理论得到发展和延伸。研究重心更多地从经济学范畴向管理学范畴倾斜,研究内容越来越强调研究人力资本构成及其具体的作用途径。英国学者布鲁金将组织中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美国学者斯图尔特进一步将后两项资本合并为结构资本。西方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组织人力资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诸如重视职业开发与培训、人力资本成本控制、员工人力资本回报等。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理论已经从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实践,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
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介绍引进—概念推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人力资本收益及参与分配等研究。(郭庆松,2006)由于该理论已经在西方学术界发展成熟,因而国内的研究多属应用性质,基本上是在认可西方理论的前提下做一些解释性工作,基础理论成果较少。而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人口特征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异,常规性的照搬照抄使得合乎国情的理论建构相对缺乏,甚至不同领域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因此,在深入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本土化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国内研究者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三、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无论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假说的检验还是进行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对其存量进行计量都是上述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归纳起来,人力资本计量可分为基于成本、基于收入、基于教育指标和基于直接能力四种方法。
第一类,基于成本计量法,即根据创造人力资本所需成本对其进行计量,大致有四种。历史成本法。将开发和取得人力资本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根据实际支出记录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人力资本信息与其他资本信息具有可比性,但很重要的社会投入部分未予以考虑,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重置成本法。计量企业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培训和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或者是取得和培训符合特定工作岗位要求的职工所应发生的全部成本。该法注重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试图反映其现实价值,但估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机会成本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应该与其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直接相关。显然,这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价值量。内部竞价法。认为只有稀缺的人力资本才有价值,应由各个部门投标竞价来确定,竞价最高者即可获得。最高竞价就是该项人力资本的价值。此法引入了市场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最佳配置,但不适用于普遍的价值计量。
第二类,基于收入计量法,即根据人力资本所有者做出的贡献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大致有五种。未来收益折现法。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剩余服务期内做出贡献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本价值。该法考虑了职工预计服务年限,但特定人力资本的贡献和离职概率的确定存在诸多困难。经济价值法。将企业未来收益折现按人力资本投资比例计算人力资本价值。该法注重人力资本在整个企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但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且人力资本价值并不一定与投资比例呈线性关系。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于有无特定人力资本情况下按照自由现金流量计量的企业价值之差。该法突出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其中诸多参数的测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未来超额利润折现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是人力资本带来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应资本化为人力资本价值。但超额利润是否代表人力资本价值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证实。未来工资折现法。将一个企业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工资额进行折现,再乘以反映本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差别的效率比率即得出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样,仅以人力资本所有者工资额的多少来反映其资本价值难以令人信服。
第三类,基于教育指标计量法,即以教育的成就或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来间接地描述人力资本的水平。其基本思路在于:教育形成的知识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教育成就越大,人力资本投入通常也越多,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也越大。具体指标主要有成人识字率和入学率、教育经费、教育总年限和平均教育年数。前两项主要用于宏观层次的计量,后三项宏观和微观计量均可。尽管这类仅仅依靠受教育程度来测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遭受颇多非议,但由于其易于观测和统计的特征仍被广泛采用。
第四类,基于直接能力测算的方法。这类计量方法并非为人力资本研究者首创,而是分布于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中。在内容上可包括生理、心理、知识等能力素质的测评,在测量工具上包含体检报告、技术或职称等级证书、心理健康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表、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等等,在算法上一般是将各层次的测评值按一定权重转换累加。显然,这类方法的权重判定带有主观性,且大范围的实际操作成本巨大。
可见,人力资本的计量难度系数颇高。对其定义理解不同,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思想观念部分,较少有研究者进行精确计量的尝试。近年来,不少学者为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计量体系而努力(钱雪亚,2005),但往往成果的出现都伴随着批判和质疑。事实上,不同的度量方法都各有优缺点,研究目的、研究手段、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等都影响其选择。钱雪亚(2005)提出的几点原则实可作为方法选取的依据: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反映相结合、总量反映与结构反映并重、科学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可行性和可比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存在于人体中可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劳动者对物质世界和个体本身的掌控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能力都影响其经济效益。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概念界定的难度,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本计量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更难把握。另外,嵌入在我国转型时期独特社会结构之下的市场经济结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直接用于我国经济现象研究的方法所受争议较多,结论上的差异较大。但这并不能否定人力资本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普适性。相反,这种来自现实的挑战或许正孕育着本土人力资本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付一辉:人力资本概念研究[J].财会月刊,2007(3).
[3] 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吴震棚,韩文秀:人力资本概念的扩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林勇:劳动社会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7] 俞荣建:人力资本的重新界定及其含义[J].人才开发,2005(10).
[8] 郭庆松: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现实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6).
