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计算机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学

时间:2022-05-06 11:4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计算机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教学 学生特点 策略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

1.文化基础较薄弱

目前,高中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兴起,成绩稍好的初中生都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习,造成大量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流入职业学校。其次,招生市场日趋激烈,各中职院校迫于办学压力,大部分职校都采取低分录取甚至免试入学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生参差不齐的现状。

2.自我控制力不强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基础与习惯没搞好,或者是家庭问题导致他们心情烦躁,再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青春期的叛逆、好动以及思想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3.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大多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考试分数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心理上自我贬低,缺乏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由于成绩差、考分不好,使他们经常抬不起头,在班级中没有地位,从而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策略分析

1.树立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中职教育的过程应该呈现出注重实践、追求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中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社会对人才有哪些具体要求?中职教育就应该培养哪方面的人才,就应该具体培养人才哪方面的技能。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基于社会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根本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教材,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已经作为一项基本素养被社会所广泛需要,我们的学生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职教师要牢固树立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的教学理念,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使学生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在无形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有目的性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师生达成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大大缩小,主动性会大大提升,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2.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革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把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做法是:老师通过预设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在学习具体的理论和操作技巧之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数据处理,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相关知识排列出某场球赛各班的名次;学习了制作Excel电子表格,就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期中考试成绩册;学习了PowerPoint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精美的PPT,并且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通过老师积极有效地引导,给学生设置真实的情景案例,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把课堂上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肯定,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继续学下去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目的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具体做法是实施导入式教学。比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预先制作一个非常精美的PPT,把学生带入到PowerPoint强大的功能中去,学生的惊喜和好奇心马上就被提起来,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方法可以做出这种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听课,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兴趣动力学习尤为起效,导入式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课,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实现教师知识的更新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老师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及时跟踪与把握每种类型的计算机及其常用软件的更新换代,要对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计算机、计算机零部件以及计算机软件等产品的功能、使用状况做相当清晰的了解,并在教学时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使教学课堂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至于陈旧落后。同时,中职计算机教师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的沟通,积极吸收好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借鉴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教师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对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敬职敬业,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努力探索中职计算机教学规律,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积极与各院校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唯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方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1.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不符

就目前的中职教学活动来看,其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单一。学生在参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时候其运用水平难以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教学内容本身缺乏趣味,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继而阻碍了学生的操作水平提升。

1.2教学目标与就业目标之间的矛盾

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还体现在教学目标与就业目标之间的矛盾。中职院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型人才,但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没有实现岗位和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实际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人才不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实现很好地与工作接轨,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层面的高标准。

2.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开展特点应当将市场需求融入其中,为此来提高教学内容的价值,为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也是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满足,将会让更多具备成熟操作技巧的人才得以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积极推动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育模式的构建,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

2.1将实例内容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去,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在组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在设计课件内容的阶段,就有意识地将实例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以此来让教学活动得以更具趣味性。同时,学生本身也能对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促使学生得以清楚地了解知识体系结构的形成要素,并明确重难点所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主动性,也能相应地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

2.2人才培养需要将就业导向有效体现

中职教学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将进行不断调整与转变。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当让学生能够被切实地提高专业化操作技能,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计划得以被有效地体现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去。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秀资源了解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走向,从而用最好的教学计划培养出与市场需求对口的优秀毕业生。

2.3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让教学模式得以具备竞赛性

中职教师在组织教学改革的时候,需要让计算机课程内容来定期具备竞赛,其内容应当是涉及多方面技能,如各种输入法的灵活运用、编辑排版、数据处理、PPT制作等等。借助于竞赛的形式来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被极大幅度的提升,让实践操作成为学生知识内容的来源。计算机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会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时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不允许有开小差的情况。尤其是重点内容,通过课堂竞赛的方式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强化。通过竞赛性教学模式的长期训练,学生们能掌握更扎实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3.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在组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就业导向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去,促使学生得以掌握更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更为熟练的操作技能,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市场所需,实现中职学生市场就业率地稳步提升。

作者:冯兵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向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合格的社会人必须具备一些进入社会的必备素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业素养。中职学生不仅要积极地汲取各方面知识,同时更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学习,这些将是中职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中职学生在学生时代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有限,需求量最大的仍然是技术性人才。同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也就意味着中职学校应该培养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

