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10:2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健康是全社会最珍贵的资源和财富,健康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更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工作的先导。这次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家园为统揽,以提高全民多元化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立足实际、注重特色的原则,围绕健康主题,紧贴群众需求,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城乡统筹、协调推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和全民健康素质。
行动组织网络建设及管理
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时限、明确人员。
具体实施计划
1、向全乡每户居民免费发放《健康迁安人》、《市民健康手册》,5月份开始责成专人对村民开展健康知识宣教;6月份举办健康知识大赛,评选健康大使、健康明星工作,为10月份的全市大赛做准备;同时定期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使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此项工作由乡健康教育办公室、财政所、卫生院负责。
2、积极引导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基础上,为其开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充分发挥各村计生专干、小组长、乡医作用,进村入户,摸清45周岁以上居民情况,填写健康体检表。4月份组织45岁以上居民在规定时间内到乡卫生院体检,并发放常见病预防知识等宣传品,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此项工作由卫生院负责。
3、各村委会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专人负责,明确制度,制定计划。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持环境卫生,4月上旬完成统一灭鼠任务;推进标准化卫生室的创建;加强控烟、控油、控盐宣传;各村在村老年活动室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由各村卫生协管员组织人员听课、讲课,由乡卫生院组织或邀请上级讲师,每季开课堂,内容根据《健康迁安人》手册及当地居民实际要求具体安排。各村要设置健康教育宣传窗,每月交换1次健康教育内容并留底。每月在各村利用广播固定时间开播健康教育广播稿,每月开播四期。此项工作由乡健康教育办公室负责。
4、组织好工矿企业的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利用宣传窗、板报、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丰富职工的健康知识;开展环保知识、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做好职工体检,提高职工防病能力。
5、各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全乡中小学校发放健康知识读本,每所学校每月至少开设两课时健康教育课,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阳关体育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全乡中小学开设心理咨询室,设置心理信箱,树立健康理念,培养健康行为。此项工作由中心校负责。
6、在乡直机关内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保持机关院内、科室卫生整洁;设立固定健康教育橱窗,定期更换;开展控烟禁烟教育,争创无烟单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大幅提高。
7、根据春夏之交为传染病多发季节,开展以手足口病为重点的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重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活动,使全乡80%以上人群对重点传染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大力宣传爱国卫生活动和消灭四害活动,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及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干预不良健康行为。
为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我院深入贯彻中央、省、州、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十五部委文件要求,结合市卫生计生局2016—2020年健康扶贫工程及行业扶贫实施方案与元堡镇扶贫工作实际,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实施好健康扶贫工程,一年来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院领导对健康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召开院委会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党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院委会成员和科主任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院长覃艳同志主管健康扶贫工作及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动员,提高认识,全员参与
召开健康扶贫工作动员会,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是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实践。全体干部职工决心以实际行动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三、完善工作制度、严明工作纪律
制定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严谨,无违纪违章行为,为完成健康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工作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签约服务:
2018年已进行了全名签约,贫困人口签约率100%,附:《2018年元堡乡签约服务统计表》
(二) 贫困人口健康体检:
1.进村全面体检:我院从8月20日启动健康扶贫体检,截止11月6日共到了26个村,为1127人做了体检,体检项目成人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儿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和B超。
2.进校学生体检:我院从12月5日开始进入元堡乡各小学及中学为贫困学生进行健康扶贫体检,截止12月16日共为554名贫困学生做了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
3.因各种原因部分贫困人口没能参加我们卫生院提的全面体检,在2018年度里由各村医还为794名贫困人口提供了一般体格检查。
2018年度,我乡贫困人口外出1408人,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共为2475名贫困人口做了健康体检,体检率64%。为在家及2018年里曾经在家的全部贫困户均建了健康档案,贫困人口建档率100%。
附:《2018年元堡乡健康扶贫体检登记表》
(三)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新增了群发微信短信健康教育内容, 1~12月共更新宣传栏175次;发放健康教育折页21568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6358张;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共20种340天;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数共17459人;开展咨询活动10次,参加人次数2906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152次,参加人次数4465人次。健康小屋工作继续有序开展。继续巩固完善了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展板、宣传单和影像播放等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四) 慢性病管理:
我乡贫困人口高血压患者管理567人,规范管理555人,糖尿病患者78人,规范管理73人,结核病患者8人,规范管理8人,精神病患者90人,规范管理87人,未规范管理的均为外出人员。
(五) 贫困人口医疗救治:
1.2018年本院贫困人口住院总人次约2620余人次,住院总金额约608.2万余元,统筹支出金额约525.8万余元,大病保险报销4394元,健康扶贫支出金额约68万余元,医院救助金额约4002元(政策内救助金额4002元,民政救助约13.9万余元。
第二次补偿已到位,所有救治信息平台均录入完整。
2.门诊特殊慢病申报:2018年底由尖刀班及村卫生室摸底并搜集资料,卫生院初筛并整理资料,已为本辖区121名贫困户特殊慢性病患者申报门诊费用报销待遇,2019年3月医保局将公示申报成功者名单。附《元堡乡卫生院初审登记表》
(六)村卫生室建设
2018年我乡拟建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截止年底6个已完成,1个正在进行。参加州级骨干培训3期,共3人。全体村医参加市级培训一次。
五、存在的问题
1、居民健康意识不强,对扶贫体检认识不够,不配合,不愿接受服务,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2、管理不够,积极性不高,村医工作强度大,资料完善难按时,上级考核排名不够理想。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加强规范管理。在巩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模与数量的基础上,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注重服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学习培训指导
培训工作常态化,每月10日定期培训与下乡及对资料的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公共卫生科人员学习常态化,请进送出等学习相结合,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推动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健康意识,把工作做得更细致和完善,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基础,力争让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五)切实落实问题的整改。
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按照清单逐一销号整改到位,确保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今天,在这里召开有保健院全体职工和各乡卫生院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妇幼保健院××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战斗在我县妇女儿童保健战线上的各族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我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全面贯彻
落实两纲总目标忘我工作,为我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这次总结表彰会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同时对××年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保健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院长的工作报告和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几点要求。
一、妇幼保健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
妇幼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县广大妇女儿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较低,这不仅危害了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而且制约了我县农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好占2/3人口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农牧区妇幼保健水平,实现我国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你们的努力,使我县妇女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生育观念逐步转变。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形成了扎扎实实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办实事的社会氛围。近几年我县妇幼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贫困救助工作的实施受到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现如今,我县已形成了一套对农村卫生建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是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与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相结合;二是积极建立了“绿色通道”等急救机制;三是对贫困人群实施了特困医疗救助机制;四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抗病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应该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两纲目标,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合作,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全县妇女儿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妇幼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中心环节就是提高住院分娩率。