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13:2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语文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指导名著阅读;研读分析;储备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中考也已经把名著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从自身做起,运用更便捷、更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认真研读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是中考指挥棒,是中考内容的风向标,因此,认真研读课标要求是指导名著阅读的首要任务。
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根据这些要求,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具体安排如下:七年级(上):《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下):《西游记》;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下):《朝花夕拾》。
在认真研读了课标要求,在对学生阅读指导时才会心中有数,脑中有序。
二、仔细分析中考题型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始,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时至今日,“名著阅读”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
下面就苏州市自2008至2013年的所有名著阅读的中考题型来具体分析:从考试出现频率来看,6年以来,《水浒传》出现过4次,《西游记》出现过3次,可以看出《水浒传》和《西游记》每年必考其一,甚至两篇均考,而其他《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均只出现过一次。就题型来看,主要是精彩情节讲述、重点人物性格分析,以主观题为主,而客观题几乎没有出现过。
三、精心安排阅读计划
俗话说:“前不算,后要乱。”“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名著阅读也是一样,要有计划性。初一的学习任务最少,初三最紧张,同时本着前紧后松的原则,可在名著阅读完成的安排顺序上作适当的调整。比如说,七年级上学期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寒假完成《格列佛游记》;七年级下学期完成《西游记》,暑假完成《水浒传》;八年级上学期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寒假完成《朝花夕拾》;八年级下学期完成《西游记》和《水浒传》的相关影视剧的观看;九年级查漏补缺,扩充阅读。如此有序的安排,既让学生知道阶段任务,又让阅读张弛有度,延伸自如。
四、充分储备自身能量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引导好学生的名著阅读,必须先用名著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桶”里装满名著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也即做足名著指导前的储备功课。
1.反复读透作品内容
《三国志・魏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反复读,方能领悟其要义。媒体人曹景行在湖南大学演讲时也主张:经典名著不可浅层次阅读,需要反复看,甚至一生都要阅读。如果教师都未能将这六本名著读通读透,又怎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指导学生呢?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描写、丰富的人物性格、深刻的思想意义……又岂能仅从点滴资料与讲义中去寻求答案?所以,反复读透作品内容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2.广泛了解相关知识
仅仅多看几遍名著还远远不够,毕竟名著涉及的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只有教师涉猎了广而博的知识,才能在指导阅读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我先反复精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狗・猫・鼠》《元常》等篇目,我还查看许多关于鲁迅作品的评论,对于鲁迅的相关小说、杂文、散文诗也要了然于胸。在指导《西游记》的阅读前,我先查找有关神魔小说的介绍,再翻阅关于该作品的评论,同时还浏览了《东游记》等相关作品。如此种种,为的是做一个先有“一桶水”的教师。
布鲁纳说:“教师不但是传授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内在的刺激力。”的确,一个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一个不知经典名著“妙处”的语文教师,又怎能使他的学生感受到经典名著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又在初中学段阅读中指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阅读的任务量是庞大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名著阅读的编排体现了课标中“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的理念,只以“名著导读”形式附录在读本的最后,教参中也没有相应的阐释和解说,给了语文教师较大的选择、利用的空间。这既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自由,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相关学习,掌握名著阅读整合策略,重新构建名著阅读框架和体系,具备把分散在诸册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加以整合的能力,以及正确实施名著教学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完整阅读的名著共有14部。这些名著分散在六本书中。相对零散,系统性和序列性的特点不明显。名著阅读整合就是对这些名著从不同角度进行取舍、配置、融合、调整,使名著阅读形成条理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精华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1.构建合理化的名著阅读体系,使学生的名著阅读形成条理化、系统化,以杜绝名著阅读的随意化、零散化。2.选择最优化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养成读整本书的好习惯。3.制定最合理的阅读目标,力求使名著阅读发挥最大价值,使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切实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整合策略
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根据自身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境及需求对名著进行再创造。名著阅读整合的策略包括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是名著阅读的调整,二是名著阅读的拓展。
(一)名著阅读的调整
主要指对名著篇目在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调整。由于受地域和学生实际的限制,以及名著本身的限制,教师在使用名著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做适当调整。在调整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再次,要考虑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最终,使名著阅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按照从易到难,从短到长的顺序,将教材后提供的名著阅读篇目,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篇目调整分布(一)
名著阅读计划(14篇)
年 级 书 目
七
年 (上) 《格列佛游记》
九(下) 《水浒传》
简装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海底两万里》八(下) 《童年》 《昆虫记》
八
年 (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名人传》八(下)
(下) 《水浒传》 《朝花夕拾》八(上)
九 年 (上) 《简・爱》 《培根随笔》 《傅雷家书》
在上述的表1中,《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因为作者大胆的想象而形成了离奇曲折的情节,内容明白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障碍,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所以被调整至七年级,同《伊索寓言》一起,构成联想想象类名著系列。同时,基于名著篇幅的考虑,将《朝花夕拾》《名人传》做了一下调整。 这样做,使每年级每学期阅读量趋于均衡。同时,将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分配于七、八年级中,从而也可减轻了九年级下册学习的压力。阅读的效率也相应的提高了。
2.按照同课文的联系程度,将名著篇目进行调整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篇目调整分布(二)
名著阅读计划(14篇)
年 级 书 目
七
年 (上) 《格列佛游记》
九(下) 《水浒传》
简装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名人传》八(下) 《童年》 《朝花夕拾》八(上)
八
年 (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昆虫记》七下
(下) 《水浒传》 《海底两万里》八(下)
九 年 (上) 《简・爱》 《培根随笔》 《傅雷家书》