1“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及其问题

1.1“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是指职业学校坚持“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按岗位需要进行教育的模式,旨在使毕业生及时就业。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就业成了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在市场发展需求的作用下,教学围绕社会经济市场的需求设计培养方案。

1.2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历程中,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这两种教学模式应用得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有很多学校都已经采用了“双元制”模式教学,并为很多企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但事实上,“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真正掌握的技能较少。同时他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比较慢,无法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因而根本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很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面比较窄,合作内容也仅局限于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接收学校毕业生等方面,并不能进一步地培养职业型人才。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所设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具有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此设定使得专业方向非常不明确。学生学习面过宽,就不能体现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特长,继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胜任实际岗位[1]。

1.2.2课程设置与就业导向不符

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中,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设计,盲目设置或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校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考虑,导致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计算机技术发展、企业类型等适应度不高。另外,大多数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课程大多枯燥无味,学生对其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教学成效差。学校偏重从整体结构体系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无法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弱。中职计算机教学原本强调就业导向作用,但很多中职学校对课程的设计过于单一,并没有体现这一点。教学方面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与行业和企业产生了脱节。

1.2.3教师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习惯按课本内容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事实上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法必然造成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乐中学,并使其更符合岗位要求[2]。

1.2.4教师缺乏操作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中,有很多老师在承担理论教学重任的同时兼顾实践教学。长期肩负双重任务,使得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相比之下,在相关企业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经验欠缺。这样一来他们的教学仍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

2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2.1目标培养适应就业导向

中职教学模式要随市场经济变化而变化。中职学校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这就意味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技能训练各方面都要始终围绕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展开。培养方案、学习方案的制订都要以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时刻关注计算机市场动态,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尽一切努力[3]。

2.2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加大其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的力度。这是学生实际掌握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的必行之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直接地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学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另外,任务型教学模式也应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一种模式。它能使学生深入分析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总地来说,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如此,这种任务型模式还可以满足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即学校从招生开始按企业需求从招生培养专门人才。

2.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有针对性。要紧密联系培养目标,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课程。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同时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进行选择,增加就业资本。还可让其选择相关课程,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技能训练。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再根据计算机专业就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强化训练,从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锻炼。实际应用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应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4]。

2.4项目化教学以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项目教学法要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在项目教学中,老师先分解项目,并做出示范,然后由分好组的学生对各自的目标项目进行探讨,最终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依据是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项目教学提倡“任务驱动”,是一种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该教法通常是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际生产中的技术,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讲解、分析等,最终完成相关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项目任务,例如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设计一款简单的游戏。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就这个项目任务中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和技术进行讲解,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由地查找资料,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该项目任务。这种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相应的项目任务,积极开展组内合作,最终完成该设计任务[5]。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自己动手的经历中能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行业中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行了解,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潜力来完成项目任务。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6]。

2.5塑造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队伍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在就业导向的知识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指导。鉴于中职计算机教育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这一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教师则要多参加职业实践,利用寒暑假时间在计算机相关企业进行挂职,从而进一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从而使计算机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化地传授知识,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致力于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另外,中职学校要鼓励教师在充分认识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而撰写出操作性强、易学易懂的校本教材。以此应对计算机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过快、学的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的问题。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计算机资格鉴定考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除了专业素质之外,教师的教学手段、人格魅力、实践能力以及市场化知识的构成也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校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校企合作的方式选聘一批计算机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担任就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7]。

3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将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具备更强的就业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琴.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J].实践与探索,2011(3):230-231.

[2]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29):280.

[3]郑丽霞.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如何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3):237.

[4]张伟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论坛,2012(5):147-152.

[5]辛红.浅谈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4):192.

[6]刘丹阳,李齐森,孙振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天津商学院学报,2011,10(3):121-145.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分析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占据了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迅猛,网络的领域和网络购物都在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导致现在大多数的公司和企业都希望招聘到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娴熟的实用性人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实际运用和操作水平,让他们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能够联系起来,这是当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一、 中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应以让中职学生学到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这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它具有突出的应用性特点,能够贴近社会生活的需要。

这几年的调查和就业信息表明,大多数企业都找不到对口的人才,大多数的学生就不了业,矛盾的出现就是因为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不上。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中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很多中职教师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对计算机课程的安排非常随便。教师在上完课后,没有及时认真地给学生布置作业,或是作业的布置随意,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此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也没有一套详细的实践指导教科书,缺乏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综合运用,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2.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大多数中职计算机教师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基本以在课上理论教学为主,导致了这个课程的实践被大大缩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

