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给老师的建议

给老师的建议

时间:2022-12-05 13:0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给老师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给老师的建议

第1篇

1、不要过多的布置作业,有些非常简单的作业也让学生重复做,这样太浪费时间。由于作业过多,有些学生采取抄作业,以逃避老师的责骂和处罚。这样的作业对学生害多于益,也达不到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建议适当布置些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独立完成,这样收效可以还好些。

2、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学校的老师们在读书时也未必都是常胜将军,希望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包容,一两次考试失误,不要太责怪学生了,谁不想每次都考好成绩,谁不想当第一,但失误也是难免的。我觉得老师应帮助学生找找失误的原因、安慰一下,这样做可能比责怪学生更管用些。

3、常有老师下课拖堂,下午托管时上正课等现象,下课拖堂学生没有时间上厕所(学校厕所太少),中午放学时拖堂影响学生去食堂就餐。上一天的课学生已经非常疲倦了,托管时再上正课效果一定很差(学生也忙着做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已没有心思听课了),希望学校予以干涉,做到准时下课、放学,托管时让学生复习、做作业。

4、以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差生”转变的事情,我觉得其经验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归结其中心思想就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不适合指责式的严管,老师要同学生交朋友,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差生”的转变就是从老师的一次表扬开始的。希望老师们不要吝啬表扬,对学生多多鼓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罗老师: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内容,我建议全班同学每人捐一到两块人民币和一些有益书籍,购置一个书架,成立班级图书角,再选出几个管理员,以防被盗窃。望老师采纳我的意见!

您的学生:映静

2008年10月17日

第3篇

Advice1:入园初期“不教育”

幼儿园教育要促进宝宝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在入园伊始,这些都不会去做。对于新入园的宝宝,老师就一个任务――引导宝宝保持积极的情绪,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因此,宝宝刚入园那段时间,偏食、常规、文明习惯等等都不会纳入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范畴,换句话说,只要不哭闹就是好宝宝。

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父母也持这样的态度对待宝宝,让宝宝的成长中有一段轻松自在的留白。在刚入园这段时间不过分要求宝宝要学到什么本领、读什么书、去哪里旅游等等,离园后的时间,只全家其乐融融地待在一起游戏,好好休息,周末也以简单的活动为主,主要让宝宝放松心情、缓解分离焦虑带来的疲惫。

Advice2:

家园之间勤沟通

初入园,老师、宝宝与父母之间都是完全陌生的,这时沟通就是适应的最重要法宝。只有老师了解了宝宝的各种习惯与性格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去亲近宝宝,快速建立师幼之间的依恋关系,促进宝宝的情绪安稳。

给父母的建议

老师也很希望父母在宝宝谈到某些问题(比如被攻击等)时,及时向老师反映,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犹豫不决只会让问题不断发酵,处理起来会更加困难。

Advice3:

爱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老师常常遇到的麻烦,有些父母眼里只有自己的宝宝。比如:接宝宝离园的时候拉着老师说个不停,其实老师还要照顾几十个宝宝,根本无暇顾及;又如:在父母群里会有不良倾向地评价其他宝宝的做法,造成不良影响。

给父母的建议

当父母走在园里,不但要看到自己的宝宝,也要看到其他的宝宝,要礼貌地和每个小朋友打招呼,礼让小朋友先行,不在公众场合谈别人的隐私,等等。这样不但能给每个宝宝营造好的成长环境,无形之中也给自己的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耳濡目染有时比说教更重要。

Advice4:

家庭责任自己担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父母跟老师一学期也见不到一面,平常是祖父母、保姆或兴趣班的老师接送,幼儿园的父母会、亲子活动也是由他们代为参加。

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在宝宝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他人可以在某些场合暂为替代或参与,但是宝宝成长的责任永远要父母自己承担。事实上,有些替代是打了折扣的,比如:亲子运动会上有许多亲子共同完成的体育项目,但因为年纪的原因,祖父母是不能完成或影响完成效果,在集体中其他同伴父母的对比下,会挫伤宝宝的自尊心。

Advice5:

有承诺也要有效果

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解决(比如: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啃指甲、吃手等),因此需要和父母沟通,希望父母给予支持。不过,老师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父母,每次沟通的时候态度都很好,但是却迟迟看不到效果,严重影响了宝宝的发展。

给父母的建议

如果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相关问题,即使不断地和老师切磋方法策略都没关系,大家的目的是共同促进宝宝的成长。最需要注意的是有态度没效果的问题,这对宝宝的成长十分不利。

Advice6:

宝宝之间不攀比

宝宝入园之后,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班集体中。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会建立父母群,方便大家沟通,但是,父母之间也会攀比宝宝的现象,尤其爱在宝宝的体能和认知发展方面攀比。

给父母的建议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发展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别人会”而紧张,只要宝宝在遵循着共同发展的顺序不断进步,就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在方法上引导宝宝,在语言与行为上鼓励宝宝,但切记不要攀比宝宝,尤其是当着宝宝的面。

