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英语课堂论文

大学英语课堂论文

时间:2022-11-21 09:48:05

大学英语课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分支。它在语料库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空前迅速的发展,电脑语料库语言学对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语料库,规模大、功能多、检索方便,使语言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语言的理论探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料库已经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语言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语料库提供真实语料,并且借助计算机软件,可以迅速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人们可以在这些数据基础上验证现行的理论和构建新的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在过去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对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为不同目的建立的语料库可以应用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体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口语研究、词典编纂、语言教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言语识别与合成等领域。

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特征以及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特征等方面作出分析,其分析结果可应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实践,改进课堂教学。比如,语言现象的分布和频率等信息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确定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学习者语言应用和使用失误等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语料库还可以应用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大纲设计等。语料库为确定教材或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表、语法结构以及它们的编排顺序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应用语料库开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开始引起广泛的兴趣。

二、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语料库具有相当多的应用领域,它们能帮助科研人员研究语言现象,编辑词典、语法书、教学参考书,翻译工作者可以利用语料库核对所译的词句是否准确,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备课、选用例句、编写练习、出试题。语料库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其实用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大量例句学习单词,了解单词或词组的各种意思;掌握词组,熟悉词语搭配;帮助区分同义词等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克服单词障碍似乎除了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语料库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们在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学习一个生词不仅仅是记住它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还要熟悉它所出现的语境和句子,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单词的用法,牢固地记住单词。语料库正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能提供大量的实例,使我们聚焦某个单词的各种用法,注意到单词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和句子。

能否掌握常用短语、熟练运用词语搭配是关系到所学的英语是否地道,是否接近本族人的语言。然而,任何一部词典所能涉及到的搭配现象都相当有限,难以满足英语学习者进一步认识词语搭配关系的需求。词语搭配不仅包括短语动词、复合名词、介词短语、固定词组、成语等常见的词语连用结构,还包括无数的习惯搭配。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熟悉原文时,在翻译和造句过程中,随时随地会遇到各种固定和习惯搭配,在这些情况下,大型语料库最能表现其无比的优越性。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填补在认识词组和语句结构过程中的空白,用更多的实例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大型语料库所提供词语搭配在帮助我们辨析同义词方面也能发挥出辨析词典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使用与语料库相配套的教学法

一旦语料库进入课堂,势必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影响。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更容易在教学资料匮乏的环境中形成,经过语言专家提炼的外语语言信息一般要通过教师才能传达给学生,一些学生也误认为只有认真听课就能学好外语。其实,外语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利用外语资料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所以,有现代教育意识的学校无不设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外语学习资料,使学生发挥出主动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语料库是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扩展。语料库进入外语课堂,学生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会感到视野宽阔,有如在外语海洋里畅游。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他人归纳出的一些现成的基本概念,他们需要亲自去发现语言规律,亲自寻找归纳所需要的语言信息。因此,教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上做文章,调动学生主动地发现并认识语言规律。

实施语料库教学方案的核心就是要给学生在语料库中探索和发现语言规律的机会,并在有组织的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若要顺利有效地实现网络语料库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和同伴。教师要准备应对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网络语料库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各种定义和概念变为主动地到语料的海洋中去发现吸收自然语言。

四、结语

语料库的利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尝试利用语料库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认识。对于地域偏僻,外语教学资料缺乏的学校,网络语料库资源就更为可贵。及时地发掘和利用语料库资源能迅速有效地增强辅助外语教学能力,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可直接在线使用的BNC、Cobuild和LDC等网络语料库以其丰富的语料,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能够满足师生想要认识的各种语言现象、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的需求,它们必将成为外语课堂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使语料库资源为我国的现代化课堂外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2]桂诗春、杨惠中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近些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尤其是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中,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在许多高校都逐渐开展起来了。第二课堂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向学生提供比传统课堂教学丰富得多的学习手段和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而教师则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但在很多高校,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也不够显著。这里,笔者将探讨英语第二课堂的几种活动形式。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如下:

1.安排常规活动:

1.1英语角

英语角活动是由专人负责的常设项目,可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定期进行。英语角能提升全校的英语学习氛围;它所创造的良好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愿望,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角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进行:

1)自由交谈。邀请外籍教师和英语教师参加,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也可以提前公布一些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或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

2)访谈外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不同的访谈任务。例如:了解某种风俗习惯,风景名胜,校园生活等。学生根据任务设计不同的问题,与外教进行交流。访谈结束后.各小组可以就访谈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提问,如何与人沟通,而且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1.2英语情景棋拟室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搬进教室进行模拟,并定期开放。比如,商店购物银行交易、餐厅就餐、机场登机等等。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会大大提高,英语操练的效果也会十分显著当然,这种活动同时需要多个教师指导组织并配合。同时,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必要道具才能进行。

