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3 02:4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级审计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二条审计人员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审计员、助理审计师)资格、中级(审计师)资格、高级(高级审计师)资格。
第三条审计人员的初级、中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后获得。
第四条审计人员的初级、中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内容、报名条件等,按照审计署、人事部关于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国家及地方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审计署、人事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的关于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通用)考务工作要求,组织好考务管理工作。
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参加考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应当积极配合考试管理机构做好工作。
第六条审计人员的高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通过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评审获得。
高级审计师的申报条件、评审条件,按照人事部《关于印发<高级审计师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职发〔1995〕84号)办理。
第七条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职发〔1990〕4号)和《关于重新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组建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承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审计师评审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机关在组建或充实、调整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等项工作中,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并经人事部门批准。
第九条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应当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专家组成,中青年专家一般应占三分之一。
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不得少于17人,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至2人,负责主持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委员出现空缺时,应当及时增补,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十条推荐申报高级审计师资格,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单位人事(职改)部门根据年度或任期考核结果进行推荐,对推荐对象的学历、资历、外语水平、成果业绩、著作(译著)、论文等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二)被推荐人应提交两名以上财经、审计专家的推荐意见,提交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业务报告,按要求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三)所在单位对被推荐人提交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等申报材料进行逐项审查,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被推荐人的学历、资历、成果业绩、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十一条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独立行使评审权,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评审:
(一)评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验收,合格者送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评审;
(二)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人数和有效评审结果的产生,应按《关于重新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有关事项的通知》(人职发〔1991〕8号)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评审委员会委员对所负责评议的被评审人写出评审意见,明确其是否具备高级审计师资格条件,评审意见应当措辞严谨、评价适当、内容具体、文字简明;
(四)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盖章)、评审委员会盖章(或按照人事〈职改〉部门有关规定完善评审手续)后,正式通知各推荐(委托)单位。
第十二条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应当坚持平等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遵守评审工作纪律。
第十三条目前尚不具备组建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条件的国务院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审计师评审工作,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评审权的地区、部门或单位的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评审。高级审计师委托评审,须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委人事(职改)部门出具的委托评审函,单位之间或个人委托评审无效。
第十四条对弄虚作假、谎报学历、资历和成果业绩,或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高级审计师资格者,评审委员会或省、部级人事(职改)部门,有权予以撤销。
[论文摘要]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趋于一致,本文将从内部审计产生的内在需要和增加组织价值,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谈谈认识。
“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任何大企业都不能回避它。如果它们现在还没有设置内部审计,迟早都会设立。而且,如果按目前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它们将不得不很快建立起来。”这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两位创始人在60多年前对内部审计的评判。企业规模扩大了,出现了资财所有者和资财管理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也产生了高级管理者与各层级管理者执行力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些都需要能承担评价责任关系和组织效率的内部审计师。所以内部审计的产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现代企业为何需要内部审计
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那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何需要内部审计?我认为有以下原因:第一,最直接的需要是多数股东,特别是那些未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中小股东。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公司治理结构失衡,表现在董事会成员多数由大股东和发起人构成,总经理也是由他们选举产生,监事会形同虚设,监督不到位。因此公司的决策基本上是为少数大股东谋利益,有的还出现企业资金被大股东掏空或转移的现象冲小股东缺乏可靠的信息米源,充其量只是大股东和高管的取款机。为此设立内部审计能满足多数股东的信息需求,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第二,外部审计作用滞后。我们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外部审计,仅仅是评价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受事后审计和查账时间的限制,无法对企业经营的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了解,更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和发挥监督职能,因此,外部审计对企业增加价值的贡献很有限。而且,外部审计受董事会之托,收人钱财,可能对会计报表发表不正当的评价,或未对报表中隐瞒的重要性经济事项发表说明,使得报表的使用者未获取可靠信息,产生误判造成损失。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正说明了外部审计的不足。第三,董事会成员认为有必要对高管的执行力进行评价,并监督和防止各管理层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会计主管(注:还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1998年至2002年5年内帮助业主进行查帐、对帐,1998年查出了一个办事处经理侵占公司财产300多万元;1999年查出办事处会计侵吞贷款30余万元;2000年查处一部门经理虚报广告制作费用250万元;2001年及时发现并报告了一个办事处经理贪占公司财产20万元;2002年查出一个办事处经理私刻公章与外单位签订联营协议,侵占贷款50万元的事实。可见。设立内部审计,充当董事会的耳目,对管理层能起约束作用。第四,高管需要内部审计是从管理职能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第五,企业财务部门也希望能有独立的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财会部门往往忙于处理经济事项,进行事后经济核算,没有足够人力、精力和权力去评价其他部门的管理效益,有了独立的内部审计后,能发挥广泛的监督作用,开展供、产、销,资金筹集,资本投资及人力资源等备方面专项审计活动,使事前、事中审计变成现实。
所以,现代企业离不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更需要内部审计。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能增加组织价值
公司治理的宗旨在于:谋求更大的持续性和市场竞争优势。内部审计正是通过特有的验证和咨询功能融入组织增加管理价值的管理链中,与公司治理的目标趋于一致,构成了公司治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认为增加价值表现在:审计工作可提供挽回资金损失的机会,给组织增加价值。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五冶一公司审计监察员李豫鄂认真负责地进行工程项目内部结算审核,将签证不实、计算错误以及高估冒算等结算水份,一一审减出局,为公司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审减并收回结算值300余万元。同时,在工程施工中,采纳了她的成本控制管理建议后,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或扭转了亏损局面。
事实上,组织增加价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资财的所有者认为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专业的内部审计师能制约内部各职能部门,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业务执行者提供数据的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值;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能增进其经营效率的提高而感兴趣;外部审计人员则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特别的内部控制,如果这种控制运行有效,则可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资料和评价结果,而减少工作量;供应商则希望运用内部审计的评价来判断是否继续交易,货款能否及时收回;员工也希望内部审计能督促人力资源部门承诺和实现他们发展的要求,落实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实现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以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弥补了公司治理中监事会监督的不足
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是要保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会三权制衡,但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很有限。在我国,监事会监督与内部审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1、二者的出发点不同,监事会主要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而内部审计应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既要为外部的报表使用者验证报表的可信性,也要为管理层需要的信息进行验证,还能为消费者能否增加消费价值服务以及供货客户的需要。
2、二者的人员构成不同。按照我国公司法要求+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所组成,因此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显然不足。现实中,职工代表受制于董事会和治理层,根本起不到独立监督作用,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也太多是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时常发生,监督不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监事会成员构成中,工会主席、行政人员、经检人员、离职的董事长、总经理占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甚少,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师在专业胜任方面,地位独立性方面表现就更超脱,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3、监事会机构形成松散,监视工作难以到位,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独立设置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工作,审计是他们的专职,可以将审计工作向纵深方面拓展。审计委员会要保证内部审计向其反映的事项都能得到重视,并向董事会报告。我认为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地位比较超脱,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挺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三)内部审计促使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一般的讲,保证公司治理有效的重要因素是内部控制。过去对内控制度评审,是社会审计用来确定审计重点,确定是否采用抽查法。以及样本规模大小的方法和程序,目的是减少审计风险,节约审计成本。
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治理的效果。与组织的其他部门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综合性,它更能从组织的全局角度。更全面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内容包括:(1)控制环境。如、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及所属委员会发挥的作用;权、责、利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等。(2)风险识别与评估。即能否预见组织面临的风险及风险产生可能造成的损失。(3)风险控制活动。包含生产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金管理控制、财务会计控制及电子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和评估。假如信息系统安全性出问题,不慎泄露商业秘密或发生道德问题,那有可能失去一份可观的定货合同,甚至会影响到企业进一步发展。(4)消息沟通与反馈。评价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和应变能力。(5)监督与评价。即评价自身在监督、咨询活动中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控制效率。通过内控制度评审,能够对被审计单位更深入的了解,促使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四)内部审计帮助管理层进行风险导向的审计
在今天,管理层已经注意到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整体关系,将经营过程的导向管理与企业的价值增值结合在一起。风险导向管理的经营思想之一就是要提高内部和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最终将顾客的愿望实现转化为企业与供应商、生产设计、生产过程的各种管理关系。
内部审计为了提供最能增值的服务,也需要采取这种过程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师通过他们的执业积累了许多有关组织的全面知识,他们非常熟悉一个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因而是改善组织流程的理想咨询者,企业流程再造也会给供应商和顾客产生正面影响(如节约成本、减少交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内部审计也能给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通过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评估,比对孤立的信息进行评估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从而产生更有效的组织治理。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作用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该文着重论述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发展以及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内部审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显。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
