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31 06:2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习、探究的效果,实效性是否达到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及自身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把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1、教学观念滞后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仍然以自己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只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现。[1]

2、教学方法单一

陈旧、滞后的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即使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也不愿意应用,他们认为黑板、粉笔是最好的教学用具。由于小学生天玩、好奇心强,如果教师长期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很难实现。

3、教师讲解过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讲解文章时对文章的挖掘的十分透彻、深入,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得许多优美的文章被语文教师拆分的支离破碎,没有了原文作者想表达和抒发的感情,学生体会不到文章中的美感,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也很难达到。[2]

4、教师的能力素质不高

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教师十分崇拜,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实际的运用能力也比较差,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听的兴趣,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制约着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现。

二、提升小学与往年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爱玩、对事物的好奇心重,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没有使学生的天性得到解决,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了更好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满足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冬天到了,漫天飘起了雪花,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多美的一幅画呀!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全都白了。早晨天晴了,一群群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多高兴呀!这时候,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也想跟他们一起玩,他们在干什么?[3]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搭配学习中来。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图片,展示相关的动画和视频,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感受到,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文章。

例如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节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并展示相应图片。然后进入新课学习,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4]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快的投入到学习中。

3、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强化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加强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每一位学生有明确分工,在小组中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整合所有人的意见和想法,得到最优的答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在学习《开国大典》这节课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设置问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5]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合作讨论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实现小组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及时反思教学内容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对教学的内容和效果进行反思,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高教师的自我批评的意识和能力,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习语文,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能够积极、认真的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写作、阅读等能力和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语文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封春丽.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2] 李春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拓展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0(3).

[3] 麦佩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2(20).

第2篇

一、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五认真”水准,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用心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们各年级老师认真备课,尽量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出本班学生特点,备出新意。特别是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的教学积累心得与年轻教师共同分享,不断完善备课、上课。为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上课前,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完善教案的各环节,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教中有法,手中有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主要环节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教法,写好动态分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组内教师能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教学的重要议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2、积极参与活动,提升教研组形象。

上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研组内,我们积极在组内开课,进行组内学习,由胡静乐、张银雪、潘连飞、丁丽娜、金建星、周雪曼等七位年轻教师上课。在课前他们充分准备,从选课,研究上课内容,到训练学生,他们一丝不苟精心设计。在大家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下,分别呈现了非常优秀有效的七堂课。

反思是新时代教师进步的基础。本学期,我们加大了反思力度。老师们除了能真实地记录自己平时教学的随感、随想、随得外,还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一学期来,教研组和备课组组织老师们开展了多次次评课反思活动。老师们在反思与研究中得到提高,在反思与研究中得到发展。

二、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成就斐然。

年轻教师要成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需要在更高的平台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高段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县“书香伴我行”征文比赛中也获得了二、三等奖,在“童心习作”中获得了很优异的成绩,在县组织的“第七届新华杯征文”比赛中,经过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也将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举行了二、四年级的写字比赛,为迎接下学期县写字比赛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1.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理念的熏陶下已注入新的生命,课堂上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课堂上很多现象都是不可预测的,于是,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生成。怎样让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做得还很不够,这也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也是我们最难把握的问题。我们要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行动研究,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养,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学研究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相信我们语文组将再创辉煌。共2页,当前第1页12

附:教研组公开课汇总表

时间

姓名

年级

课题

胡静乐

四年级

《呼风唤雨的世纪》

张银雪

四年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潘连飞

四年级

《搭石》

丁丽娜

五年级

《与书中人相遇》

黄晓理

六年级

《老人与海鸥》

金建星

五年级

《开国大典》

周雪曼

六年级

《金色的脚印》

第3篇

摘要:以“油画本土化”为线索,通过对油画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我国现实主义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分析,并立足现实,对我国油画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油画 写实 本土化

