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07:0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目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今,我国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确实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教训,然而,还是有很多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比较明显的就是“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对老师和学生却也是另一层面上的限制。我国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中文史哲的影响,使得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法学精英,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很多法律人才实践经验的缺失。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就是以老师讲解为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缺失了对法律内涵的讨论。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首先,案例讨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析解答,决定权主要在老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老师所提问题限制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老师所提问题可能没有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仅仅围绕法律本身,使法律缺失了其社会效应。审判观摩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实践,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具体案件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上老师不能及时根据案件中所涉及法律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学生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模拟法庭教学对于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然而,其中所设计的案件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预想,难以达到真实的效果,使学生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案件本身,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某种层面上补充了其他几种实践教学中的缺陷,并且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案件的能力,然而,由于实习期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常常不能参与到案件的整个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实习的质量。而且,临近毕业,学生可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因此实习效果可能也不够明显。
二、法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法律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法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也应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动态变化。法学教育目标应当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模式生搬硬套,而是结合自身需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所以,在确定法学教育目标时,需要充分全面的考虑法学教育当前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内涵,确定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学教育目标。因此,在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中,利用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法学教育的分层化,不仅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还要加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和大众化。法学教育的大众化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基本法律的需求,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符合法律职业的需要。
三、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法学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完善课堂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还应加强课堂上的讨论,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由于法学知识枯燥难懂,于是对于刚开始学习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就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可能还是有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消化,因此,课堂上的讨论还是相当有必要的。适当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对相关重点难点进行深刻探讨,加深印象。通过老师授课加上课堂讨论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其他一些方式辅助学生的学习,例如模拟法庭等等,使学生亲身经历,让所学知识得到发挥利用。(二)法学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对于我国的法律教育模式还比较的呆板,不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参考下美国的教学,借鉴下他们的顶点课程。这一课程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本科的教学课程。这一课程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属于本科法学课程系列中的终点课程,它能够充分的考察和提高一个学生的能力。这种课程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明显,而被各个国家引进学习用于教学中。顶点课程被用于高校高等教育法学改革之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三)构建科学测评体系。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督促作用,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科学测评体系是相当的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一套测评体系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考试题型,可以评估教学完成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宪法学的考试命题需要很高的要求,命题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的命题方向能够很好地把握。一套比较好的考题,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律教育改革仍需不断进行,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在保证法学教育素质化和精英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大众化和职业化,为我国的法制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莹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德香.论国际先进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改革之借鉴[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2).
在唱歌教学中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愉悦而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声音的美又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是唱歌教学应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重庆市人和街小学王娜老师执教的唱歌课《友谊的回声》获得了小学组一等奖,回顾准备的过程有以下感触: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教学目标的行为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友谊的回声》中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设定是这样表述的:“认识强、弱力度记号,了解力度记号在表现歌曲情感上的作用,并在歌曲演唱中用连贯、有强弱的声音表达音乐情感。”这是对学生最终能力达成的一个预设。同样的目标,如果表述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强、弱力度记号,了解力度记号在表现歌曲情感上的作用,并让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用连贯、有强弱的声音表达音乐情感。”就成了对教师教学行为预期效果的一种表述,而不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表述。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阐述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达成的能力。
2.教学目标对最终达成效果的阐述是切实、具体的。“通过歌曲学习,感受连贯起伏的音乐旋律所带来的充满遐想的音乐意境,并通过‘回声’体验,感悟同学间真挚的友情。”这是对教学后,学生最终歌唱状态的一种具体表述。这个预设目标具体、可行,对学生的歌唱技能和歌唱状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教学目标中所涉及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明确、可操作的。在教学目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具体,可以转化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例如:通过对比体验,模唱、视唱、师生接唱等多种形式反复聆听和演唱歌曲。
4.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而不是个别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此,执教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是最基础的,是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能够达成和实现的。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
