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稿

课堂稿

时间:2022-11-28 00:0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堂稿

第1篇

基于以上认识,我借鉴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的优点,分析总结出了适合我校本土、适合教材编排、适合师生实际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学习过程始终贯穿“学、讲、练”三种过程。

一、讲学稿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流程。在“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中,我探索出一套基本的教学模式流程,即课前阶段的“研”和“学”,课堂阶段的“导”和“练”、课后阶段的“固”和“改”。具体流程为:课前复习、新知探究、巩固练习、方法、技巧、疑惑探讨、巩固练习、改错反馈等一条明晰的学习流程构成。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实施内涵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为抓手

(二)教学理念

(1)先预习,后教学。教学必须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不预习,就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始终会处于被动的听课、做课状态。(2)主体性课堂。课堂是学生的,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3)导和练为阵地。在预习和教师讲解疑难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兵教兵,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管理学生能够,学生教学生,取长补短,互助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做事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三)具体操作

(1)课前准备。首先,在课前,老师要研究讲学稿的设计,在吃透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强调难点,编制一份讲学稿和教学设计。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做到问题要精神设计、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其次,设计时要让学习内容清晰明了,最好要做到依托讲学稿阅读教材就可以达到了解知识,完成练习的目的。再次,做好阶级练习设计,分层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二是落实预习。首先,备好学生是设计讲学稿的前提,掌握学生情况、能力等,才能设计处最适合学生的讲学稿。其次,要落实好预习。课前要培养好学生主动预习、认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讲学稿的基础部分等,预习的好坏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预习的落实情况也决定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在上课前将学生的讲学稿收回并批阅、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将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上课时,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其中四必为: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每一个环节要及时引导和服务,利用自己的智慧点拨,这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实现让学生“学会学”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对学生不理解的重难点要及时予以帮助,才能实现师生互动精讲讲练的课堂有效氛围。当然,通过课堂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学情,查漏补缺,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特别强调的是,收上来不仅要检查份数全不全之外还要检查错误的题目有没有改正。也就是有方向的去监督改正错题,能保证做过的题都掌握。这就是讲学稿的独特作用,能够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调查发现:使用讲学稿前,只有20%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而且课前预习要花25分钟以上;使用讲学稿以后,有96%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而且课前预习仅用了15分钟。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之所以预习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或者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通过讲学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有了清晰的思路。讲学稿中预习环节的设计,首先,学生能将预习所学到的知识点写到讲学稿上。其次,对所预习的知识点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测,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来预习学习知识点。第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的思想。借助讲学稿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体现了讲学稿的优越性。在数学教学中,自从使用了讲学稿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养成了,学习效率,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馈,突出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一直是大家公认的目标,但一直以来,也是大多数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中。讲学稿讲学模式,我提出了两个观点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学习是 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剥夺和包办。二是学生能学会的尽量在课前去学,把课堂时间流出来学习不会的内容。只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劳动就不会白费力气。自从使用了讲学稿,学生知道了怎么学习数学,如何学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学生老师的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讲学稿课堂教学评价很高。

四、讲学稿的独特作用

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讲学稿有以下作用:首先,它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入正轨,让学生在课前解决那些可以自主完成探究理解的知识点与题目,而不是空空奇谈。其次,它使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第三,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和教师的备课压力。

第2篇

物理导学稿立足于物理课本,服务于教学,旨在“高效”,重在“引导”。每位教师要准备出自己的导学稿(初稿),在本组内集体讨论及研究后整合成一份优质保量的导学稿(定稿),供给本组共同使用。导学稿使用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内容的编排上求精求新求实用;二是课堂的运用上灵活掌握随机应变。现就内容编排上的优势做一说明:

一、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物理导学稿是一种高效的综合性载体,它汇聚了整个教研组的智慧和经验,集各位教师的优点于一体。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充分利用老教师的教学资源和经验,有利于整个物理教学的优化和高效。青年教师还处在积累教学经验的时期,这个时期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凭自身的能力解决固然很好,但如果能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的话往往会事半功倍。青年教师还有自己的优势:年轻有活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有不服输的精神,敢于在教学中探索和创新,而这些都会为教研组注入活力,在研讨中争论交流,在交流中更新理念,以达到优化物理导学稿和物理教学手段的目的。

二、实现分层教学和补充教学

学生在进行完一年的物理学习之后,已基本适应物理导学稿教学模式,同时也初步形成了物理学习方法。进入初三阶段后,随着物理知识的难度增加,各人在物理导学稿的预习和作业上逐渐表现出差异,开始两极分化。这样一来,物理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既要照顾到优等生,又要照顾到学困生,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在物理课上听懂学会。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制订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实现高效教学,那么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编写物理导学稿时在各环节中对学生分层布置任务。在预习环节设置“必做”和“选做”。例如,在进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时,必做部分的编写围绕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可以直接从课本中获取的知识应用;选做部分的编写适当增加难度,如:在串联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甲和电流表乙,闭合开关后发现甲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比乙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可能的故障情况,综合性较强。预习环节的分层任务,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惑进行新课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学习,学生会产生“哦,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或者是“哈,原来我想对了”的满足和自豪。