油画这一画种最早产生在欧洲,是欧洲所特有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培育出的一门艺术画种。由于欧洲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绘画的兴奋点在于绚丽的油彩,就像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适合用水墨表达一样。欧洲油画艺术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油画同样包含技术和精神内容两个层面。油画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对画家自身色彩感受力的训练和掌握运用色彩的方法上;而其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则要取决于画家审美能力的高低。实践证明,我国油画家完全可以纯熟地掌握和运用油画的材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油画不只属于欧洲也可以属于中国的艺术家。

油画的本土化,可谓是近些年来争论的一大话题。西画这个外来画种引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中国油画逐渐走向成熟的百年历史,但也只能说是在油画本身的技法、对油画画种的认识观念上基本实现了本土化。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见证:

首先是我们对油画观念认识的成熟,完成了从引进拿来、消化吸收到变成我们情感认可并自由运用的普通画种,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油画队伍,当今提起西画,基本没有人会觉得大惊小怪呢?西画和中国传统水墨和睦相处相得益彰,同样得到国人的认可。在今天提起什么油画展之类的问题,也只是指画种而已,并没有中西概念之分。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发展并给予油画含义和价值与时代相符的准确定位。

其次,对油画材料的经验运用也趋于成熟。我们再也不会孤立地谈油画材料问题了,我们情感关注的所有问题,成为我们绘画的主题。调色板上的颜料,对于每个中国油画家来说,运用自如。材料制造跟国外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也完全做到了国产化。

再次,对油画技法的认识和理解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搞油画的包括油画教育者,多少年来一直认为学习油画,只是学习油画技法,至于学了以后要干什么很少有人去谈。对西方大师的技法学习不是处于一种拿来法,而是以跪拜的姿势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的学习。完全忽视了时代的变迁,在一种相对静止的泥潭里苦苦挣扎。在中国的艺术院校里,油画教学就有基础和创作严格的界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几年情况虽有好转,但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这个致命误区。近几年,关于油画民族化问题的争论已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倒不如丢掉包袱,以平静务实的心态,研究艺术本身的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 艺术有其自身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以清醒的头脑包容的心态,看待当下纷飞的艺术思潮。民族化是民族精神的自然外化,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争出来的。我们要调整好对待油画的态度,把它看成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材料特性的画种,是我们表达心灵感受,抒怀说话的工具。把它从我们心灵的神位上请下来,还它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位置。我们不用担心会被完全西化,切实地静下心来,以对祖国对民族文化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相信若干年后再来看中国的油画艺术时,它将会是另一种局面。

而要使油画真正能“本土化”“民族化”其中更决定于画家本人个性、学养、训练、品格追求等主观方面因素,更有客观时代、环境、际遇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定论何种式样风格属于“本土”“民族”的成功标准。即便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吴作人的《齐白石像》这样大家公认的成功之作,在画家生前身后也注定只能是“孤本”而难以模仿。

当年“民族化”命题的提出,反映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服务的精神,一种担当态度,可是当下具此心态的画家有多少?而要达到“民族化”更要求画家具备民族文化的广泛、深度的修养、理解和情感,但今天许多画家的情况和吴作人、常书鸿、艾中信一辈的画家们相较已大不相同。此外,“民族化”基本上是一个学术命题,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回答的命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裕、有利于学术探讨的社会条件,学术环境,更需要画家有一个远离浮躁、沉潜艺术、安于寂寞的心态,方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

中国艺术的文化价值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概念,它是个体化的本土意识(包括潜意识等等)的显现,是艺术家在其生存环境中与生俱来和在其生活经历中刻骨铭心的感觉与感受,是对本土的地域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作出的反应与反思,是具体个人而不是抽象集体的,是现在时态而不是过去时态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代艺术而言,并非天然就具有意义,它必须通过个人对现实世界的体会,才能成为艺术资源和精神力量。强调个体性也就是强调当代艺术的民间属性,中国艺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正是它面临的官方化,对民间文化权利的过分剥夺,是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大问题,中华文化复兴

