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3:5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城市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园林绿化 夏季种植 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由于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施工的需要,在很多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中,园林绿化施工打破了原有的季节限制,都需要在夏季进行绿化施工。夏季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成活的主要内部条件是要保持树势的平衡,就在正常的温度、湿度情况下,确保植株的根部能够吸收水分、肥料,植株的地上部分能够进行呼吸、光合作用,达到蒸腾消耗的平衡。夏季栽种成活率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最大程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二、夏季种植苗木的特点及必要性
夏季种植苗木,是苗木的反季节种植,是在不适宜绿化的季节中来种植苗木。夏季种植苗木的主要特点是苗木的成活率较低、其形态复状较慢,绿化施工及苗木养护难度较大。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苗木的种植过程,而苗木的成活内部条件则主要是生长势平衡。夏季种植苗木是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导致苗木枯死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植株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而植物由于茎叶的生长蒸腾量大,需要营养物质和水分来长期维持收支失衡所导致的。通常情况下,适宜苗木种植的月份是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之间,而在其他时间段内进行苗木种植,就需要采取带土坨包装等措施来进行施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各地开始大兴土木,新建、扩建、改建城市的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提高城市品味,需要科学设置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城市建设不分季节,园林绿化施工同样也需要面临在非正常种植季节来施工。夏季种植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无法避免的,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何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另外,由于我国许多城市在努力创建园林城市,部分城市将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园林绿化作为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事来抓。为了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各地要尽快加大园林绿化的建设进度,通过绿化种植技术,来体现园林绿化校园,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为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目标,仅仅是在正常季节的施工和种植,远远无法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目标。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和绿化任务的加大,迫使园林绿化部门需要加大施工力度,要打破常规,在夏季机进行苗木种植、园林绿化施工,来为加快城市建设部分,争取更多有力时机。
三、夏季苗木种植技术
1、起苗。要选择树形优美、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根据运输成本、设计要求,结合夏季特殊环境要求,来决定截干、骨架、全冠,针对所选择的的树种要求,在不影响观赏要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树枝抽枝,保证骨架枝条,对一些弱枝、小枝进行梳理。通常情况下,需要带土球的树种,其土球直径约为树干胸径的8倍左右,避免过大造成运输成本增加。采用土球进行草绳包装时,要确保包装密实、结实。苗木从起挖到装车的时间,要控制在12小时之内,在堆放时,要做好加湿、覆盖、沾浆处理,以防土球松散、开裂,造成根系外露,影响苗木的成活。
2、运输。装载带土球的苗木时,要尽量选用吊车来进行装车,装车过程中要轻起轻放,要排列严密,避免过挤造成土球破坏,同时又要避免过松造成土球散坨、松动。装车时,要有规律的排放,避免人员践踏苗木。运输前,要在苗木上加盖草席来进行隔热,用篷布来完整覆盖,并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避免苗木透风失水。要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确保苗木的新鲜度。
3、种植。苗木种植前,要先挖好孔穴,要确保孔穴具有合理的大小和深度。苗木的孔穴直径要比土球大树干胸径的3至4倍距离,其深度比土球高度大2倍树干胸径距离。在种植前,要垫1.5倍的树干胸径深度,周边风化土壤埋植并进行适当的捣实。捣实操作要注意,过松浇水时容易积水、过实又不利于植株根茎透气。在种植完后,土球的位置一般要低于地表5cm左右,超过5cm时埋置较深,容易造成根部不透气,导致苗木窒息死亡。种植深度要根据苗木的类型来选择。合欢、雪松、银杏、广玉兰等类型的种植深度应稍浅,由于植株属于浅根系,耐水性和耐湿性差,特别是在透气性较差的土壤中种植更要注意。法桐、龙柏、柳树等植株的种植深度要稍深,对一些特殊苗木或根部较大的苗木,在种植前要对土球和根部进行喷洒,浇灌生根剂、火力剂等辅助措施。由于深根系植物的喜水性和喜湿性,其蒸腾水分量较大,在种植后要及时做好树堰,并尽快浇洒定根水,及时缠绕草绳进行保湿处理。对排水不良的栽植穴,要在穴底铺上10cm至15cm的沙砾或铺设渗水管,并架设盲沟,进行排水,之后在进行种植。
4、种植后的技术。种植较大的苗木后,要采用通直的竹竿、木杆设置支撑物进行固定,支撑物的高度根据苗木高度来定,一般要能支撑到苗木的1/3-1/2的位置处,支撑物基部埋入地下约20cm-30cm。常用的支撑方式可选择三支式、双支式、单支式三种。在苗木和支撑物的接触位置进行捆绑,捆绑力度要适中,既要捆紧,又要避免日后摇动损害干皮。大型苗木种植后,要在略大于种植孔穴直径的周围修筑高度为15cm至20cm的灌水围堰,围堰不得漏水。种植当日要灌透第一遍水,在三日内连续三次灌水,在一周之后,进行第四次透水。同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苗木根系喜水、植株需水、土壤保水等情况,适量适时浇水,促进苗木生根生长。苗木灌水前要检查土壤的含水量,修筑围堰时不得损坏植株根系。灌水时要防止因为水流过急造成围堰冲毁,避免造成漏水。在浇水之后,如果出现土壤塌陷,导致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并进行培土。夏季中雨水较多,要注意植株的积水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为了防止出现涝灾致土壤形成孔洞,要采用埋管、开沟、打孔等手段进行排水排涝。大型植株栽种后,要搭设遮荫棚,防治阳光的直晒造成植株损伤,同时适时采用草绳来包裹大枝和树干,在早晚时间段,对树冠喷射抗蒸腾剂和喷雾,保湿降温,减少水分蒸发。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苗木夏季的技术分析,我们对苗木的夏季栽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为我们夏季的苗木栽植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知识,希望在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伦东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夏季种植技术[期刊论文]《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3期
[2]魏修祥夏季大苗移栽技术[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ISTIC-2006年z1期
[3]唐景和夏季苗木移栽与管理[期刊论文]《养殖技术顾问》-2010年6期
[4]张鑫浅谈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苗木的技术措施[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3期
英文名称: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委
主办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6853
国内刊号:12-1258/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方法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强电、弱电等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经络”,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一旦损坏,就会危及城市的“生命”。论文格式。
随着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也时常发生,如:县文化广场在开发建设中几次挖断给水管,造成停水;白岩公园南路在挖路基与排水沟时把国防光缆挖断,造成百万元的损失;兴田路改建项目在K0+660处设一临时排水沟,开挖时碰到东南网的光缆,造成大面积电视失去信号,经过一天的抢修才恢复电视信号等等。因此,搞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下管线档案是地下管线工程的重要组成,它真实反映了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是铺设新的管线、改造旧的管线的依据,是保护好城市地下管线、避免挖断管线事故、保障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城市防灾、抗灾、应付突发事件的基础资料。 为了减少、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已势在必行。
1.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重视不够
1).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地下管线档案收集不全,建设、施工单位“重建设、轻档案” 的现象就更加突出。2).由于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地下管线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地下管线档案。3).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很少到城建档案馆查找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2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城建档案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一些省、市也先后制定“管理办法”,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混乱局面由来已久,许多地方、部门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法规,依法管理档案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大打折扣。
1.3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没有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管理
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失控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规划管理的轨道上来,实行工程招投标制的项目不多,且大多数没有签订《建设工程档案建档及报送服务合同书》,使城建档案馆不能获得管线工程项目开、竣工时间、工程进度等信息,从而无法对管线工程的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管理。有的建设单位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管线工程未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就进行施工,经常见一些道路被“开肠破肚”,挖了填,填了挖,又没有及时形成有关的档案材料。既影响市容整洁,又增加了城市安全的隐患。
1.4地下管线档案保管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就我县的城建档案馆来看,所收集到的地下管线档案主要是本系统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而强电、弱电等部门所形成的管线档案则基本上都由自己管理,档案多头保管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部门利益,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这种分散保管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遇事无档可查。
1.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首先是城市城建档案部门办公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提供高效的服务;其次是管理资金不足与专业性人才紧缺;再次动态管理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
2.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城建档案管理意识
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大力宣传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各个部门自觉采取行动,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工作。
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意识,城建档案部门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应介入,全程跟踪档案资料的中间检查、初验、验收过程,特别关注资料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情况。主要看所编制的档案资料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和可靠。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做好地下管线档案鉴定、编研工作。归档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
2.2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治档力度
由于当前地方法规不尽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体系,因此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局面。鉴于此,我县应根据部、省管理办法精神制定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建设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地下管线管理制度、措施。使地下管线档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设、施工单位也能做到职责明确,奖罚有据,从而保障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迈入法制化轨道。论文格式。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依法治档、依法兴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为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创造条件。