表2的调整是因为七年级下的课文选取了鲁迅的两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却被放在了八年级上。从文章体裁上看,八年级上开始集中学习说明文。这一年级段的名著阅读相应地该把《昆虫记》放入其中。但遗憾的是《昆虫记》被放在了七年级下。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主旨是“我也追星”。课文编排有《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五篇有关名人的文章。而与此有紧密关系的名著《名人传》却并没有放在这一年级段阅读,而是放在八年级下。
(二)名著阅读的拓展
名著阅读的拓展是指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名著阅读教材开放性的特点,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对名著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宽名著阅读的范围,构建较为开放的名著阅读体系。
1.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适当补充
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读书兴趣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给他们推荐他们爱读的书籍。
比如,7年级即可给学生补充推荐郭敬明的《幻城》、凡尔纳的其余两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8年级可补充推荐老舍的《四世同堂》、鲁迅的《呐喊》和其他名人传记;9年级可补充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莎士比亚戏剧、《儒林外史》等中外名著。
2.从课内到课外,适度延展
课内文章的精读一定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文章是名家的名篇,这无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引进该名家其他优秀作品的绝好的契机。教师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生在7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学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就可推荐原文的出处之作――《城南旧事》。
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名著
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机会和空间。课标指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听说训练 思路构建
社会变更和教育改革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听说读写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前提是训练思路构建,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听说读写训练思路呢?笔者对此做出了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注听说练习,进行语文分段训练
虽然初中素质教育已经施行了很长一段实践,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初中教育体制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由于语文听说能力不属于语文考试内容,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不愿意在听说上花费时间,语文课堂上相应不会出现听说练习。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目前,切实可行的语文听说训练方法是分段训练法,即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听说训练。一般来说,七年级学生语文听说训练的目标是让学生“敢说”,八年级、九年级学生语文听说训练的目标分别是“能说”和“会说”。本着这一目的,初中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哪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擅发言,哪些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现,然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听说训练方法,如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不爱说话的学生回答,用积极的言语鼓励其敢于表达意见,表扬其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听说训练,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训练,培养其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在八年级语文听说训练中,教师要适当调高听说训练目标,如让学生在敢说、愿说的基础上说出道理,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在九年级语文听说训练中,教师要加强表达技巧教育,教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表达技巧(比喻、衬托、夸张、旁征博引)提高语言说服力。
二、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要想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水,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将课内外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为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提供良好条件。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宽广的学习空间。如在新学期班干部竞选时,让学生上台做自我介绍并发表竞选宣扬,明白语言的实用性,掌握更多的语言使用规则。同样,在语文听说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也要关注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课外知识、课外训练之间的联系,通过课内外知识、课内外结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教学中,教师可先进行朗读示范,并在阅读前面布置“听”的任务:文中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春风、春雨、花、鸟),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在朗读时,教师要注意情感和语速,用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和真实的情感打动学生,加深学生对听的印象。在结束“听”的任务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口头演讲,讲述自己眼中的春天具有哪些特征,让学生在讲述中掌握更多说的技能。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作文“我眼里的春季(季节)”让学生接触、观察、亲近大自然,并进行仿写、写作训练,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听说读写交叉进行
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是相互独立而又联系紧密的四种语言能力。语文教学涉及的材料极广,它也会涉及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初中语文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穿插综合练习。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美文和韵味十足、朗朗上口的诗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进行美文美读,通过有情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乐听”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所描绘的诗样的意境,让学生在倾听和体会的同时陶冶情操,感受语文文字之美。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进行听说训练,并在朗读结束后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听说读写任务。如在讲述《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美文美读教学,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句子、章节进行改写,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当然,教师可以深挖教材,寻找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资源,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然后让学生合上课本,展开丰富联想,讲述图片中的内容,描述少年闰土的模样,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再次重逢”为话题,让学生以作文形式记录成年后的闰土和鲁迅见面的情景,讲述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为学生提供练笔、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契机。
综上所述,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精心构思听说读写教学策略,积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龙.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构建探析[J].课外语文,2014,24:45.
