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木工程学习计划

土木工程学习计划

时间:2022-06-24 05:0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木工程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木工程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土力学;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蕊(1975-),女,江苏涟水人,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陈葶葶(1973-),女,江苏沐阳人,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52-02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就是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即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旨在培养能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土力学是一门研究与土的工程问题有关的学科,它把土作为物理-力学系统,[1]根据土的应力—应变—强度关系提出力学计算模型,用数学力学方法求解土在各种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变形以及土压力、地基承载力与土坡稳定等课题。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了每一位土力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土力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内容多、公式多、课时少

“土力学”教学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渗透性、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抗剪强度、土压力及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涉及的理论公式与工程概念均较多。而当前,各高等院校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贯彻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思想,增加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压缩专业课程的学时。如何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数里让学生对“土力学”所教授内容能较好地掌握,成了当前需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学生的基础薄弱

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属于第二、第三批录取的地方性院校,因为多种原因其生源质量下降。从上课及作业的反馈可看出,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数学、力学理论功底。而“土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涉及到的预备知识、相关领域较多,课程的横向跨度大,与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交叉加大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应用型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型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要注重和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目前“土力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对课程教学方法做了一些研究。

1.重视绪论课

绪论课从教学角度看,主要包括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学习方法和教学总体安排等内容。它对学生后来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甚至专业思想的巩固影响甚大。重视绪论课,将会使学生能顺利进入新学科的学习,会对全课程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常绪论课,笔者会从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入手,介绍土的形成和应用背景,从而引出“土力学”的知识结构体系,重点强调土的三大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 与“土力学”相关的工程案例等。可由于学生在上第一次课时,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工程经验,对“土力学”的教学内容及相关专业名词如“渗透特性”、“压缩特性”等只能泛泛了解。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使学生有效掌握“土力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一直是笔者努力的方向。

在绪论的教学内容中笔者有了如下一些改进方法。加强对国内土力学发展简史的介绍,介绍我国在土力学方面有代表性的专家和学者的学术论解,从而增加学生对国内土力学领域的了解。推荐学生课后学习关于土力学发展与展望的相关文献,作为了解土力学学科内容的延伸。重点加强对土力学学习方法的介绍。给学生推荐本门课程重要的参考书籍、相应工程规范,并给学生推荐与“土力学”课程相关的学习网站和精品课程网站。

通过绪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让学生认识到“土力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一门学科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对土力学相关领域的了解。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展现出特有的扩展信息量、节省课时、便于启发思维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3]通过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对复杂图像和表格的描绘以及对文字的书写,既能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介绍知识,又能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分析和讲解上,使教学效果有了进一步改善。比如在课堂上就可以用视频演示实验过程,模拟地基土的滑动等,做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土力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金陵科技学院已建立土力学的课程网站,老师可通过这样的平台,开展在线答疑,提供学生学习指导以及一定数量的在线自我测试。这些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工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卢肇钧院士认为:土力学应当是一门兼顾基础和应用的技术科学。学习土力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在“土力学”的教学上,应重视实际工程案例的引入。

世界著名的土力学案例,如意大利比萨斜塔、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苏州的虎丘塔等当然都是很好的素材。可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身边的热点问题热情高、关注力与参与度更高。例如上土压力这一章节时引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房屋倒塌事件。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了解此工程的工程概况、失事情况、分析其倒塌原因,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而汶川地震中,在地势平坦的四川盆地边缘和河谷等地引发了严重的砂土液化现象。课堂中引入此工程实例,让学生思考地基土为什么会失去承载力,可让学生对砂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及对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加强理解。在进行案例讲解时,要注重与土力学有关的知识点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会对相关理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工程案例的选取不仅要经典还要注重热点,工程案例的讲解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重案例的内容和实质。

工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能加强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提高学生对本课程本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

4.重视室内实验课

土力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土力学的许多经典理论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首先,在建立理论和模型时,要通过实验了解土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确定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和参数值;其次,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条件。[4]因此重视和强化实验教学对提高“土力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笔者根据土木工程不同方向的学生分别开设了颗粒分析实验、密度实验、含水率实验、土体压缩实验、直剪实验等8~10个学时的土力学试验。通过实验,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土力学常规实验的实验方法、步骤及实验结果的整理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是为工程服务,每一项实验都应力争反映土体的实际工程条件等。再者,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真正地深入课堂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5.开设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指一个人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提高其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并能够不断地扩大知识面。针对“土力学”教学中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能力层次差别较大的特点,笔者在“土力学”课堂教学外,开设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第二课堂中,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笔者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提前预习及时复习,对书中的难点和课后习题进行单独辅导,查缺补漏,确保学生不要因为数学、力学等基础的薄弱造成对本门课程缺乏兴趣和信心。对于部分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理论,探索新科学的能力。引导他们利用高校的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尽早地进入土力学这门学科的大门。在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对学生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首先让学生弄明白什么是科研,应该怎么搞科研。然后指导学生组成课外科研小组查资料、做实验,学习如何撰写论文。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一些实验科研项目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力学”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土力学”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还要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聚云, 钱建固,张宏明,等.土质学与土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秦祖泽, 唐受印,俞贵邦,等.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2,3(3):42-44.

