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国主义读后感

爱国主义读后感

时间:2022-05-27 09:0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主义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爱国主义读后感

第1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思想品德里,爱国主义是核心,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艺术而自然地衔接起来,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积极引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品德高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才。

一、 充分挖掘教材,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中学语文课中的爱国情感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要寓爱国情感教育于语文课之中,它要求教师带着感情上课,对学生要“激发感情抓住心”,对课文的学习要“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有很多题材是表现海峡两岸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如席慕容、余光中乡愁系列的诗歌。还有的是反映海外作家思念祖国的感情的,如作家萧乾的《枣核》等。尤其是古诗文中有许多堪称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章,如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归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中去,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相结合、相渗透,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最终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爱国主义经典诗歌、散文,以爱国主义作品鼓舞、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就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积极发言,将此纳入口语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 依据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必须讲求实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加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并列入必读书目。为了便于评价课外阅读的实效,学生要做课外阅读笔记,要有阅读摘抄,阅读记录等文字性的外化物。学校可将学生课外阅读此类书籍的情况归入语文学习综合性评价的范畴,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之一,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阅读爱国主义优秀作品。学生课外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个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自觉完成爱国主义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子书阅读的方式,借助媒体、网络等先进的传媒,只要达到阅读目标即可。

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借阅、购买、互换爱国主义思想的书籍以及文学作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三、 举办多样的爱国主义语文主题活动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其中演讲能力、朗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语文教研活动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前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结合主题教育月、主题教育年等契机,充分挖掘语文和爱国主义的联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倡导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作品。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多增加一些爱国主义的书籍,便于学生阅读。例如《青春之歌》《红岩》《在烈火中永生》等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展望未来。

此外,学校还应该举办爱国主义征文比赛,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写作潜能。也可进行手抄报比赛、爱国主义读书竞赛等。在校园内营造爱国氛围,提升校园形象。

四、 写作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能自由、随意地表达感情,抒发个人感受,养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在语文写作训练中,可以加入爱国主义的内容。从文章的立意上来要求,要求学生写日记,留心身边的大小事,爱国爱家;写时事短评,在训练思维的同时,渗入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判断能力;写游记,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记录旅途所见所闻;学写诗歌,提炼语言,融入爱国主义的思想;写读后感、影片观后感、札记、随笔、论说文等。在各项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把提高作文的立意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挂钩,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要求学生在个人作文中表现出来。如此作文的立意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五、 课外实践中巩固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能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实践。在假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除了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以外,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语文素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具体办法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参观军事博物馆,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操;关注社会现象,留意社会变迁。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了真情实感,作文就会有话可说,学生的视野也能开阔。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例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第2篇

最后一课读后感

今天学了《最后一课》学完后,认为这是一首悲愤的爱国主义交响曲。

这篇文章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在最后一课的见间和感受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教室韩麦尔的经典形象,反应呢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第一次初读时,只觉得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代表。而罗老说,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语言,那么,她就几乎失去了她生存的土壤。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的语言称为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这个民族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再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所以民族语言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台湾和东北三省之后,也是不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和日本文化教育。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我们的母语是最伟大的。

第3篇

《祖国是我家》读后感作文

淮安市徐杨中学 刘雅欣

读了《祖国是我家》,我更加体会到了保卫祖国的责任是多么的艰巨。正如爱国的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责”是责任的意思,所以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要做到保家卫国的责任。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外国留学期间,受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威胁和嘲笑,他毅然回到祖国,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通往张家口的路上全都是高山深谷,修筑这条铁路是一项大工程。可是詹天佑并没有退缩,他带领工人们一起在深山里工作他白天攀山越岭,测试铁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他勇于开拓,想到了各种方法开凿隧道还建设了“人”字形铁路。他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让火车不费力地上山。他并不是像常人一样改变山势而是利用这里的地形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詹天佑是如此的聪明,有才干!在他的带领下全长200公里的京张铁路仅仅在四年之间就全线竣工了。但是,詹天佑积劳成疾,在1919年不幸逝世当时他只有58岁。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谱写了我国铁路开拓了华彩的篇章,为祖国赢得了尊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伟大的爱国工程师!

