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05:5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与信仰对话活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而现在我们提到的通常是指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大众,指的就是民众、群众。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和教育,使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抽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广泛应用的过程。[1]在这基础上,高校大众化就是将高校作为主阵地,通过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理解和掌握并最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过程。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推进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大学生在多种意识形态面前辨别真伪,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它能够应对新媒体技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另外,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使得大学生思想困惑、疑虑逐渐增多,推进高校大众化也是应对大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压力的需要。
2、高校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推进高校大众化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未来,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当前的高校大众化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
2.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因此二者都应是主体。而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着知识经验的差距,教育者据此在受教育者面前常常居于上位。由于受教育者被当做客体,经常被视为打造的工具,其能动性被否定,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听者的角色,居于下位。这种不平等就可能导致受教育者被边缘化。在这种不平等关系的大众化过程中,其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2.2教育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受教育者个体实际联系较少
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最终是要靠人来完成的。因此,它首先必须是为人服务的。而现在的高校的教育内容有些比较深奥,与生活实际脱节,较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他们成长的渴望,因此,受教育者认为这些大众化内容是那样的高大、遥远,认为这些内容好像与自己毫无关系。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基础上,应出自于人性的追求和需要。一旦这些内容脱离或背离这一理解时,就会变成"空壳"。
2.3教育方法简单僵化,跟不上时展
传统的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方法是单一的灌输法,由于教育者是主体,他们往往采取的就是"我说你听"的方法,全然不理会台下受教育者的想法与感受,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具有明显的霸权性、高位性、控制性、奴役性,同时它毫不考虑受教育者复杂的、实际的情况,有明显的简单倾向性。这种方法只会造成受教育者对大众化教育的抵触和反感,致使大众化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发生严重倾斜。
2.4教育目标整齐划一:"标准化的产品"
由于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仅仅被看做是教育者可加工、塑造的"产品"。因此,教育者的目标就是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标准只注重大众化内容的体系化,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只注重大众化的一般性和目标性设置的整齐划一性,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一刀切",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自尊、兴趣、情感、态度、个性差异;只注重大众化的社会需要与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体需要与个体价值,导致大众化教育目中无人。[3]这样的大众化教育是没有生机可言的,其实效性是不理想的。
3、主体间性--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新视野
3.1主体间性的含义及其发展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4]因此,主体间性是在主体性基础上建立的,不是对主体性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一种超越。
最先提出主体间性一词的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这些"自我"拥有一个共同世界,世界即使我的,也是你的,他的,自我与他我通过拥有共同世界而形成为一个共同体,单一的主体性也因之而过渡到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是通过"共现"、"统觉"、"移情"而实现的。在这之后,海德格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则认为主体间性是指对解读活动中读者与作者之间交互作用的首肯,是指主体间的"视域交融"。而马丁·布伯对于主体间性的开拓,在于他认为主体性的"我-它"的关系,是非本质关系,而主体间性的"我-你"关系式是本质关系,应从"我-它"走向"我-你"。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这些理论都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
3.2主体间性高校大众化教育坚持的原则
3.2.1教育双方地位平等原则
地位平等,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因此,要实现地位平等,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教育者本身就比受教育者在学识上有优势,但不能把这种优势扩大化,用这个优势来压制学生,而是"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要认识到,虽然现阶段在知识上有劣势,但这只是暂时的,教育双方都有说的权利,也都有听的义务,而且自己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与教育者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3.2.2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原则
虽然是一门理论,但理论最终是来源于实践,并且是要付诸于实践的,而高校大众化教育面对的是广大的青年学生,因此,其教育内容应该是更生活化,更易理解,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将这些理论束之高阁,让学生难以理解。同时,理论还要放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检验,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让他们最终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大众化教育向前发展。
3.3.3双向互动沟通理解原则
沟通理解就是教育双方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互相包容与欣赏。而沟通理解又是建立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个人的发展就"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而要在高校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实现受教育者的发展就要与他人交往,即与教育者进行互动,要摆脱过去那种教育者独语的局面,师生之间你来我往,在互动中学习。
4、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4.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过去,教师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渠道的不断增加,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学生探求知识和真理做出指导和评价;学生也应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新知识和新思想。在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指导中实现双方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在互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辩论等让广大学生能充分参与进来的方式进行研究。最后,澄清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做好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师生网络互动可以通过邮箱、博客和校园网络平台等来实现。学生可以通过发邮件和回复博客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应及时给予答复。校园网络平台则可以设置教学BBS,将其分成闲聊区、各类学术问题讨论区、疑难问题解答区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各个区主题问题的讨论,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学习心得,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
4.2学生工作人员通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高校大众化教育的主渠道,除此之外,学生工作人员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必不可少。这里学生工作人员主要指辅导员。
以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仅仅停留在"公务型"、"事物型"交往的层面,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单向传达,而缺乏心灵的沟通。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地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使学生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向现实发展转化。"[6]可见,教育活动是离不开交往的。而这种交往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平等真诚的交往。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交流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座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辅导员还应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和他们在网上进行交流,辅导员除了运用邮箱,博客,校园网络平台外,也可以尝试用QQ、MSN等这些比较随意的方式。当然,还要充分地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心里世界和内在需要,讲究教育的科学和艺术,在师生创造性的交往中,建立一个互动、对话的和谐教育生态环境。
4.3党团组织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党团组织就是指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以及各个学院的党委、团委。过去,党团组织组织活动的次数少,而且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党团组织应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从筹划到实践真正地参与其中。首先,要确定活动的内容。这就要通过调查来获知学生到底想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然后定下主题让党委、团委的学生干部去组织筹划,教师负责指导。诸如举办专题讲座,要先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讲解,要让学生觉得听完之后,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注意活动组织的形式。组织活动一定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如辩论、知识竞赛、主旋律电影和政论片等都是学生喜爱的形式。这样,学生才愿意参与进来,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的魅力所在。最后,要进行活动总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评价,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活动中扬长避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组织参与,因此,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除了组织校内活动,党团组织还应将活动延伸至校外。如围绕当地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校外建立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党团组织还应深入社会,利用学生的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诸如"三下乡"这样的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寓教育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冯刚.高校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人民出版社,1972:88
[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368
[4] 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2(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人民出版社,19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