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安全技术论文

建筑安全技术论文

时间:2022-12-18 18:4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安全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安全技术论文

第1篇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建筑安全事故的预侧方法,重点提出了建筑安全事故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预侧方法;控制策略

建筑业的施工生产由于露天及高处作业多、现场交叉作业环节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施工条件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场内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家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建筑安全事故的预测与控制是对某种特定的伤亡事故能否发生、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的预测,它为采取具体预防事故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通过对己经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弄清楚事故发生机理,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从而可以对伤亡事故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趋势作出估计和判断。

一、建筑安全事故的预测方法

安全事故预测是对系统未来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以掌握一个行业、企业或部门安全事故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政策、发展规划与技术方案提供参考。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表面上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但其本质上有因果性和必然性。对于个别事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对大样本则表现出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等数学理论,是研究具有统计规律现象的有力工具。事故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其中定量预测方法还分为时序关系预测法和因果关系预测法两类。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是以逻辑判断为主的方法。这一类方法主要是通过预测者所掌握的信息和情报,并结合各种因素来判断事物的发展前景,需要将判断定量化,一般适用于缺乏历史统计资料的事件或趋势转折进行预测。由于其主观因素较强,多用于定性的分析,往往不能达到精确的预测结果。具体方法有:德尔菲法、领先指标法、主观概率法、推销人员估计法、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情景预测法和相互影响分析法等。

定量预测方法,是使用历史数据或因素变量来建立模型预测需求的方法。这一类方法主要是通是根据预测者己掌握的比较完备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未来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类预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一般适用于有规律性的、可量化的事物预测,需要充足、完备、准确的数据资料,并且具有必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和计算手段,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预测。在分析预测问题时,要尽量采用定量预测方法进行事故预测。

二、建筑安全事故的预控

为了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死亡率,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对预控对策进行研究。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害尽可能减小。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体现在:消除事故原因,形成“本质安全”系统,即消除危险源、控制危险源、防护和隔离危险源、保留和转移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的经济损失。[3]

结合我国现状,对建筑安全事故预控对策的建议,应该可以分别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强制管理、保险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控制。要做到对建筑安全事故的预控首先考虑的是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其次,要注意现场的安全技术对策管理。安全技术对策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事故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建筑施工技术、危险辨识技术、施工设备技术、安全评价技术等,以此不断优化建筑业增加值的变化形势,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5]再次,要注意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养的方式,尽量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使建筑从业人员学会对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从安全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理解,对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也能用安全的观点来解释并处理。最后,作为管理人员可以考虑提高建筑企业人员的福利,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企业的劳动环境,影响事故预控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保险。采取保险的方法,用经济补偿的方式减少因建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建筑企业具有重新恢复生产的能力,使家庭得以休养生意,是事故损失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强制管理、保险这四个方面齐齐入手,能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建筑产值的增长模式,提高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从业人员素质,合理优化建筑业福利结构,为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提供参考,有效地预防建筑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故的损失。

三、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了建筑安全事故的预测方法,从而引出怎样做好建筑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的讨论。我国近二十年来,建筑安全生产形势逐渐好转,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百亿元产值死亡率逐年下降,表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最近两年,事故起数又有所上升,表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对建筑事故的预控对策研究还需要对不同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需要结合建筑业、机械业、法律业、保险业等多行业共同协作,例如不同安全施工或设备技术的研究,对保险法制的研究、对适宜的保险费率比例的研究等,还有对目前越来越凸显的农民工问题的等的对策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1]陆宁,廖向晖,王巍,冯娟,肖燕建设项目安全成本率分析模型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宋岩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田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张水平,朱建平,朱建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山西建筑,2007,8:11一12.

第2篇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0.引言

我国己经加入WTO,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途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风险管理建筑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大,一项工程在一个工地施工完成后,往往立即迁至另一个工地;二是临时性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人员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三是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都不一样;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作业条件、作业人员变动很大;四是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单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五是人员组成复杂,既有企业自身的,又有分包单位,人员又有户籍、岗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应针对这些特点,以增强其实效性。

2.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实施了诸多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初步构成了建筑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体系,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修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的投入也需要法律法规予以保证、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不适应实行工程风险管理。目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更注重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重视不够。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2风险管理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对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论文修改。

如投资方为了早日发挥项目的效益,违背客观规律,单一追求施工进度,迫使施工单位大量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简化施工程序,压缩合同工期,对施工场所所需安全措施费用不予认可,拒绝支付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导致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单位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防护措施得不到落实;个别单位甚至认为安全管理是一种“纯消耗”,投资安全管理会降低收入,从而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生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施工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2.3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建筑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建筑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仅占4.%,特别是专职安全员数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较低,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等方面很难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修改。

2.4施工方案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安全防护设备有待于提高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专业施工方案无针对性,缺乏必要的计划书或蓝图,施工现场组织或管理结构混乱,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典型的弊病如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结点设置无详细图纸,悬挑架未按设计要求搭设等,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安全防护设施一方面未按规定设置或设置不齐全,另一方面设施简陋,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个人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防滑鞋、安全防护服装等配备严重不足。

