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扶贫工作建议

扶贫工作建议

时间:2022-11-20 15:3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扶贫工作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扶贫工作建议

第1篇

北方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贫困幅度较深,特别是生存环境恶劣,诸如气候寒冷,仅穿衣、烤火就要比南方地区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实属特殊贫困地区。如果按全国统一脱贫标准,则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民脱不了贫。为此建议,出台“特区特治”的脱贫标准,适当提高坝上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坝上地区的扶持和救助力度,使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有效衔接,让广大贫困农民共享扶贫开发成果,确保2020年同步小康。

二、资金整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迫切需要整合各类扶持资金。依目前现状来看,各项资金未能有效整合,统筹使用,形成合力。如财政扶贫资金由扶贫办管理,以工代赈资金由计划部门管理,其它如安全饮水、公路村村通等都分口管理。而部门项目资金又有各自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和政策界线,专款专用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项资金的有效整合。为此建议,应从源头上整合扶贫资金,建立行业扶贫的协调机制,由中央统筹安排各项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集中用于贫困村整村推进,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久稳定脱贫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减轻受训人员经济负担。

四、救助扶贫

通过近几年扶贫攻坚,效果显著,但每年因学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数很多,返贫率较高,严重制约着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建议出台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救助力度,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

五、产业化扶贫

产业化扶贫的重要手段是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信贷扶贫政策。像北方地区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按照现在的信贷政策,商业金融机构是按龙头企业的信贷信誉等级进行考察来确定贷款额度,这样就使得贫困地区信贷规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信贷扶贫的力度越来越小。为此建议,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及落实有关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采取直接或间接地提高项目扶贫贴息贷款比例等手段,培植扶贫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政策扶持方面:建议加大中心村支持力度,统筹考虑移民搬迁、移民就业、产业发展、生活保障等配套性支持政策。

第2篇

一、黑龙江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年多批次整村推进工作,黑龙江省各项贫困指标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373万减少到2010年的183万,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20.7%减少到2010年的10.6%。到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住房砖瓦化率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89.1%和88.9%。为不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基本素质,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累计培训贫困户劳动力28.8万人,转移就业25.2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7%以上,年均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重点村贫困群众“增加收入难、人畜饮水难、看病就医难、畜牧技术服务难、行路难、子女入学难、土地耕种难、收看有线电视难”等方面的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达到全省扶贫开发确定的“四有、三通、三提高”的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扶贫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工作目标和方向不明确。

扶贫开发工作没有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规划,导致工作缺乏明确方向性和指导性,目前的工作只是看重眼前形式、完成眼前任务,项目审核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分散不集中。各项措施、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紧密结合,影响了扶贫开发的整体效果。工作中将“整村推进”作为单项扶贫工作,而忽视产业化扶贫、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没有将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与其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二)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实施整村推进战略,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战线长、数量多,所需投资大。

由于国家、省级扶贫资金有限,需要地方配套,但县乡财力匮乏,无力投入配套资金,一些地方为达到验收目标,将部分扶贫资金转到能拿得起配套资金但并不贫困的农户手中,使项目实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扶贫资金的浪费。此外,在实施整村推进中,一些地方重视项目和资金整合,却未重视资源整合,没有围绕贫困村的经济发展配套落实必要的资源,即使有项目也缺乏配套条件,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合力。很多整村推进都是一次性投入,没有形成连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

(三)扶贫项目实施期限短,项目实施进度慢。受天气影响,我省项目实施期限短。每年计划下达均在5月之后,项目批复多在6月中下旬,施工时间仅剩半年,个别项目下达计划时间更晚,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当年竣工。此外,自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招投标速度较慢、程序多而且繁琐,导致招投标花费了很长时间,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

