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01:1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农业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传统和石化农业三个完整历史发展阶段[2],现在正在从石化农业到生态农业转变。一般而言,石化农业被称为传统农业现代化,它主要以化肥、农药和动植物成长激素的高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为特征。石化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直接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业现代化,认为石化农业把原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推向了歧途,积极寻找替代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新的现代农业形式,生态农业因此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生态农业要求将化学化的农业转向主要依靠以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兽药、生物性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生产出更多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美国土壤学家沃•艾博克(W.A1berhc)于1970年最早提出生态农业概念[3]。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确且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界又提出低投入持续农业等概念。1991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在《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持续农业发展”新概念。此后,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持续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讨论,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积极探索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生态农业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在银川召开的中国生态农业学会上,生态农业概念被首次使用,生态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广。1980年,叶谦吉认为,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5]。1987年,马世骏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工程的简称,应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进行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它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在性质上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类型[6]。1991年厉以宁提出,生态农业是指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的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地、持续地取得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7]。1996年,钟晓青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行模式,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完全在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统一起来,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8]。在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生态农业的实践也随之展开。2002年,农业部全面总结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归纳提炼出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后又经过数年的推广实践及科学论证,又从中最后推出十大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包括:北方“四位一体”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平原与准平原区的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持续利用型的草地生态农业模式;混种与轮作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模式;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型生态农业模式;工业化设施型生态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总之,尽管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概念的界定不一,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但人们对生态农业存在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强调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二是强调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强调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技和管理相结合,突出现代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在接受三个共识的基础上,给生态农业的定义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自然或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生态农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是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利化、合作化为一体的农业,囊括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涵,发展前景广阔。所以中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它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
二、中国农业的现实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牺牲农业生态环境,片面追求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了农业资源日益萎缩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了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农业资源严重萎缩及保证粮食安全的迫切性,决定了必须走发展生态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1.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江河日下。截至2012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人均不足1.4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尽管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占优补劣”、“硬占柔补”已经严重危害了耕地的质量,目前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个百分点。同时,每年沙化面积为2460平方公里,沙漠及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
2.森林与草原锐减。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详查,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0.3%,人均占有林地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7,已基本无成熟林可采,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植被减少。我国现有可利用的草地面积约33.7亿亩,人均不足2.6亩,目前,草原退化面积达13亿亩,而且每年仍以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退化。
3.水资源不足。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缺少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大,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
4.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大气与水体污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区接近国土面积的30%。农村畜禽饲养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总排放的50%,2010年,农业源排放的化学需氧量约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约占排放总量的57%和67%。2010年,县域污水处理率约为31%,水体污染严重。二是农地污染。全国1/10以上的耕地遭受污染,土壤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15公斤,高出发达国家1倍,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高达50%~60%;每年化肥施用占世界总量的30%,化肥用量60年增加近百倍,用量是发达国家上限的2倍。三是白色污染。每年有约50万吨的地膜和塑料残留在土壤中,百余年不能降解。四是食源性污染。在农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生长激素、催熟剂和添加剂,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的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造成了农牧产品生长过程的污染,“有抗食品”已成为人体内的“隐形炸弹”,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五是外来物种侵害严重。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越来越多,有飞机草、互花米草、水葫芦等400多种,20世纪90年代,每10年左右才会发现1种生物入侵,可2005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1~2个“新面孔”。
5.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十年丰收,但从长远看,粮食缺口仍然会扩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2013年粮食产量达1.2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860多斤,自给率约为88.4%,缺口约11.6%,缺口接近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全年1300亿斤的产量。我国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比青海省还多200万,预计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5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需求总量将超过6亿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精深加工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大,转化为肉、蛋、奶、酒的粮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每年仅生产白酒和啤酒消耗的粮食就有4000万吨。13.4亿人口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外国人手中。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为5000多亿斤,假如都被中国购买,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0%,解决不了中国的粮食需求。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的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其中美国出口粮食总量的15%销往中国,贸易逆差133亿美元,已经连续十多年逆差。粮食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国除了18.36亿亩耕地外,还有60亿亩草原、43亿亩林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内陆河湖。必须充分循环利用农业资源要素,生产出更多的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减少国民对口粮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实际出发,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农业,尤其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实现较高的资源转化率和维护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这是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粮食生产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的最主要途径。
三、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涉及观念、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整体设计,积极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基础。一是中央要明确做出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决定,明确指出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明确把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二是加强全党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最重要,所以要在全党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教育,要编写材,在各级各类党干校和农业院校开设生态农业课,普及生态农业知识,用科学的生态农业知识武装广大干部,重点武装农业和农村干部,以提高全党和广大干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自觉。教育全党和广大干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农业资源,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广泛的生态农业文明宣传,使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热爱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进而形成全社会的生态农业文明意识。
2.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认真研究西方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发展完善已有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一是在沿海地区和太湖、洞庭湖、三峡库区、滇池等高集约化地区,借助3S技术,科学施肥施药,减少用量,积极防治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环境污染预警,保证农地和农产品免遭污染。二是在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华北和东北风沙综合防治区等生态脆弱区,加大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开发适合这些地区生长的优质速生林木品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生产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农林牧渔产品,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农业区,防止农产品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尽可能多地生产绿色食品,积极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把黑龙江省和豫东平原建成亚洲最大的生态农业区。四是重点推进各地区主导生态产品建设,笔者认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重在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加速建立不同产业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农林牧渔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律规范。一是制定和完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扩大并提高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补贴额度,扩大对生态农业产品生产的信贷支持,使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受益。各级政府都要加强生态农业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减少生态农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劲,尤其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投入。二是将必要的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政府必须明确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支持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奖励遵循者,处罚违规者。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和保护生态农业建设。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以此为基础,加快制定《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等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配套法律,尤其要加快制定规范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的法律,依法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4.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生态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一是调绿,大力发展非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中绿色食品生产,它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加速有机肥、有机农药和有机生物调节剂的研发与生产。二是调红,非生态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都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五大牧区必须率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为主,严格按草原合理的承载力放牧,对严重沙化与退化的草原禁牧,对一般退化了的草原周期性休牧,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各级政府要增加休牧补贴数额。三是调白,即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新的菌种,做好白色产业的精深加工,搞好产业化经营。四是调蓝,大力发展海洋和陆地江河湖泽水产业,变非生态养殖为生态养殖,做大做强海洋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海洋菜园、海洋粮食和海洋牧业。五是调特,大力发展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总之,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农林牧渔业各业间相互依存关系,充分发挥各农作物在生态链条中的作用,建立各种各样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模式。
5.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的指导,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面积,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一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选取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采取整县推进的方法,边推进边总结成功经验,做到以点带面,直至推广到全国。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加速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借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与农户均享加工利润和销售利润,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三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更多依靠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生态农产品出口数量,使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生力军,进而成为平衡国际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依托其进一步拉动国内生态农业发展。
6.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技创新是生态农业发展之本,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客观要求。一是加快生态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种子,种子的科技含量占农业总科技含量的40%,尤其是要加快培育适宜粮食主产区生长的新品种,积极开展分子生物育种和天空育种,抢占世界种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主要包括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农田控磷减氮、畜禽清洁养殖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循环农业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及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节水节肥节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技术。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议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农业院校,提高农业院校生源质量;国家免费培训基层生态农业科技人员、生态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奖励优秀受训者。四是加快新型生态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推广。农业科技推广的重中之重是基层,加强基层站点设备等硬件和队伍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入户进田,畅通“最后一公里”。加速建立完善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的利益驱动机制,实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保底,绩效工资与推广的数量与质量挂钩;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农科教产学研推相互衔接的机制,强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9]的科研与推广评价导向机制;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农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必须承担生态农业农技推广任务,国家要做出农业高等学校的教师将1/3的时间、科研院所将1/2的时间用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的规定,在职称和利益分配上予以更多的激励。