Advice7:

正向引导主旋律

幼儿教育是以积极、正向引导为主的教育,让宝宝在肯定中发现标准,让宝宝在鼓励中找到方向,但是,很多父母担心宝宝犯错,对宝宝的一些行为往往会小题大做。这样的方式反而会成为一种强化,让宝宝无法克服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比如:还没建立物权意识的宝宝拿回幼儿园的玩具,有的父母会把这种行为说成“偷”;还有的父母把宝宝想象与现实不分说出的事情看成“撒谎”,这都是不科学的,且这种标签会影响宝宝的发展。

给父母的建议

第4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1

  有人说,身为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无异于学音乐却不知道贝多芬。说来惭愧,虽然早就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著作有渴读的欲望,但却因自身的散漫,生活琐事,对阅读此书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拾卷细读,才恍悟苏霍姆林斯基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大师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从18岁就开始担任乡村教师,把一生中最宝贵的35年时间奉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正是因为这一颗对孩子的炽热之心,他从每个幼小的孩子身上都能发现其所具有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正是因为他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头脑,而且用心灵去认识他们,才成就了这本书中生动的事例、鲜明的观点、朴素的语言、炽烈的情感。让每一个老师读到其中章节的时候都会感同身受,引发会心一笑,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继而掩卷深思,反省自身,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大师的思想哪怕只是冰山一角,都会带给我们宝贵的启发。他不但在宏观上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教学的方向,也在微观上指导着我们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呢?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答案,要让学生对你的课堂产生兴趣。

  课上得有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趔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带着这种理念,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着期望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许多实实在在,经得起检验的理念、建议,这些建议就如一个睿智的长者,告诫教师一些最普通但又是我们极易疏忽的真理。他告诉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对于这一点,我也是感同身受,你给予学生多大信任,学生就会回报给你多大成果。从我教学的实例当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给学生订下了学习目标,订到80分,学生的成绩就能达到80分,而我修改目标,给其订了90分,他的成绩就往往会提升到90分,学生的本身的智力没有变,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变,那其中提升的力量源泉是什么?我想就是老师对他的信任,你把希望、关注、信任传送给学生,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这种希望,他们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对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也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的摧残死的。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学习困难,只是在我的坚持关注、严格督促之下学习能够跟得上大家学习的步伐,可有一次我突然发现,他似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上课无精打采、委靡不振,我找他了解情况,他说:因为一次考试后,我让不及格的学生站起来,我批评了另两位同学,却没有批评他,他感觉老师对他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信心,已经不管他了,所以也就放弃了自己,听到这些话,我唏嘘不已,多么可爱的孩子,甚至于老师的批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他们不怕批评,怕的是老师的漠不关心,冷酷无情啊!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为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我们教师如果在心中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给予他们,那将是一种多么相互尊重的美妙和谐!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一书,对现代教育以及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使我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困惑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多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霍姆林斯基所写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没有过时,它仍像一场及进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

  书中的建议如同一条条观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当读到《给教师的建议》的29条“怎样使学和注意力集中”对我启发很大,把控位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应”,孩子刚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交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者,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书中霍姆林斯讲过,“只有当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相结合时”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合,只要在课堂上能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结合起来,他们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支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读了《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有很多的观点、理念深深的触动了我,也启发了我使我在教育教学中,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指挥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3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的教育经典,是因为作者是一位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最基层教育岗位的教育工作者,书中的内容是他从教中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录,他从自身的深切体验出发,发掘出对于人们有着广泛指导意义的哲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是为了孩子。多么实实在在的思想。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这中间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苏霍姆林斯基用他富有艺术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能让每个读过此书的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积蓄”,他用那么多的实例和体会、经验,把枯燥的教育学、教育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的生动明白,如在我耳边娓娓道来。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我也想写教育日记,但总是不能坚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第5篇

也是其中之一。学案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规律。一节课只有一个学案不利于学生完

善从认知到深入到反馈的学习过程,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所以,笔者认为一课多学案有利于教

与学两方面活动。

一、 预习学案

师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预习不易落实,究其原因在于:一、学生没时间--要写作业,要休息,要

……"反正老师上课要讲的,干嘛要预习呀,纯属浪费时间"。二、学生不会预习,认为预习就是看看书

,于是读一遍课文,字都认识了,知识似乎懂了。(学生道也不难嘛。)但到做题时却不会做,问题还

不知道在哪里。三、老师上课时面面俱到再讲一遍课本,似乎学生没有预习过,或不信任学生的预习。

四、老师害怕学生预习过后,学生会对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了新鲜感,课堂显得不够活跃或不热

