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间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

时间:2022-06-30 22:5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间美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间美术论文

第1篇

一般来讲,作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多新颖优秀的美术作品。而若没有任何依据和素材,单凭想象,就是闭门造车,也是无法设计出好作品的。因此,在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多学习一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这样会对学生今后创作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帮助。而民间美术有着丰富多样的载体,正是一种具有很大学习价值的艺术形式,因此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民间美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深刻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其对国家和民族更加热爱,从而激发更多的创作激情。

1.2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由于民间美术的形式种类较多,形式美法更是表达的非常彻底,每种民间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法和艺术价值,学生在学习各种民间美术时,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为今后的艺术创造提供更多支持。

1.3拓展美术设计元素。

由于民间美术的载体较为丰富,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不同的艺术形式美法,这将会极大的丰富美术设计的素材,使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元素和内容引入到设计中,促进我国美术设计水平的提升。

1.4提高创新能力,参与文化传承。

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土文化与西方美术文化进行创新,因为民间美术在运用时不能照搬硬抄,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改进,提炼出精华部分,才能充分发挥传统美术的优势,使其获得新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美术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民间美术

2.1解读民间美术样式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

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幕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米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2挖掘文化内涵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

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2.3设计与运用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直接运用: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一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间接运用: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创造:好的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辨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样式,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拥有技术含量的本土艺术语言结合深入浅出的直接情感表达,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既带来感官的愉悦,又能唤醒人们心中潜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提炼,寻找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容纳西方设计理念和思潮,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诊释和定位。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型有所依据,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又必定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

二、圆满完美的造型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基本信条:就是一切事物莫不在变化之中,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中国人自古形成了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古人的这种宇宙观与人生观与佛教哲学上“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人生观不谋而合,表现在民间美术造型上即崇尚圆满完美,浑沌思维的整体性。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创作是以全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所得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造型中。其一是通过透明透视,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和背部进行垒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崇尚完整、圆满的观念。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这种造型的完美特征在各地的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体现,山东潍县木牌牟画中的骑虎,湖南年画“老鼠嫁女”不是在侧面身上出现正面头,就是在侧面头部出现正面的两只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完美性要求。其二是通过看不见的内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求全求美,在表现石榴、葫芦、南瓜一类的瓜果时往往剖开物体,使其露出籽来,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公鸡肚子吞下了五毒,在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其三是民间美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定向。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形象,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常将画面看成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内向、充实、饱满的艺术效果。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里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耕田、耙地、种麦、锄草、轧垄、收割、运粮等田间劳动情景。《女十忙》画面中的十一个妇女,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其间穿插有儿童、花猫、黑狗既填补了画面空白又活跃了气氛。在剪纸中男女老妇,衣服都饰以花纹,连老虎、狮子、鹿、狗动物身体上都描画出花草的形象,为的是使画面丰满、完整、突出喜庆热闹的主题。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三、造象的抽象性.概括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

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第3篇

1.色彩与广告创意合理结合

我国传统的民间元素组成吉祥寓意的特征,通常使用艳丽明快作为表现特征,符合民族思想观念,逐渐成为我国独特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色彩采用红色、黄色、青色、白色、黑色作为正色,分别赋予这些颜色特定的含义。黑白是阴阳两极中独具代表性的色彩,这两种颜色处于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上的稳固地位。红色是我国古代继黑白两色之后使用最多、最普遍的颜色,传统意义上认为红色可以辟邪、护身,从古至今一直经久不衰。同时,剪纸已经成为当代文明表示乡土文化的重要标记,这些形式各样的剪纸被使用到小店临街窗等各个方面。剪纸红色是最经典的颜色,结婚、喜庆都需要用到红色。色彩在广告设计中可以调动公众的感觉,这是大众对广告设计的第一印象。广告设计的产品直接面向大众,因此,对现代广告设计时,必须把色彩的巨大冲击力及传达出的情感考虑在内。例如:NIKE鞋詹姆斯四代的广告设计独具我国传统帝王的色彩,鞋盒采用皇城门做主体,整个鞋盒的造型犹如玉玺,盒内配备玉玺样式的古代印章,把中国帝皇气息融入整个设计中,展现出中国古典文化与美国篮球鞋文化的相互融合。以此可以看出,红色是我国最具生命力的代表色。

