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17:5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流程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生此时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将失去最佳抢救机会。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检验“危急值”的作用已日益凸现。流程管理的核心是以流程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进行科学管理[1]。为了规范危急值的管理,降低环节过程中的隐患,我院2008年开展实施危急值的流程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评估原有流程,列出目前存在问题
1.1 原有应用管理存在问题 医院有关部门对“危急值”不够重视;实验室与护理部未建立或完善“危急值”制度;“危机值”报告时间要求不明确、报告记录不全等。原有管理流程责任未明确,血标本放置时间长。
1.2 医务人员责任问题 血标本姓名、床号、住院号不符合,患者进食后,服药后采血。
1.3 护士技术问题 护士采血技术不过硬,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过多引起溶血;摇匀抗凝剂方法不正确;在输液的血管通路采血,导致假性“危急值”结果[2]。
1.4 其他 真空采血器管内负压大,血液以较大流速冲入管内或抗凝血用力震荡,造成红细胞机械性破坏而溶血。
2 流程的落实与管理
2.1 设计危急值管理的监控流程 护理部与医务科联合组成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化验室主任、后勤保障组长为主要成员,针对危急值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及患者进食后采血等问题,负责设计危急值管理过程中危险因子评估表,制订危急值管理监控流程,对全院检验标本进行监控管理和提供技术指导。
2.2 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明确危急值管理的目标,制订与之配套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逐渐使护理人员不折不扣执行流程并养成工作习惯,确保流程中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2.3 临床应用 危急值管理流程实施如下。
2.3.1 建立责任明确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包括检验室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病区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组危急值管理制度,三个制度互相渗透、互相约束。
2.3.2 病区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登记本》,眉栏内容:日期、时间、床号、姓名、住院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报告者的姓名、接电话的签名、被通知的医师的时间、姓名等。
2.3.3 当班护理人员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以及其他重要的检验、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2.3.4 “危急值”接获登记后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医师,记录通知时间与医师姓名。
2.3.5 各护理单元妥善保管《危急值报告记录登记本》。
3 小结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结果,预计将是今后医院管理评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3]。护士通过了解危急值的界限值;采血前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生;护理部与化验室建立联系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等是保障患者的危急值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发挥最大效能。患者危急值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对医生的正确诊断、制定疾病的下一步治疗计划极为重要。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措施。这应该成为医院一项长期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医疗安全水平。通过流程管理,使各项护理工作环节实行无缝隙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中的疏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医院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而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 考 文 献
[1] 杨红叶,邓卓霞,杨苏萍,等.流程管理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32.
[关健词]:基础、分立、结合、突破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法院都在推行审判流程管理模式的经验和做法,还有一些法院进行了其他有益的尝试。这些改革一扫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流弊,高举程序公正的大旗,将整个审判活动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以公开保公正、以公开促高效,是在当前体制下从法院内部解决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由于司法公正本身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如何使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程序公正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实体公正,是当前法院审判改革急需解决的。
一、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
实行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在法院内部实现立审、审执、审监分立,特别是在立案权与审判权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审判程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审判工作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监督,达到分权制衡、权责统一,以促使审判公开、公正、高效、有序、文明、廉洁地进行。
这种改革模式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实现司法的公正,笔者认为有以下的基础:
第一、立案权与审判权的分立。在立审不分的情况下,一个案件能否受理,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实体因素的,比如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案件审理的难易程度、案件当事人的背景等方面,而不完全取决于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符合条件的案件不一定都能被受理,有些案件被排除在法院的大门之外,从而排除了司法管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司法的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实行彻底的立审分立,有助于立案标准的统一,能够改变当事人有冤无处伸的状况。只要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从事立案审查的法官就应依法受理,而不应也不需要去考虑审判案件的法官如何判决的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告状难”,防止了“踢皮球”现象,减少了上潜在的矛盾,为当事人有效地解决纠纷铺平了司法道路。另一方面,立审分立也是出于保障案件公正审理的需要,防止审判案件的法官在审查时形成主观预断,或产生某种偏见,或不适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至于对以后的判决产生不良的影响。
以立审分立为基础和中心,进而实现审监分立、审执分立这三个分立,是减少和遏制诉而不立、立而不审、审而不判、判而不执等司法怪现象的有效措施。
第二、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的分立。我们通常说,实体公正是相对的,而程序公正是绝对的,说明程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实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实体还要重要。只有保持程序的正当性,使案件的实体审判始终处于程序的有效控制之下,成为程序的必然,才能确保司法的公正。要想杜绝审判过程中法官办案的随意性,就需要用程序加以控制,使程序成为约束法官行使审判权行为的准则,而不是法官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比如说,关于延长审限的规定,应当属于案件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审结的补救措施,而不是法官在正常情况下怠于行使审判权时所寻求的藉口。因此,将法官原本享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利从审判权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比如开庭日期的确定等)失去决定权,只能在他人为其设定的程序轨道上被动地前进,而没有停止或后退的权利。这样一来,法官审判权的行使便有了紧迫性,案件的审理情况将随时受到跟踪和监督,案件久拖不决的现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如果进一步削减办案法官的程序性权利,比如将判决的时间也予以相对地确定,要求一定的当庭宣判率,那么纵使当庭宣判可能造成极个别案件的错判,案件裁判总体上的公正性仍将进一步增强,因为它大大减少了从开庭到宣判期间对于判决结果的人为干扰和影响因素。
第三、当事人与承办法官的分立。出于公正、公平、中立的需要,当事人与法官不得单方接触的原则是一条最基本的诉讼准则。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当事人与承办法官因案件的送达、调查取证、财产保全等工作所形成的频繁接触曾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接触使法官在心理上、感情上对案件的一方当事人产生了倾向和接近,以至于最后作出了不公正的裁判。即或作出的裁判是公正的,另一方当事人也会产生不公正的感觉。为了消除这种状况,确保司法的公正,有必要运用程序设立某种限制对二者加以隔离,以尽量避免或减少案件承办法官与当事人不必要的单方接触,使案件承办法官除了在开庭时与双方当事人同时接触外,没有单方接触某一方当事人的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如立案审查、送达、保全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从承办法官的审判权中分离出来,而将这些权力交给另外一些不审理该案件的法官,使承办法官与双方保持同等的距离,从而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判。
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的基本方向
目前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当看到,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些制度的设计在施行过程中已明显地违背了初衷。另外,审判流程管理各环节之间在衔接和配合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案件的审查立案、排期开庭、到案件的送达、财产保全以至开庭审理和判决等,就象一条流水线,需要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而每一个人对自己面前工作完成的好坏,都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只在自己控制的那部分时间内对案件享有部分程序或实体上的决定权,而在行使这部分权力时还要受到相邻程序享有者的制约。因此,一个案件在程序流转过程中,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他们之间怎样配合,如何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某一环节在程序上出了问题,不仅将导致程序上的混乱,增加诉讼成本,更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
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进一步发挥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作用,是完善和深化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健。笔者认为,不仅仅要改进制度,更要在执行制度时把握制度设计的内涵,可以在实施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监督管理与服务的结合。立案庭和各审判庭之间应当是一种既监督又服务的关系。放弃监督而一味地强调服务,将使立案庭听命于各审判庭的指挥,失去对案件流转程序的控制权,从而失去对案件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管理,最终可能导致案件裁判的不公正;放弃服务而一味地强调监督,将使立案庭与各审判庭之间发生磨擦和冲突,失去协调和配合,不利于案件的及时裁判。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设立既是为当事人服务,同时也是为各审判庭服务,既是在行使一部分程序性审判权,又要服从和服务于实体性审判权,在服务中实现监督,在监督中搞好服务,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立案庭对外要本着服务于当事人、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原则,努力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参加诉讼的成本。“首问负责制”、“诉讼向导制”等做法,正是基于此目的而设立的。而当事人随到随立,即随时审查立案、随时排期、当场给原告一方送达开庭传票等,给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立案庭对内要服务于各审判庭,充分做好开庭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使承办法官能专心于开庭审判案件,不需再为传唤当事人、确定开庭日期、寻找审判法庭等事项费力劳神。立案庭在做好审判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审判全程的有效控制,不能仅仅将工作局限在案件开庭之前,还要延伸到案件的审理终结。因此,应当进一步在案件的分配、当庭宣判的比率、审限的跟踪等方面加强对案件的监督、管理与控制,扩大立案庭对程序控制的范围和强度。只有使立案庭和各审判庭的权力保持相对平衡,才能发挥双方应有的职能。只有做到监督与服务的结合,才能体现各方的协调与合作精神,共同为社会搞好司法服务,切实维护司法的公正。