2.3强化管理,理顺档案接收渠道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管理是龙头,要彻底改变管线档案管理不善的局面,首先就要从规划管理做起。根据《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城建档案馆可以在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与建设单位签订管线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明确建设单位档案编报责任及违约责任,为工程竣工后能接收到齐全、完整的地下管线档案提供了保障。《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之规定,管线工程竣工验收须有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参加。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介入验收阶段的工作,审查管线档案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并及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建设单位在验收前必须向城建档案馆提供齐全、完整的档案材料,方可组织验收。涉及地下管网的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大档案资料交换和集中管理力度,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把城建档案馆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数据库和地下管线工程的查询平台,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2.4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加强动态管理。
地下管线普查普测,是一个城市为解决地下管线资源现状问题开展的地下管线情况调查、管线探测、管线综合图编绘和资料汇集工作,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唯一手段。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城市在发展,管线必然要延伸,有的管线将被改造或废弃,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编制和报送完整、准确的竣工档案。由于管线普查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它不可能一劳永逸。
2.5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管线档案数量随之增加,传统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要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就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方便、快捷的途径——建立地下管线档案数据信息共享机制。论文格式。
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城市终将建立起各自城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系统涉及很多的知识领域,如地下管线工程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现代测绘技术等,很多城建档案工作者对这些还是比较陌生,及早做些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为开展地下管线档案现代化管理储备人才。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虽然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发展必经的道路,但是不应建立在破坏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是城市最独特的风景线。因此,要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证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历史建筑的概述
历史建筑[2]一般是指受国家文物保护法保护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以及古城历史街区中的传统建筑物等。保护的概念不仅是文物式的保护,还应该扩展到对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层面。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既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面貌,还要考虑城市的持续发展。
二、对于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认识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因社会的发展,对其价值有不同的认识和需要,因此保护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一些城市的古建筑以及旧街道虽然不醒目,但也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不能因为这些建筑的不醒目,就对其进行破坏以致淘汰。历史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并且其展现的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更蕴藏着这座城市的灵魂。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更加体现出重要的地位,更应该引起重视,并寻求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
三、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遗产,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保护能够延续城市的历史和保持城市的特色,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综合的竞争能力。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3],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就是增加城市价值的过程。
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及革命纪念性建筑物等,通过对历史建筑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保持了古城的格局,还发扬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北京经过了60年的城市发展,不仅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保护,对城市的重要地段以及历史街道也进行了大规模更新,将其变成了体现首都性质和形象的新建筑物。前门大街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前门大街历史悠久,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但是在2003年前门地区的建筑破损非常严重,导致其缺少了北京的韵味和特色,因此北京市政府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建筑,并且在2008年顺利完成,构建出了中华老字号传统前门大街商业和旅游商品区,从而提升了当地的整体面貌,带动周边地区重新焕发生机。一个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这种“护旧迎新”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继承传统文化,还能使新建筑、旧建筑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从而促成当代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上海历史积淀非常丰富[4],并且城市景观具有独特风格。近代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相互衬托辉映,体现出了上海历史演变的轨迹。老城隍庙由存留下来的明清建筑组成,通过保护,被赋予新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现已成为上海的旅游胜地。外滩是百年上海的缩影,不同风格的西方建筑都集中在那里,如何保持它们的完整性以及能够形成协调的建筑界面,是影响城市形象及发展的关键环节。从1984年首次提出外滩建筑群风貌保护开始,上海市规划局先后提出了四次保护规划。首先是详细的规划了保护范围、保护项目,明确规定了保护区的建筑风格、建筑规模等。其次是大力控制居住用地的扩展,搬迁工厂,保护绿地。而后是严格规范保护区的新建筑风格和形体,要求在保留时代特色的同时,与原建筑风貌相辅相成,不允许有新建筑喧宾夺主。最后是采用三级保护,一级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持此区内的历史建筑,新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二级为严格控制区,一级比较相对松动一些,但是此区内的任何新建筑都不能对一级保护区造成损害;三级为环境协调区,是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区,区内的新建筑应尽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即可。在上海的老城区里,设有若干像老城隍庙和外滩这样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每个保护区都保存完整,独具特色,实现了延续性发展,也都成为上海最具魅力的区域。
在中国古都中,南京是格局保留最完整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基地之一。南京老城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破坏,保留的比较完整。像“十里秦淮”的城南地区体现出的传统民俗风情[5];明代遗存包括明故宫和明孝陵,反映出的南京作为都城时期的历史风貌。南京成功的在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完善了城市现代化功能,让人们在尽享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受到历史曾经的繁华。目前,在世界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即具有大型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同时又保持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使城市的形象独树一帜,更加鲜明。
可见,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取其精华,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不仅要传承历史文化,还要突出城市的独特风貌,从而创造更高的城市价值。
四、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关系的启示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要处理好新建筑[5]、历史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现代化新建筑物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还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从而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既要突出城市的特点,还要保护城市的特色,从而使其适应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6],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使其具有唯一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因此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注重城市特色的同时,还要突出民族区域性,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城市的特点,从而增加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对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仅可以留存历史建筑物,还能提高城市价值。城市在实现历史资源再利用价值的同时,还能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地区精神,从而激活城市价值。
结语:
历史建筑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兴旺,因此应该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历史建筑的价值,使不同时代的建筑相互协作和衬托,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青云.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10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2] 郑国.总体城市设计视野中城市历史信息的几点探讨――以“杭州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研究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
[3] 董晓卿.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潍坊市十笏园街区保护性开发为例[D].山东建筑大学,2011.
[4] 陈文杰.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以和平饭店北楼为例[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建设模式 基本构架 主要特征 发展走向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社会历史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道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并无固定标准,本文旨在从一般理论意义上对此课题进行探讨,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要素出发,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城市发展走向,以期对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创新主体是能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
