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0:5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社会实践当然重点是为求生存进而为求发展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中的自我评价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评价1四十多天的暑假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我这个暑假的生活体验感觉仅有一个字“累”。以前并不明白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次的生活实践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容易。经过这次的工作经历让我能更好的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以便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今后的课程。为以后真正独自接触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以及韧性,社会不比家里不管做什么都有人给你庇护,社会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学问,说话做事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由于我家里的店子很忙又缺人手,所以这个寒假就没有去外边找工作就在自我家的店子里帮忙,顺便筹集我的生活费用。家里做的是超市行业,和我的专业是很不搭调,但终归是工作也是能够从中学到些东西的,在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就在店里跟着工作了两天,原本以为这行业很简单嘛,就是问下进门的顾客需要什么东西。但真的做起来还是需要很多的技巧的,自我慢慢的也学着和顾客沟通,进行销售。
繁忙的一天:
刚开始每一天的工作除了有顾客来了要招呼一下外就是整理一些堆积的或刚进的新货,由于我爱干净,而我此刻所做的工作都是收拾搬运货物。刚开始是有些不愿意拿那些东西了。但我妈妈也就是我的“老板”根本不把我当孩子似的一会儿让我取这东西一会儿取那东西的,弄的我双手都脏兮兮的。
最让我尴尬的是我根本就不认识一些酒水类和香烟,老是拿错了,还自作聪明的把盒子上的字曲解了。,把东西都乱放都搞混了,当然我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我的“老板”一顿指责,心里委屈也没办法,毕竟自我弄错了,闹了不少笑话出来,让人家顾客以为我们店子的员工都这么不熟悉货物还卖东西,对我们的产品也有了些许的怀疑,这估计就是在公司里,员工的言行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一样的道理吧。
短短的的工作时间里,我发现了我自身存在的不少问题,很简单的我作为一个通信系的大学生,自我的字写的也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平时没注意,在给顾客开发票的时候我充分意识到了这点,当我把开好的发票递到人家手上时,对方看到字的那种表情让我真的感觉很惭愧。当时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必须要把字先练习好。免得以后找工作上在这个上头摔跤。
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中的人也是千奇百怪的,有些人就是真的很不好相处,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赖皮”。应对这样的顾客我刚开始不明白怎样应付,于是关系弄的很僵,场面很尴尬。直到“老板”的及时出现才解了围,当然我少不了挨一顿批评,同时也告诉我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以及随时应对问题的方法。
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对顾客的态度直接影响顾客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度,就和在公司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员工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所以有时学会忍耐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那里我学会了随即应变的本事,以后我们的社会也将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战场,没有一个好的心里素质,被人挤兑就彷徨不知所挫的人,将会被这个社会所打击。
耐力的考验:
回家工作的这段时间让我体会颇深的还有就是陪妈妈去分店对货收帐的经历,它对我的耐力考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例子。那会我们是早上七点去晚上八点才要回家,一天几乎都是坐着在对账本,在我的理解中,对账无疑就是把账簿上的物品对一下看有没差错有没漏掉的,然后把货款全结算一下,收钱走人就能够了的,没想到要这么麻烦的,要些对着账本把货物都先点一遍,再开始慢慢的一本一本的对帐。
这个过程远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简便,比单纯的在店子里待着要麻烦很多,付出的精力也要多很多,原本我以为半天就能对完的帐,三天了才弄完。并且每一天都是那个点来回跑,当时的感觉就像老年人常得的一种病能够形容腰酸背痛的,等忙完了休息了好久才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几次都真的很想把本子一丢不想做了,可是想到了我之前的承诺要把事情都坚持做好,还是咬牙硬撑了过来,最终的成就感当然压过了以往的抱怨,突然间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只要认定的事情就要坚持把它做好,此刻也是将来也是,这个好的习惯能够成就我们的未来。
在以后我们将面临的社会工作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不想做又很累人的工作安排给我们,我们能不去做吗不能。那么我们必须要养成这样良好的耐心,以及很好的耐力,才能够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怕都能有很好的心态去把它做完做好。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评价2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应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打工实践实践虽然很短,可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能够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明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本事。经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本事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当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我的创业和社会实践本事。
此刻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本事以及与他人的交际本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我所能承受的,就应当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我,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能够尽快走上轨道。