课后作业环节也同样分层设置:有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还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后,除了巩固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常见故障分析外,在拓展和延伸部分进行情景假设:如果只用一种电表,还能否测电阻?从而引出伏阻法和安阻法测电阻的应用。

三、捕捉生活,采集热点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我们教给学生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利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在物理导学稿的设计上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还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承办的很多活动和项目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热点无疑也离不开物理。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从场馆到比赛,处处都有物理:水立方所使用的膜结构的特点、划船时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撑杆跳高过程的能量转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叶子”概念车涉及的光电转换、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实现导航作用……。

四、理解、记忆、反思为一体

理解知识才能掌握和应用知识。如何理解?简单说,就是要完整清晰地展现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何记忆?在物理导学稿编排上,利用颜色、字体、着重符号等对重难点加以区分以及对重要结论进行标记,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重点,加深记忆。如何反思?学会(到)一个知识,这只是沧海一粟,满意而不能满足,所以在探究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涌现很多新问题,例如,有更好的实验方法吗?如果实验器材不够,还能进行实验吗?这些实验器材还能探究别的问题吗?……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拥有应变的能力。在反思中,既能进一步理解知识,又能激发探索的兴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

第3篇

我校自2012年开始使用讲学稿进行教学至今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的使用中,如何让讲学稿在课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探讨的主题,由于讲学稿在我校是初次实行的新的课题,没有可以借鉴的模板,只能是在边探究、边试讲的过程中进行。县教研室组织全县教师学习我校的讲学稿模式,并给予了一定的指导。现从本人的一点教学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认为要让讲学稿真正走进课堂,并且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讲学稿,让讲学稿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指挥棒

讲学稿不同于教案,讲学稿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可行的导学案。导学案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二、检查督促学生的预习情况,绝不能让预习成为形式

为了使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每次我们都在上新课的前一天下午就把讲学稿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前进入预习过程中,这样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预习。虽然为学生保证了预习时间,但我们在检查学生的讲学稿时常发现学生使用讲学稿时存在问题较多。学生预习时,不读讲学稿上的学习目标,不读重难点;有的学生拿到导学案后不问青红皂白看也不看就直接翻开教科书找书本中的定理、定义、例题等,只要是书上有的就抄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做只是完成了讲学稿中的题目,没起到预习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检查学生的作业,不再看他做得怎么样,而是更加注重课堂提问,就要检查他说的怎么样,能够将问题说得头头是道,那才算他完成了作业。

三、将课堂还给学生,将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

既然讲学稿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就让学生自己去处理问题,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大胆发言,教师只做肯定和表扬,当离题太远时做适当的引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学生也对学习有了较透彻的理解。

四,教师不仅要反思,也要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我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及时写反思。并要求他们着重分析自己在使用讲学稿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从反思中发现问题以及好的建议,对错误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自己今后学得更好。

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是布满荆棘,经过我们一番拼搏之后也一定能看到成功之花的绽放。

第4篇

一、整个活动的组织情况

1、总体上来还是可以,所有上课老师都能够认真的做好准备,精心设计课堂,努力展示学、议、导、练得课堂教学模式。

2、大多数老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听课。

3、由于学校网络的原因,老师的教案没有上传到qq群中,在下周二前,请老师按要求完成教案的上传工作。

4、活动中也存在不良的现象,

(1)、有的老师没有按要求参加听课,上午1.2.3节都是语数外,课改组老师共19人,除8个班上课,每一堂听课都至少有11人参加,然而最少的只有2个人听课,并且相对应学科的公开课也不参加听课。一堂课,不管上的怎么样,总有自己值得借鉴的地方,即使是一无是处,也可以给自己提一个醒,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必须按要求参加,学校也就对此进行一些考勤。

(2)、公开课的质量不是很高,没有很好的展示我们的课改特色。

二、本次教研活动的给我们的反思

1、小组评价没有到位

在上次会议上,我们将小组评价进一步规范化,并且公开张贴,量化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在实际的课堂上,很少老师没有用,有的滥用,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任课老师一定要花时间去指导小组学习,培养小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矩,不能将学生分好了组,就什么都不管,每个学生的分工,都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特别是三四年级。

2、上课的几个局限

(1)、教案教材的局限。

根据教材完成任务,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所以整堂课就放不下。

(2)课件的局限。

上课前,就下载一个课件,根据课件去讲,不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讲,在教学中,生怕课件出问题,生怕课件与学生的回答不一样。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面前,不要忽视板书的作用。

