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

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11-17 13:4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

第1篇

为推进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XXX街道按照市、区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为目的,统一领导,明确职责,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街道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勇任组长,街办主任夏彬崴、副主任何镕志、覃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攀西府办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有关节能减排文件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对街道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进行了分解细化,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做到了工作结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街道结合“节能宣传周”活动,狠抓“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以通过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悬挂宣传横幅,同时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向辖区居民群众、企业单位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400余份,出黑板报10期,悬挂横幅5条,组织开展座谈会5次。

三、加强措施,成效明显

(一)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街道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督导检查及资源能源消耗统计报告等制度,全面反映节能降耗工作落实情况。

(二)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每个环节

(1)降低油耗。街道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及街道车辆、驾驶员管理制度,对公车进行严格管理,按照小排量车优先出行、外出能拼车的坚决拼车等原则,合理安排用车,统筹调度,科学行车,节约燃油,并制定了街道公务用车派车单,要求司机对每次用车出行记录做好登记,进行备案,严禁公车私用,大大降低了油耗,节约了能源。

(2)节能采购。街道的每一次采购都是计划上报批准后方可采购的,对办公用品的采购进行了严格控制,能重复使用的,能维修后使用的坚决不予购买新的,合理的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实需购买物品时,优先选择节能的产品和材料等,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采购,无重复采购、拆分项目采购现象。

(3)节约用电。街道、社区及辖区企业单位的房间、走廊、过道、洗手间、楼梯口等地段照明设备大多安装的是节能灯泡,并有专人管理,以防止“长明灯”的现象发生;除特殊情况下,空调设备属关闭状态,夏季时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饮水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也只在必要时开机使用,避免长时间待机。

(4)节约用水。街道每月对用水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防止跑冒滴漏、长流水的现象发生。在厕所内、洗手台等处张贴了“请节约用水”的标语,使用废水养护花卉植物,现全员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5)节约开支。街道建立了办公用品的采购及领用制度,对物品的存放及发放做了详细记录;工作时,能在电子文档上做修改的不打印修改,需要打印的文件都使用双面打印,废弃的纸张在粉碎前当做草稿纸在利用,签字笔用完后不丢掉换笔芯后继续使用;同时能行文的不开会,尽量控制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

(三)组织开展活动,促进经验交流

街道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节能产品推广示范活动等,对日常生活中进行节能减排好的经验及做法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居民群众节能减排意识的提升,并积极发挥居民相互监督的作用,使居民切实实行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

(四)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节能成效

街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社区和企业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反节能减排的现象进行指导、整改,要求组织全员进行学习,提升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力度还不够,有时由于工作头绪太多,检查督促还不够及时。

(2)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3)部分群体节能减排意识还不够强,浪费水、电、油、气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第2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决定,全面总结回顾近年来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省委、省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副省长在百忙中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先讲几点意见,最后以张省长讲的为准。

一、近年来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直各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结合机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多策并举,狠抓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全面启动省直节能减排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关节能工作,明确由省事管局负责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20*年以来,我们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经过调查研究,对*期间省直机关节能减排进行全面规划,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省直机关办公区20*年度能耗调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直机关办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20*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建立省直机关资源能耗统计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明确了节能减排指导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20*年成立省直节能减排工作协作组,加强了省直各单位间的交流、观摩和经验推广,进一步推动省直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今年3月,按照《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制定了《省直机关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加强对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对既有建筑提出了改造计划并开始实施,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工作也已全面启动。通过对省直84个单位办公区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绝大多数单位都按要求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多数单位对办公室、卫生间、公用走廊、电梯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节能改造,新建办公楼中,节能建筑材料和节水、节电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是初步建立能耗计量统计制度。由于省直机关能耗计量统计工作起步较晚,存在能耗统计数据不系统、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就从基础工作做起,组织进行了五次能耗调查,基本掌握了省直机关20*及20*年度水、电、油等能耗基础数据。20*年人均用电4613度,人均用水109吨;20*年人均用电2813度,人均用水75吨。目前,省直已初步建立了能耗统计报告制度,今年以来开始实行能耗季报制度,将各单位每季度水、电、油等消耗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及时掌握机关能耗动态变化,为实施节能改造和建立考核体系打下了基础。

三是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省直机关的主要能源消耗品是水、电、油等,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也是围绕这几方面开展,经过省直各单位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20*年度省直机关人均耗电、用水分别比20*年度下降了39%和31%,公务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下降了12%。

1.积极推广节水龙头和洁具,省直84家单位共安装节水龙头3865个,占总量的37%;节水洁具3876件,占总量的76%。如省委统战部积极进行节水器具改造,改造后,耗水量同比减少45%。在办公区绿地用水方面,部分单位将绿化草坪由漫灌式改造为喷灌式,节水效果明显。各单位还加强了日常用水管理,努力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

2.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认真进行空调节能诊断和改造,挖掘空调节电潜力。开展办公区照明系统改造,逐步更换节能灯具,截止目前,省直已更换节能灯具40452个,占灯具总量22%,每年可节电约113万度。省商务厅率先实现节能灯更换率100%,节电率达到50%。

3.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大力推进公务车节油减排。完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和购置审批,切实压缩用车规模。在车辆配备时,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品牌、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加快更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老旧车辆,20*年以来,共处置高耗油、高排放、高污染车辆579台。严格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及车辆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期保养,增加了节油透明度。通过以上措施,省直公务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下降1.85升,减少了尾气排放,效果十分明显。此外,省直机关还积极进行锅炉改造,关闭了所有10吨以下燃煤锅炉,广泛应用锅炉余热回收等新技术,增强了节能效果,减少了废气排放和热能浪费。

四是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20*年8月,我们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省直各单位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网络、宣传栏、板报等媒介,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步行上下班、空调停用、电梯停开等能源紧缺体验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营造了浓厚的节能减排氛围。活动期间,我们还会同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深入有关单位,跟踪调查“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年9月及20*年8月,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召开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直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和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有关单位介绍了在节电、节水、节油等方面好的做法,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并通过实地观摩,考察了先进单位的节能减排项目和设施,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节能减排工作水平。