1.高质量的范唱是最直接的情感体验范唱是歌唱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演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两种类型的范唱演示,一种是播放教材提供的CD或视频光盘,另一种是教师现场的自弹自唱。在这两种形式中,教师的高质量的演唱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学手段。在歌唱教学《友谊的回声》一课中,教师多次自弹自唱,用动情的歌声和简洁、优美的教学语言创设了“山谷回声”的教学情境;通过演唱,让学生真切感受、体验到了同学间真挚的友情。根据歌曲二段体的曲式结构特点,教师的范唱呈现了多种形式:完整的歌曲演唱,给学生以完整的音乐体验;分乐段的演唱,给学生适时而直接的演唱示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接唱,将学生的演唱和教师的范唱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用歌声与学生进行交流,切实地起到情感调动、演唱提示的作用,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是最有效的学习引导(1)多种形式的聆听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聆听歌曲是歌唱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在《友谊的回声》一课中,教师采用多种聆听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熟悉歌曲旋律。首先,教师的自弹自唱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的听觉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找出歌曲中表现回声的音乐片段,在聆听录音范唱的同时参与到音乐中进行片段演唱。这种参与式的聆听方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并将建立学生内心音高和节奏感的教学要求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有助于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连贯、起伏,是歌曲的主要部分,也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划线条聆听音乐旋律、在心里随音乐默唱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连贯、起伏,熟悉歌曲的旋律。(2)有效的演唱提示歌唱教学中,教师的钢琴伴奏和指挥是学生在演唱中最有效的歌唱提示,它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音准、节奏和演唱速度,引导学生在演唱中体验音乐情感、表现歌曲情绪。在《友谊的回声》一课中,教师将伴奏、指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学生初学歌曲旋律的时候,教师采用了单手弹旋律、单手指挥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不仅让学生清晰地聆听到旋律的音高、节奏,而且通过教师的手势提示,还统一了学生演唱的力度、速度,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表现。(3)音乐双基与音乐审美的有效结合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这种学习不是枯燥、机械的学习,它应该是一种与音乐形象有机结合的有趣、生动、易于接受的学习过程。在《友谊的回声》一课中,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度记号“f”、“p”,能够从听觉上分辨音乐的力度,感受力度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并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力度的变化是课时的知识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师紧紧抓住“回声”这一音乐形象展开了多层次的教学。在开课时,结合师生问好,教师运用距离的变化,让学生初次感受到声音力度的变化。接着,教师运用图片创设了大山的回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听觉上再次感受了声音的力度变化,以及力度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3.切实有效的拓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合唱,在后续年级的歌唱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合唱练习,是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友谊的回声》一课中,教师加入了一个短小的合唱片段。这一合唱片段融入了歌曲旋律的动机,采用了与歌曲相同的音乐形象,并且与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感一致。在开课时,教师使用一小段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了这一合唱片段的演唱,让学生体验“回声”的美妙,创设教学情境;并将音乐力度的变化隐于其中,为后续音乐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了有效指导,致力于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实现了用连贯的声音表达音乐情感的目标。
[关键词]教师入职教育;新任教师;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74-03
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必须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从而保证任何“一个刚刚获得教师岗位的人,必须经历一个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职业人的过程”的入职教育。鉴于“处于入职期的初任教师所遇到的专业发展问题,确实要比其他阶段的教师显得更多、更复杂而且更困难”以及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事实,明确教师入职教育目标并促使其有效实现,就成为依然薄弱且必须加强的教师入职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解
教师入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才受到真正重视,而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入职教育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沟通,是新任教师有效适应教育教学实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能感的重要保障,能够为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因此,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都把教师入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已形成一种制度,如日本的“新任教师研修制度”、英国的“新任教师见习期制度”、澳大利亚的“新教师指导计划”、美国的“新教师试用制”、我国的“教师见习期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新任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师入职教育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既是相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来讲,也是就教师入职教育自身来说,即无论是教师入职教育的概念、目标、组织形式、内容体系,还是教育期限等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虽然学者们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要义非常明显:从其对象来看是新任教师;从其时间来看为1-3年;从其特点来看是有计划、有系统并持续开展;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帮助和评价(帮助更为重要);从其目的来看是发展初任教师的能力,改善他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以便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并为以后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入职教育就是指新教师从受聘上岗到转正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系统指导和训练,并为以后进一步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活动。概而言之,教师入职教育就是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新任教师提出岗位要求,促使“新任教师”成为“合格教师”的教育过程,是新任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快进入学校文化系统并有效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阶段。
二、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
教师入职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教师入职教育,在新任教师身上发生的心理行为变化或预期的结果。教师入职教育要达到一定目标,就要对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进行研究,以便确立明确的教师入职教育目标体系,进而为教师入职教育活动的规划、实施等提供坐标依据。在这一意义上,教师入职教育目标既是教师入职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
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即促进新任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具有独立施教能力的合格教师,并为以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教师入职教育应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有潜力的新任教师的留任率;改善新任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提供心理技术支持,优化新任教师人格品质;提供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程序方面的知识,保障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
(一)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有潜力的新任教师的留任率
新任教师进入教师岗位,有的只是为了“就业”,并未作好“终身”准备,因而遇到挫折感到失望就放弃他们的教学生涯;有的虽在引进阶段表现尚可但在真实进入教师岗位后因面临诸多不适应被淘汰。不可否认,在“自我放弃”的新任教师中,也不乏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因此,学校对新任教师不能再持那种传统的“自生自灭”的态度,应在入职教育阶段强化新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平稳过渡到教学专业。
(二)改善新任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
传统意义上,新任教师是依靠自己的“资源”并采用“尝试”的方法来发展作为教师的知能系统的。这样做固然也能使部分新任教师发展成为合格教师,但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会发展出一些不利于有效教学开展的“应对”策略并固化到教学行为模式之中,久而久之将会阻碍新教师成为有效教师。这就需要改善他们的教学行为。入职教育能够改善新任教师的教学行为,参与入职教育的新任教师无论在应对班级讨论、准备单元和课时计划,还是在维持课堂纪律等方面都能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但我们也不能期望通过入职教育改善教学行为就能使所有的新任教师都发展成为合格教师。也就是说,学校应最大程度地为那些进入教学专业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合格教师的新任教师提供切实和符合个别需要的帮助,并把重点放在他们在课堂上和学校中面临的种种疑难问题和难以应付的局面上。