2.5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没有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组织结构中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判断决策,一些决策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带有盲目性。使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制度还在探索阶段,特别是有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当前, 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要研究合理的工程时录、工程保险收费标准及费用计入办法。

3.2提高风险管理安全意识

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都必须有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参与项目的各类人员中;树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意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而风险就是在项目实施中形成的;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法律意识,依法履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违约的问题。

3.3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加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风险管理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需要一批有丰富的风险管理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如:通过与高校合作、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高校或社会招聘相关人才、利用中介机构力量等。

在施工现场有许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甚至监理人员都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不懂安全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建筑工地,如果管理人员都不懂得安全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又如何去行使管理的职权呢?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对全体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和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措施的教育。

3.4严格施工方案预控和规范劳动防护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应重点把好三个方面的关口:一是前期现场调查论证关、二是认真落实技术领先的基本原则、三是严格执行审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要制定现场执行和过程优化管理方案,确保每一个工点、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方案实施预控,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能留下方案预控记录,从而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设立专人来管理,及时的向施工人员发放性能符合要求的、清洁有效的防护用品,并对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细心保养。对洞口、临边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定由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以保证安全可靠。

3.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由于风险具有掩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 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 有些所谓的“形象”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也上马,企业只要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进行分类并衡量对比,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评估, 采取相应的对策, 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多变的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风险管理已经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不尽人意。我们要充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全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逐步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水平,并取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卫洋,龙卫国.工程保险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彭卫华.工程保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3.

第3篇

1“卓越计划”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综合就业特点、国家现阶段的安全趋势和企业需求,天津理工大学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定位为为企业培养“安全生产规范化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卓越工程师为特色。在学生培养中,注重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特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开设的专业课、认识实习及源自企业实际的毕业论文等主要环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深入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具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的能力,从而保障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在培养中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锻炼,使学生具备应用系统安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报废的全寿命周期、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及风险安排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2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建立

2.1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了卓越安全工程师四年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有以下特点:(1)形式上:采取“2+1+1”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学,1年专业理论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1年企业实训,其中,企业实训以企业现场教学为主,校企教师联合授课。(2)内容上:理论教学学分占60%;实践环节占40%。理论课程内容覆盖现场工程师知识要求和人文素质培养要求,强调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化,着重现场工程师能力培养和工程素养的提高,取得从事安全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3)专业课教学上:将人事部组织的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以及企业安全标准化相关要求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中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讲解,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课程体系对于工程师能力的训练功能。(4)企业实训课程:企业实训课程考虑目前的就业形势,分为建筑安全及化工安全两个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要求。

2.2校内培养方案校内培养方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理论教学,该部分课程以数学、体育、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通过学习获得从事安全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另外一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该部分课程体系由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燃烧与爆炸原理等理论教学体系和安全工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3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分为现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部分,现场教学部分分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化工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由石油化工工艺及设备安全,化工安全设计,化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四部分组成;建筑安全方向课程体系由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管理标准化,建筑事故案例分析组成。授课教师采用校企联合,要求企业教师专业职称至少为安全高级工程师,并具备多年的从业经验。现场授课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安全技术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素质的培养。内容侧重行业需求、行业发展方向、工程师素质、工程伦理、工程技术理论、工程技术方法、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原料、物料及产品的理化性质,各生产作业环节及主要生产设备存在的隐患及危险性,初步认识和了解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设施的维护与运行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可能的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以及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从介绍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方法入手,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

企业实践教学部分由认识实习、专业设计、毕业设计三部分组成,认识实习主要通过现场参观,使学生对各工艺过程、设备设施,尤其是安全设施作用有所了解,进而为后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认识实习时间为两周主要内容。专业设计是毕业设计前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并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理论问题探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提交设计方案。与企业课程相对应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专业设计分为两个方向即化工安全方向和建筑安全方向。化工安全设计方向通过对主要工艺流程的危险辨识、评价提出保证工艺安全的设计方案。建筑安全设计方向通过对主要施工过程的危险辨识、评价提出保证施工安全的设计方案。毕业设计通过16周时间,学生在企业工程师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选择企业实际现场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查阅、学习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确定设计方案与技术路线,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通过校企联合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

3结束语

我国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前处于摸索阶段,天津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知识与素质教育贯穿其中,结合“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环节、企业实践”的多形式培养模式,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卓越现场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

作者:关文玲周艳赵代英胡卫萱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场管理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各种特定工程项目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相应采取消除隐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险、保护、排险和救助等安全技术与防护基本措施,同时它也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

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

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免费论文。免费论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2.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3.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4. 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

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预防性试验就是对现场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进行机械强度或绝缘性能等特征的试验,避免“带病”运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混凝土强度试验、电气设备与用具的绝缘试验、钢筋的拉断试验等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可造成设备事故,甚至使周围职工受到人身伤害。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使用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5.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免费论文。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在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6. 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 结论

实践证明,安全须得文明,文明导致安全。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现在许多施工企业都已认识到,必须把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作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必保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总之, 安全管理是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 每个单位、每个从业人员对此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单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和我们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都须予以高度重视。从施工安全监督的角度讲, 政府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已从以往的现场监督为主转向行为监督为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尽职尽责, 群防群治, 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得到有效预防, 我们制定的事故为零的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蒋力,徐致远. 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安防科技, 2004,(1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协助完成勘察设计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J]化工设计, 2004,(04) .