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位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架构的顶端,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包括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城市内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互动,决定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及成败。企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是其他主体行动的动力源泉,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需求往往成为创新的直接动力;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知识源泉,为其他主体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科学依据;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导向,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方向,并在诸多方面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保障。
(二)创新资源是基础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物质支撑
创新资源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所需且可用的各类资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物质支撑。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创新资源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内容上,创新资源可被分为创新人力、创新物力、创新财力、创新信息以及创新制度五类;从特点上,可以把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资源和整体功能性资源两类,基础性核心资源主要包括创新人力、创新财力和创新信息三大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整体功能性资源主要包括创新文化、创新制度等,其功能主要是对基础性核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讲,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创新主体在法律与制度的框架内,充分调动各类创新资源的过程。
(三)创新产业是核心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驱动力量
创新产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处于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创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力。创新产业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三种类型。高科技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专门从事高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凭借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论,向客户提供基于知识理论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财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创意产业源于从业人员的创造、技能和才华,经市场手段实现商品价值,将个人的能力转化为财富,在实际层面以文化传播行业为主。创新产业与各类创新要素紧密联系,由产业内生力驱动各类要素相互配合,投入创新型城市建设。
(四)创新制度是保障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牢固保障
创新制度是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创新主体利益得到保障、创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新产业能够科学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创新制度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创新制度主要包括激励、融合、监督三个层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激励制度主要指政府为激发创新主体潜能,从主体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的奖惩制度;融合制度主要指创新资源的共享,是实现不同主体间协同创新的保障条件;监督制度主要指对创新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利益之间的划分保障。如果没有创新制度作为保障,创新主体的权益、创新资源的融合就无法得到持久性的维护,终将影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后劲。
(五)创新文化是内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
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视角下探讨文化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构成创新主体的人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在城市中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人们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在整个城市中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开放、灵活的软环境,创新文化将成为创新活动的“火花塞”。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作为主体的人自觉能动地选择创新,主动探求新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而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地按照固有模式操作。创新文化是在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形成的,最终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既是一个政治课题,又是一个经济课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课题。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创新主体、创新产业、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五方面要素共同参与其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从一定程度上说,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各类创新要素广泛参与、相互协调的过程。
(二)创新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需要各方面要素广泛参与其中,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协调性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并非指某一要素单方面发展,各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要素的支撑与配合,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变动,也会使其他要素发生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在创新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环境、市场压力、科技体制都要求创新要素联动协调,各种创新要素呈现出一种协调联动的发展态势。
(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性
政府是城市发展规划、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规制了各个创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创新主体的基本活动框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都被推向市场,市场成为各个创新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来自市场的压力,使创新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积极参与产学研的协调联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参与市场竞争。在创新主体的协调联动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双向互动,市场的变动影响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影响市场的运转。
(四)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灵活性
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样,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孤立存在,强调城市发展的内涵建设,强调城市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否定城市间的互通有无,也不能忽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间保持开放灵活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互动、校企合作、市场互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性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境遇的要求,同时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为城市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内涵,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思路。
(一)促进城市发展由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
在传统发展观视域下,城市发展的衡量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以GDP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最终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的粗放经营方式等严重问题,甚至由于刻意追求一时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影响了后代人的生存。在当下看来,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和片面性。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与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使城市发展有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方略,这种转变是观念性的转变,同时将带来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二)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城市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城市产业发展是否具备充足后劲,而由于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整体来看较为粗放,建设重复率较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要求以创新产业为主导力量,围绕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了产业的融合与集聚,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集约化,从而避免了由于粗放型产业结构导致的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进一步使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促进社会发展由不平衡向全面协调转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等多方面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在地区、城乡、财富分配等多方面呈现出了不平衡性。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社会发展对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创新将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重要动力源泉,各行业都会由于创新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有机会进入适合的产业工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在我国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文化的封闭与包容看似矛盾的两种特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主题,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在发展至今的国家,我国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使得我国文化中依然具有很多封闭的成分。建设创新型城市,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软环境,没有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就没有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要素之一创新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此,必须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结论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城市构成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本文通过综观世界多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证,结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从一般理论意义上提出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组成要素,分析了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设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对各个要素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广泛参与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中。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各个要素必须进行协调配合,要站在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度对各个要素的权力、义务、功能、职责等方面予以合理、合法的界定,保证协调、有序发展而不是畸形、混乱发展。
