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时间:2022-07-18 06: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生工作工作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第1篇

在全市上下处于加快发展、共谋振兴的关键时期,承蒙市委信任,任命我为秘书工作区委书记,将这一付重担交给我来承担。从今天开始,我就会与同志们朝夕相处,一道工作,为秘书工作百姓服务。同时,感谢胡部长不辞辛苦送我到秘书工作来工作,更感谢秘书工作同志们接纳我来秘书工作工作。为了做好工作,使大家对我有个初步了解,我在这里表个态,说四句话。

一是贯彻上级精神,办好秘书工作事情。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全市发展蓝图,指明了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在秘书工作书记和秘书工作区长的领导下,我们昂区也制定了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我会在这个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区情,尽快进入角色,完善工作思路,使我区工作今年就能有个新起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秘书工作实实在在的发展,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坚持执政为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国运所在。我将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时刻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认真聆听百姓的声音,真情关心百姓的疾苦,切实维护百姓的权益,把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事关民生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是坚持团结干事,致力于加快发展。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近年来,兆宪书记、大伟区长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创造了秘书工作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为秘书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今后工作中,做为班长,我会时时、处处、事事求团结。在团结中,当好“班长”,统好班子、带好队伍,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加快秘书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是带头干净干事,做到廉政勤政。廉洁从政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我深深知道廉洁从政的重要性,我会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和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接受同志们的监督,坚决做到既干事又干净。同时,我也会带领大家共同搞好廉政建设,打造一个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接过区委书记这副重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不辜负市委的重托,不错过历史的机遇,不耽搁发展的脚步,对得起秘书工作丰厚的资源和底蕴,对得起人民的期待和重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干劲,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新秘书工作。

第2篇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拜泉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拜泉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五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五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拜泉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

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就拜泉县共分七大类,即:中省市县直执法综合管理类、中省市县直社会服务类、县人大、政协及党群机关综合(事业)类、农村乡(镇)类、教育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就是由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办牵头,汇同组织、宣传、依法治理办等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法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繁荣地方文艺之机来开展法制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的作用,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方艺作品,在城乡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年度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费资源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拜泉县实际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县组成普法宣讲团17个、普法宣讲组286个,定期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县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和司法战线资深的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法制宣传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统一规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常活跃在全县城乡之间。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全县舍得投入精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一些法制宣传必要的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全县以人口密集地、休闲场所、公园、车站、商场和主要街道等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内部设施建设力度,具体实现了“五化”,即:(1)办公场所实现专室化,从县办到各基层依法治理办都设有专室。(2)工作运行实现图示化,从上到下统一制作工作运行图板、统一制作牌匾,各种组织、制度、指标、任务量化上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3)宣传器材设备实现现代化,各级依法治理办都配置了数码像机、录像机、微机等宣传器材和办公设备,县办还配装一台专用普法宣传车。(4)普法档案实现规范化,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文字档案齐全、类别清楚、专室专柜。(5)是普法工作实现网络化,县办通过政府网与各乡(镇)依法治理办实行微机联网,“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全部开通,运行良好。三是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以“八项”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第一,开展常规性纪念活动。充分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常规性活动,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第二开展“法制文艺”下乡活动。以县剧团专业队和群众业余队为依据,组织创作编排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第三开展“法律大集”活动。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确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每个乡镇每年举办5次以上。第四开展“法律广场”活动。在县城设置2处“法律广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第五开设“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第六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和“银屏字幕”等形式,通过电视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第七开设小区“法制长廊”。在县城繁华小区开设2处“法制长廊”,确定专人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第八建立“法律农家院”。每个乡(镇)只少要建立3—5个村标准性高、运用性强的“法律农家院”,并逐步实现“村村有个法律农家院”。四是在经费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县采取政府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事业单位冠名赞助一点,法律服务创收一点等措施,县办普法经费10.8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提出这个“1234”工程,就是从不同方面加强思路的科学性、目标的远近性、对象的彼此性、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灵活性、推进的整体性等要素的建设,使它们更趋完善、科学。当然,仅就普法“1234”工程的提出,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尽善尽美。但它不是孤立静止的,可以通过它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更好服从服务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以未来向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第3篇

2012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重要之年。全县科技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及全省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中心,构建两大基地,实施三项战略”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力争实现“四项目标”,推进“五项工程”,抓好“六项工作”,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四项工作目标

1、组织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有所增长。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分别达到3项和6项以上,争取上级科技经费增长15%。

2、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有所突破。培植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争取申报论定1-2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

3、推动建设创新研发平台有所进展。申报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以上,市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以上,争取其中1-2个进入省级梯队。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力有所提升。申报论定1-2项新产品,鉴定科技成果10个以上,报批2项市以上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量增长10%。

三、五项科技创新工程

1、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围绕我县机电、铜加工、药化、皮革、茧丝绸、金银花等六大优势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组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改善条件,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

2、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示范、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等项目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技术研发及示范,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科技惠民工程。坚持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以芦溪卫生院“中部山区基本型乡村卫生院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等项目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惠民工程,加强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与集成示范,为公众生产生活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4、科技开放合作工程。注重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促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注重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继续深化科技对接,重点加强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南昌大学、农大、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的科技合作与对接工作,开展技术、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

5、科技管理创新工程。以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专利申报和科技奖励为重点,推进科技管理创新。积极组织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好科技成果、专利、新产品申报,落实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人才创新。

四、六项重点工作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和要求,2012年我局将着力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1、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中心,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和超常规发展。尤其是机电、药化、铜加工、皮革、茧丝绸、金银花等六大优势产业科技总体水平应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开展引进和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重点打造全国重点卫浴五金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皮革制品基地。在农业科技方面,绿色食品产业,围绕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大绿色水稻栽培及综合深加工、畜禽、水产、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为培育具有优势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2、以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核心,着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一是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今年要成功申报实施一个科技重大专项,实现零的突破。二是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遴选、实施和研发工作。三是继续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包括星火计划、支撑计划、成果推广、国际合作等各类计划。四是创造条件,争取获得更多的科技项目支持。要切实改变重争取项目、轻实施和管理项目的局面,加强对科技项目的进展调度和跟踪问效,加大对项目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推广。

3、以全面推进科技入园为抓手,着力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一是要以召开全省科技入园现场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入园覆盖面,力争“科技入园”工程覆盖园区所有企业。三是进一步丰富科技入园内容,推动科技金融入园和知识产权入园。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入园的支持力度,改善服务条件。五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入园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建立一网两库三台帐,健全统计体系,规范考评体系,完善动态管理和信息交流等等。

4、以条件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从经费投入、科研项目、人才团队、仪器设备、研发绩效等考核指标入手,提高现有条件平台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争取年内有2-3个研发平台获准市级研发平台。尤其要大力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继续把人才团队建设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点,使人才经费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力争年内新增学科和学术带头人2名、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资助等方式,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5、以科技园区为重要载体,着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重点,全面加快农业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的建设步伐,实施好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加快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普基地建设,力争获批1家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将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建设成为全县自主创新区、新兴产业先行区、经济的增长极。同时,要继续抓好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民生科技项目和节能减排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发挥这些项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4篇

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县广播电视台以把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传递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展示好、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为追求,凝聚正能量,集聚自信力,汇聚创新源。坚持对内鼓劲导向,对外塑造形象,猛推事业发展,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从自身职能出发,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__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电视宣传质量进一步提高

舆论宣传既是广播电视台的重点工作,也是广播电视台的亮点工作,我们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1、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展开全面报道。每周召开重点选题报道专题会,总结分析上周报道情况。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相继开设“三八”巾帼表彰专栏、“五四”青年表彰专栏,深化基层建设年专栏,城区环境综合治理专栏,全运会专栏,“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专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专栏。截至目前,我台共制作播出《__新闻》共播发各类稿件1168篇。

2、对外宣传方面。充实外宣组的力量,明确向上级台报道外宣稿件的选题、策划、采录、编辑制作工作等具体任务,定人定责,落实奖惩,调动积极性。围绕宣传__、展示成果、推动发展的主线,注重外宣选题,加强与上级台的沟通联系,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__年共向市级以上电视台供稿310篇,采用270篇。