闹了。等等。针对以上这些不完全原因,我想说几句:原因一可以略过;原因二需要老师对预习方法及

技巧进行培训,或设计得当的学案,学生的预习会视学案的设计质量而达到不同的预习质量;原因三是

同行们要避免的一个问题,要相信学生,得放手时且放手,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反馈学案来落实

,使老师放心也使学生不敢松心;至于原因四就看教师是基于什么理念来对待教学,是为教而教还是为

学而教。

预习学案我一般分为两个板块设计,一块重点使学生学会梳理教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考试中大多分

数是因为不会读题,读不懂题意造成的,原因在于化学课本读的少、读的浅,没掌握化学语言的特点)

,初步归纳课本知识点,区分识记性和理解运用性知识。或者把与这节课知识有关的生活情景给在学案

上,给学生预想的时间,或给学生与家长、同学讨论的时间,或上网查阅资料的时间。一块由学生提出

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给老师的教学建议,或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或建议等。

下面我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的预习学案呈现给大家:

板块一、这节课的重点:理解拉瓦锡等科学家当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和由此得

出的结论。

这节课的难点:同学们在物理上还没有学习气压的知识,有关气压变化的知识尚不了解。

我们通过以下情景及问题认识气压变化的知识:

情景1:中医拔罐有种真空泵,当抽走罐中气体时,人被罐罩着的体表皮肤及肌肉会被拔起,你想想:当

罐中气体被抽走时,罐中的气压如何变化?皮肤及肌肉为何会被"拔起"?

情景2:中医拔罐还有一种火罐,当在罐中点一团火并同时把罐罩在皮肤上时,人被罐罩着的体表皮肤及

肌肉也会被拔起,你想想:罐中的气压如何变化?罐中气压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根据你的已有知识回

答,空气中哪种气体参与了此反应?(也可以与你的家长探讨此问题)

拔火罐常用的燃料酒精,试通过阅读课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拉瓦锡及现代实验中除去

空气中氧气时所有的燃料分别是什么?它们与酒精的燃烧产物有何不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能

否用酒精做燃料?为什么?此实验中水起什么作用?

板块二、写下你在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在的疑惑,给老师提出的建议等你想表达的内容。

二、 授课学案

这部分是同行们使用较多的学案,大家已经提出过多种形式,有了很多使用心得。我就讲讲我是如何把

学案分成多板块的情况吧:一块,把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建议加工整理后进行展示,寻求学生共鸣

,探讨解决方案,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二块,把老师对本课设计的情景、有效提问分层次

呈现在学案中,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三块,给学生的"自留地",把上课过程中产生的新问

题,新想法写下来,也可以给老师、同学提出建议,或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反思这节课的学习过程。

我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课是授课学案呈现如下:

板块一、答疑解惑: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什么?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请老师讲解气压的知识(物理还没学习气压)。

板块二、讨论记录: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满足什么条件的可燃物适合本实验

?2、要想使实验成功在实验装置、药品、操作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3、你看到什么现象就说明此实

验成功了?

观察实验操作、现象并记录,分析实验操作要点,明确这样操作的目的;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现象推出

实验结论。

板块三、通过预习及本节课学习,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并请留下你的建议。

三、 反馈学案

反馈学案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知识的反馈,"学而不思则罔"反馈就是给学生以"思"的时间,使之学有所得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课的反馈学案我是这样写的:

第6篇

尊敬的校长:

尊敬的校长,您好!您是一位知识渊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校长。在您的精心浇灌下,许多辛辛学子从母校走向社会,走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向成功。可是在您的眼皮底下也有一些教师或学生做得不太好,影响校风。我向您提几点建议:

一、增强体育科老师的责任心,让我们上真正的体育课。由于体育老师的不负责,是我们体育课次次都只有自由活动,没有上一些丰富有趣的课程,特别是体育考试,老师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次次记我们全班的体育考试成绩为“优”,是我们缺乏锻炼。建议校长加强对体育老师的监管,培养他的责任感,实在不行就给与惩罚,不然就换掉这位令总人讨厌的教体育的蔡老师。

二、杜绝玩“拍手游戏”而堵塞通道的现象。最近学校流行拍手游戏,同学们总是一下课就跑到走廊围成一圈玩,把走廊围得水泄不通。不仅如此,有的同学甚至在上课时乘老师不注意也玩了起来。而且经常有同学因“拍手游戏”而吵架,这样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就经常会引起同学们的不和。建议您惩罚那些上课玩拍手游戏与把走廊、楼梯团团围住的同学用手拍墙,让他们也玩玩“拍墙游戏”。

三、定期开放学校的阅览室,让同学们多读些书,开阔眼界。我建议给各本书排个“座号”,让每位借书的同学都把名字登记上去,按期还书。如果有人弄坏了书,可让那位同学写检讨书,并实行赔偿。

