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9:5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生输血前准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麻醉设备、手术物品、仪器的情况,术前、术中的用药情况、输血情况、标本留置情况等进行核查。比较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核查患者的执行率。结果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后,核查执行率为100%,应用前仅为44.0%-100%。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手术安全核查表;安全管理;核查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最大的风险之一,包括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错误的手术等,是手术室特有的严重差错事故。此外还有术中输血、输液、用药的错误,手术物品、仪器准备不足而影响手术的安全实施,麻醉设备性能的安全也直接关系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影响手术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虽然反复强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但部分手术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忽视查对制度,虽然未发生手术错误的医疗纠纷,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新的《病历书写规范》颁布,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增加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2010年5月,我院正式执行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率,有效地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前后为患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为观察对象(各选择50台手术,局部浸润麻醉除外),年龄(32.1±16.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对于手术病人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时间段,对手术病人进行核查,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准备与实施、手术物品、仪器的准备、用药、输血、手术标本、各种管路、术后去向等项目的核查,三个时间段各有侧重点,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签名。见样表。
1.2.2 使用方法 结合该表使用三步核查。第一步核查: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术野皮肤准备情况、药物过敏、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影像学资料),以及麻醉设备安全检查情况和麻醉方式的确认,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与否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第二步核查: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再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进行核查,并由手术、麻醉医师陈述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护士陈述物品、仪器情况,所有成员均“确定”后,方可实施手术。第三步核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再一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后用药、输血、手术标本、皮肤情况、各种管路、患者去向等进行核对,并签名、记录。
1.2.3 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比较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在观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核查表内容随台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前后,我科均未出现手术错误。
2.2 手术安全核查应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核查表应用前后对患者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比较
人%
项 目手术病人数 应用前应用后 X2p
麻醉实施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2( 44.0) 50(100.0)33.889
麻醉医生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手术护士核查 5045( 90.0) 50(100.0) 3.368 >0.05
手术开始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42( 84.0) 50(100.0) 6.658
麻醉医生核查 5038( 76.0) 50(100.0)13.636
手术护士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4( 48.0) 50(100.0) 35.135
麻醉医生核查 5027( 54.0) 50(100.0) 29.870
手术护士核查 5050( 100.0) 50(100.0) ->0.05
3 讨论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稍稍疏忽,手术错误就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过去,在手术室的安全核查工作中,由于没有书面依据,部分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出现确认患者资料缺乏准确、全面、客观等情况,若缺乏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极易发生手术错误[1] 。另一方面,对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没有明确的核查要求,因此常出现医生核查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依从性较低的现象,由于术中人员间相互提醒,故未发生手术错误。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明确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查对责任,加强了手术安全核查的准确性,提高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三方对患者的共同核查,保证了患者的身份无误、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无误;手术、麻醉的知情同意,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麻醉设备的安全检查,可有效保证术中麻醉安全;术野皮肤的准备情况核查,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此时的静脉通道的建立完成、患者过敏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查对,可为术中的输液、输血、用药等提供保证;带入的病历、影像学资料、植入物等查对,可保证为术中提供使用。
手术开始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对患者再次进行共同核查,可进一步加强对手术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确认(尤其对称性器官的手术部位的核查)。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的陈述、麻醉关注点的陈述、可使参于手术人员对手术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手术护士对于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性能安全、 特殊用药情况的陈述,可为手术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的共同核查,又一次地证实了手术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正确性。此时的用药输血的核查,又一次保障了护理安全,手术器械物品的清点正确,进一步为避免物品遗落体腔,保证病人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保证;手术标本的确认、可防止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保证标本及时送检,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各种管道的确认,做好标识,可保证引流通物,防止脱落、受压、扭曲。核查完毕后,患者离开手术室返回病房,巡回护士要进行护送,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可使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明确各自的责任,结合三步核查法,一环紧扣一环,从而保证了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正确安全的麻醉、正确的输血、输液、用药,正确的手术标本留置。降低了发生手术错误的风险,并且有可观可循的记录文书,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全麻下行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麻醉与护理配合。 方法 回顾对24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实施清除术时,麻醉医生运用熟练的技术和合理的用药,手术室护士精湛的护理配合。 结果 24例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针对急诊手术全身麻醉的特点,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且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全身麻醉; 围手术期; 麻醉; 护理; 配合 作者单位:474500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 急性颅内血肿多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有易变、突变、多变的特点。争分夺秒,尽快手术清除血肿,解除神经压迫,是拯救生命的关键之一[1]。此手术又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前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行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24例,经麻醉与护理的密切配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年龄32~65岁,平均54岁,女8例,年龄26~52岁,平均46岁。均经CT和磁共振检查下明确诊断。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20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术前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3例。12 麻醉与护理配合121术前1211 调节室内温湿度 接到手术通知单首先调整手术间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50%~60%。因为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时,全身会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1212 做好术前器械准备工作 因为颅内血肿患者多发病急、突然、病情危重,需尽快手术清除血肿解除压迫,因此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应立即准备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双极电刀、冷光源、颅骨电钻、头架等所需物品器械,检查手术无影灯等器械,使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为手术做好准备工作。1213 做到严格的查对制度 护士、麻醉师、手术医师三方认真核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检查麻醉前用药情况,过敏史,询问饮食情况,查看有无义齿,术前导尿管是否通畅,并三方签字确认。1214 建立静脉通路 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应首先迅速建立二路以上静脉通道,以保障麻醉及手术输血、补液及给药的需要,一般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三通阀,以保障麻醉和抢救用药快捷方便。122 术中1221 协助麻醉诱导 协助麻醉师连接好麻醉机电源,吸痰管与中心吸引等连接好处于备用状态,麻醉要抽好整齐摆放,约束带固定好患者协助麻醉医师静脉给药[2]。1222 配合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患者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生气管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出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囊,调整导管深度并用胶布固定[3]。1223 参与摆放 插管结束后,协助麻醉师、手术医师摆放,保证呼吸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张力丧失,所以在摆放时一定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师一起保护好患者的头颈部,头架要固定好,而且要观察好气管插管,防止扭曲脱落,保护好导管、尿管、静脉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基本都是平卧位,头部垫好头架在头圈,眼部用眼贴保护,双上肢双下肢适度固定保护。1224 保证静脉畅通器械配合 保持静脉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应用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补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又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术中出血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应遵遗嘱及时补充液体,必要时输血。器械护士应提前10~15 min准备器械,连接术中所需管路如电刀、吸引器、双机镊、冷光源线束、颅骨钻等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进行。122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协助麻醉医师观察术中失血情况,如根据吸引量、纱布块血量的失血情况来决定输血量,输血前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还应掌握各种抢救技术,熟悉各种常用监护仪及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做到忙而不乱,很好地完成抢救工作。123 术后1231 苏醒过程中 颅内血肿患者意识均不清醒,术毕,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共同看护好患者,适当约束患者四肢,防止因患者烦躁而引起的自行拔出气管导管、坠床、留置针脱出、引流管拔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1232 拔管时 若患者术后呼吸平稳,意识有所恢复,应准备连接好中心吸引的连接管,协助麻醉医生拔出气管导管。并迅速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唤醒患者。若患者意识恢复差,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固定好气管导管、各种引流管,准备送患者[4]。1233 病房交接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或ICU,与值班护士详细交代手术后的伤口引流管、尿管和留置针,以及皮肤情况。若未拔除气管插管,应认真交接气管插管插入深度及双肺呼吸音,麻醉术中情况,术后麻醉注意事项等,待值班护士测量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2 结果