第4篇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实践探索中认识到: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其写作信心,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积累,改进学生习作的评价机制,是增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兴趣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中也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乐于表达”。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愿意写,乐于写,是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的表达。古人认为写作就像教孩子走路,在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该让孩子放开写,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首先让他有迈步的勇气。让孩子体验向前迈步的乐趣,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们来说都毫无用处。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让学生喜欢写的环境氛围,设计让学生能够写的活动方式,选择学生乐于写的内容,采取能让学生感受写的成功的评价方式。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就会乐于表达,并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学会积累,使学生善于表达

写作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因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为了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一)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我们的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感。课文在谋篇布局,选材立意,表达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无不发挥着典范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积累文本词句等语言材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最应该教给学生的。例如学习《林海》、《桂林山水》,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积累描写景物的生动词句。学习《军神》、《丰碑》,要领会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积累人物描写的形象词句。还有《荔枝》中的细节描写,《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等,都要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感悟写法,积累语言材料,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中还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以文本为范例,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从中积累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课文精彩处、情真处、感人处,要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赏一赏、背一背,这样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积累了语言,还学会了借鉴,以利于写作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结合阅读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以小学高年级为例,学了《跳水》,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并初步接触他的作品;学了《凡卡》,不妨引导学生读契诃夫的作品;学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童话王国……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学了《景阳冈》,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了《草船借箭》,可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了《小抄写员》,可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强化课内阅读,丰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多形式观察中,积累生活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而小学生往往缺乏生活积累,必须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多形式的观察中,学会积累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在高年级习作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老也说过:“识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一无所闻,硬要写也没法写出。”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思考。这样,学生就常常会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从中丰富生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鼓励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眼睛要多看,耳朵要多听,心里要多思,有疑要多问,把周围一切事物都作为观察的对象。

2.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见闻和经历。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冲浪,外出旅游,经常与老师、同学、父母畅谈,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4.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及时记录身边的人、事、物,及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

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头脑才会变得聪明,目光才会变得敏锐,对生活的感受才会深刻,才能写出有内容、有个性、有新意、有感情的文章来。

三、多元评价,优化表达

1.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评点学生的作文,而且要多对学生写作中的某一状态进行正面的鼓励。例如:有的学生习作虽然一般,但通篇没有一个错别字,我们可以这样评价:

“看你的作文,老师的眼睛真舒服,因为找不到一个错别字。如果你能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更美,那就更好了。”有的学生虽然语句写得不够通顺,但他能将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你已经找到写作文的真谛,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值得表扬,不过文不厌改,把不够通顺的句子改一改,读起来会是一种享受。”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孩子。当然必要的批评式的评价也不可少,但要注意把握适当的语气,用词要中肯,明确指出如何修改,令学生心悦诚服。

2.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学生评价时,要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作文,并修改自己的作文。对于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己的习作比上一次有了哪些进步,这样也使他们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75-02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学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个性,动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创作。

一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是中职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对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美术教育处于非常“卑微”的地位,得不到中职院校的重视,甚至成了多余的课程。美术教学的不利局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此外,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无法展开自由的想象,进行发散性思考。而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前提,想象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由创作。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重点与方向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偏重写实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想象力与情感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无法与时俱进,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畏首畏尾,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总之,传统的教学观念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 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开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精神。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思维

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思维对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要抓好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所说,美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艺术亦是如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累积丰富的情感体验,然后将心中所想在纸上进行描绘,形成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大自然进行室外教学,摆脱场地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绪得以自由翱翔。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而后将自己所想、所感、所听表达出来,大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某一物进行深入地观察,再进行创作。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具备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生活的能力,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督促,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绘画技巧,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教育的实用性非常突出,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与绘画技能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的风格流派以及创作特色进行感知、体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鉴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阐述自己个人独特的见解,了解作者色调的处理、画面的安排、绘画技法等方面,还要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把握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对几个几何图形进行重组,形成新的事物。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好几张颜色不一的彩纸,上课时分发给学生,允许学生将其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进行排列组合,赋予简单图形一些特殊的含义,即增加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

