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馆问卷调查报告

图书馆问卷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17 16:1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馆问卷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馆问卷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问卷调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电子化传递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实物运输方式,移动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图书馆出现在广大高校的视野中[1]。“移动图书馆”主要是指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是在西北师范大学刚推广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时对全校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研究。主要调查西北师范大学各院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态度和期望、移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影响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应用的因素以及为了促进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的应用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和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态度和期望,以期为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的日后完善建设提出建议。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上问卷的方法,面向西北师范大学22个学院,从每个学院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问卷作答。在问卷星和SPSS中,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报告》。

调查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星网站平台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对象、方式和时间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他们是图书馆最频繁的使用者,也是对新技术反应最为敏感的群体。问卷调查自 2013 年5月12号开始,6月15号结束,采用网上问卷填答的方式,发放问卷241份,收回问卷241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 97.93%。

1.2 调查内容

问卷以选择题形式调查为主,并辅以开放式提问。问卷由四部分组成:(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学院、年级、性别);(2)调查对象是否了解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是否了解移动图书馆、了解移动图书馆的渠道等);(3)调查对象对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调查对象的选择心理、访问率等);(4)调查对象对西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的期望。

1.3 问卷样本属性

调查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中调查对象年级分布情况如图1:

图1 年级比例分布图

图1反应了本次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年级分布情况。其中大三学生最多,有113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 46.89%,其次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分别有 70 人和 34人,占样本总数的 29.05%和 14.11%。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知晓度

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知道移动图书馆,这反映了移动图书馆在学校内的宣传和推广较为成功。从图2的用户知晓移动图书馆的渠道中可以看出,38.71%的学生是通过学校的公告通知知道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其次20%的学生是通过同学介绍知道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网站的公告通知是宣传移动图书馆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进一步改进完善移动图书馆后我们采用的宣传方式应当以学校的公告通知为主。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知道,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知晓率虽然比较高,但真正使用和熟知移动图书馆功能的学生较少,将近1/4的学生仅仅是浏览过移动图书馆。这就告诉我们在宣传移动图书馆时还需加大对移动图书馆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力度。

图2 用户知晓移动图书馆的渠道

2.2 用户对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况

2.2.1 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使用的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调查对象大多是使用智能手机访问移动图书馆,其次是通过电脑或上网本访问移动图书馆,仅有极少用户使用普通手机访问移动图书馆。

以调查对象访问移动图书馆时使用的设备为自变量,以影响调查对象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因素为因变量做交叉分析,得出影响学生访问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因素是无线网络没有覆盖校园,而且使用手机访问移动图书馆是需耗费大量的流量,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从这方面建议学校在某些教学区域覆盖无线网络。

图3 访问设备与影响因素交叉分析图

2.2.2 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间段及频率分布情况

图4 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间段分布图

从图4可以看出,超过1/4的用户集中在晚上9点半到12点访问移动图书馆,为了方便用户快速方便的访问移动图书馆,使用其中的功能,建议在此时间段扩大网络带宽以求提高访问速率。

2.2.3 用户对移动图书馆功能、优势评价及其带来的影响

图 5 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有用功能评价图

大部分学生认为移动图书馆的以下三个功能对他们最为有用:1)馆藏书目查询;2)学术资源下载;3)预约、续借图书。由此看出,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功能仍然集中于传统图书馆已有的功能,而移动图书馆的特色功能(书签功能、图书收藏等)却极少被使用,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尤为被用户认可,同时支持资源共享与互借、支持云阅读以及支持收藏家和书签功能也为部分用户接受采纳。

图6 移动图书馆的优势及其带给用户的影响交叉分析图

鉴于移动图书馆的众多优势,带给用户最主要的影响是用户获取信息非常方便,减少了去图书馆的次数,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从这一点很好的印证了移动图书馆方便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

2.2.4 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和资源类型构成情况

图7 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和资源类型交叉分析图

调查表明,调查对象访问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文献资料查阅、馆藏书目查询、预约、续借图书以及学术资源下载,这与前面用户对移动图书馆得有用功能评价相吻合。使用的资源类型主要集中在文档和电子书,对于移动图书馆特有的资源类型(有声读物、视频课程以及图片资源等)利用率不高。因此建议在安排移动图书馆资源类型时能够尽可能的将文档和有声读物、视频等结合起来,一方面不会造成资源闲置,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资源类型。

2.2.5 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期望

在移动图书馆已有的功能服务基础上,用户希望进一步获得的服务如图8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个人借阅情况查询、短信提醒服务以及新书通报服务最被用户所期望,在以后移动图书馆的改进与完善中可以优先考虑增加这三项服务,以最大满足用户需求。

3 对移动图书馆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结合用户对移动图书馆建设所提出的期望,提出以下改进与完善移动图书馆的策略。

3.1 功能方面

用户需求程度最高的功能便是移动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馆藏书目查询;2)学术资源下载;3)预约、续借图书。以上3项是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可以在今后对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上述功能。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59.35% 的用户认为移动图书馆的最大优势是方便快捷。可见,方便高效性是建设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建议移动图书馆建设能包含以下服务,从而实现更人性化、合理化。

(1)实现短信提醒服务。用户在提供真实姓名和学号的基础上,移动图书馆可以设置借阅到期提醒、预约到馆提醒等功能,对应的短信将会发到用户注册时登记的手机号上,这样避免了忘记还书或不能及时借到自己所急需的书等情况。

(2)提供新书通报服务。在图书馆增加新书时,可以向用户以邮件或者公告的形式提醒用户,这样就会方便用户及时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是否已到。

(3)设置讲座活动通知。包括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及讲座,这样用户就可以及时的参与这些活动或讲座,进一步增加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了解程度,更好的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功能。

3.2 性能方面

移动图书馆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PAD、笔记本等。这些终端设备大多具有屏幕小、传输速率低、耗费流量等特点。终端设备的这些特点对移动图书馆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的评价情况,移动图书馆在今后的完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本身的性能及网络建设。

根据调查,40%的用户是通过手机访问移动图书馆,而手机的屏幕小、流量有限,在一个页面上能够显示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移动图书馆的页面必须要简洁,用有限的空间呈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通讯费用的增加对用户是否愿意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表明,广大用户期望无线网络可以覆盖校园。所以,在建设移动图书馆时,学校应尽量在部分区域覆盖无线网络,减少用户的流量费用。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调研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期望为基础,对本校移动图书馆日后的完善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期移动图书馆在本校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发展,在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资源 社区 外语教育

本研究以温州市高校资源为指导,以社区教育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市民英语教育,促进温州市民外语素质发展。研究主要采取实验与推广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

目前,社区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并成为教育制度、学习方式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将学习社会看作是未来的教育模式和社会形态。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圣吉彼得的《第五项修炼》系统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理论。在实践方面,不同国家走过不同的历程,体现了不同的特色,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不同理解。如北欧的民众教育、日本的社会教育、美国的非正规社区教育服务等。正是这种依托社区来举办的各种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已证明了其优越性,对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自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生教育体系改革”。2004年4月教育部职成教司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如对定义的研究,对功能的研究,对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文化教育、城市化建设等领域关系的研究等。

所有这些现有的研究为本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追踪和讨论可以看出,研究大多还局限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缺乏对典型地区的社区教育样板的理论剖析和实证研究。(2)对社区教育与高校资源等领域关系的研究较少。目前仅见谢广生(2004)等研究了社区教育与高校建设的关系。(3)对社区外语教育的研究极为缺乏,目前仅见常芳、张志刚(2008)对大连社区外语教育做了研究。但尚未见有依托高校资源发展市民外语素质的调查报告和研究。

二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市民外语素质,具体内容有五个方面。

第一,在梳理和评述已有关于利用高校资源提高市民素质研究的基础上,横向考察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利用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的实践,提出温州居民外语素质发展方式及建议。

第二,发放1000份问卷调查表,了解温州居民对提高自身外语素质在数量方面的需求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以温州市鹿城区安澜、五马、春秋、富荣、墨池等15个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年龄9~83岁。根据调查相关数据资料,对居民外语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希望高校提供的资源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第三,对高校资源对于居民外语素质提高的方式、有效性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高校图书馆、在职教师、离退休教师,英语专业学生及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访谈。

第四,对温州市高校资源(外语在职师资、离退休外语师资、学生、图书馆等)指导社区教育进行实证研究。开展讲座,授课,联谊活动等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市民英语教育,促进温州市民外语素质的发展。

第五,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调查问卷)及定性分析(访谈),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从政府、高校等不同层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三 研究方法

1.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

对高校及社区居民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征求他们对问卷设计的意见与建议,在修改和完善问卷设计后,对确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2.联系调查单位和对象

选择温州市鹿城区安澜、五马、富荣等社区及居民进行深入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对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等高校进行可利用资源调查。对温州市高校资源指导社区外语教育的方式及有效性进行研究。

3.数据统计与系统分析

对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统计分析结论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撰写调查报告及论文。

四 研究结果

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涉及鹿城区15个社区的居民,年龄跨度从9~83岁。回收问卷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以观察各年龄段居民对社区外语需求的不同。年龄段:25岁以下(以学生为主)总人数:497人。年龄段:25~50岁(以在职工作人员为主)总人数:335人。年龄段:50岁以下(以离退休老人为主)总人数:168人。

通过对497名年龄层次在25岁以下的市民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个年龄段的市民英语水平一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和阅读。无论是出于升学升职的动机,还是日常生活的需求,65%市民对于英语学习有兴趣,89.8%市民认为英语学习对于现代人来说十分必要。

通过对335名年龄在25~50岁市民的调查,显示此年龄段约70%的市民目前的英语水平是会简单的会话和阅读,约15%市民精通英语。该年龄段的市民是参与工作的重心,说明社区市民的英语基础较好,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对该年龄段的市民开展英语活动比较容易。此年龄段市民中认为学习英语有必要和有需要的比例大于90%,说明此年龄段的市民对英语的需求相当大,加强社区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