西方国家内部审计是经营者的高级参谋和助手,已经由“独立评价活动”的财务审计,发展到“以增加价值和改进公司经营为目的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的现代审计。现代内部审计不再过分强调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监督者的身份,而更多地强调他们是咨询顾问、风险的控制者、以及改革的推动者。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1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风险影响组织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也影响其产品、服务及员工的整体素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随相伴。日常的内部审计包括评价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应收账款、现金流量、举债质量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从侧重财务和战略管理角度揭示短期行为,预测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对影响方针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针对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通过这些活动将公司运做中的风险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或最低程度,同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2.2评价并改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中内部管理的监控系统,是公司法人正确处理各相关者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日常的内部审计是运用测试和主观判断,对企业人、财、物,及牵涉到供应、生产、销售、财务、人事、技改、后勤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稽查损失浪费,查明错误弊端,从侧重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评价控制强点和弱点,从独立客观的角度论证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把发现的漏洞、盲点、盲区和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客观地向企业高层反馈,最终应用审计活动中所掌握的信息来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认识内部控制环境。
2.3评价并改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从企业内部而言,是机构和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日常的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规章制度、报告程序、授权控制、组织机构分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审查,来评价其健全性和有效性,并判断管理缺陷,追究经济责任。同时客观地披露公司治理的空白、滞后、冲突、落空,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实绩,最终形成约束机制,促进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建立和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2.4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为企业股东和管理层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达到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目的。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是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的。其所有工作都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出发点,帮助企业管理层在考虑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多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促进企业各项管理活动规范、高效、经济地运作,共赢实现近期和远景目标。
3.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3.1内部审计应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个组织内部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高层领导各负责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责任,其他管理人员由管理层分配给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监控,而内部审计人员则负责定期评价和保证工作。如果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协助,但不能超出正常的保证和咨询范围,以免损害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可以促进、协助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
3.2内部审计应通过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以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2.1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检查公司的经营战略,了解公司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的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等。
3.2.2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每个公司应根据自身活动来设计风险管理过程。一般说来,规模大的、在市场筹资的公司必须用正式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规模小的、业务不太复杂的,则可以设置非正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方式与公司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
3.2.3内部审计应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
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其运动的。因此,审计本质的研究在整个审计的研究中具有导向的作用,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据其深刻程度,大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从“查账论”到“过程论”再到“监督论”。也可以说,在审计本质认识上已发生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向“经济监督论”的飞跃,但这种变化并非质变。
笔者坚定地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换言之,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是一种控制行为。而以审计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笔者将这种审计本质认识论称为“经济控制论”或“经济控制观”。
之所以说审计的本质是控制,是因为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它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第二,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创造出更丰满的审计理论;第四,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审计理论结构基点及其要素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可有三种选择,即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笔者认为在需要大力发展审计理论的现阶段,选择审计本质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更为恰当。主要理由是:
(1)只有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2)只有在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质的飞跃。
审计的本质乃特殊的经济控制。以此为出发点,笔者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需要研究审计这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存在的基本前提,这在理论上即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第二,控制与目标紧密关联,审计这种经济控制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审计理论结构中应有审计目标这一要素。
第三,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控制手段与控制方式,因此,在以“经济控制论”为基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必然有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一要素。
第四,控制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手段与方式之作用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信息流动来实现,而且还须有约束与引导审计行为的控制规范(或标准),因此,审计信息与审计规范也自然构成审计理论结构之要素。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1)“审计本质”、(2)“审计假设”、(3)“审计目标”、(4)“审计信息”、(5)“审计规范”和(6)“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样六个要素构成。相应形成六大审计理论板块,即“审计本质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和“审计控制论”。该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之内在联系是严谨的和符合逻辑的。“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的作用:“审计假设”要素介于“本质”要素与“目标”要素之间,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要素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与“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个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反言之,这三者都是直接服务于如何保证审计目标之有效实现的。当然,它们本身还得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由此可见,该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是合理的,它是一套完全浑然一体、首尾相应的命题体系。
审计目标
“Accountability”一词在我国20世纪8O年代有多种译称,如责任、受托责任、经管责任、经济责任和责任性、责任制等。笔者在1989-1990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综合各种译称之优点并结合审计、会计之特点,将其译称“受托经济责任”,并运用到博士论文之中,得到我的导师李宝震教授和闫金锷、闫达五、杨纪琬、杨时展和郭道扬等多位会计、审计大师的赞同和充分肯定。随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审计与会计界得到广泛。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发展之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不确立这一目标,审计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涵义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由此,我们可将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就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其就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从这些特定要求的来源看,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期望与要求实际代表或反映了某种社会需要。从角度看,由于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着的。
从行为责任方面,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性和环境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它们分别构成受托经济责任的某个方面,即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控制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报告责任方面来说,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真实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或年度报告以全面反映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正是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之全面有效履行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手段或机制。审计师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查,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予以确认,看其是否符合“全面有效”之目标要求,一旦发现偏离此目标要求之情形,即通过审计反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纠偏,以促使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审计假设
审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审计理论的必然要求,这也属于审计假设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可有五项,即:
①责任关系假设。
②正当怀疑假设。
③可确认假设。
④独立性假设。
⑤有效性假设。
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关于“责任关系假设”
该项假设认定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充任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审计人,他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就是审计。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2)关于“正当怀疑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及其表达信息之可信性进行审计。因此,“正当怀疑假设”的关键意义是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正当怀疑假设”中还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审计上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念,如应有审慎态度或应有审计关注,在权责划分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等。
(3)关于“可确认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这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
第二,这种确认是通过收集与评价相关证据以验证表征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来实现的。
第三,为实现此种确认,必须要求确立审计标准,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正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之依据。因此,“可确认假设”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之基础,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之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4)关于“独立性假设”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一种特性。独立性是审计之最根本的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之审计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审计。
“独立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就是假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始终能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以及伦理上的独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与约束,进行独立审计。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检查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该项假设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独立性要求及道德行为概念的基本依据。