第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结合。司法公正并不单纯指的是实体公正,当事人也越来越善于拿起程序公正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推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审判权力分配体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程序的公正相当多地体现在立案庭,在立案、排期、送达、保全、调解诸环节上,经常发生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情形,比如管辖权异议、对财产保全申请复议、对开庭遥遥无期的抗议等。这些程序的出现,或多或少地了司法的公正。特别是对于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舆论关注,被称为新的司法腐败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是案件在流转过程中耽搁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当事人上诉的二审案件,甚至案件流转的时间远远超过案件实际判决所需的时间。这种状况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妨碍了当事人对上诉权的正常行使,侵犯了当事人程序上的期待利益,致使当事人来回奔波于两级法院之间查询、催办,甚至开始拖关系、找门路,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在实质上造成隐性超审限的状况,使一、二审审限形同虚设,既影响了的权威,也损害了法院的形象。二是案件本身复杂、疑难或存在人为干扰因素,导致迟迟不能开庭或开庭后杳无音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审判庭。即或最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这种迟到的判决对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而言也只是一纸空文,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正如人们常说,“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因此,案件的一审法院对于上诉的案件应当严格在法定的期限内及时上报,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也应当及时进行登记排期开庭,这一过程中案件的流转尤其需要立案庭和各审判庭的配合。而实体的公正主要体现在审判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事人诉讼的目的不仅是希望在审理中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及时的判决,更希望得到公正的判决,以弥补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受到的损害。立案庭和各审判庭在案件审判上的配合,主要体现在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上,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程序的公正将有助于推动和实现实体的公正,而实体的公正应当是程序公正的必然结果。正当程序和审判独立的有机结合应当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
第三、审判流程各环节之间的结合。它既包括立案庭与审判庭之间在案件流转上的结合,也包括立案庭内部各环节之间的结合。立案权与审判权的分立,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的,它们只是一个案件不同的诉讼环节,分属不同的部门和人员,立案只是案件的起点,而审判才是案件运行的终点。为了保证审判流程各环节的顺序性,立案庭不仅要在形式上统一立案登记,还应将所有的案件都规定由立案庭进行实质上的立案审查,这也有利于审判庭裁判水平的提高。围绕立案所进行的一系列庭前准备工作,都是为案件下一步的审判打基础。立案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案件需及时移送各相关业务庭,案件移送的时间、案件的材料完备与否、以及案件的分配是否适当,都是影响案件从立案庭流转到审判庭是否顺利的关健。这其中有大量琐碎的工作要做,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案件流转不畅,甚至造成双方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样,在立案庭内部,既要减化案件流转的环节,即尽量减少案件的参与人员和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又要将现有各环节上的职责予以适当的分配与合并,做到权责明晰,以确保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诉讼效率,防止各种消极现象的发生。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安排好送达、财产保全、调解等工作,以节约诉讼成本。
三、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改革的新突破
如果仅仅将立案庭的职能局限在上述范围内,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庭审阶段负荷过重、以至造成诉讼进度缓慢、大量案件积压等不良现象。笔者认为,应当以“三个分立”为中心,围绕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在不违反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扩展立案庭的职能,实现立案职能的新突破。
第一、庭前证据交换的突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第三十七条规定:“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这种审理前的程序在美国称为发现程序,它赋予了当事人主动向对方收集有关证据和信息的权利,目的在于暴露案件事实,明确争执的焦点。通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调查和交换证据材料,使双方在相互知悉对方持有的事实、证据和法律点的份量之后,容易取得共识或某种程度上的妥协,迫使当事人双方都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考虑诉讼争端,便于当事人自行和解或法官依法进行调解。即使不能促使当事人走向和解,也可以为下一步的开庭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诉讼实效,避免诉讼上的拖延。
庭前证据交换对程序功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在一定意义上对审理过程中所展示的案件事实具有预决的效果,鼓励了当事人积极地在庭审之前收集对案件事实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庭审时所需要的证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在庭审之前明确案件争执的焦点及事实情况,有助于在审理时避开无关的争执点和缩小当事人在争执点上的差异,防止诉讼进程的一再拖延。同时也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减弱了当事人在举证方面对法院的依赖,促使法院的审判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方向发展。另外,它防止和杜绝了案件审理时一方当事人的突然袭击,增强了庭审的辩论效果和庭审的实际意义,使庭审更具吸引性和观赏性。
第二、庭前调解制度的突破。由于庭审功能强化以后,绝大多数案件都要求直接开庭,这就使调解在时间上陷于尴尬境地,而当庭调解又需要时间,很可能影响当庭宣判。如离婚案件,调解是必经程序,但往往不是在相对短暂的开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庭后调解,既可能因为调解时间长违背诉讼效率和审限制度的要求,也使案件不能当庭结案。而通过庭前证据交换,当事人双方基本上做到了知彼知己,已经为在庭前调解结案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据悉,美国现存95%以上的民事案件是在庭审前,采用和解、调解或其他适当方式谋求协商解决纠纷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程序上对调解制度加以完善,将调解程序进行前置,放在立案庭,实行调审分离,以改变调审合一、久调不决的状况。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开庭前进入专门的调解程序,并给予适当的调解期限加以限制,以改变调解在时间上的任意性。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进入开庭程序。调解由不担任案件主审人的立案庭专门人员主持,可以防止审判人员在开庭前就产生“预断”心理,保证开庭不走过场。但是有人认为,立案庭进行调解违反了立审分立的原则。笔者认为,调解主要是当事人之间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的,本着提高效率、简化程序、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由立案庭通过庭前调解的快捷方式结案,在实践上是完全可行的。
管理流程不顺,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你的企业在内控实施过程中,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内控固然重要,但是,普通内控体系就企业全面制度化管理而言,存在局限性。
不管是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中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都是围绕设定的内控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以风险点源为重点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内容重视风险,管理方法强调控制,是两个标准的共同特征。因此,其内控体系存在两点局限:
一是管理内容重视风险,对流程中不存在风险而又需管控的要素或基础性工作缺乏关注。此外,业务内控流程也不能涵盖企业所有的管理要素。因此,设计的内控制度体系也不能满足企业全面制度化管理的要求;
二是管理方法强调控制,忽视激励因素。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保证员工投身于工作的热情不减。管理需控制,但更要重视激励和关注企业的成长、员工的成长以及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当前员工知识水平普遍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普遍增强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更具柔性的组织结构、更具激励性的管理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
突破这两点局限,需从制度上下手。
中石油集团下属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实践表明,基于流程的全方位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法,使每项管理活动形成了以流程为主导的闭环的管理系统,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明确,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
六项原则,四级制度
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制度应具有合法性、可行性、严肃性和先进性,为满足“四性”要求,全方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事物的一般系统性特征。管理制度建设必须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分析各项管理活动和管理制度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系统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影响和决定企业管理效率的要素和原因。
2 遵循管理自然流程原则
流程管理思想和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强调打破职能部门的界线,考虑流程的连续和有效性,以流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对象。在一个企业中,业务流程决定各组织的运行效率。将企业的管理活动按业务需要的自然顺序来设计流程,并以流程为主导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满足了流程管理的思想。
3 有效制衡原则
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制度执行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4 以人为本原则
企业的构成要素无非是人、财、物,而在这三者中人是最关键、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管理的计划功能、组织功能、领导功能、控制功能都是通过人这个载体实现的,只有在各环节中充分发挥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才能实现目标。因此,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5 “除弊”制度与“兴利”制度并重原则
“除弊”制度是指那些重在限制和惩戒不当行为,旨在防止和消除各种弊端的制度;“兴利”制度则是那些鼓励员工良好行为,引导行为,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的制度。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除弊”制度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而“兴利”制度则是激励因素。赫茨伯格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保证员工投身于工作的热情不减。因此,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是“除弊”制度与“兴利”制度的一种合理的平衡与协调,而非偏执一端。
6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企业管理总是要不断否定管理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发扬管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吸收新内容和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应遵循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股权结构较分散,治理结构较完善,因此,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管控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董事会及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对运营层的监控上,要求管控要为治理结构服务。而在我国,股权结构或所有权单一,治理结构中各权力机关相互兼职、内部人或关键人大权独揽的现象相当普遍,难以形成相互制衡、管理规范的制度安排,以致一些企业的财务数据失真,高管层道德失范、管理失衡。为此,本文认为,治理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是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运营层,也是企业管理与管控的落脚点。其组织结构设置科学与否,职能分配到位与否,职责分配实现相互制衡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管理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全方位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分为四级(如图1):一级制度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基本管理制度,其中基本管理制度是企业工作的总原则和指导方针,包括企业章程、企业战略、经营政策、制度制定的宗旨及执行的权力界定等;二级制度包括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三级制度包括业务主体活动、管理支撑活动、流程图和管理制度;四级制度包括操作规范和应用表单。一、二级制度是管控的基础,三、四级制度是管控的支撑。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以流程为主导的方法,将企业的各个管理过程和涉及的管理部门显现化,从而理清各部门的职责和需建立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职能分配和制度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首先,从市场需求调研到形成产品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以走流程的方式,确定企业的业务主体活动和管理支撑活动。不同的企业由于经营业务的不同,其业务主体活动和管理支撑活动也有所不同。
第二,针对各业务主体活动以走流程的方式在各部门之间流转建立管理流程图,找出关键控制点和涉及的管理部门。以关键控制点为重点确定各业务主体活动需建立的过程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的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各业务主体活动的管理制度体系。
第三,针对各管理支撑活动从管理的始点至终点建立管理要素目录树(如图2),使管理支撑活动各管理要素显现化,找出重点管理要素及涉及的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以此构建各管理支撑活动的管理制度体系。
第四,由各主管部门在重新审视流程的基础上分别制定过程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对流程中涉及的管理部门,进行职责与权力的界定,明确主管部门和各分管部门的职责;其次,将各部门职责分解到岗位,编制岗位说明;最后,按管理活动流转顺序制定管理制度,对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并编制应用表单,对有严格操作要求的关键点应编制操作规范。其过程及主要工作如图3。
第五,组织企业各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主管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讨论审议。讨论审议是制定制度、完善制度的重要环节。对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其根本出发点要使制度为流程服务,而不是为部门或岗位服务,以解决横向沟通失调,流程整体无人负责的问题,构建出完整的、无根本性目标矛盾的管理制度体系。