一、 重课内之法――注重方法与技能的知识建构
重课内之法,教师要有些“匠意”,注意具体方法的指导、归纳与总结,同时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阅读方法与规律。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为例,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展现了自然的五彩缤纷,并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律动,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首先梳理课内之法:我们认为,学习本单元,我们必须达成的主要目标如下: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阅读抒情散文作品的基本能力与技巧:一、掌握散文构思特点,理解作品主旨。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而象征手法是抒情散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要充分理解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二、帮助学生理清抒情散文的一般思路。借物抒情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点出事物――描写事物――抒发感情。根据散文的这种结构特点,概括提炼时,可先在这些关键地方寻找信息,然后合并提炼,领会作者在寻常事物中寄寓的深厚情感。有了“教什么”这一明确的目的,方法则自然寓于其中,不一而论。
课内的方法虽然夯实了,但不能让技巧方法成为阅读的终点,这样未免太功利了,因为阅读的最终是人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阅读考题。所以,走向课外,就成了必然。
二、 得课外之益――注重专题文章的选择与整合
有了“匠意”的课内之法,课外的阅读专题整合过程中就必须多些“师心”。注意放出眼光来选择和拿来,这是选文有质量地整合的前提。这“师心”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要求与鞭策。在这里教师自己的阅读和师生共读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为更多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成本,专题的整合多半是我们帮助学生去做。
至于整合的思路,新课改后,大多数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来组编单元,这本身就是我们寻找相关课外阅读材料的一个思路,最直接的还可以直接用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
但最好不要仅囿于读本的阅读,因为,这多少显示的是教师的惰性而非“师心”。做一个有“师心”的教师应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追求。在课外阅读中对教师的这种“师心”追求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阅读的积累,方能真正地具有从“师心”出发的慧眼。这样的慧眼或许无方法可“依”,只有态度可“靠”。上面曹刚老师在这方面的心得或许已与我们心有戚戚。所以,也就不在这儿赘述。当然,课外阅读只要在某一点上做得很实,那么坚持数年也必将有所收获。关于读本如何作为一个课外阅读的“点”来管理,下文李翠明老师有更具体的做法介绍。
三、 合内外之力――注重阅读之后的反思与提升
在这一步,有了课内的方法铺垫,教师须再做些阅读过程的具体管理,如摘抄好句、涵泳讽诵,评点批注、细读文章,改写续写、创新解读,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等等。同时注意在每一个点上反馈课内之法,与课内文章或形成横向比较,或形成纵向探究。如八年级下的民俗文化单元,总是觉得课内教不透。推究其关键的原因,无非是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化视野相对还比较狭窄。课外的专题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在课外补充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课文所承载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可能就容易得多。
其次是搭建相应的平台,给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机会。这样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是大同小异的,关键是教师要舍得一定的课时或作业时间。如:小组圆桌会议、主题阅读汇报、专题论文写作、走廊读写专栏、网络阅读专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时,教师也可就阅读的专题自己给学生开个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这样的课外专题阅读中,课外阅读的目标更集中、任务更明确、管理更方便。当然要做的工作则更具体,也更需要我们课内外一体化考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85-01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也要能够较好地运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服务。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会觉得文章枯燥难懂,尽管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而如果借助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则会令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现洞庭湖宏伟壮观的图片,接着播放范仲淹的故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深入分析文章,弄懂文言文的词汇含义。这样做比单纯的说教导入收效显著。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
运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课文。例如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说,要他们很快体会到抗日先驱们的爱国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呢?在教授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与有关的视频,学生凝视着那一幅幅惨痛的画面,无不为死去的同胞而落泪,无不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忍而愤怒,并积极投入课堂讨论,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学话剧单元时,由于学生对于话剧了解较少,学习课文有些吃力,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雷雨》这出话剧,让学生对话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两场话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话剧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有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播放有画面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情韵。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范读,掌握朗读技巧,然后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动画,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知意境,理解诗句内涵。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录像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教学“人间大爱”这一主题作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汶川地震时救援的场面视频;教学写景作文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名的景点画面。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写作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投影设备,搜集、展示一些名人佳作或者从学生的作品中找一些典型的文章,让学生鉴赏并评改作文。比如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下册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学生对诗歌了解不多,笔者除了向他们介绍诗歌的特点与写法外,在课下查找了冰心、席慕蓉等作家的一些诗作,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欣赏,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对诗歌有了体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仿写、修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弥补视野局限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但对于视野并不宽广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教材中的有些知识点,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而运用多媒体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笔者做了调查,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到过类似的景点,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三峡大坝景观的魅力,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峡的三大景点,让他们“游”了一次三峡,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摘 要:农村学校自身有其开展活动的优势资源。