如果您采纳以上的建议,我相信学生们会更喜欢学校。

此致

敬礼

东厦小学五(1)班学生

2008年4月28日

第7篇

筹措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全部空调化、班班多媒体和所有教师每人一台电脑,改造了学校现有操场地面,升级了学校网站,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技术的配套措施;坚持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编印了学校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使制度逐步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同时,开展了教师元旦联欢、踢毽子、跳绳、拔河等教师活动,给全体教师安排了一次免费查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深入开展了“阳光体育强体魄,养成教育促习惯,艺术教育展特长”的特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了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了“校情知多少”系列活动,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开学以来,我校更是喜事连连:今年的教师节市区主要领导来校走访慰问师生。9月6日,市委孙守刚书记来到了我们学校,9月10日,区委**书记来校走访慰问教师;在区“红歌会”比赛中,我校音乐老师排练的节目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在广场的正式演出中,十二个节目中就有我们学校的两个独立节目,还有部分老师参加了最后的合唱;在市委宣传部举行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中,解娇和曹凯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全区师德演讲比赛中,我校的陈静老师在几十名参赛老师中以优异成绩进入第二轮,并面向全区领导老师进行展示,获得了一等奖;在全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常颖老师进行了典型发言;在首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活动中,我校的杨怡然同学获得了全国小学一组硬笔楷书优秀奖,她是济宁市小学一组唯一的一名获奖者;我校美术老师还组织学生参加了俄国“安东?契诃夫和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第四届国际少儿艺术大赛”。济宁市高中、初中、小学全部16名获奖作品中,就有我校10位同学。其中,五年级五班孙清政同学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我们参加在孔子文化节上的颁奖仪式时,心中充满了自豪。

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基地,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各级媒体多次对我校的工作予以报道。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为了更好地集中大家智慧,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筹备召开了这次教代会。按照要求,我们提前发放了《提案表》,征集老师们的提案。对于上交的提案,学校进行了归类、整理、统计。对本次大会征集的提案,学校办公会认真进行研究,下面通报答复如下:

一、关于如何加快操场开发建设进程

围绕这个专题,代表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扩大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引起市区更多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突显名校规模扩大和操场扩建的迫切性。

2、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协调各级领导,争取把领导的重视转化成在时间上、物质上和政策上的实际行动。

3、因所需资金量大,要积极争取以政府投入为主。

4、多建立一些有钱的关系单位,如电业局、煤矿等,争取他们的赞助。

5、和开发商联系,与他们合作,把操场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在操场开发的同时,让开发商有利可图,达到双赢。

6、可以借鉴企业的方法招商引资,解决经济来源。

7、争取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人都来参与操场开发。

8、整体开发与局部开发相结合,资金到位可以整体开发,资金受限可以局部开发,逐步完成操场的开发建设。

9、把我校操场开发与政府办学、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相结合,转变用地性质,由事业单位用地,转化成政府用地,降低开发成本。

10、可以分阶段进行,由外向内,沿街开发可以采用招商引资,也可以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发。在开发建设中增设门面房,为学校创收。积累一些资金,再开内部,从而完成全部的开发。

11、开发家长资源,争取有影响力的家长的大力支持。

12、可以借鉴兄弟学校操场开发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开发商开发建设小区的经验,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成专门的操场开发办公室,加大筹资融资的力度,加快开发进程。

13、成立由关心教育的社会名人企业家、关系单位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组成的操场开发委员会,帮助学校出主意,想办法。

14、充分利用我校校外辅导员的力量,督促加快操场开发进程。

15、可以盖一栋沿街楼,一楼门面出租,二楼及以上安排拆迁住户居民。

16、本着谁开发、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沿街开发,租赁若干年后产权由学校收回。

17、可以和开发商合作,我校出地方,开发商出钱,上边建操场归学校使用,下面建地下商场或地下车库租给开发商使用,若干年后再收回所有权。

二、关于如何自筹部分开发建设资金

老师们提出了以下“金点子”:

1、除继续积极争取市区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可利用社会各界、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各方资源去自筹资金。

2、可以召开家长会或者组织大型公共活动进行募捐。取得家长认可,也可以组织师生捐款。

3、可以拉广告。许诺一些大企业,操场开发后,在操场周围的建筑上体现企业广告。

4、灵活掌握招生政策,招收煤矿、电力、邮电、银行、个人企业等资金雄厚的单位的子女,征收赞助费。

5、找单位担保,学校贷款,先用贷款拆出来,再通过争取政府投入或其他方式慢慢还款。

6、与各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让各政府部门捐款,向社会呼吁集资。

7、找开发商和有关部门才能筹到建设资金,靠个人或一部分人只能是杯水车薪。

8、采用多方筹措资金,实行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个人集资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合资开发。

9、动员全校教职工,充分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学生家长的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各单位捐资助学,对为学校筹到钱的老师给予奖励。

10、可通过“扩大学校小餐桌的规模,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水平”等方式增加学校收入。