第六,组织管理制度的试运行,试运行一般为3个月。试运行期间,要注意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并做好记录,同时主管部门要采取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制度进行修订充实。
随着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趋复杂。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在控制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企业流程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流程是公司战略、理念、策略和有效内部控制的载体,流程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行为。企业流程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改革,改变企业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流程不闭环等情况,使每个流程可从头至尾由一个职能机构管理,做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达到缩短流程周期、节约运作资本的作用。流程管理最终希望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二、企业流程管理发展现状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并在国外得到了普遍应用。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业务流程,并认识到流程对于企业建立竞争力的价值和关键意义。所谓流程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流程管理思想的最早提出是在泰勒时期,当时被称为:“方法和过程分析”。在这一时期流程管理虽然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但是他们都是面向企业的单个环节而非整个业务流程。到20世纪80代到20世纪末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流程管理已经开始针对流程再造,着重强调战略管理特性,期望通过流程再造来改善流程。21世纪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时期的流程管理主要侧重于流程建模语言和流程管理系统的建立,创建一个集成以往所有流程管理系统的平台。受我国工业基础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我国流程管理起步较晚。从80年代的初次引进MRP-II,到MRPII-ERP的应用发展才只有20多年的过程。目前看来我国企业进行的流程管理只是一种技术的运用,流程管理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的形成。而且我国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就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将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解决问题。
三、流程管理重要性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少企业经历了初期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例如工作繁忙而效率底、执行率低等管理问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员工首先是组织的一部分,然后参与到流程的关键环节,最后才进行组织分工,这就是造成企业很多工作效率低。流程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战略实施和组织运作的具体载体和方式,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流程管理渗透了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项业务战略的实施都肯定有其有形或无形的相应操作流程。进行流程管理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传统管理理念,减少组织运作过程的冗繁环节并打破部门间原有壁垒,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和质量。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方法。流程管理按照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分为:流程梳理、流程优化、流程再造。
四、流程梳理与分析
“流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需要的一系列动作和步骤。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流程分为战略性流程、经营性流程和辅流程。这3种类型的流程适用于大部分的组织,每一类流程都可以细分为一系列的子流程,这些子流程又可以一步一步地细分为更为具体的流程,直到细分到每个员工的工作流程。战略性流程是指组织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的流程。包括战略规划、产品或服务开发和发展新流程的那些流程。经营性流程是指组织实施常规职能的流程,例如市场开发(赢得顾客)、服务实施流程(令顾客满意)、售后服务(顾客支持),现金与财产管理流程等。辅流程是指那些辅助战略性流程和经营性流程实施的流程,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流程等。企业战略性目标决定流程的方向。企业的资源(包括组织、技术和企业文化资源)是工作流程运行的支撑力量。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是通过流程进行运转。流程管理是企业从粗放型管理过渡到规范化管理直至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流程化管理可大幅缩短流程周期和降低成本并可改善工作质量和固化企业流程、实现流程自动化、促进团队合作以及优化企业流程,最终实现职能的统一和集中、职能的合并、职能的转换,让企业负责人不用担心有令不行、执行不力,让中层管理人员不用事事请示、相互推诿,让所有的员工懂得企业的所有事务工作分别由谁做、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好的标准清楚明了、一目了然,使企业管理标准化和程序化。好的流程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企业资源不足。虽然现在流程管理思想已在企业中普及,并且不乏流程,但却缺少真正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流程。或者有较好的流程,但缺少有效的实施和落地,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企业内部流程流转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审批权限集中,审批人选无备选方案,在项目高峰期时会影响项目整体运行;另因部门间及员工间的工作权责不明晰、缺乏协同,流程之间交互复杂,决策时间长、执行缓慢,导致流程在个别环节停留时间长,影响流程整体效率。在流程设计时,需要将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五、流程优化与流程再造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特性,使其在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水平不能符合发展的需求,不能为企业发展助力甚至阻碍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而企业内部流程管理中流程管理作为其中的连接点有其重要的价值。实现企业流程管理是企业实施科学性管理转变传统思想的前提,是大幅缩短流程周期和降低成本并改善工作质量和固化企业流程、实现流程自动化、促进团队合作以及优化企业流程的一种手段,最终实现职能的统一和集中、职能的合并、职能的转换。流程优化过程中应确定如下几个因素V优化原因、优化方案、优化实施落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借鉴国外好的经营方式,并且也不乏好的内部流程管理规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内部外因素导致规范执行不彻底或根本无法执行。究其原因往往是在制定初期没有将流程运转过程中需要规避的风险提前揭示或考虑进去,就需要在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或流程再造。流程优化的目的是消除浪费环节,精简冗繁环节,重排不合理环节,弥补缺失环节,最终达到高效流程。流程优化的主要途径是设备更新、材料替代、环节简化和时序调整。大部分流程可以通过流程改造的方法完成优化过程。对于某些效率低下的流程,也可以完全原有流程,运用重新设计的方法获得流程的优化。流程再造的目的是为了对于成本、品质、对外服务和时效上达到重大改进。旨在从根本重新而彻底地去分析与设计企业程序,并管理相关的企业变革,以追求绩效,促使企业长期成长。企业再造的重点在于选定对企业经营极为重要的几项企业程序加以重新规划,以求其提高营运之效果。如《企业流程再造》一书中说道“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简单说就是:推动组织战略的实现;提高组织绩效;最终构建流程企业。”流程再造形式选择考虑的三个因素,即再造活动的幅度、广度和深度。幅度的差异是就不同企业的现状而言企业决定采取的优化再造的强烈程度的差异,分为整体重新设计或者局部渐进的优化两种方式。企业选取哪种方式进行优化,取决于每个企业的具体现状即组织的构成和组织内部的关系。流程再造是企业流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流程再造决定着企业整个管理是否高效。
六、实现流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流程是管理的终端,所有的管理需要通过流程来实现。那么实现流程管理就变成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企业在进行流程管理时,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流程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执行不彻底;企业流程与企业实际业务相背离;流程之间缺少连接点等。真正地将企业流程管理思想和实践应用到企业中,必须要把握好其中的关键点。首先,要做好数据支撑工作。所有管理制度或流程的制定都是以原有的数据信息为基础的。要想做好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必须收集原有的流程管理的相关信息,已原有数据为支撑了解到原有流程中的障碍环节或阻碍点,在后续的流程管理设计环节规避此类风险。其次,部门分工明确协作合作。基于复杂组织结构和流程规划的部门及员工关系显得交叉复杂,权责划分不清晰,部门等待和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而部门内员工缺乏责任的明晰,“等待领导”“、等待负责人“”无人负责”的情况严重,决策时间长、执行缓慢,导致流程在个别环节停留时间长,影响流程整体效率。这就需要在制定流程时明确部门分工,明确责任人,对于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问题给出预备的解决方案。再次,健全的管理制度。基于不健全的制度体系架构之上建立起来的业务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流程,由于设立之初缺乏统一的规划,并且随着各自新制度的出台、修订,流程也随之修订,因此出现流程众多(流程的不同版本)的局面,流程相互之间流程冲突、互相抵触、交互重复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问题状况频出。最后,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大多数员工依然目光局限在自身职责和部门权益之上,本位主义明显,在公司内部并未形成真正合作和共赢的文化。动员企业上下都参与到企业的流程管理中来,相互协作,达到共赢。
七、结束语
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婚姻登记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数字化的婚姻登记档案文件虽然不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直接生成的,但却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的,并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所以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文件符合电子文件的要求,可以称为间接型电子文件,是电子文件就要遵循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就是要在文件的生成和管理过程中进行全程控制(前端控制、过程控制)、全过程的元数据记录和跟踪记录,只有这样数字化的成果在提供利用时,才能发挥凭证作用,具有法律效力。否则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就会被置疑。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总结归纳了涉及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一、婚姻登记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
婚姻登记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1、婚姻登记档案材料在婚姻登记机关承办完成后,一般交给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或由婚姻登记机关委托第三方(比如档案馆)整理、立卷,作为数字化前身的婚姻登记纸质档案材料,这种整理、立卷会造成档案元数据记录的丢失,从纸质婚姻登记档案材料的生成到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乃至网络资源共享过程中,一个环节监督失控,没有跟踪记录都可能造成档案的真实性存在置疑,从而丧失作为档案的凭证作用。所以,婚姻登记档案材料在登记机关承办结束后就应该及时进行数字化扫描或数码照像处理,之后再进行整理、立卷,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在婚姻登记档案材料承办结束后普遍没有进行这样操作,这样操做既保留了作为间接电子文件的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的元数据记录又保障了档案的真实、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作为凭证时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2、关于纸质婚姻登记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婚姻登记档案在档案馆接收进馆时有记录内容存在不完整的现象,比如:夫妻双方没有签字或没有手印或没有照片等,这种情况在提供利用档案时,档案馆出具的档案证明如果不具有法律效力,责任在婚姻登记机关,与档案保管部门无关。这种档案内容的不完整也会使档案作为凭证、依据时失效,也能直接影响到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婚姻登记档案及时规范化的整理、立卷,避免了档案的丢失、损毁和破损,有效维护了档案的完整,也保证了纸质档案的原始记录,从而确保了档案的真实性。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为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纸质婚姻登记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就没有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更是无从谈起。写到这里笔者深深的感到,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制定一个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非常必要,这不仅仅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的问题,由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成果会越来越多,需要数字化的档案都必须做到前端控制、制作控制、跟踪控制以确保档案在各个流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识别性,确保其不容置疑的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这样的数字化成果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长期保管问题是影响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法律效力的重要因素
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长期保管问题主要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的存储格式、迁移和备份。