7.加强与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保障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研究制定生态农业基地、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加强生态农产品质量保障管理。严格执行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对农户和龙头企业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质量监测,严惩生产过程不达标和质量不达标者。通过对生态农产品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生态农业教育培训。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广大生态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的培训,传播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使其掌握各项标准和规程,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速县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在广大农村的全覆盖。加强生态农业信息质量管理,确保生态农业信息的真实性。五是加强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生态农产品,尤其是绿色和有机食品及标准的宣传,积极促销;实行生态农产品分级包装进入市场销售,优质优价;实行生态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专卖销售,实行销产连带追溯赔偿制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防假打假。六是加快建立健全气象、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信息等全方位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服务部门人事管理事业化,强化公益性。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
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
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郭焕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2)。
2.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论文关键词:物理学科 农业学科 学科交叉 物理农业 人才培养
论文摘 要:通过在农业科研中把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展望学科交叉对培养新世纪具有全新知识结构人才的广阔前景,推动物理农业的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潜能。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实施科教兴农不仅要善于创造新知识,吸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要善于把新知识、新成果转化成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知识和科技的价值[1]。农业院校在科研中,考虑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基础学科与优势学科整合,通过学科边缘交叉是技术创新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结合魔芋科研项目中物理技术在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就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展开论述。探索通过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有益结合,思考对培养新世纪合格农业人才、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等问题。
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进了科学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现代科技发展的学科高达分化基础上的高达综合的特点说明,科技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和技术的横向联合就能形成整体优势,边缘交叉容易出现新的生长点 [2]。尤其是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是越来越突出,如计算物理学、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使“物理农业”脱颖而出,并且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1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相结合的必然
(1)自然科学领域内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20世纪以来,以数学为工具、物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一起来[3]。而物理学研究的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它渗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统,因此物理学也要研究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它与生物学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这一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下了《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今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遗传密码”,就是由薛定谔首次提出的;21世纪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学的应运而生,使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联系起来;同时在农科教材中也不乏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如离心分离技术、宏观、微观方法——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红外测温、卫星遥感、生物与熵、正常细胞的电模型、衍射现象、生物体的旋光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和物质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磁,原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方面。可见,物理科学与农科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已日益渗透和应用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农科的生物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物理学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与发展技术被引进了生物学,从而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至今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仍是分析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最精确的技术[3];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学在研究思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就突出了物理学的特点。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走在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美国、英国的趋势来看,21世纪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已经势不可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卫生研究院联手资助大学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Bio-X中心,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基金会在2003年也建立了以10年为期的重大研究计划——预测生物学。这个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正在成为大量学术会议、高质量学术杂志以及基金资助机构的主角。可见,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间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
2把物理知识用于农业的现代物理农业的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等国就已开始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物理农业—物理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应用物理学技术、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物生命过程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的作用机制,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动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4]。随着国际贸易农药残留标准越来越严格的动态趋势,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高要求,“物理农业”的精英们在中国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近5年来,在天津、大连等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有力地说明把物理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能推动传统农业的变革,是一种独特有效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有:磁化、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于化学农业来说是一种高效、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实现效益转化的农业技术 [5] ,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达到提高品质、抗病增产的目的,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把物理科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
三、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术应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温和紫外线辐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并对植株生长产生良好的影响,这在小麦、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证实。
魔芋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魔芋生产中,魔芋软腐病已成为魔芋生产和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魔芋软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种芋及土壤,种芋带菌是引起植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一特性,以及温度、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影响魔芋生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低温、紫外线对魔芋种芋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魔芋种芋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冷藏和不同时长的紫外线辐射,研究不同处理对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控制及产量表现的影响,把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知识结合应用于科研生产。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用低温冷刺激、紫外线杀菌处理魔芋种芋能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把物理因子低温、紫外线这样应用对魔芋的影响是正向的;试验中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生产的魔芋没有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笔者在科研中把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生产成本低、简便易行的生产方式对改善和提高魔芋品质、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四、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展望与思考
1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升造
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的融合,有利于教师的农业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能加强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能拓宽农科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毕业生面对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业更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毕业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选择由交叉学科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为方向,而现代新兴的物理农业中所涉及的有关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等诸多问题有待应用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加以解决,农业院校的学生由此领域为方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融合的培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中国理论生物物理学家欧阳钟灿院士呼吁:“为培养具有全新知识结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应革新大学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呼吁高校生物系反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适当增加数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美国著名的倡议“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本科生的生物学教育”(Undergraduate biology education to prepare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Bio2010)相呼应[3]。现在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已开设了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专业,希望“培养出来的跨学科学生能操同一种语言去建造生命科学的通天塔”。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在“绿色革命”“转基因作物”的粮食增产模式一一亮相的时候,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增产技术也在低碳农业、节水农业的倡导环境中备受关注。把物理中的力、热、光、电、磁等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化学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是解决“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物理农业已展示了它的“神奇”,相信物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粮食生产的健康安全、增产增收方面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也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容,同时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知识的作用,充分展示交叉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文胜,程立佳.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努力为科教兴农服务[J].高等农业教育,1999(4):29—31.
[2]胡跃高主编.农业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9).
[3]袁观宇.生物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论文关键词】都市农业 郑州市 策略分析
【论文摘要】都市农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分析,提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若干对策。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转贴于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原楼市网.把摸郑州城市发展脉络[J/OL].2007.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 农产品贸易 对策
论文摘要:在分析了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出若干建议措施。
当今世界贸易中,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其特点是形式上具合法性,名义上更具合理性。
一、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农产品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以及环境息息相关,加之农业历来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保护重点,因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出现首当其冲地会对各国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当然.作为环境保护和进口限制的共同手段,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可以说是利弊共存。绿色壁垒其初衷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绿色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可以防止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商品进口,从而有利于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的改善;同时,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璧垒的实施,可以促进各国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例如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严格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但绿色壁垒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受控地位。众所周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和在环保标准方面的差异,目前只有经济发达国家才有可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这将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地位,这是绿色壁垒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最直接的利益损害。如美国从1997年开始,强制性地实施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 HAGCP),这一措施使我国对美国的虾类产品出口大大减少。据海关统计资料,1997年我国对美国的冻龙虾出n额由1996年的I 203.9万美元减少到56.7万美元,冻鳌虾出口额由23.8万元下降到2.4万元。
(二)绿色壁垒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发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限量苛刻,农业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农业欠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型、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如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其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与美国、阿根廷并称为三大花生出口国,199b年我国的花生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而近些年来虽然生产量每年增长,但出口量却严重下滑,出日创汇额徘徊在2亿美元左右,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出口花生在安全卫生检疫中的关键性指标—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达不到国外标准的要求。我国的传统出口农产品中的茶叶、蜂蜜等,近些年来同样由于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失去了优势地位。自2000年7月1日起,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标准,限制和禁止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有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使我国茶叶出口近年来对欧盟出口逐年萎缩。
(三)绿色壁垒增高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加大了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比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坚持实行原有的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0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许多指标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三位,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又如日本,对进口大米的检测有一百多道程序。程序的增加和检验费用的增大提高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国外大米在日本市场的竟争力。 转贴于