3.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不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开展教学,从而导致教学不能满足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需求。

4.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很多中职学校由于经费受到限制,其硬件建设比较落后,计算机的配置比较低,甚至有些不能使用,所以大多数中职学生不太会使用计算机之外连接的设备。

5.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多数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内容并不懂,更别说了解计算机的构成部分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实际应用到操作中,这些事实证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不能够真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6.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热情。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大都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忽略了自身的主动性,他们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长此以往便缺少了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7.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们很难如愿。虽然他们在学校中学的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并没有真正地深入进去,这就给中职学生找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

1.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中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时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安排,加强实际应用的综合训练,这可以增加中职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技术更新换代得非常快,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与用的结合,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要学会创新课堂,加大学生思维训练力度,在教学中,有技巧的提问和回答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4.中职教师要改变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位置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灵活教学,激起学生兴趣,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

第5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问题;方式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运用,因此,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争相竞争的目标。也正因如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就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来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现阶段就业形势的引导下,针对我国中职院校中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列问题,各中职院校应当通过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的教学。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中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既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备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也开始作为一门必要的技术课程被设置进了中职院校的教学安排中。但现阶段,我国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目标明显过于宽泛,而针对的专业方向也不明确,因此导致学生在计算机方面什么都只知道却又什么都不精通。由此可见,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的教学方面明显与实际的就业之间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丧失竞争力。

2.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课程的教学方面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却很难理解,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无聊。而在计算机的教学中,这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实际操作的课程设置,往往会导致学生在书本知识方面能做到侃侃而谈,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却变得束手束脚,既不能够达到中职院校对综合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也使学生的自身技术水平不能打到就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导致其丧失了就业竞争的优势。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计算机是一门时间操作超过理论知识基础的具有很强灵活性的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在我国仍然有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忽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算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失去了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技术不能更加深入的掌握,也是去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方式

1.明确教学的目标

为了激发中职院校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动力,教师必须制动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计算机教学计划。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设置教学的目标时,教师要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中职院校的相关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分析、实地调查等不同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再依据调查的结果制定教学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课程

关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能根据学生的岗位目标来进行课程的设置。首先,对于课程要能根据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设置,再依据学生的不同岗位目标使课程的设置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关于不同类型计算机技术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掌握自己目标岗位的计算机技能的同时还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应的计算机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对目标的计算机课程进行精学精练。最后,课程的设置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3.实施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指的是以在实际中的工作任务为主要练习对象,由教师对其进行操作步骤的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示范,再由学生之间对该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并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设计和完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而对真实工作任务的分解、剖析、讨论与完成也有利于学生能提前适应实际工作的真实情况,并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也能使知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相结合,使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培养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在就业市场的导向下,对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并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人才市场的竞争为目标,加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29)

[2]李亚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教师;学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各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职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中职

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的、适当的计算机教育方法在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学生计算机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各种计算机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外塑”,忽略“引发”;注重“圈养”,忽略“放生”;多采取“包办”为主,少进行“自主”教育。因此,虽然在短时期的考试中职生成绩不错,但是却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困惑与迷惘。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表象而不知内涵,知道知识点却不知如何应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却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可以说是计算机教育的失败。

2.计算机教学探索

(1)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教师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对具体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要完成一次教学到终身教学的转变。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所以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外,教师还需要有比较深厚的人文修养,让自己和学生充分了解和应用计算机这种特殊的文化意识,这样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才不会停留在枯燥的内容讲解中。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利用最好的学校、教师、课程和图书馆进行学习而不必受时间、地点和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把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式上来。其次,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无论对教学内容的考虑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新的要求。在内容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的实用性。怎样让学生乐意学然后能丰动使用?