论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职业院校;社会网络
办好一所职业学校靠什么?人们自然容易想到设施、财政和教师。会关心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否先进和完备,会关心这所学校的财政状况能否足够开支以保证其正常运转,会关心这所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否数量足够和质量上乘。借用“资本”的话语来说,与此对应的就是一所学校所拥有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常常对一所职业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这三种资本对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必要的。但仅仅依赖这三种资本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社会资本作为必要的补充,则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在学校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的情况下,常常可以通过建构丰富的社会资本来加以弥补。那么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职业院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其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职业院校应当如何建构社会资本?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为例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一、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要回答“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的问题,有必要先来说明一下什么是社会资本。可要说明什么是“社会资本”,远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西方学界对此至少已有30多年的越来越烈的探讨,并且目前已经型塑出“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从而不免显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是这一西方提出的学术概念约十年前移植到中国语境后,肯定有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难免会使其意涵显现出要么附会而僵化,要么漂移而不定。笔者这里从学界代表性的研究人物之观点入手,说明什么是社会资本,进而说明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
第一位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相对系统分析的是当代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1980年他在《临时笔记》一文首先对资本的形式进行了区分,提出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并提出三种资本间的不同在于经济资本是可以立即并直接转换成金钱的,它是以财产权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而作为社会资本存在的资本是一种制度化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是集体性拥有的,它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布尔迪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与群体成员相联系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它们可以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支持……”。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由社会义务或联系而组成,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社会资本概念的最终确定要归功于科尔曼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作用的应用性研究。他首次对社会资本做出了全面的界定,认为它是“一种责任与期望、信息渠道以及一套规范与有效的约束,它们能限制或者鼓励某些行为……”,并且“……社会组织构成社会资本,它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如果社会资本缺失,那么目标可能会无法实现,或者实现的代价会比较高昂……”。尽管这一界定仍存在着诸多的争论,但自此之后,社会资本概念开始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不过,真正使社会资本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帕特南自称他和他的同事花了20年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政府进行了调研,而他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写成的《使民主政治运转起来》于1993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书中提到的社会资本概念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组织效率。当然,不限于此,还有诸如福山、林南等一大批国外学者及中国学者都对社会资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我国学者梁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提高社会效率和激发社会活力的“软资本”,信任、公民参与网络与规范是其基本形式和支柱性要素。
(二)学校社会资本
最早将社会资本引入教育领域并较有影响的是科尔曼与帕特南。(1)科尔曼曾从结构和关系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中的社会资本。美国的天主教学校在资金来源、社会支持以及生源上都略逊于公立学校及其他私立学校,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在科尔曼看来,其原因在于天主教学校与学生分享了高水平的社会资本。天主教学校的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组成了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联系密切,创造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能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代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孩子的父母之间的以及其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2)帕特南在1995发表的《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中,持续了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并以此为视角探讨了教育问题。帕特南认为,近年来,美国的教育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公立学校处于危机之中,这正是社会资本下降的结果。“共同体的参与对学校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而且受更大范围的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规则和信任的影响。”“当教师、家长、校长之间具有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时,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家长和共同体的合作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中心作用。”而在我国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界,较早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系统研究与分析教育问题的主要有庄西真、盛冰等人。庄西真在2004年发表的《学校社会资本论》一文中认为,“学校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种种关联的学校网络上的节点。能够通过这些关联获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是学校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学校的社会资本”。盛冰则在《构建社会资本:当今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中提出:“学校社会资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三)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上述学者关于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不过,为了避免“生搬硬套”之嫌,笔者以为,若再借用黄炎培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可能有助于对此作出更为清晰的说明。1926年,黄炎培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写道:“(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为“要是此方认为我是职业学校,与一般教育无关系,彼方认为我非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无关系,范围越划越小,界限越分越严,不互助,不合作,就不讲别的,单讲职业教育,还希望发达吗?所以第一层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是不行的。”“怎样才使学生有出路呢?说几句联络职业界的空话是不够的。……最好使得职业界认做为我们而设的学校,是我们自家的学校,那就打成一片了。所以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也是不行的。”“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组织完备,经济制度稳固,尤之人身元气浑然,脉络贯通,百体从令,什么事业会好。反是,什么事业都不会好。所以提倡职业教育而单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还是不行的。”“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这应当是作为兴办职业学校的实践家黄炎培用宏大的视野对如何兴旺职业学校形成的独特认识。联系上面关于社会资本及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从中我们不难读到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之重要性。可以说,黄炎培的这篇文章是关于职业院校社会资本论的宣言书。它明示了办好职业院校最充足的功夫应当下在社会资本的建构或积聚上:与一般教育的平等相融,与职业界的互利合作,与整个社会运动相参与的热诚。换句话说,这些就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或职业院校的积极正面、有助于办学水平上升的社会资本。以黄炎培早在80多年之前的认识对照前面所引我国两位学者关于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我们不难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认识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仍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如它不应仅限于“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种种关联”(即庄西真的观点),而应扩展到与职业界及整个社会之间的“种种关联”;二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但它并不因此就为职业院校的“办学者所忽视”(即与盛冰的观点有点相左),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社会资本各要素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作用