二、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国外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口的传统手段将逐渐减少,绿色壁垒将或正在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绿色壁垒有增无减已证明这一点。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除了要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之外,应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国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二)重视发展环保农业,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农业以及相类似的生态农业、节能农业、立体农业等农业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一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重视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全面规划,合理配置、节约利用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三是重视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这对于开发我国出口农产品货源、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促进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
(三)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等的研究和搜集,建立农产品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日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通过企业引导农户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环境条款;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壁垒;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如1997年4月,国家商检局邀请欧盟兽医代表团考察,确认了我国向其出口鲜猪肉等的条件使得欧盟解除了从我国进口鲜猪肉等的禁令。
(铜仁市委党校,铜仁 554300)
摘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旅一体化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西部地区,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现代旅游和以山地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各有优劣,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本文以西部地区A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旅一体化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 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现代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06-02
作者简介:王慜(1983-),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现为铜仁市委党校讲师。
0 引言
农旅一体化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完善而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重点是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着眼于以耕地为基地的农户经营,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相对低水平的发展形式。现代农业则是一种满足基本粮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产,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旨在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全区域的生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 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1.1 农旅一体化的范畴界定
农旅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互动的基础上,开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栖化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一种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农旅一体化有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等方式。农旅一体化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1.2 农旅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化的一种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断产生矛盾冲突,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项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1.3 农旅一体化使农业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农旅一体化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农业与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该村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休闲避暑旅游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正踏上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向着幸福新生活迈进。
2 A区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A区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A区是地市级城市所在地,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民族乡,具有“黔东门户”、“黔东宝镇”之称,这里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多,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还有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故居、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文笔峰公园等景区,距离佛教名山梵净山8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55公里。近年来,A区所在地级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更促进了A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农业产业基础良好
A区优质稻种植面积65023亩,总产量28800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25473亩,总产量41232吨;花生种植面积11141亩,总产量1060吨;油菜种植面积36144亩,产量4880吨;油茶种植面积24570亩,占油料类种植面积的34%,产量36吨(油茶处于发展初期);蔬菜产业,目前全区在2011年以后种植蔬菜面积超过46369亩,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产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亩;中药材产业处于发展中,畜牧与水产业现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其中水产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3 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以“农旅一体化”为目标,为农业生产导入现代旅游服务要素,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生产定制化、生活乡村化”的一体化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连片开发、整体提升,带动其他乡镇新农村建设提升,推动A区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A区生态农业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导方针,围绕“生态化的山区环境、品质化的农业产品、创意化的产业体系”三大核心,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一心一环一区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适当增设生态农业对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和人文价值提升功能,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与体验产业和农业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四大产业对接,使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增效。
4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农业发展向由循环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现代农业应该摆脱以往通过生产粮食、副产品等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发展模式,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将现有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利用旅游产业为农业产业打开市场,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供旅游观光和调剂劳动以及学习、享用农产品的现代旅游农业。
农旅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优化要以旅游企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产业运作方式,通过多产业融合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单一的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4.2 农产品类型由传统初级产品向特色品质产品升级
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传统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无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农产品销售模式比较落后,致使产品打不开市场,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要对农产品进行创意加工,实现碧江区文化的物化,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在销售环节,应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让农副产品真正规模化、标准化。
4.3 发展质量农业,提供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
引入绿色生态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优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就现代农业而言,除了要增产,更应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另外,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执法机构应该对农产品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4.4 加强组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合理规划。根据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打造品牌产业,促使农业与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以此形成优势产业;规划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时,应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资源,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体系。另外,要积极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农,逐渐构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和运转方式。
5 对策效果分析
现A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品牌,组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技术服务团,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以点带面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目前,A区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30012万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00.04%,据2012年统计数据:建成专业蔬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2.3万亩,竹林基地0.9万亩,中药材基地0.2万亩,粮经比由6:4调整为4:6,农森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9%。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而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种类不仅是传统的农产品,而且包括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确定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全省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产品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引导企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应对贸易壁垒的话语权,促进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大发展;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化工作,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原则。标准化是一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基础工作,县政府着力宏观政策引导,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原则。县质监局是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主体,要统一管理好我县标准化工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坚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市场引导,国际接轨原则。以市场为引导,促进标准化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积极应对标准国际化挑战,提升我县产业和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标准化工作,着力重点突破,引领一批重点、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年,我县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总数达3家以上;新建设大樱桃、红富士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确保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总数达到5个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制(修)订花椒、大樱桃等农业标准化区域性地方标准2项以上;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个以上;生活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申报建设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个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凝聚地方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制(修)订服务标准化区域性地方标准2项以上。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我县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充分显现,标准化贡献水平进入全市前列。
二、主要工作
(一)围绕生态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1.围绕花椒、大樱桃和水禽等优质生态农产品,推广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水务、林业、科技、环保、旅游等部门和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要加强合作,开展先进种养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灌溉水质、良好操作规范等标准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变为地方标准。
2.农业、水务、林业、环保、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技术、循环节水农业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实现农业标准化与菜篮子工程、有机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
3.加快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步伐,按照“发掘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原则,突出重点,科学论证,有序创建,形成全县农业标准化发展梯队。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花椒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项目应积极申报“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力打造精品农业、绿色农业。
4.鼓励和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组织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专合组织的深加工产品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名牌”、“著名商标”,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建立和完善工业标准体系。
1.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万里工业园区锌锭等产品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工业产品标准体系。鼓励制定企业联盟标准,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带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增强质量竞争力。
2.加大万里工业园区和甘溪坝食品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力度,督促5家重点企业和5家成长性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通过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大的知名企业。
3.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技术合作,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努力推动重点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主体,将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带动提升整体质量水平,深入开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品研究、开发。组织、鼓励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争取在标准制(修)订中的话语权。
4.加强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分析研究,积极推动全县中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对国际先进标准的研究、转化和再创新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我县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了解国际贸易及其技术规则的发展情况,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提高本地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
5.经信、安监、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指导和考核,督促企业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逐步建立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6.组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等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宣传和业务技能培训等方式深入落实《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强化企业产品标准责任意识。
7.组织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或行业节能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量标准,将载能产品的能耗指标列入产品标准的重要技术指标;重点抓好高耗能企业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的实施工作,对照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帮助企业制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降能增效;加强与相关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重点开展清洁能源、节能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原创科技(专利)向规模化生产产品技术标准转化,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三)围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拓宽标准化工作的新领域。
1.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着力打造“茶马古道”、“九襄花海果都”和“大渡河大峡谷”等旅游路线,以及“碧水、蓝天、阳光城”为重点的旅游标准化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以精品线路旅游带动餐饮服务、酒店管理等配套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2.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经信、交通、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加强推进现代化物流、商贸流通等标准化试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县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申报国家或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推动服务标准体系的完善,着力打造一批知名服务企业和服务品牌。
3.质监、经信、旅游、交通、司法行政等部门要加强对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加快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咨询服务、商贸流通、司法公证鉴定等新兴服务领域标准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一批具有特色的地方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提升我县整体服务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标准服务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维护更新。加快全县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电子阅览室等载体,开展对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收集、分类、整理、跟踪、分析、共享;实现与政务信息网、商务信息网等信息系统的共享,为企业、公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标准信息和预警信息服务。
