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时间:2022-08-16 04:1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应对措施

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但却不能直接被财务报表使用者利用,这就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能力和发展趋势。但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尚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将作如下浅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虽然财务报表的编制“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同时企业可自行选择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使其资产更加饱满,利润更漂亮等等,即企业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表,这样一来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也非真实的,毫无参考价值。其次,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一些不能用货币计量反映的信息,如企业的研发水平、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等,对企业发展同样重要,但无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因此,仅通过财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信息。财务报表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编制的,无法有效预测未来。

(二)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财务能力分析、财务趋势分析及财务综合分析,财务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财务趋势分析通过对过去若干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综合分析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揭示个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有杜邦分析法。虽然有财务综合分析,但亦不能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多非财务信息同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比如,企业的研发水平、员工的忠诚度等影响企业的发展能力,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顾客满意度等影响盈利能力。由于非财务信息不能全面分析,导致财务综合分析的不全面、不综合。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同一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或将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同一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差异的方法,前者称为纵向对比,后者称为横向对比。就纵向对比而言,由于不同时期企业的发展阶段、战略方针、经营结构等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同一财务指标反映的内容会有所不同,这就降低了可比性;就横向比较而言,两个完全同质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业务范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减少了可比性。比率分析法是利用同一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构成财务比率,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用于评价企业各项财务能力的指标一般都是比率指标,以下简单说明财务能力指标的缺陷:

偿债能力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偿债能力,而债权人需要了解的是一定期间的偿债能力,这就违背了初衷。

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反映的是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分子与分母的所属期间不同,难以有效判断资金周转情况。盈利能力指标中的市盈率、市净率、每股净资产等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y以衡量。

发展能力指标:现有的发展能力指标不够全面。

(四)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分析人员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及丰富的行业经验,但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人员不完全具备这些素质,因此其分析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欠缺,如分析不全面、不深刻等。其次,现阶段企业财会人员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财务报表的分析目的受到一定的影响,其结论参考性不强。

二、应对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措施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提高财会人员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编制财务报表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从而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结论更有说服力。因此,企业需重视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督促财会人员按时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并加强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

(二)强化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说明,以及未在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因此,财务报表附注能够加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经营判断。但通过在财经网站的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只是披露应收账款、存货、收入构成等重要项目的详细说明,并未完全披露附注信息,而非财务信息更是鲜有披露,因此,应不断完善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制度,丰富附注披露的内容,尤其是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督。

(三)综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

单独每种报表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传统分析与现代信息技术分析相结合,不断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从而提高报表分析的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宝茹,马广烁. 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第2篇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范式和计划,其核心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模式(Model)最初从物质形态领域形成,后移植到认识形态领域,目前已逐渐转变为一种方法体系、范式体系和结构体系(翟亚军,2011)。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等人于1972年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教学模式应是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结构的教学活动总和(高坤华等,2014)。国内学者关于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观点如表1所示。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范式和计划,其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比较

如表2所示,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性质为专业课,其学分数为2或3。

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比较

笔者对几所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3。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与最终境地。如表3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等;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企业价值评估等。

四、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比较

教学内容除传统的课本教材之外,应有经典专著和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作为补充,还应包括学科前沿、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科研成果等。这些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必须进行系统重构(高坤华等,2014)。目前,以下几所高校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上海财经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基本原理及基本报表;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财务分析的方法;流动性及风险评价;经营效率评价;盈利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现金流量状况评价;综合分析。(2)东北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企业价值评估。(3)南京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构成;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扩展和综合运用。(4)首都经贸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基于价值评估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损益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非财务信息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盈余特征、盈余质量与盈余预测;盈余操纵分析;盈余预测;基于盈余预测的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5)江西财经大学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概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6)南京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7)南京审计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融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分析;经营活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信用分析;前景分析与估值;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综合案例。(8)上海金融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上市公司特定指标分析;财务综合分析;会计操纵与财务预警分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以及核心问题等(宋夏云,2015)。通过以上汇总可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块: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和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方法等;二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如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三是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如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四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五、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比较

如表4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六、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比较

如表5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为主。

七、研究结论

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其教学目标在于: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和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其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参考文献:

[1]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雷磊,李新潮.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

[2]乔伊斯,威尔.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夏云.本科会计学《会计前沿》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4]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5]王雪芹,奚凤兰,陈士强.《运动生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1).

[6]臧凯,李英.爱情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

第3篇

[关键词] 财务报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为了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必须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而这些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因此,上述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只有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正确评价企业过去、全面反映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的依据。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及构成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杜献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和附注。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二、阅读企业财务报表的技巧

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报表使用者不了解报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往往无从下手;只有掌握报表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抓住重点,掌握报表内容的实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财务报表的阅读应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其次,阅读整套财务报表;最后,运用具体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

1.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如果是年度财务报表,在阅读财务报表时,必须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因为,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的公正、独立、权威性的意见。仔细审阅审计报告,一方面可以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使财务报表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少走弯路。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种类型。其中,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四种类型。

一般而言,审计报告的类型不同,财务报表的反映信息的可靠程度也不相同。如果阅读的财务报表是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出具的标准审计报告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信赖度,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比较真实、可靠。如果阅读的财务报表是经审计后出具的其他三种意见的审计报告,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该受到高度质疑。

2.阅读整套财务报表

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之后,接着就应该细心研究整套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等其他信息资料。全面阅读整套财务报表是为了了解该企业的全貌和发展前景,为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一般而言,阅读财务报表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步骤:

(1)认真阅读附注

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附注除了逐项阅读外,还应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①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了解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可以判断该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情景和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

②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某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而选择不同会计政策,可能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样,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变动,而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进行重大调整。因此,了解企业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有助于评估企业在不同期间或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③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由于财务报表格式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为了报表项目的统一和简洁,许多报表项目是由多个会计科目的金额合并、分析、抵减填列,因此,必须将报表中的数字同附注中的相关明细资料结合起来,相互参照,才能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

(2)核对报表内部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各种财务报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报表内部各指标之间和各财务报表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形成一种在数量上可据以相互查考、核对的平衡相等的关系即“勾稽关系”。根据报表内部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可以了解报表项目之间、报表与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报表总体结构的认识,而且也能帮助阅读者发现报表的数字错误。

(3)了解报表所披露的信息

不同报表披露的信息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如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构成状况;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有关资产分布、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而利润表综合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经营成果的形成情况;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等等。只有了解每张报表披露的信息,才能结合阅读报表的目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4)分析重要财务报表项目

报表使用者可以结合编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的目的确定报表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如确定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时,通常应考虑如下因素:该项目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在企业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企业财务管理或经营管理的水平;该项目在会计核算或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容易产生问题,等等。如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一般情况下是阅读资产负债表的重点项目。在阅读报表重点项目时,要结合附注中有关重点项目的明细资料进行分析。

3.运用具体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

在对财务报表基本内容阅读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具体的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作出全面的判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1)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趋势分析法,了解报表项目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差异、找出问题的一种方法。在阅读财务报表时将每个项目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进行对比,找出其增减变化的金额、方向和幅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进行对比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

趋势分析法是将若干期财务会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揭示和预测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按所采用的基期数的不同分为定比和环比两种方法。定比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比率;环比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比率。采用定比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有关项目和基期相比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采用环比能够明确地说明项目的发展变化速度。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考察有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2)计算一些基本的财务比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作出判断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来确定财务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作为会计信息绝对数的补充说明,比率分析法有其特殊意义。在阅读财务报表时,根据报表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比率分析法,可以计算出许多有用的财务比率。如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负债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等财务比率;利用利润表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率或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比率。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互结合还可以计算出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财务比率。这些财务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以及企业的增长能力。采用比率分析法时,要注意比率指标中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要一致。另外应注意单一的比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应将计算出来的比率与相关的比率进行对比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评价。

(3)通过特定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作出总体评价

第4篇

垂直分析——确定财务报表结构占比最大的重要项目

垂直分析,又称为纵向分析,实质上是结构分析。

第一步,首先计算确定财务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

第二步,通过各项目的占比,分析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一般项目占比越大,其重要程度越高,对公司总体的影响程度越大。

第三步,将分析期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对变动较大的重要项目进一步分析。

经过垂直分析法处理后的会计报表通常称为同度量报表、总体结构报表、共同比报表。以利润表为例,巴菲特非常关注销售毛利率、销售费用率、销售税前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这实质上就是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

水平分析——分析财务报表年度变化最大的重要项目

水平分析法,又称横向比法,是将财务报表各项目报告期的数据与上一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企业财务数据变动情况。

水平分析进行的对比,一般不是只对比一两个项目,而是把财务报表报告期的所有项目与上一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对比分析,揭示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打下了基础,所以水平分析法是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这种本期与上期的对比分析,既要包括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要包括增减变动比率的相对值,才可以防止得出片面的结论。每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一句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净资产比上一年度增长的百分比。

趋势分析——分析财务报表长期变化最大的重要项目

趋势分析,是一种长期分析,计算一个或多个项目随后连续多个报告期数据与基期比较的定基指数,或者与上一期比较的环比指数,形成一个指数时间序列,以此分析这个报表项目历史长期变动趋势,并作为预测未来长期发展趋势的依据之一。

趋势分析法既可用于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分析,即研究一定时期报表各项目的变动趋势,也可以只是对某些主要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巴菲特是长期投资,他特别重视公司净资产、盈利、销售收入的长期趋势分析。他每年致股东的信第一页就是一张表,列示从1965年以来伯克希尔公司每年每股净资产增长率、标准普尔500指标年增长率以及二者的差异。

比率分析——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就是将两个财务报表数据相除得出的相对比率,分析两个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比率分析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比率一般分为四类: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增长能力比率。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把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分成这四类。

从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来看,巴菲特这四类比率中最关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财务比率分析的最大作用是,使不同规模的企业财务数据所传递的财务信息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横向对照比较。

财务比率的常用标准有三种:历史标准、经验标准、行业标准。巴菲特经常会和历史水平进行比较。

因素分析——分析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因素替代法又称连环替代法,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驱动因素对综合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比如,销售收入取决于销量和单价两个因素,企业提价,往往会导致销量下降,我们可以用因素分析来测算价格上升和销量下降对收入的影响程度。

巴菲特2007年这样分析,1972年他收购喜诗糖果时,年销量为1600万磅。2007年增长到3200万磅,35年只增长了1倍。年增长率仅为2%。但销售收入却从1972年的0.3亿增长到2007年的3.83亿美元,35年增长了13倍。销量增长1倍,收入增长13倍,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持续涨价。

综合分析——多项重要指标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企业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各张财务报表、各个财务项目、各个财务分析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只是单独分析一项或一类财务指标,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陷入片面理解的误区。因此我们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多个重要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从企业经营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对整个企业做出系统的全面的评价。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最重要最常用的是杜邦财务体系: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三个比率分别代表公司的销售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还可以根据其驱动因素进一步细分。