第三,创新型城市既是关于城市发展理论概念,也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实践课题,最终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还要走向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讨、解决问题,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关理论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正风,张成岗.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J].科学学研究,2005(5)
2.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3.何颖.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与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关键词:农村用地,土地整理,问题对策,规划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未来建设的用地量必定会突破当前的用地储备,建设用地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确定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新方向,以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投资方式保护现有耕地,进一步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这对于探讨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价值意义。硕士论文,问题对策。
一、固始农村土地整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比较缓慢
由于固始县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硕士论文,问题对策。固始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
1.2土地松散,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
在固始县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而目前,增加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一度成为土地整理的唯一目标,致使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开发不该开发的土地、破坏生态景观环境等种种问题。
尽管国家已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工作方针,立足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土地整理项目重申报轻建设,工程质量较低,项目目标单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目前土地整理还未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影响了土地整理综合性的显现与发挥,导致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脱节的现象。
二、土地整理的对策与方法
2.1加强土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土地管理法》强调'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耕种条件和质量,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土地整理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广泛取得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土地整理能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土地整理工程做成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就要加强土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让土地整理的政策优势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还要主动接受农民群众的质量监督。
2.2规划应因地制宜,做到保护和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制订应贯彻民主政治原则,使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硕士论文,问题对策。规划时应参考村、组的界线。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采取的是农村集体承包制度,各村、组的土地存在明确的界线。有些规划在设计中忽视了村、组界线的存在,经常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在规划时,应尽量考虑村、组的界线,设计上可以不存在明显的界线,但在单元划分上应考虑。
在土地整理的立项阶段,应向公众公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具体区位,项目的性质和实施时间;在项目的规划形成阶段,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调研中,把公众的意愿带入规划草案当中,使规划方案尽可与公众利益一致。同时,规划应尊重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能利用原有设施应尽量利用。有些道路是农户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存在一定合理性。硕士论文,问题对策。规划应因地制宜,做到保护和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符合当地实情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原则。硕士论文,问题对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规划管理,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的规划管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调控机制来实现。由于城镇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比农村要高,有必要对建成区及周边的用地进行细致的评价,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地价的基础上,保证城镇建设有足够的土地供给。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规模和实施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管理来实现。主要包括开源、节流、规划控制、经济手段等调控机制,并建立与有效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土地最大收益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等。在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批准的城市建设规模和年度经济发展需要,从严控制土地供应规模。同时增强规划对土地性质及环境保护的调控功能,切实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各种生态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参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召开公众听证会,以听取公众意见,修改和完善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实施阶段要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规划实施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农户以及其部门的协调工作。硕士论文,问题对策。公众参与土地管理项目,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起到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规划方案更加可行,设计更加科学,实施更为顺利。
参考文献:
[1]王恩旭;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张焱;中国地区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高向军,罗明.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9
[4]韩润仙,韩桐魁.试论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国土经济,1999,1
[5]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9
关键词:自然环境诊断 生态规划
1 引言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真正意义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类不断不断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自然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平衡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而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城市生态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诊断则是体现寻找城市的生态制约条件,也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的价值点[1]所在。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提及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态诊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则是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学习和传承,形成对特定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的理解和传承,即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的损伤、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2 自然生态诊断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理学将自然地理环境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物质系统,其五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断进行着动态联系。因此生态诊断关键技术即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对各自然要素进行集成分析的同时还需体现各要素分析的动态联系。
承载力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在生态系统承受阈值范围之内的发展强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内涵。因此自然生态诊断从约束性条件内涵出发,即从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生态演变规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角度进行城市的生态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对自然扰动最小的被动式设计中实现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自我循环,使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阈值范围之内。
3生态诊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3.1从地貌单元到城市建设适宜性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貌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基盘,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3]。在城市开发建设前端对地貌因素潜在作用的影响的判别诊断,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职能的充分发挥[4]。
由于快速城市化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体、河漫滩、湿地、沟谷等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渐被改变或者侵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骨架或生态敏感地带的破坏,从而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和潜在城市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端通过对地形地貌分划分,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易发特性的认识,以及对地貌单元过渡带进行有效识别,才能在城市建设布局、开发强度、用地类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开发策略,达到趋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设维护成本、保护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预留自然汇水坡度和沟谷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网敷设强度;对易出现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避让,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应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风貌,将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间盆地中的山前台地面、盆底平原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地貌单元[4]。
3.2从水文到海绵城市的认识
自古以来,“得水为上”,河道水体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条件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诸如洪水隐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冲刷,河床淤积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文自然生态诊断,判断对于城市水文条件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是建设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空间恢复和修复策略。
