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3 20:5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依法执教;高校教师

1引言

依法执教,就是鼓励教师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上,大胆地施展自己的专业才华。但是归根究底地讲,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想在工作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从教热情,不仅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更需要敦实的道德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

2“职业道德”是安身之本

在我国,“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中,都包括“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遵守“职业道德”,就是每一名公民遵守公民道德的客观体现。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每一名高校教师安身立业之本。

2.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职责是学习人生之道。”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职责早就已经不仅仅是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认字识数,而是变成了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对学生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2011年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明确定义和严谨规范。结合《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来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从事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道德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具体说,就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二十四个字。

2.2“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道德”发挥着非常重要且积极的指导作用。具体说,高校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在自主学习的原则下,学生们更多地承担起组织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责任,教师变成了学生履行自我管理意愿效果的“监督者”。我国政府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因为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广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工作热情。这就是“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3“依法执教”是立业之根

“依法执教”是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具体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领域当中的客观体现,是在根本上明确教师合法权益的同时,明确“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当中的合法地位的思想基础。“依法执教”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文化。

3.1“依法执教”的法理依据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教师应当遵照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组织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现阶段,可以被高校教师用来当作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依据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主要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其中,《教育法》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教师法》在其第八条第一款当中明确了遵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要履行的基本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位置。

3.2“依法执教”的根本目的

从根本上讲,“依法执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依法治国”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将法制化的观念植根在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心中,让每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以法制化的观念和视角去正视自己的工作,并在积极投身于教育工作的同时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

4高校教师执教工作遇到的现实困境

甘肃省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6所,普通高等学校31所,成人高等学校12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25所。其中,既有兰州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也有普通高校。从高校教师的执教工作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在执教工作中遇到了非常多现实存在的困境,这些困境给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也让“依法执教”成为一种必然。

4.1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

甘肃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加之甘肃省内高水平的高校数量不多,省内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和简单。从甘肃省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登陆互联网成为在校大学生度过业余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在长期接触互联网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崇尚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网络文化的影响,正在呈现出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思想状态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课上的思想状态常常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失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掌控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化自己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之外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却不是“岗位责任”的规定。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的能力强弱。

4.2工作要求水涨船高

杜媛(2008)等人很早就关注起甘肃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已经对教师的日常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梁江岳(2013)展开的调查中发现,甘肃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学者们的研究中普遍发现,教师在课程设置上的规划自较小、教师在无法得到更多进修机会的情况下反而还要承受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客观压力是触发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触点”。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尽管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客观存在,尽管我国学者已经在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解决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也就意味着触动职业倦怠情绪的“触点”始终存在。换句话说,甘肃省高校教师始终无法摆脱必须长期面对工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工作要求不断水涨船高的工作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作要求的水涨船高是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当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但这又是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之外的要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究竟能不能抓住解决职业倦怠这把锁的钥匙,关键还是看教师自己。

4.3师生矛盾日益尖锐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项基本的权利。高校教师不会武断地侵犯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但是,高校教师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他们也需要按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作。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有些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不够重视,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为了解决自己不愿意上课却不得不因为教师的“点名”活动而亲自到学校上课的问题,花钱雇佣其他没有课程安排的学生到自己的班里做自己的“替身”,以20元的价格让别人代替自己上课。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所有涉事的学生受到校方严惩。可严惩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无疑将会受到这种事件的影响越发尖锐。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解决学生远离课堂这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在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上对于这一些内容并没有强制的规定和要求。换句话说,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仍然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的。

5“职业道德”对“依法执教”的促进作用

从甘肃上高校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来看,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无疑在提升教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出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越高,他在“依法执教”的前提下处理自己遭遇的各种问题的办法就越多,处理问题的结果就越好。结合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依法执教”的促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说,这种客观存在的促进作用可以被描述为以下三点:

5.1有道德才能尊重法制

法律制度对于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充分尊重的。但是法律制度绝不会姑息一个教师犯下的错误。违反制度就是一种错误,而在冰冷的制度面前,任何人情都不存在。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所有的法律和制度,承担起自己的应尽义务,才能相应地享受到制度赋予的权利。而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职业,正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最基本内容。

5.2有道德才可按图索骥

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了。不仅是学生,包括很多教师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在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职业道德能够唤醒教师的记忆,让他们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找回自己,找到正确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真正做到“依法执教”。

5.3有道德才有自律他律

从甘肃省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遭遇的问题来看,“点名”成了有的教师和学生一天中唯一的直接对话的机会,考试成了有的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这才使得学校不得不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可事实上,思想才是引导行动的核心,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自律和他律,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应有的师德师风。

6结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都承担着传承文明香火,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责任。然而教师这个职业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所不同,在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中,尤其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工作风格是完全一致的。易言之,因为每一名高校教师都拥有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每一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展开的思考都与别人不同。在“依法执教”的框架下,用职业道德去引导教师的工作,让同样的教案绽放出不同的色彩,这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杜媛.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8.

[2]梁江岳.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分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也同时对高校总体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连接教学、教师、学生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工作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的三方面同时发展。

一、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该项工作覆盖面广,涉及程度深,原则性强。具体特点如下:

1.枯燥、烦杂、工作量大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以一学年的教学时间轴为单位,教务工作贯穿了整个教学时间轴。教学工作开始前期的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师选课、排课,到教学工作进行中的查课、学生选课、调停课、补课,到教学工作后期的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统筹补考、学分清查……每一项工作都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时间要求严谨性

所有的教学管理工作都以时间为单位,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琐碎的工作项。这些项目看似独立,实际丝丝相扣,一旦出错,则牵一发而?尤?身。如排课环节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到教师的上课进程、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

3.阶段性和繁重性

由于时间限制,教学管理人员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面临多项工作任务。教务人员须在短期之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工作。如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都会涉及毕业生的相关工作,教务人员须确认所有毕业生的学分修读情况,整理毕、结业名单,打印毕业生成绩单,完成毕业证、学位证的制作和发放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工作只能在短时间正确的完成,如有错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政策执行的严格性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即是在整个高校教学体制下不断严格贯彻各类教学政策,帮助政策执行的一个过程。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对高校各类政策了然于心,也要同时在遵守各类政策中做到积极协调,尽量满足个别需求,做到人性化管理。