对比分析——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

和那些进行广泛分散投资的机构不同,巴菲特高度集中投资于少数超级明星公司,前10大重仓股占组合超过80%,这些超级明星公司各项重要财务指标都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长期稳定发展的行业中,那些伟大的超级明星企业也往往都有一个与其实力相比难分高下的对手。比如软饮料行业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快餐行业中的麦当劳与肯德基,飞机制造行业中的波音与空客。两个超级明星企业旗鼓相当,几乎垄断了行业的大部分市场,这就形成了典型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因此把超级明星公司与其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是最合适的方法。

前景分析——预测未来长期业绩是财务分析最终目标

第5篇

一、财政经济综合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对财务报表的认识

财务会计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出一个企业的生产运营以及财政支出状况,关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某一时期内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数目和财政盈亏情况,还包含着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工程财政使用和所有者权益的信息。如果财务人员对账务报表没有正确对待,缺乏清晰的认识,将会导致财政账目混乱,条理不清,甚至出现财政亏空,对企事业的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事

在财务经济综合分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对企业的财政账目严格控制,坚决杜绝违法乱纪行为,针对财政工作中的漏洞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的正常财政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依据可靠的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涉及到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并且注意细节问题,这样的财政信息报告才是可以借鉴的,并且有利于企业发展,也可以实现财政分析的价值意义。

二、财务经济综合分析流程

(一)明确分析方向

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是一项系统有序的工程,在开始进行分析工作之前,应该合理规划分析的方向,确定一个大致的内容主题。因为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经济信息也不相同,所以应该有所侧重,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按照运营方向进行综合的财政经济分析。

(二)收集整理多方面的信息资料

关于财务方面的分析,需要准备详细的企业财务资料,包括财务报表、生产报表、财务预算、经营规划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资料。涉及到整体经济的规模分析,还需要市场经济信息、销售需求信息、行业竞争信息以及宏观审计预算报告等资料。在资料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必须注意材料的真实可靠性,任何一个细节的忽略都将引起综合分析的准确性。

(三)制定适当的分析标准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同一种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标准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分析结果,针对不同企业的财政经济分析,由于企业之间的规模、生产方式、运营计划都有所差距,所以必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当的分析标准。

(四)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财务经济综合分析方法包括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评分法、平衡计分法分析法。分析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也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手段,但是分析人员还是应该以客观全面的理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规模和未来规划的分析方法,随着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更多新的分析方式,比如,财务人员经常利用计算机财务分析模型或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也逐渐形成了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

(五)综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个全面的财务经济分析结果,不仅仅需要一个分析报告,还应包括对应的建议规划,通过在对企业财务管理分析过程中,深度了解企业的内部发展状况,可以更好地指出企业的不足之处,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所处的位置,给出一个适合企业更好发展的建议。

三、财政经济分析的主要应用

(一)分析企业财政收支情况

财政的高回报率是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进行企业的财政经济综合分析时,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实施,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财政的收入来源,保证正常的收入指标均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认真分析企业财政中的支出项目,避免财政经济的漏洞出现。在遵守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对财政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合理建议,降低支出成本,提高企业的财政收入。

(二)分析企业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是企业财政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财政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某企业在完成一项工程的财政预算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控制成本,由于材料费的比重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一般能达到预算费用的70%左右,所以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企业的财政分析时,应该与造价人员进行材料价格的预算估计,争取掌握最新的材料信息,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合同中的材料用量,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

(三)分析企业财政资产构成

通过企业的财政经济分析过程,可以直接明了的看到企业内部的资产构成,比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分析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财务报表查看,该企业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有没有财政资金流失,能否保证固定资产的收益等,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财政经济的清查,及时发现企业财政的资金流向,避免财政资金的赤字亏空,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善财政资产的构成。

(四)分析财务管理状况

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财政管理的监督。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工程报表,对项目工程的各项费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施工前后的各个费用指标进行划分,与之前的同等规模工程进行财务支出对比,可以大致得出该项工程的财政支出是否合理。

通过财政经济的综合分析,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的财政支出平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分析企业生产运营的财务管理状况,了解财政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并且可以监督财政管理的落实执行情况,提高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24―02

财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愈来愈受到重视。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获取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一系列财务信息。尽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需求的侧重点不同,但总括起来,主要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几方面的分析,来评价和判断企业的安全性、盈利水平以及发展潜力,作为管理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在利用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时,必须认识到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及分析方法的缺陷,科学地利用分析结果,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1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1.1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数据的滞后性。

财务报表是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高度浓缩的财务信息。会计是

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核算和监督,根据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大多数资产的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为基础,因此,在物价上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直接利用报表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不符,若偏差较大对决策可能起误导作用。

(2)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完整。

企业在披露信息时有较大的选择权,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往往避重就轻,甚至不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又过于夸大,难以做到客观。

(3)信息的可比性较弱。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对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对同类事项选择的会计政策很难做到完全统一,也会影响行业间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横向比较。

(4)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存在。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难以彻底根除,尽管政府等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治理整顿会计市场的相关法规,采取了相应的监督措施,某些企业包括管理层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造假手段不断翻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整个会计市场还不尽人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1.2财务分析方法的缺陷