麻醉满意率100%,由于护士与麻醉师细致合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本组24例颅内血肿手术患者的麻醉、手术成功,无1例出现异常情况,有4例手术室直接拔气管插管,20例带气管插管返回病区TCU。3 讨论
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大多为外伤造成,个别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及病情变化快,术后病程长恢复缓慢,有继发并发症、后遗症的可能。所以在麻醉与手术过程重要快捷迅速,争分夺秒,密切配合,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首先要做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准备工作,其次做好相关的麻醉配合和术中的合理摆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护理失误,最后还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整个术程的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及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对症处理[5]。而麻醉对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关键,麻醉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协作的过程,不单纯是术中镇静、镇痛、肌松,还包括围手术期的监测,术中的合理补液、输血,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范围,所以麻醉师及护士一定要有娴熟的技术及过硬的水平。综上所述,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除了不断学习专科知识、操作技能、抢救技能,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还要做到严密观察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减少低血压及其他意外的发生,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手术、麻醉、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麻醉医师的过硬水平及技术与手术室护士高质量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1] 武哗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05,7(10):8586.[2] 肖艳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全科护理,2007,5(36):50.[3] 乐文珍,马改梅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工作的配合.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2:152154.[4] 顾雪萍全身麻醉拔管后15 min内病人的应急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112113.[5] 惠秀丽87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940.
【关键词】护理程序;手术室;输血
手术室输血是根据术中患者病情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术中失血情况进行输注,预防低血容性休克的发生。
近年来在国内时有输血事故发生,而手术室是输血差错事故的高发区。差错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各种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致。我院均采用成分输血,常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近年来,我科开展了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1550例病人进行了术中输血,男840例,女710例;60岁以上550例,18~60岁780例,3~18岁220例。全麻820例,腰硬联合麻醉475例,臂丛麻醉255例。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1550例,其中加输冷沉淀及血小板55例。
2护理程序步骤
2.1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1],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既往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估计出血量;了解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分血的种类、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2.2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列出护理诊断,这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2]。如对反复多次输血、术中可能大量输血或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可下“潜在输血反应”的护理诊断;对高龄病人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可下“潜在心衰”的护理诊断等。
2.3计划制定手术室输血制度。根据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液成分类别等制定护理计划。如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功能不好时,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滴速应控制在30滴/min以内;如术中失血迅速、抗休克时,必要时需行加压输血;如术中失血较多,需及时补充血小板或冷沉淀,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免加重术中出血;如病人需输血小板或冷沉淀时,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为宜,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尽可能不将手术室输血带离手术室。
2.4实施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针对不同病人及手术创伤大小的不同特点给予。
2.4.1输血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护理查房,特别对于未行全麻的病人更需要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以免影响其在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
2.4.2输血前的准备咨询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术中可能需要输血量及成分,及时观察引流量及纱布数量,统计术中出血量,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时间长时,要求对术中领取尚未输注的血液进行科学的保存,红细胞悬液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小板保存条件为24℃~26℃;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4.3认真查对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在这一点上,手术室输血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术中输血常因核对制度未能很好执行,而容易引起严重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常因手术在紧张进行中,台上手术医生未能给予监督,此时的护士更应注意查对所输血液的血型及成分,核对不可以走形式,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入手术室常规进行对病人的确认,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入手术室时取血人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注意观察血袋是否完好,血液有无异物或凝聚,如有异常时及时联系血库,并给予更换。
2.4.4必须使用一次性带有标准过滤网的输血器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5h以上时,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上粘着沉淀,不仅影响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细菌繁殖、细胞破坏,故须更换。输注红细胞时,输血器莫菲管液面应取2/3为宜,因滴管内血液的滴落高度越小,红细胞受到的冲击及摩擦力越小,红细胞损失量越小。输注浓缩血小板前要轻摇血袋,输注过程中应经常轻摇,但忌拍打摇荡[3]。
2.4.5手术室输血反应手术室输血反应均为急性输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前15min发生,所以开始输注前15min滴速要慢,每分钟约2ml,输血总量不超过30ml,如果输血15min无反应,可按医嘱输入。手术室输血反应常见有过敏性反应、急性心衰、急性溶血性反应等。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输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避免术中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以免不能及时判断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较大量库存血后,需及时应用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血症发生,避免加重术中出血。
2.4.6注意观察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在输血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如检查滴速,观察输注是否顺畅,如果病人为清醒状态,需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皮肤有无输血所致皮疹,观察血压、脉搏有无异常改变等。
2.4.7临床上常有输血器穿破血袋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将血袋还输口提起呈垂直状或水平状,扭开还输口帽,把输血器针头缓慢旋转刺入血袋还输口。如发现穿破现象,可用血管钳在穿破点上方钳住,防止漏血,然后重新选择另一管,严格消毒后再穿刺。
2.4.8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督促麻醉医师及时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尽可能在手术室里将所领取血液输毕,避免转运病房途中发生输血器内血液凝聚、输血反应等意外。避免病房里再次核对,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2.5评价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护理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预防手术室输血中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护理目标。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步骤,其目的是评价效果。通过评价,护士可以总结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手术室输血是一个环节复杂、参与人员多的一项工作。从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从血库的发出到临床输血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护士的行为更是保证血液从血库发出到输给患者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必须重视各环节的护理,不断加强对成分输血知识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化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
3结果
我科把护理程序应用于术中输血,本组1550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确保了手术室病人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5.
