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08:1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经济现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学与商学论文;计量分析;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研究力量分布
1文献计量分析在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于统计学和数学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来评估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1]。运用文献计量法可对总量达13万多的经济学与商学文献进行精细分析,实现对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态势的全面了解,也可实现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近距离细致分析。关于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经济学研究状况的我国已经有文献报道,万珊珊对2005-2014年期间ESI数据库中经济学与商学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分析[2],罗润东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数据源计量分析了2015年我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了十大研究热点领域[3],顾海兵基于中国知网对1995-2017年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文献特征和结构特征[4]。但国内对于经济学与商学全部国际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还很少,将基于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SCI、SSCI数据库中近五年经济学与商学国际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挖掘出世界范围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机构、学者和刊物,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密度和发展轨迹。
2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平台检索近五年数据库核心合集SCI、SSCI数据库中的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具体方法是在高级检索中检索全部经济学与商学相关大类即Economics;Business;BusinessFinance;AgriculturalEconomicPolicy等四大类中的全部文献,文献类型包括ARTICLE、REVIEW、LETTER,时间跨度为2014年至2018年,共得到文献133318篇,其中中国论文有11913篇,下载全部133318篇国家经济学与商学论文题录信息,并借助Excel对全部论文的所属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来源期刊、资助基金、学科方向、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统计分析,并采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
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论文现状分析
3.1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力量分布
为考察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的研究力量分布,对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的高产国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第一作者地址对全部机构进行甄别、合并和统计。按发文数来讲,2014年至2018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46387篇,占世界经济学与商学论文总数的35%;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分别为17046篇和12186篇,占总数的12.79%和9.14%。中国经济学与商学研究成果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为11913篇,占总数的9%。就发文数量而言,美国一枝独秀,发文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是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金融领域研究成果的最大产出国;英国、德国和中国发文量位居第二梯队均为1万多篇,是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所在国度;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六国位居第三梯队,发文量在5000~10000篇之间,在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力量格局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第一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发现,国际产出经济学与商学论文量前10名的机构依次是伦敦大学(3400篇)、加利福尼亚大学(3993篇)、国家经济研究局(2637篇)、弗洛里达州立大学(1687篇)、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567篇)、美国联邦储备局(1546篇)、格鲁吉亚大学(1500篇)、哈佛大学(1498篇)、德州大学(1407篇)、伦敦政治经济学与商学院(1404篇),详见图2。产量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英国的有2个,说明美国和英国的拥有研究力量强大的研究机构,并且许多研究机构内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其中英国的伦敦大学是世界产出量最大的研究机构,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紧随其后。我国经济学与商学国际研究论文发文总量排名世界第四,产量可观,但中国没有研究机构进入前50强,说明在经济学与商学领域,中国研究力量比较分散,未形成较集中的强势研究团体。另外,伦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国家经济研究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储备等高校或研究机构排位靠前,可以作为我国学者访学和取经的首选单位,同时也可以作为我国学者合作研究的优选单位。
3.2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发文量仅仅反映研究产出量,为了从质量或影响力的角度来反映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影响力分布,我们综合了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论文被引百分比、高被引论文数量、h指数、引文影响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为论文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年、同学科、同类型论文被引次数的平均值,通过标准化来减弱不同学科引文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学科间差异,CNCI在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可比性。筛选出排名靠前的20所学术机构详见图1。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伦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系统、牛津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的学术和研究水平在世界上是先进的。综合各国研究产量、质量和影响力等多方面表现来讲,美国在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独占鳌头,英国位列第二,美国远超过其他国家。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产量和影响力均位列前两位,是世界研究力量分布中实力最强的研究机构。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综合影响力前20名中是亚洲地区的领先研究机构。
3.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重要作者
近五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约有10万名作者,产量最多的前50名作者发文量占了文献总量的13.76%。发文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ofPretoria)的RANGANGUPTA(143篇)、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的SHAWKATHAMMOUDEH(85篇)、诺森比亚大学的NICHOLASAPERGIS(70篇)、逢甲大学(FengChiaUniversity)的TSANGYAOCHANG(张仓耀54篇)、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的RUSSELLSMYTH(54篇),他们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
4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热点及前沿
关键词表达了文献的主题内容,通过作者关键词词频统计能够分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采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14~2018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五年整体分析和分年具体分析。首先,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年~2018年五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图6是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的关键词图谱,分析图6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学与商学关于模式(15351)、绩效(10225)、市场(9216)、影响(8148)、行为(6185)、增长(6069)、信息(5947)、风险(5542)、公司(5356)、管理(5023)、政策(4999)、改革(4905)、视角(4549)、价格(4333)、决定因素(3954)、竞争(3906)、工业(3646)、投资(3633)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绩效、市场、模式、行为、工业、增长等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另外,运用VOSviewer对2014~2018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主题密度视图进行逐年分析后发现,近五年核心研究热点为改革创新、经济增长、企业管理,五年中这三个关键词均列前三位,且研究热度持续上升,说明近五年国际经济研究主要围绕改革创新、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展开;另外,年度的次要研究热点是渐进改变的,2014年次要研究热点为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公司治理;2015年次要研究热点为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责任;2016年次要研究热点为教育、人力资本、新兴市场;2017年次要研究热点为社会媒体、不确定性、信任;2018年次要研究热点为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公平性研究。可以说,五年主要研究热点不变,次要研究热点从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企业管理逐渐转移到人力资本、新兴市场、社会媒体、气候变化等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上。
5结语
【参考文献】
[1]张勇.文化、制度与发展——制度与文化比较视角的发展分析[J].经济学家,2008(5).