(三)提供心理技术支持,优化新任教师人格
新任教师需要心理技术支持,以便应付各种现实冲击。这是因为教学专业期望新任教师在上岗的第一天就能承担与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一样的责任,而学校和教学专业的特点使得新任教师多是在与同事相对孤立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这不仅降低了他们从更有经验的同事那里学习的可能性,而且还使他们在教学中经受着个人和专业方面的冲击。在入职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技术支持,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新任教师应付各种冲击,优化他们的人格。参与入职教育的新任教师,都能明确感受到自己在能力、动机、注意力、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等方面得到增强,对教学也有更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没有接受正规入职教育的教师,在认识的积极性方面则明显低于接受过正规入职教育的教师。入职教育还要努力增强新任教师的主人公意识,以培养新任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形式来支持他们。
(四)提供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程序方面的知识,保障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
规章制度和程序知识都是保障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新任教师进入一个教学岗位,首
先面临的就是对学校工作环境的熟悉和对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序的熟知。也就是说,新任教师要能成功履行工作职责,就需要那些关于学校系统、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度和工作程序方面的基本知识;要能以积极的形式实现专业发展,就要积极融入到团队之中使自己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向新任教师提供关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程序方面的知识以及规章制度,就是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中的规范,适应工作场所的文化,以保障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师入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教师入职教育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教师入职教育目标实现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管理行政化,缺乏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往往是形式多于内容,达不到预期目的。二是中小学指导教师教学水平低或教学工作忙而不能或无暇指导帮教,新任教师得不到高水平指导又畏惧“师傅权威”,丧失了发展创新的机遇,致使入职教育质量下滑。三是行政手段、自我研修以及“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帮教,无法适应知识更新快、技能要求高、内容大综合、手段高科技的教育特点,无法满足大批量新教师入职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四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双轨制,教师入职教育与管理“两张皮”,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教师培养规格与基础教育要求差距大,高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
(二)实地为本,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实地为本不仅意味着中小学校在新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上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责任,享有更大的自,而且要求中小学在新教师入职教育上负起主要的责任。这就是说,中小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定位为师范教育成果的出口和消费者,只考虑教师的使用,不考虑新教师的培养,而应该具有培养新教师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为新教师提供专业上和情感上的支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区域内的中小学教育实际选择建立新教师入职教育基地,即把有条件的中小学建成专门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这样就要改革传统的新教师分配使用制度,让新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集中接受入职教育,经考核合格后再到岗执教,而不是把他们直接分配到某个学校就不管不问。
(三)实施指导教师计划,提高辅导活动质量
凡接收新教师的学校必须配备教学水平高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专门的辅导。辅导质量直接影响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成效,而辅导质量的关键是指导教师的选择使用和辅导活动的开展。指导教师应主要由中小学第一线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教师担任。这样,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指导教师资格制度,中小学之间应当建立指导教师合作共享机制,还应当与高师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等合作培养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当让新任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以确立更有利于新任教师成长的指导关系。辅导活动的开展以双方频繁的互动、有效的交流为基础,主要可采用以下形式:教学观摩――让新教师进入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教学观摩;教学反馈――指导教师进入新教师的课堂,实施观察,并为新教师提供适当反馈;小组讨论――新任教师和指导教师就某一主题,如课堂管理、教材处理、策略运用或某一案例进行研讨;观察访问――定期组织新任教师到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访问,获取更多教育资源和实地经验;协同教学――新任教师与指导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支持。
(四)建立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高师院校的分工合作机制
教师入职教育不仅赋予中小学更大的责任,也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高师院校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建立以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高师院校为主导,以有条件的中小学为基地,供需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机制非常必要。
教育管理部门协调。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既可以和高师院校联合成立入职教育领导机构,制订入职教育方案,并在辖区内选定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中小学作为基地学校,也可以与高师院校和基地学校联合成立入职教育办公室,系统规划、严格考核、强化反馈、具体指导并实施教师入职教育工作。管理部门对于入职教育考核不合格的新任教师留基地学校继续培训或作辞退处理,对于涉及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要及时反馈给高师院校,加快职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改革,促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关键词: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复合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7-02
会计行业的产生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市场经济越发达,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明显。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而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将会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对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已达成共识,但是对硕士教育目标还存在差异。怎样培养好一个适应目前会计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是会计学硕士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从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出发,探讨其教育目标。
一、环境因素变化对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自从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全面接轨后,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接连而来。会计信息全球化要求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由此必然产生对会计教育的冲击。
1.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教育的冲击。政府市场经济的作用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政府的工作重心和一些重大经济政策将会发生转移。针对上市公司出现的经营管理问题,近年同、财政部陆续出台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内容控制规范等,迫使会计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制定适应于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新会计教育目标,就成为一项紧迫的挑战。
2.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教育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会计事务将日益国际化、复杂化。用人单位希望所招聘的会计人才是综合素质高的,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了解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外语、计算机技能。同时,还应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会计学硕士教育必须要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创造性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融合是我国会计积极应对挑战的最有效的对策。