在完成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上如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增强自身的再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就需要在内容的把握上好好地思考和选择。同时,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给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开放、以人为本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怎样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方法和能力?在知识的传递中如何成功地使用信息工具?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出发,选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不能称为兴趣。学生有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时间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其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关键。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聊天等,而对老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初次接触某一应用软件,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就够了,不要要求学生一下子学得很深。在以后的进一步的教学中,肯定会遇到新的运用要求,学生就会感兴趣,自己便会主动地深入学习,这就是“学以致用”了。

(4)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中职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上机实践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在有目的的情况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并且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连续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课余时间设计一些大型的、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这样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计算机课程作为中职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可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该课程学习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作者单位:郑州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以兴趣为先导,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只有激起学生内心对计算机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生才能以端正的学习态度与明确的学习目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外在因素与内在动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学有乐趣、学有成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改变目前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开讲,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的意愿。尤其是在讲解编程语言等知识时,开门见山、单调直入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恐惧感,认为计算机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在心理上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所面对的中职生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同样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活用教材,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将计算机设计成模块知识。如电子表格EXCEL的处理、演示文稿PowerPoint,注重教学的梯度,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求知,兴趣得以培养,对计算机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强调“学”重于“教”。中职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课本由厚变薄再变厚,将学生认知的触角进行延伸;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我们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要让教师退出教学,而是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与学生组成共同的学习体,使以往的由教师传授学生现成知识的单线传递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多向交流与互动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学习潜能得以充分挖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情况与非智力因素等,要善于根据具体的学情来调整教学计划,重新定位教学的主次,以使具体的教学实践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三、以市场为走向,构建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在学校学的在社会上没用,社会上所需要的学校没教,即教学与实际脱节。因此,要全面提高中职业的技能与素养,搞好中职计算机教学就要坚持以市场为走向,以改革为核心,充分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原则,以大的教学观来优化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整合先进的科技,让我们的学生身在教室而知晓当前科技的发展,充分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前沿性、时代性与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使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真正摆脱困境。

1.建立以实验室为主战场的课内教学模式。计算机学科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此在进行知识的讲授时,我们要摆脱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纯理论的讲解模式,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自上机操作的机会。这就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学校的软硬件上一个新台阶,建立实验室、视频室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

2.建立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的课外实践模式。学生学得如何最终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检验,正所谓知行合一。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同时还要加强与校外各单位的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习中知识得以检验,技能得以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这是现代社会培养科技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只有加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学生才能真正将所学用于实践,才能使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升华,才能学有成效,才能在今后走上作岗位时,尽快适应,做出成绩。

第8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程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83-0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中职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设置了计算机课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同时也能在操作技能方面得到提高。中职教育只要是针对一些教育水平非常低的学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融入到社会中从事一些工作,为了更好的在相关的技能方面得到提高,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中职教学中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行提高是非常必要,这对于中职学校中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这样能够在教学模式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也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现状

现在的学生,就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些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是非常高,但是,只是对游戏和娱乐更加重视,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很大。这些学生在接触到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进行会出现兴趣不大情况,因此,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一旦遇到任何的问题都是会出现学习的热情受到影响情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进行及时进行解决,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这样就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发展不是很好,很多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是十分熟悉,在使用和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计算机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是非常困难,一些理论通常是比较抽象,同时在实际操作方面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学生需要尽最大努力才会有更好的成绩。

2 中职计算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计算机知识在更新换代方面是非常快速,但是,学生在进行学生的时候是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因此,要想更好的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那么就要对其变化进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对出现的各种计算机软件要进行很好的学习,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对软件进行使用。学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软件进行使用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出更高要求,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出现的新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解决,这样能够使其在自学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其进行自我学习,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加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掌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

3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3.1 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也是有不同想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才、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教师来进行必要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鼓励。对于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不要可以为难,要在课后对其进行沟通,而对于那些上课比较积极发言的学生,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培养,出一些难一点的题。例如,通过修改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表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以便在同学面前适时“卖弄”。

3.2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激励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理解软件设计各阶段的意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公司的老板,你想要一款什么样的软件,提出要求,由另一组学生分别扮演软件设计各阶段的负责人,这样先对软件设计各阶段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开始具体讲授。尽管课程枯燥,但学生把自己看成是某个阶段具体的负责人,学习兴趣自然有所提升。

3.3 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Word的教学中,在进行图片、艺术字等的教学时.可以布置让学生制作贺卡的任务,如制作新年贺卡、生日贺卡、教师节贺卡、母亲节贺卡等,学生根据所学,设计出非常漂亮的贺卡,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比如,Excel电子表格处理是难度较大的章节。该教学内容涉及表格排版,美化,函数应用;排序,筛选等内容。函数种类有: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根据以上教学内容,设计了“制作全班考试成绩总表”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一张有全班名单及成绩的表格,要求学生完成:美化表格,适当排版;制作统计表,求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每科的平均成绩,各科的最高、最低分;按照学生的平均分进行排名;筛选出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名单及不及格科目。该“任务”要求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完成后,通过投影把学生的作品统一展示,比较正确性。比较美观程度,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4 结语

在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国家对中职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培养处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姊忆.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7).