11、靠政府协调,找有爱心的人士、关系单位资助,开发商援助,先开发再分期付款。

12、也可以让全体家长和教职工集资,学校适当付一些利息。

13、给政府争取政策,在校外给出住房,把住户搬迁出去,先搬迁,再筹建。

14、一年级多收高价生,提高捐资助学费的标准。

15、争取一种政策,按照集中精力办大事的原则,让局领导出面,让全区的高价费先用于开发我们的操场,到时候我们的钱再帮他们开发操场。

16征得家长同意,可以向1至5年级的学生借取一定的费用,毕业时无息返还。

从以上这些好的建议可以看出,老师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提出了很多金点子,拓宽了操场开发的思路和办法。根据这些建议,学校出台了一个《关于推进学校操场开发建设的的意见》。其中吸取了部分好方法。对于其他的方法,我们没有一一列举,将逐个去讨论论证,根据这次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逐步去尝试其他科学合理的方法。

三、其他建议

除以上两方面的建议外,还有其他一些建议,答复如下:

1、建议在锅炉房的进水阀上安装净水器,作用有三:保障老师身体健康;增加烧水器使用寿命;节约烧水器保养维修资金。

答:由总务处负责考察论证,确定是否安装。

2、建议学校领导在考虑全校教师工作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大循环教学,以便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答:我们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采用了小循环和大循环相结合的办法,明年安排工作时可以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和教师的业务专长,适当加大大循环的力度。

3、建议一年级招生能够照顾到老师这一层面。把指标分配到教研组,大组2至3人,小组1至2人。

答:这几年我们幼儿园大班是个老大难,今年基本解决。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决心明年招生时,让幼儿园大班与一年级彻底脱钩。等这个目的达成后,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到时再商定具体的招生办法。

4、建议每年的考核,各类评优树先,不要全靠选票,要与平时工作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真正选出优秀的老师。

答:我们要求老师们投票一定要客观公正,杜绝任何舞弊行为,今后继续把民主成分的选票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但是有不正当行为的予以否决,并继续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5、尽快给张海霞老师配电脑。

答:我们已经通过政府采购把多媒体和新增加老师后缺的几台电脑,包括幼儿园的电脑和实物投影购买了,到货的设备已经安装,还有部分电脑款已付,近期到货后尽快安装。

6、减少会议次数,可以网上公布,小黑板告知,组长传达。

答:学校今后尽量减少会议次数,可以利用网络或小黑板下发通知,请大家及时收看。但是,根据工作需要,必须开的会还是要开,请大家按要求准时参加。

7、开会尽量不要拖堂,可以提前开,2节课后就开始。

答:因为我们放学是4点20,开早了大家放不完学。根据这种实际,会议不好提前,可以尽量精简会议内容,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如果需要安排的工作多,大家应该理解。

8、尽快做夏季校服,颜色要亮丽,最好两年做一次校服。

答:我们的这身校服还没有穿到身上,为这身校服学校已经克服了很多困难。况且我们现在操场等很多大事因为缺钱不能做,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这项建议要求太高,学校条件达不到。

9、班主任工作太繁重,代课太多。

答:班主任工作很辛苦,责任也很大,学校和老师们都能看在眼里。希望所有老师尽量克服困难少请假,不要再让班主任老师在工作量外多代课。也希望班主任老师克服困难,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

10、教师值勤,每周一次,周周值,不累。

答:根据现在的值勤情况和照看老师孩子的排班情况看,人员交替换岗时最容易出现遗忘或空挡,况且每周值一天值的次数会更多,整天想着,还不如辛苦一周。值勤老师很辛苦,特别是现在防甲流感,又增加了门口的晨检和午检,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和带班领导一起,按原来的值勤要求,一如既往做好值勤工作。

11、给老师们配发小麦克风,便于管理学生,也有利于老师们的喉咙健康。

答:我们大型学生集会,学校既有专项音响,也有手提的音响。但是根据相关要求和教室设计,也怕临近班级相互干扰,不能给每个班级每个老师配麦克风。

12、教师办公用品,圆珠笔年年发好几支,浪费,不如换成签字笔一支,实用。

第8篇

2006年,一次到重庆听课,无意间看到会场外面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当时出于许久的崇拜,我迫不及待地买回了家。

记得在读第一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时,倍觉晦涩,每一段文字仿佛都需要拥有厚实理论基础的人才能参透个中深意。就这样,求之不得购买的书被搁置在书架上。

2007年,我在学校科研处任副主任,因为学校的市级规划课题“深化小学生志趣教育研究”面临结题,学校安排我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这时,我又想到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打算从中寻找关于“志趣”方面的理论。一章一章地读,肯定读不下去,我就采取目录检索的方式,找到了21章“兴趣的秘密何在”,但里面只对 “兴趣”做了详尽的描述,对写研究报告没多大用处。这一次成功地阅读了一章后,它再次被束之高阁。