3.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对会计学硕士教育的新要求。自从“安然”等事件发生发来,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市场等引燃了世界性公正与诚信危机,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岗位职责日益倍增,因为他们是公正、诚信的实践者和鉴证者。同时,随着广大民众对公正、诚信意识认识觉悟的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诚信监督也被广泛重视,对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人员的会计学硕士教育来说,有效培养适应新形势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或缺。
二、国外会计教育目标体系给予的启示
1.美国的会计教育目标。美国AECC(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对会计教育目标释义是,培养学生成为后继职业会计师,而不是当前职业会计师。换句话说,就是在就业前的教育应当是为“终生学习能力”做铺垫,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意识、创新、就业等。AECC指出会计教育应分四个层次,即“一般教育”、“商务教育”、“初级会计教育”、“专业会计教育”。一般教育包括大众都应具备的读写听能力、历史文化知识、一定的国际文化知识,以及会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定的科学技术、经营决策、高尚意识等潜能;商务教育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筹资投资、组织行为、企业合并与分拆等内容;初级会计教育,就是会计入门教育,应当包括会计实践中所应具备会计管理的全部能力,即会计学本科教育内容;专业会计教育,就是会计的中高级教育,其教育内容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学习与探索的范畴。从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层面上讲,教育在兼顾实务、科研、教学的同时,侧重会计实务与科研的需要,即教育目标可定为学术应用型人才。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会计人员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人员,其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因此,在会计实践中,作为组织高层会计管理者,一般要求具有研究生教育经历,这就要求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2.日本会计教育目标。日本会计教育体系完整,由初级(职业商务中学、商务专修学校、会计培训学校、国民教育专科学校)、中级(国民教育本科学校)和高级(设立研究生教育的国民教育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前者培养会计专用人才,以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践为教育重点,保障学生具备从事会计职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者的本科教育目标不统一,主导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本科教育应以培养职业会计人员为根本目标,相当于美国过去的会计教育目标;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本科教育培养通用人才,而不是专业教育。第三者(研究生院)以培养未来的研究者和大学讲师为目标,强调会计理论教育,至于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则由上岗后的企业培训来弥补。受日本特定经济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提出的会计本科教育为“通用”教育是相适合的。
3.澳大利亚会计教育目标。澳大利亚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纷繁各异,但强调为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角色做好准备是一致的。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职业环境、职业发展和组织系统的变化,树立未来职业生涯承担责任、享有权利的意识。对会计学专业的学员来说,这项目标在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遵循。
三、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现状分析
1.会计学教育目标现状及评价。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由四个层次构成,即中专(含职高)、大专(含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自1980年以来,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虽有微调,但没有发生本质变革。①中专(含职高)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中等财务会计人才。②大专(含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独立会计管理操作能力的高等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③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各类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学校、科研机构等从事会计实务、教学、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④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者)教育目标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统一的表述,但多数高校都定位于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强调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例如,厦门大学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就定为:培养基础理论坚实、专业知识系统,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较强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上述四种类型、四种层次会计学专业人才教育目标,是随教育发展而逐期积淀的,有时代的合理性,在长期以来对会计学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比、与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这些会计教育目标明显存在不足。第一,不同层次目标界定不清。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要求,四个层次几乎一样,差别仅表现在人为臆定的“中等”与“高等(高级)”之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同为“高级会计人才”,强调都是“三位一体”〔科研、教学、实务〕的规格。第二,会计人才层次界定不合理。人才层次划分,是随时展而动态变动的。解放初期,人才十分缺乏,当时的高中毕业生足以堪称“知识分子”;因“”浩劫,“新三届”本科毕业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绝对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但目前本科、硕士毕业生通称“高级知识分子”吗?在当前大学“普及”、硕士“扩张”、博士“发展”下,可能只有将博士毕业定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当今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影响下,便产生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教育层次格局,显然将后三者都定位于“高级会计人才”不合理。所以,面对新的情况,中高级会计教育的涵义应当重新界定。第三,层次目标界定缺位。国外高等教育重视本科和博士教育,忽视硕士教育,一般不探讨硕士教育目标。国内高等教育是以地方院校为主体,以培养专科、本科为中心,重点大学(“211”和“985”大学)的教育重点是本科和博士,一般大学(地方院校)教育的重点是专科或本科,纵观教育学研究成果,几乎没有涉及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研究的成果,所以更谈不上有统一、公认的表述。会计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教育在许多高校中客观存在,有必要探讨其教育目标,对完善硕士教育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各层次会计教育目标需改革与建立,以便新时期会计职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并经几年实践,创立地方院校的会计教育培养模式:“厚基础+显特色+重个性”。我们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应分层建立与完善,不可含混是非。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建议分别定义为:专科(含高中起点中专)培养初级实务操作人才,本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硕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博士培养具有创新成果的创造人才。会计教育目标层次上差异的框架性描述如下表:
上述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差异的框架描述,是评价现有会计实验教学与进行会计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设计的基本依据。
2.培养会计学硕士应该具备的素质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会计行业具有的实务性,理论来源于实务,虽然它指导实务,但往往滞后于实务,所以在课堂上学习的会计知识,与实务客观上存在一定距离(除教材过时、老师知识陈旧等因素外),不存在一朝努力终身受益,必须继续学习、持续学习,才能在工作期内成为合理的会计工作者。对会计学专业硕士生来说,积累知识、丰富阅历不是学习目的,要灵活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技能,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思考,做到迎刃而解,这才是我们要索求的目标。②创新与创造能力。所谓创新或创造能力,就是要求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时刻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敢于发现问题,发散分析问题,收敛解决问题。经过一定的磨炼也积蓄创造能力,产生创新成果。创造能力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但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适当的开发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社会观注的焦点,会计职业道德更是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核心。近年引发的世界性注册会计师信任危机,充分说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做到不做假账、秉公审计、如实报告,才能充当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者,才能受到社会公众的尊敬和爱戴,找回、重塑会计职业的良好形象。