3、学议导练的四个步骤

(1)、学——没有落到实处

①、学不到位,预习只是局限于一个预习本。(本人的课,上不下去,原因就是学生的预习没有到位,虽然预习本都写得满满的,都是从词语本上抄的,课文一点都不熟悉)不同的学科学生的预习要求和程度都不相同,就语文学科来讲,至少要能熟读课文,划记好好词好句。

②、出题预习束缚了学生思维,所谓学就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获得的知识。如果老师出题,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就变成了做题目。

(2)议——没有深度

学是议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学,讨论就成了虚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稀奇古怪,脱离教材(爬山虎、蟋蟀为什么要有住宅),讨论提出的问题也就不能实现老师的预设教学。

(3)导——生硬

导,要就学生的问题,正确的引导到自己所要讲的内容上,在听课的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老师在导的过程中,几乎都先想好了,板书设计都精心准备。有的老师从头至尾讲过不停,出现的题目一大堆。

(4)练——几乎没有

练就是为自己的教学查漏补缺的,坦诚的讲就是为提高成绩而设计的,所以教师在导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意图,在练习中就得出现,。

三、课改给我们自己的压力

1、必须有运筹把握的能力,才可以驾驭课堂,随机解决学生的问题。

2、必须虚心的学习、交流。

第5篇

近几年我旗各个学校开始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初是以模仿东庐中学为主,但由于学生不同,地区文化底蕴不同,讲学稿的推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各学校及时的做出决策,进行"本土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导学案。我校实行的是"三元载体学科异步导学法"。 所谓的"三元",是指教材等教学资源、教师、学生的整合;"载体"就是指讲学稿,"异步"就是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性质分步进行。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学稿的设计,二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其中,讲学稿的设计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好把握。可以说,在课改启动初期,我校就形成了自己的"讲学稿"设计模式。而课堂教学是一个比较灵活,而且受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易把握。

这几年我校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研究了如何编写实用、有效的讲学稿。在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摸索和革新,创造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讲学稿",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已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验。事实证明,只有创新并恰当运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环节如下:

1.课前:通过预习,了解学情,为有效教学做准备

使用讲学稿的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课前、课堂、课后自己学习、自己探究,和他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预习和对预习的指导。讲学稿的预习导学部分,其实就是让学生将教师"带回家",在教师的指导、督促下预习,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所以课前,教师要做以下几件事:

1.1 布置学生预习

教师提前一天发放讲学稿,布置学生按讲学稿中预习导学的要求进行预习。初一新生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可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学生预习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阅读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重难点,明确学习目的,增强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通过音标认真学习单词,然后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对话或短文,根据学习目标、要求、重难点,在课本上做标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记下不懂的问题;

第三,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检测题,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题应简单)

第四,要求学生记下自己预习时没有弄懂的问题。这样做便于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长期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一切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1.2 检查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上课前,教师要将学生的讲学稿收上来,认真批改,了解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学生还有哪些疑问。通过批改,一方面督促学生预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学情。讲学稿批改后,教师要根据批改时了解的各班不同学情,修改课堂教学方案和设计,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课堂精讲多练,引导自主探究

首先,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但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所以教师的讲授必需是"精讲"。"讲学稿"的运用为教师的"精讲"创造极大的可能性。教师的课前指导使学生的预习充分而完整,教师的"精讲"就成为必要性,这样就能为课堂的多练提供机会。其次,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无目的地漫游,泛泛而学。而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练习,把练习的安排纳入课堂是相当重要的,"讲学稿"的设计安排为练习(包含笔头和口头练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练习反馈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适当合作学习,高效促进教学

有人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学习,也有人认为小组学习就是小组讨论。这都是对合作学习的片面理解。实际上合作学习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好对策,是学生班集体之间、小组之间、个体与小集体之间多种形式的相互影响的总称。恰当的合作学习能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加快教学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高效促进教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压缩集体讲授时间,我们"讲学稿"的设计为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当堂合作学习的时间,这是合作学习的保障;其次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先学后教,"讲学稿"的设计先预习先做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再小组合作解决、升华和巩固。

教师还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程度的角色,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让层次高的学生担任主角,让层次较差的学生担任配角。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学生,他无法自然流利地完成角色表演,但是又不愿错过表现机会,他会充当台词不多的旁白角色。程度好的学生他们的角色成就感较强,而程度低的学生他们也有机会参与表现。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了活动效率。

4.注重反馈反思,延伸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及时反馈,这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讲学稿"中的当堂反馈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以及掌握不够透彻的地方。课后我们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点语法项目上有系统的强化训练,在句法上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层面,搜集材料,适当拓展。反思当课的预习指导、自主探究、语言点、学习策略、练习反馈等内容,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和教师课后反思栏认真填写教学反思,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反馈交流。

备注:

教师:课后反思主要落实在备课组所有老师讨论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讨论成功与不完善的地方,以及学生中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撰写错题集、课后记。

学生:课后要把讲学稿留白部分完成,格式不正确的纠正过来,错误的订正正确,还要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5.在使用讲学稿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下困惑:

1、讲学稿如何与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实际操作中,各环节时间如何把握?是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意愿不限时间的表达,还是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若因时间问题,讲学稿当堂没有进行完毕,应如何处理?

