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03:4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操作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I.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 )Para. 1 A Charlie’s childhood
( )Para. 2 B His achievements
( )Para. 3 C why people needed cheering up
( )Para. 4 D. an example of a sad situation that he made entertaining
( )Para. 5 E His famous film character: the little tramp
具体操作:学生5分钟粗略阅读文章,快速找出各个段落的主题句,并把各段落的主题句联系起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在6人学习小组组内交流后形成团队统一意见全班展示,对错一目了然。
II. Read the text slowly and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Para 1:
1. Charlie Chaplin made people laugh when they felt depressed, so they feel _________.
A. less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es B. more content with their lives
C. more worried about their lives. D. they had a miserable life.
2 Explain“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A. Laughter is the power to drive winter away and welcome warm spring.
B. Laughter can keep one’s face warm, especially during freezing winter.
C. Laughter can make people forget their problems and make them feel happy.
Para 2: Finish the chart.
Para 3 Read it find out what Charlie is dressed in?
Para 4 Q: What do they eat?
Para 5
1 Chaplin was given a special Oscar for
A. they enjoy doing so. B. the films he directed.
C. the joy he gave us in his films. D. the contributions he made in films.
2 When Charlie Chaplin died, he was____ years old.
A. 66 B. 77 C. 88 D. 99
具体操作:我们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6人学习小组”和导学案为载体,学生个体自主阅读,团队合作探究,教师尽力参与学生的讨论,协助学生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师生间、尤其是生生间的活动使课堂更加民主、和谐。
III 20 Key phrases:
1. 正如某人曾经所说 ____ 2 穷的,境况差___
具体操作:学生先独立从文章中查找,完成学案;然后在6人学习小组的合作互助下更正完善;最后在课堂小组展示。
IV Find out the right sentences or translate the original ones with beautiful words
1As Victor Hugo once said,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漂亮翻译:
2你可能会感到惊奇,查理刚会说话时大人就教他唱歌,他刚会走路时大人就教他跳舞了。
课文原句:
具体操作:学生个人独立从原文中找出对应英文并规范工整书写在导学案上;而对长难句的准确理解需要6人合作探究共同商定既体现“信、达、雅”又通顺易懂的译文,各学习小组展示并挑选出最佳最美译文将其书写在导学案对应之处。
V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le listening to the tape about the text.
As Victor Hugo once said,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_______________(赶走冬天) from the human face", and__________(直到现在)…….
具体操作: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后,播放课文录音,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要求学生不看课文,根据所听录音独立完成导学案。当然,第一遍播放课文录音时在有填写的地方暂停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以便完成目标任务;第二遍播放不暂停以给学生流畅的听力整体过程;最后是学生查课文红笔更正。
VI自我评价
具体操作:学生自己客观公正评价自己
引言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人员深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提供了必备知识,为设计人员提供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它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主干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关系必不可少的综合课程。
1 操作系统现状分析
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该课程的内容较为固定,授课方法较为单一。操作系统难学难教,有其课程自身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3,4]。
⑴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长期以来,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较为固定,授课方法较为单一,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教材上的知识更新很缓慢,与前沿技术结合不紧密,与现实也脱节。
⑵ 应用性不强
操作系统首先谈的是管理方法,其次是实现方法,即算法;这一点不同于程序语言类课程或者数据结构等课程,可以直接当工具来使用,操作系统的应用不如其他课程来的直接;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生学习目的是掌握实现方法,而对于其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设计,一是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二是还没有到达综合系统分析和管理的层本文由收集整理次。所以大多数学生的体会是学了难用上,故而兴趣不大。
⑶ 实践难度大
操作系统作为最底层的软件,内核的编译和调试很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使系统崩溃了,需要重装操作系统,费时费力;尽管目前多采用虚拟机做实验的方式,但涉及环境变化,部分实验与在真实平台下有差别,实验效果打了折扣。
⑷ 课程比较独立,延续性学习不够
学生目前训练较多的是基于某平台上的二次开发,涉及到系统的底层开发很少,这样导致操作系统的后续学习训练不够,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够,显得比较独立。实际上,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课程的纽带,应该对其他课程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本文对操作系统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2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传统教学方式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被严重束缚。现今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其实也源于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看;教师要求学生做;口头强调“启发式”教育,实际施行的却是“满堂灌”,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效益低下。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以利于他们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提高。