3、不断充实各类专题、专栏节目,提高节目质量,深化宣传效果。《李喜会客厅》栏目继续关注__人和__事,共编播26期,《家住__》编播276期,均得到了百姓好评;“六一”儿童节前,我台举办了《和梦想一起飞》少儿才艺展示活动,吸引了有200多名小朋友参加,受到了广泛好评。

4、强化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用“请进来讲”、“送出去学”、“内部互评”等方式,增强记者的业务技能,用严格的纪律规范记者的行为,增强工作的落实力度。今年参加听课和学习的记者达到80人次。

(二)电台节目内容进一步丰富

为进一步丰富电台节目内容,拓展电台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增加电台受众,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

1、坚持以新闻节目为龙头,以娱乐服务类节目为基础,并应广大听众要求将《轻松一刻》、《音乐梦秀场》、《中国笑星》等高收听率栏目进行改版,创新节目形式。我台通过与单田芳公司合作,全天播出单田芳老师的经典评书作品,进一步提高了电台收听率;

2、扩大与专业院校特别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沟通交流,提高节目质量;

3、对编播人员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包括普通话、计算机、采访等方面;

4、进一步完善用人梯次管理,激励约束和差错追究制度,做到工作有目标、竞争有岗位、办事有规章。

(三)无线数字微波电视发展初见成效

无线数字微波电视网已覆盖全县范围,45套电视节目通过编码,以无线微波方式传输出去,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特别是农村地区电视节目单调、图像质量差的现状。同时,我们通过规范内部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措施,不断发展用户,让百姓在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县委、县政府决策的同时,也丰富和活跃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县广播电视发射塔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县广播电视发射塔项目系县政府__年重点民生工程,自确定选址以后,我们做为责任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第一时间抽调专人成立了县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建塔有关的工作,通过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助,到目前发射塔桩基建设已经完成,其他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

电视台、电台的安全播出以及省微波站的信号传输工作任务繁重,涉及千家万户,政治责任重大。为确保信号的传输与播出安全,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抓制度规范。电视台、电台、播出部、微波站及无线数字电视台等重要部门和部位制定完善了涉及干部职工学习、人员管理、工作章程、安全播出、昼夜值班等14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二是抓责任到位。主要领导分别与播出部、电视台、电台、微波站和无线数字电视台等重要部门的主管局长,主管局长分别与部门工作人员签定了责任状,把工作责任和职责层层落实到位,定岗定责;三是抓关键部位。对播出的内容实行审听审看责任制,对进出播出部、制作室、发射机房、演播室人员实行登记报告制;四是抓内保工作。构筑了大门门卫、 机关值班和业务值机三道安保防线,24小时人员在岗执勤。

(六)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

围绕“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重团结、树形象,提高工作质量,加速事业发展”的目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深化工程”以及“效能廊坊”建设,注重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开展查作风、查协作、查业绩的“三查活动”,形成了思想统一,言行一致,工作负责的领导集体;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开展学政策、学知识、学做人的“三学”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三是强化纪律执行,讲政治、讲正气、讲规矩,队伍的整体形象有所提高;四是强化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的执行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4年,我台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我县打造“产业高端、空间生态、人文荟萃、近悦远来”的现代田园城市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在新的一年里,我台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1、提高对内宣传质量。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展开报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为实现“顶级发展,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在宣传报道的指导思想上坚持围绕中心突出主线,在选题上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在视角的把握上坚持关注发展、关注民生,在宣传的效果上坚持提高质量,增强深度。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服务好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好__的发展大局,有力配合和推动全县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

2、强化对外宣传的效果。根据全县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宣传__、展示成果、推动发展这一主线,着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全力把建设“产业高端、空间生态、人文荟萃、近悦远来”的城市理念通过广播电视台这一平台宣传出去。在对外宣传稿件准备过程中,注重外宣选题,提高外宣稿件的写作质量;在对外宣传素材的制作过程中,注重选择亮点画面,把全县重点工作、亮点工作及时、有效地宣传出去,进一步扩大__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外宣窗口认识__、了解__、熟知__。

3.切实保障安全播出,努力提高播出质量。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我台将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的有关制度,增强播出机房值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同时我台更新一批设备,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安全播出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春节”、“两会”等重要时期的安全播出工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确保县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传输,全年不出现安全播出事故。

(二)打造精品栏目,进一步丰富百姓文化娱乐生活。

广播电视节目改版、提质、增容。为更好地为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服务,针对我台目前自办节目创新不够,特色不鲜明,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这一状况,在反复征求广大观众意见的基础上,广播电视台将按照“高素质人才—高质量节目—高收视率—高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内容上突出个性,形式上体现创新”的节目理念,以扩容、增量、提质,创办省市一流县级电视媒体为目标,对原有栏目进行重新整合定位、推陈出新。在整合现有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基础上,办精办活栏目,以此达到自办节目“内容地方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制作专业化”,加大综合文艺和专题新闻的力度,继续做好《李喜会客厅》、《食全食美》等自办栏目,针对六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陆续推出主题活动。在对内外宣传工作中,做好“八一”建军、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各节点新闻报道,同时,继续关注民生,加大民生类新闻报道力度,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在节栏目的制作精良上狠下功夫,进一步规范、丰富、创新电视新闻艺术手段,不断提高自办节目的收视率和宣传效果;努力提高专题质量,办精办活专题、访谈和对农节目;特别是提高做好各类专题片、汇报片的制作水平,更好地为县委、政府服务。

(三)进一步加快县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速度。

县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发射塔地基建设工作正在建设中,预计到2014年1月底发射塔主体工程完工,届时配套设施陆续完善并启动,可以实现全县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缝隙覆盖,切实提高县委、县政府方针、政策的广播电视宣传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无线数字电视管理。

1、进一步完善无线数字电视台的内部管理和业务开展、激励约束等项制度,不断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水平。

2、加强对各种设施、设备的管理、监测、维护,确保运转正常,为发展无线数字电视提供技术保障。

3、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无线电视用户,确保完成全年20__新增用户任务。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围绕“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重团结、树形象,提高工作质量,加速事业发展”的目标,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使之形成政治素质更强、业务素质更精的团队。我台将严格强化班子建设,开展查作风、查协作、查业绩的“三查活动”,形成思想统一,言行一致,工作负责的领导集体。继续强化队伍建设,开展学政策、学知识、学做人的“三学”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方面得到改进;强化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在职员工参加各种正规的业务进修,组织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增强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强化纪律执行,讲政治、讲正气、讲规矩,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强化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5篇

人劳保障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的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依法行政、健全保障体制、开发人才智力,既是对整个人劳保障工作的要求,更是对肩负着领导、管理人劳保障工作职能的各级人劳保障部门责任人特殊的素质和职责要求。2011年,我局坚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人劳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当作规范人劳保障工作、推动人劳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领导和带领干部职工自觉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带头学习人劳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其次,把宣传贯彻人劳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当作重要职责,逢会必讲。再次,严格执法,坚决护法,积极主动地抓好人劳保障执法检查工作。

二、爱岗敬业,想事干事。

第一、想事干事,虚事实干。为了充分体现人劳保障工作职能,用优质的服务反映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抓好人劳保障调研和分析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二、干事务事,软件硬抓。针对人劳保障部门任务重、人手少、条件苦、待遇差的实际,一是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培养全局同志高度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通过完善管理措施,强化全局内聚力。结合工作实际,先后组织制定了有关工作管理、纪律管理、学习管理、财务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列便于操作落实的规章制度。