(5)关于“有效性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在于假设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没有保证,即使实施了审计,也失去了审计的本来意义。因此,“有效性假设”的确立为实施有效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性假设”的地位。
以上五项假设相互联系,结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与实务的基本前提与条件。“责任关系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当怀疑假设”解释了审计直接原因:“可确认假设”提供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独立性假设”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而“有效性假设”则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坚强后盾。
效益审计
审计在实现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两个根本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健全有效的审计手段,两个根本转变的完成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共同核心是效益问题,由此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应当对效益审计的和重点作出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即应当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并促进审计重点由财务向效益的转变。在财务审计中应当把企业经营成果(利润)和投资报酬率同时予以披露,并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主要由经济因素、民主因素、因素、文化因素和审计职业因素等构成。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审计权,其基本依据在于:
①国际审计惯例的要求。
②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需要。
③国家审计与审计固有差异所决定。
④充分的法律支持。
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笔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选择思路,即:
①国家审计应把国有企业审计作为重点来关注。
②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的职责权限,使两种审计协调配合,共同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③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战略,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权的实施范围。
④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逐渐由财务合法性和合规性转向效益性,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企业制度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方向。现代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建立基础的一致性——财产(资源)的委托受托经营。以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基础上的。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是财产的终极或原本利益所有者,而受托人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委托人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终极所有权,而受托人作为经管者则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财产)拥有法人产权,即独立运作的经营权。
现代与现代审计也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上的。此种关系即会计、审计理论上所谓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即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资源)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指令(示)、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的经济责任(如管好用好受托财产)。对现代企业而言,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基本要求的逻辑延伸。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受托财产(资本)保值,而且要实现其财产(资本)的增值;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托(投资)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基于受托人的需要与动机产生了会计的需要,即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表现为:
(1)通过会计确认、计量与记录,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即经管受托财产的过程。
(2)通过会计报告总括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的依据。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保证受托人会计反映的真实公允性(Truth and Fairness)或可信性(Credibility),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即委托人借助于审计来控制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状况,以及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的质量(即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受托人,特别是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法律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性,以及专业知识障碍和时间、成本方面的若干限制,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之质量,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即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受托人为了表明其责任履行情况并取信于委托人,也愿意接受此种控制。按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人理论观”(Agency theory)受托人通过审计可获得至少四方面好处:
(1)解除(脱)受托经济责任。
(2)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3)扩大企业对市场的力,增强盈利能力。
一、研究动因
财务总监①(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财务监控,并参与公司经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公司战略的实施和公司治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当CFO未能履行股东赋予的职责,或者当企业业绩出现下滑时,公司的董事会能否对CFO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不称职CFO进行惩戒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由于国内外文献对高管变更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首席执行官(CEO)变更与业绩相关性的检验,以及CEO变更影响因素的探讨,但对CFO变更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探讨CFO作为高管的核心人员发生变更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的相关关系,同时,论文将运用2003―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实证探讨CFO变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并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提出有效发挥CFO功能,避免CFO频繁变更的治理机制。
二、文献回顾
Coughlan和Schmidt(1985),Warner et al.(1998),Weisbach(1988)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高管变更进行研究,Brickley(2003)总结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CEO变更与公司业绩负相关(Reinganum,1985;Furtado and Roze,1987;Warner,1988等),不同的行业其相关度的敏感性不同(Morck,1989),且小企业CEO变更与业绩之间存在强敏感性(Murphy,1999)。(2)董事会构成对CEO变更产生影响(Weisbach,1988;Goyal和Park,1992;Yermack,1996)。(3)CEO的年龄比公司业绩更能解释CEO变更(Murphy,1999)原因。国内也出现相关文献,如龚玉池[1]实证发现高层非常规更换的可能性与经产业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张俊生等[2]的经验结论是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公司的领导结构对业绩下降公司的CEO变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当大部分学者关注CEO变更的相关论题时,Mian(2001)则将研究视角投向CFO变更的研究,他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发表题为“On the Choice and Replacement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的文章,首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CFO变更进行研究。他选取1984―1997年期间2227例CFO变更为研究对象,实证结论是:(1)CFO变更与企业负收益和前期资产报酬率下降密切相关;(2)当原CFO辞职而由内部继任时,CFO更换公告后引起股票价格下降,具有明显的市场反映;(3)CFO变更与CEO变更相关;(4)相对于CEO而言,CFO较少退休;(5)外部CFO连任的概率高于外部CEO;(6)当公司销售增长但经营业绩下降时,高管倾向于从外部聘用CFO。国内李常青等[3]选取深沪两市2001年和2002年42个CFO变更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中国CFO变更之前公司业绩并没有显著下滑,在变更之后有实质性改善;股票市场总体上对CFO变更的反应不显著为负,但对CFO强制变更反应显著为正,公司业绩、接任者来源和公司规模对CFO变更市场反应均不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管变更的文献集中于CEO变更影响因素的分析,而对CFO变更的研究较少,且CFO变更的现有文献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较少采用多变量建模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尝试建立一个CFO变更的分析框架,运用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平板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CFO变更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我国年报中披露CFO变更的原因包括:任期届满、工作调动、交叉任职、②个人原因、辞职、年龄和健康原因等,由于年报未清晰说明CFO的变更是由于公司强制性辞退还是CFO自愿离职,为此本文不区分CFO变更是强制性变更或是自愿性变更。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框架分析CFO变更的影响因素(见图1)。
CFO变更公司业绩 (解释变量)公司治理内部治理董事会特征董事会开会次数(解释变量)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解释变量)CEO变更(控制变量)外部治理外部审计师意见类型(控制变量)CFO特征年龄、持股状况、任职期限(控制变量)公司规模(控制变量)
如图1所示,本文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和CFO特征等因素对CFO变更进行研究。根据委托理论,CFO赋有管理企业资产并向股东报告业绩的职责,为此,CFO肩负股东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的责任。但当企业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CFO履行契约的勤勉程度受到质疑,为此,在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CFO变更。董事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治理机构,对CFO雇佣契约赋有监督的权力,本文的重点在于考察董事会的监督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此外,本文同时控制了影响CEO变更的内部治理因素:CEO变更,原因是CEO的变更可能直接导致与CFO合作的管理团队(Management Teams)的分解而发生CFO变更。另外,本文同时考察外部治理机制――审计师的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对CFO负责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允性发表“非清洁”审计意见,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未能肯定CFO的工作的观点,为此加大财务报告披露工作直接负责人――CFO变更的可能性。此外,本文兼考察CFO变更与CFO特征、公司规模的关联度。以下是本文的基本假设:
假设1:CFO变更与公司业绩负相关。CFO除了负责公司财务报告相关事宜以外,还负责与公司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各项财务战略的设计和执行,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筹资、投资、税收筹划等,因此,若CFO无法胜任,则可能带来财务运作的无序,从而导致较低的盈利水平,最终因失职而被更换。此外,由于业绩信息很大程度上受CFO所设计的会计政策的影响,当CFO不愿意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而“改善”不理想的公司业绩信息时,可能被迫辞职或者被解聘。为此,本文假设CFO变更与业绩成负相关关系。
假设2:CFO变更与董事会特征相关。本文重点考察董事会的两个特征变量: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对CFO变更的影响。
假设3:董事会开会次数与CFO变更正相关。董事会开会次数是衡量董事会履行职责勤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足够的工作时间是董事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基本条件之一(Lipton和Lorsch ,1992))。积极的董事会将更关注和考核CFO的工作,辞退不称职的CFO,或者安排其更合适的岗位。为此,本文假设董事会次数与CFO变更正相关。
假设4: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是反应公司领导结构的重要指标,当两职合一时,总经理“驾驭”董事会,决策权集中,当CFO与其意见出现分歧时,CEO可以迅速更换CFO。此外,当两职合一的公司发生CEO变更时,也增大了CFO变更的概率,由此,本文假设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正相关。
四、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定义及基本模型
基于上述假设,本文尝试构建CFO变更的Logit模型,变量选取说明如下:
(1)因变量:CFO变更。本文采用0和1哑变量表征CFO变更,若前后两年CFO发生变更则设定为1,否则为0。
(2)解释变量:每股收益(EPS)、董事会开会次数(BOARD)、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BOTH)。每股收益代表公司业绩,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共同表征董事会特征。本文重点考察公司业绩与董事会特征是否与CFO变更显著相关。
(3)控制变量:CEO变更(CEOC)、审计意见类型(QUAL)、CFO年龄(AGE)、CFO持股数(STOCK)、CFO任职期限(TENURE)和公司规模(ASSET)。CEO变更代表内部治理机制中领导公司重大决策的CEO发生变动,审计意见类型表征外部审计对CFO负责编制的财务信息的认同度,此外CFO的特征采用三个变量表征:CFO年龄、CFO持股数、CFO任职期限。公司规模用资产总额对数表征,以考察公司规模不同是否对CFO变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式中,CFOC = 1,前后两年发生CFO变更;CFOC=0,前后两年未发生CFO变更;EPS=2003-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单位:元/股;BOARD =董事会开会次数,单位:次;BOTH = 1,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BOTH=0,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CEOC = 1,前后两年发生CEO变更;CEOC=0,前后两年未发生CEO变更;QUAL = 0,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QUAL=1,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说明段无保留审计意见、保留审计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审计意见;AGE = CFO年龄,单位:岁;STOCK=1,CFO持有公司的股份;STOCK=0,CFO未持有公司的股份; TENURE = CFO任职期限,单位:年;LnASSET = 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ε= 随机扰动项。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本文选取2003―2006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删除无法获得完整资料的公司,以及金融企业,总观测值为3025个,其中2640个未发生CFO变更的样本,385个CFO变更样本。数据来源: CSMAR2003―2006年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库。本文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
