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蜜蜂教案

蜜蜂教案

时间:2022-09-24 18:3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蜜蜂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蜜蜂教案

第1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教学过程中的“静”同样能为“动”服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堂”,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开场静坐,移神醒脑

教师进入课堂,不急于打开教案,只是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此时的“静堂”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兴奋的细胞逐渐安定下来。“老师的第一句话会讲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这“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二、过渡静思,衔接自然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采用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相比照的结构形式,文章中的过渡段充满了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百草园的难舍难分之情。

如果让学生带着“这一过渡段有什么作用”的问题结合课文“静堂”思考,就不难得出“过渡段写出了‘我’留恋百草园的欢乐与自由,厌恶三味书屋的禁锢与无味”的结论。

三、静思,升华情感

如《荔枝蜜》一文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就进入。学生为那可爱的小生灵对人无所求的高尚品德而赞叹不已,学生为一只工蜂最多活六个月却不停地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而震颤。如果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为“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设计一个变化图,并且让学生静想一会儿再动手。那么,学生的激情虽然仍在升华,但是却内化了,他们能通过“静堂”进一步感受体会生活,会透过酿造最甜生活的蜜蜂想到自己也将要为人类酿造生活的蜜。

四、结尾静悟,余味无穷

第2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误区 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及检测

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刘兼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指出:今天中国的数学教育最大的悲剧有二: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二是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是外部,更多的是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数学内在的追求、爱好。这是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备课方面的误区

(一)“集体备课”已成为一种“形式”。有的学校虽然确实进行了集体备课,但是背离了集体备课的精神。只是合作以后,大家以同样的进度上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对此,我深感忧虑。这样下去,我们的老师迟早要被淘汰。

(二)教案的编写已成为一些老师的负担,现在老师的教案已不是用于上课而是用于应付领导检查。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老师的教案必须写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有些老师还别出心裁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这样的教案才能被评为优案。如果出现涂改、加注、增补等情况是绝对评不上优秀的,老教案就更不行了。那种在老教案上不断修改完善的情况将不复存在。领导们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特地在收上去的教案正面侧面均盖上印章。这样一来老师们每年都疲于应付,丝毫谈不上对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另外还有的学校把“集体备课”和“案”画上等号,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这样告诫过我们:“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不加任何改变。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我想,魏书生所提的“蜜蜂”观点,就应该是我们对待“案”的终极思想和最积极的做法。

二、教师上课方面的误区

(一)生搬硬套别人教学模式。现在的数学教学渐渐注重实效性,所以有关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已逐步进入教学过程。然而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只要听说国内哪所学校出名就盲目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并且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和所学一模一样,缺一个环节都不行。结果是今年学学这个,明年学学那个,连自己也说不清该学谁好。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理论实践的探究中,有很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不论是卢仲衡的自学辅导实验,或是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或是黎世法的异步教学,还是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因素: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情况,找寻符合自己的教学规律再融合别人的教学模式,推出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多媒体的使用”是评价一节好课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一些领导硬性规定,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等必须使用多媒体,否则不能视为优课。其实多媒体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尝试的新鲜事物。仅仅依靠多媒体将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再一次趋于模式化、程式化,这将完全背离教育的初衷。记得当年宿豫教育局教研室范子监主任,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在省里进行教学大赛就没有使用多媒体,仅靠小黑板、讲义等教具就取得了第一名。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并不能作为一节好课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晚辅导教师必须讲课。对于数学学习,我认为应该多练。所以学生要想把数学学好,每天必须抽一定的时间做数学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果晚自习老师都讲课,学生没时间练,就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认为某些学校规定晚自习老师必须讲课是不科学的,一定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他们查漏补缺的机会,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作业布置及检测方面的误区

(一)课堂作业已成为形式主义。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学生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可是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的做法是在新授知识结束后集中安排课堂作业,常出现课堂作业变成课后作业的现象,给少数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了便利,也会使学生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这样的课堂作业不但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占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我认为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数学课堂作业不要为了应付检查,工工整整地抄写,而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实效性。所以我建议作为课堂限时测试使用,题量4至5题,时间10至15分钟,无论做没做完下课就收,课后及时批改,下节课开始就总结。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高及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二)测试不计分不排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各地教育部门都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其中就有学生考试不计分不排名这一项。我认为素质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考试不计分不排名。只是在计分排名形式上要灵活多变。计分排名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及时真正地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使学生有明确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否则平时学习就会失去动力。更何况最后高考还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如果说是怕一部分学生平时因为计分而承受不了小小的打击的话,那么就不怕最后高考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吗?我认为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学校平时在素质教育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但最后升学率很低,就没有必要再谈素质教育了。