[2]曾小华.关于文化的定义[J].学习时报,2004(2).
[3]葛蓓.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与任务[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3).
[4]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1(9).
[5]蔡静.我国会计文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8).
参考文献:
1.冯虹.我国政府会计的相关问题与改革建议[J].财政监督,2011(14)
2.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3.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李定清.论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结构[J].商业研究,2002(23)
【参考文献】
[1]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4]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参考文献:
[1]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3]李守明等.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践中应用前景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济评论,2003(5).
[4]刘爱东,蔡建平.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7,(2):117-120.
[5]刘运国等.管理会计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林万祥.中国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现状与未来[J].当代财经,2008,(9):112-117.
[7]孟焰.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潘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9):8-15.
[10]潘飞,王悦,沈红波.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7,(2):112-136.
[11]孙茂竹.管理会计理论思考与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宏.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
论文题目《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象征。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益为各个国家所认同,所有国家都已经把出口贸易作为自己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提上了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对于中国来说,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就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世界各国都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和饱和的情况下,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出口, 使其在国际市场立足、发展, 便成了各国政府经济增长突破点。
在我国,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战以来,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美各国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并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大企业的发展,防止其垄断,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对中小企业的理论研究(如中小企业存在形式和存在领域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支持系统研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中小企业政策与法制建设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经验研究等)和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专题调查》报告,张炳申的《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林汉川的《广东、湖北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欧江波、张赛飞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调查等)。
自从2005年以来,我们已进入后WTO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出口贸易国。中国GDP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加都部分得益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确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之一。正确认识出口贸易的任务和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是许多成功大企业的孵化器。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小企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5%,但在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内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管理不当、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差、融资难、发展空间受限、环境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
综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否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背景,然后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研究方法:
首先,应通过访问、查阅综述性文献以及统计资料等方法,初步获得资料并弄清资料的基本内容,涉及基本的研究框架。其次,根据研究框架的需要,从各种国内外数据库、年鉴、书籍、杂志、报刊以及各种统计资料中获得数据资料。最后,把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预期目标:
加强自己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和文字处理水平。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系统剖析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四、所需要的条件:
1、需要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2、利用图书馆、Internet广泛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与同学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并向老师请教。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阶段成果
5
4.14.5
论文选题
收集文献、确定论文题目
6
4.84.12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7-9
4.155.3
撰写论文初稿
完成初稿
10-11
5.65.17
修改初稿
完成二稿
12-14
5.206.7
修改二稿、校对英文文献资料译文
定稿
15-17
6.106.28
论文总结,毕业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20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包括任务书中规定的工作内容、研究目标等,如未能完成须说明原因):
在论文的整个完成过程中,我首先根据课题的写作目标做出详细的框架,通过查阅网络和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料,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在全面掌握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整理,并严格按照研究的课题目标,作出相关内容的深层分析,从而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在论文的内容上,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开始分析。按照写作目标,分析中小企业的作用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研究对策建议,完成了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中规定的工作内容。在论文写作的后期阶段中,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修改,使论文的观点更加鲜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后期工作。在研究目标的完成情况上,把目标的论证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分别研究,通过对论文内容的修改和完善,使论文内容逐步接近预期目标,并使论文内容的完成情况与论文的预期目标基本上一致。
总之,在论文的完成情况上,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最初的论文写作框架,使论文内容不断的完善,论证更加充分,预期目标基本得到完成,也完成了指导老师制定的各个阶段性任务。
主要创新点:
由于现有文献,分析的不够全面只是单独分析了有关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某一方面,或者分析的时候没有抓住要点,不够犀利。本文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着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分析比较全面、深刻、犀利。
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态度、刻苦精神、协作精神、个人精力投入、出勤等情况):
在毕业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和刻苦努力的精神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认真翻阅国内外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进行严格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论文的完成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情况分阶段进行各项任务,并且注重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指导老师安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老师的论文指导,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毕业论文,同时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论文计划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认真听取学校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新要求,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论文修改,从内容和格式上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强化和优化。努力达到指导老师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毕业论文能及时较好地完成。
收获、体会及建议:
摘要:中国现今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且主要是进口或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由此衍生出中国奢侈品消
>> 打造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设想和建议 中国本土奢侈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趋势及分析 对话美国本土奢侈品品牌 浅析中国企业如何打造本土奢侈品品牌 文化自信力:唤醒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关键力量 中国奢侈品牌本土化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营销策略 浅谈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探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中国服装类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调研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动因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经济分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当中国遭遇奢侈品消费 奢侈品消费进入中国时代 中国奢侈品消费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2(01).
[2] 夏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D].云南财经大学. 2011,(06).
[3] 裴长洪.中国人海外奢侈品消费达500亿 是国内4倍.中国经济网.http:///specials/zxxx/201203/23/t20120323_23183561.shtml .2012-03-23
[4] 周展宏.洞悉中国高端消费者——2011中国奢侈品品牌调查报告. 财富中文网http:///life/c/2011-09/02/content_69155.htm.2011-09-02
[5] 郭立场.国人为何对奢侈品情有独钟[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2(06).
