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研修总结

幼儿园研修总结

时间:2022-04-10 06:3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研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研修总结

第1篇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西安 710004)

[摘要]立足本园的教师专业发展既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搭建专业平台等路径,构建立体化的园本研修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关键词 ]园本研修;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凭空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就幼儿园而言,园本研修就是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场所就是其工作和生活的幼儿园,是从所在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教学情况出发的专业发展,离开了所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失去了针对性;另一方面,幼儿园需要一批具有专业发展背景的教师,同时又需要不断开展本园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园本研修中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满足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幼儿园培养教师的需要,有助于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持续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教师职业之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同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本质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不过“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则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历程来拓展自身的专业内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利用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园本研修是园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是基于幼儿园、为了幼儿园、发展幼儿园的研修,其基本特征是以园为本,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幼儿园的问题,这决定了园本教研必须着眼于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典型幼儿的特殊性问题;必须着眼于幼儿园五大领域、保育教育、班级活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典型的特殊性问题;必须总结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其观念的更新、工作知识的习得以及教学技能的操练与提高等。

(一)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

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建立在教师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是园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教师承担“园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包括:

写课后教案。当前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的特点,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被教师预料到,因此“预设”和“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写课后教案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情况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通过扬长避短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水平。

写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这种高密度的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反思力大有裨益。

写教育叙事。教师实现实践反思最简单的方法是不断地说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学事件的理解、表达教师对事件教育意义的体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构建个人的实践知识。实践者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对这些事件或冲突进行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事件的加工,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观摩公开课。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吸取他人经验教训、少走弯路的反思可以极好地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

反观录像课。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拍摄下来,然后居于旁观者的角度自我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好手段。如在课堂上自己讲授时间有多长?讲话的音调怎么样?语言是否简洁?在教室里是怎样行走的?孩子听课时的反应如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取关于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大量信息,从而为自我反思提供生动具体的实践证据支持。

(二)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同伴互助是园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建立在教师合作的基础之上,力求通过教师的合作互动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性质上来说,同伴互助有组织型和自发型。组织型由幼儿园领导发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讨活动;自发型是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幼儿园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不拘时间、地点、形式,具有经常性的特点。同伴互助的方法有对话、协作和帮助。对话着眼于交换信息,共享经验,主要开展方式是就某一主题或教学案例进行深度会谈、专题讨论或辩论。其中,深度会谈能让教师把深藏于内心的、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由此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专题讨论是大家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教师可与校长对话,也可与其他教师对话,还可以与专家对话,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会谈和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案例,比如教育笔记、反思记录、录像课、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

协作指幼儿园领导引导教师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的研究,并在实际问题的商讨和解决过程中实现共同提高。帮助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相关实践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既贡献自己的智慧,也能从新任或新手教师那里获得新的启发。除此以外,还可以召开信息会,让大家把自己的信息和其他人交流;举办读书汇报会,通过交流看过的书、观点和心得体会,促进大家的思想碰撞,鼓励大家把自我生成性经验外化给同伴,或把同伴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经验。

(三)搭建专业平台

园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它虽然是基于幼儿园,对幼儿园问题进行的研究,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仍然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为此幼儿园应搭建专业平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专业引领,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辅导讲座。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就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讲座,或举办学术性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等,如解读纲要、指南、教师专业标准等国家指导性文件,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专题谈话。幼儿园可以组织专家和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专题谈话。这需要幼儿园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事先确定谈话专题,拟定谈话提纲。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善于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并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点。

专题式研讨。幼儿园可以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先进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集体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个性问题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教师应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等实践问题。

第2篇

2018年10月25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学前教育研训领衔人专题研修班赴广州、珠海幼儿园的研修学习。此次研修共走进了5所知名度高、富有内涵的幼儿园,每一所幼儿园都让我有很多的收获与触动,下面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进行总结。 

一、研修之所见 

10月26日上午我们来到广州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幼儿园,大气精致的园舍环境、整洁实用的操作材料是我对东方红幼儿园的第一印象。当我知道幼儿园从**年就开始了区域活动的研究,这对我来说又是一种触动。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广州番禺区星河湾灵格风幼儿园,这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该园在日常工作与管理中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建构了互联互通的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家长接送、电子成长档案等七大系统,涵盖教学信息、内部管理、社会宣传、家园合作四大类。10月27日,我们到广州天河实验幼儿园参观学习,幼儿园在自然生态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利用园内外的自然资源、人物资源开展课程建设,立求在课程的影响下培育“灵性儿童”。10月28日,我们又到珠海启雅幼儿园,这是一所充满艺术气息的幼儿园,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创意美术的元素,清新的色调、多元的材料、童趣的作品……他们给我的体会是:精致而不伤大雅,管理严谨、理念新、特色教育浓厚。10月29日,我们慕名来到了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这是一所高品质、大规模、国际化的幼稚园。幼儿园将自然与建筑科学结合,处处有绿色;园舍豪华有如童话般,充满温馨与童趣;多元化的结构装饰处处体验出国际幼稚园开放自由、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氛围。

二、研修之所悟 

参观学习,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理念和他们的理念有一些差距,流连在各幼儿园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是那种一进入幼儿园不需言语就能感受到的东西。在珠海启雅幼儿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孩子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最让我印象深刻并引发我思考的还是容闳国际幼儿园,虽然我并不认同什么东西都要高档或者进口,也并不认为投资金额代表办园水平,但在容闳国际幼稚园,我被这所高档的幼儿园表现的那种对专业精益求精的品质所折服。办园者的独具慧眼, 园长先进的办园理念和教师专业、敬业使她们赢得了成功。 而这一次与李毅园长短短半小时的互动,更让我深刻地感受一个园长的思路和理念对一所幼儿园的影响,让我看到一个幼教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专业精神,也看到一个教育者的美好愿景。走在园里,细细品味这所建造、装修都是由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国内外著名设计师主理设计,花了两年筹建的童话古堡。活动室、运动场、走廊、各种功能室、充满国际文化氛围的环境创设,每一个细节都体验出对孩子的尊重。在高收费的背后,我看到更大的高投入,除硬件设施外,班级人数的限制、孩子使用材料的丰富程度、师资力量的雄厚、人员配备的充足等等。

