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习概况总结

学习概况总结

时间:2023-02-21 02:4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习概况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习概况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英美概况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25-02

一、《英美概况》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作不断加强,然而中西方在文化、礼仪、交流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将失误降到最低,顺利完成交际,对《英美概况》课程的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英美概况》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美、澳、加等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概貌、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概况、科学技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扩大知识面,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该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知识的输入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知识,为其他英语课程的学习,尤其是英美文学和报刊选读课程奠定知识基础。然而,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先已准备好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并没有取得事先预定的效果。因此,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许多教授《英美概况》课程教师的共同愿望。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该课程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索性地提出了几点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英美概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13年伊始,笔者开始承担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对学生做了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学时问题

《英美概况1》课程即对《英国概况》学习的总学时为36学时,每周2学时,分18周完成。而概况课内容繁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每周2学时的学习并不能触碰其内在。与此同时,每周2学时的教学进度稍显过少、间隔过长,容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连贯掌握,尤其是对英国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为明显。英国历史上王朝和国王众多,而且国王即位的顺序并不像名字一样按顺序排列,如JamesⅠ,CharlesⅠ, CharlesⅡ,JamesⅡ,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将教学进度由每周2学时调至4学时,提高上课的频率,进而有助于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二)使用教材问题

目前,各所院校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但以下几本教材使用的范围较广。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肖惠云教授所著的《当代英国概况》,该书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并且各章节所提供的数据、图表、影像资料均为最近几年所统计的数据,使同学们对英美经济数据的增减、人口的变化、各产业在社会中的分配比例等都形成了直观印象。但该教材并未涉及英国历史知识,英国历史悠久,自石器时代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一部漫长、悠久的历史教科书,对该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美国的历史章节起着铺垫作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张奎武教授所著的《英美概况》、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来安方教授所著的《英美概况》,这两本书各章节划分明确,内容详细且完整,尤其是张奎武教授主编的书籍,无论是从内容和难度层面上看,都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笔者在备课时将三本教材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又了解了最新的发展趋势。

(三)学生文化基础问题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被动学习,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而初、高中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以应付考试为主,故都是机械性的、照抄照搬、死记硬背,没有将相关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了同学们的厌学心理比较严重。Sprattel al(2002)指出,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而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应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在动机,提高知识储备,从而利于专业课的学习。

(四)心理因素问题

生活在科技信息爆炸、媒介高速发展,我们时刻都被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包围,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和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普遍反映,如果教师不说的话我们可能不知道,但如果教师讲解的话我们便知道,知识或信息图示已存在大脑中,只不过没有被激活。这样一来,同学们便认为该课程自学便可,大大降低了上课的效率。也有部分同学对某些章节内容只知表面,并不深知其内在,也认为自己对该知识点已掌握,慢慢便放弃了对该课程的学习。

三、改进《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实际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教师的一本教案、一根粉笔、一个水杯,从头到尾像说评书一样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学生像鸭子听雷一样,教学活动枯燥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新教学方法的日益增多,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授religion这一章节时,课前可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如:what are the five main religions in the world? Who is Jesus? What is the Easter Day? What are the Easter presents? Why do we give them? 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或课外读物等方式找到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加以指导,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体。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使再精彩,也很难吸引住同学们的注意力。通过对所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笔者所教授班级的学生对图片、电影、录音等传媒方式较感兴趣,对文字表达方式稍显抵触。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视听设备完美呈现声音和图像,丰富的内容、真实的图像,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事物,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例如,在讲述美国地理自然状况的时候,通过图片对美国的河流、山脉进行讲解,方便学生记忆其地理位置,同时通过视频的播放欣赏这些山脉的旖旎风光,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在讲解英国王室的时候,教师可找些图片供大家欣赏,同时还可提供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结婚的录像供大家欣赏,播放《国王的演讲》《女王》等著名影片,不仅了解王室的历史和生活,还可以了解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三)学生的课堂参与

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学习一些社交礼仪、文学等通俗易懂的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presentation为形式向同学讲授内容。不仅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提高了同学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采取演短剧的形式,模拟西方的婚礼、法庭等现场,使同学们置身其中,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即使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很难将这些最新资讯囊括其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一味重视书本知识,应该将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且与该课程有联系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如我们在学习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时,可将目前在任的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引入课堂,向学生介绍其竞选方式、基本立场,并结合各自的电视演说和电视辩论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