五、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本文按照CFO是否发生变更分成两组,同时进行双尾T检验和Mann-Whitely U 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4]得到单变量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EPS在CFO未发生和发生变更时的均值分别为0.137元/股和-0.0652元/股,BOARD在两种情况下的均值分别是7.76次/年和8.44次/年,AGE的均值为43岁和39岁,TENURE对应的均值是2.80年和2.12年,ASSET的均值为3.25×109元,5×109元。EPS、BOARD、BOTH、CECO、QUAL、AGE、STOCK、TENURE的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均在1%水平显著,ASSET未通过T检验,但在5%水平下Z值显著。
(二)多变量分析
表2是CFO变更地Logit线性模型的多变量分析结果。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 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
从表2可以看出,整个模型通过统计检验,与单变量T检验的结论一致,EPS、BOARD、BOTH、CECO、QUAL、AGE、STOCK、TENURE与CFO变更相关,通过t检验,本文的重要结论如下:
(1)CFO变更与企业收益负相关。这个结果与Mian(2001)的结论相一致。因为CFO对日常财务工作负责,当公司业绩下滑,可能导致CFO迫于压力主动提出辞职,或者被更换。
(2)董事会特征与CFO变更存在相关关系。多变量实证的结果支持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与CFO变更显著正相关的结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中枢,也是决策中心,本文证实了董事会在CFO变更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董事会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CFO变更与CEO变更强正相关。实证结果与Mian(2001)的观点一致:CEO变更往往带来公司高层的变动。本文认为二者强相关性的原因是:CEO和CFO通常组合成一个互相合作的管理团队,当CEO被更换之后,容易导致整个管理团队的分解。新上任的CEO迫切希望改善企业的业绩,当其与原CFO的管理风格和理念不一致时则会偏向选择新的CFO组合成新的管理团队,以充分贯彻财务战略,配合新工作的开展。
(4)审计意见类型与CFO变更正相关。外部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CFO主导下编制的财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当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时,鉴于CFO对报表的会计责任,可能直接导致CFO因所承担的责任而离开岗位。
(5)CFO特征与CFO变更相关。CFO年龄与CFO变更负相关,与Mian(2001)的结论相一致,相对于CEO而言,CFO较少发生退休,因此CFO因年龄太大而被更换的现象在我国不常见,年轻的CFO因为工作调动,或无法胜任,或到其他公司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换岗和离职的情况居多。此外,CFO持股则较不易发生CFO变更,CFO在股权激励下,更加关注所负责的财务工作,工作勤勉。同时,CFO任期与CFO变更负相关,任期越短,届满后更换CFO概率也越高。
(6)CFO变更与公司规模不存在相关关系。公司规模越大,公司业务越复杂,可能会导致CFO压力增大而进行岗位调整,但公司规模越小,经营风险较大,因此CFO也可能频繁变更,为此实证结果未能论证二者存在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尤其董事会对CFO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外部治理机制也起到一定作用,CFO特征影响CFO变更。我们可以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实现CFO发挥有效的功能,即内部治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等定期对CFO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考核CFO的勤勉程度,而外部治理机构,包括审计师、证监会等也应当监控财务信息的质量,并反馈信息披露的评价意见,且同时给予CFO适当的股权激励,从而为CFO构建一个激励与制约相兼容的治理机制,促使CFO注重与管理层和外部治理者的有效沟通,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六、结论与研究局限性
本文采用2003―2006年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CFO变更的平板数据(Panel Data)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FO变更受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CFO特征等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每股收益、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CEO变更、审计意见类型、CFO年龄、CFO持股数,以及CFO任职期限。本文未能发现公司规模与CFO变更的相关关系。为充分发挥CFO的财务功能,避免CFO频繁变更,不断提高公司业绩,公司应为CFO构建一个激励与制约相兼容的治理机制,加强董事会的财务监督职能,以有效约束CFO的行为,并给予CFO适当的股权激励。然而,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未能考察另外一些治理因素对CFO变更:董事会规模及外部董事的比例,股权集中度,继任CFO的来源(内部还是外部选取),前期是否发生CFO变更,公司是否发生控制权转移等一些公司治理因素,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注 释:
①我国各企业对财务总监的称谓不同,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部经理、财务部长等。本文界定的CFO是指上市公司中财务的最高负责人,确认顺序是:以财务总监为最高负责人,若企业无财务总监,则总会计师为最高负责人,若企业未设立上述两个职位,则以财务负责人为CFO,若上述职位都未设置,则选用财务部经理或财务部长为CFO。
②交叉任职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高层在控股公司兼职。我国于1999年5月6日《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的通知》,因此CFO若兼任控股公司财务总监则需要离职。
主要参考文献:
[1]龚玉池.公司绩效与高层更换[J].经济研究.2001,(10).
[2]张俊生、曾亚敏.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变更[J].南开管理评论. 2005,(1).
[3]李常青、傅仁辉、辉.财务总监变更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4).
[4]Brickley J.A. Empirical research on CEO turnover and firm-performance: a discuss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36):227-233.
Empirical Study 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and CFO Turnover: Evidence from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Guo Baochun Abstrac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CFO turnover i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03-2006. We set up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and CFO to explain the turnover of CFO. We find that EPS, frequency of the board meeting, CEO duality, the turnover of CEO, the types of audit reports, the age of CFO, if CFO has the share of the company and tenure of CFO,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urnover of CFO.Key words: CFO turn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performance
论文摘要: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审计委员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环境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是其作用得到发挥的重要保证。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中最重要的专门委员会在内部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企业中,审计委员会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对内部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作了阐述。基于此。笔者对审计委员会在不同内部控制阶段的重要性发展进行探讨.并对影响其职责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审计委员会重要性在内部环境中的发展
在内部控制发展的前期阶段.“内部环境”这一称谓还没有出现时.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得到重视而在以下几个阶段中,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才逐步得到重视。
(一)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的研究得到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 PA)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首次以“内控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将控制环境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企业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所属委员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发挥的职能;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计划、责任会计和内部审计:人事工作方针及其执行、影响本企业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这其中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二)内控控制整体框架阶段。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性。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在控制环境中,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组成需考虑的因索主要包括:成员的经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夕部董事的比例;其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所采取措施的适宜性:对管理层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与内部、外部审计人员的关系实质。在此阶段,审计委员会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H)阶段。COSO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其中内部环境是第一 大要素,此时赋予了控制环境较准确称谓:内部环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正式采用了“内部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第 5条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将内部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第一大要素。并阐述了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环境中的作用。
从以上的发展可以看出,内部环境在内部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环境中的作用逐步被重视,成为内部环境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二、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环境中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环境中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就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是内部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 11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第 l2条也指出,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因此,作为董事会重要的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它对强化董事会功能、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也越来越重视.它能提高董事会监督的独立性.为董事会提供多角度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提高董事会的效率和公司信息的透明度。
(二)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审计委员会的地位要高于内部审计部门,即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接受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并通过审计委员会不受限制地接触董事会,可见,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桥梁。在内部审计监督方面,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检查内部审计章程、接受内部审计报告、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以及监控内部审计的人员配备问题。为了向董事会、股东、公众履行其职责,审计委员会需要为内部控制和其他事项提供评估。所以,审计委员会使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这两大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影响审计委员会作用发挥的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我们应对影响其职责发挥的因素有清楚的了解。
(一)独立性。为了保证审计委员会作用的发挥,首要条件是要保证其独立性。根据对美国40家最大的审计委员会 主席进行 调查.结果约有92.7%的比例认为不要与高级管理层发生重要联系,保持精神与形式上的独立性。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因此,审计委员会要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其成员绝大部分必须是独立董事。因此。必须通过强化监督和激励机制来提高它们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一是审计委员会成员除了职务收入外,不得接受来自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任何名义的酬金或其他报酬:二是审计委员会成员不得担任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的任何职务。我国独立董事津贴可能是独立董事比较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这些会影响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关键词:审计学 二元结构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0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审计的法制化建设与政府监管不断加强,审计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社会各界对内外部审计越来越重视,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学作为高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系统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核心专业课并储备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后,才能学习审计课程。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审计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课程内容体系复杂,理论性强,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抽象、难学,学习兴趣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相比较低。这一方面与审计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与审计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寻求审计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培养最佳结合的教学方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较多,术语难以理解
审计课程内容较多,学习任务重,以部分高校常用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教材为例,内容体系涵盖了审计基本原理、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职业道德等七个模块共计二十二章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深入讲解,只能引导学生自学。另外,课程中许多重要的专业术语,如“认定”“重要性水平”“符合性测试”等,由于学生平时接触较少,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进而导致无法在实际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审计课程理论性强
