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01:4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格制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历教育是执业素质形成的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在校的学历教育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把执业素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统一起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维修、试验与检测及工程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教学的总体安排,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受学科专业划分的影响,存在诸如专业建设重学科,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架构不够严密、科学;课程建设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创新性不强;开设课程总量不足,学生可选余地小[2];重技术而忽略工程管理、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在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与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背景下,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我国建设领域全面实行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行业特点,课程体系的安排既满足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充分考虑相关注册考试需求,构建了人才培养四级平台课程体系(以桥梁工程方向为例),如表1所示。课程体系由培养基本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知识平台、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培养工程能力的专业方向知识平台和培养执业素质、能力的执业能力扩充平台四个课程平台组成,前两个课程平台为土木工程专业共用平台,后两个课程平台根据专业方向及对应的注册考试要求调整。以注册建造师考试为例,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建立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工程法规为依据、工程经济为重点、工程管理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模块[3],涉及相关课程有“行业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桥梁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等。表1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人才培养四级平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需求。根据建设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均以现行最新行业规范、规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特点,要解决现有教学内容普遍存在教材内容滞后、课程间脱节、知识点重复等问题。土木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例如在可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课程中桥梁施工方面内容整合到“桥梁施工技术”中讲述;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与更新,将最新行业标准、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时扩充到教学中,确保知识的更新紧跟行业发展,适应资格考试特点;要注重知识综合应用的实际工程案例的讲授,例如讲述“桥梁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等施工类课程时可将建造师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作为课堂例题讲述,讲述“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等设计类课程时可将结构工程师考试(专业部分)的考试题作为课堂例题讲述。重视课程群建设,通过课程群的建设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课程群的建设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目前,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正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和“桥梁工程课程群”两个省级精品课程。以“桥梁工程课程群”为例,由专业基础课“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和专业课“桥梁工程”“基础工程”“桥梁施工技术”构建而成,课程群建设中以适应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为导向,以桥梁“设计+施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正确处理课程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强调课程群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为重点,以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培养执业能力为目标。
(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有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工程训练,培养工程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关于变更和索赔的内容,教材是只列出条文,学生学习枯燥、理解困难,可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以建造师考试相关真题为案例,组织学生扮演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角色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对变更索赔程序、依据、合同价款调整方法等进行深入思考,最后由师生对案例共同评价[4],案例讨论不在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获得,而是引导学生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及工程造价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授课,建立课程间共享、师生共享的多媒体资源库。如在“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授课展示实际工程施工图片、动画、视频,将工程现场场景呈现于课堂,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且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共享的多媒体资源库,以方便师生查阅、学习。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除了包括教材内容外,还要考虑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将实际工程设计案例、施工案例、招投标案例、合同管理案例等以及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列入其中。
(四)建立与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是注册工程师考试的重点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要适应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摒弃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及实习实训教学自身规律,以提高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山东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教学环节、实践环境和执业考试要求,注重校内试验室、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阶段选择不同实践教学方式,培养相应的能力,构建了以执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四级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实践教学体系中执业能力的扩充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及产学研项目合作,坚持走校企共建的道路,在互动中保持学校教育与工程建设的同步。目前已与多家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行开放式教学、订单式培养,为完成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设立有效的考核体系
设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做到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目标具体化,教学质量利益化。考核内容要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要注重过程考核,弱化期末考试考核,做到考核形式多样化。将课程考核目标进行分解并量化,让教师有目的地教学,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改变传统考核体系必然有阻力,需要教师推动,学生配合,学校层面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考核模式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并让学生、教师从改革中得到各自利益。
(六)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多层次师资力量
1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专业技术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经历了任命制、评定制、职务聘任制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由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改革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第二次是由评聘合一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过渡为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专业技术职务社会化的平行运行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化,人事管理逐步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而作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要基础的职称评审工作,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按着一套方法、标准等在实施。综合来看,我国专业技术评价条件体系一直在进行改进,也对我国主业技术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已与现代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相比较而言,专业技术人才在自我发展、公平公正,尊重与参与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而且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现有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更多的是讲“量”,而对“质”重视不够;不同系统使用同一个量化标准可比性不强;不少量化标准难以细化,不易操作;教学工作的量化标准不好把握等等。随着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我国部分省份构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探索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职称评价法律依据,中央职称改革办公室于1986年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建立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规范工作制度,促进科研院所职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无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做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进一步规范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我国各省基于自身的省情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副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业绩与成果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评价的标准主要为科技奖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效益、技术成果、学术水平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研究的内容要有创新性,二是承担项目要求高,三是将发明专利等指标作为评价条件之一,四是关注科研开发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五是不采取分类评价。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主要从基本条件、申报条件和业绩条件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是:一是采取分类评价。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从事科技情报、信息查新、文献咨询及软科学研究三类人群。二是不把论文作为必备条件。三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经济收益。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主要从申报条件、评审条件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为:一是把论文论著作为必备条件,二是不采取分类评价,三是突出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重要地位,四是突出科研成果的应用开发价值,以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3构建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建议