2.图形与美术色彩合理结合

民间美术色彩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和装饰性,现代设计中,广告设计的色彩已开始向传统回归,这是现代平面设计师创新的一种手段。广告设计不但要符合美学原则,必须与当代人的思想密切结合,确保广告设计进入最佳的境界。追求完美、创新是人们共有的符合时展,采用传统的图案广告独具生命力和新意境,这也为当代人接受,对于传统美术图案不断创新,各个时代对相同事物又不同的符号意义,新的时期应赋予旧事物新的意义,如此可以获取另类的优秀创意,这些都值得广告设计者深思。设计图形时加入相应的民间美术色彩,有助于烘托作品的造型,鲜明的色彩配以夸张诙谐的造型,确保作品为大众留下深刻印象。

3.美术造型与图形创意完美结合

造型与图形合理结合是广告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参照民间美术造型手法及情感倾泻方式,现代图形可以找出独具一格的表达途径。依照民间美术造型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勾起人们视觉、心灵的多重感受。实际对广告进行设计时,采用恰当的文字表述设计的内容,配以合理的色彩表现独特的象征意义。美术造型中经常把形态与意图相互结合,借助图形表示独特的意境,进而表达出美好的期待。创意是一个需要投入染料的篝火,吸收民间美术造型这个丰富的内容,可以确保现代图形创意更加丰富。在现代广告创意中,必须深刻理解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精髓,合理正确予以利用,现代设计图形才能以发出生气勃勃的创意作品。象征比喻的创作方法屡见不鲜。寄情于物的合理组合可以表述独特的主观意图,构勒出意境不俗的图形创意作品。

4结束语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贴近大众、更真实的审美艺术。文中以广告设计中民间美术元素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与广告设计的相关性,介绍了广告设计中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情况。

作者:孙玉单位:广西新闻网

第4篇

一、感知民间美术有利于初中生的快乐成长与提高美术素养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往往是学生比较耳濡目染的内容,是人与物、用与美、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的有机统一,具有较强的手工性、原真性,极大地区别于机器重复制作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探究。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初中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因此,也更容易走进初中生的生活和创作。民间美术创作美的过程也是创造欢乐的过程,学生在赏析和参与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体验并感受美术的欢乐,实现身心的更加和谐发展。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使用手和大脑的乐趣,是深受欢迎的在“玩”中学的教学方式。

将民间美术引进初中课堂,是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完善,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升华。初中生处于比较叛逆好玩的阶段,传统的美术教学有太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让民间美术进课程,鼓励学生从最熟悉的东西入手,甚至是自己动手学习并完成美术作品,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学习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热爱生活。民间美术还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感知民间美术,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感受本土文化,领略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启发他们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二、初中课堂民间美术教学的重点

民间美术内容繁多,难易不同。有的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如蜡染、织锦等,仅能给学生以欣赏为主,了解其基本特点。有的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间较多,如陶艺、编织等,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艺和方法。也有的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剪纸、染纸等,可大量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因此,初中课堂上的民间美术教学,应该依次递进,实现三重目的。

(一)普及鉴赏知识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引导学生首先在知识层面上掌握民间美术,学会如何去发现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造型、色彩、材料,在通晓其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会和鉴赏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首先要引导他们分清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每种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民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质朴率真、随意大方。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寓义、基本表达方式。

(二)掌握基本理论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色,知道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其作品大多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物品,多采用常见的材料,制作的技术相对简单,但实用性很强。要告诉学生,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劳动之余,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件件工艺品或者其他作品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热烈而丰富的,反映在作品上是一种热烈的色调,夸张的造型。

(三)操作与传承要多一些关于民间美术的操作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感知民间美术,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深入认知。要通过操作课让学生学会根据制作对象的功能、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达思路。在锻炼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民间美术的传承人。要鼓励那些对民间美术表示出浓厚兴趣,在操作中表现出独特潜质的学生,大胆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民间美术上,争取成为民间美术的掌握者、发扬者。

作者:叶金容单位:广东省龙川县赤光中学

第5篇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二、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的视听,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三、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第6篇