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非常快,而数字档案必须依赖计算机设备才能读取,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采用哪种格式及格式在不同软件环境的转换直接关系到档案在长期保管中是否是可识别的、真实的和完整的。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格式主要有文本格式和图像格式,国家标准的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征求意见稿)要求:纯文本文件格式为:TXT格式、XML格式,图像文件格式为:TIFF格式、JPEG-2000格式、JPEG格式、GIF格式、PNG格式、DjVu格式。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文本格式和图像格式应具备以下特点才能保障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的长期保管中档案的真实性、可识别性、完整性。1. 格式能保证电子文件在处理过程中不被篡改和窃取(或即使有被篡改和窃取的可能也会被及时发现);2. 格式不依赖特定的系统和软件存在,能够随时随地的被正常读取;3. 格式应便于数据迁移和数据交换,便于查找和检索;4. 能够保持文件生成时的格式,并且有版本升级功能,即使办公软件不断升级,也能输出同纸质文件一样的格式。
婚姻登记纸质档案保管期限是100年,这意味着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提供利用的时间也是100年,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由于存在先天性、致命的弱点―存在不能直接识读,信号极易消失,信息容易被篡改,信息也容易被远距离截取、窃获等问题,而且特别依赖专用设备和软件才能读取,所以在备份时仅仅进行同质备份已经不能防范和克服数字化档案的致命弱点,确保它的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在备份时应该采取双版保存的方法,以维护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安全与完整。所谓的双版保存指的是①电子载体的双套制,即电子版本的备份一份在线利用,另一份异地保存,以此确保历史信息的完整和安全。②不同载体的双套制。比如:在保存电子版本的前提下,一定要保存完整的纸质档案。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多种异质间转换备份比如以缩微胶卷或声像档案等形式的异质转换等,这种转换在读取时对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小,信息不易丢失,不会被远距离篡改,适合数字化婚姻登记档案的长期读取和保存。在备份时还应该注意定期对电子备份进行检测和考贝以确保备份的安全和完整。
另外,在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长期保管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比如:在婚姻登记材料的生成、归档、数字化等过程中都应该有跟踪记录,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建立一个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凭证价值之所以不容置疑,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了“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在保管存储、提供利用等关键环节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法规制度也相当重要,比如:数字档案人员管理制度、归档、存储与备份制度、保密制度、提供利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信息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等。这就是要构建一个集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一种技术管理与制度和法规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新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保障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在长期保管的提供利用的凭证价值和应具有的法律效力。
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长期保管的主要问题决定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的提供利用,只有建立、完善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技术管理制度及法规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新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好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存储、迁移和备份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婚姻登记档案在长期保管过程中提供利用档案的真实、可识别和完整,完成其作为凭证和依据的价值使命,确保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长期保管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
三、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的安全管理技术,是网络资源共享和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法律效力的安全保障
1. 内外网端口分离策略。现代计算机系统信息技术,尽管功能强大,但仍有很多缺陷,特别是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集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于一体,信息出入口多,而且公布面广,信息环境的复杂性使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内容涉及面广、复杂性大,而且计算机系统是由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薄弱环节,极易遭到攻击和破坏。如果采用内外网分离,端口分离技术,即有关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完全在内网,比如涉及当事人婚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不的可以放到外网,比如:检索目录。这样将通信、计算机和信息的处理出入端口有效分离,防止信息被远距离的截取、窃获。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性措施,它是阻止网络中的黑客破非法访问某个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这两方面通信的门槛,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和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其进行检查,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有两条:“凡是未被准许的就是禁止的”;“凡是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3. 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是被认为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婚姻登记数字化成果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种主动安全策略。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的安全,确保不宜公开的数字档案的非公开性。对数字档案加密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端到端的加密,即数据从一端到加一端提供的加密方式,以保护数字档案在传输过程的安全;采用链路加密,以保护网络结点之间链路信息的安全;采用结点加密技术,对存储在结点内的(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文件和数据库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等等。
4. 防病毒技术。网络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通过复制自身以传染更多计算机,网络病毒感染一般是从用户工作站开始,而网络服务器是病毒潜在的攻击目标,也是网络病毒潜藏的重要场所。网络服务器在网络病毒事件中赶着两种作用:它可能被感染,造成服务器瘫痪;它可以成为病毒传播的人,在工作站之间迅速传播与蔓延病毒。病毒防范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定期杀毒和进行版本的升级;定期更新定义文件和引擎;使用防病毒芯片的网卡、单机防病毒卡等防止病毒从工作站侵入;另外还可以在内部网与外部网的网关安装防毒软件,进行多层次的主动防御。
5.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策略是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访问控制技术是要确定合法用户对计算机系统资源所享有的权限,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合法用户使用非权限内资源,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数字档案不被非法使用、不被非法破坏、需要保密的数字档案不被窃取,它是维护网络安全、保护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访问控制技术包括网络的访问控制技术、主机的访问控制技术、微型机的访问控制技术和文件的访问控制技术。
总之,无论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的全程控制(前端控制、过程控制)、数字化加工、和安全管理都是在充足资金的支撑前提下才能顺利完成的,如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的流程管理规范、完善的技术管理及法规管理制度,大量的数字化档案成果,尤其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成果在长期保管的提供利用时很可能出现不能读取或不能识别、不真实、不完整的结果,这一定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仅是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的问题,也是所有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提供利用的法律效力想到的。
注释:
(1)国家标准《电子文件管理细则 第二部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征求意见稿)。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31―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3)马春茂:《电子文件归档格式思考》,《北京档案》2007年第一期。
(4)陈丽杰:《谈如何加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2011年第四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流程管理;管理体系
近几年,我国企业在迅速的发展,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大和生产规模、管理的提升,企业由一般粗放型生产向着精细化产品生产转型、由单纯的军品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市场发展、由分散产品生产模式向产品化设计生产模式改变,企业的战略定位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各项管理也开展了提升活动。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型也成为企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1],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其所包含的规定、办法、细则、规程等文件必将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改进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构建科学、清晰、流程化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1、相关理论综述
(1)企业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出台后才被正式予以界定,它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特点[3]而制定的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相互关系的准则,是依法治企的依据,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1]。其一般表现为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等[3]。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长久的成功,就必须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贯彻执行[2]。
(2)流程化管理
是一种过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过程,过程是,有的完成工作,有一定的条件下,相关的信息根据数据单位,不同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传递路线图[4]。流程管理规范化的构造端的卓越的业务流程为中心组织的业绩持续提高业务目的的系统化方法[5]。工作流程安排到通过过程的各部门和各部门,通过表演评价系统的实施,目标和鼓励成功传导各水平的企业,在各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积极推进流动的良性驾驶。这个系统性的工作流程化处理,有若干的工作项目和它们的相关人及相互说明工作关系很好,从而实现目标的精细化管理[4]。
2、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关系
首先规章制度和流程有着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和流程产生的时机不同
任何一个企业在诞生之时,就存在着流程,只是这些流程很多时候没有被规范化。而制度则是在企业的管理者看到企业运行中出现问题,或预计到可能出现问题时建立的。
(2)制度和流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同
流程一般是用图表表示,可直观的看到业务活动的各个步骤和环节。流程和流程之间通过流程接口连接起来,形成企业的业务活动框架。但流程在描述上不能展示流程的设计思路、执行时的细节以及不按要求执行导致的后果等内容。制度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由于制度一般是文字形式来描述,不够直观,因此内容上有较多重叠,如果制定时缺少沟通,可能会出现冲突。
所以本文将流程化管理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形成两者在管理上的优势互补,并采用问题导向,运用流程化的管理理念来搭建企业规章制度的框架,建立完善的流程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3、企业规章制度管理中流程现状
(1)规章制度体系状况
目前,企业规章制度体系经过近七年多的建立和完善,框架已搭建,各类规章制度已了很多,基本上都是由职能部门起草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还仅仅是职能制度管理模式,在规章制度体系整体结构上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2)规章制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规模的数量以及所涵盖职责还是比较全的管理、严格的,尤其是要致力于理都是比范,得到了纲常的企业科研产、经理安排,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规章制度的形成、、考核评价和检查监督以及整个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的构建等几个角度给出具体的建议和阐释。
4、总结
企业流程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就目前而言,将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流程化改造,建立流程化制度管理模式,将会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内部管理的阻力和内耗,对企业规范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浅析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4,(1):104.