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评价标准与条件已不能满足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自我评价诉求,条件的设置可操作性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导向性不强,在专家评审时不利于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自然科学科研人员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对完善职称评价体系的意见。针对现有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为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职称评定的实践,结合职称评定的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科学确定评价思路。专业资格评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水平、能力、业绩、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的程度等。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相应的评价条件体系要坚持重业绩、重能力、重贡献的导向,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潜力的发展。通过分类评价的方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突出产学研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综合考虑奖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同时,兼顾过程性指标,对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考量。第二,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评价,有利于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评价条件和重点,更好地发挥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
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评价对象,为省内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应根据其研究内容不同,将专业技术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咨询与科技推广、专利服务四大类,明确各个类别的评价条件和要求。第三,内容涵盖要全面。目前,浙江省已出台的文件多以高级职称评价为主,无法对各市和省级主要部门,开展中级职称评审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该涵盖中高级职称的评审,评价对象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级)、研究员(正高级)。第四,要重视基本条件。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对申报各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包括思想道德条件、学历资历条件、破格申报条件、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年度考核等级要求、继续教育要求等。如思想道德条件,要强调职业道德及学术道德,继续教育,要依据省里实施的细则进行规范管理。第五,评价条件要以认可度作为依据。笔者向主要省属、市属科研院所中的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从事农业、林业、医学、药学、科技管理、化工、生物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设定为100分,其它打分项目以此为标准进行赋值。要求填写人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领域,认真、负责、客观地对表格内各项目进行打分,由此,分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客观评价与认可度。通过求平均、看频率,确定科技成果及其不同排名的影响力,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成为确定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条件的依据。
研究人员对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不同排名的参与者认可度大致一致。第六,具体评价条件要明确规范。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可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条件,分成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专业技术工作标志性成果三块,评价条件应该严谨规范,对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这两块内容要作定性不定量的描述,强调应该具备相应级别的能力和经历,在每年的评审中由专家把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第七,注重业绩指标。为进一步突出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项目、论文等要求之外,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增加产学研合作项目、专利、社会贡献等评价内容或指标。例如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研究员,可以在专业技术工作标志性成果评审条件中强调:作为技术带头人参与的技术推广达到显著规模,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获得与科技推广相关的较高荣誉。这些业绩指标,可以纳入“专业技术工作标志性成果”中作为选择项之一。第八,倡导标志成果。在成果体现方面,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给予申报人员对标志性成果的选择权,打破传统评价对论文、项目的必备要求,兼顾多元化与实效性。在“专业技术工作标志性成果”这一评审条件中,可以由申报人在奖项、科研项目、论文论著、知识产权、业绩指标这5项具体内容中进行2-3项的选择。例如从事专利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助理研究员在“专业技术工作标志性成果”的评审条件中,可以由申报人在以下5-6个条件中进行2-3项的自主选择:组织制定专利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独立完成一定量的专利申请文件;独立完成本单位或委托一定数量的专利检索查新、专利统计分析等报告;参与或主持一定数量本单位专利侵权纠纷和诉讼案件;以第一作者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第九,破格申报条件要明确具体。对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或资历条件,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业绩和成果突出者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可以设立打破一般晋升途径的评价方法,规定明确具体的破格申报条件。可以在以下5项成果中选取2~3项:作为第1完成人获已授权发明专利;作为第1作者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在本专业岗位上贡献突出。面对世界和未来,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生存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改革迫在眉睫。我们要用面向世界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它既是事实评价,也是价值评价。我们应该把握好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性,从而高效地评价人才、预测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性,为祖国繁荣富强服务。
作者:王莹 叶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科技厅
关键词:职称;工程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职称评审在企业人才培养、员工激励、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司的职称评审机构也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严格审查程序等措施,不断加大职称评审的工作,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学历专业不符合要求、任职年限不符合条件、论文质量差、论文抄袭、论文与个人简历和工作业绩不相符等,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结合职称评审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在促进职称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方面有所贡献。
一、近三年中、高级职称评审情况
2011-2013年,30人参加高级工程师评审,5人未通过,不通过率13%;183人参加工程师评审,22人未通过,未通过率12%。其中因学历问题未通过2人,论文质量差15人,论文抄袭8人,论文与个人从事工作不符2人。
二、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评人员对职称评审不够重视,上报材料不规范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符合职称参评条件,但本人认为待遇提高不多,参评比较麻烦,以各种理由推辞,放弃参评机会。公司多次催促才草草上报,上报材料不齐全,资料填写不规范,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
2、论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目前优秀的论文越来越少,论文质量差,有些技术人员平时在施工组织中不善于总结,临近职称评审了东拼西凑,照搬工艺和工法,论文质量一般,文不对题,有的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上出现低级致命错误,甚至个别人员借用、抄袭别人的论文,助长了不良风气。
3、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
一部分人凭学历和年限,评聘了职称,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同样级别的职称,水平差别比较大,并且缺少常态化考核。还有部分人员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但由于学历原因,无法晋升高一级职称。
4、部分评委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公司成立了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初评会前将论文发给各位评委评阅。部分评委投入时间、精力有限,审阅论文时不够认真,有的简单写几句评语了事,甚至连抄袭的论文也未能核实。
二、做好职称评审的主要对策
1、注重提高论文质量,严把抄袭关
在论方写作的内容、格式、技巧方面,要求参评人员加强与现场实际工作的联系,严格按照参评论文格式要求,加强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注重提高论文质量。初评会评委对论文提出意见让参评人员修改完善,对部分无工程实例泛泛空谈及大而全的论文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技术交底及作业指导书的,初评会评审时不予通过,取消当年评审资格。
在论文抄袭方面,加大对参评论文的审查力度,今后打算各专业由一个评委总负责,避免公司内部之间抄袭。所有参评论文将采取抄袭网上查证,发现抄袭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后三年度的参评资格。
2、认真落实评审条件、严格审核评审材料和考核工作业绩。
严格按评审条件要求,从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技术成果和工作岗位等方面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评审。对毕业证、资格证书、任职时间、获奖材料进行审核,采用本人档案、历年人力资源部人事文件、网上学历查询系统相结合的办法,对个人上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准确。
公平公正地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核,职评前,组织公司的各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对参评人员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要求参评人员所在单位领导对参评人员进行业务水平、能力的鉴定。
3、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评审前的组织工作。
由于参评人员较多,为促进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评审前召开会议对评审工作进行布属,提前组织报名、填表工作。对申报人员进行条件、资历、继续教育等情况的评审前把关,对申报人填报的材料逐项进行检查指导;对业绩材料提出具体要求。由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忙,投入较大的精力对参评人员进行逐人指导,到填写规范、上报材料齐全。
4、建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业绩档案,对因审查不严造成三人次评审重大偏差的委员,将取消初评委资格。对调离技术管理岗位或责任心不强、不称职的评委及时进行调整。
5、积极搭建职称评审交流平台,加强沟通
由于工程分散,导致参评人员很少有机会沟通、交流,建立了员工职称评审QQ交流群、初评会评委交流群,QQ群的建立,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共性问题可在群中讨论,也可以及时将公司政策及动态信息传达到施工一线。各位评委有好的建议或者方法,在群中分享,互相学习,极大地方便了职称评审工作。
6、提高有职称人员的待遇,并适当提高技术津贴的标准。
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参评职称的积极性,在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岗位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并提高在施工技术、经营、科技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补贴。
7、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评聘分开,聘约管理。