三、注重德操修养,恪守廉洁勤政。

一是在党性修养上,坚持政治学习,注重自我改造。二是在处世为人上,坚持做到自严、自律、自尊、自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三是在处理工作关系上,十分注意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自觉维护集体领导、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做到宽容待人、宽厚用人,公正办事、公平处事。四是面对各种诱惑,能够在廉洁廉政上做好表率。多年来全局无一例有违国法、有乱党纪、有悖党性的事故苗头发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2011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自身素质、择业观念与岗位需求、市场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社保基金的清欠和扩面工作困难重重,特别是园区企业的参保扩面难度仍大,参保率低,社保经办机构对园区企业的工作效力不明显;三是离休干部待遇人员的医药费单独统筹机制虽已建立,但统筹基金的正常超支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付压力较大,仅金坪华侨农场一家,社保每年就要垫付几百万元。

五、明年工作思路

2012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立足于“三个促进”:

(一)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稳定,主要在“四个抓”上下功夫:

1、抓好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继续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活动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活动,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着力做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等的就业工作。力争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家庭困难毕业生全部上岗,全部就业困难人员或是实现就业,或是组织到相关就业服务活动之中。对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给予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

2、抓好失业就业实名制的登记。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摸清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数量、用工情况、企业基本信息和辖区内城镇适龄劳动力的数量、构成以及就业、失业等方面情况,完善基础台帐,建立城镇适龄劳动者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建立城镇适龄劳动力资源基本数据库,建立城镇劳动就业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和城镇失业预警系统,加强失业调控,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3、抓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并做好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服务等配套工作机制,注意引导扶持几户示范性比较强的创业典型,带动更多的人员自主创业。

4、抓好保企业促增长。扎实开展政策落实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三进”活动,落实“五缓四降三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和减缴社会保险费,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以及培训资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扩大生产,更多的吸纳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主要在“三强化”上下功夫:

1、强化扩面征缴工作。完善参保政策与扩面措施,着力破解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题。完善扩面征缴部门联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对应保未保和少报、漏报、瞒报企业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建立社会保险诚信企业制度,要把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作为扩面重点。

2、强化弱势群体保障。继续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积极鼓励被征地农民参加“土地换城保”,做到即征即保。做好临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接续工作,采取“以贷助保”的办法逐步解决临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接续问题。全面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所有用人单位都要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

3、强化基金安全运行。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基金被挤占挪用。建立健全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督为主,财政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运转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主要在“二个推进”上下功夫:

第6篇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社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县委“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战略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前提,以“为农服务”为根本,以“创一流业绩”为动力,围绕“两大任务、三大工作、四项基础、五大网络,百个网点”的基本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亿元,利润420万元,均同比增长10%以上。2012年度,县社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供销合作社联合授予“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省供销社授予“县级供销合作社‘争先创优’考评特等奖”;被市供销社授予“县区供销社综合考评特优奖”。

(一)启动“县农资配送中心”立项工作。“县供销农资配送中心”项目,是县社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重大重点项目之一。经过一年时间的申报筹备,于去年4月份县政府同意立项并下发抄告单,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二)组织实施总社两个项目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对我县“新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是县社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已争取总社对两个项目的政策支持,并完成项目实施任务。1、“县昌南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高标准打造全省一流的(仓储)配送中心,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路面硬化、屋面改造、绿化美化等工程,使配送中心软硬件设施处于全省领先水平。2、“潭林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稻米精加工扩建项目,是全国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企业发展实力,已获得了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共计161万元。

(三)完成市县引导资金项目建设任务。一是新建网点100个,全县五大网络网点总数达1041个。其中,农资网点312个,新增10个;日用消费品网点187个,新增20个;农副产品网点128个,新增30个(含农民专业合作社);烟花爆竹网点305个,新增20个;再生资源网点109个,新增20个。二是打造网点100个,已争取市、县“新网工程”引导资金300万元,通过精心布局和网点建设,100个经营服务网点全面达标,29个网点获市级财政引导资金96.6万元,71个网点获县级财政引导资金200万元。

(四)认真抓好四项基础服务性工作。2012年县社重点抓好四项基础工作。一是服务“三农”。做好农资经营等传统服务,在系统内11个基层社布设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建立农村现代金融服务;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34个的基础上新增10个有供销股份的专业合作社,使入户农户达4000多户,帮助农民年实现收入9000万元以上;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累计培训3场共600余人次;各类信息600余条,服务广大会员3000余人次。二是维稳。认真做好苗头的排查,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全系统未有一类上访事件,呈现出祥和稳定的良好局面。三是安全生产。全系统把危房安全、烟花爆竹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切实抓紧抓好,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四是基础管理。完善制订各项基础管理办法,完善修订机关效能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社有资产管理。

(五)全力推进基层社标准化建设任务。2012年,县社继续采取“土地变性型”、“筹资改建型”、“借资改造型”等“三种模式”盘活社有闲置资产,建设乡级农资配送中心。把盘活资产同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同“新网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同新型基层社建设结合起来。完成了三江、广福、冈上、富山、八一等五个基层社乡级农资配送中心的升级改造。同时,按照全国总社“十有”标准,在全县十二个基层社中,建成了基础夯实、机制灵活、功能齐备的新型基层供销社。

(六)有序开展作风和效能建设年活动。县社积极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活动,把营造工作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供销形象作为工作重心来抓。完善修订机关效能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考勤(请假)制度,促进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大转变、工作效率大提升;制定系统综合业绩考评办法,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认真开展支部晋位升级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氛围,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了加强,在去年全县“效能杯”乒乓球比赛中获一等奖,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房屋征收工作任务。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全系统多数社有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网点布局不合理,基层社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围绕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关于“‘三年倍增计划’,为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奋斗目标,按照“半年有苗头、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的要求,坚持社有经济发展和系统为农服务两手抓,高举为农服务旗帜,为农村繁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为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战略支点而奋斗。

(二)目标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社有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主要工作目标是:

1、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利润483万元,同比增长15%以上;

2、新建服务网络网点60个,使全系统网点总数达1100个;

3、建设“十有”标准基层供销社2个,达到总数14个;

4、向上争取政策或资金较去年有大的飞跃,新上规模项目有大的增加。

(三)工作举措

围绕“抢机遇,促发展;夯基础,建网络;搭平台,强服务;保稳定,促和谐”的基本工作思路,狠抓七个方面工作举措。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重点打造精品网点。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按照省政府2013年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3]2号)的文件精神,积极申报、包装项目,争取更多资金用于全县“新网工程”网络建设中来,推动基层社和社有企业快速发展,提升自身实力。二要高标准建设好精品网点。今年重点建设好100个精品网点,新增60个经营服务网点(其中,农资连锁服务网点10个,日用消费品服务网点20个,农副产品服务网点1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0个,烟花爆竹网点10个。),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打造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三要精心组织实施总社两大项目建设。1、“县幽兰马游果蔬专业合作社”蔬菜加工项目;2、“县幽兰潭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改建项目。

2、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基层社建设。县社将以全省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夯实基层社发展基础。提升基层社建设水平,对照“十有”标准,以基层社升级改造为抓手,加大“新网工程”建设力度,年内完成2个基层社的标准化建设任务,继续抓好已初具规模的十二个基层供销社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以“三社一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切实配齐配强基层社班子,今年要重点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断层的问题,在系统内和社会上聘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热爱供销事业、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社供销队伍中来,同时,认真解决好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和“人浮于事”等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社为农服务的职能作用。

3、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盘活现有资产存量。进一步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严格执行社有资产管理的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批准变卖社有资产,对改制后剩余不多的资产进行盘活,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增效。今年要重点盘活黄马、莲塘、蒋巷、塘南等基层社的乡级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各基层社、直属企业现有门店在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阳光操作,大幅提升资产的升值空间。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实行资产市场化运作,从今年开始,县社将到期的租赁资产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外进行统一拍租,最大限度的提高社有资产的经济效益。

4、做大做强系统企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提升效益,增强企业为农服务实力和能力,项目建设是关键。县社将充分整合系统内部资源,以抓项目促发展,重点推进“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再生资源综合大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县农资配送中心”项目的规划、土地运作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完成“再生资源综合大市场”项目(用地面积约120亩,投资1.2亿元,是集交易、回收、利用、加工、展示、仓储、货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易场所)选址、立项、报建工作;积极筹备“县日杂茶果公司烟花爆竹配送中心”选址规划工作,同时,储备好一批潜力大、带动面广、有配送能力的连锁经营企业进入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建设中来。