[3] 邓智文. 企业安全文化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总承包施工为例[J]建筑, 2003,(11) .

[4] 边尔伦. 建筑工地环境色彩与安全[J]建筑, 2005,(02) .

[5] 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J]建筑安全, 2002,(03) .

第5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评级 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在施工过程中的领导者、管理者、操作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安全事故的部分原因。这些问题包括:未经授权的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地工作,人为安全设备故障,不安全的设备或违规操作。决策层的安全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能力:

1.1安全意识

主要是对决策项目和决策能力,在处理安全事故的安全状况时要洞察,还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安全局势。

1.2安全生产责任

主要决策者对建筑安全生产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要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仔细观察和实施,并对项目部和社会同时负责。

1.3安全素养

考查各级决策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要学习现代管理技能和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业务及应用。

1.4安全和技术能力

考查安全事务管理能力,如组织协调、研究、综合分析、逻辑判断能力、写作表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能力。

1.5安全的心理素质

主要是决策者的心理素质,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决策的顺序的准确性,执行,以及情感冲击力。

2.施工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的安全局势,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整体监督,主要材料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1主要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主要是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一定标准,从采购源头控制,所以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材料业主是第一供应商,必须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可靠性评估,然后比较价格。

2.2主要材料的正确使用

在主要原材料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要确保正确使用,可以进行跟踪管理,常用的材料及材料的技术指标企业应制定。

2.3主要材料的检验工作

对主要的施工材料进行抽样调查检测。材料现场验收,确认实物与清单一致。

3.工程机械因素

工程机械不安全表现为设备和器件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及有害物质,安全装置失效,缺乏防护设备和其他因素。因此,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全控制。

3.1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控制

主要指脚手架工程质量的人身安全工程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根据中国建筑的安装和拆除的脚手架的有关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1JG13O)和建筑用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0JGG128)的相关规定。

3.2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控制

主要是对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和拆卸,起重机械必须根据每个拆装规范,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设置警卫保护。

3.3装卸大型施工设备的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建成后,必须撤离,处理这些施工设备的安全控制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部分。

4.管理方法因素

4.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4.1.1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制。主要是确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制定施工安全原则和制度。

4.1.2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主要是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对安全制度的管理和落实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4.1.3施工安全管理队伍。主要是施工队在施工阶段,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施工队工作在第一线。因此,班组安全建设施工单位要增强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4.2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4.2.1建立安全生产相应的法规,采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从而落实安全生产。

4.2.2安全法律规章制度的执行。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一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保障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4.3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情况

培训安全工作承担的任务可以通过安全生产经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质量。通过安全培训,员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生产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安全技能,促进生产的平稳运行。

4.3.1三个安全教育。这三个安全教育是新员工的教育、工程教育和施工队伍的教育,三个安全教育和安全质量等部门相互协调。

4.3.2施工安全知识的学习。施工单位应该在基本安全培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如组织安全知识问答活动。

4.3.3专业的安全教育。安全运行的特殊训练,特殊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结合的特点,一些特殊的工作。基础工程、装饰工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4.4定期安全检查

4.4.1安全检查通过制定安全检查表和现场检查两个内容,一般安全检查采用看、摸、敲、量、测等基本方法。

4.4.2安全检查的内容。各级建设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包括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和执行的操作。

4.4.3安全检查结果处理。进行安全检查后,检查作为现场安全未来的整改,以备将来对参考的数据进行分类登记,找出原因,及时编制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负责人组织施工安全隐患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纠正措施完成整改,及时通知相关的检查和验收部门进行检讨。

4.5现场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执行

4.5.1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主要考察在施工前期,开展的每道工序是否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还要考察工序中各道环节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标准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说明。

4.5.2安全和标准化的保护措施。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保护措施的制定,包括危险源、脚手架、模板安装和拆卸标准,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按照安全标准化保护措施。

4.5.3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交底。主要考察在进行爆破、拆除工程和高空作业时,是否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完后必须对参加该工程现场指挥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分别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6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4.6.1制订应急预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订应急预案,做好防微杜渐工作。

4.6.2对于现场安全事故处理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在处理过程中做好现场的安全控制防止发生混乱。

4.6.3明确事故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很分工,避免形成责任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5.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到底是否适合正常工作,施工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而言,主要从气候、施工照明和基础环境方面进行说明并考核。

5.1建设地点的气候条件

建筑施工工作主要是在室外露天环境中,因此高温、严寒、霜冻等恶劣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所以,施工现场作业要注意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5.2施工现场照明条件

施工过程中主要根据视觉感知施工过程和所存在的危险,施工现场的采光和照明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者对某一事件是否能正确判断。昏暗、闪光等恶劣的照明条件直接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是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环境中照明条件直接影响施工安全。

5.3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是否符合施工标准,是否能满足施工人员的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是决定安全事故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4.