对评审通过的人员,在聘任前把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提交公司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待岗超过三个月、擅自离岗、不服从公司安排、违纪或者有异议的员工,不予聘任。按照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从聘任之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8、大力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考评,强化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增强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公司统一组织的内部培训为主,辅以送培、委外培训、员工业余自学,注重培训实效性。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年一次,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
论文摘要:本文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以及研究生导师制度等三方面,探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加。以我院为例,1978年,我院仅招收9名硕士研究生,而目前,在读研究生已过千人。在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教育工作者力求寻求最佳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实践证明。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能单纯的重视教学培养教育,这是一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导师制度等各个方面、所有环节的系统工程。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的经验,就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起点。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下。要从源头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成品”的质量。因此。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生源的质量。而提高生源质量一般需要较大的报考人数作为保障,这对某些热门专业来说不成问题,但相对冷门的专业、新招生专业就很难了,这些专业往往报名人数却很少,上线人数甚至达不到招生简章上公布的招生人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突出学科特色,以广泛吸纳优秀学生报考。其中,尤其要重视鼓励外校优秀生源报考,这一方面可以扩大考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2,改进录取办法
目前。我校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考生的最后成绩采用综合计分法,其中初试总成绩占60%复试总成绩占40%其中专业课笔试成绩占20%面试成绩占15%外语听力、口语成绩占5%。这种录取方式的优势在于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但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专业突出、学术上有一定潜力的“偏科”考生因为初试时的外语或政治成绩不达国家线不能进入复试,而有些“全科”考生虽然进入复试但专业方面却很平庸,二是由于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所占比例较低,有些靠着“背功”在初试阶段取得高分,但在复试中证实专业素质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却由于综合计分排名较高而被录取。
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在保持综合计分法录取的前提下,对录取方式以下改革,第一,加强初试试卷的合理性、科学性,使之能真正考出考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学术能力。通过这一层筛选把“死背书”的考生直接拦在复试门外。第二,适当加大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的比例。将录取的决定权更多的留给学校和导师。第三,规范复试评分标准。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科研素质。由于新的录取方式大大增强了导师在研究生录取方面的决定权。必须同时制定严格的评分规则和录取纪律,杜绝人情分。
二、培养工作方面
提高研究生教学培养水平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而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按照各专业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学分、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必读书刊等基本内容,是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及日常管理的依据。提高研究生教学培养水平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水平。
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研究生的教学必须重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应该在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既有一定的覆盖面又具有方向性,应该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教学与科研前沿更加紧密的结合。
但是,由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的增强不成比例,造成师资的相对匮乏,致使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不是从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教师情况,有什么人就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的现象严重,甚至还出现一名导师开设七门专业课的情况。这使得研究生课程体系不规范,缺乏必要的严肃性,影响研究生全面掌握本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不能达到应有的宽度,对本学科不具有必要的全局观。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一是力求做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二是集合全校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以应对师资匮乏的现实,三是通过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等多种途径,采取学生代培、教师代课等多种方法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四是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通过随机听课、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培养环节,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培养脱节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两个阶段。根据我校《关于修订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硕士生前四个学期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要学6—8门学位课,在第四学期完成论文的开题,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因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学习、消化。开题前仓促选题,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方面都很不足。从第五学期开始又面临就业压力,要忙于用人单位的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很大的精力用于找工作,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的质量,有的甚至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
建议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由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一份个人培养计划。制订培养计划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课程安排,还应该把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并相互促进。使学生早定下研究的方向,早些接触和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这样的课程学习就有目标性,也能使学生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3,学位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的水平充分反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却存在着有些研究生不会选题、导师指定了选题却写不出符合要求的论文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能如期提交论文、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
要想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首先要把好开题关。只有选题适当,对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等能作出说明和通过可行性论证的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开题小组专家不认可的选题要重新做开题报告。其次要把好论文评阅关。严格按照学校的《研究生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从时问上、形式上严格要求,只有按时提交论文并通过校内外专家评阅的论文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视论文修改情况再提出论文评阅的申请。同时要扩大论文“双盲”评审的范围和比例。不仅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进行“双盲”评审,抽检对象也应包括同等学力、高校教师、教育硕士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抽检的比例也应适当扩大,促进研究生及导师更注重论文的质量。最后要把好论文答辩关。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审『蒯论文,组织论文答辩。审议授予学位等工作中要严肃认真、坚持原则、不投违心票。指导教师应回避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根据申请人论文写作和答辩情况以无记名的方式投票表决。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答辩。杜绝出现看导师面子“放水”的现象。
三、导师制度
完善的导师制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众所周知,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全过程指导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是构成教育质量过程监控的主要部分。导师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指导能力和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搞科研,更要善于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目前,在导师制度的落实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导师队伍缺乏
虽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学位点不断增加,但导师的数量并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发展。以致出现个别导师要带二十多个研究生,导师很难指导好每一个研究生,也出现了先带学生后评硕士生导师的现象。
2,导师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对增评研究生导师有明确的科研成果、项目等方面的要求,但只要成为导师,不论其是否履行了导师职责,也不管其学术水平,都不影响其导师资格。
我认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于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大胆的破格评聘,同时也应加大兼职导师的队伍,对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的评聘不仅可以扩大导师队伍也可促进学术交流。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职称制度以来,在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尊敬知识、尊敬人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激励各行业人才成长和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职称评审制度暴露出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行业评审标准不统一导致评审结果不公平;有些行业论资排辈之风盛行,只要年限够、资料齐全,一般就能评上个工程师、助教。职称评定体现不了个人水平和业绩能力,有时连庸才也能评上个高级职称,造成职称贬值的怪象出现。
由于职称具有一种“品牌效应”,“含金量”褒贬不一,在某些专业成为人才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教师、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后一旦被聘用,就可以相应地晋升工资,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年龄延长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些人却嗤之以鼻,比如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即使评上工程师、研究员的职称也享受不了加薪、住房、医疗等优厚待遇。正因如此,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得到相应的职称资格,削尖脑袋花费了不少心思,使本来非常严肃的评审工作也变了味,走了样。
一项科学评价人才的职称制度,在正常的工作中却变了“异类”,剖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职称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职称评审办法不能与被评审者的岗位能力、业绩、实际贡献和敬业精神完全挂钩。职称评审不严密,缺乏科学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这就给一些投机分子在评审材料中掺假创造了“良机”。
