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1:4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路面施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前言
在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工艺的好坏,与公路的质量、寿命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混凝土路面开裂,最终造成路面破坏,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合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以便确保公路的量,同时也避免大量国家资源、经济、人力的浪费。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相关经验总结
2.1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及切缝深度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也越来越发达。车辆增加、车辆超载,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水泥混凝土路面带来影响,如路面裂缝、路面下沉等。为了降低车辆对路面的损坏程度,施工人员在进行水泥路面施工时,应将水泥路面的厚度保持在28cm-30cm之间,此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增加的同时,板间的弯拉应力也应随之增加,并应确保其具有2h/5的纵向切缝,这样可大幅度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2硬刻槽施工方法及指标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硬刻槽技术主要就是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机械硬刻槽,可确保其构造深度与相关的要求及指标相符合,同时也可大幅度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与耐磨性(刻槽的主要使用方法如表1所示)。待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增加至40%,可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刻槽,并遵循槽深3至6米,宽3米的原则。
表1刻槽的使用方法
路段 刻槽 作用
普通路段 横向槽口,间距2cm 确保路面耐磨性与抗滑性
降噪音路段 非等距横向刻槽,槽宽50cm 降低行车与路面摩擦
弯道路段 纵向刻槽 防止高速行车横向滑移
长陡坡路段 45度斜向刻槽 加强行车控制
2.3水泥的选用及处理方法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于水泥的选用和处理应遵循《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规程》[1]。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处于高温时节,为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正和摊铺提供充足的时间,在施工完成后应加入4.5‰缓凝剂,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调整到3h。此外,高温时节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硅酸盐水泥的应用,因为其水化热峰值比较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变形与收缩,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同时混凝土搅拌温度应低于60度,可采用混合料掺冰水、碎石材料洒水等方法,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进行水泥堆放时,应选择干燥的环境,避免水泥出现受潮、结块等现象。
2.4碎石压碎值的相关标准
碎石压碎值的标准与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与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应确保碎石压碎值的标准与相关要求相符合,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的级配曲线。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碎石的压碎值应小于或等于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5.5Mpa,这样可大幅度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
2.5水泥混凝土路面碾压施工的要求
碾压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工序,据相关实验表明,水泥缓凝土路面压实度降低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就会降低0.27Mpa,由此可见碾压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性,其碾压的密实度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强度,而且对于路面的平整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选择压路机时,应选择双轴振动、自重10-12t、碾压轮宽度大、振动频率大于30HZ、多级振幅的压路机[2]。以便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和路面的使用强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碾压施工中,应遵循以下施工流程:(1)搅拌混凝土;(2)运输混凝土;(3)摊铺混凝土;(4)碾压混凝土;(5)制作抗滑构造;(6)制作后置缝;(7)进行路面养护。
2.6路面滑膜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膜技术,是国际上建设高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的施工过程是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一般主要用于新建高等级路面和连续桥面中。在滑膜施工中,水泥混混凝土中的砾石应小于20毫米,碎石小于30毫米,水灰比为0.35-0.46、坍落度:砾石混凝土20-40毫米,碎石混凝土30-60毫米[3]。在滑膜施工设备中,搅拌楼应满足摊铺机施工用混凝土的要求与用量,同时摊铺机应确保其摊铺速度大于1m/min,一般设备配套如下所示。(1)搅拌。主要设备是强制式搅拌楼,其规格及数量应大于或等于50平米每小时,由匹配计算定。(2)运输。主要设备时自卸车或罐车,其规格及数量为4-42立方米,由匹配计算定。(3)摊铺。主要设备是摊铺机,挖掘机辅助,规格及数量由机型定。
3.结论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不仅是控制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且对公路的正常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不同的路段情况,需采取相应的路面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处理。此外,施工方还应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加强经验总结,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永泉.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滑膜式摊铺机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4,6(12):13-17.
关键字: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在现代化路面的建设中,沥青面层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沥青路面具有坚实、耐久、防渗等优点,还能抗低温开裂等。在施工技术上和国外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一直是我们烦恼的。国内既使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工程质量,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来改变这个局面。
沥青路面简析
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包括次高级路面)。据考古资料,印加帝国在15世纪已采用天然沥青修筑沥青碎石路。英国在1832~1838年之间,用煤沥青在格洛斯特郡修筑了第一段煤沥青碎石路;法国于1858年在巴黎用天然岩沥青修筑了第一条地沥青碎石路;到20世纪,使用量最大的铺路材料为石油沥青。中国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铺设沥青路面。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自产路用沥青材料工业的发展,沥青路面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成为目前中国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高级路面。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进行面层的施工过程时,在施工技术上还有待提高,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存在,经过分析总结,归纳出有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1、接缝处理的问题。路面填缝料,它的作用是防水渗入并防止各类杂物掉入接缝处,因此影响混凝土板的伸缩。沥青面层在接缝后,落物虽然不会再有,但防水的作用不是相当重要的,在现代沥青路面的施工中,诸如此类,落物这种接缝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2、面层的局部离析问题。沥青面层的离析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它主要表现在:上面层每一台摊铺机的中缝,两台摊铺机之间接缝的部位存在痕迹,或者有有存在渗水现象;中面层接缝部位也同样存在痕迹;在面层将要开始施工,又或得是在临近结束时,出现的面层局部离析问题。 3、面层压实度不均匀。很多沥青高速公路在面层的施工中,虽然各段落面层的压实度一般都能满足高标准要求,但是还有一部分测点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偏低,特别是靠近中央分隔带和硬路肩的地方,很多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根本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 4、原材料质量的不稳定。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中原材料的粗细集料粉尘颗粒质量无法保证,比如含量超标,基本都是在集料加工过程、集料储运中的二次污染所形成的。有时,在选取同一品牌的抗剥离剂包装时,在不同时间内的内部材料质量差异较大,原材料的不稳定就因此而造成。另外,在碾压的过程中,由于集料压碎值偏大,会造成中、下面层集料被压碎,此现象频繁出现。路面集料的供货来源不同,出现的混杂现象,会导致一系列级配不稳定的等问题。
三、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机的运行速度是有讲究的,搅拌机的产量、施工设备的情况、摊铺厚度和宽度来设定,首先按2-6m/min作为预先设定,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缓慢、均匀、一次性的摊铺。切记不能随意改变摊铺的速度。一般在摊铺过程中不需要工人进行整修,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通过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在缺陷较多的部位进行铲除,以此提高摊铺质量。摊铺用的钢丝要扭绕式的,直径应该控制在6mm以内,拉力要大于800N,每5M设一钢丝支架。前面的摊铺机左侧架应设钢丝,摊铺机上安装横坡仪控制;后面摊铺机右侧架应设钢丝,左侧在摊铺好的层面上走“雪撬”。
2 、沥青路面的碾压
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关键步骤就是碾压,同时,它也是施工的最后一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时期,我们要不断分析总结施工经验,充分认识到了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对公路质量来说是起着重大的影响,要提高路面压实的整体水平,增加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在碾压过的程中密切关注并严格控制压实机的速度 ,才能更好地保证压实质量。其实在碾压的过程中,碾压的速度和次数是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碾压的速度快,就会需要为保证碾压质量而增加碾压次数,降低压实效率。由此见得,合理的碾压速度是相当的重要,对减少碾压时间,提高碾压效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施工中,速度要控制在2-4km/h,轮胎压路机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提高,但要记住应该控制在5km/h以内。速度过慢的话,摊铺和压实之间会产生空隙,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碾压速度的选择原则: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碾压速度,减少施工次数,来提高工作效率。