(五)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

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和讲解的知识必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途径之一――课外时间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定期举办讲座。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邀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学者为学生举办讲座,介绍其在海外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与外教、留学生进行交流。将外教、留学生请进课堂,与学生就某一章节或某一话题进行沟通,各抒己见,拓宽并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以致用。

3.指导学生阅读原版著作。传统的书本资料是知识的最好来源,而原著堪称最佳来源,读者能从中感受当时故事发生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思绪。如在讲解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乱世佳人》名著,体验一个家庭由富裕变为贫穷的过程,感受黑人奴隶被农奴主任意蹂躏的残酷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当时社会的信息。

四、结束语

《英美概况》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强、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的课程,需要教师在课下付出大量的时间广泛地搜集资料,通过视听说等多媒体手段及各种活动来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树立自信心,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该门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习得语言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社会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7.

[2]来安方.英美概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00-106.

第2篇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合作学习法;任务教学法

0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和合作不断加强,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法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对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介绍,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深层文化因素,比如: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仪式、解决问题方式等。其次,从文化本身的特性来看,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换而发生变化。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是一成不变的事实性描述,缺乏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起源及最新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教学方式来看,以知识灌输法为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诧异的敏感性和识别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英语国家概况》课应该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将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来加以实现。合作学习法,又称协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或活动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是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并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

3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

本研究将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演示活动。受试班级为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2005级商务英语3班和4班,共62名本科学生。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3.1 教师设计选题

选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活动的进行。一般来说选题既要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紧密联系,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笔者将整个小组活动命名为“文化万花筒”,为学生设计了各国民族服饰、特色美食、坐标建筑、传统节日、著名大学等选题。

3.2 学生组建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3个选题。教师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参考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将他们分成5-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一名,负责组内协调和与教师的沟通。

3.3 制作小组名片

由小组长主持,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组名,口号,风格。每个组的全体成员合影,作为本组的封面照。根据统一的模板,每位组员分别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展现自我风采。小组长将组员的幻灯片汇总,制作成一个文件。制作小组名片有利于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解学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当乔丹遇上库尔尼科娃”,“fistival”, “at”等组名都极具个性。同时各小组也有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了本组独特的文化。

3.4 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各小组组长组织讨论,缩小各组选题范围,并进行分工,直至每位组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各组的进展,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小组成员在充分了解小组总体任务和自己的具体任务后,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此后,小

组成员再次聚会,确定演示活动的形式,讨论演示活动的整体安排及细节问题。

3.5 演示活动排练

在演示活动排练中,要求各组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具体而言,每个组员在尽可能完成好自己的那部分演示活动之外,还要对其他组员在演示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动作、演示方式等细节问题一一进行评论、建议和改进,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最后,各小组按顺序单独在教师面前进行预演,教师针对演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3.6 小组课堂演示

各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演示,其他小组及邀请的教师评委分别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总成绩。评分标准包括:第一、主题内容(40%);第二、演示形式(20%);第三、现场表现(40%)。

3.7 小组自评及组员互评

首先,各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自评,总结本组及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下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和方法。然后,组员以书面形式为本组其它成员打分,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评价。最后,教师对各组的演示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点评时一要注意多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越加浓厚;二要指出须改进的地方,使学生的课堂演示越做越好。

4 结束语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的同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对于什么是“学习”以及可以“怎样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这次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受试者只有62名,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学生,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的验证;此外,还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是否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选题?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影响这门课程教学的其它因素文中尚未考虑周全,因此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冯敏, 邹囡囡. 合作学习法——《英语国家概况》教学的有效方法[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7).