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求有“三心”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工作的好坏。教学管理工作由无数个琐碎烦杂的工作碎片构成,所以被冠以琐碎、烦杂、枯燥的标签。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拥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的三心。这三心是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顺利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如在考试安排工作中,工作人员须同时考虑结课时间、试卷打印、同专业不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考试、重修学生如参加正考科目,时间不能冲突等多方面的问题。考试时间安排后,也必须及时通知学生和任课教师,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则会产生教学事故,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有工作前瞻性

教学管理工作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一项工作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当下的每项工作有全面的把控,且须对以后的工作有明确的把控性和预见性。如在排课的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每天都有适当课程,分散安排;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相对时间集中安排课程的规律。这样既保障低年级学生在校的安全稳定,又能保障给予高年级学生充分的自学、找工作、创业时间。在考试安排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最后一科考试时间基本一致,遵循低年级最后离校,高年级可先离校的原则,保证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扎实沟通协调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以院系的名义起草各类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申请等文字材料,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此外,由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起着沟通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作用,在深入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也应兼顾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达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平衡,做到教学管理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

五、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有服务师生的意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即是在工作中促进教学、教师、学生三方的紧密联系,并将三者关系规范化、平衡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仅须正确有序的处理繁琐的教学工作,也同时面临高校教师、高校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在这种前提下,明确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应作为基本的工作素质深入每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内心。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应主动多沟通、多听多看,从与师生的交流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站在师生的角度上为师生着想,帮助师生解决问题。

六、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

第3篇

教师需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名师优秀工作计划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1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我已经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将近30年了。愉快地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然而,应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新教师的我必须对自我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计划,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不能放松自我的学习,仅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为了使自我能不断地成长,让自我的业务水平日渐成熟,学到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教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学校的理念,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努力提高。

1、思想目标: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构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尽心尽责,教书育人。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并努力做到学生在校开心,家长放心。

2、职业道德目标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进取向上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方面我要严格要求自我,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和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精神,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素质。

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日——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日——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潜心钻研,打造个性课堂。

(1)、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和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段学习资料以及知识、技能、本事等方面的要求,并有机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教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认真上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对待自我的每一堂课,每一堂课争取有一个亮点,要逐渐完成从一个合格型教师向特长型教师的转变。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认真研究训练。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有效的训练,每次作业全部批改,做错的作业必须要订正并且批改,大面积出错的必须要讲评。同时,认真拟定辅导学生计划,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4)、进取组织开展各类课内外活动。认真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学生。

(5)、在自我的班级中,努力营造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构成个性的教育艺术。

4、同伴互助,碰撞思维火花。

5、勤于反思,促进自我完善。

(1)、“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进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我的教育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2)、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

(3)、经常反思自我做人、做事中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4)、本期撰写教育随笔。撰写或发表有质量的教学论文。

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2作为一名新教师,在第一年的工作中就要开始一系列的工作,我决定认真完成校里对新教师的各项培训,同时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拟订本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认真阅读”二期课改”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三维目标.”二期课改”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学特性,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切实地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我们的学习就是在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只有做到运筹帷幄,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教学方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博览群书认真阅读《中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多看有关体育教学的书籍,来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二、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次是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坚持参加区新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要想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就得坚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四、自身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在一年内的工作计划,也许有些不完善,但我始终坚信爱的奉献终究会收到累累硕果,也会永远记住自己的使命,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

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3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读书学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__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4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统计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援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5、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2022年名师优秀工作计划5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我知道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特制定本学期个人计划如下:

一、师德方面

(一)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身边的一实验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认真踏实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规范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详细了解学校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德育方面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院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高校教师工作计划,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信息技术,热爱信息技术。

二、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次是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追求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方面

1、积极实施学院教学改革,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本学期中,在教学中我将对教材要认真分析,整合个工作流程模块,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每一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同时争取本年度能有1—2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交流或获奖。

2、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高校教师工作计划。

从教育科研过程上来看,参与教育科研就是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比如,课题的确定、论证,研究的实施,报告的撰写,无不需要广泛地学习多种理论,在这样的主动学习中,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飞跃式的。这样的教科研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可使教师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在本学期里我将自主寻找与专业教学项目相关的实际问题,制定既有前瞻性和研究水准,又有具体措施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认真实施研究方案,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课教学。同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确立课题,作好笔记,及时反思。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文学素养,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及时把自己的文章感悟上传博客。

四、努力争取尽早完成研究生学习学业,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和完善。

五、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丰富自己,加强自身建设。

第4篇

关键词: 360度考核法 独立学院 绩效考核

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定义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独立学院既不同于民办高校,又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它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模式。从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可知,独立学院是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其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定位的特殊化决定了其教师及教师工作的性质是与众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考核独立学院教师绩效时,考核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的设置、考核标准的确定都必须符合独立学院的发展要求,体现独立学院及其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一、360度考核法概述

360度考核法又称全视角或全方位考核法,最早被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运用。该方法是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通过评论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可见,360度考核法是一种从不同层面的人员中收集考评信息,从多个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并提供反馈的绩效评价方法。

一些资料表明,360度绩效考核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最受欢迎的32家企业”中有22家采用了360度绩效考核法,而在两年后,《财富》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有70%以上采用了该方法。近年来,入选《财富》的全球1000家企业中超过88%的企业将其运用于绩效管理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如IBM、摩托罗拉等。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该评价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360度绩效考核法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评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二、360度考核法在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360度考核法应用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就是由多元评价主体对高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的综合评价。多元评价主体包括上级领导、同事、学生、教师本人,等等。各高校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普遍发现采用单一的评价主体对教师绩效进行评价,往往存在评价信息较片面、评价结果较主观、评价对象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等缺陷,由此引入了多元的评价主体来改变这一状况。独立学院为了实现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将教师岗位职责进行分解,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由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最后进行审核和意见反馈,希望得出一个科学、公正、可靠的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与各种奖励相挂钩,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60度考核法在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具体实施如下。

(一)制定考核计划。

为了保证绩效考核顺利进行,人力资源部门应当事先制定考核工作计划。考核计划包括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选择考核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对象和内容,以及确定考核时间和考核周期,等等。

(二)进行技术准备。

绩效考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标准、选择或设计考核方法、培训考核人员,等等。

(三)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作出分折评价。

考核人员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参照考核标准,对各被考核者的绩效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价。以考核教师教学业绩为例,采用360度考核法,即实行包括“自我评价”在内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者包括被考核教师自己、学生、同事、上级领导,各自所占的权重分别为:10%、30%、20%、40%。具体如360度考核法示意图所示:

1.自评

每学期末,学院可要求教师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述职,并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就自我工作表现进行评分。

2.学生评价

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学生是教师直接接触的服务对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课堂管理情况等最有发言权。而且学生参与教师绩效的评定,不仅学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之前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防学生恶意打分,从而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同事评价

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非常清楚。因此,在评价教师绩效时,有必要要求同部门的教师参与考核工作。而且如果同事参与评价,教师就会注重与同事的合作,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业绩。

4.上级领导评价

上级领导主要是指学院领导、系部、教研室的负责人、各级教学督导等,他们非常清楚各教师的工作情况,比如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就等,因此上级领导可以根据被考核人员平时的工作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60度考核法示意图

(四)考核结果反馈。

考核结果的反馈,对于搞好考核工作及整个绩效管理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向每一个被考核的教师进行反馈,但在考核面谈过程中,要处理好“面谈关系的建立”和“提供与接受反馈”的关系。

(五)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可以为学院教师管理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主要的应用范围包括:向教师反馈考核结果,帮助教师改进绩效;为任用、晋级、提薪、奖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检查组织管理各项政策,如检查组织在人员配置、员工培训等方面是否有成效,等等。

三、360度考核法对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

360度考核法实际上是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员工的自主性和对工作的控制,员工的积极性会更高,对组织会更忠诚,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360度考核法应用于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考核教师的绩效。

采用360度全视角考核法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打破了传统的由上级单线考核下属的考核制度,避免了在考核中考核者极容易发生的“光环效应”、“居中趋势”、“偏紧或偏松”、“个人偏见”和“考核盲点”等现象,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业绩。

(二)有利于教师全面认识和改善自身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水平。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全面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必须从不同层面、不同主体获取较多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相对全面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进而作出相应的改善与调整,这样有利于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促进纵向、横向沟通。

一线教师,其主要工作是上课,尤其是大学教师,通常上完课就完事了,很少与学生交流,若采用360度考核法,则教师不仅要完成上课任务,而且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从而使不了解或不愿意了解学生的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感受,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同样,同事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同学科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甚至在沟通的过程中迸出思维的新火花,这将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要的能力。对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需要一套能够促进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来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发展,而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正好可以弥补当前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欠缺和不足,同时还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廖荣碧.360度考核法对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效用研究[J].职教管理,2009,9.

[2]曹江培.360度考核法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0),2.

[3]赵友萍.360度考核在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中的运用[J].管理视野,2009,3.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质量 督导 问责

1. 高职院校督导问责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层积弊也逐渐显露出来,诸如教学质量滑坡、政府与学校责权不明,招生、办学不规范等等。如何使高等教育能更有效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大学在享有办学自的同时更好地履行其责任,这些都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体质要不断深化改革,促使学界要积极开展高校问责制的研究。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问责,形成外部保障的功能,来满足外部利益群体的问责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提供质量证据,向社会大众证明本校质量的提升,形成内部保障功能,促进高校内部利益群体的发展或提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的保障功能,对获得外部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及问责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形成了独特的自我评价保障机制,正是通过充分发挥其在质量保证中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了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那么,大学自身各单位、部门围绕各自职责,在进行自我检测、评价的基础上,提供报告,对外做出解释和说明,并对检验出需要改革的工作环节和需要进行改革的方法,以及实施奖惩等这种构建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督导保障体系的模式,本身就是为努力实现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问责制进行的有益探索。学校各组织机构的管理质量,系(院、部)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进行的各种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质量,以及进行的各种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质量等等都是需要问责的内容。特别是在目前我国高校委托人与人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高校内部监督问责机制的建立成为高职院校问责的主体方面。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在理论和制度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学界对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内涵、问责制的内在逻辑、制度结构以及问责制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展开了全面的探讨。有些高校出台了高校教育问责制的暂行办法和规定等,开始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高等教育问责制。总的看来,高校对督导问责的研究不多,即使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比较宽泛,缺乏对具体地区、具体学校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的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仅限于一般性对策研究,研究命题较为抽象、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一般性研究过多,缺乏定量化研究。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是个系统工程。为此,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问责制相关理论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积极构建高职院校督导问责的制度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高职院校的督导问责制度模式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教育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对保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多数高等院校也成立了专门机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内部督导。国内各高校内部通过设定由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门的教学督导组织,是在校长(或分管校长)授权下,对本院校教学有关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诊断评价、指导帮助和信息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

根据高职教育的质量特征和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高职院校的问责制度应采取以下模式:

2.1问责对象

高校内部行政部门、系(院、部)及师生个人是大学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责,他们都要对提高教学质量负有相应的责任,都是问责对象,成为问责客体。可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个内部质量保障主题及其相关因素。

2.1.1督管问责对象。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务处、后勤处、设备处、学生处、科研处、医教室和团委等各个职能部门承担了教学相关质量的管理职责,系(院、部)等涉学单位是最基层、最直接的教学质量管理承担者,他们都是督管问责对象。他们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教学质量的计划、组织落实、评估、支持保障等工作,向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估专家组和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等反馈教学信息,提供决策参考。

2.1.2督教问责对象。师资队伍整体的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作为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高校教师具有双重任务,即教书与育人,其中教书主要是指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则重在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教育质量责任是多方面的结合,他们的责任全面而具体,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教师的失职。毫无疑问,督教问责对象是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专任教师。

2.1.3督学问责对象。督学问责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学生。受教育者责任在大学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角色是独特的,学生不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更是高校教育的利益直接相关人。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作为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见证者,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接受者和受益者,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成长,理应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面。

2.2督导问责内容

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高校的教育质量责任体现在对教育的具体管理和质量控制上,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行为影响教学、科研、实训以及日常运行管理,包括毕业生就业质量、专业与综合能力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为此学校针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建立相应的绩效问责指标,督导问责制的落实就体现在督查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的教职工、管理人员应遵循的规章制度规定教育教学标准和管理职责的相应指标上,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2.3督导问责制度