(一)民间美术元素的文化价值

民间美术元素与流行美术元素的创作目的不同,因为流行的美术元素是时尚前沿的美术元素创造主体,为了让美术元素在媒介中传播为目的创作的,而民间美术元素以人民群众为创作主体,在生产生活中为了表达一些朴实的吉祥和富贵寓意,进行的美术元素创作,而且其中的很多美术元素的表现形式是纯手工的制作形式,它是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所以在民间文化的美术元素中体现着民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不仅是民族习俗,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元素包含十分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的推动下,结合民间实际创造出来的,因此民间美术元素与民间生活紧密相连,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艺术部分。

(二)民间美术元素的地位

在美术艺术领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的美术艺术活动中,只有充分的展现自己民族的美术元素特性,才能让我们的美术元素以自身的独特性傲立于世界美术艺术之林,所以在美术艺术领域民间美术元素的地位极高,类似于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样,民间美术元素的延续和发展,是我国美术艺术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将民间美术元素的特征和优点有效的继承下来,并结合当代美术艺术发展的实际,对民间的美术元素进行传达方式的现代化改进,才能保证现代美术艺术发展方向的民族性、世界性。

二、民间美术元素与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再碰撞

民间美术元素与中国室内设计风格之间的碰撞融合,不仅有当代智能理念设计与传统美术元素的交融,还包含着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可以说是一种新旧文化和新旧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碰撞交融,在这一交融过程中民间美术元素对人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民间的美术元素就是经过这样一个途径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的。民间美术元素尤其是当代的民间美术元素,因为其自身产生和设计的目的比较直接,所以许多民间美术元素都包含着最原始的感观风味,当人们因为生活的疲惫而焦虑、恐惧时,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安详,能够创造一个让身处其中的人充分放松并产生信赖感的环境。这是其他任何室内设计元素都无法做到的。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因为社会生活环境的因素影响,很多传统的民间美术元素已经不再适合在室内设计领域应用了,所以在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中,要对民间美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结合房屋设计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民间美术元素的综合合理运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民间美术元素的独特作用,意识到民间美术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元素本身的美好寓意上,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将民间美术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高科技现代化的室内设计理念和技术方便人们的生活,让民间元素的质朴和美好寓意装饰人们的精神,只有真正的了解到民间美术元素的优点,只有真正领会到民间美术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形式,才能让民间美术元素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上起到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本身用途和室内设计的目的,然后再结合用途在丰富的民间美术元素中进行选择,选出适合房屋设计用途的民间美术元素,这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民间美术元素的科学合理运用,只有这样的运用方式才能让民间美术元素为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增光添彩,例如在饭店和宾馆的室内设计中就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元素的特点,彰显饭店或者宾馆的地域特色,让进入饭店或者宾馆的消费者感受到浓郁的民间特色氛围,让室内设计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影响,达到加深消费者印象,增加消费者满意度,提高运营效益的作用。

三、民间美术元素在中国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元素作为一种在生活实践需求推动下产生的美术形式,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当今的社会竞争形势下,人们的生存环境主要就是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放眼望去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压抑,而长期的这种压抑会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恐慌和不安,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都是一种损害,人们出于求生的本能会对这种生活环境表现出严重的厌倦,对自然、舒缓、慢节奏的环境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给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更加多的民间的美术元素,来缓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人们心理的刺激,将室用民间美术元素装扮一新。这种装扮一定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因为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是为了创造一个自然、舒缓的环境氛围,既然是环境氛围的营造,那么这个设计就一定要是全面的系统的,能够向人们展示自己理念的设计,不能简单粗暴的将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堆叠。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有一个整体设计的民间艺术理念来对室内设计进行指导,这一理念必须是民间艺术中的先进理念,很好的一个典范就是自然的、无公害的民间艺术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民间艺术中的典范而且和当代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相符合,可以说是既是传统艺术的延续也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在这一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师就可以进行室内设计的具体工作了,因为有了明确理念的指导,所以设计工作都变得简单明了,例如家具的选择上,就一定要选择有民间艺术气息的自然的草编或者柳编家具,在装饰用品的颜色上就一定要选择与民间艺术接近的自然的颜色,蔚蓝色和草绿色。在室内设计的具体细节中,影响室内设计的风格是民间艺术元素的强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剪纸艺术的应用,因为剪纸艺术本身的可塑性非常强,可以利用剪纸艺术塑造出很多艺术形象来装饰室内,剪纸这样一种朴实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再加上剪纸所表现出的艺术内容,将民间美术元素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提高室内文化品位的基础上,增添美的享受。