第3篇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况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五)调查研究是基础环节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就需要做调查。调查研究要客观和系统,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综合。

(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作为检验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应辩证地加以理解。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部分可分为为三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掌握:基本知识;系统的启动与退出;磁盘操作;文件与文件夹操作;计算机网络功能。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主要有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要有系统的认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扎实的动手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所以,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教学方式多是理论灌输。一些职业学校虽然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般也先进行理论学习,介绍原理,再进行练习。尽管学生上过很多课,但因学习时缺少真实的情境,当要求实际动手时,学生在运用知识时发生了困难,在练习过程中又需老师重复讲解。说明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并不能真正吸收,当实践时,学生才真正学习和运用知识。另外,从职业学生注重学习实用性的心理,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相反理论与实践的剥离,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但如果在学习一开始,就在实践中教学,学生在实践做出成果,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便会喜欢学习。

四、实践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中的一种,而实践的观点是理论体系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践法,不仅满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也能充分满足职业学生对熟练掌握技能的需要。故将实践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一)设置真实情境问题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设置或模拟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思考。

(二)发现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助推器,通过提问和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引导出主要问题共同讨论。

(三)讨论和搜集资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教材、上网搜集资料等,学生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加深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每个小组都要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每一个小组解决方法的优点和弱点,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五)验证理论将最佳方案进行实践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知识,以此重构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4篇

一、工作能力和具体业务方面

2、随部门领导赴山东、大连、辽宁等省市考察调研当地部分食品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参加企业座谈会及与行业专业分析员的沟通,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3、调查收集整理了啤酒花产业、矿泉水行业、凉茶行业的行业规模、市场行情、竞争态势的简要指标及行业主要企业的公司概况和相关财务数据。

4、收集整理了“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方向”、“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食品产业园策划案”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已上报部门领导。

5、协助部门领导完成向项目申报的资料准备、部分地方政府函件往来及部门年度总结等文案工作。

6、参与整理完成了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概况及主要财务数据库的建设。

7、整理完成了项目的前期考察资料收集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工作态度及职业素养方面

1.积极参加公司党支部组织的集体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篇目,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使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2.积极主动学习投资行业的专业知识,争取取长补短。于2012年5月申请参加“战略规划与产业政策前期研究、项目申报高级培训班”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另外,本人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工作态度较为端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身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不足:

三、存在的不足

个人的工作敏感性不是很强,对领导交办的事不够敏感,对全局工作情况掌握不细,还不能主动、提前为项目发展的谋思路、想办法,许多工作还只是处于被动指导的状态,个别时候导致工作效率不是很高。

四、 今后的工作打算

第5篇

【关键词】概况 途径

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较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其他学科正常学习的保障,因此一直以来,对于语文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语文教学者所不断探讨的问题,如今,语文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的兴起,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活力,将带动语文教育取得不断的发展,语文教育模式的改革对于语文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

一、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的概况

所谓的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就是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和老师得到共同发展,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的授课一般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小组谈论,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小组成员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与交流。

二、小学语文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的途径

1.总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以课文内容为指导线,采用一定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然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课文的重点部分进行讲解,使得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除了要对全班同学的共同学习盲点进行解惑以外,还要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出一定的引导,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的学习方向,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迅速掌握住学习的思路,这样就不用教师对于课文进行通篇讲述,只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学生会在自学的过程中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2.互学

在语文新授课发展性学习模式的途径的三个阶段之中,第二阶段互学显得特别重要,互学是一个知识的人交流过程,学生之间分为不同的小组,有一个相对愉悦的讨论环境,学生思维较为开阔,互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过程,肯本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互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课本知识,学生通过在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彼此之间的不同的观念与看法,各种思想的融合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是一个知识不断升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型的班级体,在小组的讨论中,学习骨干处于小组的核心地位,对于其他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领导作用,强化了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专门进行骨干培训,这种培训不仅可以使得骨干分子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得骨干分子更好的在小组中起到带头作用,促进整个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提高。

3.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气工程概论;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韩杨(1982-),男,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1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672011ZYGX2011J0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57-02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几个主要分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电气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有全景式的了解,对进一步深入电气工程学科类专业学习起到导航作用,并逐步培养对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崇尚与追求的专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1,2]

实践表明,学生总是习惯于知识的“定量”化灌输模式,而对于这样一门以“定性”介绍为主、没有公式讲解和详细专业理论分析的课程,最初还有些不适应。如何激发学生对电气专业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馆资料查询等手段,去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背景,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和实践的课题。[3-5]笔者经过两三年的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后,在重点讲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的基础上,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表明,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一、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改革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采用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教学安排按照如下顺序:教师理论讲解—多媒体PPT展示—视频演示—给学生布置课后调研题目—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制作PPT—学生课堂专题演讲—同学问答互动、教师总结—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学生课后再次收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这种互动式方法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他们在PPT演讲、书面表达、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课程绪论