学校督导问责制度应包含教学工作责任追究条理、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条理和学生学习责任追究条理等三个方面内容,分别包括责任追究范围、责任划分、调查程序、奖惩机制、救济机制等内容。学校要建立经常性的校内督导、各级领导干部听课,进行互听互评,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评教制度、评学、评估制度,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督导听评,监控教学工作。领导、专家、同行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侧重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讲课效果方面的评价,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管理干部坚持听课和考试巡视制度。把督导结果作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督导中和督导结果出现的情况,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职责进行问责,并给以相应的经济的、行政的处罚或奖励,比如评优评先、教学津贴、职务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甚至停课和调离教师岗位等等。承担责任的方式包括以下13种,责任范围视责任缺失情节不同而不同:对情节较轻的可以公开道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公开谴责、诫勉谈话等方式,对于情节严重的除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撤职、给予行政处分等之外,还要追究其道德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等,不仅包括直接责任,也要追究连带责任,不仅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或无谓责任也要追究。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问责,包括在校学习环境、学习成绩、纪律、学风等内容,还要包括学生实验、实习、见习、实训等环节的内容。当然,对于校级领导干部的问责可以通过“双代会”和上级评估等方式来实现。

3. 督导问责的实施

为保障督导问责制度的有效实施,就要建立 相应的机构和督导问责制度,完善追究程序。应建立包括学术委员会、学校督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权威机构和纪委、人事、教务、督查等职能部门在内的新的组织架构,在这个新的组织架构内,为了保障教学督导问责的专业化水准,除了继续发挥纪委、督导、人事、教务等职能部门的原有职能外,还应特别加强学校督导问责领导小组及其所属工作机构的建设。

3.1建立学校督导问责领导小组

为加强学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的领导及其对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协调,加强对督导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建设力度,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改革教育管理方式,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独立性、权威性,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学校应成立教学督导问责领导小组,其组成为:组长毫无疑问应由校长担任;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管人事的副校长和纪检委书记等人分别担任副组长;各系(院、部)主要领导、纪检委、校外行业专家、知名人士等若干人为小组成员。

督导问责领导小组是督导工作中的领导机构,主要行使下列职责:第一,领导和组织全校督导问责的全面工作。第二,负责审议督导问责标准、督导问责方案。第三,负责指导协调各教学单位和各职能部门之间在督导问责工作中的关系。第四,对在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问责意见,并监督落实。第五,对督导问责中的出现的重大问题向学校办公会议乃至党委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2成立督导问责办公室

为确保督导问责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应独立设置办公室,作为教学督导问责的专业机构。

督导问责办公室主任可由专门从事教学督导工作的部门领导担任,若干专职工作人员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授或资深管理者担任。办公室行使的主要职能有:第一,负责制定教学质量督导问责年度工作计划。第二,总体负责学校督导问责工作运行。第三,组织实施学校的督导问责政策。第四,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督导问责管理工作。第五,开展督导问责理论研究,促进学校督导问责文化建设,对外传播学校的督导问责工作经验。第六,根据督导结果,负责投诉、调查、责任划分、处理、惩戒等意见的提出,进而对个人和集体责任或组织责任追究。第七,负责处理外部机构或学校委托的机构做好对评估中出现的不作为或偏差等的问责工作。第八,向学校提交年度督导问责工作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 周湘林.从管理到治理:中国高校问责制范式转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1(3).

[2]赵蕾.行政问责制度模型――基于运行程序的规范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6(4).

[3]周光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2(2).

[4]司林波,乔花云,柴翠红.教育问责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研究,2012(1).

第6篇

摘要:要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服务,必须实现教学管理观念的现代化,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教学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教育教学规律,按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整个过程。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它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是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所谓教学管理科学化,就是为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观念、意识的转变,增强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形成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新局面。要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教学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指导管理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在新时期,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管理思想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且逐步完善其内涵,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

1.以学生为本

(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创造,突出关爱,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视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管理的生命线,为学生提供越来越满意的高质量服务,使学校的管理模式适应学生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学分制管理,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最好选择。

(2)必须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宗旨,树立科学管理教学工作的思想,以服务学生提高管理教学,以管理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到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等都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平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既要遵循教学规律,也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在为学生办理事务时,为他们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3)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鼓励学生配合教学管理,建立多种互动沟通渠道,对教学管理提意见、提建议,建立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使教学管理更符合教学需要;其次,通过导师制,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力度,构建一个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透彻分析的可操作体系,使学生深刻把握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学习力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加强高职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再次,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课程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也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教师为本

(1)教师与教学管理实现互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是学习环境的创意者、策划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必须处理好教师与教学管理的关系,因此必须明确教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责任者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

(2)教学管理要从教师出发。第一,要为教师提供愉悦的教学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师思想品德修养,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第二,在教学评价方面要从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研、教改及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价,使评价结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培养普通高校毕业教师师范专业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参与教学管理。教师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参与教学管理是每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体验,鼓励教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管理计划和政策,使教学管理过程日趋完善。

3.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动性

首先,为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采取进修、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其次,教务管理工作应采取情感激励与竞争激励机制。情感激励作为一种非理性管理机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能刺激教学管理人员原有思想情感的转化,激起人们内心的动力和热情,化消极为积极、化保守为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情感激励,如领导与下属、同志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良性情感互动,可形成稳定、愉悦、上进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人教学管理队伍,只有存在危机感,存在竞争,人才能进步,高校才能发展。

二、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较高学历层次、工作水平、管理能力,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开拓创新的专职教学管理队伍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保证,也是各校建设的目标。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充分肯定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地位与作用,改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二是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纳人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开展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和培训。三是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研究,参与教育类、管理类科研项目,提高学术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发挥其将教学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优势,及时提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四是引人激励机制,开展教学管理评估和评奖工作,奖优罚劣,优上劣下,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岗位争优活动。

三、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

教学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评价等一系列职能,这些职能通过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作用于教学管理活动,因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教学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由以下七个机制整合而成:决策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调控机制、评价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要实现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使决策机制顺畅合理。如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务处、督导室、系部、教研室等一系列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订各项工作的流程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部就班;二是要制订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保障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使各项工作沿着预定轨道有效推进;三是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督导室作用,不但“督导教学”而且“督导管理”,在教学工作的推进中实行动态调控,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四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操作程序、结果应用等方面,构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