2008年,我调任教导处主任。2009年,学校正式加入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实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提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三专模式”。学校组织了“相约星期二的读书会”,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给教师的建议》。

这一次,再也没有逃脱的理由,我开始每天一页或者两页逼迫自己去看。于是,这样的一些字眼开始在我的头脑里盘旋:第二套大纲、智力背景、思维课、思维训练、让知识活起来、阅读自动化等等。

老师们多以书中观点加经验感悟进行交流,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发现意义不大。后来,学校决定改变这样的方式,组织全校的读书会,由发展处冉泽明主任主持。冉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经验:新教育研究中心魏智渊老师主持网络学院,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学员必须提交当年三千字的阅读史方能加入,课程设置包括啃读经典书籍和文本解读,学员如果不按时提交预习作业就会被自动除名。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也进入我们的耳膜。这是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干国祥老师经过数次研读,总结的苏式教学理论的精髓,即“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责任感与意志力以及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劳动/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简言之,生命是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循环反复的过程。

这次还是没有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但就是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我又了解了其中很多观点。

2010年,我参加了长寿区读书会,共读的书目发生了变化,《给教师的建议》被放到了一边。

这几年,我先后读了《构筑理想课堂》《窗边的小豆豆》《静悄悄的革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帕夫雷什中学》《学校是一段旅程》《教学勇气》《童话人格》《教育的目的》《构筑合宜的大脑》等等。这些书比起《给教师的建议》,浅显了许多,而且方便嫁接。比如我把《静悄悄的革命》里面关于“教研”的观点用于我校“教研文化”的建设,把“润泽的教室”的观点用于我的课堂教学。这些书籍里面最难读的《教学勇气》我也能耐着性子读完,从中深刻地理解到课堂上“聚焦伟大事物”和“发掘知识的魅力”的含义。

为什么几年后能沉下心来阅读?原来,《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初始阅读给了我一些营养元素,在我不知晓的情况下已经根植于我的大脑。

2013年开始,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在周末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随手拿起《给教师的建议》,可能是经过这几年共读生活的磨练,这时读起来感觉好理解多了。仅靠周末时间,这本书就被我重新阅读了一遍,仿佛是久别的恋人,每周末就陶醉在这美好的相遇里。

2014年的寒假,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在里面找寻到很多困惑问题的答案,也能与自己的教学管理和班级教学建立起联系。

比如,我发现学生虽然到了高年级,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于是,我在书里寻找答案,结合第62章“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的建议,提出了2013学年度的教研主题“让思考在教室里回荡”。并摘取书上的建议,在2014年的开学会上做了培训。

诸如“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的”“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等富有启发的观点成为我思考课堂的利器。

发现学生课堂上缺少精彩的生成,我从书中获得答案,“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提出了“让惊奇、赞叹回归课堂”,这些理念让老师们的课堂在“思”的层面上有了可喜的变化。

学校一直提出要开发校本课程,但是一直不得要领,书的最后一章“系统化是思维之母”,让我茅塞顿开,“系统化也是课程之母呀!”

第9篇

一、辨认植物

我们和老师一起走访了南北校区,认识了学校的主要植物。

南校区占地25亩,乔木以苏铁、雪松、泡桐、广玉兰为主,灌木以红花木为主。在教学楼间的草坪上,种植有棕榈、石榴、杨梅等。

北校门口是整齐的两排桂花树,右侧自行车停车区旁的围墙边主要有女贞树、海桐、日本珊瑚树等,中间是地被植物高羊茅,草坪中间种有银杏、铁树等。

通过认真细致地调查、鉴定得知,我校共有草本植物16种,灌木21种,乔木13种,草皮2种,绿篱380米。

另外,学校很多树木都有30多年的历史。樟树胸径最大的达1.6米,平均为1.42米;雪松的平均胸径达 1.43米。

二、给植物做身份证

认识了校园里的植物后,我们又给植物做“身份证”。身份证上对植物的名称、科属、特征、生长特点及作用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将搜集好的植物身份证资料交给学校,并利用课余时间对植物进行挂牌,让更多人认识学校的常见植物。

三、制作校园植物志

为了让同学和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学校的植物,我们编制了校园植物志。

校园植物志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学校的整体效果及风景图放在最前面,作为第一部分;校园植物简介作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为主要板块,以明信片形式介绍每一种植物,其中介绍了银杏、红豆杉等8种裸子植物和紫薇、玉兰、葱兰等31种被子植物。第四部分为植物文化,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植物的典故、传说、诗词等知识;第五部分为爱护校园的警示语、相关论文。

四、提出建议

调查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师生对校园绿化的看法,并学习校园绿化设计的知识,提出了以下建议。

1.设立樟树为校树

通过调查统计,南北校区的樟树共有143棵,是学校树木中数量最多、栽培时间最长的。香樟树象征“顽强的生命,有坐定莲花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境界”,以樟树为校树,能培养同学们顽强的意志品质。