像这样爱国的人士还有很多。

邓世昌是一位执事惟谨、治事精勤的人,在生活中他是一位“西学湛深”,平素爱护士卒,俭朴的人。在1894年中日中,邓世昌与将士们相约,奋勇杀敌,决不独生如果到了紧急关头,誓与日舰一同沉没,就在9月17日邓世昌所在的“致远”舰船不幸触碰鱼雷,军舰沉没,“致远”舰全舰250名官兵,除了二十余人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邓世昌落水后他的随从刘忠游近他给邓世昌救生圈邓世昌却摆手说:“全船俱没,义不独生”就连他的爱犬也被邓世昌咬咬牙,毅然摁住犬首一同沉入海底。邓世昌的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愤。他用生命践行保家卫国的责任,他用生命见证中国人不屈的脊梁,他用生命诠释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先辈的精神铭刻在心!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江山,要积极维护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我们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要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一次次的翻阅这些民族英雄们的经历,仿佛亲眼目睹了中华民族历经艰辛和苦难,又渐渐走向辉煌,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如今,我们的祖国,国富民强;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可以骄傲的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必将好好学习,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指导老师:薛凤年

第4篇

一、利用多媒体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小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

鉴于此,我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总是会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这一先进手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与具体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期最大限度地缩短其现实生活实际同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例如,《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詹天佑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勇于接受使命、不畏艰辛与险阻,创造性地完成京张铁路的故事。文章内容非常感人,但对于处在高科技发展迅速、交通设施条件便利现代环境的孩子来讲,他们很难理解当时清政府以及詹天佑所处的不利环境,也很难真正明白詹天佑为了京张铁路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自然更谈不上挖掘工程师詹天佑身上所特有的精神文明品质了。为此,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播放了清政府时期旧中国的落后交通环境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国家较为发达的交通设施设备这一组形成鲜明对比的幻灯片;随后,又为学生展示了京张铁路附近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特殊地理环境。如此,学生就得以从一张张直观、生动、立体的幻灯片中鲜明的感受到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与挑战,而这又有利于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詹天佑不怕困难、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端正工作态度以及热爱祖国、积极为国分忧的高尚爱国主义品质。这般一来,便将这篇课文的德育情感教育目标完美地落实到了实处。

二、以读后感写作为契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升华

所谓读后感,即指在阅读了文章、段落之后,由此受到的精神启发,或领略到的深刻哲理,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崭新文章的一种文学形式。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有感而发、有感而想,因此通常表达的多是其自身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完成读后感的过程往往是实现对于文本内容理解升华、深入文章主旨、明确文章内在思想情感的过程。考虑到这一点,我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读后感的创作,借此作为帮助他们梳理文章情感脉络,进而充分诱发其自身情感道德联想与想象的有效途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渔夫和其老婆向小金鱼提出一个又一个过分的要求,最终因为贪得无厌经历了贫苦—富有—贫苦这一戏剧性生活的故事。再向学生详细讲解了这篇文章之后,我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感受。其中,有名学生写道“:看见邻居家的姐姐穿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便要求妈妈也给我买一件同样的连衣裙;看见班上的同学穿了一双高档运动鞋,便让妈妈也给我一双同样款式的运动鞋;看见别人背着好看的迪斯尼书包,我也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个相类似的书包……现在想想,我看见别人有什么好的东西便也想自己拥有这样东西,我不正是《渔夫和金鱼》故事中贪得无厌、爱慕虚荣的渔夫以及老太婆吗?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没有错,但我认为,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适度、量力而行的原则,否则贪得无厌注定不会有好下场……”透过这样的读后感,我可以肯定学生对于文章内在蕴含的思想情感形成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而这自然为他们形成积极、端正的生活态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树立不贪慕虚荣、学会感恩、适度索取的正确价值观念,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德育情感教育目标所在。