(四)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不明显,特色产业不突出。一是产业扶贫没有体现出扶贫开发的意义,扶贫开发内容不突出。现阶段对产业资金的投入大多属于锦上添花。真正贫困群体缺少启动资金,没有平台和机会发展产业,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因极度贫困筹集不到匹配资金而无法得到扶持。其结果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能从中受益,而那些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却被排除在外。这种扶持方式根本不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贫困户受益不明显,不能完全瞄准贫困人口。二是特色产业不突出,未形成“一县一品”产业化经营模式。部分贫困县、村支柱特色产业不突出,经济发展思路不清,缺乏经营规划,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村将扶贫资金分散投入到多个方面,将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在项目选择上没有很好地针对致贫因素,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产业化经营效果不明显。

(五)建设内容缺乏统一标准,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项目的建设内容,未建立统一的建设和扶持标准,这样,在项目审核和验收阶段,就会产生缺乏相应依据、随意性较大等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运行机制和建后管护机制,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总结不清晰、不详细,各市县仅通过简单的表格形式将资金使用效果报送省级相关部门,难以体现出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及对策

(一)建立扶贫开发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

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建议根据我省实际建立明确、具体的扶贫开发整体规划,明确扶贫开发目标和任务,将我省划分成不同片区,根据各自特点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资金必须用于贫困群体,主要投向与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有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项目。建议选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急需的项目,区别轻重缓急,渐次推进,确保“扶持一个,成功一个,脱贫一个”。一方面,要以先温饱后增收为前提,突出重点;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节约资金,统筹安排。同时,相关市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各地的扶贫规划,报省里备案。避免项目安排混乱、资金投入分散等情况发生。

(二)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整合资金。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整村推进工作需要,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需要地方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建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树立“大扶贫”理念,尤其应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办的协调与沟通作用。要以扶贫规划为载体,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等,鼓励群众自主增加投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各级扶贫办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尊重部门意见,考虑部门和资金的特点,推动相关部门参与“整村推进”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调整项目实施期限,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议各地财政和扶贫部门收到整村推进计划后立即组织实施,进行项目招标和投标,一旦中标要尽快施工,尽量做到当年项目当年开工,即使特殊情况工程不能竣工,应让农民知道什么原因影响了施工。要严格规范程序,通过招投标的项目不允许拖延时间,不允许“半拉子”工程,出了问题要层层追究责任。汤原县合作村提出建议,计划要早落实,资金要早到位,让贫困户早知道,吃个定心丸,做个安稳事。因此,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省扶贫办应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审批项目计划。同时,建议不同地区确定不同验收标准,个别项目可根据实际,在确定具体时间后,逐一验收。

(四)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扶贫在整村推进中占的比重逐渐加大,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要把扶贫资金重点投放在产业化生产上,大力推动和规范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是瞄准贫困户,充分体现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建议采取贫困户入股等形式,使贫困户充分参与到产业扶贫中,通过扶持产业来达到贫困户增收的目的,使贫困户能够真正受益。同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形成扶贫联合体。围绕规模经营,扶持组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土地集中起来,强化土地集中耕种,探索和实践统一为贫困户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措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二是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扶持牲畜养殖、优质水稻种植等支柱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培植新产业,充分考虑市场前景与风险情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农民种养能力的产业链。

第3篇

一、扶贫领域资金风险防范问题分析

(一)县级可用财力有限,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压力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及项目资金,本级资金受化解政府债务影响,融资及配套投入非常有限,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压力大。

(二)项目库建设有待有加强,项目前期规划筹备不够科学合理。因项目前期筹备的前瞻性不足,项目规划计划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差距,且项目建设内容有时也需根据实际进行修订完善,致使项目库建设相对滞后,资金安排与项目对接不够紧密,个别存在“资金等项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支出进度。

(三)扶贫资金支出进度不均衡。在产业发展资金方面县、镇、村各级都制订有产业奖补办法,办法规定在产业实现一定成果后验收兑付资金,产业成果大多在10月份才能实现;

组织验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客观上限制了报账支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贫困县属贫困山区,受地势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遇上天气及地质灾害就会严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造成资金支付困难。