第6篇

[论文摘要]建筑施工是高危险行业,加之职工总体安全意识较差,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分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建筑业的安全问题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愈来愈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

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二)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随着工程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一个项目中多个工种、多个分包商同时交叉施工,这对安全生产管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近年来发展的大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其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偷工减料、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又隶属不同企业,给总包单位安全管理造成极大难度,很难实现对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全部纳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三)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四)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如人工挖孔桩工程极易造成坍塌、中毒事故,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受材质影响可靠性低,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应严格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

(五)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虽然安全资料不是产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这一关,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签字。检查资料时会发现,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满足要求”,填报人不得而知。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三、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其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转贴于

(二)搭建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联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监测单位对施工中可能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规定做好测、预报工作,及时向项目法人、监理和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三)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规,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四)规范施工安全资料整理。除国家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就应建立工程安全资料档案,指定专人收集并整理,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调动资料管理人员。安全资料必须保持真实、可信、完整的原则。

(五)提高先进科研成果运用能力。通过加大科学技术含量的投入,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到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变手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高空作业为地面操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调整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状况,避免员工在情绪低落时出现失常行为,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1.

[2]周俊,胡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铁道运营技术,2004,1.

[3]刘小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外建筑,2004,1.

第7篇

关键词: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管理;施工安全;安全事故

一、引言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现场的施工过程管理是施工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安全文明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重点,文明是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齐抓共管”、“质量是安全的保证,安全是生产的基础,文明是工程质量的保障”等大量的安全文明宣传标语,用于警示施工人员,注重提高安全文明施工力度。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事故造成的一系列血的教训也被广大管理者所牢记,在工程现场管理总,安全文明管理也越发重要。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建筑概况

某市原蔬菜批发市场3-1地块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位于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以南,市电业局以东,总建筑面积约58099.71m2,其中地46290.472m2,地下11809.24m2,2#楼、3#楼、6#楼为23层框剪结构、5#楼为21层框剪结构、1#楼为6层框架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黄海高程5.800m。

2.2、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防火设计分类为一类(仅用于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使用功能:集商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居住等于一体的高层商住综合楼;地下室主要功能为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桩基础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型式为桩承台基础。

三、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健全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进场前,要着手进行施工准备,要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机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网络,并坚持以项目法人为核心的安全监督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为: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制定关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所专有的、安全文明施工奖励和处罚的权利等相关制度,确定在各类优选优评活动中,安全文明管理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利,在工程开始前,要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建立由施工单位安全部负责对现场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各项目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工程安全生产经理及专职安全员担任副组长,各专业施工队长及施工队安全员任组员的安全文明管理体系,并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巡查,巡查结果与整改要求在工程例会上研究讨论应对措施。建立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制定班前检查制、周一安全文明活动制、安全技术交底制、定期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特种作业人员年审制、持证上岗制及安全生产奖惩与事故报告制,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安全文明管理,弥补日常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

安全文明,不仅仅体现了施工单位的形象,最为直接的是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威胁着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工程开始动工前,要召开以安全文明施工为主题的专题会议,确定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地位,提出“文明施工是龙头、安全设施是保障”等安全文明生产的总体工作思路。施工单位领导采用数据化的形式,来确定安全文明管理的目标: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为零、火灾事故发生为零、交通事故发生为零、重伤事故发生为零、各类轻伤事故要低于0.3%,并确定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目标。要求施工过程要严格控制各类习惯性违章,避免出现安全漏洞。施工单位通过层层召开安全文明宣传教育会议,做好总体管理思路和具体目标的明确,提出相关处理措施,明确相关责任。

3、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安全文明施工的落实和执行。

严明的安全文明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措施是保障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基本前提。工程开工前制定的各类制度和规范,需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文明管理的职责是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力保障,现场管理中要通过细化管理,落实管理人员职责,建立检查考评办法,督促相关人员将目标细化,将安全文明落实到个人、各个项目。

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1、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宣传,设置警示标语。

工程施工现场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列出施工总平面图、工程告示牌、防火须知牌、安全生产记录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持牌上岗。各施工小组在每日开班前,利用班前会议,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的宣传,并选择雨天不便施工时,开设安全文明教育培训。

2、提高场地管理要求。

保持施工现场的道路通畅,在相关位置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语和施工相关标志。保持现场排水系统的良好、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要清理工程产生的垃圾。场内地面要保持清洁,地面无积水、无障碍物和垃圾。检查供水管道,不得出现管道和阀门冒、跑、滴、漏现象。要严禁在道路上堆放材料和机械设备,严禁在道路上搅合砂浆,避免污染道路和路面。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平面图布置,将机具、构件及材料要分类堆码制定位置,并做好相关标识牌。对停放机械设备的区域,要搭设防护棚,并在相关机具上采用悬挂和粘帖的方式,标明机具状况牌,并列出使用、维修人员、管理责任人的名单。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出入口设置专人管理的进出门,入口处设置车辆放行杆,进场车辆要先经过冲洗后,才可进入。所有施工人员在门卫处登记,并领取安全帽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现场管理人员要佩戴工作卡。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完成后,要在两侧设置1.2米至1.5米的安全防护栏杆,并在栏杆上涂刷红白漆,栏杆护设置安全网或设置30cm的挡水墙。现场在开挖前要进行场地平整,做好坡面的水泥砂防水层。沿围墙的坡脚处,设置300×400mm的混凝土排水管,将现场内的所有排水都通过此排水管经过沉淀后流入地下排污网中。要做到场内无积水、无障碍物。现场的临时用道路和部分用地的硬化工作都要在施工前处理好,要保持基层夯实,面层要坚固平整。

