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核心论文

环境核心论文

时间:2022-05-25 08:37:06

环境核心论文

第1篇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上寄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党的行动指南,而且还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大学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而且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更需要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让大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修养,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

二、网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网络具有强烈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实效性,大大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媒体,这些特性都有利于让网络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载体。

1.拓展了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影响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消费品和物质消费品,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此外,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并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提供了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传播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网络的发展不仅能够及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动态传播出来,而且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成为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效工具,加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提供了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所具有的及时性能够及时向大学生传递真相,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够充分吸引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利用网络工具调查资料,也方便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总之,网络能够大大促进当代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4.创造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条件。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网络以特有的形式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网络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促使大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和认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网络给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急速的网络时代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堆肥渠道,消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1.强化思政教育教师的队伍。

教师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只有教师队伍壮大了,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只依靠思政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努力寻找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期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修养;此外,教师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以便能够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

教师在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要求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大社会、校园、和网络虚拟社会这三个层次的社会中,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促进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还能有效制止网络上不良文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3.积极开展并巩固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

很多高校都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其覆盖面和范围都不够广,所以国家要大大鼓励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关注课程的趣味性和使用性,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只是简单的说教,学生麻木的听课,课堂缺少了生动和灵气,网络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微博、论坛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共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积极思考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动态一致性;战略转换;多元化;归核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2-736X(2014)01-0040-05

一、研究背景

多元化或归核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目前相关文献多数采取静止、孤立的方法,分别研究多元化与公司绩效或归核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而将多元化与归核化置于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两者之间相关性及其对绩效影响的文献却十分鲜见。Fluck和Lynch通过实证发现,多元化与归核化共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两者之间存在关联性的内生效应,任何一个战略行为都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单行道”。Kaplan & Weisbach、Mitchell & Lehn(1990)认为,采取多元化与归核化这两个战略都可创造价值,依赖于战略的时机和公司特质。Maksimovic & Phillips构建多元化静态模型,分析大型企业集团中资源的最佳分配,并说明这样的分配依赖于不同部门的相对生产率。由于多元化静态模型假设股东倾向于专业化,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大型企业。Matsusaka建立了基于价值最大化的多元化业务选择模型,说明多元化是寻找与公司组织能力最相匹配产业的过程,并说明资源与战略匹配质量是影响多元化和专业化绩效的显著性因素,从另一个角度也验证了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绩效并不总是低于专业化的。Gomes &Livdan通过构建多元化与专业化动态模型和数据模拟分析,说明多元化是为了实现协同效应而搜寻更好的产品机会的战略,多元化价值符合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公司规模差异可以解释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生产效率与绩效的部分差别。这在价值最大化前提下证明了在多元化与专业化选择存在一个门槛值,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而数据模拟检验表明多元化还是折价的。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多元化与归核化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而目前不论是研究多元化与绩效还是归核化与绩效的文献都是采取静止、孤立的研究范式,缺乏从动态角度考察多元化与归核化变化及其绩效效应。即使从文献综述角度研究了多元化与归核化对绩效的影响,也没有注意多元化、归核化与公司绩效间的内生性问题,而是把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选择假定为一次性的选择。事实上,多元化与归核化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战略选择,是公司在创造市场价值的动态过程中的常态战略。同时,目前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动态能力本身出发,同绕企业资源的利用,把研究重点放在动态能力的构成、形成路径等问题上,而从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角度研究动态能力的文献十分鲜见。本文综合考虑企业外部要素和内部资源变化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将动态能力观点融入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动态选择中,构建了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选择模型分析框架,进一步解释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

二、相关文献研究

(一)动态一致性的概念

动态一致性的概念来源于Ansoff的《战略管理》,理论源于战略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权衡观。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个概念进行界定和描述,将这一概念描述为协调、和谐、融合等。Chandler认为,企业战略实质是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产生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即在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下,只有最能适应生存的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动态一致性实质就是企业内外资源不断发生交流、反馈、互补的动态适应与平衡的过程。Herderson & Venkatrman把一致性定义为战略协调性和功能整合,协调性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定位,决定适合实现战略目标的内部组织调整;功能整合是寻求并强化公司组织管理者的职能作用。王大钢和席酉民认为,动态一致性是战略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是指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之间协调一致的变动。

动态一致性是在企业战略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形成的,其含义是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赢得顾客和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适应动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通过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进行资源一环境一战略的重新优化配置,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从而改变或创造新的企业环境,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二)战略弹性与动态一致性

Chandler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一致性观点,认为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Ansoff提出战略的好坏与组织面临环境的变化程度相关,两者匹配不佳时会对绩效产生消极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战略具有权变性。Andrews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匹配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其基本思想是,企业应积极搜寻和识别环境产生好机会与威胁,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整合内部资源选择适当战略,战略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应具有创造性和应变性。Porter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提出了“五力模型”,说明竞争战略与产业特征相匹配,提出战略管理不仅是对变化的管理,而且是通过变化来管理,其实质是企业战略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包括产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匹配过程。周三多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积极主动适应变化、制造变化、利用变化,以提升自身在动态环境的竞争力。张文松认为,战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部署,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战略和能力的互动决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刘海潮基于“企业战略、环境问存在一致性”的观点,证实了在集中度层面上战略同环境的双向一致性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了两种一致性关系在形式和内涵上存在本质差异。战略弹性动态一致性主要含义是环境与战略间的匹配,体现了战略管理的权变思想,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现新市场。

(三)管理者与动态一致性

组织战略的成功从战略的选择、组织结构整合到战略实施离不开管理者的高超管理能力,战略领域学者和企业实践者认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战略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是决定企业边界范围的主导力量。很多文献研究领导作用,从战略选择、战略变革、领导风格、组织结构的匹配关系展开论证20世纪60~70年代成功的管理者依靠管理者的特质,20世纪80年代后组织环境具有动态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氛围,越来越依靠管理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William(1995)认为,管理者不仅需要与资源匹配,还应当主动适应产业特征和行业标准。管理者必须对进入市场(产业)进行识别和培育,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客户价值。管理能力因环境变化而变化,不仅仅影响企业战略定位,而且可以避免组织资源和管理决策之间的冲突。复杂理论认为,管理者可以影响企业组织者的结构协调和创新,在企业内部组织要素的协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王大钢、席酉民认为,管理者是对企业内外信息进行辨识、理解和判断的主体,是实现动态一致性的主导力量。