3、如何更好的解决后进生问题?如何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4、.学生预习不到位,是不是要教师重新来讲。讲学稿上的题目是不是要都讲到?

5、进入初三,如何合理应用讲学稿,讲学稿的容量不能满足复习需求时,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除了自身教学反思外,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反思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学生学习心得处,总结出所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6篇

关键词 讲学稿 教学 思考

讲学稿——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目标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它是将教师详细的教案简约为学生的学案,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设定师生双边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讲学稿的编写与使用

“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产物,其特点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它的研制流程是:个人构思,先成个案交流研讨,后成共案课堂反思,实施精案课后反思,交流提升。它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适当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检测学习效果的精要材料;编写“讲学稿”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讲学稿”的使用流程如下:

老师:至少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上进行课前预习,第二天,检查上交的讲学稿,找部分学生交流讲学稿的预习情况;

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完成预习作业,第二天早上,上交讲学稿。

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

课后教师反思重建,撰写错题集、课后记;学生课后复习,反思学习心得,查漏补缺。

二、讲学稿教学的优势

讲学稿的使用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好处。

(一)师生共用,教学统一

讲学稿既可当作学生课前预习的提纲,又可供学生课堂训练;既可当作家庭作业,还可充当复习资料,这样讲学稿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的统一起来。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到了讲学稿上。

(二)集思广益,精华荟粹

讲学稿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教学智慧,促使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使集体备课得到落实,使集体智慧得到有效发挥;既有了“亦师亦学”的乐趣,又有了“教学相长”的收益。讲学稿是任课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吸纳了各参考书、辅导资料的好思路、好方法、典型题,通过讲学稿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大大减轻了购买各种复习资料的经济费用,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三)针对性强,提高能力

预习是讲学稿模式的重要环节,讲学稿使学生的预习有章可循,它既体现了讲学稿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将讲学稿提前发放,学生以讲学稿、教科书为蓝本,自行解决讲学稿中的基础问题。对预习环节出现的困难,鼓励学生敢于暴露,并主动寻求帮助,勤于合作探究。通过互相启发、思维碰撞等,从而“开其意,达其辞”。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养成了依案预习的良好习惯,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活跃,突出主体

“讲学稿”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了讲学稿,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很少,大多数时间是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补充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运用“讲学案”自学,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因此,上课时气氛活跃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要求上台板演的人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在学生经过交流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上给以引导点拨、解疑释惑。这样,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讲学稿教学的困惑

(一)讲学稿的编写执笔之前需要首先所有教师集体深入研究课本和教参,同时还要根据所教内容和教学要求研究适合的练习,然后由一位教师执笔确定第一稿,最后由另外一位教师进行审核。整个过程周期长,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确保讲学稿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另外,由于出一份讲学稿的时间较长,在分配课时时,不得不把一个知识内容分几个人去执笔完成,这样可能出现这个知识点的几节课配套的讲学稿上有同样类型的例题出现,或知识点的不连贯。

第7篇

关键词:讲学稿;文本;人性化;实践化;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423.2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于是乎目标教学法,杜郎口中学"10+35"课堂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应运而出,尤其是南京溧水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脱颖而出,成为教学中的一朵奇葩,其影响之大,运用地域之广,着实令人叹服。

此次去东庐中学学习,参加扬州文津中学主办的讲学稿研讨会,各位专家的几个教学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如:"从课本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学内容要个性化解读,要打造个性化教师。""没有教的学是自学,没有学的教是独白。""学习要有效率,效果,效应,效益。""教师要站得住讲台,站得稳讲台"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通过讲学稿异彩纷呈的同课异构的观摩课,专家精辟幽默的点评,及文津中学导学稿"四导四学"详细的经验介绍,我对讲学稿有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讲学稿应尊重文本

文本与讲学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讲学稿的编写与教学必须基于文本,不能做舍本逐末的赔本生意。这在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将教科书与讲学稿生生割裂,先上教材再上讲学稿,讲学稿活脱脱变成了习题集,没有达到讲学稿"减负"的初衷,相反变成了学生的包袱,一提讲学稿老师厌烦,学生苦恼,这违背了讲学稿的初衷--讲学稿是文本的一个载体。徐燕谋说"柏木无根,生意无从发端"。教科书是讲学稿的根。

2.讲学稿的人性化与实践化

无论哪种模式都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讲学稿也不例外,我认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包含着真善美,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也都蕴含着真善美。