第9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可以说中职院校在这样的大潮流下迎来了难得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但是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国家的重视势必要求我们中职院校要用自己的成绩来说话,所以这对于中职院校的教育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计算机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各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研修的内容.在整个中职院校的教学科目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在国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13号要求下,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意味着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信息获得、储存还是信息的传递、处理甚至是信息的及时应用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准确来说,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灵活应用的技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作为我们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计算机是很多专业学生的工具.掌握基本的技能为其毕业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形势要求之下,我们任课教师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新需要.调整、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从学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核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过去我们教师备课.更多的是根据教材内容构思如何安排、设计整个教学流程.但是等我们上完课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教学效果和自己浅谈中专计算机教学当初的设想差距很大.究其原因.那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况。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尽管国家加大了对我们职业中专的重视,在招生政策上也有所调整.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绝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第一选择还是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这就导致了很多成绩相对较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的学生成为我们生源的主体:而且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学习了计算机基本技能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学校和学生的不重视.他们的基本功是比较差的。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我们教师一定要低起点、细要求.力争让学生先扎实基础.然后再逐渐增加内容.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二、精心设计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这类院校的学生.因为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它最能吸引学生关注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很常见。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也比较喜欢使用.所以相对来说学生比较感兴趣:其次.计算机课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科目.而且是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所以我们要利用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其中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计算机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不佳.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并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这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上机的机会太少.上机后不知道干什么前者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环境不健全.后者却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软件环境不健全。

因此,在硬件方面不足条件下.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软件方面。例如.学校机房硬件配置不是很高.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在软件方面下工夫.在机房安装了优网科技的极域电子教室V4.0版,安装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上课通过它进行演示,来达到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师操作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不同、学情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完善

第10篇

中职教育; 计算机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69-02

在中职教育教学当中,我认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因为片面强调实际操作容易养成学生的功利性思维,暂时看不到某一知识、技能有什么用就会兴致不高,而即便在学那些他们觉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时,也很容易满足于“会了”,缺乏深入探究的热情。所以我认为计算机教学一定要处理好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关系,虽然这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增加了难度,但它是提升计算机教学自身品位的必由之路,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设想。

1编写校本教材,因材施教

使用传统的中专统编教材,存在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以该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第一不能与社会接轨。第二不能为其它需要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打好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有的学生抱怨“学校学的都没有用,现在用的学校都没教”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强调能力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3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引入BTEC教学法

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是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课业设计,并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来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难题。以“人格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能力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及评价机制,是BTEC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当前发达国家职教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基本趋势。

4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成就感

计算机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工作”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帮忙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打印精美的班级课程表、座位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利用WORD进行复杂表格处理;进行考试成绩统计和分析,可能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既让学生学到了实用技能,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能够切实享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6创造机会,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实践

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但大多数学生做事的热情相当不错。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到生产一线去实践。比如在学完Photoshop平面图像处理课程后,利用休息日或假期把他们送到一些广告设计店或婚纱摄影店等地方去实践,让他们在那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使用Photoshop技能,并能够自我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离实际应用还有多少差距,明白为什么老师要“我”学这些知识,如果“我”是在这么一个岗位上,我能胜任吗,回到学校我还要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会更高,效果也就会更好。

7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普遍基础更簿弱,但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既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和运用,也要做到让部分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所拔高,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和日常应用中的理论知识。平时上机实践中可以让底子好的学生指导底子更弱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提高和进步。日常课堂教也要做好师生互动,做到既有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悉心指导,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上课应多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中的“分节”时,如果总一味地想给学生讲清楚“分节”有什么作用,可能最终会导致学生像是在云里雾里一样,如果通过演示操作给学生看,他们可能马上就能感受到“分节”的重要作用。