3 、沥青路面压实技术与接缝施工
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效果,混合料的配合、设计与压实是十分关键。即使再优化的混合料配合比没有充分压实,也会降低路面的使用功能。压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混合料中的缝隙,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增强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纵向施工缝:两台摊铺机在同时作业的时候,可以通过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首先应在已经摊铺的混合料部分留出10-20cm宽的位置,此部位不做压实,这时就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碾压以消除缝迹。横向施工缝:全部使用平接缝,用3m直尺从纵向延伸的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落的地方作为裂缝处理的部位,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需要将接缝时出现的粉尘清理干净,加上一些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做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必须要保证,特别是一些粗细集料和填料的质量,务必要选取合格的矿物材料;
2、做好施工机械,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
3、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包括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和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
五、结论:
关键词:沥青路面 粘层 施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重交通的作用下,层间粘结不足会给路面使用性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粘层的作用越显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粘层的施工质量,在此进行分析,对现场施工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1.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天气情况达不到要求时仍然施工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气温低于10℃或者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进行粘层施工。但是由于工期和经济等原因,一些施工单位在天气条件方面达不到要求时继续施工,造成粘层施工质量下降。
(2)需洒粘层的路面未清理干净
路面在空气灰尘、降雨和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污染,泥土和油污等削弱了粘层材料与路面的粘结,影响粘层材料的粘结效果,因此,在洒布粘层材料之前,一定要将路面污染物清扫干净,部分施工队在施工时,没有将路面清扫干净,从而降低粘层材料与路面的粘结效果。
(3)粘层材料洒布后的防护不够
在喷洒粘层材料后应及时封闭交通,但是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了赶工期,造成交叉施工严重,施工车辆在刚喷洒粘层材料的路段通行,施工车辆轮胎粘有泥土,还有些使用年限较久的施工器械会漏油,泥土和油污会对刚喷洒的粘层材料造成污染,致使粘层材料和上面层的粘结效果不理想。
(4)粘层材料未破乳就铺筑沥青层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同样,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了赶工期,未等粘层材料破乳就铺筑沥青层,这样会导致沥青路面层间有水分,会影响整条路的使用性能。
2.粘层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粘层油的施工质量,现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现总结如下:
(1)在粘层材料喷撒之前,由材料提供方提供最佳洒布量,严格按照该洒布量进行喷洒,并在喷洒过程中对洒布量进行监控;
(2)各类乳化沥青粘层材料应尽量选择在初夏温暖、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施工,避免在雨天、湿度较大、大风或者气温较低的天气条件下施工;
(3)待铺路面的各种结构性损坏应进行修补、铲除和密封,待铺路面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清除表面的灰尘、泥土和油污等污染物,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刷;
(4)粘层材料在喷洒时,要检查喷撒器械,保证能够正常、准确的喷洒粘层材料,必须保证粘层材料均匀的喷洒,喷洒的粘层材料必须成雾状,喷洒不足的地方应进行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地方要刮除;
图1 粘层材料正确喷撒
(5)粘层材料喷洒结束后,乳化沥青破乳之前,尽量对喷洒路段进行封闭,保证路面的清洁、避免污染,必须待乳化沥青破乳后,才能铺筑上一沥青层。
3.提高粘层油施工质量的对策
粘层材料施工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1)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的数量要分配合理,根据工程量及要求的作业时间安排合理数量的人员;同时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素质,施工人员应有熟练的、满足要求的施工技术,有责任心、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2)施工机械
在施工现场应该配置有足够的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性能的机械,同时要求施工机械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施工机械是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施工机械的性能达不到施工要求,机械的寿命不够都会给施工质量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3)原材料
原材料是构成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若原材料不能满足设计和有关标准、规程的要求,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原材料必须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在使用量上也要满足要求。
(4)施工组织
好的施工组织可以保证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施工活动,保证劳动力和各种技术物资的供应,如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取得好的施工经济效益。
4.总结
随着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对公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粘层在公路使用中的作用越显重要,提高粘层的施工质量,使之复合相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全运涛.公路施工材料质量监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5
【关键词】桥梁;道路;施工;过渡路段
人们因为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对于出行的要求也日益增多,从而导致了社会车辆的剧增,这就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安全事故多发的桥梁、道路的过渡段。为了保证出行人员的安全,为了使道路交通能更好的为人所服务,建设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安全性的考量。本文通过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多发、常见问题的总结,分析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问题
要降低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的安全隐患,就必须要对过渡路段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能够从常见的问题中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路面断裂、破损。
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路面的断裂和破损,破损主要表现在坑洼较多等现象。而这类断裂和破损无论是大规模还是小面积,都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路基夯实得不够好,再加上如果施工所用的材料的质量、配比有任何的小的瑕疵,就会引起路基的膨胀与收缩等现象,这样的现象就容易导致路面损坏与断裂。任何工程无论是房屋还是道路,“基”最为关键,万丈高楼全靠房基支撑,而道路亦是如此,道路的安全、完好就全靠路基,一旦路基出现的问题,那么就会给道路的安全增加了隐患,尤其是桥梁道路的过渡阶段,本来就应该加倍重视,如果再出现问题,过渡路段的问题就更频发,也就更容易造成断裂、破损的现象。
2、接口的连接水平不足。
一般而言,一条管道最容易出现问题就是有接口的位置,道路亦是如此,道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是接口。在生活中,很多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经常会看见接口所在的位置不平,专业来说就是阶梯状的缝隙结构,这样的路面会对车辆的速度、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阶梯状的接口会让车辆在过渡路段给道路、桥梁增加冲击力,就会影响道路桥梁的路面平坦性。而造成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选择不当,过渡路段应该选择一些压实性极强和排水性极强的材料,而如果不具备很好的压实性能和排水性能,过渡路段就无法被夯实,加上水的作用,就会导致该地域沉降等现象。
3、路面不够平整。
评价一条道路的建设效果,最直接的就是道路的平坦性,因为道路是否平坦,专业人士测量起来也不是难事,而一般人用肉眼观察,如果经验足够丰富,也能够大概看出其平坦性能来,很多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正是因为不够平坦,从而对车辆产生颠簸,就会影响车胎和车身,再严重的会影响车的性能。很多工程队伍在桥梁道路的过渡路段对道路建设缺乏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施工人员往往就不求精益求精,从而也就导致了道路的不平。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尤其是机器的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这样复杂的施工对象,这样也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的不平。
二、策略
上文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所以这里提出的对策也就主要针对于提出的问题,但只要施工队伍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并借鉴这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那么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1、加强对排水工作的质量控制。
造成路基不稳和路面容易破损等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路面含水量过多,超过了材料的承载力。一般而言,对于道路的排水工作主要是加固沟渠、安置盲沟等,当然,最主要的是运用一些渗透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在建筑过程中,施工工人会根据自身主观能动性出发,无法完全按照图纸或要求来建设,所以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加强监督,加强对排水工作等对路基路面损坏程度严重的工作的质量控制。要加强这方面的质量控制,需要做到的是:第一,建立监督机制,选择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第二,选出责任人,施工质量一旦检测不合格可以找到责任人作出解决措施;第三,提升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主要可以是施工队伍内部领导的说教、培训,或是在招工之际就全方面的考察。