(四)资金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通过我局组织的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查检中发现,在资金监管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镇、村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多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且身兼多职,业务处理差错多;二是在会计专业继续教育上落实的不够,特别在镇级层面就相关财务规章制度、专业知识上多体现于以查代训;三是相关档案整理不规范、不细致。

(五)绩效考评结果运用需进一步落实。虽然贫困县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但只是流于考核层面,绩效评价的结果并没有成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和项目确定的依据。有的项目主管部门尚未树立绩效理念,工作的重点仍停留在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等传统层面,而对扶贫资金效益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新事物,系统的可操作性不够灵活,部分管理权限未下方到县级财政部门,导致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工作效率较低。

二、扶贫领域资金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一)在资金投入方面。建议上级加大对贫困县转移支付力度及项目资金倾斜,贫困县也将集中财力加大对贫困村农业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向上争取、地方配套和撬动贷款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全县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二)产业资金支出上。修改产业奖补办法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依据各贫困户或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给予资金扶持,打破验收后兑付的传统制约支出局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支出上提前着手安排项目建设中签订合同、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及早动工,抓紧项目实施及验收,保证资金支出进度。

(三)在涉农资金整合方面。一是切实做好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库动态调整,建立科学具操作性的项目库。二是建议对纳入整合范围的项目上级行业部门不要再下达项目计划并纳入行业考核,真正做到实质性整合。三是涉农整合资金中要求农业生产发展类占比60,基础设施建设类占比40,县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建议上级部门取消支出占比的限定,由县级按实际需求安排支出,或者加大对基础设施资金的专项安排和投入力度。

(四)在资金监管方面。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扶贫成效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制度方案,切实加强对整合涉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一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建议通过招录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财政审计所干部队伍,确保扶贫资金支出及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抓实抓好财政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加强脱贫攻坚及财政业务等方面知识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第4篇

各市、州、神农架林区,县(市)扶贫办:

为进一步做好本年度社会扶贫总结工作,请你办认真总结2012年社会扶贫工作情况,做好相关总结及统计工作,并将有关材料及报表以市州为单位汇总后于2012年11月10号前以纸制文本和电子文档报送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书面文件一式三份)。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2012年以来,各市(州)、县(市)组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情况,包括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同时,请市州报送中直、省直部门定点帮扶各县市情况。

2、2012年各市(州)和所辖片区县(市)组织开展行业扶贫工作情况,包括市行业部门支持政策,参与片区扶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与困难及相关建议等。

3、有关统计数据在填报前,请主动与相关单位做好核对。

4有关统计表从省办网站下载。

联 系 人:肖祥云 联系电话:027-87234559

电子邮箱:hbfpbshfpc@163.com

通信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省委大院省扶贫办 社会扶贫处

邮政编码:430071

附(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1.2012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

2.2012年省级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

3.2012年市州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

4.2012年县(市)直单位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

5.2012年企业参与扶贫情况统计表

6.2012年驻鄂部队扶贫参建情况统计表

7.2012年片区扶贫综合情况统计表

8. 2012年全省市州(直)单位行业扶贫情况统计表

第5篇

1月9日,甘肃省第十二萌嗣翊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兰州开幕,省长林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止跌回稳或小幅回升的势头,符合年初预期,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设定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在2016年,甘肃省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1236”扶贫攻坚、“1+17”精准脱贫“三大行动”,全面实行“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和“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扎实开展“大走访、回头看”专项行动,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整合投入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切块到县481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23亿元,累计达到434亿元,惠及96.4万户、398.2万贫困人口。

作为“一号工程”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高度关注。甘肃省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将进一步强化“一号工程”意识,确保完成全年脱贫80万人的目标任务。除了改善生活条件、完善扶贫保障机制之外,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甘肃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挥产业扶贫关键作用,实施100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培育。开展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大力推广陇南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电商网店、电商创业、电商入股等方式,带动该省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应该把精准扶贫和产业融合结合起来,把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引导到产业发展上。”甘肃省人大代表、定西马铃薯协会会长刘大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7年甘肃省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时提到,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甘肃省对此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举措,例如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着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等。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是关系到持续发展后劲是否强劲的关键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了见解与建议。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甘肃省委主委栗震亚指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十分明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对此,栗震亚提出建议,要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外,还要降低门槛,取消注册资本金限制,推行注册登记备案制,放手发展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放开领域,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城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6篇