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不同,社会资本是把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一起的资本形式,以社会网络为载体,以信任、合作、规范和文化认同为核心,具有社会结构资源的性质,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社会资本主要包含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网络以及蕴涵于其中的规范、信任、合作,它们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规范作用
规范是指一个共同体内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准则与规定,它们用来具体指明哪一种行为或结果是要求的、禁止的或者允许的,以及如果这些准则没有被遵循的话而采取的那些制裁措施。规范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行政性规范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行政性规范是以国家的强制力量作为保证,由国家或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行为与关系的规则。行政性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其次,契约性规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规则。契约性规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达成的、相互之间都同意的一系列规则,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按照这种协议好的规则进行互动。再次,道德性规范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道德性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风俗习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率先垂范,教师敬岗爱业,学生尊师好学,这种良好的氛围使人感到了道德性规范的力量。
(二)信任作用
“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在社团的角色。”“信用是整个社会的最大资本,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不可能提高。”多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信用意识、信用需求和信用观念。“思源基金”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效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助学模式,于2007年6月,在北仑企业家管理协会、清华大学EMBA宁波学员俱乐部等40多家企事业、协会的资助下创立的,实行的是借贷原则,凡是在校学生,家境贫困且表现良好都有权申请。而至于学生借的钱,什么时候还,全靠学生自觉。诚信是唯一的担保!借款的额度也没有上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思源基金”提出申请。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找着工作,或者经济紧张,可以和学校商量后另行制定还款计划。在当前大学生贷款诚信问题屡亮黄灯的情况下,没有法律约束力和硬性规定的思源基金却持续飘红。目前,已有150多人次以反哺的形式回馈基金50余万元。此外,受助学生的反哺还引发了社会与在校师生的关注,并掀起了大规模捐赠奖助学金的“壮举”,到2009年底,基金捐款额累计达60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547人。
(三)合作作用
合作是指不同的社会行动者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是一种使既有利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对此早有认识。不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更进一步。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他们总结出来的办学“三三模式”,即办学、育人、就业的三位合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正是合作作用的最好体现。2006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专门请来企业部门的负责人,为他们颁发该校的“校企合作年度奖”。获得“校企合作年度奖”的,是从送设备、设奖学金以及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的企业中选的。“年度奖”的奖金并不多,只有2000元,但学院执行院长苏志刚说,礼轻情义重,我们用这种方式向大力支持职教事业的企业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而企业代表认为,社会急需各种高技能人才,企业出钱出力支持职业学校建设,正是回报社会的一种途径。
(四)社会网络作用
社会网络是指由共享某些相似特征的人(如共同地域、共同职业、共同兴趣爱好等)联结在一起的网络。社会网络可以通过一种非正式的协调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社会参与网络对职业院校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早在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并联合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敏孚机械有限公司等16所中等职业技术(技工)学校和相关企业组建而成的浙江省综合性职业教育集团——浙江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就宣告成立。按有关协议,集团的各成员学校可以共享实验设备、相关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成员学校的学生报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企业单位则具有优先挑选成员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权利。与此同时,企业单位则应积极为集团成员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并负责消化集团成员学校的相关毕业生。
三、职业院校建构社会资本的策略
职业院校社会资本的建构应该通过对学校内外社会网络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各种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目标。具体说来,学校社会资本的建构就是在各相关的显在和潜在行动者之间建立可重复的持续性的交换关系,同时,它依靠学校社会资本而不是组织的权威来促进行动者的合作和解决交换过程的冲突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在创造或者增加学校绩效的同时,再次使学校社会资本实现增值。
(一)确立共同愿景,建构职业院校的认知社会资本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职业院校的发展是盲目的,这种盲目体现在校长办学理念模糊,教师、家长、学生对学校办学理念缺乏理解与认同。而要真正使相关利益各方能够理解与认同,这就需要校长在认真反思学校现有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格局的基础上,与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学校的愿景。这应当是建构职业院校的认知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建立共同愿景是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修炼。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是告诉单位的每一名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的前景,它与“只是告诉成员什么时间能达成什么具体目标”的战略目标相比,更有利于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戮力同心的坚强集体。一个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它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觉得需要超越且又愿意为之而奋斗,觉得遥远却又折服。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也是一个单位创建的灵魂,它能唤起人们的希望。职业院校构建共同愿景要与校企文化有机结合,并形成一定的体系框架,如服务理念、奋斗目标等,这些理念的提炼和形成,将单位及个人的发展目标完美、有机地结合,将会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了确立共同愿景,从2000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对教师进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帮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关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让教师理解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导向,让教师扎扎实实沉下去研究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从而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自身职业的价值,增强教师的专业角色意识,从而主动投入到职教课程、教学改革中。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积极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学院的文化和核心价值,提高对学院的忠诚度,树立爱岗敬业、爱校爱生的精神,让教师切身体会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许多教师对学院执行院长苏志刚都有共同的看法,就是“跟着他工作很辛苦,但是不痛苦。”这种认同感无疑是职业院校发展重要的认知社会资本。