2、加强道路维护。
修筑工作只是基础,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的维护依然重要,尤其是桥梁道路过渡路段的路基路面出现坡面,那么维护就更加重要了。维护内容主要是防止地表水冲刷而导致路面受损,或是路面已经受损之后的维护。维护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很多方法都很有效果,但基本上都是对不同路基中产生的破损的路面进行护坡,如何选择护坡是一大难点,针对不同的路段不同的环境,选择护坡也就不一样。路堑边坡中,一般是实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这样的作用主要是防风防水。而在路堤边坡主要实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加固,保持路基路面的牢固以减少破损几率。对一些岩石边坡主要采用的是挂铁丝网等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岩石边坡容易被风化,零碎的石块就会影响道路通车,尤其是在桥梁道路的施工路段,零碎的石块容易引发事故,所以铁丝网是一个比较简便且效果很好的方法。
3、搭板法。
搭板法主要是针对桥头多发的跳车问题而提出的,利用搭板法最主要的是对长度的选择,对长度的选择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施工者长时间从事工作积累的经验。搭板搭建的方法主要为三个。第一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桥梁的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2厘米厚度的搭板,主要目的是完成道路桥梁的合理过渡;第二是使用较长的搭板,使得车辆在运行中因为车辆的重力而使得搭板弯曲来使得车辆对地面的荷载力降低,从而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力,这一方法就类似于“以柔克刚”,搭板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将车的承载力化解一部分,车辆对地面的作用力就会降低,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路基路面的损坏;第三是利用搭板在桥梁与道路间构造类似于反向坡度,应该注意的是,必须要确保桥台与搭板的高度相同,这一方法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施工者精心的设计。
三、总结
桥梁道路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一直是道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施工者能够多用心多用眼,多用心是指要能够多思考,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多用眼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决定,根据地段环境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本文主要是对桥梁道路过渡路段路基路面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经过分析得出解决对策,即桥梁道路过渡阶段路基路面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巧。然而仅仅依靠技巧是不够的,要使得桥梁道路过渡阶段路基路面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加强监督,也就是进行完善的合理的质量控制,不要破损了才来维护,而是要通过质量的控制来减少和尽可能的避免维护。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冷再生;基层;监理;要点
Quality Supervision of Cold Recycling Base Course
Abstract: The supervision key point of cold recycling base course was induced as that elevation of origin highway shall be sampling-inspected with all frequency and that origin highway surface shall be cleaned. The supervision key point during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was indicted. And it wa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of pro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degree of compaction and 7 days-unconfined intensity index of test piece. The curing method of seaming, rolling and sprinkling was given. Working of completion and defects liability period of construction was induced.
Key words: Cold Recycling; Base Course; Supervision; Key Pint
1 背景
基层冷再生技术就是利用现有的旧路面及基层材料(需要时加入部分骨料)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水等),在自然环境温度条件下,用专用冷再生设备连续完成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压实成型的全过程。
冷再生工程比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诸多的优点:
(1)工期短,施工工艺简便,对交通主干道大规模路面翻修速度快,且受雨季天气影响小。尤其适合交通流量大、不全封闭交通的半幅施工的路段;
(2)旧路冷再生结构层具有均匀性、完整性好的优点,有效的提高了旧路路面强度、平整度及道路的通行能力。
(3)工艺先进,具有破碎、拌和。添加稳定剂和加水后一次成型的特点;
(4)采用该技术能充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减少了废弃物的运输和堆放,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能源。避免了旧沥青混凝废弃物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当今世界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的发展趋势,尤其适合于城市及国省干线公路的维修与改造;
(5)工程造价较传统的路面补强低。
2005年,冷再生基层作为一项新兴的施工工艺引入到鞍千路黑色路面大修工程的施工中;2007年,鞍隆线黑色路面大修工程也采用了这种工艺。通过对这两项工程的监理,本人总结了一些冷再生基层监理的工作经验,供大家交流、探讨。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为:
2 工程监理
工程质量监理共划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和竣工及缺陷责任期阶段的监理。下面我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2.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监理计划、监理细则、参加设计交底、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检查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工地试验室、验收地面线、审批工程划分、确认场地占地计划、核算工程量清单等内容。对于冷再生基层工程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为:审批施工组织设计、验收地面线、编制监理细则。
2.1.1审批施工组织设计
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包括: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2)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等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包括质量体系是否健全、质量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半封闭交通施工的分流措施、施工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车辆安全管制措施;超粒径骨料弃料场的选择、水泥、碎石等外掺骨料堆放场地的选择及其相应环境保护措施。
2.1.2验收地面线
依据《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在原地面线未被扰动前测定地面线,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抽测。抽测频率应能判定施工单位测定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且不低于施工单位测点的30%。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土石方量计算资料进行审核。”由于冷再生基层施工只能改善设计再生层厚度的施工质量。所以,对于原路面高程的测量就应该比较严格。因为如果调平层厚度超过再生层厚度将无法进行再生处理;设计线的高程小于原路面高程,也不能进行再生处理。否则将出现路面坡长不合格、小平大不平或再生层材料质量不能保证的现象。建议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原路面高程进行100%抽检,并与施工单位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于存在异议的结果双方共同测量验证。直到结果一致后,双方签字,报项目办备案,避免因高程问题产生调平材料多少及检测指标不合格纠纷。
2.1.3编制监理细则
驻地监理工程应根据监理计划编制监理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具体措施及方法步骤。冷再生基层质量监理的重点应包括:水泥剂量的控制、再生层厚度的控制、旁站计划等。
2.2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由于公路工程的不可重复性,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单位工程开工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面100-200m进行试验段的施工。施工单位自检完成后,上报试验路技术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原材料检测报告;
(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路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
(3)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
(4)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5)对施工图的修改建议等。
试验段施工时,道路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的同时,应加强试验检测监理。试验检测监理应遵循下列要求:
1)严格执行抽检频率。试验检测坚持自己动手,杜绝由承包人试验人员或其他人员代替、帮忙的现象。认真、细心地做好每一项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可靠。
2)坚持监理程序
试验检测工作必须坚持监理程序,先自检后抽检。实践证明,坚持监理试验程序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2)再生层的厚度、水泥及水的剂量均有电脑自动控制,应随时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2.2.1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监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施工中不出现中断,避免造成路面上潜在的薄弱区。
(1)在清扫和处理原路面的监理中,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森林灭火器或鼓风机对原路面的灰尘进行处理,避免有杂质混入混合料中,影响冷再生基层的质量;对于翻浆路段,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换填到位,质量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2)确定再生路段的长度。施工单位一般会依据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以及天气变化,确定再生段的长度。监理工程师应通过观察施工单位人、机、材料的配合情况、行车干扰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情况以及完工工程的质量情况,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段落的长度进行确定。
2.2.2 施工中的质量监理