关键词: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护理
剖宫产手术手术中大出血时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进行宫腔清理时发现,出血较多、来势凶猛,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巡回护士术中密切过程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吸引储液瓶的量及显影纱条的使用量,与手术医生共同估计术中的失血量,做好剖宫产大出血的抢救准备,并通知护士长及二线班的人员到位组织抢救。
1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抢救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中大出血8例,术中出现量均在1700~2600ml左右,抢救开始至结束时间在1.5~2.5h。胎盘的因素有2例,是因为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人工剥离胎盘等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有4例是因为儿过大、双胎、子宫肌瘤等因素。有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
2抢救方法及措施
热盐水大方纱做子宫热敷按摩、带尾纱条宫腔填塞,2-0可吸收线缝扎子宫动脉止血,子宫次全切除手术。药物使用缩宫素20单位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一片舌下含化、台上垂体后叶素6单位宫体注射,立止血、等药物,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输入晶体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胶体琥珀酰明胶、同时抽交叉,备红细胞、冰冻血浆、新鲜全血等抢救休克,预防并发症。宫腔填寒带尾纱条是我院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他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有效的达到宫腔内止血的目的,减少出血量,而且对于保留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带尾的纱条由手术室准备备用,手术室护士长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两种规格的带尾纱条。宫腔填塞纱条是手术者根据出血的情况来决定。并充分把握填塞的时机,如果患者出血量多或产妇出现休克,手术医生就会禁用此方法。术后注意观察阴道有无出血;巡回护士督查手术医生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填塞带尾纱条使用过的钳子视为有菌污染的钳子放入弯盘内不在使用。手术医生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手或更换手套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纱条填寨的时机要灵活掌握,避免取出后再出血的发生,同时应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发生感染;24h取出纱条时无子宫出血的现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是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效者立即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其治疗效果满意。优点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后子宫体血供迅速减少,开放血窦出血就可以止住。并且可以保留了子宫及患者的生育功能,方法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
3手术护理配合
3.1建立抢救小组 手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剖宫产或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在班的巡回护士,不分时间立即通知护士长组织人员抢救,并通知二线班的到位,二线班的人员在接到手术室的通知后10min必须赶到。成立抢救小组。指定手术巡回护士2~3名,一名负责供给台上物品;一名负责给药输液;另一名负责记录。负责给药输液的护士指定是本台手术配合的巡回护士(包括采集血标本、输血等工作),由负责记录的另一名巡回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和病房护士进行输血等物品的交接、有供给台上物品的巡回护士负责急救车和抢救物资的准备和补充。
3.2重视预防 剖宫产手术患者多数属于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书后,详细询问产妇的情况,对一些潜在性的因数如胎儿过大、双胎、妊娠合并高血压、二次剖宫产手术等。术前准备好热盐水、在产妇入手术室之前把2~3瓶灭菌生理盐水放入恒温水温箱内,打开电源,调节恒温水温箱温度在37°C。检查备用填塞宫腔的带尾纱条是否在有效期内(我科备用的带尾纱条是根据医生的需要准备不同的规格,20X70X4双带尾或20X40X4单带尾,不同的规格分别包装灭菌)。巡回护士与病房责任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进行交接,认真核查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评估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病史,查看病历,充分估计病情。接产妇到手术室后,合理安置,在每周开始前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上肢静脉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我们通常采用18G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
3.3管理好静脉输液通道 巡回护士用约束带妥善固定好患者输液的手,使手外展不能超过90°,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术中加强巡视避免因患者术中躁动留置针滑脱,影响静脉输液。术中巡回护士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手术间,配合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执行口头医嘱,把各种液体与药物的及时输入。如发现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应立即开通第二条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通畅以备输血使用,(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在输液过程中对医生下达的开通医嘱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两边,正确无误方可执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输血时认真进行血液制品的核查并认真执行双人签名。严防差错事故。杜绝不良事
件的发生。
3.4准确评估失血量 胎儿取出后巡回护士查看储液瓶液平面羊水量并做好记录,观察术中娩出和胎盘剥离情况,严密观察病情和吸引瓶血量,查看术中显影纱条止血情况和使用的数量。根据显影纱条侵湿情况准确评估失血量,我们使用十块20X40X4D的显影纱条用水浸湿称重量的方法加吸引瓶血量估计术中失血量,为手术中补充液体和输血提供依据。
3.5术中病情观察 巡回护士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医生子宫收缩情况,查看患者小便颜色并记录患者尿量。准备好急救车及抢救物品。随时巡视并评估患者生体情况。如果发生休克现象时。立即准备配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3.6产妇心理支持 手术中遇到产妇大出血,巡回护士应保持冷静,忙而不乱,按照手术室工作流程,准备好抢救物品,推急救车到手术间。给患者保暖,关心安慰患者,为了防止患者术中低体温,输液进行加温后在输注,密切过程患者,注意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4体会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大出血情况危急,来势凶猛,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出血,会使产妇血压很快下降进入休克状态。抢救中的组织管理,明确的分工时抢救成功的保障。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使其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过硬的及技术操作时抢救患者成功的必备基础。加强术中静脉输液的管理,保障静脉输液通畅,保障医嘱的正执行是是抢救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欧平,刘淮,王筱霞,等.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 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8(6):355.