此外,近年来,我们还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学习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减排的新思路、新举措;参加在北京、珠海等地举办的节能产品展示会,了解节能产品情况;赴深圳、重庆等地专门考察建筑节能情况;参加在兰州举办的“机关节能减排与后勤改革管理创新”研讨会等多项考察学习活动。通过以上工作,加强了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的交流,学习了好的经验做法,掌握了节能减排工作新动态,为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通过近年来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能耗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省直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一些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主动、不积极,没有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目标不明,责任不清,措施不力,手段不硬。个别单位迟迟不能报送能耗统计表和工作方案,或者报送数据前后出入较大甚至相互矛盾等,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投入不足。一些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节能改造的投入不够重视,不舍得投入,甚至连更换节能灯具的资金都无法保障,节能项目推进乏力,严重阻碍了省直节能工作的推进。三是管理薄弱。目前,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节能管理体系,约束不严格。部分单位管理手段落后,办公区、家属区、出租房用水、用电都没有做到分项、分表计量,耗能情况不透明,统计数据靠估算,制定节能方案没有准确的参考依据,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省直机关节能减排攻坚之年。省直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节能减排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实现20*年综合能耗降低10%和“*”期间综合能耗降低25%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工作氛围。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创新载体,采取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我省的资源形势,宣传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反对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先进经验。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要扩大能源短缺体验活动范围,采取更多形式,使干部职工深刻体验能源紧缺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倡导全方位节能减排的理念。要积极组织开展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省直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国情、省情,增强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机关节能减排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抓好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4月1日起正式生效了,这部法律的实施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省直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节约能源法,当务之急是要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分解表的通知》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等六个办法的通知》要求,着力加强相关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机关能耗调查统计,抓紧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能耗统计报告制度。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能耗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水、电、油等能源资源的计量、记录、报告制度,实行水、电、油、供热能耗分类、分项计量,严格区分办公区和非办公区用能统计,实行一户一表,同时要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统计、报送各类数据,建立省直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的数据库,以便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时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数据库基础上逐步建立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快速、高效传递相关政策及能耗信息,促进各项活动开展,并通过建立用电、用水、用热等统计和监控系统,逐步实现能耗数据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控,增强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二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机制。按照《河南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和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关于省直机关的考核要求,今天会议上进行了省直机关节能减排签约活动,这就是各单位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是向省政府和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全面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下一步要抓紧完善省直机关节能减排考评制度和考评标准,严格执行我省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定期对省直各单位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与奖惩,并适时通报考核结果,强化监督作用;年终考核时,节能减排目标完不成的单位,要按责任制规定追责。

(三)抓好节能示范工程,推进公共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是政府机构能耗的主要方面。据统计,建筑能耗占机关能耗总量的70%以上,节能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按照统筹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试点示范工作,在省直机关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形成一批节能典型,带动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一是新建建筑要从严控制办公楼建设改造规模,从严核定办公用房面积,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优先选用外保温墙、中真空玻璃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技术,严格限制使用玻璃幕墙,重点做好围护结构、空调系统、采暖系统以及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大型办公建筑要实行节能综合评审制度。二是既有办公建筑要进行节能诊断,抓好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围护结构,更换关键设备,改进运行调节;一般办公建筑要抓好采暖系统节能,推行采暖用能达标制度。积极推广绿色照明,今年年底前各单位要全部完成照明灯具节能改造,降低照明能耗;严格执行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积极实施节能改造,改善节能运行管理,应用节能新技术,鼓励使用太阳能、地热等绿色能源。要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一批省直机关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逐步实现省直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节能目标。

(四)抓好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水、电、油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

当国内的基础建设开始高速发展时,建筑业节能施工的运用就显得越来越关键。目前,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让政府也开始对此进行推广。同时,节能施工技术不但推动了建筑工程业的革新和进一步的发展,还促进了建筑工程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且对工程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控制发挥了一定作用。

1建筑行业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节能对于当代世界而言,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知道要真正达到节能的目,就必须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从长远发展来看,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环境保护,这不仅是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的,而且还对于强化未来国内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有极大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建筑行业将上升到新的科技高度,这就鼓励了其他行业不断进行技术的研发,带动如土地资源管理、机械设计自动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的积极发展,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结合。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地体现了新型能源应用的实际研究。

2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

2.1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制作混凝土的工序往往会生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富含颗粒物、水泥浆以及重金属等,大多数具有强碱的性质,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可能造成危害到人身体健康的严重后果。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将预先收集废水,经过压滤之后复用与施工,既降低废水排放,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保证了废水的低排放,以此优化节能施工的效果。

2.2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外墙施工面积占比大、能耗最多,故外墙应为作为节能施工的重点项目。其中,我们主要参考的系数就是传热系数,这也体现在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上。如今,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内、外保温和夹层保温三种结构。其中选用外保温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冷桥热桥的现象,同时还起到了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这使得外保温体系在节能设计中大受欢迎。

2.3外窗系统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外窗系统的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外窗产生裂缝或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此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外窗系统。这里先考虑的因素是选材,在节能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密封和耐压性更好的建材,严格做好审核工作。其次是在安装中,也应该防止材料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利用好密封条以固定好主体结构。至于密封条的选择,不但要求其防水功能佳,还要透气性好。总之在开展施工过程中,把握材料各项性能和特点是其关键所在。

2.能与太阳能的利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风能可循环利用,既环保又比较方便使用。要合理地利用好风能,我们必须借助特定装置把风能集中转换成电能或动能。而太阳能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一种自然能源,与风能一样受到地理位置影响,且跟天气直接相关,因此必须把客观环境问题作为基本参考值加以预算。综合考虑后,可在阴雨天气利用风能,在天气晴朗时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以减少成本,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的利用都将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设备研发的资金投入问题等,因此要根本解决能源利用的问题,还要从多方面入手。

2.5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

所谓地源热泵技术,指的是对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利用。利用地热能源,可较为方便的实现供热和制冷功能,并且形成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通过能源的输送来达到能量由低温向高温热源的变化。比如秋冬季节冷空气肆虐时期,地源热泵可使热能自土中提取用于暖气供应,而在春夏季节热潮来袭时,该技术把热能提出释放进入土壤,达到制冷效果。目前这种技术已在节能建筑施工中渐渐投入使用,并且正在进行推广。

3地面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门窗施工的应用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必须从设计环节入手,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窗体朝向来确定合理的比例来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施工方应当合理设置温度阻尼区,即在建筑室内外中间层次设立的区域,该区域作用价值很大,不但可以阻挡外部冷风,而且还可以实现建筑的保温功能。安装玻璃时,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选用新型玻璃产品如具有低辐射性能的产品,这样反射率较低,近红外光、可见光可以得到较高透光率,而太阳辐射也能使保温效果提升。选择门窗材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采用那些密封性相对较好的门窗,此外,可以通过弹性压条将两扇窗户间的间隙密封,通过这种方法来进一步改善房屋外窗气密性。