三、借助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情感目标的有机渗透

课外活动,即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发展需要,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形式,以此达到补充课堂教学、进而收获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通常来讲,课外活动不局限于场所、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相较于单纯的课堂教学来讲,有着非常灵活且丰富的资源及素材,对于提高教育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及促进作用。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自身无论是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等都逐渐趋向完整、成熟与独立。因此,在面对高年级学生时,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及陶冶。这既是丰富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扩充其文化视野范围的有效途径,更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有利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大语文教育目标的更好贯彻与落实。对此,我感受深刻。如《梅花魂》一文借老人对一幅墨梅画作的珍重与爱惜,巧妙点明了梅花这一植物所具有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精神的象征,更是华侨老人之所以如此热爱、呵护这幅墨梅图的原因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感悟到梅花所具有的这一高尚品质,我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利用各种方式及途径搜集描写梅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自强不息等高尚精神的古诗词,除此之外,还要在以“梅花魂中华情”为主题的朗诵会上有感情地对其进行朗读与吟诵。这一别出心裁的课外活动生动活泼,极大地激发与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搜集与整理了大量体现梅花伟大精神品质的古诗词,像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齐已的“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己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如此,借助朗诵会这一课外活动形式,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其学识与见识,与此同时又将梅花所具备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不屈不挠的铮铮傲骨灵活地输入到了学生的头脑与印象之中,有利于他们下定决心做一个同梅花似的高尚人物,有利于他们树立、形成“面对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也要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有利于他们收获预期中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当然,小学语文高年级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上述所列举的几个途径,只要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从学生以及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勇于大胆创新,敢于积极实践,相信必定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德育渗透模式,唯有如此,方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品质,促使健康茁壮成长的根本所在,也方能为真正构建起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李剑伟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

第5篇

一、品读优美篇章,切身感受正能量

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指出:若能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后获得全面、透彻的理解,则学生不仅能理解文字的含义,其思想感情一定会受到影响。可见,寓德育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品读文质兼美的文章,从理解文章的内容到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得到启迪。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一课时,就积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感受作者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当时一个弱国国民深受歧视的心理,学生们义愤填膺,油然而生振兴中华的情感。再如,我在引导学生吟咏余光中的《乡愁》时,让学生品味“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等佳句,感受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而且海峡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渴盼,叩击着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爱国情。类似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深受感染,渗透德育合理自然。

二、结合学生实际,渗透人生观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黄金时期,但受生理、心理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雏形阶段,对此,语文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引导。譬如,我在执教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畅谈生命的真谛,许多学生被保尔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的革命人生观所震撼,纷纷表示要以保尔为榜样,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三、灌输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要求自觉遵守法律,这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巧妙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新教材中不少文本适合渗透法制教育,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明白用法的深远意义;在教学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教师在肯定鲁提辖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义举时,也要对鲁提辖的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假如主人公生活在当今的法制社会,那他是否可以“该出手就出手”呢?如果“出手”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并承担什么责任?当学生的法制观念得以巩固后,其道德素质也会同步提高,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坚持因材施教,培养爱国情操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是学校德育乃至全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初中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熏陶,使爱国主义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务必根据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譬如,我在执教歌德的《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首先体会小弗郎士在面对国家沦陷时,还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体现在一丝不苟地学国的语言文字上;其次,联系八国联军、日寇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八年的罪行,激起学生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操;最后,请几个学生上讲台“演讲”如何勤奋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五、挖掘教材资源,懂得知恩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蕴含着健康的思想教育内容。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又要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懂得知恩图报。不管是父母之恩还是老师之恩,不管是自然之恩还是社会之恩,都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感知的。

第6篇

本学期将以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班级实际,与各位副班主任紧密合作,从点点滴滴做起,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护的意识与能力。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三、工作重点

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级风貌,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争当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市中区中小学德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课,低年级的学生自护意识还比较弱,所以教师要不断通过讲解、反复强调,在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安全,卫生教育。初步掌握地震,火灾,火灾等自我保护基本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会自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3、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节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三月主要活动:争当“四好少年”、“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交通安全演讲、三八节感恩活动。

四月主要活动:国际儿童图书日教育活动、读书月文化评比。

五月主要活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行为规范阶段展示。庆祝母亲节为主题的班会。

六月主要活动:庆六一、法制安全教育。

4、初步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良好的习惯。为保护学校,社区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班级卫生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维护意识,引导他们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班级的角角落落。其次指导学生开展检查督促工作,每天请同学来做检查员,让卫生不太好的同学协助检查员工作。再次,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意识。

(二)学会学习方面:

1、作为低年级教师,要从学生点滴的学习行为开始指导。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听课习惯,都要指导到位,监督到位,以便学生尽快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障,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学生会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继续实行表扬卡的发放制度,和期末三好学生评比挂钩。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二月:

布置班级文化,迎接新学期

三月:行为规范落实月

1、组织学生和家长学习《市中区中小学德育实施细则》

2、争当“四好少年”教育活动

3、举行“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交通安全演讲比赛

4、消防安全及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消防演练。

5、春季运动会。

四月:读书月

1、读书班会,给孩子讲绘本,教给他们如何读绘本,如何写读后感。

2、整理学生读绘本的读后感。

3、班级文化评比,做好版面,可以找家长帮忙。

五月、行为规范展示月

1、庆五一教育活动。

2、庆母亲节教育活动。

3、黑板报的评比(劳动节和母亲节的内容结合起来)