1.3影视欣赏英语影视教学的优势是多面的。首先,它能提供丰富的文化、社会背景,造就一种亲临其境的课堂氛围。其次,它能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可以引导学生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再者,通过影视的形象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并激发其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因此,学校应定期向学生开放多媒体教室,利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价值、有利于练习口语的外语录像、电影等,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加上教师的适当讲解,师生之间观后感的交流,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1.4英语专题讲座有计划地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外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控能力,增强语感、启发思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领略到某一知识领域的精华,看到成功的希望,找到通向成功的方向。

2创办各类英语机构:

2.1英语协会

英语协会是由学生组织的社团,定期开展英语活动。外语协会可下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分支机构,供学生选择参与。如:英文演讲小组、英文剧社,英文合唱团,英语朗读小组,英语阅读小组,英语智囊团等。

2.2校园英语调频台

校园英语调频台是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它可以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如早晨、午休、晚间广播,让学生时刻处于英语的氛围中;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中逐渐培养他们的语感。培养语感在语言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多听、多说、多模仿自然就能形成一种语言使用上的感觉。校园英语调频台,可以招募一些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担当主持人,分级分段播报各类英语节目。例如:转播经典英语广播节目、访谈外籍教师、介绍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等,以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调频台的负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采、编、播,在制作精彩节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节目播出后,应对学生的收听情况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反馈,以便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

2.3学院英文网站

1)利用学院教学网络平台创办校园英文报刊,开辟各类英语学习专栏,招募英语水平较高、有专长的学生负责相应的栏目,让他们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踊跃投稿,由相关教师担任责任编辑进行审阅、定稿,上传到网上,定期出版。2)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安排教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探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交流学习经验。)3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软件、教师教案、在线测试等教学工具供学生自主学习、操练使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原版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听力资料等有价值的视听学习资料。4)设立校园网上英语聊天室。聊天室的英语输出,形式上是文字性的,但实质结构是口语性的,甚至比口语还要简洁,还要有个性。这实际上是学生锻炼口语输出和新兴的网络语言输出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聊天室内,除监督和提醒学生用英语沟通外,也会主动提供一些话题组织大家讨论。由于大家都用网名,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太差而遭人嘲笑,都能大胆地发表见解。所以这里的聊天不再是一种语言活动,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在聊天室里,最关心语言形式的是教师,当他发现一个学生频繁发生某种严重错误时,应用巧妙的方式进行提醒,而不是打断他的谈话。

3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

丰富多彩的英语竟赛活动,使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与机会,来体现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的特点。适时地举办英语词汇竟赛、英文朗读比赛、英文书法比赛、英文游戏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短剧比赛、英语知识竟赛等。通过竟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中发现不足,互相交流、总结,促进进一步的共同提高。另外.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省级、国家级的英语竞赛,增加他们与兄弟院校优秀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第3篇