那么讲学稿如何做到人性化。首先,讲学稿的编写要精细。精,教师选题要精,在编写时教师本人要"先上题山,后下题海",从石头中挑出玛瑙石、珠宝呈现给学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个题不错,选上;那个题不错,选上;再一看,这几道题有点意思,选上。结果一看,讲学稿已是题山题海,学生无从下手,无心下笔,真是"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要适当留给学生一点空白,正如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车轮是空的,所以能转动。学生有余地,所以有潜力。二是细。古人说"业精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东庐中学讲学稿在设计,保存,版面的美观,题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无不体现着细,有兴趣的教师可展开他们的讲学稿细看研究,一定会获益匪浅。

如何做到讲学稿的实践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只有会运用知识,才能获得知识","教育应该有用"。要"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运用知识。"[2]讲课是有框架的,棱条分明的,可教师是活的,有思想的,讲学稿这个媒介,就如同一个毛石,它需要教师的个性化的抛光、打磨、润色,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宝石。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他可以将讲学稿上成生活指导课,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此次去东庐中学,徐城主任的讲座中提到X与Y的关系时,乐呵呵跑到窗帘旁,窗帘拉开了又合拢,合拢了又拉开,学生恍然大悟,有时教学不需要拉拉杂杂,喋喋不休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践,可以事半功倍。在讲平移中,他选取《黄河大合唱》曲谱,让学生找平移,形象具体生动,学生热情高涨,原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上课会"癫狂",学习效率"傻子也开窍"。哎,总有人把枯燥的工作做到精致而完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信!

3.讲学稿要有导向性

讲学稿是人开车时的方向盘,它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能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无讲学稿的学习状态,半数学生在课堂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猿意马。而讲学稿上课要完成,这就改变了学生上课的无作为状态。在考试复习时,各种资料铺天盖地,学生左一个拐杖用用,右一个拐杖扶扶,拐杖之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结果每一本参考书都如蜻蜓点水般,都涉及了,都未渗透。猴子掰玉米般,掰一个扔一个,每个都掰了,最后仍是两手空空。讲学稿是基于教材、考纲、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是一个学校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将主载课堂,引领教师学生,渗透于考试。

诚然,讲学稿有诸多妙处,但我们对于讲学稿引入课堂,不能一味的全盘端来,要注重学生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课堂"高效"出发。要有创意,不能一味跟风。甘肃省大多数初级中学的学生是住校的,学生没有充足预习时间,而讲学稿的精髓恰恰在于学生提前扎实预习,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没时间做到,这样只能将预习时间压缩到课堂,实际我们也是这样操作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协调好预习与授课的关系。在东庐中学和文津中学听的课将课堂检测也放在了课后,与我们的实际也不符,这有悖于高效课堂的原则,当堂不评价怎知学习效果?将检测放在课后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学业负担加重了,学习效果更是天方夜谭,不实际。当然,讲学稿的探索过程是且行且思,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

有专家称"讲学稿是语文教学的怪胎,教学的悲剧。"我不这样认为,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在质疑声中成长,讲学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可能不够完美,但不能毅然决然的全盘否定。学术界,社会要给予它成长的空间,要想着如何让它精益求精,而不是想方设法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对于这次学习我想要用一句话概括:"出去走走才知道人还有另一种活法,枯燥乏味的教学也可以别开生面。"

参考文献:

第8篇

通过“导学稿”辅助教学,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

一、 “导学稿”的编写程序及编写的指导思想

第一,“导学稿”的编写程序。第一步,“导学稿”由同课教师共同商量确定课题、课型、课程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等,精心设计教法学法,之后由一位教师做为主备,其他教师负责修改、定稿,最后主管领导审定,过关之后交由打印室打印,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第二步:学生拿到导学稿后,在课前要将“导学稿”上预习部分认真独立完成,通过温故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达到前后知识衔接的作用,并使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余力完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部分。第三步,当堂检测。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每节课适当地留几道问题,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独立完成,下课后上交老师批阅,便于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第二,编写的指导思想。(1)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答案等。在注重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学相长,提升自己。(2)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班主任要协同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座位,以便于开展学习小组,同伴互助。即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6~8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每个小组再分成两个4人组,每个4人组再分成2人组,有问题2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4人组讨论,再不行8人组讨论。这样就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1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分组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差异等各方面因素。(3)定期巩固复习。采取月考制度,考试内容必须有绝大部分来源于教材和“导学稿”的原题,促使学生重视课本和导学稿内容,熟练掌握检测手段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课后访谈、考试、作品或成果检查等方式。要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诊断性、过程性与终结性教学效果检测、评价、分析制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寻求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要制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考核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过程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二、利用“导学稿”辅助教学的有效性

1.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主学习的主体”,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利用“导学稿”辅助教学充分体现的这一目标。

2.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改革课堂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中获取一种生命体验和职业幸福感,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提高。

3.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科学分工,特别是要重视小组长的培养。小组合作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提出中心问题后没有时间独立思考,这样匆忙的合作不能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优化组合,合作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思想”,否则,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树自然无林!无原可以有水,但是一滩死水!