(四)多因素动态一致性

动态能力研究文献通常不是研究某一个或两个因素的匹配关系,而是以多因素之间的融合匹配关系为研究背景展开,其考虑因素包括商业模式、资源、能力、业务流程、战略转换等。Wernerfelt在分析技术变迁等外部因素对资源、能力和战略的影响时发现,企业资源、能力和战略之间存在匹配关系。把企业看作层级胁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束,通过长期投资那些难以模仿与交易的资源即异质性资源积累,获得战略性资源,从而形成竞争优势,进而构造了“资源一战略一绩效”的基本框架,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企业资源差异来解释的。企业除了拥有人力、物料、资金等有形资源之外,还拥有知识、企业文化、价值观、传统、领导激励、承诺与合作等无形资源。而能力是从不同资源中衍生出来的,有些可以从单一资源中产生,有些则从多种不同资源的协作和高度复杂的互动中产生,在这个互动变化过程中,能力通过持续匹配而得到不断积累与发展,而资源也因为得到有效配置而取得经济租金。Grant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之间没有预先确定的职能关系,关键是两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他强调知识资源和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徐震针对集群企业的能力、资源、战略和环境之间匹配关系是非线性、混沌的,符合复杂科学基本属性,进而将其定义为复杂性匹配,并将这四种因素间的复杂性匹配分解为战略和环境、能力与资源的匹配两种机制进行研究。王大刚、席酉民通过战略管理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大量的战略一致性研究都是基于各元素变量之间的不同组合展开,而这些元素主要集中在组织的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EOLS)四个方面,而EOLS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和谐一致是实现组织绩效良好的必要前提。综上所述,环境、资源、战略以及领导之间的有效匹配是产生和保持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三、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一致性概念模型

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不仅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经营业务调整,而且是重塑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实践表明,有些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不仅没有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反而由于核心能力的刚性而陷入困境,D’Ave-ni提出基于动态竞争理论的战略转换是解决核心刚性的有效途径。Teece、Pisano、Shuen首次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是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结合产生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在变化市场环境条件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对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进行整合、建立和重构,对核心能力进行再造或重塑。在激烈的动态竞争条件下,一成不变的战略使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适应和利用外部环境的变化,乃至制造变化,企业在现有资源和能力条件下进行战略转换,而战略的转换又进一步激发和引导新的资源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与核心能力动态演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动态竞争条件下,Praha-la & Hamel的“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可以重新理解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环境、组织和战略变量之间动态一致的适应性变动模式被称作战略“格式塔”,当其中的任何一个变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变量持续共同的变化,并且变量之间的一致性变动可能是渐进的或者剧烈的(Miller,1982),如果将环境、资源、领导和战略元素视为格式塔中结构性的元素的话,借鉴王大刚、席酉民(2008)的战略一致性模型,构建了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一致性模型(如图-1)。

四、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一致性演化机制

(一)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一致性作用机制

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不仅是搜寻市场机会和规避市场风险的经营业务调整过程,实质是一个核心能力的重塑或再造过程,是在动态变化环境下整合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资源一环境一战略的动态一致性为必要条件,实现这个过程伴随着组织学习、自我改造和超越的过程。

在动态变化环境中,资源一环境一战略动态一致性性是企业重塑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动态核心能力的重塑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产业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下,利用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与资源一环境一产业状况的动态一致性或协调性,在战略转换引导下通过对企业资源禀赋的整合、组织学习,改变组织惯例,使得企业核心能力重新塑造和积累,实现核心能力一核心产品一产品的高度一致性,从而使企业获得动态核心能力,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核心能力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动态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企业以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为引导力量或激发因素,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经历了战略转换—产业调整(进入或退出)—产品或服务调整—核心产品整合—核心能力整合或重塑—产业环境—产品或服务竞争力—竞争优势的动态调整路径。在这个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中存在两个主要环节:核心能力重塑和动态作用。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企业厂房、设备、资金和一般技术及管理能力,容易被产业竞争对手进行替代和复制;组织知识、核心技术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源,具有价值性、隐蔽性、难模仿性和复制性(即VRIN),企业运用核心资源和知识、经验与产业环境进行动态整合或调整,同时,在战略转换和运用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核心资源、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从而重塑核心能力,核心资源和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相互融合是重塑核心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整合环节。企业必须使核心资源、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融合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运用战略转换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首先必须识别产业机会与威胁、挖掘企业拥有的、可获取的各种资源和核心能力,然后根据企业产业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相机抉择实施战略转换,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和财务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其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减弱,甚至转变成企业发展的阻力或障碍,即“能力刚性”。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企业并购、建立战略联盟、技术外包等方法改变企业能力或核心能力,所有这些核心能力重塑活动离不开组织学习,不论是自身能力的拓展还是外部环境的引进的核心资源和信息,都需要认知、理解、消化、吸收以至于熟练掌握和创新,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伴随着整个组织能力的调整、组织文化的积累过程,这样,弹性的组织结构和兼容的组织文化能够通过组织学习,改造组织、超越组织以前的知识和经验,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在所处的产业市场中生产或创造新的包涵核心能力的核心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且具有盈利能力的产品,从而改变企业产业地位和经营环境,重新塑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产业环境。这样,企业才能从组织学习到核心能力整合或到产品竞争力提升,最后到实现战略转换的目标。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组织资源的整合到通过学习调整其核心能力实现塑造核心能力的过程中,核心能力表现出可塑性或动态变化特征,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源—环境—战略的动态—致性整合,企业各种基本能力形成核心能力或者核心能力重塑都是动态能力,能力和动态能力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基本含义是核心能力从无到有或原有核心能力的再造。可以说,必须使核心能力再造有配套的机制保证,企业才能使核心能力在新的核心产品得到体现,才能在市场中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服务。

战略转换形成的动态核心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核心能力暂时性与核心刚性。任何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在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其核心资源、能力以及组织活动形成的“惯例”,当与环境匹配一致时表现为核心能力,形成竞争优势;当与环境不一致时表现为“核心刚性”,这时企业若进行业务调整,原有的核心能力反而成为未来发展的劣势或障碍。另一方面,动态竞争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即核心能力受到环境变化的冲击。若企业产业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企业核心资源和能力支持的产品没有创新或改进,由于竞争对手的学习与创新,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将渐渐消失。因此,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当前核心能力产生的竞争优势是暂时的,而持续的竞争优势依赖于重塑新的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的第二层含义是动态能力。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是一种核心能力到另外一种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过程,而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是以创新为动力建立优势均衡,然后再被创新打破,所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不断创新获得动态核心能力的动态过程。

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由于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其依赖于形成过程中的资源、能力和企业文化,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通过战略转换进行核心能力的重塑,同时,企业组织学习和经验积累是形成动态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企业组织长期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将随之进行调整,即资源—环境—战略的动态一致性才能实现这一过程。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进行适应环境变化和影响环境的重塑核心能力过程。

(二)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一致性表现形式

由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动态特性、环境不确定性和战略柔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或归核化战略时,难以使经营业务与企业当时的核心资源达到最优匹配状态,只是一个不断“搜寻”或“渐进”最优状态的过程,于是,企业经营表现出多元化与归核化交替出现的战略转换过程。在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选择业务经营的范围和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部环境、产业特征和自身资源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表现为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再从多元化到归核化的循环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企业业务选择的变化也将影响企业环境和资源,可能强化或减弱企业核心能力。