这次的认识时间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使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在大三学年,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这是学业上的优势。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由于我们一贯生活在学校中,时刻有教师、家长和同学关爱,生活能够说用无忧无虑来形容,很少接触社会,也很少吃苦。在这次酒店实习中,困难时刻严峻的考验着我们。经过这次实习,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酒店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业务,接触了形形的客人,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很好的同事和朋友,他们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他们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而作为一名还未走出学校的学生,我深知自我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对即将踏入的工作岗位又有着太多的陌生和神秘,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促使下,我满怀着信心和期待去迎接它。初来酒店我就被它神秘的色彩、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所深深吸引,为能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实习而感到庆幸。来到酒店安排岗位,我才发现自我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学习摸索,为此当让我选择岗位的时候,我选择了收银员这一岗位,因为它接触客人比较多,工作时间也比较紧凑,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在工作中,虽然我只是充当一名普通收银员的主角,但我的工作也绝不仅仅是收钱那么简单,其中也是一系列的复杂程序。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发现要能自如的做好一项工作,无论工作是繁重、繁忙还是清闲,要用进取的态度去完成我们的每一份工作,而不是因为工作量比例的大小而去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更要做的是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糟糕,而是要坚持好的心态面队每一天。因为欢乐的心态会使我们不觉的工作的疲惫与乏味。
工作中我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在领班的培训指导下,我很快的熟悉了酒店的基本情景和收银的岗位流程,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从前台到接待为客服务,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掌握了收银员应具备的各项业务技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评价3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本事,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理解。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我的本事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本事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我胆怯的心态
开始放假的时候,明白要打假期工时,自我就害怕了。自我觉得困难挺多的,自我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我觉得很渺小,自我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简便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仅有征服自我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应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评价4大一的这个暑假,我过得挺充实的,同样它也是最有意义的,跨出学校的大门,融入社会,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其中的辛酸苦楚只要自我体验过才明白。走进社会,需要一份勇气,需要一份睿智。
经历了艰辛的找工作的过程,我精疲力尽了,想放弃了,老板要么说没有工作经验,要么说暑期临时工不招收。折腾了好一阵子,我们附近一邮政银行招大堂经理的助手,我兴致勃勃地去应聘了。我把我个人的基本资料和在校的情景详细地向行长介绍了,或许是我运气好,或许是行长觉得我挺可靠的,我被录用了。那个开心劲儿,甭提了!工资待遇什么的,我都没什么要求,只要能录用我,给我一个锻炼本事的平台,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二天我就开开心心地去上班了。早晨八点到了邮局,我就开始拖地,擦凳子,打扫打扫,好让整个大厅干干净净,给所有人一种舒适的感觉。邮局正式上班了,陆陆续续地有顾客来办理业务了。我满带着笑容迎接每一位顾客,让他们先坐下,然后等到叫了自我的号再去办理业务。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面带微笑询问顾客有什么需求时,顾客只顾一个劲儿的走上前台办理业务,也不搭理我。这时我只能耐心地和顾客讲解。有时我也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有一次一位先生拿着自我的号到前台去了,我微笑着走过去,轻声说:“先生,不好意思,您前面还有一个人,下一位才是你。”他瞪着我,一脸不耐烦地说:“刚不是叫到我的号了吗?明明就是我!”我陪着礼:“对不起啊,叫到你的号了,我误会了。”这位先生又转身白了我一眼。那种尴尬,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呢。每一天都会遇到形形的人,有的人看我像个学生,表现出赞赏的样貌,能和我温和地交谈,有的人看我是个学生,对我的热心服务表现出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貌。不管怎样样,我都要求自我,我是服务大众的,我就是要磨练意志,锻炼本事,我要微笑待人!工作一整天下来,真的很累,站的腰酸背痛,晚上下班时,我还要再打扫一遍大厅,然后才回家,真的好累!
可是,我挺珍惜这份工作的,不仅仅因为得到这份工作实属不易,更多的是你我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提升了很多的本事。在邮局做大堂经理助手的一个月,我每一天早出晚归,觉得还有节奏感,我过得很充实。在工作中,我运用我在学校已经掌握的电脑操作技能完成简单的邮局业务方面的操作,这就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了。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我学会了笑以待人,热情地帮别人解答疑难问题,这很好的锻炼了我的胆量,使我的交际本事大有提升。在和邮局员工的相处中,我得到了叔叔阿姨的关心爱护,他们支持我,鼓励我使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带着一份信念踏上寻梦的征程。
这一个月来,我虽然过得比较辛苦,我也曾想放弃,就这样在家虚度光阴,但最终我还是振作起来了,我也想明白了很多。此刻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那么的不容乐观,社会已经尽全力的缓解就业压力了,国家只能给予我们这么多,那么我们还能靠自我的实力、耐力在社会上打拼了。大一晃眼间已悄然溜走了,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步入社会,我明白那份压力。此刻的假期就是为未来做一个铺垫。多积累些社会经验,多增长些人生阅历,多丰富些专业知识,这对以后我们就业都是大有裨益的。还是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在这竞争激烈甚至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唯靠自我!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仅有让自我出类拔萃,方能闯出自我的一片天地!
这个暑假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很多。这个假期是大一向大二的过渡,这个假期更是大一到大二的加油站。当我累了想放弃的时候,我从实践中又寻找到了一份动力,让我继续前行!正是实践让我懂得了奋斗的意义,让我明白步入社会的不容易,让我成长起来!