[6] 林思雨.浅析中国奢侈品品牌塑造与国际化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14).
[7] 涂履鲲,杨林.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国际化发展之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2).
此论文系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S2012008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灵活运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同时,针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议题,指出应同时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更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正确地利用好这个优势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地域等发展我国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迁,这种比较优势又在发生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同时发展这种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是中国经济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否定了重商学派所提出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定是非赢即输的理论之后,提出可能实现双赢,即绝对优势理论,也就是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针对李嘉图没有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时的比较成本的差别问题,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进行了回答。这个理论首先假定不同国家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那么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各国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不同,不同商品的生产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
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从各国的分配领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按照新李嘉图的理论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
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比较优势的认识与运用的发展。
中国对于比较优势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即从起初的不认识,到后来的自发运用,再到自觉运用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战略,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差异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之间的差别。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当作发展经济和赶超发达国家的同义语。为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得不动员中国成立之初极端有限的资源去扶植和发展极少数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通过早期的建设我们认识到,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早期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那么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没有资本的支持,必将处于落后的位置;同时我们所扶植的产业也处于国家扭曲的价格机制下,再加上国家的层层保护措施,这样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很难有竞争力的,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整个经济缺乏竞争力,综合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实际遵行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比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的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就以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才逐渐把产业结构提升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我们的长项,我们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里,我们要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在客观分析中国的经济现状之后,我们认识到,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广阔的地域和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借鉴上述国家经验的同时,力图将这些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然就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但除此之外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在今后的贸易当中要继续发挥优势,并扬长避短。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发挥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中国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成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比较优势不易过早放弃。目前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欲速则不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
(二)发挥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其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再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内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化,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更好地发挥中国的经济原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经济后发优势的发挥。发挥后发优势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第一,进一步开拓国内的区域经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表明,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自主发展的效果明显,中国发挥沿海开放地区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而后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着力于中部的发展,这样就展现了中国在未来经济实现内部良性循环大格局的前景,就目前来说,这种格局并未完全形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去30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参与者。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正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加以了实施。
第三,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中国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尽管目前这种优势仍然存在,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
(三)打造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的积累相对充足时,就可以在发挥中国经济传统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开发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中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这一点可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更有利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实现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这一点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碧云.经济学[M].东南出版社,2002.
【摘 要】学术界对我国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争论不休,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我国没有迎来刘易斯拐点,我国的劳动力还是相当充足的;二是中国只是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即刘易斯第二拐点;三是中国已经迎来了刘易斯拐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得出:中国迎来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无限供给时代进入到有限供给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有限供给;老龄化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刘易斯拐点的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了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经济发展》,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关于刘易斯经典模型的主要观点:在广大的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农业和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使得“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存在的” [1];由于两个部门在生产率和工资方面的差距巨大,现代工业部门只要支付一个略高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工资,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率逐渐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将会出现拐点,即农业部门的工资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上升;当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完全被转移出去,就会使劳动力工资大幅度上升,无论是传统部门还是现代部门都将以市场工资雇佣工人,至此,农村劳动力不再向工业转移,二元经济结构就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
在1972年,刘易斯发表了《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对刘易斯拐点做了进一步补充。他将刘易斯拐点修成为两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和刘易斯第二拐点。刘易斯第一拐点指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劳动力短缺;然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进一步发展,为吸引劳动力提高工资,直到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工资相当,这就是刘易斯第二拐点。刘易斯阐述了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模型。
二、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评价
有人刘易斯理论模型存在一些不足。王春雷认为刘易斯模型的一个最大缺陷是假定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2]周平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没有必要创建复杂的数学函数模型,即使用类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这样的分析工具也会有效地说明问题。[3]
但是也有人认为二元经济模型有比较大的理论价值。张志强认为它确立了二元结构的分析模式并且解答了发展经济学中资本形成的源泉问题。[4]陈跃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阐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5]