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卫生院的产科建设,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强化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二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三是在乡村探索一条实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责任制,乡卫生院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严格实行乡村妇幼保健人员专干专职,积极配合保健院做好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四是由政府牵头,各方面积极配合,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专干的工作成绩与年终综合考评挂钩,建立奖惩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妇幼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第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是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点加强对乡村医生、基层妇女干部等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活跃在基层的健康教育队伍,通过他们去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精神束缚,使他们相信科学,逐步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工作力度,监督考核工作是项目活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揭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新周期项目活动中,县项目办和妇幼保健院要加大对基层项目活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乡卫生院应积极做好基层项目工作,摆脱和放弃在项目工作上存在的依赖思想和被动工作的状况,检查时突击工作,检查一结束就放弃妇幼保健和项目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保健人员的职能作用,重点做好基层项目工作的开展,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检查,更好地为基层广大妇女儿童服务。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有保健院全体职工和各乡卫生院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妇幼保健院××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战斗在我县妇女儿童保健战线上的各族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我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两纲总目标忘我工作,为我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这次总结表彰会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同时对××年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保健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院长的工作报告和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几点要求。
一、妇幼保健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
妇幼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县广大妇女儿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较低,这不仅危害了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而且制约了我县农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好占2/3人口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对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农牧区妇幼保健水平,实现我国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你们的努力,使我县妇女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生育观念逐步转变。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形成了扎扎实实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办实事的社会氛围。近几年我县妇幼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贫困救助工作的实施受到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现如今,我县已形成了一套对农村卫生建设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是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与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相结合;二是积极建立了“绿色通道”等急救机制;三是对贫困人群实施了特困医疗救助机制;四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抗病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应该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两纲目标,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合作,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全县妇女儿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妇幼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中心环节就是提高住院分娩率。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卫生院的产科建设,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强化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二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三是在乡村探索一条实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责任制,乡卫生院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严格实行乡村妇幼保健人员专干专职,积极配合保健院做好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四是由政府牵头,各方面积极配合,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卫生院领导和妇幼专干的工作成绩与年终综合考评挂钩,建立奖惩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妇幼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第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是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点加强对乡村医生、基层妇女干部等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活跃在基层的健康教育队伍,通过他们去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精神束缚,使他们相信科学,逐步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工作力度,监督考核工作是项目活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揭示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新周期项目活动中,县项目办和妇幼保健院要加大对基层项目活动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乡卫生院应积极做好基层项目工作,摆脱和放弃在项目工作上存在的依赖思想和被动工作的状况,检查时突击工作,检查一结束就放弃妇幼保健和项目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保健人员的职能作用,重点做好基层项目工作的开展,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检查,更好地为基层广大妇女儿童服务。
同志们,改善各族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责任。两个项目在我县的实施,将是我县妇幼工作掀开新的一页,使我县的妇女儿童告别死神的威胁,我们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高尚、神圣的事业,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的事业,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抓住项目实施的有利机遇[page_break],不断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抓好孕产妇保健技术服务和对贫困家庭孕产妇的救助工作,以提高住院分娩率为中心内容,促进我县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创妇幼卫生工作的新局面。让我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为我县各族妇女儿童的健康,为我们最终实现《两纲》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削弱大别山地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其中113人都致力于医疗服务的开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如200~500mA医用X线诊断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购置齐全,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有责任心、有耐心,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体现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卫生院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而忽略了其公共卫生职能,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由于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和医疗技术的限制,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农村居民“小病就近,大病进城”的现象[3~4],导致乡镇卫生院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为了换取生存空间,乡镇卫生院逐渐朝向单一服务模式发展,即只重视医疗,而忽略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提供。其次,由于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导致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不能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齐全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中小学生保健、精神病患者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等7个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本公共卫生主要涵盖了11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5]。由此可见,胜利镇卫生院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离国家规定标准尚有一定差距。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6]。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逐年在完善,但是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局限于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7],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空白水平,个别村卫生室为了达到考核指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立了健康档案,却并没有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流于形式。
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未形成很好的协作关系胜利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于乡镇卫生院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限制,目前仍处于“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松散式”的县乡村一体化模式仅从规划布局和业务统一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三制”、“四有”、“五统一”管理,但涉及乡村两级管理实质性的人员、财务和药品等仅流于形式。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由于缺乏县、乡、村公共卫生职能协作发挥的机制,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和村卫生室关系松散,这对于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开展有很大的限制。卫生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胜利镇卫生院在2009年的总人数为141人,预防保健人员有2人,占1.4%,这意味着全镇每千人口平均只能分配0.03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应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人才因素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队伍不仅存在像胜利镇那样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素质差、业务知识欠缺等问题[8],难以保障正在逐步扩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全面开展。由于“重医轻防”思想的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医疗部门的分流人员,或者是转业、复原军人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预防保健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低[9]。