2.2 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社会对嵌入式软硬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很迫切,需求量也很大。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责任培养社会急需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学生也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嵌入式技术,得到规范的指导和训练,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确定操作系统原理授课内容时,我们跟踪操作系统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教材,同时注重嵌入式知识的讲授,嵌入式技术是软硬件技术的高度耦合,涉及到的前期课程有:数字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等。笔者提出在前导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嵌入式技术的知识和实践训练,做好铺垫,不仅有利于嵌入式人才的培养,构建新学科体系,还能提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使老课程保持技术进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结合我院“创新性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发展目标,我们设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项目覆盖了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系统调用,文件系统等方面。我系自主开发了基于μcos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平台。该系统由主机和目标机构成,目标机运行μcos-ii系统,主机上运行qt应用软件,μcos-ii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qt动画程序,qt动画程序将实时显示目标机的运行状态,并附有文字说明来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运行过程。
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和齐鲁软件大赛等竞赛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丰富教学方法
围绕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形式。课内学习主要教师为中心,讲授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的技术,以及在具体的操作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外辅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我院建立的课程网站,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讨论,教师通过课程网站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我们把操作系统的实验设计分成两部分,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课内实验选择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中的几个项目,要求这些实验项在windows环境下,由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此训练,使学生初步能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知识,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原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等,既巩固了所学的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通过利用实验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也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的理解。我们把μcos内核剖析作为学生课外实验[5,6]。我们的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布置一个实验题目,同学能过自学习完成,形成实验报告。然后把各组同学组织在一起讲解自己的实验项目。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4 加强教学成效考评
教学考评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里仅讨论对学生学习成效考评,其考评目标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项目、内容、方式与标准应据此而定,做到合理、公平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建立相应试题库。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理论性、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的特点,我们确定采用了动态的过程考评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的过程考评包括平时的课内作业、课外学习完成的大作业、课内实验、课外实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包括课程结业的理论笔试和实验测试两项,其中课外布置的大作业和课外实验采用报告、答辩、演示的方式。
一、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具直观演示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概念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首先,直接揭示体积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课桌里的书包,用手触摸抽屉,再让学生把书包放回课桌里,用手触摸,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空间。紧接着出示一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量杯有一定空间,然后慢慢往里面倒水,量杯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触摸和观察中,对空间这个抽象的词语有了感性而充分的理解。在理解空间的基础上,接着教学“什么是空间的大小”。首先出示一个装满面团的盒子,然后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揿入面团里,有一部分面团被挤出来,这时发问:“这些面团为什么会跑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踊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原来面团所占的空间大小被小木块挤占了,所以面团被挤出来。挤出来的面团大小,就是长方体木块的体积。
二、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这样不仅掌握了新知,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圆柱的侧面围着一张纸),然后提问:“你能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用剪刀沿侧面的任意一条线段都可以剪开,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按竖直方向剪,有的学生按斜角方向剪。剪好后,让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讨论: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什么?再追问:根据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你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吗?怎么计算呢?自己动手量一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在这样的反复操作中,学生不仅自主探索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有效地培养了思维能力。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创新。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激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自己动手,积极探索,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改变教材那种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合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常规推导方法,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让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再引导学生据此猜想一个三角形的大小与平行四边形的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剪下的三角形拼成与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进行验证;最后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通过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激励学生寻找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剪拼方法,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