[2]陈雪岩,徐锦文.对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探讨[J].商情,2012,(19):206-206,118.
改制后,在上级党委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设、改革、管理、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公司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发展,迅速转变理念,尽职尽责工作,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促进了企业建设的全面发展,较好的实现了董事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组织架构的优化为企业跨越式发展筑牢了根基
去年9月份公司改制后,成立了潍坊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由国有企业向公司制企业的根本性转变。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组织管理理念,系统整合公司组织机构,形成了客户服务、生产运营管理等五大组织板块,实现了“以生产为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变,部门由改制前的23个调整为13个;按照组织机构设计方案,顺利实施了全员竞聘上岗,先后完成了公司138个岗位,366个编制的竞聘工作,聘任部门经理11位、业务主管32位、上岗员工289位,达到了适人、适岗、适事的原则要求,促进了人员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改制后,实现了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运行流程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工作效能得到全面提升,广大员工自觉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优化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公司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建立了基本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要求,结合改制企业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薪酬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员工聘用管理制度》、《员工岗位流动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假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本管理制度。其次,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新的薪酬变革方案,转变了传统的大锅饭思想,按照劳动付出和技能水平,拉开收入差距,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和人才价值原则,激发了员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公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第三,推行了绩效考核管理。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公司将关键绩效指标、目标层层分解,公司、部门、个人的考评成绩均与个人绩效奖金挂钩,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改进,从二季度开始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初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树立了员工的绩效理念,对提高团队效率,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实施了流程管理。公司通过流程再造与持续改进,在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应对市场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主流业务流程图和二级流程管理规定已基本完成,开始在公司各业务部门全面推行。
员工思想理念的转变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改制后,现代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思想和心理受到了巨大震荡和冲击;由企业“主人”变成了“打工仔”,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造成了部分员工心理落差,带来了情感上的失落;薪酬制度改革和员工收入拉开,对于长期处于大锅饭的国企职工来说很难迅速接受;机构调整、人员精简后,各部门员工普遍减少,工作标准高了,工作量成倍增加,工作时间也比过去长了,而员工薪酬却没有预想的高,特别是实行绩效考核后,有的甚至比以前还少了,导致个别员工心理上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失衡感,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发现这些不良思想倾向后,为全面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统一员工思想,调动工作积极性,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公司各部门通过统一学习、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从企业愿景、个人对公司贡献和发展空间、各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等多方面与员工进行了积极探讨和思想引导工作。
公司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思路,起草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发展和推进思路,拟定了以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核心理念》和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规范的《员工行为准则》,按照公司形象识别系统规范,重新布置了公司荣誉室和艺术作品展室,设计了客服视觉识别系统并进行了设计应用,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公司还利用每周六业余时间,通过企业大学授课等形式,组织员工进行卓越流程管理、文化竞争战略、公文写作、服务礼仪等现代企业综合知识培训,先后开展了3.5我身边的雷锋大家谈、女员工艺术作品展、女员工趣味比赛、“转理念、提效率”思想大讨论等企业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思想大讨论中,广大员工踊跃参加,先后撰写
论文97篇,围绕我在为谁工作、应如何工作等八个主题,专门召开了思想交流会,并将交流会实况制作成光盘,将优秀论文整理、印制成册下发。与此同时,加大了企业文化内宣和外部传播力度,及时向社会展示公司各方面建设成就和良好企业形象,在公司内部努力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和工作氛围,目前,随着现代化、快节奏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的建立,员工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自己在为谁工作,应如何工作,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责任心和积极性随之有了明显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尽快渡过转型期、进入稳定发展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潍水品牌的塑造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开拓了生存空间
【关键词】流程管理 企业 OA协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早已不适应激烈竞争的要求,企业在运营中需要更高的效率。因此通过OA协同平台来实现各部门、各级横向纵向工作流程处理的自动化,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对医药行业的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及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而言,加强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尽管医药行业被认为是一个资金雄厚的行业,但调查显示,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比较谨慎,整个医药行业的信息化而言,总体上仍属于低层次应用的水平,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在OA协同平台管理中,建立各项管理和业务流程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使OA协同平台惯性运行的保障。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对流程的认识不足,常常出现的问题是:不制定制度流程,或制度流程制订了而实际工作不彻底执行;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流程意识的缺失和对制度流程的不尊重。
在业务流程的建立和优化过程中,身为一名医药企业OA协同系统管理者深深认识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企业之前没有制定流程,工作也照样进行,有没有流程似乎对工作影响不大;流程就是约定俗成,制度出来没有实际意义;流程制定得再好,关键在人的执行,如果人的工作不到位,再好的流程也没有用;领导认为有了流程,就分散了权利,领导的权威与价值就不能体现了;业务工作很复杂,遇到的特殊情况很多,没有办法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有许多流程只是形式主义,直接找领导签字最简单,效率最高;公司流程执行了好几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不需要优化;企业现行流程与实际不相符,时常修改,不符合制度;虽清楚通过建立和优化流程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保障执行一致,但不知道从何入手;每年都会按照部门的要求进行优化,却发现效果不明显。
由于存在上述认识问题,医药企业在流程建立上常常困难重重,建立的流程流于形式。在企业中流程的存在,是为企业提供更好更快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须解决以上问题,有几点:要认识流程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沉淀工作经验,不能传承复制,不制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不能保障实施效果一致;不论领导还是下属都要养成尊重流程的习惯,且不能让权力大于流程,让习惯大于流程,让经验大于流程;要学会优化流程的方法,具备优化流程的能力,不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固步自封,得过且过,缺乏创新。
流程管理在企业中相当重要,它可以不断提升内部运作效率。流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效果和效率,没有效果的效率是没有价值的,就像是“洗煤炭”,甚至让企业的制度管理更加凌乱,当然没有效率的提高也是不可能保障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通过业务流程管理来优化内部运作,具体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来:让高层减少工作压力,通过事情分级处理手段来减少审批环节,让制度和流程来保证企业业务的运作,使“人治”转向“法治”。根据流程理顺结构,明确角色及职责,使业务有序运作。使流程中没有空白地带或重叠区域,真正做到职责明晰,分工明确,消除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明确流程的责任人。在很多企业,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部门有人管,而流程没有人管,或者部门内部的流程有人管,跨部门的流程没有人管。根据流程运作的要求,不仅要明确流程的责任人,而且应打破部门界限,赋予流程负责人对跨部门流程从头管到尾的权力。权力尽量下放,让最明白的人最有权。流程优化要求管理重心下移,即职责和权限要下放,真正让最明白的人最有权。流程优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一些主管觉得失去了权力,这是因为以往很多需要他们发号施令才能得以推动的环节,在流程梳理顺畅之后能够得到自动运行,很多需要他们审批才得以通行的事情现在不需要了,使他们失去了权力感。实际上,这正是流程效率提高的表现。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们可以更多地,承担组织及流程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推动组织能力的提升。
从对人负责转变为对事负责。流程优化不仅要求主管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也要求员工的思想从传统的对上司负责,只要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务就行的观念,转变到对流程和结果负责,满足客户需求的观念上来。当然从对人负责到对事负责的观念转变,需要流程导向的考核和报酬机制的牵引才能实现。
关注灵活与规范的平衡。首先,流程应有适度的多样化,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对于流程的不同分支要充分考虑,避免当特殊情况出现时,流程中角色的不知所措。其次,应使流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如果每个员工都可以超越流程去完成工作,就会导致流程文件成为锁在文件柜里一堆废纸,失去流程管理的意义。
提升员工主动性,基于流程的目的建立员工的评价体系。再优秀的流程也需要人来操作,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无论何时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向流程管理需要落实到考评体系上,牵引员工为整个流程的效率负责,而不是局限于传统职能部门的有限的职责范围内。