1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2015年9月,本组患者70例,男59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岁。肝硬化34例,原发性肝癌17例,重症肝炎6例,肝衰竭13例,肝功能均处于失代偿期。手术时间5.7~13.8h,平均为7.8h,术中输液量4970~10860ml,平均输液量约6500ml。
2术前准备的精细化管理
2.1成立肝移植输液小组,设立组长一名,制定肝移植手术输液的标准化流程。每次手术结束后为下一次肝移植手术所需的药品和液体准备到位,组长负责检查。
2.2接到肝移植手术通知单后,输液护士到病房访视手术患者,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血型配血,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重点是静脉穿刺处血管的条件和皮肤情况。
2.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有关肝移植手术参加的相关人员及分工情况,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移植手术团队,手术中必须使用的药物及作用,手术前为患者准备的相关仪器设备等;消除患者手术前的紧张情绪。
2.4输液护士回到手术室后,按照肝移植输液的标准化流程查看所有的药品、液体和相关用物,并准备到手术间。
3术中配合的精细化管理
3.1建立静脉通道
3.1.1选择适当的静脉血管 肝移植是难度较大的手术,包括输液在内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鉴于肝移植患者下肢不宜作为输液通道,应采取上肢输液法。为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选弹性好、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便于固定。
3.1.2实施稳妥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使用专用的手术贴膜稳妥固定,并在穿刺针头和输液管之间连接三通,便于术中用药。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3.1.3协助麻醉医生建立右侧锁骨下或颈内深静脉穿刺,完成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和四腔漂浮导管的建立。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嵌压和监测中心血温、鼻温。
3.1.4输液护士在患者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对所有输液穿刺点随时进行观察,防止输液外渗等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麻醉医生。
3.2术殊药物使用管理
3.2.1肝移植手术使用的药物很多,输液护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现配先用,要注意观察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
3.2.2术中输液根据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进行药物的使用。无肝前期给予凯斯抗感染,洛赛克保护胃黏膜,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减少出血。无肝期在门静脉开放之前输入甲强龙500mg和乙肝免疫球蛋白4000IU。新肝期在止血彻底的情况下,输入舒莱4mg,起到抗排斥的作用,必要时联合激素使用,手术时间超过8h的还要补充一组抗生素。
3.2.3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和尿量指导补液量[2]。无肝前期仅补充蛋白液(白蛋白20g加入到500ml晶体)及大分子胶体液500ml,切肝时的出血以等量全血补充,血红蛋白
3.3保证输液安全
3.3.l预防液体进气,防止空气栓塞 肝移植手术患者输液输血量大,用药种类多,输液管腔粗,其滴速较快,输液护士必须及时更换液体,严防空气进入引起空气栓塞。输液输血加温仪适宜温度37℃,温度越高气泡越多,由于血液含氧和二氧化碳,加温后易产生气泡,所以加温不宜超过38℃。
3.3.2液体温度的控制 肝移植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输入液体时,体温会随之下降,使小静脉特e是微静脉毛细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可加剧微循环障碍;术中大量冰水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手术切口较大,脏器长时间暴露都能使机体体温下降,加之术中大量使用库存血进一步使体温下降,术中体温降低可导致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学、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等,故应提前备好加温毯及输液输血加温仪一套,然后排尽气体将输液连接管接好延长管并连接三通备用。
3.3.3防止输液意外脱管 在输液安全管理中,意外脱管成为临床输液中常见的输液安全问题,意外脱管可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如脱出的锐器可伤及人体[3]。肝移植手术需多条静脉与动脉通道,输液护士将不同管道分别用不同颜色标签贴上,进行有序管理。
4体会
4.1注意查对制度和执行口头医嘱的及时准确 肝移植手术输血输液量大、种类多,在经静脉给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用药原则,执行三查五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在输血时,执行输血前的三查八对制度,防止输血差错。输液护士在执行麻醉医生的口头医嘱前,需复述一遍,经麻醉医师确认后,再执行。
4.2注意输液器材的使用 正确掌握输液三通的用法,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在输液过程中,护士的操作方法是影响输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肝移植的输液护士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4.3注意输液、输血反应 在输液、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变态反应、溶血反应等,发现异常,迅速报告,及时处理。
4.4液体量的记录 肝移植手术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精确记录液体量,输血量及回输血量。输液护士对输液总量、输液速度、开始用药时间、停止用药时间等相关内容,要做好详细记录。
4.5经过精细化管理,输液护士能提前熟悉手术输液方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突发事件做到忙而不乱,准确及时地配合,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协助麻醉医师实施科学的输液管理。
4.6肝移植手术大多为急诊手术,护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判断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和良好的医护沟通技能,才能促进手术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秀珍,柯山,高君,等.大创伤手术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12,3(40):163-167.
关键词:前列腺癌;腹腔镜复杂;手术室护理;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 因尿路梗阻就诊,为明确诊断收入院作进一步检查。入院查体:T:37.2℃,P:100次/min,R:22次/min,BP:156/95 mmHg,W:75 Kg,H:175 cm。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无手术史。专科检查:双侧肾区无红肿,无压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域有轻压痛,膀胱区无压痛。辅助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为前列腺癌。完成术前检查。2016年1月5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采取平卧位。手术时间6 h 5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1100 ml,尿量500 ml,输入晶体2700 ml,胶体1500 ml,RBC 400 ml,血浆400 ml。
2护理
2.1 手术前的护理
2.1.1患者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年g较大,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对手术缺乏了解和信心,产生恐惧心理。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优点,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和手术的先进仪器,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取得信任,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并能密切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2.1.2物品准备 备全套腹腔镜电视影像系统及全套常规手术器械,超声刀、腹腔镜常规器械。手术前检查腹腔镜装置,测试各种仪器运转是否正常,腹腔镜特殊器械准备是否齐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台上备3/0倒刺线2包,18 F双腔尿管及20F三腔尿管各一根,50 ml注射器,腹腔引流管及标本袋。
2.2术中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 ①压疮、管理:患者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长时间处于被迫,压疮风险高。术前评估,手术床单元保持平整、干燥,术前贴保护贴后患者先取平卧位,用一软枕垫高臀部。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气腹,经腹置入5个Trocar后,转为30°头低脚高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固定,以方便手术医生站位和手术操作。②术中低体温的管理:术中由于麻醉、低温环境、机体散热、冷稀释、医务人员的保暖意识等因数会导致术中低体温的产生。低体温会延长患者苏醒、伤口愈合,影响影响机体凝血功能以及各系统功能,因此术中低体温管理非常重要。术前的评估、心理护理,使患者对冷刺激的阈值降低;适当提高室温,对患者体温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有研究报道[1],手术室温度维持在 22℃左右,既能有效地防止老年人围手术期核心体温过度下降,又能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繁殖的同时满足工作人员舒适的要求;术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进行体腔、切口的冲洗选择温热的液体,苏秀英[2]将60例胃肠道穿孔探查手术并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使用38℃~40℃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其平均体温(36.1±0.5)℃,用室温下(23.0±0.5)℃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平均体温(35.1±0.6)℃要高;输注加温液体,预防冷稀释;采用电热毯、变温毯等加温工具;术中加强体温检测。③物品和仪器管理:腹腔镜手术所需的贵重仪器品种多,巡回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为方便手术者操作,通常将腹腔镜显示器、光源、视频转换器、电刀、气腹机组成的台架放置于患者脚端,将超声刀、电刀置于患者右侧,即主刀医生的身后,方便操作。④输液、输血用药的管理:麻醉行外周静脉行18 G静脉留置针,并于手术开始30 min前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麻醉后留置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双腔导管,1条用于输液输血,1条用于用药和测量中心静脉压。配合麻醉医生行桡动脉穿刺,并连接各测压装置[3]。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切断耻骨后背深血管复合体时,出血量较多,术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出血量、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输液输血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输液、输血、用药必须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⑤气腹压力管理 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长,气腹压力一定严格管理,并根据术中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压力及流量。一般气腹压力控制在12 kPa以下,低流量逐渐调至高流量,防止气腹压力过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术中加强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之间的沟通。⑥跌倒、坠床管理 患者年龄大、术前用药、手术床窄,患者对手术室环境陌生以及麻醉后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医务人员不恰当的转运方式,这些因数很容易导致跌倒、坠床。术前认真评估,术中适当约束,陪伴患者,采用恰当的转运方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流程。