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性;农村优势;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92-01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有计划性开展活动和学生真正参与并积极投入过活动的不到15%,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摆设。其原因,绝大多数师生认为:农村没条件。于是乎,农村学校条件上的弱势成了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天然托辞和心理障碍。其实,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虽然有其难于克服的弱势,如教学设施缺乏,学生见识相对狭窄,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缓等,但农村学校自有其独特的语文活动优势:一是农村学生有着强烈的活动愿想;二是农村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与大自然;三是农村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四是农村学校有独特的语文校本资源。只要教师能去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创造性地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一样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实现新课程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生优势资源,针对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愿想与兴趣,这种愿想与兴趣往往比城市学生来得更强烈。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强烈的语文心理需求,从教学心理上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闲事”。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与自然现象打交道,然而他们又经常无法说出这些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名称与特点,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这时语文教师应把生物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在家里观察燕子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野地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认识、询问、记录,然后教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再者,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完全可以与城市学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网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农事经历,引导他们描述母亲劳作的形象,体会母亲劳作的情感,讨论实际报答母亲的方式等,这也许比从网上搜集一些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或观看一部母爱电影来得更直接、更深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兴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校校本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文化信息,都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但却自其特色语文资源。像我县不少的农村中小学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过农校或扫盲学校,有着城市学校没有的农村语文资源。这些语文资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我们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资料室,从以前的农校资料中,去搜集那些还有生命力的语言,去积累现在还能用的词语,并从语言的变化中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再比如,在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去调查本村当初这些上农校或扫盲校的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生活和当今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情况,尤其调查记录他们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习惯用语,如问候语、流行语等。借此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脚步,增强对农村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心理。作为一位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如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语文综合性学生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如会喂猪,会种菜,会割稻,会做饭,爱劳动等,让他们从小树立做人的信心。又如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就自己亲情“缺失”(农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双亲在外或单亲在外。)的烦恼,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决的办法,以书信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打工的亲人诉说,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立意识,增进亲子情感。
总之,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开放性语文学习载体),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有大作为。
【关键词】个性体验;兴趣;课堂习惯
在学校语文教研会上,关于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小学生的情况要比初中生好些,而七年级的学生又比八年级的学生好些,八年级的学生又优于九年级的学生。每高一级,这种课堂效果就会相对减弱。细细回想,还真有这种情况。七年级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九年级的学生目光稍显呆滞,回答问题显得城府极深,甚至必须老师点名回答才行。
对于这样的语文课堂,着实不能不让语文老师们头痛。头痛之后,又不得不令我们语文老师深深思索:缘何出现这种情况?又何以让我们走出困境?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有这样几种:
症结一:标准答案的禁锢。
虽然很多年以前,我们就讨论过“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以及各种测试中,我们又自觉不自觉地执行了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每一个问题肯定有一个最标准、最完美的答案。无形中的标准答案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症结二:学生的兴趣不在此。
“如果把这一环节换成另外的设计,也许就会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这是评课中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生对我们原课堂设计的某一环节不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没在这里,我们的语文课堂效果又从哪里好起来呢?
症结三:培养了一种不好的课堂习惯。
平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老师有时只顾着自己讲的惬意,学生听得很认真,看起来效果不错。课下学生也评论:老师讲得好,绘声绘色,充满激情;有理有据,滔滔不绝……但在不经意间,我们给学生培养了一种不好的课堂习惯: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习惯于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
“用药要对路”,这是一句俗语。只要找到了症结所在,摆脱语文课堂教学尴尬的困境,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又有何难?