二是职称评价缺乏公平性。被评审对象的职数限制,使许多参评对象蒙受了不公平待遇。在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报评定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单位由于受到岗位职数额度的限制,造成一些优秀人才长期难以“露头”的尴尬状况。
三是职称评定抽象单一。目前采用的资格评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外因素的困扰与影响,涉及能力和业绩的标准条件又比较简单和抽象,评委们面对一大堆申报材料无法量化考察,只好将评审注意力侧重在学历、资历、论文、计算机等硬件上,这无疑淡化了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贡献。
四是职称评判标准不一。国家虽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的职称评审委员会里,由于评委对评审条件的理解和把握尺度不一致,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使同一层次、同一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
在今后的职称制度改革中,职称评价不良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遏止。
一是推行专业资格结构评价。在职称评价体系中,按照“模块化”运作模式,将评价条件分解为品德、学历、资历、学识、技术、能力、业绩等若干要素,分别实行量化评价。其中为了充分突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学识、技术、能力和业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占总分的60%-70%,并且将取代学历、资历、论文等成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对在职称评价中业绩平平、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条件和分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不授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是调整与完善职称评价制度。为确保职称评审质量,应实行科学的社会化的评价机制。要将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称工作,逐步过渡到由行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中介机构承担,避免或减少官方干预。政府人事职能部门要从微观的职称评价工作中脱离出来,着力发展和规范社会评价中介组织,指导制定或调整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等宏观管理工作。同时,改革传统、封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职称系列或专业,分门别类,采用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区别对待。如对职业性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制定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规定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等具体标准,经相应组织形式,直接竞聘上岗,把职称评审所引发的连带矛盾和问题适度化解。在修订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采取资料演示、成果展示、面试答辩、现场“说课”、实地考核、调查评估等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分类量化,综合评定,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
三是实行特殊评审政策。将职称评价向企业或特殊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专利,并且专利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职称评审一步到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对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者,可提供能反映其能力和贡献的科技改造、技术创造、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替代,进一步突出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之一的主要执行人,或获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及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者,可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四是相关职称制度的配套政策。科学制定职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将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收入分配机制分轨,统筹兼顾相关利益主体,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创造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更好地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法国;学位;文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15-02
法国在《帝国大学法》颁布后,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追求大学自治与民主的声音不绝于耳,依然未能改变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所以在今天的法国,文凭分为国家文凭和校级文凭。国家文凭由政府授权的单位颁发,遵照“全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审议会”制定的章程行事,校级文凭由学校自行颁发,只需按照学校的规定行事。其中,校级文凭不享有国家文凭所享有的权利。本文侧重对国家文凭进行梳理,在梳理时按被授权的主体分别进行说明。文章分为学位制度与文凭制度的涵义、 现有的文凭与学位两个部分。
一、学位制度与文凭制度的涵义
所谓学位制度是指“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是关于各种学位的构成,各级学位代表的学力以及学位授予资格的系统规定。”[1]借鉴学位制度的涵义,可将文凭制度理解为:文凭制度是指关于文凭的构成,各级文凭代表的学力以及文凭授予资格的系统规定。之所以将学位与文凭分别进行说明,是因为有些学校不能授予学位,只能颁发文凭。
二、法国现行文凭与学位制度
根据被授权的主体,本文将法国文凭发放单位分为:高级中学、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大学校和综合大学。每个单位发放的文凭或学位都可用于工作或在相应的学校继续深造。
(一)高中颁发的文凭
法国中学毕业会考文凭被列为一级高等教育国家文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业士文凭。将其列为一级高等教育国家文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法国的中学学制为7年(初中4年,高中3年)比大多数国家的中学时间都长,毕业会考非常严格和统一;第二,中学毕业会考文凭曾同时是大学法律和神学专业的初级学位,也被视为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合格凭据。”[2]
(二)大学技术学院颁发的文凭
大学技术学院是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两年培养的短期高等技术教育机构,其目标在于培养高级技术员和高级技工。“教学形式有大课,指导课,车间实习和2年年末的为期6个星期的实习。教学内容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每学年32周,每周32课时,两年共约2000学时。其中理论课,指导课,实践课分别占总课时的20%,35%,和45%。大学技术学院不实行学分制,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查,考查和实习合格,取得大学技术文凭。”[4]
(三)高级技术员班颁发的文凭
高级技术员班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技工,一般设立于职业高中之中。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注重应用性和灵活性,强调专业知识。与大学技术学院相似,高级技术员班学生的成绩也由期终考试评定,成绩合格者,授予高级技术员证书。
(四)大学校颁发的文凭和学位
1.各种证书。大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独特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程师学校、高等商业学校、高等农业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大学校的学制各不相同,除了2年预备班(CPGE)的学习,工程师学院和商业学院一般为3年,高等师范院校为4年,其他1到3年不等。”[5]大学校是法国的精英教育,其目标在于为法国培养高级行政官员、学者、企业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大学校主要招收大学校预备班结业的学生和持有高中毕业会考证书的高中毕业生。学生在大学校修完相应的课程,考试合格分别授予工程师、建筑师等证书。
2.工程师博士学位。1973年7月27日颁布的法令,对大学三个阶段的文凭和学位进行了统一和调整,新设的“博士―工程师文凭”改变了大学校不授予学位的传统。“工程博士学位是为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更好地从事应用研究所设置的一种学位,学制3至4年。”[6]第一年攻读深入学习文凭,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方法训练,参加有关的研讨班;后2到3年博士候选人到实验室实习并从事研究,进一步加深与工程师职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学习严格的推理,撰写博士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授予博士―工程师文凭。
(五)综合大学颁发的文凭
法国的大学系统分为三个相互独立又前后衔接的学习阶段,各个阶段的学生只要修完相应的学分并考试通过(有的需要论文答辩通过)就可取得相应的学位或文凭。前两个阶段为本科教育阶段,第三阶段为博士生教育阶段。在法国没有研究生教育阶段,它的研究生教育阶段相当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本科生教育阶段。
1.第一阶段:普通学业文凭。本阶段为基础教学阶段,学制2年。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并加深基础学科知识,使其多样化,以便他们能进入一个范围较广的工作领域;学会工作方法,取得对科学的敏感度”。[7]“本阶段不分专业,只设下列主修方向:法律、经济与社会行政、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神学、体育运动科学技术。教学分为理论课、指导课和实践课三种。”[8]“第一阶段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第一阶段允许留级一次。”[9]
2.第二阶段: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本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教学目的是“组织不同程度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特别要考虑到针对某种或某类职业做准备;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其知识,加深文化修养,引导他们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10]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一样,学制2年,这两年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年获得学士学位,第二年获得硕士学位。
3.第三阶段:博士教育阶段。学制一般3―4年,是一种“研究性培养和通过研究进行的培养,包括实施个人或集体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和不断进行科技革新的专业培养。”[11]1984年《萨瓦里法》对法国第三阶段的学位与文凭进行了改革,取消第三阶段博士和国家博士学位,改设新博士学位,新增指导科研工作能力证书和LMD学制。
(1)深入学习文凭。深入学习文凭在第三阶段第一年授予,要求选修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课程,并参加研讨班,撰写小论文。考试合格,小论文通过即获得深入学习文凭。它是一种研究型文凭,为进行研究工作做准备,其间的小论文一般成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雏形。
(2)高级专业学习文凭。与深入学习文凭为研究做准备不同,高级专业学习文凭是一种为就业做准备的高级资格,不可用于申请博士学位。“这种文凭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主要通过研究班,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应用性培养,训练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活动的技能,教学注重实际知识的传授,实习占较大的比重。”[12]
(3)新博士学位。1984年的《萨瓦里法》对原有的学位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为更好适应国际通用的学位制度,取消大学第三阶段博士,改设博士学位,并冠以颁发学位的高校名,学制作适当延长,同时取消原有的国家博士学位”。[13]这种博士学位被称为“新博士学位”。“新博士学位的学制一般比原第三阶段博士多一年左右,即:(硕士)或(工程师文凭)+(深入学习文凭)+3至4年研究工作。新博士学位候选者,可以是大学博士文凭或第三阶段博士文凭的获得者;也可是高等专业学习或深入学习文凭的持有者;还可是没有经过正规大学培养的人。”[14]“新博士学位获得者,必须系统深入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并独立取得科学成就,必须提出高水平纯理论性博士学位论文。”[15]
(4)指导科研资格。指导科研资格是在取消国家博士学位后设立的,由于它一般要求申请者取得博士学位后工作几年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水平,“指导研究资格并不是、也不应被视为申请人的第二个博士文凭,就其学术水平和价值而言,它高于博士文凭”[16],所以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法国的博士后文凭。
(5)LMD学制。随着欧盟的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于1998年开始尝试统一欧洲学制,LMD学制便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所谓LMD学制,即是“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五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八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7]
参考文献:
[1]王璞.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煤炭 高等教育,2002,(3).