冷再生基层的质量监理的方法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基本类式,但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再生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2005年鞍千路冷再生基层施工时,施工单位施工前切取了25cm的路面材料,在试验室粉碎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后,得出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在试验段的压实度检测中发现:检测的6点压实度均超过100%。针对这一问题,监理驻地办公室进行分析后得出:试验室粉碎后的材料粒径较小,且均匀。而由于原路材质的不均匀使再生后的混合料存在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试验室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缺乏指导性。建议采用如下措施:不添加水泥(避免由于时间过长,水泥初凝),再生机施工2m后,取再生后的材料至试验室,按标准击实试验要求添加水泥,进行标准击实试验。
(3) 接缝的处理
1)纵向接缝的处理
再生机的工作宽度一般小于道路或车行道的宽度。因此,全副路的再生需要多次作业,从而导致数条相邻作业面间的纵向接缝。需要沿整条纵缝有一定的重叠以保证相邻作业面间的纵缝的连续性。因此,只有第一个作业面是在转子全宽度范围内的原材料再生,其后的各次作业有效宽度因重叠量而减少。相邻作业面间的最小重叠量不小于100mm,并且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缓慢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迹。
2)横向接缝处理
因每次施工开始或终止而形成的横穿作业面的横向接缝是不连续的,每次停机将形成一个严重影响再生材料均匀性的横缝。因此,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在不可避免时,应要求进行如下处理:整个再生机组应倒退1.5~2.0m的距离到达再生过的再生材料上,以保证开始施工后所有材料均得到处理。上一作业段压实时,要预留5~8m不进行碾压,待下一段施工时一并碾压。
(4)碾压时主要注意以下事项:
平地机对再生层进行找平后,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1)碾压时如发现局部混合料有松散或开裂时,应挖除并换补新料,整平后继续碾压压实。修补处应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2)碾压时应根据天气及再生料含水量的实际情况,随时洒水。
3)碾压时压路机的轮迹重叠1/2轮迹。
4)碾压时要从路的边缘向路中间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要保持压路机匀速前进;压路机的选择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5)冷再生基层的质量控制
冷再生基层检测指标包括: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及强度。
2005年,在鞍千路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弯沉也作为检验指标之一。但是,冷再生完工后,虽然路面弯沉大幅度提高,但如按正常路面设计的设计容许弯沉值0.65mm进行控制,还有部分路段达不到设计要求。经分析,造成弯沉值不理想的原因为:冷再生施工工艺只能改善原路基层结构,它不能改造原路的其他结构,也就是说不能改善原路基层以下的底基层、垫层及路基。采用冷再生技术施工后的基层承载能力有所提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路的承载能力。冷再生工艺结构层设计厚度为25cm,弯沉盆的影响范围影响可达80cm。路面容许弯沉值是按新建结构进行设计的。若按其指标进行控制,显然不符合工程实际。因此,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及七天无侧限强度的检测成了重中之重。
(6)养生及交通管制
在冷再生基层施工结束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的合格标准是:结构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不可忽干互湿。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施工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
2.3竣工及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监理
监理的内容:整理监理内业资料,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评定;编制监理工作总结,配合业主进行交工验收。
3 结论
冷再生基层质量监理的重点在于过程控制。重点复测原路面高程、以再生机现场粉碎原路作为标准击实的材料、接缝及碾压要满足水泥初凝时间的要求、压实度及七天无侧限的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只有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文涛.浅谈现场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沈阳.北方交通.2007.03
一、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工艺
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其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和风沙、雨雪、日晒等自然气候因素影响下,再加之原路面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导致路面出现坑槽、松散、拥包、车辙、搓板路、路面沉陷、桥头跳车、路面龟裂、网裂等病害。由于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时间不同,施工条件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其各自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也不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依据交通部部颁规范关于高等级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工艺有关条目规定,根据各条线路路面主要病害类型,施工地点具体情况,交通安全状况,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并结合养护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工艺的采用方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这些经验在施工实际应用中,不仅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简介如下:
1. 测量端面的选取水准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拉坡效果、材料用量、路面平整度、纵横坡是否平顺。在进行旧路面测量时,采取网格布点方式,考虑到铣刨宽度为2米,路幅宽度一般为10.5米,因此纵断面一般取6个,选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这不仅准确反映旧路面病害状况,也为铣刨作业提供准确铣刨数据。
2. 线型衔接平顺的保证措施路面维修工程决定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旧路面线型衔接是否平顺,主要在于纵横坡设计是否合理。工程实践中往往出现纵横坡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应把纵坡控制放在第一位,横坡兼而顾之。经过西铜公路K73左半幅工程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3. 铣刨工艺根据旧路面测量结果确定的铣刨深度进行铣刨,为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对一次铣刨后联结层仍存在龟裂、松散现象进行二次铣刨,直至出现稳定基层。在进行西铜线K32+800左右半幅、K55+250右幅施工时,由于路基压浆处理,路面被水泥浆顶起,形成25CM高的拥包,在保证4CM面层摊铺厚度的原则下进行铣刨,铣刨面出现未板结成型二灰砾石基层,为确保新铺面层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二次铣刨,铣刨深度控制在8CM,面层结构为8+4CM,路面厚度及面层强度得到了保证。
4. 玻璃纤维网格栅铺设技术西临高速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对路面基本没有进行过保护性养护和损坏维修,路面裂缝和伴有沉陷的局部网裂数量众多,分布很广,西宝高速公路局部路段也存在路面龟裂和网裂现象。为了在保持原路面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原路面修补质量,部分提高路面强度,减缓路面裂缝出现的时间和数量,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西临线路面修补工程在国内首次大面积使用在新铺面层下增铺玻璃纤维网格栅新技术。西宝线局部路段网裂现象严重的路段也铺设玻璃纤维网格栅。玻璃纤维网格栅在柔性路面结构的应用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主要用于阻止裂缝扩展和降低车辙,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由于塑料格栅在高温下变形严重,使它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而玻璃纤维网格栅除了在力学指标上高于塑料格栅之外,在高温下变形也很小。因此西宝线西临线都采用了玻璃纤维网格栅。西临线维修工程经质量监督部门检测,旧有路面裂缝一旦扩展到新铺面层便停止扩展,新铺面层基本上没有产生反射裂缝。
5. 在我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中首次使用沥青抗剥落剂我省关中地区路面沥青施工一般有三种集料可供选择:蓝田一带玄武岩(中性),渭河以南花岗岩(酸性)和渭河以北地区石灰岩(弱酸性)。西临线路面维修工程采用蓝田玄武岩,属中性,由于所购集料中0—5料的级配组成不是很好,而场内二次调配能力有限,所以在配比时采用较高的砂(富含氧化硅)的含量来弥补不足。为了防止减弱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性能,在沥青中按照0.3%的比例加入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的PA——I型沥青抗剥落剂,其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加了PA—I型沥青抗剥落剂的混合料比未加的要稠,沥青裹复集料显得更饱满。 二、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不同于一般新建公路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械化养护站结合养护工程的特点,根据各条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原路线的线形设计指标及其具体病害,分布区域特点等,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西临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点位多(61处),分布集中,分布区域不广(K3—K19),西临全线中央分隔带设立紧急通道,因此采用先右幅再左幅,各道工序采用流水作业法。工程总工期22天,起吊设备2次,平均每天摊铺面积1300平方米,平均每天修补点位3处。
西宝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点位多(157处),分布区域广(K20—K118),每隔3KM设有紧急通道。采用以机械调运为依据,将西宝线划分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先右幅再左幅,逐点流水作业法,然后由一个区域调运至下一个区域,进行下一个区域施工,施工思路清晰。西宝线总工期43天,起吊设备14次,平均每天摊铺面积1061平方米,平均每天修补点位4处。
三、机械化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为了确保路面维修工程质量达到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目标管理,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各阶段质量进行检查、控制与评定。
1. 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工程开工前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机具的检查工作,由主管领导亲自进行实地调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拌和场及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套情况和性能、计量精度等组织专人进行检查。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车流量加大,市政道路的质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品质,要做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坚固,就要合理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迎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09).