三、研修之所思 

我觉得广州、珠海五所优秀的幼儿园之所以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很重要的一点是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校园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首先应该要寻根,要了解自己幼儿园的园所历史,立足现有实际,创建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千万不可东搬西抄或随意更换;其次是要有内涵,幼儿园的一切都能够折射它的文化内涵,关注细节方能彰显品质,少一些表面的东西,多一些实在的做法;第三是有载体,文化必须以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传承,比如以特色课程、环境创设为载体;最后是要不断传承与创新,因为文化是在创新中传承的,又必然在传承中创新。对比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内涵的东西还是非常欠缺,理念上也有待提高,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结合本园的校园文化,对我园阳光体育特色课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结对帮扶 公办园 普惠幼儿园 教师成长 开放 共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17-03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很多地方公办幼儿园太少,幼儿“入园难”问题一直由各种民办幼儿园分担解决,一些地方民办园数量已占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但由于民办幼儿园教育基础差、起步迟,且大部分民办园的资金不足、收费偏低,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保教质量落后,已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2014年,自治区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多元普惠幼儿园”这一新名词,指出多元普惠幼儿园是我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是缓解“入园难”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师资扶持机制,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实行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帮扶,帮助普惠幼儿园规范管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开始探索在区域内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并于2016年10月获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TA”即“two aspect”(两个层面),第一层“3+1”即大专院校专家、县区教育局、优质幼儿园3级机构,根据每所受援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诊断,给予精准的培训和结对帮扶;第二层“3+1”即优质园和受援园签订“手拉手”帮扶协议,确保帮扶到园、帮扶到师、帮扶到生。通过这两个层面全方位的帮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提升民办多元普惠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园品质,促进城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建立师资扶持机制?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扶持,真正促进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城区教育局的幼教教研员,笔者于2015年正式申请立项了课题“示范园帮扶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引导城区公办园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对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师资扶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解读

要开展结对帮扶,首先必须对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进行解读,才能做好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从字面来看,结对帮扶可以分解为“结对”和“帮扶”两个词。“结对”指将两个或更多的单位或个体联系起来。结对时要考虑如下问题:谁与谁结对?结对的动机是什么?怎样结对更适当?谁来确定结对的对象?“帮扶”就是“帮”与“扶”。“帮”在字典中的含义是辅助、支援,“帮”首先建立在有问题或需要的基础上,“帮”的前提是对帮的对象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实施相对应的辅助和支援。“扶”在字典中指搀或支撑着,使人或物不倒,或指援助,“扶”应给予需要扶的对象以支撑、支持,帮助对方站起来,推动他们更好地前行。幼儿园结对帮扶就是让优质园(帮扶园)与薄弱园(受援园)结对,帮扶园根据受援园的实际需要,给予辅助、支援、支持和推动,最终促进双方的整体提升。

通过对结对帮扶内涵的解读以及对政策的研读和对区域现状的分析,我们确立了研究方向:由城区教研室作为依托和桥梁,让辖区内的示范园与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结对,在以自愿为主的前提下,每所示范园与1―3所多元普惠幼儿园结对,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结对双方的共同提升。具体包括“传”“帮”“带”“做”等方面。“传”是指帮扶园向受援园充分展示和传播自身在园本课程、园所文化、管理理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帮”是指通过“园与园”“园长与园长”“中层与中层”“师与师”之间最直接的接触、交流,“手把手”地帮助受援园全体人员得到最快、最好的提升;“带”指采用跟岗、置换或各种集中、分组的学习交流、园际研讨等形式,使受援园逐渐融入其中,带着他们一起做的同时加以启发、引导;“做”指受援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园的改革和发展进行规划,将所学内容在本园进行改革实践,最终实现全面改善结对双方的办园条件和管理机制、提高双方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提升办园内涵和品质的目的。

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三大特点

(一)差异性

1.结对园双方的差异。首先,从认识上,虽然结对双方在办园水平、保教质量、师资条件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这是由很多客观因素造成的,结对的目的就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拉近差距,达到共同提高。因此,帮扶园不能存在“你很差”“我是在施舍你、帮助你”的思想,受援园也不能有“我很差”“抬不起头”“你们是来看我们的笑话的”“我们只需要努力追赶你们的脚步就好”的想法,双方只是起点不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更需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其次,从行动上,虽然结对双方存在诸多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受援园要全盘模仿、复制帮扶园来拉近差距,应尊重受援园的自身特点,让受援园找到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在帮扶园的帮助下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子。

2.不同结对组之间的差异。在课题研究之初,本城区内有3所示范园、4所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我们按照每个示范园结对帮扶1―3所普惠园的原则,组成了3个结对组:解放西路幼儿园与东方日出智力幼儿园、贝贝佳幼儿园结对,机关第二幼儿园与芦笛幼儿园结对,76140部队幼儿园与西岭3Q贝贝幼儿园结对。结对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同,采用的帮扶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解放西路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园际教研、分岗位结对、跟岗跟班、专题研讨等形式帮扶;机关第二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问题诊断、区域活动专题指导、讲座交流、“请进来,走出去”联合教研等形式帮扶;76140部队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从规范幼儿园管理、卫生保健指导、带课到园、分岗位个别指导等方式帮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我们鼓励并认可各结对组之间的差异,使其根各自的实际水平、真实需求而确定自己独特的研修主题和研修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和提升。在这过程中,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作为结对帮扶的管理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充分了解不同结对组特点的同时,对各组结对帮扶的目标、形式和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查、指导,并定期组织3个小组开展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主题研讨活动,使各小组在独立研讨、开展特色教研的同时,能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开放性