这个暑假过的很充实,很有意义。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严格要求自我,让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争做高素质的大学生。以后的假期我还会进取地参加各种实践,多锻炼本事。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评价5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仅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仅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我,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供给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仅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经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我的位置,发现了自我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当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梦想。经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知识和水平。经过实践,原先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短短三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我们把淮师人永争第一的精神带去了社区,把淮师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期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曙光城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本事的重要途径,一向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社会实践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心理效应,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从新的视角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实践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纸上谈兵的教育体系更具有时效性。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冲突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2、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只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的摆正心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这都容易使他们陷入人际交往误区。正是因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际失调,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3、就业心理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道路上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试时回答问题没有思路等,导致找工作频频受挫,出现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伤,就业焦虑等心理。许多学生表现出经验不足,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作用,大学生对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以后,脱离了异常忙碌的高中学业生涯,进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学生活的迷茫,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了解在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能创造社会价值,自己最感兴趣,自己在专业领域还欠缺什么技能。从实际经验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确自我方向和目标,给未来的自己做个设计,及时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大学生活就此丰富多彩起来。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学校的过度保护让他们带着对社会的渴望和恐惧走进校园,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会中会有怎样的挫折等待着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有的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从事自认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点点难度也会将他们吓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导致失败。社会实践是建立真实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商讨补救措施。有了对社会的认识,有了对社会的实践经历,学生就不再会对社会感到恐慌,对自己充满不信任了。
3、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
要想改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减少人际交往困惑,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沟通,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社会实践中,经常是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交流,分工协作,这都是他们有了交往的空间和自由。为了使实践顺利进行,成员之间必须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须协商达成一致。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情绪矛盾,减少情感障碍。同时,社会实践的经历,增强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情景,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会实践中,不是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为了活动内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不至于是交往过于紧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4、社会实践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求职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大学期间的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减缓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在实践中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办法,从而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时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久而久之,今后面对招聘单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会实践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成功指标,而今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容乐观,除了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建立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实质帮助和有利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专业的社会实践,更是大学生寻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个途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开展学生会工作与社团活动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需要从校园社团活动开始。在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每个同学通过自我定位,竞选,工作实践找到自己适合做的学生干部岗位,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锻炼的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也锻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硬的基础。
3、学校组织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月、周
学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月、周等,也更能直观的使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阶段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自我定位,发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4、学校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
除了实践和第二课堂以外,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从理论上分析社会现状,专业情况,社会实践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康德说,有知觉无概念是茫的,有概念无知觉是空的”只有有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实践也更需要理论知识来总结拔高。通过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明确理论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1、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获得的基本途径。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感受和社会责任适应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要积极倡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近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的灵感植根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场地、对象,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只有投身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创造了各种平台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信念,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成熟的心态,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支教团成员深入贫困地区进行义务支教期间,他们近距离接触贫困学生,总会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新奇的教育实践方案,使支教效果大大提高。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将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和未来个人事业的发展。
3、社会实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单纯和封闭的,这有利于大学生安心学习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但是,长期脱离社会,会使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社会报有幻想,给大学生融入社会带来困难从而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缺乏认同感,因此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0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有效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渠道。通过实践,大学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认知,理性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正确寻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性格和能力素质相匹配的职业。通过社会实践的经验,大学生在全面参与社会工作中体验、了解到就业环境、国家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劳动力市场乃至行业现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目标职业准人条件,近距离感受工作环境对目标职业的工作职责、能力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社会的影响
1、社会实践有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高校社会实践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学校与社会以“双向受益、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进行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助于应逐步实现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使社会实践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高校与社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式为契机,通过招标洽谈、签定合同等多种形式确定活动项目和利益分配,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平稳有序进行,实现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有偿化。更好地调动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2、社会实践有助于加强社会与地方的文化交流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本身带有学校的符号,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学校气息带入社会,在影响社会的同时,大学生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社会文化的熏陶,这也进一步加速了学校与社会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以“生命之光”支教团为例,大学生通过西部支教,将在大学所学的相关知识带到了贫困山区,开扩了山区孩子的视野,给他们带去了新的希望。这无疑推进了当地文化的进步,而当地淳朴的民风,也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学校有关方面的影响
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学校整体及大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价值取向,行为取向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才欲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在为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立。,从而使学生与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使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走向辉煌。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构建路径
