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08:1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禽流感应急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本预案也适用于牲畜口蹄疫、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猪链球菌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和霍乱等甲类烈性传染病。
二、开发区成立家禽(动物)防疫领导小组。组长由社会发展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副局长、分管政法副局长和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农村发展办主任、政法办主任,各工作责任区区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村发展办人员、政法办人员、兽医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农村发展办主任兼任。
三、与各行政村饲养户签订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责任书,联村干部、村主要负责人和饲养户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农业村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兼疫情测报员。
四、专门成立疫情应急分队,由长城村护村队担任。
五、配备好各项家禽防疫装备,如防护服、运输车、运输员、塑料包装袋、柴油等。
六、落实好家禽(动物)填埋场,结合开发区实际,经研究定于远离村庄的葛塘下坟山为家禽填埋场。
七、落实好专项经费。经费主要用于捕杀补助、捕杀人员工资、配备防疫装备、购买防疫药品等,以达到防控目的。
八、预防在先。开发区督促兽医员对村内的家禽进行严格、规范、及时防疫,确保免疫密度,兽医部门确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对辖区内所有应免疫家禽实施100%免疫;种禽场、水禽场、规模养禽场存栏家禽中处于免疫保护期内的要常年保持95%以上,不得有免疫空白场;散养家禽中处免疫保护期内的要常年保持在80%以上;存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户)出栏家禽的产地检疫率要达到90%以上;进入专业家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加工交易的家禽检疫证持证率要达到100%;家禽及其产品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等重点场所要具备法定资格,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由相关部门落实专人对口负责做好监督管理,监督业主单位和个人完善防疫制度,落实防疫、消毒、出栏健康检查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九、及时报告疫情。一旦发现村辖范围内发现禽流感疫情,疫情测报员要及时向开发区家禽防疫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半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市畜牧兽医站、开发区领导汇报。
十、疫情应急处理。一旦开发区范围内确认有禽流感疫情,开发区防疫领导小组成员马上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协调扑灭疫情。
1、通知联村干部、兽医员、村干部、捕杀队迅速赶赴现场,捕杀队成员穿上防护服,捕杀装备、工具、消毒材料,做好捕杀、消毒准备工作。
2、如出现重大疫情,必要时报市人民政府封锁令,组织实施疫区封锁。
3、对饲养户所饲养的所有畜禽进行捕杀、包装,并运到填埋场进行焚烧后深埋,善后再对周边地区进行严格消毒。
4、对疫情发生户,村庄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饲养畜禽场、设施进行焚毁、消毒。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规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报告、诊断、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本预案适用于上饶县境内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疫情分级
根据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数量、传播速度、危害程度、流行范围与趋势,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疫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列为一级疫情:
1、30天内在本县区域内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4个以上的;
2、30天内在本县区域内高致性禽流感发病禽群在5万羽以上的;
3、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乡镇同时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的。
二级疫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列为二级疫情:
1、在本县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乡镇发生高致病情禽流感的;
2、30天以内本县区域内发生高致病情禽流感3个疫点的;
3、30天以内在本县区域内发生禽流感发病禽群1万羽以上5万羽以下的;
三级疫情:有列情况之一的,列为三级疫情:
在本县区域内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3个以下或病禽群在1万羽以下的。
三、组织系统
1、指挥系统: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为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政府办主任、农工部长、农业局局长、卫生局局长为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宣传部、农业局、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工商局、林业局、经贸委、科技局、人劳保障局、交通局、法制办、粮食局、公安局、电信局、质监局、商业总公司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上饶县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同时成立以县农业局局长为队长,公安局、卫生局、农业局分管领导为副队长,县畜牧兽医站技术干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为成员的上饶县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办公地点设在县农业局(电话:*
2、各乡镇要尽快设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本地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工作,并把机构组成人员名单上报县指挥部。
四、疫情报告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本病的禽类,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内(24小时之内)立即向当地政府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当地政府或动物防疫机构应立即向上级政府或防疫监督机构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瞒报、漏报、谎报、缓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按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订出疫情紧急处理措施。
五、疫情处理
实行以紧急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畜主应立即将病禽(场)进行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3、封锁:由县人民政府疫区封锁令,并对疫区进行封锁。
4、扑杀:在兽医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对疫点内所有的禽只进行扑杀。
5、无害化处理:对所有病死禽、扑杀禽及其产品和禽类,排泄物、垫草、饮料等物品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6、紧急免疫: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登记免疫接种的禽群及养殖场(户)建立免疫档案。
7、消毒:对疫点内禽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输工具、饮水具、道路、公共场所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8、紧急监测: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禽类实施严密的疫情监控,掌握疫情动态。
9、封锁令的解除:在疫点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处理后,严格消毒和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后,最后一只禽扑杀21天后,经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审查验收合格,方可由原封锁令的同级人民政府解除封锁令。
10、处理记录:对高致病禽流感疫情的处理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记录,以备检查。
六、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县里建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物资储备(疫苗、消毒药、防护用具等),一旦发生疫情进行紧急调运。
2、资金保障:各乡镇政府要在年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以购置防疫苗、消毒药械、防护用品以及畜禽的扑杀助等费用。
3、技术保障: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县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之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该病。
4、人员保障:由县、乡两级干部并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疫病调查监控小组,对全县27个乡镇的禽流感疫病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各乡镇要组建重大动物疫情预备队,承担本地区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扑杀工作,必要时可申请上级调派其他地区的预备队集中使用。
七、预防与控制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饲养、生产、经营家禽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例,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饲养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方式,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禁止鸡与水禽混养,养鸡场与水禽场应相互间隔3公里以上,并且不得共同用一水源;养禽场要有良的防止禽鸟进入饲养区的防护设施,并有健全的灭鼠设备与措施。
2、加强消毒,做好基础防疫工作。各乡镇要加强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严格禁止从疫区购进禽及其产品和其他地区未经检疫检验的产品,对出售禽类及其产品的场所应进行经常性消毒。
八、责任落实
为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县发生,县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指挥部已组成13个工作组,分赴全县27个乡镇,并为所包干乡镇防疫责任人和上下联系人。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上饶县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要求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督导乡镇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并协助乡镇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九、其他事项
1、各乡镇政府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制订本乡镇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并做好一旦发生该病时所需的人员安排、经费、物资、设备、技术储备工作。
2、本应急预案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按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1 预案先行,侧重防范,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自2003年非典后,各级政府部门对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各类应急预案相继出台,陆续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霍乱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并在近几年的卫生应急工作中对预案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目前我区已建立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12类21个,内容涵盖了传染病、食物中毒、疫苗接种副反应等诸多内容,是我区卫生应急工作的导航仪。
但由于预案制订的时限性,预案制定以原则性和制度为主要内容,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1.1 组建预案制订小组,从各个专业领域抽取业务骨干,对现有预案的各个细节加以讨论完善,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从而使我区卫生应急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1.2 建立预案更新、修订制度,结合疫情形势的变化,随时修订和补充预案内容,确保预案内容与时俱进。
1.3 建立预案模拟演练模型,从理论上探讨预案的可行性,提高防控体系各单位的参与程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 完善机制,储备人才,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队伍
玄武区建立有由分管区长为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成立了3类6支应急队伍(传染病控制组、接种副反应处理组及食物中毒处理组)。但从已往事件处置情况来看,还存在应急队伍偏少,人员结构不合理,应急办虚挂办公室,应急职能有待强化等问题。
根据“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我区将从三方面着手,完善应急机制,充实卫生应急队伍。
2.1 将应急办职能从卫生局疾控科划出,成立独立的卫生局应急办,编制2-3人,专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的统筹和协调管理。
2.2 针对当前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考虑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改善应急队伍人员结构,提高专业人才比例,至少成立3类6支应急小分队,从而保障卫生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3 区疾控中心属全民事业单位,编制有限,面对时有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显得人手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和整合,培养卫生应急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我们有必要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社区卫生应急人才库,根据需要随时充实疾控中心应急队伍。
3 分级培训,注重演练,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涵盖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且不断有新病种、新内容出现。为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确保应急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将紧紧围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六种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规范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牢固树立卫生应急队伍 “三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提高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针对霍乱、食物中毒、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项目,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锻炼队伍,提升能力,找出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4 坚持五早,强化监测,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能力建设
传染病应急处置“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是传染病疫情成功处置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疫情监测,实现“关口前移”,做好传染病早期预警,将疫情扼制于萌芽状态。
4.1 发挥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中的哨点作用,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建议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逐步将医疗机构日常报告信息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互通,动态收集分析传染病主要症状信息,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
4.2 加强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管理,建立异常信息反应机制,实现对中小学校传染病病种和疾病症状监测,为早期疫情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为做好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我区将于今年内逐步推进该项工作,在全区45家幼托机构中实施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
4.3 认真做好国内外疫情信息检索、疫情周期分析和专题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测疫情风险,并作出相应级别的响应,从而提高疫情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4.4 对外公布疫情值班电话,24小时值守,及时收集电话报告疫情线索。
5 落实经费,完善台帐,规范应急物资储备
《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传染病控制类装备)要求,各级疾控机构需备足备齐现场防护、样本采集、现场消杀等5大类88种应急物资。我区已储备物资34种,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分步走的方式,逐步实现100%应急物资的储备。
5.1 组织人员对现有物资进行盘点,专人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加强出入库管理,及时清理过期物品,补充不足物品。
5.2 制定采购计划,争取经费,用于购买样品运送箱、现场快速检测试剂、预防性药品等急需物品。
5.3 针对部分平常用得少,产品有效期短的物品,寻找一家信誉好、产品质量过得硬的医药公司,以协议的方式,定向合作。明确规定一旦需要,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供货。
6 做好宣教,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传染病防治氛围
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机制尚不健全。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区将积极探索,寻找积极可行的宣传模式,提高公众的发现、报告意识。
6.1 有计划地组织各医疗机构利用团队医生下社区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等方式,开展社区居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宣传。
6.2 联合街道、学校、工地、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卫生应急“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工作,不断提高辖区干部居民对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6.3 积极寻找从事公益事业的的非政府组织,利用他们的力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覆盖率。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是关乎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对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实践证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立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逐步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飚.中国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415-419.