关键词:交际能力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模式;教师角色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是有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讲解语言形式,而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交际素质不高,文化知识和交际文化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效率,影响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以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作为最终目的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科学地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交际素质。而如何正确理解交际能力,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处理交际技能训练,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语用学中,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给当时的语言研究,尤其是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极大地拓展了语言研究的视野,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发展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能力(competence)这个概念最初是由Chomsky提出。它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语法知识,与具体环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没有任何关系。语言能力这个概念因为太狭隘而受到大家的批评,为了扩展能力这个概念,D.H.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foruseoflanguage)。他认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形式是否可能(possibility)——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2)实际是否可行(feasibnity)——产生能被人脑解码的句子的能力l(3)运用是否得体(appropriateness)——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应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能力;(4)语言的可接受性(performance)——话语被完成的事实。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判断能力。学习者不仅要知道句子在语法上是合格的,而且还要知道句子是得体的。也就是说,在交际时,交际者应考虑针对此时此地对谁讲,该讲什么,怎么讲,其基点或出发点是交际者,拥有交际能力就是同时拥有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Hymes认为,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实施一系列语言行为从而具备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去的能力。换句话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就是学会表达某些特定的功能。在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加纳莱(Canale)和斯韦恩(Swain)在1980年提出了一个交际能力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以及策略能力。因此,交际能力理论在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具备了可行性,对英语课程教学也有了实际的指导意义。LittleWood在(交际语言教学论)一书的前言中就指出:“交际教学途径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语言视角。尤其是它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教学内容不仅是语言结构(语法和词汇),而且应包括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交际教学途径还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语言学习视角。它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只教会学习者怎样运用外语的结构还远远不够。我们务必培养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的策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习者成功的社会交际能力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应用语言学家在此方面的探索,对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将交际能力训练贯穿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1.大学英语课堂开展交际能力训练的主要障碍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传统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老师的个人陈述和讲解形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或者也仅仅局限于少数能力较强,胆子较大的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大部分的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时,都会感到紧张。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并非主观上不重视英语学习,或者不想提高英语表达水平,而是对在课堂上究竟应该如何表现,如何参与到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顾虑。由此看来,目前,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存在的主要障碍有: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思想,探索出具有真正意义的实践方法,如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名副其实地充当课堂的“主人公”。老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思想,同时帮助学生也实现思想的转变,换言之,就是帮助他们反客为主”。这个过程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开展起来也有诸多障碍。首先,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严重缺乏导致课堂活动开展受阻。再加上课堂练习的内容均由老师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完全没有参与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所以,教师面对的状况是许多课堂活动安排下去后很难得以良好的实施。很多学生因为无法用英语表达而缺乏信心和勇气,或者可能对教师的安排活动不理解,不感兴趣,表现出非常紧张、焦虑和不安的负面情绪。因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害怕犯错、出丑,宁愿埋头记笔记也不愿意站出来展示自己。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其次,课堂模式单调、刻板。学生课堂上的交际能力训练通常是单纯的一问一答、复述和模仿,难度较低,并且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老师布置某个话题,要求学生讨论和表达,而这一要求对非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又比较大,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最后,课堂可供学生练习的时问少很多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因而造成课堂气氛紧张,即使老师设计好了场景,让学生临场表演或回答,结果很多学生站起来抓耳挠腮,沉默半天也想不出如何表达自己。难以真正实现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上论述了目前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交际能力训练的主要障碍。如此诸多障碍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交际能力训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既能做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能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2.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的变换

对外语学习者而言,语言知识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同时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以情景为依托,以整体为指向,一切活动围绕交际,尽量重现交际过程,并允许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根据这些特点,在运用此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要求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新的角色。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创造条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角色扮演等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反复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

下面就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如何调整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课堂活动的环节主要包括:恰当地设计好小组合作的内容和任务、监督小组的合作学习、掌握好适合学生能力和技巧的任务分量、及时进行评估和小结等等。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课堂的主人,他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学生开展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在每个环节的角色都十分关键,并且教师的组织活动策略和方法也将给整个课堂的交际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开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个环节,恰当地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布置给每个学习小组的任务应该是适合多个学生合作的任务,而不是个别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任氛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考虑并策划好合作学习的原则,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由学生自行、自发地分成自然小组,也可以有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表现力和性格等因素来进行分组,同时要安排选出小组长,面可以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第二个环节,掌握好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任务量。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该注意其任务的份量和难易程度是否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的,如果任务过于复杂就会打击小组学习的积极性,挫伤成就感,但是如果过于简单,则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实际的交际能力。另外,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时效性和实用性,布置的任务尽量要涉及学生熟悉的话题,以大学英语精读课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给出不同的讨论题目,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归纳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展开讨论,共享和互补信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与同组成员或者其他组的成员分享观点或证实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将有助于克服学生因有顾虑不愿在课堂上发言的心理,营造活跃、竞争的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对原有的知识会产生新的、更深层的理解,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个环节,监督和协助小组的学习。教师必须让学生对所需要完成训练的任务和目的有清晰地认识,为了防止出现不着边际的相互聊天的情况,教师在其中还应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协助作用。因此,在布置任务时,教师的首要角色是指导者,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交际训练任务的目的和相关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注意掌握好一套比较客观的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的学习实行监督,以便更好的考察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另外,在开展课堂交际活动时,教师还将充当协助者的角色,也就是学生的语言支持者。由于受已有知识、语言能力限制,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表述困难。这时,教师及时给与语言支持,或是直接给出表述内容,或是引导学生换种角度进行表述思维。否则,教师一旦不能做到这点,课堂活动很可能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而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不配合。最后一个环节,及时对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评估和师生共同评估等。在教师进行课堂评估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每次学习任务的价值,肯定学生的成绩,并向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这样就使得学生既了解到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知道了改进提高的方法,相得益彰。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评估落实到期中和期末的考核中去,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考核可以通过随堂测试、期中或期末测试、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来进行。从上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四个活动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所担当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也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变化的,其目的就是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交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监督者,也是语言支持者、鼓励者和参与者。教师尽力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引导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鼓励他们自我表达,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学生通过反复应用各种交际手段,重复训练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提高交际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安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国文化教学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与接触愈发频繁。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其文化上的优势,对其他国家实行文化渗透,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为了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加强文化安全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高校进行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抵制西方大国的文化入侵,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不良现象,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安全建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进展情况。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及必要性