组织高校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有效保证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有助于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认知自我、提升自我,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公民意识,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推动自身全面综合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不明晰。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中,社会实践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不甚明晰,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高校工作的重点多放在扩大招生、征地建校、争创硕士点博士点、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等方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时间上或难保证,在政策上或欠规范,在师资上或欠配备,在经费上或乏投入等。
2.实践平台未能得到有效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将任务细分,层层落实,首先要整合校、院、教师、校友等各方资源,其次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参与积极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还未能在拓展社会实践平台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这导致社会实践未能形成机制、社会实践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掘、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且寒暑期等重要的社会实践期未能被有效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也因囿于平台的局限而难以有效提升。
3.部分社会实践流于形式。部分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既设置了寒暑期社会实践课题,也开展了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但是社会实践的效果却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社会实践中的“伪造实习、实践证明”“编造社会实践报告”等造假、敷衍行为普遍存在,这就使得社会实践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高校所实施的社会实践举措及其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4.缺乏培训、评估、反馈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措施、明确的评价目标与及时的反馈机制。相应机制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盲目性、形式化、活动质量不高、教育效果不佳等情况。其中,建立社会实践导师制、社会实践考评考核机制、社会实践跟踪反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的设想
1.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因此加强思政课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而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则是推进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应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效果、经费保障、推进举措等进行研究、探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组织保障。其次,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制定实践教学大纲,且将其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对实践时数、形式、内容等予以合理安排。此外,还要注重课堂内外实践教学的结合,比如除正常的实践教学外,还可结合实际布置一些寒暑期社会实践任务。
2.注重拓展社会实践平台多元化,优化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注重拓展社会实践平台多元化,可采取社会实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团参与、基层调研、科研参与等多样形式来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选择性和吸引度。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优化,一是转变管理机制,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社会实践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实现教育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二是转变组织主体,从以党团组织和学校干部牵头为主的组织形式向以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与实践接收单位牵头为主体的组织形式的转变,实现组织主体和活动主体的统一;三是转变运作方式,从以活动型为主向搞活动与干实事并举转变,实现目的动机与实践效果的统一;四是转变物质依托,活动经费从以高校投入为主向学校支持、社会实践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转变,实现投入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
3.注重不断完善典型教育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高校可就近挖掘、利用所在地的典型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革命会议遗址、革命家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进其对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的认识,促进其对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等方式为各地建设发展献谋献策。另一方面,高校可邀请个人先进典型来校进行宣讲或选聘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通过提供与先进典型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党的宗旨和任务,深刻了解时代赋予其的机遇和责任。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重视每一年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的总结表彰以及宣传推介工作,借此为其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提供有益经验和典型示范。
4.注重逐步构建自我教育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增长个人才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起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关键除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外,还要设法引发大学生对社会和自我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善于运用榜样示范、实践体验、实践锤炼、社会教育等方法手段引导大学生在课堂实践、校内外社会实践以及虚拟的网络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务必强调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应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总结思考,及时改进,逐步提高,真正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增长才干。
5.注重建立培训督导奖惩机制,着力提升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其一,建立社会实践培训机制。学校有关部门、各院系应当对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安排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适时开展一些针对社会实践的培训讲座或课程。其二,建立社会实践督导机制。校、院、系、所等各级单位要针对各社会实践项目定期对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进行摸底抽查或跟踪督查,考察大学生是否实际参与以及社会实践开展的实际效果等内容,要及时向各社会实践团队、个人乃至指导教师等提出建议和意见。其三,建立社会实践奖惩机制。高校要设置明确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如设置明细的评定考核指标、进行现场答辩、报告等,对于效果显著、影响良好的社会实践项目、团队、个人等予以一定程度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表彰,对于不达标的则从资助经费、评比资格等方面给予惩罚。
参考文献:
[1]石敦国,唐忠宝.实践认识论求解[J].甘肃社会科学,2010,(1).
[2]张国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12-2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知行合一
社会转型时期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应以社会的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学生就业观念,实现个人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衔接,进而实现学生的价值增值。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立足于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能力等因素,权衡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制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人生规划,实现人生价值的增值,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巧妙的融合。而当学生没有对主客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则会使自己误入歧途,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就业人数持续走高,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徘徊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根据企业用人信息的反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敬业精神弱,缺乏组织与协作能力等问题,致使企业苦于找寻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卑心理、盲从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因素,致使大学生难以顺利就业。而这种就业的“错位”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择业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缺乏校企合作机制,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出的人才一般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新常态,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而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致使很多大学生难以将自己的职业纳入到社会转型中经济发展的轨道,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以求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是新时期面临的新的课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
认清社会形势,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职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衔接了学校、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经历发展更清晰的自我,以兴趣为导向,结合自身价值取向、能力,准确的进行自我定位。
(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不断地调整自我,最终使其个人劳动融入到社会劳动领域,只有这样有效地克服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既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
(三)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基于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展现出清晰的蓝图,使得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规划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进而培养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总之,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精髓在于二者都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克服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促进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加快社会转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结合方式
(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主要是中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新型办学理念。学校以市场导向,通过企业用人信息的反馈,有针对性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这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探讨,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改善其知识结构。同时,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从而弥补自己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加学生就业前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在入职前的企业竞争能力。总之,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二)职场成功人士“现身说法”
通过邀请职场成功人士到校园内“现身说法”,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学生获知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职业的“内部”信息,了解岗位需求与认知结构之间的差距,找到真正自己和在职人员之间的差距,明确真正的自己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充分的做到自我认知,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思考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科学,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习规划。明其志,方能有所赴,让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平台,综合考量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依托社会实践经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整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开设相应的课程设置,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而且要注重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开发合作领域,构建社会实践的和谐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扩张学生技能培养的空间。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充分认清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克服盲从心理,变被动服从为主动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萧淑珍.职业规划要以实践为基石方能更好地认知自我[J].中国教育报,2007(01)