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定期下乡开展健康宣传、免费医疗服务等途径,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缓解自身所处的尴尬局面;同时,为保证乡镇卫生院能充分发挥其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必要将乡镇卫生院的防保工作和医疗业务分离开来,在卫生院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防保工作,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健全各项考评管理制度。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需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互协作,才能使所开展的卫生项目充分落实。建立乡、村合作机制,乡镇卫生院提供乡级卫生服务,并对村卫生室进行培训和指导;村卫生室提供村级卫生服务,并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服务,这对加快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卫生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上,乡镇卫生院可尝试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站[10],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进行组织、策划、监督、改进等一系列的辅助工作,各项基本卫生信息的统计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信息的采集工作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全面开展到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活和环境条件都受限制的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乡镇卫生院不应仅停留在预防保健、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传统的项目上,应逐步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重点疾病管理等更高层次的项目服务,并落到实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逐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新医改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5项重点改革之一着力推进,因此,乡镇卫生院应按国家规定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均等化步伐。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性问题,它起着决定性作用。乡镇卫生院应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脱产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与医学院校等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卫生服务工作,增加年轻公共卫生人员的比例[11]。研究表明,对于公共卫生人员的配置,年长人员的公共卫生绩差发生为年轻者的2.53倍,说明公共卫生人员的队伍越年轻绩效成绩越好[12]。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受到的重视与关注比基本医疗工作要晚得多,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年轻人可能对公共卫生事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公共卫生人员的配备上,可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尽量增加年轻人员的比例,他们对这种事务性管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更高,且更具有创新管理思维,更易在公共卫生工作固有的模式中有所突破。
【关键词】贫困地区 参与式培训 健康知识 传递骨干 递进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31-01
1 背景资料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区,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00元,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当地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群众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基本健康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与生活习惯、健康行为相关的疾病患病率较高,如肺结核、肝炎、妇女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2010年全县妇女病普查资料显示:已婚育龄妇女中,仅各种类型的阴道炎患病率高达47%。因此,做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已成为贫困山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我们通过自治区卫生厅,争取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的支持,在我县开展了为期3年的彭阳农村社区健康项目。在三年的项目实践中,我们不断论证尝试,总结提炼,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予以介绍。
2 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步骤
2.1 培训健康教育师资 由县健康教育所为乡镇卫生院培训社区健康教育师资。乡镇卫生院社区健康教育师资作为辅导员,为开办农村社区健康学堂长期提供技术支持。
2.2 招募健康知识传递骨干 由村委会(村民)推荐本村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且群众基础好,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员(以妇女为主)为健康知识传递骨干。
2.3 开办社区健康学堂 以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农民科技学校或村小学为阵地,挂“农民健康学堂”牌子,针对社区健康需求,设计培训计划(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见传染病预防、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采取参与式培训方法,对确定的健康知识传递骨干进行集中培训。
2.4 制作健康知识传递卡 将健康学堂中所讲述的内容,编制成通俗易懂、条理清楚,并印有传递日期、有被传授者签名等内容的“健康知识传递卡”。
2.5 开展健康知识传递活动 以组为片区,要求健康知识传递骨干分片包户,以每个骨干包5至7户为宜,采取小组学习、拉家常等方式,为被传递对象提供上门服务,为其讲解健康知识,分期完成“健康知识传递卡”的传授任务,将健康知识传递给全社区居民。
2.6 巩固强化知识 利用农闲时间和节假日,采取举办健康知识有奖竞赛、健康知识有奖征文、自编自演健康知识文艺节目等活动,寓教于乐,将所学到的健康知识编成小节目,奖品为健康行为干预物品,健康教育大礼包等,如印有“一人一巾”、早晚刷牙”、“戒烟限酒”等字样的毛巾、面盆、油壶、牙刷、手提袋、腰围尺等,使健康知识传递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提高。
即:培养乡级健康教育师资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辅导员队伍开办社区健康学堂培养健康知识传递骨干骨干向周围传递健康知识巩固强化知识六步走的递进式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
3 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的组织管理形式
3.1 县卫生局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解决健康学堂阵地,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监督考核方案;成立技术指导组,举办县级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传授参与式培训方法),参与、指导乡级举办健康知识传递骨干培训班;
3.2 乡镇卫生院利用社区健康学堂,负责对村级健康知识传递骨干进行培训,接受县卫生局监督、指导和考核;
3.3 村级健康知识传递骨干开展健康知识传递活动,接受乡镇政府和卫生院监督、指导和考核;
3.4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县健康教育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牵头,相关部门、乡政府及村委会配合,层层举办健康知识有奖竞赛、有奖征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汇演等活动。
4 开办社区健康学堂的方法与步骤
这一模式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开办社区健康学堂来培养健康知识传递骨干,使之掌握基本卫生知识以及向其他社区成员传递讲解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并制定行动计划。
社区健康学堂活动的主要流程及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次活动内容:学员签到、开班仪式、自我介绍、期望与担忧(提出培训目标及内容)、制定班规(成立班委会)、基线测试,讨论什么是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次活动内容: 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健康素养问题。
第三次活动内容:传授日常卫生行为规范,分析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次活动内容:营养性疾病(如贫血)与饮食类疾病(如高血压等)的防治。
第五次活动内容:传授肝炎的预防、结核病的预防等知识。
第六次活动内容:传授常见妇科病的预防。
第七次活动内容:传授艾滋病的预防。
第八次活动内容:传授流感的预防、腹泻的防治。
第九次活动内容:对本期培训内容的回顾与总结,制定后续行动计划,结业考试(培训班总评估),结业典礼,整理保存培训班资料
5 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及体会
5.1 通过“师资培训(县级)辅导员(乡级)骨干(村级)社区居民”这样一个传递链,层层推进,实现快速倍增的递进效应,扩大受益人群的覆盖面。
5.2 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导向,开办社区健康学堂(参与式培训), 辅导员和健康知识传递骨干开展活动的方法又灵活、多样、生动,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与一体,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灾后重建攻坚年”和“项目提升年”发展战略,做好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抢抓三大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1、完成15所乡镇公立卫生院扩建、迁建和维修加固。其中:*、*、*、*、*、*、*等12所公立卫生院扩建,斜源公立卫生院迁建,苏家和雾山公立卫生院加固维修,完成投资2724万元。
2、县妇幼保健迁建的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400万元。
3、完成银屏红十字会博爱医院和8个村卫生站新建,完成投资239万元。
4、完成县中医院加固维修项目,完成县疾控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启动修建县人民医院医技楼、食堂等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856万元。
5、争取县第二人民医院世行贷款项目,争取资金165万美元。
(二)均衡城乡卫生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积极推进城乡卫生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同质化,公共卫生均等化”。
1、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在19个乡镇公立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服务所;在安仁、悦来、沙渠、王泗公立卫生院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167个标准化村卫生站增设公共卫生服务站;首先在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让入住集中区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健康体检、健康建档和健康教育100%。
2、提高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对全县乡、村医生全覆盖培训,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医技水平;继续开展县级医疗机构以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实行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1年。
3、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医技条件。利用灾后重建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配齐必备的医疗设备,更新农村医疗设备。
4、依托所在乡镇公立卫生院,改善龙凤、高山、唐场、三坝、敦义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方便农民看病就医。
(三)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
结合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配合拆院并院、灾后重建和打造黄金走廊,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1、全面开展卫生集镇创建工作,力争建成1个市级卫生集镇。
2、把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全部建成卫生示范点,其中建成省、市级卫生村1-2个。
3、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实行集中处置。
4、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基础工作目标
1、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2、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3、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巩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成果。完成血防查螺、灭螺和查病任务。
4、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规定指标内,食物中毒事件和疑似食品卫生事件处理率达100%。
5、加强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完成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数,传染性肺结核病治愈率达到标准。
6、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持证上岗率达100%。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培训,执法人员每年参加法制培训不少于2次,执法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7、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新办餐饮业、集体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信誉度评级率达到100%。