施工现场建立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作业过程中尽量减轻敲击、打击等噪声,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尽量减少喧闹声,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电刨、电锯、砂轮机及钢筋加工机械等噪声机械设备的封闭处理效果,通过搭设含有隔声效果的材料的工作棚,减少噪声扩散和减轻噪声等级。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夜间作业的频率,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在夜间施工时,提前24小时到区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示告知周围居民。夜间作业时,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机械作业,在加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低噪声的振捣器。

五、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关键在落实。工程现场安全文明管理,需要领导重视、制度约束、监督审查,更需要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全员努力。为提高工程管理能力,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升整体工程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建良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期刊论文]《电力安全技术》-2003年6期

[2]葛维平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见成效[期刊论文]《电力安全技术》-2004年5期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Abstract: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 an effective way. Simple to discuss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意义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仅仅依靠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队伍也随之迅猛增加,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素质已经势在必行。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管理信息系统,使建筑施工管理逐步朝信息化过渡,是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程度,是提高建筑产业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 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科学理论,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机系统。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为目的;2)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为基础;3)能够向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提供所需的信息。建筑施工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有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规划控制目标,检查工程实际状态,并提供决策参考,其目的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它的研究运用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建筑工程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管理系统,目的就是在互联网上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方便,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系统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实现数据库的集中统一,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给建筑施工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四种主要的信息服务:确定信息需要、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为其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以及日常的作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工作思路,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根据企业发展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一定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出阶段性目标,从而根据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做到综合考虑工程成本、品质等因素确定工程最优工,根据工期目标、资源配置、劳动定额等条件自动生成详细的施工优化的网络计划,用以指导施工,根据工期、劳动定额等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对施工进度开展动态控制。管理系统要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实现管理层对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然后逐步向下延伸,最终保证内部信息流的通畅,管理信息系统要归为一个懂技术、能管理、会规划三者合一的综合部门来管理,保证其顺利开展工作。为了简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相应的信息管理也就采用与企业贯标体系一致的系统。根据部门和管理要素的划分,确定管理信息的传输和控制模式;以计算机中心为核心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处理、储存和查询;各部门按照业务内容和管理职责收集、汇总、分析数据,为数据中心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工厂在计算机中心的规划和设计下,在建筑施工管理部门内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根据管理特点建立了信息中心,通过internet网与总公司的信息中心建立了信息通道,并为各业务部门配置了和总公司相一致的管理软件,建立了相同的管理平台,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建筑施工管理内部之间通过internet网建立联系渠道,实现动态掌握各单位的管理决策;本级管理通过局域网作为沟通渠道来建立本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总公司的因特网来协调对各集团公司、工程局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管理。其主要特点是按照各部、处的职能和管理活动的特点来构建信息管理体系,建筑施工管理项目施工和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传输上级对本级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依照本级的质量体系贯彻上级的全面管理。

3 关于建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野外分布的线性工程,施工面狭长,流动性大,临时工程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是目前建筑的建设中,高等级建筑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高等级建筑建设本身还具有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高、施工单位和协作配合环节多等特点。

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要始终以质量管理体系为系统主线,保证建筑施工所实施的质量体系突出了施工企业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执行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的原则,划分了管理要素,体现出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的管理思路,把生产管理信息作为主体,辅以服务信息的回馈,来加强企业全面管理的领导、决策和控制职能。因此,信息管理应当依照确定的质量体系中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的划分来建立网络,设立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制度。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研究、掌握涉及本项目的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筑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公司对于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要求、以及施工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制定项目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管理责任制度,施工管理制度和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总结施工管理经验,将资料整理归档,优秀的文本可以保存为范本,这些经验应该不断积累起来,成为以后项目的参考。

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讲,人员的工作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向大多基于网络的交流,是一个较大的变革,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另外,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系统的安全包括网络平台本身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这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防范窃密和泄密,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此外还要在软、硬件系统的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安全机制。

注意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把该系统的使用情况作为日常现场检查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信息记录不准确或未按规定时间上报数据等问题,及时督促施工现场予以纠正,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了解现场的基本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熊庆,徐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与设计分析.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监督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漏洞问题,从路桥施工管理、安全监督检查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的规模、技术实力在近年来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何种角度,发展模式、生产方式以及历史实际来看,路桥施工企业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我国交通施工行业的领军队伍,尤其是在2009年国家三保方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促进下,路桥施工企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良好发展机遇。但在路桥施工产值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应清楚认识到的是,尽管企业在“安全就是效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等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应用了诸多安全技术及手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GB/T28001-2001标准也得到了切实的应用,但在施工业务急剧膨胀的状况下,路桥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仍是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毫不讳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成为解决当前路桥施工企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性课题。