[2]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07]24号
[3]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5(06)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主体性;策略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主体性是在主客体关系中生成的主体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特性,即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动态概念。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人同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主客体关系中确立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这一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为人的本质的规定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高校综合培养而在社会实践这个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动态活动的总和。杜威说:“教育即是生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直接感受社会生活,以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科学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3]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检验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能动性、创造性,使大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批判精神、竞争意识和协作素养。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主体性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必要载体,而大学生主体性在青年群体中世界观的树立,全面素质的培育和加速社会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大学生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融入社会的能力,最好方法是把大学生引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所确立的主体性在自我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上找到合理的结合点。社会实践一方面让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只有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接触到生活实际,才可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理解和支持改革的各项事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增长人的知识,还包括培养人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实践是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学习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两者缺一不可,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造成教育过程中的失重现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其素质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环,其意义在于,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交流,从而充实、完善自己,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应变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分析处理矛盾的能力;总之,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对环境的适应,心理的成熟度、能力的发展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
教育的过程其实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使其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人民大众的广泛接触,使其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和生活,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融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认识社会,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作好心理准备、思想准备和生活准备,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各种能力,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在大学生看来,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社会、课堂和受教育者紧密地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了国情、社情和民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增长了才干,因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当前社会实践在塑造大学生主体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这是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社会、高校、家庭对社会实践对塑造大学生的主体性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的实务操作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组织管理和长效机制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在形式固化,内容单一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没有创意,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流于一般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起不到塑造其主体性的效果。首先,在形式上,局限于一般性的实地参观考察,通常表现为:“上午车轮转,中午管吃饭,下午看一看,晚上又吃饭。”这样的参观考察,学生并不能够深入的进入到实践项目的第一线,也不能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去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又因为没有具体的实践岗位,仅仅学习报告或了解文字资料,也就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了。其次,在内容上缺乏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践内容失去实践目的的统领,常常出现“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但又不能亲自动手”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容易造成在理论知识层面表现为侃侃而论,而在实务的操作上又缺乏动手能力现象。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吸引大学生参加,并珍惜社会实践机会,也大大的抵消了通过社会实践塑造大学生主体性的实际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织管理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规范的运作渠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全面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在组织管理方面还未能够形成规范的多方参与的机制。
首先,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主要有各校的团委来组织,而没有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团委这个部门来组织实施而没有与教务部门的协作,就容易在教学规划,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及考评标准上无法与学校整体的教学大纲相契合。而没有社会组织的真正参与,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不能够顺利通畅、深入的进行。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监督机制不完善,难以跟踪解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诸如生产安全、社会保障、心理不适等问题,指导与监督的缺位则很难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期、高质的进行,而仅仅凭实践单位的一纸“证明”,以此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质量来做评判,则失真是难免的。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协调平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追求短期轰动、功利化的不利方面。有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伊始,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往往是领导动员,教师讲个话,同学表决心,最后大家一起来合影留念。而对社会实践的内涵、意义,尤其是在真正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展现等方面重视不够,对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的长期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社会实践对培育大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弱化。而社会组织的反应冷漠,学生家长信息闭塞,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反应不佳,仅依靠高校的单方努力也不能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并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就要求学校,社会组织及学生家庭共同来沟通、对话和协商,无论是资金的筹措,社会实践单位的落实,学生家长的充分关注,都需要一个多方的沟通协调平台来进行包容和协作。
四、基于社会实践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对策分析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达成学生教育目标的主要环节,要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
(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上,要努力做到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力图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满生机,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社会实践与自身成长的密切联系,同时又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提升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的时候应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既要有参观学习的一面,还要保证充足的动手操作的空间;不但有专业技能的展现,还且还要有岗位交叉的要求。高校为了扩大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可以采用组织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两种组织方式,立足全面参与,既突出个体的能动性发挥,还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二)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高校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构建、主体参与、重点突出、考核与激励等环节上下功夫。1、用制度来保证社会实践各项措施落到位,要明确学校各部门在社会实践中的职责;2、采用社会实践项目支部-团总支(分团委)-校团委三级申报制,让大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中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征集到创意好、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3、采用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竞标制。高校举办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竞标会,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优秀的团队中去,使社会实践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使有限的活动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用;4、实行社会实践活动跟踪考核制。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对于阶段性的效果考核,要有指导教师、学生及实践单位科(室)署名;5、要建立有激励作用的活动考核评价机制。要把社会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与学年的综合测评挂钩,列入素质拓展认证项目,并作为大学生各类先进评比的重要指标。总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全面开展的重要“硬件”保证。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多方参与协调机制,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功用发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创业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大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各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活动,如社会调查研究、实习实训、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展开职业规划,发展社会协调能力,完善个人修养,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高度的实践性、普遍的认同性、广泛的参与性,推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磨砺大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培养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执着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脚踏实地的优秀道德品质。人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实践,认识社会,在社会大舞台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知行统一,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学生在学校以接受课堂教育为主线,在课堂学习中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是抽象的、间接的书本理论。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缺少实践训练,许多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够实际运用的技能,难以直接用于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的诸多难题往往也不是依靠单一的理论知识就能解决的。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模式,可以达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外化为实用的专业技能的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既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信息交流,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强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可以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服务开发,真正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并不局限于童年,而是一个不断自我定向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继续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社会化的结果对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内在特性和社会影响的原因,许多学生在刚步入大学时出现了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这也反映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在社会化中产生的诸多困惑。