1.基本情况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建议二: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素质扶贫。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继续做好"雨露计划"、省级扶持贫困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和中职教育。二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各地贫困户的实际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广泛开展菜单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要抓好贫困生的教育水平。要着力整合教育资源,为贫困学生进城就学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开展济困助学活动,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建议三: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资源整合。要把现有的各块资源和上级扶持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资源的集中利用,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一方面,要加强资金整合。要对全市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水利、交通、教育等项目资金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强大的资金力量;同时,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上级部门的扶持资金灵活安排,从而发挥其更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力量整合。纵向上,要积极引导上级挂点帮扶力量、本市级和乡村力量有效整合,形成强大推动力。横向上,要建立相关制度,促使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交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帮扶合力。

第7篇

史召乡果寨一村扶贫考核报告

按照考核要求,果寨一村,入户走访10户次(其中脱贫户8户,贫困户0户、返贫监测户0户、非建档立卡户2户),访谈干部4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做法:

组织人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对建档立卡户进行核查,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提供佐证形式开展此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考核中,共发现方面问题,主要为:一是建档立卡户享受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二是村干部扶贫应知应会掌握不透彻。截止11月18日,已整改完成2个。

下一步,针对以上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建议,内容如下:一是针对建档立卡户享受帮扶措施宣传不到位以户为单位建立台账,加大入户走访次数和力度,勤讲解,勤走访。二是加强村干部扶贫知识学习和培训,不定时对村干部扶贫知识进行抽查询问。

第8篇

自实施健康扶贫各项政策以来,县卫健局贯彻各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有效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千方百计为贫困人口提供公平安全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提升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培养贫困人口的健康主体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健康扶贫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署推进情况

县卫健局多次健康扶贫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按照上级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全面抓好落实。全县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畅通运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全面落实,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和大病专项救治稳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防病先行专项行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明显得到遏制。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继续实施了三重医疗保障政策。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连续实施,确保了贫困人口城乡医保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降低、大病住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提高、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实现了“三降三升”。2019年以来,全县共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待遇26288人次,提高待遇补偿2346.37万元;其中基本医疗5223.43万元,大病保险104.78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90%以上。

(二)继续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在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开设贫困人口看病住院绿色通道,贫困人口个人住院无需缴纳押金,出院结算时只缴纳个人自付费用;贫困患者住院出院手续精简,在办理出院时做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最大程度的方便贫困患者。截止目前,全县共实现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17321人次,完成了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不超10%的工作目标。

(三)继续开展了21种大病贫困患者集中专项救治工作。明确定点医院为县医院、成立救治专家组、制定诊疗方案、规范救治流程,进一步细化人员台账,对罹患21种大病患病人员的病种、救治状况进行分类,有序组织救治对象到县医院进行救治,统筹做好政策衔接、资金安排、人力调配,对新增加患者精准录入信息,及时进行救治,救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按时报送救治进展情况,及时更新救治台账,做到了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并组织专人在健康扶贫系统中填录救治信息,确保了专项救治工作落实到位。全县共有贫困大病患者719人,截至目前,集中救治719人,救治率100%。

(四)继续做好了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核查,掌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每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定期核实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建档。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集中履约服务与义诊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相结合”原则,组建服务团队,逐户走访,逐人签约,切实履约,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特色签约服务,对签约服务相关档案实行分村分类和双编号管理,共签约69772人,签约服务率100%。