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强调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机会适应变化,在不确定条件下主动利用变化、制造变化以及通过创新实现竞争优势的目标,企业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的每一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文化和知识反复更新与积累,相应的企业组织行为表现出更有效率,核心能力得到重新整合和提升。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54-0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1]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应时展、学生需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是新形势下高校巩固人才培养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引领。本文将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实践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应当紧抓第一课堂主渠道、第二课堂主阵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三方面辅助支撑、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引领。

一、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紧抓主渠道,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1.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

2.应当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改变“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更多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着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2]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大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切实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实效。

3.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课题,高校应当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加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研究,动员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组成专题科研团队,投入专项科研经费,深入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出思路、出经验、出方法,以科学研究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二、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要紧抓主阵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1.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工作。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数量大、速度快,然而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取向不一,尤其是负面信息长期占据网络热点,这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非常不利。在此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必须正面面对以上现实,下决心、下气力切实加强和改进“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师资配备水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中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看到真实中自己体悟是非对错,进而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交融中内化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进脑入心,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动性、自觉性。

2.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形式,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种类过杂、数量过多,尤其是其中部分活动深受社会娱乐文化、实用文化、消费文化影响,立意品位不高,教育意义不大,高校亟待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清理整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学术文化为主娱乐文化为辅、高雅文化为主通俗文化为辅、活动内容为主活动形式为辅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原则,大力开展方向对、品位高、学风正、风尚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具体而言,一是切实发挥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加强重大时点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三是开展典型楷模学习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四是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先进文化,以优秀的书籍、影片、歌曲传播价值理念,鼓舞在校师生,进而让师生在积极向上、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

3.加强和改进校园传媒建设。当前,高校校园传媒发展迅猛,各类校园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三贴近”原则,以校园传媒为载体,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建设好校园网、电视台、广播台、校报等宣传阵地,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唱响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进一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论,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型人物,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校园传媒上来,牢牢把握网络主动权,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校园传媒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三、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紧抓主渠道建设和紧抓主阵地建设外,第三方面就是需要从硬件设施上大力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支撑。因此,高校应当特别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有机结合,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注重思想性、引导性和时代性,以意蕴深厚、正面积极、富有创意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力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注重思想性。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承载思想内容,黑格尔讲:“建筑本质上是象征性艺术,是用外在环境中的东西去暗示移植到它里面去的意义。”[3]在高校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真正做到“一地一风景,一景一故事”,物彰精神,物显神韵,通过校园陈设、校园雕塑、校园景观,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精神。例如,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标牌,铸树杰出校友雕塑以及做好校内建筑、道路、景观命名等等都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2.注重引导性。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突出精神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使人在身处其间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且自觉融入其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在当前娱乐文化、实用文化、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抵制娱乐消费冲击、商业利益诱惑、实用主义泛滥,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3.注重时代性。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符合时展,在传统的铸雕塑、树标牌、建景观等方式的基础上,当前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着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基于无线网络覆盖、LED屏幕设置、移动终端支持等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视频到达、音频到达和点对点到达,进一步强化校园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第4篇

摘要:h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

>> 新媒介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培育 常态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困境与培育对策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对策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职生价值观的培育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文化的隐性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契约伦理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14/10/17.

[4]李瑞青.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培育路径.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第 27 页.

作者简介:相合锋,男,安徽涡阳县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

第5篇

1.1现代舆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供依据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人民群众通过言论、文字、媒体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期待和诉求,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环境,影响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党和国家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为依据的。只有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深刻考虑社会舆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具有科学性、感召力和吸引力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信奉,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践。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现代舆情环境的建设

在目前价值多元、思想多元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大力倡导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思想及价值共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同时,社会舆论具有控制社会生活的外在价值力量,能够在无形中影响社会成员的一言一行,制造道德氛围,对人的思想、价值判断以及情感指向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该发挥其优势,积极引导现代舆论,引导现代舆情环境的建设。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应该注重价值观教育、加强媒体管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2现代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

2.1多元化需求与单一化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群体,深受现代社会多元需求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大学生同样反对填鸭式及说教式的培养方式,大学生追求平等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在课堂中与老师多交流,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得到老师的指导,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特别是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等内容的学习,大学生更是追求积极自主的教学模式。大学是社会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教育理念产生和传播的地方,大学应当积极推广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成效。然而目前在一些大学中依旧推行单一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等课程,仍旧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缺乏互动和讨论,课堂气氛不活跃。一些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往往采取大班制教学,上百人一个教室,更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因此,我们需要改善多元化需求与单一化教育模式的矛盾,积极寻求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2.2重视理论知识教育与忽视德育信仰教育之间的矛盾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德育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例,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这基本上涵盖了基本道德要求的全部,使得中国德育教育一直领先于世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进步,东方文明被坚船利炮所震撼,西方的近代教育方式逐渐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的是,西方教育方式以知识教育为主。现代大学普遍采用西方的近代教育方法,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大学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育及信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高校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我们仍旧能够观察到,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德育教育和信仰教育,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都同时关注理论知识教育,不管是从资金投入、感情投入还是时间投入来说,德育教育和信仰教育似乎都处于从属地位。以高校评优评奖为例,知识性的要求占主要地位,对于学生德育状况的要求较少。同时,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德育是否优良并没有完全纳入社会的就业评判标准。因此,现实的境况要求我们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及信仰教育,防止两者之间的割裂。

3现代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对策

3.1大力倡导社会大环境优化与学校软环境治理相结合

众所周知,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动向深刻影响着大学,所以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得不考虑整个社会大环境。在当今开放和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思想观念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作为负有优化社会大环境重任的政府,应该大力打击社会上阴暗、丑恶的行为,正确引导积极的思想学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传递正能量。此外,在不断对高校硬环境进行投入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高校软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集体意识欠缺、爱国不理性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时间存在必定对校园风气产生影响。为此,在大力优化社会大环境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治理不良风气、纠正错误观念、弘扬先进思想,通过设立校园行为劝导员、校园文明学生大评选等活动不断改变大学校园内的软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环境的支撑,只有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和优良的学校软环境才能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成效。

3.2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监督与社会舆论导向相结合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渠道多、传播快、反映迅速等特点,报纸、书刊、网络、电视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既可以帮助民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提高民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然而社会舆论也具有“破坏性”的一面,一些民间舆论时常传递出错误的信息,引发轩然大波。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其本身具备的庞大系统,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渠道,同时更能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但是当信息具有足够爆炸性和亮点时,哪怕是错误的信息也能够快速传播,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社会舆论导向,并将两者相结合。首先,政府要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新闻审核等方式对大众媒介信息进行一定的把控,通过网络筛选措施对网上错误的言论进行及时地处理和处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会舆论,在促进先进社会舆论传播的同时防止错误的言论大行其道。其次,政府部门、高校等机构要通过宣传时代进步主题、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方式去感召和激励学生,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共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3不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校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使之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中养成优良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下,大学生能够摒弃社会不良风气,接受正面文化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应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价值引导与价值构筑的统一。将“三个倡导”所涉及的内容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徽设计、校训设计、校歌选拔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归宿感,通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主体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来积极引导大学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