(1)主要内容: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前景、理论基础和常用计算机程序,譬如EMTP、MATLAB、BPA、EMTDC、PSPICE等。应达要求:了解电气科学与工程的产生过程;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二级学科分布;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应用和作用。

(2)教学设计:围绕使学生对本课程的专业背景、主要应用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激发其对本专业的热爱这一目标来展开。在讲授过程中,补充智能电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2.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技术

(1)主要内容:电机的作用及其发展简史;电机的分类与结构、应用领域、选用与运行控制;电机学的研究内容概要;电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应达要求:了解电机的基本作用、发展简史、电器的发展历史;理解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掌握电机的可逆原理;理解电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高压电器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掌握电机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别的电机特点。

(2)教学设计:介绍电机与电器学科的概况、发展简史,使学生对电机学等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电机的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FLASH制作的同步电机励磁过程和旋转磁场模拟动画来加强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电器部分,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电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高压电器部分,由于装置体积庞大,采用视频录相讲解的方法,拉近学生对高压电器的感性距离。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1)主要内容:电力系统发展简史;电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电网概述;电力市场简介;电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简史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过程、各种类型的能源发电原理及其特点;了解电力市场的概念、电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电力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现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运行过程。

(2)教学设计: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概况、基本概念,内容涉及发、输、供、配、用几大部分,按发电部分、电网运行与调度、电力应用三个环节顺序介绍。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对电力系统进行介绍,使学生建立对电力系统整体功能及结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个组成部分分别阐述。在讲述电力系统发展前沿技术的时候,本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主线,将智能电网的概念引入课堂。

4.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1)主要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简史;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发展方向和电力传动概况。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发展历史;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电力传动的主要应用领域;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和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传动的基本原理。

(2)教学设计: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历史、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电力电子技术是我院电气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半导体变流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电力电子技术的本质和重要意义;将实验室电力电子器件作为道具,在课堂上实物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讲述电力传动部分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确电力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概况;结合科研课题,将典型案例通过PPT向学生展示。

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1)主要内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发展简史及主要内容;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应达要求:了解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作用;了解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和试验设备;了解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理解基本的高电压及绝缘试验操作。

(2)教学设计:介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试验技术。本章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因此在教学时,采用了PPT讲授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突出高电压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试验条件和环境等,达到让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的目的。

6.电工新技术

(1)主要内容:电工新技术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磁流体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应达要求: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磁聚变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磁流体发电和推进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飞轮储能技术及应用和微机电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教学设计:主要以PPT讲授为主。对超导电工、聚变电工、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料电池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等前沿技术进行专题概述。

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

1.注重课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电气行业的应用情况和相关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譬如给学生介绍联合证卷行业深度分析“电力电子,我们可以看得更远”,重点介绍电力电子变频器、整流设备、无功补偿设备SVG、开关电源、直流输电装备等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介绍相关企业和上市公司产品和市场概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加强课堂互动,采用了PPT讲解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个专题介绍。譬如:核裂变之历史回顾、中广核集团介绍、日本核事故回顾、欧洲核聚变装置、中国托克马克聚变装置、日本新干线与中国高速铁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宣传片;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安装视频和三峡发电厂简介。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进行提问:裂变和聚变的区别是什么?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避免核事故的方法有哪些?日本新干线和中国高铁的技术要点有哪些?汽轮机和水轮机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凡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评论。

3.推行专题报告,活跃课堂气氛

采用学生专题演讲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3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收集、PPT制作和课后研究报告撰写。学生报告题目有:智能电网概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介绍、电能存储技术的发展概况、地热发电的现状与技术要点、PLC的原理与应用、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趋势、柔性太阳能电池、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介、电力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等等。学生报告后,其他学生提3~5个问题,报告者首先作答,教师随后总结,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提问的同学,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四、结束语

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非常喜爱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感觉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在知识获取和创新、演讲能力和书面表达方面都得到全面的锻炼,收获颇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对电气工程专业提升了兴趣。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应用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刘晋,牛印锁,文俊.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6):64-65.

[2]杨鸿波,高晶敏,侯霞,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100.

[3]蒋陆萍,蒋宇琦.自主教学法在“电力生产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67-68.