1.资源的开放性。过去一些幼儿园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都害怕别的幼儿园办好了便抢了自己的生源,因此常常把自己园内的优势和资源保密隐藏起来,仅在接受上级检查时才展现出来。而结对帮扶需秉持开放、分享、共同提高的心态,把眼光放长远,以推动区域甚至全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把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展示和推广,在大家的学习和建议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在帮扶别人的同时,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2.开放性地容纳不同意见。结对帮扶不是一言堂,不是听从和模仿,而应营造开放、平等、合作的氛围,鼓励每一个参与者保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坦诚、畅所欲言地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小小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

(三)互动性

结对帮扶强调结对双方的互动。可以由受援园邀请帮扶园来现场诊断、解答疑问、指导工作,也可以由帮扶园邀请受援园参与教研活动、观摩环境、学习教学管理和档案整理;可以由受援园提出跟班、师徒结对、主题研讨的需求,帮扶园根据自己园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应答和处理;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跟进式的指导,也可以聚焦突发的主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受援园要做的不仅是接受,还要及时向帮扶园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下一步的帮扶工作。

三、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四结合”模式

(一)开放性与责任制相结合

结对帮扶的小组均为开放性的研训组织,以教研室、帮扶园的引领和指导为支撑,以帮扶园和受援园的互动为途径,以帮扶双方的参与式研训、互助为活动方式,引领受援园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需求,遵循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自主开放地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对帮扶还实行责任制。帮扶园对受援园有指导、帮扶的责任,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分别结对,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学习、指导。同时,受援园有主动提出需求、虚心接受帮扶园指导和向帮扶园及时进行反馈的责任,园内人员也有明确分工。所有人按照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根据年度、季度工作计划及每次的具体研修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带徒研修与带题研究相结合

结对帮扶首先是建立“带徒研修”机制。即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教师之间均可以开展“师徒结对”,“师父”根据“徒弟”的优势、不足,采取相对应的指导策略(如有的教研室已牵头建立了“结对帮扶QQ群”,“师徒”之间也互相加了QQ和微信好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各种方式沟通、互动,也可以互相邀请到园进行现场学习),引领“徒弟”开展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其次是形成“带题研究”模式。结对帮扶的每一次园际研修、短期跟教、到园指导等活动,都要结合受援园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而开展,确保研究的有效性、系统性。

(三)自主研修与定期交流相结合

结对帮扶中帮扶园主要进行引领和示范,受援园更多要靠自主研修为主。因此,在帮扶园的引领下,受援园平时应该根据年度、季度计划,按照研修主题积极开展自主研修,努力提升本园管理者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每学期每人至少撰写帮扶心得、论文(案例)或教学随笔、读书心得两篇。与此同时,帮扶双方要协商好定期集中交流的时间,可采取专家讲座、读书交流、观摩研讨、专题学习、专题论坛、案例分析、成果展演、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教学、游戏指导(环境创设)展示交流与研讨活动,并提交教学案例与反思,观摩者需提交观摩体会等。帮扶园还可定期开展“送教到园”活动,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四)实体研修和网络研修相结合

因幼儿园工作繁杂,无法经常开展各种“实体”学习、研修,因此,网络研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由教研员牵头成立“区域结对帮扶QQ群”、结对双方也可以成立研修QQ群,每一次研修活动信息、团队成员的研修体会、研修经验、研究成果、优质课程资源等可以及时到QQ群和网站上,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坊网站、QQ群、微信群等网上平台,广泛推介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

四、成效凸显

经过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打造了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园长和教师

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名师效应”,以区域内的教研员、优秀的园长、中层、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区域学前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团”,讲师团会根据近期区域学前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焦点问题、薄弱之处制定讲座主题,平均1―2个月开展1次“教研智慧论坛”及专题讲座。除了专题讲座外,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邀请讲师对本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师团工作的开展,无形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专家型园长和教师,其中1名园长获评为“广西名园长”,3名教师成为桂林市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其次,搭建了研究型教师成长平台。两年多来,在我们组织的送教和园际教研活动中,各幼儿园均轮流现场执教、即兴反思,观摩人员分组研讨,帮扶者及时点评,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设计与组织教学的能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引导教师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风格,学会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二)建立了一种新的研修机制

从2014年起,我区教研员牵头成立了“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成立了健康、社会、语言、科学、美术、音乐6个研究小组。中心组的职责有:每月管理、监督和指导6个小组的日常研究工作,每学期制定总的研究计划和选定A段研究主题,每学期组织1次以上的中心组展示、研讨、交流活动,每年根据各小组的需要对人员进行统筹调整。6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本领域的内容,组内设组长、副组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管理人员,每学期由管理人员制定组内研修计划,每月组织1次以上全体组员参与的组内研讨、交流活动,每次某一组员的公开课均按照所有组员共同备课、执教、评课、研讨的程序进行,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例如,在社会领域研究小组中,组员们在这一学期主要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首先由组长牵头带领组员来到解放西路幼儿园进行角色区域跨班游戏观摩、倾听园长介绍角色游戏开展思路和经验,组员们对观摩情况和自己开展角色区域游戏时的困惑做了现场互动交流和研讨,然后回到自己的幼儿园进行实践,并及时把自己实践中的长处、不足和困惑在小组QQ群中进行讨论,随后由组长带头到个别幼儿园对教师进行角色区域设置和组织的指导。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园际研修,组长和组员们对这一研究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效显著,组长周吉莉申报立项的桂林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跨班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于2016年11月顺利结题并获评优秀等级。

“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实行三级教研管理网络:城区课程研究中心组、各领域课程研究小组、园内课程研究小组。课程研究组作为一种新的研修机制,旨在打造学习共同体,把《指南》作为学习的工具书、培训的宝典,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的质量,良好的区域研修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三)推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使每个参与者在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教师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从2014年开始,笔者首先组织了“秀峰区‘学指南、用指南’教师教学竞赛”,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每个小组均由公办园带着民办园共同参赛,受援园的教师从零参赛、零获奖,到本次比赛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从不会组织教学、教学水平低、不敢上公开课,转变为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愿意主动上公开课,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带徒弟”和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园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1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受援园教师在2013年及以前,对所有教学、论文比赛都是零参与,有了教学竞赛这个好的开端,他们逐步开始参加各种教学、论文比赛,三年来受援园和帮扶园教师在教学水平和论文撰写方面均有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结对双方教师的自信心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推动了结对园双方办园品质和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结对幼儿园的角度来看,三年来,结对帮扶对双方幼儿园的提升卓有成效。3所帮扶园在2016年同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的复评验收,并获得教育厅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3所帮扶园连续3年荣获“桂林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先进单位”“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其中,5人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6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先进个人”。4所受援幼儿园荣获“平安校园”称号,西岭3Q贝贝幼儿园成为秀峰区首家荣获3A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受援园中2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个人”,1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第4篇