3.4积极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第6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入,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研究的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探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通过教育的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分析

随着教育的优化及创新,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者及接班人,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的成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立中,并没有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就为教育的优化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构建中,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目的性以及创新性,从而为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依据。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挑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高度集中环境下,经济体制的现实,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社会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使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政治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而且也应该有效防止个人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观念,有效满足社会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就成为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基本挑战。[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观的挑战

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中,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得到了教育人员的重视,并在此环境下,也就出现了否定灌输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观念,实现大学生能力培养及社会观念形式的核心任务,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价值分析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运行及观念创新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在完善理论指导体系的环境下,提升学生对内在精神及信仰的追求,而且,在此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社会思潮及环境发展的引导者及传承者,大学生对深追核心体系认同的价值体系,通过这些价值体系的形成,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形成构建完善性的创新机制,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的完善。[2]

(二)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社会运行的基本目标,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教育创新中,应该将社会主义观念充分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强化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识。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西方文化以及思想理念不断涌入,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体系的形成逐渐成为制度发展统领。而且,在社会环境下也存在着认识不同、思想落后以及腐朽的文化冲击体系,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形成造成了影响。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出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淡化的现象以及学生民族意识削弱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融入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多样化以及系统化的教育创新体系,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3]

(三)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构建和谐化的校园环境

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是和谐社会营造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高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构建创新性的发展理念,从而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提供充分性的保证。而且,在校园文化建立的同时,应该将和谐校园文化的营造作为基础,将和谐校园作为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基础,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行为规范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和谐文化营造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核心文化的构建,可以院校师生形成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学生及教师在整个环境下,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从而为高校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构建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院校文化营造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升,应该有效构建核心文化的指导理念,明确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提高社会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力,从而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立提供决定性的依据。[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是要坚持并实现意识形态下的主导地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导,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掌握社会运行的基本形态,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作为核心性的指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之中,从而有计划的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认同,使社会价值核心理念成为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教育的创新及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5]

(二)将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核心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而言,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机制作为基础,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营造特色化的社会环境,并通过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融入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教育中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高校思想社会教育理念优化的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宏观为核心,实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行为意识,使学生在思想理念强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生道德的规范化发展。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爱国主义作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制度的改革创新,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从而为社会的维护及民族团结提供有效保证,有效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为民族精神的继承及发扬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在高校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思想教育环境下,形成独立的思想,并鉴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为特色化社会主义指导新年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第四,通过对大学生指导体系的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指导体系的构建提供系统依据。[6]

(三)强化学生自我感悟及自主参与能力

随着教育的创新及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而且也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理念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理念的融合,有效解决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及探究的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同时,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作为基础,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以及自我实践的能力提升。而且,在教育中也应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及准确性,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强化自我能力的感悟,完善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入,也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内化感悟能力,构建长效性的教育创新体系,从而为学生自我能力以及自我参与能力的强化提供有效依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设计的感召力。[7]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环境下引导高校的意识发展形态

在现阶段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先进化的教育体系创新机制,科学弘扬社会主义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提升,构建性的教育体系。而且,在校园文化设计中,也应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自觉性,并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在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辩证理念,形成差异性以及多样化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形成增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在教学目标以及社会价值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逐渐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强化学生的向心力,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社会主义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特色化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将民族精神作为弘扬社会发展的基本体系,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弘扬社会主义理念,进一步丰富教育创新环节。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明确教育体系指导目标,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学生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余亮开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郭开虎,韦冬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过程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09):203~206.

[3]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王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李恒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江苏高教,2011(03):142~143.

[6]李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求知导刊,2015(01):16~17.

[7]李忠军.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方法论转换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8]王炳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0(12)29(理论版).

第7篇

行为审计的主题是具体行为,主要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查找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此种类型的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及一些内部审计的主要业务。然而,到目前为此,行为审计的相关准则尚没有建立起来,审计实务主要是凭经验进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为审计理论不成熟。在行为审计理论的诸多问题中,行为审计理论框架是最基础性的问题。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尚没有直接研究。笔者认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虽然应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其理论框架可以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来构建,同时,必须采用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审计理论框架研究学术观点分歧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研究没有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一些文献提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来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理论构建方法。本文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二,行为审计理论包括哪些核心要素?第三,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审计理论框架及行为审计理论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为基础,阐述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文献综述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二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关于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形成了一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认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只有一个起点,但是,对于这个起点却有多种观点,主要的观点包括:哲学起点论(莫茨,夏拉夫,1990);审计专业假设起点论(Schandll,1978);审计目标起点论(李若山,1995;谢荣,2011);审计本质起点论(阎金锷、林炳发,1996;蔡春,2001;徐政旦,2004);审计环境起点论(刘明辉,2003;赵华、许福敏,2004);受托责任起点论(冯均科、陈淑芳、张丽达,2012;李明辉,2011)。多元论则认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有多个逻辑起点,主要有二起点和三起点,例如:审计动因、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结合论(吴联生,2000);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结合论(刘冬荣、李香花,2005);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结合论(江金锁,2004;陈燕,2005;施玲、王愫、唐建华,2008);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结合论(杨蓉,2011);审计目标和审计环境结合论(李钢,2004;王振鸿、侯斌,2006)。 

关于审计理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不同的观点,蔡春(2001)将国外的主要观点归纳为莫氏模式(莫茨,夏拉夫,1962)、尚氏模式(尚德尔,1978)、安氏模式(安德森,1977)、李氏模式(汤姆·李,1984)、弗氏模式(弗林特,1988)。同样,国内也存在多种观点(徐政旦,2004;蔡春,2001;石爱中,2008;陈汉文,2009;杨肃昌,2012;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 

以上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的简要概况。这些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审计理论框架的认识。然而,无论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还是审计理论要素及相关关系,都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表明,一些文献的研究存在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没有将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而是坠入了简单的线性思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认识论上有所更新,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改造(郑石桥,2014)。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行为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对它的研究却很少。国外的代表性人物是日本的鸟羽至英,他将审计主题区分为行为和信息两类,从而将审计区分为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认为行为审计研究要关注如下特定问题:需要就评价标准达成共识;通常审计人被授予较大的权限;往往缺乏确定的审计命题;只能提供消极保证;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鸟羽至英,1995)。国内文献,谢少敏(2006)在其教材《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中提到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的概念,并介绍了鸟羽至英教授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涉及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已经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但是,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三、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行为审计研究对象 

构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毛泽东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行为审计学是否有自己的特有研究对象呢? 