50岁以上年龄段的市民有76.1%的人表示完全不会英语。该年龄段的温州市民英语大都处于较低水平。63.1%的人认为英语学习完全没有必要,但同时却有高达 76.1%的居民认为外语学习对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作用,而他们所在的社区却很少提供给他们学习外语的机会,将近40%的人表示如果社区提供学习外语的机会,他们将会参加。显示了大学外语资源辅助社区外语教育以提高温州市民外语素质研究的可行性和真实意义。

2.高校可供社区外语教育的资源调查

本研究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温州市三所高校的外语在职师资、离退休外语师资、外语专业及非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图书馆等,对以温州市高校资源为指导的社区外语教学的可行性、内容、形式等进行实证研究。

离退休及在职外语教师、外语专业及非外语专业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提高温州市民的外语素质。大家认为高校资源进社区可通过讲座、开办兴趣班、聘请小区老师、建QQ群、集中播放外语影片等方式进行。除了离退休老师因身体健康等原因外,其余在职教师和学生们都乐意抽出周末的休息时间为社区外语学习出一份力。

高校图书馆主要有图书,包括考级、考研类书籍,原版和中英对照名著,外语杂志等。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无法替社区的外语教学提供资源,高校外语类图书的难度较大,对于社区一般市民英语学习帮助不大,而且存在流通回收等问题,因此不能提供辅助。

3.社区外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在以上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小组与安澜社区、下吕浦安富社区联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外语学习答疑、外语影片欣赏、讲座及社区教学等活动。

本研究小组首先深入社区宣传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张贴公告告知居民社区外语教学的时间及方式,鼓励市民自愿报名参与。根据报名市民的年龄、兴趣及英语水平,组成不同小组进行活动。研究发现参与教学活动的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非常欢迎高校师生进入社区。每场的教学活动均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及积极参与,但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的关系比较欢迎英语入门水平的一些初级讲座及双语影片的欣赏。但各年龄段的居民均认同高校资源进入社区的意义,希望能有长期的英语活动以保持居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及连贯性,最终达到提高居民素质的目的。

4.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高校资源方面。温州市目前退休外语老师较少,而且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能帮助社区进行外语教学的师资非常缺乏。采访到的在职教师都愿意为提高市民外语素质贡献力量。但因为现在在职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除了周末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尽管调查表明在校的大学生有热情也有精力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外语素质服务,但由于外语水平等原因仍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外语资源如图书,包括考级、考研类书籍,原版和中英对照名著,外语杂志等。但高校图书的难度较大,对于社区一般市民来说难度太大。

(2)社区方面。社区方面也非常认同外语学习提高居民素质的有效性,但由于场地、经费、人员等因素,目前无法为居民提供外语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市民对于英语学习热情日益高涨,但是提供外语学习机会的社区却寥寥无几。市民对外语学习饶有兴趣却苦无机会,绝大多数原因是出于居民所在社区极其缺少外语学习资源。如果大学外语学习资源进入社区,将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调查结果还表明,外语图书音像资料和教师讲课,对他们自身的外语学习最为有效,但目前他们的外语学习方式却不固定。在如此匮乏的外语学习资源环境下,大学外语资源辅助社区外语教育对于那些十分渴望提高自身外语水平的居民无异于雪中送炭。

基于此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途径来帮助社区英语教育:(1)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市民提高外语素质的重要性,拨专款为社区设立外语学习点。(2)鼓励离退休以及在职教师进社区讲座,指导居民英语学习。(3)鼓励在校大学生到社区讲课,和居民结对,帮助解决居民日常英语学习的问题。(4)发动高校图书馆及高校师生,为社区捐赠外语学习书籍及音像资料等。(5)高校师生帮助社区办外语角、外语黑板报、送英语电影到社区播放等,营造社区外语学习氛围。(6)社区可充分挖掘本社区外语水平较高的居民参加社区外语学习指导活动。

参考文献

[1]常芳、张志刚.大连社区外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3):187~189

[2]陈乃林.文化环境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5~10

[3]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38

[4]李洁、许放.关注城市社区发展,构建学习型社区[J].成人教育,2003(12):17~18

第3篇

Abstract The training service of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is well received in the community。The project pays much attention to researching on user demand and fractionizing service object, cooperating broadly with social framework, brings out virtual service by advanced technology tools, organizes and plans cleverly various forms of personal and investing training activities, to help the community public improving personal finance investment literacy。It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 service to provide a basi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uch practices and policies are worth Chinese libraries studying and learning。

Keywords America library;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training service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亲密伴侣,95%的美国人认为图书馆扮演了社区中心的角色,帮助他们提高了社区生活质量,催使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密切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并广受好评。本文拟以美国图书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情况为例进行解析,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借鉴。

1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概况

很多美国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状况堪忧。据《the 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urvey, 2012》调查报告, 56%美国人没有建立应急储存基金以应对经济危机,49%在过去的一年花光了积蓄,19%入不敷出,61%成年人对基础金融知识所知甚少[1]。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中,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美国家庭陷入生活窘迫的困境,而缺乏个人理财投资意识和知识则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这种状况亦会延缓社会经济的复苏。

美国金融行业监管局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会(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 Investor Education Foundation)和美国图书馆协会(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联合创办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补助项目――Smart investing @ your library,旨在提高社区大众的理财投资素养,为他们收获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始于2007年,至今已投入820万美元到全美范围的112所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在美国图书馆界颇具影响力。项目提供给每所图书馆的补助为5000~100,000美金不等,时效为12~24个月。获得补助的图书馆须采取各种措施为用户提供有效、无障碍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并和中小学、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各类非盈利机构广泛合作,扩大影响。该项目的重点受众是青少年、退伍军人、边远地区农民、在校大学生、老人和幼儿以及低收入家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长期投资或日常金钱管理的理财培训。ALA主席芭芭拉?斯特里普林认为:“该补助计划与图书馆服务不断改革创新的性质相吻合,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区创新者的作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他们迈向成功奠定基础。”[2]

2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解析

2.1 项目管理

在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项目的管理模式上,美国图书馆实行民主的团队协作管理。例如,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鼓励馆员对培训项目运作方案踊跃提供意见和反馈,互相分享培训体会,交流思想,项目负责人米歇尔?加里奥深有感触:“团队协作是成功管理运作项目的最有效方法。”[3] Camel Clay公共图书馆每月都会召开项目团队会议,量化考核目标,以明确权责、分享用户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培训计划[4]。里奇兰图书馆集思广益,注重吸引年轻馆员加盟项目团队,为少年儿童开创生动、活泼、有趣的培训形式,团队成员从中收获了巨大的乐趣,并鼓励少年儿童馆员把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嵌入到传统服务中[5]。此外,美国图书馆特别注重和热心用户、当地学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赢利机构展开合作,吸收他们的可取建议,以增强项目管理运营的实效性和社会关注度。

2.2 需求评估

高品质的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精细的调查分析之上,美国图书馆非常注重用户需求研究。理财需求评估的重要参数指标是受众,生活层次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同,另外用户的性别、兴趣、实际需求、教育背景、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信息接收方式等等都会影响评估结果。图书馆往往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讨论,或与市场调查公司合作进行用户需求研究,深入了解用户的理财投资素质和培训需求(时间、方式、地点、内容等)、利用图书馆的经验、信息获取渠道,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细分目标对象,进行培训规划,使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约姆堡镇图书馆通过发放线上问卷收集收据,综合分析三个年龄段(14~18岁)、(26~43岁)和(44~62岁)用户的理财素养,认为14~18岁用户的理财需求更接近该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目标,同时结合该馆的青少年参考咨询服务优势,将培训的目标对象确定为14~18岁用户[6]。柯蒂斯纪念图书馆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到,87%的女性对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感兴趣,其中63%迫切希望了解退休金储蓄、退休后的预算编制等知识和技巧[7]。

2.3 实施主体

美国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的实施主体有3类人员:(1)图书馆教学馆员,这是主体,多是作一些基础性金融知识的培训。为了增强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自信心,多数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金融知识测验和培训。例如,埃姆斯公共图书馆、Timberland 区域图书馆开展问卷调查测定馆员的金融素养,为培训馆员提供依据。圣塔克拉拉县公共图书馆与 “Info people” 网站合作开设了在线自学课程,提升馆员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及.培训技巧[8]。(2)自愿者,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马特诺莫县公共图书馆由具有资格认证的金融管理培训师自愿讲授部分培训课程;佩勒姆公共图书馆组织的“Reality Check”活动中,杰斐逊社区学院的300多个学生自愿者给予了援助[9]。(3)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多数图书馆与专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这些机构的金融专业人士或直接给用户授课,或担任理财顾问,或参与活动策划,使图书馆的理财投资培训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2.4 服务内容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计划,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提供虚拟服务,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巧妙设计和策划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马特诺莫县图书馆在其网络门户开设了个人理财网页,除了筛选和集成丰富的免费互联网资源并提供相关链接给读者,提供馆藏理财资源及培训信息以供在线查询,还举办免费的社区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活动[10]。Ada社区图书馆为吸引20~30岁用户开辟了“Stash Your Cash”移动门户,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激励抽奖;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Money Story”趣味故事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点心,吸引了大批小读者[11]。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开发了一种个人理财网络游戏“$ave $teve”,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选择与年龄匹配的游戏等级,成功完成游戏可赢得“钱币”存进“猪形储钱罐”,然后晋入更高的游戏等级,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金融知识,锻炼了投资眼光[12]。劳伦斯公共图书馆在格拉斯县高级社区中心开辟“金融健康诊所”,开展债务、信用卡、个人消费和攒钱计划等议题的理财咨询[13]。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为成年人开设了六个关于个人理财和投资的培训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再分组座谈,每个小组均配备金融专家顾问[14]。

多数图书馆加盟了ALA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芝加哥分行合作推动,旨在提升个人理财投资能力的公共意识运动――Money Smart Week@ your library,它是Money Smart Week(始于2002年)活动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每年4月5~12日期间,全美范围的七百多个图书馆联合金融机构、学校、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专家提供海量金融信息和举办形式各样的免费个人理财培训活动,帮助社区大众学习如何较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涉及内容包括信用卡和债务管理、小孩和金钱、退休计划、精明购物等[15]。