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后来这一观念被实践证明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材施教”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启发学生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造力。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因而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般来说,思维没有受到严重的压制,性格比较活泼,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帮助,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很难取得效果。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特色,给予符合学生性格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思维习惯及作品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鉴赏结果表示出尊重,不应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鉴赏力。例如,在鉴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时,教师要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一定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个性化表达诠释自己的见解,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思维习惯与家庭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认真聆听,并尊重学生的个性。

4.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勇于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借助先进的网络交流平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善于借鉴他人优秀成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等渠道,挖掘美术资源,展开深层次的学习,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新形式让学生感受对作品有立体的感受,可以尝试将美术作品与音乐融合起来,在欣赏美术作品《父亲》时,可以播放与父爱相关的歌曲,如筷子兄弟的《父亲》进行配合。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性格的束缚,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5.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首先,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自由创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切勿以“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创造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新是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教学方式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76-03

历史能够解释过去、照耀现在和指导未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历史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会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比例不少的历史教育内容,学生或多或少感觉到遥远、陌生。教学仅仅是一个再现历史的过程吗?如何带领学生“穿越”历史,联系生活,体验历史的真实呢?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尝试着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尽量还原历史本源的基础上,将历史教育内涵直观地凸显出来,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提升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

一、体验感悟,提高情感认同

尽管课堂时间、空间不像现实生活那样广阔,但教师仍可结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目标,采取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为两种基本形式,创设学生通过身体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增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生活。

(一)实践体验,感悟鲜活情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已经习惯身边的一切便利,对于历史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历程难以理解。若能开展活动体验,对学生来说,那将是个真实而又深刻的历程。因此,历史教学中寻找的实践体验“点”尤为重要。在《传递文明的纸》中,学生用布、绸缎、竹板等材料画画、写字后,真切体验到没有纸张书写的不便,价廉物美轻便的纸的发明意义了然于胸。而《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中,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萝卜、地瓜、橡皮等材料上刻字,“可”、“清”、“心”、“也”每人刻一字,在玩拓印游戏中发现四个字随机组合可表达不同意思,不仅理解活字印刷术的原理,还可以体会蕴含的智慧。

“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只有真实才可信,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尽管历史很遥远,但只要给学生多看、多听、多闻、多尝、多动手、多走动的机会,通过多种感官和思维亲身参与实践,体验过程获得的历史知识就是活的、实的、新的,获得感受便能真切而深刻。

(二)心理体验,激感共鸣

历史题材教学中强调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适切性,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反映学生的需要。借助数据、图片、联想,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处境和追求,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感悟完成心理体验过程。比如在讲解《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时,在课前,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一定距离的徒步实践。课堂伊始,学生欣赏诗歌、视频,阅读地图,了解的伟大壮举。再量量距离,算算翻过的山渡过的河,查查国共双方力量。进而引导学生回味自己徒步经历的过程和辛苦,超越时空,将自己置身于中,想象种种困难,从心理上感知的一路艰难一路挑战,深刻感受到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心理的亲历帮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进而引发他们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情感共鸣,促进学习成果的内化。

二、角色扮演,深刻历史理解

历史是人的活动史,历史是人物活动的结果。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的角色,演历史剧,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从角色扮演活动中获得认识和理解,从而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一)表演短剧,再现史实

历史就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学生若能暂时把自己当作既定历史事件的人物,按照历史人物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由渐渐融入其中,从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强盛的汉朝》主题学习,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个人物故事,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司马迁、霍去病、汉武帝……学生阅读资料、编排故事,尝试扮演汉朝著名历史人物,展现动人的历史故事。各小组通过一个个片段的表演和交流,了解这个开放的,生机勃勃的,人才辈出的朝代。