四、结语

第7篇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

第8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

近年来,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在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及本省“大数据”“工业强省计划”等相关有利政策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贵州省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迫切需要大量工业设计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卓越人才以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地域及历史原因,贵州本地工业设计相对东南沿海省份仍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机制仍不够完善,导致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难以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贵州师范大学作为本省唯一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及时把握国家、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本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契机下,结合本省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区域人才需求的高层次卓越人才。

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准确定位工

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工业设计工程是研究产品美学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实用性专业,是设计艺术类专业与工程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特点、瞄准学科前沿的同时,密切关注本省信息化、工业化导向政策,及时分析我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并总结前几届培养经验,结合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制订出切合本专业领域的特色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总体定位为既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坚实的工程技术的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具备民族民间工艺美学、材料工艺学、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知识理念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宽阔视野和学科前沿知识;具备民族民间工艺挖掘与设计重组传承、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具备民族民间工艺再设计能力,胜任民族旅游产品设计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功能与结构、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人机关系等方面的协同设计工作,可在全省乃至全国专业设计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旅游产品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民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工业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卓越专业人才。

二、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一是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专题设计实践”等三部分模块为主的教学方式。三部分知识深度逐层递进,紧密承接。“三段式”模块教学课程设置既与本科学位课程紧密衔接,又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前沿展开,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层级性建设得以有效加强。在“设计基础”模块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工作室制、专题设计实践形式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增设“旅游商品设计”专业课程及“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旅游工艺产品设计实践”等设计实践专题,加强专业课程的研究深度,发掘研究生设计创新的潜能,使研究生将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民族工艺与传承创新等内容有效融合,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增强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二是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充分利用本校硬件设施、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西南工艺旅游商品资源,进行民族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在融入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法、设计软件等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学。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与理论类课程比例为10∶1。实践类课程教学依托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蜡染•陶艺工坊综合美术实训中心、民族民间图像采集设计实验室、贵州民俗美术图像数据中心等各部门联合进行,充分注重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实行“工作室”制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先后设立了设计工程专业实践工作室、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室、技能实训工作室,为开展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硬件条件;并以设计公司提供的实践案例与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项目为专题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积极鼓励研究生利用学校有利硬件资源及西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参加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三、强化行业实习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卓越人才。根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第一学年采取0.5+0.5的模式进行教学,其中第一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相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等模块课程,使本硕知识的学习有效衔接,为卓越人才培养夯实专业基础;第二学期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研究生每周4天在校内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1天去实践基地,参与联合培养单位及其导师的项目设计实践学习,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设计实训,强化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训练,逐步掌握实践项目的申报、建设等相关内涵和流程。第二学年全部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撰写,针对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民族工艺产品研发、现代产品设计及工艺加工方法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后期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初稿、产品设计稿件、产品设计说明等材料,为学位论文积累信息与数据,并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为促进研究生的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省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在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合作科研的基础上,两个单位集中优势师资与硬软件资源,共同建立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卓越人才。双方从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制订、导师指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卓越人才培养相关制度,促进研究生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工艺意识的产品创新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为西南地区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提供了有利人才资源。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力度,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还先后与贵州博睿广告设计公司等设计单位开展合作计划,为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实习实践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学位论文应用价值,“双导师”指导学位论文

根据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要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需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应用价值。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由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充分发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优势,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毕业设计,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开题、前期调研、资料查阅、设计制图、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答辩等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校内外导师重视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定位与构思、设计施工制图、设计作品等各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关联,并要求研究生将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毕业设计方案说明、项目设计图等多种内容充实到学位论文之中,使学位论文更具应用价值。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目前实践设计成果、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汇报内容作为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结语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业设计工程学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生自身专业职业素养明显增强,不仅为贵州本地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也为贵州省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是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领域定位更加清晰、学科特色更加明显。确立了以民族民间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工业设计实践研究为重点,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为主攻方向,具浓郁西南区域民族特色的实用型特色学科。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设计理论丰富、专业技能扎实、具有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实践经验的卓越设计人才提供稳固的学科基础。二是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课程与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研究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明显增强,设计调研与定位、设计构思与表达、设计生产与推广等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研发,利用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产品模数化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研究生参加各类设计实践20余项,产生现代产品设计作品20余套,取得各类奖项及申报设计专利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三是为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与改革,打破了单一式、封闭式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紧贴西南区域社会现实和贵州实际,培养过程中以现代工业设计与本地工艺文化传承融合创新为基本目标,“现代设计理念—地域民族工艺文化—再设计”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感、民族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创新的新型卓越设计人才,为贵州工业强省、信息化社会建设、后发赶超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红林.构建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的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科技资讯,2011.6