关键词:小型房地产企业采购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开发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元素。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国家各种政策和管理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20多年来,随着企业改制和经营责任的转变,大量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受到开发环境、人力资源和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应从公司自身管理出发,寻找符合社会进步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思路上转变和制度上规范,从粗犷式经营型管理转化为精细化的制度型管理。
1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的采购内涵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采购也属于采购范畴,但是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采购。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直都将属于采购范畴的工作内容分散于诸如前期、计划、工程、材料等部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谓的采购是取用了采购含意中的部分内容。从管理和实际操作的过程来讲,会带来工作职能不清,工作范围重叠,工作过程推诿,工作效率降低等不利因素。
1.1采购的定义。
采购是指通过交换获取物料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为企业经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价格获取质量、数量合适的资源。
采购的目标是“为企业经营获取质量、数量合适的资源”;采购的手段是“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价格进行交换”。本文研究的采购管理,将针对“采购的手段”进行探讨。
1.2房地产企业采购的现状。(岗位和职能)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岗位的职能设置往往对应于政府管理部门。
在工作职能上,仅对实物的购买作为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或局限于物料的获取,即建筑材料的购置。对于服务性资料和商品的获取,很多企业都未纳入采购管理,而将其功能分置于前期、计划等部门,完成诸如土地获取,工程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等。
这种采购方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情况下,适应当时的供需渠道和工作方式页而产生的。
1.3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的范畴。
实物物料的购买和服务的获取都是采购行为,都应纳入采购管理的范畴。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政府工作思路的转变以及企业的改制、上市和重组等变化,原先很多政府计划经济的工作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行为。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大潮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首先,实物物料和服务都是商品,都具备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次,它们的有偿获取,都计划能为房地产企业带来利润。它们具备相同的价值属性。第三,它们可以通过相同或近似的方式获得,诸如拍卖、招投标等,这也都属于商品购买的形式。第四,它们的采购过程,其实也是经济合约的成立和履行过程。经过购买前的询价,成立合约,履行合约和支付报酬,完成合约等步骤来进行。第五,它们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规范和完成。第六,它们都需要经过相同的评估、审核阶段,都可以建立相同性质的全过程的管理档案。
由于土地资源对房地产企业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性,它的获取会由企业的决策部门直接制定方案和落实,一般不将其列入房地产企业采购管理范畴。
1.4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的本质。
就是对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设计、施工和建筑材料供应单位,进行质量、价格和履约时间的比较,以达到最优化过程这一目标。
能向房地产企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建设服务和建材供应;
通过合适的方法采购,使每一笔资金都获得最大化的价值;
进行精确地计划安排,使每一次提供的建设服务和建筑材料都能准时到位;
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体系的顺利运作;
在组织、人员、制度和流程方面提供管理上的保障,为采购服务。
1.5房地产企业采购的目标。
最终目标就是,用最优惠的成本,保证房地产企业建设项目及时、保质地完成计划进度,并顺利实现销售。
这一最终目标,是由完成一系列各项分列的采购任务来实现的。如各种施工队伍的选定,各类材料的购买,以及保障它们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他们能准时进入施工现场等。
2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采购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协调团队的活动,达到获取高质、价优和准时的建筑施工服务或建筑材料供应的管理过程。
2.1制度、流程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细的管理流程和严格的监督审核机制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时完成的前提条件。
2.1.1健全的组织机构
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采购资金在开发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且由于人力资源匮乏,采购工作应使用直线制的组织形式,明确归属最高管理者直接管辖。并做好岗位和权限的设置,制订详细的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与权责划分表,建立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措施。
2.1.2明确的管理制度
制订、执行管理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企业采购运作的行为准则。
2.1.3精细的管理流程
业务流程就是把一件工作的作业项目或工作环节清晰地表述出来的程序,重点是做好WBS(工作任务解构)。
2.1.4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
企业的采购,根本上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涉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才能尽量减少营私舞弊等恶劣事件的发生。
2.1.5科学的绩效考核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强大武器,是采购行为充满活力的有力保证,是采购业绩获得提高的关键因素。
2.2计划管理
2.2.1了解政策、掌握规范。
房地产采购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供货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种建材必须要实行质量备案,进场也必须由相关单位确认。
2.2.2制定采购规则和模式。
制定采购规则和内容;确定采购模式。
2.2.3掌握进度、编制和申报采购计划
熟悉工程的进度要求,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提前编制和申报采购计划,展开相应的采购工作。
2.3价格、成本、合约管理
2.3.1看懂预算、了解产品
需要初步具备预算员的能力,了解各种预算和报价清单。能否参照定额,参照那种定额,独立费的确定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价格和成本。
关键词: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管理
一、农村小额贷款现状
由于农村小额信贷笔数多、分布散,极易产生贷款回收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小额贷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不少贷款农户平时在外打工,只在农忙时回到家里,小额信贷贷款是否用于申请用途很难评估和考量,并且由于这一特殊性,农村小额贷款逾期和清算面临很大的困难,从而增加了信贷管理的风险。而从体系上来说,目前由于农村小额贷款结算体系建设还不到位,农民在异地难以及时归还贷款,从而导致了小额贷款的逾期风险。此外,部分农户素质较低,恶意逃贷和借名骗贷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愈加重要和紧迫,因为贷款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农村的建设发展速度,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小额贷款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来源及成因
1、小额贷款风险来源分析
当前,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流程不规范。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管理流程虽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还并不规范,许多环节没有顾及到,导致实践中经常产生各类风险。农村小额信贷管理流程只是粗略的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贷款的贷前决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贷款的中期跟踪管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贷后的总结评价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第一个阶段的问题。
在贷前决策阶段,通常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并通过授信复查和相关方面的审核讨论才能最终确定,而这一系列环境正是贷款风险防范的关键,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三个环节都缺乏规范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贷人员往往出于私人利益考虑,对有些贷款的调查不细致,甚至故意在调查过程中将一些问题刻意忽略,导致贷款在最初阶段就埋下风险隐患,贷款的贷前调查根本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第二,负责授信复查的部门人员,在自身素质上有所欠缺,因此难以发现在贷前决策阶段埋下的问题,从而忽略了贷款管理风险,加大了潜在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的可能性。第三,贷款审核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制度本身设置不合理,人员的职能设置根本无法发挥其审核作用,加之审批程序过于简单,很难发现贷款申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也使小额贷款公司在贷前决策阶段难以发挥其风险管理职能,使贷款在最初阶段就埋下诸多风险隐患。
在贷中和贷后管理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重贷款轻管理的管理理念导致信贷管理制度从指定到实施都存在诸多隐患。第一,由于现行信贷管理制度在出发点上片面追求高效率,导致其忽略了对质量的考量,虽然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是贷款存量管理却被忽视了。第二,信贷人员配置不合理,在人员的配置上与实际的贷款规模和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人员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从而影响了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效率。第三,管理模式陈旧,严重影响管理效率。现行的信贷管理模式是将贷款人员作为贷款责任人,负责从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监控到贷款回收的全过程。这一管理模式虽然对于激励信贷人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在一定程度削弱了贷款的风险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信贷员往往出于个人利益考虑,盲目追求业绩,而忽视信贷风险的防范和预警,导致信贷风险不断扩大。
2、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1)缺乏高效的贷款管理制度
目前,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管理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制度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根本难以有效指导实践,很多问题一旦发生根本没有制度可以提供有效的应对思路和解决方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贷款业务中存在严重的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当的问题。如,很多贷款人员既要负责贷前调查,又要负责贷时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这导致贷款人员行为失去必要的约束,往往出于个人利益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小额贷款的管理风险。此外,在制度执行方面,也严重缺乏效率。虽然很多小额贷款公司都制定了贷款管理制度,但是根本没有人去贯彻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2)信贷人员素质偏低