(五)建立和完善标准实施监督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贯彻落实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有关行政许可。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工作,建立和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加大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保护资源、环境和消费者利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标准化工作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对全县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做好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沟通信息,大力配合,做好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二)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标准的研究制定、试点示范和采用国际标准等工作的鼓励。鼓励承担或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申报科学技术进步奖。标准文本正式批准实施后,视同同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创新性突出、技术水平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标准,优先纳入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定范围。
(三)加大资金支持。将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科技部门科研项目,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企业资金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技术标准科研、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试点示范和推广等标准化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并将其纳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综合预算予以保障。对在标准化技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关键词:湘西州;农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93-02
一、湘西州农业扶贫主要模式
1.特色文化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湘西创意农业的民俗文化植入的模式,就是通过创意的手段将蕴含在湘西农村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与农业相结合,形成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如上所知,湘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歌舞文化资源,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在发展创意农业是,要充分的运用这些资源。如湘西茶文化产业模式湘西风俗丰富多彩,要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苗族文化,土家族文化就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有很大的知名度。湘西古丈县可以运用当地名人宋祖英宣传古丈的苗族文化,开展古丈的茶文化,并结合古丈的茶资源,开展自己的茶文化特色,形成知名度和产业化,以此促进当地的茶事业的发展。
2.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湘西景色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有丰富的物种,并且在政府的倡导下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大量的种植柑橘和猕猴桃,在当地成立了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公司+大学+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在湘西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达5万亩,以优质猕猴桃为原料,生产加工成老爹猕猴桃饮料、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王素等品种达10余种,特别是依靠吉首大学的科研成果对猕猴桃果王素提炼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是中国猕猴桃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湘西也可以与农业科技合作,培育猕猴桃和椪柑新品种,比如可以培育出保鲜时间更长,味道更鲜美的品种,或者是可以培育出在每个季节都能生产的品种,这样人们就能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湘西生产的猕猴桃和椪柑。
3.低碳生态强化模式。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湘西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面积也很高,因此湘西创意农业可以以生态涵养为前提,在市场的导向下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创意服务业体系。如观光牧业,即兴建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打猎场、森林动物园等,养殖各种兽、鸟、畜等,让游人观光和参与喂养等。湘西地属丘陵地带,林地宽广,所以适合发展山间养殖厂如现在流行的柴鸡蛋、绿鸡蛋就是把鸡放到山间自然喂养,以满足都市人们自然健康的需求
4.特色服务创意式。创意产业蕴含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人本化现代知识服务业,创意农业主要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和精神享受,而不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的服务。服务特色发展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消费群体,湘西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娱乐活动和娱乐方式也受到限制,所以具有特色和创意的娱乐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特色的服务模式,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和风险。
二、湘西州农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无保护使用土地。近年来,湘西州地区自然资源和森林植被,一直处于一种过度的开发现状,主要体现在农业、矿业和林业等方面,使得这些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加速。资料显示:湘西州境内的土壤侵蚀量为年3 150吨/平方公里,河流含沙量呈逐年增多态势,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面积都比较多。据调查,因为无保护使用土地以及过度施用无机化肥,湘西州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的速度下降,据农业、国土部门2005年对耕地勘测表明:全州中低产田比重高达85%,且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据历史资料显示:2007年湘西州耕地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湘西是长江下游、包括洞庭湖区域的生态屏障,湘西生态环境对整个湖南利害攸关,其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降低土地石漠化速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工业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矿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全州的支柱产业,除极个别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规模运作,根本达不到国家特殊行业的基本准入条件。目前湘西州采矿企业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废渣回收率只达到15%,工业废水、废气得不到有效治理,使生态环境由点污染向面污染转变,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致使工业区周围的农田失去了农用价值,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排放工业废气形成的酸雨,影响地区更为广阔,危害则更深远。
3.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业投入不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的比较利益相对较低,据资料显示,每元资金投资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收益比例大概是1∶2.5∶2,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比较收益原理支配,农业生产诸要素如资源、人力、土地向比较利益高,机会成本低的非农产业流动,从而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由于投入不足,湘西州农业基础脆弱,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并且,也由于教育和技术投入的不足,政府对持续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不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谈发展持续农业,保护资源与环境,就是一句空话。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下。湘西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效比较显著。产业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现,产业链条利益连接机制初建。但湘西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由于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没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科学规划,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自发发展状态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产业基地发展不均衡,多的柑桔近80万亩,少的秦简茶、花椒只有2~3万亩;龙头企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分布不合理,偌大的柑桔和蔬菜产业没有一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而中药材、畜牧业等产业都集起多家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匹配,相当部分龙头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材料,生产不足,不能满足运转,如万发薯业一年生产时间只有3个月,秦简茶业也只有4个月;金凤凰公司也因目前只有5 000吨产量的叉尾鲴原料,只能满足企业第一期加工车间1/3的加工量,这就造成设备闲置。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州农业产业化,形成比较稳固链条的还只有猕猴桃产业,“老爹”公司一年可持续生产9个多月的时间。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产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发展持续农业的前提条件;市场或流通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持续农业发展有赖于由稳定的销售渠道、健全的流通网络构成的各类市场,发挥正确的市场导向,充分地占有市场信息和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只有将农业纳入市场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引导农业的发展,才能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湘西州农业科技扶贫对策研究
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科研成果,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和应用。湘西州农业发展已经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要想实现跳跃性的发展,赶上或超过其他省市和地区,第一,必须加强技术的投入力度,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是关键,投入过低,显然会对农业现代化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合作,获得高等院校的人才支持,指导农业生产,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大力支持建设一个技术推广平台,农民可以及时和农业专家沟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农民提高农业生产力;建立一支较大规模和具较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用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实现湘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目标。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湘西农业现代化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据2009年数据统计,湖南省平均通汽车村比重为90%,通电话村比重为89.2%,而湘西分别为83.5%和82.6%;湘西人均用电量为46千瓦时/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9.2千瓦时/人。再加上公路通畅率不高,全州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硬化率不到5%,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现湘西农村公路硬化,保障公路通畅,继续加快电网建设,使农村用电得以保障,才能进一步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环境效益。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效益。基于湘西自然环境比较脆弱,要实现湘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生产污染,维护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产使用洁净能源和生态肥料。由于湘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湘西已经在筹划建立一个以张家界、凤凰为中心的旅游圈,因此,湘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观光农业,根据湘西的特色产品桐油、猕猴桃、古丈毛尖、保靖岚尖、泸溪柑桔等建立相关的旅游纪念产品产业,在改良湘西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的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魏晋堂.实施三大战略 开创农业扶贫新局面[J].云南农业,2004,(11):2-3.
[2] 张琴.农业扶贫重在信息扶贫[J].中国国情国力,2004,(12):36-37.
[3] 庞守林,陈宝峰.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G]//中国扶贫论文精粹,2001:7.
[4] 孙丰,张晓磊,张立强.科技创新为农业扶贫提供强劲动力[N].承德日报,2013-03-03(001).
[5] 庞守林,陈宝峰.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2):20-23.
[6] 扎西才郎,宋华清.海西州农业扶贫开发综述[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5):51-54.
收稿日期:2013-06-19
关键词:特色,蔬菜,城郊,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迅猛,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全国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城郊型农业,就是以城市及其近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为依托,以鲜活农副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和拓宽国内外市场为目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和发展农林牧副渔及其加工业,彼此结合又各有侧重的综合经济结构,以创造最大量产品和最高的经济效益,求得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特色蔬菜是高台蔬菜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向,不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安全环保,而且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在机遇和挑战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高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城郊型蔬菜基地特征
1.1城郊型蔬菜基地优势
城郊型蔬菜基地优势相对明显:靠城近,交通便捷、运输方便、销售成本低;老菜区土地较为肥沃,基础设施健全,沟渠路等配套设施齐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有一批种菜能手,具备技术水平高、市场意识强、市场应变能力强等优点。
1.2基地的近长期规划影响发展
目前,影响国内蔬菜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思想观念僵化,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长远打算,生产设施和手段相对滞后,在激烈市场竞争面前主动出击不够;已划入城区的老菜区将逐步被征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祛趋势,而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被征用的城郊型菜区的广大菜农如何克服短期行为,解决不肯投入的问题是实现发展的关键所在。
2. 影响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1相关制度不健全
标准化水平低,监测手段滞后,安全意识不强,专柜专营和准入机制不健全,优质不优价,不能发挥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2.2市场导向不清晰
市场导向作用发挥不完全,农民种植特色蔬菜有一定的盲目性,如去年大面积跟风种植的洋葱价格低、无市场。
2.3配套集成技术低下
设施农业技术配套集成水平低,效益提升不快,明显影响了发展进程。
2.4利益分配有失公平
利益分配不够公平合理,市场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程度低,压级压价和损害菜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订单农业合同惠民让利的吸引力不强,农户得利小企业转利大,专业协会、经纪人和贩销队伍作用有限,特菜外销渠道不够广阔。
2.5规模定位模糊
特色蔬菜产业规模效益不够准确,不能科学评价和反映特色蔬菜生产水平和经济能力。
2.6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特色蔬菜加工分级启步缓慢,规模小,包装粗糙,特菜品位和价格优势发挥不够。
3. 特色蔬菜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健全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强化组织协调,制定鼓励政策,健全激励机制,推行目标管理,分级分产业负责,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市场经营者和种植户共同谋划现代特色蔬菜的发展。
3.2构建共谋发展模式
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经营者与农户签定订单农业合同,合理均衡利益,既照顾好各方利益,又把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现象降低到最小化。全力构建企民联动、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现代特色蔬菜的新局面。同时,合理区域布局,紧紧依靠龙头企业和市场,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严格统计标准,按占地多少挤干水分报实面积,因样点大小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产值效益,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为科学评价和决策提供依据。
3.2 建立院地合作的新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利用地方优势,同当地院所和政府以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为基本原则,建立技术与行政“双轨”制的管理模式,成立项目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和“蔬菜销售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
3.3加强培训,加快成果的转化
政府部门必须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科研人员,用以对不同区域的土壤承载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技术创新等的决策;对于具体实施者农民,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科技意识和技能。。另外,从培育特色蔬菜示范典型和培训菜农素质入手,加快推广温室集成技术,最大限度挖掘潜力,提升效益,紧密围绕特色蔬菜基地培育,建立冬、夏季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典型,带动现代特色蔬菜基地建设。
3.4树立市场观念,调整种植结构,
引导农户树立市场观念,用于调整种植结构,合理种植现代高效特色蔬菜,结合当地实际,有计划、有重点种植品牌特色蔬菜。。同时,要鼓励扩大特菜加工规模,精细包装,分级上市,充分发挥特菜品位和价格优势。实施蔬菜生产标准化,组织多方面力量,先就品种制订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实行产品等级制,对进入超市的蔬菜试行统一包装,注明生产单位,采收日期,产品等级,提高蔬菜商品档次,实现优质优价。
3.5重视安全环节,确保菜篮子工程
重视安全体系建设,狠抓产前、产中、产后的安全管理,提升蔬菜标准化水平,抓源头斩毒源,杜绝禁用农药流入田间;抓地头净化产区,杜绝菜田违规操作;抓源头净化市场,实行准入制度,杜绝有害蔬菜进入市场,加强蔬菜检测,实行优质优价,确保菜篮子安全程度,保证消费者健康。
3.6强化市场能力,活跃流通领域
首先加强市场管理,发挥平台优势,合理引导农民种植市场大、效益好的特色蔬菜;其次利用快捷信息,优化交易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释放集散功能;再者探索公平公正的价格机制,实行专柜专营和准入制度,体现优质优价,保证菜农利益;第四是扶持专业经营和中介组织的发展,鼓励支持特菜运
销组织、贩销运销户和经纪人活跃流通市场,为特色蔬菜畅销打开绿色通道。
3.7因地制宜建立创新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紧紧抓住国家建立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历史机遇,在当地建立区域特色明显、集技术创新与示范为一体的试验基地,并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的示范和“催化”效益应,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同时,注重产后加工,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城郊型菜区人口密集,靠城近,信息灵,提倡一部分人从种菜行列中剥离出来专职从事卖菜,组成一支销售大军,推动全市蔬菜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 郜庆炉,王立祥.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产业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1):124-126.