2.5 项目实施效果

据项目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77.8%图书馆提交过中期评估报告,66.7%提交过项目结果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会在管理机构的网站上公布,方便社会成员及时了解相关情况。ALA研究和统计办公室了《数据收集方法菜单》,指导图书馆收集反馈数据进行项目效果评估,在众多方法中,发放反馈表单和调查问卷最常用,此外还有分组座谈、个体访谈、测验、讲师评估等其他方法[16]。

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综合运用分组讨论、会议评价、网络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进行项目中期和结果评估,鉴别个人理财投资培训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为改善和提高后续服务提供依据[14]。爱荷华州公共图书馆通过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用户调查发现,能够约略估计退休储蓄需要的增加了27%,形成投资概念并有投资风险评估意识的增加了36%[17]。柯蒂斯纪念图书馆的项目结果评估显示,95%的女性用户认为如何管理个人财务和生活质素密切相关,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实用[7]。

2.6 项目推广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利用补助资金绞尽脑汁地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业务,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做广告,同时非常重视Face 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的宣传作用,还发动馆员口头及发电子邮件传达信息,积极与社区居民互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社区大众眼球。例如,绍姆堡镇图书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该馆馆员采访金融专家关于如何处理债务、储蓄、日常财务管理等问题的节目[6]。有的图书馆非常注重与当地学校的合作,积极向学生和教师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例如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帮助当地41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使用在线培训模块,在中小学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12]。里奇兰图书馆组织策划了一部由当地一支儿童摇滚乐队、图书馆用户和金融专业人士联袂表演的理财投资情景剧“Lunch Money”,在当地小学举办读书竞赛活动,即在活动期间,儿童读者每借阅一本投资理财图书且按时归还就可以积“1分”,累加起来积分最多的学校可赢得一次“Lunch Money”的免费表演机会,这个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5]。

3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带给我们的思考

3.1 注重效果反馈,保证服务质量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重视服务效果的用户反馈,在项目申请之初就要求申请机构申明效果评估计划。效果反馈是保证项目服务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培训项目通过要求用户填写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或者其他有效方式了解服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还借助管理机构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图书馆和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进来,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个人理财培训业务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服务意识强化,需求引领服务

个人理财和投资素养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尤其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若善于理财则令你游刃于困境之外,否则就可能束手无策,甚至陷入泥潭。美国图书馆服务一直非常重视人文关怀,视社区大众的需求为开展服务的引擎,在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民众的个人理财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部分获取理财信息渠道狭窄的弱势群体更加依赖图书馆,图书馆开展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可谓是贴近民心民意,而且在提供服务时进行认真细致的用户需求研究,细分服务对象,巧妙策划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计划和活动,增强了培训业务的用户黏度和实效。

3.3 增强合作意识,拓展服务外延

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是全美范围的图书馆与金融界合作的补助项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助和专业辅助,既弥补了图书馆的资金不足,又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同时,图书馆还和当地中小学、高等院校、各类非赢利机构等实行广泛合作,拓展服务外延。所以,精诚合作是这一项目的亮点和特色。增强合作意识,为图书馆扩宽资金渠道及拓展服务外延,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国内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在以合作为基础拓展特色社区服务方面比较逊色,社区居民需求未被足够重视,如何挖掘这块亟待开垦深耕的“绿草地”,拓展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图书馆人应该担肩重任,责无旁贷。

第4篇

调查地点:武汉工程大学

调查时间:2018年11月20日

调查人员:10级动画1班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调查对象:武汉工程大学全体同学。

调查形式:问卷形式(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

调查内容简介:调查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程度和对本院大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的看法。

调查过程:

①确立调查主题

②确定调查人员

③撰写相关调查内容

④向校内发放相关调查问卷

⑤回收调查问卷,并总结调查内容

⑥叙写调查感受

⑦撰写总结性调查报告

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象牙塔”,“净土”,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而一些大学生却因多元文化的“污浊之气”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带进了大学校园。石河子大学举办了一场“污损图书展”活动,共展出了200多册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如油浸、水浸、乱涂乱画、撕页、“开窗”等。据介绍,污损图书现象在各大学很普遍。根本原因是缺乏公共意识。面对着眼前一本本破烂不堪的图书,任何人都会问,这种毁书的不文明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反省与审视一下自身,应当肯定,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存在,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因此,我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关于校园文明的调查。

以下是问卷调查统计

1.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场所,你会注意小声说话吗?

(很注意90%,有时会忘记10%,经常忘记0%,从来不在乎0%)。

2.碰到老师会不会主动问好?

(总是35%,熟悉的老师会60%,偶尔会5%,不会0%)。

3.上完课或下自习后自己的垃圾会不会带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时会35%,有人提醒会5%,不会0%)。

4.离开图书馆的座位时会主动将椅子和取下的书放回原处吗?

(总是会80%,记得时会10,有人提醒时会8%,没这个意识2%)。

5.对于大学生普遍的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你的看法如何?

(反感,认为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25%,无特别感觉,但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60%,比较认可他们的行为0%,无所谓15%)。

6.上课你会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吗?

(一定会95%,重要的课会0%,老师提醒会0%,经常不会5%)。

7.在食堂中是否会自觉排队打饭?

(当然会85%,人少时会5%,有时着急会插队10%,从不会0%)。

8.宿舍中有同学休息时会不会注意保持安静?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时会5%,兴奋时会忘记35%,不会0%)。

9、看见水龙头及厕所中水流不止会主动让其停止吗?

(会100%,心情好的时候会0%,忙的时候不管0%,不会0%)。

10、看到别人丢失的饭卡你会怎么办?

(尽力找到失主并交还25%,交到失物招领处70%,放到原处不理他5%,占为己有0%)。

关于这次调查,我们想说:

从统计这69份问卷中,我们看到了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文明礼仪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们的文明礼仪需要改正。

由于教室或自习室内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相信这样的经历你不陌生,经常能有手机铃声此起彼伏,而且铃声还都很有个性,比如“老公,接电话”、“宝贝,来电话啦”,要么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弦的歌曲或几声动物的怪叫。手机铃声虽小,但足以打破课堂或自习室里原本的安静,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学习环境。

如果你常去图书馆自习室,那你是不是了解这样的情形:人没到,有纸条、书本“占”着座位,后来的同学只能“望座兴叹”。有时候晚自习都快结束了,不少被“占”的座位却还一直空着。“占座”事情虽小,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既窝火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你经常去上课,相信这样的现象你几乎每堂课都能看到:常有同学迟到、早退、上课中间拎着书包大摇大摆走出教室,也有同学在课堂上大肆睡觉,大声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mp3,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读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觉。这样很不雅观与有礼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都是伤害和不尊重。

有一些宿舍的卫生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你可以做好准备大胆地走进去体验一下,看看那脏乱差的样子,闻闻那莫名其妙的气味,然后你就可以豪不迟钝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们行为的不作为和不应该的行为了。没准你还能在里面发现一两个很坦然地蒙头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卫生虽小,但反映出来的个人素质尚待完善。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你会在公共场合看到吸烟的行为,男女过分亲昵的行为,拖拖鞋,穿背心进入的行为,随地吐痰的行为,随手扔弃废物的行为,一样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看到被人涂写刻画的文字和图案。

还有讲脏话,打架斗殴,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作弊,浪费水电,恶意占用公共资源,使用违章电器,等等不文明行为发生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园。而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主语绝大多数就是我们学生自己。

第5篇

【关键词】专业阅读;专业发展;文献资料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仅仅围绕高职院校电力系学生专业阅读习惯而进行, 以某所高职院校电力系学生为调查主体,调查对象的构成为男生1253人(占64.3%),女生697人(占35.7%),热门专业学生679人(占34.8%),非热门专业1271人(占65.2%)。

2.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共选取某高职院校电力系3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0份,回收率为97.5%,此次调查研究数据有效。

(2)访谈调查法,为了解电力系学生的专业阅读习惯,分别设计了图书资料室馆员及电力系学生、教师、系部领导的访谈提纲。

(3)观察法,采用非参与方式观察对电力系图书资料室环境、学生日常借阅情况,系图书资料室馆员工作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用文字进行记录。

二、高职院校电力系学生专业阅读习惯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1)系部图书资料室阅读环境差抑制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系部图书资料室的环境条件十分不满意,认为系部图书室几乎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大多数是学科教师进行兼职,人手不够导致开放时间太短,借阅制度不全,学生借阅书籍不方便,借阅室环境太差,简陋拥挤。

(2)专业书籍的质量不高制约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系部阅读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据调查,电力系图书资料室的图书达到4.6万册。在所馆藏的书籍当中,一部分是诸如四大名著、中外经典文学小说等一批文学艺术类书籍,一部分专业书籍、一部分为英语、技能考证的书籍,一部分是社科类书籍。调查结果表明:文学艺术类书籍远远大于自然科学类书籍,专业书籍远远大于英语考证类书籍,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教辅类书籍不全、种类少、更新慢等问题。电力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多集中在文学艺术类占40.62%,社科类书籍占34.63%,英语、技能考证书籍为11.07%,专业类图书为33.53%。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和文学艺术类书籍、生活娱乐类书籍的易读性和趣味性相关。由于该问卷设计是多项选择,也暗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但是也看出学生的阅读趋势没有受到引领。

(3)系部导读服务欠缺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在受到网络阅读方式的冲击,网络阅读以快速、便捷、信息量大、浅显易懂、不受限制、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等优势,在迅速的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导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阅读兴趣转移。调查结果表明有90.2%的学生选择“课余时间上网阅读”,以调查对象为例,系部图书馆藏达到4万多册,面对丰富的藏书品种,读什么书,很多高职学生感到迷茫,甚是在不加以引导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在专业书籍的阅读习惯上也会出现“偏读”、“浅读”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