3.2屋面施工中的应用

在屋面施工中,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选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是第一要义,尤其要注意屋面板和防水层的选择。同时施工单位还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对相关指标如保温材料的外观、热容和导热系数等进行参数确认,以达到材料的使用要求。施工单位还须妥善保管材料,注意防水、防潮,避免存放过程因潮气发生变质。通过对当前建筑的分析不难得出,常用保温材料有珍珠岩、矿棉和岩棉等,其吸水性能好,如遇水渍还可吸湿使其导热系数明显升高,使保温效果降低。故我们在屋面施工时,若将保温层设在防水层和隔汽层间,就既提高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施工方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建筑节能施工的水平。

3.3外墙体施工的应用

对于一般墙体来说,施工单位在设置垂直墙时,要沿孔洞垂直方向进行。如用空心砖,砌砖时不可随意砍凿;若未用整砖,则需要砖块外砌。墙体在施工时,应注意预埋件,即预留位置,建设施工任意过程皆严禁凿孔,否则外墙体不严密可能出现通风等问题,应按照具体施工情况来选择保温方式。在墙体保温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与图纸来进行,同时,为保证墙面的美观和清洁,可使用湿润、清洁和修平等方法展开操作。另外,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了解混凝土各部的粘结情况,以改善施工质量。

4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的开展工作

4.1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利用率,企业应优先建立节能体系管理制度。在技术成熟的环境下,把节能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节能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多向成功实现节能环保的各企业学习,吸收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创利于自身的发展道路。

4.2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节能施工技术要想得到创新,基本上要从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着手。这就要求我国建筑企业在设计施工之时,在不影响施工效果的同时引入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当然,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往往造成施工成本提高,为缓解资金压力,企业应该追求创新精神,积极实施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

4.3加强国际经验交流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正在稳步发展中,但这并不容乐观,因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技术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点上我国要做的就是虚心学习,吐故纳新,加强与国际的经验交流,让国内外的科技思维发生碰撞,促使技术革新的推进,循序渐进地提高国内节能技术水平,使我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4.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任何科技从初步提出到研发成功再到广泛投入使用都归功于人才的不懈努力,所以说,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的创新。当下需要解决的又一大问题就是要注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转变观念,让培养人才的任务,既符合目前发展需要,也为今后节能施工技术的漫长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总而言之,节能施工技术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势必存在更广阔的应用前。而要想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一方面要熟悉项目所在地,把新型材料、技术等投入施工,另一方面要助力推动规范法则的完善,在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下,将节能施工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小磊.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

第4篇

率,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已是企业刻不容缓的战略课题。

关键词: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能源计量

水泥行业是国家能源管理的重点行业,国家对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水平的建材行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对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绩效等方面也规定了最低标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能源管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管理体系,形成节能降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1、科学建立能源管理组织网络

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审定公司节能规划及落实措施;对主要节能项目进行效果评定。办公室的职责是拟定公司节能减排规划;将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对各部门节能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各部门节能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2、建立健全各种能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抓节能。

在原有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公司依据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及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的条例、制度,形成了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下发了《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化工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实施办法》、《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能源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运行控制管理程序》、《测量与评价管理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下发和实施,明确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在节能工作上的职责,细化了能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

3、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保证

新《节约能源法》强化了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而且将监管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列为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也必须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按照国家和企业能源计量标准文件,以及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公司配备并逐步完善了生产过程必备的衡器、电度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等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装置和器具的数量、规格和溯源情况等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司能源计量、数据统计网络由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组成,有效保证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原始记录清楚,统计台账健全,档案保存完好。并聘请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对各生产线进行强行能源审计,认真编制能源审计报告。

4、依靠科技进步,改造落后工艺设备

2011年青松建化以新疆大建设、大发展、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企业为目标,采取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工作。

4.1采用先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两辊拖一磨”、高效燃烧器、使用低热煤等生产工艺,对6000吨熟料生产线3.8m×13m水泥磨实施提产技术改造,增加一台HFCG150-100辊压机,改造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台产达到95t/h以上(改造前55t/h)、复合硅酸盐水泥32.5达到125t/h以上(改造前75t/h),提产幅度达到40.0%以上,科比综合电耗降低30%。通过对窑头排风机、磨机磨头、尾排风机、辊压机进行技术改造,使物料经过V型选粉机时分选、辊压机挤压、V型选粉机分选,粗物料全部循环进入辊压机,细物料就是半成品,其中含有50%-80%的成品。辊压机利用高压挤压力粉碎物料,使台产量提高46.7%,混合材掺加量增加,吨水泥电耗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低热沫煤,调整燃烧器拢烟罩,加大一次风量,在配料时提高石灰石的配比,采用高SiO2砂岩,将煤粉细度控制在3%以下,水分

4.2利用余热发电,降低生产耗能

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公司配备装机容量55.5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全年节约标煤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万吨。

4.3应用变频设备、节能电机,降低生产能耗

通过对高温风机1000KW高压电机、窑头引风机185KW电机、水泥磨系统引风机220KW电机进行变频调速,辊压机循环风机450KW高压电机改造为内斩波调速,生产线一年可节约电能267120KWh。

5、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无时不在的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是作好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企业多年来坚持把节能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地球一小时”等大型活动,在公司范围内举办节能知识讲座、抢答赛、演讲比赛及黑板报巡展等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听取节能知识讲座和经验交流,提高员工的节能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配套制度,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6、结束语

通过学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制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企业各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对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能耗指标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进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能源管理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质量协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第5篇

在商贸服务业领域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带动行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整个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带动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社会风尚的形成,让更多的人投身商贸服务业,让消费者充分感受优质服务,让从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形成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活动主题:挖掘先进事迹、树立行业典型。

(二)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12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1.2014年的优质服务活动以“树典型”为核心深入开展。通过树立爱岗敬业行业模范,充分挖掘各行各业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顾客满意和人民幸福付出辛勤劳动的优秀代表,并在全行业、全社会大力弘扬其先进事迹,提高行业社会认可度和从业人员的荣誉感,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为提升国民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各商贸流通企业可通过组织培训、经验交流、展览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挖掘各行业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例,并于6月30日前报送县商务部门,由商务部门报县委、县政府予以宣传表彰;

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将在7月底前,统一将各行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家电维修、人像摄影、美容美发等)报送的最突出的优秀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以书面形式报送州商务局,申请予以表彰。

2.在“树典型”的同时,为了丰富优质服务的活动内容,各商贸流通企业也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效组织,开展活动:

重特色,切实际,设计一个主题。商贸服务业领域宽泛,顾客需求与服务方式不尽相同。各企业应设计一个体现区域或行业特色的主题,使优质服务落到实际。

晒点子,比贡献,创新一项服务。各企业要积极关注顾客体验,关注信息化技术应用,关注便民措施系统化,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技巧,并善于发现在服务创新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