2.刘燕.基于产学研平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2.5

3.王福丽.基于小户型住宅的模块化组合家具设计研究:以多功能桌凳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4.韩瑞娜.以苗族传统艺术元素为题材的餐具设计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5.孙振利.基于材料对比的产品设计:以灯具设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6.王波.现代简约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以系列座椅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7.吴士鹏.推拉功能在家具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多功能桌子的改良设计.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

第9篇

[论文摘要]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从民间美术造型的隐喻象征、色彩的诱目装饰、民族文化的传承入手探讨我国民间美术的现代审美趋势。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一、民间美术的呈现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造型的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创作中造型有其独有特点——隐喻象征。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民间习俗,传统风情是其创作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客观的物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创造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明确、生动、有趣、典型。它是民间艺人心灵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隐喻象征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又如流传于黄河流域各地民间剪纸的造型,突出表现为主观的表现性,造型的平面化,打破时空的自然规律。其人物造型往往头大身小,象抓髻娃娃,疗疳娃娃,扫天婆等剪纸图式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人们用这样的形象象征祛病招魂、消灾免祸、止雨祈晴。 

除了造型上的隐喻象征,色彩也具有隐喻象征的审美特性。现代设计在形式上追求“先声夺人”效果的需要,决定了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而不必拘泥于物象的自然色彩。如红色的月亮、绿色的蝴蝶等,这就使得色彩设计具有相当大的能动空间,也为充分展现、利用色彩的隐喻象征性提供了可能:“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使之倾向于理想化,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例如,通过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皇族”色彩——黄色,表达设计产品历史绵长的隐义并传达其华贵气质。理解和把握民间色彩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观念形态,可使现代设计的色彩意念传达更为清晰、悠远,为观者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三、色彩的诱目装饰 

 

民间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美术传统的万川之源,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给养,更是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现代设计中民间色彩中所显现的特性倾向具有民族精神诉求和审美程式的意味。 

民间美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其色彩的单纯、明快、简洁,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民间画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即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民间年画画诀中“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亦反映出强烈补色、高纯度色相对比的色彩造型倾向。以纯色、补色、对比色运用为主的方法,形成了民间美术夸张质朴、艳丽厚重、装饰感强的色彩特点。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诱目性”,即醒目、个性、卓尔不群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民艺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间美术视觉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民间美术也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直观视觉语言文化,因此,民间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的审美也日愈引人关注。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第10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市场;产业

民间工艺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门类、精湛的技艺蜚声海内外。民间工艺美术植根民间,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对我国其他文化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无数沧桑与磨难的民间工艺美术,呈现着人类丰富、朴实的情感。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造型方法与形式美的集中体现,美妙而神秘。民间工艺美术艺人在浩瀚的民俗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形态中汲取营养,创造了精妙的造型样式,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民族气味浓厚,同时具有艺术审美性与收藏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河北省悠久灿烂的民间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的民间工艺形式突出、特点鲜明。民间工艺品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而创造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一般就地取材,以纯手工生产方式制做。由于地区、民族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尚、审美观点的不同,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风格。但总体上来看,民间工艺美术品有它的共同特点:艺术个性特征鲜明,造型方法独特。在取材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往往尽物之美、得物之趣,注重材料自身的形式美感。如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磁州窑陶瓷,邢窑白瓷,曲阳石雕,秦皇岛贝雕画,唐县佛像,衡水内画,涿州金丝挂毯,大名草编,易县古砚,魏县麦秸秆工艺品,永清秸秆扎刻、唐山皮影,承德木皮雕及木雕,固安柳编等等。