2.增加植物种类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是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活标本,是学生进行生物科技活动的主要实验材料。因此,绿化规划时应考虑多种植一些不同科、属的代表植物。

3.增加垂直绿化

建议在北校区校门口右侧围墙上种植一些爬山虎、常春藤或炮仗花、凌霄等植物,不仅能美化校园,还可起到遮荫的作用。

4.建造植物园

为满足生物教学需要,建议学校将南校区的开心农场建成植物园(或建造一个温室),这样可种植一些典型的、不同科属的代表植物。如栽培天竺葵,可用于学生做光合作用实验;栽培铁线蕨、铁皮石斛等蕨类植物,填补学校蕨类植物的空白;栽培君子兰、百合等花卉既能满足生物教学需要,同时也能为办公室、教室等提供盆花。

5.推进室内绿化

建好植物园后,同学们能开展无土栽培试验。可在教室和每个楼层直饮水等处摆放一些小型绿色开花植物,由同学们亲自培养。

6.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北校区单车棚处、教学楼后方的多棵白蜡树被白蚁等伤害。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应加强防范。另外,不少移栽的树木生长状况不佳,甚至死亡,建议园林人员科学移栽,同时及时除去枯萎的树枝。

7.改造线路,美化校园

第10篇

最近我看了《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作者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翻译得很好,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他怎有如此多的思想,他怎有如此妙的建议,他怎有如此深的见地?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想。

首先,我觉得我们的思想好落后,苏联在一九四几年就有那么好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我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凡事多与学生商量,多与学生沟通,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

再次,从此书中我发现自己作为班主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转化的一些错误态度和做法。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前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后一样东西就该要学了;刚学完这一样,另一样又忘记了。我认为要减轻这些孩子的学习负担,只要把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就可以了,不要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但当我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后,就深深感到这种意见是错误的,这种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中提出问题,读中感悟。学习的问题不仅在阅读中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与借助了阅读发展了孩子的智力。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跃。这也是教师对后进生个别因材施教的重要实践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多读书、勤思考,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才能充实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素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

总之,在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之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教育丰碑。他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第11篇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要教育学生自读自改,养成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读中修改完善习作。读中修改,我觉得读文章最少要经过四个来回:第一遍可以高声朗读。立足全篇,要看自己想说的事有没有说清楚,叙述顺序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第二遍默读,运用符号修改文中的错别字、表达不恰当的词语和错误的标点符号。第三遍逐句逐段轻声细读,思考语言表达是否到位,描写是否准确,一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是否细致;第四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全面细致地检查,借助自己的经验,推敲文中的一些语句和词语,尽量用上一些修辞方法和优美的语句,将文章进一步润色,使之更加完美。

二、互批互改,共同提高

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习作批改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互批互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教会批改方法。要让学生成为批改习作的“老师”,必须要教给他们习作批改的方法。张志公曾说:“把学生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一两篇习作拿到课堂上作示范批改,能对全班学生有启发作用。”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统一的修改符号,眉批、总批的要求,并结合同学习作做好示范。教学中叮嘱学生看清楚教师批改的要点在哪?常用的修改符号有哪些等等,目的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习作批改中有个参照、模仿,避免他们批改的盲目性、随意性。

2.成立互批小组。学生重视教师对其习作的评语,但更重视其他同学的意见,因此对于其他同学的批语更会推敲,积极与批阅者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集大家智慧,互批互赏,相互学习。学生互相修改也要做合理的安排,教师做好相应的指导、帮扶,与学生一道研究学习。互改,全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分别仔细阅读分发的四本习作,同时在同学习作本上写好批改记录。待四人全部批阅过后交流批改心得:哪本习作值得学习,好在什么地方,那些习作需要完善,在哪些地方要下工夫。每人修改完后,写好自己的修改建议,签上自己的姓名,以免个别学生胡乱修改的情况发生,因为一切皆“有据可查”,所有的人都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待每本习作都经过同组同学的修改后,回到本人手中,学生要根据习作后面的修改建议,自己再进行修改、订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根据签名,跟提出建议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习作既能保持学生自己的特色,又能融入别人的观点,让每个人的习作水平和修改能力得以提升。分工互改,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减少因不会修改而产生的压力。同学问互批互改,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开展习作批改竞赛。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学生互改习作中可适当引入竞赛机制,调动学生批改积极性,根据学生批改的认真程度、讨论激烈程度,批阅后的评价等,评选优秀批改小组、优秀“小老师”、优秀习作等。积极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和批改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生批改、鉴赏习作的能力。

三、教师点评,整体提高

将批改小组同学批阅后的习作发回给原作者,让他认真学习同学的建议或意见,及时修改讨论,讨论后再根据同学的建议对文章中的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的地方进行订正,订正好再交给老师批阅。老师批阅同学的习作,应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对习作中的闪光点要放大,抓住优点,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始终有一股向上的动力支撑着他,为后面“回炉润色”重做习作作准备。批改点评学生习作时,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那些进步大、态度认真的同学,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回炉润色”,再次提高