长本事,练技能,组织一场比赛。在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服务业,应继续倡导技能业务熟练,提高效率。各企业要根据地方和行业实际组织技能比赛,创新比赛项目,将比赛与学习、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在比赛中发现典型人物。

讲奉献,重民生,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优质服务的延伸和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项服务百姓的公益活动,提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倡勤俭,抓节能,践行一项厉行节约活动。各商贸服务领域各行业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结合各行业特点和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和要求,组织践行厉行节约的专题活动,形成节约型消费的理念和氛围。

三、活动要求

(一)各行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年度工作计划,制订继续推进优质服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明确负责人,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要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以供学习交流。

(二)各行业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强化正面引导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各行业要把优质服务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认真分析消费者需求,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服务,真正达到以活动促提高、促改进、促发展的目的。

(四)各行业要及时向县商务部门报送活动组织方案、总结、典型人物事迹等,报送的信息要以明确的数据、事实作支撑,注重充分挖掘行业一线人员的感人事迹。

四、优秀人物及先进事迹申报说明

(一)各行业分别推荐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技术人员、优秀服务人员;

(二)各行业所推荐人选须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被推荐人须品德优秀、爱岗敬业;

2.被推荐人在本地或该行业有突出贡献或较大影响力;

3.被推荐人事迹须生动、有感染力、有代表性;

第6篇

[关键词] 自备电站 用电管理 设备点检 孤网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成为政府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遵循,政府通过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提出要求,鼓励支持余热余压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技术、产业,在价格、税收、财政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余压、余热以及综合利用企业自备电厂快速发展。针对我国企业自备电厂的稳定运行及维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的几个优势

1.1保障生产运行。目前,全国电力供应紧张,部分地区已发生电荒现象,拉闸限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企业建设自备电厂,确保了本企业的用电可靠性。稳定企业的生产运行,促进经济发展。部分省区在缺电严重的情况下,出台奖励政策鼓励自备电厂多发电,保障经济发展。

1.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能是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焦化、铁合金等高能耗行业生产的命脉,用电成本占了生产成本的较大比例,建设自备电厂大大降低用电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3电价政策。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下发了《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规定,对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如利用余热、余压或煤矸石发电等)、热电联产的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可免缴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

针对我们企业处在农网系统中,供电可靠性极不稳定,经常出现越级跳闸现象,雨季来临时更突出,直接影响设备运行工时,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此公司安装了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以达到紧急情况下的切机切负荷功能。发电机出口主开关由于负荷切除或者人为误动断开,只带厂用电系统运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电机孤网运行工况。运用发电机孤网企业用电每年都给公司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万,为了更好运用发电机孤网企业用电,下文将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一个简单分析,从而得出通用情况下的切换策略。

2.加强企业用电管理,提高企业节能系统转换,增加经济效益

2.1企业应安装节能设备。节能设备主要安装在耗能设备上,一般包括过滤器,变频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很多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企业,由于冲击性负荷,波动性负荷和非线性负荷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内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电压波动与闪变,频率异变,功率因素低等,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功率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为此,通背压和抽凝汽轮发电机组相配合,对于各车间大功率设备起、停时与电站运行主任沟通好,保证汽轮机进汽压力稳定,来保证企业用电母线电压稳定。因而实施企业节能系统运行,使得每年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2.2减少传动摩擦损耗。任何机械传动装置在运动中都存着摩擦,没有摩擦它们就无法工作,对于运行中的机械设备采用适当的方式,是减少摩擦损耗的重要措施。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摩擦和磨损,降低功率消耗。剂有油,脂,固体剂等,当先用剂时,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特点,转速及剂的物理性能等情况来确定。如电动机的轴承若采用二氧化钼固体剂,可节约电6%-15%左右。

2.3企业用电管理需要加强设备检修,提高工作效率。各种设备和生产装置,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工作效率将会逐渐降低,使电能消耗增大,因此加强设备检修,提高使用效率是合理利用电能的重要方面。重视设备检修工作,可取得显著的节电效果。

3、加强大型企业用电安全管理与设备点检工作

伴随机器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机组容量的提高,对于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点检对于设备的优化检修、故障的诊断、寿命管理系统的探视、设备优劣的评估、设备安全与否的检测、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把设备专业点检员作为管理主体,根据电力设备的历史数据结合实时数据,对设备的劣化或者倾向性劣化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估,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整改处理意见。通过点检管理,全面细致的进行规范性的检测,对于有问题的设备材料进行分批次更新,对于检修质量实行全面控制,采取有效地点检管理手段,防止预测设备老劣化。

3.2建立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服务系统、考核检测系统等机制,把对于电力设备检测的监督机制和工作实行科技化管理,从而达到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改善传统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效率检测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切实使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引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3.3点检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的生产以及生活当中,设备在运作的时候出现故障或者事故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客观存在现象。只要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以及设备都是处于一种正常的生产状态,受到系统本身和操作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生产环境的影响,设备都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的出现也是符合运行规律的。但是,除出现意外及严重的动力干扰和不可抗力引起的突发设备事故外,企业设备的劣化趋势在其总体而言还是处于一种缓慢的状态,依旧是有规律可循的,专业的点检人员和点检工作就是通过这一点,进行有效的长期跟踪,针对设备运行过的特征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绘制成为趋势图形,从而捕捉设备出现异常变化和故障的信息,将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3.4企业应培养高素质的点检人员,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要求设备操作、检修、点检三方人员共同组成设备维护的保证体系。该体系是设备大小事“一竿子插到底”的“管家”,点检员处于“设备管家”的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是设备管理者、设备的直接负责人。操作人员是设备的使用者和日常管理者。检修人员是设备检修者。企业领导处于监督地位,实施“设备管理重心下移”策略。

结语:

企业自备电厂中,我们必须要给予新的认识,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点检在发电企业设备检修中的应用,做好用电安全管理与设备点检工作。控制好电力设备质量,从根本上提升电能的使用效率,因此企业应制订节约用电计划,推广和采用节约用电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方法,降低电能消耗,从而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方法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娜,胡飞跃.自备电厂高压配电及厂用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改造.湖南电力,2012(6).