(1)财务指标缺乏严谨性。

无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还是对其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进行财务分析,通常需要借助相关的财务指标,部分财务指标本身不严密,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结果。比如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营业收入利润率”(即: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公式中的分子既包括企业日常营业活动创造的利润,也包括投资活动带来的收益,分母仅包括企业日常营业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包括投资活动,分子分母计算口径不同。又如“总资产报酬率”(即: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的平均占用额×100%),该公式中,分子是时期指标,分母是时点指标,而且分母是将期初与期末资产总额之和,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整个会计期间资产占用额波动较大,计算出来的总资产报酬率与实际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分析没有意义。

(2)综合分析体系的缺陷。

综合分析体系是将企业的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以及成长性指标等反映企业财务特征的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全面、系统、综合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发展潜力作出评价和判断。常见的综合分析体系是杜邦分析体系。该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立的,利用各财务比率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多种比率来考察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是从净资产收益率入手,将其分解成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财务指标,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尽管该体系克服了利用单项指标分析的弊端,被多数企业采用,但该综合分析体系仍然存在如下缺陷:①“总资产”与“净利润”计算口径不一致;②未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分开;③未将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分开;④未将现金流量信息纳入综合分析体系。

2财务分析方法的完善

针对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2.1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鉴于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具有滞后性,加之一些财务指标固有的缺陷,利用财务分析的结果对企业进行评价和判断时,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如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指标之一,即“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100%),通常认为该指标计算的结果越大,表明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流动性越好,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某企业采用了薄利多销的营销政策,尽管存货周转速度加快,但从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的角度,并非最佳选择。再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100%),通常认为该指标计算的结果越大,表明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该指标也并非越大越好,必须结合企业的销售政策来评价,如果某个企业采用严格的赊销政策,大量的产品采用现销而非赊销,这样的销售政策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企业的营业收入,尽管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高了,但对企业不利。

另外,在利用报表数据进行财务指标计算时,可以结合现时物价指数先将数据进行调整,以求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比较接近。

2.2重视会计报表附注的应用

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的某些项目或会计报表无法描述的项目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主要包括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的说明,便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因此,会计报表附注与会计报表同等重要。对会计报表的分析必须结合报表附注,对信息的分析与判断才不失偏颇。比如某企业年度利润表上表明实现利润50万元,从利润表的构成得知营业外收入取得150万元,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营业外收入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反映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发现该营业外收入反映的150万元属于企业与其关联方债务重组的利得,由此推断,该企业本期实体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不是盈利而是亏损100万元。这种表面上的盈利带有非常偶然的因素,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财务分析时仅从会计报表上获取数据及其数据变动的信息,远远不够,必须结合报表附注进一步了解数据产生或变动的真正原因以及报表无法涵盖的重要信息,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2.3重视表外信息

要做到科学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但要注重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表外信息不容忽视。比如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通常根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系数、资产负债率以及现金流量债务比等财务指标来判断,但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对报表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了解企业的过去与现在,更重要的是根据现有的信息对未来作出判断与决策,因此,一些可能影响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表外信息也必须考虑。比如董事会针对以下事项近期通过决议:(1)向银行巨额贷款,(2)准备处置部分非流动资产。另外,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偿债能力的声誉。这些信息根据现行准则不会纳入会计报表及附注,只有通过查看董事会会议记录等重要文件才能获知,但这些表外信息对增强企业未来的流动性,提高偿债能力有很大影响。再如,企业存在与或有事项有关的担保、承诺或者存在未决的诉讼案件,这些表外信息同样会影响企业未来的流动性,可能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

第7篇

关键词 审计分析 财务分析 企业 报表

财务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存在的风险。应用分析程序时也要综合的考虑财务报表信息和非财务报表信息,对表外信息充分的利用,以此全面的掌握分析数据,并且及时的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风险,从而化解或者降低风险。

一、审计分析程序中财务分析法的重要性

1.财务分析法在审计计划阶段对财务报表总体评价的重要性。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分析程序来进行实施风险评估测试。在分析按评估阶段关注并合理的预期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的比较、依据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等方面的工作也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确定在审计策略中的问题和不利的变动趋势或者引发怀疑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等问题的鉴别是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从而使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得到准确的评估。使审计的高风险领域得到确定。

销售额的比较可以使审计人员在实际销售额比预算销售额有很大的下降的情况下深入的考虑造成销售额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销售额萎缩下产量没有减少而造成存货积压和过时的因素,还是存货或产量因为产量的消减而发生了异常变化的原因。经过考虑分析后,审计人员就能发现影响实际销售额与预算存在差异的原因。

2.财务分析法在按业务循环进行审计测试时的重要性。为了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保障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各类交易循环中应用分析程序,从而使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常见的收入循环分析程序将实际销售额与历年销售额、预算数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给审计人员。与同行业的销售额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分析需要改进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或者其他财务报表项目都可以用分析程序来帮忙。

3.分析程序对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复核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为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合理性作出最终把握,往往在最后需要进行总体复核由审计人员针对评价后的审计事项和余额的合理性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如果审计出来的存货与估计存货数据接近,则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存货最终的数据。如果差距大,设计人员将要进行进一步的审计。存在的财务危机可以由异常的变现能力杠杆比率反映出来。审计人员要加强对借款项目各部分的状况、利率偿还期限与管理层讨论长期的现金流量等的重视,并在必要时将这些情况加入审计报告中。

二、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

1.财务比率分析法。对账户和余额之间的比较是白绿分析的主要内容。在应用比率分析时应该考虑比率分析的基础、常见的几种财务比率、审计关注的重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程序的基础是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存在内在的关系。只有财务比率的分子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才能使所计算的财务比率发挥正常的作用。变现能力比率、杠杆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投资者所关注的财务比率、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财务比率等是常见的集中财务比率。审计人员应该高度关注的重点是反应异常情况的比率、期望出现偏差而实际没有偏差的领域以及比率异常的原因等。