利用表演方式“带”学生进入历史时空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适时把握和驾驭课堂,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注意适当地调控,真正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穿越史剧,趣味辨析

学习是一个涵化的历程,教学应在真实情境中提供与适应的文化前景,以满足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的需要。教师可利用好“穿越”剧的优点,将其穿插在教学中,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另外要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教他们学会识别真实与虚幻,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一课中,学生创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使用的通讯设备“穿越”,暴露问题,寻找错误。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上有限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自主辨别的能力。

穿越剧包含了文学、物理、地理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时尚和趣味之间,将各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架起历史与现实间的时空隧道,产生深刻的感悟,为现实行动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

(三)“人物”专访,深度互动

“人物”专访活动形式富有挑战性,却能激活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潜能。活动中,由老师或学生扮演某个历史人物,回答全班提出的问题。比如《海上丝绸之路》,学生扮演郑和应答来自同伴关于航海路线、商品、宝船等问题。《罪恶的战争》中扮演林则徐,互动鸦片贸易危害、方法、百姓和官员态度、原因等。当然,学生不一定都扮演著名的历史人物,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目击者,如《不要忘记》中扮演日本老兵东史郎或者中的目击者,《日出东方》中参与开国大典的观礼者或游行者等。这个“历史人物”必须充分地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且至始至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初可由教师扮演,做好示范和引导,之后由学生慢慢介入,半扶半放中带领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应答,互动生成。

人物专访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角色扮演,学生都需要进行热身活动,即学生需要事先深入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而其他学生事前准备一两个想问的问题。教师和其他不想参演的学生分头准备些资料卡,写上各种角色的喜好、特点等信息,也可以复印参考资料备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发挥作用。

三、自主探究,品味历史内涵

历史题材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以研究的小问题为核心,重视对史料的阐释和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对于小学生而言,探讨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一)续编故事,分析史料

历史具有的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多彩历史的感悟。续编故事是学生体验历史的一种好办法。《走近秦朝》中,教师准备个小故事,把“原楚国人一路上会有哪些遭遇”、“是否能做成生意”等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交通等方面续编故事,联想着“不统一”给百姓生活、给社会秩序带来的种种不便,续编了官司、冲突、悲剧、闹剧等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历史课堂与生活接轨,互动中帮助学生轻松解决问题,真正体会统一措施的意义。

续编故事,意味着学生要围绕核心问题分析历史资料,站在历史人物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设想一个个不同的生活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在创编中过程中获得许多感性认知,进而自然而然地做出价值判断。

(二)辩论评析,以史明智

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现实服务。这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和着眼点。围绕观点,展开专题辩论是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一种较好的方法。《不要忘记》中学生辩论是“不要忘记国恨家仇”还是“不要忘记学会原谅和爱”?他们利用课内外知识、阅读补充材料、联系汶川地震和日本海啸双方的互援等时事新闻,在辩论中大胆交流表达观点,相互启发、感悟思考。学生冷静剖析历史,增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间的联系,学会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情感,避免出现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体会“不要忘记”的双重含义。

品德学科的历史教育是以达到公民教育为目的。专题辩论给予学生自主表达、深度互动,逐步形成正确观点的平台,帮助学生从历史和生命的角度诠释了历史知识背后的内涵,从容面向未来生活,学会怎样过好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三)头脑风暴,激荡思维

品德与社会教材通常是以点带面,从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入手,进而把握整个历史结构。而采取了头脑风暴、激活学习的策略,使用明确的思考策略去刺激先前获得的知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观点。《永恒的愿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课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在脑海里搜索相关的关键词:希特勒、集中营、原子弹、法西斯、珍珠港、卫国战争……并写在图表里。第二轮头脑风暴时,全班开始讨论这些词的背景、意义等。由于学生信息来源不一样,理解不同,讨论时产生许多冲突和辩论。于是学生在“想知道”栏目里写出自己或小组想探究的问题,如战争伊始德国为什么能所向披靡?是二战吗?美国什么时候加入战争?什么是法西斯……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阶段,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生活中的疑问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展开探究。学生或自主或合作进行阅读、讨论、学习,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探究学习和交流互动中,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了解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萌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和向往和平的愿望。