8、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率达100%,自备水源监督率>80%;组织开展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游泳场所等的专项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达100%。
9、落实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医疗秩序的各项工作任务,投诉处理率达100%,加强传染病执法检查,医疗机构、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10、加强学校学期末和开学前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11、加强血液管理。辖区内无非法采供血现象,无经输血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重大事故发生;临床用血做到“三统一”管理要求,合理用血,成份输血达90%以上。
12、继续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工作。
13、加强计划免疫工作。0-7岁计免建卡率≥90%,以乡镇为单位“四苗”接种率≥90%,新生儿乙肝全程接种率城镇≥95%,农村≥85%。巩固消灭脊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率达100%,不发生疫苗针对性疾病。
14、犬伤就诊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接种率达100%,狂犬病防制知识健康教育知晓率达70%。
15、开展继续教育。各类医技人员(含乡村医生)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长流乡多措并举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12月5日,长流乡鲁打小学出现12例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接到鲁打小学报告后,长流乡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向县相关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迅速组织乡卫生院医生赶往鲁打小学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医治。12月6日,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长流乡党委政府、乡卫生院、乡中心学校等单位分管领导一行,到鲁打小学进行实地检查,通过现场流行性病学调查和病例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情况综合分析,12例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6例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确诊的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已进行隔离治疗。
为严控疫情扩散、蔓延,并加强其它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长流乡提出了四点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求全乡各单位要从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提高对该病发病严峻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将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作为提高儿童健康素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负责而引起疫情扩散蔓延的,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加强疫情监测报告,控制疫情发生、蔓延,乡卫生院和中心学校要认真做好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一旦发生疫情,学校要实行学生健康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工作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学校要建立缺勤学生追踪制度,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对患病的学生必须实施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卫生院出具证明后方能入校上课,学校要成立疫情报告领导组,校长为第一疫情报告责任人。加强医疗业务技术人员培训,确保每例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三是全面落实预防接种,构筑免疫屏障,乡卫生、教育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大腮腺炎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并严格按照接种规范,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严防发病范围扩大。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搞好个人、环境卫生,学校和各村要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腮腺炎的防治知识,积极争取儿童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做好疫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消除厕所、厨房、宿舍等卫生死角。教育学生开窗通风,勤洗手、洗澡、勤换衣服,讲究个人卫生。卫生部门要深入学校、村组指导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防病知识宣传资料,做好学校消毒的技术指导,防止病源的滋生和传播。(李斌)
【摘要】儿童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但是部分农村居民对预防接种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足,自2007年以来,益民乡卫生院通过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农村;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益民乡地处攀枝花与凉山交界处,居住着汉族、彝族等多民族居民,人们经济条件、卫生风俗习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居民对预防接种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足,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预防接种,婴幼儿是主要受益者,而家长的意志直接决定了婴幼儿的预防接种质量,所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家长。自2007年以来,,益民乡卫生院通过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细致的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日常健康教育
1.1.1 宣传栏、宣传画教育:在接种门诊张贴常用疫苗预防接种一览表、接种注意事项等,在卫生院外墙醒目处设立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结合各种疾病的发病季节、流行趋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适合各层次家长需求,以此强化人们的保健意识,营造健康教育的环境。
1.1.2 开展健康讲座、卫生宣传咨询活动:利用每年“4.25”计划免疫日,“3.24”结核病防治日等到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或在集市等人群聚集地进行卫生宣传咨询活动。讲课、宣传内容一般据年初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而定或针对该时期多发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同时设计、印制并发放内容多样的宣传单,包括家长须知、各种疫苗及预防相关传染病知识的介绍等,以此普及并深化人们的卫生防疫保健知识。
1.2 针对性宣传教育
1.2.1 产前教育:针对农村居住分散、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等特点,发动村、社干部及村医生有针对性的对待产妇女及家属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此期结合住院分娩好处宣传住院分娩可以保证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到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让其明白及时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此期教育为家长能积极主动带孩子按时接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2 发放接种证时教育:此期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利用家长为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时间与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①向家长宣教传染性疾病的危害,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避免传染病的侵袭,免除儿童及家长的身心痛苦,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②告知家长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疫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③告知常用疫苗有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乙脑、流脑、甲肝疫苗、风疹、腮苗,主要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风疹、腮腺炎。④告知常用疫苗的接种程序、接种前后的一般性注意事项,如嘱家长在预防接种前日给孩子洗澡以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空腹饥饿时注射疫苗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1]、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前后半小时不能喂食母乳和温热食物及饮品以免降低糖丸效果等。⑤告知家长每次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以供医生确定适应接种或暂缓接种或不宜接种。⑥认真地回答家长提出的每个问题,消除其不安心理。
1.2.3 预防接种时教育:此期教育是影响预防接种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应放在教育家长如何正确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上:①告知家长注射疫苗后应在观察室观察15~30分钟,如无异常方可离开。②耐心指导家长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方可拿开棉签,切忌用手按压或揉搓接种部位。③向家长解释有些疫苗注射后不能使用消毒剂,以免消毒剂杀伤疫苗,影响疫苗活性,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④口服脊灰糖丸后的孩子让其趴在家长肩膀上轻拍其后背避免吐出。⑤ 告知家长接种卡介苗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形成溃疡,再经2~3周结痂,形成疤痕,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无需处理,但超过3~4周破溃处还没有结痂或同侧腋下发现肿块,就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⑥告知家长接种后有的孩子会出现发热,接种局部红肿疼痛,不必紧张,一般1~3天即可恢复。发热体温在38.5℃以下,孩子无明显其他不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发热体温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可适当给予退热处理。有局部反应的,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但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特别是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告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接种局部反应,出现红肿、硬结时及时热敷,以防局部无菌性脓肿发生。极少数孩子接种后有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过敏反应等,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⑦离开前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好衣服,防吹风受凉,嘱回家后继续观察,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洗澡。
2 分析、讨论
通过健康教育,益民乡大部分居民健康防病意识显著提高,同时众多家长认识到自己在预防疾病、保证儿童身体健康中的关键作用,积极主动配合各种预防接种活动,使益民乡各种疫苗的接种率不断提高;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健康教育中对家长进行正确指导,此举促使益民乡卫生防疫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扩展知识面,更多掌握宣教和沟通技巧。
通过将热情细致、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娴熟过硬的操作技术相结合,塑造了农村卫生防疫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信任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得到公众好评和社会支持,推动了益民乡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72-03
农村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较低是我国卫生体系一直存在的问题[1]。而在地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卫生资源供应与群众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2,3]。在灾后非常态情境下,使用传统卫生服务调查获取数据较为困难,而定性研究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取可靠信息,而且信息更为充分和深入,可切实有效辅助各级政府决策。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的灾后卫生服务利用状况,选取日常生活视角,通过记录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村民的日常生活,分析探讨该地区居民的卫生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四川省灾后卫生重建和为当地居民提供切实所需、更具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支持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0年7—8月开展,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和绵阳市游仙区的农村居民。青川县为省级贫困县,游仙区部分村庄为国家级贫困村[4,5]。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青川县36个乡镇和游仙区22个乡镇全面受灾,基础设施及卫生系统损毁严重,全县群众看病难问题更为突出[4]。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对调查地区的村民进行个人深度访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两县各抽取3个村庄:青川县的th、qg、cw村和游仙区的jm、 ls、bt村,并在6个村抽取村民进行调查。样本量达到信息饱和原则[6]。本研究共对18户40名普通村民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对象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较广,青年人较多;健康状况良好人口占一半,其他人患有慢性病、精神疾病或者二者均有(表1)。