5、拓宽三农服务渠道,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全系统在确保做好传统为农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为农服务的新办法,要在生产生活中关注农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农民的新需求,延伸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为农服务优势。加强农资网点、庄稼医院和综合服务站的服务功能,继续为农民提供包括市场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产品销售、科学用肥、合理用药、虫情测报、价格公示、发送农产品信息等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大开放办社力度,走强强联合之路。通过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提升县、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组织农民养植大户加入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建立和培育有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品牌,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继续抓好各类技能培训活动,免费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确保系统和谐稳定。一是妥善处理维稳工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妥善解决好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和接访息访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经营,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危房安全、烟花爆竹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消防)生产,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三是切实解决好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解决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每年拿出不少于10万元的慰问金用于访贫问苦,确保全系统和谐稳定,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第7篇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化互动”和“四大战略”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上半年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总体上呈现了平稳发展态势。今年1-6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亿元,同比增长11.6%;财政总收入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1亿元,同比增长27.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96亿元,同比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3.4%。

(一)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强力推进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喜获丰收。今年全县13.83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508公斤,总产达7.0256万吨,小麦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吨粮田示范方工程稳步推进,建立了西梁二庄、后大河套、谢里庄三个玉米创高产示范大方。棉麦双丰工程快速推进,建立了西梁二庄、后大河套棉麦套作示范点。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先后有百卉生态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恒福源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我县现代农业园区。

(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工业强县步伐加快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严峻形势,积极开展企业帮扶、争跑订单、银企对接、品牌创建等多项帮扶活动。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5.3亿元,同比增长31.85%,实现增加值10.96亿元,同比增长20.8%。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加大,上半年,引导企业积极对上申报技改、节能、产业调整等各类专项资金,合众纺织公司纤维混纺高品质纱生产线技术改造等5个项目共争取到位资金1104万元,我县工业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三)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建设顺利推进

上半年,汽车专业市场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已经启动。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已完成招商工作,新长途客运站、集中供热、供气等一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四星级宾馆建设、城东木材市场等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续。大力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成6家农家店,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1-6月份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07亿元,同比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3.4%,商贸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

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达效”的工作思路,积极落实“六个一”、县级领导分包、三级捆绑、重点项目联席会议、项目联审预审、副科级干部脱岗帮办、定期观摩拉练等推进机制,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省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我县列入2014年省重点项目两个,其中,总投资26亿元的垣泰石材加工有限公司石材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总投资25亿元的亚奇管业有限公司管材生产项目,已完成投资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5%。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我县列入2014年市200项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88.62亿元,1—6月份,奎鹏公司交通设施材料等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1%。其它在建项目情况。合众纺织公司退城进郊、邯纺海洋十万锭复合混纺纱线、首鼎天运环保WLT脱硫设备生产等17个项目进展顺利。谋划项目进展情况。1—6月份,我县完成谋划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13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开工项目13个。

(五)双争一引工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加大。

1—6月份,全县共争取上级资金42162万元,占年度任务的53.5%。其中,政策内资金30797万元,占到位资金的73%;政策外资金11365万元,占到位资金的27%。针对雨水管网、集中供热等项目,组织开展了“双争一引”突击对接活动。预计,可争取资金1.5亿元。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全县开展专题招商活动10余次,签约了总投资15亿元的18个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城魅力进一步提升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实施了建设街南延、迎宾街北延、育新街南延、新城东路改造、东区幼儿园、市民中心、法院办公楼、宣传文化中心、东区植物园等51项新型城镇化工程,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社会保障扎实推进。上半年我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50人,完成年任务的59%;失业人员再就业265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8100人,劳务输出2800人;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190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54.6万元。发放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69人次47.11万元。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重度残疾等群体共计10592人进行新农合资助,资助金63.55万元。今年我县农合参合率为历年新高,参合率达99.59%。上半年,共向参合农民补偿25.37万人次,补偿3717.41万元。教育硬件建设跃上新台阶。总投资1.5亿元的教育园区项目已基本完工,秋季可投入使用,东区幼儿园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推进顺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总量小、工业企业承受能力弱、战略支撑性重大产业项目少、商贸经济发展不活跃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三化互动”和“四大战略”工作重点,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下半年工作任务及推进措施

下半年,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积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加快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抓开工项目攻坚。加快“春季集中开工”13个项目的建设进度,重点推进邯纺海洋、首鼎天运、合众纺织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部分投产;二是抓在建项目攻坚。强力推进9个省市重点和2014年续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三是抓谋划项目攻坚。围绕培育壮大棉纺、钢后加工、石材加工、自行车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盯紧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畜禽饲料及动物饲料油生产等项目,争取尽快落地开工。做好全市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筹备。一是抓好年底集中观摩。筛选出投资规模大,产业代表性强,形象进度好的项目,倒逼项目进度,全力推进;二是抓好省、市重点项目申报。针对下半年开展的2014年省、市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切实加强重点项目手续前期办理,确保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

(二)浓厚“双争一引”和招商引资工作氛围,再掀引项目、争资金新。一是顺势而为抓好“双争一引”。盯紧盯死已列入投资计划的项目。重点盯紧城区雨水管网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等一批列入计划项目,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积极申报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平时加强与省市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密切关注2014年中央资金投资动向,引导各相关部门包装、申报一批项目,适时上报争列2014年投资计划。及时有效开展对接活动。利用中秋、春节有利时机,适时安排赴省进京开展“双争一引”突击对接活动,确保全年引进资金8亿元以上。二是凝神聚力抓好招商引资。一要强化“三个创新”,创建一支创新型专业招商队伍、创新以商招商方式、创新驻点招商方式。二要突出三大产业园招商。下半年重点围绕打造棉纺服装产业园、石材产业园和自行车产业园,搞好招商对接。三要力争高限完成招商目标。力争下半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数20个以上,全县引进县外资金20亿元以上。

(三)强化经济监测预测,力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一是继续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下半年要开展2-3次银企对接活动,力争全年帮助企业融资2亿元以上。二是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龙兴纺织公司精梳纱、合众纺织公司退城进郊升级改造等棉纺企业的技改升级项目要强化帮扶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淘汰落后纺纱设备,增上先进纺织技术装备,促进我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三是做好技改项目资金争跑。下半年重点推进奎鹏交通设施有限公司高速护栏板及立柱生产等20个技改项目,积极为企业做好申报争跑等各项服务,力争全年争跑资金1500万元以上。四是抓好规上企业入统。全面摸清垣泰石材、邯纺海洋、首鼎天运等一批企业建设及生产情况,协调指导企业完善有关手续,争取年内新增入统规上企业1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双增加”。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城扩容升级。一是加快东部新区建设。做好东部新区土地收储工作,加快推进教育园区、市民中心、宣传文化中心等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照既定时限启用。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保障幼儿园、中医院迁建、财政服务中心等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二是优化改造旧城区。积极实施朝阳二期、合众纺织、县委机关、粮食局周边等旧城区征收改造,认真谋划实施新的旧城区征收改造项目,提高居民居住质量,改善城市面貌。