(二)学会借脑谋势,建构职业院校的关系社会资本
职业院校的关系社会资本是指其与家庭(家长、学生)、企(行)业、政府、社会(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学校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以信任、合作、互惠为特征的各种资源。“诚信办学,合作育人”,“校务公开,管理民主”等措施或手段都有助于积累学校的关系社会资本。如果说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个体”,把管理过程看做线性的过程,有多少“输入”就有多少“产出”;那么,社会资本则是从“关系”的视角来看待人,认为学校的管理过程是非线性的,有多少“输入”并不一定就有多少“产出”。仅就关系社会资本而言,一个校长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其接触到的人、联系的程度、范围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就一所学校而言,包括学校与政府、企业、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组织形成的关系网络。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联系,还指通过创造关系或者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本,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与期望、互惠与合作等,体现的是社会联系的人格化方面。其中信任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在一所学校中,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表现为信任、合作、互惠的特征,标志着关系社会资本的强弱。
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0多所高职院校中最年轻之一的一所,近年来之所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与其主动地“借脑谋势”,并迅速地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关系社会资本密切相关。当有人问及执行院长苏志刚的治校理念时,苏院长明确地回答:“八个字,专家治校,借脑谋势——让最先进的办学理念迅速成为学校办学的主导意识,在此基础上谋划学院发展大计。”1999年5月,在转制升格的关键阶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由职教所为学院提供高职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指导,促进学院教职工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转变,使专家的指导贯穿于学院发展的所有阶段。宁波籍中科院院士贺贤土应邀出任学院院长。贺贤土院士自担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以来,一直热心学院的发展,关爱学生的成长。贺院长每次来校,不仅亲自为学院的师生们开设讲座,还邀请他的院士朋友们为师生带来前沿的、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部原职教司司长杨金土、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潘懋元也欣然同意担任学院顾问。同时,学院邀请其他海内外专家、学者到学校开讲座、搞科研。另外,学院还于2002年12月28日在上海挂牌成立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评估、咨询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机构——大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华东师大职教所、上海教科院职教所、厦门大学高教所等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中心的运作,共同承揽课题,进行科研开发,实现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学院之所以在上海设立高职研发中心,就是想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拥有的资讯资源,获得第一手信息,通过研发中心这个平台,促进学院同上海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凝聚一批高职教育的专家,为学院的发展服务。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咨询服务、成果推广,提高研发中心的造血功能,扩大学院的影响。
(三)改善组织结构,建构职业院校的制度社会资本
组织结构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彻底的变革;另一种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学校是通过前者还是通过后者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有时是一种困难的抉择。一方面,高职院校期望通过不断的组织变革,以期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面临的冲突;另一方面,变革活动的日益频繁,也使得组织中的个体感到变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变革的反应有愈加冷淡和抗拒的倾向,同时变革成本的巨大及对组织大面积的震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是决策层所不想看到的。因而寻求通过一种“改善”的方式,通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对组织结构进行持续不断的修正和改进,使其适应社会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性和环境变化要求。
【关键词】零售企业 核心能力 创建构架1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WTO,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cancel all restrictions that the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 enter China progressively ,All these indicate , the overall new patter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ill take shape soon. This text i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th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aced after entering the WTO. The Chinese retailer wants to prevail over competition,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ability. This article has proposed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of key ability in the aspect of strategic intention, strategic structure, elements of the key ability development, merger and upgrading and so on .
【Key words】Retail enterprises;Key ability;Establish the framework
【文献综述】
一、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实际意义
p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连锁企业集团大型化、国际化已成为零售企业快速增长的原动力。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与国际商业巨人的全面碰撞已无可避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是对外开发程度最大的行业,国外很多大集团纷纷闯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的以前所为有的密集度集中轰炸,如世界零售业老大沃尔玛在福州一口气开了三家店;有的在重新整合资源,如家乐福把现有分散经营的26个门店调整为统一的姿态,以形成重拳之势。与此同时,沃尔玛也已经跳出珠江三角洲,麦德龙也跳出长江三角洲,启动全国发展战略。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不仅缺乏先进技术,无法做到对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成本,而且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入世”后,面对外资零售商的大批进入,我国零售业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理念、促销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国外许多大型的零售企业的成功都是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例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家乐福的低价策略,7—11公司营业时间长的便利商店网等。显然中国零售企业缺乏的就是核心能力,作者认为核心能力的创建是中国零售企业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创建中国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增强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零售企业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本论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针对入世后中国零售业的状况,以及如何创建核心能力,国内很多论文都有所涉及。胡茂磊在《中国零售企业如何与狼共舞》中说到,几年前,国外零售企业巨头刚刚抢滩我国市场的时候,国内“狼来了”的呼声就开始不绝于世,如今,“狼”真的来了,并且又是成群结队地涌进来。直面“与狼共处”的时代,国内零售企业只有冷静分析、审时度势、转变经营观念,真正找出一条合适自己的通路,才能化“共处”为“共舞”,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中国零售业应通过加强建设先进的物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来创建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在《面对WTO,中国零售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认为,中国零售企业在创建核心能力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①懂得国际商家的规则;②注重扎实的基础,稳打稳扎;③强化信息化处理手段;④塑造企业文化的民族个性化;⑤强力推进“定点超越”和“快鱼吃慢鱼”;王生辉、施建军在《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讲到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一种针对产业结构变动做出反应的被动式竞争战略,绝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培育、发挥和利用核心能力的意识。那些浅层次战术的运用往往具有以下缺陷:同质性,易于模仿性,易于替代性。所以他认为不能依靠经营过程中的自发性行为来形成,不能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应该采用规划管理的办法主动实施开发战略,并且借助于学习工具进一步加以推动。