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同学和老师的建议,提高写作水平,待老师评讲完习作之后,参照习作本上老师和同学所提的建议,进行再次创作。这时习作要做到吸收别人的优点,融入别人的意见。二次创作将是又一次提高,又一次进步。对学生的二次习作,老师只需浏览,找出优点,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将会对写作有更大的兴趣。

第12篇

她是位立足教育的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关注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进步,而且还有跟教育相关的一切事情。”

她更是一位充满责任感的人大代表:“群岛新区获批,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要把自己的目光放得再远些。”

她是舟山中学副校长、省人大代表陈秋萍。自2008年1月当选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后,她就为自己立下“三不”誓言:不负选民重托,不辱代表使命,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为选民代言。

给学生减负,得先给老师减压

常听人说:当老师真好,能准时上下班,还有寒暑假。可事实并非如此,陈秋萍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教师加班是常态,很多高中老师还因此身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晕倒在讲台上。

据陈秋萍调查,大部分高中教师一周加班时间一般为8至20个小时,分别为一周3至6个早自修、2至6个晚自修,有些学校还要求老师“每天‘夜办公’,周末挪半天”。调查数据显示,加班时间最多的是班主任,大部分都在20个小时左右;其次是英语、语文老师,每周加班时间为10至12个小时;其他高考科目教师每周加班时间为8至10个小时。

陈秋萍说,在一些重点中学的例行体检中,体检完全合格的老师寥寥无几,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教学压力过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甚至产生厌教情绪。

在2009年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秋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高中教师职业压力,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的建议,以翔实的一线调查资料为依据,详细阐述了当前高中教师职业压力过大的现状,并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直接原因,正是升学压力过大和教师编制过紧。

“教师成了上班的机器,甚至连加油的时间都没了,哪里还能搞好教育事业,怎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教师的工作时间得以有效控制,才能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建议内容句句触动人心,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建议答复中,省教育厅明确表示:要有效开展教师教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与培训工作;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编制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各级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

建议高考成绩“隐私化”

每年6―7月份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高考季”,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有关高考的话题,除了紧张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整个社会的神经都跟着紧绷起来。

只要高考成绩一放榜,招生学校便根据考生排名,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挨个拜访一些优秀生,瞬间拉开一场血雨腥风的生源争夺战。与此同时,一些高中学校也在第一时间计算出本校的高分率、一本率、上线率等,并以此展开一系列的宣传。而这些“率”,自然也决定了这些班级任课教师该年度的奖金多少。

如此一来,虽然教育部门年年给高考降温,可年年收效甚微。自2009年开始,浙江省的普通高校招生实行以“分类测试、分批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为选拔模式的“新课改高考方案”,其目的正是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历年高考结束后,“唯分数论英雄”的社会氛围,仍给许多考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与伤害,与新课改的素质教育改革目标背道而驰。

“在国外,学生的成绩都是个人隐私,可在我省,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陈秋萍说,每年高考一结束,各地招办、学校都能轻易获得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分数高低排名次、定奖惩的做法在各地司空见惯。同时,分数仍然是有关部门考核学校、学校考核老师、老师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尺,有的地方甚至由于学校升学率上不去而罢免校长职务。她认为,要想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得让高考成绩“隐私化”,不可让其成为第三方可随意获取并用以大肆宣传的公开信息。在2011年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把高考分数“隐私化”的建议》。

该建议引起了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开始,我省高考成绩便采取由考生自行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进行查询和下载的方式,而考生排名情况除了考生本人可获知外,将不再对各类招生考试机构和声讯台进行公开。

立足当前,放眼未来

2012年6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与舟山市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

当时,身在舟山的陈秋萍心情异常激动,因为早在两年前,正是她领衔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尽快筹建浙江海洋大学,加快海上浙江建设步伐的建议》,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合作的达成。当建议得到落实,想走向现实时,陈秋萍却说,她感到的不仅是振奋,更多的是责任,一位普通人大代表的责任,一位在任人大代表应有的担当。

“发展海洋经济,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这是陈秋萍经过大量实践和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基于此,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后,陈秋萍立即就如何发展教育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展开调研,并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建议: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海洋经济建设人才;加快普高现代化、国际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步伐;把职业教育打造成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等等。

这就是陈秋萍,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当教师要当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当人大代表也要当个对选民负责的好代表。

说起这些年的履职体会,她谦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深刻的想法,只是觉得当上人大代表如果不履职会不好意思,自己内心会不安。”可正是这种朴素的想法,让陈秋萍在教学之余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在了代表履职上,提出的建议既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又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陈秋萍小档案

陈秋萍现任舟山中学副校长,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1986年被调至舟山任教后,从此再没挪过“窝”,一蹲就是26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