[2][14]钟金明.中法学历、学位和文凭关系的研究[J].武 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
[3][4]邢克超.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J].比较教育研究, 1982,(6).
[5][8]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 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95,103.
[6]李兴业.中法两国学位制度的初步比较[J].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1985,(1).
[7][10][11]邢克超.战后法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 育出版社,1993:201,203,202.
[9][12]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9:306,318,320.
[1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55,256,374.
[15]钟金明.七国学位的比较研究[J].法国研究,1991, (2).
包装本是一个中性词,比喻对人或 事物进行形象设计,使之美化和有特色, 不含贬义。几乎可以说:包装行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会,人们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前,一般都会习惯地把头发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洁,鞋灰擦干净,男人会修刮胡子,女人会化个淡妆,显得容光焕发,彬彬有礼,自己觉得 很有信心,他人看来也蛮舒服,适度包装 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来,有些人和事包装过度,成为造假且蔓延成风,欺世害人不浅。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误把包装 等同于造假,成了贬义词。我以为,我们应该把适度包装与恶意造假切割开来,还包装一个清白。业务工作总结作为申报者的自荐书,当然要着重写成绩、写贡献,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赞美几句,无伤大雅。当然,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一般的缺点或失误,少写甚至不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没有的事写成有,把一分成绩放大成十分成绩,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功劳,抄袭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来,个别申报人员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现,尤其在专业论文方面,请人捉刀或从网上下载论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创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动
地将原文中的错误也一并拿来,闹出不少笑话。高评委的成员多数是会计专家,此类问题一经发现,都予以严肃处理,不仅被取消参评资格,还会对你的道德诚信形成一个污点,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其实,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会计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同,评审中对论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现行规定除了对破格申报人员适用破格条件第三项时,有论文的数量、字数和刊物等级等求以外,正常晋升人员的论文,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论文即可。应该说,对于要求晋升高级专业职务的人,这个要求并不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十来年、数十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炼和不断的继续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总不会毫无体会、心得,把它们梳理一下,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命题,进行探讨,只要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没有写过论文,也可以提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建议书等能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资料。我想,只要认真对待,应该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高师申报人员必须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诚信水平。决不造假。造假会被戳穿,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而获得晋升,也于心有愧,一辈子背包袱,何苦呢!
这里需要提醒:申报高级会计师
资格的专业论文内容必须与财会工作直接有关,与财会工作无关的其他专业论文,高评委难以评价,无法确认。其次,如果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总结中可只选一、二篇代表作,介绍其写作的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等,其余论文可只作概括叙述。
二、实事求是 当仁不让
会计人员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谦虚谨慎,处世低调,羞于谈论自己的成绩,尤其是涉及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话题。过份谦虚,不敢显示会计工作的艰难和成绩,不利于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会计的任务是记账、算账、报账。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只要会写字、会打算盘的人,就能当会计。企业里流传:一线工人创造价值,供销人员实现价值,他们都能增加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嘛,收收付付,记账造报表,会算企业经济效益有多少,却不能创造效益。改革开放后,会计创造经济效益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会计通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作、合理筹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税务筹划、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待遇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同仁应该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在总结中如实反映这方面的工作
和业绩,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目前的问题是:会计直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可以计量,也容易确认作出贡献者,而间接创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参与,甚至是整个单位全员参与,并且效益递延实现,时间跨度较长,情况非常复杂,较难计量,或虽可计量却难以区分各人的贡献大小。稍有不慎,会计人员就会涉嫌“争功”,因此,宁愿避而不谈或笼统写上几句。对于这种情况,我以为不妨先把整个事情作一概括介绍,然后说明自己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是建议者、组织实施者或执行者,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审阅者自然会从中了解底细,作出判断。
三、突出重点 写出特色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管理 信息系统
1 前言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本科教育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与深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布置环节的逐渐细化都将有效地促使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然而,现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大多依然沿用传统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既不能满足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的要求,同时也对提高高校本科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制约。本论文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在其中引入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相关环节的进步。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探索
2.1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程序分析
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必要了解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的程序,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实际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程序有十余个阶段,包括成立毕业设计指导组、教师题目申报、题目审查、公布题目学生选题、选题结果统计、实施阶段、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结、整理归档。
2.2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学生。现有工作程序下,学生在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填写个人信息和论文信息,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也给管理者的核对、整理、归档工作增加了负担,而且由于数据量大,繁琐复杂,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
(2)教师。在现有工作程序下,教师在题目申报和审查过程中,需要多次提交、修改题目、背景等相关信息,如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将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产生影响。
(3)管理者。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面临来自学生、教师的各种信息数据,数量庞大,且需要随时更新;学生选题和答辩资格审查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无法实现与学校现有教学系统数据的对接。
2.3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系统功能
本系统由相互管理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组成。
(1)管理者
1)信息维护。通过现有教学管理系统导入学生、教师个人信息,设置操作权限,并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毕业设计相关通知、公告。
2)审查管理。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等基础参数,审查教师申报题目、学生提交文档及学生答辩资格,完成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录入。
(2)教师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申报、修改、删除题目,查看申报题目审核状态,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审查管理。评阅论文,对论文进行修改、删除,提交评阅分数、意见,对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学生咨询的问题。
(3)学生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查阅管理。查阅指导教师信息、题目信息,提交论文,查看论文审核状态,查看各阶段评阅分数,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咨询。
2.3.2方案设计
在对实际过程管理工作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管理方案。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准备基础数据表。本系统需要准备多张相关基础数据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题目选择状态表、相关文件表、专业信息表等。由管理员向系统直接导入学生、教师的相关文件及专业信息表,为后续毕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数据操作。该阶段由指导教师陆续在系统中录入申报题目相关信息,管理员对教师所申报题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题目由管理员公布在系统,此时学生可以查阅题目信息及指导教师信息,并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毕设工作正式开始,在开题和期中检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系统内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由检查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各环节成绩。
(3)评阅答辩阶段。管理员通过系统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然后向教师分配论文评阅工作,教师使用系统评阅论文并录入评分及评语。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答辩成绩,系统根据规定比例自动计算学生总评成绩。完成录入工作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表格并可以打印,方便整理归档。