还有人认为中小企业仍是零售市场的主体,国家对中小商业企业的发展持鼓励方针,需要通过特许经营、自由连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等方式,增强其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王大伦在《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中谈到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增强核心竞争力:①以聚焦主业为核心,增强零售业的主营积聚力。具体方法有细分市场,开发品牌,调整业态,谋求发展、创新营销、借势造市 ②以管理创效为中心,增强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③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增强零售企业的战略资源力,因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
国外许多零售企业的成功也正是因为核心能力的创建,例如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儿玛就是因为其“天天平价”。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来取得成本优势,并且不断的进行核心能力要素的更新,使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家乐福也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它的规模经营、迅速占领市场都是其成功的法宝。还有著名的7-11便利店,它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它的物流e化系统都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本论文的思考框架与研究内容
综上所说,中国零售企业必须通过创建核心能力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入世的环境中取得发展。研究核心能力的创建有利于我国零售企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的现状以及入世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谈起,说明在当今这种竞争环境中,中国零售业相对于外资零售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不管是资金实力,还是管理水平,经营手段等等。尤其是加入WYO后,预示着中国将全面开放市场,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预示着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服务涌入国门,导致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原有的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这一切无疑给原本实力不强的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接着本文通过外国零售企业成功的法宝—核心能力,提出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同时说明创建核心能力对中国业的重要性,即核心能力是中国零售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行差异化经营的基础;核心能力可以使零售企业形成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入其他经营领域的支持;本文提到应该结合零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创建。因为零售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产品,其主要智能是进行商品流通、以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价值链构成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核心能力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最后提出零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创建核心能力,还有在创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文认为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定战略意图;建立战略结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有效整合;核心能力的更新与提升。但在创建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同于制造业企业的自身独有的特征;核心能力的培育应从抓好基础管理入手;信息技术在核心能力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中还不尽完善,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胡茂磊.中国零售企业如何与狼共舞[J].价格月刊,2002,(7):38-39
[2]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面对WTO,中国零售企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J].企业研究,2002,(1)
[3]王生辉,施建军.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22)
[4]王大伦.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J].江苏商论,2002,(7):11-12
[5]刘志明.500强第一沃尔玛启示录[J]企业研究,2002(2):46-47
[6]王利锋.沃尔玛:成功没有秘诀[J]重庆调研,2002(7):39-41
[7]彭灿.企业核心能力开发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60-61
[8]谢庆红.入世后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
[9]史本刚.国内零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85-87
[10]何磊,张德鹏.我国零售业发展态势分析[J].商业经济文,2002,(3):41-42
[11]王红.加入WTO我国零售业面对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2,(15)
[12]唐仁.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的外来挑战及发展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39-42
[13]王晓明.零售业,何路可走?[J].企业研究,2002,(5):37-38
[14]陈卫东.创新,中国零售业发展之路[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5):113-116
转贴于 【正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整体从短缺转为买方市场,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包括外资零售企业在内的新的竞争对手不断进入,我国零售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大面积的下滑,大商场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入W T O后,零售企业要面对跨国零售集团更为有力的挑战,经营前景不容乐观。多年来,我国绝大部分零售企业一直疲于应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很少有企业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因此努力构筑自己的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零售企业必然的出路。当然核心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企业采用规划管理的方法主动加以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结合零售业自身的特性,并互相重视发挥基础管理、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中国零售业现状分析
1、中国零售业发展状况
中国的零售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的百货业态为主的经营方式向以连锁超市为主的多样化业态经营方式的转变,规模也比从前有很大的改善。据国家经贸委市场局最近对2001年消费品零售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按销售额排名的前20家企业已经排出。上海联华超市公司以140.6亿元销售额、1225家店铺的业绩,再度名列全国之首。上海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联超市公司分别以85亿元、80亿元的业绩,排列第二,第三名。从表面上看,似乎我国的连锁经营业绩骄人。但是,我国2000年连锁经营的全部销售额仅仅是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额的6.7%,而美国沃尔玛公司1家的销售额就占全美国销售总额的7%,其2000年的销售额高达193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零售额的60%。
从目前我国零售连锁业的市场格局来看,规模比较小、市场集中度比较低。据统计,截止2000年年底,全国2000家连锁企业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零售连锁企业只有89家,尚不足5%,全国连锁企业销售额达2300多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有23家,总销售额达669.585亿元,占29%。其中规模最大,运作较为规范,规模经济较为显著的上海联华,上海华联和江苏苏果,实际销售额分别为111.4007亿元,56亿元,40.8276亿元。而美国的沃尔玛、西尔斯、凯玛特三家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美最大50家零售企业的30%以上,其中沃尔玛2000年实现销售额1668.809亿美元,德国的麦德龙实现销售额466.636亿美元,法国的家乐福实现销售额398.55亿美元。目前即使是上海联华、上海华联和江苏苏果的门店也分别仅为960家,682家,416家,而美国的沃尔玛拥有4039家分店,法国的家乐福拥有分店9483家。
总的说来,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能力还是不错的。过去10年中,我国零售业一直保持着平均年增长9.7%的快速增长,2001年1至9月,全国零售总金额为26793亿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10.1%,预计全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3年也可望达10%的增幅。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使零售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成了国际零售商眼中的最后一块蛋糕。