2015年1月以来,台湾、香港爆发H5N2、H5N8禽流感疫情,江苏、湖湖南等省近期相续发生H5N6和H5N1亚型禽流感,山西、河南出现野生禽类大量死亡现象,经检测为H5N1亚型禽流感,禽流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宁河县提前做好防控禽流感工作,目前我县无禽流感疫情发生。
1 加大疫情巡查力度
全县严格落实“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要求,严格落实免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置责任制、岗位考核责任制,落实定点联系制度,做到责任到村,责任到人。
由乡镇政府及乡镇兽医站、村委会人员组成巡查组,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进行禽流感疫情巡查。同时县畜牧部门成立四个督查组深入到乡镇、村、场户进行疫情巡查。截至目前,我县无禽流感疫情发生。
2 加强重点环节消毒灭源
指导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厂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制定科学消毒程序,落实消毒措施,强化畜禽粪便、垫料、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落实定期对规模场户及庭院养鸡户进行彻底消毒措施,坚决治理粪污乱排、乱放现象,规范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彻底净化养殖环境,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3 认真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专项监测方案要求,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数量,提高监测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认真做好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对猪、鸡、水禽、鸽子、野鸟等开展主动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到家禽饲养场、散养户、候鸟栖息地、有活禽交易市场以及相关高风险区域环境,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4 严格跨省调运活禽管控
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行24小时上岗执勤制度,重点对来自北京、河北等省市运输活禽车辆实施严格查证验物和车辆消毒,对外埠调运的种禽种雏要查验检测合格证明,实施落地报告、隔离观察。对调出我市的活禽按规定做好风险评估,按检疫出证权限规范实施产地检疫。
5 严格动物检疫和卫生监督执法
采取坚决措施清理取缔活禽市场交易和现场宰杀行为,依据《动物卫生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日常监管。切实规范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格落实农业部“六条禁令”,加大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监管检查,全县产地检疫工作人员对所有准备出售的生猪、鸡、水禽等进行临床观察,抽查畜禽体温,如发现畜禽有高烧高热现象,坚决不予开具产地检疫证明,禁止出售,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畜禽行为,开展主动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积极落实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督查指导养殖者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制度。
6 规范做好应急管理
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及时购置、更新调整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需要。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应急人员物资到位。切实做好群众举报的动物疫情和病死禽鸟的应急处置,及时派人到现场进行核查、诊断、消毒,依法妥善处置。一旦发生人感染病例,积极配合卫生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源追踪调查,第一时间强化动物防疫管理。出现动物监测阳性,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严格按照农业部《动物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规定开展应急处置。
7 加强联防联控
协调体育局暂停信鸽放飞活动,协调市容、工商等部门加强花鸟交易市场管理。与卫生部门沟通,加强信息通报,开展联防联控,与林业部门、七里海管委会协调做好七里海湿地、水库、林区等候鸟栖息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8 统筹做好其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积极开展布病防治,密切关注仔猪腹泻等多发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采取积极措施,帮助指导养殖者加强养殖管理,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减少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期,国内外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作为家禽养殖和禽产品加工、输出大市,虽然尚未发生禽流感疫情,但随着大批候鸟迁徙南下,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迅速行动,努力实现“把住关口不输入,发现疫情早扑灭,严格控制不扩散,确保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
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大防控工作力度
要按照“一、二、三、五”的总体思路来推进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一”即一个目标,努力做到不发生,保持清净无疫的良好局面。“二”即两条底线,一条底线是一旦发生确保严格控制不扩散,第二条底线是确保人员不感染。“三”即把好禽类及其产品的调入调出、市场销售、屠宰加工三个关口。“五”即抓好消毒灭源、免疫、监测预警、管理监管和人员防护五个重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各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测站的“耳目”作用,迅速启动,高效运转,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深入一线,对疫情监测网络再做一次彻底排查。总的要求是:所有行政村、候鸟栖息地、规模养禽场、禽类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加工厂都要设立一处疫情监测点,确定至少一名专职疫情监测员,并立即上岗到位,保证通讯畅通,实行24小时监控,认真做好疫情监测记录。要严格疫情零报告制度,对疫情、检测员等进行登记造册,形成完整的组织网络。每天下午4:00前监测点必须报告疫情情况;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负责统计辖区内疫情监查情况,并于每天下午4:30前向市禽流感防控指挥部报告监测情况;所有上报情况必须经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严禁瞒报、漏报、迟报现象发生。要把监测重点放在水网地区、候鸟迁徙路径区域和禽类养殖密集区域,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禽鸟死亡的,要立即报告,由市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采样、检测,逐级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果断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坚决把疫情消灭在点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二)迅速落实隔离和断源工作。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范野鸟与家禽密切接触。各镇、街道负责对各类家禽规模饲养场全部安装防鸟网,实行封闭式管理;饲料厂要采取措施,防止侯鸟与饲料接触;水禽饲养场和农村散养户,要全部实行圈养,严禁鸡、鸭、鹅、猪等畜禽混养,并架设防护网;景区、公园饲养的观赏鸟类,要全部用防护网进行隔离;任何单位和个人饲养的鸽子,一律禁止放飞。工商部门负责对全市所有禽鸟交易市场予以关闭,坚决取缔在集贸市场屠宰活禽;由林业部门牵头,各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严禁猎捕野生鸟类。
(三)搞好突击预防免疫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保免疫密度,主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调动一切力量,科学组织,周密安排,加快推进,保证免疫时间和免疫质量,确保免疫工作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在免疫工作安排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首先要保证对农村散养家禽、种禽场周围三公里以内的家禽、与外市地接壤区域的家禽搞好免疫。要严格实行免疫登记备案制度,对家禽免疫时间、人员、地点、数量及使用的疫苗,要逐一登记,建立健全免疫台帐。对辖区内的养殖鸟类也要全部进行消毒和免疫,确保不漏每一个村,每一个场、每一个户、每一只禽鸟,免疫率务必达到100%。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11月15日前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和补免工作要全部完成。
(四)扎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要进一步加快对所有家禽饲养、屠宰、加工、交易、仓储场所和候鸟栖息地的消毒灭源工作,严格落实消毒措施,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保证消毒效果,确保消灭病源。要进一步落实消毒灭源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消毒灭源工作台帐,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家禽饲养、屠宰、加工、仓储、经营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由所在镇、街道督促企业明确专人负责,农业畜牧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农村散养户的消毒灭源工作由各镇、街道组织村级防疫员负责,同时合理解决好村级防疫员报酬问题;家禽及其产品交易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由工商管理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候鸟栖息地的消毒灭源工作由林业部门负责。家禽饲养、屠宰、加工、交易、仓储场所的污物,未经消毒处理,一律禁止排放,农业、环保、工商等部门要严格监督检查,一经发现,严厉查处,并进行曝光。
(五)进一步加强禽类及其产品的调入、调出管理和检疫。要严格执行家禽及其产品调入许可制度,从市外调入家禽及其产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市防治指挥部批准方可调入。调入后必须先运到市畜牧检疫监督部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检验,经检疫检验合格的方可用做饲养、加工和销售。对检测阳性的同群活禽或同批禽类产品要立即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交通、公安、农业部门要保证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人员、车辆按规定上岗,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全面消毒,并做好记录,按时上报每天检查情况。凡未经批准调入我市的任何禽类及其产品,一经查获,要全部予以销毁,对运输车辆消毒后退回,严防市外疫情传入。凡调往市外的家禽及其产品,在实施检疫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抽样进行实验室检测。财贸、工商、农业和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家禽饲养、交易、屠宰、加工、经营、储藏场所和宾馆、饭店、集体食堂等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加工、经营病死家禽及其产品的不法行为,对擅自从市外调入家禽及其产品的,一经查处,要立即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切实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各镇、街道和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程序和快速反应机制,将防疫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控制和扑灭需要。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备队建设,加强培训,搞好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会议要求,从现在起,各级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备队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疫情的准备。
(七)严防禽流感病毒向人群传播。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立即建立完善突发人群感染禽流感应急预案,大力普及禽流感防治知识,切实做好对家禽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人员、疫情处理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安全防护,坚决防止禽流感向人群传播。卫生部门要做好突发人群禽流感防治的技术准备和医疗药品、环境消毒药品储备,全面做好防范工作。卫生防疫部门牵头,各镇、街道和农业畜牧部门配合,立即组织人员对与家禽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流感疫苗注射。
三、要全面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凝聚抗击禽流感工作合力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绝不是单纯的动物防疫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绝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我市对外形象。任何一级、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个公民,在防控禽流感斗争中都责无旁贷,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同舟共济,群控群防。