3 结语
为了改善传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管理效果不佳的普遍问题,本文重点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方法,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实践, 提出了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既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过程,还可以综合提升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关键词:学位管理 学位申请资格 合法性 合理性 人文关怀
高等院校学位管理包括学位授予和学位证书颁发。在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授予学位是对学生道德水准和学术水平的终极评价,而学位证书的颁发乃是法律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但是,近年来,与高校学位管理有关的纠纷时有发生,一些不能如期拿到学位证书的学生母校的事例早已不是新闻。这些现象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学位管理存在违反上位法、程序不规范、评价标准界限不清等问题,因此,规范和完善高校学位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学位管理的依据
(一)国家授权
无论从学位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还是从学位与学术、教育、管理的关系来看,学位制度同时具有学术、教育、管理三个特征。因此,高等院校在学位管理中必然需要行使学术性权力和行政性权力。所谓学术性权力是指在高校内,具备教师资格和一定职称的学术人员所具备的评价学术能力的权力,包括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论文水平。这一权力的运作规则是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不得行使;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1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这就说明,高校对学生学位的管理是经过国家授权的行政行为。
(二)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学位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两法规定了授予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条件,各级学位授予细则虽有区别,但都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三是本人申请。这三个条件是任何高校授予学位都不可逾越的红线, 因此,任何高校制定的学位授予办法都应该将这三条列入其中,超出这三条实体内容以外的条件都是不合法的。
二、我国高校学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位管理规章制度与上位法矛盾
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将考试舞弊与学位证书挂钩,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一些等级考试,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作弊现象就会取消学生申请学位资格。高校一般会在新生入学期间将这一制度告知学生,为的是避免学生日后出现此类违规行为,很少有人对这一制度的合法性产生异议。事实上,高校将考试舞弊与学位证书挂钩的规章制度与上位法存在抵触,因为我国高校学位管理的主要依据《学位授予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均未对考试舞弊的学生不能取得学位作明文规定。当学生确因作弊而被取消学位时,学生往往以校方规章制度违背了上位法为依据提出诉讼,在此类案件中,高校败诉案占了一定比例。2011年曾有过这样的案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某生因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中使用作弊工具而被学校取消申请学士学位资格,该生认为学校这种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向学校和省教育厅申诉失败后,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认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关于取消作弊学生申请学士学位资格的规章制度与《学位授予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相违背,因此判决该生胜诉。此后,因作弊而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的学生母校的事情就时有发生。
尽管我国高校在学位管理上存在违反法规的行为,但是大部分学校仍没有改进学校规章制度,即现存的规章制度与上位法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不少因在校期间考试作弊未取得学位证书的学生在就业上屡屡碰壁;由于已有很多学生高校胜诉的案例,考试舞弊这颗校园毒瘤越来越难被摘除,高校的学术风气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或者采用新的手段来解决二者间的矛盾。
(二)高校学位管理存在程序不规范现象
众所周知,田永案不仅是开高校行政诉讼之先河,还成为学位纠纷的先例,此案因此被最高法院作为司法先例进行公告。此案中,田永虽然之前已经被学校要求退学,但他没有直接学校退学的决定,而是学校拒绝向其颁发包括学位证书在内的诸多证件的行为,仍可以反映出高校学位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其中凸显的是学校对田永进行学位管理没有按照正规程序。规范的学位管理程序是:对不授予学位的学生,学校应该事先以书面形式告知其原因,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并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 使学位授予行为公开、公平、公正。再如,刘燕文状告北大不授予其博士学位一案,法院的判决书再次证明了我国高校学位管理在程序上不够规范:“本案被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做出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学位前,未听取刘燕文的申辩意见;在做出决定之后,也未将决定向刘燕文实际送达,影响了刘燕文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提讼权利的行使,该决定应予撤销。”
(三)部分高校学位管理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合理
高等院校享有一定程度的学术自,其中就包括了部分学术自由权。因此,高校对于《教育法》未明确规定的方面,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和细化,包括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开设课程、选择教材以及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等等。高校对学生的学术要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方向,尤其是在重点高校力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基于学生的学术成就成为大学排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有些学校认为自己有权制定管理制度评判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将我国高校普遍进行的各类考试与学位管理挂钩,例如:许多重点高校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获得学位的标准之一,江苏省几乎全部高校将计算机二级与理工科学位管理直接挂钩。部分学校做出这一决定是切实考虑到学生与学校的发展,把通过等级考试与学位管理相关作为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的最佳办法,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有一些学校单是参考该省名校的管理方案作出这种决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因未通过等级考试而不能获得学位,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前途。由此可见,高校学位管理中对学生评价标准应当改进,趋于合情合理。
(四)高校论文评价主体不规范
论文答辩合格是硕士生、博士生能否顺利获得学位的重要标准,但是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存在论文评定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答辩委员会同意授予学位,但学位评定委员会不同意授予学位。刘燕文状告北大不授予自己博士学位一案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对刘燕文的博士论文答辩7位同行专家全票通过,答辩委员会同意授予其博士学位,但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有5位评委缺席的情况下,论文答辩赞成票未过半数,最终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刘燕文以学校缺乏“程序正义”,影响其向相关部门申诉为由,将学校告上法庭,终于在二审时获得胜诉。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现有的论文评定办法难以避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不专业、不准确评价的可能。
三、关于我国高校学位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学位立法应与时俱进
近年来,高校学位管理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让人们注意到了我国学位立法的滞后。若学位法不能够走在学位管理的前面,高校和学生的权益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出台新的学位法势在必行。198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1981年增加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高校学位管理形势的需要。这两部法规较为笼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没有清楚的界定。比如,学位法没有对是否取消考试舞弊学生申请学位资格作出规定,导致高校学位纠纷时有发生。为了保障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不贻误人才,学位法应该对考试舞弊学生在原则上做出取消学位申请资格规定的同时责成高校视其作弊行为的程度、情感与态度给予学生相应的处分。另外,学位法还应对评价学生学位论文的主体进行规范,可以引进“外行”进行评价,但权重须有限制,避免对评价的效度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尽快消除法规盲点,才能从根本上规范高校学位管理。
(二)高校学位管理要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
高校学位管理必须以合法作为前提,因此高校学位管理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目前,高校出台的学位管理制度违反上位法的现象很多,诸如取消考试作弊学生学位申请权,学位与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挂钩等等。其中,有些规章制度虽与上位法发生抵触,却带有一定合理性,如为保障学校学术气氛、严惩道德缺失的学生而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然而,当观念的合理性与法律的权威性冲突时,高校仍需要本着合法性的原则,对于考试舞弊的学生依据学位法虽不能取消其学位申请权,但可以在其他方面对学生进行惩戒;还有一些高校的学位管理规定不仅不合法而且也没有经过推敲,诸如江苏省绝大部分高校理工科学位与计算机二级挂钩的规定,不仅超出了法律许可的范围,而且没有充分的科学理论证明理工科与计算机二级考察科目二的相关程度,(下转24页) (上接19页)以至于使通过计算机二级成为评价理工科学生的学术水平的一项指标,此外,计算机二级考试报名费用之高,屡次失利的学生难以支撑。因此,高校学位管理要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保障学生权益,尽量体现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学生的救济权
学校在进行学位管理时,须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利益的保护,如果一味地强调行政目标的实现,那么可能对学生权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应该结合学生的客观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予以救济。例如广东省某高校2008级学生牛某因大四上学期一门选修课考试作弊,被学校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牛某得知不能获得学位而放弃了几天后即将进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多次向学校有关部门解释情况也未得到同情,事后学校也未向牛某提供任何救济途径,导致其毕业一年仍未找到工作。此案说明,学校的学位管理不仅违背了现行法律,更没有体现合情合理的人本精神。为了高校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有必要在学位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将学生的利益损失降到底线,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1]蔡洁.高校学位授予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研究,教育评论.2008.(6)
[2]许中华.高校学位授权的行政法分析.理论界,2007.(8)
[3]谈玲,肖靖.论高校诉讼风险的产生原因及规避办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3(9)