第8篇

为职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工种不配套等原因,不能适应项目搏击市场的竞争需求,将从一线施工中淘汰出局,面临下岗。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领导班子反复认真研究,决定一要坚定两层分离的信心,使项目经理部甩掉包袱,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二要妥善安置一线剥离出来的大批职工,因为这些职工几十年来与企业风雨同舟,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天津的城市建设做出过贡献,现在他们年龄大了,又上有老,下有小,离开企业后自谋生路的难度很大,对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因此,无论从企业,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政府,从社会的大局去考虑,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减员下岗方式推卸自己的历史责任,而应当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带着感情去处理好这一问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几年来,我们**公司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实施“三个调整”,发展生产力,在企业跨越式发展中积极为广大职工创造就业岗位,以转岗代替下岗,把问题解决在企业内部,不向社会甩一个包袱,不让一个人生活无着落,使近2000名职工全部实现了转岗、返岗和妥善安置,使他们能够继续在新的岗位上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我就把我们的做法向大家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为职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面对建筑市场竞争的大潮冲击,施工企业普遍推行了工程项目经济独立核算。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各项目都在强化管理,精细核算,挖潜降耗,凡是能在现场加工制作的一律自行加工。这就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为土建项目加工、配套服务的各后勤单位专业化公司,工作量逐年萎缩。如我公司原来的金属结构厂,负责为施工现场加工钢筋和铁活制作,有职工370人。从99年开始,加工任务量逐年递减,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操作工人面临下岗,收入减少,职工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要求公司领导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规定各施工项目必须到该厂加工产品。公司领导班子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先向职工讲清项目经理部进行现场加工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是市场决定的,我们的出路也必须从市场中去寻找。其次引导职工面对市场,改变观念,把劣势变为优势。广大职工在厂领导班子的支持下,改变以往坐等任务上门的做法,到**以及其他企业的施工现场去承揽任务。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搞市场调研,及时捕捉到国家将在三年内逐步淘汰粘土砖的历史机遇,发挥金属结构厂的厂房、设备、土地的资源优势和职工队伍的技术优势,在公司支持指导下,该厂确定了一条研发高科技建筑产品,“另辟蹊径”拓展员工岗位工作空间的思路。三年来,通过组织职工成立了六个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围绕产品创新进行攻关,与此同时,**公司加大了投资力度、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产品科研设计中心、引进了先进生产线,共同开发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钢-砼组合结构住宅建筑体系,该体系具有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和无开间界限的特点,实现了建筑产品生产工厂化、安装机械化、产品环保化。该厂的年加工能力由三年前的三千吨增至目前的三万吨,年产值由4000万元增至两亿元以上。在本市的监狱局综合楼、罗马花园、环渤海经贸大厦和长春北方大厦等工程得到广泛运用,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全厂不但没有一个职工下岗,而且还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职工收入稳步增加。市总工会在该厂召开了现场会,散襄军主席对我们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前不久,该厂又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的论证验收,被确定为全国首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市委书记***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是创新,是跨越,应提倡。”

二、通过企业内部调整资产结构,为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

1998年,建工集团决定,由**公司兼并构件公司门窗厂,进行资产重组。当时该厂产品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亏损4000多万元,外欠债务1578万元,拖欠职工和退休工人工资超过半年,医药费也多年没有报销,下岗职工生活极度困难。900多名员工仅有98人在岗,岗上岗下形成倒置的局面,企业处于瘫痪状态。

面对这种形势,公司领导班子制定出“先保稳定,后求发展,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首先在公司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是挤出专项资金,先补发了拖欠工资,并对460余名职工发放了困难补助,使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其次,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查找该厂亏损原因,堵塞管理漏洞,此举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短短的几天内就收到岗上岗下职工的各种建议128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和市场可行性论证,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彻底修理,并果断淘汰了纤维板门,钢窗等旧产品。再次,我们调整了公司投资结构和方向,引进了先进生产线,研发了塑钢门窗、高档家具并与金属结构厂、机械施工分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机施钢结构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对岗下职工进行全员培训,一方面讲大局、讲形势、讲政策,促使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专业人员为他们传技术、传经验、传作风,使他们尽快掌握新工艺,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先后使357名技术工人实现了重新上岗,他们非常珍惜第二次工作的机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如以塑钢窗班长刘金香为首的十几名重新上岗的女工,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利用休假时间主动到工地征求用户意见,当他们发现安装工人不按程序安装时,她们冒着严寒在谦德庄平改工地协助安装工人正确安装,并且把每一个塑钢窗的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此举使安装工人和用户都非常受感动,说:“我们愿与你们长期合作,塑钢门窗就用你们的产品。”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该厂年产塑钢门窗达10万平方米、优质环保型墙板100万平方米,产品打开了销路,形成了自身造血机能,使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三、通过主业延伸调整组织结构,为职工拓展就业岗位。

两层分离后,从一线剥离出来的近1400工人如何妥善安置?这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他们年龄偏大,但他们心系企业、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通过市场调研,采取“先挖渠、后放水“的方式,先后组建了劳务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引导他们积极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劳务公司组织他们承揽企业内部与主业相关联的各种生产任务,如铁活加工、模板制作、工具维修、保安服务、技术指导等工作,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组织技术工人承揽到多种小型施工和修缮任务。

第9篇

模式换了,再用以往的“老课件”,实用性和适用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往昌图县的课件资源都是取自市、省乃至中央各级远教平台的授课内容,现在播放平台从“电脑”换成了“电视”,有线模式下的自主课件资源建设与开发就提上了紧急工作日程。县远程办通过“专家会议”和“群众建议”这两条腿走路,让“实打实”的教学内容能切实符合本地需要、群众需求。

专家会议倡“主导”。首先,县远程办定期召集远教各成员单位及涉农部门的专家开“诸葛亮会”,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及本镇支柱产业,商议出课件制作方向;其次,课件制作过程中,约请专家对各技术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力求内容能真正贴近基层。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已经召开专家会议11次。

2015年6月召开的县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研讨会上,县委组织部分管远程教育工作的公旭东副部长提出,近期课件制作工作应该围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选题,制作能够指导本县农村发展、真正给群众带来效益的课件。研讨会上专家们经过交流论证,认为这个点子符合实际,把这一制片方向写进了远程办短期制片工作规划中。规划施行两个月以来,基层叫好声不断。

群众建议求“实际”。首先,县远程办指导亮中桥镇站点及其下属各村终端站点,采取发放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切实掌握群众对课件内容的具体要求;其次,由县远程办将建议汇总,从中梳理出具有共性的建议,纳入教学课件制作计划。据统计,共搜集各类建议155条,采纳了其中的25条列入制片计划。

2015年5月7日,县远程办在走访八段村时,了解到该村对水稻种植类课件有急迫性需求。因为八段村刚与客户签订了绿色水稻订单,对水稻种植管理及生产操作规程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稻农要求从秧苗繁育到插秧施肥等环节给予指导。县远程办十分重视,将此类课件列入计划,紧急制作,按照稻农的需求及时播放,解了八段村的燃眉之急。该村党支部书记董亚洲感慨道:“你们远教干的,都是实在活啊。”

以往昌图县的远教站点都是每月进行1到2次课件集中播放,现如今站点延伸到农户,“电脑学”变成了“电视看”,再集中播放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得建立新的播放机制来适合群众的口味。县远程办经过缜密的调研论证,根据“灵活+实效”的播放原则,设置了“插播”“点播+重播”等新的播放时段及播放方式,“心贴心”的播放机制让基层党员群众不仅能“有时间”更爱“抽时间”进行收看。

“见缝插针”放节目。首先,县远程办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及农民生活实际,采取“见缝插针”的原则,制定了“三时”播放法,即“饭时(每晚5点到6点)、农闲时、农季时(每一农业生产阶段前)”等三个时段进行播放;其次,响应农民带有普遍性的播放需求,随时加播。据统计,“三时”播放已累计播放约1000多个小时,已进行加播20次。

每天一到吃晚饭的时候,十间村的养牛大户崔伟就端着饭碗盯死了电视。为啥?用他的话说:“这里放的都是来钱道啊!”起先他就总去村站点学如何科学养牛,可一到冬天,由于站点不能取暖就得关门,再加上集中播放时总赶上自己有事,这学习就学得磕磕绊绊。“现在好了,”崔伟高兴地说,“自打看电视也能学远教节目,我再学习就方便多了。县里考虑得真周到啊!”

“双播”齐下保成效。首先,县远程办按照播放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首播,同时督促各村站点搜集群众的收看体会及建议;其次,对群众反响良好的课件,及时安排重播,并提前进行预告,以利深入收看学习。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份,已累计安排重播课件18次。

黑山村是个养猪专业村,几乎家家都养猪。前不久,县上安排了可繁母猪养殖技术课件,村民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大有收获,但普遍表示“没看过瘾”,便给远程办打电话问能不能重播。县远程办顺应民意,在第三天晚上安排了重播,还提醒该村村民记得准时收看。那一天晚上,村民们边看电视边喜滋滋地说:“能再看上一遍,心里就更有底啦!”