(五)继续提高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县医院迁建已经开工,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正在扎实推进,完成了19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成了142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配有乡村医生,卫生室面积达到了60平米以上,四室分开,县政府还拿出财政资金200万元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制氧机、病床、TDP电磁波治疗仪、电子血压计等基本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两大类设备,并为贫困村卫生室安装了水、暖、电等配套设施,确保了村卫生室规范运行。

(六)继续开展了对口支援帮扶和实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继续接受市级三级和二级医院对我县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帮扶,制定详细对口帮扶对接方案,与上级对口帮扶医院精准对接,签订帮扶协议书,明确帮扶目标,明确派驻团队,根据全县实际情况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到各受援医院进行驻点帮扶。扎实实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切实提升了全县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七)继续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我县共有18名订单定向医学生,截至目前11名订单生正在进行为期三年规培,规培结束的7名医学生已有3人到岗上班;我县近三年来共招聘7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乡镇卫生院;集中组织培训了全县各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

(八)继续深化了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一是依据农村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实施分类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逐步减少和有效控制农村贫困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生,降低实际医疗费用支出。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手册70万份,通过门诊、入户、电话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针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二是全面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白内障免费筛查和手术治疗、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组织全县各乡镇做好宣传发动,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下乡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免费为所有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三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肿瘤登记、随访管理,免费实施“两癌筛查项目”。四是委派医师参加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截至目前,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总数为2681人,规范管理率为95.86%。五是结核病、艾滋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防治和宣传工作在持续加强。通过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及时巡诊体检,确保人民群众少得病和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源头上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情况的发生。

(九)继续强化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知晓率。通过利用宣传品传播健康扶贫政策、利用培训班层层解读健康扶贫政策、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利用健康体检面对面讲解健康扶贫政策,确保了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达到了100%,基本做到了“一家一张明白纸”、“一家一个明白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一家一份实用工具”。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主管县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局局长兼任,卫健局成立工作专班,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细化任务,为确保健康扶贫各项工作领导有力、开展有序、落实到位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康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形势,及时整改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全县各项脱贫攻坚工作统筹推进、同部署、同安排和同检查。

(二)强化医疗三重保障。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医保,做到100%全覆盖;实行政策叠加,建立三重保障机制,医保基金支持,提高政策内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降低贫困人口自付比例,贫困人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划卡结算,对21种大病贫困患者实行集中救治;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制度,实行重点药品监控制度,控制药占比,提高基药使用率,实行临床路径管理,防止过度检查用药,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和自付比。

(三)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建立督导包联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对工作进行大排查,进村入户大走访,及时发现基本医疗保障存在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健康扶贫真正让贫困群众受益,有效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同时制发健康扶贫工作提示,确保各医疗机构按照要求规范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四、典型亮点工作

(一)对重点大病针对性救治,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我县在做好21种大病集中救治的基础上,又针对我县比较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提出了具体的专项救治办法,一方面是县医院在房屋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扩建血液透析室,购置12台高通血液透析机、6台血液透析滤过机,并更新先进的铹尔水处理系统1套,在现有人员基础上为血液透析室增加执业医师1名,执业护士8人,不断提高医疗救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对全县所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集中到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县财政为透析患者每次补助100元。同时,血液透析患者是本县农村户籍的全部纳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门诊慢性病统筹、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综合报销比例达90%以上,通过财政补助和增加报销比例,切实减轻了透析患者的就医费用负担。三年来共治疗患者49498人次,县财政投入资金474万余元。