3.会计学硕士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会计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等制度、规范的会计的职业要求制定,权衡会计知识和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知识的比重。①广泛的专业知识;会计学具有“双重性”,其产生和发展受科学技术影响极大,同时也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电子商务、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客观上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掌握相关知识、技术,才能正确处理会计实务,有效进行会计研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改革,便于工作和研究需要。②扎实的外语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业务频繁。同时,众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入驻中国,国外会计公司及会计人员介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会计人才的交流与流动。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是会计学硕士人才参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③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进行会计操作的主要工具。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有效应用,大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网络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实现了母子公司、内外公司、跨国公司的适时监控与协作,提高内部控制的运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一致性和可靠性。所有这些都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改进会计学硕士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21世纪的会计管理富有新的内涵,与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有本质区别。现代会计管理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解决问题,除了必备的会计学知识外,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学、营销学、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财务学,以及语言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是综合知识的应用。所以,会计学硕士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前的会计教育与经济改革相比,大在滞后。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不衔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然而,现实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存在诸如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大纲不规范、课程内容简单重复、课程知识点陈旧落后等。其结果是,硕士生水平与能力,比本科生强不了多少,比博士生差得多。因此,我国现有会计学硕士教育模式必须改革。①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建设学科基础平台,适当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会计教学、科研、实务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②课程设计要科学,不是本科的简单加码,也不是博士的简单减负,合理地将会计、财务、计算机、管理、金融、税收、法律及外语等知识有机组合,实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目标;③加强教材建设,拓展教学内容。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无教材,这是普遍现象,有关部门应组织全国力量,编写适合硕士生层次的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有条件的可尝试使用国际同步教材,尽快解决目前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同时开发与利用会计教学软件,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④加大选修课比例。实施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又能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为学生提供享受多学科交叉带来益处的机会。
综上所述,会计学硕士教育的目标可以界定为:培养面向企业高层管理、掌握国内会计知识、了解国际会计动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应用会计高级人才。从创新教育层次角度上讲,我们认为:会计专科(含高中起点中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般会计人才,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计专门人才,会计学硕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计创新人才,会计学博士教育的目标培养会计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6,(4).
[2]冯兰君.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3).
[3]罗素清.日、美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王帅超.新经济环境下会计教育目的的再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6,(8).
[5]章道云.知识经济与会计教育目标[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6).
[6]王清刚.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J].财会月刊,2010,(8下旬).
[7]徐虹,林钟高.行业特色高校会计本科专业教育目标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
[8]章道云.论会计模拟实验的建立与发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3,(6).
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
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
原定目标:
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
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
修改目标:
1、认识常见水果。
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修改价值: 只有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
例2 活动名称: 蛋宝宝的衣服(中班)
原定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愿意同时吃蛋黄和蛋白。
3、学习用蛋壳拼图。
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因为活动中幼儿无法体验吃了禽蛋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预设了操作环节,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用蛋壳拼画”则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
修改价值:避免了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时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幼儿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
例3 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
原定目标:
1、知道食物所经过器官的 名称和顺序。
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
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
修改目标:
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
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修改理由:原目标1难度过大,既无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了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修改价值:幼儿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二、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中有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现象。这里就“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体育”的关系作一梳理。
首先,从概念来看,幼儿 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体育包含幼儿身体保育和幼儿身体锻炼,狭义的幼儿体育是指 通过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身体锻炼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广义的“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形成健康态度、养成健康行为作为主要任务,与狭义的“幼儿体育”共同构成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即身心保健与身体锻炼。
其次,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几乎一直包含“健康教育”。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往往在论述“体育”时谈及“健康教育”,比如,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第5卷《体育》内容中包含健康教育;斯宾塞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中也对儿童的吃、穿、用脑时间、生活作息制度、身体健康与心智发展的关系等作了阐释;小原国芳将体育称为“健”的教育,认为体育包含运动与保健。
再次,从相关学科或专业来看,“体育”与“健康教育”又呈现并列关系。医学专家所说的“健康教育”与“体育”在内容上没有任何交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但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别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健康教育”,其理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可见,基础教育新课程设置仍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两门课程来看待,只不过认为两者具有“健康第一”的相同内涵。