[2] 吴志行,候喜林.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长江蔬菜[J],2005.1:6-8
[3] 毛跃一.我国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103-105.
[4] 张真和.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蔬菜[J],2004,1:1-3
[5] 袁文.山东蔬菜发展可借鉴的经验.蔬菜[J],2002,2:113-15
[关键词]太湖流域;生态农业;水环境
一、旱农、泽农及精耕细作
司马迁很形象地说江南为“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之地,这很好地概括了古代江南的生产活动和膳食结构的特色。“火耕水耨”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平准书》、《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监铁论·通有》等文献,但都由于记述过于简略,难于了解其具体内容。中外学者对此有不少的专门研究,但是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火耕水耨”的探讨是理解古代江南一带农耕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学问上饶有兴趣的问题,可是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只因刚才提到“火耕水耨”很好地概括了古代江南的生产活动,故须再衍伸其内涵。“火耕水耨”是秦汉时代北方人对南方耕作方式的一般概括。实行这种农耕方式之地无疑是靠近江、河、湖、海等较低湿地区,即所谓的“水乡泽国”。在这里,水就是突出的生态因素之一。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一带,那里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实行的农耕是旱作物为主的旱地农业或干燥农业,又叫旱农。这与南方以
水田稻作为主的湿地农业或湿润农业很不相同。南方湿润农业的自然环境,除了上述的水环境之外,还包括高温湿润的气候因素,特别是水稻生长季节的高湿多湿,规定了南方湿润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色。
关于旱地农业和湿润农业,在农学领域里有各种提法。欧美之农业基本上属于旱地农业。据美国Utah大学的J.A.Widtsoe教授在1910年所下的定义,“据现代的解释,干燥农法(Dry—Farming)就是在降雨量二十英寸或者在其以下的土地上,实行不灌溉而以常利为目的的生产有用作物的农业”⑴依日本熊代幸雄教授的见解,中国传统的旱地农法(“农法”为日本学术界惯用的术语,意思近于农耕方式)一一亦即以《齐民要术》所代表的农法一一跟欧美的近代旱地农法(Dry— Land-Farming)或干燥农法相比较,二者都以保墒为基本原理,所不同的是,欧美的近代旱地农法是以营利为目的之机械化农业,而中国传统旱地农法是以畜力和手工操作为主的精耕细作的农业。⑵
关于中国的北方早地农法同南方湿润农法或水田稻作的关系,熊代幸雄和西山武一两位教授的见解是基本上一致的。他们都认为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集约、手工操作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中国南方乃至整个东亚的湿润地区水田稻作里面。依西山教授的说法,北方旱地农法集约手工操作的原则,转移到南方的水田稻作里来,脱胎换骨,由“耕耘就是湿润”(Tillage is moisture)变质为“耕耘就是肥料”(tillage is manure)⑶。按所谓“集约.手工操作的原则”指的就是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又,Tillage is moisture意即我国谚语说的“锄头底下三寸泽”。
以上熊代、西山两位教授的见解可以说相当精辟。可是北方旱地农业也同样重视培肥土壤,历史上其施肥技术也在进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不分南、北方,或不分早农、泽农,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这是第一个层次;而北方旱地农业相对地注重保墒,这是第二个层次。这样,中国传统农业(或传统农法)这一概念就统一起来了。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长江流域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加,对“火耕水耨”的研究有所深化,不少学者认为过去的研究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估计不足,甚至还提出了长江文明的概念。
据北京大学考古系严文明教授的研究,中国包含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农业起源中心。一个是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起源中心,一个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中心。长江流域在中国古文明发展中,也同黄河流域一样处于十分重要核心地位。这一情况是有其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稻作农业的发展⑷。
日本的东洋史家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古代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跟南方农耕民族(主要是汉族)互相抗争的历史。他的弟子贝冢茂树发展了这种史观,认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的关系不仅仅是抗争的历史,而更多的是互相交流与融合的过程⑸。不只
是民族关系,就说对待上述北方旱地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的关系,也不应将此对立绝对化,还要看到互相交流、融合的一面。而交流、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圩田一一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稻是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稻作历史悠久,由“火耕水耨”发展为水田稻作。“江南以水与平地较,水得十之五六,故称泽国”⑹。圩田就是在这样的泽国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一种创造,是水利田的一种形态。成书于元代的《王祯农书》有几处关于圩田或围田的记述,如(《农书》“农桑通决集之三,灌溉篇第九”):
复有围田及圩田之制,凡边江近湖,地多闲旷,霖雨涨潦,不时淹没,或浅浸弥漫,所以不任耕种。后因故将征进之暇,屯戍于此,所统兵众,分工起土,江淮之上,连属相望,遂广其利。亦有各处富有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內地率有千顷,旱则通水,涝则泄去,故名曰围田。又有据水筑为堤岸,复叠外护,或高至数丈,或曲直不等,长至弥望,每遇霖潦,以捍水势,故名曰圩田,內有沟渎,以通灌溉,其田亦或不下千顷。此又水田之善者。
由此可以知道圩田或围田是在浅沼洼地,建造堤岸阻拦外水,排除内涝以围垦良田的一种水利工程,是变淤泥为沃土的一项独创。圩内有沟渠,用来灌溉排水。圩田有屯田官办的,也有富豪民办的,这有很长一段历史的过程。至于“圩田”与“围田”有没有区别,王祯把它分别叙述,但并没有解释清楚。当代研究者对此意见有分歧,一般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工程,只是因地而名称不同而已,如“在太湖地区称为圩田,在洞庭湖地区称堤院,在珠江三角洲称为堤围,也称基围”⑺。其实“圩田”与“围田”的区别问题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区别对待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这一意义上的“圩田”,跟后来人为的盲目围湖造田、破坏水域生态环境问题之分。
《王祯农书》另有一处关于圩田之记述如下(《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
“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复有圩田……。”其内容与上引记述同,但这里附上了围田图。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卷之五。田)也有关于围田的记述和围田图。关于围田的记述部分全都见《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唯有围田图与《王祯农书》所录者略有不同。据石声汉校注本《农政全书校注》⑻,王祯原书图都是单幅。《四库》本整个围田全用土堤围绕,堤外尽是水;图中房屋人物较少,右上角的村舍,还有木栅包围。殿本,土堤有些段用木栅代替了。本书双幅图,堤围不很明显;中间桥上的人,画得很粗拙,和后几卷的图,大不相称;左幅左下角的田,与殿本左下角的一段畔相当的,库本没有。
从两幅图里可以看到圩田的生态景观的梗概。这是个小圩,圩田四围是堤岸,堤岸上面栽树。堤外是河,河的隔岸是另外一个圩田,也就是所谓的“圩圩相接”吧。河上有小船运航。圩内有稻田、田塍、沟渠、农路、桥、村舍、庭院、木栅、家畜等等,是一幅江南泽国的田园风光。这里应该还有堰闸,因为围堤、内河、堰闸三者是建立圩田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图中的堤上栽树,这是养护圩堤的一种措施。堤岸长期受风吹雨刷,为了防止坍塌毁坏,需要经常养护管理。堤上栽树种草能起固堤护岸之作用,又可以发展副业生产。“虽然围田全仗乎岸塍,岸塍常于修筑”。“是吴下之田,以圩岸为存亡也”。以上见于《农政全书》(卷之十四水利·东南水利中),强调养护圩岸之重要性。书中总结历史上养护圩岸之经验,提出堤上、堤边栽树种蔬、种草为
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岸上遍插水杨,圩外杂植茭芦,以防风浪冲击”;“子岸八尺,闲而无用,宜种植其上。法惟种蓝为最上。……其有土名乌山不宜蓝者,或种麻豆,或种菜茄亦得。……若正岸外址,令民莳葑,或种菱其上。盖菱与葑,其苗皆可御浪,使岸不受齿。况菱实可啖,葑苗可薪,又其下皆可藏鱼。利之所出,民必惜之。岸不期守,自无虞矣”⑼。历史上植树养护堤岸之经验,还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管仲说:“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禾稼不伤,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⑽。《管子》确实是一部杰出的生态学著作。
一方面出于人口增加、增产粮食之需要,在水网洼地修建圩田以种粮食,又为保护圩岸而植树,这从林业的角度来看,圩田也是一个重要的林业建设基地。南京的史正提示如上道理,是很有见地的⑾。依史正说明,因为圩田多是从水中建造起来的,这些地方本来不生长什么树木,而建造圩田后在围堤圩岸上植树,又圩内村落四旁、田园隙地,更都要遍种桑、果、杂木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圩田也是一种在水域的植树造林。
圩区是指水、土利用以圩田为主,还包括河网、湖泊、滩地等在内的一个地区单位。圩区的综合规划利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个区域内水土间合理的量的比例关系,规划之主要目的是避免盲目的围湖造田以至破坏水域之生态环境。另一个是在合理的水土比例的前提下,以单个经营为基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粮食和经济作物,农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现就后一个方面的问题来略予讨论。综合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而陈旉也就继承这一传统,是在江南泽农中第一个提倡多种经营的人。《农书·地势之宜篇》谈到根据水、土的质地不同加以综合利用,谈到蓄水、防洪和排水。在《六种之宜篇》谈到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要使“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但主要还止于种植业(以稻作为主)和养蚕。元代的王祯也很重视综合经营,他虽是北方人(山东),但他足迹遍及皖、江、浙、湘、赣等地区,熟识当地农业情况。王毓瑚先生如此高度评价《王祯农书》:“作者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第一次对所谓广义的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提出来一个中国传统的农学的体系"⑿。郭文韬指出:“王祯的农学思想,还贯彻了‘农林牧综合经营’的精神。……它给今日的大农业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⒀。
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亦称《沈氏农书》)虽是一部地方性农书,却进一步丰富了综合经营的思想和实践。它的对象地区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太湖流域的嘉兴一带。《补农书》里有作者张履祥为好友遗孀一家人策划的农业经营的记述,这是一般小农经营的规划。也有为地主经营所作的设计的,这些都体现了综合经营的思想⒁。综合经营一般都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上举经营设计都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而产生的一种以粮、桑为主,粮、桑、鱼、畜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的雏型。
明代嘉靖年间常熟的谭晓、谭照兄弟的圩田经营是有名的生态农业的典型例子,记载于《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常为后人所引用。这或许只是传说,内容有所夸张,但其因地制宜、综合经营的规划还是有道理的。从内容来看,这是经济力量比较雄厚的经营地主的农业经营,在当时整个太湖流域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它体现太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因此,现抄录其原文并略予以分析:
谭晓邑东里人也,与兄照俱精心计。居乡湖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而鱼,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庸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佘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粱为发舍,蓄鸡冢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圩泽则种菰茈菱芡,可畦者以艺四时诸蔬,皆以千计。凡昆虫之属,悉罗取而售之。室中置数十瓯,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匦鱼,某匦果,入盈乃发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又三倍。晓照俱纤啬,悼费不纨綺服,非大故不宰割,于是资日益。
从这条记载中可以看出,谭氏兄弟乘荒年以低价购买荒田一区,修筑一个万亩以上的大圩田,类似王祯所说的“亦有各处富有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⒂筑土、作堤、凿池等都是在已有的工程技术之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水、土工程固很重要,如不与因地制宜、用养结合、多种经营的原则结合起来,是很难收到“岁人视平壤三倍”、“视田之人又三倍”的成效的。谭氏兄弟买田、修筑大圩田,是投下一大笔资本的,这就是固定资本。固定资本一旦投下去就构成生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不管生产量多少,它的总额是一定的。生产量多了,每单位生产物内所包含的固定成本(另一部份是肥料等流动成本)就少了,反之则多了。因此,经营者要考虑尽量不让田地、水利设施等闲置着。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多种经营(或综合经营)的经济方面的理由。
为什么需要多种经营,除了上述经济方面的理由以外,另外一个就是生态学方面的理由。谭氏兄弟之所以要把养鱼和养鸡、猪结合起来,就是因为“鱼食其粪又易肥”。上引《常昭合志稿》文中没有提到的动植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还很多,例如粮食的糠秕可用做饲料,鸡粪、猪粪、鱼粪和塘泥都可用做肥料,等等都是。
三、用养结合的水田集约经营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F.H. King)前来日本、中国和朝鲜考察农业,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的农民》⒃。极力赞扬东亚的传统农业。这件事在中国的农史界经常被提起。金氏于1909年2月2日离开美国的西雅图,同年7月18日前后离开日本返回美国。这期间访问日本、中国和朝鲜,而在中国的时间最长,大约为4个月20天。在中国访问太湖流域的时间最长,前后两个半月。其余时间访问香港、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以及现在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天津市和吉林长春市。他观察中国农业时南北兼顾,既看到南方泽农和北方旱农的不同处,更多地注意到二者的共同特点一一那就是用养结合、精耕细作和地力常新。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他的问题意识搞清楚。他在著书的序文里说,他们早就渴望跟中国和日本的农民见面,用自己的脚走进他们的田园来考察,亲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这些农民们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习惯等。他说:“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3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⒄
显然,金氏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东亚三个国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经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有其背景的。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当时美国式的农业之前途是感到忧虑的。例如说美国农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美国的农耕方法使肥沃的处女地不
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⒅。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个受过西欧现代农学熏陶的农学家,特别专于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工程学。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农业的时间虽然只有4个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国之前,肯定对中国农业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坚持一定要来中国亲眼考察,为他的著书写序言的美国农学界耆宿L.H.Bai— ley教授称赞金氏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
金氏这本著作有个副题:Permanent A— 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这个 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有部分学者把金氏说的永久农业理解为没有发展的、四千年不变的农业,把它跟流行的关于东洋社会的停滞性理论联系起来⒆。或理解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农业凋弊-[20]。把中国四千年之农业看作是停滞性的,也不能说不是一种看法,但如细读金氏的书,他说的“永久农业”毋宁近于“持续农业”的意思。
金氏这本著作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不小。德国学者Wargner的《中国农书》随处引用金氏此书。著名的有机农业之倡导者英国的Albert Howard和美国的J.I.Rodale都读过金氏的著作,深受影响。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代表干事一乐照雄称赞Albert Howard为“真正的农学者、真正的生态学者”[21]。自从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暴露以来,提倡替代农业之声此起彼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以及持续农业等等。看来,说金氏是现代持续农业之先驱者也未尝不可。因此,可以认为金氏是近代西欧农业科学的继承者,而他的农业观或者说农学思想具有很浓厚的有机论及生态学因素。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来验证一下金氏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国农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举如下:
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
这些肥料的绝大部分是有机肥。金氏没有提到化学肥料的弊害,只说化肥的来源不是无尽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认了植物营养素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美社会的一种文明批判。相反,他在书中多处讲到有机肥的好处。其中最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粪尿、家畜粪尿、草木落叶等等废物都不浪费掉而当作肥料归之于土。这就是一种循环利用。汉字“粪”的本来意义是“弃除”,后来变成“肥料”的同义词。
金氏强调废物利用,称赞蒙古人种勤俭、劳动的美德。又说中国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物作为有机肥料,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时还看到施用有机肥在农学上的合理性,虽然这在今天已经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且也是中国古农书上已经说过的。施用有机肥不但能给作物补充植物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进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金氏说中国人不但是给作物营养(Feeling the Plants),还给土地施肥(Manur— ing the Land),增养肥力。日本的一些老农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土づくり”(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国农民施用的众多肥料中,金氏特别注意观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沤肥)。他在太湖地区(昆山、嘉兴)仔细观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过程,为此不辞在不同时期往返同一个地区之辛劳。在山东省他观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过程。他认为土肥是一种硝化过程的应用,欧洲的硝石农法(Niter Farming)类似于此,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人的。凡上述种种,证明东方的农民通过实践
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们美国人花费精力来研究的[22]。
中国农业的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叹为观止的一种传统习惯,说东洋人善于集约使用时间和空间(第十一章)。他说的集约使用或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不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还包括类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举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麦套种棉花的例子,据他的计算,这种方法比不实行套种一一即等小麦收割完后才开始播种棉花的方法要节省30天的时间。这样,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关于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金氏侧重说明其节省时间和空间的效率面,当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轮作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壮,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还观察了河网和农田的状态、稻作栽培技术、养蚕业、茶业以及农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织物原料等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细考察。熟读他的著作,会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农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思想的农学家,而且是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义者。
金氏考察东亚农业回国后,留给他整理资料、思索著书的时间太短,不到两年就与世长辞,著书也没有写完。据为金氏的著书写序文的Bailey教授说,金氏准备写最后一章“中国和日本给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来不及写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们不禁会想,他会在这最后一章写些什么?如今这只有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谈他自己的读后感,说:“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土地这个资源。这就是金教授从东洋带回母国的信息”。
《四千年的农民》(公元1911)出版后三年的1914年又有一本金氏的著作Soil Man- agement在纽约出版[23]。这本书是金氏构思十年,收集资料,要写成一本书而来不及写,逝世后由他的遗孀整理其遗稿出版的(据该书C.w.Burkett氏的序言)。这是一本关于土壤的理论性著作,全书十二章,最后一章以“三个古代国家的农业”作为结束,而这一章可以说是《四千年的农民》一书的理论总结。
我国的社会人类学家教授曾经如此谈过他读金氏《四千年的农民》的观点:“他(指金氏)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他称颂中国人是懂得生存于世的人。”[24]费教授这一段文章是1985年写的,反思他自己的学术工作,说金氏这本书的观点对他的影响很大,引导他得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是“五谷文化”或“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费教授读金氏著作的体会是相当深刻的。
距金氏著《四千年的农民》700多年前。中国一个74岁的老人陈旉写了一本农书。据说陈旉“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经往成诵,如见其人,如指诸掌。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陈旉农农》·洪兴祖后序)。他自称“西山隐居全真子”,是道家。他继承、发展了先人的农业技术和思想,提出“地力常新壮”之说。金氏想从东方带回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是否就是这个“地力常新壮”之说?