(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的举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举全市医疗卫生之力,2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针对我县142个贫困村逐村开展义诊活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举行一次,共义诊4万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60余万元。通过举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县贫困人口签约率100%,特别是双山子中心卫生院结合市人民医院专家义诊活动中,一天就签约35户72人,在全县起到了家庭签约履约服务工作的带动示范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又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三)“春雨”工程和 “春雷”行动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自2018年省市卫健委组织开展“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动以来,各乡镇卫生院按照帮扶医师不同专业安排在不同科室,指导卫生院临床医生进行病例讨论等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开展带教诊疗活动,切实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如:到双山子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孙伟同志,带领卫生院临床大夫进行病例讨论,讲解急诊急救的要领,开展门诊服务,每天接待辖区内患者二十余名,增加了卫生院的门诊诊疗量,提升了对门诊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水平;到肖营子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肖书娟同志,帮助卫生院开展了宫颈癌筛查、白带常规检查,改善了卫生院妇科在人们心中的新认识,改良了卫生院对疝气手术的做法,使得病人的复发率明显减低,增加了病人对卫生院的信任度,有力的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到木头凳中心卫生院的帮扶人员鲍艳红同志建议由她牵头建设中医理疗科,采购必要的设备,利用全县脱贫摘帽迎国检前夕下乡免费健康体检的机会,为贫困人口进行诊疗,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截至目前,该院中医理疗科共治疗4000余人次,收入由0元上升到20万余元,专家们在出诊的同时还为该院医生们讲课、带教查房,使该院年轻医生们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五、存在问题建议

一是由于我县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留在家里有好多是疾病、残疾和孤寡老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一家一个明白人”还未全部覆盖,有待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做到“一家一个明白人”。二是村卫生室实施乡村一体化“六统一”管理后,乡村医生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还未建立,乡村医生青黄不接问题突出,人员工资保险待遇保障机制也未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卫生室的整体规范运行。三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规培后,不到岗上班问题突出,还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四是贫困患者住院时,医保目录外用药、耗材、检查等与患者签订的知情同意书还不是很规范,存在漏项;五是在家庭签约履约服务记录中的处理意见不精准,针对性不强;六是青龙镇还没有卫生院,全县还有9个非贫困村没有建设集体产权的村卫生室。

我们在全力继续做好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同时,提出如下工作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待遇,解决医技人才招聘难、留住难的问题,加大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二是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贫困县非贫困户医保缴费补贴力度。目前,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过程中,低保、特困供养、重残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类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资助,解决了参保费收缴难的问题。但非“四类人员”缴费难问题十分突出。目前,非“四类人员”每人每年个人需缴纳参保费220元,以四口之家为例,每年需缴纳参保费880元。由于医保缴费标准提高,有的农户自认为,家庭成员年龄不大,身体健康,产生冒险心里,不愿参保。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家庭成员,一旦遭遇重病,不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很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争取让所有群众都能参保。三是建议加快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扩大医疗报销范围。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医保制度改革,不断扩大用药报销范围,为群众减轻了很大负担,特别是最近将部分抗癌药品纳入报销目录,群众反响很好,但按照现行医保药品目录,群众在接受治疗时,依然还有很多药品和使用器械不在报销范围,并且费用相对较高,群众负担较重。建议加快推进医保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医疗报销范围,为群众就医减负。

第9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2019,恍如隔日,这一年很短,节奏很快、脚步匆匆;这一年很长,多少个日夜加班工作,任劳任怨。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县委办各项工作安排,立足信息、调研两项职责,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付出很多,收获满满。

一、夯实业务,参谋助手作用发挥较好

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信息、调研两项工作上提量、提效、提准、谋质,同时紧盯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在提升服务成效上下功夫,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强化。

一是经验性信息服务紧贴中心。我们牢固树立信息服务要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想知道和我需要领导知道这一宗旨,紧盯主流媒体和党委中心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淮河流域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年上报经验性信息200余条,被省市采用30条。