1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些年来路桥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除表面上的若干致因外,其中约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人机”系统中“人”的行为要素造成的,很大程度上这种安全事故产生的内因是由人力资源匮乏与安全生产管理需求间巨大差距造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现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所引发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较长时间内路桥施工企业更加重视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较多地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形成的安全管理思路及办法,不能妥善处理近期利润与长远发展、责任风险与获利间的协调关系,尤其是人力资源存量与施工管理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需求间的差距逐步拉大,更影响到了路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执行的实效性。

具体而言,这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主要包括:其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有职无位,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其二,安全生产管理长期停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状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等口号缺乏明确的实际行动;其三,较多路桥施工企业未单设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而是将其职能分摊于劳动人事部门,在人员配备也以兼职人员居多,很难做到细致全面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其四,安全规章制度更新速度慢,缺乏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致使企业用于安全技术、设备、资金中的投资与高保障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其五,路桥施工企业大量采用农民工作为劳动力主体,以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化的施工产值,但也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就此而言,要有效地解决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诸多缺陷,应从路桥施工管理与安全监督检查两方面着手。

2路桥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2.1结合施工项目实际,增强技术保障

路桥建设工程点多线长,施工工艺与工序复杂繁复,人员、机械设备的投入量巨大,且需要依托于各类型施工工种班组进行多工作面的交叉作业,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完善各项技术准备以降低安全管理难度。一是要熟悉施工图纸设计,优化工序环节。在依据具体施工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考量施工单位的各项资源及施工区域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组织施工计划,并由线至点地将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等形式加以表示,确保任一分项工程均在受控范围内。二是强化技术储备。由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实施有组织、有梯次的培训与技术交底计划,帮助具体施工技术人员、工长及工人熟悉新施工工艺与材料特性,以有效地掌控施工环节中的每一工序步骤,并针对各种潜在突况准备应急处置方案。三是建立健全质检制度。路桥施工的安全生产不仅要求技术管理上达到相关设计与规范标准,更要利用科学完善的质检制度与质检手段对路桥工程作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处理工序中的安全隐患,兼顾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2.2注意物资材料管理,解决材料问题

路桥施工所需各类型材料种类复杂、需要量大,除钢筋、钢纹线、水泥及外加剂等常规建材外,更经常面对诸多如新材料、新规范标准应用的问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尤其应注意处理好这一问题。要强化物资材料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妥善处理现场材料供应,针对所需材料的型号规格做好工料分析与精心测算,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引发安全问题;二是材料采购上应严格依据工料分析形成的材料采购单,在材料订购上要一一落实型号、规格、产地等项目,科学组织招投标,保证材料质量,杜绝因材料订购不符引发的安全事故;三是材料进场验收要严格按程序规范向业主、监理单位报检,依次进行抽样检验、归类堆放,并及时清退不合格建材;四是到场材料在安全保护上也须由库管员做好盘点归类工作,针对易燃易爆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3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杜绝设备安全隐患

路桥施工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繁多,包括土方施工机械、钢筋混凝土施工设备及桥梁施工机械等,其管理一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环节。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杜绝设备安全隐患是获取安全生产前提下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应健全现行机械使用维修保养制度,针对路桥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较多的情况,合理调度机械配置,在提升设备利用率的同时,注意加大设备维修、保养力度,随坏随修、决不带病作业,在施工间隙可结合施工计划进行设备保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其次,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应做到有的放失,合理编制,依据现场施工状况制定配件购置使用计划,力争做到设备进场即可施工,杜绝闲置浪费现象,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4严查施工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路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关键是要处理好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进度调整工作。其一,在施工进度方面,原则上应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计划加以执行。尤其是路桥工程项目中的路基、涵洞等构筑物点多线长,且属于露天作业,受各种不可遇见因素如气候影响较大。针对此种现状管理状况,应避免模式化运作,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动态调整,确保施工安全。其二,施工质量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分项目验收过程中尤其是如桥梁基础等隐蔽工序项目,应严格贯彻“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层层检查,层层把关,有效确保路桥施工工程的安全无事故。

3安全监督检查中关于安全生产的若干措施

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化工作,是确保路桥施工生产得以顺利开展完成的重要前提,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在施工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外,更要利用安全监督检查来督促安全生产。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独立主管机构,完善相应管理机制,明晰安全管理岗位职责,扎实地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杜绝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落实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促进人人讲安全良好氛围的形成;安全监督检查应做到例行检查与并重,并及时地开展不定期安全突击检查,切实地将安全生产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安全培训与安全交底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施工进场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保证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及时纠正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有力保证路桥施工工程的顺利竣工。

4结语

路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细致的长期化工作,除了要扎实处理好工程中施工、资金情况、运输条件等环节外,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认真踏实地完成落实每项制度任务,克服侥幸、马虎心理,积极有效地处理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路桥施工工程在零事故、零伤亡的情况下按质按期完工。

参考文献

[1] 刘铁民.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 陈月贵.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安全建筑安全谋略[J].建筑安全,2009(2).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教育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广义的工程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到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12起、死亡513人。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2.3.1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2.3.2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2.3.3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2.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2.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基于各种原因,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3.抓好安全教育

3.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设业得到迅猛发展,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活跃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一线工人来自农村,建筑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农民工整体综合素质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偏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3.2.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3.2.1.1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3.2.1.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2.2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4.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4.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4.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4.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5.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6.结束语

第11篇

Abstract: Construction labor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however,the current status of construction labor management is worrying, a large number of low qual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etting up their own relatively stable labor force or labor service companies; o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for vocational skills and safety training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the us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enhanc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ing construction migrant workers to form labor unions etc. are also advices.