4.向老师、教材及其他领域发出质疑,当然也是对教师的挑战。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勇于自主发问。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坚实的能力,从容应对,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向学生说一声“我错了”,“老师不知道”,“我们通过课下研究再解决这个问题”。

从我校教改的情况来看,“导学稿”教学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作者单位 长庆八中

第9篇

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知识点的掌握是本质,而解题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精密体现在解题上就是经常遗漏一些需要考虑的条件,或者“本末倒置”、或者“因小失大”;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本着对数学知识的精确性地理解,教师每每可以很尖锐地看到题目中的“陷阱”,于是强调又强调“大家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先如何如何,再怎么样怎么样,一定要注意什么什么……”,然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本身素质的差别和对理论研究归纳能力的缺乏,并不具备这样能力,于是对教师所强调的内容只知道记忆,不懂如何去理解、消化、运用,导致所遇问题稍加变化即“走老路”,“你说你的,我错我的”。这种现象让教师欲哭无泪,让学生懊悔不已。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采用一种新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牢固度”, 延缓他们遗忘的速度,进而提升他们理解、消化、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呢?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一些平时强调了又强调的解题注意点,学生很容易就遗忘,掌握得并不理想,而学生对一些自己犯过错而又认真分析过错误原因的题目却能掌握很好。

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分析,结合对日常教学中所遇现实的思考,我们认为如果能用“陷阱式”教学方式,在复习课中编制一些有“陷阱”的题目,不设防地让学生先掉进“陷阱”,然后进行反思,通过讨论和探究,理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而从“陷阱”里走出来,加之以适当的巩固,相信一定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度,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不仅于此,如果我们在高中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陷阱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易掉入的“陷阱”加以整理,并将他们的错误思路加以记录,寻找其出错的本质原因,加以归类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的教学行为就有了一种价值巨大的指导资源了。

本文所述的“陷阱式”教学方法是一个自创概念。它是一种通过不设防地让学生去错解一些易错题,然后经过分析、讨论获得正确认知的后程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不设防地让学生去犯错,重点在分析、讨论错因,从而达到走出“陷阱”并形成一定的“免疫力”和较为长久的记忆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陷阱式”教学方法以“陷阱”导学稿为主要载体,适用于高中数学复习课。

“陷阱”导学稿是导学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继承了导学稿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内容上以概念陷阱、解题策略陷阱、审题陷阱等题目为主。“陷阱”导学稿的设置一般分为四大模块——课前热身、课堂探究、课后练习与思考、感悟(学生留言)。

其中“课前热身”模块主要设置本堂课所要复习知识点的概念性问题和一些基本运算,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设置该模块为的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完成比较简单的题目对本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预复习,达到“心中有数”的效果。“课堂探究”模块中会出现相关知识点的典型例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中通过对这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讨论,达到既深入复习又拓展视野的目的。学生通过完成和校对“课后练习与思考”模块中的题目,可以起到巩固、提高、拓展的效果。“感悟(留言板)”模块是“陷阱”导学稿的一大自创,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堂复习过程中的分析、讨论总结出的一些概念辨析和解题策略的归纳,言简意赅,便于随时翻阅。

上述“课前热身”、“课堂探究”、“课后练习与思考”三个模块中所有题目的编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关注“重点”

“重点”指的是“陷阱”导学稿是以教学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主线,以承载了这些重要知识点的“陷阱”题为呈现形式,通过课前的热身,课堂中的探究及课后的练习,达到复习与巩固的目的。

关注“热点”

“热点”指的是“陷阱”导学稿在编制过程中,始终以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知识点和题型为指导,在模仿这类题目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化和调整,力求能够达到融合和创新的目的,让学生能够逐渐达到选拔性考试的能力要求。

关注“交叉”

“交叉”指的是“陷阱”导学稿中出现的题目尽量以复合知识点的形式出现,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不仅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还能够让他们比较完整地搭建知识框架,明晰知识脉络的走向。

关注“易错”

第10篇

1问题的提出

作业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本文的校本作业特指课后作业。

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在深入学习“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2009年起,厦门市莲花中学开始尝试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探索。旨在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讲学稿是本校化学教与学的纸质载体,校本作业是化学讲学稿的有效组成部分。整个课堂围绕讲学稿内容开展,课堂45 min内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将课下的时间还给学生。课上完成不了的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则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留在课后完成,即莲花中学的校本作业。

2基于讲学稿模式的校本作业总体介绍

我校的讲学稿是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学生的笔记本也是学生的作业本。校本作业指的是讲学稿第2部分的练习巩固和第3部分的拓展提高。本文以人教版9年级上《分子和原子》为例,简要介绍化学讲学稿的设计模式。