(三)资料处理方法
访谈经调查对象同意后全程录音,访谈之后由记录员整理详细笔录。研究者通读访谈记录,经讨论形成编码表,由两名研究员独立对笔录进行编码并比对。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归纳结果和形成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地震造成的影响
经济损失巨大,原有经济收入链断裂。各村平均75%的农户房屋受损甚至坍塌,需要重建。平均重建花费为10万元,国家每户居民补贴两万,其余款项来源为贷款和外出务工。95%的农户重建房屋需贷款,平均贷款数额为3—4万。震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地所得,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震后为还贷家中主要劳动力须外出务工,导致村中种植业因缺乏劳动力而无法维持,原有经济链断裂。各村均引入了玫瑰花/乌药种植扶贫项目,但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户尚未由此获益。被调查的18户贫困家庭中因缺少劳动力和极度贫困有10户无法重建住所。
震后医疗卫生资源稀缺。访谈发现,震前6个村中均有村卫生室和村医,震后仅jm、ls、bt3个村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医疗服务,且ls村的村医高龄患病,“无人接班”;其余3个村的村民只能选择乡镇卫生院就诊,平均步行1小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9%,个人支付20元/人/年,乡镇卫生院报销起付线为80元,门诊报销比例75%,住院报销比例50%~60%。
(二)卫生服务供给情况
访谈发现,因经济条件限制,震后调查地区的卫生服务提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1)卫生事业费用投入不足。下辖6个村庄的6家乡卫生院(hx、bl、sz、mg、ls、wl)在地震中房屋和设施均有损毁,重建后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平均约150平方米,且床位数少,其中wl乡卫生院床位仅 3张,合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0.78张,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数1.52张[7]。医疗设施不健全,日常提供的医疗服务仅限于常规检查、孕产妇保健、注射、输液和给药等;缺乏急诊急救和简单手术的必备设备。(2)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且配置欠合理。震前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就严重不足。bl全乡3822人,属地内 jm村1091人,jm村没有村医,村民若有身体不适到乡卫生院就诊。乡卫生院仅有三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每千人口医生数明显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数0.61人 [7]
。震后一人多职情况严重,医务人员工作量大,不能及时休息,医疗事故风险增加。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较差,村民子女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多留在城市工作,不回村任职;其他地方调任来的卫生技术人员也多因薪资低而离职。此外,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差。
(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
尽管接受个人深入访谈的40名农村居民半数患有躯体或精神疾病(如表1所示),但患者很少主动就诊,普遍表示“不是大病,能扛就扛”,病情严重者多通过门诊取药维持基本药物治疗,不愿住院且未进行周期检查或体检。若必须住院,患者多选择县级医院,因为报销比例高,自付费用相对低。一位女性被访谈者自述其夫患精神病长达42年,婚后得知丈夫病情,因“不死心”带丈夫前往县医院治疗,抱着把病治好的一线希望。初次就诊花费多且疗效不明显,此后放弃就医,除本次就诊外,其一家三口半年来未曾就诊。
村民就诊单位集中在村卫生室,只有在村医诊断不明或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前往乡卫生院或省内县级医院就诊。由于精神疾病专业性强、病情复杂,且村医和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故难以诊断。患者“闹得不行”时,家属或村干部才会将其送往县医院或市医院接受治疗。因此,受灾村民的自报健康有时无法代表实际情况,特别是抑郁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误诊现象时有发生,患者很难得到及时治疗。 (四)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需方因素
1.经济因素
农民收入水平低,年收入除基本生活开销外基本没有剩余,甚至入不敷出。很多村民都提到精神疾病和部分慢性躯体疾病(如高血压、风湿等)很难治好,要有经济实力。对富裕的家庭来说,减少劳动收入、增加看病开支,有可能会因病致贫、返贫;而对本来已经勉强维持生计的、需要强劳动力的贫困农村家庭,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调查表明,有60%的农村家庭需要变卖家产或者举债治病。
2.文化程度因素
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性别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访谈结果表明,小学文化水平不足以构建个人卫生知识体系,仅能习得一些基本卫生常识,缺少保持健康和就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根据访谈对象在县级医院门诊就医经历,可以推断患者不了解基本就医流程(导医、挂号、分诊、就诊、检查、交费、取药/治疗),从而导致患者重复排队及来回转诊,缺乏掌控感,产生看病难的感受。
3.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
访谈发现,对于常见慢性躯体疾病,大多数村民们都能够说出疾病名称、了解主要症状,患病者能够说出服用药物的名称。而对于精神疾病,村民们很少使用“精神障碍”或“精神病”等名词,多使用“脑子不好”、“疯癫”、“懒病”或“笨病”等词语指代。村民对于精神疾病的病因认识不同,有人认为是“受了刺激”,如亲人去世和地震,有人认为是“吃错药或药物过量”,还有人认为是“酒喝太多,就精神病了”,这些认识主要来源于村内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患病经历。大多数村民认为精神疾病是治不好的,但“需要吃药,要不就打闹,治疗时间长,需要经济实力”。多数精神病患者服用价格便宜但副作用较大的抗精神病药物,虽可控制病情但药物副作用使其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农村居民认为“家里有人生大病、动手术和意外受伤”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很多村民就诊态度都是“小医不出村,大医就上镇医院”。
4.医务人员接诊态度及医患交流程度
访谈结果表明,受家庭经济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患病极少或从来没有到过县级以上医院,面对医生时会有些紧张。紧张原因包括担心钱不够和不知道如何与医生谈话。县级医院(简称大医院)医生的做法是告诉病人“别紧张”。而乡卫生院的乡村医生则会先和病人拉家常、聊天,等他们情绪稳定后再谈疾病。县级医院的医生和乡村医生对待病人的礼貌和尊重程度也不一样,访谈对象认为大医院的医生看人分等级、看穿戴,如:“大医院的医生给农民看病,态度特别不好”。此外,大医院的医生与患者交流时使用医学术语较多,患者与医生的交流程度和效度会因听不懂而降低。而乡村医生与村民交流时很少使用医学术语。
5.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
调查显示,村民有关疾病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人际传播,即来自于邻里、患者和乡村医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医模式不正规,“基本上听他人介绍就服药,价格贵疗效差”
其次是电视节目,通过传单发放、县城街头宣传、标语宣传的方式获得知识的比例较小。开展调查的6个村庄的临街房屋墙壁上未见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墙报或图片、照片的展示;村民家中未见健康教育读本或宣传画;半年内各村未举办过健康宣传文艺演出。一月前cw村曾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课活动,妇女主任挨家挨户通知,但该村的访谈对象因白天要打工而没有参加。
6.疾病所致社会歧视
研究发现,村民提到患了精神疾病就意味着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学习机会和收入,除了增加家庭支出,随之而来的就是邻里和亲朋的疏远。邻居们与他们的交往减少,夫妻间关系也受到影响,订婚的准夫妻解除婚姻关系,尚未订婚的青年男女难以寻觅到结婚的伴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担心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担心遗传给后代。
三、结论与讨论
文献回顾发现,大量国内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调查研究均表明贫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资源缺少、需求低下、利用不足的现象。西部40个贫困县乡卫生院服务分析显示,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0.9人,床位数0.57[8]。全国农村居民周未就诊率为45.8%[9,10]。究其原因,贫困地区卫生服务低利用的首要原因为经济困难,其次为自感病轻[9,10]。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地震加剧了卫生服务的低资源和低利用,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1]。但已有研究未能解释经济因素与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路径。本研究探讨了地震对于贫困和卫生服务利用的深层次影响。
(一)地震是加剧农村居民贫困程度和卫生服务低利用的诱因
灾后重建的巨额花费打破了原有生活模式。震前,种植业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多为自付和民政部门的保障性救助,尽管生活窘迫但尚能维持脆弱的经济平衡。震后房屋损毁严重,对于无法重建房屋的村民,安全需要尚难以保证;劳动力流失和生产资料的缺失,导致经济链断裂;且扶贫项目与村民实际需求脱节,低保户在实践中难以获益。在此情况下,卫生服务利用被压缩至最低水平。
(二)地震造成的躯体与精神损伤对人群健康状态有负面效应
四川省非地震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7.5%,灾区患病率为25.1%[2]。针对卫生8项目特困人口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疾病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中的首位原因[10]。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与前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明显增加[10]。我国目前扶贫政策为“开发式扶贫”,帮扶对象主要是有脱贫愿望和脱贫能力的家庭[11],扶贫措施多为将贫困村民纳入低保或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救助。由于慢性疾病导致劳动力丧失,制约了家庭脱贫能力,所以依靠低保和救助虽可维持基本生活,却无法从根本上打破贫病循环链。因此,我们提出“健康扶贫”理念,即以医疗支持方式帮助家庭有效应对疾病和患者照料,削弱疾病对家庭的制约和束缚,解放家庭现存劳动力,提升脱贫能力。
(三)多途径解决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阻碍因素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效果显著[12]。2011年政府提高了新农合补助标准,并从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地方监管机制及调整医疗费用补偿等方面对该制度加以完善[13]。值此之际,应帮助村民正确认识疾病,贯彻新农合医疗制度,开展持久有效的健康教育。利用人际传播,加强对患者和社区关键人物(村干部、村医、德高望重的老者)的教育,扩散疾病防治关键信息,逐步消除村民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社会耻辱感。同时,加强县级医院的在岗医生培训制度,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诊疗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
基于本研究发现,我们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切实促进灾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首先,需要重视灾后重建,政府补贴应向无贷款能力的农户倾斜;同时引导居民自助重建,选择短期收益明显、适合留守村民的扶贫项目,免费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并扶持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使生产、生活尽快恢复。其次,政府采取健康扶贫措施,由政府购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建立村卫生室,由乡卫生院培养或转岗一名乡村医生,以减少村民就医成本,增加服务半径;合理调整医务人员薪酬,对贫困山区工作骨干实行晋升、子女就业的特殊规定,从而吸引技术,稳定医疗工作队伍;注重医疗保险制度和扶贫救助政策的整合,建立综合性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分析[j].农业经济研究,2010,5(1):95-97.
[2]柯雄,李宁秀.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277-279.
[3]刘斌.汶川地震后陇南市农村居民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4]张信江.青川县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现状[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2):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ebiol].http://stats.gov.cn/.
[6]谢铮,邱泽奇,张拓红.患者因素如何影响医方对医患关系的看法[j].北京大学学报,2009,41(2):141-14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84.
[8]陈娟,张光鹏.中国西部40个贫困县乡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10):20-22.
[9]张新平,杨军华.农村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与合理用药评价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11):5-9.