六月:安全、法制教育月

1、庆六一活动展示。

2、安全教育班会,结合地震、火灾、洪灾等,进行教育。

第7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强调指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把德育过程“潜润”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学过程处处闪现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除了教材本身潜藏丰富的德育内容之外,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外阅读、语文作业、语文教学活动等都是德育的阵地。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互动合作地学习、探究创新地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凭借自身的德才修养,特别是坚定的思想信念、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和大公无私、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的表现,多与他们进行目光交流,及时表扬其闪光点,如确实需要批评,语气要委婉含蓄,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舒畅,让学生生活在和谐的人际交往之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自律,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从古典名著到当代文选,从寓言故事到外国童话,从历史人物到科幻小说,从古诗词到现代短文,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能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使之树立奋发之志,让学生在博大丰富、高尚典雅的文化宝库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阅读中国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文学名人名著,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不要忽视语文作业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有责任心的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合适的作业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作文《家乡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说说家乡的变化、畅谈家乡的未来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抒发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之感;又如,写品德高尚的人,记有意义的事;或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文章来读,要求写读后感,观看祖国的宇宙飞船发射或奥运会比赛等重大活动,写出观后感等,无一不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日记的形式教育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此外,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过程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写不同的评语,或把学生的不妥之处用“作业本留言”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指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德育功效。

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为德育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语文主题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如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征文、“红岩精神助我成长”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培养优良品质、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又如,开展语言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乡土文化,如本地区名人轶事、风光景点、传说故事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乡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并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元素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第8篇

《傅雷家书》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本书。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1

“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

于是,在看完《傅雷家书》后,一种想要将傅雷先生笔下给予的感悟梳理于心的急迫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希望能够化出所得,了明心间。

先生万里传书的思绪,跨越十几年光阴,远隔万水千山,不仅仅是对爱子的叮嘱,字里行间的感情,还升华出了爱祖国,爱民族的赤子情怀,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为人深深所动容。

于现在而言,先生所属的那个时代早已飘远出人们的思想范畴,时间拉开的距离已模糊了对那时代的客观判断。然而我们依稀可感受到,那年岁伤痛的火花仍旧星星点点地挑拨着我们的神经,即使久远,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带来的精神刑罚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旧时隐时现地浮出时代的水面。于是,对于一位爱真理,爱生活,爱艺术,刚正不阿,真挚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终选择净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寻求思想解脱,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变形的魔爪不断压榨他的才思,摧残他的身心,而先生却一直在妥协与坚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国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坚持,即使别人认为是偏执的狂热,他从未放弃。对人生哲思的深透,对音乐艺术的独到与进取,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化解渗透,思想的矍铄敦促着他永远秉承一颗澄澈的赤子之心,乐观向上地化解时代的伤痛,拓宽着生命的宽度。

虽然先生自命过于偏执的缺点为生活添堵不少困扰,但丁点尘垢却掩不住金子的涤亮。他拥有太多让人称颂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个雅致的生活感悟,以至于觉得那些形容词像枝柳般地脆弱贫乏。在道不尽的人格美丽中,于我最感动的便是先生对艺术独特高雅的见解以及谦卑乐观,孜孜不倦的生活态度,让一个美学初识者跟对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坚定的自信。

在对艺术的品味中,先生主张嵌入生活与自然,调衡感性的流动跟理性的坚持,在东方的超脱、恬静、中庸跟西方的热情、活泼、开明中取得恰当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为生命的艺术注入纯真的心跟情,“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

在很多令现代人困惑的问题上,先生的见解都为我们解说了答案。对名利的取舍,艰苦的磨难,生活的哲理,艺术的本质,性情的锤炼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样,为我们驱赶黑暗,重现星月。

所以,对于这么一位在时代浊流中越发澄亮透彻的精神伟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还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2妈妈在我读四年级时就为我买了这本书,便没有去好好品味。这当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让人怎样兼顾事务与学业。有了它,我便确定了路该如何取走,事该如何处理,人要怎样去做。

《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儿子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儿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书中我也读懂了自己面对以后的生活不是手忙脚乱地去过。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条不紊,不去因为琐事而放宽自己的事业要求。不因为自己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影响了自己分内的学习任务。做好自己,老师的作业认真完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父母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理解你,懂你。