2.计较分析法。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是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比如,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是3:2,这个属于经验标准。本企业过去的某一时期该指标的实际值就是所谓的历史标准。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所居的地位和水平就是行业标准的主要目的,表现在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平均水平或者是同行业的业绩水平。企业所制定的符合企业战略及目标管理的要求的指标是预算指标。企业在评估重大的错报风险时常用的是行业标准和预算标准。企业一般用报表项目数绝对值或者财务比率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等进行变焦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好的掌握行情以及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的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影响业绩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掌握经济实质。

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也叫做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年度的报表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年度间的差异额,以此来分析本企业的变动趋势,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4.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就是综合主要财务比率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财务数据所反映的经济实质,使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三、应用分析方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用分析方法时应该注意财务报表信息与非财务报表信息的结合。在分析时,除了要考察财务报表信息,还应该对产品市场信息、资本市场信息、营运数据等以及一些独立的汇总统计数据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使服务收入的大小得到确认。

2.应用分析法时应该考虑财务报表中包括表外信息在内的没有包含的所有信息的利用。包含于年度报表而非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量的增长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财务表中的表外的许多与决策相关的信息都对财务报表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

3.应用分析方法时应该考虑分析程序存在的风险。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是在分析方法时应该考虑的对象,例如会计分类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管理当局可能会倾向于揭示那些能显示最佳业绩的信息或者较少的使财务风险不能得到准确估计的表外融资信息。

参考文献:

[1]吴春勤.试论审计分析程序中财务分析法的应用.现代商业.2011(30).

[2]邵琳.试论审计分析程序中财务分析法的应用.中国外资.2010(10).

第8篇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反映,成为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法定资料,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方法,研究了把各种比率有机的联系起来,审慎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好坏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方法。

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比率分析

一、财务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通过财务报表获取报表使用者所需财务信息,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课题。本章通过常用的比率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杜邦分析法进行研究。1.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基本财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正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揭示了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才使上市公司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提供者以及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经济决策。(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反映上市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中资产是上市公司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某一会计期间财务成果的报表。它可以提供上市公司在月度、季度或年度内,净利润亏损的形成情况。利润表各项目间的关系可用“收入-费用=利润”来概括。收入是上市公司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实现的营业收入。(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2.常用的比率分析财务比率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务结构比率,另一类是获利能力比率。每一个比率由于所使用的项目不同,可以说明公司财务状况的不同方面的问题。当比率很重要或者异常时,需要从相关项目来分析比率。(1)偿债能力比率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反映企业运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因为流动负债具有偿还期不确定的特点,流动资产具有容易变现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流动负债的偿还需要,所以流动比率是分析短期清偿能力的最主要的指标。(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中分子的“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及时的、不贬值的转换为可以直接偿债的资产形式的流动资产。在实践中一般是将存货、待摊费用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就得到速动资产。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l:1通常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足够的资产用来及时偿债。这两个比率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一般来说,比率越高,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越强。(4)经营效率比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个辅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收回应收账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5)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大,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6)盈利能力比率资产利润率又称投资盈利率、资产所得率、资产报酬率、企业资金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企业资产利润率这项指标能促进使企业全面改善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7)成长性比率成长性比率是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重要比率之一。它一般反映公司的扩展经营能力。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二.杜邦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种财务分析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一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的需要,在经营目标发生异动时经营者能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修正,同时为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评价企业提供依据。杜邦分析法以权益净利率为主线,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成果以及资产营运况全面联系在一起,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它能较好的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因而得到普遍的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杜邦分析法毕竟是财务分析方法的一种,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并不排斥其他财务分析方法。相反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而且也弥补了其他方法的缺点,使得分析结果更完整、更科学。

三、结论比率分析法的使用,可以应付财务分析的方方面面的各种需求。比率分析属于静态分析,采用的数据为账面价值,这就造成了分析的数据在预测未来的趋势时并非绝对合理可靠,也难以反映物价指数变动的影响。因此应与各期数据以及经营环境来进行分析,这样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才能对公司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了解,获取全面的信息,为相关的各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卢海.基于企业价值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李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索

[J].经济师,2009,(11)。

[3]陈少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特点

1.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有专门制度和法规规定

会计制度体系是制约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法规体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其专门的法规体系。目前我国涉及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公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方法》、《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提供的内容与方式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并且形成以制度化。企业在上市后必须首先要履行信息披露制度,对股东负责。

2.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加详细、公开、公平同时强调时效性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与企业相联系的各种股东提供参考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内与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以此改进加强管理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比较分散而且他们所涉及的信息渠道比较的单一,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有关公司经营的财务信息更加的详细,甚至要求提供很多的非财务信息。对于信息披露的时间也有明显的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半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报告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

3.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务报告信息涉及公司及多个子公司的利益,它涉及许多的部门以及个人,因此为增强公司外部会计报告使用者对其真实性、公允的信赖,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利用外部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告分析就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对其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说不同的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分析有不同的目的。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时都会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企业的投资风险。

1.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及偿债的能力,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

2.评价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上市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直接的了解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使用效率情况及资金周转状况,以此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3.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获取盈利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企业的盈利直接反应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想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必须要获得较高的盈利,这样才能在市场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投资者的投资他们的财务报告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投资者对于盈利水平不能只是停留在利润的多少简单的层次上,还要分析它的内在含义,并且要结合企业的内外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分析未来企业盈利发展变化。