关键词:市政公路路面改造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91-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应的交通压力也剧增,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内交通压力,城市建设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城市公路改造、汽车限行、道路分流等,其中城市道路改建是最重要的措施。伴随着环境及交通量的增加,市政道路路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路面下沉、板角断裂、路面破碎、错台等,并且随着路面的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破坏程度也逐年加剧,如何对破碎公路路面进行有效改造,成为了公路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1 工程概况
为了对市政公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特变选取某市市政公路改造段,该段公路位于市区西部,沿线主要相交道路为xx路、xx路、xx路等。道路总长度8847 m,x路是城市主干道,道路附近居民密集,车流量很大,道路两侧为居民用地。道路标准断面32 m,分布为2.5 m人行道+3.5 m绿化带+22 m车行道+3.5 m绿化带+2.5 m人行道,计划道路行车速度为50 km/h。该段路自从建设完成后运行时间已有10年,道路主要是载重货车的行驶,几年来路面出现严重脱空、破碎、断板、露骨、路面翻浆及路面下沉现象,虽然政府投入很多资金对路面进行专项改造与维护,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路面仍然凹凸不平、沉陷、翻浆、破碎严重。根据多年来的维护经验看,路面的损坏情况随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多,且维护难度增加,成本增高,基于此,对公路路面改造工作已亟不可待。
2 市政公路路面改造方案
2.1 市政公路路面铺设沥青路面面层
这种方法在过去的旧水泥路改造过程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其优点为造价相对较低,交通影响小,且施工相对简单,可有效改善旧水泥公路路面的行车能力;相应的其缺点是由于路面分为两层,在接缝处由于温度及行车量等作用下,一般在行车后三到四年之后路面会再次开裂,且再次铺设难度加大。
2.2 市政公路路面铺设柔性聚合物
由于大多数路面破碎情况是由于外界突发状况导致的,因此即使存在破碎段,也是局部段位,在这种段位铺设沥青路面是不经济的,且铺设沥青路面会使得新旧路面构成显目对比,美观方面则很不理想。应对这种情况,在路面改造过程中则应该采用柔性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罩面处理。
2.3 市政公路路面要进行破碎稳固
市政公路面面层改造过程中,在铲除旧公路路面面板,重做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时,对整个沥青公路路面面层要进行破碎稳固。
3 市政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选取
3.1 路面改造时,采用碎石化技术
在原来的公路改造中,对于破碎路面的改造多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由于冲击压实技术在路面改造过程往往不是很彻底,且设备移动较难。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大多数路面改造均采用碎石化技术,该技术可将旧公路水泥路面面板均匀的破碎为大约10~20 cm的颗粒,路面被破碎为“高强粒料基层”,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沥青路面加铺层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面对公路软弱地区及公路底基层不稳定的情况,对碎石化工艺的采用就需慎重,如果是局部路段不稳定,那么就要对其处理,一般采用局部开挖、重新浇注、移除等方法。
3.2 采用打裂压稳技术
打裂压稳技术是采用破碎机对旧公路路面每隔大约40~60 cm做横向打裂,打裂后路面出现紧密的微裂纹,在不破坏原路基层板体性的前提下,对原路路面板块的平面大小进行减小,且可以使得原路的各个板块相互嵌锁。对打裂后的路面经过压稳处理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公路路面,这样路面的耐用性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在具体施工时应注意对于不同交通量和不同等级的公路,其打裂厚度也应该不同。
3.3 采用破碎压稳技术
破碎压稳技术与打裂压稳技术相类似,其不同点为破碎压稳技术多用于钢筋公路路面,而打裂压稳技术则用于非钢筋路面。破碎压稳技术在施工时要求破坏钢筋与公路路面的连接,将原裂缝与工作缝之间的差异性位移最低化。由于要破坏钢筋结构与路面的连接,因此在破碎施工时需要比打裂压稳技术更强劲的动力及破坏力。
3.4 采用冲击压实技术
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水泥公路路面改造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一般为将旧的公路破碎、夯实稳固后使其成为新路的底基层,并在压实的路面铺设水泥层或者铺设沥青结构面层。冲击压实的最直接作用是将旧路面扁平颗粒再次破碎,同时对下层底料进行稳固,为沥青面层的铺设提供基础。在冲击压实过程中也应注意不能压实过度,以免将碎石层压入基层,尤其是在潮湿或者稳定性较差的地方,更应该注意。冲击压实技术主要优点为其作用力度强、路面压实程度高、深度大等特点,而相应的其缺点为施工速度相对较慢、工程代价较高,因此上其主要用于特殊路段的改造及维护。
4 市政公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应用
4.1 压稳技术和共振破碎技术的应用
共振破碎是将原有公路通过共振达到破碎的目的,而不是对其进行粉碎,因此在施工时对其铺平、压稳即可,没有必要达到理想中的压实效果,在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10 t钢轮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3~5次碾压即可,将路面小碎石压入裂缝,提高已被破碎公路路面模量,碾压过后用洒水车洒一遍水,再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碾压一到两遍。而在工程施工时要保证路面不能过于潮湿,以保存路面石子小颗粒的完整性,进而保证整个路面强度。而在施工中如出现路基变软以及有可能发生水伤害的地点,则应该合理设置边缘排水系统,以防止路面受外界环境再次凹陷损毁。
4.2 对竖井及隔离带边缘带的应用
因为城市道路附近密布着各种公用设施,因此其施工环境相比普通公路更为复杂。通常在破碎施工前,应注意对井盖、地埋管道等公用设施提前标记,在确定其范围后,在构筑物外侧边缘大约40~70cm的范围内,应该让碾压破碎机提升破碎头,越过该范围后,再进行破碎碾压,以保护竖井等设施不受到损害。在城市道路硬质隔离带及绿化带边缘由于破碎设备受外界环境制约,破碎头很难打到指定部位,因此上面对这些地方,则应该合理采用高压冲击锤式破碎设备来施工。
4.3 路面碎石化后凹处回填
在市政路面碎石化处理过后,一般不对路面做任何修正,或者以任何手段处理路面以增加路面平整性,因为这样做很可能破坏路面碎石化效果。但是如果在路面压实前发现超过5 cm以上的凹陷处,则应该使用密集碎石料进行回填,保证压实后的路面平整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凹陷处应该详细观察,确认其是否是由路基层或者路基不稳造成的,如果发现是由于路基不稳造成的路面凹陷,则应该对该地区按照软弱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4.4 沥青公路面层的铺设
在沥青公路面层的铺设时应该注意沥青的铺设厚度,该厚度是由路面行车的荷载及从防止反射裂缝出现两个基础上来考虑的。因为原水泥公路路面其面板本身强度较高,因此上将这部分水泥路面作为基层,在其上加铺沥青公路面层字路面强度上一般不存在问题,关键是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关于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通过实际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对沥青罩面性能进行改善,放置中间夹层并设置补强层。公路原路面破碎处理后形成许多贯穿路面的裂缝,这些裂缝很可能在下雨天成为水分通过的渠道,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破碎层成为一个透水层,虽然路面表层构建了油性防水措施及一定的排水设施,但是如果长期积累,就有可能会对路面造成危害,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采用密级配沥青公路的要求,确保水分不从路表面进入。
5 结语
对于原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探讨时,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施工前对所要改造的路面及路两侧情况进行实地勘测,得到数据后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路面改造情况分析,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间要对工程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彻底杜绝各种外在原因导致的路面受损现象发生。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记录,为以后的施工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杨肯,唐咸远.沥青加铺层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沥青路面是一种具有良好行车舒适性及稳定性的结构物,已经在各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由于造价较低,行车舒适,噪音小,受到建设单位及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目前不少公路沥青路面特别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存在较严重的病害。本人利用自己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多年工程实践,从路面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简单分析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总结出适合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措施及处治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字:沥青路面;病害
1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过早损害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1 设计与招投标方面
1.1.1 设计路面太窄,路面厚度不足虽然国家一直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投资力度,但补助标准普遍比较低,一些贫困县地方政府白筹配套资金困难,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普遍比较低,给农村公路的使用能力带来较大的隐患。