(一)要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各级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中,各镇镇长、各街道办事处主任是辖区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具体工作中,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靠上抓,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和政策保障“三到位”。今后一段时期,各镇、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要坚守工作岗位,一般不要外出;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要事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
(二)要完善责任分工体系。合理分工是工作有序开展、忙而不乱的保证,尤其是防控禽流感这样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分工、卡死责任。我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总的分工原则是“属地统一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层层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把各项防控任务直接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抓,事事有人干。要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防控指挥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增强其权威性,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在全市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积极服从和服务于防控工作大局,杜绝推诿扯皮,延误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加大动物防疫工作投入,充分做好疫苗、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储备和供应。同时立即解决好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员补助和工作经费,确保预防免疫、消毒灭源、疫情检测等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市财政局在前段已安排180万元的基础上,再追加20万元防控经费,另安排100万元作为应急预备资金;各镇、街道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安排足够的资金,确保防控物资、设备及人员补助需要。
一、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近两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制订了一批既符合实际又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20****年以来,我县制定了《****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安监局、公安局、交通局、消防大队、卫生局等14个部门根据自身部门职责制定了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全县16个乡镇、办事处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联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应急处置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应急管理机构逐步完善
20****年5月,我县印发了(茌政办发[20****]33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县政府信息办主任为副组长,县政府各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王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我县16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自身情况,全部建立了以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领导的临时应急组织。目前,我县正积极探索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的新模式,督促各乡镇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三)应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了应急管理值班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节假日及汛期、麦收、全县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带班,做好值班记录,切实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二是制定了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及科普宣教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普及应急知识。今年,我县将20****年5月26日-6月1日确定为全县应急知识宣传周,通过自主宣传、媒体宣传、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学校、企业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制定了应急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实施方案,印发了应急管理手册。今年9月-11月,我县分两个阶段,组织全县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参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全县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我县结合实际,编订、发放了****县应急知识宣传手册,提高了全县人民对应急工作的认识。
(四)应急演练活动不断加强
近年来,为更好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我县有重点地组
织了应急演练活动:
2005年7月,开展了全县防治禽流感应急演练。
20****年8月,开展了全县食品安全三、四级重大事故应急演练。
20****年7月,开展了全县防汛抗旱应急演练。
20****年8月,开展了全县天然气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20****年10月,开展了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尽管我县应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县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组织机构不够健全。有些单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机构的单位还存在着人员不整、不到位的现象。二是预案体系不完善。我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虽然在20****年开始启动编制,但还有应该制订的应急预案尚未完成,特别是应急预案进社区、进农村、进重点单位差距较大。三是应急机制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有时候应急值班人员不够到位,存在离岗、缺岗现象;应急信息报告不及时等方面。
三、下一步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打算
1、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三个层面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一是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牵头组织做好《****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县级专项应急预案、16个乡镇、办事处应急预案的修改工作,重点解决好预案衔接和实用问题,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二是督促各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力争实现预案全覆盖。同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2、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具体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切实做好信息汇总和应急值班工作。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及应急处置程序,形成快速响应机制,切实做好重特大事故现场救援指导、协调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应急监测和预警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源排查,切实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做好社会公布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流感要死多少人
郭兴
世界卫生组织对流感严重性的预测是一则前所未有的严重警告,将死亡1.5亿人的极高数字无疑震憾着各国政府和各地的公众。这个预测准确吗?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推论?还是算命先生或占卜者的预言?人类的末日将会出现?
纳巴罗的警告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恐慌和人心骚乱,于是第二天,WHO的流感发言人迪克・汤普逊(Dick Thompson)出面,说WHO认为下一次的流感大流行将可能导致最多740万人死亡,轻则只有200万人死亡,但是汤普逊并没有说死亡1.5亿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然而,还有更可怕的预言。一些研究人员的预测是,如果下一次爆发在人群中可以传播的变异的禽流感,将导致最少200万人,最多3.6亿人的死亡。这些说法的科学基础何在?
汤普逊所说的预计最多740万人将死于流感是根据WHO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研究和预测而提出的,而其他研究人员也有自己预测的科学基础。这首先是根据每年流感的发病率和患病后的死亡率来预测的。一般的流感发生可以使总人群的5%~20%染病,患上流感后的死亡率小于1%。全球每年流感的死亡人数在5万~25万。这个数字放到全球人口中就非常小了。
WHO预测的第二个基础是20世纪人类曾出现过的几次大流感,这几次大流感的爆发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流感大爆发的概念是25%~35%的人会染病,死亡率会超过2%。比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死亡率达到2.6%,至少导致2000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850万);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导致200万人死亡;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致死100万人。最近的一次是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死亡人数没有确切统计,但远没有前几次多。
另一方面,流感导致的患病和死亡人数还取决于流感爆发的时间、是否严重和人类是否找到有效的抗击手段。对于前两者,WHO极为担心。全球大流感一般是每20年到50年爆发一次,现在距离上次大爆发已经过去20多年了,因而随时有大爆发的可能。其次,未来的流感大爆发有禽流感的影响,这个结果会非常严重。2003年以来东南亚已经有65人死于H5N1型禽流感,其中有40人是在越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认为H5N1病毒会获得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只是个时间问题。这种变异的H5N1病毒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所以致死率会比以往的流感大爆发更为厉害。
而新的研究已经表明这种预测的可能性极大。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1918年病毒与现在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毒H5N1有共同的基因变异,这说明了当时的流感为何杀伤力如此之大。研究人员对1918年流感病毒基因最后3个片段密码的分析显示,那些基因变异与在鸟类身上找到的流感病毒,如出现在东南亚的H5N1病毒惊人地相似。
至于人类抗击流感的手段,现在一是疫苗,二是药物。这两种手段虽然有效,但都存在一定局限。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极大和极快,每次流感大爆发的致病病毒都是全新的,在病毒造成全球传播前,人类虽然可以研制疫苗进行防范,但主要是根据对过去流感病毒株的变异而生产的疫苗,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防范。
另一方面,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和人类用药的泛滥。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抗药性,现在的抗流感药效力不高。从2004年到如今的一系列研究都发现,无论是对旧的抗流感药金刚胺类药物,还是新药奥司他韦流感病毒都产生了耐药性。比如,从1994年到2005年10年间,流感病毒对金刚胺类抗药性增加了0.4%,到了2004年又飙升到12.3%。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WHO的警告并非没有道理。WHO认为死亡数不会有确切的预测,只有等到流感爆发后才会知道。一切取决于人们的努力和防范,比如在9~11月间注射流感疫苗,少去公共场所,多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有备无患将会把流感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才是WHO警告的重要目的。
【责任编】张田勘
角色小威力大
王一凡
为什么小小的流感病毒会有如此大的毁灭力量,并造成巨大灾难呢?