2.1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对课堂有整体的把握。

2.2探索导航

化学讲学稿没有设置预习环节,新知识都通过这个环节达成。这是讲学稿的主体部分,又分成多个活动单元。例如,活动1:体验分子、原子的存在和分子、原子的性质;活动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活动3:归纳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区别。利用每个活动单元,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探索导航中的迁移应用、基础训练、练习巩固等3个环节是对学生习得的反馈而设计。迁移应用放置在活动1后,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后能够马上检测学习情况且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消化。基础训练是课堂作业即课堂测试环节,设置了两个检测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堂堂清”。练习巩固是学生的课后作业,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会抽取其中的几题在课堂测试环节完成,作为学生自测第二轮。课后作业的时间控制在5~7 min。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争取在课上完成,实在完成不了的再布置为课后作业。

2.3拓展提高

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课堂上学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问题设计上除了有一定的层次外,笔者还设计了拓展提高环节。基础训练内容比较简单,完成比较迅速的同学有时候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拓展提高这时就派上了用场;练习巩固对一些学生而言没有难度,想拓展思维,拓展提高可以帮忙。

讲学稿各部分的使用先后、练习题及题量的把握,根据班级情况,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但大家秉持的原则却相同——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

3校本作业的设计原则

校本作业是根据学校师生教与学的实际而编制的,体现的是莲花中学初三化学的教学需要和教师的教学理念。

3.1坚持“少而精”

校本作业的设计与使用出发点是为了减负和增效,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就不是真的减负;课堂容量小、练习不到位就没有好成绩,就不是真正的高效。为了减轻学生的无益而过重的负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校本作业的设计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少”是针对作业内容的数量而言,“精”是针对作业内容的质量而言。

想救学生出题海,教师必须入题海。教师要做到博览群书,获取真正有用的素材,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精选有代表性的类型题让学生做,精讲精练。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使用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写原创题,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作业。校本作业题量不很大但却题题都跟当堂课教学密切相关,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又不至于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2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标志性口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就在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帮助学生发现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身影,了解化学的现实意义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原则实施的关键是要寻找适当的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最新科技成果间的联系,还可以利用书本中没有涉及的化学事实,将被“修改”过的知识条干放回到它原本鲜活的绿叶丛中,唤起学生的知识情境认同。赋予化学习题以学生已知的生活、生产背景,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给予枯燥的、常规的、教条式化学问题以崭新的面孔,让知识和问题“看起来也不那么讨厌”,相反还有一种新异的惊奇,使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的做题心境。校本作业让试题变鲜活,变缥缈的书本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生活需要,变教师和作业逼迫的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

3.3合理设计作业

化学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部分。基础训练是课堂作业,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及时进行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练习巩固是课后作业,旨在课后巩固知识、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最后设计了拓展提高部分,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拓展提升的平台。课后作业需要学生课下完成,时间控制在5~7 min。今年的讲学稿在基础训练活动之后增加了“学完本课我有我的看法和认识哦,现在就记录一下!”,希望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纸面上的沟通等。

3.4彰显学科特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进行实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积累了第一手感性材料,感受了鲜活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获得提升。把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设计与科学探究相关的作业,包括家庭小实验、小课题研究作业等,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化学探究的艰辛,体会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4校本作业的编制过程

4.1加强集体备课备好材料

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六备”、“五清”、“五吃透”,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备教具、备作业;知识底数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及知识体系,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吃透教学内容的脉络和布局。

4.2以备课组为单位设计教学流程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据此,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探索导航部分的设计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

如在课题《分子和原子》中:活动1主要通过生活事例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课堂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讲学稿上预留的填空。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思考,从做笔记中解脱出来,留空尽可能少。通过活动1归纳出粒子的特征。

迁移应用在活动1之后,用于当堂检测学生的习得。迁移应用共设计了4个小题,既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又可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本节课的第2个活动,用分子、原子的观点重新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从中获得分子、原子的概念。通过讲学稿上的图片对比,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质疑讨论,获得新知。

活动3对分子和原子相关知识的梳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

4.3精心设计校本作业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评价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在升学考试制度没有根本变革的前提下,不讲升学率学校难以生存,不减负担学生难以生存。教学中的质与效如何体现?作业是纸质的检测平台。讲学稿中的迁移应用、基础训练、练习巩固、拓展提高都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时间有限,课堂上的学生练习题主要是对本节课相关知识点习得情况的检测。校本作业的题目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教师进行选择应用,例如,本课校本作业笔者会选择第7题“游戏:看谁连的快”,在轻松的游戏中考察学生对于分子、原子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第8题“请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语言表述;第9题“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考察学生读图能力、相关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间的转化、语言表达能力等。第1题至第6题为选择题,笔者会将这部分作业留在作业讲评之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再检测。拓展提高题选用了课本分子运动现象的改进实验,让能力好的学生选择性使用,提高实验技能。

校本作业有布置,教师必批改,根据作业反馈出来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在作业中发现讲学稿设计在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及时修改,为下届教学做准备;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知识缺漏,采用印制新练习或课堂上重点讲评等方式改善学习情况;在作业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5问题及反思