但是,近几年由于受教育系统考编的影响,我园师资流动比较频繁,每年会有大量新聘教师入园,90%以上为年轻教师,体现为:音乐教学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组织方式不丰富。加上音乐教学活动形式活泼,幼儿在活动中往往表现情绪激动、行为活跃,这更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此,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正是幼儿园前进的动力。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全员提高为目标,紧紧围绕幼儿园的音乐特色这一中心点,开展了以“分层研修,连环跟进模式”的校本研修模式。

一、团队分组,明确音乐研修方向

为了实践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分层研修”的培训模式,首先要了解教师现状,帮助教师梳理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制定合理的成长规划方案,并扎实理论、提高技能,从思想上、制度上保障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1.健全制度,营造音乐研修氛围

为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我园从规章制度入手,结合分层研修实际情况,革新了分层研修、师徒结对、三优考核、课例研修等《教师分层培训系列制度》,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奖励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宏观上调控研究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们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定位,构建音乐研修组别

我们根据教师教龄、教学能力、音乐专业技能、所获荣誉、科研水平等各项指标,通过教师们自我定位、领导考核等方式把全园教师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分别为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每个星级的教师组成相应的研修小组,根据各组发展目标,分层培训。

3.调研访谈,把脉音乐教学现状

实施分层研修前对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它能为研究者有效而合理地开展研修指明方向。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对音乐教学策略的掌握等。调查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或个人访谈、问卷测试、课后测试等,根据统计出的有效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研修分步,开展全面递进培训

通过对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制定出每一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和目标,选用适宜的培训模式,形成“连环跟进、螺旋上升”的培模式。

1.训赛活动常规化,扎实基础

为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提高,分层培训实施以后,每组制定相应计划,定时定点开展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考试、课例研讨等活动,使训赛活动常规化、规范化。如每学年的分层音乐教学考核,组教师学习录像上好模仿课,启航组教师参考教案上好达标课,博浪组教师自编教案上好优质课,远航组教师发挥特长上好示范课。

2.研修重点具体化,各有所长

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修为载体,根据各组的教学经验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音乐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不同层级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们要求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

3.研修内容专题化,全面提升

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的研修专题。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音乐欣赏专题研讨制定全园的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由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通过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音乐教学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

三、研修分式,促进教师全面提升

分层研修全面实施后,为使研修全面开花、全员参与,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自主申报考核课,逐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每学期幼儿园会倡导全体教师申报音乐考核课。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统一编排考核课的教学时间、考核人员,在考核期间,每位教师必须参加研修7个教学活动的观摩、评析,并上交评析意见。对考核中不合格教学活动,由研究团队进行重构,并进行反败为胜课例的研讨,直到考核合格;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音乐教学研修在全园持续、深入地推进了4年,促使每一位教师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改进和研究活动,来体验音乐教学的快乐,明确自己教学改进的方向。

2.师徒结对互助课,快速提升反思评价能力

随着分层研修的全面展开,我园教师群体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并呈现良好态势,师徒结对“1+1”教学互助课应运而生。所谓“1+1”教学互助课即教师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教学研究小组。我园以师徒结对中的师徒和分层教研组长2~3人为互助组的形式开展。互助课针对教师申报的音乐考核课,在申报教师个人行为上对其进行教案分析―教案重构―教学研讨―方案修改―再次上课―总结反思的过程。通过互助组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评价、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专家引领特色课,重点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第5篇

1.1强调结构合理,向一线倾斜

培训者既包含来源于国培专家库的理论前沿领军人物,也包含有着丰富的一线教育实践经验的教研员和优秀教师。按照国培精神,培训者优先遴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重点遴选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从培训者队伍结构的要求可以看出对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培训者的重视,这也是基于对参训教师的实践与实际的关注。通过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培训,发挥其种子和示范作用,一线优秀教师用自身的实践为参训教师提供示范榜样作用。

1.2强调团队力量,各方优势互补

各培训机构要组建专家团队,设立首席专家,负责方案设计和统筹指导等工作。组建名师讲学团,保障“送培送教”有效实施。其中专家的作用在于引领,帮助参训教师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的作用在于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因为她们贴近一线教师教育实际,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参训教师的现实问题;省域外专家的加入在于促进各地优秀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各方均有各自优势,最重要通过培训者会议和座谈交流加强彼此之间协作,围绕共同的目标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参训教师素质的提高。

2多种角度增强培训资源的实用性

2.1基于农村幼儿教育实际开发培训资源

“有学者通过分析农村幼儿教师现状的特殊性入手,提出挖掘与利用存在于农村独特的民间游戏以及丰富的自然物质作为培训课程资源。”[3]同时我们需要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引导学员探索新形势幼儿教育方法;适时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等增添到培训资源中。根据参训教师需要积极开发《幼儿园教师应知应会集成》、《农村场域中的模块化课程资源包》、《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范例》、《幼儿园保育教育典型案例集成》等相关培训读物提供给参训教师,为参训教师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实用的指导。

2.2基于培训教师个体需要开发培训资源

在培训课程资源中我们可以增设选修模块,如幼儿舞蹈创编、农村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农村幼儿家庭亲子教育、农村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区现场创设等不同的小规模培训活动,各位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要。