后来的经济学家不断地对刘易斯模型进行发展。Ranis和Fei在刘易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拉尼斯—费模型,更加旗帜鲜明的强调了农业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在批评“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模型——托达罗模型,提出单纯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严重失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桥根森模型”则突出农业剩余及技术进步的意义。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维方式。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后,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中国特色,研究中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基本符合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二元经济模型固然有它的不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其理论还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中国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之争
1、我国没有迎来刘易斯拐点
孙自铎指出,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至少在 1.5亿~2亿之间,认为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还是很富足的。[6]简新华、张建伟认为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在短期内都不会改变。[7]任燕飞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还没有到来,我国农村富裕劳动力并没有被完全吸收而是还有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8] 刘元春、孙立认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不等于劳动力短缺,人口机会窗口的关闭反映的只是人口结构转变的数量关系,与劳动力短缺没有必然关系。[9]刘伟认为劳动力不仅来源于出生人口还来自资本主义部门的存量,如果大部分劳动力还没有完全被现代部门吸收,就不能断言刘易斯拐点已经或即将到来。[10]上述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并未形成最主流观点。
2、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还没到达刘易斯第二拐点,而只是进入了刘易斯转折区间,真正的刘易斯拐点还没到来
王德文指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即越过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但尚未到达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11]李月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角度出发,与台湾的研究对比得出我国东部地区正在向 “刘易斯转折点”趋近而中西部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离刘易斯拐点尚远。[12]持这部分观点的人是以我国全面到达刘易斯拐点作为判断我国迎来刘易斯拐点的依据,这里的全面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完整跨度。
3、我国确实迎来了刘易斯拐点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角度看我国“民工荒”初显“刘易斯拐点”端倪。2004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农民工短缺。根据社会保障部对珠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区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几个劳动力输出大省进行了重点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局部出现严重的“民工荒”现象。[13]2008年后我国农村劳动力使城镇转移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增长阶段之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初显端倪。[14]
从农村劳动力剩余角度看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预示着我国劳动力有限供给时代的到来。蔡昉连续撰文,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说,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已经不符合事实。他要打破“中国农村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民工荒’只是暂时现象的神话”,要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抛弃过去“假设估计,采取直接观察做出判断”的做法。他认为2004年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9695万人,从中要剔除三个部分:一是农业上1.8亿必要劳动力;二是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者即已经转移出去的2亿劳动力;三是40岁以上难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6000万,那么农村充其量就只有5800万农村劳动力。[15]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储备几近枯竭”,[16]我国的劳动力有限供给时代的逼近。
工资上涨和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预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刘易斯拐点来临将使得一个国家劳动力供需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促使宏观经济出现两个基本特征:劳动力市场上普通劳动力佣工工资将普遍上涨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农民工在城镇的务工收入虽然长期以来低位徘徊、增幅极小,但2004年以来农民工的工资涨幅明显。[17]根据张晓波等人基于对甘肃省农忙和农闲时期的工资的发展演化模式的长期调研发现,“无论其他因素是否被控制,实际工资水平总是不断地攀升。贫困地区实际工资在加速上涨,甚至农闲时期也是如此,表明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18]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制度正逐步消除,各种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正逐步健全与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市场己基本形成。” [19]从这也可以看到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迹象尤为明显。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征兆。蔡昉认为人口年龄转变的最富生产性的阶段会为经济增长带来潜在的人口红利,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能够对这种人口红利加以充分利用,经济增长就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源泉,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相反,如果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长将进入缓慢阶段。[20]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中国“正在变老”,“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根据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主要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占16.6%,比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上升2.95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我国人口增长已经由“高、低、高”过渡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人口比重缩小。中国将在未来10—20年内步入严重老龄化国家行列。另外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从1990年开始,预计到2030年结束。”[21]这表明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提前发生了转变,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刘易斯转折点”与“人口红利”间有着某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后者消逝的前兆,这使得劳动力有限供给成为现实。
我国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之争(见上表)
四、结论
第一,我国已经迎来刘易斯第一拐点并且正在接近第二拐点,这就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刘易斯转折区间,劳动力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伴随而来的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型提前完成使每年的出生人口会逐渐出现负增长,老龄化日益严重,给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对于刘易斯拐点对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的分析缺乏研究。很多学者能证明刘易斯拐点对中国制造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鲜有人从制度方面考察了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的非经济影响。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凸显了我国人老龄化趋势严峻,如何做好防范老龄化危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建设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化解老龄化危机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刘易斯拐点给我们的非经济方面的警示。
第三,部分学者研究采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更加注重实地调查,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与得出结论;也有侧重于通过国内外的刘易斯转折过程的对比与借鉴,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预测。
第四,很多学者主要是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与案例分析来研究与分析,多数学者更加侧重文献法与案例分析法,而对比较分析法采用的相对较少,而个案分析法在部分文献中有出现。
第五,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整理和辨析,得出的结论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中国进入到劳动力有限供给时代,正面临着一个转型环境,探讨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王春雷,产业低端化对“民工荒”的影响[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周平,二元经济理论与人口流动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2008(10).
[4]张志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J].发展研究,2008(6).
[5]陈跃,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悖论的解释[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孙自铎,.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 ——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J].经济学家,2008,(1).
[7]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05(2).
[8]陈华,刘易斯拐点“远未到来”——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燕晓飞[J].中国制衣,2009(2).
[9]刘元春、孙立,“人口红利说”: 四大误区[J].当代社科视野,2009(3).
[10]刘伟,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J].理论月刊,2008(2).
[11]王德文,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标志与含义[J].人口研究,2009(2).
[12]李月.刘易斯转折点的跨越与挑战——对台湾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9月第9期(总第298期) .
[13]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农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J].中国劳动保障,2004(11).
[14]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
[15]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16]蒯鹏州,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关注人口变化因素[J].经济研究参考, 2010年(62).
[17]姚上海.“刘易斯拐点”突现:我国劳动力资源面临重大转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8卷第6期.