本文认为,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缺陷行为是行为的下位概念,是行为的一个子集。除了缺陷行为这个子集外,行为还包括正常行为,也就是缺陷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缺陷行为不能有效地履行经管责任,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是指明确违反了委托人意愿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瑕疵行为是没有采用最合宜方案的行为或不作为。总体来说,缺陷行为是存在改进潜力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改善,经管责任的履行会更好。这里的正常行为是与缺陷行为相对应的,这些行为的实施对经管责任的履行产生了正面的效果。

根据行为及缺陷行为的界定可以发现,以鉴证缺陷行为作为核心内容的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说,行为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从历史上来看,公元前3 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委任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员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文硕,1998);公元前1 000多年的西周时期,宰夫就具有审计职掌,主要是检查百官执掌的财政财务收支(吴泽湘,2002)。这里的履行职责、财政财务收支都属于行为,这些审计都属于行为审计。从后来发展的各审计主体来看,民间审计根据委托可以实施商定程序;政府审计业务有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审计业务有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等(黄溶冰、王素梅、王旭辉,2014)。商定程序、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都具有行为审计的内容。从当代中国政府审计来看,预算执行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合规审计、建设性审计、中国特色绩效审计都非常关注行为是否合规,从本质上来说,当代中国的政府审计都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 

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行为审计学以这种独特的行为审计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理论和方法。 

四、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理论要素组成 

行为审计学研究行为审计的理论和方法,行为审计理论以其中的理论为核心,而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关注的是行为审计理论究竟研究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哪些问题的研究属于行为审计理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构成要素。第一,什么是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本质。第二,为什么需要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需求。第三,行为审计究竟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目标。第四,行为审计究竟审计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客体。第五,谁来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主体。第六,行为审计究竟审计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内容。第七,如何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机制,也就是关于如何进行行为审计的制度安排,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 

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作为行为审计现象的观念总结,应该包括下列要素: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一般来说,将审计环境之外的理论要素称为核心理论要素,所以,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由核心理论要素和审计环境组成。 

五、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行为审计理论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各要素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联系是指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它以自己的存在方式规定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是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关键,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体的要素间发生数量比例关系的变化,也会导致整体性能的改变。总之,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结构来实现的(贝塔朗菲,1987)。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上都是线性思维,从逻辑起点出发,顺序确定不同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这些确定大多没有说明理由。根据系统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非线性的,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行为审计是一个复杂系统,无论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是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既然要素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所谓的逻辑起点问题也就意义不大。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根据上述思想,本文前面确定的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表达的主要思想如下:第一,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的外部元素,它与理论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交换关系。第二,除了行为审计环境之外,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核心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而是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二)行为审计环境因素及其与行为审计的关系 

环境是指系统与边界之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客观事物或其总和。系统边界将起到对系统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过滤的作用,在边界之外是系统的外部环境,它是系统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由于系统的作用,会给外部环境带来某些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外部环境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都必须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否则,将难以生存与发展。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例如,就国家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国家治理特别是政府治理是其行为审计的重要环境要素,这个环境要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都不同。就内部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公司治理是其重要的环境要素,公司治理构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也不同。 

根据系统论,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交换关系,行为审计也不例外。行为审计环境提供了行为审计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行为审计有资源和压力两种输入。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提供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资源、激励或其他条件,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入,统称为资源。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施加约束、扰动、压力甚至危害行为审计的生存发展,是消极的作用、不利的输入,统称为压力。不同行为审计环境造就不同的行为审计。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选择,当行为审计环境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行为审计在发展变化中有许多可能的结构状态,行为审计环境选择那个与自己相适应的结构状态,使之稳定,成为现实。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选择,行为审计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行为审计环境能否满足行为审计的输入与输出要求,是行为审计能否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行为审计对审计环境也有功能和污染两种输出。给审计环境提供功能服务,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出,统称为功能。行为审计自身的行为,有时有破坏审计环境的作用,即不利的输出,称为对审计环境的污染。总之,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上述思想体现在图1中。

六、结论和讨论 

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查找缺陷行为,其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理论并不成熟。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 

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从古今中外审计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审计理论构成要素。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包括: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严重滞后于行为审计实践,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对行为审计实践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发展行为审计理论,为行为审计准则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此外,由于中国政府审计主要是行为审计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人将审计行为的特色作为中国政府审计特色,这种观点可能不利于借鉴和总结其他国家的行为审计经验,就行为审计本身来说,各国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所以,对行为审计理论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具有国际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行为审计实践。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闻传媒 榜样文化 核心价值观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先进榜样人物是新闻媒体众多人物形象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群体。榜样是道德的楷模,是先进文化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代表。榜样作为一个物理存在,具有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分析新闻传媒中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性,揭示其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对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的文化符号性

符号学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为某种符号。符号是人类载送信息的代码和携带意义的载体。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是自然符号,无论其业绩如何辉煌,行为如何感人,在新闻传媒广泛报道他们之前,他们的事迹仅在社会的小范围内被认知。因而榜样人物出现在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变身为新闻符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榜样的作用。符号本身就是文化,新闻亦是文化,因此榜样人物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性。

榜样人物的符号性。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抽象为“符号”,把人的行为和人类的历史抽象为“文化”。换言之,作为物理存在的人,其本身即符号。符号可感知的层面即符号的形式,在符号学中被称为“能指”。任何一个可感知的符号形式都必须来源于一个物理实体,人们据此才能去识别符号,并具备进一步理解其形式背后意义的可能性。除“能指”之外,符号还具有抽象的内容,即“所指”。“所指”是符号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志、价值、意义等内容。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榜样人物是现实环境中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是携带特殊意义的符号,其一言一行皆可观可感,他们是符号可感知的形式层面,即“能指”。

榜样人物是新闻符号。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新闻符号传播新闻信息和接收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传播通过创制新闻符号营造着由无数新闻事实组成的拟态环境。新闻符号由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整合而构成。新闻传播者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并依据一定的文化规范和新闻价值判断,将榜样的言行、事迹、思想、道德加以符号化。传媒所创制的新闻符号,是对榜样的事迹、业绩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符号式转换,传播者将这些内容或意义进行传播,受传者对这些表达内容或意义的符号进行解读,以此来认知和理解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判断、反馈,进而在思想意识中做出反应。

通过报道、宣传榜样,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以新闻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拟态环境之中,这种拟态环境仅是现实环境的部分映像。也就是说,榜样人物从现实环境中的自然符号转变为拟态环境中的新闻符号,需要经过新闻选择过程,并通过编码将要传达的信息利用符号来实现可感的过程。现实环境中很多人物符号并未进入到拟态环境,原因在于其不具备新闻价值或尚未被传播者发现。榜样的感人事迹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加以传播,创制出大量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环境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

榜样人物是文化符号。符号即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可感载体。凡属精神、道德范畴的文化皆具有抽象的意义。抽象意义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无法触摸,无法识别,也无法传递。精神文化必须具备一个能承载它的可感载体,使之携带着精神、价值、意识、思想、意义等抽象内容而实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意义需要物理形式来承载,需要特定的可感符号而具象化,而榜样恰好是这种可感符号的代表。榜样人物以符号的形式成为传承中华道德文化的载体,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符码。文化中抽象的价值、意义,通过榜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光荣事迹、感人经历而得以充分传达。榜样人物作为文化符号被受众的视觉或听觉感官所感知,因而确定了其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即符号的“所指”,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榜样的文化意义