4.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与发展趋势

企业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投资者的自身利益。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判断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与发展趋势,预测公司的经营前景,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一)经营业绩分析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于企业的业绩是非常关心的,因为企业的业绩能力强企业就会盈利,企业的业绩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上市公司收入的构成情况

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业务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3到5年的数据。在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时要注意分析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在同行中的地位。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绝对值,否则企业的发展前景就不容乐观。

2.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各项利润和利润指标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该类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通过观察企业的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支净额在企业总额中的比重,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可靠性。

3.分析成本费用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发展重要的一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盈利就会越高,相反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获取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分析,了解各种成本费用在项目中所占有的比重,以此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目的。

(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项资产运营的能力强弱直接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公司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货存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1、流动比率

一般的情况下公司的流动比率为2时较为理想,但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非生产性公司由于存货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账款。

2.速动比率

一般而言公司的速动率为1较为合适,但由于流动资产中可能存在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公司的实际偿债能力会收到影响,为了弥补该情况的不足,以较客观的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还可以用超速动比率来进行评价。

3.利息保障倍数

该指标说明用公司利润偿还利息以后还有大量盈余,该指标越大,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小,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四)现金流量分析

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

此比率说明企业每实现一定的销售所获得相应的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多,支付能力越强。

2.经营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

该比率也说明企业每实现一定的营业利润所获得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账面利润实现流入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营业利润质量越高。

3.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

企业在有利润的时候不一定具有足够的资金还债,所以利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在多大的程度上保证偿还当期流动负债。

(五)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财务报表中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性和规定性,它只能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的补充,因此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就会显得格外的重要,他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动态发展。

1.对或有事项的分析

公司的或有事项是指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需要时间的检验,所以一般的公司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必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于公司来说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判断这些事项将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率还是会使公司遭受损失。

3关联易

关联易是企业之间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于此种交易我们应该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上市公司被交易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一)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而且,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二)趋势分析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指与本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相比,给分析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方面的信息,为财务预测、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三)对比分析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各企业业务关系在区域上又不尽相同,其必然导致不同企业指标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四、财务报表分析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掌握报表中各个项目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和变化的原因;其次在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不能用很少的指标进行分析以避免作出简单、片面的判断,使投资者陷入误区,并影响政府、债权人及股东作出相关对策。

(二)因为对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分析的数据都是上市公司过去或历史的经营业绩,所以,用这些数据去精确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是不确实的,它仅仅是投资分析的一个方面,还必须根据行业背景、公司自身的特点、经营条件和地区乃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采用连续的动态分析才可能做出全面的判断降低投资的潜在风险[3]。如2003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曾使被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就出现了强劲增长,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盈利水平。

(三)以上内容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也各有自身的局限性,在运用时不能孤立的运用一两方面数据就据此作出投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只根据每股收益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位化”后的指标,或是仅仅依靠静态的对比来决定投资策略,这样做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四)采用以上分析方法时应该从正反两方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我们不仅要寻找挖掘出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财务风险,并判断它是属于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以及企业的克服能力,从相反的方向来说明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和是否具有投资的价值。

总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并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发掘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琳.财务综合分析的运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李晶晶.论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5.

[3]熊楚熊.财务报表综合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9,20.

第10篇

【关键词】 财务报表 分析 局限性

1. 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有时候各部门会为了达到本部门利益,完成公司规定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虚报、瞒报数据,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大打折扣。

1.2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1.3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因此,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这些都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由于会计程序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则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1.4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一,通货膨胀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实物资产的情况则相反。从负债方面来看,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二,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损益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这样损益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1.5财务报表的编制重结果

财务报表通常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不能具体反映其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

1.6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财务报表中一些应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从而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

2. 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2.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财务指标体系是为了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但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

2.1.1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2.1.2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为了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通过其他的操作来谋取利益。

2.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收益能力。

2.2.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前资产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由于流动资产一般在短期内能够转化为现金,所以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比率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也是短期偿债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2.2收益能力重要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但人们在使用这几个财务指标时也应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净利润/ 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获的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比率指标。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是本年度的净利润,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那么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往往是随之增加的。

(2)每股净资产的局限性

每股净资产= 年度末股东权益(或期末净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3)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

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的,其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年末股东权益,另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但这样又过于复杂,从简化计算角度考虑,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净利润相比较似乎更为合理。

3. 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3.1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可以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做出正确的交易活动。

3.2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2.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都在面临都国际化的竞争,面临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很难定量,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同时做出定性的判断,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结论精确化。

3.2.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2.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第11篇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主要是财务报表数据,财务报表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完全仰仗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是否能够客观反映经济业务全貌。这就要求财务报表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同时,财务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不仅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实行内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是现代企业实施激励机制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可以说财务报表及分析的作用重大,意义非凡。但是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阻碍了财务报表分析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和改进策略进行探讨,使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其局限性直接决定并影响着财务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其局限性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会计政策及其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不同企业的同类报表数据之间都缺乏可比性,这是因为会计政策允许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会计准则这样规定:企业存货发出有不同的计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及个别计价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法、工作总量法及平均年限法等。另外,坏账准备的计提、对外投资的核算、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等,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因此,即使是两个经营情况完全相同的企业,其财务分析、评价结论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唯一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估计计量的,因此会造成有些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含有主观估计因素。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虽然税法都有明确规定,但是企业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企业资产使用频率高些,有的企业使用频率就很低,税法规定不一定适合每个企业。现实工作中各企业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企业为了核算方便就完全使用税法规定的年限,有些企业即使不照搬税法规定年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使用年限,但是企业内部情况随时在变也很难做到估计年限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三)币值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使用货币反映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企业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可以采用历史成本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但前提是不管采用何种计量必须保证所确定的金额能够取得且可靠。现实情况只有历史成本符合要求相对可靠,其他几项即使能够取得由于人为因素很难做到可靠。所以企业普遍是以历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肯定要求货币币值稳定才能保证会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币值稳定是不可能的。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会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这样必然造成报表数据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