[10]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国家卫生服务研究系列报告之一: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1]高鹏.浅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开发式扶贫模式[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一、基本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适应我县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我县农村公共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农民健康和卫生事业主要指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体目标:以乡镇为单位,到2007年和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达标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
二、服务对象和内容
1、服务对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我县的常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和外来流动人口(指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下)。
2、服务内容:现阶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等三大类十二项内容(详见附件一)。
三、机构职责
1、卫生局成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项目业务工作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包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有关实施方案、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能力;对项目工程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管;组织对项目业务工作的考核评估;整理、收集和汇总、上报项目工程的资料、信息。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儿童免疫规划、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精神病人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质检测、除“四害”等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3、县卫生监督所负责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处置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
4、县妇幼保健所负责项目工作中的孕产妇与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普查、婚前医学检查等保健工作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5、县级医疗机构负责本院内健康卫生知识普及、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疗与报告、新生儿免疫接种与疾病筛查、就诊孕产妇登记建卡与报告、高危孕产妇筛查与追踪管理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6、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下同)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具体实施。确定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向辖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组织对责任区工作督查指导和考核,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辖区责任医生工作例会,听取各责任医生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帮助指导责任医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准确上报项目工作信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为农民家庭实行健康教育、体格检查、社区巡查和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并分步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为农村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人以及困难群体分别提供系统保健、预防接种、妇女病检查和定期随访等服务,对农村结核病、爱滋病、精神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等进行检查。
7、村卫生室等村级医疗机构要接受村“两委”、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承担责任区域内的人口出生死亡、流入流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水改厕等信息收集、登记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健康宣教,协助上级单位做好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等工作。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1、建立健全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
乡镇卫生院与乡镇防保站、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整合乡镇预防保健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根据当地实际,推行联村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建立“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2000名农村居民(或1-3个村居)的标准,确定1名责任(驻村)医生,使每个农民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区责任医生,建立与服务对象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乡镇卫生院负责各自辖区责任医生的聘任,责任医生原则以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主,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为辅,如果单位现有卫技人员不够,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或委托社会素质好的执业(助理)医师,充实社区责任医生。责任医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
(2)具有注册乡村医生资格的人员;
(3)在本县注册的执业护士。
责任医生做到定期家访,平时有求必到,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每月有7-10天时间在责任区服务,按时参加卫生院召开的工作月会,及时向卫生院汇报、分析责任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要有专门的服务日记,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实行分类归档,重点对结核病、爱滋病、肝炎等传染病和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类管理,制定个性化治疗和健康促进措施,真正使农民的健康档案成为实施健康促进和提供服务的有效载体;协助预防保健人员做好计免、妇保、儿保工作;配合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五大卫生”的监督管理;宣传发动组织责任区村居开展改水改厕、除“四害”、环境卫生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
责任医生个人照片、通讯联络方式、免费服务内容和上门服务收费标准及基本职责向责任区居民公布,做到人人认医生,医生识人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
(1)掌握责任区内服务人口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督促服务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检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
(2)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肿瘤等重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3)及时收集、核实、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及传染病等,并协助完成调查处理;
(4)协助开展责任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托幼机构、饮水卫生检查及管理;
(5)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卫生检查与评比活动;
(6)健康教育进村入户,以讲课、咨询、发放健康处方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7)按照规定的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根据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上门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
2、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
择优聘用乡镇卫生院院长,采用多种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聘、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改革用人制度,推行人员聘用制和人事制,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实行档案工资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在核定的分配方案范围内,可根据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进行综合考核,自主确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分配,并向社区责任医生和业务技术骨干倾斜,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3、加强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
按照规范化标准和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成为合格的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努力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连续、有效、上门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农村居民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向农民提供便捷、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5、加强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队伍建设
严格农村卫技人员的准入与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卫技岗位上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逐步分流、清退。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人员比例。强化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学知识转型教育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引导有资历的医生通过培训转型为全科医生并参加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严格执行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至少每5年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一次,时间不少于3个月,进修内容以提高常见病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为主。使乡、村两级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处理直接面向农民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6、规范预防接种保健工作
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疫苗,规范预防接种行为,预防接种点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其中规范接种点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示范接种点。
实行乡镇卫生院(防保站)预防接种点定点接种制度。偏远山区、学校可以按照程序到现场定点接种。
社区(驻村)责任医生一般负责组织工作,偏远山区可以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村卫生室或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负责接种。
7、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
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就诊的孕妇资料,应当及时转到辖区卫生院,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力争提高早孕建卡率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重点落实外来人员、经济贫困地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妇女、儿童系统管理技术服务应当由妇产科或者妇幼专业医生承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协作。
儿童体检与预防接种结合起来,在预防接种的同时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8、加强健康档案管理
充分利用参合农民的健康体检等资料,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对健康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存在的行为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扰措施,重点开展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体力活动等的干预指导。对查出的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病人,落实随访,要求每年分别达到4次以上。
9、突出重点疾病管理
结核病管理实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对海洛因成瘾者进行美沙酮替代治疗,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在羁押的吸毒、等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筛查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对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的放置进行监督检查,在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系列工作。
10、强化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监督所根据“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餐饮业、食品生产加工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县政府“食品药品安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有关卫生监督职能任务;全面加强对食品、企业、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广泛深入开展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对从业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相关卫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与指导卫生村镇创建活动;结合“千万农民健康饮水”,积极引导农村开展卫生安全改水;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基本做法:
(1)建立纵横向健康教育网络,各村居、单位有专(兼)职联络员;
(2)建议乡镇政府村村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刊出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资料由各乡镇防保站提供;
(3)责任医生上门宣传,户户发放宣传资料;
(4)各村居每年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
(5)结合每年不同的卫生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6)督促指导每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
12、落实农村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与公安、人口和计生、教育、人事保障等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流动人口信息交流,掌握流动人口服务对象。
各医疗卫生机构把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把来自本乡镇辖区以外本县内的流动人口纳入本乡镇常住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做好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等工作。
13、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报表工作
报表工作职责分工如下(报表内容见附件二):
(1)县疾控中心做好全县健康资料户覆盖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肺结核病规范管理率、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到位率、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规范报告率、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率和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2)县妇幼保健所做好全县儿童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妇女病检查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3)卫生监督所做好全县从业人员体检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4)乡镇卫生院做好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及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5)财务科做好全县专项资金使用的统计和上报;