三、在操作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突破。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顺利地突破了这个难点内容。首先,我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圆形硬纸片做学具,把其中一个圆纸片平均分成16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将另一个圆纸片平均分成32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纸片等分的份数越多,剪开后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很容易发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自然地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剪”中感知,在“拼”中领悟,既自主探索出了圆的面积公式,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为了更好地利用操作活动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的,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觉、自己体会、自己思考,能极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知识。
2.加强操作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要学生真正理解地获取知识不应是被动的,应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将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加工,变成自己的思维产物,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自然分材模式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13-03
要搞教学,不研究教学模式,就好比要过河没有桥梁和渡船一样,难以到达彼岸。这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缺少这个“中介”,教学理论将难以简约化、具体化、有序化,无法“融化”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实践也难以概括化、抽象化、科学化,始终徘徊在经验的圈子里无法提高。
一、“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1.实践依据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怎样使这程度不一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涉及教师的教育态度,而且关涉教育能力与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采用“分层教学”、“走班制”和“重点班”等办法,但大多因为把学生人为的区分等级,造成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或课堂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而成效不甚明显。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大多教师不得不回到加班加点的办法上去。这不仅使教师自己负担过重,而且学生也苦不堪言。事实上,这是一种效率极低的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让师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把无用功或低效功降低到最小范围,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普遍期待。而自然分材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期待,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心理学依据
(1)感情与认知理论。从感情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现实,给予不同的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情往往内化为学习动力。众所周知,一般来说,学生具有三种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果学生经常获得成功,自我提高内驱力会得到强化。相反,如果学生学业上经常失败,他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因为对于一个原本求上进的学生来说,学业上经常失败,他们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受会使学生丧失自我提高的欲望,陷入一种自暴自弃的境况,更不用说想获得家长与教师的赞许了(附属内驱力)。相反,教师不但不嫌弃学困生,而且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这实际上使他们获得了附属内驱力。从学生感情与内驱力的角度考虑,自然分材教学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都在关心他们、同学也在帮助他们,他们对学是抱有希望。“有疑必问、有错必改;有问必答、有困必扶”是自然分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两种场理论。心理学上往往把学生大致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学习类型。场独立型学习者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料,在抽象和分析水平上加工,进而对事物做出相对独立的判断。场依存型学习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对环境因素有一定的依赖性,特别容易受权威人士的干扰和影响。场独立性强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学科,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强的学生一般偏爱社会学科,他们的学习更多的依靠外在反馈。这两种学习类型就决定了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普读生”与“补读生”的相互转换,即,有些学生在自然学科是“普读生”,学习较好,而在社会学科可能是“补读生”,需要“补读”;反之亦然。自然分材教学正是从学生的场依存性强弱出发,让掌握学习内容较快的学生先行一步,多学一些,让需要教师提供更多信息的学生通过“补读”克服困难。
3.教育学原理
(1)因材施教原理。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育思想。简言之,就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扩展开来,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自然分材教学中“普读”与“补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是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2)反馈调控原理。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运用反馈调控原理,不断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不断进行教学的反馈矫正。教学中的反馈调控特别强调及时性,认为及时地依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根据这一原理,自然分材教学不但设计了及时地“补读帮困”环节,还主张建立“问题跟踪档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二、“自然分材教学”模型解析
“自然分材教学”的课堂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反思诊断――普读求是――补读帮困――总结建网――因人作业。下面就其基本操作方法逐一解析。
1.反思诊断
【目 的】让学生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知识,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牵线搭桥,以保证学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操 作】导入新课后,学生先交换作业本互批作业,为方便学生把握,教师可直接出示答案。同学之间在互批的过程中,针对上次作业中的问题,相互点拨。之后,学生将作业中的错误记入《纠错册》和《跟踪记录册》。
【说 明】反思诊断的内容可根据学科不同有所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就上一堂课留下的课外作业进行反思;②教师可根据上一堂课或上几堂课所学内容设置诊断补偿练习;③可根据上节课的学习重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2.普读求是