某四级乡村公路,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4.0m,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该公路无法按设计标准施工,级配碎石基层厚度设计只有22cm,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厚2.5cm。由于基层较薄,整体结构强度较低,抗弯拉应力较弱,在重车作用下极易出现早期破坏。当两辆车辆在路面上会车时,两汽车的轮胎压在了距油面边缘处,由于该条公路穿越山区,路基外边坡是悬崖峭壁,路面边缘无法碾压密实,当重车轮胎压在路面边缘时,必会对路面边缘造成极大危害,使路面边缘早期破坏。该路建成通车不到2年,路面很多路段出现裂缝、麻面松散、沉陷、坑槽等病害。
预防对策: 为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发展和破损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应对病害应应及时进行处治。在加大治理超载车辆的力度,限制超载车辆行驶的同时,对坑槽、翻浆、沉陷、裂缝、麻面松散等病害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去治理。
1.1.2 招投标不规范由于农村公路路线都比较短,分布比较散。总造价都不高三、五百万左右,有实力的大项门部都不愿参与建设,只有为数不多的实力较弱的小项目部参与投标。所以项目建设单位选择的余地较小,因此不少农村公路的招投标工作无法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施工单位只能进行简单审核,劣中选优。而投标结果大部分只能按最低价中标,甚至有些衣村公路的招投标也只是搞个形式而已,围标、内定等情况都无法排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因素,如规定一个总监监理的项目不能超过三个等条件,使得不少农村公路开工后没有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管,致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预防对策:应规范农村公路的招投标,加强市场管理;每‘条乡村公路都应尽量安排专业人员监工,坚决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杜绝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1.2 施工方面
1.2.1 地基应承载力不足而沉降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由于受到地形和投资的限制,路线不可避免地穿过农田、水地、沼泽、淤泥等软土地基路段,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时,由于处理不彻底或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铺筑沥青路面,路基过量沉陷会导致路面过早出现病害。
预防措施:根据软土地基情况和当地施工情况灵活采用可行方案进行认真的加固整治。对于路基基底为耕地的,应先清除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地质不良地段,应该全部挖除软土,然后换填砂性土、整平、压实。同时要延长沉降时间,通过来往车辆的不断碾压,待地基的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1.2.2 路面基层承载力不足压实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是提高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致使路面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但在农村公路施工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腿实操作不规范、压实不均匀、碾压遍数不够而导致路面基层压实度不足,通车后沥青路面就容易产生很多的病害。
预防措施:进~步加强管理、改善和提高压实机具标准,严格控制碾压遍数、速度、时间。碾压要均匀,碾压遍数要足够,要派专业人员负责指挥,按照压实流程从轻到重、从慢到快、从静到震、从两边到中间,既要保证路面平整度,路拱横坡度,又要保证压实度。
2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一般处置方法
沥青路面的常规病害主要有裂缝、麻面松散、坑槽、沉陷等,应针对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路面结构类型、维修季节的气候特点等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由于农村公路路线较散,病害点多且分散,乳化沥青比热沥青有着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1路面的网裂及龟裂
2.1.1 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6ram以内的,宜将裂缝的缝隙刷扫干净后,用乳化沥青灌缝封堵。
2.1.2 缝宽在6ram以上的,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并撒石粉覆盖保护。
2.1.3 对于路面沉陷引起的裂缝,首先要挖除不合格的土基或基层,回填合格的路料,压实合格,然后再修复路面。
2.1.4 对病害轻微面积比较集中,且路基强度较好的裂缝,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处理。
2.2 路面麻面松散
2.2.1因低温施工、油石比不合格或混合料级配不合格造成的麻面松散,先将松散部位清扫干净,采用乳化沥青封层处理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2.2.2 由于温度过高,粘结料气化而造成的松散病害,应全部清除不合格材料后重新铺筑。
2.2.3 对于路面沉陷引起的松散,首先要挖除不合格的土基或基层,回填合格的路料,压实合格然后再重新铺筑沥青路面。
2. 3 路面坑槽
2.3.1 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应接下列方法修理:① 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②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③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2.3.2 如路面基层损坏,应针对损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再修复面层。
2.3.3 在雨雪连绵的寒冷时节,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3 公路沥青路面处治效果
经施工单位病害处治的公路基层和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没有出现质量反弹的。后期应加强监管,对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以后出现大的损害,带来不可修复的后果。同时节约了维修和养护资金,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关键词:农村公路 沥青混凝土 路面施工 管理
按照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可分为底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多数采用底面层和上面层结构。由于道路路面等级、建设标准及结构的不同,对施工工序的选择、施工机械的配置、施工规范的要求也略有不同。下面对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①对于在新建的水泥稳定土基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的,首先要在已满足养护期的水稳基层上进行钻芯取样,测量厚度,检测压实度和抗折强度。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准备工作在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时才能进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已经损坏的局部路基进行处理,清除附在路基上的再生棉(养护洒水用)。清扫干净后,及时在基层上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喷洒透层油,防止漏洒。对于路面设计需做下封层的,应待乳化沥青破乳后,并渗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且干燥后,及时做下封层。在做下封层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沥青用量和石霄用量。沥青需加热到一定温度,石霄是经过拌和站高温除尘和筛选的,并具有一定的温度,以利于和热沥青之间的粘结。做下封层通常用复合式布料机。②对于“白改黑”的路面,摊铺沥青混凝土前需将路面清扫干净,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粘层油,油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管控策略
施工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管控策略主要体现在:①制定并了解设计图纸,熟悉合同规定和招投标文件,为合理有效的保证施工计划奠定基础。②有效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将其送往专业的试验室进行试验。③充分考虑人员配置安排,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间联系紧密,所以人员配置应合理。④充分全面的考虑场地在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合理进行拌和场设置,设置的场地应平整、宽广,确保其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⑤认真负责的进行材料准备,并严格对其质量进行控制,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原材料的选用准备必须认真负责,对质量的控制必须严格。⑥正确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等,确保施工进度不会被延误。
3 沥青混合料的管理控制
3.1 配合比的控制 应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中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从而对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沥青用量、矿料级配进行确定。通过试验室进行抽提试验,能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满足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要求,还能控制沥青结合料的用量。因而,必须严格遵守测试程序和取样试验,并对试验结果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情况作出保证。另外,进行路面压实度计算,应采用沥青混合料测试的试件密度做依据。
3.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
3.2.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主要是依据生产配合比而确定的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比例拌制而成的沥青混合料。在生产前对拌和时间、拌和温度和矿料加热温度进行确定,应进行试拌,在生产时必须对沥青和集料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进行严格把握。沥青温度应比集料温度低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进入贮料仓储存的热混合料其下降的温度应小于10摄氏度,且储料时间应小于72小时。一旦确定出现了质量问题,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并作出处理。