审计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与审计准则紧密相连,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倒逼着审计理论的不断更新。因此,审计的理论教学必须把握审计的前沿性问题,紧扣最新的审计准则,厘清审计准则变化前后审计理论的变化,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三)审计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审计行为复杂多样,审计在应用过程中,吸纳了其他学科领域科学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与会计、统计、计算机、法律等学科领域联系比较紧密,如计算机辅助审计、抽样审计方法等。另外,审计在应用领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准则;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具备必需的职业胜任能力;其他职业要求。”高校作为审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化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审计高级人才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审计学是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其教学效果与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相比差强人意,教学效果几乎处于最低端。大部分学生反映审计学抽象、难学、不易理解,许多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而教授审计课程的教师也普遍反映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最新案例较少,教材选择余地较小,无法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课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部分高校通过精品课程、微课、慕课等方式开始尝试对审计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拘泥于所选教材,实践教学安排较少,忽视了审计实务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操作技能不强,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
(三)教材和案例匮乏
相较于会计学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来看,审计学教材更新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学的教学效果。目前编著的审计学教材大都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审计学内容体系,许多内容是直接翻译过来的,部分表达过于细化且相关案例较少,学生不易理解。为此,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但由于该教材主要针对一些有审计经验的实务工作者而编写,因而对于初学审计的学生来讲并不适用,且该教材主要以民间审计为主,忽视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审计内容体系的全面认识和学习。
(四)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一名合格的审计教师不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给予透彻的理论讲解,真实的案例呈现。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教学环节,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些基本理论、基础方法进行讲解,很难将晦涩的准则条文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表达出来;在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务练习和操作。
三、“二元结构”下审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原理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是依据分层次教育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照素质与能力并重的思想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独立分析及模拟操作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现实的职业活动分解为特定的任务和行为,在强化行为目标的同时,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将传统教学的单项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引用“二元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主体的转变,在“二元结构”模式下的主体需要从教师转向学生,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的地位;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聚合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三是授课方式的转变,由单纯的理论讲解向从理论与具体案例相融合,并从案例中提炼理论的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二元结构”下审计教学模式设计
1.课程内容选取。“二元结构”下审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变,需要结合审计学的课程特点,即理论性强、多学科交叉范围广。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把握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力求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完整,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按照审计学科体系和审计程序的特点,将审计内容体系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将单元内容与真实的审计工作相结合。例如审计方法、审计计划、审计证据、风险评估、审计工作底稿等都可以以实务的形式引入课堂,将相关理论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审计资料、审计软件、仿真的工作情境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审计实务模拟操作,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对审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课程组织方式。“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需要转变教学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主体模式,强调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改进,力求改变审计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强调学习质量,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而教师则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基于“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个方面的要求,按照审计课程设置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入“二元结构”模式,尤其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章节如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证据收集、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出具等,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将知识、技能转换为特定的审计任务,使得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融为一体,保证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操作步骤。
(1)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构建模拟活动场景。“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审计教学目标及进度安排对理论知识讲授,在此基础上,明确模拟活动场景需要应用的方法、概念等,构建逼真的审计工作场景,给定审计任务和相关审计资料,并对模拟操作进行必要的介绍,随时关注学生的模拟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于后期的总结与评价。
(2)情景分析及模拟操作实施。通过情景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开始进行审计工作的模拟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成立审计小组(4―6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执行审计模拟操作。例如,作为一个审计师在审计一个新客户前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如何列举企业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如何设计审计程序?这些情景都可以作为模拟操作的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界定重大错报领域,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而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实务操作规则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偏差及错误。
(3)学习评价与总结。情景模拟操作完成后,各小组汇总分析报告,并由组长准备PPT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需要提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进行有效的衔接,体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实务操作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将情景模拟与真实审计工作进行比较,帮助其梳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再次将理论知识点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理论知识。
四、“二元结构”模式下的审计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循序渐进地引入“二元结构”教学模式
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以转变当前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引入需要结合审计课程的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步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过程,先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熟悉该模式的原理及自己所应承担的任务,然后追求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案例选取及情景设计
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一些典型的、真实的、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某个类型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原委,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审计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明确审计对象,熟悉审计流程,掌握不同审计方法的应用,以及得出审计事项可能出现的多种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另外,真实性对模拟情景设计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审计师,正在针对一个真实的事件进行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
“二元结构”模式下虽然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但是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该模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有实务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如参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通过实际参与,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实务操作水平,还能够掌握一些一手资料,为学生提供最新、最真实的审计案例。另外,审计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些校外审计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与“二元结构”模式相应的考评体系
“二元结构”模式下的审计课程需要一改以往的理论考试或课程论文的考试方式,而是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最终的成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实验考核的比例,让学生对实验操作重视起来,同时对其在模拟实验完成过程中的团队协调能力、团队贡献能力等方面进行记录评价。通过这种考评方式的改变,旨在使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受益于学生新的审计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向真,陈振凤.我国大学审计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改革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0-82.
[2]刘利.基于国际经验下的中国高校本科审计学教学改革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2):98-99.
[3]胡本源.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在高校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1):77-80.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保证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序进行,依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开、注重水平、突出实绩、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监督指导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推荐工作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申报推荐范围及条件
第四条申报推荐范围包括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五条申报推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
(四)符合国家和省制定的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六条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推荐:
(一)受司法、党政纪律处分未满两年或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审查的人员;
(二)出国进修或脱产学习一年以上,至今未回单位工作的人员;
(三)病休一年以上,至今尚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人员;
(四)规定任职年限内无故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或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及其以下的人员;
(五)其它政策另有规定的人员。
第三章申报推荐程序
第七条申报推荐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个人申请
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河北省各专业《高中级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可自愿向本单位提出申请,经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审核,符合申报条件的,填写《唐山市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附件一),并做好各种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二)建立组织
单位成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由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一般应不少于7人。申报推荐考核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申报推荐实施方案和申报人员的考核推荐工作。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三)制定《量化考核细则》
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照《唐山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量化赋分表》所规定的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细则》要充分体现本单位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将平时考核与推荐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细则》须经单位职代会讨论通过,并连同职代会会议纪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公开述职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申报人员在本单位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大会上进行个人述职。申报人员要实事求是地阐述任职以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重点是在本岗位上所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实绩。