课件放完了,接下来就是学了,“只播不学”,远教学用就成了“空对空”。如何根据新的教学模式安排课件学习活动?县远程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了“两点”式(“中心户学习点”+“合作社学习点”)的学习形式, 以保证基层党员群众能学到真本领、好本领、硬本领,这“点加点”的创新形式让远教学习真正接了地气。

家庭户成了“中心”。首先,在县远程办指导下,每村选出二到三名有热情、懂电脑、能张罗的党员,作为“中心学习户”;其次,中心学习户的户主负责组织附近的党员群众定期(每月两次)来学习,户主除了当组织者外,还兼任辅导员,就学习中遇到的小难题进行现场答疑。据统计,目前全镇已选树了46名中心户,覆盖了全镇21个村。

八段村的党员安晓峰家里一到晚上就热闹极了,来的人熙熙攘攘,把他家的电视围个水泄不通。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安晓峰为人热情、眼界开阔,组织上就把他树成了远教中心学习户,让他负责组织附近的村民学习。他家每次播放课件节目,都能吸引来好几十人,连茶水都供不上。可他却不在乎:“作为党员,能帮大家伙在致富道上走快几步,值!”

合作社当上“龙头”。首先,由县远程办把关,在每村选出一个合作社,作为学习基地;其次,合作社定期组织学习(每月2次),学员主要以合作社社员为主,合作社负责人负责相应的技术讲解。据统计,全镇近二十个合作社均建立了远教学习基地。

在东兴村,丰满源农业种植合作社就是个小有名气的学习基地。自打远教接入了有线电视,负责人吴艳良就在社里摆上了一台大彩电,带头张罗社员们按点学习。这学习还真是不白学,有了远教平台播放的种植技术指导,社员们种起地来底气那是足得很,到秋一收粮更是尝尽了甜头,乐得大家都赞不绝口。

开展远教教学活动,绝不是“教”完了、“学”完了就拉倒,对后续服务工作同样也要予以充实保障;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真正结出硕果。基于这一思考,昌图县远程办密切加强教学后续服务工作,建立了“专家服务团”“技术小分队”,以切实保证基层党员群众能学以致用。

专家团全程跟踪。首先,县远程办从各涉农部门抽调专家,成立了远教专家服务团;其次,专家服务团采取巡查的方式,对各村进行定期走访,发现问题尽力在现场解决。据统计,目前专家团已有成员34人。

作为专家服务团成员,县农技推广站主任张国威最近可是忙得很。前不久,县上推出了花生新良种,张国成协助县远程办紧急制作了相关课件,在有线电视上加急播出,以促进良种推广,让乡亲们早受益。为了能够让群众真正看懂学会课件,他和几位专家一道走遍了全镇各个村。每到一村,专家们就把村民集中到一起,针对课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讲解。群众都高兴地说:“专家一到村,问题全解决!”

小分队紧急解难。首先,县远程办会同镇党委、政府,召集有热心、有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以村为单位,成立了技术小分队;其次,当接到村民求助时,该村小分队迅速出动,到田间地头解决难题。据统计,目前已成立小分队7支,有成员21名。

第10篇

现在,我代表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在挑战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进、在考验中取得显著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考验中,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攻坚破难、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9亿元(预计下同),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05亿元,增长16.03%。

——对外开放在应对危机中取得新成果。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积极创新招商思路,全面推进以“三个引进”为重点的招大引强战略,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03个,其中投资9000万美元的世界500强英联食品、9.5亿元的冀东水泥等过千万美元和亿元的大项目20个;先后有上汽变速器、德尔福派克电气等21户企业追加投资,增资总额12亿元;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内资分别达到8500万美元和46.2亿元,增长1%和15%;完成外贸出口4.5亿美元,下降24%。牢牢把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宝贵机遇,倾力向上争取各类资金项目,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1个,到位资金6161万元,争取省调控资金项目4个,到位资金1.23亿元。深入落实包帮责任制,全面加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386亿元的7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73个,完成实际投入140.6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宝钢精密钢管、2.4亿美元的通用光伏等26个项目投入生产,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增长28%。在对外开放的拉动下,园区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势头,高新区投产企业累计达到430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21%和30%。

——主导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新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特钢制品三大主导产业累计落户项目达到229个,总投资406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落户项目106个,76个建成投产。2009年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5%和78%。骨干企业运行良好,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实现逆势上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5户,完成增加值59.5亿元、利税15.9亿元,分别增长15%和16%。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轻负担、排忧解难,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帮助拓展市场、争取订单,扭转被动局面;广泛开展银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融资服务体系,全区信贷投放总额和授信额度达110亿元,到位资金7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超前规划中古路两侧临港物流加工区、西拓区南延、岗嵛山周边拓展以及青龙山以南、沿内夹河流域的高端产业园等“四大园区工程”,着力建设汽车零部件、特钢、临港物流、海洋装备制造以及it和文化教育等“五大产业基地”,为壮大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开辟新的空间。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面实施高新技术成长计划,43个项目列入省市技术导向计划和科技创新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业、消费业和高端服务业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全面拉开,全区物流大项目累计达到15个,总投资25亿元,投资5600万元的奔驰4s店等10个项目投入运营,投资6.6亿元的富荣科技软件园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2009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9亿元,增长19.5%;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5.5∶55.7∶38.8调整为5∶55∶40。

——城市建设在加快融合中呈现新面貌。牢牢把握加快与中心市区融合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投资5500万元的松霞路、民阜路等7条道路建设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投资8300万元的烟凤线福山段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区16处低洼积水路段雨污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南部新城区污水管网一期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共铺设污水管网1.2万米、疏通8500米;投资7600万元,完成重点电力工程8项,新增变电容量150兆伏安。旧城改造步伐加快,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启动,完成拆迁6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百日购房财政补贴”活动,成功举办秋季房产展销会,全年完成房产销售55万平方米。生态市区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了投资2200万元的9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三年大造林”工程顺利实施,完成荒山造林1.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1.2%和36.8%。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中开展了“大干150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中开创新局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镇街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六个镇街全年共引进和续建项目62个,总投资4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增幅高出全区15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快速突破,楮佳疃一期、乡村记忆等10个集中居住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开发面积23.4万平方米。农业特色产业效益不断提高,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认证产品5个,完成大樱桃销售2.5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2亿元的门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6000亩。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全面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全年完成支农投入1.9亿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农村环境持续改善,4个镇全部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群众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新提高。为民实事工程基本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完成了4处镇卫生院新建工程,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88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顺利通过验收;启动了泊子小学新建和福山六中扩建工程,基本实现了中小学“班班通”;投资2030万元,实施了43个村居自来水改造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个、户用沼气818户;投资14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城区公厕6处;投资1300万元,完成西拓区客运站主体工程,新增区内公交线路2条;启动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适龄青年免费婚检制度,全面推行老龄补贴,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了被征地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财政补贴689万元,参保率达到80%以上,成功列入全国试点区,全区60周岁以上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每人每年最低可领取养老金6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参合率达到100%;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财政补贴253万元,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扎实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积极推进救灾救济、城乡低保、残疾人就业康复等工作,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76元、9350元,分别增长11%和10%。

——社会各项事业在和谐稳定中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总投资5亿元的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已完成大专部的整体搬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考核验收。积极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广泛开展各类书画展览交流活动,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精心组织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的青龙山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500万元的镇街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农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85%。成功举办烟台市首届龙舟大赛,在十一届全运会上福山籍运动员夺得金牌2枚,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夺得金牌1枚。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技术服务等政策,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约束性、控制类指标持续下降。广泛开展“文明福山”、“诚信福山”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活动,扎实做好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安保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全区社会治安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继续开展万人评机关活动,不断强化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信息公开,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强化党风政风建设,帮助群众办实事2000多项,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200多件,建立了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统计、物价、气象、史志档案、双拥共建、外事侨务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打造餐饮品牌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博采众长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发挥“鲁菜之乡”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壮大发展规模,创新特色菜品,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以鲁菜文化为基础、胶东海鲜为特色、名菜名店为代表、餐饮街区为支撑、兼顾其他各大菜系特色菜品的鲁菜名城。