最后,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幼教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隐含“健康教育”包含“体育”这一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作了这样的选择。笔者以为,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纲要》带来的启示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即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由此可见,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处理却不重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幼儿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教育及时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等,都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3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你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仅仅将知识或是单纯的教材内容做为培养学生的目标那这个老师应该说是很不优秀的,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他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只能说是一个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媒介工具。
设立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功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做为教师如果想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耕耘出更多绚丽的硕果,就必须首先为自己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教育理想,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人生理想所在;其次是根据自己所任教的每个学生情况为其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地、有方向性地向前拼搏。
当然,明确目标不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还必须形成一股强烈的内在动力,在其驱动下去尽自己的努力实现它。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明确地阐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另外,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也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语文:语文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数学: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力图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展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教学过程。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
历史与社会:体现时代精神。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艺术:情感与审美的教育。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
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
原定目标:
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
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
修改目标:
1、认识常见水果。
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修改价值:只有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
例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
原定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愿意同时吃蛋黄和蛋白。
3、学习用蛋壳拼图。
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因为活动中幼儿无法体验吃了禽蛋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预设了操作环节,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用蛋壳拼画”则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
修改价值:避免了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时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幼儿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
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
原定目标:
1、知道食物所经过器官的名称和顺序。
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
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
修改目标:
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
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修改理由:原目标1难度过大,既无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了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修改价值:幼儿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二、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中有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现象。这里就“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体育”的关系作一梳理。
首先,从概念来看,幼儿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体育包含幼儿身体保育和幼儿身体锻炼,狭义的幼儿体育是指通过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身体锻炼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广义的“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形成健康态度、养成健康行为作为主要任务,与狭义的“幼儿体育”共同构成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即身心保健与身体锻炼。
其次,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几乎一直包含“健康教育”。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往往在论述“体育”时谈及“健康教育”,比如,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第5卷《体育》内容中包含健康教育;斯宾塞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中也对儿童的吃、穿、用脑时间、生活作息制度、身体健康与心智发展的关系等作了阐释;小原国芳将体育称为“健”的教育,认为体育包含运动与保健。
再次,从相关学科或专业来看,“体育”与“健康教育”又呈现并列关系。医学专家所说的“健康教育”与“体育”在内容上没有任何交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但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别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健康教育”,其理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可见,基础教育新课程设置仍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两门课程来看待,只不过认为两者具有“健康第一”的相同内涵。
最后,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幼教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隐含“健康教育”包含“体育”这一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作了这样的选择。笔者以为,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纲要》带来的启示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即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由此可见,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处理却不重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幼儿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教育及时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等,都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31
关键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数学教育;素质教育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数学
随着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计算工具的出现,今天的数学再用当年恩格斯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描述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来认识数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1.数学具有了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属性。
2.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
3.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
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备高数学文化素养的人才
那么,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普通公民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素质呢.普遍认为,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而就数学素养来说,应至少具备以下的能力和观念。
1.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已渗入社会各部门,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数学是现代社会中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来接受、表达数学思想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应用数学的意识。就是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的问题,培养建立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的创造性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三、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可将这一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子目标,今分别论述如下:
1.关于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目标