(6)县爱卫办做好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统计和上报。
局有关职能科室各自做好报表统计工作的督促、指导与核实。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由医政科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统计由局财务科负责;其他的由局卫生监督科(爱卫办)负责。
报表上报时间:有关单位和局职能科室在每半年度结束后4日内上报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再由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上报市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考核办法
建立县、乡二级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每半年组织检查、绩效评估,年终进行全面考核。
1、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考核评价
卫生局制定对38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见附件三)。
对乡镇卫生院考核组织形式(另定)。
2、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考核评价
农村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细则由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根据局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辖区责任医师的考核细则。
对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经费补助挂钩。
六、奖惩机制
卫生局设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奖励资金。对考核分名列前若干位的乡镇卫生院极其领导给予经济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暂定小于70分)的,在全县卫生系统予以通报批评,并对单位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告诫、降职、免职等处理。
七、项目经费补助
卫生局拨付乡镇卫生院项目补助经费:根据卫生局抽查考核最后确定的得分情况,结合服务人口与区域差别拨付项目工作补助资金。
各乡镇年补助经费=服务人口数×乡镇补助标准(见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考核得分(%)。
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经费补助:每位责任医生年补助经费=每位责任医生服务人口数×责任区补助标准×责任医生考核得分(%)。
责任区补助标准由各自乡镇制定。
八、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是政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取得实效。
2、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涉及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本细则作了明确的要求,各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单位之间还要密切配合,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协助,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形成全程健康管理概念。探索现代化卫生管理模式,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集健康教育、免费健康查体、居民健康状况测评、干预及治疗于一体,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提供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乡村医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乡村医生工作计划1第一季度:
1、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90户,完成第二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2、完成社区居民花名册填写,掌握参保人数,为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打下基础;
3、熟悉农民健康档案信息软件,完善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数据,及时将随访信息记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4、完成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完成从业人员调查摸底,完成查螺筛查工作;
5、做好社区惠民政策宣传,配合做好一卡通的发卡工作;
6、规范填写各类台帐表册,迎接公共卫生半年度考核;
第二季度:
1、与----村委主任、书记建立联系,确定公共卫生联络员,移交公共卫生联络员台帐,健全通畅----村公共卫生信息管理联络渠道;
2、熟悉----村基本卫生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掌握----村常住人口数、季度出生人数、季度人数、儿童人数、60岁以上老年人数、慢病人数、孕产妇人数、流动人口数,重点是流动儿童和孕产妇信息;
3、根据卫生院公共卫生年度总体部署制订工作计划,按照责任医生台帐要求,规范填写责任医生台帐日志;掌握60岁以上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基数情况,高血压、糖尿病人分级管理,完成第一季度随访工作;
4、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报告、结核病人督导用药、新发精神病人的线索调查排查、从业人员信息收集报告等工作;刊出春季传染病防治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开展第1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工作,发放外来建设者健康手册资料50份;
5、3月底前上报公共卫生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第三季度
1、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90户,完成第三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2、根据半年度考核情况查漏补缺;
3、完成----村改水改厕工作,落实水质监测;
4、配合完成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第四季度
1、常规工作:制定每月工作计划,完成结核病、精神病督导,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每月上门服务访视≥90户,完成第三季度重点人群的随访指导工作;每月根据安排刊出健康宣教黑板报一期,组织大型多媒体健康宣教一次;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2、完成本年度责任医生全部工作,包括各类台帐表册,----村家庭和个人档案建档率达到80%,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85%,慢病随访信息整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合格率80%以上,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积极迎接卫生局考核评估。
农民健康体检
根据中心卫生院总体部署,完成----村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及时将体检结果信息归类整理反馈,做好健康体检后续管理服务,及时准确将体检信息和随访情况输入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乡村医生工作计划2(一)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按照县局和卫生院要求,为辖区内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
负责填写健康建档个人基本信息,上报卫生院录入合格的电子档案,协助乡镇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
2、定期对建档人群的健康信息及时补充、完善及更新,每年对重点人群随访不少于4次,每次随访的内容记录要详细。
3、在患者就诊、复诊时,由乡医负责更新健康档案,并上报卫生院予以保管。
(二) 健康教育
1、在提供门诊、访视、随访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本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职业病危害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2、每年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印刷资料;
3、村卫生室按照标准不少于1个宣传栏,每2个月至少更新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4、协助乡镇卫生院做好健康咨询活动;
5、每2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三)预防接种
1、做好适龄儿童的摸底统计及相关工作;
2、协助乡镇卫生院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相关要求;
3、送达预防接种通知单及接种信息统计报表;
4、做好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收集汇总疫苗的接种有关数据,上报乡镇卫生院。
(四)传染病防治
1、协助上级部门进行疫情监测;
2、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负责本辖区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并确保数据安全;
3、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和处理;
4、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认真摸清0-6岁儿童底子,建立好管理档案;
2、通知辖区内适龄儿童按时接受健康管理。
3、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在卫生院的指导下,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和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卫生院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六)孕产妇保健
1、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孕产妇的登记管理工作,按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通知辖区内孕产妇按时接受健康管理。
(七)老年人保健
1、掌握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有关情况,建立健康指导,实行动态管理;
2、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每年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并按照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做好体检表的填写、更新。
(八)慢性病管理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量血压;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就诊登记,登记内容要完整、清楚和准确;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季度定期随访监测、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归档;
2、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定期随访监测、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归档。
(九) 重性精神病管理
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年不少于4次)。
协助卫生院积极配合完成以上项目工作,更好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以后自己能独立完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乡村医生工作计划3一、惠民利民,深入推进医改
(一)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乡镇卫生院基础数据测算,尽快制定运行方案,在7月底前全面推开。
(二)积极推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按照省统一部署,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运行模式。
二、强基固本,加快基层基础建设
(一)全面展开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按照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全面推进以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临床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医学装备、医院建筑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今年年底完成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任务,对五处卫生院进项改(扩)建,改(扩)建增加面积不少于3836平方米。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照《省乡镇卫生院标准》,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疗设备配置管理,配齐配好基本设备器械,推进服务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建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力争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同时要根据自身能力开展适宜技术,注重向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医疗服务,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向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高质量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按照四通一平四分开的标准,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进程,6月底前完成86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卫生室管理,严格落实《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
(三)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11大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居民免费健康查体为抓手,做好重点人群的管理和工作。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形成全程健康管理概念。探索现代化卫生管理模式,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集健康教育、免费健康查体、居民健康状况测评、干预及治疗于一体,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提供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工程和健康服务工程,通过入户随访、健康知识讲堂、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手机短信提醒等方式等方式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预防保健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中医院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在全县中医药工作的龙头作用。巩固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建设,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及中医药人员。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治未病作用,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开展。加强中医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三、多措并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以四名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医战略,完善选择、培养、使用卫生技术人才的机制。深化用人机制改革,稳步推行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人才引进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以提升医学创新能力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核心,立足于重点学科建设,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与人保、编办等部门协调,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录1~2名本科毕业生,全县计划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2人,使一些思想道德优秀、成绩突出、专业技术过硬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给医疗卫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同时,通过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从现有人才中挑选学历高、业绩突出的专业人员,安排到重点岗位上去工作,为医疗机构创建重点科室和重点专业。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继续教育、在职培训、进修学习、上挂下派、远程医学教育等方式,加强卫生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培养,着力提高卫生队伍服务能力。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现有人才的素质提高上,放在紧缺专业岗位和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上,定期选拔部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科研能力强、具备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卫生科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对其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传帮带、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卫生支农工作,帮助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深入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培训,针对乡医工作范围,开展针对性培训,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升乡医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创建人才培养载体。强化学科建设,要在现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本着重点突出、差异化发展的原则,逐步优化学科结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首先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灵活采用挂职兼职、周末教授等柔性方式,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中医院韩福祥被评为省名中医,县中医院建立了省名中医工作室,要把发展名医战略作为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内容,以名医效应带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其次,要完善学科队伍结构,促使各学科队伍向学历高、技术精、实力强的方向发展。对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技术人才,采取更加优惠政策,鼓励其到上级医院或院校进修学习,支持开展或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第三,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做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县中医院眼科、脑病科、康复理疗科、脾胃科建设。力争年内再创1个市级重点学科。结合县、中两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建立一个特色专科;第四,积极督导协调我县综合医疗卫生机构与大中专院校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设立临床实验室。以四名创建为载体,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树立一批示范、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带动整个卫生系统医学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增强整体服务实力