二是紧急、问题信息及时有效。我们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对紧急信息第一时间发现、报告,为党委及早掌握、处置突发时间争取主动。全年及时收集上报紧急信息10余条,《全省遭遇风雹灾害》等4条信息被省采用。在问题建议信息上,我们坚持负责的工作作风,始终研究上级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期盼问题,先后围绕教育、扶贫、民生等领域上报《高中学位不足影响如期脱贫》《秋冬季流感呈高发态势》等50余篇信息,为省委了解基层民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调研服务精准有力。年初我们对全县各单位及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分领域、分行业明确调研主题,限时上报调研报告,营造“大调研”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围绕县委关注的脱贫攻坚,精准调研、调出成效,其中起草的《关于赴兰考县和滑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呈报县委后,县委书记就报告提出的有关建议,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并就有关事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报告》呈报一个月之内,报告中提出的成立参照县直一级单位管理的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督查办公室、实现全县207个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出台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重用干部的激励政策、补充强化县扶贫局人员力量等建议,均上升到县委决策层面,一一得到落实;积极归纳、提炼我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典型经验,“一统揽三个不为过”、“双百双十”、“三包三联”、“四个全覆盖”、“远抓茶近抓艾,香菇龙虾致富快”等提法,得到全县上下的广泛认同,同时被评为省政研先进单位。

二、完善机制,科室运转高效规范

今年来,我们延续科室优良传统、强化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科室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分工机制。年初,分管领导召集科室会议,对信息、调研、改革工作进行分工,各项工作明确专人专职,同时每月召开科室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点评,提出建议,提升工作成效。二是建立以老带新、以弱带强的培育机制。建立分管领导管总、科室负责人把关、业务骨干帮带新进同志的培育机制,每周召开科室信息研判会,定题目、定任务、定时限,对上报信息逐条修改、释疑解惑。三是建立主动干事、互相竞争的考评机制。年初制定科室目标考核任务,对科室人员每月、每季度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排名,督促任务落实,形成主动干、争着干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历练,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是注重从外出学习中开拓工作视野。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全省党委信息视频会、党委信息座谈会、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培训班次,通过外出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10篇

精准医疗 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张湘燕(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我认为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医疗精准扶贫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

一要加大医疗保障兜底力度。对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应该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应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对于报销后自负部分还有困难的,要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求助等兜底帮扶力度,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保障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医治。

二要加大医疗教育脱贫力度。如果一个贫困家庭可以培养成功一个学生,就可以实现教育扶贫和医疗脱贫的双重效应。目前,护士学校学生能够稳定就业。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各级护士学校的发展。

三要加大医疗对口帮扶力度。建议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巡回医疗,推动省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贫困乡镇医院一对一帮扶,改善边远乡村医疗卫生条件。

四要加大医疗健康扶贫力度。推进医疗脱贫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建议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还要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五要加大商业保险参与力度。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政策性医疗机构在相关医疗基金方面能提高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负担。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构筑社会医疗保险的救助防线。

人才“新”则贵州“新”

封孝伦(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贵州省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人才“新”则贵州“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而紧迫。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首先应该修正自己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导向,是指挥棒,发挥好评价体系的作用,能很好地将教学工作引导至注重创新之路上。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超越常规,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全社会应加大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培育,加大对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形成珍视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细胞元

侯美传(省人大代表,丹寨县委书记)

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丹寨县既要“补齐短板”也要“做优长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认清丹寨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如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薄弱,农村医疗和教育体制建设不完善,农村人才紧缺等问题。补齐丹寨基础发展短板,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丹寨2016年将促进县城、园区及景区“产城景”融合发展,县城区主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周边乡镇主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边远乡镇、村寨主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加强对中心村、较大自然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第11篇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____省____山及____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省级实施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和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精神,要求我县对已列入省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具体原则为:对于列入省级规划已经开工建设且需在“十三五”时期延续实施的项目,优先列入规划范围;对于已列入省级规划但未纳入相关行业(专项)规划的项目,商相关部门同意后,直接列入规划范围;未纳入省级实施规划但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项目,在与有关行业部门沟通的基础上,择优列入规划范围。对于已列入省级实施规划,但条件已发生变化,不具备实施可能性的项目,不再列入“十三五”实施规划。根据上述原则,我局在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剔除“十二期间”已完工和不备实施可能性项目104个,新增项目29个。十三五”期间,共规划项目248个,总投资540.29亿元,项目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____省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立即着手行动,按照“十三五”期间我县以工代赈建设任务和实际需求,在充分征求扶贫、国土、水利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编制完成了《____县以工代赈“十三五”规划》,共规划投资52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____万元,地方投资125万元,计划修建各类型水渠13.6千米,维修山塘5口,新建和改扩建公路44公里,新建示范工程项目5个。我县于____5年6月份将规划文本上报给省发改委,经过积极争取和协调,____5年11月份省发改委编制的《____省以工代赈“十三五”规划》文本中,我县所申报的项目和计划全部纳入省级规划。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启动____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立即着手编制规划,现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准备上报。该规划计划总投资11.07亿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58亿元,通过举债省级地方政府债务注入项目资本金1.58亿元,通过承接专项建设基金注入项目资本金0.81亿元,承接长期低息贷款5.52亿元,群众自筹1.58亿元。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安置搬迁农村建档贫困户4454户共15869人,迁建房屋63.476万平方米,修建村级公路108千米,铺设水管164千米,架设输电线路99米,新增村级服务设施15.3万平方米,改造基本农田1万亩,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宅基地复垦0.16万亩,迁出地生态修复1.47万亩。