(四)财务报表本身缺陷的影响

财务报表中的内容不够全面影响了其对企业的分析评价。表中的经济资源都是来自可利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许多经济资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会计惯例的制约,而未能在报表中得以体现。例如,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口碑、企业的人才优势、顾客满意度等均未能在报表中体现,使会计报表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有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下面分别阐述: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财务报表体系的功能是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但前提是制作和读取报表的人员具有同等水平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异,甚至恶意隐瞒。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张报表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使得报表的结果不准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1)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包含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营运能力等的财务分析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过去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前景。例如,一个企业虽然前期财务分析指标比较理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高管及关键技术人员流失致使管理涣散、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甚至落后,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衰退。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虽然财务分析指标很好看但是企业已经面临危机,前景黯淡。相反,有些非财务指标更能揭示企业的潜在竞争力。例如,顾客对产品、品牌及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产品的市场份额更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实际竞争力;再有,员工的满意度和保持力、团队精神能够说明企业的凝聚力,只有企业有了凝聚力才能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潜能;还有员工的培训、创新能力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更能体现员工的干事创业实际能力。员工的创业能力和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能够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

(2)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最常用到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包含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因素分析法在计算各因素对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时规定各因素的影响顺序,而且假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然后逐项替代,最后得出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方向和金额。其实这些规定都是主观的,未必与事实相符。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分析时所用连续两期或数期数据之间不一定有可比性。例如,企业用600万元购置一批固定资产,目前重置成本是900万元,而在报表上仍用600万元反映这批固定资产原价,由于通货膨胀与偶然因素存在,就难免存在偏颇。比率分析法中的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这个比率不局限于销售成本和存货两个项目,还应注意应付账款与存货的关系、存货的构成等。其他比率也存在同样情况,要考虑方方面面。以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真实可靠性大打折扣。

四、改进财务报表分析的策略

针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促进财务报表分析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提高财务报表制作和分析人员的素质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只是财务人员做出财务分析的工具,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达到统一标准,同时,培养财务人员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改进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

(1)不再采用以单一的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而是以公允价值与原始成本相结合,真实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企业可以将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基础,从而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

(2)要增加一部分非财务指标。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内部也趋向多元化发展,单一财务指标已难以满足现阶段经营决策的需要,而设置非财务指标正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市场份额、人力资源指标、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指标。

(三)改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虽然这些环境很难定量,但却对财务报表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给企业做定量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两者充分结合,互为前提。使人的丰富经验与量的精密计算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财务报表资料是静态地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会计人员要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注意进行动态分析,预测企业未来。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数值是具有相对性的,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以存货周转率进行分析,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强。但是我们不能单纯考虑存货周转率指标,还要想到存货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等比例是否正常。同时还要注意到不是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存货占用过少可能影响正常生产需要。因此,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时,并不能靠单个指标说明问题,要考虑该指标对公司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问题;原因;对策;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在做经济决策时,财务报表已逐渐发展为人们公认的“商业语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样离不开财务报表分析,现以上市公司为背景,仅站在中小投资人的角度,粗浅的论述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资料来源问题

1.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部分上市公司有意粉饰财务报表问题。有的上市公司赶在报表编制日前将贷款还掉,事后再设法借入。还有的上市公司在公布定期报告时,出于管理当局的需要而与分析偿债能力密切相关的资料却未能充分予以披露,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责,未决诉讼等做了隐瞒。这些情况都将严重影响财务比率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指标分析的准确度,从而误导中小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其蒙受损失。

2.净利润容易被经理人员进行主观的控制和调整。例如交易时间的调度、提前或递延收入的确认、净利润在营业利润与营业外利润之间进行项目调整、净利润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之间的安排等。这些手段可能符合会计制度,但是,这种不增加企业价值可以改变净利润的做法,不利于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样会误导中小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决策,导致其收益受损。

3.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财务报表虽然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但是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比如,许多支出在记账时存在灵活性,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在以后年度摊销;很多资产以估值入账,但未必完全准确;偶然事件可能影响本期的损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作为中小投资者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进而影响中小投资者的正确判断。

(二)财务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

1.财务指标分析重“量”不重“质”。单个指标分析综合程度较低。

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自然要考虑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目前,我国中小投资常使用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然而,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经分析,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存货比重大而导致速动比率偏低,这表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房产存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货在短期内无法转化为现金,将影响企业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这说明高流动比率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流动比率是源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但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上市公司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中小投资者,导致中小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判断,使其利益受到损失。