教学借用了无限制的学习和讨论,经过几轮思维激荡,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他们竭尽全力把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和信息都拿出来,拨开云雾,从而产生新观念或者激发创新设想。

(四)合作调查,自主建构

品德与社会的历史教学试图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史。学生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历史是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的,教师讲解再生动,也难以使学生头脑里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探究和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真正达到了历史学习的目的。在课文《家乡人生活的变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从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参观博物馆、访问长辈、收集数据、走街串巷走访,调查实践,他们合作获取丰富生动的素材,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家乡三代人童年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性变化,并在交流中获得深刻而感性的体会。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初步理解人们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学习尊重历史,激发珍惜今天的生活。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接触历史实物、社区老人的机会,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调查实践。茶余饭后采访长辈,从平凡的人的眼中见闻、经历的故事中了解身边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四、对接现实,生成生活智慧

任何一门学科,只有与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才是鲜活的、健康的。“回归生活”,历史教育倡导的应是能够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感觉历史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与现实对接,与未来联系,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体悟、生成生活智慧,使历史学习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生命意义。

(一)时空置换

教学中,运用语言、图片、影视、文学故事,巧妙设问,让历史人与物以鲜活的面容站在同样鲜活的学生面前,与学生展开对话。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课中,老师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了解了抗战中儿童二小、雨来、小兵张嘎等故事,并设置几个场景,让学生站在那时、那事的角度选择判断,“他为什么能够……”“如果是我,我怎么做?”置身其中,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的乐观主义精神。《张骞与丝绸之路》中,老师设置几个场景,让学生选择判断,“西域一路凶险,如果是你,会报名参加吗?”“你有没有被监管、没有自由的经历,当时什么感受?”“计算一下张骞被监禁有多少日日夜夜?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千辛万苦逃出匈奴,要是你会何去何从?张骞呢?”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维进行时空置换,将镜头适时拉近,适时推远,在远和近的比较中让学生品评历史,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反思当下生活。

这种时空置换的模式让学生更容易结合此时此地的现实,扩展空间,回溯时间,以加强对遥远而久远的地理、历史纬度的理解能力。

(二)古今对照

品德与社会的历史学习与传统历史学科的学习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把研究对象或兴趣放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上,关心的是怎样帮助学生迎接日常的挑战、寻求生活中的快乐、克服沮丧的情绪,思考的重点在于教会他们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在《家乡名称的来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追根溯源,在古今地图寻找历史上家乡地名的变化,学生通过对照,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历史,探寻这些熟悉的符号,诉说着家乡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变迁,从而发现古今家乡地名、街道名字后面的故事历史和智慧,进而在熟悉中产生主动了解故乡、亲近乡土的朴素情感。

“古今对照”,把今天的家庭、社区和家乡与很久以前的生活进行比较,与社区和家乡的早期历史进行比较,让学生体验、实践、交流、思考,追寻历史足迹,寻找历史人物的心灵踪迹,更容易增进对历史经历和历史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三)古为今用

“读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引领学生穿越历史,带着历史的感悟关注现实社会,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获得现实启迪。学习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一课,学生知道《孙子兵法》不仅是一本兵书,还是一本智慧宝典。师生联系现代社会和自己的经历,畅谈孙子兵法的运用,这对学生今后持续学习和解决生活、学习、交往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在《劳动人民的创造》一课中,老师引导学生了解都江堰的悠久历史,古为今用后,进一步将它和三峡大坝的设计进行比较,感悟顺势而为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历史生活化教学除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自动”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与现实对接,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培养学生自由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赵利剑.历史:一堂人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英]茱莉娅.墨菲.历史教学之巧[M].张锦,译.北京: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