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迅速、顺利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深入社会,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发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实际差距,通过调整角色期望值、确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从而逐步实现生活技能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生活目标的社会化。
四、引领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只有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并顺利就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说,必须基于对社会需要与所学专业一定的认识,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正是实现这种认识的快捷途径。而作为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往往存在脱离现实的倾向性,喜欢仰望星空,缺乏脚踏实地;喜欢梦想,缺乏实干;空有知识,缺少能力等,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检验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优良平台。大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能够增强对职业、行业、企业的了解,认识并深刻体验到学校人才评价标准与职场人才评价标准的差异,判定自身的能力倾向与兴趣等,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主动调整学习态度,尽早设计好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五、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当前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扑面而来。创新创业要求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创新和创业素质、事业心、开拓精神等都有较高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选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控制活动过程,许多富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考察专业所学,体现学有所用、服务社会的价值。如果大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选择与专业联系紧密,在各自领域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从中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就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特色与科研水平的认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调动潜在的创造力,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主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转变就业期望和观念,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霞,高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32-34.
[2]高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问题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100-102.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与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分析社会现实需求与自我价值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地加强自身的能力。高校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在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
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很好地锻炼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类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可以很好地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抗压的能力、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以适应未知的将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前接受的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再发展,因此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精神,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接触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也需要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纲领。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总是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如何设置课程顺序和课程学时、如何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而对于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的考虑严重不足。实践类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总课程数中占比极低,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课程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质量低
大部分高校课程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授性教学,严重忽视将科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省略某些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不利影响。
3.素质能力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规范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保质保量的平台,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素质能力发展平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亟须加强的素质。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体系,往往只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度量,缺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没有建立引导性、规范性的文件纲领,无法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缺乏支持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主要途径,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支持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不太愿意接收和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此外,大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积极性、参与性、配合度不高,导致社会实践仅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组织制度
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枯燥、单一,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开展情况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监督,考评机制尚未形成,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面。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缺乏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高校、学生层面都不受重视,导致实践活动主体的针对性、适当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同时,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性指导,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不规范情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基本局限于假期的短期实践,这类社会实践难以得到各方支持,无法达到培养的效果。
4.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属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依赖于经费、人员、场所等客觀因素的影响时断时续地开展,没有形成稳定、有效且能够被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学习生态。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和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巨大差距,社会实践不能在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且受到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进行有效组织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对策
1.提高各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应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教学实习等各类活动日益常态化。高校也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位,并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素质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当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实行全员重视、支持、参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规范素质能力发展体系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得到制度保障。在制订社会实践的整体教学方案时,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对接,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时和学分认定,从而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保障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管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总结、表彰,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
3.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素质能力的場地保障
社会实践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其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因此,高校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协调各方,保障大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场地。同时,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要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4.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教学功能,必须加强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除了设计和大学生理论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后成为拥有良好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合格的服务者和建设者,也使社会得到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从而有效促进和推进专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素质能力指导专业化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钻研、敢创造的教师队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评估、经验总结,不断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不断结合社会实际、企事业单位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决策,满足各方需求。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满足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体制研究生,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对其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贞琪.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学生主体性激励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3-214.
[2]刘兼唐,沈伯秀.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2).
[3]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4]张志伟,安静,李炳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10(1):226-228.
[5]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75-76.