激活点一:重新审视语文课堂的“标准答案”。
我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的正确称呼应该叫做“参考答案”。我们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师用书”应该叫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各类习题所附答案都应该是“参考答案”,往往我们把“参考”与“标准”弄混了。影响到学生,他们就认为,凡是老师所提问题,必定有一个标准答案,谁又能言中呢?“我倒是有一个答案,但必定要等到不能不回答时才能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就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必须要点名,学生才肯回答问题的局面。
而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个体生命感悟的过程,文章阅读也是一个个性化的概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他的理解、他的感悟是不尽想同的,我们怎么能要求每个学生想的是一样呢?即使想法相似,但表达也应各有千秋。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追求的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真实感悟和个性体验,哪怕学生所想有一些偏差。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决不可让标准答案禁锢了我们的学生,学生的答案只是不够完美、有失偏颇,绝不能不够“标准”,只要是学生自我真实的感受、个性独特的理解,甚至于敢于回答问题勇气的展现,我们都该给他满分。我们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多么“标准”、多么完美,我们只求他们有自己真正的理解和感悟。
激活点二: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一堂语文课,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那就要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我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小说时,我使用的是分角色朗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有一些学生对课文文本不熟悉,或许根本就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他们怎能深入课文人物角色中去呢?有老师建议我,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先让他们讨论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怎样处理一个人被狗咬伤这件事”这个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读小说,也许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有很好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学生的兴趣在于“现实生活中人被狗咬伤怎样处理”的问题上,而他们根本不关心小说中的人被狗咬伤的事,如果把小说与现实相对照,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只要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你的课堂效果就会好。
以前我中学时有一位年长的数学教师,他每次上课之前,总要给我们讲一则故事,或是以前的逸闻趣事,或是新近的街道传言,同学们总爱听,数学学习积极性也特高。以至于有同学说:自己想学数学,但弄不清自己是对数学感兴趣呢?还是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呢?或许,这位年长的老师,他就找到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吧!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点三:矫正学生不好的课堂习惯。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感悟,让他们讨论,让他们课后探究,让他表达,各抒己见。如果课堂上我们教师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那学生就失去了主体地位;如果课堂上我们替代学生的太多,那他们永远都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些麻木的看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不是把我们的感悟强加于学生或者把教学参考资料灌输给学生。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有不好的课堂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34-01
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与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魅力日益彰显,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对于语文的教育教学,它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素养则是语文教师的的魅力添加剂,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不竭源泉。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里,探寻到我们只要利用好文学素养这一活水之源,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高效而充满智慧,焕发“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机与活力之举,在本文中与同行共话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观。
一、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灵敏的专业价值感和专业激情
“ 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教师的价值感。走进平凡的课堂,每位教师应有“我骄傲,我自豪”。有了这一荣誉感,就能够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着无悔的信念,爱岗敬业,甘守清贫,乐此不疲地奋斗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因为它深深地道出了一名教师的真谛---奉献。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偶像”,一个手势,一颦、一笑,都浸透着教者对课堂的感情,对学生的深情。一句深情的表白会使孩子们动情地随教者进入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师要 教育学生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而不是“孙猴子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成一大群猴”。由此,专业激情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情怀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二、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课堂育人目标的生成
回顾过去的语文教育,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度出现过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工具课;把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 和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无生 命无血肉的应试;出现过分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学等等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呼唤重建人文教育,使得语文教育正在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逐渐步入文与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整合,教文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开放式的的课堂中,倡导“师生平等”,指的是“人格意义上 的平等”而不是“知识上的对等”,如果真是知识上的平等,那么,教师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师了。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知识层面要求更高了,相应的对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更高了。我们不能再以我们的学历水平低作为自我慰藉的理由,不能再用学生的精彩来掩饰我们老师的尴尬与无奈。“春江水暖鸭先知”,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实现文路,学路,教路三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语言美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语言艺术美的魅力。教师只有自己能发现文章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同时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辅助的教具,教会学生欣赏美,提升人文素养。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教和学,而是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悟到语言艺术美的真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会体验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最后作全文总结时,我义正辞严地告诉学生本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我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有一位平时爱捣蛋的学生却反驳说:“照这样说,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金钱关系了吗?”问题一出来,我当时有些哑然,甚至恼怒,可转念一想,有道理啊,我们国家当前因为金钱而埋没了人类应有善良本性的大有人在,那该怎么解释?于是,我反恼为喜,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进行讨论,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有的人还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文中的“我”就有亲情的存在,这不正是我们永久期待的人文精神的探讨吗?