2、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挑战和机遇
(1)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挑战。
①挤占中国市场份额。进入中国的大型零售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纷纷以仓储式、会员制的形式给消费者以购物折扣,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不但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还成为了一些中小商店进货的渠道,实现了批零一体化。通过价格优惠,这些零售企业拥有了庞大的稳定客源,树立起了贴近民众的形象,打开了当地市场,拥有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
②加剧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外资零售业具有资金和管理的优势,同时又有税收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凭借其低价格等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并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这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强大的冲击和压力,导致一些国有零售企业销量大大下降,其中有些难以维持下去乃至破产。
③造成我国的大量利润外流。外资进军中国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廉价的劳动、优惠的税收待遇使得国外投资者能够赚到丰厚的利润。当外国投资者赚到的利润和股息大量汇出时,会导致国内外汇的外流,冲击我国金融、经济的正常运行。
④导致了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两极分化。由于目前我国政策允许在一些城市及发达地区引进外资,外资进驻的基本都是一些发达城市及发达地区,而对那些欠发展地区却基本无人问津。这一方面使得我国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零售业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贫穷地区零售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发展。
(2)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机遇。
①外商对国内商业的资金投入,缓解了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目前,国有内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设施严重老化的国有流通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无法适应竞争,借钱改造会形成新的债务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同外商合资带来资金,缓解了财务风险。
②弥补了零售网点建设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商业的物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大型百货商场少,商业网点不足,商业技术基础落后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通存在的现象。引入中国零售业的外资不但弥补了商业网点建设的不足,增大了商品的供应量,而且对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③外商带来了国际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这种先进不仅表现在商场设施、购物环境等“硬件”上,而且体现在营销观念、管理模式、服务文化等“软件”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科学的管理被带到了中国,也留在了中国。
④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利益。这种利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总量的增加,满足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二是中外商品的竞争促使厂家提高商品质量,促使零售企业改善服务,同时竞争也使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
加入WTO,对外开放我国零售市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国有零售业企业应通过建设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增强竞争。
二、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
1、国外零售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核心能力
在国外零售市场上,居销售额前列的大型企业往往都是在零售业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本文以沃尔玛、家乐福的成功为例。
(1)沃尔玛的“天天低价”。
《财富》杂志最近公布的2001年美国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2198.12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赫然位居榜首,这是美国历史上服务业公司第一次成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1955年,《财富》杂志开始给巨型企业排座次时,沃尔玛还根本不存在。1979年,沃尔玛全年销售额才首次达到10亿美元,可到1993年,一周的销售额就达到这个数,2001年更是一天就可以完成。沃尔玛能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果,就是因为其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
①沃尔玛的成本管理——突破极限。“每当我们浪费一块钱,就等于让顾客多掏出一块钱,每当我们替顾客多省一块钱,就等于在竞争中向前迈进一步”这是山姆?沃尔顿对拥有138万雇员的沃尔玛最有影响力和流传最广泛的名言。正是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才使得沃尔玛的商品折扣,向顾客让利成为可能,才能真正做到“天天平价”。
②高速扩张——科技在先。早在1997年,沃尔玛便引入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1983年,第一个在商业领域建起交互式的互动卫星通讯系统,这些设施在加强沃尔玛信息管理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的软件支持和保障。通过这一套系统,沃尔玛可以在一小时内对全球4000多家分店进行盘点,实现实时控制。
③赢利模式——更高更强。沃尔玛始终坚持其赢利模式的创新。从最初的美式折扣店,到后来发展起来的会员式仓储店,以及再后来的购物广场,街区市场等,沃尔玛通过不断的探索新型零售模式,来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和不同文化诉求的顾客的需求。
(2)家乐福的低价策略。
家乐福成立于1958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连锁超市9500多家,分布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突破6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①抢占市场,精确选址。家乐福的策略是尽早开设自己的分店,构建强大的品牌信誉,锁定当地的目标消费群,以遏止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家乐福在选址方面注重的是黄金地段,通过大量的考察,对当地的零售市场环境、竞争态势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
②大而有别,满足个性。家乐福认为,大规模销售可以让商家从大规模采购中享受优惠的价格折扣,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其面积虽大,但内部设置并非一个模式,而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消费习惯,各有特色。
③重视商品流转。家乐福坚持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土人熟悉的产品,它还特别重视所选商品的流转性,这使得家乐福的商品结构完全面向顾客的需求,达到充分的优化。
2、核心能力的概念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能使公司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也就是企业用于竞争的技能、方法和手段,具体说来核心能力是指能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组合。美国的战略学家汉尔得与哈默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体,企业通过积累过程获得新知识并使之融入企业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中,从而成为左右企业未来积累的主导力量,即核心能力”。这是对核心能力的一个认识,实施亦如此,核心能力并不是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简单叠加,而是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核心能力能够提供企业战胜对手的基础,并能帮助企业获得商机。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核心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决定性源泉,企业如何将自身的资源、知识和潜在能力这些重要因素加以协调和结合是形成核心能力关键中的关键。
3、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
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指的是零售企业内一组经营技能和服务技术的和谐组合,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源泉和准确形成零售企业经营定位的关键因素,也是零售企业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确立竞争优势的基础。如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高效率低成本的分销配送能力、英国马狮百货的供应商管理能力就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典型案例。正是以上述核心能力为基础,这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零售企业当前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是由于缺乏这样一种核心能力
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