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中学数学教育使学生掌握数学里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代数和几何里的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尽量多地学习一些近代和现代数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从而使他们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能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些年一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在中常数学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以下的数学思想方法:1)导向型的思想方法,如抽象概括、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2)逻辑型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类比、完全归纳、反证法、演绎法等;3)技巧型的思想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在人们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只对演绎法及一些具体的技巧型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视,而对其它方法的重视则不够。我们今后必须大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它比知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地理解知识,使他受益终生,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2.关于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
综合一些文献的论述,可以将数学能力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另外,数学随着人类文化史上罕见的发展浪潮,也在疾驰向前,不具备数学自学能力和没有创造性的人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
3.关于数学品质的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素养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的方面:一是要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由于数学品质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品质的培养是进行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再就是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及主要事迹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另外,因为学生的模仿力较强,所以教师本身应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加强学术研究,努力探讨教育规律,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足以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关于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创造性是人的开拓精神的实质、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开拓精神,是数学教育始终令人感到鼓舞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关于创造性培养目标的确切要求,应当是:
1)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念,要让学生形成“数学头脑”,在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每一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数学色彩”,做到能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达到“三句话不离本行”,以不断形成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数学素养。
2)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观念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可创性。学生掌握它们对于未来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十分重要。
3)培养学生能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定一种应用数学知识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已知因素,自己设计解题程序,不一定要有统一的、预定的答案。
关键词 知识经济中学数学素质教育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数学
随着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计算工具的出现,今天的数学再用当年恩格斯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描述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来认识数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1. 数学具有了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属性。
2.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
3.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
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备高数学文化素养的人才
那么,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普通公民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素质呢.普遍认为,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而就数学素养来说,应至少具备以下的能力和观念。
1. 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已渗入社会各部门,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数学是现代社会中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来接受、表达数学思想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 应用数学的意识。就是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的问题,培养建立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的创造性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三、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关于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目标
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中学数学教育使学生掌握数学里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代数和几何里的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尽量多地学习一些近代和现代数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从而使他们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能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些年一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在中常数学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以下的数学思想方法:1)导向型的思想方法,如抽象概括、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2)逻辑型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类比、完全归纳、反证法、演绎法等;3)技巧型的思想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在人们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只对演绎法及一些具体的技巧型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视,而对其它方法的重视则不够。我们今后必须大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它比知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地理解知识,使他受益终生,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2. 关于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
综合一些文献的论述,可以将数学能力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另外,数学随着人类文化史上罕见的发展浪潮,也在疾驰向前,不具备数学自学能力和没有创造性的人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
3. 关于数学品质的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素养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的方面:一是要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由于数学品质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品质的培养是进行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再就是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及主要事迹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另外,因为学生的模仿力较强,所以教师本身应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加强学术研究,努力探讨教育规律,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足以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 关于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创造性是人的开拓精神的实质、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开拓精神,是数学教育始终令人感到鼓舞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关于创造性培养目标的确切要求,应当是:
1)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念,要让学生形成“数学头脑”,在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每一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数学色彩”,做到能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达到“三句话不离本行”,以不断形成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数学素养。