三、建议与思考

1.突出系部图书室的借阅功能,强化指导

系部图书室就是高职电力系学生的“第二课堂”,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宣传阵地的作用,作为系部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图书资料室的环境、条件,图书资料室的工作人员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专业阅读环境,制作并发放借阅手册,延长借阅时间,特别应该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借助吩咐的馆藏资源传播正确的阅读理念,简化学生的借阅手续。

2.以学生阅读需求、以综合素质与技能书籍为藏书重点,突出实用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对图书市场的调研,通过对电力专业学生的借阅情况、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情况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专业阅读需求和方向。

3.多种资源协调发展,适应高职院校系部网络环境的变化

网络运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与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性,高职院校应顺应形式的发展,也无须全盘否定,根据系部图书室的条件,充分利用媒体的形式,将知识和信息传播给读者,以适应学生越来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围绕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电子文献的优势,采用多种类型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系部应合理分配经费,突出系部重点专业学科文献,积极参与图书馆联盟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俊颜.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2(2)

[2]王建军.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13(02)

[3]张炜.影响研究生专业学习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第6篇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2]显示,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最多的媒介为QQ,所占比例高达88.3%;其次是微信,占比84.9%。微信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和便捷的服务手段为众多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服务创造了条件和平台。高校图书馆利用各种新媒介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结合线上的QQ、微博、微信等方式以及线下的海报、画册、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已经逐渐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共识和阅读推广开展过程的具体写照[3]。广西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平台开展阅读推广。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在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效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提供些许参考。

1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现状调查分析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截至2016年8月,广西共有36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4],本文选取36所广西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9月30日。笔者利用智能手机登录微信客户端并进入本人微信号,以“院校全称/简称+图书馆”为名通过添加朋友――“搜一搜”(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的方式进行搜索,逐一添加关注搜索到的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置顶,然后以读者身份对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开展阅读推广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

1.2 调查结果分析

广西有21所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比例为58.3%。笔者通过智能手机逐一进入各公众号,一一打开底部菜单,点击右上角的账号信息并查看历史消息,采集到与本项目相关的数据,详见表1及表2(以广西教育厅网站上公布的院校顺序排序)。由于为手工统计,部分数据不一定精确,但大体能反映客观情况。

1.2.1 公众号基本情况统计。表1显示,21所高校图书馆中有4所使用了服务号,17所使用了订阅号。开通微信公众号时间越早,说明这个图书馆利用新媒体的理念越超前。统计结果显示,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2013年8月28日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广西高校开通微信公众号最早的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紧随其后,两者开通时长均超过3年。其他图书馆2014―2016年陆续开通,2个图书馆未过信息无法识别开通时间。从开通年限看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时间不长,尚处于起步阶段。

1.2.2 阅读推广自定义菜单情况统计。经过认证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可在其底部添加自定义菜单,并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接口。借助第三方平台资源开展微信阅读推广,可丰富推广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表1显示,15所广西高校图书馆接入第三方平台资源,占71%。自定义菜单中,一级菜单名为“云阅(悦)读”的有9个,其接入的二级菜单统一设置为“好书推荐”“热门图书”“杂志精选”“公开课”等。这是超星公司协助创建的微信平台,依托超星公司丰富的图书资源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的一级菜单以“阅读推广”为名,一目了然,定位明确。从二级菜单可看出,图书推荐、移动资源、好文欣赏是最为集中的栏目,推荐的资源或为馆藏图书或为数据库资源;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微书房”、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书香广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云阅读”接入的是中文在线旗下的移动图书阅读资源,除了阅读文字,还可听书。

1.2.3 发送阅读信息数量统计。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属的大学生阅读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认为,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名著名篇朗诵、评选优秀读者等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5]。根据这些范围,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发送数据如表1(与阅读无关的通知及信息未算在内)。结果显示,发送阅读推广信息100条以上且占总信息比例较高的有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有15个图书馆发送几条至几十条不等,有3个图书馆从未发送过阅读推广信息。

1.2.4 阅读推广发送内容及呈现方式情况。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图书推荐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工作。表2显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时,均大力宣传和展示阅读活动;同时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推荐好书,如校长推荐、名家推荐、馆员推荐、专业教师推荐、读者分享等;一些图书馆开设了专题图书导读或传统文化介绍,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奥运、毕业等专题,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栏;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还利用视频展示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场景。在推广信息呈现方式上,多以文字、图片为主,少数图书馆辅以视频、音乐形式,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

1.2.5 阅读推广效果统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每篇公众账号文章的阅读次数和文章点赞功能,通过阅读和点赞数量,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的热度及阅读效果[6]。根据每篇文章底端的阅读次数和点赞量,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阅读情况如表2。结果显示,阅读总次数超过10 000人次的有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等,它们获得的点赞数也最多。阅读次数在1 000―10 000之间的有7个图书馆,其余图书馆的阅读次数较少。从平均数上看,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237次平均阅读量和8次平均点赞量排在首位,一些图书馆虽启用微信较早且的阅读信息较多,但文章被关注的热度不高。

2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阅读推广存在的不足

2.1 阅读推广信息发送频次较低、数量较少

部分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用于开馆闭馆、培训通知或其他公告,尚未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少数图书馆开通以来只有个位数的阅读推广信息,个别图书馆微信平台创建后从未过信息,利用率很低,没有真正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造成频次低的原因或为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受服务号每周只能一次信息所限。注册了服务号的图书馆可通过每次多条消息的方法来解决发送数量问题。

2.2 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不足

目前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等7所图书馆开通了原创文章留言功能,开通率较低。开通留言的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也不多,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的互动交流稍好,但也存在读者留言后没有老师回复的现象。缺乏互动交流的留言,久而久之会使读者失去参与讨论、留言分享的兴趣和积极性。

2.3 推广效果有待提高

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阅读推广信息平均阅读量和获得读者的点赞量普遍不高,读者关注和阅读本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热情不足。大多数只有几十次平均阅读量和几次点赞量,这对于万人高校来说,关注度是极低的。个别图书馆推送的信息,单条阅读次数仅为个位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3 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建议

3.1 重视微信阅读推广,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

微信拥有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阅读推广渠道,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正视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开展碎片化阅读营销,充分利用微信的信息推送优势,覆盖碎片时间,主动靠近读者[7]。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的阅读推广工作,首先可成立由馆领导、馆员、读者组成的阅读推广团队,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是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统筹规划,确保阅读推广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再次是要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落实机制,对信息推送、后台回复、用户分组、菜单分析、阅读量及点赞量分析、评论数据分析等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最后是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推广团队要及时总结反思推广的效果和问题,完善改进阅读推广方案和策略。

3.2 丰富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提高推广文章质量

推广什么、怎么推广、推送的文章质量如何、能否给读者带来收获和愉悦的感受,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取舍。用心挖掘适合读者需求的内容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呈现方式,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根据笔者的调查,凡是阅读次数和点赞量多、读者关注度高的推广信息,必定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16年7月30日推送的“【好书共赏】读书和旅行二?x一?最好的读书时间都在路上!”,向读者推荐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余秋雨的《行者无疆》、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等书,除了配以编者的导入语,旅途等候、阅读的插图,图书封面,图书内容和作者点评外,还插入契合题意的《我的青春》的优美旋律,让人读后产生带上心爱的书籍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冲动,起到了良好的荐读效果。由此可见,阅读推广馆员在推送书籍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除推送社会热点和经典传承的图书外,还可选取应景应情的作品,充分利用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选用契合大学生兴趣点的标题和轻松、活泼、诙谐的语言文字,配以契合题意的音视频等进行编辑,这将提高推广信息的质量,吸引读者阅读并提升关注度。在推送内容上不局限于单一的图书推荐,还可以专题形式推荐能让读者增长知识、感悟心灵、促进成长的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哲学等内容,如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专题、奥运专题,就深受读者欢迎。

3.3 扩大读者粉丝,提高微信受众面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信息主要面向本校师生读者,公众号的粉丝越多,对阅读推广内容关注和阅读的概率就越大,其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想方设法营销图书馆微信,扩大粉丝数量。首先可在学校的教师QQ群、学生年级和班级QQ群、各种社团QQ群、图书馆网页、朋友圈、宣传栏、宿舍区等广泛图书馆微信二维码,介绍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让师生了解关注图书馆微信后所获得的服务和信息;其次是馆员或读书社干部深入宿舍、班级宣传图书馆微信;再次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关注有奖等吸引读者体验图书馆微信的便捷应用和关注后收获的服务,让读者真正喜欢并利用图书馆微信。

3.4 注重效果评估,提高推广效应

3.4.1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发送读者所关注的、所需要的阅读信息。从发送内容和形式、频次和数量、排版编辑要求等方面开展读者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问卷调查可以是网上进行也可以线下填写,无论哪种调查方式,图书馆都应高度重视读者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阅读推广策略,提高推送信息质量。发送的信息要对读者的阅读有所帮助,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而不是为了发送而发送。

3.4.2 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可以让读者粉丝对图书馆推荐的信息进行讨论、发表评论、反馈建议,为读者提供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渠道,从而达到交流、互动、促进提高的效果。微信留言功能目前是内测功能,只向原创用户邀请,要获得原创功能内测,需具备一定的注册时间、一定的活跃度、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一定的原创度以及无抄袭违规并遵守原创规则[8]。具备上述条件后,就会收到腾讯公司的原创保护邀请,用户同意开通并通过腾讯公司审核后即可获得留言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等图书馆目前开通了此项功能并收到良好的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效果。一些读者留言是对图书馆推送的作品进行评论或是分享阅读心得,也有表达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更有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读者的积极留言和参与互动,对于完善和改进图书馆阅读推广等工作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第7篇

大学生课外读书调查报告

经统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发现大家先不论读的是什么,但最起码都是挺重视读书,受调查的所有人(100%)都认为大学生是应该多读书的。有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所有人每天读书都可以达到一个小时以上,有27.3%的人甚至可以达到4个小时的阅读量。同学们普遍也可以在假期花费5%~10%的时间来读书,这种读书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态度端正并不代表就是喜爱,当问及平时最爱的课外活动且只能选一个时,45.5%选择了上网,27.3%的人选择了上街,还有18.2%选择了唱歌,运动只有9.1%,读书则完全被抛弃了。