2.2.2器械护士配合 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患者,与手术医生沟通、讨论手术方式及配合要点,熟悉手术医生的习惯,熟悉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所需的特殊器械物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为手术顺利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准确传递器械术中仔细观察手术进程,准确传递术者所需的各种器械,是减小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3]。在盆部腹膜切开、输精管游离切断及精囊游离、荻氏筋膜切开、盆筋膜切开及前列腺两侧游离及切断膀胱颈时,及时准确传递超声刀进行切开、吸引器吸引及牵拉、游离钳进行牵引,术中根据需要随时传递各种型号Hemolok钳夹。处理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及前列腺尖时用剪刀。游离前列腺后,将前列腺放入标本袋并置于髂窝。传递2根3/0倒刺线缝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吻合口。尿道及膀胱后壁吻合完毕,预先插入20 F三腔尿管。待后尿道与膀胱颈吻合完毕后经尿管向膀胱内注入120 ml生理盐水,检查吻合口是否渗漏,明显渗漏者缝合修补。拔除Trocar,适当扩大麦氏点切口将前列腺连同精囊一起取出,检查手术创面有无渗血,冲洗创面并吸尽积液,腹腔置入引流管,排尽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清点手术器械,缝合切口。
3结果
该患者手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未中转开腹。术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未发现切缘阳性病例,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病理结果3例为阴性,4例有淋巴结转移。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压疮、低体温、输血用药、跌倒坠床等相关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
4讨论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长,经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是微创手术,其借助先进的器械和技术,利用小切口来完,较以往创伤传统的前列腺癌根治开放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手术视野清晰,切除病灶和清扫淋巴结更彻底,身体恢复快。减少术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经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有一定的难度,术中使用的各种腹腔镜手术器械精密、贵重,手术护士应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各种仪器器械的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器械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器械护士应熟悉腹腔镜手术步骤,充分了解器械的性能及使用,熟悉相关手术部位的解剖,以便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应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性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前充分了解病情、认真评估,术中做好压疮、、低体温、输液、输血用药、气腹压力、跌倒坠床等的管理,保障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傅顺娇.术中主动保温措施对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3):109-110.
[2]苏秀英.加温冲洗腹腔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探讨[J]. 现代护理,2006,12(16):1517-1518.
[3]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91-203.
1 手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隐患
1.1 接手术病人进手术室
接手术病人时,首要的就是严格执行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双人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如:科别、床号、姓名、实施手术等。此外,核准病人后,还需查对病人的病历资料,包括病人的手术、麻醉同意书是否签字,各类术前准备的化验单是否齐全。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核对好安排病人进行手术的手术间,如果把病人送错手术间,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1.2 协助病人安全过床
此环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手术病人常规空腹接受术前药物注射后送入手术室,因此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稳定,在过手术床时,很容易发生坠件。帮病人安全过床后,在未开始麻醉或手术前,也一定要有手术室工作人员陪伴在病人身边,不能让病人在手术间独处,保证病人的安全。
1.3 病人手术的摆放
病人手术摆放都是在接受麻醉后才施行的,因此病人的意识多数情况下都不清醒,不能诉说自己的不适。护理人员为病人摆手术时,对受压、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要放软垫保护好病人,使病人安全、舒适,并将病人的整个手术固定稳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受压部位的情况,病人肢端的血运和皮肤颜色,预防病人出现压伤等并发症。
1.4 手术用物的检查
要严格检查病人手术用物、手术器械的灭菌是否符合要求,如:灭菌包有无破损,包外的灭菌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变色等。为病人执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1.5 手术中为病人给药
在手术室,病人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药物时,都是医生或麻醉师直接下达口头医嘱。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听清、问清、经两人核对、并向医生或麻醉师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为病人给药。给药后保留使用过的药物安瓿,再经两人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丢弃,并及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1.6 手术中为病人进行输血
病人手术过程中进行输血非常常见,现在医院对病人的输血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输血管理制度的内容,并严格执行。领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病人和血液,输血时应与麻醉师在病人床边共同核对病人病历及输血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双签名,方可输血。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输血情况,出现输血反应时要及时处理。输血后要及时做好输血登记,如发生输血反应,还要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连同血袋送回输血科,按规定程序上报。
1.7 手术器械的清点
手术器械的清点是手术过程中原则性最强的一个环节,此环节一旦发生失误,就已经能直接引发事故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在手术开始前认真清点手术台上的所有用物,尤其是缝针、纱布、血垫等用物。在手术中,如需添加手术用物,添加用物后一定要及时做好手术用物的补充登记,作为器械护士必须管理好自己手术台上的手术用物,做到心中有数。再有一点要说的,就是手术将结束缝合体腔的时候了,是器械护士最忙、最需谨慎、最需坚持原则的一个环节。在缝合体腔的时候器械护士一边要供应手术医生缝针的需要,另外一边还要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这时,手术室护士要坚持一个原则:手术台上用物没有完全清点完毕或清点数目与登记不相符时,一律要求手术医生暂停手术缝合,待手术用物清点完毕,并且手术用物数目与登记相符时方可继续进行手术缝合操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首先就要明确坚持原则的重要性,这才是对病人负责的表现。
1.8 手术标本的保管
严格执行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病人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在体内取出异物、体液等均视为手术标本,护士应加强保管和妥善处理。手术后要将手术标本浸泡在标本固定液内,并贴好标签,放入标本柜加锁存放。
2 小结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高风险的护理岗位,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都很高。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潜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隐患,要保证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医院完善和健全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使手术室护士有法可依。作为手术室护士也要增强责任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吸收经验,才能更好防范手术中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回收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6例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46例自体血回输患者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 :自体引流血回输方便、经济、安全,并有效避免了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关节置换;回输;自体血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和术后出血较多,尤其是双侧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出血更多,多数患者需要行输血治疗。由于异体输血具有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并且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血源紧张的情况,自体血回输逐渐受到重视。如何提高护理水平减少自体血回输的不良反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课题。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骨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岁。髋关节置换31例,其中6例为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15例,均为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