第7篇

初心不变——入职房产销售公司两月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4月份的工作历程,我慢慢融入公司,成为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常常暗示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变初心,时刻反省总结,才能不改变初心,坚持自己的选择,坚持最初的梦想。接着,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而战,为了明天的成功而战。下面我将四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回顾。本月我参加了公司的员工培训,首先深入学习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红色教育营销、旅游规划、成功人士经验分享。其次,也能让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的完成新员工的角色转变。接着,我们还学习了互联网新媒体营销,学习微信社群和抖音直播的商业实战。最后,我相信自己会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我今后的工作,是工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承蒙领导的厚爱和信任,将“桃源小镇”商业街招商洽谈会的讲解工作和对接沙盘公司的工作交给我,我反复联系演讲稿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努力学习沟通技巧避免在与第三方公司沟通的过程中出错。通过一个月的工作我接触了很多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我工作上的进步起着巨大作用。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景区“桃源小镇”的思考不足,只停留在对其概况的了解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更应该多加思考深入了解“桃源小镇”,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演讲技巧和沟通技巧,演讲过程比较生硬,同时,与人交流时会怯场。针对这两个方面,我需要继续学习演讲和沟通技巧,改掉不好的部分,强化优势点。领导下发的任务和工作事项跟进反馈不及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应该改掉这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工作进度、情况。

工作计划。首先是总结上月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思考问题,加强沟通,锻炼我的沟通能力;学习演讲技巧,多多练习,熟能生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与同事和领导沟通。其次,我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提高工作能力。在公司的培训中,应认真学习,培养自己的工作技能;训后认真反总结,吸收培训的内容及知识。最后,针对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方面,我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相信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剖析自己,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规范。在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时加以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我相信我的进步肯定也会在下个月工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8篇

还记得在航空机械公司见习的第一天,走进厂区,一条醒目“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横幅映入我的眼帘,进入生产现场,看到文明和谐的环境,发现周围各种安全标识、警示牌,这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更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在公司人事部门领导带领下,介绍了公司的概况: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持续稳定的质量;快速灵活的反映;准确及时的交货;不断创新的技术;有利竞争的成本;公平诚信的道德;文明和谐的环境。公司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职工队伍,在加大产品的开发、研制力度上非常重视,扩大了国际国内市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是现代化的航空企业。听到公司的介绍,我对在这个公司实践充满了信心,经公司安排被分配到质检部门实习,我决心要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社会实践报告

随后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飞机附件厂的概况,深入生产车间现场的实习。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收获颇丰,主要表现在:

了解了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职责、职能,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事业的信念。

在实习工作岗位的日子里,在指导老师耐心帮助下对我不懂之处一一细心讲解,并且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我感觉到质检部门是一项综合技能工作,了解到产品从投产到实现的全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们工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向和原则,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这其中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需要勤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航空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工厂,在各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很多建厂时深入三线工作的员工,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的奉献,为了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第一阶段效果明显,对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第二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真正的考验。以前从没有接触过飞机附件生产过程,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次在工厂实习机会分外难得。首先学习了飞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了解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形成质量体系的概念。通过指导老师的授课我学习了产品质量验收,产品售后服务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发现了飞机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另外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由于工作中所要处理的问题繁多,技术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广,因此要做好学习、工作笔记非常重要。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记录,即使没有,对自己工作列一个计划、做一下总结同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例子使我懂得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一名有心人,懂得了善于总结也就学到了一种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深入现场,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随后的实际工作中,我来到车间跟着工人师傅学习,看到工人师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从每一个零件投料开始加工,他们严格按照国军标,按照工艺要求来生产制造出飞机上所需要的各种型号的产品,然后进行产品试验,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监控手段和交接手续,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工艺要求合格后同意出厂装机使用。这其中我对产品结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现场管理经验。其实飞机的制造是依靠模线、样板制造出来的,尺寸的传递同样有许多也是依靠实物,可以说这里的许多知识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在这里我学习了飞机研制应用系统工程,标准工艺质量监控,飞机制造业中的机械加工,飞机系统中的电气工程与自控系统等知识,并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由机的产品制造过程较为复杂,我总是抓紧每一个难的的机会细心询问,求教。通过与师傅的交流与沟通,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这种我在现场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亲自参与生产过程,参与产品验收大大提高了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能力。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ountry Profiles