海绵城市即作为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其建设理念应在考虑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各阶段提出设置海绵性下垫面、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强制调蓄容积以及超标雨水排放通道的设置原则。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冲击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5]。从
3.3 从生物到生态控制底线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对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城市化过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6]。因此通过生态诊断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然后适应性的选择生物栖息地,来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就作为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7]。
通过对自然生态涵养、景观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判断,同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形成基质-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框架。
3.4从气候到城市大气环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影响,气候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8]。目前城市爆发的空气污染、雾霾等现象超过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对不畅的通风环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内部[9]。而对于城市内废热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调节主要依靠城市通风作用,而这一调节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通风道的布局及设计。
大气环境生态诊断通过对区域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城市现有以水系、交通干道为代表的通风廊道布局问题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体指标,如“风速比”确定城市现有的通风廊道和城市静风区,为下一步规划或建筑设计提出风道预留策略。依托整合组团内部和近郊的公园、绿地、农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为对城市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通风预留足够的通道,保证通风效率,同时在城市街区内部的建设和更新中通过对建筑密度、高度、体型设计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连通,建筑底层架空、错角布局等一系列细节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营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风等级的城市通风微环境。
4 生态诊断技术未来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态诊断分析技术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让规划具有因地制宜和实操性是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课题之一。在没有明确,可行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情况下,以自然地理学对地球物质要素的划分对象进行生态诊断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同时还需注意自然生态诊断不仅应作为规划的前置分析,还应作为规划后评估的手段,服务于规划设计运营的全过程,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中带来的生态效益。
开展自然生态诊断是一项长期、不断总结的研究任务,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手段要有先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监测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 丰富人类城市生态学知识, 提高人类解决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华.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A]. 见: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郑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09: 201-203.
[2]王如松, 刘晶茹.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3): 28-31.
[3] Ian Douglas. The urban environment[M] .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Ltd, 1983.
[4]朱华友, 毛锦旗, 王育梅. 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8(4): 441-445.
[5]邓先瑞. 试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0(3): 467-470.
[6]余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等.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 城市规划, 2010, (2): 19-27.
[7]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 2005, 29(09): 64-69.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this paper fou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building of garden city,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ecological garden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garden, and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and guidelines of modern ecolog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the rational proposals of ecolog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from the functions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the typ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hat app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园林;绿化
Key words: urbanization;ecological garden;gree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91-01
1城市生态的概念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态园林是充分地利用环境生态原理,来规划和建设城市,进一步地建设好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治城市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园林是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适宜,通过城市的生态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卫生环境、美化景观、节省能源等多方面的功能。生态园林的建设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2城市园林的现状
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在十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推进大规模的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专家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在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以往的郊区都成为新的城区,增建许多新的公园和绿地,城市道路也成为城市绿色通道,花园式的小区比比皆是,生态园林已经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应该有的地位已经得到我们国家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广泛的认同,这样的认同也已经为我国的城市园林健康发展缔造了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3城市生态园林的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做的已经相当的不错,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结出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重视城市园林的景点建设,而忽视了城区、郊区一体的生态大园林的整体建设,这种现象是在我国很多的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重视片面的绿地指标,而导致城市园林绿地在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数量,但是在总体的绿化率上面还有不足,为了追求单纯的气派而过分的强调草坪的重要作用,或者是把草、灌木或者是乔木互相孤立的进行种植,从而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等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
3.3 园林的风格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的大,忽视了我们国家传统的园林艺术风格和各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3.4 缺乏健全的政策、体制、机制以及保障机构进行行之有效的配合,以保证生态园林的建设。
4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4.1 重草坪而轻乔木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时,种植草坪过多,造成城市园林单调雷同。这样做既不适应城市建设的需求,又造成养护方面的费工、费力,尤其对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讲,实为一种高度消费。由于乔木少,遮荫、降温效果差,夏季人们在园林中散步时无处纳凉,同时也达不到城市环境健康的目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设计规划时忽略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其乔、灌、草未能合理配置。
4.2 重栽常绿树轻种落叶林不少城市在做城市园林树种配置时,普遍轻视落叶树种。在选择植物时,常常局限在常绿苗木范围内,这样不仅使植物配置应有的四季季相变化得不到展示,甚至,一些居民小区因受单一常绿树木的遮挡,使房屋内采光差,给居住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4.3 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时,轻视本地有应用价值的乡土树种,不惜巨资从外地外来树种,一些大树在运输途中难免树体受伤,栽植后常难以成活,还有一些树木因不适宜环境条件,种植后明显出现生长不良。
4.4 重种植轻管理不少地方进行绿化种植时,虎头蛇尾,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致使园林内树形杂乱,造成绿化树种生长不良,既影响了绿化景观,又造成了人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5应采取的对策
5.1 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管理,挖掘当地植物资源优势,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以法治绿。严格按照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各种用途绿地的实施办法,增加苗圃地。苗圃的生产应注意培育大苗,注重对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①城市园林绿化应以树木为主不能盲目泛建草坪。②选择植物科学化,种植植物形式多样化。③美化居住环境,提高行道树的绿化质量。④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5.2 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措施①要有政策保障。②科技加大力度进行配合,对现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以健康的房展。③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④增加城市生态园林生物的多样化。⑤提高城市生态建设的意识,在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当中,要注入本地区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氛围,增强全体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道德水平,进而让生态观念真正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生态园林建筑的重要意义。⑥构筑城乡融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能只顾及城市内部,对于其辐射的城边区的城边林、清洁水体、开敞空间也属于城市生态建设的范畴。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构筑城乡融合的多层次、多效益绿地,优化了城市大环境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6结语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意义深远而且重大,只有坚持不懈的认真贯彻,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也只有提高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只有这样人们的身体健康才能得以保证,这也是我国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1]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1992,(6).