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严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偏低。首先,在业务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欠缺,很多信贷人员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旦遇到问题,往往难以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更无法从容应对信贷风险。其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很多信贷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刻意隐瞒贷款潜在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小额贷款风险。
(3)缺乏信贷风险管理意识
当前小额贷款风险问题严重的深层原因在于小额贷款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思路。人员没有建立起风险管理意识,对信贷风险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而是盲目的追求贷款数量。这种观念的缺失更进一步导致了其在业务发展、运营管理上的其他问题,集中表现为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系统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因此,要做好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全员对风险的认识,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套先进风险控制和管理思想,将风险控制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三、加强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1、强化信贷流程管理
信贷流程管理应作为贷款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来做。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极其负责,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风险控制结果,因此要做好风险管理必须从流程管理入手,建立健全贷款风险流程控制。根据贷款流程包括的阶段,小额贷款公司应严格按照信贷审批流程来进行管理。公司信贷员应严把审批关,在贷款审批之前将相关信息进行核实,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并不断提高贷款的审批效率,并且在贷款发放后应及时跟踪了解贷款去向,如定期进行贷款项目检查、调查贷款资金使用等,以监督农民将贷款应用于正常的生产活动中,从而提高贷款回收的安全性。
2、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将其切实执行,对于规范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意义重大。首先,要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思路,将内部环境、信息沟通、监督检查、风险评估等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有一套包含所有部门、环节、人员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便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行严密控制,将潜在风险及时排除,从根本上防范贷款风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确保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对于执行效率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和评价,以便解决规章制度虚设带来的权责不明、执行不力等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建立一套具体的考核处罚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使整个流程处于监控范围,确保体系的控制性。
3、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
首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和用人机制,选拔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队伍。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使其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以便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具体的可以引入岗位资质认证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一系列对应的岗位资质标准,奖励晋升优秀员工,并淘汰认证不合格的员工,从根本上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此外,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从宏观角度和长远角度看问题,将风险管理重要性切实注入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去,把信贷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而给内部各部门和岗位人员树立一个严谨务实的管理者形象。另一方面,员工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习惯,将风险管理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做到时时关心风险、处处防范风险,人人预防风险,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贷款风险的整体防范与控制能力。
4、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配备一套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以便根据具体需要为提供风险警情判断和风险原因诊断。贷款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分析、监测和预警内外部各类风险,以便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对风险做出反应,从而能够较为快速高效的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必须以三大功能是实现为基础和前提。这三大功能包括预警功能、实时监控功能和风险预测功能。第一,要通过一系列的风险预警指标和指标的判断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预警,客观且直观的评价和衡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评定风险等级,为有关部门进行风险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第二,要对贷款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具体的可以通过设置各类风险指标来直观的了解资金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做出风险评价,从而提高风险的可控性。第三,要做好风险的预测功能,风险来源的不确定性给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完善的风险指标计算系统和历史变动情况记录,能够帮助有关方面及时的对未来风险状况做出预期,并根据风险状况等级和相关监管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变更,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成夫.我国开展农村小额贷款问题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8
[2]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理论与来自扶贫合作社的经验数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孙琳.关于发展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J].世界经济情况,2006;14
[4]阿西夫.道拉,迪帕尔.巴鲁阿.穷人的诚信——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故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随着装备制造企业对外贸易业务的日益频繁,企业内部传统的手工台账式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国家外汇管理制度着手,分析当前装备制造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现状,提出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和系统框架,并结合长江公司系统应用实践情况,总结提炼出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自2012年8月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货物贸易外汇制度改革,其改革要点主要包括企业名录管理、企业报告和登记管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非现场/现场核查制度、企业分类管理(A、B、C),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企业报告和登记管理制度设计,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A类企业贸易获得便利,被降级为B或C类企业,采取严格政策、重点监测。对企业而言,企业需重点关注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四项主要指标,确保指标值在合理范围,避免现场核查和降级。目前,企业在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和手段方面,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台账式管理阶段,这种管理方式其弊端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规范性。对于收付汇业务缺乏统一、规范的表单,在流程方面也存在含糊不清晰的情况;二是缺乏系统性。产品项目、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收付汇申请单等各种单据、业务流程、业务规则、流程各环节所涉及人员等缺少一条主线进行有效衔接;三是数据不能有效共享。数据分散在每名业务人员个人计算机中,数据缺乏透明;四是效率不高。纸质化的业务单据流转,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等待流程处理上面;五是工作容易出错。大量的非结构化单据信息(例如扫描的合同、报关单等)需要靠人工进行逐笔钩稽、核销,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将导致数据的不准确。
二、信息化实现总体思路
为解决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中实际存在的现状,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A类企业的管理要求,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起以货物贸易合同为源头、报关单和收汇报文为基础,通过收付汇业务流程将各项业务进行串接,实现不同角色人员高效协同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业务办理,实现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等数据的自动钩稽,并自动形成企业收付汇电子台账,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及对各项业务数据指标进行监控。另外,为减少业务漏办情况发生,制定相应的业务提醒规则,采用邮件、短信、门户待办等多种消息手段实现对业务办理的催办提醒。
三、信息系统构成
根据信息化实现总体思路,对信息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信息、合同管理、单据管理、流程管理、通知提醒和统计查询等。
1.项目信息
项目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进出口业务提供观察视角,透过项目的进出口合同进行数据归集,企业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到该项目进出口情况。
2.合同管理
设置合同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每笔收付汇业务进行归集,掌握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采购和销售两种类型的货物贸易合同。(1)采购合同:所属项目、合同编号、供应商、签订日期、项目经理、合同金额、预付金额、预付日期、是否融资、融资方、关联的融资合同等。(2)销售合同:所属项目、合同编号、客户、签订日期、项目经理、合同金额、预收金额、预收日期等。
3.单据管理
对企业货物贸易中所涉及单据进行管理,这些单据是收付汇业务所必须要使用到的。(1)货物报关单:由业务部门报关人员定期录入(或通过系统接口读取国家海关数据)报关单信息,包括海关编号、进出口日期、报关金额、所属合同号、预计延期报告截至日期、收付汇业务办理截至日期。(2)国际收汇报文:由财务部出纳录入银行收汇报文,包括报文编号、日期、收汇金额、手续费、国家、银行名称。录入完毕进行提交,系统通过短信自动提醒业务部门报关员以通知各项目经理核实收汇报文并关联出口合同发起收汇申请流程。
4.核心业务流程管理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付汇和收汇两大流程,采用计算机工作流技术实现不同角色之间业务办理的高效协同。(1)付汇流程a.业务部门填写付汇申请单;b.经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审批;c.财务部门办理付汇业务并在财务系统中记账;d.报关员外汇监管平台核实登记。(2)收汇流程a.收汇报文登记:财务部门接收并登记国际收汇报文,系统自动消息提醒业务部门报关员;b.确定关联合同:报关员收到提示信息通知相关销售经理,以确认认领收汇报文并关联所属销售合同;c.填写收汇申请单:销售经理填写收汇申请单,申请单需关联所属“国际收汇报文”和所要关联核销的出口报关单;d.相关人员审核、审批;e.财务业务办理、通知银行收汇、财务系统记账;f.报关员外汇监管平台核实登记。