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3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和时间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

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我们不仅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掩卷回想,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的领会,这便使我不禁想到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这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好书,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我们,傅雷在信中所写已成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4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了《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5父母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的人们,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在身边教导着我们。同样是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第9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习动机;积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将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认识(理性)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并没有把它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未能使教育真正起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另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情感教育实施的基本技巧是教师要爱学生,要尊重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

1.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英语的学科特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学习的社会意义,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2.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体验作为好孩子的快乐,同时具有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这一点不仅要始终贯穿在课堂上,而且还要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中,我们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应如此,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教会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打下基础

在英语课前5分钟,我开设了“Everyday English”,每天都让他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再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为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精神

在这一点上,关键是教师要做好铺垫,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每节新课教学后,我都会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目及相关网址,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的内容,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5.充分发挥教材特点,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并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如在SBⅢ“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教学中,我让学生写读后感,使学生在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坚定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

6.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感,包括道德荣誉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

在“Dealing With Waste”的教学过程中,我让他们在上课前,先自己动手查找有关环境污染的材料;上课时,由学生介绍环境污染的原因及世界环境日的由来,并通过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What eaR we do toprotect our environment?”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的道德感,而且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7.通过游戏、音乐、形体、美术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美感,引导学生将这种美感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如在教“Country Music”时,我就找一些歌曲让同学欣赏,如“Take Me Home,Country Road”“Lemon Tree”等,同时,我向学生介绍各种音乐的不同风格,如jazz,rock and roll等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美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8.通过英语课堂,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祖国的文化,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并孕育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拓宽国际视野,从而充实生活,更自觉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第10篇

无穷无尽、屹立不动、毛骨悚然、熠熠生辉、奇幻莫测、震耳欲聋、美不胜收、惊天动地、寸步难行、沸沸扬扬、光彩夺目、瑰丽无比、沉默寡言震惊、奇异、接二连三、家喻户晓、嘲弄、悠闲、风平浪静、沸沸扬扬、神秘莫测、一时兴起、精明能干、循规蹈矩、高大威武、寒喧、身手不凡

2、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加读后感赏析:

(1)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只有初衷与希望永不改变的人,才能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赏析:激烈和狂热是短暂的,很难持续下去,而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因此耐心和持久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不改初心,便有可能最终战胜困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这是青少年需要理解和领悟的地方。

(2)光线投射在宁静的海底,仿佛是透过光谱被曲折分析的光线一般,色彩纷呈美不胜收。

赏析:这句话写出类在海底航行过程中看到的奇妙的光纤,是非常美丽有趣的,而这些是需要展开想象力才有可能写出来的,因为那个时代并没有潜水艇,也米有海底摄像机。

(3)谁也不能比善良仁爱的人们更优秀。

阅读笔记:是的,任何美德都必须建立在善良仁爱的基础之上,我非常欣赏刘心武对文化的解说,其中就有提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就是美德。

(4)虽然希望渺茫,但是希望总是深深地扎根在人心里的啊!

赏析:人一定要学会乐观,虽然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也需要谨慎,但乐观执着的精神在关键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撑起关键的步子,这就是希望的力量,是一种信念所在。

(5)要是想把什么人忘记,是不会把要忘记的人照亮的。

赏析:这是指人们的心理世界具有一些规律,人们一般会排斥记忆想要忘记的人,不远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满足生活和心理上的精神需求。

(6)到这里,植物界开始和矿物界竞争。一些垂头丧气的向阳花,余香飘渺,叶已半凋的花冠耷拉着。在长叶枯萎的芦荟下,星星点点地生长着一些,样子显得有些腼腆。在一条条岩浆流之间,我还发现了一些小紫罗兰,依然清香扑鼻。我承认,我贪婪地闻了闻。芳香,是花的灵魂,而水生植物的花,色彩绚丽,却没有灵魂!