当前,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相对脆弱。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企业的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摆脱目前的原始状态,民间文化艺术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经营分散。有影响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企业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目前由于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损害了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声誉,对民间艺术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打造民间工艺产品品牌,弘扬我省的本土民间文化,成了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进展,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并且越来越呈现出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化时代。重点发展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门类,利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振兴民间文化艺术,开发新文化环境下的市场空间。大力扶持和发展有潜力的中小型民间文化艺术经营企业,向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形成定位明确的、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所有的市场营销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拥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品牌就拥有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因此,在创新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机制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集合市场需要研究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代社会市场需要的民间工艺品牌。努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专项品类,实现规模型的专项民间工艺产品与文化的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强弱互补,建立跨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生产基地,从战略高度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进行统筹规划,扩大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范围。创造品牌的同时,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通过系统的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寻找品牌创造的基点,发掘品牌发展的市场空间。从而进一步确定民间工艺产品进入目标市场的必要条件,以及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未来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打造地域文化产业,树立河北文化形象,拓宽市场销售,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现状制定适应民间工艺特点的保护规划。可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到市县搜集、考查散落民间的传统工艺,开展对民间工艺美术现状的普查工作,了解我省民间工艺创作和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间工艺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民间工艺的保护环境。通过规划建立民间工艺保护工作的有效载体,如民间艺术资料馆、民间艺术研究机构,广泛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使我省优秀的民间工艺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播。认真开展普查工作,充分发掘有市场价值的民间工艺资源,来寻找有价值的民间工艺制作艺人。全面了解和掌握民间工艺可以利用与开发的资源,要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进行整档工作,建立起全面反映我省民间工艺基本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真实地记录民间工艺、制作艺人与市场操作的现状,组织相应的机构对民间工艺现状进行整理,建立民间工艺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完善有效的保护与市场开发机制。要将民间工艺优秀成果用恰当的形式呈现于公众的视野,建立起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展示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展示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国家文化机构。通过公共文化的平台,形成真正意义的普及与推广。对于民间工艺美术还可以通过出版图书、发行音像、制作网站来进行,鼓励和支持媒体参与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观念,以形成民间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民间工艺市场行销环境的形成。

以市场为导向的民间工艺美术开发战略。民间工艺美术市场主要是针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需求的市场,在传统需求市场中,民间工艺产品可以按照国际与国内市场需求,来生产工艺美术产品;现代消费市场中民间工艺美术产品还可以巧妙地融合现代流行的潮流,比如与日常生活用品巧妙联姻,从而扩大市场的销售空间。在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加强开发工作队伍建设也十分关键,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提高现有业务人才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要建立起适合的管理方法,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强化市场操作意识,健全市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明确市场开发的的范围与措施,以实现市场开发目标的实现。

对民间工艺美术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更大的商品价值。采用现代包装工艺,强化民间文化艺术品的原有艺术特色,使之所传达出的民间文化艺术信息更加浓厚。通过对进入市场的民间文化工艺品进行精心包装,从而使民间文化艺术品的原有艺术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对民间艺术品的精品,进行高质量的复制与艺术加工,使其进入市场。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对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产品链延伸交叉和工艺融合为特点的新兴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基本上是空白,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民间文化产品的开发还非常滞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间文化艺术品的生产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市场的必要手段。我省民间文化艺术品千百年来的传承,与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有紧密的关系。在以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特点不流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审视、改造,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使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新的思维理念、新的审美观与市场意识、挖掘开拓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内涵,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使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新鲜的时代意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市场。

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市场的开发要建立在牢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开发:避免过度的商业性开发和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依托我省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受短期经济利益的影响,盲目求新、求变,使其完全丧失传统和本土特色的过度开发。

河北省作为民间工艺产品大省,有着其深厚的工艺底蕴,这片热土也因此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与艺术魅力。加强河北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市场开发,是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可行性发展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手段,大力发展与振兴民间工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

[2]徐明君.《民族民间艺术开发与都市审美文化建设》.山

西出版集团

[3]杨亮,张纪群.《民间艺术的旅游美学价值》.[期刊论文]

-山东社会科学

[4]刘小捷,刘建平.《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探析》.湖南工程学

第11篇

一、敦煌版画研究方兴未艾

进入本世纪,敦煌学各学科的研究向专题化、纵深化方向,随着俄藏、全国散藏敦煌文献的刊布,敦煌版画资料进一步扩充,对敦煌版画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敦煌研究院将“敦煌版画研究”立项为院级课题,马德博士任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敦煌研究院和兰州部分高校从事美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8 人组成课题组。本课题分为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研究,课题组成员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就敦煌版画的价值与性质、版画对印刷术的、版画与民间美术、版画的制作与制作者进行研究。第二阶段是雕板复制试验,依照现存版画作品的尺寸,原大复制模板。