Network Curriculum Design Exploration

ZHU Lan

(Nanjing Health Branch of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constructivism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input hypothesis of English country profiles online course instructional design, from requirements analysis, design of learning objectives,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valuation process started, to explore web-based course develop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achieve optim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network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English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全球化各个产业发生变化,教育领域的变革紧随其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因此而变革。《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重视网络资源或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和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为其自主学习或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

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以高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往的教师讲授方式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学生以听讲、记录、背诵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教学旨在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整合有关英语国家的网络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实用、互动、便捷的学习资源,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网络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够保证网络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理论支撑

2.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调整自己原有的知识图式,积极建构知识。所以,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的获得不是依赖教师的讲授,而是依靠学习者的自我参与,分析加工信息和积极的环境互动。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建构主义的主张是一致的,即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让学习者充分与同伴、教师互动来理解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评价。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建构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

2.2 输入假说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为英语课程的网络教学设计提供了语言习得理论依据。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者在关注语言意义的时候是从其原有的知识(i)出发,输入的语言必须是i+1,这里的“1”是可理解的输入,所谓可理解性输入是指语言习得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上下文的意思和非语言知识来自我习得新的语言。可见,在设计语言学习的材料时,设计者要考虑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背景,在其能够理解的基础上提供稍加深的丰富语言学习材料,这样学习者就可以自我理解新的语言知识。

3 教学设计原则

3.1 自主性原则

网络课程特点之一是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设计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和评价者。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要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计划学习步骤、使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检索、合作完成学习成果、以及合理评价等。

3.2 交互性原则

网络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体现在网络课程缺少了传统课堂的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取而代之的是讨论、论坛、答疑和邮件的交流方式。如果高职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互动,那么网络课程的学习会成为闭门自学,就失去了它很重要的充分的个体互动机会。所以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促进学生的互动,将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进行评价等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3.3 开放性原则

网络课程所能提供的学习资源数之不尽,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更利于建构自我的知识图式,这是网络课程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极大优势。但是,如果网络课程的资源是封闭的,固定的,那将无法体现这一优势。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并且鼓励学习者分享搜索到的优秀学习资源,让网络课程成为学习资源的“泉眼”,能够多元化、多层次、源源不断地更新资源库。

3.4 及时评价原则

自我评价是网络课程体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及时评价就是反馈的有效途径。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信度效度较高的在线测试题,在讨论区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对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促使学生完善反思学习。这样,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 教学设计流程

4.1 前期分析

在一份《高职英语网络课程的学习需求问卷》中,对高职一年级学生现有学习状况、学习需求、网络素养进行了调查。在学习需求方面,86.5%的学生希望了解英语国家风土人情,70.8%的学生希望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更好地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62.9%的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影片和书籍学习英语国家概况。由于现今信息技术的平民化,全体学生都拥有上网、发送电子邮件、聊天、上传或下载资源的信息技术。

现有网络课程教学环境的分析,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包含六个单元,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方护理。课程模块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需求、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等出发,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以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目标,在Skyclass平台上开发各模块,包含课程介绍、学习资源,互动教学,测试及评价这四个层面。学生在各模块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模块

4.2 学习目标设计

教学始于设定学习目标,终于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它为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学习评价提供依据。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学习目标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和能力培养分为四个层面。在语言知识层面,学习者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图片,观看视频,搜索资源达到感知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在语言能力层面,通过互动学习,交流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看法,设计学习小报,分享学习心得。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情感层面,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丰富跨文化知识,为跨文化交际奠定情感基础。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层面,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的导航,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掌握相应的技巧。在这个学目标下,每个单元设计相应的分目标。

4.3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展示学习导入材料,引起学生关注和激活原有知识。这一步由教师主导,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学习主题导入,然后进行学习内容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和怎样学。教师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自我学习目标。

第二步,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这一步设计考虑到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制定学习内容,因此,给予学习者自我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的权利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但由于高职学生水平不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每个学生指导,培养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原有知识,制定符合个体认知水平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上传到个人学习档案中,便于做形成性评价。