【目 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求,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操 作】必须明确的是,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因而这一环节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方法。但大致可由“读――议――释――思”四步骤来完成。①“读”就是“自学”。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或编制“指导自学书”。学生凭借教师的“指导自学书”先自行学习教材。或圈点勾划或填空解答或查阅资料。总之,凡学生能自学解决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解决。②“议”就是“互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讨论解决。③“释”,即“释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与讨论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解疑难。④“思”就是“反思”。反思的主要方式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所设置的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分出“普读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与“补读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说 明】①在这一过程中,凡学生能自学解决的应尽量让学生自学。②教师通过“指导自学书”解决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以防学生放任自流。③互助讨论要有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和得力的负责人(小先生),并且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④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⑤教师的释疑要清晰恰切、要言不烦并富有启发性。
3.补读帮困
【目 的】这是“自然分材教学”关键的一环。通过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学习,必然会使学生产生自然分化,为使学生不致因知识缺漏而掉队,有必要及时帮助因分化而产生的“补读生”进行补读,以防止他们积重难返,避免他们由“补读生”变为差生。
【操 作】在“普读求是”环节,通过练习分出了“普读生”与“补读生”。此时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部分学生为“补读生”,少数学生为“普读生”;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刚好相反。在第一种情况下,则需要集中“补读”,而“普读生”为当堂的“知者”,可安排他们学习更有挑战性的内容。第二种情况下,可进行分散“补读”,让“普读生”继续学习新的内容,而补读生可到黑板前与老师一起(或其他形式)研究疑难,进行补充性学习。
【说 明】“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日为“普读生”来日可能会成为“补读生”;数学课上为“普读生”,英语课上可能为“补读生”。反之亦然。
4.总结建网
【目 的】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
【操 作】总结建网的方法很多,可引导学生总结罗列知识要点,也可引导学生画出知识树,或引导学生列表填图。总之,以简捷清晰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予以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说 明】这一环节特别强调要学生“自主”建网,教师应避免越俎代庖。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建网是学习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5.因人作业
【目 的】通过作业练习检验学习掌握的情况,诊断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下一步建立“问题档案”提供依据。
【操 作】这一环节特别强调“因人”。可分为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两种。一般学生只完成基本练习,学有余力者再完成拓展练习,基本练习以巩固知识为主,拓展练习则以形成能力为主。
【说 明】“自然分材教学”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其作业设置中“因人”主要是要考虑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以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自然分材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把握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还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没有在模式的各环节中体现出来,但也至关重要。我们把这些要求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三个始终”。
1.围绕“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假设是教学,就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发现学习问题进而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些问题解决,则成为“自然分材教学”的教学核心。在以上诸环节中,“反思诊断”通过作业互批发现上一堂课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后续进一步解决;“普读求是”通过当堂练习找出本堂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实施补读;接下来“因人作业”环节又为进一步了解学习问题作了铺垫。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分材教学”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问题”为线索,实施“档案跟踪”。这里分学生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双重跟踪。前者即学生自己定期翻阅问题记录本,不断思考并纠正错误,直至能够将错误独立解决。后者则是教师通过收缴学生作业本,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并建立“学生问题档案”,教师依据“学生问题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总之,问题跟踪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有疑必究、有错必改,先消化再进食、不消化不进食或少进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习上贪多求快、欲速不达的现象。
2.坚持“三个始终”
所谓“三个始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渗透“感情调节”;始终体现“知者加速”;始终贯穿“反馈矫正”。
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
一、操作时间的调控――突出重点
现代教学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引导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安排,必须进行科学调控,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算一算”,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读作‘乘以’”;“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板书:2×3),读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二、操作难度的调控――分散难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操作难度的调控,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加以调控。
例如教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种分法: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幻灯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调控,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操作过程的调控――明确程序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例如:教学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四、操作效果的调控――实现转化
【关键词】学生实验操作 失败 解决对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多样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初中学生的实验技能的欠缺,常常成为阻碍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因素,不少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造成科学探究的失败,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情绪,还影响到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预防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错误,如何纠正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是我们广大一线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1.学生实验操作中的常见错误