3多种手段提升培训过程的实践性

为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过程的实践性,我们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现场观摩、问题研讨、微格训练、实训操作等培训手段。在培训过程中,师德和理念模块采用互动交流、案例研讨和经验分享等培训手段;专业知识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分析和问题研讨等培训手段;专业技能模块,抓住学员专业技能薄弱点,采用现场观摩、示范操作和技能训练等培训手段。一方面组织学员到优质幼儿园现场观摩考察保教活动;另一方面聘请优秀一线教师(教研员)上示范课进行教学研讨。在观摩与研讨之后,为参训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汇报展示的平台,由各参训教师开展成果汇报活动。培训过程中具体培训手段运用情况如下。实地考察:培训初组织学员到幼儿园进行实习考察,观摩幼儿园环境和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直观了解幼儿园教育;任务驱动:引导参训学员明确学习任务,带着实践案例、问题单、学习笔记、教学观摩与反思以及提交和学习成果展示等任务积极参与到培训过程中;专家讲座:讲座中具体采用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观摩示范: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安排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将采用此方式,同时辅以典型案例研讨;现场实操: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师幼沟通等技能的学习主要采用现场实操的方式;工作坊:针对学员的需求由一线优秀教师或者学校专业教师开设除培训课程外的主题工作坊。如农村幼儿园创意美术、农村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开发、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等工作坊;送培送教:通过名师现场示范课观摩、学员教学活动成果展示及半日活动观摩等环节,组织学员互评、专家点评,以研讨、互动的方式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4多方合作建设网络研修平台

通过建设网络研修平台,为参训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支持。积极探索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目前农村幼儿园分布比较分散,教师难以集中,这也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家指导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网络建立专业人士、培训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培训者多方合作机制,借助建设网络研修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专家—培训者—教师”之间的不间断的有效互动,专家以及一线优秀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答疑,还可以定期开展专业交流活动和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活动。这一平台不仅是培训者与参训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还可以成为参训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此平台参训教师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解决幼儿教育实践问题。

5多种思路规范项目管理和质量监控

5.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过程化管理

培训前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具体包括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教学督查制度;培训首席专家岗位职责;培训授课教师岗位职责;培训班班主任职责;培训后勤保障人员岗位职责;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班学员管理办法;培训班学员安全教育及管理办法;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员评优办法;培训班班委会工作条例。通过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培训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5.2实行“双班主任”制,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

在培训过程中,每个培训班设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各1名。教学班主任负责做好本班学员的教学辅导管理,通过召开班会和座谈会组织交流研讨,收集学员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生活班主任负责做好学员的食宿安排,严格进行考勤,妥善处置学员意见和建议。班主任每日要及时查看班级日志,了解学员培训情况和学员意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每日记录工作日志,对培训组织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工作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方面两位班主任要通力合作,要细致入微。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培训之初,可以组织学员进行破冰的心理活动,增进学员之间的了解。在培训中采用学员分组的方式,一方面方便在培训现场进行小组讨论,另一方面方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业余活动。在培训结束的时候可以采用汇演方式或作品展示方式进行结业。

5.3公开化的质量监控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公开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团队、培训资源目录、培训简报以及培训者培训效果评价和参训教师学习情况等。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进行培训专家教学质量评价,收集、反馈培训对象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学评价和培训对象要求及时改进工作。

第6篇

关键词:2015;国培;总结

伴随着2015年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幸通过计算机网络参加了国培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对现代幼儿教育学的精彩讲解、全新诠释和阐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观,是我从教生涯从传统到现代的一次穿越,如遇高师指点迷津般那样,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重新进行了一次认识,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次定位。国培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创新,是现代教育学创新结果在幼儿教育实际中的运用和有益探索。且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设定学习目的,明确培训目标,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密切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定期不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行研修总结,互相讨论交流,认识了国培研修对于实现幼儿教育从传统教育教学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转变的重要意义。但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以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反思自己的从教生涯。

一、适应新常态,必须调整教学观念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接触的都是传统教育理念,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教学思想僵化,不了解幼儿所需,只注重灌输知识。通过国培研修远程学习,结合我班实际,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跨时代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常态。如果不调整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素养,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难以胜任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为了适应新常态,必须调整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创新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现代教育学引入教学中。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幼儿渴求知识的心田。

二、适应新常态,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只有学以致用,并且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把学到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幼儿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启迪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幼儿服务,营造一个以幼儿为主,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幼儿教师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加强国培研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确立幼儿培养目标,为适应新常态打造新时代所需一流人才奠定基础。作为一名进入新常态下的幼儿教师,吸取国培专家、学者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有益经验,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从如何使幼儿得到全面成长,像浇灌禾苗、修剪树枝、母亲呵护孩子那样,给他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使幼儿从启蒙开始就受到良好教育。

三、适应新常态,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谋求共同发展

新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幼儿的综合性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幼儿园而言,要完成每一个幼儿从入园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的整个启蒙教育,必须有园领导组织,有效后勤保障,很多教师有效协作配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齐心协力培养幼儿。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幼儿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总之,国培研修给我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共同研讨、促进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地向上攀登。通过研修平台,与很多学员的互动研讨交流,他们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使我深刻反思到自己的学识水平相差甚远和平时教学方法的浅陋,教育观念的传统,感觉自己知识功底、教学方法、思想认识、心理素质等都还有很大的漏洞。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将学到的新教育理念、新观念以新教学方法教给幼儿,检验研修学习效果。以积极学习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各类培训之中,在国培研修平台上,向每一学员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仿佛还是昨天,带着满心的期待、渴求和一丝惶恐我来到了美丽的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师范学院。可转眼间,为期将近三个月的“国培计划(2014)”―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逐渐从容,从最初的陌生到一一不舍・・・回首培训期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心中盛满了喜悦和感动。难忘的日子里我由衷感谢教育局领导、园领导和长沙师范国培办的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在长沙师范国培办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这些来自西部新疆的九十多位学员得以与众多专家、学者、国内学前教育界权威人士面对面地座谈,倾听他们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感悟他们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诠释、对尊重规律,科学实践――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理解等。三个月的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感觉每天都是那么的充实而感动,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予我们具体操作指导的理论支撑,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