(四)考核答辩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对申报人员进行考核答辩。
(五)群众评议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依据《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对申报人员进行量化考核。
(六)量化赋分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的考核答辩、群众评议情况以及提供的相关材料,按照《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赋分。
(七)综合排序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综合量化赋分情况,对申报人员进行排序。
(八)单位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上报人选
由单位领导依据申报推荐考核小组提供的申报人员考核情况,按照申报推荐政策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合理、准确的原则,在上级确定的申报数额内,集体研究确定上报人选。
第四章申报推荐公示
第八条各基层单位要公开申报推荐全过程,并严格按照《河北省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公示暂行办法》(冀职改办字[2001]125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一)公示内容:
1.申报条件和岗位数额。有关职称工作的条件、规定及本单位《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事业单位还要公示空余岗位数额;
2.申请晋升人员名单;
3.量化赋分和综合排序结果;
4.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成果、业绩、论文论著、工作总结等原始材料;
5.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确定的上报人员名单。
(二)公示要求:
1.公示时间一般为5——10天(公休日不计算在内);
2.公示地点要方便群众,便于查阅、监督;
3.设置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并指定专人做好来访接待、情况汇总等工作;
4.单位要在申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基层单位意见”栏如实填写公示结果。
(三)公示结果的使用
凡申报晋升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申报材料未经公示的,一律不准参评。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在单位要认真调查核实。经核实,申报者的申报材料系属伪造、剽窃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违纪处理暂行规定》(冀人发[2003]36号),取消当年参评资格,两年内不允许申报评审。
第五章组卷及材料报送
第九条单位对经公示后确定的上报人员提供的各类材料,要严格按照以下规定进行组卷:
(一)申报材料内容及装订顺序
1.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高级一式三份、中级一式二份;
2.《唐山市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一份(附件二,用A4纸正反面打印);
3.各种证书、科研项目(成果)、论文论著等装订册一本。各种材料共分12项,顺序如下:
⑴材料册目录;
⑵《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
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量化赋分表》;
⑷有效期内的全国职称外语(省古汉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全国或河北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交《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古汉语)考试免试审批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审批表》(以上原件装订,复印件3份分别贴在评审表第8页)。
⑸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表》或《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原件;
⑹任现职以来所有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原件;
⑺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⑻毕业证书复印件(多个学历的按学历从高到低排序);
⑼各种奖励证书原件;
⑽任现职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专业技术报告或教案原件(论文、著作属于合著的应提供本人完成字数或完成工作量的证明材料);
⑾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般不少于2000字,报翻译专业的用外文书写)
⑿其他有关材料:
①从不属于参评范围到属于参评范围的有关手续原件(调动介绍信、工资套改表等);②有职业资格要求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书等);③考评结合系列(如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等)的考试合格成绩单;④《综合排序表》;⑤其它有关证件(中小学系列要提交课时量表)原件。
(二)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人必须如实填报基本情况,内容真实有据,不得弄虚作假。申报人、所在单位必须填写《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真实可靠性做出保证,
2.除毕业证、资格证书可装订复印件外,其余证件要装订原件。奖励证书原件要去掉封皮只装订证书芯,证书芯纸张较小的,可贴在空白A4纸上。发表的论文可视杂志薄厚程度和数量多少酌情处理,薄或数量少的可整本装订;厚或数量多的可以只装订杂志封面、全部目录和论文页。核心期刊在前,非核心期刊在后。选择1-2本有代表性的论著整本放入档案袋。非法期刊和不符合条件规定的材料不得装订。
3.申报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必须由所在单位和各级主管部门对照原件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属县(市)区的,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县(市)区职改办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盖章;属市直单位的,由所在单位、市直主管部门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盖章。
4.《综合排序表》中,同一单位或部门的排名人数、排名次序必须一致。出现不同排序情况,视为申报程序无效,取消个人申报资格。
5.装订时要注意剪裁适当,规范美观。不得出现漏装、倒装或一种材料重复装订现象。装订成册后每页须用打号机打印页码。《材料册目录》(见附件五)必须打印生成,注明材料所在页码。
6.申报材料每人限装一袋,材料袋一律使用结实耐用的牛皮纸档案袋,有线绳可系,并填好《唐山市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附件三),贴在申报材料袋封面上。
7.卷内材料尽量打印生成,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用16开纸正反面打印,按标准表样装订外,其他申报材料一律使用A4纸打印。各种表格可登陆唐山人才网()“职称评审”栏下载。
8.申报材料不合上述要求的,各级职改部门不予接收。
(三)报卷要求
1.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按规定时间集中统一上报,个人报送材料的一律不予受理。
2.各县(市)区职改办、市直各主管部门在报卷时,须提交以下表格和数据库:
⑴《唐山市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情况报告表》(附件四);
⑵用河北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软件导出打印生成的Excel格式《唐山市高中职申报人员名单》(附件七)一份;
⑶用河北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软件导出的申报人员数据库。
第六章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申报推荐审核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认真审查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和业绩成果等基本条件,核实学历、奖励、论著成果等材料的真实性,确保申报工作质量。
第十一条群众认为本单位申报推荐工作存在违反规定程序和公示要求的,可以向业务主管部门、上级职改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单位或部门应当积极调查处理,并做好反馈及备案工作。
【关键词】声誉 治理 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近年来,一些公司的产品安全性出问题,或者发生财务舞弊事件等,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如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声誉急剧下降,次年2月宣告破产,国外的安然集团,因虚报盈利最终于2001年宣告破产,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海外子公司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违规从事高风险的石油期权投机交易发生亏损,最终走向破产。这些案件都有其相似之处,即公司治理层价值观的导向存在严重偏差,也就是说,管理过程中都存在过度维护某一方的利益或者漠视、侵占和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忽视了某些重大风险,最终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也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公司内部控制需要达到的目标。对公司声誉危机的内在机理和本质进行认真分析和有效管控,已经成为每个公司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只是例行参加一些会议,平时与内审部门联系甚少,一些内审人员对审计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运作机制都很陌生,审计委员会真正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并不多。独立董事的不作为导致的声誉毁损,以及公司高管层高度集权而无约束机制等现象都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内部审计定位还不够明确。尽管很多上市公司已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监会、经贸委,证监发〔2002〕1号),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很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仍受制于总经理或财务副总,严重影响了内审监督作用的发挥。
3.内部控制薄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规定了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但实际上很多公司对内控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层面。在国企转制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产权关系不明晰带来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
笔者以为,声誉风险贯穿于经营过程的始终。如果漠视利益分配的公平,必然加大相关风险,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一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丧失道德底线,浪费社会资源的公司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摒弃。因此,需要将声誉管理纳入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而内部控制恰恰是风险管理的必要措施。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战略目标的实施发展;(2)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营运目标;(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的报告目标;(4)促进维护资产安全完整的资产目标;(5)促进国家法律法规有效遵循的合规目标(引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编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2.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内部控制评审既是内部审计的重要方法,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刘丽花,2005)。
三、治理理论
1.广义的公司治理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也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李占春、黄翠竹,2003;李莹,2010)。
2.“信条13”――变治理责任为声誉机遇。信条13是由尼拉・贝特里奇和J.F.卡明在1998年创立的“董事会对所有者、股东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是其创造财富的重要一环(引自[英]阿德里安・戴维斯《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
3.内部控制与治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可分为经营层内控和治理层内控。经营层内控就是高层管理者对下属员工实施的控制,但其无法约束最高管理者本身;治理层内控就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引自白万纲著《基于管控的集团内部控制》)。
4.审计委员会是治理层的制衡力量。美国崔德威委员会报告(TREADWAY COMMISSION REPORT)、加拿大麦克唐纳报告(MACDONALD REPORT)及英国凯德博瑞报告(CADBURY REPORT)是审计委员会发展史上三大报告,均要求审计委员会应担负起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全面监督责任(引自乔春华、蒋苏娅著《审计委员会的理论与运作》)。
笔者以为,公司作为社会法人,声誉来源于整个社会。只有通过持续创新的经营活动创造财富,再将创造的财富通过工资、股利、税收和其他支付的形式公平地分配和返还给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最大化才是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董事会成员必须遵从社会需求的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管理公司,公司决策不能以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为代价。审计委员会是维护公司实现良好声誉价值的重要监督力量。
四、提升三者功能
1.声誉价值是治理层的大内控目标。声誉价值与良好的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维护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是治理层的大内控目标。声誉的获得与保持,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关注与投资,从而促进董事会继续更好地履行公司的使命(引自和芸琴著《公司声誉内部管理》)。董事会是治理的核心主体,首先应考虑整合好经营管理团队,其次是做好对外沟通。
2.通过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不同层次的内控互动实现大内控目标。公司治理之关键是处理好股东、董事会、经营高管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公司经营内控处理的是董事会、经营层和次级经营者的关系。在治理层的内部控制和经营层的内部控制分别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共同围绕声誉价值目标分别履行监督职能。因审计委员会设在董事会,内部审计独立于管理当局,在业务上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对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对高管层以及管理经营内控进行独立的评价与监督,又能与经营管理层互相联系沟通,为管理层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3.设置三道防线提升功能发挥。第一道防线――管理层建立经营内控。管理层通过识别和评估关键业务风险、建立和完善经营层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实现运营高效率、报告准确性、资产完整性、业务合规性等内控目标,并对董事会定期报告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对经营层实施内控监督。这样定位的内审部门不仅独立于各分、子公司,而且可以代表董事会对总经理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进行内控监督。同时,为审计委员会获得公司重大、重要风险,对应控制措施,以及公司财务信息可靠性等提供技术支撑。第三道防线――审计委员会的再监督。通过独立、客观地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编报过程和内部控制体系,审查和评估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委员会为董事会、独立审计师、公司高管层以及内部审计部门提供公开和持续的沟通,从而建立一支独立的治理队伍,在帮助改变“内部人”控制、弥补董事会“功能缺陷”、增强公众对财务报表的信心、平衡利益相关者长短期利益、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护公司声誉价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为审计部高级审计专员)
参考文献
[1] 和芸琴.企业声誉内部管理:创建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乔春华,蒋苏娅.审计委员会的理论与运作[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4] 阿德里安・戴维斯.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树立声誉和可持续的成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 白万纲.基于管控的集团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6] 刘丽花.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改善[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5-06-30.