走出现代教学的一些误区,在教学中少些形式主义,多从实际出发;少追求些虚名,多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五十个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教学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开始;课堂状态;课堂效率

看到一株幼苗冒出嫩芽,油亮且探头探脑,充满生机;看到开春光秃秃的树枝上开满大朵大朵嫩黄色的花;柳枝吐着新绿,我欣喜不已。因为它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始,不管是幼苗或树今后都会长势良好。同样的道理,一节课上的好不好,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开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教学成功源于开始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讲的是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这是一个不好量化的东西,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在时间的把握上曾下过一番工夫,可是往往刻意去算准每个环节的用时,却收效不好。不是前松后紧,就是讲不完。这里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事先在脑海中预演一遍每个活动,将时间标注在教案上,并留出一些弹性时间,如五分钟的活动,你可以在计划上写“两分钟到七分钟”,经常这样做,久而久之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会越来越强。

正是基于这种方法,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记录了一位教师开始一节课的方式。她上的是公开课,可能事先准备的东西比较多,进来的有点晚,因此打开门让学生先进去。虽然没有晚太多,但是就是这几秒钟,足以让开端不那么漂亮了。接下来,学生气喘吁吁的就座,拿出钢笔和书,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有没有座位,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直忽略了学生,相反她正在一堆文件里寻找着她需要的东西,希望找到她需要的资料。

看看我的记录:

上课时间:3点40分;

教师到达的时间:3点41分;

学生坐好的时间:3点45分;

教师正式开始上课的时间:3点46分;

开始学习:3点48分。

课后,当我把这些给这位教师看时,她非常惊讶。因为她没有意识到会花费这么多时间。一旦课堂进入到这个状态,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教学进程进一步减缓,因为一些学生不认真,还会带坏另一些。很明显刚开始的、缓慢的开端导致了这个问题,可见开端的好坏对于上好一节好课多么的重要。

二、抓住学生源于开始

我从事小学教学多年,深知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短。如果一旦错过,这一节课对学生来说就等于没上。如何抓住学生,就在于教学开始:一个好的故事、一副漂亮的插图、一段优美的音乐、几句富有感情的开场白……都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记得我上《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由于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学生有的制作了微型模型,有的画出了文中的情景,有的还带来了一些乡下的土产。一上课,我一进教室,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头抬得高高的,眼睛发亮,连平时爱做小动作的学生都停止了游戏,接下来当然很顺利了。因为模型再现了文中的美景,有比文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学习这一部分学生比平时更积极,时间比计划的缩短了,学生的亲笔画和土特产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乡情,一些文本不能表达的东西得到了升华。教学开始不仅能让学生、教师都快速进入角色,注意力集中,还能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教学开始能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三、课堂气氛源于开始

情绪对上好、听好一节课非常重要。好的课堂气氛一定有好的效果。经常有这样的状况,一个教师拿着教案、上课材料兴致勃勃地踏入课堂,一进门就看到学生乱哄哄地挤来挤去。往里跑的、说话的、喊报告的充斥着眼睛和耳朵。尤其是教师在讲台上站了大概两三分钟后,学生仍像进入了无人之境时,教师的尊严似乎受到了挑战。我记得有一次我看着一个小女孩给另一个梳辫子到了“忘我”的境界。连我把他的书拿走都不知道,这时心情一落千丈。新教师和心理素质不太好的教师可能会把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下课。教学就在这种不舒服的情绪中展开,效果可想而知。

遇到这种情况,不同的教师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比如,有些会说上一句幽默的话,吸引一下学生,有的会把声音提高八度明令禁止。又比如,一位教师说:“哪里来了一群小蜜蜂?这里有一片葵花,快来采蜜吧!”顺势在教师手指的位置出现了一群蜜蜂和花海的简笔画,蜜蜂画得惟妙惟肖,欲飞欲止。我想这时教室定会安静下来,同时轻松的气氛弥漫在课堂。新的学习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心情好,学习劲头就足。课堂气氛好,会产生连锁反应,人人都比平时投入,开始时推手、是催化剂、是感染、是引领。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很正常。这时就看教师有没有根据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

今日的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中国教育也有一个好的开始,一句谚语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看应再加上一句“一课之计在于头”。

第4篇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学生教育环境,前两周我以听课为主。认真听课,记好笔记,并即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反复推敲老师教案,认真熟悉教材。

还批改了学生们作文。批改作业时,这两周。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要写上激励的评语,让他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个过程中,还发现了大一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体情况可以分为四类:

很多同学也分不清词性。第一类:存在严重的单词拼写问题。

时态使用错误,第二类:句子结构不清晰。而且喜欢用中文思维进行写作。

随意乱点的现象很严重。第三类:不注意标点的使用。

不认真对待作业。第四类:学生态度问题。这一类学生大多字迹潦草。

第三周,经过两周的听课。便开始准备教案,为讲课作准备。指导老师指导我写教案,给我建议。第四周的周一早上,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虽然试讲并不正式,可是讲课的过程中依然会暴露很多缺点。结束之后,郑老师说我构思很好,同时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认真听着,积极总结,并及时予以修改。周二晚上,郑老师又抽出宝贵的时间,听我又试讲了一次。这一次,老师又给我提了意见,并让我周三正式上讲台。

周三下午,于是5月6日。第一次正式登上了讲台。上课前我感到非常紧张,紧张的介绍完自己,深呼吸了好几次,终于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讲起课来。按照我计划逐步进行着内容,同学们也很配合,积极参与让课堂十分有趣。便充分放松了自己,大胆的讲起课来。最后,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准备的内容并没有讲完。课后,郑老师评价说我讲的挺好,搭档也说挺好。这无疑是给了极大的自信。也给了很多建议。所以回来之后,又对讲课内容进行改进。5月7日,周四下午,又讲了两节课,正所谓,熟能生巧,这次,明显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了并且在时间的把握上,内容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学生依旧很配合。从老师和我搭档那里,都获益匪浅。

让我充分体会了当老师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好,这三节课。看着学生们对你渴望的眼神,就会觉得你有责任把他教好。

还总结了几点关于教育的建议,通过这次实习。具体如下:

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第一点。使他快乐中主动学习。课堂只要是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要学”教学方式。

老师要有耐心,第二点。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而且老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

要注重鼓励学生。得到老师的赞扬,第三点。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就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有效驾驭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这一标准理念的引导之下,小学数学教育革新需要切实从课堂教学管理出发,全方位协调和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总目标。

笔者根据课题实践研究,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如果数学教师只要充分驾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就能践行“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的课程目标。事实证明:做好、做足、做实课前准备、课中应对、课后感悟三道基本功,就能有效驾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一、勤于充分准备,做好教学预案

所谓“功夫在课外”,每一堂数学课都凝结着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上。教学预案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常将写教案理解成小备课,这是实施有效驾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直接依据,也是驾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课前勤于充分准备,做实做足教学预案能更有效的驾驭课堂动态生成。

如:笔者执教《连除、除加、除减》应用题一课时,出示例题1: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然后让一生站板,其它学生在本子上完成,站板学生的答案是9.3÷0.5÷2.4。该生说算理的:“先算蜜蜂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再算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过程、算理、算法相符合。

此时,另有生质疑:“这种算法是错误的,正确算法应该是9.3×2÷2.4。因为,9.3千米是0.5小时的,也就是半小时的,要求速度就是指1小时的,应该乘2,如果用9.3÷0.5求出的不是蜜蜂1小时所飞行的路程,而是蜜蜂0.1小时所飞行的路程呀!”

笔者在备课时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预设到可能会生成这个问题,对此的处理也了然在胸:首先是认同该生的解题思路,然后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一公式去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解法之间的正确性与统一性,最终让该生明白9.3÷0.5和9.3×2是算理相通。

二、善于智慧应对,灵活把握课堂

充分做好课堂设计是教学有序开展、有效驾驭课堂实施的基础条件,而良好的课堂教学驾驭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把握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机动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容量,智慧应对课堂,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目标发展。

如:笔者曾参加优质课竞赛,教学《生日》一课时,安排小组自主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生日所在季节的人数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各组交流汇报时,一组长说:“有位同学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月份,无法完成统计。”笔者闻言适时引导:“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她获得自己的生日信息呢?”课堂瞬间激活,有的说:“可以打电话问她妈妈”;有的说:“可以翻阅花名册”……

再如:执教《商不变规律》一课时,探索出“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规律后,出示拓展练习:400÷25(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算)

结果,有部分学生计算为:(400÷4)÷(25×4)

学生认为“被除数除以4,除数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4,商是不变的,符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规律。”原来是规律的文字叙述误导了学生的实践运用。

把握住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不急于揭晓答案,而是先让学生把(400÷4)÷(25×4)的结果计算出来,再让学生用竖式求出400÷25的商,在学生发现商不一样的基础上,结合探索阶段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一规律在运用时,必须是“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精于反思感悟,强化学习提升

教师应该精于反思感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驾驭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