关键词:劳务管理;农民工;职业培训;虚拟现实技术

Key words: labor management;migrant workers;vocational training;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98-02

0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地方政府提出10多万亿投资跟进;同时推出各项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了房地产热,也形成了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建设的。大规模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和稳定的劳动力,但目前建筑劳务的现状令人堪忧,以笔者亲身经历的许多广东地区大型重点工程项目为例,就存在不少工程转包、挂靠、层层分包等现象;大量农民工是由大大小小的包工头来组织和控制,许多包工头用工管理混乱,偷工减料、唯利是图,劳资纠纷不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许多施工单位又以包代管,对农民工队伍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农民工队伍组织松散,无序流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许多隐患;在一些大型重点工程还出现了“民工荒”。凡此种种,说明目前这种建筑劳务管理状况是与大规模现代化的工程建设不相适应的,已严重阻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建筑劳务管理当前的困境与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建筑劳务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开始推行项目法施工和项目承包,实行决策层和管理层、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两层分离,明确了项目管理班子的责、权、利,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机制,加强了经济核算,最初也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企业办社会、打破大锅饭,使企业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并取得一定的效益。此时的劳务作业层是由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处或劳务分公司来具体管理和统筹安排,工人在企业的各项目间被有序的组织施工和流动。同时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又为施工企业补充了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形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劳动力的蓄水池。

但随着原建筑企业施工作业人员的老化,大量现场作业工人大都换成了是洗脚上田的农民工;同时在乡镇建筑企业的夹击下,原国有建筑企业竞争力大大减弱;项目承包也开始异化,变成了个人承包,后来发展成包工头承包;政府又大力推行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设计了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施工承包为主体,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的企业结构。最终导致大部分施工企业成为无自己施工劳务队的所谓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或专业分包资质的企业,而总承包企业实力并不强,劳务企业又不成气候,使得施工劳务队伍稳定性彻底瓦解,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许多长期默契配合消失。这既有企业自身未能及时调整适应带来的结果,又有政府过分行政干预带来的问题。

2对如何规范劳务市场的思考

根据我国建设部的总体工作目标: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但三年过去了,现实情况与上述目标仍相差甚远,占据劳务市场大半江山的仍然是包工头控制的包工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解决市场问题是否又会重蹈过去的覆辙,劳务市场的完全规范化会否使劳务市场失去弹性。

2.1 劳务公司的困境目前独立的成建制劳务企业难以为继:一种是由原国有施工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组建的,另一种是自行组建的建筑劳务企业,随着原企业作业人员的老化,新员工招募困难,同时由于劳务企业承担较重的劳动培训管理、社保规费及各种税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多的是承接不到业务。相当多的用工企业宁愿去直接找人工费更低的包工头组织的施工队,因这些施工队不交税、不缴纳社保养老金和工伤保险金。如在广州地区逾1000家建筑企业中,具有劳务资质的企业仅有30家,而这30家劳务企业大部分是靠出卖资质收取包工头挂靠费来维持,长期处于亏本经营状态。迫使很多劳务公司也不养工人,或降低工人待遇,减少工人的培训甚至不培训,变得与包工头无二致。

2.2 包工头仍会长期存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建筑农民工总人数目前已达三千多万人。这么多的农民工都要靠正规渠道就业是不现实的,许多农民工受所处的环境与掌握的信息所限,独自出门谋生面临很多困难,而包工头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包工头通过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关系,在劳务输出和施工企业之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成为农民工的经纪人。同时包工头与其所辖包工队的农民工许多是同乡人,使得农民工更愿意相信同乡人,包工头则成了农民工的领路人和管理者。

同时建筑公司也需要包工头,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公司目前已没有了自己的劳务队,而目前劳务公司数量有限且要价也高,大量的用工缺口只能由包工队来填补。同时包工头熟悉农民工的情况,建筑公司也需要通过包工头来具体对农民工进行管理。甚至建筑公司把工程包工包料转包给包工头去干也降低了公司的成本,转嫁了公司经营风险。更为突出的是许多建筑公司由于机制不灵活接不到工程,要靠包工头接工程挂靠收管理费来维持。

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劳务管理全面正规化的条件,如果非要用行政的手段强制要求劳务管理立即全面正规化,那样可能会欲速则不达,甚至起到负面效果。政府应当只是加强引导和服务,市场的东西应由其自身的规律来发展调节。

3规范劳务用工管理的途径

毕竟包工队式的劳动用工管理是混乱的,农民工无序流动也带来行业管理困难,农民工在无组织状态下得不到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从开发商到施工单位、再到包工头,层层拖欠工程款,最终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劳资纠纷,引起社会不安定。因此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