病毒变异产生大杀伤力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是RNA病毒。病毒内部的核心由单链核糖核酸及白组成,根据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每型又可区分为不同亚型。当抗原发生较大的变异时,与前次流行株完全不同,是抗原的质变,称为抗原株变,此时可产生新的亚型。由于人们对新的亚型缺乏抗体,因此常可引起大的流行。不同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行程度是不一样的。甲型变异较快,每2~3年可发生一次,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变异较慢,常引起流感局部流行,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丙型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侵袭婴幼儿,不太容易引起流行。
另外,流感病毒不同,亚型之间所引起的流感也不一样,如H1N1亚型就比H2N2亚型造成的后果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世界大流行,患病人数多,病情严重,可造成大量死亡,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如此。
美国军队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杰弗里・陶本伯格(Jeffery Taubenberger)于1997年8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其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得出的研究成果,证明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陶本伯格所在的研究所保留有西班牙流感死亡者的肺组织,他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PCR)对其中一位21岁士兵的肺部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和转录,找到了一些西班牙流感病毒的RNA(核糖核酸)碎片。这些RNA碎片有5个不同的基因,其中包括为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编码的基因,而HA和NA的作用是让感冒病毒顺利地进入人的细胞,只有病毒的基因编码才能产生HA和NA。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001年9月,澳大利亚的马克・吉布斯(Mark Gibbs)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其文章,认为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中为血凝素(HA)编码的基因有变异,这个基因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与人类的病毒相似,而在基因的中间部分则与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相似。吉布斯认为,正是这种变异――猪的流感病毒基因片断跳跃到人流感基因上,并进行了基因的重组――才导致了当时的流感极强的感染性和致死性。
总的说来流感病毒的RNA为单链RNA,甲型流感病毒一般由8个或8个以上的RN断组成,它们分别决定病毒的某种结构或功能蛋白质,即为病毒的结构和功能蛋白编码。而这些基因片断可以自由重组,这也是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变异的原因,而且也是造成对人类具有大杀伤力的主要原因。
病毒的入侵和致命性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还可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可分为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症候,病死率高。胃肠型则以吐泻为特征。而1918年至1919年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外,与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此外,每次流感流行也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没有做好隔离有关。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特征,来时无影,去时无踪,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如何使预防更有效?
如今有效的防治流感的方法还是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有严重并发症危险的高危人群需要注射流感疫苗,比如,60岁以上老人、有慢性心、支气管、肺部疾患的成人和儿童(包括哮喘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镰状细胞贫血患者、HIV阳性患者、孕妇。另外,儿童、青少年、医务人员 、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工作人员 、教师、银行工作者、商场、餐业服务人员、社交活动较多者、学生(尤其是应考生)、运动员、出差频繁者、集体食宿的人群也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需要注射流感疫苗。
每人每年只需注射一次,接种后7~15天产生抗体,并在体内延续一年,一年内基本上能免除或降低流感对身体的危害。接种剂量、部位和方法是: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接种一次,每次0.5ml;6个月至3岁的儿童接种2次,每次0.25ml,两针间隔一个月。疫苗用前摇匀,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不过,流感接种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应当注意疫苗是否为当年疫苗,否则难以达到接种效果。此外,对鸡蛋过敏的人应禁止接种,发热、急性病及慢性病活动期者应推迟接种。
由于注射疫苗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护人们免得流感的手段,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为有效的疫苗,其中核酸疫苗(DNA vaccine)就是一种前景看好的疫苗。因为核酸疫苗容易快速制备,在流感爆发或大流行时可有效对付流感。
另外,如同非典(SARS)一样,人们的生活形态对于流感的传播至关重要。集体活动,人群多的地方,空气不流通的地点,密闭的公共场所,如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是流感的好发环境。而且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最容易把流感传播到四面八方,如新生入学、新兵入伍、商务活动、旅游、体育比赛、演艺活动、战争等。
了解流感应对流感
古力
中国曾是历史上流感大流行首先袭击的地区。我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基础仍较为薄弱,疾病监测系统尚不完善,疫苗、药品研制生产能力落后。需要在流感大流行前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流感大流行,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尽量减轻人员患病和死亡,并把各种严重后果,包括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流感的规律和一般特点
流感是每4年左右小流行一次,每10年左右大流行一次。如果人群中有1%的患流感,可以说是流感小流行;大于10%的人患流感是中等流行;10%以上50%以下可以看作是大流行。而人群中50%的人患流感就称为爆发了。比如,1957年北京市就发生过流感爆发,人群中约一半的人发病。
流感病毒株学术上称为优氏病毒株,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可分为甲1、甲2、甲3亚型。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株容易变异,因而难以防范,也就容易引起大流行。历史上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造成的,原因在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极易发生飘移和转换,前者指抗原小的变化,一般每年都有;而后者指的是抗原质的变化,是由飘移慢慢演变而来,约10年左右会发生一次。
对于流感,重要的是预防,那么疫苗有多大用处?
每年世界各国都要监测流感的流行情况,全球有4个流感中心,这些中心把监测到的情况报告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再由后者组织专家分析当年流行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预测来年将会有什么样的病毒株流行,同时也就根据这种预测研制和生产相关疫苗。所以疫苗是年年注射,但年年不同。由此也可以理解,疫苗是不可能100%有效的。再加上人群个体差异比较大,流感疫苗更不可能有100%的效果。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效果是能保护人群的80%左右。
疫苗的作用还分为“有效”和“保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过现在已不太用“有效”这样的笼统概念。因为有效的意义不太好掌握。注射了疫苗也会患流感,但症状比较轻,也可以说是有效。但“保护”的意义就比较明确,注射了流感疫苗没患流感的,就说明疫苗有保护作用,反之则无保护作用。以此可以说明疫苗是否有保护作用。前几年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监测的情况看,患流感的都是没有注射疫苗的。但这也并不能反证疫苗就100%管用,至少还有一些患病并不去医院就诊的人。
如何防治流感
早就有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是认为药物对流感不管用,所以没有必要服药;二是认为药物管用,而且要服那些好的药。同时在有些媒体和广告的宣传下,也使不少人相信治流感有特效药。
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都要持续三~五天才能痊愈,但是前提条件是没有并发症和继发感染,如果出现后两种情况,就不是三五日就能痊愈的了。但并不是说不用吃药,吃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患流感时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除流感外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由环境因素(如着凉)、支原体、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如果确诊,药物对上感一般是有疗效的。
而确诊流感的首要依据是在实验室中分离出病毒。其次是临床症状。发烧摄氏38.5度持续三天以上,全身酸痛、乏力,畏光,流泪、流鼻涕等,才能确定为流感。
防治流感应当是综合性的。首选方式是注射疫苗。虽然疫苗不是100%管用,但能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注射疫苗的时间应当是每年的9~11月份。因为注射后机体要过一段时间(至少两周)才会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再注射疫苗已没有意义。我国使用的疫苗有凡尔灵(巴斯德研究所生产的)、福禄立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
另一方面,防范流感的方法还有很多。一是少去公共场所,如商场、影院;二是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三是对于轻微疾病如普通感冒可以对症治疗,尽量不去医院就诊,以避免交叉感染。当然,所果没把握还是应当去医院就诊。四是中小学生如果患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最好在家休息,别坚持上学。这样做一是有利于自身恢复,二是避免传染给他人。
此外,一些简易的中草药配方也能防治流感。例如,炒白术10克、贯众10克、生荆芥6克、防风6克、紫草6克、板蓝根9克、生甘草4克,水煎300毫升,每天分两次服用对于预防流感有一定作用。
全民应对流感
在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爆发死亡人数会高达上亿人的警告(2005年9月29日)之前,9月28日卫生部就公布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这个预案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之下的卫生部专项预案,对防范流感大流行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准备、应急反应和结束督导等作了规定。
这个预案规定了药物治疗和疫苗使用的先后程序。如果在我国发生流感大流行,要保证预防用药优先使用老人、儿童、职业高危人群及患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同时,在治疗上,抗流感病毒药物优先用于临床患者。
预案还规定了流感大流行期间的疫苗使用,也将优先考虑保护为社会提供基本服务的人群和高危人群,降低流感新亚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于流感的防范,要做到组织有序。体现在卫生部成立全国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全国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流感大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而在流感大流行各阶段则由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卫生部有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国务院提出建议的权力,也具备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建议的职责。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青海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预案(试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应对准备工作及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点,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阶段由州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州卫生局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生前的阶段。由于其潜在的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应对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检测到抗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病例。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卫生部宣布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卫生厅宣布我省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结合省级专家组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流行准备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负责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其职责为:
1、领导、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
3、根据上级部门授权,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准备阶段
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流感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准备工作,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疫情监测信息。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阶段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职责、确保流感大流行阶段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不延误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部门间应及时相互沟通、交换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部门具体职责
为保证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有序进行,成立“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领导任副组长,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设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队、德令哈车务段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
各成员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应对准备,明确相关职责,落实防范措施,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各部门方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州卫生局组织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州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
州发改委负责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州经贸委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组织做好参加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外经贸活动期间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协助卫生等部门对曾往返流行地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州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州教育局和州妇联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发生,做好在校(园)学生、儿童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州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州民宗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主体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州监察局负责落实防控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防控工作各环节的监察,依法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州民政局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控。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制定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州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做好建设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州质监局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护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质量监管。
州旅游局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州内外团队中发生和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生产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现场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车务段负责组织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的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
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备工作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工作的始终。