四、“三小”农业
我国著名的农民小麦专家刘应祥于1981年lo月应邀到美国参加了第二届国际集约农业会议,回国后应《光明日报》记者采访,谈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意见[25]。这虽然是20多年前的谈话,至今仍发人深省。刘应祥先生说:“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要重新评价”,“要充分重视小种植业、小养殖业、小加工业”,“最要紧的是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他强调有机肥料的重要性,要走以有机肥料为主的路;提倡小规模生物集约农作法;要发展小种植业、小养殖业和小加工业(即“三小”)。我国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要发挥人多的优势,家庭的优势。搞“三小”很有条件。
在太湖流域,从其自然、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来看,可以说要发展小规模生物集约农作法以及“三小”的前途是很广阔的。水乡江南广泛分布着江河、河道、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水体,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水体发展淡水养殖和栽培水生蔬菜;可以利用宅旁、村旁、水旁和路旁搞庭院经济和四旁绿化;可以利用丰富的地方特产加工等,以创出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
早在2400多年前陶朱公就说:“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教人池塘养鱼。据此一般认为春秋时的吴、越时代,太湖地区的人工养鱼已比较普遍了[26]。在两汉乃至西晋以前,江南一带人民虽不富有,但能“饭稻羹鱼”或“民食稻鱼,……食物常足”(见《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到明清时期,人工养鱼不但更加普遍,养鱼种类和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如前述常熟县谭氏兄弟的渔牧粮园综合经营的例子,淡水养鱼成为整个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
1957年成都天回山汉代岩墓出土的一套陶水塘模型,里面有鱼、鸭、荷花、小船[27]。又1975—1991年在云南省小松山、七步场、大展团、镇海、梨花村等地先后出土汉魏时期的墓中陂池水田模型,池中有藕、莲子、泥鳅、螺蛙、蚌、贝、龟、鱼、鸭子等水生动植物,展现出陂池副业兴旺的情景[28]。此外在全国各处也有类似出土。汉代陂池也叫陂塘,这就是池塘。池塘是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也是江南泽国生态农业的缩影。
古代的诗文虽然不是科学的分析,却是真实的直观。如“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韩愈《盆池》)、“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吻轻浪”(苏轼《池上》)“十里陂塘春鸭闹”(金代·元好问),这些都不但是抒情诗,也吟出了池塘的自然生态系统[29]。
池塘里栽培各种水生作物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生态、经济效益高的副业。河姆渡遗址出土里有菱角、莲藕、芡实。中国是菱的起源中心,而太湖地区可能是我国首先驯化和栽培菱的地区之一。莲藕不仅当作蔬菜煮食,还可以加工成藕粉,杭州西湖藕粉就是盛名全国的一项特产。目前太湖地区的水生蔬菜有菱角、莲藕、芡实、茭白、莼菜、荸荠、慈茹、水芹、蒲等等多种,而以菱、茭白和莲藕栽培较多。栽培水生蔬菜的好处还有如“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而且水面种菱可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肥沃池底泥土,清洁水质。
水田除了发展复种多熟制的种植业以外,可以利用其水体、田塍、农路等来养鱼、养鸭、种植蔬菜、树木等,太湖地区早在明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30]。至今浙江省绍兴农民有这样的说法:田中的鱼是自动除草工,活动捕虫网,自动中耕器,肥料制造机。就是说,稻田养鱼除了来自养鱼本身的收益之外,兼有除草、除虫、中耕和鱼粪肥田等好处。有
人说稻田养鱼在水稻的栽培管理上,如丽田、施肥、施农药等方面存在着稻、鱼之间的矛盾,而且会影响水稻产量。但是据上海市水塘养殖总场的邢湘臣的研究,证明只要对耕作制度和养鱼方式进行改革,是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31]。邢先生说稻田养鱼是一种“生物学农业”,应当加以研究、提高和普及。
又据贵州黔南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昌雄的考证,我国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32]。“苗族不仅利用水灌田,还用水养鱼。每当收稻谷时,要在田里留几只母鲤鱼,让其繁殖。”水稻栽培历史与稻田养鱼历史有关联。苗族的祖先早在楚国区域内繁衍生息,后来受各种原因而南迁,仍把长江中、下游稻作经验与稻田养鱼技术随着传带至现住地。由以上可推测,太湖流域的稻田养鱼历史是很悠久的。
庭院经济又叫庭园经济,也有的叫庭院农业。提法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家庭院落和园地为基地的种、养、加相结合的家庭小型综合农业经济形式。它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到了明、清时代农家庭院经济趋于成熟。庭院经济与大田生产有机联系,自古便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集中表现。反映明末清初太湖流域嘉、湖一带的农业经济与技术的《补农书》,给我们展示当时庭院经济的轮廓和生态农业的雏型。张履祥是浙江桐乡人,1611年出生于没落地主的家庭,卒于1674年,享年64岁。明亡之后,1647年起,隐居家乡过着耕读生活。他耕田十余亩,地数亩,虽然是雇工的经营地主,其经营规模并未超过中农许多。因为他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在农事方面下功夫,也留心他乡的农情,所以对当时太湖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33]。
张履祥在《补农书》叙述种果品及桑树事之处说,住房基址空旷的人家,屋前可以种一
些榆、槐、桐、梓等树,屋后可以种一些竹、木,两旁开辟园圃以种植蔬菜。种在中庭的树,
最好的是梅、枣、香椽、橙桔、茱萸之类。这些主要是取作祭祀鬼神、招待宾客、馈赠亲友等用的。又说,在土地空隙处及水边,凡可植树的地方种上百余株用材林木,在桐乡种的是
椿、梓、榆、檀等上等木材。
在谈到园圃的设置和护理的地方说,既要从事大田种植和蚕桑生产,就不能不同时
经营点菜园。菜园必须编好篱笆,围成园圃。篱笆间杂一些枳桔、五茄皮、枸杞,这三种植
物有刺,可以防御之徒。篱下普遍种上萱花。园种广泛栽培菜、果、瓜、蒲等。丝瓜
要种在水边,饭瓜要搭棚上架,苦瓜缘树向上长蔓,茨菇种在沟里,香芋宜于种地墙阴。此
外还谈到饲养豚、胡羊、鸡、鸭、鹅以及鱼。
注释:
[1]引自熊代幸雄:《比较农法论一东アツア传统农法と西ヨ1ツパ近代农业一),东京,御茶の水书房,1969,308~309页。
[2]见注[3]熊代幸雄:《干地农法にぉける东洋的と近代的命题》。
[3]参照西山武一、熊代幸雄译:《校订译注·齐民要术》解说,东京,アジア经济出版会,1969,318页。
[4]严文明:《稻作农业与东方文明》,《中日东方思想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4月25日在四川大学的演讲稿。以上两文引自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参照贝冢茂树:《中国の历史》,东京,岩波书店)
[6]黄辅辰:《营田辑要》第二编,内篇上之下一一成法(二)。
[7]见《中国农史辞典》,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28页“圩田工程”条。
[8]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农政全书校注》(全三册)卷之五.田制.附注[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见注[8]之《农政全书校注》,上册,346~347、377页。按,引自《常熟水利全书》。
[10]《管子·度地第五十七·杂篇八》。
[11]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著:《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41页。
[12]引自王毓瑚校:《王祯农书》“校者说明”,北京,农业出版社,198l。
[13]引自郭文韬著:《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岩波书店,424页。
[14]详见(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增订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策邬氏生业”、“策漤上生业”。
[15]转引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48页。
[16]F.H.King,D.SC.,Madison,wis.,Mrs.F.H.King,Farmers F0n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1911.