2)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观念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可创性。学生掌握它们对于未来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十分重要。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伴随知识经济的崛起也必将进行变革。文章从会计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课程设置、考试改革等方面对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方式等按照一定特征进行的整体描述即为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必须突出会计学科的特征,反映会计学的内在规律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体现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试从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两方面对我国会计教育加以探讨。
一、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量多少的概念,而主要是指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等。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传统经济赖以发展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源,将逐步被知识取而代之。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知识劳动者需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的知识领域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培养才能获得。教育已经上升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地位,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随着知识劳动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强,以及对开拓性、创造性和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教育与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人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智力的拉动。这种经济形态对会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第一,知识产品、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卫星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使得资产表现为无形化,而这种无形化,增加了会计确认的难度,如人力资源的确认等;同时,知识经济的无形化也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主要表现为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的难度;第二,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形成后,会计控制的客体发生了变化,由部分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的控制要比其他有形资产的控制难度大得多,企业无形资源的转移不仅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减少,而且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的丢失,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寿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旧新月异”,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经济活动的灵活多变,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会被报废,必须通过自学等途径获取新的知识。另外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会计专业学生要适应不同单位的特殊情况,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在于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人”的基础。只有把劳动者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数字信息网络化、知识信息资本化、科学技术产业化将成为这一新兴社会的时代特征,并成为推动该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革新,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变革,使得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变革,对高素质会计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变革,使得大学会计教育必须革新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的会计人才。
信息技术进步给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流程带来革新,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沿成果,进行会计模式创新,使会计向管理型转化,并能结合管理模式的变化对新技术环境中的内部控制不断创新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责任。因此,大学会计教育目标定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具有前瞻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目标。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确立
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模式是目标导向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教育改革。
(一)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会计考试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如下:
第一,会计考核方式的改革。主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分量和难度,而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平时成绩可与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加那些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
第二,会计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需要由针对具体问题、独立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参考教材、资料的内容纳人期末考试范围,而不是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甚至于教师划的重点。
考试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关键的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如能否设计出适应学生水平的综合性题目,能否对学生正确引导、开阔学生思路,能否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予以恰当点评等。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总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加以更新。
(二)引入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
要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可以配合我们一直倡导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会计课堂教学要逐步从偏重讲具体细节中解脱出来,避免讲得太多太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注重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书、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大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适当引人一些课堂演讲、讨论的方式。教师可以布置综合性作业,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独立或分工合作完成,并进行课堂演讲、研讨,教师最后集中点评。
(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计划要能体现社会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正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的示范性课程表里所要求的三种知识,即一般知识、通用商科知识和会计知识。并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像美国会计公司提出的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交际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缩小专业课程的比例,提高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既要会讲课,还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可以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于专业问题的深人理解和思考。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承担级别较高的课题打下基础。对于可以承揽课题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政策促使他们带动其他教师一起做课题,增加教师学术交流、对外联络的机会,进而拓宽承揽课题的渠道。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和其它院校教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五)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加大投人,近年我国高等院校的电脑普及程度也在逐年增加,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校园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实践较好的学校为数不多。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是网络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源较少,具体到会计教学领域就更少了;二是学生没有足够动力应用网络。因此,扩充网络资源,拓展网络功能非常必要。
这种现象被冠以新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1]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2]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3]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4]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outside-in)。[7]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