[2] 刘建平. 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3)

第7篇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为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及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总十五届三次执委会提出的继续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全面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的指示精神和省总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抓手,扎实广泛深入开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决定,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是今年全省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地方、产业工会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研究部署,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和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把竞赛活动推向深入、抓出成效。为加强对全省劳动竞赛活动的领导,省总工会由分管经济技术工作的领导负责该项竞赛活动的组织和督查;由省总经济技术部负责对全省竞赛活动的布置、指导及活动信息的收集、经验交流及统计、考评工作。各市州地工会和省产业工会及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劳动竞赛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及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

二、竞赛活动的范围竞赛活动要求在全省各行各业广泛组织开展,同时突出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要项目的劳动竞赛。要在去年“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竞赛领域,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力度。竞赛活动要从制造业、建筑业向服务行业延深,使金融、物流、旅游等各行业都广泛开展劳动竞赛。要使劳动竞赛从生产环节向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拓展,形成全省普遍开展劳动竞赛,职工群众积极参加劳动竞赛的良好局面,以求真务实、积极有效的劳动竞赛推动和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竞赛活动的内容形式“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竞赛活动,要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与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为加快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争作贡献这个目标来开展。要使劳动竞赛活动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质量创优、服务创新”,“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以及重点产业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围绕铁路、公路、水利、国防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广泛开展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使中央和省委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尽快见成效。

开展劳动竞赛,要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为主题,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围绕企业生产的重点、难点,以优质、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为主要形式,大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竞赛中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努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干,为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竞赛活动的指导和宣传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竞赛活动,是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求各级工会在竞赛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经济发展部署上来,团结职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各级工会都要重视和加强对竞赛活动的宣传和典型事迹材料的收集推广工作,充分利用工会的宣传阵地和社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竞赛活动,要突出宣传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劳动热情,宣传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职工的模范事迹,宣传竞赛活动取得的突出成果,大力选树和表彰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激励职工立足本职、踏实工作、求真务实、多做贡献,使“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竞赛活动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各地区、产业工会要多深入基层,及时了解、掌握活动动态和信息沟通,及时将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做好宣传报道。

五、竞赛活动的考评为有力推动和促进竞赛活动的开展,省总工会决定将竞赛活动的考评纳入省总年终对市州地及产业工会的目标绩效考核。各地及产业工会要及时研究成立竞赛组织机构并制定竞赛实施方案,于4月10日前报送省总经济技术部;竞赛中,每月必须有一期劳动竞赛简报和年底有竞赛总结报送省总经济技术部;所辖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覆盖率不低于85%。其参赛覆盖率和竞赛效益、按时上报简报和总结等典型材料将作为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的实效将作为省总评选表彰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五一巾帼奖”、“工会工作创新奖”、“经济技术创新奖”的重要依据。

第8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二次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第二次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更加顺利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讲三点工作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题,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紧紧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部门协作机制。按照国家要求,省环保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三部门于年11月共同成立了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明确技术依托单位,建立相关专家库,密切协同配合,加强对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年,联合制定了《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省生态工业园区考核标准》,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申报、考核、验收、监督管理等做出了规定。年8月,三部门在召开了全省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各市环保、商务、科技部门、开发区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此同时,省环保厅通过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对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单位的环境报告书进行审查指导;省商务厅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年度发展综合评价办法》中,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省科技厅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实行单列,40%以上的省、市两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重点支持开发区的技术创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目前,我省已有18家单位开展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其中,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9家,涵盖了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综合类、行业类、静脉产业类的全部类别,创建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年获得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正式命名,其他6家园区正在积极创建中。年至今,有11家单位启动并开展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临沂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后,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园区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验收年与创建起始年相比,工业增加值均增加了近一倍,而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均有明显降低。以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为例,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之前,三个开发区的数值为1.5kg/万元左右,验收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分别降至约0.8kg/万元、0.2kg/万元、0.3kg/万元。

(四)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各地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工作中创造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经济开发区,构建了海水和卤水“一水五用”生态产业链,建设了盐、碱、溴、精细化工四大动脉产业和废水、废液、废料、废气等资源化利用静脉产业,每年综合利用化工废水6000多万方,减少废渣排放6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0吨,节煤3万多吨,“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所创税收占全区新增税收的30%以上。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全国首家生态企业协会,突出“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三个建设重点,60多家企业间形成了废弃资源、能源链接,同时还延伸与区外的30多家企业建立了中水回用链网。纸业公司采取“一草三用”,形成了麦草制浆、沼气发电、沼气泥生产有机肥料的综合利用链条,取得160余项专利技术,解决了草浆造纸资源消耗和污染治理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省草浆造纸技术的重大突破,得到行业和环保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年12月,环保部举办了全国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宣贯暨治污经验交流会,高度评价推广了“模式”经验。年7月,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获得环境保护部批准建设,昔日濒临关停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省造纸行业的排头兵。信发集团优化提升热电、铝业、盐碱、精细化工主导产业,注重发展再生铝、赤泥、灰渣资源化等静脉产业,辐射带动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他们研发的“氧化铝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投资16亿元建设的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能力200万吨,从赤泥中提取的氧化铝和氧化钠分别达到50%和90%,处理后的赤泥含碱量降到1%以下,可以作为多种建筑材料的原料,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环境友好化,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赤泥“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企业。

(五)初步建立形成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系。我省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建设管理体系。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任务。从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启动伊始,省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便联合成立了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依托单位等机构,并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二是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鲜明特色。我省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中坚持高起点、高水平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以利于物质能量等的交换和资源化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工业生态链条。18家开展创建工作的园区均根据自身实际构建了特色产业链条及废物循环利用链条,不仅实现了产业集群与共生,而且实现了废物的“零排放”。三是规范管理,加强指导。我省制定颁布了《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生态工业园区考核标准》,规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借助技术依托单位和专家库,加强对各类园区、企业、技术咨询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着力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突破生态工业园建设环境瓶颈。依托省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和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两个平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全省生态工业园区与国内外数十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孵化,同时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化改造突破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环境瓶颈。五是建立环境标准倒逼机制,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上水平。我省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共实施了38项地方环境标准。在环境倒逼机制的引领下,各园区加大环保投入,狠抓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强化优势产业,有效提升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水平。#p#分页标题#e#

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认真研究改进。一是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认识仍需提高。有些园区批准创建后,只注重名义形式,建设进度缓慢。目前,全省还有5个市至今未开展此项工作。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仍待加强。有的园区在创建过程中,产业链网构建单一,关键节点技术薄弱,产业链项目档次不高,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及生态工业发展的需求。三是政策措施应需完善。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财政、金融、税收、资金、技术等激励政策方面还存在缺位,一定程度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四是信息交流渠道不够通畅。政府职能部门、园区、企业、专家以及行业协会间还未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二、充分认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的决定》,将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以生态经济带动经济转型,以污染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做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一)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需要。我省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结构偏重。这一省情特点决定了必须坚定科学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的道路。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新形态,是开发区和企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年,我省经济开发区GDP贡献量19826.8亿元,对全省GDP贡献率达到43.6%,开发区在GDP、利税、生产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已然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最迫切需要发展生态工业的区域。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为园区和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新机遇。