2004年8月,理论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组8篇论文以“敦煌版画研究”专题发表在2005年第2期《敦煌研究》上。马德在《敦煌版画的背景意义》中指出,敦煌出土的佛教版画表现了佛教信仰的一种新方式,它与敦煌石窟艺术一脉相承,是敦煌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技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印刷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邰惠莉《敦煌版画叙录》对版画材料进行全部普查,普查包括法藏(法国图书馆、法国集美博物馆)、英藏、俄藏、日藏(天理图书馆、龙谷大学图书馆、滕井有邻馆、唐招提寺、国会图书馆)、北图、上博、上图、津艺、北大、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国内外十几个单位所公布的敦煌文献材料。收录版画作品种类超过120种,数量约250件。以馆藏发表号依次排列,每条列卷号、名称、说明(尺寸、内容、题记、印章)等项著录。所著录的条目内容绝大多数为佛教题材,仅见一幅历日十二生肖图。

余义虎《敦煌版画的性质与用途》一文,首先探讨敦煌版画的佛教属性是佛教的信仰和宣传用品,反映了对佛教的需要和佛教对社会的适应,显示了佛教社会化的性质和佛教艺术大众化的形式。其次探讨了敦煌版画的二种用途,第一类为施主们根据版画内容,通过悬挂念诵或携带的方式表达对佛教的信仰。第二类反映了佛教信众在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基础上,也希望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再次探讨了敦煌版画的传播学意义,敦煌版画具备了传播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敦煌版画是当时最先进的传播方式;敦煌版画艺术所具有的民间性;敦煌版画传播的地域、内容、形式的局限性;敦煌版画作为最早的印刷品,在中国传播史乃至人类传播史上,都具有变革性、转折性、突破性的重大意义。

吴荣鉴《敦煌版画制作的几个》重点讨论敦煌版画的作者、制作材料、版式。从现存敦煌版画的发愿文、雕版匠人题记上所反映的信息推测,版画制作者有官有民,有僧有俗,有官府所为,亦有个人行为。制作材料,推测或为敦煌地区常见的木材所制。敦煌版画捺印品的版式,大致为多方连续式、田相式、立轴式、供养式、扉页式、插图式、边饰尾花式、经变式、曼荼罗式9种。作者亦归纳了雕版捺印品的几种构图形式。

王怡,邹晓萍《敦煌版画艺术的风格特点》一文从绘画艺术角度解读敦煌版画构图布局和技法。将版画分为佛经扉画、单叶佛像、陀罗尼经咒、捺印佛像4类,不同类型所采用的不同表现手法对传达绘画内容的作用,注意到版画和绢画、壁画的关系。认为敦煌版画体现了自由奔放、大胆随意的艺术风格;内容题材在创新基础上对壁画、绢画的继承;多样艺术手法在处理繁简不同作品时的灵活使用;印制方式的多样性,套色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版画艺术的表现效果。

周安平《由敦煌雕版佛画管窥中国古代版画的美术作用》一文,首先指出,雕版绘画形式是对其前的古代美术的继承,是在古代、异域美术及相关工艺上,与本土文化的浸润而衍生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双重意义。第二,雕版佛画对佛教美术发展的影响。晚唐五代的敦煌,稳定,佛教信仰昌盛,雕版印刷是当时最先进的传播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佛教信仰形式和教义的传播。第三,雕版佛画影响到后世木刻年画。敦煌五代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民间活动中,几经演变成为多种民间美术形式。从纸马、门神,发展到木版年画,从中皆可看出敦煌版画对其的影响。第四,中国古代雕版佛画对亚洲及世界美术的影响。日本最早接触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北宋初年来华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的三幅雕版佛画,均保存完好。中国木刻佛画、民间年画以及明代小说插图、水墨画,为浮世绘画风提供了大量的艺术技巧,对浮世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展示雕版印刷技术对欧洲木刻宗教画版式和构图的影响。作者指出,中国古代雕版佛画,作为一种方便传播、适合群众从事简化佛事活动的宗教工具,以其生动,简便的可视形象宣传佛教,对后世的版画及年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原动力,在与亚洲、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中甚至影响到日本版画及西方近代美术,在美术发展史上有着不朽的价值和地位。