【论文摘要】 2006年南开大学突破坚冰,首先打破了博士生“零淘汰率”。当时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2009年夏天,南开大学又有33名博士生不幸被淘汰。我国的淘汰率深受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以及现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的影响,使我国缺乏必要的淘汰机制。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自然面临着教育质量下降的危险与质疑。为此,应当树立正确的淘汰评价观念,加强淘汰机制在各个环节的作用。 快速
快速
一、影响我国淘汰机制的原因
我国的淘汰率深受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我国现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也是影响淘汰率的因素。
(一)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儒家的思想慢慢成为主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倡导“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这种思想对于淘汰制的实施有较大的影响。导致研究生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都存仁厚之心不忍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另一方面,公众把教育和学校过于理想化了,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有成就者会被神圣到光宗耀祖,被淘汰者会认为失败到一败涂地,这是一种“病态”的期待。学校因管理需要而让一些学生“淘汰”或者退出的做法,已经超出了公众所能接受和承载的限度,因此,“淘汰”在我国不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我国“严进宽出”教育大背景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的“低淘汰率”是和大学准入机制的“高淘汰率”相对应的,在高考时已经淘汰了大批不合格的学生,这个考核非常严格,而且是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公众会认为,通过了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多数都是好学生,因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应该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通过艰苦努力进入大学后往往心情放松要求松懈,60分万岁心理占据主导。这一点是我国高等教育 “低淘汰”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国高等教育淘汰机制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考试机制给高考、考研和考博都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但是在学习过程和评价标准上却相对要求宽松,容易拿到相应的学位。
(一)培养模式缺乏淘汰机制
淘汰制的践行,体现在研究生招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几个阶段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行淘汰的环节上,研究生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普遍都存仁厚之心,即使在某个培养环节遇到了不适合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但在处理时,往往网开一面,不愿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研究生接受教育或获得学位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的不到位,这些直接实施淘汰制的相关人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被淘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培养过程缺乏淘汰机制
目前我国博士生仍然采用的入学考试制度,淘汰机制前置,入学后不再有规定的淘汰率,只要学习成绩达到较低地规定要求就准于过关,缺乏竞争性,不能完全体现高端人才培养的特征,制约了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的办学和科研水平,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淘汰机制后置使博士生考试成为规避功利、潜心学术指挥棒的关键步骤。
(三)评价体系缺乏淘汰机制
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 评价的程序方法不规范。绝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生科研能力评价采用规定篇数的方式进行。这样简单的、机械式的评价标准, 现实中不仅不能客观综合地反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而且造成了博士生为完成论文指标而弄虚作假、滥竿充数的现象。
三、我国高等教育淘汰机制的改革措施
我国的淘汰制一直主要强调准入机制,集中在入学淘汰。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自然面临着教育质量下降的危险与质疑。为此,应当树立正确的淘汰评价观念,加强淘汰机制各个环节的作用。在入学淘汰环节,对于研究生选拔,应加大学校自主权,加大复试的比重;同时完善监督体制、分权体制。在课程学习淘汰方面,一方面要严格课程考核,防止“营养学分”出现;另一方面要进行综合考试鉴定的淘汰,将平时学习与年度性的资格鉴定结合起来。博士生招生制度也要健全合理的淘汰机制。目前我们的入学考试制度过分注重对硕士课程掌握情况的考察, 尤其是对外语能力的考察, 很难评估考生的能力平台以及考生对今后研究领域的理解能力和对某一学科的研究潜力, 势必影响博士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更无法体现高端人才培养初衷, 最终将限制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 不利于向中国前沿和基础科研领域输送真正的合格高端人才。这种淘汰机制应当以宽口径的选择博士生资格考试参与者为起点, 立足我国目前教育资源、教育制度环境, 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对考生在跨学科、跨国界、甚至是跨文化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潜力的筛选。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严格的、系统的、完整的研究生培养的申请制度、考核制度、评审制度、淘汰制度及监督制度。还要拥有灵活的、弹性的、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淘汰机制的善后措施。
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淘汰机制进行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样,是为提高教育的质量。高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适应不同的发展路径。淘汰也可能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发展路径。相信建立畅通的渠道和完善的淘汰善后措施后,终有一天,“淘汰”将不意味着失败,而是自然的退出,是人生重新选择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曹麦玲. 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 Report of the Centennial Commission, http:/ /utexas.edu/ its/ work/ comm125/ CENTENIA.PDF.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收集、检索、加工各种信息材料的能力;正确运用专业规范语言阐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全面而系统的检阅,而且是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总体水平高低的评估。因此,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科学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1.学生认识不够,投入时间精力不足。
大多数独立学院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也就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这一学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忙碌的一学期,因为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一些学生不得不利用这一学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考研复试、求职择业、出国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还有课程考核不及格,必须重新复习,补修不及格科目,以免影响毕业和拿学位。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就十分有限了。加之,部分学生到了最后一学期,思想上松懈下来,没有对毕业论文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最终都能顺利过关。因此,出现了马虎应付,甚至抄袭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独立学院正处于办学初期阶段,还未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大多教师资源是与校本部共享的,加之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远远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后,师资不足的问题就更加明显、突出。每个指导教师都要指导8―10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一些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更是多达10人,甚至20人以上。此外,教师还要承担其它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根本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毕业论文。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只能起用一些职称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这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论文指导经验不足,并不具备独立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与能力,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3.管理经验缺乏,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
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相比,毕业论文的环节复杂,涉及问题多、弹性大、过程长、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而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尤其在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经验十分匮乏,相关的制度尚未健全。比如,大多独立学院没有对毕业论文管理制定具体、详尽的实施细则与管理措施及质量评判标准。许多独立学院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除了布置上严格要求外,并没有对选题、开题、论文撰写情况、评阅、抽检等整个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疏忽了对内容、内涵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
4.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的建设,对毕业论文所需的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条件、实验设备、毕业设计场所等都难以满足毕业论文的实际需要,而毕业论文的管理经费,如指导教师的专项培训经费、对学生的一些相关技能培训经费、论文过程关键环节的管理经费更加无从谈起。
二、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综合分析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我认为,目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我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
1.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作为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诚信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合理安排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等其他工作的关系,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
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不是单纯靠毕业前一个学期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学上应遵循科学规律,注重学生平时的基础训练,并有步骤地将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①开设写作课。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系统辅导和培训,使学生掌握检索资料、选题,确定论点到论文结构、语言表述等写作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本院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规范等。
②改革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一些课程不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而采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形式,侧重对学生写作水平、研究能力的培养。