第三步,学生在网络课程中按照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资源模块中,学生可以观看教学视频,下载学习文本、课件和教案,在了解本课纲要的基础上,学生进入网络资源链接和参考资源库,开始个性化的深入学习,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主题,积累讨论素材,提出讨论问题,撰写学习日志的“自我探索”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指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出现任何问题时,可以进入答疑库或在线提问,向教师寻求指导。

第四步,互动学习。每位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日志找到与自己讨论主题相关的同伴,形成合作小组。在网络课程讨论模块中进行问题的交流、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每个成员为最后的小组学习成果作出贡献,学生共同查找资料,整理分析材料,最后形成小组学习成果,上传到作业栏目,供同伴和老师评价。同时,学生完成学习日志的“群策群力”部分。

第五步,学习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日志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在每个日志和成果后跟帖发表个人看法,这个过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学生人数的制约,很难做到覆盖面较广的互动评价,然而,网络课程的模块提供了同步评价的机制,让评价的覆盖率提高了很多,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学生最终成绩由形成性资料和终结性学习成果两部分构成。

在这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成为了指导者和合作者,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宰者,不需要局限在教师传统课堂的一步步教学程序中,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进程和评价方式。教学流程如图2。

图2 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教学流程

4.4 教学设计评价

检测教学设计是否可行、有效,可以通过观察和问卷来获得质性和量化评价。在网络课程的评价教学模块包含调查问卷,以此获得学生对教学设计的评价,用于修正教学设计,再次试用,如此构成教学设计的循环,达到最优化。在调查中发现,86.4%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有自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76.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比传统的课堂学习更富个性化,比传统授课学到的知识牢固。同时,有43%的学生反映这样的网络学习有些挑战,不适应自我规划,希望老师能一步步带着走。

5 教学设计总结与反思

5.1 网络课程教学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自我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撰写学习日志,提出讨论问题,查找资源,解答问题,自己设计学习成果,所有这些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与超越。说是挑战,因为学生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完成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没有十分贴合自我需求的要求,现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无疑是一种挑战,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成果的时候,那份喜悦由内而发。说是超越,因为只有经历过这样一个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才真正向前跨了一大步,获得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受用的,高职学生只有培养了这样的能力,在步入职业领域才有所准备,不会惊慌。

5.2 网络课程推动学生的高级思维

高职传统课堂教学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让学生接受记忆知识,由此学生出现学习倦怠,轻视课堂学习的现象,网络课程的教学改变了这种现状。在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学习内容的简介,概括出学习框架,从而分析自己学习的重点和进程,提出自己学习的兴趣点,设计讨论问题,提出假设,查找资料,检验假设;这样的概括、分析、推理、假设、检验的高级思维活动由此产生。当学生体会到自己深层思考后的收获,他们会惊讶自己从前的学习如此浅显,当他们习惯了这样学习后,学习的收获是惊人的。

课题项目:本文为南京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英语国家概况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93)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1-155.

[2] Stephen D Kras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 Pergamon,1982:20-22.

[3]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

[4]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20.

[5]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大学教育,2005(1):16-21.

[7] 钟燕辉,张涛川,付玉龙.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第10篇

一、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找到初高中课程目标的衔接点,对课程目标重新构建,以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

1.地球运动规律与地理意义———地球概况、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地图三要素。

3.大气运动与气候类型成因———了解气压的概念。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主要自然带的特征与分布。

5.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区位条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大势、资源状况、交通概况等等。但是,高中老师要注意,对初中地理内容的增加与补充,并不是单纯地重复,不是在高中课堂上把初中地理再讲一遍。如:在高中学习区域地理,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和初中学习有很大区别。区域地理的多重应用与考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学生较难掌握,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没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更不能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将初中涉及的区域事实表象巧妙地引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更快地适应未来高中学习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高中地理学习和初中地理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依然沿用初中时上课跟随老师画一画课本,考试前背一背重点题目,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学生可以向高二、高三的学生咨询一下,先听一听学长们的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绝对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高中地理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具有文理兼备的特征。必修一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比较高,必修二又要求学生有文科知识储备,必修三则是对区域地理的联系十分密切。总之,要学好高中地理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这其中,对地图的识别与判读是非常重要的。从高中入学的第一天,所有的地理老师都应该向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地图是我们地理的一门特殊语言,如果连这个学科的“语言”你都看不懂,你怎么有可能把它学好呢?所以建议高中老师开学的第一周一定要安排课时,教会学生读地图、用地图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养成多看地图、地图多思考的习惯,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是要求学生要多动脑思考、多动手计算的;必修二则注重区位因素的分析与总结;必修三是必修一和二以及区域地理基础上的总结,用案例的方式教会学生分析典型问题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着力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研究,倡导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意识到地理课堂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深秋晴朗的夜晚,如何减轻霜冻对农作物冻害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课堂教学内容实效性更强,让学生对地理更加感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都能够受益。