三、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与运用科学信息的能 力
现代社会日趋网络化、信 息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有关科技的知识,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同时,由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学习和探索材料。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发展,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师都需要具备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 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如利用因特网、电子图书馆、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资源等,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挑选价值性高的资料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恐龙无处不在》,教师要通过现代手段获取南极、恐龙化石、大陆板块理论等知识,这样讲课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取得课堂的高效。
四、教师必须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还是“三无”产品:无写作教学的理论体系、无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无写作教学的成熟的实践探索。这源于不少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写作教学当作软任务。二是教课文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教写作却无计划性、系统性。这些误区导致了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再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差,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就文改文,没有解决问题;写作知识贫乏,写出的作文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文体不符,优秀率不高。
针对上述的现状, 语文教师如何建立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体系,改进作文教学内容,达到作文教学的整体化系统化,增加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切切实实、扎扎实实在日常有目的的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出“象样”的文章,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要求,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他们最熟悉记叙文来写。因此,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记叙文写作教学模式。
我认为,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的“教”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以此实现其“有效” 性。因此,我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出一条“快乐作文——规范作文——创新作文”的记叙文系统的教学模式,有梯度,可操作性强。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记叙文文体教学、记叙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记叙文知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没有文体知识的支撑,写作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写作教学是建立在记叙文文体教学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做好“四读一悟”的贯彻工作,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四读”即“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一悟”即“读中悟”。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教科书记叙文的安排规律,七年级时,把重点放在“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上,以便学生认识自我,效仿名人,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八年级时,重点放在“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上,实现阅读名著积累文学知识,发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认真观察自然,在认识自然中陶冶情操。在九年级时,随着积累的增加,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学会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提高自己认知、分析、探究事物的能力。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坚持写随笔。
随笔作文,又称随笔化作文,随笔作文包括课堂随笔和课后随笔。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四)按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不同时期,重点各异,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和知识储备的多少,我把7——9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1、第一阶段(七年级),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除了多种形式的积累外,学生思维的回想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教师进行适当的语言表达训练之外,主要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说心里话,写放胆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只要敢想敢写就行,有没有写作意识、表达的恰当不恰当并不是评分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自由表达、说真话、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快乐的“学”,快乐的“写”。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快乐作文”阶段。
2、第二阶段(八年级),分专题对记叙文写作技巧进行探究,并做成专题讲座的教学设计或示范课,使这些专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阶段,我把“作文的拟题、开头、结尾、照应的技巧;作文的一题多意(立意)、一题多形(结构)方法;素材转化方法;布局的技巧”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用学生的实践,验证这些技巧是否有效。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把这些记叙文专题写作的技巧,按照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记叙文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使用技巧前后的比较,会切实感受到作文得到“规范”后的好处。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规范作文”阶段。
3、第三阶段(九年级)加强学生作文的立意创新的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这一最实际的压力,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生动,在应试中得高分便成了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无论是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具体的写作专题课堂教学都要指向考试作文。在此阶段“规范作文”要想达到深刻、精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此阶段就把作文的审题立意作为训练重要。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创新作文”阶段。
(五)、建立多元化的修改与评价机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 交际 浅析