1.2方法:均采用Stryker公司生产的Consta Vac CBC-II封闭式血液回收装置。关节置换手术结束前,使用脉冲式高压冲洗枪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内积血、碎骨渣、骨水泥颗粒,吸净冲洗盐水后放置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接回输器。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自身输血技术了解甚少,容易对该技术持怀疑态度并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手术前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关节置换手术输血的必要性;术后引流血液弃用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各自优缺点;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消除恐惧心理。
2.1.2常规护理:入院后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等,以了解患者有无自身输血的禁忌证。
2.2血液回输专项护理
2.2.1检查固定装置: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将回收器挂在足侧或床边,用固定夹妥善加固。检查并确保所有连接管包括“Y”型连接管的连接处完好密闭。移动或搬运病人时,必须小心操作,防止连接管漏气。如有血凝块堵塞管道,必须及时用手挤压管道,使之保持通畅。
2.2.2负压设定:最初启动负压引流时,将真空旋钮置于低档,持续10分钟后,请示医生依据引流量调节真空档位。
2.2.3血液回输:依据患者病情回输自体血液可以采用一次性回输或少量多次回输。一次性回输为回收6小时血液后,一次性回输给患者。少量多次回输是指血液回收和回输同时进行,及血液每收集>200mL即可开始回输。血液回输前常规注射抗过敏药物。回收血液时,关闭储血罐与输血袋连接,开放伤口与储血罐连接。回输血液时,关闭伤口与储血罐连接,负压关闭,开放储血罐与输血袋连接。血液回输完毕,储血罐可继续作为负压引流器使用。
2.2.4病情观察:血液回输过程中详细记录回输时间、回输血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皮疹、血尿等不良反应。术后第1日复查血常规,凝血机制。评估患者失血量。对于血红蛋白
3结果
本组46例患者均在术毕6小时内完成自体血液回输。自体血回输量400-850mL,平均每例回输550mL。其中3例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因血容量不足,除自体输血外同时输注库存血200-400mL。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46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
4讨论
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我国已较为普及。髋、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手术中失血量较多的手术之一,多数病人需要输血治疗[1]。尽管异体输血已成为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异体输血因其自身特点决定了不可避免的存在溶血、过敏、发热、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肺损伤等危险。另外,尽管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仍然担心因输血而传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染性疾病。而自体血回输清洁、安全、无致热源;不必担心输血感染疾病;不存在免疫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部分解决Rh阴性血源缺乏的问题[2]。骨科膝、髋关节置换是自体血回输的绝对适应症。禁忌症包括:(1)肿瘤假体关节置换;(2)患者自身已存在经血液传播的疾病;(3)超过6小时的回收血液[3]。
自体血回输固然存在诸多优点,但并非没有风险。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细致认真的工作尤其重要。总结我科46例患者成功进行自体血回输的经验主要包括:(1)放置引流管之前,术野的良好冲洗是保证引流血液洁净的前提。关节腔内的残留骨渣、骨水泥、组织碎屑可能阻塞引流管,影响引流量。(2)负压吸引不宜过大。引流负压过大可能破坏红细胞和脂肪细胞,产生游离血红蛋白、脂滴。进而造成肝肾损害、肺脂肪栓塞、一过性血红蛋白尿等并发症[3]。(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液污染。(4)细致的病情观察。强化引流管的管理,防止脱管、管口污染,血液回输过程中的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方便、经济、安全,并有效避免了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志峰,翁习生,邱贵兴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效用[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7)385-387
【摘要】 我院手术室从2010年5月至2011年手术室10月,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医护人员均严格执行了三方核查,在确认患者身份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正确后实施手术,降低了手术风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风险
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患者的安全[1]。为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国家卫生部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细则和《手术安全核查表》,将手术安全核查作为一项核心内容纳入手术系统科室。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2]。 我院自2010年5月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病人安全核查表”,在近一年多的使用中,有效地确保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实施核查流程与内容
1.1 术前访视核查: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一天下午由巡回护士访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姓名、床号、病案号、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必要检查结果、交叉配血、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1.2 麻醉实施前核查:由麻醉医师负责按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核查患者情况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确认并记录签字。
1.3 摆放前:由巡回护士负责共同核查手术部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负责术中所用针、线、纱布、器械、敷料等物品清点核查,及时记录在手术护理清点记录单,并签名。
1.4 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生负责核查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手术、麻醉风险预警,确保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正确;巡回护士核查手术物品灭菌准备情况并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1.5 手术结束前:手术医师宣布实施手术名称及做关闭手术部位的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关闭手部位前后共同清点(四遍)术中所用针、线、纱布、器械、敷料等物品,将结果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及时完成手术护理清点记录单。手术结束后和病历一起送回病房。
1.6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1.7 术中用药输血前:手术中用药多数是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确实后执行,巡回护士准确记录所给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间;输血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核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漏血;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储血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是否正确,再将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型检验报告单逐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2 效果评价 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5月起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表》,在确认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实施正确的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患者安全。
3 讨论
3.1 实施安全核查制度,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麻醉与手术医师,每一部门相互协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3]。以往核查是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一方来完成,手术医师一般在麻醉实施后,手术开始前到手术室;通过实施安全核查,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手术团队逐渐认识到保障患者安全需要每个人充分重视,不折不扣地按流程实施核查措施,以减少质量缺陷,有效避免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系统错误,从环节上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2 提高执行力度,降低手术风险: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将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作为手术风险管理的重点,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将成为常规化,进一步提高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是确保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实施正确手术的关键[4],降低了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正良,彭望香主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2004.6湖南科技出版社
[2] 卫生部办公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S].(2010-03-17)
1 输血前
1.1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输血的利与弊,告知输血操作过程,以便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2依据输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所采集血标本的正确性。