近年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积极向学习者灌输西方文化,讲授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鲜有教师关注中国文化成分,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打入了“冷宫”,很少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文化教学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2】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输入意识薄弱;重视英美等“精英文化”,摒弃多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忽视母语文化;学生无法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表达母语文化等。【3】

众所周知,任何交际都不是单向进行的,而应该在交际双方循环往复。跨文化交际亦是如此。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将本土文化用英语恰当表述的能力。不难想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有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而缺乏适量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长此以往,大学生势必会形成崇洋的思想,导致自我身份意识模糊,民族自豪感降低。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4】古今中外外语界泰斗无不是在外语和本国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的钱钟书、傅雷、许国璋、梁实秋等无一不是从小熟读诗歌散文,具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后习得外文,最后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学习外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部分。【5】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成分,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竞争与合作愈发频繁。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间的碰撞、摩擦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发展、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这种形态进行的新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6】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作为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场所,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安全建设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总之,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文化平等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1、文化平等原则。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我们强调加强本土文化教学但不等于否认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是说母语文化优于目的语文化。我们应该明确,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只是不同社会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信仰、法律,及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以宽容、辩证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要避免崇洋思想的产生也不能“为中国文化独尊”。只有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才能消除教学中的文化歧视,促进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为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实用性原则。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与专门的文化教学不同。专门的文化教学其内容更为广泛,涉及面更广;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本土文化教学也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此外,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7】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实用、可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循序渐进的原则。文化的积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绝不能操之过急。过量的文化输入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吸收,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相辅相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宜的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三、中国文化教学方法

1、对比法。在文化教学中应该提倡对比的学习方法。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的文化敏感性。对比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因为异同的反差能有效加深学生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8】通过文化对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Unit One为例。该单元涉及到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可以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的“鬼节”与之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在介绍完万圣节的相关习俗后,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回忆“鬼节”的传统习俗,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随后,教师将“鬼城”——丰都介绍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既了解了传统节日,又对旅游景点有了大致的了解。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母语文化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以所学教材内容为基准,以专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技能;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3、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饮食、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假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大家分享;可以安排duty report,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母语文化相关的知识及时介绍给大家。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讲座等。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实施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底蕴,提升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楷模。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2

[3]郭姗姗,潘冬.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9):96-98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7-12

[5]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6]陈树文,郑士鹏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 【J】中州学刊 2012(3):100-104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44-145

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学英语课堂情景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将校园文化引入英语课堂,开展课堂情景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大学英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心灵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衡量大学实现教育目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创新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素质教育主要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大学基础学科,英语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优质的英语教学活动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必要条件。英语课堂情景剧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平台,营造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另外,良好的校园文化又可以促进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一、大学英语课堂情景剧扩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英语教学不能简单的看作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而要更注重其实际运用的内涵。随着我国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逐步加深,大学生毕业后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趋上升。因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型过渡到能力培养型。大学英语教学要把学校,社会作为教育的内容,形成一种多样性、持久性和丰富性的大学英语教育。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是大学生毕业后马上要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学校中让大学生开始了解社会对他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把校园生活作为社会实践的对象,从而能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英语情景剧的创作及表演这一教学活动是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模仿社会实践的问题让学生来创作情景剧,激发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由此,通过英语情景剧营造一个多元化的校园环境和富有核心,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用情景剧带动学生及全体教师升华自己的价值观,道德意识,理想信念,及心理素质等,形成一个热爱生活,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

二、大学英语课堂情景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教书育人是学校之本,在大学英语改革下,大学英语课程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教学理念的改变,应该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陶冶情操,育人为本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入情景剧这一方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从情景剧的创作准备阶段开始教师就应该充分发动学生去搜索筛选资料,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中我们体现学生的思想活动。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学生通过情景剧能认识到英语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认识到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做人,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正确的加以引导,通过情景剧使校园文化充满英语课堂,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真正做到育人为本。

(二)发展主体,培养合作

无论是欣赏情景剧还是创作情景剧,个体都要有主体意识,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课堂情景剧发展学生的主体。校园文化通过主体展现。情景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展示自己丰富的独特感受。这·活动不追求统一和确定,而是体现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运用情景剧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和提高。合作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之一。在课堂情景剧中,学生根据兴趣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从最初的剧本的选择,改编,排练,演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点之一。

(三)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 区别与关系 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也不断研究和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也在不断建设发展中。诸多研究和文献从理论上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仍为传统型,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类似,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很多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促进商务英语课内教学。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笔者认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还需要把握这样两个关系与区别。