1.1 药品取用方面
取少量固体药品尤其是取少量粉末药品时,不少学生总是"笨手笨脚"的,不能正确的用药匙或者纸槽慢慢的伸到试管的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直起来,从而将固体粉末洒在试管的内外壁上。还有少部分学生在用药匙的时候,十分紧张,手会不由自主的抖动,也易造成药品取用的失败。
取液体药品时,问题会更多。用滴管的时候,易将滴管伸进试管内部,甚至出现滴管碰到试管内壁的现象;倾倒液体的时候,操作缺乏规范,要么将试剂瓶的瓶塞正放在实验桌面上,要么标签没有对着手掌心,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倾倒在试管外面的现象。
用天平秤量的时候,也存在着不少的错误。有的没有调节好天平,有的会将砝码与物体的位置放颠倒了,有的不会正确的读数,有的同学出现的错误是综合的,不止一种。
1.2 给物质加热方面
加热的时候,多数同学知道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但有少数学生在熄灭酒精灯的时候忘记用帽来盖灭。加热固体药品的时候,易忘了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液体药品的时候,有的同学将试管口对着了别人或自己,有的同学的手没有握在试管夹的长柄上,有的同学不会套试管夹,不少学生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处向底部套,也有部分学生倾倒在试管里的液体过多。
1.3 制取气体方面
制取气体,应该在实验前要检查气密性的,但或多或少的就是有学生会忘记,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压根就不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比如,有的同学先用手捂住试管,然后再将导管插入水中,这样怎么可能看到气泡呢?这个错误看似无关紧要但其实很严重,因为气密性不好的装置,是不大能收集到气体的,如果收集到了,气体肯定是不纯的。要是在制取氢气时出现这方面的错误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1.4 过滤方面
过滤属于初中化学实验中比较难的操作,出现的问题正常比较多。有的学生没有将漏斗的下端与烧杯壁紧贴,有的学生倾倒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有的没有将玻璃棒的一端顶在滤纸的重叠处,有的学生在蒸发滤液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用玻璃棒搅动,造成溶液局部过热,使溶液飞溅等。
2.造成学生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原因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没有实验的基础,虽然有不少学生记住并理解了实验操作要求,但真正实验起来,还是容易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实验要求没记牢
实验操作的要求如果记忆得不牢,那么在具体实验操作的时候,十有八九会产生错误,尤其是多步操作的实验,比如,制取气体、配置溶液、过滤溶液等等。
2.2 操作不熟练
水的净化、粗盐提纯等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点,但再复杂的实验仍然是由一些基本实验操作组成。如果基本的实验操作不熟练,稍复杂一点的实验失败的可能性肯定不会低。
3.纠正学生实验操作错误的措施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老师应该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免学生的小错误酿成大的错误,更要防止学生将错误操作成为一种习惯。
3.1 激发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实验操作。如果学生有了实验的兴趣,就能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在具体实验的时候,即使没有老师督促,也能专心致志的实验,养成严谨的作风,从而减少或避免各种错误的实验操作。
3.2 强化实验操作
关键词:操作系统;类比教学;进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B
1类比教学模式基本原理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于两类不同本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熟悉或掌握的特殊对象的知识推移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上去的推理手段。类比法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一个是当作类比参照物的事物或现象,称之为“类比源”;另一个是我们待解决问题的事物或现象,称之为“类比泉”;有一个因素是类比的基础或桥梁,即事物、现象间存在的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称之为“类比知识单元”。概念、基本原理、算法的教学是“操作系统”教学的重点。不同的概念、基本原理、算法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高校“操作系统”教学中,类比教学则是通过把学生熟悉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相比较,为认识新事物提供线索和方向,以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与沟通,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用类比的方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算法,不仅能易于教学,而且可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和综合迁移能力。类比教学模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类比教学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实施步骤可总结如下:
(1)引入类比泉,即介绍要学习的新概念、新的算法或原理。
(2) 找出类比源,即提示与类比泉具有相似性的概念、事物或生活实例。类比源要求生动、形象,所反映出的现象应是学生已知的、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实例。
(3) 确定类比知识单元,即确定类比泉和类比源之间的相似性,找出、比较类比泉与类比源所反映的两类现象之间的相似属性。
(4) 用图形等方式直观地把类比泉和类比源的相似特征表示出来。
(5) 对类比泉作总结,通过类比泉和类比源的相似特征的直观表示来引导学生综合理解新学概念、算法、原理的各个属性及其整体联系,以便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点。
(6) 最后指出类比的不足之处。由于类比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现象或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然而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容易把只有类比源才具有的属性也移植到类比泉上去,引起对类比泉的误解,即产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因此必要时,教师应注意指出类比泉与类比源之间的不同之处。
2类比教学法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1操作系统整体、部分之间的类比教学
在讲授完操作系统第一章绪论中“操作系统的作用、目的和任务”这一知识点后,我们知道了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其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和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有了这一认识之后,根据其操作对象不同,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类比出操作系统五大功能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如表1所示。
通过这样的类比教学,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操作系统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其后各章节的教学。
2.2用生活实例进行类比教学
实际上,操作系统的许多原理来源于许多我们常见的生活实例。通过把这些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到操作系统教学中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进程状态及其转换的教学一直都是操作系统中的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进程各状态的真正含义,较难掌握进程状态的相互转换。但若用人的各种不同生活阶段对进程状态进行类比教学,将使抽象的概念进一步生动形象,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表2给出了进程状态与人的不同生活阶段的相似性类比。
在系统中,经常会有多个进程需要相互配合去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些进程之间往往需要相互交换信息,这就是进程通信的任务。我们可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类比进程通信,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可以看成是一个进程,人与人之间或互斥地使用社会资源,或共同协作完成一定工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得进行有效控制与协调,每个人(进程)都要学会与他人共享社会资源,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通信),否则将不能很好地工作或生活。通过用人际交往来类比进程通信,使得学生对进程通信的理解由抽象、模糊变得更为具体、清晰,印象更为深刻。