[6]李宏宇.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7]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生;社会实践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
1.1大学生社会实践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学校培养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国情、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这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入基层群众生活,燃起浓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素养;在实践中扩大交际能力,打破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是一个真实的环境,任何理论知识最终都要回归实践、指导实践,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灵感才是最有意义的。
1.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运用,简言之,就是通过已有的和新获得的知识,利用多种心理能力、思维形态、思维方式来研究实践或认识新问题,克服思维定式,通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促进新理论、新方案的产生,从而实现认识或实践的新进展。由此可见,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性、整合性、开创性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创新实践和创造能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2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1重视思维发散,促进视角转换
视角转换的思维方法,是运用非常规思维灵活地转换思维视角同时发挥常规思维作用的方法,是各种思维视角的辩证统一和综合运用方法。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的知识储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提高思考的主动性,一点多面地进行思维发散运动。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发散思维训练,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些独特新颖的方案,更能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发现的问题越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思维面和思维视角越广,这一方面锻炼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帮助大学生打破对事物的常规反应,另辟蹊径。
2.2打破思维定势,提升想象能力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要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经验定势、书本定势、从众定势三个阻碍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将过去的经验绝对化、夸大化,将课本知识当做不可发展的绝对真理和教条,思想上“随大流”,这些都禁锢了思维的发展。而想象力则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通过分析、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使想象成为可能,大学生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才能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过去的经验,而打破思维定势,想象力居主导地位时,他们会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地观察、概括、整合、提炼形成严密的、逻辑性强的结论,从而构建出一套既定的方案与对策。也就是大学生要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力,在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科学探索的任务。
2.3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反思意识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到学校教育中不曾见过的问题,出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这就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浓厚的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好奇心的越强,对新知识的渴求越大。浓厚的求知欲也会引发大学生对新事物的高度关注和不断探索,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得到锻炼。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大舞台,就是要检验自己的所得所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和,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才能实现全面的进步。社会实践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反思过程中加深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和认识,在求知和反思的同时作用下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3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对策
3.1全社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储备力量,要将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就需要,整个社会也要明确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广泛的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企业单位、高校等各阶层人员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和创新思维相结合的重要性,做到由上而下地贯彻统一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目标明确、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政府及各层组织要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制订一套务实可行的方案,鼓励企业和基层单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
3.2高校要开辟社会实践的新路径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是高校教育应当遵循的规律。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阵地,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受教的“第二课堂”,因此高校要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开辟社会实践的新路径。一是要保证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高校课堂教育方式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仍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所以高校应当以实践为纽带,“以人为本”的理念作支撑,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设置,规避教学的盲目性,在学生愉快吸收知识的同时培养出一批符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要开辟“第二课堂”的新路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因此科研和创业成为推动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路径。高校要整合社会资源,与政府、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高校要以教师和校外合作单位为依托,成立多元的课题小组,充分吸收带领感兴趣的大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合作攻克区域范围内有代表性的难题,提升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要注重理论和创新相结合,鼓励自主创业。带领大学生深入基层,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道路,全面了解和接触社会,培养责任感和职业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创业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3.3教育者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因此指导教师要注重提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实践、引导思维创新。在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指导地位和督导作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提前展开相关辅导,不仅要选好研究课题,敦促大学生做好实践设计,还要组织大学生做好实践总结,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理论,形成一批校内外通力合作、全面渗透的指导班子,由内行知道外行,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高校指导教师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完善指导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
3.4受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
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人公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发挥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创新意识,打破惯性思维,在深化对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认识过程中,提炼、总结、反思新的知识,切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9-02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地认识社会和融入社会,使得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丰富和健康,对其将来更好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但是,高校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形势的认识和研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社会实践的作用逐渐降低,现在的社会实践已经流于一种形式,其内涵和作用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大,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和高校引起重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积极进行应对。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成长的阶段,享受到父母和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经历的风雨较少,受到的苦难较少,这种生长的过程看似非常幸福,但是没有培养出孩子较强的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懒惰和不思进取的现象极为严重。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融入社会,让他们经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的难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清自己,通过社会实践,还能让大学生掌握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2、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许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就会出现较多的不适应,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和高校的节奏、环境等要素完全不同,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不会庇护任何人,所以,在大学期间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尽早地适应社会的节奏,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显著地提升,有助于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完美融合[1]。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认识
一些高校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课堂教育的辅助部分,或者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因此在领导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没有在社会实践投入太多的资金和人力,使得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大降低。同时,一些高校教师在认识和工作上也存在问题,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帮助非常有限。此外,大学生自己的认识也存在问题,重视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2、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作秀”的因素,例如我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以调研、参观、发放宣传材料等作为活动的主要部分,然后照几张照片或者拍摄一段视频,就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任务,这种活动的意义几乎没有,甚至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有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更像是一种旅游,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学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忽略了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
3、大学生的主动性较差
由于宣传效果较差、社会实践的口碑较差,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时会出现不积极的情况,许多社会实践主要是为学生干部、党员、特长生等准备,普通学生的参与机会也非常有限,这从而也忽视了普通学生成才的需要[2]。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首先,高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将其摆到正确的位置,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为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活动资金和教师力量,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参与。教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社会知识,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要及时解答大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虑,帮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作为大学生,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努力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
2、形成健康的工作机制
高校除了要保证资金和教师力量的合理分配之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对外联络机构,为大学生寻求良好的实践机会,并进行合理安排和部署,还应当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最后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都与社会实践存在联系,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
3、创新实践的内容和方式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机会,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市场进行联系,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践形式的选择上,要合理地分配实践的时间,不要全部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将实践机会与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创新创业等活动联系起来,拓宽实践的范围,通过多种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社会实践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因此,社会实践应当得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资金和人力充沛,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本身要积极参与其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取在实践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柯昌万.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J].西北工业教育,2012,(2):15.