十月一日风尘扑扑的来到长沙师范学院,崔红英教授、彭剑飞教授、孙平老师等众位领导接待了我们,热情关心让我倍感亲切。班主任邓老师老师帮我们安排了住宿与饮食,路途的疲惫也就不算什么了。十月十二日上午进行了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国培计划(2014)”―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的培训就正式的拉开帷幕。在此,我将自己的收获与学习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如下:

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学事业

此次培训是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在“学习、研究、实地实习、提升”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中增加了互动和体验性活动,并采取实地考察、实习与现场诊断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主题发言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身经验和资源再构建,形成师生互动的培训场景。本块主要涉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的选择与评价策略》、《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理解与践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题式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儿童绘本阅读指导》、《教师的个人形象与礼仪规范》、《教育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卫生保健实务》等。主要采取学术报告、互动论坛、教育考察等。在培训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有案例评析解读及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走近幼儿园、亲近幼儿、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如崔红英教授带来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解读、新探索、新认识;侯莉敏带领我们共同关注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实施;还有各位专家对五大领域进行剖析。这些活动都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专家们精湛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中我将努力实现培训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效对接,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研讨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进行现代化教学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几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长沙师范国培办的精心组织安排和优质服务,建立了优势互补的导师、专家团队――导师组:长沙师范校领导、长沙师范权威教授等;专家团队:一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让我们完整亲历一个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作为探究者和教育者来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善于总结,形成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意识。培训以“模块”统领“专题”的方式进行,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理论”、“领域教育”、“案例研究”四个模块,专题以“菜单”形式呈现,每个专题侧重点不同,旨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主要涉及领域: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语言的有效教学、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制作新方法等等。主要采取学术报告、互动研讨、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哲学视角下的课题研究、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策略等。如:陈跃辉老师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让我感受到不一样音乐教学,原来枯燥的音乐活动还可以这样上,陈老师所介绍教学方法简单、生动、乐于接受;龙晓玲老师对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民间游戏进行讲解,如竹筒做高跷、管子做高尔夫球杆。对于一些还不够熟悉的环节,还应多多练习巩固,逐渐积累网络及多媒体运用知识与技能。崔红英老师的《集体音乐活动中的艺术学习》具体的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活动)如何正确组织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李萍园长―让优秀成为习惯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三、互动交流、提升科研能力,共同发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员之间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各个专题内容,将专题内容同教育现实和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通过理论上的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层次,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调整,实现新的飞跃。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学习共同体,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彼此相识的缘分,构建了一个交流互动、双赢共享的平台。因此,学员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专业综合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地区的幼儿园教学教研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新理念及新方法的把握与处理。每一天,我们不断地积极探讨,在聆听名师讲座中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在分享同伴经验中广纳博采、取长补短,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专题讨论、教师沙龙、课例研究工作坊及学习团队组建活动中,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幼儿园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8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办园品位为核心,以整合教育资源为原则,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实施集团化管理的战略,促进全区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组建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内教育资源同享受,规章制度同完善,园务管理同规范,教师专业同成长,保教质量同提升,形成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让全区适龄儿童在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享受基本同等的学前三年优质教育。

三、基本原则

1.优质资源全覆盖的原则。以城区优质幼儿园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帮、扶、带,让城区一些幼儿园成功的办园经验直接运用到集团内其他园,缩小园际之间保教保育质量上的差距,初步形成城乡间、园际间优质均衡发展的格局。

2.城乡管理一体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区地域的校本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实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奖惩考核标淮,规范办园行为和教学行为,提升保教保育质量。

3.办园模式多样化的原则。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根据各幼儿园实际,鼓励创新思路,探索多种形式,科学有效地推进各成员园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四、组建模式

我区集团化办园采用“城区园加农村园”的模式,实行“多法人联动型”管理。根据幼儿园分布、办园条件、师资力量等情况,将全区41所幼儿园组成六个集团,以区实验幼儿园、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区实验小学幼儿园、区三水幼儿园、区东桥幼儿园、区罗塘幼儿园为牵头园,分别组成区学前教育集团。牵头园园长为集团总园长,各成员幼儿园的法人、园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保持人、财、物独立。

五、组建方案

全区共组建六个学前教育集团。

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六、工作要求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集团采用“多法人联动型”管理、“捆绑”考核的模式,各集团要制定适合本集团的《章程》,明确集团的宗旨、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及权利和义务。制定集团的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要求及常规管理和考核方案。总园长要经常深入各所属幼儿园了解园务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集团工作例会,指导和通报近期的园务工作,使管理者对园内的各项工作更为全面的了解,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综合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并跟踪督查落实,引导管理者多角度综合化思考问题,努力提高园长的管理水平。

2.园本研修,促进成长。集团努力实施科研兴园的战略。一是发挥名师效应。让优秀的教师变“单位人”为“集团人”。积极推行优秀教师“带教制”,集团骨干教师实行走动式教学,除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外,安排一定的时间到集团内其他园开展“区域带教”,实现优质师资共享。二是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集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园务管理及保教保育工作研讨会,指导所属园做好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一月一次的“同课异构”,一学期一次的教学评优,一年一次的综合考核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各园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抓实园本培训。以集团为单位设立教研中心,有计划地对保教保育人员、园长进行园本培训,共同解决《3一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过程中疑难问题。通过教师座谈、专业阅读、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园本研修活动,推动教师间教学互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组织教师提升学历、外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师徒结对、班班结对、园园结对,充分利用园园通、QQ群等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三是开展课题研究。集团要指导各幼儿园申报符合本园实际的课题,引领教师靠实研究。做到园园有立项课题,人人参与研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创办集团刊物或网站,为教师提供展示教科研成果的平台。

3.因园制宜,打造特色。集团要把推动集团发展与努力办好每一所幼儿园结合起来,注重优质园文化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集团的文化品牌。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本集团内幼儿园改善环境,并从办园理念、办园文化、园本教材的开发等方面加强业务指导,力争实现“一园一品牌,一团多特色”。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协调、组织实施集团化办园的工作。总园要加强配合,协同做好相关工作,确保集团化办园工作有序推进,迅速到位。