[2]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等.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软实力中的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根基,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的诞生与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它是相应地域范围内社会文明的标志,并以其先进文化、特有的智慧凝聚成城市精神,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提升城市软实力与一个城市的大学发展水平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衡水建市十余年来,经济、政治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软实力的建设与成长也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衡水的内画、年画等民间艺术,衡水湖湿地保护区和中学教育等都成为彰显衡水软实力的名片;酒业、工程橡胶、丝网、皮毛等特色产业也将衡水的影响力带至新的境界;随着一些全国性、全省性的会议和比赛相继在衡水举办,衡水的名声渐渐传至四方,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衡水的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衡水市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在政策和投入上优先保证,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以衡水学院为例,学院秉承“守正出新”的校训,倡导建立勃发进取的人文精神,着力打造学院的品牌、形象、文化和价值观;衡水学院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近年来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学院还建有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等,并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等多项研究任务。衡水市政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结合市区“一拆两改”、“三年大变样”活动,科学规划学校建设,扩大学校占地规模,经过多方论证及统筹规划,决定将现有教育资源整合并投资数亿筹建教育园区,待整合完成后,衡水高等教育将形成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格局。
由于衡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约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2000多年农耕文化形成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衡水长期以来经济状况一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种“贫困文化心态”禁锢了人们思想认识、文化意识的发展。很多人具有消极无为、不思进取的人生观,安于现状,怕担风险。这种精神风貌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同省内其他城市对比而言,衡水市的教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人才资源也比较薄弱,由衡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衡水市九五期间及2010年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指出,我市人才资源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求矛盾突出,人才环境不够优良。鉴于此类原因,我市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同时,高等教育一直是衡水经济发展的软肋,这成为影响衡水总体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衡水的高校数量在全省是最少的,目前仅有一所本科高校衡水学院、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约1.5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约0.7万人,市内大学文化人口的实际数量也远不及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到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和城市软实力状况,我们认为繁荣大学文化,以大学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转变意识形态,充分认识繁荣大学文化对提升衡水软实力及经济实力的重要性。经济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繁荣也能促进经济建设的进程。其次,要充分重视大学建设,并重点攻关,打造名牌高校。衡水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高校数量少,影响力小。现实情况决定我们只有加大力度,提高高等学府的数量和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才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植,政府应该给予相关制度保障和财政补贴,充分发挥其行政引导作用。而各高校也应着力提升自身硬软件实力,引进、更新实验设备,增加藏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优势学科的带头作用,搞好学科建设,争取成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较有名气的大学。最后,要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实际效益的转换。发展大学文化,提高科研水平,目的都是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各项成果,使其更快更好地产生社会效益,这样不但能提高衡水市的软实力,而且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和谐的衡水”,全新的“水市湖城”,就必须重视提升城市软实力。而其中衡水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水市湖城”的建设,为衡水软实力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立勋.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8-79.
[2]丹增.文化生产力及其发展问题[J].今日中国论坛,2007,(30).
[3]The City and Local Government Network:Cities of the Future:Global Competition,Leadership[M].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January,2006.