在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地发展,新鲜有趣的事物是层出不穷,以前学生日常的课余活动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上网,聊天,逛街,购物,ktv……网络的魅力远远超越了书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过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在网上,网络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上网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连阅读也是一样的逃脱不过,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就算是看书,其中选书原由有27.3%的人是因为网上排名,阅读的主要途径有54.5%的人还是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

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视为一个最主要的阅读群体,但同样他们的纸质媒体阅读目前也在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到网上下载文章与书来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网上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网上的书籍与知识也是不完备的,网上阅读只能算浏览。而文科学习涉及到的好多书籍,需要精读,就是说需要一个反复阅读、咀嚼思考的过程。一个具备相当人文素质的大学生,仅仅能够获得信息还不够,还必须经过认真的努力,通过课内与课外的阅读,培养一种思考能力,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学术训练,以至能够加工、利用这些信息。

而且在刚才提到的高阅读量(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中,又有多少的含金量呢?大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前三名是网络文学,校园作品和文学名著;阅读的杂志有54.5%是时尚休闲类;81.8%的人阅读课外书的原因是满足个人兴趣需要;当大家提到“书”这个名词时,潜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几乎都是小说。

这说明了什么?大家是在读书,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读闲书。与自己专业,自己未来都无关紧要的书,大量的涌进了好不容易争来取的读书时间!整合起来就是这样的,每周下课后,上网,顺便下些电子小说,回来到寝室就开始大量的阅读,看累了还可以拿些时尚休闲类的杂志来看,到了周六、日女生去唱ktv,完了去逛街、买衣服,男生就继续上网或打点篮球做做运动。

大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就这样虚度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阅读的出发点是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他们喜欢读名人传记,自然科学,经济类、纪实类和哲学,他们会看外语类杂志,这些人不能说他们一定会成功,但相信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准备了,所以成功的几率也就大了!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抓住课余时间,去好好的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读纸质书!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19年8月5日2019年8月12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四)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14.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文献追踪:我们发现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衍生的智能数字产品一再表明:信息环境已经改变,人们的信息习惯业已改变。当前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纸质文献资源建设,而应深化、扩展为信息资源建设,特别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文献资源建设不再是单纯购买行为,使用购买来的数据库,同时也要积极收集、保存、开发本单位师生自己创造的信息资源,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理顺,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良的信息服务。

1.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

目前我馆的信息资源包括了纸质图书、期刊、报纸;超星电子书、中国知网数据库、EPS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我馆资源体系如图1所示:

1.1 纸质图书

藏书是图书馆三大要素之一,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借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因而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的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生均图书”应为55—75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指标要求中更明确提出工科、农林院校图书馆至少应达到生均图书60册、生均年进书量2册的指标。截止到当前我馆在流通中的图书共有40余万册,遍布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分别分布在合川、二郎两个校区的流通书库,面向在校服务人数为1万人,人均40册,近年我馆虽然加大了新书的购买量,但是在图书总量上还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

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核心。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中心内容和基本任务。这是搞好藏书建设工作,办好图书馆的重要措施,也是图书馆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馆在历年建设的基础上不但注重“藏”,更加注重“用”,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为核心。我馆的藏书结构如下图2所示:文学类图书占我馆藏书量的第一位,其次是经济类、工业技术类、历史地理类、艺术类。经济、工业技术类、艺术类,直接面向的服务对象是我校办学规模较大和办学实力较强的财经系、汽车工程系、传媒艺术系,可以说我馆藏书的结构与我院的需求特色基本相吻合。

从纸质图书的流通量上来看,2011年图书馆借还次数为78267次,平均每天我馆服务人次为280多人。目前我校在校学生约为1万人,2011年学生借还次数约75329,平均每生每年借还次数7次左右;目前我校教职工约为597人,2011年教职工借阅次数为2938,平均每人每年借还次数为5次左右。我馆在使用中的总藏书量约为22万册,年流通量在4万多册,平均每人每年借还6次左右(表1所示)。

从同类职业院校的年借阅情况来看,我校的流通量处在中下水平。比如在2008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也曾经做过同类调查,该校的统计情况如上表2所示。该校学生人数为7800人,教工人数为640人,总人数为8440人,总藏书量为347658(在使用中的总藏书量不详)。其2008年图书馆借还册数为144183册,年平均每人借阅17.079册。该校学生为7800人,2008年学生借还次数约137141,平均每生年借还次数17.422册左右;该校教职工为640人,教职工年借阅次数为7042,平均每人每年借还10.988次左右。

总之,我馆现有藏书结构还比较适合,但总藏书量有待增加,流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流通工作是基础性工作,做好该工作不需要多强的技术支持,但是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重视学生阅读等。

1.2 期刊、报纸

图书、期刊等印刷型文献具有携带方便,阅读条件限制少等许多优点是电子文献无法取代的。今后印刷型文献仍会得到继续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经费分配上,文献信息资源应达到总经费70%以上;适当增加期刊在印刷型文献中的经费比例,其经费不应少于图书的40%。

期刊的征订副本,一般都为1,目前我馆共征订期刊360多种、720多份;共征订报纸约60种,120多份,分布在两个校区。期刊是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科研进展的窗口。我馆期刊是在广泛征求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与仔细核对基础上征订的,学术期刊更加突出专业性、权威性,而通俗期刊则更强调广泛性、趣味性及教育意义。报纸是传递时事新闻最快的纸质媒介,我馆订购的报纸涵盖了各种官方日报、文化娱乐报、也涵盖了文化体育、当地各种新闻报等。当前我馆期刊的订购情况如图3所示。

从合川校区期刊阅览室的到馆人次统计来看,平均每天到馆约60人;二郎校区期刊室到馆人次统计显示每天约为40人左右。我们共订购778种期刊和报纸,年服务人次约为24000人次。

1.3 我馆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由于其阅读方便、存储快捷,阅读地点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吸着广大用户。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大部分都购买了相应的数字资源,但是高职院校购买的并不多。

目前我馆采购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EPS数据平台,超星电子书共四种数据库,约18万册电子图书,6930种期刊,1700多万篇期刊论文。

随着近几年学校的迅速发展,我馆的文献增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从2007年开始我馆采购约14万多册图书,引进四种数字资源;对我馆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总量,按照普莱斯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馆的纸质文献老化指数为0.37,这表明我馆的文献老化率比较低。

2.我校信息资源供给与满足情况调查

2.1 学生需求满足情况

在回收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我馆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图书借阅,自习室利用。

2.1.1 学生纸质资源借、阅的特点

在860份问卷中,经常到馆阅览和借阅的有17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0%。学生很少利用报纸和期刊,在问卷中仅有60人偶尔阅览过报纸,有89人常阅览期刊。经常阅览报纸或期刊的人数占不到学生总数的11%。这说明学生对报纸和期刊的利用率比较低,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尽量提高报纸和期刊的利用率。

学生借阅的图书主要集中在I大类,然后是T类、H类、F类、B类、k类、J类、G类,如图4所示。文学类的借阅量约占总借阅量的一半,各专业书籍借阅量却很少,这说明学生对各自专业的书籍利用还停留在浅层次和表面。学生的阅读还需要引导和强化。

2.1.2 学生数字资源的使用特点

学生很少登陆图书馆的主页,他们经常获得电子文献的来源就是网络搜索引擎。860份问卷中登陆过图书馆主页的仅有36份,登陆或经常登陆图书馆主页的人数比例不到总数的5%。学生中也几乎没有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几乎没有下载过图书馆的数据资源。

但是在问到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数据库服务时,选择几乎全部选择电大试题库,选择电大名师明课的占到了约67%,还有部分选择课程专题频道,电大学生论文数据库的。这说明学生潜在的信息需求是巨大的,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需求来深化我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和信息服务。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的的服务项目时,学生大部分仅选择了信息素养培训,最新文献通报、目录。这说明学生的信息技能急需培养,信息素养课的开设也是很有必要的。

2.1.3 学生需求满足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仍停留在浅层次,学生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还未深化到学习中去,几乎没有利用过本专业的学术文献。另一方面,我馆纸质资源体系虽然完善,但是数字资源体系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量的学生要求有电大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电大学生论文库等,说明学生潜在的需求比较迫切。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急需培训,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2.2 教职员工需求满足情况

按照需求强度排列,教职员工对我馆的利用,表现在学术资源数据库、教师阅览室、纸质期刊、图书借阅等方面。

从问卷分析来看,教职员工登陆图书馆网页和通过图书馆网站下载数字资源的比例远远大于学生。教职员工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们经常会登陆图书馆的网站从中国知网上下载资料,或者利用学术搜索等。在问到您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一问题,大部分教师回答了并未得到满足。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哪些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时,大部分老师选择了电大试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教师论文数据库,教师教学参考数据库,电大科研成果数据。这其中,电大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跟学生的要求吻合,这说明这两种数据库是教师和学生都迫切需要的。

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的服务项目时,信息素养培训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最新文献通报、目录,再次是学科研究定题服务、定题专项服务、前沿理论追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排在最后的是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教师在信息素养培训上的需求和学生一样急迫。反复研究问卷以后发现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素养培训需求上的不同,教师需要的是专业的信息素养培训讲座,更强调专业和深度;而学生需要的是基本的信息检索知识。这种状况的出现大概跟我校教职员工队伍整体年龄偏向年轻有关,也跟我校学生没有开设信息检索课教学有关。在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广大教职员工急需“专业信息分析师”,学生急需要获得信息的指引。

在问到您是否需要外文资源,被调查的教师员工全部回答了需要,请您写下您需要的外文资源的名称,竟然没有人直接写出来。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教职员工对外文资源的需求是潜在。广大教职工已经意识到要查阅外文资源,但是并没有人直接去检索,这跟我校没有购买外文资源库也许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教职工也没有委托过图书馆帮助检索,这说明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上做的还不到位。假设图书馆有委托检索的业务,或者更深层次的委托翻译的业务,教职员工或许是会利用这一项服务的。