[18]张晓波,杨进,王生林.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
[19]同[17]
1.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学的成就与挑战
2.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3.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
4.网络:旅游系统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
5.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信息范式:困境与出路——基于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批判
6.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
7.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缘起、应用与前景
8.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金融市场的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议题
10.网络、制度和文化: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视角
11.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12.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探微
13.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14.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15.经济社会学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研究的关联
16.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
17.经济社会学视野:“少数民族贫困”的研究方法与重心建构
18.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与发展逻辑
19.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
20.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21.单位制度及其偏好——经济社会学视域下的传统单位制国企研究
22.“嵌入性秩序”——幼儿教师劳动价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23.乡村治理与国家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结构分析
24.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25.西方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范式”的百年流变及其新动向
26.论凡勃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27.市民社会、社区与信任构建——一个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28.交易秩序的多重面向——寻访新经济社会学
29.内部劳动市场中的互惠行为与技能外溢效应——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
30.试论经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同经济学的基本关系
31.市场场域:经济社会学对市场研究的新转向
32.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33.海外华人对华投资的一个经济社会学解读——文化传统与社会资本结合的视角
34.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构性分析——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35.企业预算管理:经济社会学理论思考
36.社区经济社会学的建构——对《江村经济》的再探讨
37.经济社会学理论发展分析
38.经济社会学的方法论、理论和政策
39.关于经济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40.论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假设
41.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
42.新经济社会学是否应该抛弃文化——“文化嵌入”的层次性
43.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研究
44.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三农问题
45.从扩张走向反思——对经济社会学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综述
46.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渊源、理论及意义
47.“经济社会学”抑或“社会经济学”?——刍议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对视与沟通
48.理论分析与中国经济:韦伯经济社会学实用指南
49.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综述
50.突破边缘化的理论选择——经济学扩张与新经济社会学的回应
51.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52.基于网络嵌入性的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53.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解读
54.经济社会学视角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公平状况评价
55.嵌入性、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56.经济社会学体系化问题刍议
57.经济社会学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及治理研究
58.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59.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张力及其范式反思
60.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之比较研究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异同
61.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62.探析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
63.新经济社会学应该忽视非人类行动者吗
64.经济社会学及其消费理论研究:危机与重建
65.浅议当代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66.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的公共卫生政策分析:以SARS、甲流、慢性病为例
67.中国私人银行服务需求的经济社会学解释——基于信任机制视角
68.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社区建设——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
69.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70.保障问题的经济社会学思考
71.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比较
72.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73.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设计思考——基于国际经验和新经济社会学视角
74.信任: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75.理性、制度与社会网络——传统经济学反思下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发展述评
76.经济社会学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社营销问题研究
77.市场是什么?——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市场研究:派别理论比较研究及启示
78.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现状与研究主题
79.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剖析
80.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
81.社会资本、嵌入和腐败网络——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腐败问题研究
82.经济社会学理论在经济法研究中的作用
83.表象的界限——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学思想探微
84.“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述评
85.经济社会学视野下家族企业成长研究
86.经济社会学在当代的建构
87.新经济社会学视阈下集群型企业家行为效应研究
88.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89.西方经济社会学关于信任的研究述略
90.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及应用
91.论韦伯经济社会学与德奥经济学派的方法论关系
92.嵌入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社会领域统战问题研究
93.农民工问题演变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4.“弱嵌入性”人性预设与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95.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束缚:关于我国职业体育产权问题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6.论沃勒斯坦与熊彼特经济发展史研究的异同——一种以马克思为思想背景的经济社会学历史分析视角的比较
97.“用工荒”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98.浅谈新经济社会学的复兴与发展
99.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对我国轻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分析
100.选秀媒体信任危机的经济社会学解读——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101.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污染转移问题分析
102.试论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因素——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03.关联取向的经济社会学家以及如此转向的意义
104.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105.经济社会学理论下的企业预算管理思考
106.构建省会经济圈中的经济社会学
107.迈向“社会学帝国主义”的一条努力路径——对教授《江村经济》意义的再认识
108.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企业性质分析
109.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分析——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10.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述评
111.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对策析论——一种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考量
112.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产权与制度分析——基于经济社会学的认识
113.交易秩序建构中的激励与控制——评《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
114.高级成衣发展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115.企业技术创新的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
116.经济行为与社会建构——科学发展观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
117.“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分析——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118.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119.经济行动的社会建构——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嵌入性分析
120.新经济社会学的古典转向——读汪和建《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
121.经济社会学发展的条件及其学科建设
122.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资本、核心资源的中介效应
123.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比较分析