3.2.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骨料离析与温度离析,这是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的重点。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装车,且应控制车身在卸料时的抬起高度,这是防止骨料离析的关键。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良好的覆盖也是防止温度离析的关键。为方便确保材料的温度,运输车辆还应具有蓬布覆盖设施,防止雨天的雨水,从而避免因材料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造成环境受污染。
3.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进行混合料摊铺前应仔细检查要摊铺的下层,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沥青透层、下封层的铺洒。在进行摊铺过程中,应考虑路面边缘进行拦水带的设置,并充分考虑拦水带的具置和埋深,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预制的路缘石块设置,基础和背后填料务必充实,且砌筑牢固。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摊铺宽度,以1个车道至2个车道的宽度是最为适宜的摊铺宽度,过宽极易发生离析。二是摊铺高度,以摊铺机料位器高度以三分之二最佳且摊铺机料位器高度不能低于车厢深度三分之一,并应尽可能的降低摊铺机收料斗拢料次数从而达到减少离析的目的。三是摊铺速度,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结合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并按照每分钟2到6米的距离进行调整和选择,做到缓慢、均匀及持续稳定的摊铺,这是路面平整度进行提供的最重要措施。四是摊铺距离,通常进行摊铺时都是选择由两台摊铺机采取共同施工和梯队作业的方式,且两台摊铺机的距离应保持在30米以内。五是摊铺问题,在摊铺时若下雨,施工必须马上停止,并对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进行清除,尤其被雨淋湿的混合料不能再次使用
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安全及使用年限的重要环节,随着路面运输功能的扩展以及车辆的增加,对路面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对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提出了个人见解,如下:
4.1 沥青混凝土的设计 施工质量的保障基础是路面混合物料的质量问题,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的勘测以及路面的实际应用目的对应用材料的配比做好设计。同时,承包者应将工程各分项配比设计情况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双方,以便于业主自行联系相关技术部门对各项配比进行检验,并提出建议。
4.2 路面试验段施工 施工前,应选取某段道路进行试验施工,以确保混合物料以及各项施工指标的准确和实用。试验段施工前,应由生产一线的各职能部门主要人员进行会议探讨,对整个项目的相关技术实行交底。试验段公路铺设完成后,需通过验收,方可进行全段路面的铺设工程。如试验段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存在,则应及时进行小规模的整改,直到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获得解决,方可进行整个工程的施工。
4.3 路面全面施工 路面的全面施工必须以试验段的各项总结为基础,并设置好控制关键点。比如路面破损、压实度、路面强度等,都应作为关键点实时进行检测。同时,现场钻孔的抽样原则应尽早制定,从而保障抽芯具有代表性。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在施工初期即已制定完成,以便于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关键点进行实时监测与技术改进。比如可以无破损检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异性来作为离析程度的判定准则,以确定施工质量与强度变异性的关联性,通过改善强度变异性来评价和提升各标段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并随时关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时调整方法。
5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质量管理控制
5.1 纵向接缝 在进行摊铺时,两条摊铺带相接位置应有部分搭接,这样才可以确保该位置同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是一致的。搭接施工能分为冷接茬和热接茬两种。冷接茬就是指新摊铺层砼压实过的已铺层实行搭接头。热接茬在施工时通常是选择由两台摊铺机采取共同施工和梯队作业的方式。
5.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能分为斜接缝与平接缝两种。通常多数不同等级公路的横向接缝的中、下面层都能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可采用垂直平接缝。在进行碾压前应铲除预热用的混合料,并布洒少数沥青对搭接处进行清理。在横向接缝施工前应设置3米直尺用于路面平整度检查,对于达不到标准时应及时进行清除,从而保证横向接缝位置的路面平整度。
6 结论
总之,农村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优劣不仅影响公路的实用性,更关系着农民朋友的行车和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企业在农村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并在施工前就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能保障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得到提升,还能为公路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飞.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路基; 路面
引言
公路的路基路面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如果在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使公路的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影响交通事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保证公路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前期施工,其次是后期的养护。本文主要针对前期的科学施工的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一、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只有认识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践的总结,我们认为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路面不平
如果道路的平整度不够,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颠簸,降低车速,损害车辆、减少舒适性和安全性。
1、对基层平整度的控制要严格。现在有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着控制力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
2、基准线失控造成的路面不平与压实度不够造成的路面不平。
3、基层人员的素质不高。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致使公路质量不高。
(二)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
在工程竣工后有的部分路段会出现多出或者面积较大的裂缝与破损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工程片面的把平整度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压实度的要求。
2、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
3、材料的配合比不符合公路的要求,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
4、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未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三)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上面的因素
压实度的控制不到位,表现为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有的公路在施工时分层过厚也会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压实时要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在一些边角部分,大吨位的压路机施工困难时可以采用小吨位的压路机。
2、材料因素
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其中在路基填料时,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四)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的原因是由于对路面的基层不够重视、土基强度不够、土基强度不均匀、施工期间温差较大等,都有可能引发上述问题。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
二、路基质量管理
(一)路基土的管理
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对自然土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以便指导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成品的检测。
从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而砂性土回弹模量比较高。土基回弹模量较小的变化,对结构厚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路基的回弹模量除了受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所以对土基的管理要遵从科学,才保证施工质量。
(二)压实度控制管理