王锡臻《敦煌版画与民间美术研究》一文侧重敦煌版画的民间性质。敦煌版画最初是作为佛教的信仰和宣传用品的,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迎合信众的精神需求,选择佛教与民众生存有关联的内容为题材,变早期佛教美术的偶像崇拜为具有功利性很强的实用美术,选取具有求生、祈福、攘灾除祸的佛教义理制作版画,含有中国民间美术的观念。民间艺人是敦煌版画的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民间艺人来自于民间,他们在版画的创作中往往把民众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以及民众自身的需求等主体因素注入作品之中。民间美术有一定的区域封闭性质,具有本乡本土的特点。敦煌版画实用民间美术象征性的图形语言,画面中的桃、鱼、童子、金山、银山等,传达民众对美满生活的祈盼与向往。不同的使用目的,决定了敦煌版画不同的艺术形式。作品质量的精美与简率的差异性,反映出当时不同阶层喜好差别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要求。敦煌版画作为当时最为先进的传播方式,在敦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中广泛流布,在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12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和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在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是没有“民间美术”与“非民间美术”之分的。民间美术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前进出现了不同阶层和职能的分工,形成了在中国古代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在近代相对于社会服务性美术、新文人美术、学院派美术以及商业美术而言的“民间美术”这一历史概念。

二、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是由人民创造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传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美术的发展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最能反应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美术具有乐观向上的理想主义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积极欢乐的艺术,与宗教民俗结合的十分密切,人们祈祷生命与生殖繁衍,幻想着喜庆与吉祥。民间美术作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因此,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和色彩不同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

(二)民间美术具有对社会美好事物的崇拜特征

民间美术是抽象的艺术,民间美术的价值观是祥和的,祥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民间美术的寓意是表达平安、美好、富裕、圆满、祥和的观念,中元节放的荷花灯、中秋节吃的月饼、结婚时粘的喜花、小儿百天戴的虎头帽与穿的虎头鞋都有祥和的寓意。这种在造型上的省略手法,有着言未尽而意已明的象征性。

(三)民间美术具有地域性特征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地域气候对艺术的反应也具有显著性的。例如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年画,以及桃花坞的年画等等。民间美术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色彩,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民族文化的沉淀,是人民精神信仰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概括。

(四)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特征

劳动人民在创造民间美术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比如:用绳结来记数,后来演变为中国结;生活上使用的家具与器皿;幼儿的虎头帽与虎头鞋;民间美术的实用性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然后才是用来满足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欣赏与装饰。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民间美术作品具备物质与精神和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征,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

三、民间美术在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根据调查研究,民间美术在中职学校的美术教育中普及度不是很高,如果将民间美术资源应用到中职美术教育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中职美术教育中的不足。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资料素材容易获取,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同身受,引起学生的共鸣,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性,社会上对中职学校的关注度不高,因此中职学校的美术教育的现状相对落后,并且体制不完善。这样一来我们对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提出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将一些民间美术元素合理的带入中职学校中来,让民间美术的普遍性带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更广泛的接触美术中不同形式。这样也能保证优良的民间艺术和手艺继承和发扬。我们需要从以下三方面逐步入手。

(一)学校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和文化层次的特殊性,负责美术教学工作的领导,在认识上不到位导致美术课程无法开齐开足,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轻视本土、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民间美术和学校教学的融合中衔接不当,以及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都影响着民间美术在中职学校中美术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美术教师对民间美术涉及的很少,对民间美术的知识掌握也不多,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教师对民间美术教学的积极性。1、教师不重视审美教育,教师自身的审美定义不准确,就无法带领学生去审美。2、教师重技法轻理论,从而忽视对学生审美和艺术理论的培养。因此,在教师队伍上面,加强教师对文化理论的学习和审美能力的加强。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其次,学生对民间美术是陌生的,了解民间美术知识的很少,更不用说民间美术作品创作了。这样的实际现象,要求美术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先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身主观的渴望学习民间美术,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简洁案例讲授专业内容,更好的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四、民间美术在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