关键词:城市规划,最优规模,房地产开发
1.引言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开发规模的优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作为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而房地产开发则是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其他诸多产业的发展。而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也须考虑诸多的因素,而其中联系最紧密的还是房地产业,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房地产开发规模的问题。
城市规划是指导和控制房地产开发的核心手段,由于房地产开发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的用途与土地的开发规模问题,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控制正是针这些问题的。所以,政府要对房地产开发进行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是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协调好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从而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而本论文就是把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同房地产开发规模相结合,提出了探究房地产开发的最优规模,能够使得城市规划和房地产业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互动,从而让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
城市规划,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的区域的工程建设、经济和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城市的发展预测和建设的综合部署。它的对象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指导方向,是保证城市土地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的性质、职能和它的规模、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其用地的功能布局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地价。而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城市规划进行决策决定的。相应配套设施的优劣也会对低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通过对配套设施的增加和完善来改善城市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使得城市的地价水平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因此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提而房地产开发也并非仅限于房屋建设或者商品房屋的开发而是包括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在内的开发经营活动。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是城市建设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由房地产产品所构成的城市整体外貌和形象。
房地产开发以创造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为目标,不仅考虑到区域开发的局部问题,而且从城市整体环境中寻找可靠的依据,更加注重对开发活动进行原则性的引导,而不是细节性的塑造。
房地产开发在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中,保持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也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也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中,房地产开发商需要获得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审批后才能够得以建设,这就使得政府以及相关的城市规划部门就获得了主动的地位,因此,政府部门就应当科学地规划城市房地产开发的规模,控制好开发的比例,从而达到开发最优。
3.房地产开发的规模
房地产开发最优规模是房地产开发用地面积的最优规模。合理开发规模是一个定量的区间。合理开发规模区间应该有一个中心点,也就是开发规模所代表的最优开发规模。
我们假定房地产市场需求量是一个随机变量,使得在研究周期内的期望损失(EL)达到最小,则
EL=Lrx0(x-y)f(y)dy+Ls∞x(y-x)f(y)dy①
其中:x为市场开发规模,y为市场需求规模,f(y)为y的概率分布,Lr和Ls为单位开发规模的剩余损失和缺少损失。
设市场最优开发量为x*,根据无约束最优化条件梯度等于零,有dELdx/x=x*=0
求得F(x*)=LsLr+Ls②
上式表明F(x*)与LsLr+Ls相等时的开发量为最优开发量。
但是在实际房地产开发中,开发规模一般都不是连续变量,而是以某个规模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比例递增或递减的。设开发规模增量为,当开发规模为最优开发规模时x*,必有
EL|x=x*EL|x=x*+(剩余)③
EL|x=x*EL|x=x*-(短少)④
可得:剩余时的规模
∑x*+y=0p(y)LsLr+Ls⑤
缺少时的规模:
∑x*-y=0p(y)LsLr+Ls⑥
由⑤、⑥知,在离散变量条件下,最优开发量应满足:
∑x*-y=0p(y)LsLr+Ls∑x*y=0p(y)
也就是说,最优开发规模是累积概率值大于LsLr+Ls时所对应的开发规模。
4.结论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不仅影响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和谐发展,还对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房地产业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的产业,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金融等相关行业的支持。所以要保证房地产开发的最优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开发最优规模的调控。(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旭轮.基于城市规划的房地产开发规模优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马立双,杨晓华.城市规划与房地产[J].林业科技情报,2004,36(3):82,86.
[3]张立新.房地产业与城市发展[D].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03.
[4]谢晖.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3-05,23(3):393―396.
[5]夏南凯.《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建设,河道,治理规划,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河道对一个城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整个城市圈子的防洪排涝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规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城市河道进行整理和规划是对河道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伴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变化,在进行城市河道规划整理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城市河道的地质地貌,水文等多种情况有十分可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更要从城市河道治理的基础上,兼顾好河道的生态功能功,环境功能等方面,如此,可以在确保城市河道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综合实现城市河道在防洪排涝,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加强对城市河道的综合整理和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河道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建设挤占河道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河道空间减小,水面缩窄,河道行洪能力降低。
2.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建设滞后,河水污染严重,如北辰的淀南引河、丰产河,两岸小作坊聚集,污水未经治理即直接排入河中,河流水质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城市污水集流系统完备之前,河道仍然承担排放污水的功能。因此,水的问题常常影响城市环境。
3.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水量减少,人为干预严重,导致天然河道大量丧失,生物的多样性条件被破坏,天然食物链脱节,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5.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地表被大量的混凝土、沥青等硬质铺装,导致不透水地面增加,地表径流量的增加,洪涝害频发,给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加高培厚堤防,修筑混凝土河床和浆砌石岸墙等增大河道过流能力。
三、加强城市河道整理规划的对策分析
1.河流的平面布置规划
(一)最好不要建丁坝,对确定需要建丁坝的地段,其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最好控制在三十度以内,这样建成的丁坝阻水很小,既能保护城市用地和自身的建筑物,又能防止挑流时影响对岸,同时对堤坝的安全、稳定有利。
(二)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沙洲可以适当缩窄河道断面,用抽心束水归槽的办法来增大流速,减少推移质淤垫河槽。面就是处理好整条河流的平面、断面和挡水面之间的关系。平面上可实测二千分之一以内的地形图进行布置,以达到整体效果;断面上既要确定河床断面即堤距,又要拟定河堤护岸的断面型式,还要提高堤防护岸迎水面的防冲能力。就是要达到治理河道的整体效果,结合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项目来统筹规划,协调布置,互不干扰,分步分项逐步实施。做到规划与治理后的效果一致。总的来说,平面规划应在努力维持现状河流的条件下,针对满足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要求进行综合规划,避免过度裁弯取直、缩窄河道等做法,尽量保持河流现状所特有的、丰富的多样性环境。具体主要体现在遵从自然和现状的前提下,规划河道主流中心线的走向,充分保证河流堤内和堤外的预留空间。
2.河道的横断面规划
在城市河道整理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到城市河道多方面的功能,比如排洪,排涝,灌溉和航运,甚至是旅游等功能,河道的这些功能都是城市河道整理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河道的整理规划中,由于河道功能的不同,因而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整个河道的过流要求,设计标准的断面,在河道可以进行扩宽的基础上尽量扩宽,在需要预留一些河道槽蓄能力的情形下,一般而言,需要设计规划一些具有丰富内容而且用地面积和用地空间相对十分开阔的断面。
在进行城市河道整理规划过程中,对河流断面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河流标准过流能力的要求,如果河道因为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一定程度上让河流的过流能力受到了限制或影响,那么需要对合理你的基本断面设计进行调整和规划,总之,需要使得河道的各方面的功能都能够得到最为协调的发挥。同时,在进行河道规划整理过程中,要本着生态水利的规划理念,在综合考虑河道在防洪排涝等方面的基础功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到河道在生态环境,旅游景观,航运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
3.河道的护岸工程规划
城市河道整理规划过程中,河道的护岸工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进行护岸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水利学对水面线的计算情况和河道内部自然状况,在此基础上,要最大程度的营造出一个既有利于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又有利于生物自然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以及一定程度上创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城市景观。