8寓教于乐,让学生从玩中掌握操作技能

我们平时的教学应该合理安排教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按照教材进度,教一些枯燥乏味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或计算机基础知识,可能会让这些觉得没兴趣,甚至心生畏惧。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如教学生上网冲浪、学习五笔字型打字、制作具有个性化的名片、玩打字游戏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来介绍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信息表示和存储等知识,注意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把所学知识都掌握。学生有了兴趣主动去学绝对比他智商的高低要重要的多。开设的课程以实用型为主,勿求多而求精,让学生能够对几个实用软件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熟练地操作即可,有些较简单的知识只要了解就行。至于教学方法,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少讲一些空洞的理论,理论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学习和提高。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都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需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真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第11篇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多,尤其是技术强、专业突出的人才。如果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只拥有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时刻发现新能量,综合已有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在计算机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民族的进步。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这个词汇在当今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同时也备受人们的推崇,更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工具之一。社会的变革也使得创新的内涵被赋予了很多的释义。在《辞海》中,创新是这样被定义的“: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在心理学上“:创新是提供新颖而且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或者是“创新是一种行为表现,这种表现的结果就是充满新奇和价值。”所以,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这些释义,最明确的界定即是“:创新是提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活动。”计算技术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产物,在计算机教学中,中职学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截至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堂上还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也常常遇到阻碍,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效率也会下降。所以,争分夺秒地完善课堂教学体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和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完善创新教学框架

创新型的教学框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根基,同时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各个小组在竞争和合作中相互学习和监督,带动学习的气氛。构建创新型的教学体系也可以让教师以学习任务的形式督促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创新。比如:现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都是Windows的系统,教师在讲解办公软件Excel表格制作的时候,可以先讲解制作方法,并进行细致的操作演示,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新。

2.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计算机是一门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技术类型学科,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比如,在讲解Word的图片插入和文字填充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父亲节贺卡为题,将图片插入Word中,制作精美的贺卡,并为学生讲解制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创新的思想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属于自己风格,并代表自己心意的贺卡,教师最后可以选择几张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的课堂不仅学习气氛浓厚,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3.增强学生的洞察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计算机也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洞察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即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思考、多总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探索者,及时发现问题,增强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比如在学习制作Flash的时候,不限定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洞察力和想象力,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画短片,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兴趣,课堂反馈也会更加充实。

4.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

所谓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创造力为立足点,同时辅助想象力,将定性思维模式转变为发散性的多维思维模式。比如,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等等,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学习Windows系统的启动方式课堂时,让学生学习在“开始”的菜单里面选择启动“计算机”程序,教师可以引导式提问:是不是只能通过“开始”菜单中进行启动?还有没有其他的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演练,探索解决方法,学生在多种尝试下就会得出不同的

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在,在计算机应用几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今天,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专学生自身的素质情况。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技能是每个职业学校一直在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一、 当前中专生计算机教学对象的学习特征

受大学、高职、高中扩招的影响,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观念的不认可,中专生的基础学科较差、总体水平偏低,学生的计算机也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来自较偏远的农村,家庭贫困,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还一部分学生比较熟悉计算机,但也仅仅是利用计算机上QQ、上网冲浪、玩游戏等,对计算机的其他应用不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基本操作很了解,对于某些办公软件也算精通。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问题,有些软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英语、美术基础知识。所以学生会对这些课程产生排斥心理,觉得没意思。

二、改变中专生现状,让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应用

(1)端正学习计算机的态度

中专生们要想学好计算机,首先基本功要扎实,不能好高骛远。中专生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主要计算机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它的运用周期最多是几年,学生在校期间不管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应用软件所取代。但教师要让中专生认识到,不管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运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运用更简捷。教师在授课中把一套系统的内容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对于汉字的录入在当今上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价值。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而且还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中专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2)明白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

中专生不仅要重视计算机课,同时还要学好其它专业课,在中专学校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分清自己专业的主次课程,如果盲目地学习,最后会因方向和办法的错误而一无所成。当我们走向、走进工作岗位就会认识到专业课对计算机的重要性。比如说,需要运用一个财务软件,一个精通财会知识并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要比一个只精通微机操作而不懂财会知识的人强得多,如果离开了专业知识的辅助,计算机也就失去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世界了。所以说,切不可小看专业课,计算机只是为专业服务的一种工具。我们教师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经常选择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会计班上《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Excel时,可以出一些会计表格,如财务总账,让同学们练习,表格并不难,但通过练习使学生觉得Excel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增加了专业的亲切感,同时也增添了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位中专生特有的水平得以发挥,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