(一)监测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预警。
1、监测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标本及时按要求运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病毒分离,并报告结果。
2、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方案进行报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国、全省流感监测信息,报告州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州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甲型h1n1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州卫生局指定州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为集中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在省卫生厅确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基础上,确定州人民医院为州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两家医院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监测、报告、分析等有关工作。
疫情应对处置中,对德令哈地区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的情况,10人以下人员在州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0-18人在州蒙藏医院隔离观察,18人以上的请示州政府确定在相对偏远、独立的宾馆隔离观察。各地自行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三)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五)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各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实战能力。为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多部门参与协调处置能力,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
(六)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落实本级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本方案应急反应级别,根据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生地将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分离,进行医学观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触者处理
列为医学观察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疑似、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确诊病例要按诊疗方案规范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3、监测和报告
全州各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发热及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对所有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难病例要按照转诊、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医治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报告、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流感分离鉴定。
卫生、农牧、公安、质监、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
4、疫情、信息
州卫生局经省卫生厅授权、州政府同意,负责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卫生局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检疫
疫情发生地区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2、紧急措施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3、病例转运
医疗救治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药物和防护用品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药物和防护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满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说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的旅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和投诉。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结束
1、评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后,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3、疫情常规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总结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保证其监测敏感性。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准备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二)应急工作的督导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各部门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工作的全面督查,按照相关行政和技术规范要求,逐项进行督查、督办。督查内容包括监测系统,药物管理,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在现场解决督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县基本情况
其中山区占%沙漠占%绿洲占%县位于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二、县畜牧业发展思路及规划
一发展思路。
以牧业增效,依照“林、牧、农”经济发展定位。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畜牧业“五化”建设为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夯实畜牧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大资源,大市场和大生态理念,立足外地实际,坚持山区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并举,突出发展牛产业和驴产业,建立和完善乡、村、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激进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二发展规划。
以省、地区两级畜牧业规划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维护型转变、县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十五”畜牧业发展情况。立足本县实际、制定了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末全县牲畜存栏头数达到万头(只年均增长%;家禽存栏达到万羽,年均增长%;牲畜出栏达到万头(只商品畜达到万头(只肉产量达到吨,奶产量达到吨。蛋产量达到吨,羊毛产量达到吨。同时,品种改良发展规划方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绵羊良种率(包括和田羊本品种选育达到%以上,山羊良种率(以绒山羊改良为主达到%以上;黄牛良种率达到%以上;和田驴的良种率(以引进优质驴和本地培育的种公驴改良为主达到%以上。山区以发展羊、牛、驴为主,高寒山区以发展牦牛为主;农区以发展肉用品种为主;平原荒漠地区主要发展绒山羊品种类型。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针对我县日益突出的草畜矛盾。县将山区南部做为畜牧业商品基地,通过禁牧、休牧围栏草场50万亩,提高草场的产草量,从根上解决县域草原的沙化退化问题,实现每头牲畜有一亩围栏草场,达到减少农区畜牧业因草畜矛盾压力,从而实现山区放牧,农区育肥的目标,促进全县畜牧业健康继续发展。目前以编制完成年天然草原围栏工程项目上报省。
三、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面
地区畜牧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依照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县委、政府根据省、地区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所要达到目标和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论证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两大内容进行了规划,制定了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县政发2号文件下发到全县各相关单位。
县以实施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冷链设施建设和动物检疫监督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面。于年组织实施了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冷链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相关设备已于年投入使用。同时根据省发改委、畜牧厅新发改投资1865号文件精神,县及时编制年县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8万元,地方配套6万元。目前,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即将开工实施。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县认真贯彻省年畜牧兽医局长会议精神,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方面。依照地、县两级扩大会议及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指导思想,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与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工作,认真依照“加强指导、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要求。一是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工作督察组,全县巡回检查,指导各乡镇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各项工作,并召开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专题会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排安排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各项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县动物重大疫情防治预案》设立应急物资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有病报病,无病报平安的制度。做好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和畜禽疫病防治的各项工作。二是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针对我县“防重”工作新特点,依照“终年免疫与月月补针”工作方法,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及早购进疫苗和消毒药品,购买必需的应急物资和器械,满足工作需要。截止目前我共购进禽流感疫H5N1灭活苗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联弱毒苗万毫升口蹄疫疫苗万毫升0型I型二价灭活苗72万毫升,A型活疫苗万毫升,猪“0型口蹄疫灭活苗毫升。今年一季度,全县禽流感集中免疫家禽万羽,免疫密度为99%口蹄疫集中免疫牛万头,免疫密度为90%羊万只,免疫密度为98%免疫羊痘万只,免疫炭疽万头只,免疫四联苗万只。三是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坚持把规范屠宰检疫、产地检疫、流通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动物防疫监管工作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实行以监督促检疫,以检疫促防疫的工作机制,以有效监管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下乡工作期间、对全县11个乡(镇防疫监督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同时每乡固定专职人员开展此项工作。今年至月份,全县畜禽交易市场交易家畜万头(只产地检疫持证率为99.24%家禽万羽,家禽产地检疫率为95.21%开展屠宰检疫工作,屠宰检疫牛羊万头(只回收耳标6277枚,耳标回收率为93.26%四是舆论宣传和经费保障的落实。年月日,县乡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依照《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顺序和要求,积极向疫区群众宣传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疫情区进行封锁、消毒(县人民政府年县长1号令和对疫情区家禽进行了扑杀(县人民政府年2号令共扑杀各类家禽只(羽同时为疫情区发放了家禽扑杀补助费16956元,有效的控制和扼杀疫情的扩散,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五、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
截止月日,当前我县畜牧业进展较快。全县牲畜存栏万头,牲畜出栏万头。家禽季末存栏27万羽,出栏万羽。黄牛冷配完成头,完成了全年计划的30%饲草粉碎完成万吨,完成了全年计划的95%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扎实做好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对原始资料进行了缜密的整理和汇总,保证准确掌握全县畜禽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最新状况,对大力发展我县畜牧业做到心中有数。
六、草原建设方面
不时提高农牧民守法意识;一是控制山区放牧牲畜数量,为了贯彻落实《草畜平衡管理方法》确保草场合理使用和生态平衡。二是加大《草原法》宣传力度。实行适时牲畜转场,核对草场使用证与实际上山牲畜数量,超载牲畜不允许上山;三是天然草场承包及草场使用证发放工作。县早在1999年就开展了草场承包发证工作,这些年又不时调整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全县已承包草场面积万亩,共发放草场使用证本;四是加快人工草原建设。从年起开始,县大力开展人工草场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建人工草场万亩,为全县家畜平安越冬度春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加快我县草产业建设步伐,依法将草产业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依照“五统一、一承包”人草场管理方法,依法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将全县的人工草场分解到户,依法发放草场使用证书等措施,推动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七、科技、培训、扶贫方面
扩大培训范围。一是县制定县畜牧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全县科学饲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加工、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围绕“科技兴牧”这一主题,努力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普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依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培训工程,实现每户一名畜牧科技明白人,提高农牧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专业技术培训,巩固和扩大培训效果,一季度全县共培训畜牧、兽医、草原等人员2504人次,其中:农牧民培训2期,共计2274人次,专业技术干部培训1期,共计230人次;二是依照因地制宜、扩大规模、适度发展的原则,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畜牧大户规范,大力畜牧大户,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县的作用。目前培育畜牧专业大户共户。同时,注重示范带动作用,全县个乡镇建立了11个科技示范村、80个科技示范户和畜牧大户,大力推广科技养殖经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生产。
八、法制方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法规意识促进畜牧业行政执法,特别是加大了对活畜检疫屠宰市场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了市场,规范了经营。
九、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由于我县人多地少和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缺失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方便,导致天然草场改良难度大,维护缺乏,利用不够,沙化、退化严重,制约了县的畜牧业发展。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大力发展山区畜牧业是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饲养管理粗放。畜群畜种个体生产性能低。
三畜群结构不合理。绵羊品种杂乱,山羊品种老化,良种化低。临时存在四低一小一高”现象。即:总增率低、繁殖成活率低、出栏率低、商品率低,牧业总产值在农业内部占的比重小,畜产品价格高。
四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主要表示在一是产品结构单一,流通在市场上的畜产品,基本上是初级畜产品,没有龙头加工和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二是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肉牛、肉羊、蛋、奶等优势产业尚未建立规范的交易市场,致使畜产品流通不畅,品牌不硬、数量缺乏、质量不高。三是经营者素质低,对市场价格定位盲目性大,接受能力低。四是畜牧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食品卫生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食品卫生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食品卫生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食品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召开××市食品卫生工作会议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3.《××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4.*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食品卫生计划总结