符号具有“表义”功能,文化符号蕴含着文化意义。意义包括观念、价值、精神、认知等概念,新闻传媒中的榜样人物作为一种可被感知的文化符号,携带着正能量和积极的文化意义。

榜样人物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各学者对其表述皆有不同,但阐释的内涵基本一致。具体而言,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为政以德”、“修身为本”的重德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精神等等。

先进榜样人物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例如捐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孝女孟佩杰,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见义勇为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舍己救人的英雄军人孟祥斌,义薄云天的守墓老兵陈俊贵,热血热心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践行信念的好村官沈浩,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这些榜样人物作为携带文化意义的符码,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给养,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榜样人物宣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政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中共十报告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充分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对榜样人物进行报道、宣传,能够塑造受众的思想观念、引导受众的社会行为。榜样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核心价值观以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承和传播载体。

榜样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这些感动或者是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新闻报道传播关于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国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对新闻事件的采集与挖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化认同。

榜样文化的其他积极意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榜样、敬佩榜样、学习榜样的民族,而榜样文化是最具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从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事实,到新闻媒体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符号的创制,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传媒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传媒符号在文化世界中以叙述事实的方式呈现,由此释放出来的建构性、整合性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媒体总是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载体,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手段和构建工具。榜样文化宣传大真、大善、大爱、大美、大义等积极的文化元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

榜样文化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引导舆论,进而引导受众的行为。

传媒“议程设置”是发挥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的前提。对于榜样文化而言,首先要提供关于榜样人物最新事实变动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其认知的不确定性,其次才能对榜样文化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进行宣传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是形成舆论的必备条件,是意见态度形成的基础。

新闻媒体传播信息流,是实现舆论引导的前提。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议题,这些议题的重要程度、价值意义均有所不同,新闻传媒的作用就是对这些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创建可以引导舆论的传媒拟态环境。媒体传播与宣传的榜样文化中也存在着议题日程的安排,传媒会给予其不同的报道程度。受众对榜样人物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如果没有媒介的拟态环境,榜样人物的事迹无法被大范围地、长时间的广泛传播,大多数受众可能永远也无法认知和了解他们。

新闻媒体根据一定的新闻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采集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文字、图片、画面、声音、音响等视觉符号或听觉符号,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言行举止、崇高精神真实地再现出来,直观、生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通过传播先进感人事迹,引导公众舆论,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新闻媒体对先进榜样人物及其事迹进行适时、集中、重点报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判断,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榜样文化对公众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是公众的态度、意见,是人民的呼声。当今社会,社会舆论的主体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时而会出现。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表现在对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具体表现为政治导向、文化导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行为导向等各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公众共同的意识形态指出正确的方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非常必要。新闻舆论对社会领域的新闻事实进行宣传报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的倾向性意见,可以形成较强的舆论态势传播,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舆论引导主体所代表的价值观方向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就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中国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应该具有共同的、正确的群体意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在于引导国民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榜样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促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成员和群体的意见、态度在社会舆论中占有主流和主导的地位,增强舆论的优势。

行为引导是榜样文化舆论引导的深层目标。新闻传媒对受众的引导不仅仅体现在舆论引导方面,还体现为对受众行为模式的引导。新闻传媒通过树立榜样、塑造榜样,能够起到社会行为示范作用。榜样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示范价值。新闻媒体弘扬先进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为社会提供思想的先导、行动的方向,为社会群体提供真实、鲜活的典范,使榜样们成为一本本真实、鲜活的教科书。

榜样文化构成了新闻传媒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宣传的价值观、高尚的行为,最初可能只是社会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经过新闻传媒的报道,榜样文化可以影响现实环境中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精进不休,社会风气蒸蒸日上,精神文明程度与日俱增,实现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

如何有效发挥媒体的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舆论功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发挥媒体传播者的把关作用。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根据一定的把关标准,对榜样人物的新闻事实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收集、提炼、加工、制作、发送,将榜样人物的信息进行符号化的传播活动。传播者如何选择榜样人物,如何选择报道形式、报道篇幅、版面位置,如何选择报道时段、报道频率,以及如何选择传播媒介、报道时机等问题,都是围绕传播者设置的议事日程而进行。传播者通过把关,做好榜样文化的内容建构,提高榜样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是提高其舆论引导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发挥多种媒介的联动优势。榜样文化的传播,需要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报刊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共同参与。每种媒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多种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能够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例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通过综合运用电视画面、解说词、音响、字幕、同期声等方式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真实地再现出来。短片中新闻工作人员的解说,获奖人物的感言以及其他人对榜样的评价,几乎每次都让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泪盈眶。特别是利用特写镜头展示人物细节,往往可以使受众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网络媒介的发展也为榜样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如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专门开辟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时代先锋》等专栏,主流网站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对多种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组合,是实现榜样文化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结语

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职业人群中都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榜样人物,传媒符号的表述性,即体现在将这些榜样的言行、事迹、品德加以符号化的过程。作为自然符号的榜样人物,经过传播者的编码加工,成为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新闻符号的创制也成为一种象征行为,即用榜样人物的新闻事件叙述、先进榜样的塑造、榜样精神的挖掘,来表示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等概念,进而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的行为。

符号是交流意义的中介,榜样人物作为一种新闻符号和文化符号,表达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观。新闻传媒利用榜样人物符号传承和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系,并利用这种体系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使之达成共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受行为体现出了象征性的社会互动关系,对先进榜样符号的精神内容和文化意义进行交换,充分发挥榜样的舆论引导功能,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协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使榜样的象征性符号意义得以传播。

第9篇

关键词:绿色GDP核算 SNA 资源耗减 环境降级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46-02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化危机之一。然而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却没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重经济增长,轻人类发展。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核心的指标是GDP,然而“传统GDP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的发展成本、经济增长方式和为此所付出的代价、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社会财富的积聚和社会分配、社会公正等问题无能为力”。因此能够将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涵盖其内,能代表国民经济增长净正效应的绿色GDP核算在国内外达成一致共识。对我国而言,基于绿色GDP的核算不仅可以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手段,同时还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绿色GDP核算的现实背景

1.我国经济“高速低质”的发展模式。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按照“可持续指数”排名,中国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超前透支获得的。之所以出现差异如此悬殊,与GDP构成有很大关系。消费、投资、出口净额等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我国长期以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当2008年金融危机使外贸状况恶化时,投资成为保证经济增长的主因。由于缺乏资源环保机制和法规的有效监控约束,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加速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然这与“唯GDP至上”的政绩考核机制也关系密切。