(一)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加强传染病一枪监测与报告管理,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切实提高预防接种计划;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演练,科学稳妥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强化卫生监督执法。推进公共场所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学校卫生等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
(三)强化妇幼卫生工作。落实妇幼保健措施,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儿科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女常见病筛查管理,加大对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的早期干预,继续抓好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切实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杜绝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继续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强化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五)深化医疗市场和医疗机构监管。加强医疗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刊播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探索建立可持续的长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动态管理和非法行医社会举报办法,做到医疗市场监管常态化和全覆盖。
五、转变作风,提升卫生系统形象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卫生系统内涵建设,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监督检查为关键,以改进作风、联系群众、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为主线,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要突出卫生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特点,深刻剖析现象在卫生系统的具体表现要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把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每名党员、干部身上。广大干部职工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明确医疗卫生事业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方式,坚持突出医疗卫生服务特点,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树立服务至上的思想,根据群众健康需求,积极主动提供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大力实施便民服务行动。开展健康教育进万家、医疗服务进万家、送医下乡、免费健康查体和出台医疗单位十项便民服务措施,方便群众就医诊疗。
贯彻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肃查处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的不正之风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统筹做好其它重点工作
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紧密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力度,营造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加强卫生系统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医院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责任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卫生系统安全稳定无事故。
乡村医生工作计划4作为村卫生室的负责人,村卫生室的良性发展,一直是我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今年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做出以下工作计划:
1、常规工作:按照考核标准,完成慢病随访,按时参加例会,及时上报各类信息报表,完成领导委派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
2、熟悉基本卫生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掌握常住人口数、月出生人数、儿童人数、65岁以上老年人数、慢病人数、孕产妇人数、流动人口数,重点是流动儿童和孕产妇信息;
3、完成乡村居民花名册填写,为开展老年人和慢病健康体检工作打下基础;
4、做好乡村医保惠民政策宣传
5、完成本年度责任医生全部工作,包括各类台帐表册,家庭和个人档案建档率达到80%,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85%,慢病随访信息整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合格率80%以上,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积极迎接上级考核评估。
6。根据卫生院总体部署,协助卫生院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病健康体检工作,做好健康体检后续管理服务。
总之,展望未来,乡村卫生室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格局,令人欣慰,我将力争保持原来的增长幅度。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永葆医德精神,我所的未来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乡村医生工作计划5新的年度,新的开始。我将在县卫生局和乡卫生院的统一领导下,坚决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着想,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按照县局和卫生院要求,为辖区内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
负责填写健康建档个人基本信息,完成纸质档案100%,电子档案85%以上,协助乡镇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
2、定期对建档人群的健康信息及时补充、完善及更新,每年对重点人群随访不少于4次,每次随访的内容记录要详细。
(二)健康教育
1、在提供门诊、访视、随访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本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职业病危害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2、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至少更新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并做好资料保存。
4、协助乡镇卫生院做好健康咨询活动;
5、每3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三)预防接种
1、做好适龄儿童的摸底统计及相关工作;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相关要求;
及时做好接种对象的接种,做到不漏一人。
3、送达预防接种通知单及接种信息统计报表;
4、做好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收集汇总疫苗的接种有关数据,上报乡镇卫生院。
(四)传染病防治
1、协助上级部门进行疫情监测;
2、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负责本辖区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并确保数据安全;
3、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和处理;
4、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认真摸清0-6岁儿童底子,建立好管理档案;
2、通知辖区内适龄儿童按时接受健康管理。
(六)孕产妇保健
1、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孕产妇的登记管理工作,按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通知辖区内孕产妇按时接受健康管理。
(七)老年人保健
1、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有关情况,建立健康指导,实行动态管理;
2、在卫生院的指导下,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并按照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做好体检表的填写、更新。
(八)慢性病管理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量血压;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就诊登记,登记内容要完整、清楚和准确;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季度定期随访监测、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随访),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归档;
2、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定期随访监测、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归档。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
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每2月随访1次(每年不少于6次)。
(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乡村医生培训。
协助卫生院积极配合完成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更好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以后自己能独立完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一)做好辖区群众疾病的诊疗工作
在县卫健局正确领导下,当地党委各部门极力配合下,根据第三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全院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医德医风,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卫生院文化建设,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卫生院科学发展,促进了林寨中心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现将我院2019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总结汇报如下:
一卫生院2019年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职工人,中级职称人,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执业护士人,开设科室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治未病科,预防接种门诊,中医馆,远程诊疗科,检验科(生化全自动仪细胞全自动分析仪等)辅助科(DR,彩色B超,远程心电图,开设有25张病床。
二医疗服务
开展常规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治工作,开展一般普通外科手术和各种创伤小手术,妇产科开展引流,妇科病等治疗;中医科开展十多项适宜技术,治未病科有体质仪,经络仪,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网络诊疗工作,解决一些疑难病;设立独立抢救室,抢救室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吸引器,洗胃机,中心供氧系统,抢救车,呼吸机,随时为危重病人开设绿色通道,24小时提供救护服务,并成立抢救领导小组,由正副院长担任组长,副组长。
三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医疗制度,各科技术操作流程图,住院病人出院后定期做好随访工作,医护人员定期培训考核;辅助科室,检验科24小时提供服务,实施危急报告;专人负责院内感染,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废物制度,消毒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要求,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成立药品管理小组,全面实行第三方平台,全药网采购,特殊药品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好库存登记;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为促进村卫生一体化服务管理奠定基础;健全各项财务管理机制,专项资金专项用,定期做好财务分析预算,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合理分配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落实各项优民政策。
四医疗业务
门诊量1月—12月人次,住院人数人次,业务收入万,药品占45%,略比前2年提升。
五公共卫生
全镇总人口数3万多人,常住人数21692人,11个自然村,一个居委会,乡村医生12人。我镇公共卫生在县卫健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制定2019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设立公卫办公室,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悉度和人群健康行为,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服务人口(常住人口2.1692万人)建档电子档案18236人,电子建档率84.07%,动态使用率58.8%,其中0—6岁儿童1319份,孕产妇288份,老年人1488份,高血压950份,糖尿病297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5份,肺结核9份。
2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任务数2060人,建立档案1345人份,1次及以上访视802人,年内活产数183人,访视172人,访视率93.98%
3 孕产妇健康管理
年内全镇孕产妇182人,活产数183人,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136人,接收产前随访服务人数182人,产后访视172人,访视率93.9%
4 老年人健康管理
年内任务人数1870人,接受健康管理规范人数812人,管理率43.42%,健康体检人数950人,健康体检完整率50.8%
5 预防接种
年内在册数190人和发证数相等,建证率100%,各种疫苗接种率达96%
6 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任务数938人,已管理人数950人,管理率为101%,规范管理627人,规范管理率65.26%,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659人,血压控制率69.36%
7 糖尿病管理
年内任务人数308人,在管297人,规范管理人数194,管理率达96.42%,规范管理率65.31%
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155人,规范管理139人,管理率90%,报告患者率6.96,服药率84.11,,规律服药率72.19,精分服药率94.55,精分规律服药率80.91,年面访率88.08.
9肺结核管理
年内肺结核9人,管理9人,管理率100%,按照要求规范服药的肺结核7人.
10中医药健康管理
65岁以上老年人任务数1870人,接收中医健康管理885人,管理服务率47.32%,0—36月儿童任务数933,在管人数401,接受中医健康管理244人,管理服务率26.15%
11 卫生监督协管
全镇医疗机构13间,学校13间,农村集中供水2间,理发店5间。报告事件3次,发现事件3次,卫生监督信息100%,协助开展饮用水安全巡查2次,学校卫生巡查2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2次。
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登记传染病8例,报告卡8人,报告率100%
1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共20种,其中健康教育宣传手册(10种)48000份,健康教育处方(6种)共6000份,健康教育三折页(4种)4000份;宣传画共84张(村卫生站60张,卫生院20张)播放音像资料VCD6种,累计播放1391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2期,举办讲座15次,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2次。
六 存在问题及计划
1内部管理
加强医院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健全各项制度,抓好落实,做好业务分配,充分调配好不足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各科室医护人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