5.通知提醒
基于业务规则,对货物报关单进行提醒。根据报关单进出口日期,第20~29天对报关单所关联的合同经理进行提醒是否需办理延期;第60~89天,提示合同经理办理收付汇业务截至日将至。
6.统计查询
按一定的统计规则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透过数据来监控、核查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实现对相关指标数据的获取。其主要功能包括:合同统计。国际采购人员、销售经理和财务人员需及时掌握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合同执行金额、收付汇汇总、合同余额等,并可通过合同了解该合同每笔收付汇情况。报关单查询。报关单进出口日期、金额以及超期状态、延期报告截至日、业务办理截至日等,以不同颜色提示报关单需进行延期或收付汇业务办理的紧急程度。进出口情况统计。以合同为统计对象,对比合同金额、收付汇汇总金额、报关单汇总金额,直观体现出其差异信息。
四、取得的成效与做法
1.取得的成效
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上线运转,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规范了公司在货物贸易外汇收、付汇业务流程;二是实现业务管理的系统化。通过信息系统将合同、报关单、收汇报文、收付汇流程等进行整合,使其形成系统化管理;三是实现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外汇相关业务系统提醒,促进外汇业务办理及时性;实现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实现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实现数据的共享。
2.主要做法
一是管理信息化实现阶段,采用“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方法实现信息系统构建。①管理制度化。研究国家对企业货物贸易管理的要求,从职责、业务规则等方面进行梳理和优化,建立起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②制度表单化。对管理制度所涉及的表单和流程进行计算机建模,形成流程模型库;③表单信息化。对流程模型进行系统固化,实现其信息化。二是系统上线实施阶段,施行PDCA闭环管理,重点关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业务开展监督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①业务监督提醒。根据管理要求建立起业务监督规则,系统按照相应的规则通过邮件、短信等多种消息途径提醒业务人员及时开展工作。例如,根据报关单进出口日期自动提示业务人员办理延期报告或收付汇业务办理最后期限提醒;②评价考核、落实责任。制定业务系统评价关键绩效指标,通过系统定期关键绩效指标得分情况,形成部门绩效评价依据。
五、总结
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优化的过程,梳理、建立、优化企业内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以信息化手段对管理制度所涉及的流程和表单进行固化,结合关键绩效指标对业务动态监测,实现企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流程管理为何实施难
“流程”起源于何时、何地,已经很难探究了。有一种说法是从18世纪中叶的手工业作坊时代开始就有了流程的概念。有了专业化分工后,流程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上世纪80年代流程管理、优化和重组思想的出现,使得流程管理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震动。如今,流程管理已经发展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管理学科,是企业变革管理的有效工具,甚至被推崇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这也是我们将流程管理的健康指数作为“组织健康指数”重要指标之一的原因。
九略管理咨询公司对于第五期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对流程管理的思想有所接受,并在运营管理中或多或少采取了流程管理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是流程对于企业的作用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另外,流程管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先说说第一个问题,流程对于企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流程,引入持续优化的管理思想。
流程是基于企业要完成的事情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事就有流”。我们甚至可以说,“企业的活动就是由一个个流程组成的”。流程管理的思想就是从企业要做的事出发,如何将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流程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提供一种持续优化的方法。
第二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规范。
比如,当一件事情需要两个以上的岗位或部门进行协作时,流程是一种很好的工具。首先流程清晰界定了各个协作者在这件事情中要做什么,其次界定了这件事情完成的次序,也就是各个协作者履行职责的先后顺序,流程还界定了各个协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
第三是通过流程持续优化提高效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流程管理强调时间概念,流程各个步骤耗费的时间是多少,过程中无效等待的时间有多少,都是提高流程效率该考虑的问题,流程管理正是提供了不断提升效率的方法。
第四是通过流程来加强控制。
对于一项业务和管理事务来说,决定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或完成质量好坏的往往是几个关键环节。流程管理正是提供了这么一套工具,让我们从众多的组成环节中找出关键的几个环节,将这几个关键点把握好,就能够保证整个事务顺畅高效地运行。
第五是通过流程来解决信息的传递、整理、集成问题。
信息管理成为一项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流程的梳理来判断公司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与公司管理和业务无关的;通过流程来界定每个环节的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如何加工处理、信息如何规范、如何提高效率;每条流程会指定负责部门或负责人,由这个部门或人员来负责对这条流程相关信息的整理、集成工作。
第六是通过流程激活、优化制度体系。
流程是动态的。正是因为流程的动态运行,才使得企业不断运营发展。而制度则是相对静态的。流程可以有效地激活企业的制度体系,通过流程不断地运行去发现制度与流程不匹配之处,发现需要完善之处;而且通过对流程的优化可以同时审视我们的制度体系。
第七是通过流程将一项企业事务的处理程序“固化”。
在有些企业,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件事有些人去办比较顺利,有些人就比较困难;同一个步骤,不同的人完成的效果迥然不同……流程管理在解决这类问题上会有所帮助,通过流程将处理程序固化后,所有人员办这件事时都按照流程去做,并且有助于形成标准化的处理方式,对不熟练的员工或新员工处理同样的事务会有所帮助。
关于流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备典型特征的B公司来进行深入分析。
B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药品的批发和,规模不大,但成长迅速,过程中不免遇到问题,其负责人在参与流程管理健康调查时跟我们聊到了企业中的一些事情。
问题呈现:B公司的运转核心是负责订单处理的业务部,不仅所有销售业务的处理是业务部负责,是连接采购、库房、质检、销售、配送等部门和人员的中心;而且还是B公司的信息中心,老总需要了解的各种经营信息都由业务部整理。这次出现的问题都与业务部相关,比如:
应收账款控制不力;
给客户发货的地址出现错误,造成交货期延误;
客户信息的维护职责不清;
采购计划不准,造成库存积压;
接近过期的药品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损失;
等等……
问题总结:B公司由于最近的业务突飞猛进,内部管理方面有所忽视,造成以上问题也是比较正常的。问题出现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去分析和改进。
其实B公司的这些问题都是流程的规范性问题,有些是实施不到位,有些是管理流程缺乏造成的。比如,“应收账款控制不力”是订单审批流程中的权限设置以及客户信用额度管理的问题;“客户信息维护职责不清”是因为没有及时建立流程来规范;“由于发货地址的错误造成交货期延误”是因为没有及时对流程进行改进……
专家分析与诊断建议:
对于像B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从流程入手进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很好的办法。中小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薄弱,这是引入流程管理的好时机,因为原有的管理制度桎梏少,相对于大企业付出的管理成本会更少。
从上图可以看出,流程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包含制定运行、监测反馈、评价优化、修订整理的循环,是一个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流程的两大属性是规范性和效率。上面所说的流程管理循环也是对流程的两大属性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但是,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有不同的侧重。大企业的流程优化
(资料来源:九略管理知识库)
需求更强烈地反映在效率方面。中小企业优化点更多会集中在规范性方面,这也是由中小企业基础管理水平较差所决定的。当然,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效率”是规范基础上的效率,为了追求效率而放弃规范性往往会引发风险和管理漏洞。这也是B企业反映出的问题集中于规范性问题的原因。
而解决B企业的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如何建立新的流程以及如何进行规范。
中小企业在建立流程时,应该抓住关键,没有必要对所有的管理事务都建立流程,比如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必要的支持流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比较关键的。在建立流程时,推荐采用最佳实践法和内部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
最佳实践法
最佳实践法,顾名思义是用行业内或相同性质企业最佳的流程作为公司的流程。一般来说新建企业或开展新业务时常采用这种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稍作修改,就可以拿过来用了。
内部调研法
内部调研法是我们给企业建立流程时常用的方法。对于有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非常适用。通过内部访谈、问卷、沟通会等调研方法将这些流程用流程语言表现出来。
结合法
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除了有些事务是“有流无形”的,还有很多是“有事无流”、甚至连事情都不存在的,比如从来没做过预算的要建立预算管理流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中小企业需要用结合法来建立流程。
流程的规范性则应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组织是否健全。指流程步骤的执行部门或岗位是否完备,具体的意思有两层。一是组织中是否存在流程涉及的某个岗位或部门;二是流程应该涉及的岗位或部门是否在流程中出现。
职责界定是否明晰。流程都是由一系列的步骤(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操作者,操作者的工作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流程中的职责”。我们在给企业做组织诊断时经常会发现职责混乱、错位、缺失、描述不清晰等等问题,在流程图中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这条流程中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界定和配合中的问题。
环节是否完整。环节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缺失环节,流程中会伴随人、财、物、信息的流动,环节的缺失会导致流程运行受阻;二是环节的描述是否完备,特别是关键环节的描述,描述不清楚、不到位也会造成问题。
信息是否规范、完整。流程中传递的信息一般会以口头或表单的形式出现,口头形式传递速度快,但容易造成误解,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口头形式无法完成对信息的描述,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采取表单的形式。表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对于流程的执行是有直接影响的。
相关制度、操作规范是否完整、有效。相关制度文件、操作规范是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必要的制度或操作规范是否具备、是否全面完整;其次是制度和操作规范是否有效,与流程执行有没有冲突。
是否有必要的监控措施,监控是否有效。在任何管理学理论书籍中对于“控制”的阐述都会占据很大的篇幅,有效地控制可以说是体现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流程来说,必要和有效的监控是保证流程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B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的原因应该就在于订单处理流程中缺乏必要控制手段。
流程文件是否规范。 流程文件的规范性表现在流程语言的运用上,即用规范的流程意图、工具、符号语言来表述流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