为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我局积极与扶贫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将易地扶贫对象瞄准主要是居住在我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生产和发展条件的高寒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过县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确定我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4454户共15869人,并经县政府同意上报给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其中:全县以行政村就近集中安置1.135万人,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71.5%,依托小城镇集中安置0.14万人,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8.8%,依托产业园区集中安置0.23万人,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14.5%,依托乡村旅游区集中安置0.05万人,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3.2%,分散安置0.03____万人,占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2%。

一是____1年至____5年,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5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和省级配套以工代赈资金430万元,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资金150万元。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项目。共修复各类型渠道9千米,山塘防渗7口,改善灌溉面积0.49万元亩,解决0.2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修复村级道路21.66公里,改扩建村级公路6.____公里,解决了2.8万人出行难的问题。二是争取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32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72万元,共修建迁建房屋115座,面积13000平方米,新建村级公路2.6公里,铺设各型水管3.3千米,架设输电线路750米,新增480KW变压器2座。

一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二是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创造了基础和条件,通过修建乡村道路,有利于当地农林产品的外运,使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我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改造后的灌溉渠道水的利用系数从不足50%提高到70%-80%,为实现稳定高产创造了条件;三是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得到了改善,为实现智力脱贫打下了基础。

1、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年度资金计划严重不足

按2

300元贫困标准,我县仍有贫困人口12.83万人,大部分生活居住在雪峰山腹地的高寒山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不便,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每个村至少要投入上千万元,而我县每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只有区区100万元左右。针对建设任务重、群众期盼高实际状况,而我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去年人平财政收入685元,只有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1/13,由于财政困难,面广点多,支持扶贫帮困的力度十分有限。2、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偏少

我县在____3年实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后,就最也没有实施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虽然每年都申报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但都因我县不是国贫县的原因没有申报成功。因此建议上级取消片区内国扶县和非国扶县区别,让片区内所有的县一视同仁地享受以工代赈政策。

第12篇

(2020年9月1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昨天起州贫困退出验收和脱贫成果全面检视工作小组对我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在此,我代表村“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对检查组的辛勤工作和对我们工作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    组长反馈了检查结果,中肯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理清工作思路,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深刻领会,迅速贯彻落实检查组的反馈意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乡党委的要求上来,举一反三,整改落实,着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代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作表态发言: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委重要部署精神,按照脱贫攻坚具体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强化精准帮扶措施,进一步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效益。

二、狠抓落实整改,以检验检视结果指导脱贫工作开展。要认真学习领导检查组的意见建议,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变压力为动力,正视差距,改进不足,分工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切实把整改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加快进度的实际行动。

三、再接再厉,认真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树立自强自立观念。

二要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三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油菜、蔬菜等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除坑洼土路,修筑水泥路,解决农民出行难;鼓励引导农民全部医疗投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四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巩固升学率,消除失辍学情况,加强基础教育。

五要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央和省、州、市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意见,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