[17]同注[16],2页。
[18]同注[16],1、48、193页。
[19]见西岛定生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3—4页。不过西岛教授本人是不承认停滞性理论的。
[20]布瑞著:《中国农业史》(下册),李学勇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798—799页。
[21]见アルバト.ハワト著:《ハヮノトの有机农业)(上、下册),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2002.3页。
[22]见注[16],276页。
[23]Late F.H.King,D.SC.,Soll Manage—ment(New York:Orange judd Co.,1dndon:Kegan Paul,7remch,Trubner& Co.,Limited,1914.
[24]引自著:《学术自述与反思:学术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7页。
[25]李林河:《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几个问题一一访农民小麦专家刘应祥》,《农业考古》,1982,1期。
[26]同注[11],388页。
[27]刘志远:《成都天回山岩墓清理记》,《文物》1(1958),转引自秦保生:《汉代农田水利的布局及人工养鱼业》,《农业考古》,1984,1期。
[28]见肖明华:《陂池水田模型与汉魏时期云南的农业》,《农业考古》,1994,1期。
[29]参照林蒲田:《池塘诗话》,《农业考古》,1992,1期。
[30]《太湖地区农业史稿》,423页。
[31]参照刑湘臣:《稻田养鱼小史有其现实意义》,《农业考古》,1984,2期。
论文关键词:农业财政政策,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发展方向
一、农业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农业财政政策,更是各国政府用于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虽然各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但政府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大体是一致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1、生产目标。
即促进农业增产。在二战前后,发达国家中的很多国家农产品都不足,例如欧洲的法国、德国、瑞典等国,亚洲的日本等国,各届政府都很重视农业的增产和农产品的自求平衡。例如,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历届瑞典政府都把建立一个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保证国内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有余,特别是保证国家紧急状态下如战争时期的粮食供应。日本至今仍把农业增产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以满足国内农产品的需求(牟爱春,2003)。
2、收入目标。
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收入差距,保证他们收入水平的基本平衡。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虽然从总体上说很发达,但由于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制约很大的部门,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而且不稳定,特别是对于那些经营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一直是各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3、效率目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农产品的价格要合理,在国内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另一层意思是要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在以前农产品生产不足的时期,各国都很注意生产目标,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剩余的出现,以及自由贸易的发展,各国政府不仅注意农产品的产量,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更注意农业的持续、长远、稳定发展。
各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基本是这三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策目标的重点或次序有所不同。例如,以前生产目标优先,目前效率目标优先,但增加农民收入在各个阶段都是重要的政策目标。
二、各国农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投资,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有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政策内容,二是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美国为了保护土地和自然资源,政府推行停耕、限耕政策,对停耕或限耕的土地给予补贴(吉力、林桢,2003)。法国对于投资于西部、西南部、中部和东部等落后地区的工矿企业给予各种优惠,包括搬迁补贴、税收优惠、减收地价费、燃料费及其他奖励措施等。瑞典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强了投资和补贴,以遏制这些地区的人口和资金外流,并且对退耕还林的农民按公顷给予补贴(牟爱春,2003)。
2、通过财政补贴和关税政策保护国内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本国农业给予了保护,保护的手段主要是财政补贴和关税杠杆。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及其他补贴,包括目标价格补贴,最低价格补贴,出口价格补贴等。目标价格补贴是对农产品规定一个计划价格,当农产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时,政府就给予补贴,瑞典、日本都实行过这种补贴。最低价格补贴是指对农产品规定一个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保证价格时,政府就组织收购,对收购的公司给予补贴,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都有这种补贴(冯青松、孙杭生,2004)。出口补贴是为了鼓励本国农产品出口,解决国内农产品过剩的一种措施。如欧盟对于出口到非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对其高于国际市场的价差部分给予补贴。美国政府更重视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国内收购的过剩农产品,政府通过发放贷款和价格补贴等办法,支持农产品出口,另外还通过对别国的各种“援助”倾销农产品。关税保护是很多国家用于保护本国农业,防止国外农产品低价倾销竞争的重要措施。如瑞典实行浮动税率,即当国外农产品进口的价格低于国内同类农产品价格时政策内容,关税税率自动上浮,直到关税使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与国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一致。目前欧盟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税,涉及酒类、水果、蔬菜、花卉、蛋、禽、肉等。
3、运用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支持改善农业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
各国主要的做法有:
(1)对农业结构的调整给予财政补贴。欧盟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旨在完善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共同农业政策对得到批准的各成员国的单独项目和共同体计划项目提供资助。①
(2)支持农业的科技进步,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主要是支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推广。例如美国从19世纪就通过拨给各州公用地,让其出售公用地再创办一所农学院或有机械系的大学,以发展农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联邦政府又从出售公用地的收入中给各州拨款,帮助建立农业实验站。1914年国会通过法令规定联邦政府向接受法律条文的各州提供资金,在各州及县内建立农业推广组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各州政府也对农业教育、研究和推广进行资助。(吉力、林桢,2003)
(3)支持农场的规模化经营。这是很多国家的共同做法。从50年代到70年代,瑞典政府对农场的合并提供直接补助,目前该国的农场平均规模为30公顷,平原地区达到了50公顷。澳大利亚政府在1992年实行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计划”,对农场为提高生产能力的贷款提供利率补贴,提供贷款支持农场升级和提高财产管理能力。澳大利亚政府还对离开农业的人给予补贴和贷款,以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职业。②
(4)支持农业产、加、销一体化。为了提高小农场的竞争能力,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支持“农业综合企业”发展,即改变以前对农业只看生产,忽视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的做法,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待,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收益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帮助农场特别是小农场提高了效率。瑞典、法国等国的农业合作社,都是农业产加销一条龙、系列化的范例,该项改革对农业效率的提高和农民的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③
4、运用社会保障政策、补贴和税收政策等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瑞典作为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其福利政策的最大优点是推行了普遍的社会保险金制度政策内容,不仅为非农业劳动者而且为农民制定了较完备的社会保险计划,包括救济金计划、劳动安全计划、农民社会保险计划、奶业农民提前退休计划、欠收保险计划等。澳大利亚为了稳定农民的收入,针对其旱灾多的问题,制定了旱灾政策,主要内容有:政府帮助农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收入平等保证金和农场管理债券,让农民按照公共管理计划把农场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农场需要时抽回资金。政府还实行收入平均税方案,以确保农民和其他收入波动较大的人与那些有稳定收入的人以同样的税率交税;对于遭受特大旱灾的农民提供福利补贴。
三、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
在现阶段,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措施对农业加以适度保护是必需的。财政与农业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农业获取积累的阶段、向农业回报的阶段、逐渐减少补贴的阶段。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第三阶段,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我国财政与农业的关系正处于向农业回报的阶段。在现阶段,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并逐步向农业支持过渡,是必不可少的。
1、应建立和健全农业政策保护体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从美、欧、日的经验来看,他们实施农业保护政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还非常落后,农村市场不发达,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内容,对农业的保护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应有效增加农业财政资金投入。
我国农业落后,农业的GDP占比大,农业人口多,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商品化率低,农户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生产率低。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供应,对挤占和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的要严肃处理,使财政支农资金能够按要求进度正常拨付。同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政策引导机制。不仅财政本身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而且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投入,包括预算外资金、信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农民家庭资金、外资,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如税收、贴息、投资、补贴、债券等来达到引导社会增加农业投入的目的。
3、应选择切实可行的农业财政补贴方式
我国现阶段农业保护水平还比较低,再加上我国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突出,农业的弱势特征明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尤其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仍然是一项重要政策。但由于财力有限政策内容,不可能做到已大量资金反哺农业,其目前环境下,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的刺激作用已相当弱化,价格补贴在我国受到了许多限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的重点,应从市场流通领域调整到农业生产领域,即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方面。除了保留对农民一定的直接收入补贴外,还应增加科技投入补贴、对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等) 的补贴、其他收入补贴等。另外,当前农村的非税负担沉重,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如乡村机构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由财政全额负担,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补助由财政统筹等,这些措施虽非财政补贴之内涵,但却实际有效的起到了财政补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莉,论国外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2、佘定华,浅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政策[J],商场现代化,2007(6).
3、吉力、林桢,美国的农业财政政策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3(7).
4、冯青松、孙杭生,美国、欧盟、日本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世界农业,2004(6).
5、牟爱春,农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
6、财政部课题研究组,瑞典、澳大利亚农业财政政策考察报告[J],财政研究,1996(8).
7、贾康,转轨中的财政制度变革[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8、徐全红,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的比较和我们的选择[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