如:笔者曾在两个不同班级执教《确定位置》一课进行课题研究实践。第一个班级执教中发现:练习时出示学校附近建筑物的地图及相关坐标(坐标未标明),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新知“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各个建筑物的位置。这道练习是在学生完全掌握了快速找出自己座位在教室“第几组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的,常理而言,学生应该能够迅速完成练习。但事实表明,面对练习,学生都“卡壳”了,不知道要如何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卡壳”呢?是知识的迁移出现问题,还是新知识的建构完成的不到位……课后笔者反思感悟:在设计新知的建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班级实地上的位置“第几组第几个”,该如何迁移到“平面坐标图”上用数对(0,0)去确定位置的过渡性设计。新知的建构时如果渗透了“横几纵几”表示之法,就有可能避免练习时 “卡壳”的现象。

当笔者在另一个班级再度执教这一课时,翻开了自己的“反思感悟”,在教学环节中自然地加入了班级实地上的位置到平面坐标图上的迁移,结果课上得非常流畅,孩子们学得特别好。

要有效驾驭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师应做好课前勤于充分准备、课中善于智慧应对、课后精于反思感悟三大策略,才能科学、合理地驾驭好整个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真正实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颜艳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形声字;形旁;声旁

在小学语文形声字教学中,只有采用合理的、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小学生在学习形声字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写对字形、记住字义。以下是尝试的几种方法:

一、模仿教学法

模仿教学法就是在形声字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模仿课程中心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利用形声字的相关规律扎实掌握汉字。例如,在讲授以“虫”“鸟”“鱼”和“犭”为形旁有关的形声字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并分别命名为“昆虫组”“鸟儿组”“鱼儿组”和“野兽组”。课前各小组同学准备本组形声字的字卡、有关资料及图片。课上各小组分别以图片做面具,每名成员模仿一个动物或昆虫,自我介绍。比如,“昆虫组”成员模仿蜻蜓、蜜蜂、蚊子、苍蝇、螳螂、蚂蚁、蝉、蝴蝶……“鸟儿组”成员模仿黄鹂、杜鹃、鸽子、海鸥、老鹰、鸵鸟、喜鹊、鹦鹉……“鱼儿组”成员模仿鲸鱼、鲨鱼、鲤鱼、鲮鱼、鲈鱼、鲶鱼、鳄鱼……“野兽组”成员模仿狐狸、狮子、猩猩、猫、猪、狗、狼、猴……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昆虫组”中蜻蜓、蜂、蚊、蝇、螳螂、蚂蚁、蝉、蝴蝶等字都是虫字旁的。同理,同学们也能轻松总结出“鸟儿组”“鱼儿组”和“野兽组”中的形旁分别是“鸟”“鱼”和“犭”。这样,学生通过图片、表演、归纳总结扎实掌握了与以“虫”“鸟”“鱼”和“犭”为形旁有关的形声字。

二、情景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自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不同的声音、鲜艳的颜色、夸张的动作等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芬芳”的芳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天公园里鲜花、绿草等美丽景色,伴着轻快的音乐,色彩鲜艳的画面,再加上可爱小动物会给孩子们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然后再出示一簇鲜花,让学生闻一闻,亲身体验,然后学生就明白了“芬芳”一词的意思,是指花草的香气,也能帮助学生记清字形,“芬芳”是指植物的香气,所以用草字头。然后总结与草字头相关的形声字“药、英、花、菜、荷、萍、苦、落、艺”等。创设活泼、和谐、平等的课堂情境,学生才能兴趣浓,积极性高,畅所欲言,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三、游戏教学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应用游戏、谜语等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形声字教学。例如,在教授与三点水相关的形声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水滴找亲戚”的游戏,让同学们分别用三点水和其他偏旁部首组成形声字,如,“江、海、湖、酒、汽、汁、油……”同时,同学们能轻松总结出三点水表示与水、液体相关的事物,从而能猜出“源、洗、消”等字的意义。在区分易混形声字时还可以应用顺口溜,如“吵”字――“口”“少”说几句就不会吵,“炒”――在很“少”的时间内用“火”把菜烧熟。

总之,只要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深层次探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再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挖掘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法,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形声字的音、形、义,去体会汉字的美妙。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 细心的观察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学生,把爱的目光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哪个学生的脸上写满快乐,哪个学生似乎心情不佳,哪个学生的身体似乎微恙,哪个学生似乎冷漠呆滞,他(她)会静静地观察,细细地琢磨,而不是忙着准备自己的教案,因为他(她)的心里装有学生,而不只是知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示范课《背影》,上课伊始,赵老师细心地观察到最后有一个同学是一个人坐的,她上课第一句话就说:“老师发现你很孤独,但没关系,只要你一举手,我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边。”接下来整堂课中,这个坐在最后的学生特别积极,赵老师也没有忘记她的诺言,只要这个学生一举手,她就马上来到他身边,亲切地把话筒递给他,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对这堂语文课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赵老师美丽的背影也一定会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细心观察,这是给知识加温的开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 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激励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纽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励学生,喜欢给学生奖励一些东西: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个小笑脸,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的实物奖励,有时反而冲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