在河道护岸的设计规划过程中,河道堤身的结构和河道的型式要做好选择,要在综合考虑到城市河道周边的建筑材料,河道整理和规划技术,交通状况等多方面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遵守安全合理的施工基础上,尽量做到经济实惠。同时,在进行河道护岸设计施工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河道自然特性的改变,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少一些混凝土、石护坡,如此,可以更好的保护城市的天然河道。
4.河道辅助建筑物规划
在进行城市河道整理规划过程中,河道的辅助建筑物也是其中一些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整理规划中,河道的辅助建筑物主要包括一些闸,桥涵,站,检测站以及各种河道管理设施。在进行河道辅助建筑物规划时候,要在综合考虑到河道辅助建筑物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使得其最为基础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到河道辅助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使得河道辅助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从建筑物的造型,色调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和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使得这些河道辅助建筑物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又能够和协调的融入到城市河道周边的人文,自然景观中来。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河道规划整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会对整个城市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在进行河道整理规划过程中,从设计阶段和具体的工程实施阶段都要能够综合考虑到河道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从河道周边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完整有效的整理规划方案,既能够满足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又能够使得河道的整理规划促进整个城市社会的生态文明,促进整个城市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朱丽向 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9年2期
[2]-于卫红,于冠瑞 与洪水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防洪规划[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2007年4期
[3]-董其敏,李新林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之研究[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1年6期
[4]于卫红,崔毅 城市防洪规划的理念转变--从改造到适应[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2期-
【论文摘要】: 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森林与城市相互支撑的平衡关系,来支持和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发展城市林业建设,但目前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力求找到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出路。
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城市林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并且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industry)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承认和接受。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城市林业的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如长春的“森林城”、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长沙启动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等,都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野生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Content,发展城市林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建设,其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此外,城市林业建设对林业的重要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economy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1.2 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林业立法的发展,各地方在发展城市林业的探索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些配套的法律law法规出台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提供法律law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为立法所参考,增加立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2. 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误区
尽管发展城市林业对于林业和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运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制度、管理(manage)、思路上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林业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2.1 将城市林业建设和经济economy建设割裂开来
城市林业建设和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时还是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在:⑴生态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噪降噪等功能,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保障人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environment)下进行生产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⑵美化功能,森林自身的美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构筑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为居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environment),也是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的基础之一;⑶经济economy功能,森林不仅可以直接向人类提供多种林产品,还能带来经济economy利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希望生活在健康美好的环境(environment)之中,于是环境(environment)消费成为热点。
总之,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economy建设的有序和稳定;反之,若城市林业不太发达,城市建设中的环境(environment)成本则会增加,从而阻碍城市经济economy的顺利开展。
2.2 把“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园林绿化被包含在其中,城市林业不仅要在园林中实现绿化,更为重要的是和城市建设相统一,将林业建设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道路、建筑物两旁无法建设园林的地方,却可以实现林业建设;园林绿化多为种植草坪、灌木,而城市林业注重乔木的培育种植;园林绿化建立的是一个人工系统,需要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管理(manage)成本较高,而城市林业建立的是一个自然系统,管理(manage)成本较低。国际上一直认可的城市林业建设是森林化,是生态层面的城市建设,而绿化的层次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
2.3 城市绿地系统单调
目前,不管大中小城市都热衷于建设人工绿地,这和政府对城市林业建设的误解有关。由于盲目强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城市不断引进国外的植物及其新品种,导致城市绿地系统单调,缺乏自然特性,且生态效益低下,根本无法和城市林业的功能相提并论。
2.4 没有将城市林业和山区林业相区别
城市林业虽然属于林业,要适用《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但其和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的功能、目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山区林业重在用益,发挥其经济economy功能,而城市林业重在发挥其生态功能,兼及经济economy功能;山区林业多是成片林,且林种较多,而城市林业中成片林较少,林种也较少。因此,对于城市林业应该有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manage)措施,如在采伐的许可、流转条件上要严格限制,且应更加注重树木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2.5 植物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环境(environment)和气候条件下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发展城市林业时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同时由于城市环境(environment)恶劣,土壤透水性差,应该选择那些生命力比较顽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来种植,不能只注重美观或是盲目的抄袭其他地方的做法。城市林业的发展应该和城市给水系统相贯通。
3. 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出路
鉴于目前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着种种误区,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必须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私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考虑。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林业规划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建设的规模、性质、布局、气候特征等规划出城市林业建设的布局、规模和数量,要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编制城市林业规划,在城市林业规划中应该包括林种的选择、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范围内的绿地、道路旁的绿化等内容Content,建设完整、结构合理的城市林业体系。
3.2 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必须依照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建成以花草林木构筑的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特征,以林木为主体,森林与其他植被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城区、近郊、远郊及自然保护区的林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还要将林业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中的各个项目从投资(investment)到验收,绿化不达标的不能批,也不能验收,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城市建设。
3.3 林网化与水网化结合
其内容Content是:基于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恢复城市水体,改善水质,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森林廊道为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environment)、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