1.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区别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不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意义与内容也不同。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众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主要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观大多数的大学本专科院校,其第二课堂的形式主要有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英语角、讲座、影视欣赏活动、辩论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等。

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无论在作用与内容上都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其作用更明显,内容更实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同时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剧增,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单一的英语课堂已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从内容、形式上融入商务英语学习环境,体验社会文化,扩大知识面,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增强对商务英语这一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灵活运用,既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对策能力与商务方面的能力。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载体,英语课外活动、各类英语社团、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工作室、英语网络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培养途径,模拟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实践和运用英语。在开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时,我们必须认识其特殊性,以区别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取得所期望的实际效果。

2.商务英语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课外语言实践的时间至少应该是课内语言教学时间的4倍。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语言的能力,就得让他们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去接触丰富的语汇,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商务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堂,主要以讲解英语和商务、贸易等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性较强,用于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而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如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第一课堂教学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反之,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在今后的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其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使之为第一课堂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清了上述两个关系后,我们就能对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有一定的认识。在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指导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应该把它作为一项教育工作来认真规划,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第二课堂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完成第二课堂的活动。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师介入,培养学生骨干。

3.加强宣传与组织,不断诱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

4.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紧紧抓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从语言能力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素质到综合素质提高,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合理制定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活动计划,形成系统。切实发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另一阵地,能够被学生、学校、社会认可和支持!

总之,我们应对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发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潜能,使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2.吴红.第二课堂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武选民.对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叶文忠,袁新洁.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强语境”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潘霁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第7篇

论文摘要: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法语言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语境情景下,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才能真正具备语言交际能力。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辅相成,作为中国大学生语言实践和语言应用的主要语境,其作用毋庸置疑。本文从培养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角度出发,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现状、对策和发展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分析,旨在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英语是国际社会的主要交际语言之一,掌握这门语言并运用它进行有效的国际交往、信息获取、学术交流,成为我们融入世界知识体系,获取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21世纪新型人才,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国家和社会都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质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迫切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有效的语言交际素养,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标和效果,成为摆在大学英语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交际法的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语境的情景下,使用真正的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才能学会语言。而我们中国学生语言学习是在远离目标语语言群体中进行的。仅凭每周几节英语课得到的可理解的输入极其有限。所以我们要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积极地,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近似于在目标语语言群体中学习的语言习得环境。英语第二课堂通过创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现状

第二课堂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初衷是营造一个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既作为课堂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课堂内的教学。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是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的。

目前许多高校在英语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辟了英语第二课堂。但多年来,许多第二课堂建设都处于一种可有可无、自由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严谨、系统的教学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

1.缺乏指向性。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大背景下,应试仍是考量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大学英语教学概莫能外。虽然四、六级考试在不断地改革,很多高校也取消了其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社会对人才衡量标准的单一性、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的简单化,形成了指引大学英语教学的潜在风向标,这种无形的杠杆对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力。从1987年至今,整整20年,四、六级考试就像一把尺子,不但在量学生,也在量老师,量学校。

2.缺乏系统性。目前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缺乏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系统设置和专门规定,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完全取决于学校、教师的主观意愿,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发展对策

重新认识第二课堂教学的价值。以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英语教育者不仅自身要对第二课堂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还应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实践提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第二课堂教学的认识:英语第二课堂既是正常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又是正常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自信心都能通过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得到加强,这正符合时代对复合型人材的需要。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更需要从理论方面对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对第二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实践。英语第二课堂是指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的围绕英语习得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融学习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形式多样,如英语角、英语专题讲座、英语晚会等各种活动,英语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朗诵比赛、英语知识竞赛等各类比赛,以及借助各种多媒体电教设备所进行的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如网络课程学习、英语调频台节目制作等。

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式。要以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依托,建立一个新型的、动态的、交际的、师生互动的评价模式,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过程评价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纳入到双方各自的学分考试、岗位考核的终结性评估中。进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得到科学、合理的考核,使相关部门和教师的工作得到全面、理性的评价。

三、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具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材。重视和搞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并将其纳入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建立起两个课堂同步发展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英语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教育者应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以求逐步完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使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语域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JK0405)。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传统的课堂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往往不能针对具体语境具体分析,而对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和反馈,教师也仅凭个人经验和感觉,缺乏系统的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效果有限。语域理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语言变体,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能使课堂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加系统有效。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中。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不同的语言情景被称为语域,语域即情景语境。Halliday将决定语言的情景因素归纳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旨包括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人际语旨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参加者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社会地位如何。功能语旨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例如,是说还是写,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1]。