阅读笔记:海底世界是奇妙的,有很多我们没有认知到的奇特水生植物,色彩绚丽、形状多样,而在那个时代,我们对海底的认知其实非常的少,而文学家在写作的时候,也需要展开强大的想象力,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魅力,而长期这样写作,更是可以提升我们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变得具有文学创造力,可见,凡事有利有弊,当我们生活在逆境当中时,只要具备一颗乐观的心,就能创造奇迹,也许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7)由于人类变幻不定的本性,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初远征事业最热烈的拥护者必然变成最狂热的反对者。

感悟: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信仰的力量和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领导者,更要有一杆秤,坚定不移的步伐会让追随者充满希望,而一旦领导者丧失了信心或者倒戈了,那么带来的问题就是沉重的,原先的追随者和信徒会认为被抛弃和出卖了,因此会带来灾难。

(8)我的心在这个国家,并且到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感悟: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到的祖国的爱护和尊敬之情,我们只有生活在自己的种族所在地,才是最安心最有安全感的,这就是作者阐述的思想观念。

(9)餐厅里的装饰既高雅又朴素,两边各放着一个高大的橡木餐柜,上面有乌木的装饰花纹。餐柜由一些隔板隔开,这些隔板都呈流线型,上面摆放着一些贵重的陶器、瓷器和玻璃器皿。天花板上的图案精美极了,灯火透过来也显得分外柔和。

读后感: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作者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因为擅长描写这些陈设,并且写得让人很容易想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而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就缺乏这种描写的技巧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这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思考,才能领悟和学习到的文学技巧。

(10)但是,还没有等大家提到嗓子眼的心回到原处,只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有如高压水柱的呼啸。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介入语文课堂,以此拓宽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介绍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经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激动、自豪的一幕。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可这一壮举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体会。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与信息技术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上网浏览的时代背景资料,积淀情感;扣住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爱国之情。最后让学生观看《》电影写好读后感,进步激发爱国热情。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图片】导人课题,认识这一壮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齐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时中国历史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请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资料和感想。【示林则徐和的资料】

3、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通常有导人、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抓准时机适时出击。这就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容易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于中外名人、历史事件等。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期,提供了有关林则徐及的资料,让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观看录像片断】。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2、学生自读自划。

(1)、【出示文字】:只见一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人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2)、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3)、【观看录像片断】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观看录像片断】。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思考: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现行教科书由于媒介的局限性,提供的知识信息较少。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融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知识信息。

本环节的教学带领学生通过看录像片断,对这件远离他们生活的历史故事有了更直观印象。学科间的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学生在趣味盎然,主动实践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地获取了大量的相关信息,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体验,同时加强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出示林则徐塑像】

六、作业

1、看电影《》进一步了解林则徐及这一事件,写出读后感。【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播放《》录像】

2、思考:短短几十分钟一堂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不能把时间大量地化在某些整合环节上,结果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课堂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一些花时间较多,不宜安排在课堂上的整合环节,我们可以放到课外,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外得以延伸,开展多种与各学科整合的语文学习活动,真正形成大语文格局。刚才在课堂中学生的看的录像片断都是比较零散,对于这一历史事件还是知之甚少,于是课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完整理地欣赏《》录像,并写出观后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升华了爱国热情。

第12篇

 --延津县城关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延津县城关中学办公室主任林建江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中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学会做人之道,使中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这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这些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方案为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扎实德育展示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矗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矗

 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

 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一日常规要求》、《在校十不准》、《文明礼仪常规》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紧紧围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分别为各年级制订了《德育系列化方案》,并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九月底,举办“迎国庆歌咏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十一月底,举办第四届手工制作展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十二月份,举行拔河比赛和迎元旦越野长跑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和拼搏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共和国五十年》、《中国读本》等)、看优秀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刘胡兰》、《飘起的红领巾》、《背起爸爸上学》、《挥师三江》等)活动,并组织学生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结合德育系列化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做合格中学生”、“理想与人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做文明中学生”、“我爱城关中学”演讲赛,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神圣的事业”演讲及师德建设大讨论,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增强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配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学生文明执勤、多次组织学生上街清扫街道,清理非法张贴物。为激励学生的意志,我校开展了“制作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崇拜的人,追赶的目标,信奉的格言),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伟人的语言时刻激励自己上进,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形

共2页,当前第1页1成整体合力

 我们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协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马耀昌主讲,引起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及对日常家教行为的反思,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假期中号召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矗因此,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作为准绳来衡量。

 我校经常利用校报、板报、手抄报、墙报、广播对广大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我们每学期至少两次聘请司法局律师或公安干警、法院法官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聘请交警并利用校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学生安全教育录像带。每周每班开设一节法制课,由政治教师主讲,主要讲解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教师讲解时理论结合实际,特别是结合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深入浅出,学生认识到上学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