124.我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25.市场经济环境下职校诚信教育缺失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126.从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视角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均有着密切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当前这场金融海啸的袭击下,脆弱的巴基斯坦经济正逐步走向崩溃的边缘。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协助巴基斯坦走出当前的困境,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边的经济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扩散而成的全球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在这场金融海啸的袭击下,不少国家面临经济崩盘的危险。巴基斯坦就是深受其害的国家之一。由于国内局势的长期动荡,经济实力的薄弱,巴基斯坦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
一、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巴基斯坦经济
2008-2009财年伊始,巴基斯坦经济就开局不利。前四个月(2008年7月至10月),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48.5亿美元,其中出口67.6亿美元,与上财年同期相比增长16.6%,进口1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贸易逆差达7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1]从而严重恶化了巴基斯坦的金融形势。受贸易逆差影响,本财年头两个月,巴经常账户赤字高达25.7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63.72%。同时,巴基斯坦政府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偿还能力的压力。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仅为81.35亿美元,其中,巴央行外汇储备为46.86亿美元,外汇储备除去相关国际债务外,只剩下不到30亿美元,仅够支付一个月的进口费用。鉴于上述严峻情况,全球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最近将巴基斯坦信用等级下调为“垃圾”级别,其中,长期外币债务等级由“B”下调为“CCC+”,长期本币债务等级由“B-”下调为“BB-”,短期信用等级由“B”下调为“C”。这意味着巴政府债务偿还能力正面临巨大压力,如果商业、金融、经济条件恶化,且外部援助和贷款等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其拖欠债务的可能性将更大。
由于外贸赤字扩大、卢比下滑、外汇储备萎缩,加上人们对西方金融危机的担心,巴基斯坦股票交易量创11年低点。与此同时,受金融海啸的冲击,国内消费者购买力下滑,巴基斯坦的房地产市场也迅速萎缩。尽管目前房价降幅已高达25%,但购房者仍在犹豫和观望。[2]另据最新资料显示,巴基斯坦卢比已贬值21%,通货膨胀达到24.64%。[3]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巴国内安全形势影响,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正步入严冬,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二、互利共赢:进一步加强中巴经济合作
从目前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来看,单凭其一己之力显然难以走出困境,走向经济崩溃边缘的巴基斯坦亟需外界的援助。中巴两国一直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保持着密切而良好的合作。在当前两国均面临这场破坏力巨大的金融海啸冲击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中巴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无疑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中国经过改革开发以来近3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中国也受到金融海啸的波及,但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丰富的外汇储备、广阔的内需市场和作为新兴市场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相对较少,仍然具备一定的抵抗金融海啸的能力,甚至还有一定的余力来协助其他国家共同应对这场金融海啸。但是中国毕竟也身处这场金融海啸所波及的范围之内,自然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这其中,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的中国对外贸易就受到了极大冲击。作为中国外贸产品重要市场的欧美等国,经济已经陷入萧条,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受到重创。外贸市场的萎缩,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剧烈冲击。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和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也大幅缩水,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也愈益严峻。而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反过来又进一步对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造成影响,导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一旦出现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架马车”中的两架---外贸出口和国内需求萎缩的局面,中国经济的前景将令人堪忧。因此,在目前这种处境之下,中国除了应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市场,尤其是广阔的农村市场之外,也应该将目光投向外部市场,进一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扩大海外市场,谋求内外两个市场的合力,来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在中国应该积极开拓的海外市场当中,巴基斯坦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尽管从目前来看,巴基斯坦受到了这场金融海啸的严重冲击,经济萧条,市场萎缩,但巴基斯坦毕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加上国内建设相对落后,商品、服务、技术以及资本等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从长远来看,巴基斯坦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始了贸易往来,但从当前总体情况来看,中巴经济合作的层次还比较低。在产业合作的大多数领域,两国还停留在人员的交流和讨论阶段,具体的合作计划还很少,进入实质性合作的更少。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资数额与中国的庞大经济规模相比而言数额还太小,而且中国对巴基斯坦为数不多的投资还集中于制造业,对其它领域的投资则非常少;而巴基斯坦由于相对缺乏发展资金,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不具备增加投资的能力。因此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现状与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相比较是不相称的。
中巴两国之间开展深入而广泛的经济合作不仅有着地缘上的先天优势,而且两国在资源、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特别是在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工业、矿产资源开发、能源电信、投资和科技等领域,中巴两国有着相当大的合作和发展空间。未来两国如果能以这场金融海啸所带来的危机为契机,通过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外汇资本援助,协助其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境,进一步扩大和深入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有效结合中国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和巴基斯坦的能源、市场潜力,将对于无论是中国还是巴基斯坦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经济上的更紧密合作,将对中巴两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两国间的互信起到十分重要的稳定和促进作用。对中国而言,一个经济上稳定而健康并与中国保持政治、军事上友好合作的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存在,是中国所十分乐见的,也是符合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巴基斯坦本财年前四个月贸易逆差为75亿美元增幅达33%》2008-11-12
[2]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巴基斯坦房地产市场已受到全球金融危机波及》,2008-11-05
论文关键词: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应对策略
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马太效应和循环积累因果效应的存在,这种收入差距不会自动缩小。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在分配中处于弱势的群体缺乏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和手段,而强势群体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不仅获得了较高收入,还会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巩固和扩大既有的收入分配成果。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矛盾集结到一定程度,而政府的经济、法律等手段无法解决问题时,最终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来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国内外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暴力分配形式的巨大破坏性。为了将这种可能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将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有必要通过对整个社会分配构架进行监控和适时调整。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对收入的界定,城乡居民收入均分为四大部分应对策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作为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增长速度等都会对整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全国及区域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现状及其在整体差距中的角色、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内涵
这里沿用《中国统计年鉴》对收入的界定,即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的规定一致,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及其它如国务院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按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规定不统计为工资的都应作为工资统计。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cssci期刊目录。
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包括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绝对差距(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之差)和相对收入差距(本文主要用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系数表示,其值等于前者与后者的比值)。
二、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1、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1985~2008年的24年间增长了21.35倍,年均增长14.24%。其中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从绝对量看,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1985年的612.7元逐年递增至2008年的10446.9元,24年间涨了17.05倍,年均增长13.12%;从相对量看,它一直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尽管其比重从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82.9%下降到2008年的66.2%),但其主导地位仍不可动摇。