(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诸多矛盾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十二五”期间,在全省GDP年均增长9%,单位GDP能耗比年降低17%的前提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比年下降12.0%、13.3%、14.9%、16.1%,全省重点污染河流控制断面平均浓度要比年改善20%以上,力争省控重点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全省17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年改善20%以上,根据新修订的4个流域综合排放标准要求,从2013年1月日起,我省重点保护区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执行50mg/L、5mg/L标准,一般保护区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执行60mg/L、10mg/L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加强节能减排,推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促进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三、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创新理念,科学规划,推动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更加积极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力争申报创建15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所有开发区和重点企业普遍开展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一)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是单纯的环境项目,而是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方面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园区、企业协同努力,打好组合拳。但是目前大部分市尚未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机构,缺乏协调互动机制。各地应尽快采取措施,建立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开展。

(二)制订激励扶持政策。去年12月,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将积极研究,从环保、商务、科技等方面制定出台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一是试行差别化环境政策,建议将减排绩效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涉及的重点项目优先调配总量指标。二是探索激励性的商务政策,将园区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开发区相关考核工作,在资金、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强化对省级生态工业园的科技扶持,优先支持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高新技术项目审批、技术交流与合作、成果转化与推广、人才引进与扶持等方面重点向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倾斜。各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园区也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

(三)提高规划编制质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是园区创建的重要依据和技术基础,国家出台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指南》,规定了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各开发区应根据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准确定位园区主导产业,从绿色招商和完善生态产业链的角度确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科学的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为了使规划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规划编制完成后,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各园区要按照论证通过的《规划》进行建设,并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规划》修编,确保《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与此同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进行衔接,纳入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中。

(四)规范园区监督考核。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品牌,要加强监督管理,维护良好信誉,保持示范性。下一步,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园区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建立园区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各园区要加强对园区建设指标、进展情况等的统计,定期将园区建设指标及园区建设年度进展报告报送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完善园区及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各园区及区内重点企业每年要编制《环境报告书》,报送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评审。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各园区的《环境报告书》,实现园区环境信息公开。三是规范园区创建验收。对建设指标达到规划及标准要求的试点园区,及时组织验收和命名。为规范规划编制和园区验收制度,实行编审分开,不聘请规划编制人员作为专家参加生态工业园区评审和验收。四是建立园区建设绩效评估和退出机制,对建设成效差的园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以至取消命名。五是针对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考核的标准。#p#分页标题#e#

(五)增强园区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园区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的构建中,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掘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关系,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补链技术,完善延长园区主导产业链,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体系,做到各种关键节点技术之间互相协调,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储备及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质量。

第9篇

当前,我区正处于产业二次转型、经济二次腾飞的关键时期。通过这次读书学习和外出考察,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周边区、市的科学规划布局、饱和性投资造环境以及蓬勃发展的势头,使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作为全区经济综合部门,要真正通过发展和改革履行好转方式调结构这一重大任务和使命,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编制、蓝色经济区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强化规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引导

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时代背景下的转方式调节构发展战略研究。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当前工作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题,牵头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及6个综合性规划和46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推动优势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尽快形成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和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格局,努力促进集群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服务业结构协优化、循环经济生态集约化。服务业占GDP比重在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争取到2015年达到40%以上。

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

[围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引导制造业拓展和拉长产业链条,向园区集中、向品牌化转变,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汽车项目、等船舶产业项目、二期等石化项目、峻岭电子等信息产业项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业,不断强化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聚集区,推进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重点加快沙滩、湾、山风景区等招商载体建设,推进楼等10余家高星级酒店建设。完善商业设施布局和建设,落实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办好消费节,抓好温州商贸城等总投资200亿元的29个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

三、以优化投资结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源泉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实现投资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结构的优化取决于招商项目的结构和质量。一是强化定向招商服务和指导。重点推动引进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创意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服务业大项目以及产品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企业产品两端的生产业项目,不断增加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工业定向招商质量,促进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二是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对入区项目实行综合评价联审制,积极引进符合产业要求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利用资源能源少的“两高一资”项目。三是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载体建设,协调抓好今年总投资900亿元的99个市区重点项目的调度服务工作,确保年内新开工50个,竣工25个,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十二五”期间,争取每年滚动推进100个左右的市区重点项目,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

四、以强化节能降耗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一是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围绕制度、技术、工程和全民节能四个重点,完善节能降耗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强化电厂等14家年耗能过万吨标煤企业的管理,争取热电公司锅炉改造等13个节能量为5万吨标煤的技改项目建成。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如期完成。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推进恒丰物流废旧集装箱回收利用等19个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积极探讨引入国际大公司在工业区建设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加快海浪发电、新能源等总投资50亿元的18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形成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体系。

五、以集约式发展节约化用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

一是抓好现有企业扩产增效。现有工业企业的扩产增效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也是优化工业经济结构的主要载体,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改和对外合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是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的“短、平、快”的最有效渠道。当前重点加快印刷成型生产线等15个技改项目建设。要尽快整合现有政府扶持资源,制定统一规范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品名牌。二是抓好建成区企业“退二进三”和市场“退路进室”工作。结合城中村改造,同步研究政策,加快城中工业企业搬迁和“退二进三”工作,实施“腾笼换鸟”,同步规划建设好新建小区农产品超市,实现露天农贸市场“退路进室”,促进土地资源整合,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和形象。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保障

第10篇

一、新增80亿元,拉动农村内需

2008年底,农村沼气列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强化,农村的沼气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据资料显示:为了拉动内需,中央下达的农业拉动内需新增投资项目中,第一批于2008年底下拨51.5亿元,其中沼气占到60%~70%,共30亿元;2009年下拨第二批,共184.7亿元,其中沼气占50亿元。新增50亿元沼气项目的实施,带动地方和企业自筹175亿元进行沼气项目建设,对拉动内需发挥积极和应有的作用。

2009年的沼气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效拉动了内需。持续拉动水泥、钢材、砂石和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带动沼气灶具和管材、配件等相关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截至2009年11月底,两批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共采购水泥416万多t、钢材8万多t、砂石1000多万m3、砖32亿多块。二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新增沼气项目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两批新增沼气项目参与施工人员累计达182万多人。三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以沼气为纽带拉动养殖业、种植业和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两批新增沼气项目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280多万户、各类沼气工程8750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缺煤、少柴等实际困难的同时,节约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支出,降低妇女的劳动强度,使沼气项目区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生态环境获得改善,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沼气发展步入建管并重、多元化新阶段