内容: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⑴题目:“××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
⑵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量化、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⑶食品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每年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情况;每年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情况;食物中毒趋势、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率;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食品门店的食具抽检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等。
参考资料:××市**区食品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㈢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2003-2005年)
2.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卫生系统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卫生局;
2.《转发关于印发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的通知》-市卫生局;
3.《关于印发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卫生要求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内容:
1.相关规范文件(含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评分表)
2.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3.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培训情况
4.量化分级情况通报和总结
5.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度及进度表
(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管理量化分级管理≥95%)
6.宣传资料
㈤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3.年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抽检情况报告
参考样板:
4.《关于印发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
㈥食物中毒控制和报告
1.食物中毒相关文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的通知》
―《××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方案》
2.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2003-2005年)
4.预防食物中毒宣传资料
㈦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
1.食品卫生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资料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3.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
√“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
√“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㈨食品卫生报表
1.被监督单位一览表;注意数据要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相符。
2.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㈩其他相关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情况
1.农产品、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的专项治理。无药物滥用情况,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可向农业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2.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可向经贸委和工商部门了解相关资料)
3.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的查处情况
(可向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局等了解相关资料)
4.建筑工地食堂管理情况
(可向建委等了解相关资料)
(十一)随机抽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案资料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5.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
6.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如无体检不合格人员,不用填写)。
注意事项: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卫生监督意见书、五病人员体检调离通知书等监督文书无漏项、缺项;
2.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中“经办监督员意见”项监督员必须签名;必须有卫生监督所领导签发;有卫生等级评级结果。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㈠中型以上餐饮业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加工场所(含辅助场所)面积与就餐人数和供应品种相适应,不少于1m2/人、且厨餐比≥1:2。
⑶加工场所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
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⑻
销售熟食或凉菜必须设置专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库房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㈡小饮食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总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厨餐比≥1:2,厨房内设置烹调间与清洗间,推荐肉菜清洗加工与餐具清洗分间操作。
⑶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⑷
设置专用餐具清洗间(区),配置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推荐使用热力消毒,药物消毒者备有两瓶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张贴上墙,在厨房与餐厅分别配置餐具保洁柜。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操作台下设置离地20cm以上餐具保洁柜,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⑺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墙壁制作吊柜。
⑻销售熟食或快餐必须设置专间,砧板必须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㈢集体食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
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人增加0.2m2。
⑶不使用燃煤炉灶,使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⑷墙壁铺贴瓷砖1.8米以上,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⑸操作台、灶台面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瓷砖贴面,设置排气抽烟设备,正常使用。
⑹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各两个水池,荤素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⑺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以热力消毒为主,消毒方法张贴上墙,配置餐具保洁柜。
⑻
必须设置专门的配餐间,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专人使用、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强度大于70μw/cm2,距离地面2m以内。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必须生熟分开;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㈣小食品商店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
⑶食品与百货等其它物品分开存放。
⑷经营冷饮等食品,配置冷藏设施。
⑸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⑹设置纱门纱窗等防蝇、防尘设施和防潮、防霉、防鼠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
⑺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并张贴上墙,健全卫生管理组织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经营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经营项目和范围经营。
㈤肉食、冷饮、糕点加工厂卫生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周围25米内无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污染源。
⑵生产场所与生活区分开,有原处理、食品加工、食品存放等生产用房。
⑶工艺流程按原料、配料、加工、包装、成品一条龙设置,车间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
⑷操作台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或铺贴贴瓷砖。
⑸墙壁铺贴瓷砖到顶,地面铺贴地砖等便于冲洗材料,顶棚用扣板吊顶封闭。
⑹车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物品。
⑺配料、灌装、包装车间设置空气消毒设施。
⑻建立化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工作,检验资料齐全。
⑼配备冷藏食品的冰箱,冷藏冷冻食品分类分层或分冰箱存放,食品分类离地离墙20cm存放。
⑽
设置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和洗手、消毒、防潮、防霉设施,并正常使用,室内无蝇、无鼠迹,配备带盖垃圾桶。防蝇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风帘机、灭蝇灯、排风口不锈钢窗纱等;防鼠设施包括:30
厘米高金属防鼠挡板、离地门缝小于0.6厘米、下水道设置小于0.6厘米防鼠栅栏等。
(11)每人配有两套工作衣帽,上岗时穿戴整洁,加工食品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符合要求。
(12)使用自来水,自备水源每年进行检测,保持下水道通畅。
2.卫生管理要求:
⑴按规定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
⑵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⑶建立完善的岗位卫生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⑷各种食品标识应符合要求,不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⑸采购食品原料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⑹保持内外环境和物品用具整洁。
⑺禁止将食品与消杀药品等混放。
⑻按核定的加工项目和范围经营。
⑼每批产品均有完整配料记录,可追踪溯源。
⑽得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滥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
(11)所有食品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㈥集贸市场卫生要求
1.集贸市场卫生管理要求
⑴集贸市场25m内不得有开放式厕所、暴露性垃圾堆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⑵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和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ü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ü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ü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⑶
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ü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ü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ü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ü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5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⑷
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⑸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ü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ü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ü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ü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ü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⑹
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应委托有检测能力的机构定期检测。
⑺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⑻
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⑼集贸市场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
⑽活禽宰杀场所应与其它区域分开设置,宰杀场所应集中、封闭,污水、垃圾及时收集、清理。
(11)集贸市场设集中粗加工间,粗加工间设水池、货架、垃圾桶,食品净菜上架销售。
2.市场举办者卫生管理要求
⑴
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⑵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⑶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法经营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⑷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⑸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ü是否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ü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ü是否落实进出货台账制度;
ü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ü食品进货是否按规定进行索证;
ü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ü
是否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ü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⑹
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必要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3.进场经营者卫生要求
⑴
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五病”调离率达到100%,并有调离记录。
⑵
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⑶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⑷
经营食品,要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架柜台,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散装食品,设置防尘罩,配备售货工具和分装食品袋;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类别内容餐饮业小食店小商店食堂加工厂
卫
生
管
理
制
度食品卫生管理小组机构人员名单√√√√
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管理制度√√√√
卫生检查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预防食物中毒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管理制度√√√√√
过期食品退市制度√√√√√
岗
位
责
任
制烹调间岗位责任制√√√
粗加工间岗位责任制√√√
洗消间岗位责任制√√√
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
熟食(凉菜)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配餐间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包装(罐装)间卫生岗位责任制√
产品检验岗位责任制√
相
关
资
料卫生许可证√√√√√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
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明√√√√√
卫生检查记录(每月至少一份)√√√√√
食品采购索证资料√√√√√
肉类购货凭证√√√
仓库物品进出货台账√√√
仓库物品记录卡√√√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的创卫资料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食品卫生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食品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食品卫生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3.近三年食品卫生工作总结
㈡食品卫生技术规范文件
1.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㈣食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资料(2003-2005)
1.检查方案、通知(2003-2005年)
2.检查情况总结
㈤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活动资料(2003-2005)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4、2005)
附件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公共场所部分
㈠公共场所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分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6.