3.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意见或建议

3.1 我馆服务机制有待改进

从对我馆资源分析和读者调查情况来看,我馆的服务机制应该有所改进,更应该强化对读者的培训。对学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对教职员工召开座谈会,或者请校外专家定时、不定时地来做专题讲座的培训方式等。

我们更应该把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主动提供最新文献通报、目录给学生和教职工,让他么及时了解到我馆新引进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我馆的宣传力度。

还有就是馆员要切实走到师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深层需求,把服务做到深化、活化。比如这次调查中发现的教职员工需要外文文献,但是问到具体的需要什么文献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教职员工的需求程度,我们是要给他们提供代检服务,还是要购买部分外文数据库,他们有没有提供代检代译的需求等等。

3.2 数字资源引进有待发展

从以上问卷来看,我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但是广大师生存在其需求。在数字资源的引进上,我们应该广泛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在节约资金和提高利用上寻求结合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数字资源引进上都采取了依附大校的方式,即购买大校已经购买的数据库使用权,这不仅灵活机动、节约资金,而且能切实保证师生对资源的利用。

3.3 图书馆网站建设有待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校师生很少登陆我馆网站,特别是学生。我们应该加强网站的建设,提高网站的技术构建和信息构建。用较好的利用、较强的实用性、深厚的文化信息底蕴来吸引师生,共建共用图书馆网站和信息资源。

3.4 特色数据库建设有待开发

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已经提出多年,有些院校已经建成并运行,有些还在建设中。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效果良好的措施。从我校目前的状况来看,我校也有几个比较有实力的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源基础。

比如传媒艺术系每年大批的创作成果,经过加工整理后,可以构建成为特色文献库。虽说我们高职高专类院校学术水平有限,但是学生在校期间也都进行各种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高职教育注重实际技能,对学生公开发表的要求几乎没有。如果我们选择一些优秀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供学生参考,这些历年积累的灰色文献不但使我们办学知识财富得以积累,也体现我们的教学水平,还能开阔历届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这也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这方面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也有探索和成果。

再比如我校的云计算研究数据库,我们收集到得有关云计算的历史研究文献,国内外前沿研究文献,我校教职工和专家发表的有关云计算的论文,我们的研究片段数据、笔记等等,这些数据的汇总、分类、存储构建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小资源集。

还比如教职员工发表的论文,经过上传、汇总、分类整理,形成教职工论文库。不仅便于教职员工之间横向、纵向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推动学校各个院系教学和科研的深化,而且这也是学校资源的一种编辑和出版。

由于高职教育也重视学生“多证书”的培养目标,学生除了毕业证外,还要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因此图书馆重视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等级考试等反面的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除了购买相关图书和试题库外,我们还可以开通还有电大试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等等,把我们已经掌握在手的零散资源,经过简单的汇集、加工、整合成较有价值的特色数据库,这不失是一种利己利人,长远收益的好方法。

以上是虽是2011年10月份以来,对我馆信息资源现状的考察、认识和建议,也是在考察了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大环境下得出的一些结论。同类高职院校之间有其共性,也各有个性,每个学校应该立足实际,不断认识自己的情况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服务做到位。

参考文献

[1]陈志仁.藏书结构 重在合理..2011.7.2

第9篇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1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书是人类的朋友,我号召大家: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看书,这样,就能多学到一些知识!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2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3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

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

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

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

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4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中有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

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

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

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

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

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

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5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范文5篇

关于课外阅读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阅读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图书调查报告作文5篇

第10篇

论文关健词:民办高校图书馆 流通部 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通过对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资源、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找出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这一个重要部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方法,继而提高民办图书馆全馆的服务质量。

民办高校的图书馆由于建馆时间不长,图书馆不论在藏书数量、藏书质量,还是读者服务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我们把图书馆流通部,这个重要的部门作为切人口.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在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办法,进而延伸到图书馆其它的部门的管理中,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实力,使它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流通部则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图书馆精神文明的象征,对图书馆整体形象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图书馆重要服务窗口的流通部如何在今后工作中有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从资源、服务和管理这三个方面开始逐一分析。

1图书馆不仅要增加图书的数量,更要提高藏书的质量,这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部门互相合作来完成,其中流通部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也尤为关键。

高校图书馆是否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它的价值能否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宏观来看主要体现在流通部图书借阅率的高低,从微观来看主要体现在图书内在价值的大小,然而无论从哪方面分析,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优劣都起着决定作用。通常人们认为藏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采编部的购书质量,实则不然,流通部的管理员在这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因为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与师生接触,知道大多数师生对哪些领域知识的图书更感兴趣,图书馆的藏书哪一类使用率很高而图书数量却不够,然而不受师生青睐的一些图书副本量则太多。可利用与师生接触比较方便这一优势来进行调查,在师生来馆里办理借还图书手续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做一个简单的统计,还可以与其它各个系部门进行合作,比如建议各个系部协助进行问卷调查,把广大师生的借阅要求和意愿用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便于图书馆工作的调整与改进。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展开我们的调查,学校的网站主页上有图书馆专门的一个版块,可以通过设置读书建议邮箱;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满意度,推荐藏书等板块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

此外,还可以对图书借阅率进行统计,可以根据图书的借阅率高低来判断需求量的最大小,这样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图书馆购进藏书的主要参考。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就可以掌握大多数师生对图书的需求。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分领域分专业的系统并细致的调查。再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研究与整理,进而开展图书馆改进工作。分析得到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应当在第一时间到达采编部的工作人员的手中,并以这些数据作为流通部门开展工作的参考。就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而言,以上这些调研手段可以使图书馆用有限的经费去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还能达到丰富和优化流通部藏书的品种和质量的目的,还可以作为图书馆储藏复本量大小的主要依据,从而在补充馆藏图书时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多数师生的需求,优化藏书的主次结构,均衡藏书的比例轻重,既避免了给学院带来没必要的浪费,又提高了藏书质量满足了广大师生的读书需求。 转贴于 2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也是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重点.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流通部既要满足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除提高服务质量外,还要改进落后的管理观念,要有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流通部工作人员首先应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以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了读者、满足读者的一切要求为流通部的服务宗旨,以及时、准确、方便、灵活地向师生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重心,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时刻记住自己的服务群体广大师生。其次,流通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遵守流通部工作的规定和了解工作特点,准确掌握馆藏文献内容,很好的引导师生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资源,轻松地为他们解答的关于图书的各种问题。比如,我们应主动地给读者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比如书馆藏书的基本布局、藏书特色,馆藏文献的性质、类别等等;升级原有的读者电脑目录检索查询系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最快的查询途径来帮助读者准确找到要借阅的图书,满足读者的需求。认真做好新书上架的宣传工作,可以建立新书一角,让读者及时了解馆藏图书的最新动态。在现代信息化普及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借助网络资源来服务广大读者。比如,在学院的网站图书馆的版块中添加图书检索工具,师生可以在办公室或者寝室就能轻松地查阅本校的图书馆的藏书情况,查看有没有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这样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我们要时刻关注学校的各项学术科研任务,把服务工作扩展到学校的教学科研领域,成为学校学术建设的中流砒柱,从而提高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因为高校内的各个系部以及专业设置比较复杂化、多元化,所以图书种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进而导致服务工作纷繁复杂。就从各系老师的需求这一方面来看,学校偏文科的英语系、中文系的老师在节借阅图书时往往侧重于有关基础知识这方面的书籍,而商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系还有中文的教师所要求书的程度就不尽相同,他们则更注重应用方面的知识,需要阅读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性较强的图书。而在学生的需求这一方面,在基础知识图书方面,学生与老师相似。但是如果是考试或考级方面要求所需求的图书资料都应该是本年最新出版的,所以流通部工作人员应根据师生们专业情况及需求的差异、把不同的图书资料推荐给他们。

3图书馆流通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调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职能,改善师生们的借阅环境。

书籍的保存和传承是传统图书馆的模式的主要特征,它注重的是藏书的收藏价值、保存价值,而忽略了藏书的实用价值。这些图书现在很少被关注,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和教师对知识的需求。而高校图书馆现在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学生和教师,因此与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相比: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信息的多样化的需求,使最新的文化知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传播和广泛的应用,使馆藏图书的信息价值、现实价值、使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再者,在图书馆内部更应该实行人本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注重人性化管理,使人在轻松和谐的工作气氛中充分发挥人的潜质。就图书馆管理而言,以人为本既包括“以读者为本”又包括“以馆员为本”的两个同等重要方面。前者是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为原则,使图书馆流通部的全部工作重心是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后者是以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根本,馆内领导应该从互敬互爱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共同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奋斗。

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和改进,从而提高了民办图书馆全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做到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切服务于学生,为民办院校图书馆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做了很好的总结与铺垫作用。

第11篇

本文立足于用户数字阅读的需求,分析当今时代数字阋读的趋势与常态,剖析数字阅读的特点及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图书馆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开展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1数字阅读已成为阅读的趋势和常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阅读在我国兴起并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

1.1数字阅读迅速普及的环境已然形成

(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报告指出,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推进,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进入到新的阶段。首先,从网民规模看,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其中,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次,从手机网民规模看,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随着“智慧城市”“无线建设”的大力开展,WiFi无线网络也成为除3G/4G外主要的上网方式,91.8%的网民在最近半年曾通过WiFi介入过互联网[3]。2015年3月,世界移动通讯大会《移动经济2015》,报告预测全球移动通讯用户数量将从2014年末的36亿增加至2020年的45亿;使用宽带网络的移 动用户数将从2014年的40%增加至2020年的70%;智能手机的覆盖率将从2014年的37%增加至2020年的65%w。再次,从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看,使用率最高的是即时通讯,而搜索引擎(82.3%)、网络新闻(82.0%)和网络视频(73.2%)紧随其后,此外,阅读网络文学的比例也占了43.1%。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也为图书馆开启了跨越时空的服务新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8日,在腾讯和新浪网的微博上,湖北省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的粉丝和听众数分别为28.5万、27.2万、22.9万、18.8万、16.3万、14.8万和14.6万。同时,诸多图书馆均开启了微信公众号作为推广阅读的新载体和新平台。