关键词:国际会计课程 国际会计主题覆盖范围 集成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的资源材料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美国会计师和审计师经常面对的情况,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Tondkar等,1994)。这一点尤其是当一家美国公司(1)程度的集成方法中使用国际化会计课程(2)寻求在国外市场上筹集资金,和/或(3)具有非美国投资者对他们来说,公司编制财务报表时,按照国外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检查的范围和方法的报道目前受雇于美国国际化会计课程使用集成方法。具体来说,本文的调查(1)程度的集成方法中使用国际化会计课程,(2)课程和主题,被整合起来,(3)教学材料和资源被用来国际化会计课程,和(4)感知动机和会计课程国际化的障碍。此外,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教学资源,可用于添加一个国际层面融入会计课程通过一个集成的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应该受益教师目前参与国际会计教育以及那些计划在未来国际化程序。
本文组织如下。接下来的两个小节将讨论有关的文献和数据收集过程。分析数据和研究结果的研究,并给出讨论。在接下来的部分,建议方法的国际化会计课程通过一个集成的方法是讨论。最后一节包含了论文的结论[1]-[3]。
文学的调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各种研究应对国际会计教育在美国已经出版。目前相关的研究可以被分为两大类。研究在第一类调查方法在美国是利用国际化会计课程。研究在第二类调查方法是讨论各种创新方法可用于集成选择国际会计主题纳入会计课程。虽然许多研究已经检查了美国学校的策略提供一个单独的国际会计课程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会计课程,只有很少的研究已经检查,在任何细节,使用集成方法国际化会计课程。因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研究美国学校国际化会计课程通过集成方法,两类别的国际会计教育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直接利益并在下面讨论。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通过问卷送到570名教员,会计程序选定的是1995版Hasselback会计教师目录2的示例用于这项研究,是其中一个最全面的样本处理报道国际会计主题在美国它代表大约72%的所有美国会计程序包括在1995年版的Hasselback会计教师目录[4]。
在发送问卷,下面的策略选择:(1)问卷被送到一个教员的一种会计程序中确定Hasselback会计教师目录有研究和/或教学利益在国际会计。对于那些会计程序没有这种确定教员,问卷被送到了系主任,他们被要求提出适当的教师完成调查问卷[5]。
分析结果
每个反应机构被要求表明方法(es)利用国际化会计课程。表2总结了这些反应,通过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似乎存在显著差异(es)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更多的反应研究生课程(59.2%)提供单独的课程在国际会计比本科专业(36.2%)。只有少量的回应本科专业(2.7%)提供一个单独的国际税务会计课程,而30.3%的响应提供本课程的研究生课程。一个相对小的数字(12.5%)的机构与研究生项目没有具体方法的国际化课程,但近三分之一(31.4%)的本科项目没有具体的方法。
反应机构表示强烈支持集成方法国际化会计课程。百分之六十一(61%)的响应的本科专业,和52%的回应表示,他们使用研究生项目的集成方法。本文的其余部分将解决集成方法国际化会计课程。
建议集成国际会计主题纳入课程的方法
国际维度的会计主题可以集成到会计课程在几个方面。本节将讨论可能的方法,可用于集成方法,提出一些教学材料,利用每个方法[6]-[9]。
一、使用外国年度报告
使用外国年度报告整合国际会计层面融入课程可以刺激和令学生兴奋。外国年度报告提供“真实生活”的例子,并提供学生机会去比较和对比美国会计实践与其他国家。外国年度报告特别有用在整合国际维度的会计到财务会计课程,特别是,中级和高级会计(附录A提供了一个列表的建议主题可以在财务会计课程国际化)。外国的年度报告,然而,提供有限的机会,整合国际维度的审计、税务、和管理方面的会计。
二、使用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提供另一种手段,整合国际维度的会计到课程。正如前面所讨论的,使用外国年度报告是非常有用的在整合国际维度的财务会计主题但他们提供有限的机会,整合国际维度的审计、税务、管理方面的会计。使用案例研究方面发表包含国际税务、审计、管理、标准制定过程,以及财务会计,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优势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会计(如。、税务、审计、anagerial)在整合国际层面融入会计课程。一个源,“作者发现特别有用的是一个最近出版、国际案例研究文本(Schweikart,罗伯茨和灰色,1995,请参见参考资料以获取完整的引用)。本文包含病例国际金融会计和报告,国际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对全球业务操作、国际审计、国际税收。每个案件包含几个讨论点和问题。一种可能是有用的在利用案例整合国际维度的会计的课程,类似于一个讨论第二个策略在使用外国年度报告,并要求每个小组分组学生准备一个小组项目结案分析问题和讨论点长大的情况下回答。书面作业将完成从类和上交的分级。再次,这个方法不会把课堂时间和暴露学生国际维度的会计。
三、使用已发表的论文
另一种方法,整合国际维度的会计主题纳入会计课程,是使用发表文章,讨论国际会计的各个方面。这里的文章建议(见附录C),是主要的性质,并提供一个概览的话题如国际组织参与协调会计实践,欧盟,清单在外国股票交易所,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国际资本市场由于多样性在世界各地的会计实践。这些文章可以转让的课堂阅读,可能讨论在类。这种方法更可取的,在上层阶级如先进的会计和会计理论课程。
选择一个特定的方法来集成国际维度的会计的课程取决于老师的偏爱,可用时间,本课程教学和其他约束作者利用了所有上述方法在过去,收到积极的反馈来自学生。
结论
这个发现揭示了国际化的集成方法是更常用于本科专业(61%)相比,研究生课程(52%)。越频繁使用集成在研究生水平,可以解释为事实的研究生课程国际化会计往往是通过一个单独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个单独的课程在研究生水平允许选择的主题的深入分析,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术准备在他们的本科课程。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财务会计是最频繁的集成区域对于研究生和本科专业。这个发现是预期的,因为有更多的课程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比其他地区。然而,税收和审计领域出现至少集成。这可以解释为缺乏资源和自然的话题被讨论在这些领域,即他们不会让自己轻易国际化。集成的讲座是最常用的方法,整合主题到其他课程,虽然其他教学资源材料,如外国年度报告,指定文章和案例也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晖. 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与发展[J]. 审计与理财. 2003(12)
[2] 田冬花. 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01)
[3] 靳远夫. 浅议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06)
[4] 张凯.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5] 王景新. 学习国际先进会计电算化经验的启示[J]. 财会通讯. 1999(09)
[6] 滕为. 美国会计电算化现状简介[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0(02)
[7] 程安东. 日本的会计电算化[J]. 上海会计. 1995(08)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公司违法违规、经营失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以期规范企业行为。理论界更是掀起了研究内部控制的热潮,研究范围有了很大扩展,研究的切入点也很多。文章拟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一、引言
美国2001年的“安然事件”无疑让世界震惊,人们开始从更高层次思考如何加强内部控制。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从法律的层面界定了公司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尽管此后有关的争议也不少,但是这也使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不断丰富。
二、国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古典经济学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认为只需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无需研究企业内部的结构。然而随着科斯(193?)著作《企业的性质》的发表,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人们开始打开企业黑箱,深人其内部进行研究。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就是其表现之一。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大部分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进行的。科克伦(Phlip L. 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L,. Wartick)(1994)认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厉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谁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他们认为,公司治理中包含的问题是回答公司治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英国柯林·梅耶(Myer) (1995)将公司治理解释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他的投资者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经理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2.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73年至1976年对水门(Water-gate)事件的调查使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开始注意到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它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9月,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纳人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回顾
英国是很早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典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英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高峰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会计造假和公司经营失败的出现,各种专门委员会也纷纷成立,以期规范经济秩序。其中比较有名的报告有: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2)、拉特曼报告(Rutterman Re-port,1994)、格林伯利报告(Creenbury Report,1995)和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1998)。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1999),堪称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牌。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是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议董事们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等等。该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把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有效的内部控制视为公司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内部控制的范围进行了拓展,扩展到了企业的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方面.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为内部控制的操作提供了指引,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同时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其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
就美国而言,从1994年的COSO委员会报告可以看出,已经把内部控制提高到了公司治理的层次了,二者逐步开始结合起来。而后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更是将内部控制融人了公司治理层面,治理层对内部控制全面负责。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标志着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监管。该法案最核心的一个条款是404条款,强调治理层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负责,并在年度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此出具审计报告。
三、国内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林毅夫(1997)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他还指出,人们通常所关注或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李维安((2000)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张维迎(1999)的观点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2.内部控制概念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些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把内部控制局限于审计会计领域,着重于为审计提供服务,这样孤立的研究使得内部控制研究难有重大突破。从2000年以后,我国又掀起了内部控制的研究热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们开始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也开始出现。
1.规范研究综述
昊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提出了在保证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管理层应该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当局声明书,而且要向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张炎兴(2001)认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控制观。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决策有用观。德日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受托责任观。刘明辉、张宜霞(2002)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主张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狭隘性,拓宽内部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资源管理控制。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对内部控制的含义进行了拓展。程新生(2003)从会计控制的角度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朱荣恩、应唯、袁敏((2003)认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必须选择适当的控制标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获取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需要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程新生(2004)认为是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内部控制的演进,并首次提出将内部控制纳人公司治理层次进行考虑。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具有思想的同源性,都是基于委托理论,但是二者的委托层次不同,同时存在交叉的领域,所以主张将二者进行对接。李连华(2005)认为应该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链接,建立二者的共时结构,这才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根本途径。