特级教师马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老王说‘我不是要钱’,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男同学回答说:“他要的是作者杨绛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马老师热情洋溢地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同学深邃的思想。”课的最后,马老师又拿出了杨绛的新作《我们仨》,并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说:“我把这本书送给老王的知音,就是那个有着深邃思想的男同学。”可以想象,全班同学是用何等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得到最高奖励的男同学的,而这本书又将会对这个男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台湾。”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在琦君的心中。”一个女同学说。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得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前,自豪地写了大大的“家园”两个字。当后来同样是这个女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说:“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吃惊,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奖什么?”这时候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候这个女同学上台的脚甭提抬得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让学生两次上黑板书写了这堂课的内容精髓,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是何等的荣光!

三、 精妙的点评

课堂上,精妙的点评,往往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力量,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要准确、中肯、实事求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既有激励,又饱含期待,既有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又能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对学生灵魂的感染。同时,点评的手段讲求贴切,要紧扣课堂主线,吻合教学情境。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见到的鸭蛋在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回答,有的鸭蛋椭圆,有的不太像椭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鸭蛋有的胖,有的瘦。这一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形象,很有感染力,说得真好。教师没有用“很好”来打发这位学生,而是抓住了这个“胖”字点评:“胖”通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用于孩子时,有可爱之感,可见这枚鸭蛋在这位同学手上是活生生的,赋予了它生命。这一点评,不仅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在教其他同学如何赏析、运用。

四、 耐心的等待

在课堂上,耐心的等待是一种教育的胸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冷场,所以每当教室里静悄悄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响起教师重复问题的声音,或者不断追问的声音,生怕课堂会沉闷下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就会不断地问“还有吗?”“还有别的想法吗?”问题提出后,不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而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其思路。

《春酒》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从而来理解文中作者小时候的形象,有的学生读出了用蜜蜂来比喻是形似,有的学生说是跟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很勤劳,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不太准确。这时候这位教师并没有着急,也没有对上述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作思考。在耐心的等待中,她从一个同学的眼里读出了否定,她马上请这位同学发言,并巧妙地引导:“没关系,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大胆地说出是“贪吃”。教师随即表扬:“你看,真实的就是好的。”这一表扬既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巧妙地指出了前几位同学理解的不足,而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学生,或者急着公布答案,显然不会取得如此的效果。耐心的等待,成就了学生的自我实现。

当然,有时候“等待”的结果,可能会失去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这“等待”,这堂课可能会上得更完整。但哪种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更大呢?我想,我们追求的,始终应该是学生的成功,而非教师的精彩。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我们眼中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不会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声音固执地在教室里响起,不会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牺牲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静静的等待,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致,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五、 创新的设计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就能在“惯常”中生出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趣味”。这样,一定会消除许多遗憾,带走几丝平淡,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出示双黄鸭蛋的图片,请班里一位喜欢画画的同学,到黑板上画双黄蛋,画完之后,师生一起结合课文中评判鸭蛋的标准:“蠢”或“秀气”,对所画鸭蛋评论一番,学生们一个个都“掉进”鸭蛋里了。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活动设计,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而已,随着教学的行进,原来这一双黄蛋还是教师板书所在,双黄分别是“情”与“趣”,一枚小小的鸭蛋中蕴含了汪曾祺先生的“情”“趣”所在。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环节,却是教师的独具匠心,可谓“化大形于无痕”,让课堂情趣无限。

六、 机智的调控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此时的教师,就应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搜集、捕捉、筛选这些细节,把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紧紧把握,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钱梦龙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打横炮”式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跟理解课文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但如果轻率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损害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钱老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他说:“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学生说,娃娃鱼有脚。老师说:“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学生都说没有。老师继续问:“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钱老师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细节,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化“废”为“宝”,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

第8篇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教学行为,致使课堂效率比较低,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那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改的迫切需要。那么怎样才能算是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环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现在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多样性,且没有教参。而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再说说学生,由于家庭、小学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备课。另外还要注意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都不一样,不能一个教案每班通用,看病要对症下药,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点关注

我们经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生问题的情境,并提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