作者:郭莉潘春媛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复习课;系统化能力的培养;洋思教法;学案;物理实验

“复习课最好上”,一部分老师经常这样认为。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冷饭重炒没有必要,认为是耽误学生的时间。所以,在复习课上先让学生自己熟悉概念,然后对重点知识个别讲解,再做些题就可以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会造成学习过程的索然无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针对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实施归纳总结

上新课时是章节知识讲授完毕再总结,复习课中对章节知识进行串讲时恰恰相反,上课前就得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知识的整体概况,然后再分析讲解每个知识点,这样才能留给学生一个联系完整的印象,这就是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每章节知识的梳理,引用纲要图示的方法展示。这种方法完整、新颖,学生乐于接受。(1)方框流程图:不但展示了全章知识点,正确清楚地反映出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2)树干分枝图:用这种方法归纳总览全章,脉络清晰。例“压强和浮力”知识结构(略)。(3)表格罗列图: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总览章节知识概况,还能对一些知识点作画龙点睛的解释。可让学生抄录成知识卡保存,如压力和重力两个基本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

在采用洋思教学法的课堂上,物理课堂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单元复习前尝试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以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初步化零为整,并系统化、网络化,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前后知识的联系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利用导学案,师生对照知识点从容地逐一讨论,不但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完整系统,还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大知识密度,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容量。

二、实施“兵教兵”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常出现这种现象:课堂中发言、提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是只占少数的“优等生”,偶尔也有中间的学生。“学困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在这样的课内,优秀学生的主体性的过多张扬,损害了基础差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表面上是学习成绩差,内在的是损伤了他们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从而在心理上使他们抵触这样的教育和教师,使自己走向“学困生”的行列。

洋思教学法的一般模式是这样的:每2名学生分成一组,每组必须有一位“优等生”,让“优等生”教“学困生”,然后让“学困生”回答问题,这样既能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给了“学困生”一次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让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三、将实验探究引入复习课堂

物理学新课程内容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说:凡是生活中常见的或是社会需妻的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更应尽量创造和物理有关的实验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精彩的实验在在复习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压强和浮力”时,我设计了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1.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垫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猜测一下火焰熄灭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鸡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中。

2.浮沉现象

将一只生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下沉,如何才能让它浮起来呢?是加食盐还是加酒精?有谁愿意来试一下?一位同学毫不犹豫地跑到前面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至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这一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惯性现象.

给学生展示外形相似的两只生、熟鸡蛋,如何辨别呢?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出答案: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转的时间长的是熟鸡蛋,很快就停下来的是生鸡蛋。为什么会这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还是一个谜,这个谜,需要同学们用惯性去解答。

四、及时测验、讲评

章节知识复习结束时,检查复习效果的方法要用到测验。平时章节测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测评,测评要求要适中,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让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取得优秀和良好的成绩。测验能有效地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测验的诊断功能。

第12篇

2021年1月份,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逐步适应了本单位的工作环境,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基本上完成了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努力适用新的工作环境。作为入职时间尚短的人员,我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自觉加强学习,一是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单位的基本概况、内设机构及职能、领导分工和社会事务工作职责;二是了解单位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一些重点工作的机制等;三是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通过观察、摸索、实践和向同事、领导请教,逐渐摸清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放平心态,认真细致的完成工作任务。一是严格按照领导的安排开展工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二是立足本职,将平时的工作程序规范化,不拖沓,不抱怨,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细;三是及时总结,为自己做好每一个工作小目标,不断在总结中发现不足,及时纠偏,从而持续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由于工作实践比较少,相关工作经验依旧不足,对于工作业务知识还是不够熟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加强学习,同时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将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的更好,彻底把自己锻炼成一名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公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