pp(1)成熟性。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培育成熟起来的,形成之后可以为企业带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pp(2)独特性。零售企业核心能力都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的,因而其特点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显示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能力。
(3)延展性。零售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可以有力地支持企业向更有潜力的新的市场领域延伸,从而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
4、零售企业创建核心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观点认为,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是战略的基础,选定的战略应该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相关的核心能力。现代零售企业的竞争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能力、核心流程和最终市场,这三个层次由深到浅,发挥作用的范围依次缩小、可获得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依次缩短、对零售企业长期盈利和生存的作用依次降低。
在这三个层次当中,核心能力层次的竞争是其他层次竞争的基础,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1)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这主要体现在核心能力能够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例如,沃尔玛在分销配送方面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迅速向各店铺补充商品的能力,保证了其“天天平价”的经营宗旨的实现,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2)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行差异化经营的基础。差异化的经营必须以独特性的能力为基础,由于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组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结合,不同要素相结合决定了不同的核心能力必然存在异质性,其表现出来的主导优势也存在差异。例如,英国马狮百货的核心能力是建立在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零售相结合的供应管理能力,表现在最终市场上就是优质低价的自有品牌商品,这显然与沃尔玛和麦德龙等企业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3)核心能力可以使零售企业形成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既包括公开的知识和技术,又包括不公开的、秘密的知识和技术,竞争对手可能掌握其中的某些部分,但要将这些知识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再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却决非易事。例如,凯玛特为了模仿沃尔玛的分销配送能力,曾用巨资购置了与沃尔玛类似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但由于没有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凯玛特的物流系统从来没有达到过沃尔玛的效率,最终仍难以避免破产的命运。核心能力之所以可以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因为其自身包含了某些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如因果模糊性、路径依赖性、社会原因复杂、积累性学习和不可还原性投资等。
(4)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入其他经营领域的支撑。核心能力具有“支持多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潜能”,可以使企业通畅地进入其他市场,为企业经营的各项业务提供一条明显的线索。例如,沃尔玛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不但有效地在零售领域进行扩张,而且还成功地进入了批发领域,近年来又开始建立集批发与零售为一体的超级沃尔玛商店,使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大。
三、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
1、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构架
核心能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竞争优势的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武器”,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在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始终把培育、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着力搞好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从而使企业的核心能力日益壮大,为企业的“长盛不衰”奠定坚实而持久的基础。但核心能力的开发不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能依靠经营过程中的自发性行为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应该采用规划管理的办法主动实施开发战略,并且借助于学习工具来进一步加以推动。
(1)战略意图的确定。 所谓战略意图是指,企业在系统分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其核心能力发展目标,即确定要发展什么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将核心能力转化成核心产品等。所以核心能力的开发必须先从内外环境分析开始入手。就外部环境分析而言,由于零售业态、消费者的偏好、竞争规则等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所以零售企业不仅需要分析当前的产业结构、目标顾客和主要竞争对手,而且要考虑更广泛的竞争空间。如未来可能出现的业态、以前未满足的消费需求,以便尽可能地对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就内部分析而言,主要是审视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明确哪些是自己的优势资源,哪些资源对于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目前企业还不具备。在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战略意图,即: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方向上企业准备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能力?这样的核心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核心能力如何在最终的零售市场上得到体现?战略意图确定之后,还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使之能被企业上下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2)建立战略结构。战略结构是战略意图的具体化和明晰化。它是辨认构建何种核心能力及其于技术的未来路线图。它既能为企业的内部开发努力提供明确的焦点与清晰的路径,又能为企业从战略联盟中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有效的激励:它既能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资源配置决策提供样板和指南,也能为中低层管理者正确理解资源配置优先级的逻辑以及高层管理者用以维持资源配置一致的原则提供帮助。如果说,明确战略意图为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与提高指明了目标和方向的话,那么,建立战略结构就是在为零售企业“铺设”能够顺利到达既定目标的“道路”与“桥梁”。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精心构筑企业级的战略结构。
(3)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核心能力并不是指某一种特殊的要素,而是由一系列基本要素构成的,如沃尔玛在分销配送方面的核心能力,就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后勤管理技能与店铺管理技能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取得通常有两种途径: ①内部开发。对大多数零售企业而言,这是一种主要的获取方式。因为构成核心能力的要素通常是具有“方法性”特征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特征是不公开、内容模糊、无法传授、使用中难以察觉、复杂而又自成体系,如零售企业独特的文化、员工的技术诀窍、特定的管理技能等,通常无法从外部要素市场获取,只能在企业内部开发。 ②外部获取。虽然内部开发存在着种种优点,但也表现出诸如周期长、成本高等不足,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完全通过内部开发的途径来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所有要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商业背景下,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单独发展,这就使得零售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获取要素。从而合并、收购、合资、联盟和与外部合作伙伴订立契约等外部获取途径,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其中战略联盟是国际零售企业向海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国际商业资本运作模式。例如家乐福顺应这一重要的管理趋势,通过商业资本跨越国际的合作和联盟,不仅在欧洲市场上独占鳌头,而且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了快速发展。