听、说、读、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四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价值观的体现,自然离不开上课认真听讲、课堂回答提问的口语;说得清晰明白者,读必流利;写作无非把想说的口语变成文字。足见“说”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之重,论“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之一。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单元安排,每册七单元,每个单元均有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总计四十二次。按单元体例逐渐由七年级简单的自我介绍过渡到某一话题交际,最后上升到九年级的主题式交际。这样的编排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
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理解它的要求,它的基本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也就是说口语表达能简洁明了,表意明白清楚;意思条理连贯具体有层次;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听话者的对象等。
1.简明:如七年级上册的自我介绍:则应从姓名、年龄、毕业小学、家庭住址、个人爱好或特长说起,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个大致的了解。说特征,猜同学则应抓住最明显的体貌特征、说话语气、动作特点来突出(当然得强调一点,不能拿同学的生理残缺说事);可从如:胖胖的、虎头大眼,说话慢条斯理、走路一阵风等角度来突出同学的特征从而猜出是某个同学。不能说出的特征让人像猜谜一般猜不出谜底到底是谁那就不成功了。
2.连贯:条理是否清晰,与说话表意的层次关连很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又是什么,说话者考虑做到心中有数,说出来的内容才能让人明白意思,如八年级下册讨论“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赋予他们的权利。除环境、身体心理健康等,最主要是受教育的权利,这是重点;相对而言,义务则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要求相关。通过点拨学生讨论起这个话题,就不会无的放矢、空洞无物,强调自己所享受的权利时,也就不会忘了自己该承担的义务了——如免交学杂费、个别同学还能享受困难补助等,但来学校无心向学、无所事事、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那就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了;还有要享受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权利,如爱护公物,做好卫生保洁等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了。例子很多,不一而足。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基本类别
四十二次口语交际,作为大致归类利于教学的开展,便于相应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可分为:
1.积累类型: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朗读”,下册的“童话接龙”;八年级上册的“交流格言”,下册的“交流对联”,都属于积累类型的口语交际,只有一定量的积累,这类型口语交际较易进行。
2.介绍类型:七年级上册“自我介绍”“说家乡”“说特征”“交谈学习体会”,下册的“交流科技信息”“自荐担当自愿者”;八年级上册的“模拟旅游咨询”“小院士科普讲座”,下册的“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话说我家”;九年级上册的“漫谈电视剧”,下册的“漫谈音乐的魅力”“时事聚焦”等到属于介绍某一方面内容之口语交际,说话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自己的见地方能让人信服,这比单纯的积累交际类型,难度由七至九年级逐渐加大。
3.讨论类型:七年级下册的“讨论”;八年级上册的“劝说”,下册的“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看‘闻鸡起舞’”;九年级下册的“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开一次辨论会”“谈谈名人效应”,下册的“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你相信商业广告吗”“商讨‘毕业晚会’活动方案”都属于此种类型。要求谈自己的观点时,更多从探导的角度出发,有时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那就变成辩论,主要还是存异求同,以期达成共识,得到大家的认同,那此类的口语交际也就达到一定的效果。
三、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其他环节的关系
众所周知,检验教学的手段是考试,而考试很难体现“口语”变一环节,那是否“说话”就显得不重要呢?
交际最直接用的就是“口语”,“听”是黄老师的口语,“读”除默读外也得用口语,“写”不过是把口语变成文字,教学过程提问与回答也离不开口语,足见“说话”还是四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环。考查的角度来看:拼音与汉字的考查、诗词节奏的划分,基础整合中在某种语境下让学生以不同身份解释说明某事、帮人解困,作文等均能体现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环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是应该非常重视“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环节的。另有时也不能单纯为考试而教学,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完全吻合的——在日常生活中国,口语交际的需求远比考试更重要,教出的学生让人觉得连话都说不好,甚至是连话都不会说,那就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点也应引起语文同行们的警惕。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论述。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科学家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则不足20%。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一、做优秀教师,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那么会连带着喜欢与他相关的事物。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用优秀的品行、渊博的知识、积极进取的心态为学生树立起一面镜子,辅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整洁规范的板书,无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凌老师是某中学八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而且这个班的汉字书写能力也很强,学期测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何以如此?就在于这位教师课堂上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调,总能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而他一手好板书,更是学生私底下模仿的楷模,难怪学生会觉得:“听王老师的课如沐春风”。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会让学生兴奋很多天;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教师日积月累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钻研各种教学方法和自身气质、人格素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的氛围、愉快的情绪,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如何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呢?教师必须有爱心。现在的教育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当是爱的教育。学习是持久和艰难的,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产生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只有将慈母般的爱心投入到教学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学生抱以充分的信任和期望,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真正的朋友,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纳教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一旦认可了教师,信任、尊敬他们,就会对他们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雷坤美同学是八年级学生,因为语文基础差,不会写作,学习信心不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语文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多次鼓励她、帮助她,赢得了她的信任。后来,这位同学把学习中的困难向老师倾诉,语文老师也及时给予帮助,渐渐地,在语文课堂上,她能勇敢地举手朗读课文,周记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达越来越通顺,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在期末测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作文分还是全年级最高。