比如:讲“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内容时,非常简单,只要执行菜单“文件”中的“另存为”就可以保存当前网页中的所有信息了,但是如果能够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另存为”真的能保存网页中的所有信息吗?如果该网页中有Flas,用“另存为”可以保存下来吗?如果我要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或有用的图片该怎么办?……这样不但能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也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压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3.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可忽视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小组合作是经常被提到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会帮助学习,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几分钟后,老师一声令下,小组合作讨论就齐刷刷地停下,紧接着小组汇报开始,听到的是:我认为怎样怎样……一些很有条理性的回答。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第9篇

一、教学机智的培养

教学机智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生活沉淀、思维优化等过程。一个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丰富的文化底蕴。当今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理念、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单指专业知识,更应包括人文精神、文化视野、精神理念、道德观念等内容。所以,教师在知识积累上要做到“精、新、博”。“精”就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精通,善于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新”就是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见解;“博”就是知识渊博。语文学科外延包罗万象,如天文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厚实的文化功底为教学机智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语文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文理兼通的文化内涵、博闻强记的教学魅力,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2.不懈的实际操练。因为教学机智的运作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所以其实践性非常鲜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又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才可称得上为高超精湛的教学机智。离开了课堂教学,教学机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机智,只有那些辛勤耕耘在讲坛上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来。

3.独特的创新意识。教学机智的生命在于创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信息交流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学机智的创新性。创新性的教学机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渠道。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教师只能培养出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学生。不囿于传统教育观念,乐于接受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新经验,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开拓创新,这才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4.很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不是能够精确预设的,毕竟教案是死的,学生却是有着自己个性和思想的。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无法完全预料或者偶况的发生。对一些课堂生成来说,教师有时是始料不及的,问题是突然出现的,因此,要想完美处理,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果敢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善于在复杂情况和困难条件下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这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折射。

二、教学机智在语文课堂中的妙用

教学机智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如果运用恰当,就能“吹皱一池春水”,收到妙不可言的效果。下面,笔者试举几例加以证明。

1.凸显主旨。我在教《孔乙己》一课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学生质疑:“我觉得孔乙己是个呆子,既然去偷了,为什么不偷值钱的东西,而去偷书呢?”师生哑然。这一点是教师没有预料的,怎么办?我索性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这样的认识:“在他的生命中书是最重要的,他偷书是为了能看书,看书是为了能中举做官。”学生说得多好啊!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启发学生领悟:“这不正说明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之深吗?”接着又有学生提出:“我弄不明白他有了钱为何不去买饭吃,而专门买酒喝呢?”课堂中突然爆出一句:“借酒浇愁嘛!”顿时大家哗然。教师抓住这点,及时启发:“好,那你们说说他心里有什么愁啊?”一学生说道:“哎,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真是枉活了啊!”其余学生点头赞同。教师此时接上一句:“真是乐而忘忧,那他喝酒也是必然的了。”这不是又一次切中了文章的主旨了吗?如果教师对这些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不予理睬,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的话,恐怕就享受不到学生们可贵的真知灼见了。

2.激趣救场。在《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说:“这篇散文作者借重见紫藤萝花盛开,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如果以此给本文加一个尾记的话,应该怎么说呢?”本来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文章主旨在这之前分析过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鸦雀无声,教学气氛沉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后面有很多听课老师,学生怯场;也可能是学生没兴趣,答案太单调,无非是“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要对生命保持长久的坚定的信念”。眼看下课铃声即将响起,老师灵机一动,这样说:“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一则寓言。”一听这话,学生马上坐直了身子,饶有兴趣地听起来。教师接着说:“有一天,蜜蜂看见油菜花在流泪,就问:‘你为什么哭啊?’油菜花说:‘明天我的花即将凋零,我的美丽也将失去。’同学们,如果你是小蜜蜂,你会怎么劝油菜花,让她开心起来?”有了这样一个情境作铺垫,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有位学生说道:“虽然这样,但是你孕育了饱满的果实,明年的春天你会更加灿烂美丽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永远不要泄气。”这堂课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用教学机智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10篇

一、深刻认识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地位,使有效教学深入人心

为了使有效教学深入人心,学校在教师培训上狠下功夫,采取了校本培训、出外培训和自我培训三结合的形式,尤其致力于校本培训和出外培训。在校本培训方面,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了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有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了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在出外培训方面,除了派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各种培训外,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赴先进校参观学习,与先进校的骨干教师研讨交流。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使教师不仅仅认识到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有效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牢固把握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使有效教学扎实开展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答疑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关键途径。为了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1、加强有效备课这个首要环节。主要采取了教师自备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