表1 中国主要年份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重及差距%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
年份
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比重
纯收入合计
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比重
绝对差距
相对差距
1985
739.1
612.7
82.9
397.6
72.2
18.2
540.5
8.49
1986
870.65
714.4
82.1
423.8
81.6
19.3
632.8
8.75
1987
1002.2
816.1
81.4
462.6
95.5
20.6
720.6
8.55
1988
1181.4
905.1
76.6
544.9
117.8
21.6
787.3
7.68
1989
1375.7
1031.4
75
601.5
136.5
22.7
894.9
7.56
1990
1510.2
1136.9
75.3
686.3
138.8
20.2
998.1
8.19
1991
1700.6
1276.4
75.1
708.6
151.9
21.4
1124.5
8.40
1992
2026.6
1605.9
79.2
784
184.4
23.5
1421.5
8.71
1993
2577.4
1984.5
77
921.6
194.5
21.1
1790.0
10.20
1994
3496.2
2683.1
76.7
1221
263
21.5
2420.1
10.20
1995
4283
3266.5
76.3
1577.7
353.7
22.4
2912.8
9.24
1996
4838.9
3663.9
75.7
1926.1
450.8
23.4
3213.1
8.13
1997
5160.3
3777.5
73.2
2090.1
514.6
24.6
3262.9
7.34
1998
5425.1
3851.7
71
2162
573.6
26.5
3278.1
6.71
1999
5854
4060.3
69.4
2210.3
630.3
28.5
3430.0
6.44
2000
6280
4454.4
70.9
2253.4
702.3
31.2
3752.1
6.34
2001
6859.6
4796.7
69.9
2366.4
771.9
32.6
4024.8
6.21
2002
7702.8
5406.8
70.2
2475.6
840.2
33.9
4566.6
6.44
2003
8472.2
5993.6
70.7
2622.2
918.4
35
5075.2
6.53
2004
9421.6
6653.5
70.6
2936.4
998.5
34
5655.0
6.66
2005
10493
7227.4
68.9
3254.9
1174.5
36.1
6052.9
6.15
2006
11760
8105.5
68.9
3587
1374.8
38.3
6730.7
5.90
2007
13785.8
9464
68.7
4140.4
1596.2
38.6
7867.8
5.93
2008
15780.8
10446.9
66.2
4760.6
1853.7
38.9
8593.2
关键词: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09-02
一、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一)生产率的概念
生产率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即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生产率的公式为: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量/所消耗的资源总数。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者劳动力效率的提升。对于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始于P・Douglas及其助手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之后,Tinbergen(1942)对Douglas提出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函数中增加了时间趋势项,用它来表示生产效率的大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由索洛提出的,去除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投入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增长率。这一概念是索洛于1957年提出的,在其《技术变化与总合生产函数》中提出了带有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亦被称为“索洛余量”或“索洛残差”。
全要素生产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于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的结果。从效率角度看,生产率等于一定时间范围内,国民经济中的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的比值。而从本质上看,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生产效率的衡量有三个来源:其一,效率的改善;其二,技术进步;其三,规模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的,是作为考虑了可以衡量的增长决定因素后剩下的产出增长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简介
(一)参数方法
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假设基础上,分为C-D函数法、代数指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
1.C-D函数法。这一方法由索洛提出,以劳动力和资本的两要素C-D生产函数为基础,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在数量上确定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各投入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代数指数法。这一方法是由Abramvitz(1956)提出,基本方法是把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成产出数量指数与投入要素加权指数的比率。
3.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这一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桥根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上,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生产率进行度量。
(二)非参数方法
1.指数法。指数法属于统计学方法,它是利用一段时期内的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得到的统计指标,之后将两个不同时期的此统计指标的比值得到TFP指数,用此指数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由Kendric和Dennison最先提出,由Jorgenson、Griliches等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于是这一指数便逐渐趋于成熟。对于指数形式的选择,主要有:Paasche指数、Divisia指数、Laspeyres指数,Fisher指数、Tornqvist指数和Malmquist指数。如果单纯用指数法衡量全要素生产率,一般使用Tornqvist指数。
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一理论,是于1978年由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及Rhodes等人,在确定性无参数前沿概念上发展起来的,用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称为CCR模型。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DEA模型分为两类,其一是规模报酬不变的CRS模型,其二是规模报酬可变的VRS模型。
3.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它是Caves、Christensen、Diewert在CCR模型基础上于1982年率先提出。它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构造法结合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该模型也称为CCD模型。
三、国内、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一)国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于1957年首次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研究。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权数概念,把各种投入要素进行详细的分类,再利用加权数合成了总投入指数,进一步发展了“索洛余量”。1977年,Aigner、Lovell、Schmidt等提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此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允许技术无效的存在,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之后,Schmidt(1980,1986)、Kumbhakar(1988,1990)、Bauer(1990)、Kalirajan(1993)等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到产出与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由此使得这一方法日渐完善。Fare等(1994)以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为基础,将生产指数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Ray和Desli(1997)提出了RD分解模型。Harry Bloch & Sam Hak Kan Tang(1999)用一种内生模型测算了技术变化率,将技术变化率与TFPG进行了比较,且用传统方法计算了TFPG。Ubiana Chamarbagwala 等(2000)经研究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处的发展阶段、劳动力水平及资本技术对生产率都有影响。
(二)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国内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入,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多了起来,但直至目前,差距还较大。国内学者李京文等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的先驱。他们在与外国经济学者合编的书《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分析比较了中美日三国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孔翔(1999)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中国1990―1994年化工、建材、机械、纺织4个行业的技术变化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郑玉歆(1999)认为,根据不同的生产率测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不同。叶裕民(2002)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1978―1998年的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资本和技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张军、施少华(2003)运用生产函数法,对中国1952―199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测算出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葛虹、冯英浚(2005)经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因素。颜鹏飞、王兵(2004)运用DEA方法,对中国30个省的1978―2001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结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不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四、总结
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使得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某一种或几种因素在进行分解,从而使研究细化,以求能更好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动原因。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在于方式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分解,得到更接近现实的结论,为未来的研究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Denison E 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
[2] Aigner.Lovell,Schmidt.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ounction models [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6).