2. 进行报表分析时相关性问题考虑不足。会计制度的假设前提之一是“币值不变”,因此,在通货膨胀期间,评估企业的价值,净利润被夸大了,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就如同用橡皮尺子计量长度一样,由于尺度经常变化而使计量结果歪曲事实。另外,计算每股净收益使用的“净利润”,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这些都会直接误导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失败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两种方法同样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对其投资决策只有参考价值,无法起到预测作用。其中,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的,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需要特别提醒中小投资者的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中国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债务重组等,可以采取公允价值计量。那么,中小投资者在对目标公司间进行比较时,需要关注其相比较的财务报表是否采用了相同的计量方法。比如,有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法,有的采用成本计量法,即计算口径不一致。如果不考虑该问题进行比较,既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又有可能严重伤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行动的指南,但是,对于每家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估计等等,没有固定模式。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分析性的工作,不是程序性的工作,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分析目的,每家上市公司不同的情况,以及可以获取的资料范围,决定了选择哪些分析方法和具体的分析程序。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给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受其影响的财务报表直接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不同。

其次,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财务报表编制者与报表使用者如果存在着利益冲突,将会产生公司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这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的一方面原因。

再次,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较弱,无法保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是公平、公正的。无法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另外,上市公司不能为中小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里面有财务报表本身的原因--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也有报表提供者不予提供的问题。其结果造成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出现偏差。

(二)主观原因

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财务知识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在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时选用的指标、方法又存在不当,从而判断失误,导致投资损失。还有,中小投资者不善于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附注中发现问题,也就无法识别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虚假信息,容易被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误导。

三、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针对财务资料来源问题采取的对策

1.针对财务资料来源中“财务信息不对称”、“可靠性”问题,作为中小投资者只能提高维权意识,要求上市公司给投资人提供更准确的高质量信息。同时,中小投资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并提高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运用其财务知识和分析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早地将其消灭在萌芽中,才能减少因上市公司操纵报表的投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针对“部分上市公司有意粉饰财务报表” 问题。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将会影响财务指标的结果。中小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性,重新全面的编制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比如,对前三年“利润变动情况分析表”, “资产、负责变动情况分析表”, “现金流量变动情况表”,进行重新编制与分析,其次,增加“产品销售情况变动表”。同时,再结合上市公司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中小投资者就可以系统的对该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比较和把握。避免了盲目投资和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信息带来的损失。

3.中小投资者需要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半年报及季报的附注内容,从其附注中识别该上市公司在记账时存在的灵活性问题。如许多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的支出如何进行处理的;资产如何估计值入账;是否有影响本期损益的偶然事件等等。中小投资者还要结合得出的财务指标结果,对应上市公司报告中的附注部分,进行相关内容的查找,从中读出附注信息的内涵,这样才能帮助中小投资者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

(二)财务指标的分析运用

1.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选用恰当的财务指标。中小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财务指标。应该着重关注几个主要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利息偿付倍数、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总资产周转率”。这些指标结果的得出,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把握,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减少投资失误。

2.加强短期偿债指标和长期偿债指标的配合使用,保障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看流动比率的偿债能力,再看速动比率是否明显偏低。同时还需要关注利息偿付倍数指标。把这三项指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揭示。用利息偿付倍数,来解读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进而测度企业经营安全程度。避免了全部账面利润可以进行全部及时支付的假象,能稳健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从而保障了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3.个别指标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地反映过去的情况。过去企业大多只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现代的财务分析,向着以收付实现制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为中心发展。只有在现金被收到和支付以后才予以列报,因此不容易纵,更值得信任。

同时,在分析上市公司未来前景的过程中,中小投资者要加强收益质量分析和成长率分析的结合使用。收益质量分析和成长率分析,都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分析收益质量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收益增加了,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另外,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替换价值的创造能力。高质量收益指标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还应特别注意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异常,销售额有了一定增长,应收账款金额或者应收比例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凡此种种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中小投资者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其次,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接着,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最后,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三)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结合SWOT分析法

进行报表分析时应考虑相关性问题。无论是何种指标分析均是对过去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均具有局限性。而我们在分析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判断,充分挖掘每个指标所反映的内涵,充分利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不能只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少上市公司操纵报表的投机。

企业的经营是连续、运动的过程,财务报表分析只是某一时间下的截面情况,对公司的未来不能预估。如果单纯地就报表分析而分析,其产生的信息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但是,中小投资者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外部环境来加强了解。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部门)和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中小投资者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虽然,“SWOT”分析法,常用于企业战略分析中行业环境的分析,但是,由于它具有对外部环境分析的特点,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分析其公司未来前景。比如,可以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指标作为其内部具有的优势(S)和劣势(W)来看待;把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业特点作为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指标,运用比较分析法,把上市公司数期的或是数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公司的内部存在的优势或者劣势。然后,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解,如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有关的法令和政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行业技术进步的变化等等。当一个行业属于朝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受到国家大力扶持时,国家会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整个行业的企业发展都会较好。此时,中小投资者如果看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较低,是因为该公司处于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易于借到新的资金来偿还债务,能保持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资本结构将会得到改善,财务风险将会降低。随着上市公司占领市场份额进入高速成长期后,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大量的现金流量乃至公司收益。此时,外部机会弥补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缺憾,也正是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好机会。与此相反,一个行业处于夕阳产业,即使上市公司目前所处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有大量的现金净流量,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全行业都处于衰落状态,该上市公司也难逃衰落的命运,中小投资者可以放弃投资行为。因此,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结合SWOT分析法,对其上市公司具体所处的行业环境及公司的竞争优势一并进行分析。这种结合将为中小投资者预测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起到帮助作用。

总之,现代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形成了以财务报表、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它能很好地帮助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们了解上市公司的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并进行正确决策。但其局限性的不断显现,需要中小投资者擦亮慧眼进行仔细甄别,从而不被其表象迷惑,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1]主编 曹冈:《财务报表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编《财务管理》(中级会计资格,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4]宣建军赵燕:《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与对策探讨》200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