四、教学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第7篇

伴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逐渐的加快,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教育途径。在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学资源直接的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质量。尽管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再不断的探索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上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就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来讲,还有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还需要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增强资源的规范性,提高网络教学资源质量,进而达到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目的。根据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来看,应当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及规律,开发更加高效、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具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给予远程教育准确的定位,积极开发和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网络教学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近些年以来,我国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共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精品课程的评估方面。但是,就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来看,不管是在资源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同网络学习着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整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网络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还存在实用型及共享性差、教学设计粗陋的问题。另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还受到观念以及资金方面的限制。网络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的借助网络的优势,为广大学习着提供一个帮助他们学习的平台和环境。而在网络教育中,教育的核心就是网络教学资源。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结合远程网络教育的自身特点及规律,积极的建设和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在建设和开发网络额资源的过程中,应准确的把握网络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准确的定位远程教育,规范网络上繁多的教学资源,加强其规范性及共享性。要充分的了解到网络教学同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网络教学并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将书本的图文信息转变为数字化的音像信息,在教学内容方面及教学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具有着网络所特有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我国现代网络教育教学资源重复性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的遵循现行的行业规范来进行开发和设计,为了方便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国家及地区应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完善的资源库,在此过程中减少重复性资源的建设。同时,为了确保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符合远程教育特点及发展规律的资源共享机制。

3重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力度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教育能够得以实施的核心资源。网络课程不仅能够体现出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体现出了网络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等内容。就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来看,很大一部分的网络教学资源都是教材的电子版或者网络版,复制传统课程的现象非常严重,缺乏课程教学的设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作为重点,并加强对开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建设过程应该严格的按照规划、设计、开发、集成、测试,这五个步骤来执行,在开发及建设过程中结合网络教育中师生时空分离的特点,围绕“以学习活动”这一中心来建设课程资源,并且严格遵循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关建设标准,确保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在建设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式,重视资源信息的交互性,通过网络教育技术的运用,围绕学习者,为其开发和设计更加合理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在选取媒体的形式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科的内容以及不同学习者之间学习条件上的差异性,为学习者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及传播途径。同时远程网络教育应当借助网络的优势达到指导学习者们学习活动的作用,同时给学习者们创造一个网上自主学习以及彼此间协同学习的条件,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必须要把握好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及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就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在高校的远程教育中,教师普遍是有其他教师兼职,很少存在有着很多远程教育经验的专门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师。为了让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更加的合理和完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应该对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网络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对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他们网络教育理念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他们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方法方面的培训,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并进行设计实现,使其更加符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以更好地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4加强远程教育教师师资建设

就我国目前远程教育的现状来看,远程教育教师普遍都是普通高校的教师兼职担任,很少有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远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同传统高校教师相比有着更高的标准,它要求教室们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不仅要能够完成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当具备自主设计和开发网上教学课件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对网络学习者进行合理的管理,并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及学习进度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评价。所以,普通高校的教师兼职很难达到远程教育的目的。因此,为了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必须要有一支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团队。为了确保远程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达到远程教育的需求,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培训制度,不断的提升其教育素养。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一系列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到网络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制定出更加完善合理的能够与当前教育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制度,帮助老师更好的协调好教学同科研之间的关系。

5严格把控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

网络教学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灵活度高、跨地域和跨时间等特点。通过网络教学,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获取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如何把控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依据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及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及教学资源规范化标准,明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并成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督导组,严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关。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评审和奖励机制,以评促建,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发展。

6完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给予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足够的重视,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成果纳入到了教学评估、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的评估指标中。但是,在高校中还没有很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激励和评价政策。因此,高校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们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并将教室们对网络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列入到教室的评级考核中,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进而提高教室们对远程教育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性。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课程评审机制,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实现以评促建的良性循环。

7加强对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在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中,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教学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应当给予远程教育教学研究足够的重视,将教研活动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合理的教研方案,积极的开展教研活动。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应该明确教研活动的主体,把握好活动的整体方向,做好资料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确定好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中各参与人员应当进行积极的讨论,最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研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因为网络的跨地域性及实时性等特点,提倡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8结束语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教学

随着《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的出台,专业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抓手,而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开发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上很多高校都鼓励教师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例如在迈阿密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FLCs)是一个由教师和学校职员组成的学习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是8~12人。团队以促进教与学为目标,频繁地组织研讨活动,为成员提供申请项目资助、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参与者可以自行选择一个焦点课程或项目,与自身工作相结合,设计案例、尝试教学创新、评价实施效果;参与到两周一次或更加频繁的研讨中,并把项目成果在学校或者国内的交流会上展示,借助教学团队这一平台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国内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指高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其作为教学工作者的发展。教师完成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参加到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团队的合作探究、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逐渐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2.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师资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集体研讨、课堂观摩、开发教学资源等方式,可以为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契机,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1.健全教学团队的管理机制

规范顺畅的管理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基层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校级培育教学团队评选办法》等管理文件,开展了三级教学团队,即基层教学团队—校级培育教学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了教师—教学团队—教学系—学院—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1)教学团队组建。学校规定基层教学团队可以围绕单一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实践课程组建,也可以围绕专业系列课程,或学科性质相近的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组建。原则上本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研究生学位课、其他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以及重要实践环节须以单一课程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在团队人数方面,要求每个基层教学团队的人数不少于4人,不多于12人。在团队负责人选定方面,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

(2)教学团队备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各院系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基层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负责所属基层教学团队的认定工作,并向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新建设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名称、承担的课程、团队成员名单等),以实现规范管理。

(3)教学团队运行管理。在教学团队的日常管理方面,学校要求各个教学团队制订团队工作制度,每个学期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工作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制订与实施、课程(实践环节)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其他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4)教学团队网站建设。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学校还开发了教学团队网站,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各院系教学团队共同建设、管理和维护,将团队研讨纪要、教学改革论文、课程教学材料等在团队网站上进行及时更新,为团队之间的交流创设平台。

(5)教学团队评价考核。学校要求各院系负责对每个教学团队的运行状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学校每年从备案的基层教学团队中评选校级培育教学团队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院系日常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每年对院系基层教学团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2.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

作为高校教学团队,一方面要有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带头人应为本学科或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能力;另一方面,团队要具备合理的梯队结构。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知识结构上要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团队的技能互补和成员技能的共同提高。

3.丰富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模式

多元化的、丰富的、创新的团队合作模式可以增强团队建设的效果。北师大的刘宝存教授在其相关论文中介绍,20世纪70年以后团队教学在美国开始应用于高等学校,在传统的学科组织之外,还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团队,如同事互助小组、任务小组、项目计划、学术沙龙、午后茶、论坛、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所、课题组、首倡行动计划、研究协作组、讲座、工作站等形式,为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国外开展教学团队合作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团队模式”,团队成员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就教学问题或某个项目开展交流,共同完成合作设计目标、任务呈现集体工作过程呈现反馈与改进合作工作评价等事项;另一种是“小组互补模式”,团队中确定多个小组,每组一般有3~5个成员,各小组针对整体目标的若干个分解任务分别进行研究合作,不同小组之间通过交流达到整体目标的实现。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探索了多种团队成员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模块教学、大班教学小班研讨、课程互听互评、外出学习与分享等。