2.3操作系统各原理、算法之间的类比教学
操作系统各章节、各算法原理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很适合采用类比教学。在讲授完存储器管理这一部分后,我们就可采用类比、前后贯穿的方式来进行文件管理的教学。存储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作业分配主存空间,以提高主存利用率,由于文件是存储在外存空间,相应地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用户文件分配外存空间,以提高外存空间利用率。文件管理中许多存储分配算法与存储器管理中相应算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采用对比教学有助于降低教学台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比如,外存顺序结构的存储分配类似于主存的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也是分配到一个连续的存储空间。其中文件目录相当于已分分区表,空闲文件目录相当于空闲分区表;而外存索引结构的存储分配类似于主存的页式存储管理,也是把文件分配到一个不连续的存储空间。其中文件目录相当于主存分配表,索引表相当于页表,位示图与页式存储管理中的位示图相同。必须注意的是,存储器管理中是为作业分配主存空间,而文件管理中是为文件分配外存空间。
3教学效果
在多年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我们一直将类比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将类比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了多年对照实验,表3给出了近3年操作系统考试情况对照实验结果。
其中对照实验中所采用班级为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甲班为实施对比教学的班级,乙班为未实施类比教学的班级。从表3中可以发现,采用对比教学的班级,其历年考试平均分与及格率均高于未实施对比教学的平行班级,说明实施对比教学的班级整体水平要好于未
实施对比教学的平行班级。低的标准差也表明实施对比教学的班级学生成绩分布较均衡。总的来说,说明对比教学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操作系统”具有涉及面广、概念多、理论性强、算法原理较抽象的特点,针对操作系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现象,我们在“操作系统”教学工作中,大量地采用了类比教学法,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认为抽象的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与自然界、日常生活的现象或生活实例相对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类比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用在操作系统教学中,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在其它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连卫民, 徐保民.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二版)[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一、幼儿教学的教育活动对操作材料的决定性作用
教育活动的性质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不管是教育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教师对幼儿开展教育之前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幼儿教师要通过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去认识理解其周围的世界,并帮助幼儿形成观察事物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教育过程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来实现。但是,这种教学材料的选择是由教育活动来决定的。
幼儿教育活动的目的以及教育的方式等是幼儿教学材料选择的基础,教学的操作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比如,幼儿教师要训练幼儿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可以为幼儿园小班幼儿开展《猫和老鼠》的活动,而这项活动的开展必须具备鼠洞、粮仓、独木桥以及山洞等道具,使小孩子能够通过钻爬等动作有效地达到对于自身协调性以及灵敏性的锻炼。
总之,幼儿教师为幼儿选择教育活动的操作材料的时,必须以教育活动的目的以及教育活动进行的方式来决定,使操作材料能够充分地为教育活动服务,才能够推动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幼儿教学的操作材料对教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活动的目的及性质决定教育操作材料的选用,而这些操作材料的选择又反过来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成分。因此,幼儿教学中的操作材料对教育活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材料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材料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达成对于幼儿教学的有效辅助,使教育活动的开展获得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学操作材料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极大的乐趣,从而建立其自己对于教育活动的兴趣,这样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比如,幼儿教师在为幼儿展开《片片飞来像蝴蝶》的活动时,教师通过将幼儿带进一种特定的有不同树木的环境中,让幼儿去感受树叶下落的感觉以及坠落的树叶的形状,能够使幼儿感受到其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师针对树叶的形状、颜色以及其掉落的姿态,来鼓励幼儿用不同的事物去形容和表达,这样不仅能够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还可以真正地使幼儿获得形象生动的教育。
2、操作材料为教育活动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手段
幼儿教育的教学操作材料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教师在开展抽象的尤其是难以理解的教育活动内容时,可以借助操作材料来顺利开展。所以说,操作材料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锻炼语言表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苹果树》这一课程开展,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季节的苹果树的图片,以及小鸟在苹果树上筑巢生活的图片,还有其他的一些表演道具等,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就苹果树一年四季的变化进行表述,而且使幼儿了解到苹果树对于小鸟的友好和帮助,帮助幼儿顺利地接近教育目标。此外,教学的操作材料还能够使幼儿更好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幼儿通过使用剪刀以获得某种能力,可以满足学生无法在家里使用剪刀的遗憾,从而帮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既锻炼了双手的操作能力,又可以实现幼儿智力的开发,帮助幼儿教师的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3、操作材料使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对于教育活动的需求偏重于生动、形象、直观,而教育活动的开展只有符合这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地使教育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操作材料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则恰好是推动这种教育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操作材料通过为幼儿提供动手和思考的机会,能够帮助幼儿极大地开发其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石头坊》这个活动时,为幼儿提供了许多颜色以及形状各异的石头以及橡皮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形容石头的形状,幼儿能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形容它们。然后,教师再鼓励幼儿针对石头的形状,来用橡皮泥进行模拟制作,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做出了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而且,小孩子制作的这些不同的小动物有许多别具创意,教师通过表扬和鼓励那些优秀的小孩子,可以达到对其他幼儿的激励和带动,从而使全部的幼儿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