[3] Krugman 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A cautionary fable[J].Foreign Affairs,1994,(6):62-78.
[4] 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312-320.
[5] [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朱文晖,王玉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孔翔,RorbertE.Marks,万广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J].经济研究,1999,(7):40-48.
[7]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J].经济研究,1999,(5):55-60.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3):115-121.
[9]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10]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1-20.
[11] 李红玲.企业效率:理论研究及经验证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5-14.
[12] 高春亮.沪苏浙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5):39-44.
[13] 颜鹏飞,王兵.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
[1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15] 葛虹,冯英浚.两种等效益面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116-124.
[16]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7):57-63.
[17]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 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111-122.
[18]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19]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
原文
一、仓储的基本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生产,就有了“物流”,就产生了“储存”的概念,随之出现了储存商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就是仓库。仓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空间和一块面积,是按计划用来保管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并对其数量或价值进行登记,提供有关储存物品的信息以供管理决策所用的场所。
仓库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是物流系统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网络的节点。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系统又是许多货运枢纽、配送中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仓储技术与设备,合理配置仓库的资源、优化仓库布局和提高仓库的作业水平,实现现代物流的五个服务标准,即以合理的价格,在正确的地点(rightlocation)和规定的时间(righttime),以正确的条件(rightcondition),把正确的商品(rightgoods)送到顾客(rightcustomer)手中,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仓库作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由于缺乏“物流”的理念指导,仓库往往被看作是完成市场营销过程所必须的一种贮存设施,是材料与产品供应线上的一个静止单位。人们没有注意到仓储活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业潜力,更没有根据顾客的需求对仓库的产品进行分类,忽视了仓库所具有的储存效率和搬运效率。尽管存在上述缺点,但早期的仓库毕竟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预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广泛建立仓库的需要减少了,随着制造过程中延误时间的递减,生产也越来越容易调整,尽管季节性的生产仍然需要仓储,但支持制造过程所需的他储总量已经减少。而销售环境的变化,又使得批发商必须储存愈来愈多的产品,导致仓库成了批发商向零售商提供适时而又经济的存货分类场所。
......
目录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仓储的基本概念………………………………………………………
二、仓储业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的市场特点……………………………………………
(二)现代物流中仓储的必要性………………………………………
(三)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
三、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仓储设施…………………………………………………………
(二)库存周期…………………………………………………………
(三)仓库的功能…………………………………………………………
(四)仓储业管理体制……………………………………………………
四、我国仓储业发展的趋势调整………………………………………
(一)适应现代市场的改变,我国仓储业需要改善……………………
(二)现代仓库成为我国仓储业发展趋势………………………………
(三)发展新趋势也将成为我过仓储业发展重点………………………
(1)计算机化与网络化…………………………………………………
(2)仓库管理整合化……………………………………………………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霍红。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B]
2、走出仓储的误区。
3、我国仓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4、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物流仓储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B]
5、Donath,B。物流与库存管理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B]
6、鲁晓春。仓储自动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B]
7、朱桂平。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B]
8、王成。企业物流内控精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不断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名不断上涨,贸易额不断加大。随着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之一。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服务贸易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1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缺乏整体竞争力
2007年,在世界15个经济体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列第7位和第5位,其规模较前几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9%,位居世界第7位,与美国、英国和德国还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而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9.44%,在15个经济体中居于末位。按照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自1992年以来基本为负数,且变动幅度不大。
1.2中国服务贸易知识含量不高,结构缺乏合理性
2008年上半年,运输和旅游收入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27%和28%,支出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支出的33%和23%,收支合计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56%。而对于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专利、版税和许可证费用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占比重很低,呈现出贸易逆差。
1.3中国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出现东强西弱的现象
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化水平较低,导致现代服务业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出现东强西弱的现象。东部沿海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在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行业所占份额较大,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所占份额仍然很小。同时服务贸易收支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2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得中国服务贸易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2.1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
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且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有影响的战略产业与行业。要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等行业,从而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2积极稳妥地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
有研究表明,政府管制总体上是不利于竞争的,政府管制对竞争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大国内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力度,改革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不高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质量,逐步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创新动力,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现状,最终将有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3加快服务贸易立法
针对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中国应客观地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找出在各个服务贸易领域中现存的基本法律法规缺位和不足的部分,在保持与服务贸易基本法原则相一致、与服务贸易现行法律规范相对应、与现行非服务贸易的法律相协调的基础上,根据服务贸易领域中现行行政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和司法实践,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服务贸易法规,确保我国的服务贸易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得到稳定的发展。
2.4加快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我国服务贸易人才奇缺,尤其缺少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外向型人才,应该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有计划地在现有高校中增设紧缺服务的专业,完善岗位和职业培训机制,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多方面多渠道地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同时还应注意人才的引进,防止人才流失,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