社会实践报告1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历时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终不仅顺利取得了实践成果即调查报告,也提高了自己与人交往,交谈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地磨励了自己的意志。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课题是“学生基本情况专项调查”,这样的课题极具针对性,同时又有很多好处可言。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的调查资料,调查报告为学校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德育工作,学校的教育与管理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磨砺个人意志,学会与人交往。由此可见此次调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总体来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得较为顺利,所以困难和阻力并不大。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部分问题。一开始,我并未认识到学校所印发的学生社会实践手册的重要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例如提前准备不充分,有一次采访,由于提前未与被采访人员取得联系,以致采访出现停滞、失败的状况,令人不得不深刻反思。
此后,我逐渐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手册,并在该手册的帮助和指引下,了解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整理与研究资料的方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等,为进行一次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经验。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我自己积累了调查研究方面的相关经验,提升了个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水平,丰富了自己的技能与知识,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自己逐步走向社会、走近社会、走进社会、拥抱社会、心系社会,最终回报社会。即使未能取的优秀的成绩,但此次活动给予我的一切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此次活动并非是为成绩而开展进行的。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
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
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社会实践报告2
一、实践目的:
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潜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用心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状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我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透过兼职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我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能够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此刻都成为了大学生们能够理解的工作。
二、实践资料:
该公司主营茶品,并且兼售烟酒,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是世界茶产量第一大国、茶出口第二大国。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并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向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我们分两个班倒一替一天倒,早班八点——晚六点,晚班十点——晚八点,我在首山分部主要负责销售,从点滴小事做起熟记产品报价对每一种茶叶的功效都能熟知。刚开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是不能言喻,对烟酒茶一窍不懂的我,开始像模像样的对客人进行介绍,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张不开嘴不知怎样跟客人攀谈,可是强大的内动力推动着我,我想真诚的笑容也许是打动客人最好的方法,第二个问题就是‘站不住’,每一天回家腿都疼、在柜台前也要将重心不断的更换觉得腿仿佛粗了,可是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并且我此刻也深知挣钱打工的不易,以后花父母的没一分钱都就应仔细,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实践结果:
我在售茶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选购茶叶的常识,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超多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可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决定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那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另外,没有人选取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仅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务必投身学校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潜力。
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这天,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这天,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我们加入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提高了社会适应潜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我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仅发现了自我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梦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潜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这次有好处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理解。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我的潜力做出肯定。就像刚开始时我到饭店那样有一点胆怯,但之后是自信给了我勇气。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我胆怯的心态。自我觉得困难挺多的、缺乏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往往使自我觉得自我很渺小,自我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所以就应尝试着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如有人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简单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仅有征服自我才能征服世界。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有效探索
大学生在校期间深入社会,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全面的融合和交流,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实践能力,同时还会将大学生的素质向社会普及,对于社会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确保活动质量,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思考、在活动中成长。为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发展途径。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国情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零距离接触社会,了解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情况,充分认识我国国情,这对于一直在“象牙塔”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能够了解到更真实的社会状况,也能够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环境,增强自我责任感,充分把握时代脉搏,改变以往那种闭塞的生活状态,开拓视野,培养强烈的家国意识,预先规划自己职业发展路向,为做一名合格的建设者打下坚实基础。
(二)有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是通过课堂进行的学习,虽然理论学习是必须具备的,而且对职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可是在大学课堂上学来的大都是间接的知识,理论性很强,但是却往往缺乏实践检验,无法顺利将学来的扎实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转化理论知识的平台,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充分的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将在校理论知识真正变成生产力而创造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两者完美的结合。
(三)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还应不断塑造意志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磨练自我坚强意志,提升创新精神。大学生成长,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会得到锻炼,提升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提高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
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问题分析
(一)社会实践保障体系不稳一般来说,经费是大学生顺利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投入社会实践领域的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充分支撑社会实践的开展。此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收到教师、学校的充分指导。一些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没有将社会实践包括在内,教师和学生是否指导、参与社会实践,对工作绩效和毕业基本没有影响,学生和教师都不积极,这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顺利进行,与社会实践基地有很大的关系,有了稳定的基地,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经常化、连续化。相关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基地,还有一些高校实践基地管理不善,大学生基本都是随意、分散的去社会上寻找实践单位,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难以持续、顺利开展。
(三)社会实践专业特色不明显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仍然采用传统的项目,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也很少。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生产劳动、文艺演出之类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锻炼,自然也无法提升。
(四)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脱节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很落后,内容缺乏创新,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中一些热门的行业和重点发展醒目,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得社会资源等不会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倾斜。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途径
(一)健全社会实践管理与保障体系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健全社会实践的管理与保障体系。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即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开展进行有效的管理。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针对本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规定社会实践的目标、形式、内容、考核办法,奖惩方式等等,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毕业考核的一部分,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认真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社会实践互动的保障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如有偿服务、冠名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二)建立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想要顺利开展,并获得理想的效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将社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还可以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第一,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建立联系,针对不同专业,建立稳定的社会基地;第二,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学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相应的服务,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使双方的合作持续、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第三,实现实践基地类型的多样化。以大学生爱好、兴趣、年级以及专业等为依据,建立社区服务基地、勤工助学基地、志愿者活动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等,使大学生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能够得到满足,促使大学生坚持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大学生和实践基地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