2.实证研究综述
程晓陵、王怀明((2008)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质量;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U型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对法律法规遵循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监事会两会会议频率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2009)重点从股权结构方面定量考察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作者选取了控股股东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等解释变量,运用Logisti。方法实证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高,企业股权过于集中将弱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改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在内部控制变量设计方面,李享((2009)在《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一文中指出,内部控制变量主要设计为二元哑变量和多元离散型变量。如果内部控制变量用作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则相应地采用二项logit(或probity回归或多项logit(或probit)回归(multinomial logit model )。这对于我们从实证方面研究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摘要: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中心环节,也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过长期摸索,创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规则,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商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也叫做法人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两方面的内容,两者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机制。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完善公司治理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中心环节。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中心环节。
加人WTO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按照人世承诺,我国已于2006年底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我国商业银行在同一个法律框架下,面对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同样的客户群体与国际银行展开竞争,原有的市场格局己逐步被打破。因此,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在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制度的优劣是根本性的问题,在外资金融机构的实力背后,有着先进的管理制度优势。所以,为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加强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管理制度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应对人世挑战的重要举措。
在市场化改革日益深人、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在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比较大的信贷风险的同时,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水平。稳健的银行体系与公司治理的状况密切相关,只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才能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银行危机。这一点在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获得了广泛共识。一般意义上讲,建立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可以树立存款人的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的资金流入,激励经理和董事会去实现那些符合银行和国家利益的经营目标,也可以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上市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改善显得尤其重要。树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不仅仅降低了金融风险,同时将大大提高证券市场潜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
二、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及借鉴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特殊商品的公司,作为一国经济金融的命脉,其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世界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也都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制定了许多有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则和文件,但是,目前尚未有一个最佳的、单一的、为所有银行效仿的公司治理模式。就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 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监控型的公司治 理结构
此模式又称为英美模式,美、英、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实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股东大会有很强的约束力,董事会对股东的利益负责;采取单一委员会制,即公司不设监事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较多,董事会下设各个专门委员会,由公共会计师、审计师等负责日常的监督执行工作;公司需满足严格的上市要求,披露公司业绩和未来预测的实质信息,如果管理不善,股东们主要利用市场约束机制更换经理人。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企业运作的高度透明和相应完善的立法及执法机制。一般认为,美国的财务会计和审计是最发达的,美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英美模式中的持股人通常不直接干预公司运营,而更关心股票市场的涨落,通过股票买卖的形式来“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持股的短期性质使股票交易活跃,公司接管或兼并事件频繁发生,市场上股票价格对公司管理者形成间接约束。在运行机制上,主要是以CEO为首的行政决策系统指挥管理公司,很多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公司CEO。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更为关心短期收益,把股东财富最大化视为公司经营的最高目标,注重分工和制衡,收人中红利的比例较大,使资金重新回到市场,而不是留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择本身也是市场行为,流动性较大。
(二)“以银行为基础”的内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结构
此模式又称为德日模式,德、日和许多欧洲国家实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股权较为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取双重委员会制,即有监事会和董事会,其中监事会代表股东大会监督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不能充当董事会成员,不得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董事会组成公司执行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与日常管理。与此同时,公司还需协调员工、银行、供应商、关联企 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德国多为大银行直接持股。银行与企业的存贷关系使银行成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银行控制的方式是向监事会派出代表。德国的公司实行双重委员会制度,设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雇员代表和独立董事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称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具体运营。就日本而言,其治理机制中与英美模式相比最重要的差异便是法人的交叉持股和监督的主银行体制,这便是日本公司治理中对标准机制的替代机制。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了银行扮演监管人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克服管理者和企业之间的问题。在这种架构下,日本的公司治理机制曾经在历史上取得了长期的成功。德日模式的公司治理更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强调协调和合作,经理人员多为大股东选派,其变动更多地受该大股东的影响而不是市场,因而相对稳定。
第一种模式在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解决分散化的投资者控制公司的问题方面做得更好,但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二种模式则在减少大部分股东的信息不对称、保持利益相关各方关系的稳定方面具有优势,通常能提高交易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解决委托、问题,但花费的成本较高,并且银行证券的流动性不如美英模式下银行证券的流动性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不同,主要是根据不同国家法律、经济情况形成的,没有绝对优劣之分。由于近年来英美市场导向模式的公司治理效果比较而言更好些,因此,英美模式日益为各国所仿效。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若干思考
2004年,中行、建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公司治理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是改革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还取决于其公司治理结构能否得到根本性的变革。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体制尚不完善、治理环境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一)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促进股权结构合理化、多元化
尽管中行、建行和工行三家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经完成,但现有股份制改革的特点是政府占大股,经营决策权由国有大股东的人来决定。这种改革无法建立现代财产关系,产权的利益与责任没有与个人挂钩,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就不能解决,财产的制衡机制与利益的制约机制就无法产生并发挥作用,企业也就很难从行政机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并成为真正独立的银行,从而导致低效率。国有股权在全部商业银行中的比重应低于50%,但仍保持控股的地位。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引人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客观要求。
(二)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阶层及监事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首先,要明确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利。应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明确界定股东各项基本权益和应由股东大会决策的事项,制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以确保股东大会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其次,要规范董事会的权利。董事会除了决定银行的经营方针和战略决策及监管经理阶层经营管理行为外,要优化董事会构成,推广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设立董事会所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
再次,要强化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完善监事会制度,建立内部透明、程序开放的工作流程和评估机制,规范监事选聘程序,保证监事的独立性,增强对银行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并提高银行公司治理效率。
(三)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透明度建设的实质就是加强信息披露,规范信息披露的原则、标准、方式、内容和可比性,增强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完全负责,从而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信息披露也是防止银行“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还必须强化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要求进行审计,并披露审计结果。城市商业银行要选择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外部审计,公开审计结果。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内容一般包括:银行的经营业绩,流动性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的情况,遵循的会计准则与原则,公司的商业目标、道德、环境和有关的公共政策,主要股份所有权和投票权,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及有关银行激励结构的信息(薪酬政策、执行补偿、红利和股票期权),关联方交易的性质和范围,重要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和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标准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决定了银行的透明度,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都有重要影响。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要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形成以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以及股票期权和股票持有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科学的收人分配新体制。
对高级管理人员可实行重点倾斜,建立引导高管人员行为长期化的多维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激励董事长、董事、管理层发挥潜能,创造更好的业绩,才能减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对于一般员工而言,最具激励效应的因素是薪酬水平和晋升机会。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员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主要力量。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强化岗位责任制,把员工的薪酬待遇与其工作绩效、创新成果、技术水平相联系,同时放宽晋升条件,鼓励有能力者参与岗位竞争和职务竞争,建立行内外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
强化约束机制,就要建立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加强董事会对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防范内部人控制风险和其他经营管理风险。弥补监事会不到位的缺陷。另外,要强化外部审计监督作用,改变以往人治因素大于制度因素的怪现象,确保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五)营造竞争性市场,培育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