[3]万明芳.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

第2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改革;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5-02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中还留有深深的印记,严重冲击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走出高校,进入社会,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值得深刻反思,应切实加以改革。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应提到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高度,有效推进。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实行导师制需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创设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课外的结合,由教学到导学,强调基于学生主体性下导师的“导引”作用,通过导师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指导,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最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之一。牛津大学新生到一个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称Tutro,研究生的导师称Super Visor。导师是学生所选择学科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品德思想、学业生活,协助安排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等。“指示应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而外,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据统计,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大多毕业于牛津大学,有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牛津校友,本科生导师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许多著名高校也都实行了此项制度,受益匪浅。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近十年,在我国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部分高校开始学习实践这项制度,效果如何,姑且不论,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确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本科生导师制创设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的研究型学习导航;本科生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与生活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改变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具有丰富个性的杰出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是一种发现人才,培养更专门人才的手段,能保证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此可见,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么必要和重要,同时也将会多么不易,绝不仅仅是一个导师与多个学生的简单组合,必然触碰到国内现有的高校育人环境与体制,面对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问题与弊端,是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的集体意志与决心的重大考验。

二、国内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已在试行,但跟风和走过场的不少,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实行情况可能并不理想,牵涉到对现有模式的缺陷与问题的再认识与再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效益低,疏于高效规范: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庞杂,学生工作者很难有精力研究学生工作规律、经验教训、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学生工作者空洞的说教多了些,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需要的心理咨询等有益的工作少了些;管细枝末节多了些,而主动地思考、设计和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少了些;大量的精力消耗在日常琐碎事务上面,教育管理工作表面化。

2.教育管理方式行政化,对学生训导多,而服务和权益保护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互相不够理解。

3.本科教育模式单一、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程度不够、创新因素不足,质疑意识不强。

4.教书育人的本质没有体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许多教师只管教书,不谈育人,认为那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关。这样既削弱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也极易形成教师不负责任的局面。

5.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师教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上完课就走人,关系淡漠。

6.教授不大愿为本科生上课,教师的人生最高追求,被职称制度异化了。形成了一种现象:大学教师为评教授而去讲课,评上教授后,就尽量少上或不上,甚至连副教授也是如此,导致本科生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助教和讲师居多。

7.大学校园与社会生活融合程度越来越深。青年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素质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管理却滞后了、脱节了。

8.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质量的评价被考试制度异化,学生关心的是考试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更不是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高。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幌子和旗号而已。

种种问题,突显了当前国内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的弊端,这样的育人环境,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被抑制,只能被培养成“理论型”人才、“低能型”人才,与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相去甚远。教育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改变这种局面、修正大学教育甚至整个学校教育的缺失,不失为一项理性的选择。

三、建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有必要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育人体制进行全面的“会诊”,做好顶层设计,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尤其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1.“三位一体”,凝聚共识;从系统工程的高度,强化制度建设。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专门工作机构,对国内外实施导师制比较成功的高校展开深入的调研,吸取经验,为我所用。管理者、教师、学生必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正确理解和认识导师制本质和意义,导师制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专业教师认识到位是关键。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激励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管理制度,各项措施综合配套。考核制度落实,办法切实可行。将导师的业绩与晋职、晋级、酬金、荣誉等挂钩,从上到下扎实推进。另外,让大家明确,导师制是一项育人制度而不是活动,是必须完成的职责而不是义务。否则,恐难以落实和深入开展,最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

2.改革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从行业社会对知识和能力需要出发,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导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和学生涉叉学科成为可能,改变“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使本科生呈现千人千面的局面。建立导师制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提倡“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项目导入”式教学,用项目贯穿整个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让学生动起来,为解决问题而学。优化教学内容,少讲精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学习的过程与考核;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行业社会所需,利用企业资源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提供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除了理论,教师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是被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指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不是“完全学分制”,学生只能照着“菜单吃菜”,弹性空间小,几乎没有自由选课的机会,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更少;作为补充,提倡实行“辅修专业”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开辟专业之外的学习路径。导师对学生的导引作用就被大大的约束,在人才培养的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尚需要有根本性的重视和改变。

3.优选高校导师,引入企业导师。建立高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分阶段实行导师制,如将本科四年划分成前3年和后1年,前期专业理论课阶段,安排双师型高校导师,后期专业企业实践阶段,安排企业导师,使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能得到差别化的指导,由于企业导师的介入,学生实践能力有更好机会得到提升,提前接触行业社会。导师是本科生的专业“向导”,应是专业学科的骨干和能人,不光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对行业社会的现状与未来要有较多的接触与了解,对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从目标定位、制定、执行、考核等全过程有深度的参与,工科导师应是“双师型”导师,能把学生带入导师的项目中,从中能知晓所指导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土建类专业,导师还可以结合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要求,指引学生积极参加基于能力的技能培训与实战训练,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不同于辅导员。导师是专业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以课程和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主,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其他辅导为辅。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则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为主,专业与学习指导为辅。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在执行中,要避免职责交叉,角色混淆。毋庸置疑,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很有建设性的制度,国外高校执行了很多年,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国内高校的探索与实践,要见到实效,实属不易,以上涉及的问题与建议,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安排才能解决。普通工科本科更要抓住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契机,更新观念,切实行动,瞄准“应用型”培养目标不放手,积极构建新的育人机制,本科生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