(2)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结构

首先,从信息资源生产来看,中国新闻出版研宄院历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14年底达到3387.7亿元,较2006年有巨大增幅'其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此外,国际数据公司(InternetDataCenter,IDC)报告显示,2011年数字世界的信息量将超过1.8万亿GB,到2020年,数字信息量将是目前的50倍'2012年3月,在全球具有权威性的、出版历史长达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停止退出印刷版,继续提供电子版'201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修订开始,修订版为电子版[9]。

其次,从信息服务提供方来看,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到“十二五”末,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将得到较大、均衡的增长,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0TB,其中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TB,与2010年底的480TB相比翻一番;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100TB,每个市级数字

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30TB,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4TB_。同时,高校图书馆资源结构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在2001-2011年期间,该馆纸本资源有少量增加,而数字资源数量增长迅猛,电子图书增加195.9万种,电子期刊增加26700种,数据库增加196个,馆藏资源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比重不断加大,如图2所示。

1.2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此消彼长的态势

自1999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宄院陆续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在中国出版网站设置全民阅读专题,调查报告。从2008年开始,报告引入了“数字化阅读”概念,网站也设置了“数字阅读”专题,根据历年统计数据,2008-2014年我国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发展趋势如图3所示。通过最新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可知,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5%,较2013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0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其中,就成年国民对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而言,在2008-2014年期间,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的增长速度迅猛,电子书接触率也有缓慢增长,其变化趋势可见图4。2014年,在我国成年国民中49.4%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通过手机、光盘、平板电脑和微信阅读的比例分别为51.8%、2.0%、5.3%和34.4%o而国民每天接触互联网的平均时长为54.87分钟,手机阅读、微信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和平板电脑阅读的平均时长分别为33.82分钟、14.11分钟、3.79分钟和10.69分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较2013年减少了0.21本,而报纸阅读量为65.03期(份),较2013年

下降5.82期(份)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增速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而数字化阅读率快速增长,反映出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此消彼长的态势。

在网络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查找、传递、保存与共享信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书目、题录、工具书、文摘型检索工具等信息查询途径而言,数字资源的查找要简便得多,各种搜索引擎易于掌握,能瞬时搜索巨量资源。根据OCLC的报告,84%的调查对象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进行信息检索,但与搜索引擎相比,大多数公众依然认为图书馆购买的学术资源提供的信息更为可靠和准确。

1.3数字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学术研究领域,数字阅读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C.Tenopir及其合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关键事件方法,分别研宄了1977-2001年、1977-2009年间自然科学、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宄人员的信息查找和阅读模式,认为电子期刊、目录检索和人际交流是识别与查找论文的主要途径,电子期刊论文己经成为阅读的主流,图书馆的馆藏电子期刊成为科研人员阅读过刊的主要来源。同时,开放获取也成为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以开放存取期刊文献检索系统DOAJ(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s)为例,该系统提供了大量经过同行评议的、质量高且可免费下载的论文,截至2016年1月23日,DOAJ收录了来自136个国家,11075种期刊的2165909篇文章,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字资源,满足其数字阅读的需求。

2数字阅读的特点及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2.1数字阅读的特点

数字化阅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其自身具备众多优势,包括容量巨大、覆盖范围广和使用方便等,能够适应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信息获取的诉求。

(1)数字阅读的网络化和泛在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信息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电子阅读器和数据库轻易获取,而依托网络和电子阅读设备的数字阅读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达到泛在阅读(UbiquitousReading)的效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不用专门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信息、阅读书籍,从而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此外,网络链接具有聚合知识点的优势,超文本阅读实现信息间的跳转,帮助读者阅读拓宽视野。数字阅读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使阅读群体不断壮大,阅读主体达到前所未有的覆盖面。

(2)阅读形态多载体化、融媒体化

传统阅读的载体单一,而数字阅读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

脑等,读者可以根据需求和习惯进行选择,既可以在公共空间进行阅读,也可以随身携带,体现了数字阅读的空间移动化特点。同时,数字阅读也是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交互结合的阅读形式,多媒体技术使不同文本之间在网上相互连接,是一种图书视觉化的新形式,为人们的阅读添加了新的享受,使数字阅读逐渐成为流行的全民阅读形态。此外,“三网融合”使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都能通过数字阅读实现。

(3)阅读的快捷性缩短了知识传递的时滞

近年来,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的Web2.0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通过网站订阅、微博关注和微信推送等渠道的数字阅读可以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对于科学研宄而言,除传统文献查找方式外,网络也是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能够帮助用户查询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学术博客也为人们提供了双向的、互动式的学术交流。开放的阅读环境使信息资源传播更加广泛,实现资源共享。此外,学术论文率先在网络平台,也使知识分享与交流的速度加快。

(4)阅读的便利性最受读者青睐

便利性是数字阅读的一大特色,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资源容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深受读者青睐,尤其是青少年。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刘斌等人对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10所北京市高校的405名大学生开展数字阅读现状的调查,在“数字阅读优势评价”一项中,排名第一的是“便于携带”,占被调查人数的50.4%。2007年,亚马逊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很快就受到读者的欢迎,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手持阅读器阅读的热潮,2010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电子图书的销量首次超过精装本图书销量。

2.2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冲击,图书馆图书借阅率和阅读率的下降与数字资源需求的大幅提升形成鲜明对比。为满足读者需求,很多图书馆开始对馆藏资源建设进行变革。

(1)图书馆资源结构的变化

在网络普及、数字阅读和电子出版物盛行之前,大多数图书馆馆藏以纸质文献为主,包括图书、纸本期刊和报纸等,辅之以少量数据库。而如今,面对数字资源激增、馆藏空间不足和读者的数字阅读偏好等现实情况,大部分图书馆调整了资源结构,极大地提高电子书和电子期刊的比例,加大数据库的建设,数字资源成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图书和纸本期刊的比例逐渐减少。以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2002年,该馆资源以图书为主,占87.6%,电子书的比例极少,而到了2012年,图书比例几乎降到2002年的一半,而电子书迅速提高到48.63%,超过图书的比例,电子期刊也有所增加。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图书馆资源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满足读者需求,也极大地缓解文献增长与馆藏空间不足的矛盾。

(2)资源建设模式的变化

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拥有与获取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两种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式和必然趋势。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普遍重“拥有”而轻“获取”,以收藏书刊提供给读者利用为己任,专注于书刊搜集、整理和加工等工作然而,随着出版物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图书馆收藏能力显得不足;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传播与共享更加便捷,新的资源获取方式使图书馆扩大馆藏数量,提高成本效益,这种优势在数字阅读时代展现得更加明显。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关注读者数字阅读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从重拥有的资源建设模式走向了重存取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采购数字资源、开发网络资源、资源共享和开放存取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数字阅读服务。

(3)资源采集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采购思想仍然侧重于阅读的知识获得功能,忽视大众阅读的需求,用户较难借阅到

SSSSSSSSSSSSSSS

自己喜欢的图书。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不能相互补充,馆与馆之间的资源是相对独立的,重复建设概率高,信息资源共享有局限性。首先,数字阅读时代,用户的多样性及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给图书馆资源采集带来了挑战,图书馆在采购数字资源时注重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征求读者建议;其次,我国数字资源建设面临资源垄断、资源讹诈、资源壁垒、资源浪费和资源同质等困境,图书馆逐渐寻求区域性联盟,形成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避免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此外,图书馆在资源采集过程中逐渐由馆藏驱动模式向用户驱动模式转变,引入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s,PDA)模式,根据读者的使用率决定是否购买某种电子图书,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

(4)资源购置经费结构的变化

数字阅读的兴起也直接导致图书馆资源购置经费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为营造数字阅读的条件,逐渐购置各种类型的数字阅读设备,价格昂贵,在经费结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阅读数字文献进行学习和课题研宄,数字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逐步提高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比例。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一些“985”高校图书馆用于采购数字资源的经费已超过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其资源配置经费比例中,纸本资源仅占35%,而电子资源占了65%[23],接近三分之二,表明了数字阅读给图书馆资源购置经费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数字阅读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数字阅读正日益成为阅读生活的趋势和常态,对于图书馆资源建设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应该立足于读者需求,适时调整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3.1“虚实并重”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方针

在数字阅读潮流引领下,虚拟馆藏应当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重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图书馆不是现代图书馆。然而,虚拟馆藏不能取代现实馆藏,实体文献资源仍然是大多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文献生产和社会需求来看,在整个社会数字资源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印刷型文献生产的数量也在增长。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多数读者来说,对印刷型文献的需求仍然是“刚性需求”。从数字阅读的特性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虽然数字阅读不能等同于浅阅读,但它确实容易导致浅阅读。北京市大学生数字阅读现状调查显示,65%的学生数字阅读的总量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而只有16%的学生数字阅读量达到或超过其阅读总量的一半。另一方面,碎片式的语言和拼盘式的内容使读者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的全方位认知。此外,利用智能、便捷的检索方式过滤了“无关”内容,去获取与学习、研究直接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弱化了在浏览和阅读中启发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从现实情况看,纸本阅读仍然有广泛的需求。《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5)》显示,在首选的阅读方式中,对“传统(纸质)阅读”的选择仍然占有优势,比“数字阅读”高出13.85%;在《第十二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57.2%倾向于纸本阅读,而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分别只占14.3%、23.5%和3.45%;2014年包括255家公共分馆在内的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纸本书通借通还流通量高达5741万册次,同比增长超过30%;2014年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访问量超过160万,较2013年增加13万。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纸质阅读地位未被撼动。

因此,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当贯彻“虚实并重”的基本方针,实现数字资源与实体文献资源的协调互补,对具有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保存价值的图书,要注重纸质文献的收集;对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娱乐休闲性的图书,主要以数字阅读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对虽然具有学术价值,但利用率很低,又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方便获取的文献,也可以数字阅读的方式供用户利用。同时,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制定不同的资源建设政策,例如,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学术型图书馆应注重数字资源建设,面向大众的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实体馆藏资源的建设,而高校图书馆应实行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重的方针。