我国农村户用沼气经历了“两落三起”的发展路程,如今沼气建设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沼气池安全性能更可靠,使用寿命加长;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资助研发相结合,工艺技术日臻成熟。同时,农村沼气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为代表的能源生态模式,从而夯实了农村沼气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农村沼气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沼气用户稳步跨上1000万、2000万、3000万三个台阶。农村沼气建设既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农民生活方式的革新,更是炊事能源方式的转变,这项工程被广大干部群众誉为民心工程、致富工程、生态工程。当前,迫于形势的需要,同时为了提高农村沼气池的使用率,农村沼气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户用为主转向现在以多元发展为主,改变过去户用沼气“一气独大”的局面,从而带动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户用沼气由2008年的81.6%下降到2009年的47.6%,大中型沼气和服务网点分别由2008年的3%和1112%提高到2009年的35.1%和14.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农业部科教司会同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先后在海口、北京、武汉召开了三次座谈、研讨会议,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发展目标和重点,优化农村沼气建设布局和结构。在发展速度上力求与自然资源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需求以及技术力量相适应,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在项目布局上统筹考虑养殖方式、原料种类、沼气用途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立项,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对于没有原料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的将不再安排户用沼气项目;在投资结构上,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加快发展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省柴节煤灶炕炉升级换代、太阳能利用等技术。

二、探索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随着农村沼气的大范围推广,服务体系支撑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乡村服务体系项目2008年开始建设,覆盖面远远不够,同时存在建设服务网点存在功能不完备、运转经费无来源、经营机制不灵活,人户服务难、向群众收费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探索出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体系五种主要服务模式:一是专业合作社型。其特点是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紧密联系的经济实体,直接与社员签订合同,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二是协作统领型。特点是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团法人,比较松散的社会团体,主要为社员提供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三是公司经营型。实行市场化运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是个人领办型。个人成立服务实体,对服务负全责。五是社会公益型也叫“全托式”服务方式。开展公益,由政府政策扶持引导,提供物资支持。

从2009年开始,为了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农业部科教司与计划司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共同将服务网点项目中央补助标准由原来的东、中、西:0.9万、1.5万、1.9万提高到2.5万、2.5万、4.5万,东、中、西中央补贴标准分别提高了278%、233%、237%,平均提高246%,各地反映中央投资标准提高幅度大,满足了本地的沼气建设需要,对发挥好村级服务网点意义重大。在提高补贴标准的同时,农业部还印发了《全国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服务网点和县级服务站的建设内容、补贴标准;投资825万元在20省50个县启动了县级服务站试点建设项目,并一再强调中央补贴主要支持购置沼气技术巡回服务多媒体车、大功率远程进出料车、应急处理专用摩托车、培训、教学设备以及维修工具和检测仪器等。

三、农村沼气开展大培训、大回访活动

伴随着农村沼气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能源队伍建设不适应和沼气使用不够好的问题:有些地方沼气技工流失严重,个别县市流失率达到50%,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一些地方为不影响上项目,突击培训沼气技工,质量不能保证;一些地方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一线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培训等问题。就此,农业部精心组织,于2009年11月开启了农村沼气大培训和大回访活动。农村沼气培训和回访工作是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农业部要求各地应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建立培训和回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大培训按照“上下联动、分层负责”的原则,通过“阳光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金蓝领计划”等培训方式,以骨干师资培养、管理推广干部轮训和沼气技工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村沼气人才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并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保障农村沼气稳定有序地发展。大回访是以2003年以来中央投资安排的沼气项目为重点,组织基层沼气技术推广人员、沼气产品供货企业、沼气项目施工单位和沼气生产工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的回访。对未正常使用的沼气池进行故障检查和维修维护;对未正常进出料的沼气池,指导用户正确进出料;对已破损报废的指导农户进行填埋等等。通过大回访进一步提高使用率,降低报废率,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

四、拓展领域一专多能

为了推动农村沼气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拓展农村能源新领域,在做好农村沼气这篇大文章的基础上,坚持走“一专多能”的路子。沼气是能源的重要基础,在搞好农村沼气工作的同时,进行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农村除了秸秆能源化利用、炉灶炕生活节能外,还有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的开发利用。

以前,沼气的原料只是粪便,现在开发利用秸秆,拓宽了沼气的原料领域。原料很重要,农村不养猪就没有粪便,没有原料沼气池就要停用。现在有了秸秆,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为此,2009年3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家底,为下一步制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打下基础。

秸秆还田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特别是解决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不可或缺的因素。据了解,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示范建设16处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不同秸秆种类的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一大亮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2009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示范力度,完善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创新发展机制,尽快形成规模化推广能力。据了解,农业部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推动,促进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和新能源化利用。这次会议为推动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秸秆综合利用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牵头的工作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11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实践和体会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知名企业,主导产品为氨基酸系列品种。近年来,企业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硕果累累,并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201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52万元,税金1198.7万元,实现净利润2619万元,资产规模达到18266.7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总结我司科技创新取得成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是:

一、拓宽产学研的合作渠道是环西科技创新的捷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近年来,我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多渠道利用外部资源的研发方式,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省微生物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联合开发、委托开发、人才培训和成果孵化等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产学研联合体,并组建了***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生物健康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通过拓宽产学研的渠道,近年来我司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申报发明专利有11项,已授权有5项,其中发明专利:“生物酶法从蚕蛹中提取复合氨基酸的方法”,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的阿胶归芪颗粒及其生产方法”,获得2011年度***省专利优秀奖。另外,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一是“二次复合酶法水解蛋白质生产复合氨基酸技术研究”,该成果克服了传统生产工艺的弊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二是“利用黄色短杆菌XV1065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技术研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三是“发酵精氨酸及其衍生物精酮合剂关键技术开发”,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解决了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药用真菌新一代功能产品、小分子肽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科技创新出成果的一条最有效捷径!