语域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反映文化的功能,语言能够反映社会,语域变异可以表现社会过程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预测功能,这种预测是双向的,我们可以根据所处的语境预测出交际的内容,也可根据语篇来预测语篇所处的语境[2]。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并阐明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把语言的变体与社会情境的变化联系了起来,“从实践上讲,Halliday明确表示他创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初衷是‘教育性的’”[3]。所以语域理论对语言教学,尤其是以提高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恰当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启示。

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1.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一种交互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教材之间的三种交互模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4]。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常用的有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模拟辩论、演讲演示等。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但是,传统的课堂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评价亦缺乏系统性。应用语域理论,从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利用其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良好途径。

2.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是由一个个课堂活动组成的,要想设计出好的课堂活动,首先要对整个英语课堂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的设计。由于英语课堂本身也是一个情景语境,也有其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就要依据语域理论,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语域所包含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在外语教学中,分别表现为教学内容、师生特点和教学条件[5]。

大学英语课堂的语场就是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其语场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设定教学主题和语篇类型、控制教学材料的深度和难度以及设计针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只有精心设计过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说明文这一语篇类型时,可以设定科学为教学主题;选择难度不大的科技说明文为教学材料进行语篇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合作或独立构建说明文类语篇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挑选新闻中的科技报道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并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选取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英语辩论来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旨就是指师生特点,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专业特长、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好的课堂教学理应是充分考虑语旨的。传统的英语教学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安排只能顾及大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然而,如果从语旨即学生特点出发,将教学班依照英语水平分级,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来制订因材施教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可以是讲授者、组织者、参与者、聆听者甚至是学习者。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式就是指教学条件,包括教室的条件、教学设备和用具等。虽然这些条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还是有多种选择的。例如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否需要配合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是否需要将课桌椅位置重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等。

3.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在对英语课堂进行宏观设计之后,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活动更需精心设计,这同样需要语域理论的指导。其实设计课堂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全新情景语境供他们练习,以达到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任何一个情景语境都会包含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要素,而这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语域以及该语域中语言的使用。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针对不同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来逐个分析。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场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话题范围和活动类型,比如买东西、作学术报告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注意设定合适的语场,在对语场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相关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就是说设计一个课堂活动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再有趣的活动也是无效的。另外,主题也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不要涉及太偏的话题。(2)适宜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难度适宜,最好使控制的难度稍高于学生平均英语水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活动之后有所提高。(3)连贯性原则。优秀的课堂活动呈系列分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如主课堂活动下面分出若干子活动,活动之后跟进后续活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站在系统的、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考虑。例如,在学习求职这个主题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写求职信和简历、打电话通知应聘者参加面试、模拟面试等。(4)开放性原则。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时效性和创新性。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不能过于陈旧,要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新鲜的、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话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若能遵循以上五项原则,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6]。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旨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不同的人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语境。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清晰具体地设定参与者的身份,并要考虑到所设定的角色是否适合由学生来扮演。如果某一角色学生扮演有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将自己也设计到活动中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例如在进行辩论的课堂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和控制时间,教师就可以扮演辩论赛中主持人这一角色,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式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教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是让学生做对话练习,还是书面报告,是即兴演讲,还是用PPT演示的口头陈述。任何一个不同的语式都会影响到课堂活动的类型、人员安排及任务难度等。

由于语域的预测功能和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之后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其语言是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的语域里,特定的人使用的语言是有固定模式的。教师可以用这种预测性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和反馈。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符合教师之前预测的该语境性下应该有的语言,那么就证明该学生具备在该语境下应用英语的能力;反之,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不符合该语境下应有的语言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使之加深对该语境的理解,从而构建出正确的语篇。因此,语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设计课堂活动,同时也是分析、评估课堂活动的良好手段。

结束语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对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语域理论的应用将使课堂活动设计更具系统性、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境敏感度,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贺文丽.功能语篇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4):28-31.

[3]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1,(5):65.

[4]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24-430.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48-53.

第9篇

【关键词】经贸英语;第二课堂;大学英语;区别;建议

一、经贸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区别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不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意义与内容也不同。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众多一线教师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主要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观大多数的大学本专科院校,其第二课堂的形式主要有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英语角、讲座、影视欣赏活动、辩论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等。

经贸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无论在作用与内容上都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其作用更明显,内容更实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经贸英语教学中,单一的英语课堂已不能满足经贸英语专业建设的要求。经贸英语专业多元化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从内容、形式上融入经贸英语学习环境,体验社会文化,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灵活运用,既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对策能力与商务方面的能力。作为经贸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载体,英语课外活动、各类英语社团、经贸英语专业模拟工作室、英语网络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培养途径,模拟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实践和运用英语。在开展经贸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时,我们必须认识其特殊性,开展适合经贸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经贸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取得所期望的实际效果。