在对路基进行施工时首先进行检测保证是否达到最佳含水量。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除填石及含石量大于土石混添料外,其它材料的含水量均与压实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大密度的压实取决于最佳含水量。
在施工的时候,要连续不断的进行作业,防止暴晒和雨淋,从而有效的控制含水量,使含水量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经检测土的含水量比较大,可以先把土翻松、晾干,经检测达到所需要的含水量时在碾压,也可采用掺入适当的石灰,降低水含量,把石灰与土均匀搅拌后,通过击实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
三、路面工程质量管理
(一)混凝土结构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
1、路面的平整度控制
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对于公路的路面来说是施工的重要点,要保证路面的质量就必须对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管,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在施工前要科学预测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各种因素,做好应对措施。因素比如有路面沉陷、基层顶面平整度不好、材料不均匀、施工机械不合理及施工工艺的缺陷等。对这些因素应予充分考虑与研究从多方面解决公路路面平整度的问题。
2、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控。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施工质量,目前我国许多公路的质量问题都是路面的材料低劣有一定关系,所以,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就必须在材料的使用上进行严格的把握。在施工中使用符合本工程质量标准的水泥、碎石等材料,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材料应用到工程中。
3、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必须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做好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比就必须根据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实际需要来确定混凝土的厚度和硬度,另外还要保证各种材料配比的化学反应达到最大值,保证混凝土的凝固程度和速度,以及在耐损、耐热、抗压等方面的质量。
(二)沥青路面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对石料的选用要做好相关的检测,比如及时进行石场或者料场各规格料的表观密度、针片状、筛分等指标的检验。对于应用于施工的粗集料而言每500就要进行常规检验,对细集料每200就进行抽检,把收集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的科学化配比直接影响到沥青的质量,在公路施工上占有重要地位。沥青的配比管理要科学化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配比时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和公路建成使用后的情况预测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合适的配比比例。增加粗集料比例能提高混合料的抗高温性能,但也同时增加了施工离析的风险;如果细集料比例变大,有利于施工的均性,路面抗高温性能随之降低。
(三)应对水破坏的管理措施
路基的损害与水的关系很大,当路基受到水的侵袭后,土壤的湿度会增大,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强度。路基的表面在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的缩胀循环,会使其强度衰减。如果渗水的情况在路面上将会严重破坏路面的结构。所以,在对路基路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采用结合力较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还必须考虑到耐磨性,可以采用矿粉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增加沥青的粘合力。
结束语: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的核心,施工质量管理是现代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因地域、温度、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出现的问题各有不同;所以,我们不但要不断地总结、吸取过去经验,还要积极的探索发现新的施工管理方法,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项目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立伟.现代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s].公路施工管理资料汇编,2009,2.
[2] 王萍.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现代路桥,2007,11.
[3] 马文华.以预控管理理念进行公路施工质量管理[j].路桥施工与管理,2009,5.
摘要:旧混凝土道路的为了有效利用、节约投资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针对加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沥青罩面必修重视基层的处理,以提高其粘结力及在旧有混凝土板缝上加铺土工布时有效的防止反射裂缝对面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 前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在城市道路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城市道路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剧增,重载、超载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使用性能下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行车速度缓慢的现状亟待解决,然而至今仍没有成熟而有效的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由于城市道路的特殊性,交通流量大、现有条件高程的限制,不可能像普通公路那样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旧面层之间设置夹层。
为了有效的利用旧混凝土路面,节约工程投资,采用沥青加铺补强是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对沥青加铺层已有依据规范,但对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的课题。做为一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其应力应变特性与一般的弹性层状体系有很大的差别。近几年我市的永安大街、安顺路等多条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了沥青混凝土面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在此与大家交流。
2 沥青加铺层的结构分析
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道路大多是市区内主要通道,车流量大,罩面层不仅仅要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对承受水平荷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当沥青罩面层由于旧混凝土板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沥青面层自然会开裂,环境因素(雨水、氧化等)的负效应,常常会使裂缝迅速向四周扩展,大大缩短罩面层寿命,采取加铺道路专用土工布防止反射裂缝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⑴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温缩位移是连续的,土工布使罩面层最大拉应力减少。
⑵由于土工布具有较大的延伸型,旧混凝土裂缝位移可通过土工布使应力扩展至更宽的范围,从而缓解了裂缝处的应力集中。
⑶由于土工布浸透沥青可以有效防止地表水渗进基层,避免基层进一步恶化,并减少沥青罩面层在反射出的剥离破坏。
3 沥青罩面层施工工艺
3.1旧有路面的病害处理
深入现场调查,勘测旧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情况,针对以下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
错台、板块开裂:路面发生错台或板块开裂,应首先考虑是路基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必须将整个板块全部凿除,重新压实路基及基层,浇筑C30混凝土。
掉边、缺角:对损坏较深的路面,先用切割机切除损坏部分,然后浇筑C30混凝土,对破路面较浅较窄的,可用风镐凿除深约5cm以上,然后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对混凝土板的纵横接缝,先清除缝内杂物后,用1:1.5水泥砂浆灌注。
板块脱空:在脱空部位钻∮30孔2~3个(钻穿板块),然后用C30水泥砂浆高压灌注,注满为止。
3.2 喷洒粘层油
喷洒前,利用洒水车高压水枪对整个路面进行冲洗,确保路面清洁,以提高粘结力。路面要经压缩机高压空气吹扫干净,由沥青洒布机均匀喷洒。为确保粘结效果,喷洒一定要均匀,油量要适中,对喷洒过量的一定要刮除,人工补铺。为防止路面污染,粘层油洒布后应立即封闭交通。
3.3 铺设土工布
在旧混凝土路面板块的中缝及缩缝两侧宽50cm范围内喷洒70 °C左右的粘层油,用量控制在0.4kg/m2左右,喷洒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10cm,使用道路专用土工布做到平整无折和无气泡。铺设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接口处应相互搭接15cm。
3.4 摊铺技术要求
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的级配碎石用量很大,需提前做好备料工作。施工时要使供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平衡,确保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尽量进行全幅路一次摊铺。碾压时压路机从路边起压向路中,双轮式压路面第次重叠宜为30cm,不得在新铺沥青混凝土上转向掉头及左右移动或突然刹车,碾压速度为初压1.5~2kg/h,复压2.5~3.5km/h。
施工过程中,除对混凝土料进行检测外,还要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控制,如摊铺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
4 总结
4.1 在旧混凝土上进行沥青罩面必修重视基层的处理,以提高其粘结力。在摊铺之前,必须对旧有路况进行全面地评价、分类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