    二、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是环西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我司注重构建长效激励机制:一是为人才创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平台。一批作出突出成绩的技术管理人员均被提到领导岗位上;二是设定研发人员的高薪待遇。主要技术骨干的工资待遇达到一般员工的5倍以上;三是专门设立了 “乙妹基金”, 每年从利润中提取20万元,奖励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四是制订了《专业技术人员奖励办法》;五是公司董事会明确科研经费优先投入的原则。每年均按销售收入总额,提取不低于5%的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活动。

近年来,这些机制都得到很好贯彻和执行,使企业研发活动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整支技术团队拧成一股绳,有力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近年来,有8个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立项。分别为:①《新型微生物发酵法年产1000吨L-缬氨酸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②《年产万吨级氨基酸生物制造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③《口服氨基酸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列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技术改造项目;④《生物技术制备复合氨基酸的研究》列为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⑤《药用真菌新一代功能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列为省科学事业计划项目;⑥《生物技术产业化新一代健康产品及产供销一体化项目》列为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另外,还有两个项目列为省专利实施计划项目。

三、大仁大爱的企业文化是环西科技创新的源泉。

大仁大爱是环西优秀的企业文化,该文化浓缩了环西励志奉献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生产优质产品,对消费者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理念。而延伸出来的是,这一文化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使企业形成一个仁爱尽责、团结和谐,乐观进取的氛围,产生无限的魅力。环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健食品厂,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国内一家实力雄厚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司先后被授予***省民营科技企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实施企业、***省自主创新100强企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50强、***省氨基酸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此外,我司还被***省质量协会和用户委员会授予“***省用户满意”企业。环西牌氨基酸系列产品,获***省保健行业协会授予保健品最具竞争力品牌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保健品称号。“环西牌”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这些蜕变,源于董事长李少平提出的大仁大爱的理念,在环西得到成功的践行!同样,总结我司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其源泉首先就是大仁大爱的企业文化!当年与董事长一同拼搏的一群技术和经营管理骨干,在企业实行股份制改制中,如今均被列为企业股东。这也是环西大仁大爱企业文化最好的例证!

四、有一个优秀的领头雁是环西科技创新的牵引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公司技术带头人方佳茂同志2004年受聘到环西,挑起技术中心的重担。当时,国际氨基酸市场蓬勃发展,但国内氨基酸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普遍存在着自控程度低、污染大、能耗高、产酸率低等问题,产品核心竞争力差。这些问题同样成为当时制约环西发展的瓶颈。于是,方佳茂同志逆势而上,大胆提出技术创新的路子,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带领研发团队,刻苦攻关。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公司先后突破了制约氨基酸行业发展的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新工艺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新技术对提升我司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氨基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氨基酸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一个优秀的领头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大的牵引作用!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他先后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先进科技带头人、腾飞中国2009年度杰出人物,***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企业家称号。鉴于他在生物科技保健领域所作出的技术贡献,他被聘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终身会员、***省保健行业协会副秘长、***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如今的他,不仅仅是环西的领头雁,也是行业的领头雁之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望未来,环西人豪情万丈,有信心在新的征途中,秉成“开拓空间,创造魅力,伟大腾飞”的新理念,奋进,再创佳绩,回报社会!

                                        2011.8.12

(图片共3张)

图片1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环境图

 

图片2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签约仪式

 

 

图片3

第12篇

1低碳工程优化建设产业的简单介绍

1.1低碳经济的介绍。随着全球资源方面的紧张,我国也在不断提倡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其实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些科学技术比如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目前的资源与环境状况,我们应该相对了解,目前全球的一些资源处于紧缺状态,而且随着人们的大量消耗资源并且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使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产生,并且资源被大大浪费。因此,现在我们需要调整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根据目前的状况而言,现在低碳经济成为了顺应当下环境的主要理想的经济模式之一。

1.2低碳工程的基本理论。通过低碳工来优化土木产业的结构是非常好的理念,而低碳工程的发展更是大势所趋。而低碳工程的建立也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首先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早在1970年就被提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不断改变,但是它的实质没有改变: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要保持人与环境、人与人、环境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在土木的产业当值,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引入低碳理念。低碳工程的下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理论,它是一种实践模型,同时更是发挥低碳工程的重要理论。现在社会的人们对于能源的节约观念不是很强,因此,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该理论的实质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整合并且合理利用资源,最终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主要就是将废物进行再利用,把资源的输入减量化,从而使得整个资源成为一种可以把物质反复利用的过程。接下来是清洁生产理论。土木建设产业也一定会带来一些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理论主要就是运用先进技术来控制在生产工程中产生的浪费和污染,最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就是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主要是通过各个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明确分工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来减少产业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对低碳工程下优化土木建设产业结构的思考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低碳概念。对于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来说,低碳工程可以大大优化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但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因此,要加强低碳工程的宣传力度。虽然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土木建设工程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对于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不太关心,认为土木建设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不会影响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在城市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低碳理念非常缺乏,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一些建设部门的职员丝毫不在乎资源的浪费。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资源相对丰富,但是随着这一系列的资源浪费的问题的发生,我国现在的部分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的难题。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建设产业通过低碳工程而得以优化,就需要大力宣传低碳概念,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重视度,相关的企业要对公司的职员进行定期的关于低碳观念的培养,较女性低碳关键的再教育。对于职员来说,要加强其生态保护的意识,提高其道德责任素质,将绿色生态保护落实到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最终优化土木建设的结构。

2.2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低碳工程的实行不仅要知道其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引进土木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因此,为了实行低碳工程,就需要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对土木建设产业进行优化。因此,土木建设公司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公司职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建设企业应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员,多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养成的同时,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建设工程的低碳概念以及资源利用方面的专家进行演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土木建设过程中的低碳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土木工程的产业结构更加完善。相关企业还可以做一些策划,建立一些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培养工作人员的生态环保理念,最终在低碳工程的实施下而优化其产业结构。

2.3合理开发资源,实行低碳工程。低碳工程主要的原理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因此,土木建设部门对于资源的问题的把握,就要更加仔细化,真正做到开发可再生和绿色资源的利用。在土木建设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要合理。例如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民用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减少空调等的使用,减少墙体青砖表面温度。在土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能源的利用上,可以考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其次,在建筑的材料使用方面,要做到原料的节约。据调查显示,中国建筑施工每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4000余吨,生产混凝土所产生的废物也在3.6万吨左右,因此,在施工原料上的浪费可想而知。因此,相关施工部门要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或者开发出绿色环保的建材,进行大力推广。

2.4建立完善体系,确定低碳管理。企业自身有低碳环保理念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土木建设体系,忍者你执行低碳工程的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土木工程建设企业能够遵循低碳的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就应该确立明确的管理问题。政府相关的部门要对土木建设工程进行规定。在排放废气废物的方面,要设置法规,禁止非法的建筑建成。首先就是要完善我国的在建设工程环保问题上的法律法规。多借鉴一些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对我国的建筑环保问题方面进行改革改善,加强立法监督制度,深化工程低碳环保监督机构改革,根据我国的建设工程的实情来进行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最终完善土木建设产业的结构。

作者:李玥 单位:黑龙江远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