(1)加强自备。在实际备课中,教师往往只侧重于备教材、备教法,淡化了备学生,导致教学设计常常与学生实际不适,结果一走进课堂就捉襟见肘,手忙脚乱,力不从心,难以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只有深入研究学生,教学设计才能与实际贴切,科学合理,针对性强,课堂操作才能游刃有余。学校以备学生为突破口。狠抓教师自备,收到了鲜明的效果,主要采取的方法是:①问卷调查法;②个别谈话法;③查阅资料法;④长期观察法;⑤抽样检查法;⑥科任教师交流法;⑦家庭沟通法等。

(2)加强集体备课。要求各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领导本组成员及时认真地备好课,做到“四统一”:学要求,学进度,案,统一课件,不仅实现了同学科教师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通用,失误同戒,而且开拓出了一条由“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的集体备课新思路。

2、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提出以突出学生主体为方向,以改革教学方法为重点,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倡导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授课时间,使每节课都能做到以下标准:明确的教学重点、鲜明的难点突破、明确的主体意识、体现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氛围浓郁、教学语言有吸引力、知识与能力并举、教学过程波浪发展等,要求每一位教师牢记于心,落到实处。

3、狠抓教学反思与积累这个修补环节

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西塬中学倡导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及时进行冷静的回顾与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得与失,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及时纠补,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补短。同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反思教案,勤写反思论文。实践证明,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教学积累是对课堂有效教学的补充和强化。我们要求教师与学生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善于积累。在我校,走进教师的办公室,常常能看到各学科的“精题库”、“误题集”,教师将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资源共享。这样做是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查漏补缺”,在“能力提高训练”时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个疑难本。每次上完课后,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没有掌握的或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哪怕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及时记在疑难本上,勤看多思,反复强化,直到掌握、巩固。

4、做好校本教研这个深化环节

校本教研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起着促进与深化的作用。每学期,学校都要进行一个轮回三个层次(示范课、对比课、标兵赛)的听课、评课活动,按照“示范课带头引路,对比课取长补短,标兵赛选佳评优”的原则,对教师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诸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要求上课教师尽可能的自制课件、尽可能使用“远教”资源与设备,要求“理化生”科任教师开展实验课教学比赛。实践证明,他们的做法把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引向了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明显增强。

三、严格加强课堂有效教学的监控工作,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第11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并把这种强烈的爱的情感融于所从事的事业。认真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并领会“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的重要思想,正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执教,服从组织的领导,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我不仅能做到积极参加,并且能认真做好笔记,将自己的思想牢牢地和党的方针保持一致。以契而不舍的态度求实进取,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在商品经济社会的浪潮中能始终坚贞如一。重敬业轻拜金;重奉献轻计较;重育人轻索取;时时刻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事事做好,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本年度我能坚决执行我校有关教育教学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从制定教学计划入手,我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教材,体会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抓好每一项教学常规,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貌。采取电脑备课,注意在教研时间与本组教师交流自己的设计,改进教案的设计,能充分使用现化教学设备上好每一堂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如何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让生对知识求同的同时对知识更要求异。本学期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课堂作业要求不拖拉争取课堂上作完并订正,家庭作业方面指定了严格的计划,指定了“我是小蜜蜂”的作业检查表由小组长把住第一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提高了小干部的能力。作业批改我仍然坚持红星和笑脸的评价方式,在哭脸和笑脸之间我和孩子间的感情加深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参加学校的每一项活动,积极参加本年度的评优课活动,在进校教研员的评课中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认真完成学校的每一项任务,细心留心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札记。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作为科技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作成课件在校科技组中开展活动,我校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市区科协领导的好评。本年度,有1名学生获市科技知识竞赛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科技创新大赛我校成绩优异,我指导的科技活动《科技总动员》获省市一等奖,我辅导的学生作品《我想要的椅子》和《音乐与植物》分别获市三等奖。

三、业务学习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所以我对自己的业务学习紧抓不放,积极订阅各种报刊了解学科新动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利用网络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驻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结束了为期3年的英语本科学习,撰写的英语论文《chinesetermsofaddress》(中国的称呼语)得到了导师的好评。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为了做一个称职的科技辅导员,我大量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通过网络了解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有效途径,向学生介绍科技知识,发展学生科学品质,树立科学的精神。

四、存在问题。

教学设计方面更要求新,课堂组织能力尚显得不够成熟,缺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体调控能力,主要是由于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今后需要多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自己更要多留心。继续克服自己的急躁心理,调整情绪,耐心教育学生。