2.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学前教育集团督导评估制度。制定集团化办园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从幼儿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保教保育质量、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垓。考核结果既作为对集团总园长奖励的依据,又与中心小学、幼儿园教育工作年终考核和校长、园长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第9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

——参加市教科研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不经意间,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教科研高级研修班培训已接近尾声,每学期几天的培训活动,都在忙碌的间隙来来回回于学校和培训点,也有几次因为和其他的教研教学活动冲突未能参加。总是在权衡选择,当老师就是这样,其实离开了谁学校的工作也是照样转。但总不想因为自己过多的外出活动,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于是寻找教学和进修培训之间的平衡点,尽量不影响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反过来让教学更加专业,这就是我理想的培训学习和日常教学的完美结合。

这一期的培训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培训和实践体验学习相结合,分别到普陀、定海两地区进行了课题的中期和结题报告论证听讲交流。在听取两个地区几十个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各类课题负责人汇报过程中,感受到一线老师们做课题的认真劲和创新,直接给自己以后做课题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途径。如果说专家的理论培训是搭框架,高屋建瓴,那么听一线老师汇报他们自己做课题的过程,困惑以及团队的合作,则是接地气,长见识,补内需。尤其是一些幼儿园老师,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累积,丰富详实,图文并茂,很多都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幼儿区域活动相结合,很好体现了教研训三位一体化。

每个课题汇报之后,教科所负责人还组织我们研修班的同学即兴对汇报的课题进行评价、互动提问,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逼着自己去思考审视相关课题。期间听到很多同伴精彩独到和一针见血地点评,给了我很大触动。对照他人,反观自己,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他评价的和我的评价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往往表面平静下督促自己去跟进思考的同时,我想也是改变提高发生的时候。

同时这两年的培训学习中,听到了教科所於老师、戴老师和胡老师三位对一些课题的多次总结性点评,也许说的是别人的课题,而我能做的是和自己的课题相对比,可能也会存在诸如这样的问题。和三位老师的多次交流中,体会到真正的教育课题研究只有与教学实践联系,才能焕发出生命。我们也许总是在寻找课题研究的宽度,却忘记把课题做深做透。于是以此为鉴,少走了很多课题研究中的弯路,明确课题的落脚点要小、实、新,可操作,可推广。

课题研究对于一线老师而言,犹如一滴水放进大海会永不干涸,教师职业生涯中有了课题研究,才会走得更远更有趣味更专业。虽然很惭愧自己目前的教科研水准和高级研修班毕业有差距,但对于课题研究,我已经在路上,感谢一路引领我走在课题研究路上的长者和同伴们。

2014年3月18日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明确, 在组织教师参加远程视频培训时,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必要的降温、饮水等条件,并指定专人负责值班,对每天参训教师点名签到。本轮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视频培训省培、国培共281人,培训合格率100%。

(二)加强常规培训

1.全员培训

我市有6千多名教师,每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以人为本,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讲求实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形式上突出教师选择性,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管理。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师德典型宣传,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鼓励全市广大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几年来全市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共()人次。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方式,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员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校长培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一方面,按照上级安排选派中小学校(园)长参加上级培训,同时,开展我市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长培训。抓了“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等三种培训共()期。已经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中小学校长在每一个培训周期内必须接受不少于()学时的提高培训。

3.校本研修(加:我市校本研修的做法专家小组等)

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教师灵活性培训主要是通过学校校本研修实施的,我市要求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灵活性培训。校本研修是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实际出发开展的教师培训,由于它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此更容易与教育教学和教师的实际相结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培训的关系。在对实施课改总结的基础上,各校对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形成课程改革的成果,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有计划、实施有记录,归档管理及时规范。

我市在全面实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xx市级校本研修实验(示范)学校,经批准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可将校本研修学时计入规范化培训的足额学时。目前校本研修县级实验学校有()所;有()所学校被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批准为开展纳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登记的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我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按照《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作好各学年度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的考核认定工作,不断把校本研修工作引向更规范、质量更高的层面。

4.网络培训(继教网研修网人事局公共科目培训)

根据国家、省、市教师网络联盟的形成,我市借助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学习管理平台,积极实施和推进远程非学力培训。九八年以来,小学幼儿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学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小学校长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全市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联合国儿基会2012年四川地震灾区爱生学校项目培训550人,合格率99

.3%。此外教师进修学校、电教站还根据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与管理平台的建设,不断开发中小学教师网上学习资源,组织网络培训课程,开展网络备课、网上教研活动,大力探索视频案例的制作,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的视频案例,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吸引中小学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学习。

绵阳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网络培训2008年、2009年、2012年网络公需科目培训全员合格。

5.新教师培训(主要是教体局要求进修校实施)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工作重点,以“聚焦高效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修高效课堂模式、研修专业技能、推动读书活动等板块为主要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标

培训中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通过多种培训形式,紧贴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结合“微课 ”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及对“网络同步助学”资源的研究、整合和使用,增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业务水平。

(1)实践性知识的校本研修。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切入口,抓住师生沟通与交流、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布置与反馈、听课评课有效学习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环节,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最终达到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智慧和提高课堂教学机智的研修目标。

(2)发展性知识的校本研修。围绕师德修养、教师礼仪、人文艺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保健知识、自我发展规划、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3)研究性知识的校本研修。通过开展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帮助教师理解、接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知识和方法,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推进以好于学习、善于研究为导向的教研组文化建设。

四、培训内容

由学校统一实施组织,紧紧围绕“有效学习评价”主题,围绕“网上晒课”、名师教学、读书活动、专家讲座等板块进行专题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第一板块:以网上晒课为平台,展示“有效学习评价”。

1.“微课”技术的培训与指导。

2.培训形式:专家报告、观看实录、视频制作。原则上每位教师都要摄制一节“微课”,摄制或者研备一节“优课”。“微课”、“优课”并分别在20xx年9月1日和20xx年11月1日前上传在校园网上。