③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年论文则作为毕业论文的准备,毕业论文可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毕业前的负担,又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④开设专题讲座课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专题讲座,由资深教授讲授本专业本领域的最新思想动态、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资讯,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功底。
⑤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一般为12―18周。教学时间安排过于集中,学生无法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要保证毕业论文和学生就业考研互不影响,达到双赢的目的,就只能对传统的教学计划进行微调。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从第七学期(或提前到第三个暑假)开始,分散安排毕业论文教学,将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拉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在第七学期末完成或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相对延长第八个学期的空闲时间,减缓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考研等其他工作在时间上的冲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只有教师本身的科研能力、专业水平过硬,指导起毕业论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确保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除了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队伍外,还要充分利用校本部的师资力量,与校本部实行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培训,挖掘潜力;通过学科建设,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等方式,营造学术氛围,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利用学术团队来指导毕业论文,教师之间定期交流,集思广益,避免指导教师单兵作战;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切身利益挂钩(如提职升级、评优评先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质量监控。
从毕业论文过程来看,主要有选题、开题、组织、成稿、定稿、答辩、评分等几个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具体措施,使论文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效化。如制定《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等,对毕业论文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规范、质量监督、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作出详细而周全的规定,使毕业论文的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实施监控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由校、院、系部三级共同负责,分初期、中期、后期,对每个环节实行跟踪监督,初期监督主要从选题、论文提纲及指导教师队伍资格审查等环节入手,中期监督主要从教师指导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的抽查等环节入手,后期监督主要从对论文撰写的质量、论文答辩、论文评阅、论文抽查等环节入手,对毕业论文的整个工作过程,结合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实施质量监控,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5.加大经费投入,激励学生科研创新。
独立学院应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教学管理经费的投入。一方面,加强学科基本条件建设,培育出优势学科,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和设备,并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核算,为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学院出台相应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可以了解到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接触到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实施毕业论文的评比表彰制度,为毕业论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我院每年都进行毕业论文评比,评选出优秀论文,并将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册,推荐发表,对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也予以表彰,充分发挥了评比表彰在教学实践中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总之,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是独立学院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独立学院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大胆创新和改革,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华.本科毕业论文与教风建设.高教研究,2006,(3).
[2]邱菊.新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模式探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6).
一、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地方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也遇到了新问题,出现了新情况。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规模增加过快。近年来,地方高校扩招严重,学生人数增加较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目前各高校对本科教学投入增加较大,办学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与教师人数、实验室资源等增加还不成比例。
(2)就业压力、考研和公务员热影响大。我国毕业分配制度已从包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的自主择业,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加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与企业需求间有一定差距,学生就业压力一般比较大。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在本科教学计划的第八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的应聘、面试、笔试上。招聘会越来越多,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学校又有就业率指标要求,所以毕业设计的客观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不理想。另外,现在许多学生忙于考研及复试、调剂、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这些都会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投入不足,准备不充分,草草收场,质量不高。
2.指导教师方面的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教师精力不够。教师资源紧缺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提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对地方高校各专业进行调查,发现由于扩招大部分专业教师与毕业生的师生比例都在1:15以上。高级职称老师指导毕业生人数基本都有十几人甚至更多,造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负担过重,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
(2)一些指导教师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上,由于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因素和科研任务较重及指导学生数较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很少与学生见面,缺乏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没有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和改进要求,使做设计(论文)过程出现无谓的偏差而后再修正。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进展不闻不问。对论文写作没有认真指导,初稿上交后,教师没有真正花点时间认真审阅论文的结构、规范性等,甚至有的根本不看,导致草草装订。
3.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尽管一般学校都有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但许多院校在执行中不够严格、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对该工作疏于检查、监督,实施不力。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缺乏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对指导教师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二、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体系,开展多元化模式改革与实践
1.学生层面的改革与实践
(1)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诚信度。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时,要求各学院召开毕业设计(论文)动员与宣传会,向学生讲解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就业和考研的前提,如果没有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将会导致不能按时毕业,则就业和考研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水中明月。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鼓励学生自己开展科技研究,组织学生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在学校层面上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和大学主办的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化工设计大赛、文科类征文比赛、外语类短剧大赛、艺术类汇演和创作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应用和消化吸收,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能力和质量。
2.指导教师层面改革与实践
(1)建立完善的导师负责制。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启发、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书育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大纲及指导书,认真指导学生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进程计划。
(2)加强资格审查,严格限制指导学生数,灵活选聘导师。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提倡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可以根据需要选聘校外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做指导教师,特别是当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尤为必要,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扩招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严格限制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
(3)组建指导团队,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立指导教师学术梯队,由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担任相近领域题目的学生指导工作。充分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利用老教师丰富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和优良师风,感染和教育新教师。鼓励教师积极进入实验室,更多参与科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开发,提高自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