五、改进措施和设想。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生;思政课;如何喜欢

如何使高职生喜欢思政课呢?这是摆在高职院校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高职生对思政课“学不学都一样” 的心理,笔者遵循思政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下大气力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积极性,提高师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伟大的动力来源于伟大的目的”,高职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对学习的持久热情首先来源于对学习目的的明确。针对高职生学习基础差,不想学习,不喜欢思政课的情况,笔者采取来投石向路,欲擒故纵和声情并茂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内驱力。

一是紧扣学生所感所想,让学生明确“读大学”的责任。新生刚入学时,笔者了解到有的同学存在“玩大学,混大学”的思想,他们说“大专生生活好自在,不像中学战题海,学学玩玩真好过,混张文凭好轻快。”第一堂政治课,老师一登台就问大家:“大学是什么?你怎样度过大学时光”立时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后,老师列举大学和高中生活的种种不同,强调必须实现学习观和生活观的转变,启发大家规划好大学,不负父母期望。同学们听着听着,身子坐直了,思想感情碰撞了,讨论中争相发言,一些同学深情说道:“大专生活好自在,上下求索才精彩;自我约束每一天,不当阿混誓成才”,还有的同学则表示:“离开家乡爹和娘,高职求学来衡阳,为了明天更美好,要学就要学出个样。”最后,老师以一句“大学不是让你们来玩的”作结,使同学们既认识到读大学的责任,又觉得“政治课不枯燥,有用。”

二是紧跟形势与热点,让学生迸发“我要学”的激情。笔者经常利用课前十分钟,师生同台介绍国内外时事。在一次次介绍我国周边形势,特别是介绍日本、菲律宾多次扣我渔船、抓我渔民、甚至杀我渔民以及日本强占等情况时,同学们义愤填膺,老师欲擒故纵,趁时发问:做这些国家后台的是谁?他的军力怎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课堂里充满着“中国雄起――我要读好书”的豪情。不少同学说:“政治课这样上,挺煽情的,激起了我们的中国心”

三是紧贴未来的岗位所需,让学生找到“我该怎样做”的钥匙。在教学中,笔者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未来岗位需要“专业、敬业、创业、务实、诚信、守纪、协作、创新”的综合性人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我现在能做什么?我该怎样做?”不少学生对照企业用人标准,制订职业规划和高职奋斗目标。一个同学写道:“大一学好各门课,英语三级要通过,专业技能抓紧练,理想信念播心窝。大二年级任务多,几种证书要拿着,争取入党见行动,顶岗实习苦拼搏。”这样的教学,学生普遍感到:“使我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

二、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使学生喜欢思政课的关键所在。围绕这一点,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最主要的是下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不知乐之者”。兴趣是学业成功的兴奋剂,是通向学生喜欢思政课的桥梁。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新颖的材料、形象化的讲解,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满足,进而激起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新颖的材料和事例是政治教师用来吸引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引用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例或在一些学生早已熟知的事例中,赋予新的思想和内容。如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和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事迹,讲“道德修养”专题时,引入小悦悦事件和英雄司机吴斌的事例等,使学生在被鲜活的事例材料吸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形象化的讲解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同样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像演员一样,以饱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切合情理的发问,富有情感的朗诵,恰到好处的歌唱,适当逗笑的表演和丰富生动的史料、案例和新闻,讲述教学内容,并根据需要适当播放短小视频,整堂课的讲解控制在25―30分钟,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练习。多数情况下,学生被深深吸引,想开小差做别的事的,去掉了不好的念头,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欢笑。

教学形式的多样,也是高职政治教师常常采纳的吸引学生注意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或交替使用。在教学中,笔者结合高职生不太喜欢回答问题的特点,采用记者采访式、有准备性的上台讨论发言式、在写稿基础上的讲演式和辩论式、重要论述朗读式、案例式和启发性专题讲座式,开启学生思维,激活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极大兴趣。如讲学校新增的《爱学习》、《爱学院》、《感恩父母》专题时,笔者走动于行道间,围绕“为什么……” 、“怎样……”等问题,把“小蜜蜂”话筒交给学生,让他们即兴作答,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听得专心,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提高师能,促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的水平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他执教课程的喜欢与否。高职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喜爱,就要求教师至少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浓郁的亲和力。从这一认识出发,笔者坚持“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坚持学习。广泛地学习专业知识及教学相关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逻辑学》、《演讲学》、《语言学》、《诗词朗读技巧》等课程,积累淀积,融汇贯通,然后升华创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及时整理总结教学经验体会,经常修订教案,更新教案,使教学能切准时代脉搏,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做到常教学新。

二是打造“亲和力”。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做到和蔼可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去欣赏学生,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表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高职生的良师益友,使思政课教育教学具有亲和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