(1)模块教学。学校不同类型教师各有特点,例如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比较擅长理论教学,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更有优势,采取模块教学,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更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具体而言,模块教学主要是将课程教学分解成多个环节,每个教师专司一两个环节,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够使得每个环节完成得更精细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教学团队具有规范的交流合作机制,更有利于模块教学的开展。

(2)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撑,而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小班研讨提供了师资,对于班级规模较大的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成员分别带若干个讨论小组或讨论班,围绕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研讨,而且教师之间可以经常性地进行小班研讨内容、方式、方法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了小班研讨的效果。

(3)课程互听互评。课程互听互评是教学团队教师合作的另一种模式。这不仅是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有效载体。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摩,汲取其他教师在教学上的经验,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视野、把握前沿、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了方便团队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的综合评教系统“同行听课”模块中专门设置了“教学团队课程评价”功能,即在每位老师的听课列表中自动显示本团队其他成员的课程,方便教师操作,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

(4)外出交流与学习。教学团队的成员除了增强内部交流,还应“走出去”。一是与本校其他院系的教学团队进行交流,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会风格各异,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可以丰富和革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走出学校,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或其他交流活动,拓展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实践。

4.营建和谐的团队文化

为达到既定目标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成员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就是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精神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成员才能在工作中团结互助,互相认同,畅所欲言,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大的效益。面对各种问题,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做到平等沟通,。团队并非要完全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而应包容多元化的观点和做法,教师在自身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5.改革教学团队的评价机制

(1)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教学团队的重要指标。教学团队担负着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任务,而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团队的评价也应以能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标志。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上应体现出开创性和探索性,教学团队要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应具有明确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果。

(2)突出对团队整体的评价。对教学团队的考核与评价不应该是对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人评价的总合,而是应该在个人业绩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团队成绩的考核,加强团队运行制度、团队合作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价。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服务意识,管理者素质

在高校管理中,教务管理工作是核心,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培养出的大学生素质及质量如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增,这就迫使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作为教务工作者,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对教学管理工作定位的准确与否,都将对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今,诸多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这种体制比学年制管理更加复杂,这样也就给教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教务工作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工作千头万绪,务必要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服务意识是教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是教务管理中的灵魂。因此,要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就要求教务工作者必须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切实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一、明确服务对象

教务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教务工作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上传下达,沟通协调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事宜。服务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教务工作的服务,基础是学生,核心是教师。首先,要结合本学院、本系、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发展改革方案,为学院长远发展献计献策,服务于学院。例如,为强化学生实践环节,积极开发实践基地,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建设。这里的服务还包括服务领导,要及时将教务部门对教学管理的要求落实下去,协助院系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总结,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信息支持。其次,教务工作者每天要面对的服务对象就是教师,是教师教学的密切配合者。高校教师普遍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很多教师都是副教授或者教授级别,与他们相比,教务工作者可能从资历还是文化水平都相对较低。面对这个现状,教务工作者要做到不卑不亢,谦逊有礼,热情服务,定会受到教师的尊重。再次,教务工作者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对待学生,要有“百问不烦、百拿不厌”的态度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原则的同时要态度和蔼。比如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能都比较不实际或者不知所云,作为教务工作者都应该以耐心加细心的态度来为他们答疑解惑。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个教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和才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保证教学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管理岗位是一个任务繁重、琐碎又责任重大的岗位,教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1.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务工作者要克服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病。首先应该能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备以生为本,服务师生的精神;其次应该熟悉各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状况等。再次,还应具备完成各项工作的操作技能,比如计算机操作能力,文书撰写能力等。所有这些,教务工作者都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

2.教务管理工作几乎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头绪多。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如计划、安排、实施等方面;也包括教学流程管理,如上课、考试、实习、实践等;还有学生管理,如学籍、奖惩、毕业、就业等,应该说既是管理,也是育人。而且许多工作都有一定时效性,需要在一定时间完成。这就要求教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换句话说,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教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所以,作为高校教务工作者,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豁达的胸怀,能够很好地调试自己的情绪;同时锻炼自己,强健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轻松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为了能很好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方方面面事情,教务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教务工作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关系到内外关系的畅通,关系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尤其在许多三本独立学院,外聘教师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何与这些外聘教师进行很好的沟通,使之为学院诚心服务,往往关系着学院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教务工作者与教师、学生要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理顺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教务工作者,必须时刻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师生”作为根本指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

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思想。要打破行政命令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发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比如拓展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使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形成一个共同体,协同合作,创造和谐的教学秩序。其次,要转变服务方式,建立“个体服务”的服务模式。在当前学分制办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有效地行使选择权,实行个性化管理。这就要求教务工作者能够应对学生的诸多个性化选择和情况。再次,要学会换位思考,待人真诚。教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工作准则,坚持基本原则,但同时还应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对。

面对问题,应当多替教师、学生考虑,想想他们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会有怎样的困难,切忌保守死板,强硬执行。要时刻以“服务教师,以生为本”作为工作指导思想。

四、研究服务对象,把握服务尺度

服务意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但是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教师和当今个性越来越张扬的学生,如何把握服务的尺度成为教务工作者的现实问题。以学生为例。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很多已经是90后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尤其学分制改革后,他们的个性化管理能力就表现出诸多不足。面对他们在自我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的服务就需要灵活掌握。既要全力帮助他们,又不能事无巨细,让他们形成长期的依赖。如何从源头上帮助他们,让他们很好的实现自我管理,是教务管理甚至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大问题。

结论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发动机。在当今高校不断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树立服务意识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教务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为学院乃至高等教育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化慧.浅谈教学管理中的服务意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 (2) .