2.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区餐饮业零售额年均递增50%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区年营业额过1000万元的大型餐饮企业(含星级酒店)达到8家。

二、工作重点

3.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培育壮大骨干餐饮企业集群。以规模大、效益好、管理强、后劲足、业态先进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为主导,筛选20户骨干餐饮企业、品牌餐饮企业和特色餐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提档升级,力争到2015年,20户餐饮企业营业额均实现翻番增长,尽快形成一批在全市知名的大型餐饮企业和特色鲜明的大众化餐饮企业。同时,积极引导中小餐饮企业在设施档次、服务水平、菜品质量和卫生管理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餐饮行业的整体发展层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群体的消费需求。

4.精心建设特色街区,打造鲁菜美食文化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运作,加快推进青龙山美食街建设,全力打造以鲁菜为主、兼顾其他菜系,具备餐饮、娱乐、休闲等系列功能的特色街区,将其打造成振兴鲁菜文化、展示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平台,力争早日开街运营。对于汇福街、崇文街、松霞路等其他餐饮企业比较集中的街区,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引导、膨胀规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餐饮休闲街区。

5.振兴传统名吃,打造美食系列品牌。深入挖掘烧鸡、大面等地方名吃的传统制作工艺,并对其进行改进提升,打造体现胶东渔猎、农耕文化特色的美食系列,扩大名吃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6.推进“放心早餐工程”,方便群众生活。把放心早餐工程作为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以店为主、以车为辅,长效管理、巩固提高,提档升级、树立样板”的工作思路,鼓励宾馆、餐馆开设早餐,鼓励餐饮龙头企业发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大力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规范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价廉、物美、方便、快捷、放心、卫生的早餐。到“十二五”末,新增2家市政府“放心早餐工程”定点企业。

7.丰富提升餐饮文化内涵,推进技术创新。发起设立“鲁菜之乡”餐饮发展论坛,抓好餐饮行业和餐饮企业文化建设,推动鲁菜文化的创新和振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好鲁菜标准化工作,对鲁菜标准进行制定和颁布。举办“鲁菜美食文化节”,深入开展鲁菜名师、名店、名菜评选和表演、展示等活动,提升鲁菜的品位和形象。组织引导企业学习、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先进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技术,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提高餐饮服务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

8.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坚持产业招商、以商引商,积极引进国内外业态新颖、管理先进、特色突出、知名度较高的餐饮企业,特别是引进老字号餐饮名店和知名连锁快餐店,进一步丰富餐饮市场,优化餐饮业结构,提升餐饮业档次和水平,实现餐饮业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9.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餐饮,丰富餐饮业态。结合发展旅游业,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雅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发展融吃、住、游、购为一体并体现乡俗民风的“农家乐”、“采摘游”餐饮,促进旅游餐饮业协调发展。

10.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进餐饮行业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在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制定《区餐饮业经营质量服务标准》,在餐饮企业中开展经营服务达标活动,提升餐饮企业经营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政策措施

11.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创办和发展餐饮企业。对下岗失业职工经营个体私营小型餐饮企业的,报经批准,三年内可实行税费减免。对新办的独立核算餐饮服务业,按国家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

1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税等进行排名,对营业收入前20户骨干餐饮企业,定期调度,动态管理,享受区委、区政府扶持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有关优惠政策。将引进餐饮大项目纳入全区招商引资考核奖惩体系和大项目引进建设“绿色通道”,对餐饮服务业新建、扩建、改建重点项目,优先帮助争取贷款资金。

13.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存量土地发展餐饮业的项目,依据有关政策规定优先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对列入全区重点工程的餐饮重点项目,优先满足土地指标供应。

14.实施品牌和人才战略。开展区级餐饮品牌、服务名牌评选活动,鼓励有地方特色、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餐饮品牌、服务名牌评选工作;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企业,区政府给予奖励。发挥区劳动技校传统厨师培养基地优势,加强餐饮烹饪行业人才培训,探索成立以区劳动技校为中心的餐饮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培养餐饮服务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等,努力建成鲁菜产业高端人才基地。开展餐饮业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和技能竞赛,推出一批优秀经理、烹饪名师和服务明星,表彰品德良好、管理先进、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

15.加大鲁菜餐饮文化宣传力度。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全面包装推广“鲁菜”,广泛宣传“鲁菜之乡”品牌。坚持把餐饮与旅游相结合,加强与各大旅游公司的沟通和联系,使成为旅游就餐的重点区域,形成餐饮美食、餐饮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扩大鲁菜之乡品牌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御厨之乡”的文化价值,提升鲁菜在菜系中的高端地位。“十二五”期间,制作完成一部反映鲁菜传统文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

16.规范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收费行为。除国家法律法规及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餐饮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正常性抽取商品检查,须向企业支付商品货款。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对企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进行公示。定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

第12篇

刚才,青锋、保明同志分别对*年的人事、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人事和劳动保障的重点工作,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握工作重点,全面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人事部门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或者说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或者说怎样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贡献?回答好这个问题,是我们做好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们打开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理解人事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工作。人事部门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是两支人才队伍,一是以公务员为主体的政府管理人才队伍;二是以社会各方面、各层次专业人才为主的社会人才队伍,上至研究院所的高级职称人员,下至果园的农民技术员,都属于社会人才的范畴。人事部门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选拔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提供管理和服务,目标是各类人才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精神建设*,强力推进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宏伟目标,并对人事人才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目标,人事部门肩负着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职责。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绿色产业发展所需的农村基层人才和实用人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规划人才、策划人才、市场服务人才,都要纳入到人事部门的总体工作中去考虑和安排。人才是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事部门不仅要培养造就一支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人才队伍,而且要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社会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把人事人才工作放在推进跨越发展、满足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巨大需求的大局中去考虑和定位,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把选拔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和服务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来抓,才能确保人事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才能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争创人事工作一流水平。在具体的人事人才工作中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人才机制作为人事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等措施,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通过健全以突出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使用办法,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优化和合理配置。二是要把营造宽松开放的人才环境作为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指导方针,从注重保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着眼,从人才的专业对口、特长发挥、生活便利等细微处着手,实行人性化管理,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各类人才真正感到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三是要把加快各类专业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中心环节。各级事业单位是各类专业人才集中的地方,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是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的形势下,这些制度相对滞后,无论是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还是人才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都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要下大力气抓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体制、新机制。四是要坚持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把人才资源放在优先开发的突出位置,创造人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潜能。大有大才,小有小才,凡人皆才,才各不同。各得其所、才尽其用是我们人事工作追求的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围绕发展来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今年是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意义重大。各县区政府、各级人事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机制体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各项人事人才工作,全面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要切实加强人事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队伍,树立一流的形象,创造一流的业绩,为全市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作出表率。具体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扎实开展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实施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就是要建设一支优秀人才密集和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今年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认真贯彻实施好中省出台的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我市公务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市县两级政府管理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政府工作全面提高效率。二是强化公务员管理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要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党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办法,进一步完善录用机制,把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党政机关中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机关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三是切实增强公务员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社会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切实增强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要抓紧做好公务员登记和参照审批等各项具体工作。公务员登记是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中最敏感、难度最大的工作,也是当前较为迫切的一项工作。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不少,有超编问题,有混岗问题,有违规调人问题等等,基层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具体到一个单位,不同人员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一个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使一个单位不得安宁,一批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人事部门要扎实细致地做好公务员登记和参照审批各项具体工作,既要严把政策,不出偏差,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政策,拿出具体的措施、办法,在按程序报请省市批准后,妥善解决好遗留问题,确保登记工作稳定、有序地推进。