一、重视过程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应弱化操作步骤的教学,但是弱化不是一味地都不教,而是提炼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把操作步骤的教学尽量变成学生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五年级“查询实用信息”一课,教学内容是学会查询天气和地图,提炼教学内容后设计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情境,要求学生为外星人设计旅游点,提供当地天气,提供旅游地介绍和地图指引,此外设计外星人进阶想要了解的内容:当地的特色电视节目,以及外星人需要7小时进食一次为他们提供当地美食等,供能力较强的学生探索。有特色分层次设计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合在任务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在合作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培养了查询信息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探索和共享成果的乐趣。完成这个任务不仅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信息课的兴趣。
二、重视应用的体验,有利于内化知识
机械的步骤教学会导致学生“课堂上会,应用中不会”,在活动设计中就应让学生探索发现课本知识的应用点,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五年级上册插入表格教学后布置学生一个任务:请记录下每天吃的所有蔬菜和水果,为期一周。任务未规定是否需要使用表格,大部分学生交来记录都是:周一:空心菜、芥菜、枇杷、苹果、山竹;周二:……只有几个学生使用表格来归纳这些内容。第二节课的任务是把水果和蔬菜分开。这时用表格记录的学生他们的速度就特别快,这个方法很快就在学生中流行开来,见表1。
然后让学生把最常吃的水果和蔬菜挑出来看看一周吃了几次,学生就会发现细化表格会让他们容易得到统计数据,见表2。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明白了“表格的好处是什么?”“什么时候要用表格?”解决了学习与应用的问题。学生不但学到了怎么做表格而且懂得什么时候用表格。
三、重视学习的体验,有利于形成能力
强调操作步骤的教学也有可能导致由于软件界面的不同造成学生知识迁移困难。软件界面的变化速度非常迅速,目前软件业的设计思想都向着直觉化和简单化改变,造成新版本的软件使用方法与书本内容不同,书本与教学内容的滞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情况下给教给学生的操作体验,就比固化他们的操作步骤要好得多。
一、明确实践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
皮亚杰认为:“数学的抽象是属于实践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树立信心。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见到的物体中哪些是三角形?然后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讨论辨别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使学生初步形成有关三角形的概念。再安排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在比较中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通过给一组三角形命名以及一个三角形中可以有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锐角的讨论,使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不仅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且都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情绪,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然而,动手实践操作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果一味追求课堂活跃,让学生毫无目的、不假思索地进行实践操作,则不会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在具体的要求指导下,带着任务实践操作,教师既能把握实践操作的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放手让学参与实践操作,亲身感受,有利于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学生对实践的叙述,既启迪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又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如我教学“圆柱的特征”时,让学生动手摸、量、滚等,然后让学生叙述,你发现圆柱有什么特征?有的学生说:“我用摸的方法发现圆柱上下两面是两个平的圆,侧面是弯曲的面。”有的说:“我用绳子量,发现圆柱自上而下粗细完全一样。”还有的说:“我用滚的方法,发现圆柱始终走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圆柱侧面是弯曲的面,而且上下粗细一样。”通过学生实践操作的叙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综合,圆柱的表面特征就凸显出来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刻。
三、指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规程中领悟知识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应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形成自我体验。
四、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教完“圆的认识”这一课后,发给学生没有圆心的圆纸片,要求学生不用任何工具在短时间内给这个圆找出圆心。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这样看,有的那样量,还有的翻书。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把圆对折一次,又对折一次,然后在交点处用笔点上圆心。为什么这样实践操作呢?学生回答:“圆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对称轴,采用两次对折,生成两条直径,两条直径交点就是圆心。”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应用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身临其境,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气氛也容易达到。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实验,把剪成十六等份圆拼成一个自己熟悉的已学过的图形。要求边拼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拼出的图形近似什么形状?(2)拼出的图形面积和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拼出的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4)怎样推导圆面积公式?然后各小组派一名汇报。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说:“我可以把它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有的说:“我可以把它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有的说:“我还可以把它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活跃了思维,课堂气氛达到了。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
首先,在操作活动中教师的主导表现在实践操作过程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设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还要预设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切实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其次,教师的主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上,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以下操作: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先剪一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个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它们拼成四边形,大家能做到吗?