第10篇

[关键词]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现状;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02-01

行政秘书在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中是必不可缺少的,行政秘书的工作内容以学院运转为主,工作内容多样且繁琐。行政秘书在二级学院的管理工作中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是连接二级学院、教职工和学生的桥梁。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二级管理的逐步出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行政秘书看似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在这个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

高职院校行政秘书工作范围宽广,涉及事务繁杂琐碎。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日常行政

学院对内、对外文稿(如二级学院工作计划和总结、各类通知和申请报告等)的起草和上报;学院会议内容的记录和整理;学校各部门文件的收发和归档,教职工个人资料的审核和保管;固定资产管理、办公设备维护、办公用品的采购等。

(二)行政沟通

联系学院领导与教职工、领导和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承担学院的公关和接待事务等。

(三)财务报账

承担学院活动,日常办公、教职工培训进修、教学科研费用等支出的报账。

(四)人力资源

学院教职工的指纹考勤情况、年度考核评优、职称评定,协助学院领导编制学院行政组织架构,如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才招聘计划等。

(五)科研项目的申报

负责协助学院领导组织教师报科研项目,如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学立项、优秀公开课。

综合以上的工作要求行政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认真仔细,作风正派、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二、行政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行政秘书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一部分人对行政秘书工作缺乏正确的评价和认识,轻视行政秘书在二级学院正常工作秩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错误的认为行政秘书只是打杂的;在职称评定、干部聘任、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不公正的待遇;加之行政秘书平时工作繁杂、任务重、责任大,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理解,由于工作繁忙,特别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行“定岗定编”的岗位设置,紧紧地把行政人员绑在了工作岗位上,实行坐班制。这些原因最终导致行政秘书缺乏职业认同感,造成行政秘书工作积极性不高、心里不平衡、思想压力大,很多人不安心行政秘书岗位,人员变动频繁,行政秘书队伍呈现不稳状态。

(二)高校教师不愿意担任行政秘书

由于行政秘书从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幕后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重复性和机械性,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而且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正常的上班时间,经常会为了准备会议资料、完成某项任务,联系各项事务来加班,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人自发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这项工作。

(三)行政秘书工作缺乏活力

行政秘书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千头万绪,非常繁重而细致,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处于桥梁和纽带作用,上听命与二级学院领导和各二级单位的领导,下服务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常常会处于各种具体繁杂事务的“纠缠”中。许多高职院校对行政秘书重使用、轻培养,导致其知识更新少,现代信息意识薄弱。面对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和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行政秘书在相关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大大制约了行政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四)行政秘书专业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行政秘书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第一: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巨大,使得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毕业生毕业后不得已先从事行政秘书的工作,却从来没有从心底里想从事这项工作,而是当作择业的一种权宜之计,因而不能静下心来做这些繁杂琐碎的行政工作;第二,大部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是专业出身,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存在相应的局限性,行政秘书更多的是从事文字处理、信息交流工作,学历高的人不一定就能做的很好;第三,政治和理论修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行政秘书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行政秘书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治思想觉悟,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秘书人员都没有经过业的培训,以至政治和理论水平不高。

三、做好高职院校行政秘书工作的建议

(一)学习管理知识

行政秘书在二级学院从事的是一般管理岗位。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行政秘书必须不断学习管理学知识,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才从事秘书工作时卓有成效,事半功倍。

(二)重视行政秘书的继续再教育

在行政秘书培训方面,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的为秘书提供知识更新的条件,并经费上和政策上保证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培养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加强秘书基本素质的培养,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应鼓励行政秘书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一些与自己专业工作关的学科知识,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认知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引进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一个主基地,也是全国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为什么高校要引进人才

1.1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主要基地,是否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作后盾,将决定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中去的高智能的创新人才。

1.2高校是国家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据有关统计,迄今为止,在美国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中,70%诞生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承担了约1/4的国家项目,1/3的“863”、“973”项目,60%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说明我国高校已成为国家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当前,无论是国际上经济、政治、军事竞争,还是国内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类似于非典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都对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具备高水平研究能力,就必须要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3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高校建设的核心,要使高校的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要使学科创新发展取得前沿突破,必须要有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重组,合并后的学校规模大、学科多,要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要使交叉学科迅速兴起,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要带动这些学科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2高校引进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引进的主要途径是招聘应届毕业博士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从外单位调入。很多高校为争创一流大学纷纷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但应该看到,尽管学校动用了大量财力、物力,一般高校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进仍存在难度。高校的人才引进工程是持久的,高校必须不断建立适应形势的人才引进机制,必须重视录用本校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和本校出国留学人员等就地取材工作。

2.1从博士后出站人员中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近20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制度不断完善并取得了很大发展,出站博士后已成为高校引进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从本校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用的博士后,因为流动站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人品、思想等综合素质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结合进站时的遴选,实际上是经过二次遴选的优秀人才。

2.2从留学回国人员中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留学回国人员这一群体已在我国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对于抬高学术起点、提高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建设、繁荣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科研教学骨干中留学回国人员占有很大比例,很多都是从本校出去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年龄大都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出国前绝大多数在高等院校工作或学习,业务能力一般很强,很多留学人员思想上都有着与老一辈科学家相同的历史责任感,有着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思想。

2.3建立有效机制,吸引拔尖创新人才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采用灵活的政策,是吸引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当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拓宽引进形式,除通过一般的人事调动途径将优秀人才引进外,还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等引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人才引进工程进行地如火如荼。

3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3.1认清人才流动特点,全方位吸引优秀人才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是在世界高新技术人才普遍短缺、需求高涨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机构进入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此外,人们所有制观念在进一步淡化,大部分人择业看重的是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空间,实际上这代表了当前人才流动的方向,包括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发展,要认清当前人才流动的特点,积极参与高级人才竞争。应该看到高校的优势在于有高水平的教授、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在于有很多优秀人才看重的是今后成才的条件和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对于优秀人才高校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高校在筑巢引凤的同时,要加大广泛宣传,搭桥牵线力度,全方位吸引和引进优秀毕业研究生、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

3.2要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收人数的大量增加,加上管理力量的不足和某些流动站管理经验的缺乏等原因,在出站博士后中出类拔萃的人员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此外,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博士后的待遇优势已逐步减弱或消失,博士后流动站没有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那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博士后招收质量受到影响。

博士后招收质量和在流动站期间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引进。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要看到高校科研环境的优势,同时对博士后的待遇作适当的调整提高,吸引优秀博士进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对优秀生源仍需加强遴选,严格审查博士后期间的工作计划或研究课题,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前提条件。要加强对博士后的管理,特别要制定简宜易行、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重点要做好博士后的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建造成才氛围。