p (4)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整合。核心能力来自于要素间有效的整合。有效的整合,一方面要求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因为核心能力对人力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企业的员工部分承担着核心能力载体的功能。尤其是在零售企业,竞争的不仅仅是商品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对于零售企业,顾客接触最多的现场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而这一部分员工的素质相对于管理层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其素质,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核心能力又并非存在于任何单个的个人之中,而是植根于企业的组织环境之中,因此企业必须努力塑造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开放的组织机制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制订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员工培养计划,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通过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定期向员工特别是管理层人员传递新知识、新技术和WTO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劳动技能。此外,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应该给最终零售市场中的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因此,整个整合过程必须体现“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5)核心能力的更新与提升。在当前的超级竞争环境下,核心能力的培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地予以更新与提升。因为任何能力的价值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特别是在核心能力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当外部环境变化时,这种核心能力极有可能演变为核心刚性。虽然更新与提升核心能力可能会降低中短期的组织效率,但是可以允许组织有较少的组织依赖性,增强了组织长期的竞争力。以沃尔玛为例,该公司最初的成功是基于在店址选择方面的能力,不像大多数零售企业选择在大城市的黄金地段,而是根据当时自身的条件以大型折扣零售店尚未开发和尚未完全开发的小城镇作为店址选择的目标,并在地区垄断和区域经济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在经营过程中,沃尔玛获取了大量有关运输、仓储、沟通和库存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并逐渐积累整合为分销配送方面的核心能力。随着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沃尔玛店址选择能力在创造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逐渐衰减了,但新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了沃尔玛发展的又一块基石,所以沃尔玛能凭借自己新的核心能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好的发展。
2、零售企业构建核心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上所述的核心能力的构建过程只是一种一般性的描述,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该结合零售行业的特性及我国零售企业自身的特征。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同于制造业企业的自身独有的特征。由于零售行业一般并不生产有形产品,其主要职能是进行商品流通、以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价值链构成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核心能力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①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更多的体现在服务、而不是产品上,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也更多地表现在交付时间、便利性和价格上。②组织管理能力在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与技术能力相比,组织管理能力中隐含知识的比重更大,对组织学习的要求也更高,所需的培育时间也往往更长。③零售行业具有不同的业态,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等,而不同业态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也往往不同。因而,从整体上来看,零售业的核心能力往往更加复杂。
p(2)核心能力的培育应从抓好基础管理入手。我国的零售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虽然管理水平总体上有了一定提高,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大多数零售企业尤其是国有零售业的管理中仍掺杂着许多人为因素及感情因素,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约束监督机制实施不利,加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等弊端,从整体上来看管理效率仍然比较低下,这无疑也增加了核心能力培育的难度。因此,要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能力,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先从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加强管理的组织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为核心能力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在核心能力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信息化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成功的零售企业都具有自己完善的信息系统。例如,沃尔玛在美国的总部拥有仪次于联邦政府的最大的民用卫星通讯系统,其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的联系就是通过共同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而麦德龙则建立了集物流管理系统(G M 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S A P系统)、监控系统(MIE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使麦德龙的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在培育核心能力时快速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交流与沟通,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更迅速、更准确、更实用的信息资料,企业又可以在订货、进货、分送和销售等环节使核心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运用。因此,采用和完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先决条件。
结 束 语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其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面对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中国零售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国零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加强核心能力的建设。本文根据零售企业的特点,提出从战略意图、战略结构、核心能力的开发整合及提升几个方面创建核心能力。但正如文中所说,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比一般企业更加复杂,因而本文的研究还很浅显,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核心能力要素的有效整合以及何时进行核心能力的提升等等。
【参考文献】
[1] (英)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默斯?卢克斯.核心能力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 (丹麦)尼古莱?Jp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编著.企业万能:面向企业的能力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 王革非.战略管理方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6]周浩杰,金蕾.入世后的中国零售业[J].价格与市场,2002,(7):10-11
[7]李有德.中国零售业如何面对入世市场的挑战[J].长沙大学学报,2002,(16):42-43
[8]郁娟,阎志军.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J].经济问题探索,2002,(5):55-58
[9]李仁安,李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4)
[10]孔令刚.加入与WTO我国零售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11)
[11]王大伦.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J].江苏商论,2002,(7):11-12
[12]胡茂磊.中国零售业如何与狼共舞[J].价格月刊,2002,(7):38-39
[13]费伟民.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上海商业,2002,(4):24-26
[14]彭灿.企业核心能力开发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60-61
[15]李炜,李光照.WTO与零售市场竞争趋势[J].经济界,2002,(4)
[16]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面对WTO,中国零售企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2,(1):22-25
[17]谢庆红.入世后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6-18
[18]史本刚.国内零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85-87
[19]何磊,张德鹏.我国零售业发展态势分析[J].商业经济文,2002,(3)41-42
[20]王红.加入WTO我国零售业面对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2,(15)
[21]唐仁.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的外来挑战及发展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39-42
[22]王晓明.零售业,何路可走?[J].企业研究,2002,(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