各类型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gb/t17220-1998,ws205-2001)
7.国家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19085-2003)
㈡××市、区政府相关的工作规划、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件(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副市长在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通知――××市卫生监督所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内容:
1.××市**区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上半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近三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a.基本情况概述
b.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c.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d.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e.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7类28种公共场所的体检率、茶具、用品用具、空气质量监测及达标情况等。
参考资料:××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汇报(市卫生局)
㈣每年上级布置和自己制订的公共场所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2005年××市健康相关产品抽检计划和总结
2.2003年**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和总结
㈤各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技术指导规范。(对应创卫标准5.1)
参考样板:
1.××市**类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2.××市旅业客房卫生操作规程
㈥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2)
1.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2.企业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含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证明等)
㈦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2)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相关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㈧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与卫生城市信息报表数字相符、包括单位名称、电话、地址、负责人、从业人员数)(对应创卫标准5.2)
1.××区2003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版权所有
2.××区2004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3.××区2005年公共场所单位一览表。
4.××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公卫表1-3(2003年-2005年)
㈨随机抽取公共场所单位个案10个(对应创卫标准5.2)。
每个单位的资料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发证前卫生监测资料
7.“五病”调离资料
生活饮用水部分
㈠生活饮用水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应创卫标准5.4)
1.《传染病防治法》
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㈡××市、区政府的相关文件(对应创卫标准5.4)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区城市供用水管理规定》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7)132号)
2.关于加强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通知――××市人民政府文件(*府﹝1995)098号)
3.关于印发《××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的通知――××市城市建设局(*城建字﹝1998)90号)
4.××市实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办法――1999年12月28日××市人大通过
㈢××市××区三年来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市××区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总结。
2.2003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3.200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总结
4.200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上半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撰写要求
题目:“××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
内容包括:
⑴基本情况概述
⑵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各项创卫指标的完成情况,注意采用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一致;
⑶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亮点,如基层建设、专项整治等);
⑷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效;
⑸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汇报要包含以下内容:直接从事供水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传染病调离率、水源水及出厂水每年两次水质全分析项目数和合格率,管网水各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每月一次监测的布点情况和合格率、二次供水监测情况等。
㈣每年生活饮用水专项检查计划和总结(对应创卫标准5.4)
1.上级布置的抽检计划和总结
2.各区自己制订的专项工作计划和总结
㈤从业人员体检培训资料(对应创卫标准5.4)版权所有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部分资料)
㈥患“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对应创卫标准5.4)
1.“五病”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复印部分资料)
2.“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通知书
3.企业“五病”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报告
4.现场核实“五病”人员调离情况的现场检查笔录
㈦集中式供水企业档案(抽取部分企业档案)
每个单位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料
2.各年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
3.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资料
4.自身卫生管理体系(卫生管理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记录各岗位工作规程等)、
5.每年至少2次的现场监督笔录,
6.“五病”调离资料。
㈧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
**区**街道二次供水设施的登记表(数量较多时可选取部分街道)。
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对应创卫标准5.4)
1、2003年-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结果(每年2次)
2、末梢水7项水质指标(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codmn。(管网末梢点))结果,检测频率为每月1次,采样点按每2万人1个点设置。
3、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抽检结果。
㈩水质全分析检测报告
2003-2005年××水厂出厂水水质全分析检测结果(每月一份)。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
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三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三号宋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
㈠小型旅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间:客房每层楼设独立的洗涤消毒间(小于30个床位的旅店,可以集中设立),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草间:每层设置独立布草间、每层楼客房数少于10间可隔层设立,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3.洗消池:无卫生间或使用公用拖鞋、脸脚盆的旅店分设拖鞋、脸脚盆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4.客房卫生间洗涤消毒设施:配备面盆、浴盆和恭桶二套清洗消毒用具(不同颜色的洗刷用具),分别用二个独立容器盛装清洁液、消毒药,另备二副不同颜色的橡胶手套和干净抹布。
5.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6.客房内卫生间配备独立排风装置。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布草车符合要求,物品分类存放,干净布草与污物分开,有两套工具(手套、桶、刷等各2套)。
7.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登记本。(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每周一换)
8.客房内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9.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10.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1.客房无卫生间的旅店配有易于分辨,标识清楚的脸盆和脚盆。
12.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毛发、无污迹。
㈡小理发、美容店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消毒设施
毛巾浸泡消毒桶、洗涤池(或洗衣机),使用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对毛巾、面巾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针对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2、
皮肤病患者专用工具:备有专门理发用具箱,存放供患头皮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齐全理发工具,用后即时消毒,并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3、机械性通风装置:烫发、染发工作区应相对独立,烫发场所设有机械性通风装置。
4、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理发刀具、胡刷用后及时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毛发、无污迹。
㈢小公共浴室卫生要求
基础卫生设施
1.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
2.
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漂洗池、洗涤池、热力消毒柜,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3.设置独立布草间,内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密闭布草柜,布草柜容量能放置正常配置数量的3倍。
4.洗消池:使用公用拖鞋设拖鞋清洗和消毒池,并标识明确。
5.
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6.紫外线消毒箱:针对梳头用具。
7.浸泡修脚工具设施: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使用医用戊二醛浸泡消毒修脚工具。
8.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9.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10.门口有禁止禁止皮肤病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志。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设有清洗消毒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床上用品和拖鞋、茶杯的登记本。(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㈣小歌舞厅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
2.吸烟室:设专门吸烟室,内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
3.公共厕所:应设为蹲厕,如用坐厕须配一次性坐垫,设置独立排放到室外的排风系统。
4.果盘制作间:要有更衣(预进)、洗涤消毒和保洁制作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无条件设置者,不得制售水果盘。
5.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6.配备足够数量的防蝇、防鼠、防蟑螂和卫生保洁设施。
7.含有食品制作的其卫生设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㈤小网吧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1.设独立的茶具洗涤消毒间,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顶吊塑料扣板,内接给排水管道,设立带盖垃圾桶、洗涤池、消毒池,装排气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及茶具保洁柜,保洁柜容量能放置正常茶具配置数量的3倍,并有明显标记。(使用一次性杯具可不设)
2.洗手设施:设有供顾客洗手的水龙头,水龙头为非接触式,并提供洗手消毒液。
3.排风装置:有独立的抽排风系统或有换气扇(进风口应设室外,有防虫网)。
卫生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堂)醒目处(亮证经营),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茶杯一客一换一消毒。
7.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尘。
8.设有使用消毒药品登记本,从业人员掌握药物使用方法。
9.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0.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㈥各项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客房的卫生清洁按以下步骤进行:
1.备齐各类布草、客用品、清洁消毒工具等,分类摆放,洁污分开。
2.进房后拉开窗帘,开启空调或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
3.撤去杯具、开水瓶、盆桶、拖鞋、烟灰盅及已使用过的布草,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4.按规定整理床铺,检查有否污迹和头发,换上干净布草,铺上床罩。
5.