(二)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公务员法的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也关系到大家的个人利益,必须认真细致的做好工作。一是抓紧审批兑现,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市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的指导,积极与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规范津贴补贴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审批兑现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意见,按程序报批,确保工资套改和规范津补贴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二是巩固和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对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中省关于改革工资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纪律要求,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要在省上有关配套政策规定出台后,抓紧制定我市的实施意见,尽快组织实施。三是加强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研究制定我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的具体意见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三)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继续完善和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要按照中、省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放开工作思路,不要拘泥于财政减负、人员分流两项目标,而是要研究制定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高能低,职位能升能降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切实搞活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今年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年底前完成市直事业单位设岗工作和人员聘用工作。二是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尽快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特别是要将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作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公开招聘,把专业对口、有真才实学的大中专毕业生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来。三是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分类实施的思路,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职业水平资格评价制度,依法推行职业准入资格制度,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高度重视和加强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级人事部门要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政策环境,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上来。一是要把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围绕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制定实用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为三大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同时,要从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制定出台《*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成立实施振兴计划的组织机构,落实振兴计划专项资金,健全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确保今年振兴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把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各级人事部门要切实改变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的状况,切实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对人才创业的政府服务,抓好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用人是用才,才在脑而不在脚。所以要树立重脑轻脚、重才轻人的观念。制定灵活实际有效的用人办法,既能使用人才,又不浪费人才。三是抓紧培养一大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需要我们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五)加强政府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工作。由各级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政府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工作,有利于规范和整合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有利于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建立强化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市人事部门要在做好*年度市政府机关重要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根据即将出台的《陕西省开展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我市政府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的实施意见,建立考评工作的评估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全面落实、如期完成。各县区政府也要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二、围绕社会保障这一中心,更加关注群众切身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劳动保障部门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什么重要任务?怎样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建设?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这三个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抓住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抓出工作的亮点,全面推动劳动保障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改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安之基,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病有所医是民康之举。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保障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劳动保障工作搞好了,才能更加充分更加完整地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目的,解决人的生存发展问题,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让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3131”战略,即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做好*城区“三山两河”治理文章,突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抓好“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社会保障建设放在全局性三个重点建设之首,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所谓社会保障建设,就是要以民生为核心,以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就业、医疗、养老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运用行政和市场两个手段,形成覆盖面广、保障能力强、解决突出问题力度大的社会保障局面。具体讲,就是要努力扩大城镇就业再就业,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推动农村劳务输出,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民工进城问题;努力扩大各类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加快医疗保险对城镇和农村的覆盖,解决好全社会各类人员养老、就医、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全社会绝大多数群众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上得起学、吃得饱饭、住得起房,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年,我们要围绕社会保障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六项亮点工作,争创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一流水平,努力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做出新贡献。

(一)坚固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以促进“零就业”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努力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4050”人员分流安置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的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一是要探索建立就业再就业动态管理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两个系统,形成一个机制。以社区为基础,以各级劳动就业机构为依托,建立自下而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以企业单位为基础,以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为依托,建立自上而下的就业岗位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在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对接,形成动态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制。今年,要按照“分级负责,市直先行”的要求,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岗位的普查和动态管理工作。通过普查,详细登记就业人员和岗位开发的基本情况,建立起下岗失业人员和岗位开发数据库,做到“基本情况清、技能特长清、经济状况清、择业意向清、安置去向清”,随时掌握就业动态。并要建立就业动态月报制度,做到“掌握信息、双向对接、动态管理”,形成以企业、社区为基础的就业动态管理体系。

二是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是一项新举措。去年年底市政府出资744万元购买了1000个公益性岗位(其中市区500个,12个县500个),并于12月下旬举行了市区下岗失业人员招聘洽谈会。今年,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最迟在今年六月份之前,继续购买1000个公益性岗位。在资金的筹集上,按照“谁购买、谁出资”的原则,由同级财政、用人单位负责。市上对各县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给于适当补助。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这件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好事办好。

三是要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消除“零就业”家庭。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把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情况纳入就业再就业考核体系,按季检查,按季通报,促进及时就业。要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对“零就业”家庭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职业培训、小额贷款、就业信息、社保补贴等政策扶持,实现每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年内全市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同时,要特别关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切实保障好他们的生计。

(二)筑牢民安之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社会保障建设,是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重点之一。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要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多种形式就业人员、复杂劳动关系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办法,大胆突破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盲区”,积极研究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险问题,尽可能地将各类企业和人员都纳入保障服务范围。

一是要认真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并正式出台。今年,市区要按照已出台的办法抓好城镇居民、学生的参保缴费工作,力争年底参保缴费率达到80%以上。同时,吴起、志丹、安塞、子长、甘泉、黄陵6县争取在今年内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其它县也要积极做好调查研究,着手制定参保办法,力争明年在全市推行。

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扩大五大保险的覆盖面,把更多的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同时要积极研究探索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今年,市劳动保障局要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农民工医疗和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进、教育“两免一补”、大病救助、城乡困难低保、残疾人救助、工农业产业和产品保险、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人身保险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政策配套完善、惠及城乡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认真考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年内抓好试点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力争这项工作能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三是要切实加大对社保资金的监管力度。去年11月份,省政府对各市社保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从对我市的检查情况看,市县两级社保资金帐目清楚,数字真实可靠,没有发现明显的违规违纪问题。但也发现我们部分县区、单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社保资金是“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挪用。目前,国家正在着手研究制定社保资金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资金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明确法律责任。我们也要结合实际,尽快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社保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四是要切实加快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流程科学、服务到位、功能齐全、手段先进的要求,在年内启动建设集劳动力市场服务、社会保险经办、信息咨询、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市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并力争两年内建成投运,以实现求职用工、参保缴费、合同签订、投诉维权、劳动保障事务等主要业务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各县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抓好县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设。

(三)提高民生之技,努力做好农民工工作。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爱民之举、安邦之策。

一是要尽快研究制定农民工工作实施细则。要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70号)精神,按照《意见》确立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农民工工作实施细则,以逐步实现“五统一和一完善”的农民工工作目标。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是要切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彻底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各级公共职介机构都要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教育部门要全面落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计生部门要制定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具体办法;市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要针对农民工工作的突出问题,开展农民工工作调研,并对各县区落实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进行督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要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劳务输出工作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抓出成效。今年劳务输出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按照信息、培训、输出、维权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着力抓好劳务输出输入基地的对接和劳务协作工作。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驻外办事机构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的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政府在组织输出中的作用。通过二、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劳务输出“三个50%以上”的目标任务。即劳务输出人数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有组织输出人数占劳务输出总数的50%以上,技能型输出人数占有组织输出人数的50%以上。

(四)维护民生之权,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始终把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入手,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是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推动各类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今年,力争有70%以上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二是继续抓好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治理工作,狠抓最低工资规定的贯彻落实,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三是积极推进劳动争议处理实体化建设,探索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发挥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筑牢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四是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扩大执法年审覆盖率,严肃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调整的是人的关系,不仅量大面宽、政策性强,而且倍受关注、社会期望值很高,需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事劳动干部面对的是广大群众,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部门形象,也代表着政府机关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工作队伍,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今年,要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在全市人事、劳动保障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这项活动,认真解决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干部在思想、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人事劳动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起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要重视行风评议工作。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全年的行风评议中走到前边,不能位居中游,更不能落在后面。同时,由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各县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工作进行指导检查,推动人事、劳动保障系统的行风建设。年初,要有针对性地作出具体安排,全年内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多项在社会上有影响、有成效的活动,年底要在系统内评比。

二是要努力提高行政能力。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是执行政策部门,也是政策制定部门,要求我们要提高业务本领,转变作风,不断增强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解决民困;要加强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用调研成果指导决策;要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了解真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充分运用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经验来推动工作,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整合机关职能,按照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转变职能,公开办事规则和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改进服务方式,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我们转变作风的核心,重点解决衙门作风、和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以及对待群众态度生冷硬等问题,要研究建立群众和社会对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公开监督、直接监督的机制和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