二、经贸英语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课外语言实践的时间至少应该是课内语言教学时间的4倍。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经贸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堂,主要以讲解英语和商务、贸易等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性较强,用于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而经贸英语第二课堂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如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与深度运用。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第一课堂教学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反之,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在今后的经贸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其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使之为第一课堂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清了上述两个关系后,我们就能对适应经贸英语专业发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有一定的认识。在经贸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指导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应该把它作为一项教育工作来认真规划,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第二课堂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完成第二课堂的活动。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师介入,培养学生骨干。

(3)加强宣传与组织,不断诱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

(4)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紧紧抓住经贸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开展有效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从语言能力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素质到综合素质提高,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合理制订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活动计划,形成系统。切实发挥经贸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另一阵地,能够被学生、学校、社会认可和支持!

三、小结

总之,我们应对经贸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具有经贸英语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发掘经贸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潜能,使第二课堂有效促进经贸英语专业的发展,实现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2]吴红.第二课堂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武选民.对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第10篇

摘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教学思想得到更新。但高职英语教学依旧摆脱不了语言环境的限制,教师上课不容易,学生也苦于学习,最终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语言输出理论符合新时期教学互动的要求,本文将从语言输出理论的内涵出发,分析语言输出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输出理论 高职英语 教学启示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主,内容涉及技术、管理、生产、服务等领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官方语言之一,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在重视英语基础教学的语言输入同时,将语言输出理论也应用于英语课堂中,并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利用好课堂几十分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输出理论的内涵

语言输出理论相对于输入理论而存在,主要运用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输出效果是新时期课堂教育的目的。二者相互搭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作为高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被认为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对于英语课堂来说,教师是输出的主体,学生则是输入的主体。教师要想发挥语言输入的作用,首先应该主动掌握语言输入理论的内涵,并逐步将其利用于课堂教学中。

Swain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输出假设。Swain认为,只将语言习得归功于语言输入是不科学的,第二语言习得者除了需要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以外,还需要可理解输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只有二者合理搭配,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学习是为了交流,因而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对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我国高职英语“语言输出”的现状

首先,教师重输入,轻输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英语重视“教学输入”,而“教学输出”的应用则明显不足。目前,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依旧围绕着“教师”而展开,整个课堂被教师的思想所主导,主动权也由教师掌握,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忽视语言输出训练的情况下,既不能保证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也无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生缺乏自信,“输出”质量较低。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在英语学习方面显得很吃力。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每一百名高职学生中,缺乏英语表达自信的学生就高达五分之一。学生无法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满足与自信,不敢主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即使必须使用英语,也会因为紧张、不自信等情绪而语无伦次,“语言输出”的质量较低。

三、语言输出理论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可以分为教与学两部分,英语课堂应该同等对待“教学输出”与“教学输入”,利用多样化的输出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重视学生输入的反馈,完善教学输出。

(一)重视输入与输出的配合

就如Swain所说,语言输入与输出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无法使课堂完整而有效。如果只强调语言输入,英语课堂就会被英语词汇、语法等内容所填满,枯燥的课堂培养出“哑巴英语”人才,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无法满足社会英语交流的需要。而如果只强调语言输出,英语课堂也许会在课堂游戏、课堂提问的带动下变得活泼有趣,但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又使学生的学习过于浮在表面,整堂课下来,学生只感觉“好玩”,却记不住知识。因此,要重视二者的密切结合,使输入与输出趋于平衡,并抓好英语课堂“输入”与“输出”的质量,帮助高职英语课堂做好基础教学,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互动,使学生在自信心的驱使下主动表达。

比如,在学习文章中的词汇时,我会尽量避免单独讲解词汇的读音、解释与固定搭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词汇学习中。首先我会让学生自己对文章的词汇归类,可以进行词性归类,也可以进行词义归类,在挖掘词汇之间内部联系的同时,尝试着分析文章的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其次将词汇放入到文章中,鼓励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再统一进行分析。最后,通篇翻译文章,将常用词汇的固定搭配提出来重点讲解,并设计互动环节,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

(二)全方位教学反馈

(1)丰富课堂内容,加强教学反馈

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是反馈的表现,也是“语言输出”的应用,因而反馈与教学“输出”的直接相关。但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师迫于教学进度与考试压力,一度压缩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语言输出活动,再加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实施课堂反馈的意识相对缺乏。要想使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教师就应该更新教师观念,结合教学阶段、学生层次以及学生性格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课堂活动进行学习反馈,从而完成语言输出的目的。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以丰富课堂活动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给学生的反馈和语言输出提供机会。比如,把课前5分钟留给学生,学生轮流在讲台上展示自己,内容可以是英语歌曲、英文自我介绍、幽默笑话、励志故事等等,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学生可能会为了上讲台表演的5分钟而刻苦训练半个月,无论表达是否流畅、表演是否精彩,都是鼓励学生多表达、多锻炼的暗示,学生可能在此过程中有意外收获,从而渐渐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

(2)开展课余活动,进一步深入反馈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同学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对话、英语话剧等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拥有语言输出的舞台。教师只有鼓励学生全方位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准确反馈,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纠正,促进输出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高职课堂教学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使高职学生拥有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增加其就业砝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小兰. 英语语言输出假设原理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启示[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0.