1.3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等。
1.4要求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到患者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患者处于昏迷则要以患者手腕的标签来确认。夜间1名护士值班时请值班医师协助核对。
1.5认真核对输血医嘱,复核患者的输血申请单和血液品种,将正确的血液在正确的时间内输注给正确的患者,保证输血安全。
2 输血中
2.1输血必须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经过相关输血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操作,熟知各种血液成分输注要点。
2.2输血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2.3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min要慢。一般情况下为5~10ml/min。在处理大出血时要求快速输血,5~10min可输注1个单位。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速度宜慢。大量急性失血需快速输血时可加压输血 可采用血压计加压法、手卷挤压法或采用专门的加压输血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袋血需在4h之内输完,防止时间过长,增加血液发生细菌污染的危险。
2.4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肢体。输血超过5袋,速度大于50ml/min、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有强冷凝集素可遵医嘱给予加温,但要有专人操作并严密观察。
2.5输注时应选用"Y"型标准输血器,一端连接血袋,一端连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袋,以备随时冲洗输血器和稀释红细胞。输血器必须至少12h更换,用于输注红细胞的输血器不应用于输注血小板。
2.6稀释和排气只能使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防止血液成分变性或溶血,防止掩盖输血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特别是严重的溶血反应,防止血液被污染。
3 输血后
3.1输血结束后,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做好输血量的记录。
3.2输血后血袋送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1d,以便需要时能进行检测。
3.3应将与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同意书、医嘱单和输血记录单应放入患者病历做永久保存。
总之,护士作为采集标本和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负责床边的最后核对,是预防错误输血的最后一道把关者,因此,护士要掌握输血相关知识,认真进行采集血标本和输血前的核对,同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应,对输血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护士有责任确保将正确的血液输给正确的患者,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晓联,靳晓玉,刘燕玲,等.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后相关指标的探讨[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
[2] LindseyT,WattsN,SouthwoodE,et al.Chronic blood trans fusion therapy practices to treat strokes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5,17(7):277-282.
[3] 杨光承,向文玉,赵历,李玉芳;药师深入临床做好合理安全用药[J];北京医学,1980.06.
[关键词]产妇;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13-01
1 术前护理
(1)认真做好术前防视,掌握产妇的一般情况。介绍有关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并告知其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情况下进行的,使其增强对医护人员及麻醉师的信任感,更好的配合手术。(2)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消除顾虑。产妇家属的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护士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家属理解并配合。对经济条件允许术后怕痛的产妇,护士可告知术后可用镇痛泵,使其顺利渡过术后二十四小时。
2 心理护理
2.1 由于产妇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惧怕疼痛,担心胎儿在手术中出现意外,麻药对胎儿智力的影响,胎儿是否会发育不良;部分患者对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滞产等原因需急症手术,缺乏思想准备;有的产妇担心腹部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因素,易使产妇造成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加之进入手术室后,与亲人分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手术器械的碰撞声,仪器的使用声等也会使产妇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1],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术后大出血,甚至危急生命。
2.2 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室护士提前一天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解剖宫产手术的简单过程,介绍新式剖宫产的安全性和优越性,说明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对于要求美观的患者告知伤口可以被内裤遮盖而不影响腹部整体美观;介绍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特点,使其增加信任感,更好地配合麻醉。对于急症患者,巡回护士应守在病人身边,不断地鼓励患者,并使用肢体语言如:握住产妇的手,宫缩时轻轻按摩腹部,使产妇在心理和精神上处于放松状态。术中牵拉脏器和胎儿取出时,及时告知产妇,并嘱其深呼吸,减轻不适。术中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胎儿娩出后及时抱给产妇察看,并告知胎儿的性别,发育情况及出生的准确时间。术后,擦净身上血迹,垫好护垫,整理衣服,注意保暖,将产妇送回病房
3 手术中护理
3.1 保暖: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和术中失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寒战现象,此时,产妇机体自行调节功能差,必须注意保暖,除必要的被褥、手术敷料外,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4〗。巡回护士术中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术中可用温盐水浸泡纱布、纱垫;冲洗液、静脉液等适当加热至37℃左右,减轻寒冷刺激。
3.2 输血期间的护理:如遇需输血的产妇,输血前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应两人严格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量及编号。输血前应先输入少量平衡盐水,给予抗过敏药物。输血应先慢后快。输血时血液管道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和液体,以防凝血或溶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免出现输血反应,并应备好抢救药品,所用药品以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保留药瓶安瓿,以备查对。在输液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血压、尿量、尿色,关注手术进展及术中出血量,及时准确报告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3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护理:对疑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人室后,常规立即吸氧;新生儿娩出前应准备好氧气、抢救台、复苏用品等,新生儿出头后擦净口鼻黏液,再娩出胎儿身体,以免误吸。胎儿娩出后立即取平卧位头后仰,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尽快擦净皮肤。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插管辅助呼吸等新生儿复苏措施。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行母婴皮肤接触,平复产妇情绪。并告知胎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若为双胞胎则标记好大小。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观察 产妇术后回到病房后,高度关注其一般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按时测量产妇血压、体温、脉搏等指标,并记录清楚。
4.2 饮食护理 在产妇胃肠蠕动恢复之前禁止饮食,待肠道通气后,可以进食易消化的如稀粥、米汤等清淡的流质食物,禁食豆制品和牛奶;让产妇尽早下床走动,促进肠蠕动。
4.3 疼痛护理 因为术后子宫收缩,腹胀和伤口会导致产妇疼痛。对于腹胀导致疼痛者,让产妇适度活动来缓解;对于伤口导致疼痛者,可于术后遵医嘱24 h内肌注杜冷丁。观察切口有无渗出和红肿,及时更换敷料。
4.4 管道护理 将输液管和导尿管固定妥当,保证管道流畅。按时记录尿的颜色和量,出现导尿管正常尿量过少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每日常规尿道口护理2次,一般在术后12~24 h,患者情况正常情况下,可将导尿管拔出。
4.5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感染是剖宫产手术主要的并发症,为产妇产后死亡的重要原因[4]。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切口感染等。预防措施包括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产妇病情和体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嘱产妇取半卧位,让炎症在盆腔局限,同时以便恶露排出;让产妇加强呼吸活动,有痰就用力咳出;按时尿道口消毒,使外阴保持清洁;切口处及时换药。
4.6 产后母乳喂养 因受限制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部分产妇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加上没有喂乳的心理准备,使产后母乳喂养受到影响[5]。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和家属宣教母乳喂养对孩子和产妇自己的好处,协助产妇掌握正确喂乳姿势,使更多婴儿获得母乳喂养。
结果
剖宫产是一种不经软产道的特殊分娩方式,已成为解决产科难题、挽救产妇和婴儿生命非常有效的手术]。但是,剖宫产也有其不足之处,剖腹手术毕竟是一次大型手术,对产妇会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剖宫产的婴儿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没有接触产道细菌,直接与外界接触,自身免疫力会低于顺产婴儿,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细心做好围术期产妇的护理工作,解答产妇对手术的疑问,舒缓其心理压力,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顺利进行,对于产妇和婴儿的安全以及产妇术后的恢复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丽芳.157例妇产科手术产妇围术期整体护理心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344-345.