生:能!
师:那么就请大家分小组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各小组都有了结果.)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吗?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成果.
(各小组通过投影仪展示成果,发现所得到的都是一般的四边形.)
师:有没有拼出特殊四边形的?
生1:有!老师!
(生1展示出的是矩形,是沿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剪了一刀而拼成的,但这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剪法.)
师:有没有同学拼出平行四边形?请举手!
(听到教师的提问,学生又开始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剪法.)
教师设计这个操作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后,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三角中位线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结果由于操作目的不明确,学生并没有拼出平行四边形,而导致操作缺乏实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此案例,可以作如下修改,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
师: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把剪刀,请将三角形纸片剪一刀,把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前发给各小组的一些三角形纸片是供大家不断尝试用的,剪之前可要先动动脑筋.
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剪三角形纸片的时间,同时缩小了所剪四边形的目标范围,从而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操作的科学性.
2加强教师的引领意识,增强操作的规范性
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没有引领,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相反,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犹如画龙点睛,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超越发展.因此,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在明确操作要求后,要合理安排活动,引导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为何做”、“做何事”、“怎么做”.
案例2“画三角形的高”的教学片断.
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如果三角形是常见的摆放,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画出它的高,但如果三角形的位置有变化,学生画高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错误.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初步体验画高的方法.教师示范画高(如图1),让学生观察并明确画高的方法.教师问:哪一条是底边BC上的高?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形状与图1同).
师:很好!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
本例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行探究,从而得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这种问题设计形式体现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操作中生成结论”的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结论融于数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成了进行数学操作的过程,成了“做学问”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操作、观察、归纳得到的,因而掌握得更加牢固.
一、在导入新课时使用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生好动、好玩;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喜欢什么都摸一摸,玩一玩,动一动。在他们受到新事物刺激时,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学具,让他们在把玩学具的过程中适时给予讲解,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
比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我事先给每个学生分发四根小棒,此时,有的学生感到奇怪老师为什么要发四根小棒呢,我适时提出问题:用你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以此开始讲解此节课的内容。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欲望,又不浪费教学时间,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又如:在教学生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事先自己动手制作钟面。在完成制作后,我发现很多学生都知道了钟面的几个构成要素,这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又让学生在自制的钟面上拨一拨,认一认,学生们兴致很高,操作效果很好。
二、在解决重难点处使用
教学重难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一堂好课的评价,其中一条就是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解决。学具作为知识的载体,他最大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学具操作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使用不是从头至尾贯穿于整个课堂,而只是在知识或问题解决的重点地方给予一个活动,便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理解一个概念或者找到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
例如: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这两种图像变换形式对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它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直观形象的学具来具体操作了。可以利用手中的墨水盒在讲台上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演示一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体,根据我的口令在桌面上进行演示。在平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自身的方向,学生便欣喜地发现:原来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自身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变的只是物体的位置。这样,学生就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平移,这一重难点的解决为后面区别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又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对于幅度和趋势是学生们较难理解的两个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手中的笔看成线段,跟着我一起做上升、下降、上升多一点、上升少一点、下降多一点、下降少一点的动作。在练习中,在通过教师的适当提醒,学生对幅度和趋势有所理解了。这样的学具选择使学生的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学生们能够准确地、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
三、在思维关键处使用
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灌充式教学转化为启发式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达到愤悱的状态就不要去启发他;换句话说就是当学生的思想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这便是展开教学的最佳时机。此时,学具的操作使用,便会起到启发的作用,亦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在《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堂课中,我校何老师就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环节将学具用得恰到好处。开课伊始,何老师先用幻灯片出示了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有三角形空调架、三角架、篮球架等,然后顺势提问:为什么生活中会用到三角形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将这些物体制作成三角形可以节省材料,将他们制成三角形显得更加美观等。当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老师出示了课前准备好的木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拉一拉,结果很容易就变形了。老师再拿出一根木棍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和这个顶点的对边上固定好后再请学生拉,结果不容易变形。通过这么一拉,学生就立刻体会到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固性的特点。所以,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使用学具,有利于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又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事先让学生两人一小组准备6支铅笔,把六支笔分成两份,通过“分一分”得出两种结果:一人得2支,另一人得4支;一人得1支,另一人得5支;一人得3支,另一人也得3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两种分法和后面一种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这节课的知识点“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