[2]唐丽江. 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广西教育,2012,27.

第11篇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3.结语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的进行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边实践边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相结合,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把实践中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经常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及效果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我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64.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国家文化类课程;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041-01

一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学生学习、了解了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比如英语听说、阅读、语法、写作等课程后,在高年级学生的课程中有必要增加英语国家文化类或者英语国家概况等相关的常识性课程。这对于增加他们的知识面,扩展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

英语国家文化类的相关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国家比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为第一母语的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一系列的领域,这些领域对于了解和认识上述英语国家的人文和制度以及风俗习惯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英语交流和沟通的素质和能力,已经在英语基础课程、基本能力方面比较熟练,能够做到灵活自如的运用英语这种语言来实现基本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再者,对于高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进一步的、更高、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英语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就变的非常迫切了,一方面,增强了这些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领域,另一方面也为今后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客观上,也有助于促进和加深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国家青年和外国青年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 教授英语国家文化课程的方法

1.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导向。大多数学校目前已经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已经能够按照在课堂上始终做到让学生成为授课主角的思路去实施教学,英语国家文化类的课程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也就是,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必须以鲜活的、生动的案例为依托,所以更应该符合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也就是符合他们的性格方面比如年轻有活力、有激情、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等特征。

在授课课堂上面,要尽量多采取提问、分组讨论、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点评等形式,一可以提高授课效率,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轻松愉快的问答和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更能够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英语国家的各个领域的有关知识,课后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和一些辅的工具主动去查找资料,等再次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示、集中展示自己的课下学习成果,并通过其它学生的评价来实现互相交流和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最后教师的点评要做到客观和科学,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借助辅工具和设备增加授课的兴趣点和效率。大学英语课堂,特别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始终以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为主的话,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听课疲劳症,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也不高。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学习的环境,比如可以通过一些英语国家的视频光盘、软件资料、生活点滴的音频等等工具或者辅的软件的话,那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求知欲和渴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符合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适应新式节奏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兴趣点被提起,况且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会提高英语国家文化类课程的授课效率。

3.在课堂上积极引入讨论话题,丰富课堂知识,培育学生为真正主体的大学课堂。传统课堂,教师一言九鼎,教师把讲授贯穿始终,始终没有脱离书本、教材和讲义,课堂上的学生学习的气氛始终没有被真正的调动起来。本人根据多年在英语国家文化课程方面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应该在讲授常识性的、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开展并大力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讨论的话题,可以采取选出所讲内容的一个章节或者一个相关领域,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堂课在最后的20分钟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这个过程客观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育一个多元化观点碰撞和交融的、生动的课堂气氛和环境。教师在学生讨论后的点评环节尽可能以鼓励的态度为主,尽量真实的、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观点。教师选择不同的文化方面的话题供学生讨论,这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别国文化,文化间交流的精髓就在于实用性、理性和民族性。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培养起来后,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去主动思索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4.邀请外国专家或者学者做讲座。英语国家文化类课程的讲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更加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应该尝试并逐步的加大邀请英语国家人士比如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学校外教,各种语言类培训机构或者办事机构的外籍人士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直接互动和交流。传统的文化类课程比如传统的英语课程主要是国内教师,这种课堂讲授的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地把握所学知识、总体上对于知识和内容的分析、概括和总结比较到位,理论性较强,知识非常系统化,结构也比较清晰,不足之处在于讲授时间长了,学生对于英语类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容易与其它非英语类课程混淆,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反之,如果经常邀请外国专家或者学者进课堂讲授的话,那么英语类文化课程的这种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比如感性认知就被极大地激活,学生对于这种较新的课堂模式、对于一个新的面孔以及对于这种全新的授课风格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能够提高课堂讲授的实际效果,进一步能够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的融洽。本人结合多年教授本课程的经验,英语文化类课程的这种全新模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

综上所述,英语国家文化课程的长期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授这样的文化课程也是需要在与时俱进、进一步的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做改进方面多下功夫,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结合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际阅历,共同建立一个现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安杰拉・索迪,成功教师的教育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