第二板块:以名师课例为抓手,辐射“有效学习评价”。

1.名师的课虽然设计迥异,风格不一,但是无一不把“有效学习评价”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观摩学习名师对学生学习多元化的有效评价,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2.培训形式:案例研究、观看实录、仿课赛课、课堂再现。

第三板块:以读书活动为契机,交流“有效学习评价”。

1.主要目的:教师读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积淀自己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内在专业底蕴,提升其专业素养,乃至整个生命价值,而不是为了呈现其身份所需的外在表征。有鉴于此,教师读书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重在切合自身需要。总体要求是:有精有略,因需制宜;眼到心到,读到实处;言意兼得,读出真效。

2. 活动形式:开设读书沙龙、撰写心得体会。各校要结合实际,遴选优质图书引导教师阅读,从中汲取营养。培训期间可以结合主题,选择相关专业书籍,要鼓励老师们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并将读书心得上传至学校校本培训“读书活动”专栏,并通过举办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畅谈读书的收获,分享彼此的经验,感悟读书的乐趣。大力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五、培训考核

(1)校本研修参与录(由学校设计)。以课例研修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方式,包括教学与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个方面。

(2)总结提升改进单(由学校设计)。教师个人填写,学校审核。包括主题活动、主要收获、效果评价等,引导教师对本学年校本研修进行实践反思与经验总结。

(3)每位教师摄制的“微课”或者“优课”上传到校园网。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21-03

一、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旨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培训发展迅速,许多教师的现有学历都是通过职后培训获得的。据统计,1998年全国幼儿园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含园长)只有5.36万人,占当时专任教师总数的6.13%,到2002年增加到35.68%。短短五年间,共增加了15.02万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而在同期,我国培养的本专科幼教专业毕业生只有1.38万人。这一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20.38万幼儿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学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是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取得的一大成就。

第二,与幼儿园教师职后学历培训迅猛态势相伴随,形式多样的非学历培训也风起云涌。该类培训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学历培训对培养能适应新时展需要的新一代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非学历培训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事实上,大部分教师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一定形式的非学历培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幼儿园教师纳入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之中,很多地区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如果这些骨干教师在专业上的引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们将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新教师的职前教育通常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系统的入职培训,从而使许多新教师入职后在短时间内很难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我国绝大多数的职前教育机构在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时,都将重点放在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上,往往忽视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人职培训,很多新教师甚至在没有接受任何入职培训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岗,这使得他们在入职之初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觉得自己学无所用,很多新教师也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与信心。再加上从事幼教工作必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尽管许多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2 培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形式单一、重复低效

尽管如今许多幼儿园和教师对培训的热情颇高。无论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愿意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培训都是一种盲从,是跟着潮流走。而很少考虑自身的需要,很少制定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也很少考虑参加培训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只是为培训而培训。很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重复、低效的,而一些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的低水平培训,使得许多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层面,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大量重复低效的培训往往令教师疲惫不堪,使得他们很少有精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 重外部培训,轻园本化的内部培训,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培训都是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示安排的外部培训。这些培训五花八门,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普通话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法规培训、管理培训等等,而真正满足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培训却很少。理论上讲,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也不同,而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外部培训无法解决的。很多幼儿园不惜代价盲目参加各种各样缺乏针对性的外部培训,却忽视了如何根据本园特点开展培训。此外,大多数幼儿园都只有少数相对优秀的教师才享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即便是这样的培训,其内容也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师德。

4 政府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培训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有一些法规(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教师的培训有明确的要求,如规定“新任教师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岗位培训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对骨干教师应进行更高标准的培训”,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是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制定的。即使在现有的许多与幼儿园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缺乏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另外,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培训经费,幼儿园教师往往享受不到应有的接受培训的权利。

三、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建议

1 把对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要想迅速适应教学岗位,仅有之前在职前教育机构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入职前短暂的实习是远远不够的。职前教育机构应多给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比如,可以规定每学期下幼儿园实习的次数,有条件的可以每星期一次,条件有限的至少也要每月一次。同时要保证下园实习的系统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以促使他们从最初的入园观察逐渐深入到参与教学活动,从中汲取经验。每次入园实习结束后,职前培训机构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与那些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的新教师相比,拥有这类实习经历的新教师在入职时会少一些迷惘和彷徨,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如有可能,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学历教育与教师资质认定结合起来,探索动态的教师资质认定过程和支持性培养模式。

2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减少培训的盲目性

为了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重复低效,需制定

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在培训之前,首先要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在培训之后,要让教师反思自己的培训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英国,教师在职进修通常分六个步骤展开。第一步:需要。教师要确定自己的需要。并将这种培训需要向地方教育部门或大学反映。第二步:判断。由地方教育部门专职人员作中介,学校和大学双方洽谈培训计划。第三步:协议。洽谈结束后拟定一份详细的培训协议,经教师讨论认可后确定。第四步:前期培训。培训前两天在大学里进行,通过导引课程介绍新知识、新方法,开阔教师视野。第五步:主题培训。两天导引课程后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实质性培训,由大学教师进行实地指导。第六步:小结。协议规定的项目基本完成之后。教师在职培训告一段落。英国的这个培训程序是一个系统的培训过程,它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值得我们借鉴。

3 在进行外部培训的同时,注重园本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

所谓园本培训。就是以“幼儿园为本”、以“幼儿园为基础”的培训,它是关注幼儿园和教师需要的培训,也是切实解决教师和幼儿园问题的培训。同时,它以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园资源。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现阶段,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很难得到外来的帮助,更不可能长期依赖外来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养幼儿园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园长作为园本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为教师创造园本培训的条件。幼儿园同时要选择一批业务能力强、威信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核心人物,经过培训和组织研修,使其成长为本园教师的专业引领者和促进者。在园本培训模式下,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他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实际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园本培训是真正针对教师实际需要的、真正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4 注重师德培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的根本。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很多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远比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来得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培训必须注重师德培养。师德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开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礼仪方面的专题讲座。经常开展关于师德建设的讨论活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号召其他教师向她(他)学习,等等。师德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养宜以园本培训为主。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法制化

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制度支持和管理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利,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