2.我国社会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为关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国GDP告诉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能”的粗放型经济作为支撑,不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违背了“代际公平”的原则。因此应当转变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粗放式转为“资源1-产品1-资源2-产品2”集约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3.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局限。GDP作为一个国家社会财富总量的参考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它只考虑了经济活动的经济性属性却忽视了其社会性属性,未能体现出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贡献,将资源和环境视为游离于经济过程之外的自然因素。

如图1所示,现行GDP核算只考虑资源的开采成本,忽略了资源的使用成本和环境成本,导致资源环境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并虚增了GDP。经过图1所示传导机制,最终加速了资源耗竭和环境降级。

绿色GDP是指现有GDP扣除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后的余额,是将资源和环境纳入经济活动后对真实国民财富的科学计量和客观反映。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绿色GDP核算成为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

二、绿色GDP核算发展脉络

1.国外关于绿色GDP核算及应用的研究。国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各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相应核算指标,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可以采用“生态需求指标”(Index of ecological irement,ERI)来定量研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1972年,托宾(James Tobin)和诺德豪斯(William Narwhals)在其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中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特征,指出应当将环境污染导致的福利损失从总福利中扣除,并以此对GDP进行调整修正;1990年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利用“可持续收入”来测算福利,其实质已经接近绿色GDP的内涵。

从应用层面来看,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确立提供了方向和原则;1993年联合国推出了改进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及其附属账户体系(SEEE),该体系“既可以将核心账户中没有反映的资源环境内容在附属账户中给予充分反映,又可以使SNA核心账户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历史对比,也有利于各国实践SNA的持续性”;2003年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出版《SEEE2003》,作为对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包括美、德、法、加、挪等在内的10余个国家初步建立并尝试编制绿色GDP核算体系。

2.国内关于绿色GDP核算及应用的研究。我国理论界对绿色GDP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研究,为我国绿色GDP的应用提供借鉴参考,如周龙(2010)《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一文中对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绿色GDP核算体系进行了论述;二是基于核算方法技术的探讨,如牛芳兵(2011)《绿色GDP与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一文主要内容即对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三是基于某区域的绿色GDP核算,为区域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如陈铁华(2007)《江苏省绿色GDP的核算及应用研究》和张婧、朱国伟、姚海燕(2007)《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绿色GDP核算―――以江苏省为例》。

从应用层面来看,2004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在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论证会上论证通过《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这意味着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

三、绿色GDP核算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我国绿色GDP核算存在问题。绿色GDP核算是一个外延和内涵存有争议、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世界性课题,就我国而言,对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还不成熟,大部分研究属于跟踪国际最新成果,然后联系我国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距离形成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体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全国范围的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起来,对特定资源核算的具体技术方法也未达成共识。另外,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将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可以预见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将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规范的漫长过程。具体而言,我国绿色GDP核算存在如下问题:

(1)就市场层面而言,环境和资源的产权划分不明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估价困难。当前我国资源环境产权多属于公共产权,资源环境消费的竞争性、排他性及有偿性较弱,一直以来资源环境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间存在着较大的背离。另外,由于污染具有“流动性”“全球性”的特征,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核算难以确定合适的归属范围,这使得产权界定变得困难。

(2)就制度层面而言,首先,唯GDP至上的政绩观,增加了绿色GDP核算的实施难度。单纯以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指标,会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脱节,因此,一方面,要将绿色GDP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变革现有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其次,具体法规和制度建设还不健全,我国已经在战略层次(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两型”社会等)上做出了部署,但在战术、策略层次方面,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资源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到位。

(3)就核算数据及核算技术层面而言,问题包括:第一,我国缺乏核算基础资料的数据库,难以对基本资源价格和环境保护治理成本等进行科学准确的厘定;第二,环境要素、自然损耗量的估价方法和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影响结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也使得核算方式外部效用(普适性)方面欠佳;第三,我国现行核算体系“重实物量核算,轻价值量核算;重人造资本核算,轻自然资本核算”,要实现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还需一段较长过程。

(4)其它层面问题还包括:资源环境损失的滞后性问题;国际上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代际间的不公平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2.绿色GDP核算的两点说明。

首先,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对现行以GDP为核心内容的核算体系的补充而非替代。绿色GDP核算体系本质上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到现行经济体系中,分析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双向作用,目的是将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考虑,正确客观的反映人类真实的经济活动成果。然而,GDP本身有着其内在的优良特性:基于真实的交易活动,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国际上统计口径一致,具有可比性;能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因此,GDP在核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很难动摇。在联合国SEEA2003中,绿色GDP核算也仅仅作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卫星体系而存在。

其次,绿色GDP核算体系较SNA有所改进,但并非尽善尽美,还有很大改进余地。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和生存质量的恶化,人类开始反思其经济活动的后果,最终将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进行内部化处理,即将资源、环境纳入经济活动过程予以测算和衡量。然而,受数据获取、产权界定、货币化计量、统计口径等条件限制,人力资本投资、幸福感、满意度等并没有囊括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之中。

四、绿色GDP应用对策探究

针对上述问题,在整理分析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如下对策。

1.市场层面:明晰资源、环境产权,建立健全资源的价格体系。建立一支由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资源、环境产权问题课题研究组,率先构建起我国资源环境产权状况的框架体系;通过建立试点,依据实际应用的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成立由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论证委员会,论证通过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执行。

2.制度层面:首先,转变各级政府和官员干部的绩效考核机制,由追求“唯GDP至上”逐步转变为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可持续发展”,依此,促使其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觉加强污染治理、注重资源保护的切实行动;其次,宏观方面要加强环境资源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使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法可依,微观方面“要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奠定绿色GDP核算的微观基础”。再次,要完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和环境资源核算的核算方法,力求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变动的客观实际,使国民经济核算更能反映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3.核算数据及核算技术层面:首先,依据我国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特点,建立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五大资源和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两大环境的基础性数据库,搭建绿色GDP核算的基础平台;其次,针对我国资源环境的特点,确定全国范围具体、可操作性的核算技术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同时大量深层次的矛盾也不断突显,绿色GDP核算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提供了指南。虽然当前我国绿色GDP核算在经济、制度、数据和技术方法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范围的拓宽,可以预见绿色GDP核算终将会在我国不断确立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4(5)

2.张赞.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2)

3.陈铁华.江苏省绿色GDP的核算及应用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7(11)

4.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2010(11)

5.张婧,朱国伟,姚海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绿色GDP核算―――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

6.周珊珊.浅谈绿色GDP[J].理论探讨,215期

第10篇

[关键词] 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外生论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48-03

[作者简介] 陈支武,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经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湖南 株洲 412000)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中外理论界的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971年安德鲁斯构造的SWOT矩阵,可以看成是较早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企业“能够做的(can do)”(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might do)”(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虽然这个模型有许多缺陷,但该模型事实上确立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竞争优势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此后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方面,形成了比较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外生论和比较关注内部条件的内生论两大流派。