3.2积极为数字阋读提供条件

图书馆是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社会机构,因此,当数字阅读兴起,图书馆就应当积极面对,为数字阅读提供条件。从资源建设角度考虑,与网络搜索引擎相比,

目前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数字阅读的读者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图书馆应进一步完善馆藏结构,利用先进技术建设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完善资源的分类、整合、检索等功能;引进多种形式的电子图书和移动流媒体影像并加快纸质文献的数字化。从基础设施角度考虑,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计算机和服务器,保证网络的畅通;合理增加馆内电子阅读设备安置点,完善信息检索和导航功能,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如上海图书馆在2009年2月27日推出的数字移动阅读器外借体验服务[25]。从服务模式考虑,图书馆应充分利用SMS、WAP和手机客户端等服务模式,利用Web2.0技术构建交互式导读平台,实现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在线导读、读者聚类、图书聚类、作者聚类、书评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阅读导读t261。只有当图书馆的条件完善了,数字阅读才能在更大范围推广,用户的阅读效果和满意度也将不断提高。

3.3参与数字资源生产,提供优质数字资源

2007年,国际图联(IFLA)的《国际图联数字图书馆宣言》表明,图书馆应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将收集的有用信息提供给所有用户使用,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传媒与机构角色日趋融合的优势来创建和传播数字内容。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图书馆作为数字资源的生产者,应该为用户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图书馆要计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将本馆有特色的精品文献资源转换成数字资源,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数字化整理,建成特色数据库,吸引具有特定偏好的数字阅读群体,如湖北省图书馆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长江资源库”等。同时,在数字资源生产中,图书馆需要充分考虑内容质量、资源特色、构成质量以及用户使用质量,改变数字资源“浅”“俗”“滥”的状况,为数字阅读提供优质资源。

3.4开发网络资源,引导数字阅读

计算机网络为数字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网络资源的无序性影响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利用。面对海量的、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图书馆要扮演好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筛选、组织、整合网络资源,建立资源导航系统,引导数字阅读,避免读者在网上盲目浏览,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效率。以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例,它根据学科大类建设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TheChemicalInformationNetwork.ChIN)和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TheResourcesandEnvironmentScienceInformationPortal,RESIP)等门户网站,其中,ChIN划分了动态与信息、资源搜寻工具、机构信息、信息源知识和学科分类等类目对用户进行引导RESIP则分为学科门类和资源类型两个一级大类,每个大类下又设置了若干个二级类目,体系十分明确[29]。

3.5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分散的、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类聚、融合与重组并集成于同一平台,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随着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需求的多样化与综合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与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社会公众更需要有一个能够集成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数字资源的平台,享受“一站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图书馆更应起带头作用,积极投入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当中,通过机构间的合作为公众提供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数字资源。而在推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中,图书馆还应当克服管理体制障碍、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强化资源共建共享的观念,从而为社会公众的数字阅读创造有利条件。

4结语

数字阅读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将不断发展。面对数字阅读的浪潮,图书馆只有顺应时展的趋势,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利用先进技术,积极生产和开发优质的数字资源、积极为数字阅读提供条件并引导数字阅读,才能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数字阅读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 性别差异 择业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也总是与总体文化保持着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前,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毋庸讳言,尽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提出十多年,但现阶段社会性别意识仍未真正进入决策主流,现实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问题既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它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一、图书馆学的学科特征与性别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图书馆学是排斥男性的,同外语、护理等专业一样,是女性化的学科,是社会公认的女孩子适合的专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图书馆学是排斥男性的。传统观点认为,男生学图书馆学是没有出息的表现,没有“钱”途。因为,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无法借鉴太多现成的、前人的已经成熟的理论,每年涌现出来的有自己独立研究成果的专家型人才毕竟很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被分配到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从事一些实践性颇强的“体力劳动”。这与其他行业相比是一个收入相对较少的职业,没有太多光环围绕,太过安逸的生活又无法满足男性特有的喜欢冒险、勇于创新的天性。另外,女生向来以“手巧”著称,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通畅、数据的电子化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女生在处理这样精细的工作上的优势将更明显。

2.图书馆学学科的女性特点是由女性自身特点决

定的。图书馆的服务是通过图书馆员体现出来的,作为读者与文献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图书馆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决定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而其亲和力所占的位置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取代的。所谓亲和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天然的关爱,因此,它更多的来自内心,较少受外部条件的制约。显而易见,女性的亲和力往往高于男性。

二、现行的图书馆学教学与女性的发展

1.女大学生学习图书馆学的自信心。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女生都比男生更积极、主动和活跃。“女生在课堂上活跃,回答问题特别多”、“女生下课后喜欢跟老师交流和讨论,男生下课则逃之夭夭,甚至不乏迟到、早退、缺课现象”。从学习态度上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05级图书馆专业班为例,从05、06两年获得奖学金的人数来看,在8个人中,05年女生有7人,占总获奖人数的87.5%;男生仅有1人,占总获奖人数的12.5%。而06年则是8个人全为女生,男生无一人获得奖学金。这虽然不能衡量出全部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生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和差别。

2.女性学习图书馆学的兴趣分析。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女生学习兴趣较浓厚,而男生往往对图书馆学不感兴趣。笔者对本班的10名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是:⑴你对自己现在的专业满意吗?⑵你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⑶考研时是否跨专业?⑷择业时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吗?

从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满意,而是高考时被调剂过来的。在选择考研的5个人中,只有1人选择继续攻读本专业。而在选择就业的5人中,大部分表示可能的话尽量会选择其他职业,而不是进入图书馆。还未进入工作岗位的本科生如此,那么已经开始工作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从数量上看,以郑州大学图书馆为例,女性馆员共102人,占员工总数的56.7%。从质量上看,还以我校为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馆员有82人,占此学历层次馆员总数的62.1%;具有中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有36人,占此职称层次人数的76.3%;历年来被推选为校级先进工作者的女性馆员所占比例为59.8%,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所占比例则为71.4%;历年来获校级科研成果奖的女性馆员共14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和出版专著的女性馆员为6人。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专业素质还是从科研成果来说,女性都比男性要高。在一份2006年4月由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几位教授发起组织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调查报告》中分析显示:女性图书馆员比男性图书馆员更“快乐”,也就是说,“快乐指数”具有性别特征。在工作满意度部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尤其体现在获得满意度、工作量满意度、管理者满意度三个方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和社会压力来看,男性相对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男女对工作压力和工作挑战性的理解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女的快乐感受。更重要的是,从图书馆的性质来看,更适合女性。

三、改变这种现状的若干建议

1.对于正在学习图书馆学的学生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⑴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对男女大学生学习图书馆学的能力差异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图书馆学男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角色矛盾和角色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过程。探讨男生对图书馆学的兴奋点和敏感点,探讨男生涉猎图书馆学的独特方式和途径,重视研究男生在图书馆学学习中的好的方法。⑵对图书馆学近十年来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图书馆学男生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和发展的差异,因为它是影响在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图书馆学男女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成绩的差异也是毕业后发展的条件之一。

2.对于已经工作的图书馆员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员工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就一定会出现“共赢”的局面,员工的快乐感受也肯定会提高。其中,领导的作用是重要的,除了帮助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价值取向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之外,还应该为他们搭建实现职业目标的可靠平台,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公平地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设立多条职业发展通道,使每一位图书馆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有自己的提升和发展空间。⑵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关键。快乐感受,说到底是自身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这个角度出发,图书馆员应该调整好自身心态、注重心理感受、提升自信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消极抱怨,或盲目地沉溺于安稳的生活中。图书馆是社会上最经济、最合适的共同使用文献的机构,是文献资源共享的组织。当前的信息化浪潮并未动摇或消灭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员没有丝毫理由妄自菲薄,相反,应该对图书馆学的前途充满信心。诚如彭斐章先生所言:“图书馆学有过光辉的过去,也必将会有灿烂的未来。”

3.对于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多引导。⑴更多的关注图书馆领域性别差异的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调查研究该领域的现象、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国家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可以适当的投入政策方面的倾斜,从而来加大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时可以多发表图书馆性别差异研究方面的论文或科研成果等,从根本性的理论高度上解决图书馆领域的性别差异问题,支持更多的男性从事图书馆领域的工作。⑵努力多涌现一些男性图书馆领域的专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图书馆领域更多的男性专家的涌现,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男性从事于该行业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另一方面,男性图书馆领域的专家的更多的涌现,从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上讲,都是对在校图书馆大学男生的一种鼓舞,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励在校大学男生不断努力的学好图书馆专业,必将鼓舞更多的在校大学男生献身于图书馆事业。,

4.对于大学的任课教师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⑴加强男大学生图书馆工作方面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肩负教育育人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讲述一些图书馆领域性别差异方面的知识,多宣传图书馆领域男性专家的先进事迹,用事实说话;在课下,多与男大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断鼓励男大学生掌握从事图书馆领域应该具备的本领。⑵多引导在校生参加图书馆实践。学生在校期间的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无疑的,一方面,图书馆实践可以让在校大学生多了解显示中的图书馆工作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的激发其学习热情,为从事图书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对于全社会来说说,具体可以做到如下方面。⑴提高图书馆男性工作人员的招聘力度,提高薪水和福利待遇等。因男性馆员所占的比例过少,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在招聘时大大扩充对男性的招收比例,有些甚至不招收女性馆员,这是现实中正在的发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吸引点。同时也要提高男性馆员的薪水和福利待遇等,这样才能免去男性馆员的后顾之忧,用更多的时间从事于图书馆领域的工作。⑵全社会关爱、尊重男性图书馆管理员的氛围。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建立和谐的更有利于男性图书管理员工作的氛围;同时社会应该尊重男性图书管理员的辛勤劳动,更多的配合其工作。从而构造一个和谐的图书馆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付立宏:《超越与生存:“非图书馆学”现象透析》,《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