另一方面建筑公司选用独立的外部劳务公司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政府也可通过降低劳务公司的税费来扶持其发展,但施工企业过分依赖外部劳务队伍易导致受制于他人,若外部劳务队伍的管理水平较差,易产生各种问题或事故,甚至导致经济和法律纠纷,最终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外部劳务队伍为谋取利益偷工减料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上施工总包单位以包代管,粗放型经营,外部劳务队伍又素质不稳定,使施工企业制定的目标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如果对外部劳务队伍要求严了,一些“包工头”则会在一些关键时刻坐地起价,从而导致建筑公司成本的增加;施工企业或转而选择要价低的包工队,致使建筑安全质量隐患不断。

因此,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施工队或劳务公司是市场提出的需要,可有如下几种形式:

3.1 施工企业拥有部分自己的劳务施工队企业内部拥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部分主要的劳务施工队,每个工人班组中甚至有若干名相对固定的骨干工人和班组长,骨干工人享受企业员工的同等待遇,其余人员也与公司签订较长时间的合同,享受各种培训、保险等待遇。内部劳务施工队可起到表帅作用,当其无法满足项目劳务需求时可择优引进外部劳务队来施工;而当公司工程量不足时,也可将内部劳务队伍外包。

由于有了施工企业内部部分劳务人员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这些劳务工人得到有效的培训,逐步培养成熟练的作业工人;由于有了相对稳定、相互信任的组织关系,这些劳务工人才会有归属感、责任心和劳动积极性;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避免了层层分包、层层盘剥,降低了中间成本,也减少了内耗,改善了劳资关系,加强了企业对一线作业的控制力和精细化管理,使项目目标能顺利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随着第一代建筑农民工的老化,第二代年轻的农民工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相对良好的待遇、有一定吸引力的企业文化,第二代农民工不会去从事又苦又脏又累的地盘施工,就会进一步加剧 “建筑民工荒”。

上述形式目前在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公司中已经存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3.2 建筑集团公司拥有内部劳务公司独立的劳务公司较难生存,而依附于大型建筑集团公司的劳务公司,由于大型建筑集团公司有较多的工程业务,可以保证劳务人员有饱满的工作量,从而保证劳务人员的稳定和收入待遇。劳务公司负责对工人进行具体的培训和管理,但大型建筑集团公司要提供技术、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几点讨论

4.1 政府应扮演的角色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劳务管理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而不是直接去干预管理模式问题;政府应通过减少有关税费、降低门槛及各项优惠措施来扶持劳务公司、劳务培训基地和建筑农民工工会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的协调,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输入(出)劳务工人;政府相关部门应拿出专项资金,给农民工发放培训,依靠并扩充劳务培训基地和各专业的培训机构,来组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逐步实施地区技能认证制度,最后过渡到建筑工大部分持证上岗。

4.2 应扶持建筑农民工工会的发展目前建筑农民工大多是“散兵游勇”式的,在与资方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讨不到薪,往往会采取过激行动,甚至上演所谓“跳桥(楼)秀”,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而仅依靠政府限于政府的人力和精力也顾不过来,农民工只有靠自己组织起来帮自己。因此应扶持建筑农民工工会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把建筑农民工纳入到工会组织中来,帮助农民工就业并维护其权益,同时组织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建筑农民工工会组织不可或缺。

4.3 如何搞好对建筑农民工的培训目前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导致用工单位都不愿投入对其进行培训;大多数农民工也不愿自己交费去培训取得“上岗证”;政府的许多培训如广东地区的“平安卡”学习仅有一天流于形式;许多专业的培训单位数量少、水平低且培训手段落后。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农民工要归属一个稳定的组织,这在前已述及。其次政府要投入专项资金。再次是要采用先进的手段来提高培训的水平,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来详细表现土木工程主要施工过程、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用3D studio max制作的三维动画课件能真实模拟土木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能够把培训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真实的生产过程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受训施工人员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身临其境”全方位地、直观地获取知识;而丰富的图形界面、逼真的视频动画、生动的音响效果,增强了工程建设的立体感、动态性和表现力,能极大地调动了受训施工人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节约培训成本。笔者领导了一个团队在这方面已开展研制工作多年,部分施工动画视频截图见图1~图3。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完善和严格的职业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如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州要求包括木工、砌砖工等44种工种必须取得Certificate Ⅲ License才能上岗,不然就会受到处罚;而要取得三级证书,一般要经过相当于大专的二年职业培训教育并经考试才能获得。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同时也是恢复中国传统的做法,中国应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逐步扩大持证上岗人员的比例,最终实现绝大多数施工人员能持证上岗并达到三级工及以上水平。这是一项长期、庞大而艰巨的基础工作,但只有这项基础工作做好了,工程质量、安全等才有了根本保障,广大建筑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才会提高,施工专业化分包队伍才能够真正发展。

5结语

对于目前建筑劳务管理的困境,既要勇于面对,探索解决的途径;又要尊重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加强政府的正确引导。中国的古训:“上阵父子兵”、“打虎还靠亲兄弟”也反映了在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应拥有“子弟兵”――自己的劳务施工队,部分劳资双方已认识到这点。论文也指出农民工工会不可或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培训水平和效果在文中也被涉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