关键词: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全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90-02
临床输血作为医疗救治中的关键因素,对无数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医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临床救治对输血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血源比较紧缺的情况,如何有效的保证患者在急需时的血源供应,成为当前医疗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临床输血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成为当前医疗部门的重中之重[2]。
1 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的数据流程分析
在临床输血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医生为患者开写输血申请的医嘱,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接收到电子输血的申请之后,根据护士送来的患者血样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在样本配血完成之后,进行血液计费并出库,医生在为患者输血的过程中,实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在系统中填写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在对不良反应情况汇总之后,需要分析整个过程和不良反应处理的情况,输血过程的所有记录都会记录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显示。在设计的系统中,需要降低差错率,提高输血的工作效率,要求每一个环节的执行都是以前一个环节的准确无误为前提条件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保证整个数据处理的流程准确,进而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用血安全管理,具体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该数据流程中,主要以患者的输血信息与血库的信息为主线,通过输血申请单,确定输血申请的审核与管理,并对患者的信息与血库信息的比对,并核对护士的取血单,发放血液[3]。该数据流程包括医生的输血申请单、配血管理、血液复合、费用管理、血液发放等一系列事务管理。
2 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输血过程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根据系统数据的流程,在血液管理系统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功能:
1)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对患者的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住院医生站紧密结合,并根据医生的处方与输血系统做程序接口进行连接,并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处理,保证记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完善HIS系统与输血管理系统的收费接口,保证血液配血与收费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便于对血液的使用进行统一调配,做到实时计费,并将计费信息在HIS系统中进行同步显示,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
3)对输血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输血科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为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与管理服务。它要求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需要管理人员监督,及时解决每一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4]。
4)增加查询功能与报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查阅。对于血库的存液,需要能够及时的按照系统的编号、日期、用血的顺序等进行统计和存放,帮助管理人员有效的安排用血顺序,并在系统的开发中增加各种数据报表统计功能,方便对各个病区的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并综合的分析输血的相关情况,系统还需要增加血液的查询功能,便于管理人员对库存血量的查询,有效的控制库存,便于对血液进行控制与管理。
3 系统的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部门存在职责与分工不同,需要对系统的权限进行分析和管理,以避免系统出现误操作和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保证医院的用血时间、血量、血液的回收等情况的数据修改,对系统的数据实时分权限的管理,保证系统资料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统一性[5]。因此,系统的开发包括配血、发血、配血作废、在库血查询、电子申请、输血站的工作等相关模块,具体的分析如下图2所示。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B/S与C/S的混合架构,运用C#和.net语言进行开发,并运用Struts的结构模式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在系统的开发中,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充分考虑医院临床输血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同时考虑系统模块开发中的系统优化等问题,具体模块设计如下:
1)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于系统后台参数的设置,可以设定医院信息,进行权限管理、用户管理,修改系统密码等。
2)订血管理。可以制定订血计划,并且查看订血回执。
3)库存管理。该功能主要对血源信息的管理、库存血液的维护、有效期的处理、库存血液量的预警、发血、误发血的回收等相关功能的采集与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血液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4)输血申请。主要完成申请单录入、审核、血标本接收、血型复核等。在主治医师开病人的输血申请单时,系统会自动的提取患者的信息,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用血量、时间、成分、目的、是否需要抽取血液样本等相关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提交保存,完成输血的申请。输血工作站在接收到输血申请之后,就需要对患者的信息、血样进行检验,根据医生的申请单完成血液的准备工作。
5)配发血管理。主要功能是输血的相关业务进行管理,对输血申请的配血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对已经配发的血液信息进行管理,设有配血计划、交叉配血、发血管理三个子菜单。
6)自体血管理。可以进行自体血申请录入、自体血库存查询和自体血发血三项功能。
7)质控管理。主要功能是查看质控条码,查询血型、配血记录,进行血型鉴定,同时,查看相应的记录表等。
8)用血统计。该功能主要是系统的用血申请信息、血液信息、日常用量等业务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同时也能够对科室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信息(例如用血与取血的情况)进行深度的统计与分析。
9)财务报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对于输血、血液出入库与报废、工作量进行统计报表,可以查看血液报废、血液出入库、血液收支结存,从成本上核算科室用血成本,详细查看输血科收费明细与汇总等情况。
10)辅助管理。主要对耗材、器材维护、手术排班、手术状态等角度,查询相应的配合功能。
11)行政管理。主要是日常行政信息的管理,如消息通知、日常工作动态监控、查询系统日志、查询工作日志记录、交接班管理等。
12)血液溯源。主要功能是对于患者输血前后信息进行记录,可以查询输血反应、患者用血信息、血液信息,记录患者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等信息。
13)检验报告管理。主要功能是输血者的申请单与标本接收与签收的管理。在医生发出用血的电子申请之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就需要完成相应的样本,这样输血科就可以通过样本的条码进行扫描,核对相关的信息,然后接受样本,以便于检验,系统就会自动的记录样本的接收时间与接受者,根据申请的用血情况来签收和审核申请。
14)细胞分离。可以进行细胞分离预约、申请,记录细胞分离观察信息,对于细胞分离的结果进行回报等。
4 小结
构建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血液资源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的有效举措。实践中,通过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临床输血信息的全程化管理,有效规避血液资源的滥用和乱用,确保血液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同时,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置,可以提升医院各业务单元的管理水平,促进其从常规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伍伟健,田兆篙.临床输血应遵循的基本程序[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226-231.
[2] 王全立,王晓伟. 血液管理信息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6):453-456.
[3] 刘建萍,张丽娜,王金霞. 输血科血液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