可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潜力可以挖掘,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爱的教育,用爱去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教学中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巧妙导入,精心设问,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的教师常常用这样的话来训导学生:“是头牛,拉到北京也是头牛”,意思是这学生不可教。其实,每个学生骨子里不想自甘堕落,可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很难让他们主动、认真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性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的陈腐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伊始便会精神振奋、兴趣盎然,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语文教师开首几句生动巧妙的导语、学生课前热烈而活泼的演讲等都会使一堂课别开生面、熠熠生辉。比如,我在讲《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歌时,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往窗外远眺,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看到了树”“看到了大山”……我再问:“那你们能想想山外面还有什么吗?”同学们又纷纷嚷道:“北京”“外国”“大海”。我进一步引导他们:“那你们想不想了解山外面的世界?”同学们齐刷刷地说:“想!”我接着引导:“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的学习,来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好不好?”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前气氛,振奋了学生的精神,也大大增强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2.精心置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善于设置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分析《石壕吏》这首诗时,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问他的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去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这首诗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是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确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随着现代信息的进步,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样的,教师如果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能在课堂上把课教活、教好,而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自觉地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2011年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增补了写作单元,把写作部分独立出来,既脱离了综合性学习,又与阅读并列。当然不是完全独立,每一个写作专题都与阅读专题保持一致。相对于以前,新教材的写作要求更加明确了,但是阅读与写作两者如何有效建构?写作该如何有效导引?三个写作实践小专题如何体现层递性?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为此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一、新教材写作板块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实效性有待考证
新教材新增的写作板块,在实际实施中,一线师生的反响到底如何?为此,笔者于2014年9月―2015年11月,在绍兴市越城区160多名语文教师及相应的开课班级的学生中进行现场调查,现将相关情况统计如下――
1.各学段新增写作专题板块不很熟悉,对课标修订变化关注度不够。
从抽查情况来看,不同年段及不同对象对新教材中的写作专题板块熟悉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从数据分析,即使七年级的师生,虽然已经接触新教材,但对这个写作板块还是很陌生。八年级的师生对新教材的写作板块熟悉度最高,最不熟悉是九年级的师生。关于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关于写作修订的变化,50%以上的教师只是“有点知道”。
2.师生对写作板块设计的编排颇有争议,具体操作的实效性有待考证。
新教材的写作板块设计是否合理?大部分师生认为“还可以”,也有一些师生选择了“不知道”。新增的写作板块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吗?关于这个问题,从抽查的数据分析,学生的信任度明显优于教师,但教师的认可度竟然是九年级的教师明显高于七八年级教师。
3.教师难以具体区分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缺少作文目标的撰写意识。
课程目标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涵盖面是全方位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从抽测的数据分析看,教师没有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概念,学生更难以知晓。
4.作文实践大多提倡课内兼顾其他的形式,写作板块提供题目趋向选做。
在选项“新教材的写作板块放在什么时候进行”的抽测中。抽查的数据分析显示,81.0%的八年级学生选择了“课外”,而教师选课外的只有18.6%,这个链条是明显脱节的。
二、对接写作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板块内容亟待重构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所提出实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根据初中阶段写作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结合每单元的写作版块制定合适的课时目标。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实践建构。
以七上第二单元的写作板块“说真话,抒真情”为载体。指定课时目标,寻找典型的例子及片段,链接素材,结合具体的例子实施,同时通过展示,组成相关的作文专题,探索出具体实践建构――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实践建构
2.“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实践导图。
师: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老师会让你找出你自己或同桌的闪光点在何处,而这些闪光点正是作文创新的关键所在。回想一下,看自己作文或看别人作文时,往往会发现这篇作文哪些地方确实有创意,你首先翻开自己或同桌的作文看的是什么?
生:开头或结尾。
师:哪些开头或结尾,你感觉是好的。
生1:首尾呼应的开头和结尾,语句比较吸引人。
生2:能突出主题,开头简短,快速收尾。
师:有创意的作文能直奔主题,还有让你能感觉有新意的作文吗?
生:有些感人的部分,能触动心灵的地方,如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师:对,有创新的文章是独特的,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如扶一个人时会碰到伤口,有创意就不去碰那伤口,而在旁边扶。
师:所以,在写有个性的文章时,其实要展示该人物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想法。我们在学八年级的前两个单元的文章时,可以在每篇课文旁边注上本篇文章创新点在哪里、我可以学习它什么。回去以后做一下这个作业。接下来聊最后一个话题,你觉得章凤老师这堂微课给你哪些启示,或者说什么地方触动了你。
生1:我觉得写作时要挑选角度,形式要多样,多采用寓言、童话来写文章。
生2:巧拟题目,遐想构思独特的话就属于创新。
师:一堂课不要求学太多,当你的作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思选材有了内涵,你的作文才会有创新。
2014年10月15日,越城区开展“新课标与初中语文新教材写作板块的对接研究――写作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对接之“写作力求有创意”研讨活动。皋埠镇中的章凤老师和成章中学的徐建峰老师展示了一堂微课和写作教学课。其中,章凤老师执教的《作文创新技巧速成法》,从理论上阐述了作文如何用最快速和方法来创新,很有指导意义。以上是笔者和学生进行了“微课和作文如何创新”的精彩互动。我们可以建构“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实践导图:形式新――主旨深――构思妙――选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