3.3要进一步从国外或留学回国人员中引进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优秀出国留学人员中很大部分还在国外,特别是从名牌大学出去的留学生。

高校要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相互沟通,特别是本校出去的留学人员,可通过出国考察、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联系,尽可能使在国外工作的留学人员了解国内特别是高校对留学回国人员具体政策,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留学人员目前存在的各种思想,积极做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思想工作。对从本校出国的留学人员,建立优秀人才库,及时搜集、跟踪尖子人才情况,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于引进的拔尖人才要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优先提供科研经费,根据实际水平评定职称,优先解决住房及家属就业、孩子入学等问题,考虑并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更要采用灵活的机制,形式多样地引进方法。

3.4要严把引进关,着眼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要着眼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严把引进关。要讲质量,不要华而不实,否则不仅会给学校的财力和物力带来巨大浪费,而且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考虑引进人员的综合素质,看其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的同时,更要看其实质,如其科研能力、文章发表等情况。要对其调动材料深入考察,必要时要进行面试,不能以一般表面调动材料如档案、本人自荐材料等为依据,就进行调动。对回国人员的材料更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核实。在考察中,要重视对学科和学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有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不论其资历高低。可以考虑,建立类似于博士后流动站的流动机制:经过严格考察的引进人员,到校后经两年的工作再决定去留。这样对引进人员有了实际考察的时间、距离和空间,从而有了质量保证。

3.5要重视对引进人员的培养和使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重视对引进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经过严格考察而引进的优秀人员,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素质,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让他们安心工作的环境,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切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尽快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是不拘泥于无挑战性或工作环境不和谐的岗位,因此学校在积极为引进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和生活上关心照顾外,对有突出成绩的,要大胆使用和积极培养,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委以重任,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较快地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或教学科研中的中坚骨干。

【参考文献】

[1]张玲.对加强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杨叔子,菁菁者莪.教师为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3]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4]王俊丰.高校师资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黑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王金国.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7]赵敏.论教师聘任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的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8]邵守先,山鸣峰.高等学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江苏高教,2004,(2).

[9]华东师范大学.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第12篇

【关键词】在职博士生 工程实践 生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7-02

接收在职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技队伍的素质,同时也能促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理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生主要来源于从事工程实践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这些在职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阶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为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做出较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81年开始接收在职博士生,目前已经历了27年。作为一所以工科为背景的重点院校,所培养的在职博士生,在导师的有效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科研条件,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将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收益。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接收在职博士生,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大量工程师,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1 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向在职人员设立的旨在提高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宽,在职博士生的生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体上,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其中高等院校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已经在本领域内做出比较优异的成绩[1]。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希望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更多地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将前沿的知识应用到教学、科研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近四年来在职博士生的生源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比例较高,这部分以高等院校教师为主,约占在职博士生总数的8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也以适应经济基础出发点,开始施行人事制度。人事制度的施行使人才流动的频率和数量加大,人事高校教师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降低风险,高校管理层在考虑资助人事教师再发展的时候,对在职教师申请博士学位的资助采取先发展后偿还的原则,同时也降低了资助的力度,因此,近几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在职教师继续深造的需求不断增大,2007年在职博士生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大。

2 理工科在职博士生培养的特点

绝大多数在职博士生都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由于与原工作单位存在着人事关系,所以入学时一般录取成委托培养。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其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他们在完成单位科研任务的同时,与全日制学生采取同样的授课方式与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学习,执行同样的学分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学位论文要求也与全日制在校生执行同样的标准。在职博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在职博士生在进行博士课题研究阶段,由于特点各异,他们进行博士课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分在职博士生所在工作单位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如表2所示。这部分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博士生导师指导,首先对博士课题制定合理的实验技术方案,做好前期准备;然后回原单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协作能力的副导师指导,在职博士生能够有效的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度。与此同时,学生需定期到学校与导师进行讨论、交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在学校进行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把二者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这对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一部分在职博士生由于所在工作单位不具备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条件。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职博士生在学校参加导师的在研课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参加学术研讨,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时制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我校在职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和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培养特点:入学起点高,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高,学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学风严谨。

3 提高理工科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接收在职博士研究生可以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但是如果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能严格把关,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1 加强对在职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管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其培养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规范,其中包括入学选拔、课程学习、开题、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论文评议、博士论文答辩和学位委员会评议。这样一来,不仅加强出口审查,而且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严格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管理。

申请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虽然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应届硕士相比较,其外国语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在职博士生的入学选拔,严格遵循《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录取办法》,在入学考试的初试、复试阶段,与报考全日制的博士生一样进行同堂考试,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为最大程度地考查研究生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复试阶段,加强学科与导师对研究生的面试环节,确保博士生的入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阶段,由于部分在职博士生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上课,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由于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中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保证在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多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客观、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各博士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于本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制度。基于学校对博士生的要求,需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选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所选课题多为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职博士研究生利用从课堂、图书资源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搭建一个有利平台,并通过不断的实验论证,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将创造性成果转化为先进产品。

博士学位论文是检验博士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为提高在职博士生教育质量及其论文的含金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定一系列措施实时跟踪博士开题,对在职博士生一年来对本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职博士生提出答辩申请后,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预答辩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审查,同行专家评审、校学位办审查等多个环节,对博士研究生的正式答辩资格进行审核。为了加强论文评议工作,我校对博士论文实行抽签匿名评审制,对评审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博士论文不予组织答辩。

3.2 培养在职博士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命,也是博士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广阔的科研教学平台、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生源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都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采取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来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浓厚的科研兴趣,提高他们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国防科工委为建立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培养基地。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的基地和中心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项目验收过程中得到国防科工委的高度评价。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建立产学研结合研究基地为重点。产学研研究基地是大学通过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并紧密与教学结合开展产学研工作,形成一条高效、快捷、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职博士研究生在产学研研究基地中,依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优势,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中,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在产学研结合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营造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为关键。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必修环节,是促进学术创新,拓宽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激励在职博士研究生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术讲座选听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为必修环节。在校内,加大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论坛的组织力度,积极组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实践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举行的公开学术报告大于300场,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在对外交流上,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等,积极支持并试行博士生双边(多边)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拓展学术视野,推动创新思维[4]。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研究生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工作部门协作,加强在职博士生课程、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同时鼓励在职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 结语

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由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的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单位也加强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以保证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好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4):74-77.

[2] 李亚青.徐宏韬.高校施行人事所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