虽然本校基于讲学稿导学模式下的校本作业方案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是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上仍有不完善之处。

校本作业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教师们正逐步探索增加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增加一些社科性的小文章、一些知识链接等。

校本作业内容仍需不断地精简。减少讲学稿的内容就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追求“精选”,量少了可是要达到更好的效果。精选练习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兴趣 导学稿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114-01

从教学实践来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最大的困难是教学容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少,课后操练英语的机会更少。课堂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主战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创建高效英语课堂是学会、学好英语的客观必然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试着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1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1.1高效课堂的前提: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个人素养的魅力

一名成功的教师,他不仅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升了修养,同时又显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素养。

1.2高效课堂的目标:让学生多方位的能力得以提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让学生多方位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听、说、读、写、练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这些能力的训练中,笔者感受颇深的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单纯地提高知识层面,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收获的不单是教师带给他的知识,还有他以后终身学习所享受的方法与习惯,这样的宝贵财富。

1.3高效课堂的方法:独特的教学设计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是高效的,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自然的设计中,让学生学会了新知,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就巧妙地解决了。在教学设计中,还可让学生充当教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独特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懂本节课的知识,并真正达到运用此知识。

1.4高效课堂的催化剂:用爱育人,用心教书,让欢乐充满课堂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本身的性格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用爱去浇注课堂,用心去经营着自己所热衷的快乐。在课堂上,学生特别关注教师的每句话, 因为他们渴望与教师交流,并且对教师的谈话内容、方式及风格很感兴趣,所以,学生会用心理解教师的每一句话。

2 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那么对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或多或少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因素,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对教材研究不足、教材处理粗糙、教教材现象严重;教学活动不合理、存在无效或低效活动;课堂练习针对性差且缺乏层次;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激励性评价过少等又该如何真正高效化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1建立和谐可亲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要让初中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的人格修养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来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以及亲和力,初中英语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英语教师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多关心体贴学生,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他们信赖的良师益友,让初中学生发喜欢你,愿意上你的课程。同时,融洽、协调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他们就不会爱戴你、接受你。同时他对你的学科就没有兴趣,产生抵抗心理,甚至放弃学习你教的学科。

2.2教师要认真编写好导学稿

高效课堂建设的第二步就是教师要编写好导学稿。若要真正让我们的英语课做到高效,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编写好导学稿,因为只有教师编写好了导学稿,学生才能按照导学稿上的学习目标、语言点导学以及预习作业去认真预习课本,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预习就不会盲目。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知道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重难点是什么;结合语言点导学,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以及对学、小组讨论,可以理解课文中的大部分内容;然后通过预习作业来检测预习的效果,可以发现在预习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及时解决,或是反馈给老师,在课堂中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查阅资料,要确保导学稿有利于学生的预习,要让学生真的能结合导学稿充分预习好课本内容,从而保证不会因为预习不充分而影响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

2.3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很难像学汉语一样自如地掌握。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无论什么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

总之,高效课堂学习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解决个别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目前,提倡减负增效,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探究,高效课堂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认真坚持定会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1.xx市xx中学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后六中学很重视常规管理,他们认为,做好常规就是奇迹。他们提出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xx中学靠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靠的是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抓严细节是xx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2.xx县xx中学的“讲学稿”,书写了教学的神奇。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改革缘于学校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一度被确定为撤并学校。不改革,不进行校本教研就不会有xx中学的发展。1999年起,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二、讲学稿的具体做法

作为“xx经验”的核心之一,“讲学稿”指的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的结晶。讲学稿的具体做法是:

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正反面),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讲学稿”发给学生后,一般教师要收回两次,第一次是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第二次是检查当堂训练情况,并结合课后或周六培优补差的时间进行辅导,实现日日清、周周清。

“xx经验”的核心之二是捆绑式考核,其主要构想是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同集备组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捆绑式考核的基本作用是使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来提高“讲学稿”质量并共同使用“讲学稿”。

东庐经验的核心之三是“考教合一”。因为“讲学稿”是集预习、课堂笔记和练习为一体的文本,如何保证学生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好“讲学稿”十分重要,因此东庐中学除了日常管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以外(新生入学前2周开始训练使用讲学稿),另一重要手段是“考教合一”,即单元测验、阶段考查等考试题目多出自“讲学稿”,年级越低,比重越大,7年级80-90%,8年级70-80%。

4、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所考察的四所学校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育改革从根源上说,是教育制度上的改革。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1、确定正确先进的办学思想,树立科学实效的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先进的理念到底有多少扎根于我们的教师心里,并化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为,今后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

2、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抓好常规管理,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常规是学校师生参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好的前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切实抓好学校的常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做出特色。

3、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我们继续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我们应紧紧抓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把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衡量课堂模式改革的标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目标教学”“先学后教”“教学案”“两类结构教学法”等思想和模式,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