分别用干湿两块抹布按从上到下的原则清洁进出风口、排风扇、电器表面、窗台、家具、门等房内物品;用消毒水抹拭电话;清扫地面或进行地毯吸尘(硬底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注意清除床底和死角的杂物);清洗空调机滤网(每周一次)、换洗窗帘、床罩和毛毯(不少于两周一次)。
6.清洗垃圾桶、烟灰盅,抹干后放回原处;
7.按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清洗消毒卫生间“三缸”。
8.补充应配备杯具、食品、文具、日常用品。
9.对房间整体进行自查,防止疏漏,让房间通风一定时间后关门关窗。
10.对顾客使用过的布草,杯具,脸(脚)盆(桶)、拖鞋进行清洗消毒后备用。
布草清洗和保管工作规程
一、布草(床上用品、毛巾、衣裤)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布草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布草清洗必须做到一洗涤、二消毒、三漂洗晾干、四保洁。一洗涤顾客用过的布草及时收集,清洗干净。
二消毒将洗涤完的布草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浸泡(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浸泡时间来进行)。
三漂洗晾干用水将已消毒布草漂洗干净并放在干净衣架中晾干。
四保洁干净布草存放在有门衣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如送到干洗店清洗的,必须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干洗店,并与其签订干洗合同。保证干洗后的毛巾达到消毒的效果。
四、清洗消毒后的布草必须洁净,无污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布草不得与用过的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布草拿给顾客使用。
六、布草存放必须有专间、专柜、保持干净,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茶具洗涤消毒及保管工作规程
一、茶具的清洗消毒必须有专人负责,茶具必须有足够周转数量。
二、茶具清洗要做到一洗涤、二浸、三消毒、四保洁。
一洗涤将顾客用过的茶具及时收集,清洗。
二浸洗有茶渍的茶具用药水浸泡并漂洗干净。
三消毒洗净的茶具放在远红外线消毒柜经过120℃20分钟进行消毒。
四保洁干净茶具存放在保洁柜内,由专人保管。
三、清洗完的茶具必须无污垢,无茶渍。
四、消毒后的茶具应该无水干爽,无污垢,无茶渍,无异味。并应做到抽检合格。
五、干净的茶具不得与用过的茶具存放在一起,不能将用过的茶具拿给顾客使用。
六、茶具洗涤消毒必须有专间、两个专用的茶具洗涤消毒池。
七、保洁柜必须每天用消毒水清洁一次,做到无杂物、无苍蝇、无蟑螂活动。
八、使用一次性杯具的门店要将杯具保管好,不得重复使用。
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清洗消毒工作规程
一、旅业客房卫生间“三缸”指的是洗面盆、浴缸、马桶。“三缸”清洗消毒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二、清洗消毒“三缸”要配备二套不同的工具(包括手套、抹布、刷、洗涤剂、消毒药),二套工具之间要有明显的识别并将工具放于不同的桶。并标明使用对象。一套工具用于洗涤消毒洗面盆、浴缸,另一套用于洗涤消毒马桶。
三、“三缸”清洗消毒程序(洗涤消毒时使用各自的工具):
四、清洗:用洗涤剂将洗面盆、浴缸、马桶的污垢清洗干净
五、消毒:用配制好的消毒药水抹拭“三缸”,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清洗消毒后的“三缸”表面必须干爽无水、无污垢、无异味。
七、消毒药要严格按照药效来配制,配制好的药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洗涤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理发美容工具清洁工作规程
一、供顾客使用的理发美容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二、理发工具、围布必须每天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工具无污渍、无头发。
三、理发工具必须做到每客用后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或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柜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四、配备一套头癣病人专用理发工具,使用后所有工具清洗消毒后再单独存放,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用具应一客一换,并用戊二醛进行浸泡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空调器、排气扇清洁工作规程
一、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二、在搞卫生时,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先将窗户打开。
三、在使用空调器的季节,每月检查空调器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及时清洗空调器滤尘网,每月至少一次,空调器滤尘网不得有明显积尘。
四、每周检查和清洁排气扇、送风扇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无明显积尘。
五、经常检查设在室外的新风口,防止异物阻塞新风口。
生活饮用水
㈠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要求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企业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有《卫生许可证》,每年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年度复核和换证,无超范围经营。
2.卫生档案按要求建立(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3.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4.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5.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7.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8.
水质实验室检测资料齐全,能出示2003年-2005年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资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采样点数、检测结果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和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2005年6月)的要求。
㈡二次供水设施
基本卫生设施
符合《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有建立卫生档案(见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2.卫生管理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3.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4.各项操作规程上墙,从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从业人员能基本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
6.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垃圾、无污迹。
7.每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有水质检测报告。
三、企业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顾客用物品的清洗消毒记录。
5.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6.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7.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9.其他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或者顾客、消费者反映的卫生问题记录簿。
10、化妆品、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5.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6.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8.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小组)的文件。
2.卫生管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3.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
4.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记录(每年二次)。
5.清洗消毒后水质检测结果。
6.卫生管理小组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考评、奖惩记录的书面记录簿。
7.从业人员名单,含健康检查、卫生培训情况。
8.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书。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记录。
10.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报告。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市所的上报资料内容
1、各区公共场所单位、集中式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一览表(2003-2005年)
2、各区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年公卫表1-5)
3、××市**区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工作总结(2003-2005年)
附件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传染病卫生监督部分工作指引
一、卫生监督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要求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人大、政府对食品卫生执法检查活动
内容:
1.每年人大、政府对传染病卫生执法检查活动有关文件
(2003年、2004年、2005年);
2.政府的贯彻穿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规划;
(规划范围要涵盖2003-2005年)
3.市、区领导对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的讲话;
(2003-2005年)
4.卫生部门向人大、政府作的传染病卫生执法情况汇报;
(2003-2005年)
参考样板:
1.《关于印发××市农村2004—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市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市卫生局
3.冼瑞伦副市长在防控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
内容: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㈢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2.各类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预案
3.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参考样板: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消毒管理办法》;
3.《××市卫生监督所重大传染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预案》-市卫生监督所
4.××市卫生监督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制度-市卫生监督所
5.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调查处理规程-市卫生监督所
㈣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参考样板:
1.转发关于开展流感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察的通知-××市卫生局
2.《关于全市开展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监督检查的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㈤开展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活动资料
1.传染病卫生监督宣传简报(2003-2005年)
2.宣传周活动文件、图片(2003-2005年)
3.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
4.监督所网站及网上报道
(含文字、图片、影像等)
㈥卫生城市信息报表
卫生城市信息报表(2003-2005):
传染病防治基本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1
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4
传染病防治执法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表5
注意事项:
1.提交资料的首页要有资料目录
2.资料收集要符合《××市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指引》的要求
3.数据要认真核实,特别注意各种数据、时间的合理性;与《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报表》中的数据相应、不能出现逻辑错误。
资料的规格与形式
1.表格:标题用小二号宋粗体字,表格内文字用小四号或五号字宋体
2.普通文档:标题用二号宋粗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行距25。
3.所送资料、报表要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检查单位现场卫生要求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要求
1.硬件设施要求:
⑴医院中心供应室
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形成相对独立区域;
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区,物品运行路线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
供应室内清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标有明显标记,设发物和收物二个窗口;
清洁区和无菌区应有空气消毒设备;
供应室内物体表面应光滑,不积灰,便于清洗和消毒。
输血器具、敷料、注射器等制作应在专用室内进行。
⑵医院血液透析室
血透室选址、设计合理,周围无污染源,符合设置卫生学要求;
血液透析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并开设hbv、hcv阳性患者专室;
血透室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血透室应包括:
污染区:患者更衣室、休息室、血透室、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治疗室
清洁区: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水处理室、清洁库房
血透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血透室内应配备基本消毒设备和措施。
⑶隔离门诊(肝、肠道)
选址、设计合理,应尽量与普通门诊分开;
隔离门诊应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
肠道门诊与肝炎门诊应分开设置,不能合用,不得在肠道门诊内诊治其他科的病人;
医务人员和病人应分门进出;
挂号、化验、配药、注射、收费等均应在门诊内完成,做到“五不出门”;
门诊内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无交叉,各区门口应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
新开设的隔离门诊应包括:
污染区:诊疗室、二三级医院观察室、化验、厕所、洗涤消毒室
半污染区:挂号收费、注射治疗等
清洁区:医务人员更衣室、休息室、库房、药房等
室内的地面、墙面应光洁、平整,便于消毒和清洁;
⑷计划免疫接种门诊
接种门诊应设立在底层或二层清洁区内,远离肝肠门诊及普通门诊,并有醒目标志。
接种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做到分门进出,门诊内应有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场所和宣传栏等,并有明确标志。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接种门诊设备配备:冰箱、冷背包、操作台、登记台、接种器械、椅子、紫外线消毒灯、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等必需物品。
⑸医院检验科(血库)、手术室、内窥镜室、产房、母婴同室等选址、设计合理
室内布局应分为清洁区和检查区,区域划分清楚,不得交叉
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和基本卫生设施
区域工作流程应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污水污物或其他医院废弃物应得到妥善处理,并应遵循有关规定。
2.卫生管理要求:
⑴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
⑵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⑶有健全的疫情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⑷
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⑸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⑹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三、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⑴基本资料:医院名称、诊疗科目及科室设置、人员情况、主要消毒设施、预防院内感染设施、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意见书等
⑵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⑶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名单
⑷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⑸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感消毒制度等。
⑹院感、消毒专业人员的组成及职责。
⑺医护人员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院感消毒知识的培训制度及培训纪录。
⑻医院使用的消毒剂、医疗卫生用品采购的索证制度。
⑼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四、各区卫生监督所上报给市卫生监督所创卫资料目录
(资料上报时间:2005年9月20日前)
㈠传染病卫生监督计划总结(2003、2004、2005)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计划
(2003年、2004年、2005年);
2.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
(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㈡传染病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文件
1.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2003-2005年)
2.有关技术指导规范。
㈢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专题)相关文件(2003-2005年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