一、竞争优势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分析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的典型代表。迈克尔・波特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基础,把目光对准竞争对手,构建了包括(1)新进入者威胁;(2)顾客讨价还价能力;(3)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5)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因此,企业竞争优势表现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能力,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他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环境。其勾勒的5种竞争力量对于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但波特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处理。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其次,波特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可是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实证分析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斌差异(Rumelt,1984)。再者,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

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行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行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内生论的主要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一词。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Wernerfelt把资源定义为企业所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巴尼(Barney)则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在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

内生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企业能力上的差异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能力理论中,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工业开展着无限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能力的组织来开展。其实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一样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并且都是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一原因,有的学者不区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因为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学识),才使得企业具有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能力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理论,它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产品市场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的变化;(2)基于“历史有效性”的假设,认为因果关系会自动达到稳定均衡,没有考虑演化的历史过程;(3)机械的企业观,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4)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所知甚少,等等。

三、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新框架

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对此分别进行了阐述。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成功地单独给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部解释:没有战略资源、核心能力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的定位和环境分析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对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清晰的洞察,从面形成明确的企业发展主题,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就会无所适从,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也会偏离方向。为此有必要运用系统的、互动的思想将环境与定位、资源以及能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见下图)

整合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整合分析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外部环境模块;II资源模块;III能力模块;IV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1.外部环境模块

由于企业特有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此需要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今天环境问题的动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等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与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关注内部因素。尤其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就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建设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结构缺陷对提升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成功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优势问题分析时,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协同互动是最基本的思想。

2.资源模块

企业资源包括两类,一是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二是从事经营的一般资源。所谓战略资源是那些符合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和不可模仿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资源。该模块的功能是企业资源集中识别和战略资源的培育。

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对比企业的资源存量,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缺口。如果资源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应以兼并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能满足要求,则转下一环节,进行战略资源识别。如果企业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资源不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不存在,则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再返回到存量资源与战略主题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3.能力模块

企业的能力包括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企业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般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性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能力。该模块的功能在于企业能力的集中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能力缺口。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则通过兼并、战略联盟等方式向外部获取能力;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转到下一流程,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如果企业能力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能力不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不存在,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再返回到存量能力与战略主题的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4.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所谓战略资产是一个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沃顿商学院的保罗・J.H.舒梅克在《动态竞争战略》一书中采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分析法综合确定战略资产,包括战略性行业要素。本文定义的战略资产只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即战略性资源与核心能力。企业根据整合后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即战略性资产,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战略,从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性,这种竞争优势也只能是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标,企业在执行战略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资源与能力,从而为下一个资源、能力、战略、竞争优势的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

[2]Porter,M.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

[3]王核成,孟艳芬.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6).

[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孟雷.三种企业竞争优势观的整合研究[J].工业企业管理,2004,(10).

[6]罗元青.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4,(22).

[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2,(9).

[8]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第11篇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坚持导向性、扩大开放性、强化平等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优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模式研究 新媒体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应对 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 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问题研究 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1- 15.

②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③王晓晖.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十报告辅导读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④张兆文,陈清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⑤潘文庆.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新要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第12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29-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由于青年人的思想比较开放和自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所以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尤其显著。新媒体环境既是我们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机遇,也增加了我们抵制不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特点,探究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媒体的概念内涵

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问题的基础。党的十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在现代国家建设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在和谐社会发展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在个人道德规范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有三个目标:第一,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理想,增强青年自身的历史使命感;第二,帮助青年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年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客观世界,使其能独立的区分善恶、好坏、美丑;第三,培育青年的优良品质,使其能妥善的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期帮助青年赤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究新媒体的概念及内涵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问题的前提。新媒体时代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问题研究之前,必须对新媒体有全面的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传播媒介载体也在不断变化,自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媒介载体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即语言媒介传播、抄写文字媒介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以及网络媒介传播。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当前,新媒体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三个部分,具有“去中心化”交流、极大的自主性、高度的参与性、广泛的传播性、完全的共享性等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复杂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复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人们的价值观上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先进的媒介传播技术将国外泛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潮传人中国,被部分人捧为“至理名言”,这严重影响青年正确价值的形成。第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失礼、失范、失序的行为与潜规则,新媒体的高传播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负面事件的复杂性,这对正处于价值思想形成期的青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媒介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是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的平台,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舆论宣传“去中心化”,各种不正确的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媒介舆论监督难度增大。

(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个性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但同时也使民众的思想认识趋向个性化,尤其是青年群体正处于思想的形成期和成熟期,他们的思想认识个性化是其价值观的典型特征。不可否认,思想认识的个性化是对人的一种精神解放,是在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现实下,不断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客观需要。但思想认识个性化是一把双刃剑,个性化的思想认识往往也容易导致极端思想的形成。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青年还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对真假、美丑、善恶的独自判断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走向思想的歧途,最终陷入人生的“罪恶循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互联网和手机是传导个性化思想的主要平台,并且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不良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不断扩散,影响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多样化。随着以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迅速发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日趋多样化,这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是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两点弊端。一方面,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说教、新闻广播宣传、户外传统媒介号召等模式,未及时、充分、有效的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得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思想价值体系利用新媒体的开放、平等、去中心化等特点,试图丑化和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青年的思想价值形成造成不利冲击。

(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碎片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多、渠道广、手段丰富,伴随而来的是青年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碎片化。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碎片化的方式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因为这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以人为本、贴近现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但同时也容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被曲解。并且,由于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方式不够多元,模式不够灵活,手段不够丰富,青年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内容碎片化带来的好处,反而容易受到其他不良思想价值的冲击。

三、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一)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常重视,但陈旧的培育理念影响了培育效果,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青年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依靠传统的课程、书刊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与新媒体相结合,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历史渊源、实践要求,使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个宏观了解。其次,要把传统的“任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转变为“自觉式”培育,化“被迫”为“主动”。明确指出,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来实践五个引导:引导青年把“勤学”作为生活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实践;引导青年把“修德”作为自觉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状况;引导青年把“明辨”作为人生智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理论实效;引导青年把“笃实”作为人生信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年成长。

(二)改革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向多渠道转型。众所周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中明方向、立主导、强共识的综合过程。新媒体是新时期人类社会传播媒介的新趋势、新代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由单渠道向多渠道培育转型。互联网渠道和手机渠道应该成为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战场,要通过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把单一的“课堂式”培育转变“课堂+生活式”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青年的生活,增加其教育的频率与趣味性,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理论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大局限在于其抽象性,部分内容可能与生活实际脱节,从而增加了青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最终影响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因此,要想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必须由理论式培育向榜样式培育转换。榜样教育模式即榜样示范模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榜样的行为、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来影响受教育者,使之模仿榜样行为并形成与榜样相一致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我国的榜样教育内容众多,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都是学习的楷模。相比于理论式教育,榜样式教育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从而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来塑造典型,通过建构有包容性、感染性、内发性、生活化、适用面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体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书记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新青年[J].求是,2015,(5).

〔2〕董杰.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